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0

運用薩提爾 SATLR 模式改善溝通能力

溝通姿態就是我們的生命姿態

詹翔霖副教授 –進階班
Chanrs@ms68.hinet.net 0955-268997
教學部落格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anrs
主要經歷
▪ 大陸清華大學醫藥經營管理所教授
▪ 廣東藥學院講座教授
▪ 台灣文化大學商學院兼任副教授
▪ 大葉大學企管、休管系副教授
▪ 高苑科技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
▪ 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師班授課講師
▪ 日本產經協會 MTP 講師
▪ 實和聯合醫院副院長

現職
• 行政院中小企業處創業諮詢輔導顧問
• 經濟部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諮詢輔導健診顧問
• 台灣教育局教學策略聯盟專任委員
相關經歷
• 師大輔導與諮商所講座與大葉大學擔任副教授,開課「心理治療
與諮商理論」、「 EAP 員工協助方案」、「管理心理學」、「行
為改變技術」、「治療式遊憩理論與實務」等相關心理課程、中
山大學及中國生產力發表「 EAP 與諮商輔導相關研究」論文。
• 張老師基金會「義務張老師」、勞委會「員工協助方案研討會」
、張老師「 EAP 諮商輔導研討會」、「勞委會工業社會專業社工
訓練」、「美國催眠協會合格催眠心理諮商師」等專業訓練。
• 「 2100 從心看世界」、「沈春華 women show 」 、非凡等電視
台談話性節目專家、 1111 人力銀行;能力專欄作家,教育電台
、中廣等廣播節目單元主講人。
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
上醫醫無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
醫病先醫人,醫人先醫心

• 古代名醫扁鵲,《史記》所載以神奇醫術為齊桓侯診病的
故事流傳久遠。

• 談到自己醫術時,他卻說不如兩個哥哥:大哥最好,醫在
病情發作之前,病人未覺其病已除去病根

• 二哥次之,醫在病初起之時,症狀剛顯已藥到病除﹔他最
差,醫在病情已很嚴重之時,不僅病人痛苦,且下大力才
得病除。
• 以眼看人
• 以腦看人
• 以心看人
• 以心看心
冰山起源
• 維吉尼亞.薩提爾女士,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大
師之一,被譽為家族治療的哥倫布, 1972 年她出版《家
庭如何塑造人》( People   Making )一書,提過「冰
山」一詞,所有的人際互動,都隱藏著一個冰山( The pe
rsonal iceberg metaphor of Satir model )。

• 薩提爾的學生約翰貝曼博士,根據對薩提爾女士的觀察,
發現薩提爾女士的「對話」,非常有穿透力且具啟發性,
因此貝曼根據薩提爾對話脈絡,歸納並發展了冰山模式,
此模式運用於與他人溝通,也運用於釐清自己。
人就像一座冰山…
• 人像一座冰山能被人看見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
為、事件或者故事。亦即水平面以上的部分,水平面的那
一條線,指的是人應對的模式,亦稱為「求生存的姿態」

• 而人更大一部分,卻藏在更深層次,那是人的內在。
• 人並看不見內在,恰如一座冰山,只有七分之一露出水面
,另外的七分之六藏在水面下,分別是:感受、感受的感
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
親子天下 2018-11-14 16:12by 教育工作者 - 李崇建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5597
薩提爾模式的四種應對姿態
• 顯現在語言訊息裡,在非語言訊息裡的身體姿勢、聲音語
態,都顯現應對的姿態。

• 一般人不易覺察自己的姿態,也不易承認自己的應對姿態

• 當一個人有心改變,在非語言訊息與語言訊息中,姿態被
覺察了之後,會更深的認識自己。
冰山用來隱喻人溝通背後的心理訴求
• 要到達每一個人行為的原點,探索出行為最核心、最本質
的部分需要經過七個步驟

• 即外在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
渴望——自我。

• 層次越深,越接近行為的原點,對自我就會有越深入的認
知。
一、行為(事件、故事內容)
• 當看見一個人,最先看見的是「行為」,聽見那人說的
「事件」。而冰山下層的內容,並不為一般人知悉。

• 人們透過一個人的「行為」,或者人對事件的「敘說」,
來「推測」或「了解」一個人,顯現在外的動作、一個人
的表情都屬於冰山上層。
二、應對姿態
• 冰山圖上有一條遊走於水平面的線,那是人為了求生存,
應對環境而發展的生存姿態位置,是一個保護自己的姿態

• 人最原初的關係,就是與家人展開互動,因此關係的功課
,是從家庭裡學習應對而來。

• 大部分的人所謂的「溝通」,並不是與人連結,而是自保
求生存為要,從小時即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圖片|親子天下
薩提爾冰山隱喻「生氣」
• 1. 事件:表面上看來,可能從說話或行為踩到了爆點。
• 2. 行為:溝通姿態是「指責型」。
• 3. 感受:恐懼失去地位、怕被看扁。
• 4. 觀點:我不能先示弱、老虎不發威會被當病貓。
• 5. 期待:希望自己是強大的、希望別人是服從的、也希望
自己能夠符合別人的期待。
• 6. 渴望:想要被愛、被接納、被認可 。
• 7. 自己:我是「真性情」的人。
範例填寫
指責
慣於攻擊、批判、憤怒
• 指責的應對姿態,是為了求生存,保護自己的姿態。
• 在與人應對時,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
• 用否定、命令來溝通,並不是表達自己。
為你好!
• 人會常用指責來表達關愛,通常是身邊互動密切的人,常
見的是父母、子女、伴侶、手足,或者親密好友,對你表
達的也不是沒道理確實很關心你,但講出來的話,總是不
悅耳,令人感覺到被批評、被否定,甚至覺得自己很蠢。

• 他們習慣站在一個較高的位置上,去管控或指揮別人的一
言一行,總有些「好為人師」的個性,當他們表達關愛的
同時,內心常有著不合理的焦慮,當這些焦慮沒有被適當
消化時,便容易轉為透過指責去表達。
在焦慮些什麼?
• 現象上是擔憂您的行為是否適當,擔心您這麼做是否妥當
,會不會受到傷害,常掛在嘴邊的:「這是為你好!」。

• 深層地,他們的內心本就對事情的失序與無法掌控有著焦
慮。當事件的發展沒有照著自己內心的期待與秩序走時,
便焦慮起來。

• 對他們而言,凡事遵照著既定的計畫、想像中的排程進行
——是重要的。
難以忍受混亂、失序以及不符預期的情狀
• 這樣的人格特質,時常與過往的原生家庭生活經驗
• 或童年時期的遭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在當時,也許發
生了一些事,對失序人生的焦慮促使他們更加積極掌控,若對
生存或適應有幫助,就會被保留下來。

• 人若分不清楚什麼是「自己的事」,什麼是「別人的事」時,
要不是要求別人為自己的事負責,不然就是過度干涉別人的事
;而容易用指責表達關愛的人,常是後者。
• 「管太多」常是他身旁的人,描述他的方式。
對用指責表達關愛的人
• 去體會對方的善意,因為他確實是關心你的,選擇只保留
愛的成分,指責與批評的部分,就讓它隨心轉境

• 也需要適當表達,明確地告訴對方,你希望對方怎麼表達
比較能接受;而不是一味地嫌棄對方說話口氣不好,但又
不告訴他怎麼做比較好。

• 而當對方有做出改善的表達關愛,也即時回饋對方:「我
感受到你是關愛我的,我喜歡你這麼說。」
若你是常用指責表達關愛的人
• 你身旁的人可能很痛苦,而傳遞的關心會被排棄。

• 當你想表達關愛時,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 「這件事是我的事嗎?我一定得干涉嗎?」

• 「引發我擔心的地方是什麼?是對方,還是我自己?」

• 越急著脫口而出的話往往越不假思索,造成的傷害也越大。
面對惡罵,佛陀是怎麼應對的?
• 有一個婆羅門來到佛陀面前,作出各種惡罵呵責。
• 佛陀微笑著問他說:你會依照傳統和家族裡的親屬們聚會
是嗎?
• 他隨著佛陀的話回答道:是的,我們會舉行家族聚會。

• 佛陀又問道:如果你的親屬們不願意接受食物吃的話,食
物是屬於誰的呢?」
• 婆羅門心想:還說佛陀有智慧,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 於是他面露不屑地說:「他們不吃的話,那食物當然還是
屬於我了。」

• 佛陀微笑著說:「你明白這個道理就再好不過了。如果你
在如來面前各種惡口相罵,如果我不接受的話,你覺得這
些罵人的話會歸屬於誰呢?」

• 婆羅門一聽佛陀的反問,立時啞口無言。
已無嗔,又怎起嗔?
• 以正命調伏己心,以正智解脫自心的智者,是沒有嗔恨心
的。

• 以嗔心回報嗔心的人,那是暴惡難以調服的人。

• 不以嗔心報復嗔心,當他對敵的時候,就能夠降服難以降
服的敵人。
張愛玲的金句
有一種愛叫做卑微——致先給愛的人

•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
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 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
雨不來
低到塵埃,開出花朵
• 張愛玲給胡蘭成自己的照片背面的文字 : 「見了他,她變得很
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
來」

• 常說愛情中的兩個人要平等,但要怎麼平等呢?
• 戀愛中的歡喜與卑微,先愛的人註定是輸家。
• 就如同張愛玲愛上胡蘭成,那樣一個驚才絕絕的女人,當她遇
上胡蘭成,喜歡上一個人,在他面前,她就會顯得很謙卑,覺
得對方一切都是好的,是如此完美,然後心裡只是默默的喜歡
對方,不說出來。儘管如此,但心裡依然還是很高興,會默默
她說 : 雨聲潺潺
• 她說 : 「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為你
是因為下雨不來。」每天在盼著你來,但一直沒盼到,希
望每天都下雨,那樣起碼有個藉口騙自己,你是因為下雨
才沒來!
一場愛情一段殤!
• 她愛的時候用盡全力,她說 : 「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
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

• 她清楚自己的卑微,她說 : 「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結束了
,而我死了,你的故事還長的很。」
結婚之後,胡蘭成依舊花心
• 她有些明白 :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
至少兩個。

•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
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
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胡蘭成終究辜負了張愛玲
• 當風流成性的胡蘭成和別的女人在一起時,善良的張愛玲
依然用自己辛苦得來的稿費,救濟當時窮困潦倒的胡蘭成
• 但可想而知,驕傲的張愛玲當時的心一定在痛的流血,與
其說她當時寬容胡蘭成的背叛,不如說她在等著她心裡的
愛痛苦的死亡!
• 才有了她訣別時對胡蘭成說的那句:我自將凋謝了!她的
心終究是死了!也永遠的死了 ! 從此以後活著的只是她的
軀殼 !
這樣的女人別的痛是擊不垮她的,
能讓她絕望的只有可悲的愛情!
討好
讓步、取悅於人、依賴、道歉

• 討好的應對姿態,是為了求生存,保護自己的姿態。

• 在與人應對時,忽略自己,在乎情境,在乎他人。

• 為了得到的愛與他人的認同,總是唯唯諾諾,以「好」、
「答應」來溝通,並不是表達自己,因為討好者擔心,一
旦表達自己,就得不到他人重視、愛與價值。
討好型的內心獨白
• 我不值一提,我是不重要,我不值得被愛

• 我應該永遠對別人和顏悅色

• 我決不能讓別人生氣

• 全都是我的錯
討好型的特點
• 做什麼事情之前會先想,我有沒有符合他人的期待

• 跟人的交往當中,沒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即使有時已經非
常不愉快,還是會臉上堆笑,嘴裡敷衍,從來不敢表達自己
的真實想法。
• 討好他人時,忽視了自己的感受,將權利拱手讓給他人,並
對別人提出的一切點頭稱是。

• 討好以犧牲自我價值為代價,否定自尊,傳遞給人們這樣的
信息:我是不重要的。
討好姿態
• 單膝跪地,向上伸出一隻手,另一
隻手緊緊捂住胸口。

• 表達一種「我願意為你做任何事,
而如果你看到我正在保護自己的心
臟,也許就不會傷害我」的感覺。

• 原圖網址: https://kknews.cc/news/
rx8oz3r.html
害怕衝突
• 對人際衝突的認識往往存在著嚴重偏差

• 習慣會把因為表達跟別人不一致的意見和自己將受到懲罰
的恐懼聯繫起來,把別人的不滿跟自己不夠好聯繫起來。

• 逃避衝突並不會解決衝突,相反會引來自我更大的內心衝
突,從而導致自我認知的扭曲。
衝突爆發的地雷
• 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壓抑自己

• 但自已意見和個人想法並不會因為自我壓抑就消失

• 它們會繼續存在甚至比原來更強烈,這就會導致害怕衝突
者自身陷入嚴重的衝突,當衝突越演越烈,自己無法控制
時,就會外化成和別人的衝突,導致嚴重的衝突爆發。
害怕人際衝突
• 會儘量避免與別人衝突,時常借「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
步海闊天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來安慰自己,但往
往越是害怕在人際中衝突,越會吸引那些擅長製造衝突關
注你的人,隨之衝突越多,你越是逃避,問題越來。

• 當表現得害怕衝突,一切以別人的需求為中心時,別人就
會趁機擴張他的生存領域及地盤,這種的過度表現便是欺
負和霸凌的現象。
衝突是常態
• 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看法及觀點,正常表達自己的
意見和需求時,別人也大多是會理解的。
承認自己討好行為的存在
• 認識並承認自己的討好行為,再針對性地進行改善。

• 把討好別人轉為專注自己,學會不再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
,傾聽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並且適當地進行表達。

• 給自己獨處的空間,給自己時間與自己對話,慢慢思慮內
心的煩躁不安點,在獨處的安寧與自在氛圍。
肯定自我價值的意義
•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在實現這個價值的過程中,如果
放棄了追求個人的獨特價值,去偽裝一個被人喜歡的人的
話,那其實是很不當的。

• 吸引來的,也不是真正欣賞你的人。

• 只有肯定自我價值,才能夠有足夠的信心去嘗試新鮮事物
,追求自己的目標,探尋生命的意義。
成熟
內在支持 ...
• 別人的嘴不在您身上,別人的評價終究是別人的,而我們
只要做好自己就好。我們沒有辦法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們,
我們更沒有必要去委屈自己討好別人。

• 成長,就是一個不斷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圓滿自己的過
程與功課。
超理智
頑固、僵硬、刻板,一絲不苟
• 超理智的應對姿態,是為了求生存,保護自己的姿態。
• 在與人應對時,忽略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
• 為了得到被認同,溝通時總是爭辯、說理認為自己是對的
,並不是表達自己。
好為人師
• 超理智的人最突出的特徵是毫無感情的客觀,不允許自己
或者別人注意感受。

• 重數據、邏輯、事實,看重環境,忽略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感受,給別人的反應往往是長篇大論的說教,看起來充滿
了智慧與權威,卻給人刻板、沉悶的印象。
超理智型人格的養成
• 原生家庭的溝通模式為超理智型,是用道理在教養孩子、
而不是用愛來支持孩子的成長,當孩子發現自己的情緒和
觀點在解決問題面前毫無作用,只能遵守框架型規則來忽
略自己的情緒和內心體驗。

• 過往成長中遇到過巨大心理創傷,以潛意識封閉的形式來
隱藏自己的情緒、脆弱和傷痕累累的內心、職業訓練的思
維習慣、行為習慣養成如軍、警校。
常道高處不勝…贏了世界卻一無所獲
• 價值觀、邊界意識明確,愛講道理,用理性說話,善於用論
典、數據、引經據典,有強迫性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傾向
於完美主義,善於批判和分析風險評估。

• 迴避、排斥、反感與情緒關聯的話題或事件,外表強大、冷
靜,內在虛弱、孤獨。

• 對事業、工作的焦點集中、專注,善於計劃、調研、執行,
對細節和局部的觀察力足夠,但只專注於「物化」的因素,
焦點清晰於事件的本身。
說的道理都懂,
但是道理並沒有解決的超理智型人心理問題
• 五 A 的愛
• 關注 attention
• 接納 acceptance
• 欣賞 appreciation
• 情意 affection
• 包容 allowing
超理智型人如何自助
• 允許自己有情緒,接納他人的情緒,正確認識情緒,構建
「自信和熱情」的狀態,讓能量積極、友善地在自體和客
體之間流動。

• 不試圖去改變他人,只能自我改變來去影響他人改變。

• 用有「愛」的眼睛去發現自己、世界、他人的美,關注
「非物化」因素,在「物化」和「非物化」因素中儘量做
到系統化平衡。
打岔
不安定,插嘴、打擾,活力過多或不足
• 打岔的應對姿態,是為了求生存,保護自己的姿態。

• 在與人應對時,忽略自己,忽略情境,在乎他人。

• 為了面對壓力,溝通時不表達自己,而是用不溝通來溝通

• 在討論問題的時候企圖分散他人的注意力,不能把注意力
放在一個主題上,而是老找些無關的話題來逃避討論。
• 打岔是超理智的反面,企圖在討論問題時分散他人的注意
力;一直改變想法,想同時做無數的活動,無法把注意力
專注地放在同一件事上。

• 打岔的相信,只要可以把帶有任何程度壓力的話題轉移注
意的方向,就可以生存下去。

• 語言:改變話題以分散注意力、不能專注於一件事上、避
開有關個人或情緒上的話題、講笑話 / 言不及義、打斷話
題、抓不到重點、避開感受
• 行為:活動力過多或不足、不安定的 / 移動的、操縱的、
不恰當的、看起來不靈敏的、慢慢的 / 表面的、爭取注意
力、傻氣的、插嘴、擾亂

• 情感:僅顯露少許真正的情緒、內心極為敏感、狐單的 /
狐立的、焦慮 / 悲傷、空虛的 / 被誤解的、害怕失去控制、
易顯示脆弱的、困惑

• 自我概念:低自我價值、缺乏自信、遠離自我、感到缺乏
控制、無法表露真實的感受、沒有人在乎、沒有歸屬感
• 資源:幽默、自發性、創造力、好玩、有彈性

• 常見的心理:困惑的、不恰當的、衝動控制不佳、憂鬱、
缺乏同理心、妨礙他人的權益、學習上的無能、精神狀態
混亂

• 反應:忽略「自我」、「他人」及「情境」
打岔者背後心理因素
• 打岔者的內心其實非常敏感,有很多的衝突與矛盾,也許是
在成長過程中,曾受過創傷、或是擁有不愉快的家庭經驗,
使各種情境下,會想將自己藏起來,甚至用輕鬆的態度、或
幽默的口吻,來降低自己內心的焦慮,然而在職場上,這樣
的溝通方式卻無法有效解決問題。

• 打岔者在討論問題時,常無法專注在一件事上,甚至可能分
散他人的注意力,相信只要可以把帶有壓力的話題,用輕鬆
幽默的方式,轉移他人注意,就可以生存下去。
面對打岔者該怎麼辦?
• 在職場或是生活中,若遇到了這類打岔型的人,我們應該
試著去理解他的無力感,時時詢問、關心他,才能達成良
好且一致的溝通。

• 因為打岔者內心常常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以及可以做什
麼?這時候就需要他人在旁提醒,詢問他現在想要什麼、
需要什麼、或是對事情的看法,檢核彼此溝通出現的障礙

打岔者怎麼辦
• 面對溝通衝突常會感到焦慮,用「打岔」來迴避問題,可
以試著在環境中,去找一個屬於你的安靜角落來紓緩情緒
、降低焦慮感,幫助自己專注在討論上,避免將別人就事
論事的溝通,誤認為是對自己的情緒。

• 找出「情緒」與「特定事件」的連結時的「情緒」就是緊
張,想辦法做一些能「安撫自己」的事情,像是用”戰鞋
”減緩「情緒」下來,這時候你的內心就會很自然地誤以
為已經不緊張了,情緒就能得到舒緩。
薩提爾模式中,
一致性的姿態是最健康的姿態
• 內在和諧寧靜,外表專注放鬆。在與人應對時,在乎自己
,在乎情境,在乎他人。

• 溝通時懂得表達自己,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內外一致。如
果心裡有某種感覺、想法與期待,那就為自己負責的表達

一致性的三個層次
• 第一層:接納感受
• 「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的感受,能夠理解和接納他們」;
「願意在不帶任何否定或是投射成分的基礎上加工和處理
他們。」具體來說就是,一致性時,個體的言語和非言語
信息(尤其是身體的反應)傳遞了相同的信息;
• 反之,則傳遞出兩種不同的、矛盾的信息。例如:我們說
自己不緊張,但是身體卻感到緊繃和僵硬,就表明我們沒
有進行一致性的表達。
• 覺察身體的反應,並了解身體所傳達信息的意義,是建立
一致性的重要基礎。
第二層:深入覺察
• 了解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和期待,活出這份渴望。有的時
候,我們不知道,也不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
放縱自己沉溺於無聊、不滿、抱怨中。還有些時候,我們
的所言所行,跟我們的渴望背道而馳。明明渴望溫暖、親
密,卻用指責、索求把別人嚇跑。

• 因而,此處,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渴望,然後為這
份的渴望負完全的責任。薩提亞說這層的要點就是「……
放棄我們曾經投射在他人身上未滿足的期待。」
第三層:身心靈合一 體察自然
• 薩提亞認為這一層是「與普遍存在的生命力保持和諧一
致」。

• 「存在於宇宙當中的我們,已經觸及到了一種能量,它來
自於地球中心,帶給我們一種根基感;它來自於天堂,帶
給我們自身的直覺。它們在任何時刻都會靜候在那裡,等
待我們去加以利用。」
一致是個選擇,不是個規則
• 看似簡單,但是並不容易,因為人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想
法與期待,或者知道自己的感覺、想法與期待,卻不一定
懂得表達,或者可能以表達出來,卻不是以負責的態度表
達,而是以控制者、受害者的方式表達,那就不是一致了

• 但必須認知的是,「一致是個選擇,不是個規則。」人可
以選擇任何姿態,但是人必須為自己負責。
一致性的溝通要尊重自我,
他人,情境,做到表裡一致的溝通
• 在一致性的溝通即一致性的生命姿態中,既考慮自己、又
關心他人,同時也能從當前的情境的角度上,針對問題作
出適當回應。

• 一致性的溝通中,自己、他人和情境都有被很好的關注,
自己的內在感受和需求的表達、語言的使用都是一致的,
沒有摻雜指責的情緒和那些具有傷害性的語言。
一致型 .. 演練
• 我的訊息表達有下形式:
• 句型:
( 1 )你的 .. :描述對方行為 -- 我感覺 ____
( 2 )使我 .. :敘述實質的影響 -- 因為你 ______
( 3 )讓我感到 .. :開放自我的感受 -- 這讓我感覺好像 _____
( 4 )我希望 .. :負責地表達出自己的期望 -- 能不能將你的 ____
_
( 5 )你願不願意 .. :保留轉寰的餘地 ( 邀請合作 ) 讓我知道你的
想法。
溝通姿態往往是從原生家庭或及父母學來的
• 家庭里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或者父母的表現,都讓我們覺
得自己這樣的姿態是最好的處理辦法。

• 與父母相處了很多年過程中。我們就習覺得各處理事物方式
是處理待人接物的最好辦法,但沒有覺察到各自的真實感受

• 當我們成長後,遇到事物時,溝通的姿態就不由自主地出來
了。有的時候是指責,有的時候是討好,有時是交替使用。
不論那種姿態,背後都是被愛的渴望
• 我討好你,我是想被愛,而不是怕你
• 我指責你,其實我是關心你
• 我開始超理智的講道理,其實是我想讓你看到我的重要性
• 當我開始打岔,我是想告訴你,我會對你不理睬

• 這些溝通姿態都是我們從原生家庭學到的資源:對不同人
用不同的方法來保護自己。
改變溝通姿態
• 每種姿態都有各自有利的一面:
• 指責姿態的人很自信
• 討好姿態的人很善良
• 超理智的人理性強
• 打岔的人很靈活
要改變,並不需要全盤否定
• 而是需要針對每種姿態加一些東西

• 指責姿態的人需要加一些替別人考慮,寬容體諒
• 討好姿態的人則需要加一些為自己著想,肯定自己的利益
• 超理智姿態需要加進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的察覺,增加一
些情感;
• 打岔姿態則需要增加對他人、自己和情境的覺察,在合適
的情境下釋放自己的創造力
5A 心靈
• 覺察 aware
• 承認 admit
• 接受 accept
• 行動(改變) action
• 欣賞和感謝 acknowledgement
• 覺察到自己的身體反應和情緒的變化,並且承擔起對自己
情緒的責任,而不歸咎於別人,我們為自己的情緒、為發
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事情負責,然後接納自己會緊張、會
生氣、會恐懼,並且看看可以做些什麼讓自己的身體舒服
些、情緒平緩些,最終欣賞自己的所做的這一切。
冰釋前嫌
• 同是問題的本質,並無是
非對錯,只是每個人看待
角度不同了,每個人採取
的溝通模式也不同了。

• 所以在 SATIR 的情境裡


,覺察自己的冰山,也關
注他人的冰山,就容易冰
釋前嫌了。
同理⼼對話練習

• 有沒有可能是 ......
• 你看起來有點 ......
• 我剛剛聽到你說 ......
• 所以你覺得 ...... 你的感覺是 ......
• 這樣聽起來,你的想法是 ......
電影《血觀音》討論
2017 金馬獎大贏家《血觀音》
• 橫掃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觀眾票選最
佳影片四大獎

• 打破以往金馬得獎電影往往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電影票
房暴衝成長兩倍

• 在 2017 年 12 月 10 日統計的 Yahoo! 台北票房榜拿下


第二名,年度票房也成為新進榜名單,擠入第 32 名。
十大金句
金句一:我是為你好
金句二:
先和解的人, 不是因為他怕輸,是因為他珍惜
金句三:對不起 我插播
金句四:公主命,ㄚ環身
金句五:我們到這年紀,什麼都看淡了,可
是,心裡沒有狠過一回,哪來的淡呢?
金句六:一定要活得像個人樣!
金句七: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金句八:你要看的是它未來的價值,而不是
眼前的價格
金句九:我是不是你的名牌包?
金句十: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
是那無愛的未來
薩提亞模式又稱家庭諮商治療,
如何用它來改善家庭內的問題?
• 薩提亞描述過健康家庭的特徵

• 1 :所有家庭成員都接納彼此在價值上是平等的。
• 2 :注重彼此之間的信任、誠實及開放。
• 3 :有一致溝通型式。
• 4 :家庭成員間彼此互相支持。
• 5 :家庭成員出共同分擔責任。
• 6 :家人相聚時有說有笑,興味盈然。
• 7 :重視家庭傳統及儀式。
• 8 :家庭成員間接納彼此的差異,同時慶幸每個人擁有其
獨特性。
• 9 :家庭成員間尊重彼此的隱私。
• 10 :各種感受都被接納與處理。
• 11 :家庭成員都被鼓勵去冒險,以及從錯誤中學習成長。
薩提亞
• 每個人都有能力找到內心的寶藏,它讓我們有能力獲得成
功,並且成長。

• 內在冰山是一份藏寶圖,引導每個人找到自己生命能量的
源頭。

• 特點是注重提高個人的自尊、改善溝通及幫助人活得更
「人性化」,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個人達致「身心整合,內
外一致」 (Congruece) 。
課後功課 - 自我成長
• 藉助冰山隱喻,探索內心深處的心理過程,就像心裡住著個諮
詢師一樣。通過自我探索的過程,可以幫助看到自己內心更積
極的東西,從而做出應對,在自己失落難過的時候,會用薩提
亞模式來安慰自己麼?

• 1. 當感到失落的時候,我會先去檢查自己哪部分的渴望匱乏了
,讓我看到我又在虐待我自己甚麼了。
• 2. 看看我的匱乏,期待用一種怎樣的方式來滿足。也許想得到
的再也得不到了,想放下想放過自己。如果還有可能,換一種
方式去實現期待,而不再固著的用受害者的角色去應對期待。
笑 . 全世界便與你同笑,哭 . 你便獨自哭
溝通姿態就是我們的生命姿態
• 走冰山自我覺察。薩提亞的冰山工具就教給人如何自我覺
察。覺察自己的渴望的匱乏,需要哪個成員滿足自己的哪
個部分,自己在使用怎樣的溝通姿態索取渴望。
• 覺察自己的期待,自己對哪個成員有哪些期待,自己在用
哪些方式應對這些期待。覺察自己的觀點,自己在用怎樣
的價值觀、觀點、想法與其他成員有差異,自己在用怎樣
的方式去處理這些差異。
• 覺察自己的感受有哪些,然後採用了壓抑、發泄還是其他
方式在處理感受。
補充資料
真正的溝通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與人連結
•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作
者李崇建使用薩提爾心理師
的「冰山理論」進行冰山模
式的深刻對話,書中有豐富
的對話範例與說明,也提供
許多對話的技巧與內涵,而
書中的當事人也透過對話覺
知自己、覺察到自己真實的
狀態、進而與自己渴望連結
補充資料
萨提亚模式的沟通姿态——《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https://www.jianshu.com/p/b59408c0874d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