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5

個別

諮商
目錄
壹、個別諮商的意義與特性
貳、常見的諮商學派重點
心理分析取向
認知行為取向
人本存在取向
後現代取向諮商
完形學派
參、諮商專業倫理
一、個別諮商的意義
▲ 由具備諮商專業知能與訓練的一方,協助前來求助的困
擾者,透過當事人與諮商師一對一的諮商晤談過程,協助
釐清當事人的困擾,並訂定諮商目標與具體可行的行動計
劃,透過實際行動的改變過程,可順利而有效的解決當事
人的問題。
二、個別諮商的特性
( 一 ) 以「當事人為中心」的觀點
▲ 後現代的心理諮商 / 治療的基本假定為:「人只能為自
己建構事實」,當事人自身經驗才是諮商主體
▲ 後現代取向的諮商模式,強調當事人的主體性,以當事
人為核心,以及如何與當事人建立合作的諮商關係。
二、個別諮商的特性
( 三 ) 諮商關係不同於一般的社交關係與友伴關係
▲ 諮商關係就僅止於雙方諮商晤談的期間而已。

( 四 ) 諮商師必須具備專業的諮商理論背景與技能
精神 / 心理分析治療
( 一 ) 基本假設
▲ 創始人 Sigmund Freud(1856-1939) ,《夢的解
析》 1900
▲ Freud 學說重點在個人滿足基本需求的內在心
理衝突
▲ 發展:
新 Freud 學派重點轉移到「社會與文化」因素對
人格的發展; Erik Erikson(1902-1994) 等人發展
「自我心理學」觀點
Carl G.Jung(1875-1961) 創立「分析心理學」
( 一 ) 基本假設
▲ 人的本能:自戀、生、死的本能
▲ 人格結構:
本我 (id)─ 生物層面,享樂原則
自我 (ego)─ 心理層面,現實原則
超我 (superego)─ 社會層面,道德原則
▲ 人格動力:衝突
▲ 意識與潛意識
( 一 ) 基本假
設 肛門期 (0-1.5
▲ 人格發展階段:口腔期 歲)
(1.5-3 歲 )
性器期 (3-6 歲 )
潛伏期 (6- 青春期 )
兩性期 ( 青春期以後 )

▲ 特徵:早期的經驗影響
性心理的發展

▲ Erik Erikson 以此為基礎,擴展「自我」功能,強調社會心理因


素對人格發展的重要性,並提出「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的看法,在人
類發展的八大時期,有發展任務與因應危機的方法。
( 一 ) 基本假設
▲ 「潛意識」與意識層次論著重的是個人內在巨大潛意識能量的理解
與探討,透過不同途徑 ( 例如:夢、說溜嘴、自由聯想、投射等 ) 間
接推論潛意識內容,而潛意識正是儲存個人全部的經驗、記憶與被壓
抑的題材。

▲ 「焦慮」,包括現實、神經質與道德焦慮等類型,當自我無法理性
控制焦慮時,會產生自我防衛行為來因應焦慮與暫時逃避現實,而在
潛意識層面的運作中,否認與扭曲現實的自我防衛機轉,包括:壓
( 潛 ) 抑、否認、反向、投射、替代、合理化、退化、認同、補償、昇
華作用。
( 一 ) 基本假設

 精神分析治療的重要概念包括意識與潛意識層次論;生與死本能;
本我、自我與超我;
 意識心理的自我防衛能力與因應危機焦慮而出現的自我防衛機轉
等。心理分析技術與方法,則包括:自由聯想、解釋、夢的解析
( 解夢 ) 、移情與反移情的分析,以及抗拒與防衛作用分析等。
( 二 ) 諮商歷程精神分析治療過程四個階段:
著重於病人的歷史與發展,探索意識與潛意識衝突本質,約
▲ 開始階
三至六個月。

▲ 移情作 連結病人困境與病人童年經驗對重要他人的潛意識衝突,將
用的發展 治療師當成病人的重要他人。

病人透過治療師重複多次的移情作用,而對衝突得到更多的
▲ 修通
領悟與修通理解。

▲ 移情作
此為結束階段,雙方滿意諮商目標的達成。
用的解決
利用「夢境」內容進行分析和探查潛意識
( 三 ) 諮商介入
▲ 介入重點在於當事人過去童年的經驗,處理焦點
放在「過去成因」的探討。
▲ 由於過去童年時期的心理壓抑與防衛作用,未能
解決個人內在的衝突,進而影響到日後心理問題的
形成,透過夢探討當事人潛意識中的內在訊息。
Adler 學派治療
Adler 學派治療
▲ 阿德勒 (Alfred Adler) 揚棄佛洛伊德學說,張調「自
我」的重要與自我超越。

▲ 是個體心理學創始人,也是人本心理學先驅。

▲ 是精神分析學派第一個將生物學取向的「本我」,轉變成
社會文化人文取向的「自我」心理學家。
( 一 ) 基本假設 ( 人性觀 )
▲ 相信人具有自由意志,可以自己決定未來與創造生活。
▲ 認為人是完整個體、社會性的存在,強調人格的不可分割性與生命
整體觀。
▲ Adler 思想中兩個重要概念:自卑感與追求卓越

1. 自卑感:因自卑感有適度補償,這是適合健康原則的做法。反之,
則會形成自卑情節與過度補償。
2. 追求卓越:認為個人在心理層面可克服自卑感,不一定非得在團
體中勝過他人。
3. 自卑感激起個體產生追求補償力量,這種力量便成為個體追求優
越的基本動力。
( 一 ) 基本假設 ( 人性觀 )
▲ 個體心理學核心概念:「社群感」
1. 與社會互動連結找到生命意義,則需要勇氣。
2. 健康的社會生活標準:
個體貢獻、與他人合作歸屬感、勇敢負責。

三項生命 兩項 童年 生命
基本任務 生命任務 生活態度
風格
工作 存在與隸屬
愛 人類和宇宙
社會關係 的關係
( 一 ) 基本假設 ( 人性觀 )
Adler 思想與 Freud 思想不同之處
▲ 相信所有行為都有其目的,強調「行為目標論」。所有
行為都有獲得歸屬感和社會重要性的目的。
▲ 透過勇氣引發出能量以因應生命任務中可能形成的阻礙,
從自卑到追求卓越的努力傾向。
( 二 ) 諮商歷程
▲ 使用社會情懷(社會興趣)來評估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態。
▲ 協助當事人從自卑害怕的生活態度中,改變成為一個具
有勇氣與行動力的個體,透過合作與參與和貢獻的方式來
面對與因應困難,在社會參與過程中找到生命意義。
▲ 鼓勵個人對社會情懷的培養,強調教育價值與心理健康
的重要性。
( 三 ) 諮商介入
▲ 就個體心理學而言,用有利於社會的態度來面對和因應
生活任務。改變的最終目標在察覺個人錯誤信念或生命風
格。
▲ 諮商師在協助個體對自我信念系統的再次評估與重新導
向,整個改變的過程都需要鼓勵當事人,催化當事人改變
的勇氣。

回到目錄
心理分析
取向
考古題
心理分析取向 ( 精神 / 心理分析治療治療 )
1. 根據佛洛伊德 (S. Freud) 的性發展階段理論,青少年是處於哪一階
段? (A) 口腔期 (B) 性器期 (C) 兩性期 (D) 潛伏期
(C)94
2. 輔導青少年將性衝動導向為社會所接受的方式,此種積極自我防衛機
轉稱之為:
(A) 昇華作用 (B) 投射作用 (C) 酸葡萄心理 (D) 理智化
(A)94
3. 安娜.佛洛伊德 (A. Freud) 青少年「慾力再現」理論的重要概念,
下列何者描述較不適當?
(A) 自我支配超我 (B) 本我支配自我
(C) 理智化自我本位 (D) 禁慾主義自我防衛機轉
(A)94
4. 教師或父母以身作則,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楷模,將有助於青少年良
心的發展,並提早建立個人的理想。以上敘述說明了佛洛伊德 (S.
Freud) 所提哪一項人格發展的要素?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自尊
(C)94

5. 青少年性別角色的發展乃是對雙親認同作用之結果,此觀點屬於何種
理論?
(A) 精神分析論 (B) 社會學習論 (C) 認知發展論 (D) 心理社會論
(A)94

6. 佛洛伊德 (S. Freud) 與艾瑞克森 (E. Erikson) 等人之精神分析理論


特別注重下列何者對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
(A) 潛意識作用 (B) 趨避衝突 (C) 認同作用 (D) 本我需求的滿足
(C)96
7. 在精神分析與心理動力學派的諮商技術中,對於當事人移情作用、抗
拒或潛意識壓抑的經驗,常透過何種技術分析?
(A) 面質 (confrontation)
(B) 無條件積極關注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C) 駁斥 (disputing)
(D) 詮釋 (interpretation)
(D)96

8. 李同學在期末考時準備不周全,他批評老師試題出得不妥當有失公平,
以致他考得不理想。請問李同學是使用下列何種防衛機制?
(A) 合理化作用 (B) 反向作用 (C) 補償作用 (D) 昇華作用
(A)96
9.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下列哪一種情形會對心理健康最有負面影響?
(A) 自我未能適當協調本我與超我的衝突
(B) 面對痛苦現實,暫時以自我防衛機制面對焦慮
(C) 面對移情現象,突破並分析浮現上來的感覺
(D) 分析夢境裡呈現出的被壓抑的情緒
(A)97

10. 國二的軒信將性衝動導向社會所接受的方式,這是屬於下列哪一種
防衛機制?
(A) 投射作用 (B) 轉移作用 (C) 昇華作用 (D) 合理化作用 (C)9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