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人與自己

獨一無二的你
如果要你描述你自己,你會怎麼說?
說說看…
你的朋友都怎麼形容你?
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你為何會這樣認定你自己?
自我概念的本質
能力

性格特
外表

自我概念

社會角
色的經 價值觀

自我
別人的回饋

自己的觀察 文化價值

自我
概念
發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 上帝給了每個人一份特質,也許是你的能
力、才華、個性、興趣…,是無人可以取代
的,也是無需比較的。
• 上帝給了你幾千兩的特質並不重要,重要
的是你用了多少;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才是把自己放對地方的人。
一個人必須了解自己的核心競
爭力,然後在適合自己的競賽
場上發揮種種核心競爭力。
發現自己的競爭力

• 我的人格特質…
• 我的優點(優勢)…
• 我的缺點(劣勢)…
• 我的專長…
• 我的興趣…
• 對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是…
(請依重要性寫出5-10項)
• 到目前為止,我所擁有的能力有…
我的命運操之在誰?
人類雖然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下來到
這個世界,但是…
卻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自我的SWOT分析
• 優勢(Strength)
• 劣勢(Weakness)
• 機會(Opportunity)
• 威脅(Threat)

先把自己拼好,人對了,
你的世界就沒問題了。
一毛錢和20元金幣浸泡在海水裡
腐爛,價值是一樣的;唯有把他
們從海裡撈起來使用,你才能看
出兩者的差異。
聰明的人,不會羨慕別人的材料
好,而是用自己現有的材料,用
心的去建築自己。
THE END!
自己的觀察
• Festinger(1954)提出社會比較理論,認為
人常會拿自己和別人比較,用來評價自己
的能力和意見。
• 「優質男孩與劣質男孩」的實驗(Morse &
Gergen, 1970)
• 我們對自己一般而言會偏向正面。
別人的回饋
• 父母對孩子的看法常常是子女自我概念
的一部分(Berne & Savary, 1993)
• 子女自覺父母對她們的看法與子女的自
我概念相關更高(Felson, 1989,1992)
• 誰是重要的回饋者,很大一部分決定於
你自己的知覺,你在意誰,注意誰的評
價,這些回饋的結果透過你的觀察與接
收後,也可能已經有某種程度的扭曲。
文化價值
• 文化會規範適宜與不適宜的人格與
行為,如果所作所為符合文化預期,
則有助於自尊的提升。
• 跨文化學者認為不同的文化會形塑
出不同的自我概念,其中一個重要
的因素是對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
重視程度。
「優質男孩與劣質男孩」的實驗
(Morse & Gergen, 1970)
• 研究者要求參與研究的學生和另一位安排好的學
生(競爭者)一同參加面試
• 學生被隨機分成A、B兩組,A組學生的競爭者是
一位眉清目秀,身材挺拔、穿著得體、談吐不俗
的優質男孩;B組學生的競爭者是一位長相普通、
身材中等、穿著有些邋遢、談話吞吞吐吐的劣質
男孩。
• 所有學生都在面試前後進行自尊量表的測驗。
• 結果:如同預期。A組學生面試後「自尊」大都
下降,但B組學生的「自尊」則大大提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