You are on page 1of 6

畜舍內空氣品質的影響及其因素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美國的肉豬產量急劇增加,以滿足世界各地對肉類產品不
斷增長的需求。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美國商業豬肉產量從 1988 年的 156.23
億磅增長到 2018 年的 263.15 億磅,或者說在過去的三十年裡增長了 68%。同期
種豬群減少了約 10%,表明通過遺傳選擇、營養、管理和技術創新的進步,生產
效率有所提高。

雖然目前的生產設施提高了豬的生產性能,但控制畜舍內空氣品質可能是一個
挑戰,因為空氣中的成分會降低空氣品質。畜舍內空氣質量差會影響豬的健康、
生產力和福利,此外還會威脅農場工人的健康。

空氣品質定義為清潔空氣中的污染程度。它可以通過測量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來
確定。養豬場產生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氨、硫化氫、二氧化碳、總粉塵和可吸入粉塵
以及空氣中的微生物。

濃度表示為污染物在空氣中的質量或體積占比。典型的單位是百萬分之一 ppm
或兆分之一 ppt。

本文總結了空氣品質對肉豬生產的影響,並討論了與空氣品質相關的主要因素,
以有益於豬隻的健康和生產力。

對豬隻健康和生產力的影響
畜舍內空氣品質是影響豬隻在所有生產階段的健康和生產力的一個因素。豬舍中
存在許多可能影響豬的健康和生長速度的環境空氣污染物。

養豬場產生的主要空氣污染物可分為氣體、顆粒物和空氣微生物。下面將討論它
們各自的影響。然它們的綜合影響與呼吸道疾病易感性增加、壓力和豬生產力下
降有關。

在豬舍內,豬隻的呼吸、地板下方的糞坑中的糞便分解會產生氣體。此外,一些
室內加熱器可能是室內氣體(例如 CO2 )的來源。養豬場內最常見的會影響豬
健康的氣體是氨氣 NH 3、二氧化碳 CO2 和硫化氫 H2S。

氣體
在各種氣體中,氨氣因其普遍性和獨特的味道而最容易被辨別。氨主要由尿中尿
素水解或糞便中有機物分解氮產生。

它被認為是一種有毒氣體,在足夠高的濃度 (>35 ppm) 下,會損壞呼吸道的細


胞內壁,並刺激眼睛、鼻子和喉嚨。在這種情況下,豬可能會出現行為改變,例
如採食量和豬活動減少以及咬尾,導致性能下降。

高濃度 (>1,500 ppm) 的二氧化碳 CO 2 與生長速度和呼吸系統疾病流行有關。

根據 Schneberger 等人的說法,高二氧化碳和灰塵的組合增加了豬的氣道上皮細
胞免疫反應。由於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是豬通過呼氣產生,因此高濃度可能反映
了通風不當或豬舍過度擁擠。

硫化氫是由糞便厭氧分解產生的。在正常條件下,只要糞便不受干擾,空氣中的
硫化氫濃度通常小於 1 ppm。當儲存的糞便被攪動時,會釋放出高量的硫化氫
(>10 ppm),如果濃度過高,則是致命的。

在人類中,暴露於高濃度 (>10 ppm) 的這種氣體會導致眼睛、鼻子或喉嚨受到刺


激。在豬中,20 ppm 的濃度會導致採食量減少、壓力和呼吸系統疾病風險增加。

灰塵及微生物
空氣中的灰塵量與飼養系統、豬的活動、飼養密度和通風率有關。控制灰塵量是
關鍵,因為它代表了傳播細菌和病毒等潛在危險因素的途徑。因此,養豬設施中
空氣傳播粉塵的最相關健康風險與呼吸道疾病易感性增加有關。

豬舍內藉空氣傳播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和真菌及其有機化合物,包括內毒素
這些微生物與固體顆粒結合會導致豬和人的過敏、毒性和炎症反應。空氣中的細
菌是豬環境中的主要微生物之一,其中大多數是革蘭氏陽性菌,它們是因疾病
發生而導致豬生產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內毒素是由細菌和病毒代謝產生的有機化合物。當被豬吸入時,內毒素即有可能
刺激免疫系統。根據 Roque 等人的說法,環境中高量的內毒素會誘使豬的免疫反
應激升。據此,豬持續暴露於高含量內毒素的空氣中會導致免疫系統較弱並容易
生病。在這項研究中,作者將內毒素暴露水平分為低(≤30 EU/m 3 )和高(>
30 EU/m 3 )。

最近一項關於養豬場室內空氣質量的研究顯示,小於 10 微米的顆粒物 (PM 10 )


和氨對肉豬生產性能、肺部病變和豬胸膜肺炎發病有關。
然而,增加 PM 10 濃度導致肺炎病變的機率更高,並且這些病變更嚴重。此外,
還發現 PM 10 和 NH 3 濃度與胸膜炎發病率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總的來說,
這項研究的數據表明 PM 10 和 NH 3 濃度可能會顯著影響肉豬的呼吸系統健康。

畜舍內空氣品質要求
關於畜舍中環境空氣品質目前並無標準,僅參考人類職業衛生安全環境中空氣
品質標準,但是,這些值並不能代表豬隻對畜舍的空氣品質要求。

人類的極限值設定基礎為每天工作 8 小時(每週 40 小時),而豬則一直待在畜


舍內。同樣,豬更接近地面,它們與更多與地面糞尿中產生的氣體直接接觸,並
且由於空氣品質差導致豬的不適表現並不容易被畜主察覺。

室內空氣品質極限值
汙染源 OSHA NIOSH ACGIH Literature PIC
氨氣, ppm 50 25 25 7.5 20
硫化氫, ppm 20 10 1 5
二氧化碳, ppm 5000 5000 5000 1540 3000
灰塵量, mg/m3 10 2.8
可吸入灰塵量, mg/m3 5 3 0.23
內毒素量, EU/m3 30
OSHA: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
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ACGIH:美國產業衛生專家協會
Literature: 一些參考文獻
PIC:Pig Improvement Company 英國一間育種公司

與空氣品質相關的因素
有幾個因素已被證明會影響養豬場的室內空氣品質,包括管理、環境、住房甚至
營養因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豬舍中空氣品質的測量是改善豬隻生產力的第
一步。

無法衡量的東西是不可能改進的;在養豬場採用空氣質量控制是必要的。在這方
面,Ji 等人評估了便攜式監測裝置的可行性,該裝置被開發用於測量畜舍內的
氨和二氧化碳濃度,以達到對豬舍空氣品質的多點測量。

畜舍設計。
確保足夠空氣品質的起點始於畜舍設計,甚至在入豬畜舍之前。
一項關於豬舍系統的研究描述了夾欄與圍籬母前舍對空氣污染物濃度的影響,
作者報告說,有圍籬的母前舍裡的氨、灰塵和內毒素分別比有夾欄的高
25% 、43% 和 67%。

儘管養豬業正在努力的提高畜舍的利用效率,但這些新型設施的空氣質量方面
應成為常規環境監測的一部分。生產階段也是影響豬舍空氣質量的一個因素,與
保育舍或母豬豬舍相比,肉豬舍有更高濃度的總懸浮顆粒、NH3 和空氣傳播細菌

通風。
養豬場通風系統的目的不僅與維持肉豬生產所需的足夠溫度有關,還必須保持
充足的新鮮空氣供應,這意味著控制豬舍內的氣體和灰塵含量。

應該注意的是,濃度測量值會隨著通風的變化而波動。通常,白天有工人在場時
的通風量要高於夜間涼爽時的通風量。

愛荷華大學職業與環境健康系的一個團隊一直在評估改善養豬場空氣品質的一
個通風設備以及其如何影響養豬場的空氣品質。這些研究的主要結論包括:
1. 再循環通風系統以每小時 5.4 次空氣交換的速度運行,通過濾芯過濾去除可
吸入(小顆粒)和不可吸入(大顆粒)灰塵,其性能優於較便宜的旋風系統。
2. 再循環通風系統不會增加有害氣體的濃度。
3. 通風加熱器是一種簡單且經濟高效的改善空氣質量的方法,可將分娩室中的
二氧化碳濃度降低 940 ppm。
4. 織物濾芯振動除塵器是一種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可改善農業環境中的空氣
質量。
5. 在分娩舍中,並不總是能夠將可吸入粉塵濃度和 NH 3 降低到行業推薦限值
以下(分別為 0.23 mg/m 3 和 7 ppm)。

季節。
氣候條件是豬場內污染物控制的重要因素。Peters 等人評估了季節對母前舍中灰
塵和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報告指出,在冬季當建築物通風率較低(每分鐘 68
英尺)為保持豬舍內的熱量時,灰塵和二氧化碳濃度比夏季高
(灰塵 0.50 vs. 0.13 mg/m3 ,二氧化碳 2060 vs. 610ppm)。此外,季節性與空氣
中的生物污染物也顯著較高。
飼養密度和豬的活動。
飼養密度,尤其是接近出豬重量的飼養密度,是與畜舍空氣品質相關的一個因
素。當更多豬隻共享同一空間時,平衡氣體排放、新鮮空氣進入、風扇效率和加
熱成本都會變得更加困難。

一個空間中的豬數量與空氣中可吸入粉塵的濃度、細菌負荷和胸膜炎的患病率呈
正相關。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出豬前的最後 30 天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很重要,因
為密度,考慮到重量,可能是一個風險因素;然而,與空氣品質本身相比,飼
養密度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可能更大。

關於豬的活動,在豬最活躍的時候盡量減少灰塵濃度的策略有助於改善室內空
氣質量。沉等人報告指出,餵飼時是增加室內顆粒物濃度的主要因素,顆粒物濃
度在餵食前約 15 分鐘逐漸增加,在餵食時達到最大值,然後下降。

在這方面,建議使用濕飼料作為改善空氣品質的一種手段,因為乾飼料系統的
空氣傳播內毒素濃度比濕飼料高 5 倍以上。此外,在這些活動較多的特定時間使
用噴水系統可以降低灰塵水平;然而,與飼養密度類似,環境管理對空氣品質
的影響可能比養豬活動更大。

營養
在飼料營養設計上針對減少豬舍內不良氣體產生也有長足研究,策略是通過配
方調整改變減少產生污染化合物,主要是與氨氣排放相關的排泄物中的氮。

例如,使用低粗蛋白飲食並補充結晶氨基酸。李等人將日糧粗蛋白降低 1.5% 並
補充胺基酸,以滿足豬隻的迴腸可消化氨基酸需求。與標準日糧相比,飼餵低粗
蛋白日糧使氨氣排放量降低了 46%。

在另一項研究中,劉等人評估了與標準日糧相比的兩種粗蛋白減少量(2.1% 至
3.8% 和 4.4% 至 7.8%),並得出結論,粗蛋白減少量分別有效地減少了 33.0%
和 57.2% 氨氣排放。

精準飼餵可以定義為根據每個個體的採食量和生長模式,在合適的時間向其提
供準確的日糧營養成分,並被提議作為一種營養策略,以增加營養的使用和生
產效率。在這方面,Andretta 等人評估了生長肥育豬常規和精確飼餵計劃之間的
差異。作者報告說,通過使用精確飼餵程序,可消化離胺酸的攝入量減少了
26%,估計氮排泄量減少了 30%,飼養成本降低了 10%。避免過量提供養分的另
一個好處是減少糞便的營養含量。
結論
畜舍空氣品質是促進豬健康和生產力的重要關鍵。畜舍內空氣品質差與免疫壓力
呼吸系統疾病和豬生產力低下有關。需要進行額外的研究來為豬舍制定修訂後的
空氣品質建議,包括基於豬隻健康的養豬場畜舍內空氣污染物的暴露極限,而
不是以人類的職業暴露極限套用之。有幾個因素和關鍵點應該被考慮以改善豬舍
內的空氣品質。了解這些因素才能改善養豬場的空氣品質,提升豬場最佳的生產
效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