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

混凝土實習報告

水泥之正常稠度試驗

班 級:土木二乙

組 別:第三組

指導老師:黃中和 博士

姓 名:蕭國弘

學 號:110340223

中華民國 111 年 11 月 16 日
水泥之正常稠度試驗

一、目的
求水硬性水泥漿在正常稠度時所需之用水量。

二、說明
1. 依 CNS 3590、ASTM C187。

2. 水泥漿之物理性質、機械性質與其本身的稠度有關,而稠度大小則取決於
水泥漿拌和之水量,故要想求得各項性質以資比較,必須有一標準之稠度,
稱之為正常稠度;其用水量即為正常稠度之拌和水量。

三、材料
水泥、水。

四、儀器

工具:
1. 磅秤:容量 1000 g、精度 0.1 g。

2. 橡皮手套。

3. 玻璃板:10×10 cm,厚度適當。

4. 量筒:200 mℓ,20 °C 時允許差 ±2.0 mℓ。

5. 抹刀。

6. 碼錶。

1
儀器:

1. 費開氏儀器 ( 維卡針 ) ( Vicat Apparatus ) 如圖 1。

2. 攪拌器:容積 4.73 ℓ,低轉速為 ( 140±5 rpm ),中轉速為 ( 285±10

rpm ) 。

圖 1 費開氏儀器 ( 維卡針 )

2
五、溫度與濕度
1. 水泥漿調製板、乾燥水泥、試模及玻璃底板上之空氣溫度須保持 20 °C 至
27.5 °C,拌和水之溫度須固定 23±1.7 °C。

2. 實驗室內之相對濕度須不低於 50 %。

六、試驗步驟
1. 水泥漿之拌和步驟:

(1) 以量筒量 23±1.7 ˚C 清水,其水量約為水泥之 25~30 % ( 160~195 mℓ )


置於拌碗內。

(2) 稱 650 g 水泥加入拌碗內,停留 30 秒以吸水分。

(3) 啟動拌和機以低速 ( 140±5 rpm ) 拌和 30 秒。

(4) 停止拌和 15 秒,於此期間,將附著碗側面之水泥漿括入拌碗內。

(5) 啟動拌和機以中速 ( 285±10 rpm ) 拌和 1 分鐘。

2. 造模:

(1) 將水泥漿作成球狀,置於一手中並使兩手相距 15 公分,由一手拋到


另一手互拋六次。

(2) 將水泥漿由圓模底 ( conical ring ) 擠入模內,刮去多餘之漿。

(3) 置模於玻璃板上,再刮去頂端 ( 小口徑 ) 多餘部分,並將表面輕輕磨


平。
注意 : 在此操作之際應避免模中水泥漿受壓。

3. 稠度之測定:

(1) 將已製成之圓模連同玻璃板置於維卡針儀下,調整維卡針儀之正常稠
度 C 針 ( 直徑 10 mm ) 高度,使其與水泥漿面接觸。

(2) 旋緊固定螺 E,置移動指示器 F 在讀尺上面零標或取初讀數。

3
(3) 放鬆螺絲使圓棒自然落下,並同步計時。落下 30 秒時讀其下沉數值
並記錄之,如落下距離為 10±1 mm 則該水泥漿即屬正常稠度。若讀數
大於或小於上值則需調整水量,並重覆步驟至獲正常稠度為止。

(4) 自拌和完成至鬆動圓棒下降不可超過 30 秒,試驗期間不可震動儀器。

七、計算
維卡針下降 10±1mm 時水泥漿之拌和水量
1. 正常稠度水量百分比 ( % ) = × 100 %。
水泥重

2. 重做每次試驗,圓模、玻璃板、試驗台、橡皮手套皆須清洗乾淨並拭乾。

3. 同一人及同一儀器所求之正常稠度精密度須為 0.25 ( 標準差 )。

八、維卡針詳細規格
維卡針 ( Vicat ) 儀器 ( 圖 1 )此儀器具有擱架 A,上裝一活動圓棒 B,此
棒重 300 g,其一端為柱塞端 C,直徑 10 mm 而全長至少須為 50 mm,另
一端裝一活動針 D,針之直徑為 1 mm,長 50 mm。圓棒 B 可藉螺旋 E 之
轉動,上下移動於任何位置而固定之。另一指針 F,可沿架 A 所附之公厘
刻度表移動調節。水泥漿 ( Paste ) 置於 100 mm 見方之玻璃板 H 上之錐形
環 G 內。圓棒係由硬度不小於 HRC35 之不銹鋼製成,並與垂直於棒軸之
柱塞端對齊。圓環模須以不生鏽不吸水之材料製成,環高 40 mm,其頂之
內徑為 60 mm,底之內徑為 70 mm。維克針儀器製作之精度須符合下列
規定:

1. 活動圓棒之重量:300±0.5 g。

2. 圓棒之柱塞端直徑:10±0.05 mm。

3. 針之直徑:1±0.05 mm。

4. 環之下底內徑:70±3 mm。

5. 環之上底內徑:60±3 mm。

6. 環高:40±1 mm。

4
7. 刻度表:此刻度表須與一各刻度之準確度在 0.1 mm 以內之標準刻度表相
較,其任一刻度之差異,須不超過 0.25 mm。

九、各組試驗水量表

組別 水量,m𝓵

1、2 165

3、4 170

5、6 175

7、8 180

9、10 內插值

十、試驗結果

水泥正常稠度試驗紀錄表

試 驗 值
項 目
1、2 3、4 5、6 7、8 9、10

(1) 水泥重 ( g ) 650 650 650 650 650

(2) 用水量 ( m𝓵 ) 165 170 175 180 180

4 4 5 5 2.9 5 9 10.1 5 10
(3) 針入距離 ( mm )
3 6 6.5 3.5 3.1 5 9 10.1

(𝟐)
(4) 水量百分比 = × 𝟏𝟎𝟎 ( % ) 25.38 26.15 26.92 27.69 27.69
(𝟏)

(5) 正常稠度之水量百分率 ( % ) 27.69 27.69 27.69 27.69 27.69

5
40

30
針入距離(mm)

20

10

0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195 200

拌合水量(m𝓁 )

水泥正常稠度試驗結果圖

6
十一、問題討論
1. 正常稠度試驗的用水量如何測定?決定的標準為何?
Ans. : 利用維卡針來試驗水泥的標準稠度,而用水量的多寡是依據水泥本身的
性質來判斷。在 30 秒內自水泥漿面灌入水泥漿內深度達 10 mm 時,所
加的水量即為標準稠度用水量。一般水泥標準稠度為 25-29%。

2. 當維卡針下沉距離未符合規定範圍時,要如何調整?
Ans. : 當維卡針下沉距離超過規定範圍時,表示水分的含量過多,則要添加一
些水泥;反之若下沉未達到符合的規定範圍,則要再添加水分。

3. 水泥漿拌和後,多久時間內要進行維卡針測試?規定的原因為何?
Ans. :水泥與水拌合後,即開始進行水化反應,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硬化,
若拌和完經國一段時間才進行測試,水泥已經開始硬化,進而影響實驗
數據。所以水泥攪拌和後,要在 30 分鐘內進行維卡針測試,以免影響實
驗結果。

4. 請分別說明水泥漿與水泥砂漿之拌和程序。
Ans. : 水泥漿拌需先把拌和水倒入拌和機器,再把波特蘭水泥倒入,並吸水 30
秒,啟動拌和機低速拌和 30 秒,接著暫停拌合,並於 15 秒將難於攪拌盆
內壁的水泥刮下,再度開啟拌合機使用中速拌合 1 分鐘。
水泥沙漿拌和,依比例把砂、水泥倒入拌和機內攪拌均勻,隨後加入拌合
水進行拌合。

5. 請比較細粒料面乾內飽和試驗、水泥砂漿流度試驗,以及水泥正常稠度
驗所用圓錐模之尺寸?
Ans. : 細粒料使用之圓錐模為 38 * 89 * 74 mm。
稠度試驗之模尺寸為 60 * 70 * 40 mm。
流度試驗之模尺寸為 36 * 60 * 60 mm。

7
十二、心得
今天做的實驗是水泥之正常稠度試驗,要做這個實驗所用道的兩個機器一個
是攪拌機一個是維卡針儀器,這兩個也都是之前只能在課本上看過的儀器,我
們這次的所有實驗步驟都需要做兩次,因為我們需要兩次的針入度數去平均後
才會比較準確,但是我們這次有遇到一個問題,因為要做兩次我們想說要讓大
家都要參與道,就兩次由不同人來做,但是第二個人在倒 650 公克的水泥粉進
去攪拌機的時候有不小心灑出來了一些,本來想說要不要補水泥進去,但是不
知道水泥到底灑出來了多少,而且攪拌機裡的水泥也已經碰到水了,所以我們
也只好繼續做下去,最後第二次做出來的針入度數據果然比地一次多出 1.5mm,
因為如果水的用量一樣多的話,水泥數量越少,水泥將會越軟,所以導致針入
度數據會提高,然後還又一個問題是兩次可能都有發生的,就是在把水泥漿做
成球狀後要放進去原模底,然後上下刮平,在刮平的時候不能夠去擠壓到內部,
只能小心的將上下表面刮掉,但是我們兩次都是有可能有多少去擠壓到內部的,
所以最後出來的實驗數據可能又有點誤差,我覺得這個步驟是這個實驗中最難
的部分。
我覺得這個實驗中最有趣的部份是在把水泥漿揉成球狀後要在手中丟來丟
去,雖然這不是我第一次摸到水泥漿,因為我家是做營造業的,所以之前就有
摸過水泥漿,但是這次摸到水泥漿的觸感還是覺得很有趣。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