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社论:全民时刻戒备应对恐怖威胁

来自 / 联合早报
发布 / 2017 年 3 月 21 日 3:30 AM
社论

区域面对恐怖袭击威胁形势越来越严峻,认真落实反恐防恐工作和应对各
种突发事件,已是区域国家日益重要的安全任务。由于恐袭已不是会不会
发生,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唯一的选择就是做好充分准备,防范于
未然,而我国已在去年起全面提升国民的反恐意识,全方位强化反恐措
施。

李显龙总理星期天在德义区举行的紧急应变日活动上,宣布由内政团队、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和心理卫生学院的心理专家和辅导员组成“心理急救小
组”,负责培训基层组织领袖和义工等,掌握心理急救的知识和技能,协
助居民应对和克服恐袭所造成的心理创伤。

这是政府去年 9 月启动“全国保家安民计划”(SGSecure)后,另一个协
助国人更好应对危机的计划。由四五名心理学家和辅导员组成的心理急救
小组,今后将逐步训练全国 89 个选区的社区急救员,确保他们具备心理
急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一旦发生恐袭等危机就能派上用场。心理急救小
组也将同社区紧急应策与参与委员会(C2E)合作,举办讨论会和演习活
动,建设社区的心理复原力。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中东和其他地方的各条战线上节
节败退,一度实际占领区域面积超过英国的伊国组织,已恢复之前松散的
组织形态,并开始在世界各地发动独狼式恐袭, 恐怖分子的干案手段也
不同以往,在恐袭活动开始四处蔓延的趋势下,我国政府已大大提高警觉
并积极应对。

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恐怖主义威胁,警察部队去年中成立反恐紧急应对部
队(Emergency Response Team),队员目前已在恐袭风险高的公共场所
巡逻。心理急救小组的成立,则是要在一旦恐袭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建立
社区的心理韧性,为社区里受恐袭影响的个人提供必要的援助。
我国各选区不时都会举行紧急应变日活动,逼真地模拟恐袭的情景,目的
是要不断提醒国人留意周边是否有可疑的人物、物品和事件,并在面对恐
袭时懂得沉着应对,今后社区领袖、义工和居民还可以学习心理急救,为
那些因恐袭事件而受到心理创伤和压力的人,提供安抚情绪和纾解心理压
力的援助。

反恐紧急应对部队可显著提升我国应对恐袭的能力,但一个全体国民参
与、认真看待恐怖威胁的社会,不同种族之间能保持团结和加强凝聚力,
才能在面临突发事件和各种危机时相互照应。为此,李总理呼吁国人要随
时掌握最新信息、参加紧急应变活动和保持团结。

全国保家安民计划的手机应用已新增了两项功能,用户现在可以输入特定
地点或建筑物的邮区号码,以获取那一带发生紧急事件的消息。新功能也
会在区域国家发生令人关注的恐袭时,让用户即刻接获相关的新闻通知。
毫无疑问,及时信息的传送将进一步强化居民的警觉心,并在社区建立团
结的精神。

虽然新加坡武装部队,内政团队及相关机构已加强合作,尽可能抵御恐怖
威胁,但反恐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全民战,全国上下必须对恐袭活动
和恐怖分子警钟长鸣,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持续保持高度警惕态势。

而国人也必须愿意学习各种反恐的技能,包括急救护理、心理急救及疏散
应急演练,这些都必须在平时不断反复练习,否则日久生疏,紧急时无法
用上。在这方面,政府或可考虑推出系统化、持续的课堂和网上教导与复
习课程,让这些知识和技能终身受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