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

盘古开天

盘古开天辟地,造出许多大山。他实在太累了,就躺在桐柏山歇息。当他一觉醒来的时候,碰上了玉
帝的三女儿,对他说:“我父皇见你开天辟地太孤单,叫我来认你做哥哥。”盘古高兴地答应了,愿和她以兄
妹相称。这时,苍天刮了一阵大风。大风过后,兄妹俩忘掉了天上的一切,开始了人间生活。

盘古兄妹二人,住在自己用树枝和野草搭的茅庵里,经常有妖怪、野兽来侵扰。他们就费了七七四十
九天的工夫,做了一个又大又威风的石狮子。放在桐柏山顶上,还 把这座山叫作石狮子山。从此,这一带有
石狮子镇守,妖怪野兽不敢来侵扰了,兄妹二人的日子好过多了。

盘古每天在石狮子山上摘野果,捋草籽,总要围着石狮子玩一会儿,摸摸狮子的身子,亲亲狮子的脸。
有一天,石狮子忽然对盘古说:“盘古啊!从今天起,你每天给我嘴里放一个馍,可不能忘了啊!”盘古答应
了。

妹妹每天烙馍,盘古每天送馍。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盘古往石狮子嘴里放了四十九个馍。

这天,石狮子又说话了:“盘古,别再放馍了,等我的眼一红,你就赶快喊上你妹妹,一块往我肚子
里钻。”

不久,盘古果然见石狮子的两眼发红,便立即跑回去喊妹妹。这时候,天昏地暗,乌云翻滚。石狮子
的两眼发光,像闪电一样照着盘古兄妹。他俩紧跑慢跑,刚跑到石狮子跟前,天空就下起雨点了。石狮子大
嘴一张,就把他俩吞到肚子里。刹时间,天空火闪雷霹,猛雨跟着狂风像瓢泼一样倒下来。雨越下越大,天
就下破了一道好长的口子,大雨一直突突往下流。树也淹住了,山也泡塌了,只有石狮子山随着暴水涨,越
长越高,高得就快挨着天了。

大雨下够七七四十九天,兄妹俩在石狮子肚里吃完了四十九个馍。石狮子张开嘴,把他俩吐了出来。

盘古见大水漫地,就问:“石狮子呀石狮子,是不是我们兄妹遭罪了,玉帝降祸惩罚我们?”

石狮子回答说:“你妹妹是玉帝的三女儿,她来到地上以后,天上有个面善心恶的天将,也要跟随下
来。玉帝没答应,他就私自串通雷公,雨公和风婆,一齐作恶,他们趁玉帝不在家时,撕破天幕,降下滔天
洪水,想把你兄妹淹死!”

盘古兄妹齐说:“多亏你的搭救,要不然哪有俺的活命呀!”

石狮子说:“要想永远活下去,还 得把天补好!”

兄妹俩问:“用啥补呢?”

石狮子答道:“盘古开天辟地用的斧子把儿,就能当补天的金针,这山顶上的葛藤,就是补天的金线。
快补吧!再停停水就淹住山尖了。”

盘古和妹妹听了,马上往石狮子背上一站,顶住狂风,一人拿针,一个扯线补了起来。补啊!补啊!
从这边补到那边。尽管天破得窟窿巴叉的,最后总算补好了。凡是补过的地方,一个针眼儿,就是个星点儿,
天河上密密麻麻的星点儿,就是盘古兄妹补天的痕迹。

天补好了,雨不下了,大水还 是遍地翻滚。细心一看,地下有九条恶龙在作怪,水咋会退呢?盘古手
持神斧,妹妹拉了些葛条扭成粗绳,和这九条龙搏斗起来。盘古力大无穷,将九条龙捆在一起,坐在了屁股
底下,水终于消退了。

盘古兄妹见大水消退以后,又高兴地会聚在石狮子跟前。石狮子望了望他兄妹的笑脸,说:“我能说
话,是玉帝的旨意。他给我灵魂,让我替你兄妹办事。临回天上之前,我要管一次闲事儿?”
兄妹齐说:“什么事儿?只管说吧!”

石狮子说:“如今,天下只有你们二人。你们二人也许能活几百岁,上千岁,可到你们身后,人间烟
火岂不断绝?所以我劝你俩结为夫妻,延续后代。”

兄妹俩把头一扭,说:“不中,不中!”
“咋不中啊?”

“我们是兄妹,咋能成夫妻?”

石狮子说:“天下这么好,你们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掌管,能让妖魔、怪兽横行吗?”

妹妹听着笑了笑,盘古说:“妹妹,千万莫答应啊!”他有点生气,猛一转身,被一只刚从水里爬上岸
的乌龟绊了一跤。盘古一怒,拿起一块石头,把乌龟的壳砸碎了。

妹妹心疼地蹲在乌龟那里哭起来了。盘古想了想说:“这样吧,如果乌龟能复活,兄妹就可成亲。”妹
妹哭得更伤心了。

石狮子说:“别哭了!你就把乌龟对拢起来吧!”妹妹听罢,便把大小四十五块龟壳对在一起。接着,
石狮子一跳,土溅在龟壳上,龟壳立刻结合起来。从此,乌龟壳上便留下了一块一块的花纹。

按理说,乌龟能复活,兄妹就该成亲了,可是。盘古又说:“不行!还 让我们滚滚石磨吧!俺二人在
东西山上放石磨,石磨若滚在一起,合拢起来,俺兄妹就成亲!”

石狮子说:“天上裂缝就能补,滚磨成亲也能行,开始滚吧!”

盘古兄妹各掂一扇儿石磨,分别站到东西山上,石狮子一点头,两个人就把石磨放下山了。石磨轱辘
轱辘地滚动着,天空也出现了一道鲜艳的彩虹。彩虹升起以后,二人的石磨一齐滚到石狮子面前,倒下来。
只听“咔登”一声,两扇石磨合到一起。随着磨盘的合拢声,彩虹散了,百花也开遍大地。

盘古兄妹高兴极了,一齐跑到山下的百花丛中,跪到石狮子面前,磕了头,便结为夫妻。

盘古兄妹结为夫妻以后,生了八个孩子。取名;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这八个儿子长大以后,被盘古分配到八个方向去生活。八个儿子去八方,盘古在中央,以后这八方加
中央,就称为九州。

盘古的八个儿子出生不到一百年就相继死去。(比起盘古夫妇的寿命,一百年也是短命)盘古很伤心,
就到处奔走。寻找八方儿子的灵魂。不知走了多少年,盘古走遍了天南地北,把八个儿子的灵魂都找到了,
收到了石狮子山下埋了。现在,盘古山以南约三十里的“八子山”还 非常壮观。还 能分清哪是盘古的大儿、二
儿、三儿……

盘古夫妻失去了八个儿子以后,就捏泥做人。今儿捏,明儿捏,捏了成千上万,晒了满场满院。

盘古把泥人一摆弄,泥人就能走会跑了,妹妹朝泥人一吹气,泥人就会说话了,又喊爹,又喊娘,盘
古夫妻心里乐开了花。

这一天,盘古夫妻商量,打算给每个泥巴人起个名字。泥巴人根据盘古夫妻的吩咐,一个一个的从场
院里跳出去,有的爬到桃树上,有的爬到李树上,有的坐到石头上,还 有的站到河边上……盘古说声好!大
家都有名了。爬到桃树上的叫桃,爬到李树上的叫李,坐到石头上的叫石,站在河边上的叫河……

这些泥人学会了好多的本领,盘古夫妻就把泥人的名当姓,分别又派向四面八方生活去了。他们有的
去种田,有的去打猎,有的丧捕鱼……

以后年长日久了,盘古山上又修了盘古庙,盘古爷和盘古奶的神话故事也在各地流传开了。
伏羲和女娲的故事
从前,天地是相连的,东过了东洋大海,西过了昆仑山,就到了天河的两头;南方和北方,各有一座
关卡,叫做南天门和北天门。谁要是过了天河,或者进了南、北天门,就到了天神们的世界里去了。

有一天,玉皇身子不太舒服。王母急忙离了瑶池,到玉皇宫里去探病。只见玉皇双眉夹成了个“八”
字,唉声叹气不止,便问玉皇哪里不爽快。

玉皇说:“唉!你看凡人越来越灵泛(聪明)了,总有一天我这天帝位子会坐不成!”

王母安慰玉皇:“你不要多心过虑,凡人东渡不过大海,西翻不过高山,南有司天圣帝守关,北有真
武大帝把卡,他们如何上得天ぃ俊

“我的十盏天灯(太陽),被他们射黑了九盏,说不定哪天,他们会将箭射到我灵霄殿来的。”
“凡人五百年要遭一次劫,天神五百年要临一次凡。我替你到凡间去一趟吧!”

王母告辞了玉皇来到人间,变成一个叫化婆婆,要试试凡人的善恶,看看玉皇是不是自寻烦恼瞎操心。
她讨到东家,东家骂;讨到西家,西家嫌。上屋里老倌子拿拐棍赶她;下屋里细伢子使恶狗咬她。她叹了一
口气说:“凡间世上果然没有一个好人,凡人真的要遭劫了!”

她走到河边,遇到两个没有父母没有家的兄妹,哥哥叫伏羲,妹妹叫女娲。他们住在船上,靠叉鱼为
生。伏羲见叫化婆婆可怜,要留她做自己兄妹的母妈;女娲见叫化婆婆可怜,拿米饭和鲜鱼款待她。她又叹
了一口气说:“凡间还 是有好人,人应该遭劫,但是不应该绝种。”

她告诉兄妹两个说:“天要降灾了,你们快把柴米准备足,躲在船上莫下来。天灾来了的时候,你们
只能救畜牲,不能救人,记住,记住……”嘱咐完了,她就离开了伏羲女娲兄妹,来到困龙山。

困龙山洞里睡了一条大黑龙,它一觉要睡五百年,一醒就要闯大祸。王母叫醒了它,命令它快去收尽
世上的人。再回来睡觉。黑龙被吵醒了瞌睡,一肚子脾气当面不敢发,等王母走了,一下冲出洞来,驾起乌
云,来到天河边上洗了个澡。一尾巴把天河打缺了一个口子,憋着口气,又回山洞里睡觉去了。

伏羲和女娲刚装满一船柴米,大雨就接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洪水淹齐了天河缺口。小船在洪水中漂
荡,有一个人漂到船边,兄妹两个见他可怜,不顾王母的嘱咐,把他救上船来了。后来还 救了一只乌龟和一
条狗。小船漂到了困龙山下,兄妹两个叫救出的那个人守船,自己带着乌龟和狗,上山去找个安身的地方。
那个守船的人是个没良心的家伙,等伏羲、女娲上了山,就偷偷地把船开走了。

兄妹俩拿着鱼叉,东寻西找,找到了困龙山洞,认为是个安身的好地方,正打算下去把柴米搬进洞来。
狗的鼻子灵,闻到了洞里有股怪味,就低声向兄妹说:“进去除妖怪吧,不杀了它,莫说我们住山洞,就连
活也活不成。”

兄妹转身进了洞,见黑龙睡得鼾↓〉摹A桨延悴嬉黄胂拢女娲的叉刺进了黑龙的喉嗓,伏羲的叉挑开
了黑龙的肚皮。黑龙受了致命伤,负痛冲出洞来,向东南方滚去。霎时山摇地动,黑龙滚过的地方成了一条
弯弯曲曲的泥水河,洪水随着这条河,流进了东洋大海。黑龙滚下海里死了,王母说的“凡人五百年要遭一
次劫”的话,不能兑现了。这条河,就是有名的黄河。

兄妹两个下山来搬柴米,哪晓得洪水不见了,小船也不见了。兄妹两滚以为那个守船的被黑龙害死了,
女娲还 大哭了一场。然后,他们带了乌龟和狗住进了山洞,靠上山打猎,下河叉鱼过日子。衣服破得不能穿
了,热天就用树叶子遮丑,冷天就用野兽皮御寒。

一天,伏羲对女娲说:“世上没别的人了,人会绝种的,我们成亲吧!”

女娲说:“我是妹来你是兄,兄妹同胞一母生,哪怕世人会绝种,兄妹不可结成亲。”

兄妹两个争不清,就叫狗来评理。

狗说:“两朵花开分雌雄,一条藤子一条根,要想开花能结果,兄妹应该结成亲。”

女娲不服,又把乌龟喊来问。

乌龟说:“天上起云雨落地,草木开花有生机,父是天来母是地,兄妹应该成夫妻。”

女娲还 是不服,对伏羲说:“我们围着一座小山跑,你抓得到我,我就做你的妻子。”

女娲在前面跑,伏羲在后面追,从太陽升起追到日头偏西,还 没追得上。乌龟对伏羲道:“她跑你
也跑,从少追到老。她跑你不跑,一把抓住了。”

伏羲信了乌龟的话,躲在山石后面不追了。等女娲跑近身边,就钻出来一把抓住女娲。兄妹两个成了
亲。所以,现在很多地方的夫妻们还 是以兄妹相称。

女娲恨死了乌龟,骂乌龟说:“不要脸的东西,以后不准你出头露面了!”从此,乌龟常常把头缩进
壳里,要等没人时才敢伸出头来。她又骂乌龟说:“多嘴多舌的东西,以后不准你开口说话!”乌龟从此就
变成了哑巴。
女娲的气还 没有消,撒了一泡尿在乌龟身上,跺了它一脚,再把它踢到河里去。乌龟的壳从此有了
裂纹,身上也带尿騷气了。这就是“两公婆,热和和,把个媒人踢下河”的来由。

兄妹成了夫妻,女娲很怕丑。她摘了一片芭蕉叶子带在身边,看见伏羲和狗,就把芭蕉叶子遮住脸。
后来,姑娘们出嫁,就用绫帕遮脸;花轿后面还 要跟上一把长柄遮陽扇呢。

不久,女娲怀了孕。伏羲见妹妹害羞,总是一清早就带着狗出去打猎,要到天黑才回山洞里来。女娲
一个人越闲越发闷,越闷越发慌,每天早晨到小河边去洗脸,就对着河水照照映出的自己的面貌,用泥巴捏
成个妹仔头像;下午去洗澡,就照着自己的身体,捏个妹子全身。把头像安上去,就成了个泥巴妹仔。日子
长了,她整整捏出了一百个泥人来。她怕雨打风吹弄坏了泥人,就把它们陆续带回到山洞里,心里慌的时候,
就对着这些泥人自言自语,自唱自笑,来打发怀孕期间的郁闷日子。

那天,伏羲从山上摘到了一个像人手的柑子,气味香喷喷的。他想带给女娲,让她心里快活快活,就
改变了平日的习惯,大白天就回山洞来了。刚进洞,就看见了女娲捏的泥巴妹子,一个个都像女娲,忍不住
啧啧称赞起来。这时,忽然听到了女娲的哼声,知道她发作坐草(生孩子)了。他连忙丢了香柑子,进里面去
照顾女娲。

女娲生下了一个肉球,形状像石榴,落地就蹦,见风就长,直往洞外蹦去。伏羲吓了一跳,连声喊:
“妖怪!妖怪!”操起鱼叉使起狗,跟着就追,看看离得不远了,一叉射去。肉球被射中了,再也蹦不起了,
就在原地旋转起来。狗奔上前去,咬住就拖。肉球的皮被撕开了,里面跳出一百个细伢子。伢子也见风长,
一下子个个都成了健壮的美少年,个个像伏羲。他们一齐跪在伏羲面前,亲热地喊爹爹。

洞里的那些泥巴妹仔,被那只柑子的香气一熏,都活了。她们来到女娲面前,亲亲热热地喊母妈,帮
妈做这样,动那样,乐得女娲欢天喜地的嘻嘻笑。

伏羲带着一百个伢子回山洞来拜见母妈;女娲也叫那一百个妹仔拜见爹爹。她望着这一大群崽女,再
也不怕丑了,对他们说:“世上没有别的人了,你们兄弟姊妹就都成了亲吧,我和你们的爹爹,也是兄妹结
亲的。”

正当大家好像泡在糖水里一样甜的时候,乌龟也含着一只鲜红的桃子回山洞来凑热闹了。它自从被女
娲踢下河去以后,挨着河底往上游爬,爬进了天河的缺口。它在天河里看到了这只从王母蟠桃树上掉下来的
桃子,随着河水漂荡。它想:这正是报答伏羲兄妹救命恩情的机会,也可以解解女娲对自己的怨恨,便含了
桃子,爬回困龙山来。由于它含过蟠桃,闻足了蟠桃香味,就成了“千年不死的老乌龟”。

伏羲、女娲分吃了桃子,也分了一片丢给狗吃。他们两个都成了长生不老的人了;狗是从地下舔起来
吃的,所以就成了“地⑿摹薄>菟担现在的狗被打死了,只要把它丢在地上,它沾了地气,就会慢慢活转来。

从此,人世间有了“三多果”:伏羲摘回的柑子叫作“伏手”,人们用它来祝人多福,因为人类的幸
福是它带来的。还 有桃子像蟠桃,石榴像女娲生下的肉球,人们就用它们来祝人多寿、多子。伏手后来被人
们叫变了,叫成了“佛手”。女娲做出了这多妹仔,生出了这多伢仔,因此,后人把她称为“送子娘娘”。
又因为她叫崽女们成了亲,后来,她又在月亮里住过,就敬她作“月老神”(即媒神)。

困龙山上的黑龙早死了,人们就把它叫成了昆仑山。昆仑山上的人,越来越多,住不下了。他们分别
到各地去谋生,子子孙孙,散布在五洲四海,立起了千邦万国。直到现在,人们在洗过澡后,只要在皮肤上
擦一擦,总是擦得出墁(污垢)来,就因为人类的祖先,有一半是用泥巴做的。

女娲见泥巴妹子被佛手香熏得活,就在昆仑山上寻了块五色石头,天天用佛手香去熏。天长日久,石
头也被熏灵了,叫它大就大,叫它小就小。她叫乌龟把这块石头含到天河,把黑龙打开的缺口给补上了。

凡间的人更多了,光靠掘草根、摘野果、打鸟兽、捕鱼虾,那是不够的。伏羲和女娲就和狗打商量。
狗说:“我游过天河,找王母求救去!”

狗见了王母,向王母说明了来意。王母叫它到谷仓里去取种籽。它在天河里把身子打湿,在谷仓里打
了个滚,沾满一身的谷子,谢了王母回凡间,走到天河边上,它再也不敢游水过河了。它怕河水洗掉了谷种,
就求河边的一个驾船老头,将它渡过河去。那个驾船的老头,就是伏羲、女娲从洪水里救起的那个人。他偷
走了小船,逃到天河,躲藏在天河岸边过日子。他老了,狗认不出他了,他却认得狗,怕狗回去告诉伏羲兄
妹,就一篙子把狗打下了天河。

狗身上的谷种被水冲走了,它只好氽着脑壳,拼命翘起尾巴,奋力游过天河,给人们带回了一尾巴的
谷种。所以,后来的谷穗子的形状就像狗尾巴。狗也被天河水呛嘶了喉嗓,就只能汪汪叫,再也说不清话了。
玉皇知道了这一切,就埋怨起王母来。他说:“你为什么要留下两兄妹,还 要给他们粮食种籽?现
在人更多了,我也更放心不下了!”

王母说:“不要紧!”她从头上拔下金簪子,朝东方一划,东洋大海和天分开了;朝西方一划,昆仑
山也和天分开了。朝南、北两方各一划,两座天门也升高了。她问玉皇:“这下你总放心了吧?”

玉皇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答道:“怎么放得心呢?他们总有一天会要上天来的!”

嫦娥姑娘的传说
玉皇大帝暮年添一幼女,长得聪明伶俐、如花似玉,她自小爱在月光下跳舞,故取名嫦娥。
嫦娥是天宫的美女,她天天同丫环游玩御花园,玩起来她不顾天规,忘了父教,忘了念经,也忘了
自身,玉皇大帝拿她毫无办法。

海龙王的三太子听说天宫有个嫦娥,貌似牡丹花,他多次在龙王面前求情,要娶嫦娥为妻。
龙王下旨,虾兵蟹将去天宫提亲。虾婶能说善辩,便当仁不让,担当起说媒的差使。

虾婶躬腰驼背翻云拨雾窜到天宫,面朝玉皇大帝深施一礼道:“恭喜玉皇,贺喜玉皇!”玉皇
大帝端坐大殿闭目养神,忽听虾婆口口声声说是道喜,便呵呵冷笑几声:“俺修行千年,从没喜事降
临,难道有甚喜事,快快讲来。”虾婆道:“俺受龙王之托来给太子提亲,这不是大喜么?”玉皇听到
提亲二字,惊喜地问道:“是哪个太子呢?”虾婆弯腰跳到地中央,双掌合拜说道:“三太子武艺高强,
人品端庄,他是海龙王膝下的神童。”玉皇闻言大喜道:“原来是龙王三太子。”“正是那个神童。”玉
皇问:“三太子年长几岁?”“属龙年十五,正月十五辰时生。”“原来和小女同岁同日生。”夫人答话:
“小女嫦娥比三太子晚生三个时辰。”虾婆说:“天配的一对哟。”夫人道:“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
讲?”“夫人讲来。”“小女嫦娥要亲自相女婿。”玉皇听言大怒,一掌甩给妻子一大嘴巴:“多嘴婆娘,
押入冷宫永世不得见我。”他对虾婆说:“亲事应允,择好吉日花轿抬亲。”说完拂袖下殿。

天宫御花园有个童工名叫吴刚,这后生生来英俊勤快,他是花园里的勤杂工,把花园收拾得
干干净净。园里树高叶茂四季果香,草绿花红冬暖夏凉 ,寒冬腊月无冷意,夏天阵阵清风爽。每当
嫦娥和丫环到来,吴刚便躲在石山后边,偷偷看嫦娥舞姿;悄悄听嫦娥歌唱,他望着嫦娥舞,听着
嫦娥歌,入了嫦娥迷。

那天,嫦娥问丫环:“花园这般美好,咱姐妹常来游玩,咋不见那位勤快的老翁呢?”丫环呵
呵笑:“哪里是老翁,是位美貌的少年郎。”嫦娥闻言心想:如果同他见上一面便知分晓,她无心歌
舞佯装疲倦,坐到石凳上一动不动,要丫环煮茶伺候,要上等的香茗,须煮三个时辰,丫环遵命飘
然而去。嫦娥站起连叫:“少年郎!少年郎!”她边唱边舞,“园中花儿朵朵开,种花哥哥快出来,”
吴刚听着嫦娥的声音,随即跳出石山奔向嫦娥:“嫦娥姐,公主!奴俾有礼了。”他深深弯腰,嫦娥
定睛望去,眼前乌发如墨染,不见少年容颜,她说:“免礼!”嫦娥吴刚对视相望,两人面颊似三月
桃花,半晌没有说话。嫦娥问:“你的大名叫甚?年龄有几?”“俺姓吴名刚,今年十八春。”嫦娥说:
“吴刚哥在上,受小妹一拜。”吴刚后退三步:“不敢、不敢。”他连连作揖。嫦娥心想: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便摆起广袖翩翩行礼:“吴刚哥俺可寻到你了,俺嫦娥定要许配你。”吴刚听言大吃一惊,
他撒腿就跑,嫦娥紧紧追赶,吴刚说:“小妹听俺讲,玉皇大帝怪下罪来那还 了得。”嫦娥将手帕抛
出,飘飘悠悠落到吴刚手中,吴刚站定频频点头,嫦娥说:“吴刚哥,方巾是件宝,它与咱终身相
伴。”两人对面微笑。这时丫环急呼小姐:“茶来了。”两人才分手。

玉皇大帝召唤,丫环扶嫦娥上殿,玉皇面带笑说:“恭喜女儿,为父将你许配龙王三太子,选
好吉日明晨完婚,女儿已是龙王三太子的夫人了。”嫦娥听言不禁打个冷战说道:“女儿明下誓愿,
终身不嫁,不离天宫。”“女孩儿家哪有不嫁的道理。”“女儿害怕大海。”“大海很美丽,那里鱼虾姑
娘成群,珊瑚海花剔透,那真是水晶世界哟。”他洋洋自得:“今后老父海底的事儿也要管上一管。”
嫦娥生气地说:“父王上管天宫下管海底,你不怕天塌地陷粉身碎骨么!”“你口出狂言,气煞我也!
丫环伺候,送公主上轿。”玉皇大帝冷笑几声退下。

嫦娥回到闺房,吴刚马上赶来,有一使女名唤小翠,长得还 算俊秀,她愿穿嫁衣扮新娘进龙
宫,嫦娥千拜万谢替身人。嫦娥对吴刚说:“咱俩扮成送亲人,送花轿出天门,千万带好方巾。”

嫦娥吴刚站在花轿两旁,她掀起轿帘看看新娘子,小翠捂着嘴偷笑。龙宫将近,嫦娥抖动方
巾,空中浮白云,飘飘悠悠两人落到一片树林,来到人间修屋盖房成了亲。

玉皇庆贺万年大典,公主纷纷登殿,惟独嫦娥迟迟不见。玉皇等得不耐烦随问:“嫦娥哪里去
了?”话声刚落,嫦娥、龙王三太子双双面朝父王,玉皇盯着嫦娥狠狠端详,他觉察不像,拍案问道:
“你是哪个?”“小女嫦娥。”小翠回答。玉皇大怒:“大胆奴才,一个黄毛丫头竟敢冒充公主。”他气
得脸青唇紫,吩咐左右将这丫头扔下天宫。龙王三太子惊呼:“还 我嫦娥!还 我嫦娥!”他将要大闹
天宫。这是后话。玉皇下旨捉拿嫦娥归天。

嫦娥和吴刚在人间过了许多年,生下一双儿女,儿子叫玉兔,女儿叫玉环,吴刚教玉兔田间
劳作,嫦娥带玉环纺花做饭。大雪纷飞腊月天,全家来到荒郊游玩,雪姑雪翁前来祝幸,滑雪跳舞
玩得酣,嫦娥觉得昏沉沉难睁眼,刹时天昏地暗,她忙将儿女拉到身边,痛诉在天宫的遭遇,儿女
静听娘的衷肠,眼泪滴滴往外淌。嫦娥说:“娘不能在人间久留,要奔向月宫,你们姐弟留去自
由。”玉环说:“俺是娘的一双眼,观察风云变幻。”玉兔说:“俺是爹的好帮手耕地种田。”全家抱头
痛哭泪滴涟涟,哭得乌云密布,哭得雷鸣电闪,黑煞神传命:“玉皇下旨,嫦娥速回天宫!”嫦娥望
空啐了一口,吓得黑煞神后退三千丈。

随后,嫦娥、吴刚抱着一双儿女飞奔月宫。黑煞神禀报玉皇:嫦娥奔向月宫。玉皇闻言大怒,
命他一口将月亮吞下,黑煞神发了愁,月亮圆得像个球,硬得像车轴,啃啃啃不动,咬咬咬不透,
他大嘴一张吞到嘴里,卡破了喉咙。月亮失去光泽急坏天下百姓,大家敲得铜锣叮当响,铜盆响叮
当,黑煞神听到铜锣声浑身酥软,喘息不止慢慢吐出明月,圆圆明月当空照,嫦娥月中笑。下边再
讲龙王三太子追嫦娥。

“嫦娥”被抛出天宫,急煞了龙王三太子,他顿足捶胸怒骂玉皇。他乘着旋风钻入海底,搬来
虾兵蟹将大闹天宫:“还 我嫦娥!还 我嫦娥!”呐喊声惊天动地,刀光剑影杀气腾腾,闹得大小神灵
不得安宁。

玉皇自知理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将众公主召到身边求援道:“你们哪个愿随三太子进
龙宫,替父解忧消愁,俺将珍珠翠宝给爱女享用。”大姐、二姐说:“俺姐妹诵经念卷数百年,哪有
仙女嫁夫男。”摇摇头往后站;三姐、四姐说:“俺姐妹从早到晚,终日烧香拜仙,不顾红尘不思
凡。”摆摆手往后站;五姐、六姐说:“爹爹教俺天宫修炼,半路嫁男俺不干。”说完气愤地望空叫了
声“母后!女儿来了!”愤然离去;七姐没言声跟着下殿;八姐理理鬓发口称:“爹爹听俺言,小女虽
古稀之年,白发苍苍。绵褶满面。俺常想象九妹青春容颜,要变得年轻不难。”玉皇欣喜,不由说道:
“女儿坐下慢慢讲。”“爹爹听着,俺穿嫦娥衣,扮妆嫦娥妹,跳个嫦娥舞,唱出歌曲同样甜。”玉皇
大悦扶案而起:“好个孝顺的闺女,传下圣旨,明日设御宴庆贺嫦娥重归大海。”文武两官准备宴席。
八姐对着梨花镜端详,面似核桃发似霜,冲了三盆乌发粉,白发根根落满盆,搓来揉去刹时
满头乌云,胭脂香膏脸上搽,盖上道道皱纹,身穿红I溃腰系绿H梗红花绿叶插满鬓,三寸金莲移
碎步,摇摇摆摆会夫君。

八姐、龙王三太子前后上殿。三太子口称:“父王万岁!”他深施一礼。“贤婿免礼。”玉皇道:
“嫦娥儿见过三太子。”八姐羞羞答答躲在丫环身后小声说:“当着众人面,俺心慌意乱,话到嘴边难
言。”她哭了,玉皇示意“左右随朕退下。”文官武将,使女丫环悄然离去。

三太子望着嫦娥,八姐眯着笑眼偷看三太子,两人对视一笑。三太子满眼是美貌的娇妻,娇
滴滴像初绽芙蓉,飘飘然扑到三太子怀中,叫声:“夫君啊官人!你把为妻想煞了。”夫妻抱头痛哭
泪流如雨。三太子闻到脂胭味儿,起了疑心,他想嫦娥不曾涂抹脂粉,这浓烈的香气从何而来,他
定睛一看,吓得出了满头大汗,指着八姐问道:“你是哪个?”八姐低头遮面说:“你曾记得,父王把
俺推下天宫,多亏云姑救命,将俺接到云中,云里飘飘荡荡似游神,昼夜 盼望见夫君,今天有幸相
见,你竟这般逼俺,俺好命苦哟。”她泪流满面,脸上的脂粉,泪水浇得花花斑斑,三太子气得咬牙
瞪眼,说道:“俺的娇妻嫦娥是俊秀女子,你这妖婆岂能骗俺!”八姐说:“夫君息怒,常言说人无百
年少,花无百日红,咱夫妻分别数十年,年轻的容貌都在变。”她掏出梨花镜道:“夫君照一照你哪
是当初的少年。”三太子往镜子里看,见一白发苍苍的老太婆站在身边,说声:“老妖婆你吓死了
俺!”袖子一甩腾空而起,拨云驾雾游入云层。

风雷电闪乌云滚,倾盆大雨从天流,刹时彩虹天边挂,雨过天晴。云中走来红妆女,慢言细
语说了话:“三太子慢行。”他猛回头吃了一惊:“谁家的小姑娘?”“家住太空云里,碧云就是俺的名。
春天降细雨,冬天挡北风,一年四季忙碌,为的天下百姓。”云姑娘叙叙叨叨,三太子拔腿就跑,云
姑娘背后喊几声:“嫦娥住在月宫,早已和吴刚成亲,你追赶无用。”龙王三太子不回头,他跟着月
亮往前走,他走月亮走,他停月亮停。走走停停望到摸不到,始终挂在半天空。

八姐恼羞成怒独坐绣房,忽听丫环禀报,立即奔向月亮,八姐重理云鬓,插花抹粉套上红装,
左手牵使女右手牵丫环,八姐乘旋风游到云层,拨开云雾太陽出,陽光刺的眼睛疼,她脚轻头重一
个跟头变成一颗火星。三太子追月亮,追和不追一样,追了三百三十天,归根没追上,累得腰酸腿
疼连叫嫦娥几声,累成一颗海王星。蹲在天边一动不动。它发出一点微弱光明,遮住八姐的眼睛,
使她看不见三太子,看不见嫦娥在月中,八姐的小丫环变成两颗小行星,躲在远处眨眼睛。嫦娥传
说中的四颗星,至今仍挂在天空。
莲花女
说起千佛洞,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古时候,有许多国度。在一个国度里,有一座林木
葱茏的大山,住着两位道人。住在山南的叫南窟道人;住在山北的叫北窟道人。

有一年盛夏,天气奇热。南窟道人虽在山洞中修行,也热得大汗淋漓。他来到山下,脱去衣
衫,跳进泉水中洗起澡来。

南窟道人离开清泉之后,有一头母鹿来到泉边饮水。谁知,母鹿喝了道人洗过澡的泉水,就
怀了孕。按鹿的习性,生小鹿一定要回到原来受孕的地方。这天,母鹿来到泉边,卧地分娩。但生
下的不是小鹿,而是一个清秀俊美的小女孩。

正在坐禅的南窟道人,听到母鹿的痛苦叫声,来到泉边。母鹿看见陌生人,掉头撒腿就跑了。
南窟道人便把女孩抱回山洞,当作亲生女儿精心抚养起来。因她是鹿所生,所以取名鹿女。

光陰如箭,转眼之间鹿女已长成为大姑娘,出脱得如花似玉一般。道人把她视为掌上明珠,
从不让她一人离开山洞一步。一天,鹿女不小心将火熄灭了。道人很不高兴,没有火,怎么过日子,
他愁眉不展。

鹿女说:“爹,你莫发愁。山那边不是有位北窟老人吗?我到那里去借个火种。”

南窟道人深知北窟道人的为人,但没有火不能生存,只好答应了。

鹿女轻盈地朝山北走去。说也奇怪,她每走一步,脚下就生出一朵莲花来。在她所经过的蜿
蜒崎岖的小路上,鲜艳的莲花争相开放,阵阵异香随着轻风飘进了北窟。道人闻香出洞,看到鹿女
步步生莲的奇景,惊呆了。又见她深深作揖说:“道长在上,小女有礼。请借火种一用。”

北窟道人望着风姿绰约的鹿女,心想:如果让北窟四周开遍莲花,岂不变成仙境了吗?于是
说:“你借火种不难,必需从右边绕窟走上七圈。”鹿女微笑着点了点头。她走一步生一朵莲花,走
十步生十朵莲花……。北窟道人又让她从左边绕窟走了七圈,才把火种借给了她。从此,北窟前后
左右莲花盛开,香气袭人。莲花女的名字也从此传开了,再也没人叫她鹿女。

一天,国王带着近臣侍从,到这座大山打猎。走到北窟前,被莲花吸引住了。唤出北窟道人
问:“这满山的莲花是你种的吗?”

“王啊,不是我种的。是南窟道人的莲花女步下生出来的。”

“你若哄骗我,小心老命!”
“半点不假。那莲花女貌似天仙,我敢发誓,国中再无第二个美女能比得上她。”

国王火速赶到南窟,在那儿果然看到了一个他从未见到过的美女在窟前浇花。国王十分高兴,
就把莲花女选为妃子,要她立即进宫。南窟道人听了,气昏了过去。莲花女唤醒他后,父女俩抱头
痛哭,哽咽不止。国王便令武士推开道人,把莲花女拉上马,带回了王宫。

南窟道人失去了莲花女,哀痛不止,从此滴水不进,再也没有走出洞来。

莲花女进宫以后,国王封她为王后,受到百般的宠爱。她怀孕后,不生男,不生女,却生了
一朵含苞莲花。国王又气又恼,把它看作是不祥之物,把莲花胎扔进大江里,还 把莲花女打入了冷
宫。

大江下游有个小国。这天,小国的王公大臣正在江边玩乐。突然发现一朵含苞莲花顺水漂来。
国王令人打捞上来,只见花瓣徐徐张开,上面坐着一千个婴孩。国王欢喜极了,下令选来一千名奶
妈为婴孩们哺乳。等到一千个孩子长大成人后,国王又挑选了武艺超群的师父教他们练武。几年之
后。他们个个武艺高强。挂帅出征,从没打过败仗,使小国很快强盛起来。当他们知道自己出生的
经过后,就率兵逆江而上。一直打到莲花夫人所在的王城下。声言要报杀母之仇。

这时,国王已经老了,他见兵临城下,惊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位老臣知道千子将军的底细,
报奏说只有莲花夫人才能退却重兵。老国王别无良策,只得从冷宫中把莲花夫人叫了出来。

莲花夫人上了城楼,举目四望,见城下围兵千重。阵前有一千匹骏马,坐着一千员虎将。个
个披甲荷槍,威风凛凛。她心中喜怒交加,真想让孩子们杀进王城,报仇雪恨。但她一想:打仗必
然相互残杀,死的还 是百姓子弟。于是,对城下孩子们说:“孩子们,我就是你们的母亲,我你两
国只能和好,不能动刀动槍。”

谁知他们不相信母亲还 活着,说:“你别骗我们了,我们母亲早被杀害了,此仇不报,决不
罢休!”

莲花夫人珠泪满面地说:“你们的母亲并没有死。若不相信,有乳汁可作证。我的乳汁若不进
你们口中,那就是冒名骗人,你们再攻城不迟。”说着,她解开上衣,用手挤乳,只见乳汁像喷泉一
样,冒出千道银丝细雨,飞洒城下。千员大将像饮醇酒蜜汁一样,咽下乳汁。方知母亲未死。他们
一个个赶忙下马跪地,齐声高呼说:“望母亲恕罪,愿听母亲教诲!”就这样,后来两国未动干戈,
相好百年。

相传,莲花夫人被打入冷宫以后,她信起佛来;她的一千个儿子,因此也入了佛门。人们开
凿石窟,塑的、画的就是他们的像,千佛洞也就此得名。
天女散花
盘古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开天辟地以后,叫他的大儿子管天上事,人称玉帝;叫他的二
儿子管地上事,人称黄帝;叫他的女儿管百花,人称花神。

盘古开天辟地用力过猛,伤了五脏六腑,他快死时,把女儿叫到跟前,拿出一包百花种子说:
“这是一包百花种子,交给你了。你要往西走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那里有净土山一座,你可取净
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把这百花种子种在净土里。你再往东走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四里,日头洗澡的
地方,那里有一潭真水,不蒸不发,你可取真水一担,灌浇百花种子,百花种子就会生芽出土。你
再往南走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里,那里有善水一潭。你可取善水一担,对花苗喷洒,花苗结出骨朵。
然后,你再往北走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里,那里有美水一潭,你可取美水一担,用美水滋润花骨朵,
会开出百样的花朵。你用这些花给你大哥点缀天庭,给你二哥江山增色。”盘古说完,两眼一闭就死
了,尸体即化做一座盘古山。

花神按父亲的嘱托往西走了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取了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播上了百花
种子。向东向南向北取来真善美三潭里的水,精心育花。果然,这天百花怒放,好看极了。她喜气
洋洋地报给玉帝。玉帝便随着妹妹来看花,大喜,说道:“妹妹不辞劳苦,在天上育出百花,用百花
美化天庭,天庭不就成我的御花园了吗?”

花神说:“当初父王开天辟地,让你管九霄,让我二哥管九州,让我育出百花给你点缀天庭,
给二哥江山添秀。如今,我已把百花育出,哥哥可助我一臂之力,把这些百花撒向人间。”

玉帝答应,立即送出一百名仙女,说:“我封你们为百花仙子,受花神管。你们可随意采花,
采牡丹的是牡丹仙子。采荷花的是荷花仙子。把你们采来的花洒向人间。”

百花仙子听罢,手托花篮,在御花园中穿梭往来,采各自喜爱的鲜花,片刻工夫,花篮就取
满了,然后一手托花篮,一手抓花,飘飘撒向人间。

天女散花,飘落九州,落地生根。从此,人们有了百花。
太阳和月亮
罗神爷爷和罗神娘娘繁衍了人类后,本来地上只有一百个姓,后来,不知从什么地方又来了
二十个姓,地上就有了一百二十姓人了。那时候,这里炊烟袅袅,那里歌声绕绕,毕兹卡(土家族)
的子孙像笋子一样发起来,角比(苗族)帕比(汉族)的子孙像苗苗一样长出来,人多得数也数不清,世
界上热热闹闹。突然,有一天,天上出现了十二个太陽。十二个太陽像十二个火球,挂在天边,日
夜 不停地晒,井水晒干了,河水晒干了,树木晒焦了,岩头晒破了,黄狗伸出舌头喘大气,一百二
十姓人晒死了二十姓人了。

“怎么办呢?”毕兹卡看着角比,角比看着帕比,谁也想不出办法。这时候,毕兹卡有个后生,
名叫卵玉,他一拍大腿,站起来说:“我去射太陽!”卵玉的本领大家是知道的:碗口粗的竹子,他
一手能拔起三根;水桶粗的大树,他一手就轻轻提起来了。他要去射太陽,人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
身上了。卵玉拿出平日打猎的弓箭,拉满弓,“嗖”地一箭向太陽射去,还 差九千九百九十丈呢,箭
头就掉下来了。

怎么办呢?人们都动脑筋想办法。

“我们用桃树杆来做弓吧!”“我们用柳树条来做箭吧!”毕兹卡很快就想出办法来了。

于是,人们砍回了桃树,砍回了柳树,做成了弓箭,交给卵玉。卵玉用足全身力气,“嗖”地
一箭向太陽射去,还 差七千七百七十丈呢,箭头就掉下来了。人们又着了急。

“卵玉,你到八面山上去射吧!”有人又想出了主意。

对,八面山高,爬上八面山,准能射着太陽。卵玉一口气爬上八面山,累得汗水像小溪一样
流,背上的皮被太陽晒脱了三层,嘴皮上干起了指头大的血泡泡,他气都顾不上歇,立即取下桃弓
柳箭,“嗖”地一声向太陽射去,还 差三千三百丈呢,箭头就掉下来了。

怎么办呢?卵玉朝前一看,好,八面山顶上还 有一棵马桑树长得齐天高。卵玉欢喜极了,爬
上八面山顶,哎,凉 爽哩!卵玉来到马桑树下,听见淙淙淙的泉水声。他朝悬崖边一看,岩边还 有
泉水哩,卵玉咕咚咕咚把一塘水都喝光了。卵玉松了松腰带,抱着马桑树就往上爬。爬了一千丈高,
卵玉腰酸臂痛了。他坐在树杈上,歇了一口气,又继续往上爬。爬了两千丈高,他的脚板磨起了血
泡泡,再也爬不动了。卵玉咬紧牙关,忍住痛,坚持着一把一把往上爬。爬了三五一十五个时辰,
终于爬上了马桑树巅。卵玉坐在马桑树梢上,朝太陽一看,太陽还 是高高地系在绳绳上。卵玉取下
背上的桃弓柳箭,向系太陽的绳绳射去,绳绳断了,一个太陽从天上掉下去了。地面上的毕兹卡们
欢呼起来了,角比和帕比也欢呼起来了。卵玉无比激动,又掏出箭来,“嗖、嗖、嗖”,一连射了九
箭,又射下九个太陽。天上还 剩下两个太陽了。卵玉掏出箭来,还 要射。那两个太陽眼看着就要丧
命了,吓得心惊胆颤,连忙向卵玉求饶。卵玉猛然一想,不能再射了,要是将所有的太陽全射掉了,
地面上不就一片漆黑了么?于是,卵玉收起了弓箭,对剩下的两个太陽说:“好吧,我饶了你们,可
你们一定得听从我的调遣。”

“是,是,我们一定听你的调遣。”两个太陽异口同声地说。

“你们俩,大的一个走白天,叫太陽;小的一个走夜 晚。叫月亮。”
两个太陽听了卵玉的话,一个走白天,一个走夜 晚,日夜 轮流着给人类做事。于是,世上就
有了太陽和月亮。

禹王锁蛟
有一次,大禹为了察看中原的水情,来到了淮河源头桐柏山,在桐柏县城西北三十里固庙镇
的淮源井里,发现一个怪物。那怪物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它的颈脖一伸有
十来丈长,它的力气比九个象的力气还 大,并且能窜会跳,走起来比飞还 快。这就是淮涡水怪,名
叫巫攴析,当地人们都说它是惯于兴风作浪、翻江倒海的蛟龙。巫攴祈见禹王来到,就使尽平生的
本事,头一摆,尾巴一摇,从井底“噗”地一声喷出一股黑水,满山遍野尽是洪水。禹王却不骇怕,
他迎着洪水手持来耒锸,向巫攴祈猛冲过来。

巫攴祈见黑水喷不住禹王,便又吐出了一口黄水,一刹时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使禹王不能
前进一步。幸好有防风氏从侧旁进击,挡住了黄水,才没喷倒禹王。

接着,巫攴祈又吐出了第三口红水。禹王面对大水,心不怯,胆不寒,带领防风氏和众百姓
等直冲上前,巫攴祈三口怪水吐罢,已经筋疲力尽,招架不住了,就向井外一蹿,跃入滔滔的洪水
之中,并顺着水流的方向,向东逃去。过寿春,向北折行,钻入一座无名的大山之下。

禹王带领民 Ю 吹搅苏饫铮他看了看山势,又察了察水情,用规矩左右前后丈量完毕说:“这
座山挡住了水的去路,必须把它挖掉,将洪水引入东海,那水怪自然会被捉住了。”于是带领众人,
每天挖山不止。

水怪巫攴祈甚是凶恶,它把民们白天凿下来的石头,晚上一口一口地吞入嘴中,经过细嚼之
后,再吐出来,喷到白天开凿的方圹内,那顽石便依然如故,甚至比原来的还 要坚硬。

禹王怒不可遏,乘云驾雾,来到天宫,向二郎神借来了赶山鞭,运足了力气,挥起长鞭,向
山头猛甩一鞭,只听“咔嚓”一声巨响,将这座无名大山劈为两半,成为一个峭石陡立的峡石口,这
就是淮河进入平原后的第一个峡山口——凤台峡山口。人们为了纪念大禹劈山引水的功劳,便把河
西的那座山称作禹王山,把河东边的那座山称作伯王山(伯就是崇伯,也就是禹王的父亲鲧)。

水怪巫攴祈无法藏身,便又顺流而下向东窜逃,来到怀远城南荆涂山,又钻入山底洞内。那
荆涂山本是二郎担山撵太陽时,把太陽压山下留下来的,东西并排着十一个山头。

为了开凿荆涂山,禹王在这个山下大会诸侯,各部落首领四岳、后稷、皋陶、伯益等都已按
照约定的时间到齐,商定从第五个山头和第六个山头之间开凿此山。

巫攴祈听说禹王要开凿荆涂山,便在水下作起怪来。他呼风唤雨,推涛作浪,一刹时天昏地
暗,狂风怒号,大雨倾盆,雷声隆隆,大雨下了三天三夜 ,滚滚的洪水漫到半山腰间。开山的工程
不得进行。这天夜 里,三更已过,禹王尚未安眠,忽然听到门外风声作响,一位老人推门进来,禹
王连忙说:“请坐,敢问老伯尊姓大名?”老者说:“禹王不必客气,我是淮河龙王。我看水妖作怪,
黎民百姓深受其害,故此特来相助。”

说着,从腰间掏出一个蚌壳,掀开蚌壳,里面横卧一把斧头,放出刺眼的光芒。龙王从蚌壳
内取出斧子,放在掌心,说声“长”!那斧头便迎风而长,数丈有余。大禹可真太高兴了。连忙拜谢
龙王相助之情。龙王说了些关照的话,便起身辞退。

次日黎明,禹王手提神斧来到山前,对准荆涂山的五六两个山头之间猛劈一斧,只听得山崩
地裂般的一声轰鸣,刹时间山石飞溅,尘土冲天,荆涂山被劈为两爿,洪水自山峡内奔腾咆哮地急
流向下,东泄入海。从此之后,荆山在西,涂山在东,永远不在一起了。这就是淮河进入平原后的
第二个峡口——荆山峡。人们为了感谢禹王治水的恩情,把一位最贤德、最美貌的姑娘名叫涂山氏
的嫁给了他,大禹愉快地接受了此桩婚事。

禹王劈开了荆山峡之后,巫攴祈在水底再也藏不住了,就又顺着洪水,向东跑去。禹王率领
民 В 一直追到洪泽湖畔,巫攴祈已钻入甘泉、圣人两山之间的圣人湖水底石缝中。禹王在这里开山
凿石,开挖了禹王河,并拓宽了峡面,终于捉住了水怪巫攴祈。

禹王把巫攴祈锁在洪泽湖畔龟山脚下的一口水井里,使它永远不得再出来危害人民。这口井,
被后人称作攴祈井。

禹王治服了中原的洪水,减轻了人民的灾害,天下得了太平。
神女峰的传说
神女峰真像一个俊秀、婀娜的少女婷立在巫山上。三峡人民,为什么世代相传地歌颂神女,
祭祀神女呢?

据说,在远古的时期,西王母生了二十三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取名瑶姬。瑶姬长得又白又嫩,
皮肤像水豆腐似的;腰肢又细又柔,像柳条迎风摆动。西王母非常爱她,成天把她关在瑶池宫中。

可是,聪明美丽的瑶姬,是个贤德善良,有理想的姑娘。她不肯像笼中鸟儿一样被关在瑶池
里。她时常偷着出去游玩,凡是神仙去过的仙境,她都去了。只差海洋和人间没留下她的足迹。

她的父亲东王公知道了女儿的行动,就对西王母说了。西王母派了一个名叫黄魔的侍臣,把
瑶姬叫来。

西王母厉声责问她:“谁让你跑出瑶池的?”

瑶姬说:“瑶池像个囚笼,我不愿意像小鸟一样成天关在里面。”

西王母知道瑶姬的性格倔强,不容易说服她。于是,便对东王公说:

“把她送到一位严厉的仙师那里受教吧!”

东王公点了点头,西王母就把瑶姬送到三元仙君的紫清阙受教去了。

瑶姬在紫清阙用心学习,三元仙君把变化无穷的仙术,全都教给了她。

瑶姬学到了变化无穷的仙术之后,西王母封她作了云华上宫夫人,要她主管教导仙童玉女的
事情,并且派了一群侍女,还 有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等几位侍臣给她。

瑶姬把变化无穷的仙术,传授给了那些侍臣侍女,他们有了仙术,也都不愿死守云华宫。一
天,他们便腾云驾雾,到没有去过的东海游玩去了。

他们一起来到了东海,在蓝色的大海里,看到了红霞万道的太陽,听了雄壮咆哮的海涛,他
们也变成各种各色的龙、鲸,鱼、蚌,在海里尽情地欢游。最后,他们结队游到了东海龙王的水晶
宫,看过了龙王的珊瑚床,珍珠冠,玛瑙桌子,碧玉毯,作了东海龙王的贵宾。东海龙王看到瑶姬
长得美,就向她求婚。

但是,瑶姬不喜欢龙王。为什么呢?因为她看见龙王每天掀起怒涛海浪,发起狂风暴雨,摧
毁田园,吞食行船和旅客,给人间造成了许多不幸和灾难。于是,她谢绝了东海龙王,带着侍女和
侍臣,腾云向西飞去。

他们飞过万水千山,来到了巫山上空,看见十二条蛟龙,张牙舞爪地在天空追逐游戏,搅起
了猛烈的大风,吹得天昏地暗,把人间百姓和牲畜,卷到空中跌死跌伤;树木,房屋和庄稼,被风
沙走石打得稀烂。瑶姬看了非常气愤。云游间,她立刻按住云头,用手一指,天空响起了阵阵滚雷,
将十二条蛟龙打了下去。

一会儿,天朗气清,人间有了暂时的平静。但是,十二条蛟龙的尸体,却塞住了长江,堆成
了三峡的崇山峻岭,一峰更比一峰高,高峰钻入天空。好像许多把锋利的刀叉,插在白云里一样。

人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那日夜 不息奔流的长江水呀,没有泄流的水道。一霎时,就向人间
的田园,城市,水林冲去,不久就把现在的四川地方,汇成了浩瀚的海洋。
正是这个时候,夏禹在治理了黄河之后,从涂山(古书说就是现在的重庆南山)顺流而下,赶
到巫山来了。

夏禹满以为人马一到,就能开道疏水;但是,山堆得那么高,水涨得那么猛。夏禹急了,在
夔门的赤甲山顶上,摇身一变,变成一只黄熊,扑通一声,跳到水中去了。

黄熊这样拱那样拱,把鼻子和嘴巴都拱出了血。可是山还 是山,水还 是水。而且水势越来越


高了。

夏禹急了,又站在赤甲山顶上,高声叫唤,把他得力的伙伴黄牛叫来了。那黄牛一见水势严
重,就扑通一声跳下水去,用双角奋力触山,想开出一条河道。但是,它触了许多时候,那些蛟龙
变成的坚硬山石,把黄牛的两只犄角都触弯了,可是,山还 是山,水还 是水,而且水势越来越高,
快要淹到赤甲山顶了。

夏禹急得没法,失望地坐在山顶上,对着滔滔的洪水叹气,想不出开凿河道的办法。

神女站在云中,见了人间的惨景和夏禹的窘相,便派黄魔、虞余、狂章、大翳、庚辰、童律
六位侍臣下去。帮助夏禹治水。黄魔等六位仙臣下来和夏禹见了面,便赶紧施展仙术,召来许多天
兵天将,用雷去炸山石,用电去推泥沙,用火去烧海草。夏禹的队伍,担任挖掏水沟的工作,花了
许多时间,才把三峡的河道凿成,壅塞的洪水,一下子得到畅泄,滚滚江水,向东海流去。

夏禹从黄魔口中,才知是神女派他们来帮助他治水的,于是便跑上巫山,找神女致谢。心想
看她是不是三头六臂。

神女知道夏禹的意思,趁他上巫山的时候,忽然化成晶莹的青石,立在夏禹面前。夏禹东找
西找,怎样也找不到她。

青石忽然化成一道青烟,飞到天空凝成一团一团的青云,罩在夏禹头上。夏禹东找西找,怎
样也找不到她。

青云忽然变成了细雨,一丝一丝地落在夏禹的周围。夏禹东找西找,怎样也找不到她。

细雨忽然化成一条游龙,旋舞在巫山峰顶。夏禹东找西找,怎样也找不到她。

游龙忽然化成了一只白鹤,悠然自在地绕着峡谷飞翔。夏禹东找西找。怎样也找不到她。

夏禹找得气喘汗流,心里不耐烦了,便向在他身旁发笑的童律问道:

“我看她是个狡猾怪诞的女人吧?”

童律笑了一声说:

“这是因为你还 不懂一切都会变化的道理。难怪你看不出青石、白云、细雨、游龙、白鹤是
她变成的。”

夏禹问童律道:

“我到哪儿找她领教呢?”

童律向顶峰一指说: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那不就是她的仙宫么!”
夏禹抬头一看,刚才还 是光溜溜的山峰,突然出现了云楼彩台,玉石仙宫,雄狮守门,天马
引路,他跟着童律走进宫去,看见神女坐在青龙白虎侍卫着的宝座上,这才吃了一惊,赶紧向她拜
谢,向她请教。

神女请夏禹坐下,诚恳地对他说:

“你在治水方面有些功劳,但还 该懂得天地间万事万物变化无穷的道理。譬如渡大海不知道
用船,过泥沙不知道用板橇,走旱路不知道用车,走山路不知道用轿,那就会在陆上受困,水里受
淹,要想开凿千百座山谷,疏通千万条河流,是很费事的。”

神女说着,又叫容华侍女,打开红玉箱儿,取了一部黄绫宝卷送给夏禹,并说:

“这宝书能够给你各种知识和一些驱使虎豹,制伏蛟龙的方法。但还 需要更多的神和人的力
量,才能疏通九河。所以,我再派庚辰,虞余两位侍臣帮助你治水。”

夏禹接过黄绫宝卷,谢了神女,便和庚辰,虞余下山,一起造了船,橇,车,轿。又经过许
多年,才把九河疏通了。

神女在峰岩奇秀、山水美丽的巫山,玩了几天,本来打算回西天去了。但是,她留下了,而
且一留就是几千年哩。

原来是:有一天,神女站在巫山顶上,突然发现有些独木船在上首的夔峡和下首的青滩遇险;
许多旅客和舵工被恶水吞没。她仔细观看,才知道七百里长的三峡河道里面,存留着一千多处直立
的,横卧的,高高低低的大小礁石,造成了危险凶恶的滩、碛、坝,漕。张着恶魔般的巨嘴,贪婪
地吞食着来往的行船和旅客。

神女赶快向天空招来了一队队的神鸟,叫她们飞翔在七百里长的峡谷上面,引导着来往的行
船,通过不易辨认的航道,保障了来往行船和旅客的安全。

神女还 不放心,朝夕站在巫山顶上,向着峡谷观望,又发现许多凶恶的虎豹,成群结队地在
山里横行,人民被吓得躲在石洞里,不敢出来耕种。于是她赶紧招呼侍臣,天天给人民驱逐虎豹。

人民欢天喜地走出石洞,种地的种地,打柴的打柴。但是,神女又发现山上常常缺乏雨水,
影响庄稼的收成,便又奔驰在峡谷上空,行云施雨,保证庄稼人得到丰收。

人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峡里的瘴气,常常使人患着沉重的疾病,神女便到山峰水边,
播种药材,减少人民的痛苦。

就这样,神女终日忙这忙那,竟然忙得忘记了西天,也忘记了自己,不分昼夜 地站在巫山顶
上,四处眺望。

久而久之,她化成了俊俏的神女峰,那些侍女侍臣,也变成了望霞,翠屏,轻云,松恋,仙
集,聚鹤,净日,上升,起云,栖凤,圣泉,登龙等峰,像屏障一样地围绕着她。她们把自己的青
春和幸福,寄托在三峡的山光水影里。

三峡里的老百姓,永远铭记着神女,尊称她为妙用真人,给她修了一座凝真观(又叫神女庙)。
庙旁那块平旷的石头,就是她时常站着眺望的石坛。坛边有一丛竹子,像扫帚似的低垂着,摇曳不
停地把飞落在坛上的枯叶和灰尘,扫得干干净净,不让她沾上一点污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