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9

单元 第五单元 飞跃的想象

课题 二 月亮渴了
内容标准 2.1 阅读与理解教材,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领会其教育意义,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在阅读
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达手
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3.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汉字。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3.1.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感受汉字的形体优美,要求握笔和执笔正确,坐姿端
正,做到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正整洁。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书写汉字。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个别或分组轮流朗读课文。
2.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说出各段落的意义。
3.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想象和科学知识的结合。作者把雨水循环的过程写得丝丝入扣。太阳
要给天空、月亮和小星星“盛些水来喝”,是水分蒸发到天空的过程。月亮和星星“把喝
剩的水往下泼”是下雨的想象。
4.识字教学:以熟字“厦”与生字“夏”对比,以字谜“落水的国王”识记“汪”;以奇特
联想“太阳晒得一片干旱”识记“旱”;以汉字演变过程识记“丝”。“盛”是多音字,
分别读成“chéng”(盛水和)“shèng”(茂盛)。
5.鼓励学生先口头叙说,其他同学给予意见。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五单元 飞跃的想象
课题 二 月亮渴了
内容标准 2.1 阅读与理解教材,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领会其教育意义,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在阅读
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达手
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2.2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 体会阅
读的乐趣。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对文章表达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
2.2.1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做到语音正确、字句完整,语速、语调适当,能有感情地朗
读。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利用词语写句子。
教学步骤 1.指示学生个别和分组轮流朗读课文里。
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各段落的大意。
3.读读想想:课文里破折号的意义(它们泼呀、泼呀 --- )。句子里破折号的意义是表示
语音的延长和加强重点。
4.引导学生利用流程图来说明雨的循环。
5 学生朗读词语,讨论词语的意义。
干旱:长期没有下雨,造成土壤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由于长期干旱,田里的蔬菜果树全都枯萎了。)
夏天:一年的第二季,天气炎热。
(夏天的天气非常酷热,真令人难受。)
汪洋:形容水势浩大,宽广无边。
(每到雨季,这里变成了一片汪洋。)
无数:数目太多、无法计算
(无数的蜜蜂蝴蝶都被这些盛开的鲜花吸引过来了。)
顿时:马上、立刻
(那位明星一上台,台下顿时欢声雷动。)
欢呼:欢乐地呼喊
(今晚的表演太精彩了,台下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
6.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五单元 飞跃的想象
课题 一 被子的大地 二 月亮渴了
内容标准 2.1 阅读与理解教材,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领会其教育意义,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在阅读
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达手
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2.2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 体会阅
读的乐趣。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对文章表达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
2.2.1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做到语音正确、字句完整,语速、语调适当,能有感情地朗
读。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利用词语写句子。
教学步骤 1. 学生分组利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来朗读诗歌和课文。
2. 学生扮演角色演绎课文,带出诗歌的境界,以及雨水循环的故事。
3. 指示学生分组根据指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再进一步说出对课文的理解,分享故事。
例:1.朗读《被子的大地》后,说说诗中第一节的“玩具”指的是什么。
2.“雨丝从天上飘下来了……”
以上这句话里的“飘”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飘”这个动词?你还可以用什
么字来取代?
3.诗歌中的作者一共想了几种玩游戏的方法?一一说出来。
4.为什么《月亮渴了》中的太阳是“好心肠”的太阳?说一说你的看法。
5.“下雨喽!下雨喽!”
为什么要重复说两次?说一次和说两次有什么区别?
6.如果你是《被子的大地》的 zuozhe ,你还会做些什么?
4. 学生轮流出来讲述讨论的答案,教师与其他同学点拨。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五单元 飞跃的想象
课题 想想说说 三 读读演演
内容标准 1.1 进行口语交际。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效地与人沟通,且能针对不明白的事情提出问
题。做到认真聆听,不打岔,态度文明有礼。
4.3 诵读和演绎教材,做到语音正确,语调恰当,表现生动自然有感情。
学习标准 1.1.1 进行口语交际,能应用礼貌语言与人沟通交流,做到话语适当,态度大方有礼。
4.3.1 诵读和演绎教材,做到语音正确,语调恰当,表现生动自然有感情。
学习目标 1.根据情境,正确地利用礼貌语言来慰问、拒绝、接待和赞美。
2.正确地诵读和演绎教材。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设置情境,引导他们分组讨论,说出如何使用礼貌语言进行与人沟
通,达到交流的效果。
例:同学意外受伤留院治疗,我们慰问:
你是怎么受伤的?需要休息多久呢?什么可以出院?
不要担心课业,我们会时不时过来指导你。祝福你早日康复。
2.读读演演:老师提醒学生,“我病了,只好躺在床上。”这一句,要读出因生病而不开心
的感觉。“只好”要读重音,以强调这种感觉。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重点描述了“我”在病
中作乐,读的时候,要读得欢喜。最后一节,“我”已忘了病痛,成了巨人,更要读得开
心、自信。
3.游戏:先把学生分组,让他们一起演绎《被子的大地》,看看哪组演绎得最好。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五单元 飞跃的想象
课题 二 读读想想
内容标准 5.3 通过阅读,认识各类词语,辨析及理解词义,并能准确地应用词语
学习标准 5..3.1 通过阅读,认识各类词语,辨析及理解词义,并能正确地应用词语。
学习目标 1.正确地朗读成语、说出意义。
2.正确地利用成语来说句子。
教学步骤 1.指导学生朗读带有成语的句子。
a.我让我的船队在海洋上乘风破浪。
b.太阳从大地上、河流里、汪洋大海里,蒸起无数的小水珠儿。
2.引导学生根据句子,说出成语的意义。
乘风破浪:顺着风,破浪前进。比喻人志向远大,不畏艰难,奋勇前进。
(驾着小船在大海中乘风破浪,得靠过人的勇气和技术。)
汪洋大海: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翻过这座高山,就可以看到汪洋大海了。)
3.学生分组根据老师分配的成语,进行讨论。
4.学生轮流分享说出成语的意义,再用成语说句子。
例:a.成群结队 – 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放学钟声响起,同学们成群结队地走出校门。)
b.眉开眼笑 –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看到小刚会主动帮忙做家务,妈妈不禁眉开眼笑。)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五单元 飞跃的想象
课题 仿例写句子 写话
内容标准 3.2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基础写作, 学习掌握叙述、描写和说明等基本表达手法。要
求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不拘形式地进行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语
句通顺。养成书面表达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标准 3.2.1 练习写话,进行书面表达。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
号。做到语句通顺,句与句之间 有联系。对写话产生信心和兴趣。
学习目标 1. 正确地根据情境设置,说出自己的想法。
2. 正确地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朗读句子。
2.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说出可以利用什么词语来取代句子中的词语。
例:我病了,只好躺在床上。
我没工夫再等,只好先走了。
3.让学生轮流出来分享句子。
4.《被子的大地》的作者在生病时苦中作乐。如果你是作者,一定会有更多有趣的事情发
生,展开想象,写一写这些有趣的事。
5.鼓励学生先口头叙说,其他同学给予意见。
6.学生根据指示,自由书写段落。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六单元 脑筋转一转
课题 听听说说 查查认认
内容标准 1.2 聆听口语和书面语,能边听边记边想,正确理解所听内容,作出适当的回应,并养成
良好的聆听态度。
2.1 阅读与理解教材,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领会其教育意义,体验文章表现的情感。在阅读
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现手
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学习标准 1.2.2 听读与理解教材,能耐心聆听,边听边记边想,理解主要内容。
2.1.1 理解教材,能借助字典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
容。
学习目标 1. 学生预测故事的结果。
2. 正确地翻查词典,找出生字。
教学步骤 1.指示学生观察图片,聆听故事,再个别和分组轮流讨论图意。
2.学生分组说出图片大意。
3.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学习抓住故事里的重点词句,例如:“这一次,就让我们比赛游
泳吧!”、“兔子每天到池塘里向乌龟学习游泳。”等。
4.引导学生根据兔子和乌龟的对话,体会它们的内心活动,并感受它们懂得变通、勇于尝
试、认真学习、友爱互助的优良品格。
5 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在比爱游泳的时候,为什么乌龟乐意帮助兔子?
6.向学生说明如何用部首检字法查找生字。
(a)首先确定要查找的字的部首。
(b)按照“部首目录”的指示,翻到“检字表”的相应页面。
(c)数一数该生字除了部首之外,还有多少笔画,再按笔画数目找出生字。
(d)找到生字后,再按上头的页数,翻到相应的页面。
7.学生分组翻查生字,再轮流分享。
8.提醒学生,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部首检字法翻查词典,但要注意不能弄错部首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图片、词典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六单元 脑筋转一转
课题 小猫和老虎
内容标准 2.1 阅读与理解教材,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领会其教育意义,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在阅读
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达手
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3.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汉字。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3.1.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感受汉字的形体优美,要求握笔和执笔正确,坐姿端
正,做到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正整洁。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书写汉字。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个别或分组轮流朗读课文。
2.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说出各段落的意义。
3.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主题是友谊,让学生从中体会友情的可贵。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重点
在于讲述小猫在危急时刻救了老虎,体现了友爱的精神。
4.识字教学:以熟字和生字对比识记:“斑”和“班”、“蕉”和“焦”;以部首归类识记
“屁”和“尿”(尸部)、“拖”和“拼”(手部);以奇特联想“日头下的军人晕了
”识记“晕”;“模”是多音字,分别读成“mú”(模样)和“mó”(模型)。
5.鼓励学生说说故事大意,与同学分享心得。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六单元 脑筋转一转
课题 小猫和老虎
内容标准 2.1 阅读与理解教材,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领会其教育意义,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在阅读
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达手
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4.3 诵读和演绎教材,做到语音正确,语调恰当,表现生动自然有感情。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体会阅
读的乐趣。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对文章表达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
4.3.1 诵读和演绎教材,做到语音正确,语调恰当,表现生动自然有感情。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个别或分组轮流朗读课文。
2.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说出各段落的意义。
3.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主题是友谊,让学生从中体会友情的可贵。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重点
在于讲述小猫在危急时刻救了老虎,体现了友爱的精神。
4.提醒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语调和语气,读到对话的部分时要注意说话者的心情,用适当的语
调和语气来朗读。
5.引导学生翻查词典,说出课文中的多音多义字,例如“晕”和“涨”。
“晕”:yūn 晕头转向;yùn 晕车、晕船。
“涨”:zhàng 涨红;zhǎng 涨潮、涨价。
6.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7.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曾经得到过朋友怎么样的帮助和当时的感受。
8.让学生分组演绎这个故事。
9.鼓励学生说说故事内容,与同学分享心得。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高层次思维/ 应用 /分析 / 评价 / 创造
KBAT/HOTS 1.如果你是小猫,除了课文里说的方法,你会怎么救老虎?
反思

单元 第六单元 脑筋转一转
课题 小猫和老虎
内容标准 2.1 阅读与理解教材,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领会其教育意义,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在阅读
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达手
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2.2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4.3 诵读和演绎教材,做到语音正确,语调恰当,表现生动自然有感情。
5.3 通过阅读,认识各类词语,辨析及理解词义,并能准确地应用词语。
学习标准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 体会阅
读的乐趣。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对文章表达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
2.2.1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做到语音正确、字句完整,语速、语调适当,能有感情地朗
读。
4.3.1 诵读和演绎教材,做到语音正确,语调恰当,表现生动自然有感情。
5.3.1 通过阅读,认识各类词语,辨析及理解词义,并能正确地应用词语。
学习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
2.正确地回答问题,口头说故事。
3.正确地应用词语来说话。
教学步骤 1.指示学生个别或分组朗读课文。
2.指示学生分组讨论,轮流扮演角色演绎故事。
3.引导学生把课文里,显示害怕的词句写下来,然后使用正确的语调和语气来朗读。
4.指示学生朗读词语,例如“幸运”和“幸福”;“突然”和 “突出”,说说意义。
幸运:好运气(你真幸运,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就称赞你了。)
幸福:快乐,满足,过着自己的生活(小明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突然:表示事情发生得很仓促,不在意料之中。(我在夜市的街道上走着,突然间,下起
大雨来,我连忙找个地方避雨。)
突出:突出重点,与别人不一样;冲出
(姐姐突出的表现,得到大家的赞赏。)(他拼了命地突出了敌人的包围。)
5.指示学生分组利用这些词语来说说话。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六单元 脑筋转一转
课题 四 读读说说
内容标准 4.3 诵读和演绎教材,做到语音正确,语调恰当,表现生动自然有感情。
4.4 分享阅读心得。针对所阅读的材料, 找出话题与人分享。养成喜爱阅读、乐于分享的
习惯。
学习标准 4.3.1 诵读和演绎教材,做到语音正确,语调恰当,表现生动自然有感情。
4.4.1 分享阅读心得。针对所阅读的材料,找出话题与人分享。养成喜爱阅读、乐于分享的
习惯。
学习目标 1. 正确地朗读和演绎故事。
2. 分享阅读心得。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故事,再指示个别和分组朗读故事。
2.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说出故事各段落的意义。
3.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来回答问题。
4.让学生分组扮演角色演绎故事。
5.鼓励学生先口头叙说故事,其他同学给予意见。
6.学生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六单元 脑筋转一转
课题 三 读读想想
内容标准 5.2 学会汉语拼音,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并养成在日
常生活中讲标准华语的习惯。
学习标准 5.2.1 正确读出“上声”、“一”和“不”的变调,在说话和朗读时,做到语音标准。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读准汉语拼音“不”的变调。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 1.指示学生朗读词语,然后说一说“拖不动”、“忍不住”和“不一会儿”的“不”字读音
有什么不同。(“拖不动、忍不住”的“不”都读 bu;“不一会儿”的“不”字读 bù)
2.学生观看演示文稿后,分组讨论“不”的标调标准。
3.引导学生轮流出来分享,说出“不”的原调为第四声。“不”在第四声前要变读为第二
声;单用、词语末尾、第一声、第二声和第三声前则保持原调;在动词后的补语或夹在词
语中间要读轻声。
4.游戏:分组读出练习题的“不”的标调。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电脑、词典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六单元 脑筋转一转
课题 仿例扩写句子 写一写
内容标准 3.2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基础写作, 学习掌握叙述、描写和说明等基本表达手法。要
求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不拘形式地进行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语
句通顺。养成书面表达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标准 3.2.1 练习写话,进行书面表达。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
号。做到语句通顺,句与句之间 有联系。对写话产生信心和兴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仿例写出句子。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利用自己的词语来写小故事。
教学步骤 1. 学生分组朗读句子。
2. 学生扮演角色演绎句子,带出句子经过修饰后,带来的效果。
3.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仿例说说句子。
例:兴冲冲
兴冲冲地跑回家
放学钟声一响,明明马上兴冲冲地跑回家去了。
4. 引导学生体验和说出经过修饰后的句子的效果。
5. 指定一个意境:你遇过什么困难?(例:我一个人在家时,陌生人在屋外按门铃……)
6. 学生轮流出来说说如何克服这个困难,如果你的朋友也遇到同样的困难,你会如何帮助
他。
7. 学生扮演角色演绎,从中说出应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克服,以及当时的感受。
8. 引导学生写出小故事。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七单元 自得其乐
课题 想想说说 二 想想写写
内容标准 1.3 进行口头表达,具体地讲述和说明事情,做到内容充实,用语准确得体,语句通顺,表
达清楚,态度恰当,并敢于表现。
4.5 习写毛笔字,做到坐姿、执笔、运 笔、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
正。在书写中初步体会汉字的优美。
学习标准 1.3.2 说明所进行的活动,要求说明清楚,层次分明。做到语音正确,语句完整,话语流
畅,态度大方。
4.5.1 使用毛笔习写基本笔画和描红名家楷书字帖,做到坐姿、执笔、运笔、笔画和笔顺正
确。
学习目标 1.根据图片的顺序,正确地利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明折纸船的步骤。
2.正确地使用毛笔写笔画“丿”。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设置情境,引导他们分组讨论,说出如何折纸船的步骤。
2.指示学生根据图片的顺序,清楚地说出折纸船的步骤,其他学生则一边听,一边跟着折。
3.提醒学生说明时,要适当地应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层次分明地进行说
话。
(首先,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张。接着,把纸向中间对折,把两边的角对折成三角形。然
后,把四个角都向里面折,沿着线将两边向里面再折一次。最后,将纸张从中间由里往外
翻,折出纸船形状。一只小巧可爱的纸船就折好了。)
4.指示学生准备中楷书法用具,共同习写笔画“丿”。
5.提醒学生使用毛笔习写基本笔画和描红名家楷书字帖时,要做到做到坐姿、执笔、运笔、
笔画和笔顺正确。
6.引导学生写“丿”时,毛笔逆锋向上,转笔向右下顺笔,然后向左下行笔,最后撇出成锐
角。
7.学生展示作品。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毛笔、墨汁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七单元 自得其乐
课题 纸船
内容标准 2.1 阅读与理解教材,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领会其教育意义,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在阅读
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达手
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3.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汉字。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3.1.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感受汉字的形体优美,要求握笔和执笔正确,坐姿端
正,做到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正整洁。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书写汉字。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个别或分组轮流朗读课文。
2.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说出各段落的大意。
3.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叙述了小玩意儿带给我们的生活乐趣。小孩儿在雨天折纸船、玩纸
船的过程。自己亲手折出来的纸船,能带给小孩儿莫大的满足感,纸船沉没的小挫折也能
带来一定的启发,鼓励学生多尝试与体验折纸船的乐趣。
4.识字教学:以部首归类识记“渡”、“淋”、“浮”和“淹”(氵部);“斜”(斗
部),意思是说“不正”或“不直”;以“不正”会意“歪”。
5.鼓励学生利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流利地朗读课文。
6.提醒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家人折纸船地乐趣,所以语气要欢愉。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七单元 自得其乐
课题 纸船
内容标准 2.1 阅读与理解教材,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领会其教育意义,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在阅读
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达手
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 体会阅
读的乐趣。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对文章表达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利用词语写句子。
教学步骤 1. 学生分组利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来朗读课文。
2. 学生扮演角色演绎课文,带出故事的境界,以及与家人在雨中折纸船地乐趣。
3. 指示学生分组根据指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再进一步说出对课文的理解,分享故事。
例:1.朗读《折纸船》后,说说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渡船的人就不会被雨水淋湿。”
作者与家人会怎么做?
3.“折出的纸船,一只接一只推下水,总有一天小船会航行到大海的。”
这句话让你领悟到什么?
4.为什么纸船会被水淹没?
5.“给小船加上遮蓬吧,渡船的人就不会被雨淋湿。”
句子中的“给”能用哪个词语来代替?
6.“啊,快来救救我的纸船!”
孩子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你会这么说?
4. 学生轮流出来讲述讨论的答案,教师与其他同学点拨。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七单元 自得其乐
课题 纸船 词语运用 一 读读答答
内容标准 2.1 阅读与理解教材,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领会其教育意义,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在阅读
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达手
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2.2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 体会阅
读的乐趣。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对文章表达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
2.2.1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做到语音正确、字句完整,语速、语调适当,能有感情地朗
读。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利用词语写句子。
教学步骤 1.指示学生个别和分组轮流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课文各段落的大意。
3.词语运用:飘落、摇荡、维持、歪斜、淹没、继续。
引导学生分组朗读,讨论其义并口头利用这些词语来说说话。
4.读读答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意思相近的词语。例:“帮助”中的“帮”和“助”,都带有“为人
出力”的意思;“歪斜”中的“歪”和“斜”也带有相近的意义,即“不正、偏了方
向”。
5 引导学生找出适当的量词来填写句子。例:本,一本簿子,一本破旧的簿子。
6.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七单元 自得其乐
课题 三 读读想想
内容标准 2.1 阅读与理解教材,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领会其教育意义,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在阅读
中发展语感,能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材料,并了解文章叙述、描写和说明等表达手
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5.2 学会汉语拼音,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并养成在日
常生活中讲标准华语的习惯。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5.2.1 正确读出“上声”“一”“不”的变调,在说话和朗读时,做到语音标准。
学习目标 1. 正确地书写汉字,说出字中藏了哪些字。
2. 学生正确读准语音。
3. 正确地说出变调的原理。
教学步骤 1. 学生朗读汉字,说出汉字的结构,笔顺和部首。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汉字里藏了什么字。
例:“棍”藏了“木”、“昆”、“日”和“比”。
3. 学生分组利用正确的语音来朗读句子。
4. 其他学生聆听,并给予点拨。
5. 读读想想:引导学生理解和说出当词语由两个上声字组成时,前面的上声字要读成阳
平,后面的上声字读原调。
6. 指示学生分组讨论,说出更多类似的词语。
7. 学生轮流出来分享讨论的结果。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七单元 自得其乐
课题 四 读读背背
内容标准 4.2 背诵古诗,能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标准 4.2.1 背诵古诗十首,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目标 1.正确地朗诵古诗。
2.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聆听光盘播放古诗的朗诵。
2.设置情境,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分组跟着朗诵。
3.将学生分组,指示他们讨论故事大意。
4.读读背背:这首《池上》古诗叙述小孩儿撑小船,到池塘偷偷地采摘白莲花。小孩儿得意
忘形地划着小船回来,天真无邪的他没想到要隐藏自己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
荡开,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水痕。
5.点拨一些较难的词语:诗中的“白莲”指的是“白莲花结的莲蓬”;“不解”有“不明
白、不懂得”的意思。
6.引导学生说说诗中的情景和人物的举动。
7.指示学生背诵《池上》。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七单元 自得其乐
课题 H 仿例完成句子 I 看图说出折纸帽子的方法。然后写一写
内容标准 1.3 进行口头表达,具体地讲述和说明事情,做到内容充实,用语准确得体,语句通顺,表
达清楚,态度恰当,并敢于表现。
3.2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基础写作,学习掌握叙述、描写和说明等基本表达手法。要求
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不拘形式地进行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语句
通顺。养成书面表达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标准 1.3.2 说明所进行的活动,要求说明清楚,层次分明。做到语音正确,语句完整,话语流
畅,态度大方。
3.2.1 练习写话,进行书面表达。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
号。做到语句通顺,句与句之间 有联系。对写话产生信心和兴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仿例写出句子。
2. 正确地口头说出折纸帽子的方法。
3. 正确地利用“首先、接着、然后、现在、再次、最后”写段落。
教学步骤 1.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2.指示学生根据句子,讨论和说出如何根据句子开头来完成句子。
例:孩子折纸船时,有的用旧簿子里的纸张,也有的用旧报纸来折。
3.学生观看连环图,说出故事内容。
4.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口头说出折纸帽子的方法。
5.引导学生利用“首先、接着、然后、现在、再次、最后”来写段落 – 折纸帽子的方法。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七单元 自得其乐
课题 H 仿例完成句子 I 看图说出折纸帽子的方法。然后写一写
内容标准 1.3 进行口头表达,具体地讲述和说明事情,做到内容充实,用语准确得体,语句通顺,表
达清楚,态度恰当,并敢于表现。
3.2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基础写作,学习掌握叙述、描写和说明等基本表达手法。要求
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不拘形式地进行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语句
通顺。养成书面表达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标准 1.3.2 说明所进行的活动,要求说明清楚,层次分明。做到语音正确,语句完整,话语流
畅,态度大方。
3.2.1 练习写话,进行书面表达。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
号。做到语句通顺,句与句之间 有联系。对写话产生信心和兴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仿例写出句子。
2. 正确地口头说出折纸帽子的方法。
3. 正确地利用“首先、接着、然后、现在、再次、最后”写段落。
教学步骤 1.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2.指示学生根据句子,讨论和说出如何根据句子开头来完成句子。
例:孩子折纸船时,有的用旧簿子里的纸张,也有的用旧报纸来折。
3.学生观看连环图,说出故事内容。
4.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口头说出折纸帽子的方法。
5.引导学生利用“首先、接着、然后、现在、再次、最后”来写段落 – 折纸帽子的方法。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八单元 科技改变世界
课题 想想问问 四 读读想想
内容标准 1.1 进行口语交际。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效地与人沟通,且能针对不明白的事情提出问
题。做到认真聆听,不打岔,态度文明有礼。
5.1 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加强汉字的识记。
学习标准 1.1.2 针对不明白的事情提出问题,能正确地应用疑问代词,做到问题清楚,话语适当, 态
度有礼。
5.1.1 掌握汉字演变的基本知识,加强汉字的识记,并对学习汉字有兴趣。
学习目标 1. 正确地提出问题。
2. 学生正确读准语音。
3. 正确地说出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步骤 1. 将学生分组,只是他们询问身边的人,图中器材的发明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该如何向身边的人提问。
3. 提醒学生提问时,需使用正确的疑问代词,如“为什么、怎样、什么、哪里”等。
例:为什么人们现在较少通过书籍查阅资料?
我们多数用什么工具来搜索资料?
上课时使用投影仪来进行活动,是不是方便得多?为什么?
4. 学生观看老师展示的“丝”和“网”的字形演变图。
5. 引导学生理解和说出这两个字都是象形字。
6. 指示学生分组讨论,说出更多类似的词语。“丝”的古字形像两把蚕丝,本义为蚕丝。
“网”的古字形像一张捕鸟兽的网,两根木棍间用绳线交织,本义为捕鸟兽的网。
7. 学生轮流出来分享讨论的结果。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八单元 科技改变世界
课题 神奇的三维打印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3.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汉字。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3.1.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感受汉字的形体优美,要求握笔和执笔正确,坐姿端
正,做到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正整洁。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正确地书写汉字。
教学步骤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分组或个人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篇日记,记录了作者在舅舅家见识了三维打印的经历。这篇日记主题
说的是科技。让学生通过课文感受到科技的进步。
3.将学生分组,指示他们讨论各段落大意。
4.识字教学:以“去了竹的管”和“滑掉了水”来认记“官”和“骨”;以字谜“雨下的命
令”来认记“零”;以“太心”来认记“态”。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八单元 科技改变世界
课题 神奇的三维打印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利用词语写句子。
教学步骤 1.指示学生个别和分组轮流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讨论,并说一说他们对三维打印的理解。
3.词语运用:设定(设置确定)、冷却(物体的温度降低)、重复(又一次做)、亲自(自
己直接做)、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引导学生分组朗读,讨论其义并口头利用这些词语来说说话,再把句子写下来。
设定:我们已经设定好目标,一定会努力求进步。
冷却:水蒸气冷却后会凝结为小水滴。
重复:老师把指示重复了两次,要同学们牢牢记得。
亲自:今天是假期,爸爸亲自下厨,煮了几道美味佳肴给我们吃。
体验:假期的时候,爸爸带我们去渔村度假,顺便体验那里的生活。
4.读读答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引导学生利用思路图来讲述课文内容。
5 提醒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语气和语调。例如朗读到疑问句“什么是三维打印(3D 打印)
呢?”时要用疑问的语气;读到“啊,打印出来的都是可爱的小东西!”“啊,真是有趣
的体验!”等感叹句时,要用赞叹的语气。
6.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八单元 科技改变世界
课题 神奇的三维打印 一 读读说说 二 想想比比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2.2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4.1.进行各类语文游戏。以有趣的形式,扩展词语,操练语音,加强基本功的掌握。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2.2.1 朗读教材,感悟其内容。做到语音正确、字句完整,语速、语调适当,能有感情地朗
读。
4.1.1 进行语文游戏。以有趣的形式,积累和扩展词汇,操练语音。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正确地进行词语接龙活动。
教学步骤 1. 指示学生个人或分组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题目,进行讨论。
a.说一说三维打印机的神奇之处。
b.说一说三维打印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什么好处?
c.你对三维打印机有什么看法?
3. 引导学生分享讨论的结果。
4. 利用思路图说说三维打印机的操作模式。
5. 想想比比:将学生分组进行词语接龙比赛,能坚持最久的哪组就是赢家,借此提高学生
学习的兴趣。
例:袖珍 珍珠 珠宝 宝物 物品 品德
器官 官员 员工 工作 作文 文字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八单元 科技改变世界
课题 神奇的三维打印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5.3 通过阅读,认识各类词语,辨析及理解词义,并能准确地应用词语。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5.3.1 通过阅读,认识各类词语,辨析及理解词义,并能正确地应用词语。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利用词语写句子。
教学步骤 1. 指示学生个人或分组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说出各段落大意,与同学分享。
3.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材料”的意义,并根据不同句子,说出各个句子里“材料”的意
义。
a.他在找写牛顿传记的材料。
(提供著作内容的事物)
b.这些建筑材料都是外国进口的。
(可以直接造成成品的东西)
c.一听对方的嗓音,我就知道他是唱歌的材料。
(比喻适合做某种事情的人才)
4. 利用思路图说说材料的意义,以及再利用不同意义写下句子。
5. 引导学生认识和读出多音多义字 – 薄,读音分别是“báo”(薄饼、薄片)、“bó”(薄
弱、薄礼)、“bò”(薄荷)。课文中的“薄”读成“báo”。
6. 引导学生利用思路图,将带有“薄”不同读音的词归类。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八单元 科技改变世界
课题 看图仿例写句子 三 读读记记
内容标准 3.2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基础写作,学习掌握叙述、描写和说明等基本表达手法。要求
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不拘形式地进行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语句
通顺。养成书面表达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标准 3.2.1 练习写话,进行书面表达。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
号。做到语句通顺,句与句之间有联系。对写话产生信心和兴趣。
3.2.2 习写便条和日记,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仿例写出句子。
2. 正确地写出日记。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分组讨论和仿例说出句子。
2. 引导学生仿例扩写句子。
3. 学生分组利用正确的语音来朗读句子。
4. 读读记记:板书日记格式,进行说明:写日记时,先在第一行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
还要写上当天的天气。第二行空两格后写正文,转行要顶格。
5. 引导学生明白和说出日记一般记录当天遇到的有意义或特别的事情。
6. 提醒学生书写日记的篇幅可长可短,但千万不要记流水账。
7.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如第一次上网、参加扯铃活动、看电影等。
8.学生轮流出来分享日记。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语文乐园二
课题 三 读读想想 四 演演说说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4.3 诵读和演绎教材,做到语音正确,语调恰当,表现生动自然有感情。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4.3.1 诵读和演绎教材,做到语音正确,语调恰当,表现生动自然有感情。
学习目标 1.正确地朗读句子和段落。
2.正确地利用形容词修饰词语。
3.正确地根据句子演一演。
教学步骤 1.指示学生个人和分组朗读句子和段落。
2.读读想想:词和词组成短语,左边的是描写性词语(形容词)在前,对词语加以描写或修
饰;右边则是词语在前,形容词在后。
3.使用提问方式来教学,如想一想,有怎样的“山林”?(茂密的、古老的……)
4.让学生理解和说出两种短语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容词修饰词语。
5.演演说说:指示学生根据句子演一演,再说一说句子里的哪些部分,把动作表达得更生动
、具体。
6.引导学生,若能在句子中增加修饰部分,就能把意思表达得更生动。具体了。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写作指引 二
课题 想象的翅膀
内容标准 3.2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基础写作,学习掌握叙述、描写和说明等基本表达手法。要求
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不拘形式地进行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语句
通顺。养成书面表达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标准 3.2.1 练习写话,进行书面表达。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
号。做到语句通顺,句与句之间 有联系。对写话产生信心和兴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根据观察,说出联想的意境。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 1. 指示学生进行脑激荡,轮流根据电冰箱和鱼缸的特点说出他们的联想,可让学生选择自
己认为有趣的联想写一写。
2. 引导学生根据蜗牛的外形特征展开想象,并填写词语。
3. 引导学生把上述句子连接成段,以段落写出蜗牛的特点
4.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利用思路图说说关于蜗牛的故事。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九单元 创造历史的人
课题 马来西亚橡胶之父 – 陈齐贤 二 读读想想
内容标准 1.3 进行口头表达,具体地讲述和说明事情,做到内容充实,用语准确得体,语句通顺,表
达清楚,态度恰当,并敢于表现。
5.5 通过阅读,认识各种标点符号。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学习标准 1.3.1 讲述事情的经过,能清楚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做到语音正确,语句完整,
话语流畅,态度大方。
5.5.1 通过阅读,认识各种标点符号并正确使用。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进行口头表达,说明事情。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步骤 1. 指示学生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2. 指示学生根据题示。分组讨论,说出事情发生的经过。(假设你到博物馆的橡胶展览厅
参观,为同学讲述参观经过。)
3. 引导学生通过记叙文的六大要素来叙述经验,清楚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经过和结果。
4. 指示学生朗读句子,说出标点符号名称。

5.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标点符号的用途。

6.学生分享心得。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九单元 创造历史的人
课题 马来西亚橡胶之父 – 陈齐贤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3.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汉字。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3.1.1 应用铅笔在田字格书写正楷,感受汉字的形体优美,要求握笔和执笔正确,坐姿端
正,做到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端正整洁。
学习目标 1. 学生以正确的语音、声调来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正确地书写汉字。
教学步骤 1. 指示学生默读课文。
2. 指示学生个人或分组朗读课文。
3. 学生分组讨论各段落大意。
4. 识字教学:以熟字“植”对比“殖”的写法;以字谜“每月都要交”识记“胶”;以口
诀“人共供”和“草木荣”识记“供”和“荣”;以奇特联想“夫子见了懂规则”、
“加个贝壳祝贺你”来识记“规”和“贺”。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九单元 创造历史的人
课题 马来西亚橡胶之父 – 陈齐贤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学习目标 1.正确地朗读句子和段落。
2.正确地利用生字来说话。
3.正确地利用思路图来讲解课文。
教学步骤 1.指示学生个人和分组朗读段落和课文。
2.读读说说:根据题目,学生分组讨论和说出看法。
a.为什么 1896 年之前,我国连一棵橡胶树也看不到?
b.根据课文内容,陈齐贤是个怎样的人?
c.假如没有陈齐贤,我国会成为橡胶出产国吗?为什么?
3.学生分组轮流出来分享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点评。
4.让学生使用思路图来讲解课文内容。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九单元 创造历史的人
课题 马来西亚橡胶之父 – 陈齐贤 三 读读背背
内容标准 4.2 背诵古诗,能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标准 4.2.1 背诵古诗十首,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 正确地说出古诗内容。
教学步骤 1. 教师播放古诗光盘。
2.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
3. 引导学生点拨一些较难的词语:“横看”指“从正面看”;“只缘”的意思是“只因为
”。
4.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说说古诗的内容大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
面看,庐山成了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的样子千姿百态
,各不相同。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啊!
5. 引导学生说出古诗的领悟: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游
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6. 学生背诵古诗《题西林壁》。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九单元 创造历史的人
课题 马来西亚橡胶之父 – 陈齐贤 二 读读想想
内容标准 5.3 通过阅读,认识各类词语,辨析及理解词义,并能准确地应用词语。
5.4 通过阅读,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句子,并运用在写作中。
学习标准 5.3.1 通过阅读,认识各类词语,辨析及理解词义,并能正确地应用词语。
5.4.1 通过阅读,了解关联词语的功能,正确解读句子,并在表达时正确应用关联词语。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句子,理解和说出词义。
2. 正确地利用词语和关联词语来说句子。
教学步骤 1. 指示学生朗读句子。
2. 指示学生根据题示,分组讨论,说出词语的意义。
3.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利用词语来完成短文。
4. 指示学生朗读两个句子为一组的小故事。
5.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仿例用“如果……就……”来连接句子。
例:a.你每天专心学习。
b.你可以在考试中获取好成绩。
如果你每天专心学习,你就可以在考试中获取好成绩。
6. 学生分组轮流分享讨论的结果。
7. 其他学生点评。
教具 华文课本、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九单元 创造历史的人
课题 马来西亚橡胶之父 – 陈齐贤
内容标准 3.2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基础写作,学习掌握叙述、描写和说明等基本表达手法。要求
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不拘形式地进行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语句
通顺。养成书面表达的信心和兴趣。
学习标准 3.2.1 练习写话,进行书面表达。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标点符
号。做到语句通顺,句与句之间有联系。对写话产生信心和兴趣。
学习目标 1. 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正确地回答问题。
3. 正确地写信向陈齐贤道谢。
教学步骤 1. 指示学生朗读读课文。
2. 指示学生个人或分组朗读课文。
3. 学生分组分享陈齐贤的贡献。
4. 分组活动:说一说你想向陈齐贤说什么,然后写在板上。
5. 根据讨论的结果,写一封信,向陈齐贤致谢。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电脑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语文乐园二
课题 一 读读说说 二 读读比比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学习目标 1.正确地说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正确地朗读句子,对比单数和复数动作。
教学步骤 1.读读说说:会意字最大的构字特点是字形表意。例如:“歪”字,就是不正的意思;教导
“艳”字时,可先引导学生了解“丰”和“色”所表达的意思,再进一步说明色彩多又鲜
明美丽,所以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艳”;“尿”字是象形兼会意字,甲骨文像人
撒尿形,篆文改为从尾,从水,成了会意字。
2.朗读句子,比较句子的不同。第一项是表达事物单数和复数的对比,第二项是表达动作时
,一次和重复多次的对比。
3.游戏:分组进行比赛,仿例写出最多带出事物或动作一次和重复的句子,说说带来什么不
同的效果。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单元 第九单元 创造历史的人
课题 马来西亚橡胶之父 – 陈齐贤
内容标准 2.1 认识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应用所认识的汉字构成词语。在
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学习标准 2.1.1 理解教材,能认识教材中的汉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容。
2.1.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初步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并
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阅读的乐趣。
学习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
2.正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 1. 指示学生默读课文。
2. 指示学生个人或分组朗读课文。
3. 学生分组讨论各段落大意。
4. 引导学生利用思路图来讲解课文各段落大意。
5. 多音多义字:“供”是多音字,读音分别是“gōng”(供应、提供),“gòng”(供养、
供词),课文里的“供”读“gōng”。
6. 提醒学生要读准拼音,如“陈”(正确的读音是 chén,不是 cén)和“荣”(正确的读
音是 róng,不是 lóng)。
教具 华文课本上册、作业
跨课程元素 语言 / 爱护环境意识 / 道德价值 / 科学与工艺 / 爱国精神 / 创意和革新 / 企业家精神
/ 通信和信息技术 / 全球永续发展 / 理财教育
道德价值 善良/自立/崇高的品德/尊重/仁爱/公正/自由/勇敢/身心的纯洁/忠诚/勤勉/
合作/中庸/感激/理智/社会意识
教学评价 随堂问答/观察/活动卷
反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