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第九組 3/31 祕魯歷史與政治

組員:謝佳修 410130380 Dylán(獨立戰爭至今的歷史 )林荌棋 410130366 Diana(歐洲殖民時期)盧


姿安 410130134 Guimar(前哥倫布時期)劉士德 408130704 Alex(政治現況)

一、前哥倫布時期
最早出現的複雜社會結構是小北史前文明(公元前3,000至1,800年),其後又相繼出現查文文明、帕拉卡
斯文明、納斯卡文明、瓦里文明、奇穆文明和莫切文明。在公元15世紀,印加人建立了前哥倫布時期美洲
的最大國家—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Imperio incaico(15-16世紀)
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位於庫斯科(Cuzco)。
歷史:
•1438(-1533)運用武力征服、和平同化等各種方法,使版圖幾乎涵蓋整個南美洲西部。
•1471,征服奇穆王國。
•擴張止於馬烏萊河戰役,其版圖南至阿根廷,北至哥倫比亞。
•1526,法蘭西斯克·皮薩羅Francisco Pizarro和他兄弟從巴拿馬南下發現了印加帝國。
特色:
•建築物石塊都是磨光、形狀規則的,接縫技巧十分美妙。
•天文學家了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天頂的概念,但無法預測日食。
•冶煉鑄造技術相當精巧,有青銅器皿和刀、鐮、斧等工具。陶瓷上描繪印加人生活中的場面,包括戰爭、
冶鍊金屬、處理人際關係等。藉此我們了解到當時印加的生活狀況。
•用奇普(Quipu,結繩記事方法)計數、記錄歷史。
•最著名的遺址為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二、歐洲殖民時期
1531年,法蘭西斯克·皮薩羅(Francisco Pizarro)率西班牙遠征隊入侵
1532年11月16日,西班牙人俘虜了印加帝國的皇帝阿塔瓦爾帕(Atahualpa),
1533年,西班牙人殺害了阿塔瓦爾帕並另立圖帕克·瓦爾帕(Túpac Huallpa)為傀儡統治者,秘魯淪為西
班牙殖民地。
1535年,利馬城(Lima)建立,行政機關就設於該城。新的統治者西班牙人沿用了委託監護制
(Encomienda)。在委託監護制下,理論上而言,得到授予的西班牙人需要保護自己管轄的印第安人免遭
戰亂部落的侵害,並要向他們傳授西班牙語和天主教信仰;作為回報,他們可以要求印第安人為他們勞
動,收集金銀或其他物品。實際上,委託監護制和奴隸制別無兩樣。
1541年,殖民政府內部的皮薩羅與迭戈·德·阿爾馬格羅(Diego de Almagro)之爭引發內戰,皮薩羅處
死阿爾馬格羅後被其黨羽所殺。
為了鞏固西班牙王室的權威,皇家審問院(Real Audiencia)創立。
1542年,秘魯總督轄區(Virreinato del Perú)成立,統治了西班牙的南美大部分地區。
1544年,布拉斯科·努涅斯·維拉(Blasco Núñez Vela)擔任總督轄區的首任總督。

西班牙人帶來的天花等疾病,印加人口銳減。此外,西班牙殖民者通過商業壟斷和礦產開採(主要是銀礦
開採)尋求經濟發展,讓秘魯成為南美洲的西班牙經濟和實力主要來源。秘魯的礦藏為西班牙王國帶來收
入,也引發了一個伸延遠至歐洲和菲律賓的貿易網絡。貴金屬經過利馬去到巴拿馬地峽,並從當地運送到
西班牙塞維亞,讓利馬逐漸發展為獨樹一格的殖民首都。然而在遠離首度利馬的其他地區,西班牙從未完
全控制,而需仰賴原住民菁英的協助。

三、獨立戰爭至今的歷史
獨立戰爭時期:1808年拿破崙入侵伊比利半島,其隨後的一連串事件為中南美洲帶來了思想革新,而當時
的秘魯正面臨著一場經濟危機,正好促使了未來的獨立戰爭。
秘魯的獨立運動始於西班牙裔美洲人的土地主和其軍隊,領頭人為阿根廷人荷西·德·聖馬丁(José de
San Martín)及委內瑞拉人西蒙·玻利瓦(Simón Bolívar)兩人皆是中南美洲殖民地的解放者,被視為民族
英雄。
西班牙在反抗軍起義後當然也一直試圖鎮壓過,但最終並未成功,一直到1879年才承認秘魯的獨立。

領土爭議時期(1824年–1884年):
經歷了領土爭議而爆發的戰爭(很多場,周圍國家大亂鬥),資產與勞工階級衝突(修建鐵路時)。

貴族共和時期(1884年–1930年):
一連串與周圍的戰爭結束後,國家才開始安定,逐步完善各項措施、重建社會。這段時期稱為「貴族共和
國」,因為多數總統是社會精英。
隨後誕生了阿普拉黨(社會工人黨),階級鬥爭。他們在經濟蕭條後掌權一段時間,並推行過各種手段試圖
改變現況但並未成功。
民主與軍政府的交替時期(1930年–1979年):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勝利後,阿普拉黨與秘魯共產黨黨魁成為了秘魯政治兩大勢力。儘管
意識形態相對,兩者都能夠創造出首批解決社會和經濟問題的政黨。
軍事勢力在秘魯的歷史上一直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多次與民主政府輪流上位,獨裁、貪污、改革等
充斥於這個時期。

民主制度時期(1979年至今):
1980年代,秘魯面臨巨額外債、高速通貨膨脹、毒品走私以及政治暴力。
在阿爾韋托·藤森(Alberto Kenya Fujimori Inomoto)的統治下,國家開始復甦;但獨裁、貪污和侵犯人
權等指控迫使他在2000年備受爭議的總統選舉後辭職,但其實就是被下台啦。
藤森時代結束後,由阿蘭·加西亞·佩雷斯(Alan García Pérez)成為下任總統,但這位也不得善終,在警
方逮捕他涉嫌貪污前吞槍自盡,送醫不治。
2016年,佩德羅·巴勃羅·庫琴斯基(Pedro Pablo Kuczynski Godard)成為第65總統,但是於17年因為彈
劾案(腐敗、洗錢、黑幕)下台,由副總統馬丁·畢斯卡(Martín Vizcarra)接管至今。

四、政治現況
祕魯的政治體系是總統制共和國,由三個主要機構組成:行政、立法和司法。
行政機構:由總統領導,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負責國家行政管理和外交事務。此外,還有一些由
總統任命的部長和副部長負責各項政府事務。
立法機構:由國會組成,包括兩個議會,即國會和參議院。國會有130個議席,參議院有50個議席。國會議
員由全國選舉產生,任期為五年,而參議院議員則由地方政府選舉產生,任期為三年。國會負責制定和修
改法律,審核和批准預算和國際條約,監督政府行政機構的工作。
司法機構:由法院、檢察院和國家憲法法院等機構組成。法院負責審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檢察院負
責起訴和調查犯罪,國家憲法法院負責解釋憲法和監督政府行政機構是否符合憲法。
此外,祕魯的政治體系還包括地方政府,分為24個省和1個特區,每個省都有一個省長和一個省議會。地方
政府負責管理和監督地方事務,如土地使用、建設和環境保護。

在近十年的時間裡,祕魯的政治局勢經歷了一些重大的變化和挑戰。
1. 2011年總統選舉:在2011年的總統選舉中,前軍人Ollanta Humala當選總統,他的政策著重於經濟發展
和打擊貪腐行為。
2. 反對Ollanta Humala政府的抗議活動:在Ollanta Humala擔任總統期間,祕魯發生了多次反對他的政府
的抗議活動,其中包括反對一些開發項目和對土著人權的侵犯等問題。
3. 2016年總統選舉:在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Pedro Pablo Kuczynski當選總統,他的政策著重於反貪腐
和促進社會包容。
4. 貪腐醜聞:在Pedro Pablo Kuczynski擔任總統期間,祕魯發生了多起涉及高級政府官員的貪腐醜聞,
包括前總統Alan García自殺身亡等。
5. 2019年憲法危機:在2019年,祕魯總統Martín Vizcarra宣布解散國會,引發了一場憲法危機,最終
Martín Vizcarra下台,由Manuel Merino當選總統。
6. 祕魯現任總統Pedro Castillo在2021年的總統選舉中當選,他的當選在祕魯政治史上被視為一次重大的
政治轉變,代表著普通人民對於政治精英的不滿和對於更公平、更平等社會的渴望。

總體來說,祕魯的政治局勢在近十年間不斷變化,從反貪腐和經濟發展到憲法危機和貪腐醜聞等問題,秘
魯政治局勢相對動盪。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A7%98%E9%B2%81%E6%94%BF%E6%B2%BB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秘鲁历史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5%8D%B0%E5%8A%A0%E5%B8%9D%E5%9C%8B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