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政府应将吸毒除罪化吗?

反方:

吸毒是什么?
吸毒在医学上多称为药物依赖和药物滥用,国际上也将吸毒称为麻醉品的滥用或药物
滥用。
吸毒指的是反复且大量的使用一些具有依赖性潜力的物质,需要明说的是,此行为与
医疗目的没有任何相关。而吸毒的结果是,滥用者对该物质产生依赖状态,迫使他们
对该物质无止境的追求,对身心,社会,经济造成伤害及危害,甚至造成了政治问题。
人们出于医疗、宗教、娱乐等目的而服用精神药物已长达百年之久。然而,上世纪末,由于在
化学和药理学等领域所取得的进步,药性较强的、极易上瘾的药物,如可卡因、海洛因等被合
成制造出来。而且,皮下注射器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注射这些药物,因而,这些药物的作用变
得更强烈,上瘾的危险性也更大。在这种背景下,加之滥用药物的风险增大,自 1909 年在上
海成立预防鸦片委员会以来,最初的国际性管制滥用药物的措施就陆续出台了。

除罪化是什么?
除罪化是指透过刑事立法手段,将原属刑法规定处罚的犯罪行为删除。
除罪化是将原本法律规范的犯罪行为,透过立法程序或法律解释,将其排除在刑法处罚之外。
吸毒除罪化是消除对是用少量毒品的个人的刑事惩罚。
一般而言,除罪化是经由修改法律、对法律加以解释或由法院停止适用某一法律而达成
由于刑法对于人民权益的侵害甚钜,因此部分不涉具体法益侵害的行为也常有除罪化的呼
声。 除罪化往往仅指免于国家施以的刑罚,不等于合法化,不代表免除全部的法律责任。
就算除罪化,该行为通常还是必须面对民事的损害赔偿责任,或改用行政罚,特别在有惩
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英美法系国家,刑罚通常是被高额的损害赔偿取代。
除罪化并不等同于合法化
「除罪化」並不等同於「合法化」,後者是將藥品合法,但除罪化這些毒品仍然不合法,只是使
用者不會有罪名。

除罪化的意义?
“吸毒除罪化“的讨论,的出现是因为刑法的过度使用/不当使用而造成刑罚的功能受到质疑。

当刑法功能,不能被发挥,不能达到原本目的的功效时。
除罪化在立法上的发展趋势上探讨最多的犯罪类型是针对《无被害人犯罪》,指此犯罪行为不
会对个人,社会,国家法益造成伤害和侵害。
被害人的有无,并不是除罪化成立的总要理由。这些行为应该给予惩罚,且动用刑法,因为它
们恰恰的危及重大价值的法益,即使没有被害人,社会大众也不觉得该行为不必给予谴责。
反对吸毒除罪化的原因
1.吸毒除罪化间接鼓励人民吸毒,让人民有了即使吸毒,也不用得到惩罚的概念,促
使吸毒的问题更加严重。
青少年之所以会吸毒,好奇心占据了 34.9%, 受损友影響 占据了 15.4%, 尋求刺激 占据了
14.0%, 消愁解悶,逃避不開心,不安的感覺 占据了 10.4%, 減輕壓力 占据了 6.4%, 提
神 占据了 2.7%, 炫耀占据了 1.6%。一旦吸毒除罪化成立,会增加这些吸毒原因的几率,因
为青少年们拥有了即使我吸毒,也不用受到处罚,我是没有罪的概念。

2.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做的事负责,吸毒者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一个吸毒者在第一次接触毒品的时候,他是具有理智的,是一个清醒的人,他甚至清楚明白地
知道吸毒是对的还是错的,他有拒绝的权利,可是他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刑法则是在这个
地方实行作用。透过事前的威吓,刑法给予的威慑,刑法建立的威严,阻止一个人吸毒,染上
毒瘾,并且透过事后的惩罚,给予它应有的应报,让他们真正明白自食其果。每放过一个吸
毒的人,就有无数的家庭因此而受灾,因为吸毒不是影响你一个人,是影响了一家人,影
响了一个社会风气。

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吸毒诱发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吸毒者在耗尽

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
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美国吸毒者用于购买毒品的毒资约 94%

来自刑事犯罪活动。   

2、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  

3、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催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

问题。目前,我国 80%的女吸毒人员靠卖淫维持消费。   

4、吸毒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饿劳动能力。

吸毒会对家庭带来什么影响?

  首先,吸毒耗费大量钱财,到了一定程度必然要靠变卖家中财产换取毒品,
致使家徒四壁。一些丧尽天良者甚至卖儿卖女,逼妻卖淫;其次,吸毒会导致

婚姻死亡,家庭破裂。因为一个人一旦染上毒瘾,就会失去义务或责任观念,

做丈夫的不能尽丈夫的职责,做妻子的不能尽妻子的义务,最终必然导致离婚。
再次,吸毒危及下一代。怀孕妇女吸毒将严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有的致使

新生儿先天畸形或染上毒瘾。

吸毒会对一个家庭带来什么危害?

吸毒者会带动身边亲朋好友一起吸毒。将吸毒的影响传播之每一个本来幸

福美满的家庭,导致其家庭支离破碎。

3.吸毒者不分宗族,不分年龄,不分地位,不分性别,只要是人,就可以吸毒。如果
吸毒者不是一个普通居民百姓,而是一个拥有名气,拥有影响力的人。
比喻这个吸毒者是一个公众人物,是一个明星,一个明星吸毒,如果现在政府实施吸毒除罪化,
这不是在助长吸毒风气吗?当一个公众人物因为吸毒不再需要受到处罚,十个或成百个公众人
物犯法,却可以得到原谅,免去刑法,那么谁能保证吸毒的禁令,不会因此而被公众淡化?谁
能保证不会有粉丝因为盲目跟从偶像而走上模仿爱豆吸毒的不归路?

4. 一个吸毒者之所以会吸毒,是因为欠缺社会的支持,缺少关爱,人际关系失败,可
是一个杀人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去杀人,那他们也要除罪化吗?

难道就因为这个原因,这个不能成为将吸毒除罪化的理由,就要原谅吸毒者吗?每一
个人对于吸毒都有自己的理由,“状态不好”、“工作忙碌”、“压力太大”、“误
入歧途”。但在他们选择吸毒这条路的那一刻,眼里早就没有了法律。任凭有天大的
苦衷,也无法为其吸毒的犯罪事实做开脱。且,如果我们去给吸毒者一次重回社会的
机会,那么又有谁去给那些失去生命的缉毒警察一次“重生”的机会?

一名缉毒警察是一个高危职业。作为一个缉毒警察,常年战斗在禁毒一线,飞车抓捕毒枭、
与持械毒贩展示殊死搏斗是常事,几乎每一天都行走在刀尖子弹上,甚至不少缉毒警察在完成
任务的时候,想要以全新的身份生活时,等待他们的依旧是毒贩无休止的残忍报复。

2016 年,我们共有 362 名缉毒警察牺牲在岗位上,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名英雄牺牲,而他们其


中其中,最小的只有 18 岁,最大也达到了 68 岁的高龄。

想想看吧,上到六旬老翁,下到未及弱冠,纷纷为了国家的缉毒事业,牺牲在了一线上,他们
的生命,又该由谁来买单?

曾经有人分享过一个真实的已经牺牲的缉毒警察的尸检报告,上面显示,这名警察在死前曾遭
受了 45 个小时非人的折磨——5 根肋骨被钝器敲碎、两条腿膝盖以下被剥皮削肉、鼻子被刃
器割掉,两个眼球被捣碎、下巴被钝器击碎,8 根手指被砍掉,最后的致命伤是头骨的一处钝
击凹陷!最残忍的是,为了让他在受折磨时保持清醒,毒贩们事先给他注射了大量的安非他命

数据表明,在中国,缉毒警察的死亡率,是一般警察的 4.9 倍,受伤率更是高达 10 倍。


缉毒警的平均寿命只有 41 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 32.5 岁,比全国公安民警,因公殉职
平均年龄低 1.8 岁。

他们隐姓埋名,不为名利。他们坚守于黑暗前线,只为我们处于光明。他们连同亲朋
饱受威胁,牺牲后连碑都不能立。

因为有他们,18 年至 2019 年 5 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毒品犯罪案件 139084 人,占


全部刑事案件逮捕数的 9.45%,同比下降 9.69%;起诉毒品犯罪案件 164494 人,占全
部刑事案件起诉数的 7.07 %,同比下降 9.63%。

中国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首次出现下降。但是仍有吸毒人数 240 余万人、占全国


人口总数的 0.18%,他们每买一份毒品,都是人民缉毒警察多一份的伤害。他们吸的
一口毒,都是打在缉毒警察身上的一粒子弹。

你把他们说得轻描淡写,可又有谁愿意为他们的生命来买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