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5

論文

探討基督教神學信仰面對人工智能科技發展之回
應態度與策略

呈交與
馬來西亞浸信會神學院
講師
莊祖鯤

以滿足
道學碩士
護 教 學 概 論 ( 歐 美 ) TH401EU
課程的部份要求

學生
李品璇
南非
2020 年 11 月 28 日
目錄

目 錄 .................................................................................................... II

第 一 章 、 引 言 .................................................................................... 1

一 、 研 究 動 機 ............................................................................... 1

二 、 研 究 目 的 與 待 答 問 題 ............................................................ 2

第 二 章 、 文 獻 探 討 ............................................................................... 4

一 、 神 創 造 的 原 因 ....................................................................... 4

二 、 人 存 在 的 意 義 ....................................................................... 6

三 、 人 工 智 能 科 技 的 發 展 現 狀 及 前 景 .......................................... 8

第 三 章 、 問 題 與 答 辯 ......................................................................... 10

一 、 什 麼 是 智 慧 ? 什 麼 是 智 能 ? 人 工 的 是 智 慧 還 是 智 能 ? ...... 10

二 、 什 麼 是 意 識 ? 有 所 謂 的 人 造 的 意 識 嗎 ? ............................ 13

三 、 人 因 為 自 由 意 志 而 犯 罪 , 人 工 智 能 有 自 主 的 權 利 嗎 ? ...... 15

第 四 章 、 結 論 .................................................................................... 19

參 考 書 目 ........................................................................................... 22

II
第一章、 引言

本論文為筆者修讀莊祖鯤博士護教學概論課程十個領域中之科

學、理性與信仰為題目之探討研究。本章分為二節節,說明研究動

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動機

大約三年前,有一位曾經在筆者所聚會的南非斐京華人教會牧會

的牧師傳道,講了一篇關於啟示錄末世預言的主日信息,說到機器人

的研發是啟示錄預言代表撒旦的獸,獸的印記就是電腦數據編碼和數

位化,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就像啟示錄十三章所記,我們都會被這個

獸所控制,許多人失業…。對於當天的主日講道給筆者強烈的印象和

感受,是該牧者對於智能科技發展的驚恐,他將之歸於撒旦的作為,

是敵基督,我們應該要抵擋撒旦,抵擋這一切的發展。

然而,當時在筆者心中立即冒出許多的問號,該牧者的意思是我

們的上帝無法掌控未來嗎?科學技術的革新進步帶來人類生活的改變

是神不喜悅的?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最好不要使用這些科技,以免被控

制?筆者對於這樣的說法實在無法認同。

筆者不可否認,我們應當警惕防範的是因網路數位科技散播力強

及隱密性高的特性所帶來的更直接引誘人的犯罪,包含網路謠言、虛

假廣告、網路色情、販賣違禁管制物品、網路煽惑他人犯罪、恐嚇誹

謗侮辱、金融詐欺、線上賭博、傳銷與非法集資、駭客病毒等1 這些

1
臺灣高等檢查署臺南檢查分署提供,《如何防制網路犯罪》。

1
為撒旦利用迷惑控制人的手段和工具。身為基督徒更應該堅守聖經的

教導,保持清潔的心和清醒的頭腦,不被私慾誘惑落入陷阱裡。教會

應當發揮光與鹽的功能,勸勉、挽回迷失在科技智能時代的人群。但

是如果教會持守的是反對科技,面對網路、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的

態度是害怕或拒絕的,那麼在非常近的未來,教會終將為食古不化的

傳統,如何能為神所用?

今 年 , 筆 者 有 幸 能 夠 修 讀 莊 祖 鯤 老 師 的 護 教 學 課 程 , 在 zoom 上

參與聆聽莊老師生動活潑、充滿真理智慧又動人的講課,零距離無時

差的如沐春風。莊老師請來的各個講員針對每個護教議題豐富又切中

要點的分析,讓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更使筆者得此機會能夠仔細

思考研究,身為基督徒,有傳福音的心志,如何從護教的角度面對現

代人工智能科技發展趨勢挑戰神的創造、人的存在,與倫理道德等的

信仰回應。

二、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根據研究動機,本論文研究目的如下

(一)釐清智慧與智能在形式上與本質上的不同。

(二)分析神的創造、人的受造與人工智能的被造之意義與目的。

(三)研究意識的存在。

(四)了解神自由的旨意、人的自由意志及人工智能的自主權利之內

容。

https://www.tnh.moj.gov.tw/290604/290643/290644/304931/post( 2020 年 7 月 14
日)。

2
基於以上陳述之研究目的,擬定主要待答問題如下:

(一)什麼是智慧?什麼是智能?人工的是智慧還是智能?

(二)什麼是意識?有所謂的人造的意識嗎?

(三)人因為自由意志而犯罪,人工智能有自主的權利嗎?

3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研究目的,分析相關文獻,共分三節,第一節探討神創

造的原因,第二節研究人存在的意義,第三節說明人工智能科技的發

展現狀及前景。文獻的分析提供本文研究理論基礎以做為研究結果的

參照。

一、神創造的原因

(一)神創造世界的目的

是 神 在 起 初 創 造 了 這 個 世 界,尼 希 米 記 9 章 6 節:
「 你,惟 獨 你,

是耶和華。你造了天和天上的天,並天上的萬象,地和地上的萬物,

海和海中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你所保存的。天軍也都敬拜你。」

古德恩在《系統神學》一書當中清楚的給予了創造的教義定義:

神從無而創造出整個宇宙;宇宙原來是非常美好的;祂創造宇宙是為

了榮耀祂自己。2

從聖經中我們明白,神創造世界的原因是為了彰顯祂自己的榮

耀 。 以 賽 亞 書 43 章 7 節 :「 我 為 自 己 的 榮 耀 創 造 的 , 是 我 所 作 成 , 做

造作的。」

整個宇宙包含無生命的受造物——日、月、星辰和穹蒼也都見證

神 的 偉 大 , 詩 篇 19 章 1~ 2 節 : 「 諸 天 述 說 神 的 榮 耀 ; 穹 蒼 傳 揚 祂 的

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

2
古 德 恩 ,《 系 統 神 學 》, 張 麟 至 譯 , 初 版( 台 灣 : 更 新 傳 道 會 , 2013),
248。

4
受 造 界 彰 顯 神 的 大 能 和 智 慧 , 耶 利 米 書 10 章 12 節 : 「 耶 和 華 用

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

並且,相當重要的一點是,神有完全自由的旨意來創造宇宙,但

祂 不 是 非 得 創 造 這 個 世 界 不 可 。 啟 示 錄 4 章 11 節 :「 你 創 造 了 萬 物 ,

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神樂意創造宇宙來展現祂的

卓越,而且,神並不需在永恆的三位一體間已有的榮耀之外還要更多

的榮耀,宇宙的被造是神完全自由的行動,不是一件必要的事,而是

神選擇去做的事。

創造展現出神偉大的智慧和能力,也展現出神的屬性。創世記 1

章 31 節:「 神 看 著 一 切 所 造 的 都 甚 好 」神 創 造 了 宇 宙 是 為 了 使 祂 自 己

在其中喜樂,因為創造將祂多方面的屬性展現出來到一個地步,是祂

在其中喜樂。3

(二)神創造人的目的

創 世 記 1 章 26~ 27 節:
「 神 說:
『 我 們 要 照 著 我 們 的 形 像,按 著 我

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

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

祂的形像造男造女。」

神創造人的原因,跟祂創造這個世界是一樣的,祂是為著自己的

榮耀而造的。神不需要人或其他的受造之物給祂什麼,然而人和其他

受 造 之 物 可 以 榮 耀 祂,並 帶 給 祂 喜 樂。以 弗 所 書 1 章 11~ 12 節:「 我

們也在祂裡面得了基業,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照著祂旨意

3
古 德 恩 ,《 系 統 神 學 》, 張 麟 至 譯 , 初 版( 台 灣 : 更 新 傳 道 會 , 2013),
257~ 258。

5
所預定的。叫祂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可以得

著稱讚。」

古德恩在《系統神學》第三部的人論中提到,因為在三一之神的

三 個 位 格 之 間 , 在 永 恆 裡 一 直 都 有 完 全 的 愛 、 團 契 和 交 通 ( 約 17:5,

24) , 因 此 祂 不 是 因 為 孤 單 或 因 為 需 要 與 其 他 人 交 流 才 創 造 了 我 們 ,

沒有任何原因神需要我們。4

以 賽 亞 書 43 章 7 節:「 就 是 凡 稱 為 我 名 下 的 人,是 我 為 自 己 的 榮

耀 創 造 的 , 是 我 所 作 成 的 , 所 造 作 的 。 」所 以 , 保 羅 在 哥 林 多 前 書 10

章 31 節 囑 咐 我 們:「 所 以 你 們 或 喫 或 喝,無 論 作 什 麼,都 要 為 榮 耀 神

而行。」

二、人存在的意義

既然,神為著祂自己的榮耀而創造了人,人存在的意義,就是為

了榮耀神。

神是創造主,萬有都是祂創造的,所以祂配得所有的榮耀,神應

當 接 受 榮 耀。保 羅 在 羅 馬 書 11 章 36 節 宣 告:「 因 為 萬 有 都 是 本 於 祂,

依靠祂、歸於祂。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遠。阿們。」在啟示錄 4 章

11 節 , 那 環 繞 神 寶 座 的 二 十 四 位 長 老 不 斷 地 唱 著 :「 我 們 的 主 , 我 們

的 神,你 是 配 得 榮 耀 尊 貴 權 柄 的,因 為 你 創 造 了 萬 物,並 且 萬 物 是 因

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我們的神,無限完全的創造主,配得所有

的頌讚。

4
古 德 恩 ,《 系 統 神 學 》, 張 麟 至 譯 , 初 版( 台 灣 : 更 新 傳 道 會 , 2013),
440。

6
聖 經 也 告 訴 我 們,當 我 們 榮 耀 神 並 且 享 受 祂 時,祂 就 以 我 們 為 樂。

西 番 雅 書 3 章 17 節:「 耶 和 華 你 的 神,是 施 行 拯 救,大 有 能 力 的 主,

祂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

《西敏斯特大要理問答》的第一問:「人生最主要與最高的目的

為何?」答:「人生最主要與最高的目的是為著榮耀神,並且永遠完

全地享受祂。」古德恩說,當我們從人自己的好處來看人生,就是要

享受神,並且以神和我們與神的關係為樂。5

如 同 大 衛 在 詩 篇 16 篇 2 節 中 自 述 : 「 我 的 心 哪 , 你 曾 對 耶 和 華

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因為,神必將生命的道路

指 示 我 們,在 神 面 前 有 滿 足 的 喜 樂,在 耶 和 華 的 右 手 中 有 永 遠 的 福 樂。

( 詩 16:11)

亞 薩 在 詩 篇 73 篇 也 向 神 傾 訴 「 我 的 肉 體 和 我 的 心 腸 衰 殘 , 但 神

是 我 心 裡 的 力 量 , 又 是 我 的 福 分 , 直 到 永 遠 。 」 ( 詩 73:26)

羅 馬 書 5 章 2~ 4:「 我 們 又 藉 著 祂 , 因 信 得 進 入 現 在 所 站 的 這 恩

典 中,並 且 歡 歡 喜 喜 盼 望 神 的 榮 耀。不 但 如 此,就 是 在 患 難 中,也 是

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因此,人存在的意義是榮耀神、享受神;我們的人生態度是靠主

喜樂,並欣然面對主所賜給我們在生活中的功課。6

5
古 德 恩 ,《 系 統 神 學 》, 張 麟 至 譯 , 初 版( 台 灣 : 更 新 傳 道 會 , 2013),
441。

6
同 上 , 441。

7
三、人工智能科技的發展現狀及前景

人 工 智 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I.,在 台 灣 又 稱 為 人 工 智 慧,本

文 選 擇 使 用 的 名 稱 為 人 工 智 能 , 因 為 筆 者 認 為 智 慧( wisdom)與 智 能

( intelligence) 是 兩 種 截 然 不 同 的 內 容 與 形 式 , 請 参 本 文 第 三 章 第 一

節對於智慧與智能的分析。

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

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人 工 智 能 誕 生 於 20 世 紀 50 年 代 中 期 , 1956 年 被 確 立 為 一 門 學

科 , 從 2006 年 開 始 , 人 工 智 能 進 入 了 加 速 發 展 的 新 階 段 , 並 行 計 算

能力、大數據和先進算法,使當前人工智能加速發展。近年來人工智

能 的 研 究 越 來 越 受 到 產 業 界 的 重 視 , 產 業 界 對 AI 的 投 資 和 收 購 如 火

如 荼 。 7

人工智能的發展程度,分為三個層次:計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認

知智能。計算智能階段,是指機器能夠像人類一樣進行計算,機器擁

有 超 強 的 記 憶 力 和 超 快 的 計 算 能 力,由 於 神 經 網 路 和 遺 傳 算 法 的 出 現,

使得機器能夠更高效、快速處理海量的數據。

感知智能階段,是指機器能聽懂人類語言、看懂世界萬物,計算

機對眼、耳朵等人的各個感官進行模擬,包括語音和視覺識別,以及

基於計算機視覺的自動駕駛汽車即屬於這一範疇,這些技術能夠更好

的輔助人類高效完成任務。

7
前 瞻 經 濟 學 人 提 供 , 《 2020 年 全 球 人 工 智 能 市 場 規 模 與 發 展 前 景 分 析
2030 年 有 望 達 15.7 萬 億 美 元 【 組 圖 】 》 。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200828-d86deb8b.html( 2020 年 8 月 28
日 12:41:55) 。

8
認知智能階段,機器將能夠主動思考並採取行動,對知識進行組

織整理和靈活運用聯想推理,不僅有邏輯思維,還有形象思維、創造

性思維,實現全面輔助甚至替代人類工作。

在前瞻經濟學人的報導中顯示,目前,全球的人工智能科技仍處

於感知智能的發展階段。如何實現從專用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的

跨越式發展,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人工智能領域

的大量研究集中在深度學習,但是深度學習的侷限是需要大量人工干

預,比如人工設計深度神經網絡模型、人工設定應用場景、人工採集

和 標 註 大 量 訓 練 數 據、用 戶 需 要 人 工 適 配 智 能 系 統 等,非 常 費 時 費 力。

因此,科研人員開始關注減少人工干預的自主智能方法,提高機器智

能 對 環 境 的 自 主 學 習 能 力,通 過 自 動 創 建 機 械 學 習 系 統 降 低 人 員 成 本。

近年來,人工智能在北美洲、亞洲、歐洲地區發展最為迅速。如

Facebook、 蘋 果 、 亞 馬 遜 、 阿 里 巴 巴 、 騰 訊 等 互 聯 網 企 業 將 人 工 智 能

與自身業務深度結合,不斷提升產品功能和用戶體驗。傳統科技巨頭

企 業 , 如 IBM、 微 軟 等 , 面 向 企 業 級 用 戶 搭 建 智 能 平 台 系 統 。

為了確保人工智能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使其發展成果造福於民,

需要從社會學的角度系統全面地研究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制

定完善人工智能法律法規,規避可能的風險。美國白宮多次組織人工

智能領域法律法規問題的研討會、諮詢會,以及特斯拉等產業巨頭成

立 OpenAI 等 機 構,旨 在「 以 有 利 於 整 個 人 類 的 方 式 促 進 和 發 展 友 好 的

人工智能」。8

智 庫 · 百 科 提 供 , 《 人 工 智 能 》 。
8
MBA
https://wiki.mbalib.com/wiki/%E4%BA%BA%E5%B7%A5%E6%99%BA%E8
%83%BD( 2019 年 10 月 18 日 14:15) 。

9
第三章、問題與答辯

一、什麼是智慧?什麼是智能?人工的是智慧還是智能?

智 慧 ( wisdom) 與 智 能 ( intelligence) 是 兩 種 完 全 不 同 的 內 容 與

形式。筆者認為,智慧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而是在神的啟示和生活

經驗的實踐中獲得並累積的。智能則是知識與智力的總和,知識是智

能的基礎,智力是獲取和運用知識求解的能力。簡單的說明智慧與智

能的不同,就是智能高的人不見得是智慧高的人,有智慧的人也不一

定是智能高的。

在 基 督 教 的 信 仰 裡 , 智 慧 從 神 而 來 , 智 慧 ( wisdom) 是 神 的 屬 性

之一,是神可交通的心智屬性。神的可交通屬性是人在生活中所要效

法的,因為神創造人是要人在生活中反映神的性格。古德恩在《系統

神學》中點明,神的智慧是指,神總是選擇最好的目標,以及達到那

些目標的最好方法。9

神的智慧是部分可交通給我們的,當我們需要智慧時,可以有信

心地求神賜下智慧,在雅各書 1 章 5 節中吩咐到:「你們中間若有缺

少 智 慧 的,應 當 求 那 厚 賜 與 眾 人,也 不 斥 責 人 的 神,主 就 必 賜 給 他。」

詩 篇 111 篇 10 節:「 敬 畏 耶 和 華 時 智 慧 的 開 端 」擁 有 從 神 而 來 的 智 慧

不 會 導 致 驕 傲 自 大 , 而 會 產 生 謙 卑 、 和 平 、 溫 良 的 心 ( 雅 3:14)

維基百科對於智慧的定義是:智慧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於神經

器官(物質基礎)一種高級綜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識、記憶、

理解、聯想、情感、邏輯、辨別、計算、分析、判斷、文化、中庸、

9
古 德 恩 ,《 系 統 神 學 》, 張 麟 至 譯 , 初 版( 台 灣 : 更 新 傳 道 會 , 2013),
174。

10
包 容、決 定 等 多 種 能 力。智 慧 讓 人 可 以 深 刻 地 理 解 人、事、物、社 會、

宇 宙 、 現 狀 、 過 去 、 將 來 , 擁 有 思 考 、 分 析 、 探 求 真 理 的 能 力 。 10 當

中提到「智慧使我們做出導致成功的決策」,筆者認為,這裡所指智

慧導致的成功,並非是狹義利己的成功,而是達到在各方面使最大多

數人受益為結果的成功。

有 智 慧 的 人 稱 為 智 者 。BBC 英 倫 網 上 有 一 篇《 如 何 才 能 變 得 更 有

智慧》報導,在危機中能夠保持冷靜,可以退後一步、統觀全局,深

思熟慮、自我反省,認可自己知識的侷限,考慮替代的觀點,並牢記

世 界 總 是 在 變 , 這 些 是 有 智 慧 的 人 的 共 同 特 點 。 11

智慧使人容忍不確定性,並保持樂觀,即使棘手的問題也能找到

解 決 辦 法,可 以 判 斷 什 麼 是 真 實 的 或 正 確 的。這 些 是 智 慧 卓 越 的 品 質。

康 奈 爾 大 學 心 理 學 家 羅 伯 特 ·斯 騰 伯 格( Robert Sternberg)說,智

慧就是平衡。一個明智的人,能夠仔細推敲,平衡短期和長期、個人

與他人的利益,同時考慮所有的選擇以適應目前的情況,試圖製造或

尋找一個新的局面。

根 據 加 拿 大 滑 鐵 盧 大 學 ( University of Waterloo) 的 伊 戈 爾 ·格 羅

斯 曼 ( Igor Grossman) 的 研 究 , 智 慧 並 不 是 與 生 俱 來 的 特 質 , 我 們 在

不同的情況下可以是明智的或不明智。這是因為神的智慧並非是全部

可 交 通 給 我 們 的,我 們 不 可 能 完 全 得 到 神 的 智 慧( 羅 11:33),我 們 經

常會有時不能明白神為什麼允許一些事情發生,因此,在那時我們只

能單純的信靠神,繼續地順服神為我們的生命所賜下的智慧命令。神

10
維 基 百 科,自 由 的 百 科 全 書,s.v.“ 智 慧 ”( by Wikipedia contributors)。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BA%E6%85%A7 (2020 年 10 月 12 日 08:13)。

11
BBC 英 倫 網 提 供 , 《 如 何 才 能 變 得 更 有 智 慧 ? 》 。
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fut-38906716( 2017 年 2 月 8 日 ) 。

11
的智慧是無限的,而我們的卻不是,即使我們不明白神在做什麼,但

我 們 有 信 心 地 信 靠 神 的 智 慧 , 就 是 神 所 喜 悅 的 。 12

韋 氏 詞 典 將 Intelligence 定 義 為「 學 習、理 解、或 應 付 陌 生 或 困 難

環 境 的 能 力 」。 日 常 語 言 中 , 亦 或 稱 之 為 「 聰 明 」。 作 為 心 理 學 術 語 ,

屬於抽象的心理特質,有些學者側重推理思辨能力,有些則側重行為

功 能 ( Sternberg & Detterman, 1986)。 13

維基百科定義智力或智能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這個能力

包括以下幾點:推理、理解、計劃、解決問題、抽象思維、表達意念

以 及 語 言 和 學 習 的 能 力 。 14

明智的思考,帶來很多積極作用:更高的生活滿意度,較少的消

極情緒,更好的人際關係和更少的抑鬱沈思。他們也發現最有智慧的

人會活得更長的證據。人越有智慧,幸福水平就越高。智力對幸福感

沒有影響,可能是因為智商水平不能反映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良

好關係或做出決定的能力。

筆者認定,由人設計、為人創造製造的是智能,絕非智慧。人唯

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人類對自身智能的理解及大腦功能的

開發都非常有限,應亦相當難以定義什麼是人工製造的智能。即便目

前人工智能科技在向智能心理學、智能大腦學、智能行為學、智能情

感 學、智 能 社 會 學、智 能 經 濟 學、智 能 仿 生 學 等 方 面 積 極 推 進 研 究 1 5,

12
古 德 恩,《 系 統 神 學 》,張 麟 至 譯,初 版( 台 灣:更 新 傳 道 會,2013),
175。

13
網際網路檔案館提供,《多元智力理論:背景、意義、問題》。
http://www.tw.org/newwaves/53/1-10.html( 2009 年 1 月 12 日 ) 。

14
維 基 百 科,自 由 的 百 科 全 書,s.v.“ 智 力 ”( by Wikipedia contributors)。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BA%E5%8A%9B (2020 年 10 月 12 日 08:06)。

15
每 日 頭 條 提 供,
《智慧與智能的區別——高考志願填報要搞清楚系列》

12
然而,再聰明的機器人也不能代替具有豐富情感的常人,更不能替代

人的天才創新能力,人工智能無法模擬複製屬於人類心靈層次的「隱

形智慧」涉及到自我、心靈和無意識的精神等等問題。

智慧是人類深刻了解人、事、物的真相,是探究真實真理、明辨

是非,指導人類可以過著有意義生活的一種能力,這個領域牽涉人類

自 我 意 識 、 自 我 認 知 與 價 值 觀 16, 是 無 法 人 工 製 造 的 。

二、什麼是意識?有所謂的人造的意識嗎?

曾任台灣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所長的洪裕宏教授在其著

作《 誰 是 我 ? 意 識 的 哲 學 與 科 學 》一 書 中 解 說 近 代 科 學 至 80 年 代 以 後

才 開 始 嚴 肅 地 探 討 意 識 問 題 。 17 在 80 年 代 以 前 , 尤 其 是 在 行 為 主 義

的全盛期,意識研究甚至於是科學上的禁忌。當時的行為主義科學家

認為沒有內在的心理狀態,只有外顯可以被觀察的行為。爾後,行為

主義的典範被認知主義所取代,如今,意識研究已成為主流學界的重

要研究領域。

認 為 意 識 的 存 在 是 神 聖 而 特 殊 的,是 唯 心 主 義 如 柏 拉 圖 等 主 張 的。

https://kknews.cc/zh-sg/education/8kljeng.html( 2020 年 6 月 3 日 ) 。

16
維 基 百 科,自 由 的 百 科 全 書,s.v.“ 人 工 智 能 ”( by Wikipedia contributors)

https://zh.wikipedia.org/zh-
tw/%E4%BA%BA%E5%B7%A5%E6%99%BA%E8%83%BD (2020 年 11 月 19 日
11:36)。

17
痞 客 邦 提 供 , 《 誰 是 我 ? 意 識 的 哲 學 與 科 學 》 /洪 裕 宏 教 授 導 讀 。
https://gloriapeng2.pixnet.net/blog/post/457148285-
%E3%80%8A%E8%AA%B0%E6%98%AF%E6%88%91%EF%BC%9F%E6%84%8F%E
8%AD%98%E7%9A%84%E5%93%B2%E5%AD%B8%E8%88%87%E7%A7%91%E5%
AD%B8%E3%80%8B%EF%BC%8F%E6%B4%AA%E8%A3%95%E5%AE%8F%E6%9
5%99%E6%8E%88( 2017 年 2 月 2 日 ) 。

13
主張意識只是腦神經系統作用的理論,屬於唯物主義的論點,又有稱

之為化約論。

筆 者 認 同 當 代 意 識 科 學 的 主 要 思 想,意 識 產 生 的 基 本 條 件 是 生 命:

意識出現在生命機體中,它與作為生物、化學和生理的機體(特別是

腦 ) 的 精 巧 運 作 是 相 關 的 。 18

觀察有生命的植物,最基本的一定可以發現植物對生存的意識;

在 各 種 不 同 屬、類、種 的 動 物 身 上,更 可 觀 察 到 意 識 表 現 的 各 種 層 次。

意識與心智是區分的,意識是心智的一部分,意識的覺知為生命的主

體 帶 來 了 主 體 感 ( identity), 賦 予 生 命 自 我 感 (sense of the self), 在 反

思 、 記 憶 、 語 言 等 能 力 基 礎 桑 形 成 了 關 於 自 我 的 概 念 ( concept of the

self )。 依 美 國 神 經 科 學 家 、 心 理 學 家 和 哲 學 教 授 達 馬 西 奧 (Antonio

Damasio)的 說 法,有 意 識 的 心 智,就 是 一 種 被 賦 予 了 自 我 的 心 智。19 有

心智但沒有意識的病人,如植物人,是自然界中有限的無意識行為模

式 的 生 命 主 體 存 在 的 一 種 形 式 。 即 便 沒 有 意 識 , 也 依 然 存 在 自 創 生 20

或( M, R)系 統 21所 刻 畫 的 生 命 自 我 , 像 細 胞 這 樣 的 生 命 自 我 既 感 覺

18
李 恆 威,《 意 識:從 自 我 到 自 我 感 》( 杭 州 是:浙 江 大 學 出 版 社,2011),
4。

19
同 上 , 38。

20
自 創 生( autopoeisis)是 著 名 的 神 經 生 物 學 家 馬 圖 拉 納( H. Maturana)和
認 知 科 學 家 瓦 雷 拉 ( F. J. Varela) 提 出 的 生 命 理 論 , 說 明 即 使 在 最 簡 單 的 生 命
形 式 中,如 單 細 胞,生 命 機 體 的 自 我 保 存 機 制 也 蘊 含 了 初 始 的 認 知 和 心 智。並
提 出「 所 有 的 生 命 系 統 是 認 知 系 統( living is cognition)」、「 生 命 系 統 是 意 義
生 成 ( living is sense-making) 和 價 值 的 系 統 」 等 。 簡 單 的 描 述 : 細 胞 生 產 出 構
成 它 自 身 的 成 分,這 些 成 分 在 不 斷 進 行 著 的 物 質 和 能 量 交 換 與 成 長、製 造、排
泄 等 循 環 過 程 中 , 維 持 生 命 和 自 身 的 同 一 性 ( unity)。 李 恆 威 ,《 意 識 : 從 自
我 到 自 我 感 》 ( 杭 州 是 : 浙 江 大 學 出 版 社 , 2011) , 47~ 48。

21
( M, R) 系 統 是 生 物 學 家 羅 森 Rosen 的 代 謝 -修 復 系 統 理 論 , 他 的 研 究
證 明,在 某 些 情 況 下,代 謝 和 修 復 活 動 的 協 同 蘊 含 了 在 整 個 代 謝 網 絡 的 自 我 生
產 或 自 我 維 持 意 義 上 的 自 我 複 製。( M,R)系 統 和 自 創 生 理 論 都 試 圖 把 握 和 刻
畫 生 命 在 維 持 自 我 的 變 異 中 的 同 一 性 的 組 織 和 過 程 。 李 恆 威 ,《 意 識 : 從 自 我

14
不到自己也不知自己,沒有意識,生命機體就不會稟賦自我感,沒有

自 我 感,則 表 明 生 命 機 體 也 沒 有 意 識。因 此,自 我 感 和 意 識 是 同 在 的,

這二者是等值的。

意識是無法人工製造的,人工智能也無法自己產生意識。因為,

只有有機物通過自我創生,才有可能形成生命與意識的自我感。人工

可以製造智能,模擬人類行為的能力,但是無法創造出意識。

基督徒相信神創造這個世界與生命,人是由靈魂和肉體組成的,

神 所 賜 的 靈 魂 意 識 是 人 無 法 製 造 的。也 許 機 器 人 的 智 能 可 以 超 過 人 類,

但仍沒有自我意識。

三、人因為自由意志而犯罪,人工智能有自主的權利嗎?

自 主 性( autonomy)是 指 自 我 決 定 的( self-determining)能 力,與

「 他 治 」( heteronomous)區 別 開 來 。 例 如 一 個 活 細 胞 、 一 個 多 細 胞 動

物、一個蟻群或一個人,是作為一個連貫的、自我決定的統一體,與

其環境進行交互作用的。而一個自動提款機則是一個人類設計領域中

由 外 界 決 定 和 控 制 的 。 22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網站的解釋,在哲學中,自主性一詞根

源於希臘字之自我與規則或法則,故自主性一詞含有自我約束或自我

管 理 之 意 。 自 主 性 也 隱 含 著 對 被 決 定 的 抗 拒 。 康 德 ( Kant) 指 出 自 由

乃 抗 拒 被 決 定 之 能 力,因 此 自 主 與 自 由 有 密 切 的 關 係。 2 3 自 主 能 力 是

到 自 我 感 》 ( 杭 州 是 : 浙 江 大 學 出 版 社 , 2011) , 53。

22
李 恆 威,《 意 識:從 自 我 到 自 我 感 》( 杭 州 是:浙 江 大 學 出 版 社,2011),
45。

23
教 育 百 科 提 供 , 《 詞 條 名 稱 : 自 主 性 》 。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8%87%AA%E4%B8%BB%E6%80%

15
由 發 展 而 來,精 神 分 析 學 家 佛 洛 伊 德( Freud)和 艾 利 克 森( Erikson)

及 馬 勒 ( Mahler) 都 提 出 自 主 能 力 發 展 的 過 程 階 段 , 從 自 我 抑 制 和 進

行自由選擇的表現,使自我自主自治的機能得以發展,做出獨立決定

的能力。

人類犯罪的原因,是因為故意違背神、冒犯神。人類使用自由意

志做出故意違背神的決定——故意,是指知道什麼是違背神的,而存

心去做,這是人的罪性使然。在面對世紀千古難題上,夏娃本來可以

運用她的自由意志,選擇不聽信蛇慫恿的話,不採取吃吃看分別善惡

樹上果子的行動。因為明知道神已經吩咐過不可吃,然而她卻沒有運

用自由意志抗拒蛇的讒言、抑制自己想得到那悅人眼目可喜愛的果子

的 慾 望,反 而 順 從 蛇 的 謊 言、依 著 自 己 的 慾 望 而 做 出 了 違 背 神 的 行 為,

犯下了這個世紀之罪。

人 工 智 能 是 由 大 數 據( big data)驅 動 的 , 大 數 據 賦 予 了 人 工 智 能

在變化中應對應對複雜局勢的能力,使人工智能可自主的判斷依照不

同的條件情況做出反應決定。人工智能之所以表現出類似人類智能的

能力,一方面是設計者放棄了讓人工智能像人類一樣因果性思維思考

在程序設計中的地位,轉而大量採用相關性思維的程序設計,使人工

智能能通過數據將兩個事件建立其聯繫,並運用統計學從海量的數據

中 精 確 地 挖 出 有 價 值 的 信 息,形 成 人 工 智 能 決 策 的 資 源。 2 4 這 似 乎 給

了人工智能無限的可能性。但是,對於給定的人工智能程序的數據是

固 定 的,設 計 算 法 也 是 固 定 的,因 此 人 工 智 能 給 出 的 決 策 也 是 固 定 的,

A7&search=%E8%87%AA%E4%B8%BB%E6%80%A7( 2000 年 12 月 ) 。

24
鄔 桑 , <人 工 智 能 的 自 主 性 與 責 任 >,《 哲 學 分 析 》第 九 卷 第 四 期( 2018
年 8 月 ) , 128~ 129。

16
這與人類不同,人類可能因為一念之差,而在某個時間上作出不一樣

的選擇,而人工智能除了設定的程序以外,並沒有另外的選擇。

因此,筆者認為人工智能是決定論的,不具備自由意志,更不是

在 自 由 意 志 與 決 定 論 之 間 的 兼 容 論 , 屬 於 決 定 論 世 界 中 的 能 動 者 。 25

然而,鄔桑在《哲學分析》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中,以兼容論當中的理

性回應論為人工智能的自主性辯護:人工智能具備一個穩定的理性決

策方式,目前,人工智能的算法都是通過數據間的聯繫尋找最優解,

符 合 人 類 從 經 驗 中 總 結 規 律 的 思 考 方 式,是 一 種 穩 定 的 理 性 決 策 方 式,

在邏輯上符合理性回應論的要求。並且,理性回應論要求決策方式的

理 性 涉 及 道 德 理 性,人 工 智 能 的 決 策 必 然 會 涉 及 對 錯,它 必 須「 理 解 」

人們想要的是什麼,否則它就無法為人類服務,也無法與人類合作。

例 如,自 主 駕 駛 汽 車 必 須 在 程 序 設 計 上 考 慮 路 人 的 安 全 與 乘 客 的 安 全,

而不僅僅是避免碰撞。同時,人工智能的決策方式必須可以被使用者

理解,如果使用者發現人工智能的選擇總是與自己想要的相左,或者

使得自己的工作、生活更繁瑣而非更便利,使用者就不會繼續使用人

工智能。人工智能的算法是設計者對使用者的理解,也是智能社會中

全新的人與人的連結橋樑。目前的人工智能已經能夠根據算法來適應

用戶習慣,提供更令用戶滿意的服務,這正是設計者為了讓使用者作

為 第 三 方 理 解 人 工 智 能 而 做 出 的 努 力。因 此,在 理 性 回 應 論 的 支 持 下,

人 工 智 能 是 可 以 自 主 的 ——在 行 動 上 自 主 , 也 在 算 法 相 關 的 道 德 理 性

上 自 主 。 26

25
鄔 桑 , <人 工 智 能 的 自 主 性 與 責 任 >,《 哲 學 分 析 》第 九 卷 第 四 期( 2018
年 8 月 ) , 129。

26
鄔 桑 , <人 工 智 能 的 自 主 性 與 責 任 >, 《 哲 學 分 析 》 第 九 卷 第 四 期

17
筆者認為,儘管人工智能的意志可以在符合理性回應論中擁有所

謂行動與道德理性上的自主,然而還是服膺在決定論的原則之下。原

因是,人工智能必須依靠設計者所給予的大數據作為意志決策和行動

的依據,沒有自由的意志可以選擇或做出未被設定的程序。因此,責

任在於設計者賦予人工智能的執行程序是否符合道德倫理原則,以及

使用者是否符合人性倫理道德的原則使用人工智能。如果設計者故意

賦 予 人 工 智 能 可 執 行 違 背 人 性 的 程 序,或 使 用 者 的 不 當 使 用 人 工 智 能,

則人工智能當然能夠成為犯罪的工具,並且還可以是最頂尖強大的犯

罪工具。然而這個罪的責任與人工智能是否自主無關,人工智能如果

能夠選擇拒絕服從已被設定的程序,而執行出違背程式設定的行動,

才有可能說人工智能有自主的意志。

( 2018 年 8 月 ) , 132。

18
第四章、結論

美 國 著 名 社 會 學 家 羅 伯 特 ·金 ·默 頓 在 《 十 七 世 紀 英 格 蘭 的 科 學 、

技術與社會》一書中剖析自從十七世紀開始,出現了對科學興趣增長

和科學發現與發明高峰的社會學因素:教育界提倡經驗主義和實用知

識,新教主義中實際、積極的基督教精神,以及清教教會特別在英格

蘭是強大的社會力量,崇尚理性作為人是被神揀選而獨有的,以理性

為工具控制肉體的盲目崇拜和對慾望的約束力,並讚許不倦的刻苦勤

奮、促進技術發明從而改善人類在世上的命運,以致於支持科學成為

讚 頌 上 帝 的 事 業 。 27

時 至 今 日,21 世 紀 科 學 將 高 速 網 路、萬 物 互 聯 的 產 業 一 步 步 地 應

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至今年美國大選前,美國政府採取全面封殺華

為 5G 無 線 通 訊 技 術 禁 令 , 其 目 的 是 為 了 保 護 美 國 5G 技 術 發 展 2 8 , 爭

奪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串連所帶來巨大市場商業經濟利益與社會價值

的主導權。

面對朝向普及化的智能科技生活型態,越來越多關注人工智能發

展 對 人 類 生 存 威 脅 的 擔 憂 與 爭 論 。 斯 蒂 芬 ·威 廉 ·霍 金 教 授 曾 在 全 球 移

動 互 聯 網 大 會 ( Global Mobil Internet Conference, 簡 稱 GMIC) 2017

北京大會的視頻演講中提出擔憂人工智能系統失控的風險,以及研究

解決危險的超級智能崛起的可能性或智能爆發的出現。呼籲發展可控

的 人 工 智 能 和 關 注 人 工 智 能 安 全 的 必 要 性 。 29

27
羅 伯 特 ·金 ·默 頓 , 《 十 七 世 紀 英 格 蘭 德 科 學 、 技 術 與 社 會 》 , 范 岱 年 等
譯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 , 2000) , 126。

28
NOWnews 今 日 新 聞 提 供 , 《 巷 仔 內 /為 何 美 國 要 封 殺 華 為 5G 技 術 是 關
鍵 》 。 https://www.nownews.com/news/3399497( 2019 年 5 月 23 日 01:48:49) 。

29
新 浪 科 技 提 供 , 《 GMIC 北 京 2017 霍 金 教 授 演 講 》 。

19
今 年 2020 年 由 於 新 冠 病 毒 COVID-19 疫 情 全 球 蔓 延,造 成 全 世 界

性 衝 擊 , 亦 加 速 了 人 類 社 會 生 活 的 改 變 與 轉 型 。 根 據 2020 年 8 月 22

日 一 篇 新 華 社 北 京 的 報 導 30:

在 新 冠 疫 情 衝 擊 下,不 少 傳 統 行 業 面 臨 洗 牌,社 會 經 濟

活 動 暫 停 導 致 高 失 業 率,而 一 些 新 興 產 業 卻 應 運 而 生、蓬 勃

發 展。智 能 製 造、無 人 配 送、在 線 消 費、醫 療 健 康 等 數 字 經

濟產業正展現出強大的成長潛力。

新 的 工 作 和 生 活 方 式 也 在 疫 情 中 湧 現。線 上 會 議、線 上

購 物、線 上 學 習,甚 至 線 上 相 親 ……疫 情 期 間,世 界 各 地 的

很多人遠離聚集性活動,開啟了線上“雲”生活。

……

德 國 貝 塔 斯 曼 基 金 會 經 濟 學 家 蒂 斯 ·彼 得 森 認 為 , 疫 情

凸 顯 數 字 經 濟 的 重 要 性。他 說,計 算 機、機 器 人、自 動 化 和

其他數字技術運用的不斷增加,將降低下一場流行病發時

停產的風險。

科學的發展本是以造福人類群體來彰顯神的榮耀為目的,然而人

工智能開發的企圖,似乎若隱若現那曾經在伊甸園的蛇的蹤跡,又或

彷彿看到創世記第十一章的情節正在上演:人類用科技來滿足人自己

而非神,人類不願意降伏神的掌權,不將榮耀歸於神,卻驕傲的彰顯

自己的榮耀。因此,神必阻止人類,人類就必走在咒詛裡。

http://tech.sina.com.cn/d/2017-05-05/doc-ifyeychk7044052.shtml( 2017 年 5 月 5 日
13:48) 。

30
新 華 網 提 供 , 《 2020 不 是 1918 , 新 冠 疫 情 如 何 影 響 世 界 》 。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08/22/c_1126400742.htm( 2020 年 8 月 22 日
17:53:52) 。

20
筆者從基督教的神學信仰角度,在本文探討神為了祂的榮耀而創

造 了 這 個 世 界 和 人,人 存 在 的 意 義 就 是 榮 耀 神 和 享 受 神,並 以 神 為 樂。

也分析了智慧是神賜予人在生命當中學習累積而得的,和屬於生物性

的智能是不同的範疇,因此主張人工是製造不出智慧的,認定人工智

能是恰當的稱呼,不應稱之為人工智慧。

筆者還探究了意識的來源是生命,意識必須依賴生命而存在,並

沒有無生命的意識存在,由此可以證明,神是生命的主、生命之源,

因為這個世界是神的意識所創造的,所以神絕對是生命的創造主。意

識也無法經由人工製造,因為意識是生命主體的自我感,有機物通過

自我創生,才有可能形成生命與意識的自我感。人工可以製造智能,

模擬人類行為的能力,但是無法創造出意識。

對於自由意志與自主權的問題筆者也加以查究,人類因沒有恰當

使 用 自 由 意 志 選 擇 不 相 信 謊 言 並 抑 制 自 身 的 慾 望,而 犯 了 違 背 神 的 罪。

人工智能則是人造的、由數據程序賦予功能的,其意志屬於決定論,

或說是勉強的兼容論的理性回應論,筆者認為人工智能並無自由意志

論的自主權。人工智能可能成為犯罪的工具的危險,在於設計者或使

用者的邪惡,是人的驕傲自大、故意違背神的罪性,導致人工智能行

出邪惡的事,非人工智能擁有自主權所致。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革新,必然帶來人類社會生活型態的改變是無

庸置疑的。許多傳統行業、倚仗大量人力時間的做法將會被更進步便

利的方式取代,同時也會創造許多不同型態的需求和就業前景。

世界的走向和人類的命運都在神的掌控之中。我們無需擔憂科技

的發展,而應是對那些掌控科技的人有負擔使命。

基督徒站在神與人中間的破口,教會需發揮如燈塔照明的作用,

使人回轉歸向神、跟隨神。因為,神在敗壞的世界中,必有救恩。

21
參考書目

BBC 英 倫 網 提 供 , 《 如 何 才 能 變 得 更 有 智 慧 ? 》 。
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fut-38906716( 2017 年 2 月
8 日)。

古 德 恩 。 《 系 統 神 學 》 。 張 麟 至 譯 , 台 灣 : 更 新 傳 道 會 , 2013。

教育百科提供。《詞條名稱:自主性》。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8%87%AA%E4%B
8%BB%E6%80%A7&search=%E8%87%AA%E4%B8%BB%E6%80%
A7( 2000 年 12 月 ) 。

李恆威。《意識:從自我到自我感》(杭州是: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1) 。

羅 伯 特 ·金 ·默 頓 , 《 十 七 世 紀 英 格 蘭 德 科 學 、 技 術 與 社 會 》 , 范 岱 年
等 譯 ( 北 京 : 商 務 印 書 館 , 2000) , 126。

MBA 智 庫 ·百 科 提 供 。 《 人 工 智 能 》 。
https://wiki.mbalib.com/wiki/%E4%BA%BA%E5%B7%A5%E
6%99%BA%E8%83%BD( 2019 年 10 月 18 日 14:15) 。

每日頭條提供。《智慧與智能的區別——高考志願填報要搞清楚系
列 》 。 https://kknews.cc/zh-sg/education/8kljeng.html( 2020 年 6
月 3 日)。

NOWnews 今 日 新 聞 提 供 。 《 巷 仔 內 /為 何 美 國 要 封 殺 華 為 5G 技 術 是
關 鍵 》 。 https://www.nownews.com/news/3399497( 2019 年 5 月
23 日 01:48:49) 。

痞 客 邦 提 供 。 《 誰 是 我 ? 意 識 的 哲 學 與 科 學 》 /洪 裕 宏 教 授 導 讀 。
https://gloriapeng2.pixnet.net/blog/post/457148285-
%E3%80%8A%E8%AA%B0%E6%98%AF%E6%88%91%EF%BC%9
F%E6%84%8F%E8%AD%98%E7%9A%84%E5%93%B2%E5%AD%
B8%E8%88%87%E7%A7%91%E5%AD%B8%E3%80%8B%EF%BC
%8F%E6%B4%AA%E8%A3%95%E5%AE%8F%E6%95%99%E6%8E
%88( 2017 年 2 月 2 日 ) 。

前 瞻 經 濟 學 人 提 供 。 《 2020 年 全 球 人 工 智 能 市 場 規 模 與 發 展 前 景 分
析 2030 年 有 望 達 15.7 萬 億 美 元 【 組 圖 】 》 。
22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200828-d86deb8b.html
( 2020 年 8 月 28 日 12:41:55) 。

臺灣高等檢查署臺南檢查分署提供。《如何防制網路犯罪》。
https://www.tnh.moj.gov.tw/290604/290643/290644/304931/post
( 2020 年 7 月 14 日 ) 。

網際網路檔案館提供。《多元智力理論:背景、意義、問題》。
http://www.tw.org/newwaves/53/1-10.html( 2009 年 1 月 12
日)。

維 基 百 科 提 供 。 自 由 的 百 科 全 書 , s.v.“ 人 工 智 能 ” ( by Wikipedia
contributors) 。 https://zh.wikipedia.org/zh-
tw/%E4%BA%BA%E5%B7%A5%E6%99%BA%E8%83%BD (2020
年 11 月 19 日 11:36)。

維 基 百 科 提 供 。 自 由 的 百 科 全 書 , s.v.“ 智 慧 ” ( by Wikipedia
contributors)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BA%E6%85%A7 (2020 年
10 月 12 日 08:13)。

維 基 百 科 提 供 。 自 由 的 百 科 全 書 , s.v.“ 智 力 ” ( by Wikipedia
contributors)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BA%E5%8A%9B (2020 年
10 月 12 日 08:06)。

鄔 桑 , <人 工 智 能 的 自 主 性 與 責 任 >, 《 哲 學 分 析 》 第 九 卷 第 四 期
( 2018 年 8 月 ) , 128~ 132。

新 華 網 提 供 。 《 2020 不 是 1918, 新 冠 疫 情 如 何 影 響 世 界 》 。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08/22/c_1126400742.htm
( 2020 年 8 月 22 日 17:53:52) 。

新 浪 科 技 提 供 。 《 GMIC 北 京 2017 霍 金 教 授 演 講 》 。
http://tech.sina.com.cn/d/2017-05-05/doc-ifyeychk7044052.shtml
( 2017 年 5 月 5 日 13:48) 。

2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