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2

序号 文章 作者

高一 先妣事略 归有光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屈原列传 司马迁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岳阳楼记 范仲淹

醉翁亭记 欧阳修

高二 孔子论仁 孔子

鱼我所欲也 孟子

劝学 荀子

与妻诀别书 林觉民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庖丁解牛 庄周

公输 墨子

察今 吕不韦的门客

伶官传序

干将莫邪 干宝

世说新语 刘义庆

李娃传 白行简

口技 蒲松龄

高三 出师表 诸葛亮

涉江 屈原

前赤壁赋 苏轼

与陈伯之书 丘迟

鸿门宴 司马迁

荆轲刺秦王 刘向

烛之武退秦师 左丘明

师说 韩愈
过秦论 贾谊

答 之

鱼 与 司 与 武 荆

先 左 屈 五 岳 醉 孔 我 妻 马 庖 伶 干 世 前 陈 之 轲

妣 忠 原 柳 阳 翁 子 所 诀 谏 丁 官 将 说 李 出 赤 伯 鸿 退 刺 过

事 毅 列 先 楼 亭 论 欲 劝 别 议 解 公 传 察 莫 新 娃 口 师 涉 壁 之 门 秦 秦 师 秦

略 公 传 生 记 记 仁 也 学 书 书 牛 输 序 今 邪 语 传 技 表 江 赋 书 宴 师 王 说 论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高一文言文

先妣事略

- 作者简介

o 归有光,字熙甫,称之为震川先生。

o 取法于唐宋八大家,著有《震川文集》

- 课文提示

o 先妣是过世母亲的称呼

o 事略是死者生平事迹的概括,传记文的一种

o 先妣事略选自《震川文集》

o 桐城派的梅曾亮批说:“归熙甫撰《先妣事略》,皆琐屑无惊人事,失母者读

之,痛不可止。”

- 课文解析

o (1~3)母亲生育多子之苦和其早逝带给家人的悲伤

 母亲的出生及出嫁年月——写传记的必须资料。接写母亲嫁后六年生了

七个儿女,为下一段“吾为多子苦”作铺垫

 母误服二螺以致失音,一方衔接“苦于多子”,一方暗示母亲体弱多病,

因而早逝

 母亲过世的日期,接着说诸儿不知母死,随家人哭泣,以及请画工画像

的事

o (4~7)写母亲的家世,为人和对孩子的教育

 追述母亲的家世及外家情形

 母亲的为人:治家勤俭,待人宽厚

 对子女的慈爱与教育

 母亲过世后外家因瘟疫死了三十人

o (8)对母亲的思念

 大姐和作者的婚事,母亲生前安排好。作者不能不思念母亲

原文与译文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亡母周孺人,生于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年十六年来归。

十六岁嫁到夫家。

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

过了一年多,生下一女淑静,就是我的大姐。

期而生有光;

一年后,生下我,

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又过一年,生了一男一女双胞胎。夭折一人,另一个满周岁时也死了。

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

又过一年多,生下有尚,怀孕足有十二个月。

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第二年生下生淑顺,过一年,又生下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

生有功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于是经常皱着眉头向婢女们讲:“我生这么多孩子,真吃够苦头了!”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有位老婆婆端来一杯水,泡着两只田螺,说:“喝下这水就不会老怀孕了。”母亲举起杯来一饮

而尽,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亲溘然长逝。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儿女还小,见家里人哭,也跟着哭起来,
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

可心里还以为母亲睡着了。真是伤心呀!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

那时家里请来画师,为先母画遗像,喊出大姐和有光来,嘱咐人家:

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鼻子以上,照着有光画,鼻子下面,照淑静姐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长得最像母亲。

孺人讳桂。

先母名桂,

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

外曾祖叫周明,外祖父叫周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世世代代住在吴家桥,离县城

东南三十里地。

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从千墩浦往南,对着桥头直到港湾以东一带,住户聚集,全是周姓人家。

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外祖父和他的三位兄长,家境都很殷实,为人敦厚、崇尚简约、朴实,与村人拉起家常来,言

辞和蔼,待晚辈也无不亲善。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

先母去吴家桥时,抽空就纺棉花,回到城里,总忙着搓麻捻线。

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常常点盏小灯,忙到深更半夜。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外祖父三天两头打发人来问暖问寒,送些土特产。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母亲从不愁吃愁穿,却仍然辛苦劳作,好像朝不保夕似的。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冬天,让婢女们把烧过的炉灰,再和成炭团,层层叠叠地放整齐,晒在台阶下面。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屋里所有的东西都物尽其用,全家也看不见一个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大孩子在身后牵着衣襟,怀里还抱着吃奶的孩子,即便如此,母亲手中还是不停地做针线活。

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家中打扫得窗明几净。对奴婢也宽厚有恩,他们哪怕挨了打,也都不忍心说怪话。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过年时,吴家桥送来的鱼蟹果品,全家不分主仆,人人有份。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所以只要听说吴家桥人来了,大家个个兴高采烈。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一起进了学堂。每逢刮风下雨,堂兄总留下不走,我尽管心里恋恋不舍,

却不能在学堂留宿。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母亲半夜醒来,就督促我默读《孝经》,如果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母亲便十分高兴。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

母亲死后,外祖母也去世了。周家不幸得了急性传染病,

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

舅母死了,四姨嫁给顾家,也死了。全家相继死去三十口人,

惟外祖与二舅存。

只有外祖父和二舅幸免于难。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母亲故去十一年后,大姐嫁给王三接,是母亲生前亲自许配的人家。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十二年后,我进入官学。在十六年上,有光娶妻,也是母亲在世时订的亲。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婚后一年,有了一个小女儿。每当抱起幼女,思母之情,愈加强烈。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

夜深人静时与爱妻谈及先母,两人忍不住相对而泣。追记母亲生平一点琐事,恍如昨日,其他

的都已茫然若失了。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世上竟有失去母亲的人,天哪,这有多么令人痛心啊!

练习

1. 对下列句子中黑体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年十六来归——嫁过来

b. 其室靡弃物——无

c. 每至夜分——半夜

d. 遇童仆有恩——遇到

2. 试分析以下句子所表达的母亲形象

a.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勤劳 )

b.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无私 )

c.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节俭 )

3. 最后一段,除了“养儿才知父母情”,手抱女儿,益发思念母亲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情

况会让作者想起母亲?

作者和其大姐的婚事,都是母亲生前安排好的,因此作者见到自己的妻子,或者想起

婚事,也会想起母亲。

4. 第七段的补叙有什么作用?
记叙母亲去世后原本兴旺的外家遭遇瘟疫,前后死了三十人,表面上和母亲无关,事

实上是记录与母亲有关的亡故之亲人,令文章增添无限悲凉气氛。

左忠毅公逸事

- 作者简介

o 方苞,字灵皋、凤九。晚号望溪

o 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并称“桐城三祖”

o 著有《望溪先生文集》

- 课文提示

o 本文选自《望溪先生文集》

o 左忠毅公字光斗,字遗直,被追谥忠毅

原文与译文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先父曾经说过:同乡前辈左忠毅公任京城地区学政时,

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

有一天,刮风下雪,天气特别冷,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改装出行,

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走进一座古寺。厢房里有个书生伏在桌上睡着了,(桌上的一篇)文章刚写好草稿。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外衣给他盖上,并替他关上门。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询问,却原来是史可法。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等到考试时,差役喊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等到他呈上考卷,左公就当面批

为第一名,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还召他进入内室,让他拜见夫人,说:“我的几个儿子平庸无能,将来能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

的,只有这个学生啊。”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到左公被关进东厂监狱时,史可法整天守候在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逆阉魏忠贤对监狱防备监视很严,即使左家的仆人也不能近边。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过了很久,史可法听说左公遭了炮烙酷刑,早晚将要死去,

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便拿了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狱卒商量探监的办法,狱卒被他感动了。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

有一天,狱卒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和草鞋,背了个竹筐,手拿着长鑱,装作打扫垃圾的人,

把他领进监狱。(狱卒)悄悄地指着左公所在的地方。

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只见左公坐在地上,身子靠着墙,脸庞、额头都烧得焦烂,辨认不出(原来的面貌),从左膝

盖以下,筋骨全都脱落了。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史可法上前跪下,抱着左公的膝盖低声哭泣。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

左公辨出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就使劲地抬起手臂,用指头拨开眼皮,

目光如炬,怒日:

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生气地说:
“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

“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你却到这里来!国事败坏到这个地步,

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我老头子已经完了,你又轻身而不明大义,国家大事谁能支撑呢?

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还不快走,不要等奸贼们构成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说着就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出投击的样子。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快步走了出来。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

后来他常常流着眼泪对别人讲述这件事,说: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我老师的肺肝,都是铁石铸造的啊!”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崇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蕲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史公以凤庐道员的身份奉命守

御风阳、庐州一带。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每逢有警报,他总是一连几个月不进寝室睡觉,

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让将士们轮换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

他选择十个身强力壮的兵士,(每次)叫两个蹲坐着,自己背靠着他们,
漏鼓移,则番代。

每过一更,就(让他们)轮换一次。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每当严寒的夜晚,他一站起来,抖抖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响声。

或劝以少休,公日:

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史公说: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我对上怕辜负了朝廷,对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史公领兵作战期间,往来经过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上,问候太公、太母安好,到堂上拜见

夫人。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我的同族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女婿,与先父友好,他说(左公在)监狱中讲的话,是亲自从

史公那里听到的

课文练习

1.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叩之寺僧——敲

b.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告诉

c. 史噤不敢发声——闭口

d. 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官府的文书

2. 左光斗在古寺中的哪些行为可看出他有惜才之心?

左光斗发现史可法的文采后,在寒冬中马上解下貂皮大衣为之覆盖,并关上门户,

避免史可法着凉,也不惊动他。这些举动可看出左光斗的惜才之心。

3. 除了题目,如何知道本文是一篇逸事而非正式的史传?

从首段的“先君子尝言”,以及末端的“余宗老涂山”“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可看出本文是一篇逸事。
4. 史可法“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何意?

表达他为国尽忠以及报答师恩的心愿,从中可看到史可法献身国家,体认到左公对

史可法的精神感召,从而突显左公当初的识人之名。

5. 本文记叙了哪三件事情?

左公微服寻访,赏识提拔史可法;史可法探监,左光斗坚强不屈;史可法勤于国

事,继承左公的精神。

屈原列传

- 作者简介

o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

o 完成《史记》又称《太史公书》

- 提示

o 《屈原列传》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o 屈原,名平,中国第一位爱国诗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创立楚辞

 代表作《离骚》《九章》

o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太史公记》

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列“二十四史”之首

 包括 12 本纪(历代帝王)、30 世家(记诸侯)、70 列传(记重要人

物)、10 表(记大事年月)、8 书(记典章制度),共 130 篇,52 万

 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成“四史”

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人穷则反本。(反,通“返”,返回。)

犹离忧也。(离,通“罹”,遭遇。)

靡不毕见。(见,用“现”,出现。)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意旨,旨趣。)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 ,通“浊”,污浊。)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泥,通“涅”,染黑。)

屈平既绌。(绌,通“黜”,被罢黜。)

齐与楚从亲。(从,通“纵”,合纵。)

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见面礼。)

顾反。(反,通“返”,返回。)

赵不内。(内,通“纳”,接纳,收纳。)

被发行吟泽畔。(被,通“披”,披散。)

- 赏析

o 第一部分(1-3)

 从“任”至见“疏”的经过,可分为三层

• 第一层:强调“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第二层:屈原被谗见疏

• 第三层:评介《离骚》,着重指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

生也。”

 第一段:简介屈原的官职、才能和受信任的情况

 第二段:写屈原因谗言被疏远

 第三段:介绍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

o 第二部分(4-8)

 屈原被疏远到被流放时期内楚国政局的变化和作者对这段史事的议论,

可分为两层

• 第一层写屈原既黜,楚怀王三次见欺于秦

• 第二层因简策错讹

 第四段:写张仪破坏齐楚联盟,楚兵败于秦,处境困顿

 第五段:写张仪再度入楚,楚怀王第二次受到欺骗

 第六段:写楚国兵败于诸侯,怀王第三次受骗,客死于秦

 第七段:写屈原虽被流放,仍存报国之望,但终于落空

 第八段:是作者对怀王信谗言二不任能所带来祸患的议论

o 第三部分(9)

 屈原投江的情况

 第九段:写屈原一愤而自汨罗江的经过

o 第四部分(10)
 说明屈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有横溢的才华,更在于他又坚持真理,至死

不向恶势力屈服的高贵品德

 第十段:写屈原死后的影响,以宋玉等人反衬屈原

原文与译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

为楚怀王左徒。

做楚怀王的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

争宠而心害其能。

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

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修改草稿,屈原不赞同。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

王怒而疏屈平。

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

的;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

难。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

乃令张仪佯去秦,

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

厚币委质事楚,曰:

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

“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

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

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

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
楚兵惧,自秦归。

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

话。

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

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

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

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

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

“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

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和怀王会面。

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

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

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

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

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

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

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

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

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

的。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

此不知人之祸也。

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

《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

《易经》说:“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

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

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君王不贤明,难道还谈得上福吗!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

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顷襄王怒而迁之。

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

一样毫无生气。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

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

逐。”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

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

呢?”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

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他写了《怀沙》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

称赞;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

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路过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练习

1. 屈原有何才识?

屈原知识广博,记忆力强,有政治才干,且擅长外交辞令。

2. 上官大夫的话为何会让怀王如此生气?

上官大夫的话让怀王感觉屈原狂妄自大,好大喜功,更不把怀王放在眼里
3. “上有昏君,下有佞臣”,指的是谁?

楚怀王和上官大夫

4. 写出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

屈原写《离骚》是出于怨恨。他痛心于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让小人危

害公正的人,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

5. 试举出作者赞扬屈原品德的句子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6. 楚国与秦国交战,损失多少将士?

八万

7. 怀王为何会误信张仪的话?

因为怀王贪心,相信秦国会割六百里土地给楚国

8. 怀王被哪几个人欺骗?

张仪,大臣靳尚,宠妃郑袖

9. 子兰是谁?

怀王的小儿子,也是顷襄王的弟弟,受委为令尹

10. “屈平既嫉之”,“嫉”是什么意思?“他”代谁?

“嫉”是痛恨的意思。“他”指代子兰

11. 作者所说的“不知人”是什么意思?

不能分辨忠奸之人;不能分辨愚昧和贤良之人;不能分辨忠臣所尽的指责本分。

12. 为何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看见过呢?

因为这些君主认为是忠贤的臣子,其实都是不忠不贤的。正因他们不能识人,所以

作者认为他们都不能称为圣明治国的君主。

13. “令尹子兰闻之”中的“闻之”指的是什么事?

听到屈原愤恨他劝怀王去秦国,导致怀王丧命一事。

14. 试从原文找出与“随波逐流”意思相近的一句话

随其流而扬其波

15. 屈原不认同渔夫的看法,他以什么做比喻?

他以洗过澡的人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帽子和衣服沾上灰尘,不让身体的洁白受脏物污

染做比喻。

16. “祖”是什么意思?

效法、仿效、摹仿
17. 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接纳)

B.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详通佯,假装)

C.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绌通错,错误)绌通黜,罢免

D. 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反通返,返回)

18. 文中穿插了一大段楚怀王受骗,最终客死秦国的史实,和屈原没有直接关系,为何

作者这么写?

这些史实,是在屈原被罢免之后发生的,屈原不再受到怀王信任,怀王不愿听取他

的劝谏,这说明屈原的劝谏与去留,与楚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是揭示楚

王父子昏庸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那样正直的人,却不被朝廷信任,

所以最终自沉汨罗江。

19. 渔夫遇到屈原时,为何会问屈原“何故而至此”?

因为他认出屈原是三闾大夫,却披头散发,脸色憔悴,身体和样貌都像干枯的树木

一样,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唱,于是问屈原为何来到这里。

20.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等,但上官大夫嫉妒屈原的才能,想争得楚王的宠信

B. 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

C.屈原草拟号国家法令之后,上官大夫就想争夺过来邀功,但屈原不给,于是上

官大夫就发怒,并从此疏远屈原

D. 屈原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心生忧愁苦闷,创作了《离骚》

五柳先生传

作者

- 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 曾说过“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 被视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鼻祖

- 代表作:《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饮酒》《归园田居》

词类活用

1.详:亦不详其姓字 (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
2.亲旧:亲旧知其如此( 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乐:以乐其志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

4.酒: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一词多义

1.以:(1)因以为号焉 以:把。以为,以之为。

(2)以此自终 以:凭借。

2.之:(1)或置酒而招之 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之:助词,的

3.言:(1)闲静少言 言: 说,说话(动词)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言语,话(名词)

4.如:(1)晏如也 如:……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如:像

5.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其: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 其:代词,指五柳先生

课文赏析

1. 突出人物个性描写

a. 表现出“不慕荣利“、”自然率真“、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2. 语言朴素洗练

3. 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性格、爱好及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不慕荣利”,不流于世俗的志

向和追求。非“不知”“不详”,实不愿说。可见先生淡泊宁静。“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点出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不求甚解”,是谓善于读书者。意存高远,不舍本求末。先

生胸襟开阔。

4. 第二段:写五柳先生有三大志趣:读书、饮酒、著文章。五柳先生虽生活贫困,但安

然自若,志趣高洁,超然物外。
5. 第三段:评论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以诗酒自娱的洒脱情态。照应前文“不慕荣利”。高雅

脱俗。怡然自乐。返璞归真,希望过先民生活。

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名利——隐者心情

五 爱好:好读书 不求甚解——读书悦己
不慕名利、
柳 性嗜酒 期在必醉——率真放达 守志安贫的
先 著文章 忘怀得失——淡泊名利
隐士

生活:家贫 晏如也—— 安贫乐道

原文与译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因为他的住宅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贫穷常常不能得到满足。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雨和烈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

一生。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

葛天氏之民欤?

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练习

1. “五柳先生”名号从何而来?

自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而取此名号。

2. 五柳先生有哪三大爱好?

爱读书、爱喝酒、爱写文章

3. 五柳先生爱读书,为何“不求甚解”

他读书是为了求知的满足和精神的享受,所以每当对书中有所领会时,会高兴得忘了

吃。

4. 试概括五柳先生的生活状况。

穷困潦倒。他家徒四壁、穿的是粗布短衣、平日也难以温饱。

5. 五柳先生“性嗜酒”而且“期在必醉”,他的生活是否消极颓废?

不是。五柳先生宁可选择隐居,过着贫苦生活,也始终保持不同流合污的品格;其内

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是使自己得到解脱的方法。

6.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句中发的“志”是指什么?

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忘怀得失

7. 本段哪句话和前文“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不汲汲于富贵

8. 赞语中称五柳先生像什么人?作者这么写的意图是什么?

五柳先生像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般淳朴厚实。作者这么写,突出了五柳先生与

世俗不同的志趣和坚持,赞扬了他高洁的人格。

9. 对下列句中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其:他的)

B. 因以为号焉(因:因此)

C.既醉而退(既:已经)

D. 以此自终(以:用)

10. 试从文章中找出相关句子以填写下表:

籍贯 不知何许人

姓名 不详其姓字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爱好 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生活状况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1. 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1. 读书:五柳先生力求真谛,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体现。

2. 饮酒:五柳先生嗜酒是出于天性,而非门阀之士的放荡纵酒。至于亲友请他吃酒,

他毫无拘束,反映了他坦率与放达的个性

3. 写文章:五柳先生才华出众,写文章不为功名利禄,而只是“自娱”和“示志”,是个

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

岳阳楼记

- 作者

o 范仲淹,字希文,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 提示

- 滕子京,名宗量,两人学问高深、且刚直向上,志趣相投,因此素来友善,颇为知

- 此篇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的要求,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 作者借题发挥,提出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态度

- 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仁人”,勿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文章寓意作者忧国忧民的执着之情,范仲淹当时的处境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既抒

发个人的政治抱负以自勉,也用以劝勉友人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叙事、写景、抒情的成分居多,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

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

原文与译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情。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

化。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

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

无际;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

茂盛,青翠欲滴。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

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

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

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

乐呢?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醉翁亭记

• 作者:

o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o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创作成就最大。

o 唐宋八大家之一

o 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 提示:

o 文中描写滁州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时景色,以及作者和滁人的游乐,表现出他

“乐民之乐”的胸怀,充满了士大夫悠闲自适的情调,并从侧面显示了作者自己

治理滁州的政绩

o “记”这种体裁,原本是客观记事的应用文字,唐宋以后“记”突破了原来“叙事识

物”的范围。

o 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醉翁亭和滁州秀丽风光的描写,以及游人之乐的叙

述,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原文与译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

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

泉。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

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

太守自谓也。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

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

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

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

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

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高二文言文

孔子论仁

作者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战国人)

o 儒家学派创始人

o 晚年编订《诗》《尚书》《春秋》

o 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o 被后人尊称“至圣先师”

- 核心思想是“仁”

o 主张中庸

o 政治上提倡“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即所谓的“德治”

o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

提示

- 《论语》一书,记载着孔子和他的一些学生的言语行事,是一部语录体散文作品

原文与译文

子曰:“人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难道很遥远吗?只要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然来了。”

颜渊问仁。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约束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这就

是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将称赞你是个仁人。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还要靠别人吗?”

颜渊曰:“请问其目。”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细节。”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符合礼的不要听,不符合礼的不要说,不符合礼的不要做。”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说:“我虽然愚昧,请让我照着您的这些话去做吧。”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贡说:“假如有一个人,他能够给老百姓很多恩惠又能周济众人,这个人怎么样呢?可以说

他是仁人吗?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孔子说:“那何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

尧舜其犹病诸。

就连尧帝、舜帝大概也很难做到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谓仁人,就是自己要自强,同时也使得别人能自强,自己要过得好,同时也使别人过得好。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凡是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就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注释

1. 斯:那么、就,连词

2. 克己复礼:克制、约束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

的要求

3. 一日:一旦

4. 归仁:称仁。归:称、赞许
5. 目:具体的条目

6. 事:从事,照着去做。

7. 病诸:难以做到。病:难、难以。诸:“之乎”的合音

8. 己欲立而立人:自己要立于世间,同时也使别人能立于世间。立:意指自强,有所作

为。前一个“立”是动词;后一个“立”是使动用法。

9. 达:通达,意指得志

10. 能近取譬:用自己的心意取推想别人的心意,意思是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即推己

及人,将心比心之意。

赏析

- 《述而》第 30 章

o “仁”是本性

o 认为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

o “仁”是外在,空有想法就不算是

- 《颜渊》第 1 章

o “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对仁的解释

o “仁”是内在;“礼”是外在

- 《雍也》第 30 章

o “仁”只要你努力就能达到,因为那不过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罢了

o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

练习

1. “仁”离我们远吗?“仁”体现在哪里?

孔子说“仁”离我们不远。仁,就在日常生活里,在人的言行举止间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

中。

2. 颜渊问仁,孔子如何回答?

克己复礼。一切按照礼的规范,就是仁

3. 孔子认为“仁”该如何实现?

凡是不符合礼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4. “仁”和“圣”的区别是什么?

“仁”是一个人通过个人努力而能达到的境界,在自己达到之时,还能推己及人。“圣”是

更高的境界,能将“仁”普及于民众并成功推广于社会。
5. 试归纳实践仁的途径和方法

推己及人。

1. 能使自己和别人过得好

2. 承认他人存在的价值,关心他人的生存和发展

6. 对下列句子中黑体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欲仁,斯仁至矣——那么

B. 克己复礼为仁——约束

C.请事斯语矣!——照着去做

D. 尧舜其犹病诸——缺点(难做到)

7. “人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句中三个“仁”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和第二个仁,是孔子理想中人的道德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第三个仁,是指

仁德进入了内心,让人能实践“仁”的作为,这是一种行为和方向。

8. 以你对“仁”的理解,如何能做到“克己”?试举例说明

“克己”不是勉强的约束自己;而是能三思而后行,并能够化被动为主动,自己做主,去

实践礼的规范。如自己愿意遵守校规,校规就不会成为我行为上的一种束缚,反而内

心会感到自由,因为我主动“克己”,并非被迫。

《鱼我所欲也》

作者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

o 亚圣之称

o 思想和政治言论,记载保存在他和门人弟子合著的《孟子》一书中。

提示

-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 是论辨体散文

- 中心围绕反复论述

-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生而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 本文以鱼和熊掌设喻,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

- 提出生与义不可兼得应该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 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原文与译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

可以采用呢?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

人也不肯采用。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

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注释

亦:也。

欲:喜爱。
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舍:舍弃。

取:选取。

甚:胜于。

于:比。

故:所以,因此。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莫:没有。

则:那么。

凡:凡是,一切。

得生:保全生命。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为:做。

而:但是。

是故:这是因为。

非独:不只,不仅 非:不 独:仅。

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是:此,这样。
心:思想

勿丧:不丧失。丧:丧失。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则:就。

弗:不。

得:得到。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

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

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蹴:用脚踢。

而:表修饰。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辩:同“辨”意为辨别。

何加:有什么益处。何 介词结构,后置。

宫室:住宅。

奉:侍奉。

穷乏者:穷人。

得我:感激我。得:同“德”,感激。

与:同“欤”,语气助词。

乡:同“向”,先前、从前。
已:停止。

本心:指本性,天性,良知。

赏析

-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 第一段

o 第一句是喻体

o 第二句是本体,“舍鱼而取熊掌”引出论点“舍生取义”

o 3、4 是正面论证

o 5、6 是反面论证
3-8 论证义的存在
o 7 指出现实与假设的矛盾

o 8 是结论

o 9 是层进关系

o 提出论点“舍生取义”,运用逻辑推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

- 第二段

o 运用论证法

o “一箪食,一豆羹”为例,说明“羞恶之心”

o 摆正面事实,证明“义”的存在

- 第三段

o 反面举例

o 对比论证(箪食、豆羹 vs 万钟)

o 摆反面事实,并通过对比分析,再次深刻论证“舍生取义”这一论点。末句归纳

了本段,照应了全文的开头。

练习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舍生取义

2. 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设喻,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对照,鱼是生,熊掌是义,孟子观点是义

3.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贤者能勿丧耳”
舍生取义——羞恶之心(是心)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贤者能勿丧耳),又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所以贤者才

会保持义

4. 本文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比喻论证:生与义不可兼得时,要舍生而取义

举例论证:路人不接受吆喝的食物,乞丐不接受踩过的食物,舍生取义

对比论证:突出人生的舍取

5. “舍生取义”的含义是什么?

舍生取义是人皆有的本性。孟子认为“舍生取义”的前提是在二者不可兼得下,人会舍弃

生命而选择守住正义

6. 作者以哪两个例子在论证正义比生命珍贵?

1. 不为生存而苟且偷生

2. 不以任何手段以躲避灾祸而放弃正义。

7. 贤人与一般人有何差别?

每个人皆有守住正义的本心,只是贤人在任何情况下始终不丧失这种本性而已。

8. 作者以哪些例子说明人们都有守住正义的本性?

路过的饿汉和贫困低贱的乞丐皆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

9. “此之谓失其本心”一句中的“此”及“本心”分别指什么?

“此”指的是为住宅之美、妻妾之侍奉及穷朋友的感激而接受不符合礼的优厚俸禄。

“本心”就是人皆有的羞恶之心,也就是“义”

10. 对下列句子中黑体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患有所不避也——远离 躲避

B. 蹴尔而与之——践踏

C. 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

D.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

11. 文章中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说明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物,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

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12. 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 比喻论证:以鱼和熊掌之例论证中心论点:舍生取义。以饿汉和乞丐不接受“来之

食”来比喻守正义不受辱的人。
2. 对比论证:以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向”

和“今”对比

3. 举例论证:正面论述以“一箪食,一豆羹”、以饿汉和乞丐不接受“嗟来之食”为例,

反面论述以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即放弃正义而接受华丽住宅、妻妾侍奉、穷朋友

的感激为例

《劝学》

作者

-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 时人尊称“荀卿”,后避讳汉宣帝刘询,改成“孙卿”

- 先秦儒家代表

- 与孟子性善相反,荀子提出天性本恶

- 认为只有懂得礼仪才能改变本性,使之向善,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当

作是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

- 后人编成《荀子》一书,共 32 篇,26 篇自己写末 6 篇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提示

- 《劝学》在《荀子》中第一篇

- 系统论述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

原文与译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

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

于它用心专一。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赏析

- 正面设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阐明学习的重要

- 正反设喻:蚯蚓和螃蟹、骐骥和驽马、“锲而不舍”和“鍥而舍之”

- 反复设喻:“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多个不同比喻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 第一段:“学不可以已”为论点,连用五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发展智力,

培养品德

- 第二段:反复设喻,阐明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

- 第三段:采用正反相成的比喻,一正一反地阐明学习的原则和态度:学习要靠长期逐

步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练习

1. 本文的文眼是什么?其含义为何?

“学不可以已”是本文的文眼。意指求学不能停止,即学习是无止境的。

2. “青出于蓝”和“冰水为之”要说明什么道理?

任何人经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近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而学生也可以超越老

师。

3. 文中“思”与“学”的关系如何?

一个人的才思有限,光凭自己思考琢磨,是很难获得正确的认知。所以,借助不断学

习,才能提升自己。

4. 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没有差别,为何他们的成就却高于一般人?

君子善用已有的条件,让学习成为手段,以提升自己。像登高、顺丰、骑马、乘船,

借助各种外界条件,让自己看的更多,懂得更多

5. 作者用什么例子说明学习需要积累?

正面例子——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

反面例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 作者用什么例子说明学习跪在持之以恒?

1.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 作者用什么例子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为例子,说明蚯蚓凭借顽强的毅

力,在地面和地下自由活动,靠的就是恒心和专心致志。

8. 选出画线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学不可以已——停止

B.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合乎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磨砺 磨刀石

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察,反省
试完成一下内容结构图。

- 青出于蓝
学习的意义
- 冰寒于水
- 直木为轮 通过不断学习和省察自己,能提高修养和学问
- 木受绳则直
- 金就蛎则利

- 思不如学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作用 - 登高而招
学习要达到成效,需要善于凭借外在条件
(中心论点) - 顺风而呼
- 假舆马
- 假舟楫

-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
- 积少成多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小流以成江海
- 骐骥与驽马 - 持之以恒
- 锲而不舍与鍥而舍之 - 专心致志
- 蚯蚓和螃蟹

9. 荀子说的“学不可以已”与现代人强调终身学习有无相同之处?

两者观点大同小异,皆是强调人应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与妻诀别书》

作者

-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

提示

- 《与妻诀别书》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抒情散文

- 反映民主主义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

- 第一部分(第一段)

o 以“忍悲为汝言吾衷”——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以及作者献身救国、至爱妻

子的深情

- 第二部分(2-4)
o 用议论来阐述自己“舍汝而死”的原因
第二段
o 运用反问的句式表达对现实的憎恶

o “汝忆否”说明作者的思绪由现实回到了过去

o 写了三件事:生死之论;月夜诉衷情;醉酒解痛

表达作者对妻子的眷恋之情

《答司马谏议书》

作者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人,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后称称他“中国十一世纪

的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王荆公诗文集》

提示

-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人。主持编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 《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是议论文中的答辩题

赏析

- 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 全文分为四段

o 第一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两人之间由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

己的立场和态度

o 第二段是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

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 第二段重点: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 侵官:依据名实相副的原则,王安石阐明制度和贯彻变法的规

章制度,有皇帝的命令,有朝廷官员大臣讨论确定,有具体官

吏执行,步步有据可查,不是侵官

• 生事:新法实行,影响一些大地主和大官的利益,引起他们的

不满,司马光把这些说成扰民生事,王安石阐明变法是举先王
之政,兴利除弊,可造福于人民大众,加强国家的统治,不是

生事

• 征利:司马光等保守派攻击王安石变法是与民征利,王安石驳

斥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目的在于理通财政,有利整个国

家,表现出政治家的宏伟韬略

• 拒谏:司马光等人认为王安石不理会保守派意见就是拒谏,王

安石义正言辞,指出自己抨击不正之理,驳斥不怀好意的人,

证实自己光明磊落,坚持自己变法应有的态度。

• 所谓天下怨谤的问题,王安石举出历史事实,并分析说明保守

派这些人“习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通俗自媚于众

为善”,乃是他们因循守旧的腐败作风。王安石坚持不能改变自

己的态度,而且委婉的表示对司马光的说法则非某之所感知。

o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

的所作所为,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o 第四段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原文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

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

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

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

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

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

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

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

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练习

1. 王安石为何要写这封书信?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于是王安石写此信回复,以为

自己辩解

2. 王安石施行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变法实施时,引起了许多人的怨谤。司马光等人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

征利、拒谏”造成的

3. 王安石认为众人反对新法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担心权益被剥削,墨守成规,且习惯于苟且偷生地过日子

4. 王安石如何抨击反对新法的士大夫们?

王安石抨击士大夫们不关心国事,随波逐流没有主见,喜爱向人献媚讨好

5. 王安石以什么历史事件进一步立论?

盘庚迁都,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

自己欲施行变法的决心

6. 试解释句中黑体字

a.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谦词,私下)

b.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持)

c.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义和实际)

d. 举先王之政。(推行)

e. 以膏泽斯民。(给以好处)

7. 王安石如何驳斥司马光对他的责难?

作者先以名、实是否相符,作为辨明是非的标准和立论的根据。接着逐一反驳对司马

光横加在自己身上的五宗罪名: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他指出,这些所谓

的罪名都是名不符实、毫无道理的。

8. 在新法面对严峻的情况下,王安石持怎样的态度?文中哪些语句体体现了他的这种态

度?

面对众人的抨击,王安石坚持变法,义无反顾。文中“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

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两句可见他坚决不移

的态度。
《庖丁解牛》

作者

- 庄周,字子休。

- 继承老子“道法自然”,与老子并称老庄

提示

- 《庄子》现存 33 篇,《内篇》7 篇、《外篇》15 篇、《杂篇》11 篇

- 认为内篇是庄子写,外篇杂篇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 本文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

中心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

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的境界

- 主要是阐述养生的要领和方法

- 以刀比喻人,筋骨盘结的牛体比喻充满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不会操刀的人浪费精力

还没有收获;所以要懂得他的道理

- 作者从绘形与摹声两个方面来比喻庖丁解牛

- 用五个动作:解(手)、触(手)、倚(肩)、履(足)、踦(膝)

- 两个拟声词:砉(牛只皮骨分离的声音)、騞(进刀的声音)

- 第一段:描述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

- 第二段:文惠君的问话引出文章的主体:庖丁的现身说法

- 第三段:记述庖丁的“经验之谈”

- 第四段:首尾照应,浑然一体。而“得养生焉”四字,又正扣“养生主”的题目,点名了本

文的主题。

原文与译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

中音。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

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

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良庖岁更刀,割也;

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

族庖月更刀,折也。

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

样。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

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

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

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词汇

庖(páo)丁: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

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踦(yǐ):支撑,接触。这里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牛。

砉(xū)然:象声词。砉然,皮骨相离的声音。向,通”响“。

騞(xū)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

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会:指节奏。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

之舞之会”之意。

嘻:赞叹声。

盖:通“盍(hé)”,何,怎样。

进:超过。

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
天理: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批大郤:击入大的缝隙。批:击。郤:空隙。

导大窾(kuǎn):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

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技经:犹言经络。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

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軱(gū):股部的大骨。

割:这里指生割硬砍。

族:众,指一般的。

折:用刀折骨。

发:出。硎(xíng):磨刀石。

节:骨节。间:间隙。

恢恢乎:宽绰的样子。

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

怵(chù)然:警惧的样子。

謋(huò):象声词。骨肉离开的声音。

委地:散落在地上。

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

养生:指养生之道。

通假字

1. 踦通倚,抵住

2. 盖通盍,怎么

3. 善通缮,擦拭
练习

1. 作者如何形容庖丁解牛时,在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这么写有什么用意?

庖丁解牛的动作和声音富有节奏感,既像奏乐,又像舞蹈。

庄子这么写是为了突出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而看庖丁解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2. 良庖、族庖和庖丁三者的刀法有何不同?这对他们的刀带来怎样的影响?

a. 良庖略懂解牛之道,不会用刀去砍牛骨,但却用刀硬割牛的筋肉,对刀刃仍有

损,结果每年要换刀一次。

b. 族庖因不懂解牛的道理,只用刀子乱砍牛骨,结果每月要换刀一次

c. 庖丁解牛时能顺着牛的本来构造,使刀刃在牛体的空隙处运转自如,结果刀刃

十九年仍丝毫无损。

3. 庖丁的刀十九年“仍新发于硎”,这说明什么?

庖丁解牛时,态度认真谨慎,精神集中。每次解牛后,他会把刀抹净收藏,所以刀刃

仍像刚从磨刀石磨出来的一样

4. “善哉!技盖至此乎?”句中的“技”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技”指的是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庖丁解牛时,手肩足膝的动作轻捷优美,如同舞蹈;

而解牛时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合乎乐曲的节奏。这句话衬托出庖丁解牛的高超技

术,引发他对牛的见解,从而带出文章的主题,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 庖丁解牛之后,有什么动作?此动作有何寓意?

庖丁解牛后提刀而立,四下环顾,踌躇满志,然后把刀子擦干净,收藏起来。把刀收

藏好寓意要保护刀锋。以“刀锋”比喻“生命”,收藏刀子,即避免锋芒太露,招来生命的

损伤。

6. 庄子善用寓言和比喻手法写作,试写出《庖丁解牛》中各事物的寓意

事物 比喻 事物 比喻

A 刀刃 人的生命力和精神 E 庖丁 明白养生之道的人

B 牛的结构 复杂的人类社会 F 硎 锻炼与学习

C 良庖 略懂养生之道的人 G 解牛过程 人生的经历

D 族庖 不懂养生之道的人 H 解牛方法 养生之道


公输

作者简介

- 墨子,姓墨名翟

- 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 与儒学并称显学

- 《墨子》有 53 篇

课文提示

- 《公输》选自《墨子》第 50 篇

- 本文主张非攻

- 中心思想:墨子说服公输盘,阻止楚国攻打宋国,以实际行动贯彻“非攻”主张的故事,

生动地表现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对不义战争的斗争精神

原文与译文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

输盘。

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这类攻城的器械,造成后,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墨子先生听到这个消息

后,从鲁国出发,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见到了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去杀了他。”公输盘很不高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墨子先生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坚决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

墨子先生起身,拜了两拜,说:

“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请(让我)解说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在制造云梯,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牺牲不足的人口而争夺多余的土

地,不能说是明智的;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义的;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进行劝阻,不能说是忠君的;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劝阻却没有成功,这不能称作坚持;你崇尚仁义不肯帮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要为楚国攻

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

公输盘服。

公输盘被说服了。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墨子先生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停止计划呢?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了这件事了。”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墨子先生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公输盘曰:“诺。”

公输盘说:“好吧。”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墨子先生拜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自己装饰华美的车,邻居有破车,却

想要去偷;

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件粗布衣服,却想要去偷;

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舍弃自己的好饭好菜,邻居只有粗劣饭食,却想要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楚王回答说:“这个人一定是患有偷盗的毛病了。”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墨子先生说:“楚国的土地,方圆大小足有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大小不过五百里,这好

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鳄鱼多得天下无比;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宋国却像人们所说的一样,是一个连野鸡、兔子、小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好像美食佳肴同糠糟

相比。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荆国有巨松、梓树、黄楩木、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是一个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的国家,这

就像华丽的衣服与粗布短衣相比。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大王派官吏进攻宋国,是和这个患偷窃病的人的行为是一样的。”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楚王说:“好啊!虽然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在这种情况下(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先生解下衣带,用衣带当作城墙,用木片当作守城器

械。

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先生多次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的方法用尽了,墨子先

生的抵御器械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公输盘理屈,却说:“我知道用来抵御你的方法,可我不说。”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墨子先生说:“我知道你要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

楚王问其故。

楚王问其中的缘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墨子先生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是要杀掉我。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多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入侵了。

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御者)啊。”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楚王说:“好,我不攻打宋国了。”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

墨子从楚国归来,经过宋国,天下着雨,他到闾门去避雨,守闾门的人却不接纳他。
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所以说:“运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而于明处争辩不休的人,众人却知道他。”

课文内容

楚王要打宋国叫公输盘做云梯,墨子听到了就从鲁国去找公输盘。一开始墨子用十两

金子叫公输盘帮忙杀人,但是公输盘说这个是不义的。于是墨子就顺着这个话题连用五个

不可,递进的方式阻止公输盘帮助楚王攻打宋国。公输盘没有办法阻止于是把墨子引荐给

楚王。(第一与第二自然段)

墨子利用文轩(好车)与敝舆(破车)、锦绣(华丽衣裳)与短褐(破烂衣服)、粱

肉(大鱼大肉)与糟糠(粗茶淡饭),三组对比来说明楚国与宋国的环境。楚国很富饶宋

国很贫穷,楚王仍有偷窃的癖好,以此讽刺和指责楚王企图攻打宋国的可耻和可笑。(第

三自然段)

墨子与公输盘对弈,公输盘屡屡进攻,墨子屡屡守住。最后公输盘没有办法了,于是

跟墨子说我知道你下一步怎么走,墨子也这么回怼公输盘。楚王问怎么一回事,墨子回复

公输盘是想杀了我这样就没人可以阻止大王攻打宋国了。可是我底下有很多弟子,他们都

会来阻止您的,而且宋国也做好了防御准备。最后,墨子就这样成功阻止了楚王攻打宋

国。

翻译

1. 说:通悦,开心

2. 见(xian4):引见

3. 圉(yu3):通御,防御

4. 诎(qu1):通屈,折服

词类活用

5. 吾既已言之王矣 言:名词作动词,说,告诉。

6. 吾义固不杀人 义:名词作动词,善良坚持道义。

7.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机变:动词作名词,巧妙的方式。

8. 虽杀臣,不能绝也 绝:形容词作动词,杀尽,杀光。

9. 义不杀少而杀众 众:形容词作名词,少量的人,众多的人。
10.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名词作动词,入侵。

11. 犀兕麋鹿满之 满:形容词作动词,充满。

12.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守圉:动词作名词,守圉的方法。

13. 公输盘之攻械尽 尽:形容词作动词,用尽。

重点

1. 不可谓那边

2. 三组对比说明楚国跟宋国的差别

赏析

- 第一段:上文交代事件的起因,提出了问题

- 第二段:写墨子用道义来指责公输盘,使公输盘无言以对,只好答应墨子去见楚王

- 第三段:写墨子巧妙地运用比喻,讽刺和指责了楚王企图攻宋的可耻和可笑,说服了

楚王。

- 第四段:写墨子通过攻守演习的较量,以实力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

练习

1. 本文交代的三个人物是谁?

墨子、公输盘、楚王

2. 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公输盘为楚王造云梯,将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前往楚国是为了劝阻这件事的发生。

3. 墨子请公输盘为自己杀人,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意图是什么?

在于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故不杀人”一类的话,再抨击他所持的实际上是虚伪

的道义

4. 墨子如何针对公输盘所言的“义”进行驳斥?

墨子义正言辞地指责攻宋会造成人命伤亡,且损失缺少的民众去争夺多余的土地,是

不智的。同时,批评攻打无过错的宋属不仁。所以,公输盘所持的“道义”是“不杀少而

杀众”,这其实是“不义”

5. 公输盘是否取消用云梯攻宋的计划?

没有。他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了楚王。

6. 墨子对公输盘有何进一步的要求?从这一点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他要求公输盘带他去见楚王。可见墨子是个有急智和勇敢果断的人
7. 墨子为楚王举了“为有窃疾”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

为诱使楚王说出他想要的答案,以此推论“楚王攻宋”也是一个患了偷窃毛病的人

8. 试概括墨子用了哪些例子来说服楚王放弃攻宋?

墨子拿楚国的土地、物产之丰富和宋国的贫瘠作比较,说明楚之攻宋实无必要,暗喻

楚国攻宋是不明智的做法

9. 楚王是否因此取消了攻宋的计划?

楚王承认墨子说得有理,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矛头指向公输盘及其所

研制的云梯,而且坚决地表示“必取宋”

10. 墨子与公输盘进行了怎样的较量?结果如何?

公输盘以巧妙的战术与墨子进行较量,结果公输盘的攻城器械及伎俩用尽;而墨子的

守御战术仍应对有余。

11. 公输盘再演练的攻守战中失败后有何反应?

公输盘恼羞成怒,对墨子动了杀机

12. 墨子最后如何彻底慑服楚王和公输盘?这表现了墨子怎样的特质?

墨子把自己的弟子已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一事相告,彻底打破了楚王和公输盘攻宋的

计划。表现了他是个有智慧、勇气和实力的人。

13.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A.公输盘不说:(说)通(悦),解释:高兴

B. 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解释:阻挡

C.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解释:抵御

D. 公输盘诎:(诎)通(屈),解释:理屈

14. 本文哪些内容可以和墨子“兼爱”和“非攻”的主张相印证?

1. “攻打无过错的宋国,是不仁的”

2. 墨子“行十日十夜”到楚国劝诫公输盘和楚王

15. 楚国取消攻宋,是否仅靠墨子锋利巧妙的言辞?

不是。除了说辞,还有依仗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

才更有力量,更有取胜的把握。
《察今》

作者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一部作品。

提示

《察今》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全书有八览、六

论、十二纪,共一百六十篇。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

《察今》是一篇古代政论,中心论点为察明当今的实际情况的意思。

原文与译文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今制度呢?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先王的法今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

取法它呢?

虽人弗捐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也还是无从职法它的。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时不与法俱在,

(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

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

(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
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

那就是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

故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

到的推知未见到的。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

道,全鼎中调味的好坏。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澭水突然上涨上,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

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

(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

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象这种情况。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

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

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

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千变万化,下药也要千变万化。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

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

因此,统治过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

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

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一样了。
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完成功名,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标

啊。

赏析

- 第一段:言先王之法不足法。以设问开头,从正反两面强调先王之法皆不足为法。隐

示法当因时而变,根据时代的需要而立,启下文论述之门。

- 第二段:论述了先王制法是为了适应人和时代形式的需要,从而展开了对察己知人,

察今知古这一中心论题的论述。由察今知古,推知古人因时变法,为下文提出“变法宜

矣”“因时而化”张本。此段粗看与下文不连贯,其实内在联系密切,有极强的逻辑力。

- 第三段:用循表夜涉的寓言讽喻不顾“时”的变化而机械法古的人。

- 第四段:以良医为喻不顾“事”的变化而机械法古的人。又以良剑良马为喻说明追求“成

功名”(解决问题)的效果

- 第五段:用刻舟求剑的寓言讽刺不顾“地”的变化而机械法古的人。

- 第六段:以引婴投江的寓言讽喻不顾“人”的变化而机械法古的人。

伶官传序

作者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创作成就最大。

- 唐宋八大家之一

- 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原文与译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

矣。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

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

背叛晋而归顺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
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

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于是作《伶官传》。
补充资料

通假字

1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

2 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人

名词作动词

⒈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匣子装

⒉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探求,考察

3.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名词作状语

⒈负而前驱 前:向前

⒉仓皇东出 东:向东

⒊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⒋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动词作名词

⒈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⒉泣下沾襟 泣:泪水

使动用法

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 亡:使灭亡

形容词作动词

⒈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

⒈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⒉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细小的事情

古今异义

⒈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⒉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今义)最初的;本来
4.系燕父子以组 组:(古义)丝带,这里指绳索

(今义)结合,构成;量词;合成一体;小单位

干将莫邪

作者

- 干宝,字令升,东晋人,时称“良史”

- 代表短篇小说《搜神记》

- 被称作中国文言小说的鼻祖

课文提示

- 《搜神记》又名《搜神录》、《搜身异记》或《搜身传记》

- 本文选自《三王墓》

- 人物刻画:

o 不畏强暴、舍身报仇的赤

o 侠义重信、视死如归的客

o 凶狠残暴而又贪婪愚蠢的楚王

- 中心思想:反应古代百姓反抗专制暴君的精神,表现了对侠义人物的歌颂

故事

楚王叫干将莫邪两夫妻铸剑,但是做了很多年才做好。干将知道楚王会很生气,于是

只带了雌剑去,并吩咐莫邪如果生了儿子就告诉他雄剑的位子。楚王发现干将只交了一把

剑便杀了他。

干将的儿子名叫赤,长大后问母亲父亲所在。莫邪就告诉赤父亲身前的遗言,之后靠

着线索找到了雄剑。在过后,赤就一心想着为父亲报仇。

有一天,楚王梦到赤会来杀他。于是,便抢先一步找人暗杀赤。赤听到了消息,逃了

出去遇到了侠客,侠客听了赤的话一心帮他报仇,于是赤便自刎并且把剑交给侠客。

之后侠客便把雄剑与头交给楚王,然后说要拿来煮汤。楚王跟着做结果煮了三天三夜

都不能腐烂,侠客便说要楚王亲自到旁边去看才会煮烂。之后,侠客便趁着楚王靠近锅边
将楚王的头砍下来,并且自刎。之后由于分不清谁是谁,就把三个头合埋在一起,称为三

王墓。

翻译

1. 重(chong2)身:怀孕

2. 相:仔细查看

3. 比(bi4):等到

4.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煮着头颅,三天三夜竟然煮不烂,头

还跳出水面,瞪着眼睛十分生气的样子。

《世说新语》

作者

- 刘义庆,字季伯,南朝人

- 刘义庆与门下食客共同编撰《世说新语》

课文提示

- 《世说新语》本名《世说》

- 最早的笔记型小说

- “志人小说”的代表

- 全书共 8 卷,细分 36 门,记载 1130 个故事

- 主要记录东汉至东晋士大夫们的传闻轶事,未必符合史实但反映了当时豪门贵族和官

僚士族的生活状况、精神面貌异记时代风气

《急不相弃》

- 华歆、王朗要乘船逃难,来了一个人被追杀想上船。华歆拒绝,王朗想答应,最后贼

要追上了王朗又反悔了,华歆就责骂王朗食言,最后救了那个人。

- 人物性格

o 华歆:思谋远虑,遵守诺言

o 王朗:表面大方,背信弃义

- 选自第一门《德行》

o 以诚信为主旨,说明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化负责任,不能轻诺寡信,答应别人

的请求时要先慎重考虑,许诺了就要负责到底,不能失信
- 翻译:

o 依附:倚靠,搭船

o 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请求

o 宁:难道

《长安何如日远》

- 晋明帝被爸爸问长安跟太阳哪个比较远,晋明帝讲太阳远,因为没有人从那边来。皇

帝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明,之后设宴的时候再问,晋明帝却说长安远,因为他说抬头

可以看见太阳却看不到长安

- 人物性格

o 晋明帝:冷静沉着,富有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

- 选自第十二门《夙惠》

o 早慧的意思,少年过人的智慧

《荀陆妙语》

- 荀陆两人因张茅先生认识,两人自我介绍的时候用了很稀贵的动物,然后相互挖苦调

- 选自第二十五门《排调》

o 嘲笑、戏弄,讽刺,反击、劝告,也有亲友间开玩笑等的小故事

- 文中表达荀陆看似在相互调侃实则斗才学智慧

- 翻译

o 俱:一起

o 坐:会面

o 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张华让他们交谈,因为两人都有很高

的学问,就要他们别说平常的俗话

o 布尔矢:搭上你的箭呢

o 是以发迟:因此迟迟不敢放箭

练习

1. 华歆为何没有立即答应那个人的请托?从这里可以看出华歆是个怎样的人?

华歆开始不愿意让那人上船,是遇见未来可能有贼寇追至的风险。从此事足以见他处

事思虑周密,比王朗有远见。
2. 你认为当时的人会如何评定华歆和王朗?

华歆有远见,信守承诺,不顾危险帮助他人,是君子;王朗为顾及自己性命,背信弃

义,是小人

3. 晋明帝就同一个问题作出怎样的两种回应?

a. 日远:有人从长安来了,却无人可从太阳来。

b. 日近:抬头可见太阳,却不见长安。

4. 年幼的晋明帝有何特质?

懂得察言观色、机敏睿智、忧时伤世

5. 荀、陆二人如何自称?

荀鸣鹤自称“日下荀鸣鹤“;陆士龙自称”云间陆士龙“

6. 荀、陆二人如何调侃对方?

荀鸣鹤嘲笑对方为山野中的麋鹿,非云中龙;陆士龙则讽刺对方是只云间的白野鸡,

而非日下鹤。

7. 写出句中黑体字词的解释

a. 歆辄难之(当即)

b. 遂携拯如初(救助)

c. 潸然流涕(流泪的样子)

d. 更重问之(再)

8. “歆辄难之”的“之”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华歆为何对此感到为难呢?

是否携此人同行。自身尚在逃难中,船小人众,后有贼兵。若带上此人,会招致麻

烦。

《李娃传》

作者

白行简,字知退。唐代人,白居易弟弟,以传奇著称,今存《李娃传》《三梦记》两篇

提示

唐代称小说为传奇,是文人有意识的创作。《李娃传》叙述男女主人公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

否定了名门世族冷酷无情的现实与门第观念,圆满的结局充满喜剧性,蕴含作者对倡优女子的

同情和赞美,富含理想主义色彩。
解析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 第一个部分(1)

o 作者有意仿传统的人物传记的写法

- 故事主体又可分成三个阶段

- 第二部分(2-6)

o 主要讲生肩负父亲厚望赴京应试,却为李娃之色所动,置应考事于脑后,日夕

沉湎酒色,耗尽千金

- 第三部分(7-9)

o 主要讲娃与母设计甩掉生,生沦落为凶肆伙计,为父亲所不容

- 第四部分(10-15)

o 主要讲生濒于绝境,娃见而自疚,进而助生康复并考取功名,待生赴任前,娃

却提出要分手。生父知情后,与生和好如初,并礼迎娃,使生与娃终成眷属。

- 第五部分(16)

o 作者的评论,这是仿人物传记的写法

口技

作者简介

-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

氏,清朝人

- 代表作《聊斋志异》(又称《鬼狐传》)

课文提示

- 口技在清代属于“百戏”之一种,俗称“隔壁戏”

- 文章技术一名奇女子以口技技艺“售其医”的奇事

- 中心论点:揭示江湖骗子的行骗伎俩,对女子借口技行医、卖药骗人的做法和平庸的

医术稍有嘲讽,但也真心赞扬她精湛而绝妙的口技技艺

故事重点

- 女子总共演绎了 7 个人,1 只猫,开药的声音

o 九姑 清脆响亮
o 腊梅

o 六姑 缓慢苍老

o 春梅

o 小狼子

o 四姑 娇柔婉转

o 四姑的奴婢

o 小猫的声音

o 折纸的声音、笔头套丢到桌子的声音、磨墨的声音、笔扔到桌子的声音、抓药

包的声音

原文与译文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

村里来了一个年轻的女人,大约有二十四五岁。

携一药囊,售其医。

她带着一个盛药的皮囊,到这里来行医看病。

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

有的人去找她看病,她自己不能开药方子,要等到晚间问一问各位神仙。

晚洁斗室,闭置其中。

晚上,她把一间小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自己关在里面。

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

大伙儿围绕在门窗口,斜着头侧着耳朵静静地听,只听里面在小声私语,谁也不敢咳嗽一声。

内外动息俱冥。

屋里屋外,黑洞洞的一片,没有一点动静。

至半更许,忽闻帘声。

大约到半夜的时候,忽然听到门帘微动的声音。

女在内曰:“九姑来耶?”
女子在屋里说:“九姑来了吗?”

一女子答云:“来矣。”

一女子回答说:“来了。”

又曰:“腊梅从九姑来耶?”

又问:“腊梅也跟着九姑来了?”

似一婢答云:“来矣。”

好似一个丫头的声音,说:“来了。”

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

三个人话语间杂,唠叨起来没个完。

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

过了一会儿,又听到帘钩散动的响声,女子说:“六姑来了?”

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

接着听到几个女子杂乱的说话声:“春梅也抱小郎君来了吗?”

一女子曰:“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

一个女子说:“这个顽皮的小家伙,怎么哄也不睡,定要跟来。身子有百十斤重,背着真累死

人。”

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一齐嘈杂。

马上又听到女子殷勤的接待声,九姑的问讯声,六姑与姊妹们的寒暄客套声,两个丫头的互相

慰劳声,小孩儿的嘻闹声,一齐嘈嘈杂杂地传出来。

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

就听女子笑着说:“小郎君倒很喜欢玩耍,老远的抱了个猫儿来。”

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

接着说话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门帘又响了一声,满屋里都喧哗起来,说:“四姑来得怎么这

样晚?”
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溢,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

听到一个女孩子细微的声音,说:“路足几千多里,我同阿姑走了这么长时间才到。阿姑走得

太慢了。”

遂各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

于是各人问寒问暖的声音,移动座位的声音,招呼着加座的声音,各种声音并作,喧闹满屋,

有一顿饭的工夫才静下来。

即闻女子问病。

接着就听到女子问病求药的声音。

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术。

九姑说当用人参,六姑认为当用黄芪,四姑说该用白术。

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

协商一会儿,听到九姑叫人拿笔墨砚台来。

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

不久,听到折纸的刷刷声,拔下笔帽扔到桌子上的丁丁声,隆隆的研墨声。

既而投笔触几,震震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

接着就听到把笔投到桌几上的碰撞声,抓药包纸的苏苏声。

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

过了一会。女子掀开门帘,招呼着病人的名字,把药包和药方一起递了出来。

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

她转身入室后,立刻听到三位姑娘作别的声音,

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

三个丫头的道别声,小儿哑哑的叫声,小猫儿的呜呜声,又一时并发起来。
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

辨。

九姑的声音清晰悠扬,六姑的声音和缓苍老,四姑的声音娇滴宛转;以及三个丫头的声音,各

有自己的特点,听着完全可以辨别得清楚。

群讶以为真神。

大家感到很惊讶,认为真是神来了。

而试其方,亦不甚效。

回家试试药方,也并不灵验。

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

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口技,特意借这种方法卖药罢了。

然亦奇矣!

但她的口技水平,也真够高超的了。

昔王心逸尝言:

以前,朋友王心逸曾讲过:

在都偶过市廛,闻弦歌声,观者如堵。

他在京城时,偶尔从集市上经过,听到一阵管弦音乐的声音,围着看的人好像一堵墙。

近窥之,则见一少年曼声度曲。

他到跟前一看,是一位少年,用优美的声音在演唱。

并无乐器,惟以一指捺颊际,且捺且讴;

他手中并没有乐器,只用一个指头按着脸颊,一边按一边唱,

听之铿铿,与弦索无异。亦口技之苗裔也。

听起来铿锵有声,与弦乐没什么差别。也是口技者的后代啊。
翻译

1. 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

a. 这女子却说自己不能开药方,要等到天黑以后向神灵请教。

2. 晚洁斗室,闭置其中

a. 到了傍晚,他把一间小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将自己关在里面。

b. 洁:名词作动词,打扫干净

3. 俄:一会儿

4. 喜:通“嘻”,形容笑声

5. 遂各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

a. 于是,又是一番问候寒暄声,移动座位声,叫添凳椅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

起,满屋喧闹,过了好一阵子才安定下来。

b. 坐:通“座”

高三文言文

《出师表》

作者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人,被称为“卧龙”,谥号“忠武”,著作《诸葛亮集》

陈寿说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苏轼评《出师表》“简而尽,直而不肆”

提示

《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表:即奏表,表文,即古代臣子对君主有所陈情时写的文字,奏章的一种,属议论文体。

解析

- 全文共九段,分为三个部分

o 第一部分(1-5)
分析蜀汉当时的局势,告诫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广开言路、严明上

法、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 第一层(1)分析天下形势,并据此提出了要刘禅开张圣听,以改革时

弊,励精图治的建议

 第二层(2)提出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建议

 第三层(3-5)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第三段说明出师前在“内政”上所

作的安排;第四段说明出师前在军政上所作的安排;第五段提出亲贤远

佞的建议,承前两段“荐贤”的内容而来。

o 第二部分(6-7)

自叙出身经历,并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和白帝城托孤为重点,表达作

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情感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 第六段:自述出身经历,回顾先帝“三顾茅庐”,患难与共的艰苦历程

 第七段:追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表达对蜀汉的忠诚和兴复汉室

的决心

o 第三部分(8-9)

向刘禅提出期望,点明全篇主旨,总结全文,表文结束之前,将“出师”与“谏言”

两层意思搅合一起。

 第八段: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职责,在用人办事方面对刘禅提出期望;又

再次嘱咐刘禅,训诫后主

 第九段:以他上表临行前百感交集的心情作结。

- 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话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原文与译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

难,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陛下你实在应该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过分的看轻自己,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

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

二,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

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从前任用的时候,

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

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

身。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

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

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

都。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

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

允等人的责任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

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

诲。
臣不胜受恩感激。

我感激不尽。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

练习

1. 《出师表》劝说的对象是谁?

刘禅/刘后主

2. 忠臣志士为何愿意继续为国为君尽心尽力?

感念先帝的恩德

3. 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体现君王的公正严明?

对待宫中与相府中的官吏须奖惩分明,不能徇私

4. 作者向刘禅推荐哪些人才?

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贤臣。

5. 试述作者向刘禅推荐向宠将军的原因

向宠将军善良、办事公正,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及精通军事。若军中事务能先征询他的

意见,必能使军队团结合作。

6. 试分析汉朝昌盛与后期衰败的原因

汉朝前期,君王亲近贤臣,疏远小人,所以国家昌盛;后期,君王亲近小人,疏远贤

臣,以致国势衰败。

7. 为何作者早期不求当官扬名?

作者希望能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所以宁可躬身于耕田种地,而不求当官

8. 作者后来为何愿意为刘备奔走效劳,且接受重任?

作者对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深受感动,且深知刘备是个善用人才的君主,所以二十一

年来为刘氏父子竭忠尽智,余力不遗

9. 先帝临终前交托给作者的任务是什么?

平定南方叛乱、北定中原、辅助后主恢复汉室、迁回都城洛阳

10. 关于刘后主处理朝政上的事物,作者有何建议?

关于朝政上的利害得失,作者建议刘后主听取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忠良的意见
11. 作者希望刘后主交给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讨伐曹魏及兴复汉室的任务

12. 作者对刘后主有何忠告?

希望刘后主能向忠臣征询治国良策,明察和接纳正确的意见,以及追念先帝的遗命。

13. 下面黑体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关头

B. 引喻失义——意义 适当

C.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择

D.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

14. 按以下要求用原文回答

a. 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兴隆也;亲小人,远贤

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b. 描写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c. 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 作者希望透过表文达到什么目的?

希望刘后主虚心纳谏、亲近贤臣远离小人、兴复汉室以完成先帝遗志。

16. 诸葛亮在表文中屡次提及先帝的原因是什么?

1. 希望以父子之情感动刘禅,叮嘱他要追念先帝的遗训

2. 说明大臣们尽忠刘后主,乃因感恩先帝殊遇,故劝勉他要继承父德,公正执法,选

贤任能。

3. 借感念先帝来抒怀明志,表达自己忠君爱国的心意

17. 诸葛亮向刘后主自述身世及志向,其用意是什么?

诸葛亮身系国家要职,故借述明身世,说明自己本性淡泊,不求功名,只为感激先帝

知遇之恩才出仕效忠。同时,表明自己尽忠为国,对先帝及后主忠心耿耿。
《涉江》

作者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人,楚辞代表作者。被称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离骚》

《九章》《九歌》等

提示

《涉江》选自《九章》,诗歌叙述屈原被流放的历程和心情,既是一首纪行诗,又是一首抒情

全诗分成五个部分,

1. 诗人先着重自己的理想,抒发他不为人知的怨苦;

2. 接着描写途中思念家园,不忍离去的情景

3. 跟着借对溆浦一带阴森幽暗的描绘,抒发彷徨苦闷的心情

4. 然后忆述历史上几位与自己有相似境遇的人,用以自慰,并借以表明自己绝不变心而

从俗

5. 最后做总结,既慨叹政坛黑白不分、是非颠倒,又表示自己将远离污垢,永保高洁情

第一段:涉江前。诗人先着重写自己的理想,抒发他不为人知的怨苦,接着写他遭统治者流

放,被逼涉江远去的原因与悲愤心情。

第二段:涉江途中。写诗人流放途中的情况与感触,抒发他眷恋故国家园而不忍离去的深情。

第三段:入溆浦。诗人写景以抒情,借描绘南行终点溆浦一带,阴森幽暗的荒凉景象,抒发他

独处荒山彷徨苦闷的孤寂心境

第四段:山中独处。诗人就自身现实的遭遇,联系历史上与自己境遇相似的古人以自勉自慰,

并重申自己坚持正道,矢志不渝的正确立场。

第五段:尾声。全诗的总结,诗人既慨叹政坛黑白不分、是非颠倒,又表示自己将远离污垢,

永保告诫情怀。这里运用对比和比喻痛斥了楚国朝政的混乱和腐败,邪佞之人执掌权柄,而贤

能之人却遭到迫害,表现出诗人不可遏抑的悲愤之情和与之决裂的坚持态度

前三段,分别描写了诗人的奇特服饰,以衬托出其高洁的品质;再写诗人被流放时临

风长叹,以及船行迟缓,表现他悲伤满怀的心境和对故国的深切眷恋;接着描绘溆浦荒凉凄冷
的自然环境,有力地烘托了他孤独、彷徨,对前途感到渺茫、苦闷,抑郁不乐的心境。这些融

入诗人感情的叙述和描写,不仅给读者以深刻而具体的印象,亦增强了诗歌的感人力量。

词汇

1. 铗:剑柄,代指剑

2. 被:通“披”,披挂

3. 珮:通“佩”,佩戴

4. 欸:叹息

5. 邸:同“抵”,停留

6. 汰:水波

7. 容与:船行迟缓,指徘徊不前的样子

8. 淹:停留

9. 凝滞:停留不动

10. 济:渡

11. 伤:妨害、妨碍

12. 儃佪:徘徊,指心情无所着落

13. 承宇:连接屋檐

14. 终穷:终身困厄、不得志

15. 与:全部

16. 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

17. 薄:近、靠拢

练习

1. 诗中的“奇服”比喻为什么?

诗人高洁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

2. 诗人要离开故土的原因是什么?

遭遇黑暗势力的迫害和排斥,但不愿妥协

3. 诗人“反顾”的原因是什么?

对故国的深切眷恋,及不忍离去的心情

4. 诗人居住的环境如何?

清冷、昏暗、人迹罕见的偏远地带

5.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意志坚定,对邪恶势力决不妥协

6. 诗人以四位古代贤人自比,他们依次是?

接舆、桑扈、伍子胥、比干

7. 试分析诗人在本段所运用的比喻手法

诗人以鸾鸟、凤凰、露申、辛夷比喻贤才;以燕雀、乌鸦和腥臊恶臭比喻小人。

8. 以下句中画线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方高驰而不顾——心中向往 远远的离开

B. 登昆仑兮食玉英——非人间的精美食物

C.淹回水而凝滞——停留不动

D. 入溆浦余儃佪——心情无所着落

9. 诗人以历史人物入诗的用意是什么?

借写历史人物以自慰自励

10. 最后一段是全诗的总结,诗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比和比喻。诗人痛斥了楚国朝政的混乱和腐败,表现出诗人的悲愤之情

《前赤壁赋》

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

文忠。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提示

本文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所见、所闻、所感,引出一场主客对话,既从客的口中说出了思

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也从苏轼的答话中反映了他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到解脱的思想

过程,和他对宇宙、人生的感悟,表现了作者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豁达乐观的襟怀。

苏轼的不少作品皆以借景立论,阐明哲理为主,《前赤壁赋》就是一篇代表作。

第一段:月夜泛舟。作者写他与客人泛舟赤壁,纵情于水山之乐,其中水月为全文之钢

第二段:写饮酒唱歌。先是主人(作者)扣舷而歌,客吹箫而和;接着写他因客人的箫声而产

生了悲伤的情绪。
第三段:展开主、客问答。写客人感叹历史兴亡,宇宙永恒,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这里

从描述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到写赤壁的历史事迹。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

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第四段:作者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阐明自己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表面上是开解客人,实

则也是宽慰自己。

第五段:用简短的叙事作为全篇的结束。作者深刻透彻的说理使得客人心中的忧伤随之烟消云

散,转悲为喜,于是主客开怀畅饮,陶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兴尽入睡。

故事

首先说了他跟客人晚上去游船,然后开始喝酒后来客人拿起萧有人合唱。苏轼就因为悲凉的箫

声而发出感慨。之后客人开始说自己对历史、宇宙跟人生做出感叹。苏轼就去开解他。最后客

人也看开大笑了。

原文与译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

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

饮泣。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

“何为其然也?”

“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

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

虑。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饮酒。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练习

1. 写出文中人物出游的时间、地点与方式

时间-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

地点- 赤壁

方式- 泛舟

2. 作者将“桂棹”“兰桨”“溯流光”比喻为什么?

“桂棹”和“兰桨”比喻为品质高洁;“溯流光”喻为百折不挠,不向恶势力屈服的性格

3. 作者如何形容友人的箫声?

箫声低沉悲凉、如怨恨如倾慕、如啜泣如低诉,令人闻之悲伤

4. 作者引用曹操诗句的用意是什么?

凭吊古代豪杰,哀叹人生短促

5. 简诉作者的三大哀叹

(一) 与天地相比,生命是短暂的

(二) 与大海相比,个体是渺小的

(三) 与长江和明月相比,人是无法永世长存的

6. 作者以什么例子来说明“变”与“不变”的哲理?

从“变”的角度:江水会流,月亮有阴晴圆缺,人会生老病死。从“不变”的角度:江水不

曾消失,月亮不曾亏损,人也参与了整个人生。

7. 写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之

a. 举酒属客,(属)通(嘱),解释:劝酒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解释:乘

c. 杯盘狼籍。(籍)通(藉),解释:凌乱

d. 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解释:酒杯

(属)通(嘱),解释:劝酒

8. 第三段中,作者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说明什么道理?

人生是短暂而渺小的

9. 文末“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在文中有何意?

此句与开头相呼应,指客人听了作者的话,转悲为喜,彼此开怀畅饮,欣赏美景,一

同忘怀得失,将忧伤随风消散。
《与陈伯之书》

作者

丘迟,字希范。南朝人,擅长骈体文和山水诗。钟嵘《诗品》把丘迟的诗列入中品,赞美其诗

风“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

著有《丘中郎集》,今传明人所楫《丘司空集》

提示

《与陈伯之书》是萧宏让丘迟以私人名义给陈伯之写了这封劝降信

第一部分(1)

以陈伯之过去在梁今在魏的际遇悬殊,渲染他往日的才德勋业,对比今日的昏聩卑怯,背叛投

敌的不义和不智,以激起他对当前环境的不满。

第二部分(2、3)

为陈伯之当初所以“被梁降魏”作解释,并替他如今应该“去魏归梁”摆出种种理由,接着说明梁

朝君主气度恢宏,表明陈伯之若弃暗归来,必将受到礼遇。

第二段:首先对陈伯之做法开脱,说他降魏事出有因,值得同情

第三段:叙述梁王朝文臣武将为国效忠,各有封赐,功名利禄还可以传之后代子孙的

场面,相形对比“将军独靦颜借命… 宁不哀哉”被人驱使,尴尬可悲的境遇,借以唤醒陈伯之的

自尊心和忧患意识。

第三部分(4)

用江南的春天美景来唤起对方的故国之思,再以廉颇、吴子的典故激起其思乡之情。

第四部分(5)

宣示梁王朝恩威,以四方归附的天下大势,敦促陈伯之不要错过时机,及早改悔归来。

故事

因为陈伯之背叛原本的国家,丘迟要劝陈伯之回来。第一段用在胡人的地方很辛苦来作诱饵;

第二段相信他是无辜的所以才背叛国家,并且举出例子 说明以前的人也是背叛了再回来没遭
受报复;第三段用民族荣誉感来劝说陈伯之归来;第四段用江南的美色来唤起陈伯之的思乡情

结;最后一段说明天下局势,认为大梁才是一统天下的第一把手。

原文与译文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

丘迟拜上:陈大将军足下,(一向)安好,万分荣幸。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将军的英勇是全军之首,才能也是应世的豪杰。您摈弃(庸人的)燕雀小志(及时脱离了齐

国),仰慕(贤能的)鸿鹄高飞的远大抱负(而投奔了梁王)。

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

当初(您)顺应机缘,(改换门庭),碰上了贤明的君主梁武帝,(才)建立功勋,成就事

业,得以封爵称孤,

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

(一出门)有王侯们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拥有雄兵,号令—方,又是多么雄壮、显

赫!

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怎么一下子竟成了逃亡降异族的(叛逆),听见(胡人的)响箭就两腿发抖,面对着北魏的统

治者就下跪礼拜,又(显得)多么卑劣下贱!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

(我考虑)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的当时,并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内心考虑不

周,

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

在外受到谣言的挑唆,(一时)执迷不悟(不辨是非)行动失去理智,才到了今天(叛梁降

魏)这个(局面)。
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

圣明的梁朝廷(能)宽赦(过去的)罪过而重在要你立新功,不计较过失而广为任用(人

才),以赤诚之心对待天下之人,让所有心怀动摇的人能消除疑虑安定下来,

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这)您是都清楚的,不须我再一一细说了。

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刃於爱子,

(记得)朱鲔曾参预杀害汉光武帝的哥哥刘縯,张绣曾用刀刺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

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

光武帝刘秀并不因此疑忌(朱鲔),(反而诚心诚意地招降了他),魏王曹操(在张绣归降以

后)待他仍像过去一样。

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於当世!

况且,您既无朱、张二人的罪过,功勋又见重于当代呢!

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误入迷途而知道复返,这是古代贤明之人所赞许的(做法),在过错还不十分厉害的时候而能

改正,这是古代经典中所推崇的(行为)。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梁武帝废法加恩,连像吞船的大鱼这样罪恶深重的人都可漏网;

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

您家的祖坟未被损毁,亲族戚属也都安在,家中住宅完好,妻子仍在家中。

悠悠尔心,亦何可言!

您心里好好想想吧,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

现在,(梁)满朝功臣名将都各有封赏任命,井然有序;结紫色绶带在腰,怀揣黄金大印在身

的(文职官员),参预谋划军、国大计;
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

(各位)武将轻车竖旄旗,接受着保卫边疆的重任,而且朝廷杀马饮血设誓,(功臣名将)的

爵位可以传给子孙后代。

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唯独您还厚着脸皮,苟且偷生,为异族的统治者奔走效力,岂不是可悲的吗!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

凭南燕王慕容超的强横,(终至)身死刑场;

姚泓之盛,面缚西都。

凭后秦君主姚泓的强盛,也(落得个)在长安被反缚生擒的下场。

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

因此明白道,天降雨露,分布各地,(只是)不养育外族;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

我中原姬汉古国,决不容有少数民族同生。

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北魏霸占中原已有好多年了,罪恶积累已满,照理说已将自取灭亡。

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

更何况伪朝妖孽昏聩狡诈,自相残杀,国内各部四分五裂,部族首领互相猜忌,各怀心思

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他们)也正将要从(自己的)官邸被绑缚到京城斩首示众。而将军您却像鱼一样在开水锅里

游来游去,像燕子一样在飘动的帷幕上筑巢(自寻死路),(这)不太糊涂了吗?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暮春三月,在江南草木已生长起来,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一群一群的黄莺振翅翻飞。
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

(如今与梁军对垒)您每当登上城墙,手抚弓弦,远望故国军队的军旗,战鼓,回忆往日在梁

的生活,岂不伤怀!

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

这就是(当年出亡到魏国的)廉颇仍想作赵国的将帅,(战国时魏将)吴起曾望着西河哭泣

的原因,都是(人对故国的)感情。难道唯独您没有(这种)感情吗?

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切望您能早定良策,自己弃暗投明。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

当今皇上极其开明,天下平安欢乐,

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

(有人)从西方献上白玉环,(有人)从东方进贡措木箭。(西南边远地方的)夜郎、滇池两

国,解开辫发(改随汉人习俗),请求封官

朝鲜昌海,蹶角受化。

(东方的)朝鲜,(西方的)昌海两地的百姓,都叩头接受教化。

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

只有北方的北魏野心勃勃,(横行在)黄沙边塞之间,作出执拗不驯的(样子),企图苟延残

喘罢了!

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揔兹戎重,

(我梁朝)全军统帅临川王萧宏,德行昭明,是梁武帝的至亲,总揽这次北伐军事重任,

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

到北方安抚百姓,讨伐罪魁。倘若您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等我们拿下北魏时)才想起我

的这一番话,(那就太晚了)。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姑且用这封信来表达我们往日的情谊,希望您能仔细地考虑这件事。丘迟拜上。

练习

1. 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描述陈伯之今昔之变化

作者以“燕雀”与“鸿鹄”志向小大做对比;再以“开国称孤”与“奔亡之虏”做壮劣的对比,

来衬托陈伯之目前正处于窘境。

2. 作者认为陈伯之背梁投魏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考虑周详、听信谣言以及一时的迷惑,使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

3. 作者援引君主厚待朱鲔和张绣的史实,其用意为何?

以此表明梁朝招降的诚心实意,解除陈伯之的后顾之忧。

4. 作者多次以“异类”和“北虏”这样的名称贯穿全文,其寓意为何?

言明夷、夏是有差别的,且表达了梁朝绝不事异族的深意。

5. 作者如何形容陈伯之目前的处境?

陈伯之被形容为游于沸水锅中的鱼,以及筑巢于动摇帐幕上的燕子,以此比喻他的处

境甚危险

6. 作者描绘江南胜景的用意是什么?

为了勾起寄居在朔北沙漠中的陈伯之缅怀故国的情怀

7. 文中哪两位历史人物与陈伯之的际遇颇有相似之处?

廉颇和吴起

8. 作者如何形容当今皇帝的功绩?

以各部落异族愿意接受归化,来形容武帝的威望及国势日益强大

9. 作者如何形容北魏目前的局势?

北魏统治者内部勾心斗角,自相残杀,日薄西山。如今天下归心,只有北魏依靠险要

地势顽抗,苟延残喘,离灭国之日不远了。

10. 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哪一项不正确?

A. 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反复考虑

B. 圣朝赦罪责功。——要求

C. 先典攸高——崇高 推崇、嘉许

D. 想早励良规。——勉励

11. 丘迟写这封信的原意为何?
劝陈伯之早日回头,归顺梁

12. 作者援引“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的事例,目的何在?

梁武帝并没有因为陈伯之叛离梁而诛其九族,相反,保存其祖坟及家人亲友的性命。

希望陈伯之感受到梁武帝的恩德与仁义,继而弃魏归梁。

《鸿门宴》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 145~前 90)

字子长,尊称史圣,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后世尊称

他为史迁、太史公

课文提示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

130 篇,包括十二本纪(帝王)、十表(记大事年月)、八书(记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

诸侯)、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共五十二万字

鲁迅称誉他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现在鸿门宴多用于隐藏危机、别有所图的邀请,或是敌对双方政治谈判斗争场合的代名词

各个人物的性格:

项羽 自矜功伐、刚愎自用 刘邦 多谋机诈、长于用人

范增 远见卓识、老谋深算 张良 沉着冷静、深谋远虑

项庄 忠诚笨拙、不善应变 樊哙 大胆果断、智勇双全

根据位子划分,最尊贵的是项羽、项伯(东);接着是范增(南);第三是刘邦(西);最后

是张良(北)

故事

一开始是因为刘邦比项羽还先攻入关中这个地方,根据怀王的遗言他说过谁先攻入关中就可以

称王。然后范增听信曹无伤的话觉得刘邦有篡位的心而且有天子的云在刘邦头上,所以恳请项

羽杀掉这个眼中钉。
项伯知道这件事后,就跑去跟刘邦的手下张良说。张良因为不想抛弃刘邦所以就跟刘邦说。刘

邦为了感谢项伯就答应将女儿嫁给项伯。

隔天宴会的时候,范增一直制造机会让项羽杀掉刘邦。但舞剑的时候,项伯一直用身体帮刘邦

挡住所以一直都没有成功。

后来刘邦的手下樊哙闯入,并趁机支出刘邦。帮刘邦走小路逃脱,走前也拜托张良将白玉送给

项羽、酒杯送给范增。项羽放在桌上,范增觉得没有杀掉刘邦很可惜,就将酒杯丢在地上并且

用剑切断。

最后刘邦回军营就杀掉内奸曹无伤。

原文与译文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跟项羽见面。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沛公打算在关中称王,任命子婴为国相,珍宝全部占有它。”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项羽大怒道:“明天犒劳士兵,给我去打垮沛公的部队!”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

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

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沛公的军队有十万,驻扎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范增劝说项羽道:“沛公住在崤山以东时,贪图财货,喜欢漂亮的女人。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如今入了关,财物什么都不拿,也不迷恋女色,这样看来,他的野心不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气运,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运呀!赶快攻

打,不要失去机会。”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曰:“毋从俱死也。”

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

”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

良乃入,具告沛公。

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刘邦大吃一惊,说:“对这件事怎么办?”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张良说:“谁替大王作出这个计策的?”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刘邦)回答说:“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

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刘邦沉默(一会儿)说:“本来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

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张良说:“请你亲自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的?”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张良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情

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刘邦说:“他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刘邦说:“你替我(把他)请进来,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待他。”

张良出,要项伯。

张良出去,邀请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项伯随即进来见刘邦。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刘邦就奉上一杯酒为项伯祝福,(并)约定为亲家,
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说:“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

以等待将军(的到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希望你(对 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项伯答应了,跟刘邦说:“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

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

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开,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回到(项羽)军营里,详细地把刘邦的话报告项王。

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就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现在人家有大功(你)却要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不如就趁机友好地款待他。”项王答应

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

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

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

不然,籍何以至此?”

不是这样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一起饮酒。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

——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

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

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狠心。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庄则入为寿。

项庄就进去祝酒。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祝酒完了,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娱乐,请让我用舞剑助兴吧。”

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项羽说:“好。” 项庄就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

邦,项庄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

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

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

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

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

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于是给了他一个生的猪前腿。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的前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

窃为大王不取也!”

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

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有大礼节不回避小的责备。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

会其怒,不敢献。

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

公为我献之。”

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

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

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

入。”

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

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才进去。”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张良进去道歉,说:“刘邦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

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

项王曰:“沛公安在?”

项王说:“沛公在哪里?”

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

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刘邦回到军营,立即杀掉曹无伤。
解析

- 如果按照情节发展可分成:宴会前、宴会中和宴会后

- 第一部分(1、2)

o 宴会前交代“鸿门宴”的由来,主要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

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一段:表明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他手中。这里主要叙述了“无

伤告密”和“范增进言”两件事,说明项羽起先原有消灭刘邦的决心。

第二段:“项伯夜告”“张良献策”“刘项约婚”以及“项王许诺”。项羽在未与范增商

量的情况下,误信了项伯的话,轻易改变了主意,“许诺”不击刘邦,使到似乎

已经迫在眉睫的战事,却忽然出现了转机。由是也产生了鸿门宴上项羽和范增

二人认识上的差异,预示着他们对刘邦将采取不同的态度。

- 第二部分(3、4)

o 宴会中。

o 写鸿门宴上双方明争暗斗,剑拔弩张的紧张场面

o 这是情节高潮

o 显示了项羽内部的意见分歧和情势急转直下,项羽走向被动的形势

第三段:“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三件事

第四段:“樊哙闯宴”,气慑项王,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点

- 第三部分(5-7)

o 宴会后

o 刘邦安然脱身逃走,张良献玉,项羽、范增的不同反应,以及刘邦诛杀内奸,

消除内患的经过

o 这是尾声,是鸿门宴的结局

o 项羽不但不能消灭刘邦,反而加深了内部的矛盾;刘邦经过精心的策划,终于

化险为夷,而且诛杀了曹无伤这个隐患,内部则更加步调一致。

第五段:“刘邦逃脱”,刘邦假借上厕所来趁机逃回军营,留下张良应付项羽等

第六段:“张良留谢”献礼,项羽受玉,范增击碎之,叹“竖子不足与谋”

第七段:一句交代“刘邦杀曹”一事,与开头(“无伤告密”)相呼应。曹无伤实

则死于项羽之手
练习

1. 项羽欲消灭刘邦的起因是什么?

(一) 曹无伤密报刘邦欲在关中称王

(二) 范增以刘邦有称霸的野心及具有天子之云气以说服项羽杀之

2. 张良在接获项伯的密报后,为何不选择离开?

张良以自己为韩王护送刘邦为理由,更不应在刘邦有危急时逃走,而且背弃主公自己

逃走是不守道义的行为

3. 项伯为何同意将军中机密传达给刘邦?

项伯于险难中不忘朋友张良,当张良提出危难时不能弃友自逃走,这和项伯要唤走张

良的道理是暗合的,所以项伯也就同意了张良的请求,将军中机密直送政敌刘邦

4. 项伯如何说服项羽接见刘邦?

项伯让项羽意识到刘邦先攻入关中的目的是等待项军的进入,所以若项羽杀了刘邦这

功臣,就等于没有道义。项羽于是答应项伯的请求。

5. 鸿门宴中的座位安排表明了什么?

项羽和项伯是最尊贵的位次;范增是次尊贵位次;刘邦是第三位次;张良和樊哙则为

侍座。

从座位上,项羽、项伯和范增坐上位,表现了他们的尊崇,并凸显双方力量的悬殊

6. 鸿门宴上范增屡次制造机会让项羽杀刘邦,为何最终未能得逞?

范增在宴席上数次举起玉佩示意项羽杀刘邦,项羽犹豫不决,所以迟迟未动手。后

来,范增召来项庄舞剑伺机行刺,却遭到项伯屡次用身体掩护刘邦,使到项庄无法下

寿。

7. 试分析樊哙在宴席上的表现

樊哙勇闯宴席,质问项羽,为刘邦解辩,项羽令他喝酒吃肉,他二话不说,豪爽喝,

大口吃,表现勇猛。樊哙为人忠诚,有勇有谋,最后救出了刘邦

8. 试概括樊哙说服项羽不杀刘邦的一番说词

从怀王立下的约定来说,先破秦的入关者可称王。故刘邦若要称王亦理所当然,但他

进城后丝毫无取,只因等待项羽,所以刘邦劳苦功高不应杀

9. 樊哙以何说辞劝刘邦迅速离开宴会?

(一) 做大事不必顾及细节

(二) 有礼节之人不须顾忌小责备

(三) 刘邦等人像鱼和肉任人宰割,情势危急
10. 刘邦在出席宴会前准备了什么礼物送给项羽何范增?

一对白玉璧送给项羽;一对玉酒杯要送给范增

11. 刘邦等人为何抄小道逃回军营?

从骊山下来,取道芷阳抄小路逃回刘营,不过二十里的路程

12. 项羽何范增如何看待刘备的献礼?

项羽手下白玉璧,且把它放在座位上;范增则在接了玉杯后,丢在地上,还出剑将之

击碎。

13. 从刘邦逃脱一事,分析项羽和范增的态度有何不同

项羽对杀与不杀刘邦尚在犹豫,所以刘邦的遁逃对他而言,并不构成任何影响;而范

增已看清刘邦的潜力,杀刘邦是势在必行的,所以当刘邦顺利逃脱时,对范增而言,

是极其愤慨的。

14. 刘邦逃回军营后,首要的事情是什么?

诛杀告密者曹无伤

15. 试完成鸿门宴中故事人物列表

阵营 主帅 谋士 武士 扭转局势的关键人物

项营 项羽 范增 项庄 项伯

刘营 刘邦 张良 樊哙 张良、樊哙

16. 试分析鸿门宴中人物的个性

刘邦 圆滑奸诈 知人善用 善于应变

项羽 刚愎自用 重情重义 光明磊落

张良 深谋远虑 忠心耿耿 胆识过人

范增 老谋深算 见识长远 足智多谋

樊哙 粗中有细 忠贞不二 忠勇豪胆


《荆轲刺秦王》

作者

《战国策》是秦朝收集民间各国史料编纂而成。西汉刘向重新整理编订而成。刘向,本名更

生,字子政

提示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又名“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共

33 篇,约 12 万字。

反应战国时期各国政策、军事、外交方面的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谋臣策士的策略和言论

解析

第一部分(1、2):行刺源起

- 第一段:秦灭赵,兵到燕国边境,燕国情况危急

- 第二段:“太子丹恐惧”,请求荆轲行动。为了取信于秦王,荆轲想到要用秦国叛将樊将

军的人头为信物,连同燕督亢地献给秦王。这一点表现了荆轲有勇有谋的性格特点。

但太子丹先是“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婉转含蓄,微带责难的言语在先,不忍“以

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的看法在后,两人一开始就意见分歧,以致事情多有波折。

第二部分(3-9):事件发展,交代行刺前的所有预备工作

- 第三段:“求取信物”,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慷慨陈词,采用

层层逼近的方式。这一段的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精神风貌:

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热度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 4、5、6、7:分别略写 “函封樊将军头颅” “寻找剧毒匕首藏于地图” “安排燕勇士秦武阳

为副手” 三件事。信物、匕首(物力)、助手(人力)都准备妥当;荆轲只等一位协助

他刺秦的挚友来临(第 7 段),便可携手启程,完成赴秦刺杀秦王的大事。

- 第八段:“怒斥太子”,是详写荆轲和太子丹之间矛盾的激化。当太子丹看到荆轲迟迟未

能成行,即“疑其有改悔”,于是催促他赶紧动身,还说出“先遣秦武阳”的话来相逼。

“怒斥太子”,是荆轲刚烈性格的表现,使一个刚柔并济、血肉丰满的刺客形象跃然纸

上;而“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是荆轲周密的想法,也是他迟行的理由。可是太子
“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面对大兵压境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

多疑,谋事不周,恰好与荆轲的深思熟虑、智勇沉着形成鲜明的对比

- 第九段:“易水送别”是刺秦的前奏。详写为荆轲送行慷慨悲歌的一幕,也是“行刺准备”

中的高超,文中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送之”。以“白衣冠”送荆轲,为易水送别的整个场

面笼罩着一层悲壮、凄怆的气氛。这样的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的渲染,形成

一种同仇敌忾,而又凄凉悲怆的氛围。

第三部分(10-16):事件发展。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

性格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部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10-12)是“厚遗蒙嘉”,后一

个层次(13-16):“秦廷行刺”

- 10-12:概括描述 “厚遗蒙嘉” ,为见秦王铺平了道路。表现了荆轲深思熟虑,计划周

密的超人智慧

- 13:写咸阳宫中,秦武阳 “色变振恐” ,以致“群臣怪之”。但荆轲面不改色,机敏应

变,一 “顾“ 、一 “笑” 、一 “前“、一 “谢”,沉着机智、镇定自若,使得秦君臣上下疑窦

冰释,也表明他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 14:从 “图穷匕见” 开始进入高潮,正面展开秦王及其群臣与荆轲的尖锐矛盾。荆轲

“取、奉、发、把、持、揕” ,与此同时,秦王 “惊、起、绝、拔、操、急” ,慌得连剑

也 “不可立拔” 。这一段绘形传神,多用急促短语,描述双方你死我活的搏斗,突出地

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

- 15、16: “秦廷搏击” 。作者写在这极短的时间内,荆轲把袖持刃,逐赶秦王。霎时

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 “逐” ,秦王 “走” ,群臣 “愕” ,上下 “尽失其度” ,最后竟出

现 “乃以手共博之” ,惊心动魄的戏剧性场面。荆轲英勇顽强,却由于秦王侍医在关键

时刻以 “药囊提轲” ,使秦王得以重创荆轲,使之最后完全失去战斗力

- 13-16:详述 “秦廷行刺” ,是全文最高潮

第四部分(17、18):事件结局。说明行刺事败的原因,并交代荆轲壮劣牺牲。

- 17: “倚柱笑骂” 。荆轲的最后一句话,凛然无畏的性格刻画无遗,也衬托了他傲视敌

方,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

- 18:尾声。写荆轲死后,秦王仍因惊惧而 “目眩良久” ,反面衬托出荆轲行动之壮劣。


原文与译文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大部分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

国南部的边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希望您长久的侍

奉我,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

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

近秦王。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

办法来报答太子了。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

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

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将奈何?”

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

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

罢了。”

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

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

也除掉了。

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

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

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匣子装好它。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淬之。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

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用人来做实验,血沾湿衣褛,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乃令秦武阳为副。(秦武阳 一作:秦舞阳)

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

“日子已经没多少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

荆轲怒, 叱太子曰:

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

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

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

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

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

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

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

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

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

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ū)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侍臣们就说:“大王背着剑!大王背着剑!”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

腿。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

伤了八处。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也。”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

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故事

一开始的时候秦国攻打赵国,然后燕国在隔壁。燕国国君就害怕,于是想要叫人杀掉

秦王。而燕王手里拿着秦王要的人质,荆轲知道燕王不舍得让那个将军死,于是自己便私底下

去见了那个将军。将军也很爽快的自杀了。燕王来了之后,就很伤心但是也没办法就让荆轲带

着将军以及一些珠宝就去找秦王了。

出发前,荆轲就要带上他的朋友秦武阳作为他的帮手。哪里知道秦武阳迟到,于是燕

王就觉得荆轲要反悔。荆轲就骂回太子丹。之后秦武阳就来了,高渐离等人就换上白衣在易水

旁边送走荆轲。

去到咸阳宫的时候,秦武阳很害怕。于是荆轲就为他开口解围,冰释了秦国人的疑

虑。之后把地图献了上去给秦王。这时候匕首露出来了。于是一时之间,荆轲就刺向秦王但是

刺不中。经过一番肉搏后,秦王胜。荆轲就被抓拿归案了。
《烛之武退秦师》

作者

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传》和《国语》的作者。《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提示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名《春秋左氏

传》

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 “春秋三传”。中国第一部编年体

原文与译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

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

为了。”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缒而出,见秦伯,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
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

邻国增加土地呢?

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

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

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

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子犯请击之。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失其所与,不知;

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以乱易整,不武。

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

吾其还也。”亦去之。

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解析

第一段:秦、晋围郑。文章一写郑国形势严峻;二写围郑原因;三写晋、秦驻军位置。这里点

出秦晋两国的军队并没有驻扎在一起,让郑国有机可乘,能单独与秦接触,为下文烛之武临危

受命埋下伏笔。

第二段:烛之武临危受命。先写佚之狐的推荐,烛之武的感伤和郑伯的自责。烛之武最终以国

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品德与爱国精神。

第三段:(烛之武)说退秦师。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这一段以地理位

置、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等角度,从五个层面进行 “利害关系” 的劝说。

第四段:晋师撤离郑国,记叙烛之武最终一箭双雕,达到目的
《师说》

作者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也称韩文公;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

衰。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提示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

主旨:通过古今师风、学风的对比,论述了从师求学的重要性,及能者为师的道理,驳斥士大

夫们耻于从师的不良风尚

原文与译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没有长和幼的区分,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

的地方。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

题的老师。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

看到他的明达。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

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欤!

”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

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无常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

长,如此罢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

向我学习。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解析

- 第一段:提出从师的必要性,阐明老师责任重大,进而再明确的说明怎样选择老师。

- 第二段:批判当时社会不重师道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里运用了三个对比来作对

反论证。

- 第三段:用故圣人重视师道为例子,论证从师的必要性,回应前文 “道之所存,师之所

存” 的道理

- 第四段:点明文章的写作缘由

练习

1. 为什么作者认为 “学习从师” 是重要的?

作者认为人不是一出生就懂得道理的,所以需要老师为他传道。在学习中,人难免会

产生疑虑,于是就需要老师为之解惑

2. 老师的职能有哪三项?

(一) 传道——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的教育,也就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之道。

(二) 授业——指传授的内容,即传授儒家的经典。为了使学生能掌握这些知识,故

须教给学生读写算的能力

(三) 解惑——指在传道授业过程中,学生必遇到疑惑,而教师的任务就是解答学生

在传道和授业方面的解惑

3. 作者认为,谁可以成为老师?

无论地位高低贫贱或年龄长幼,懂得道理的人,就可以成为他人的老师

4. 为何一般人的学习无法超越古之圣人?

古之圣人求学必从师,现在一般人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以致疑难问题始终无法得

到解答,所以愚人变得更愚昧。

5. 列出本文所运用的三组对比手法来说明师道不传的情形

(一) 古之圣人对比今之众人
(二) 士大夫为子弟择师,却不愿自己从师

(三) 巫医、乐师以及各种手工业工人对比现在的士大夫

6. 士大夫为何嘲笑巫医、乐师以及各种手工业工人?

士大夫们认为他们向年龄相近、地位较低的人学习,是可耻的做法

7. 作者认为巫医、乐师及手工业工人,比士大夫更有见识的原因是什么?

巫医、乐师及各种手工业工人懂得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反观士大夫以地位尊卑来衡

量智力的高低,错失了许多学习机会

8. 作者以什么例子来论证 “圣人无常师” 的道理?

孔子先后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请教,他们的才智虽然不及孔子,然而 “道之所

存,师之所存” ,孔子能体现师道,足以论证 “圣人无常师” 的道理。

9. 作者对师生之间的学习有何看法?

作者认为,道理的认识有先有后,而且每个人各有特长,所以他提倡教学相长,师生

之间应互相学习。

10. 作者如何称赞李蟠?

作者认为,李蟠不被世俗所影响,年纪轻轻就积极向老师学习,其学习认知比现在的

士大夫们更明确。

11. 写出下列句中黑体字词的古义与今义。

原文 古义 今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 低等教育学府

吾从而师之 跟从、并且。 “从” “而” 是两个 结果或目的

词。连词,表上文是原因或方法

今之众人 一般的人 大家、许多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一定 不需要

12. 根据以下要求,写出相关原文。

(一) 教师的职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二) 人需从师的理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业,终不

解矣。

(三) 选择从师对象,不考虑年龄因素的理由: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乎。

13. 本文以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为开头,其用意何在?


文章开宗明义,以 “必” 字强调从师问学的必要性,同时也进一步批判唐朝当时的学习

者不从师的风气。

14. 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缘由和目的是什么?

写作缘由:李蟠不以从师为耻,而向韩愈请教,所以韩愈作《师说》送给他。

写作目的:借此赞扬李蟠能行古人从师问学之道,阐明自己的师道观。

《过秦论》

作者

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西汉人辞赋大家。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吊屈

原赋》《鵩鸟赋》《贾长沙集》《贾谊集》

提示

《过秦论》选自《新书》第一卷

《过秦论》属于政论文,被誉为 “古今第一气盛的文字”

原文与译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

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秦孝公)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包办天宇之间,囊括四海的意图,并统天下的雄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

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因此,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向北占领非常重要的地区。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

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这四位封君,都见识英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宽宏厚道而爱惜人民,尊重贤才而重

用士人,

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联合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

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

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

兵。

在这时,六国的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

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沟通他们的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

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来攻打秦国。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九国的军队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入关。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秦人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因此,纵约失败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

以漂浮盾牌。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国家无事。

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入

秦朝拜。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

消灭,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

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

这是险固的地方。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

往行人。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

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

被迁谪戍边的卒子;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

竿当旗帜,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

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

经一百多年了;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

呢?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解析

第一部分(1-3):叙述秦国强盛,攻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历史事迹

- 第一段:写秦孝公的野心和任用商鞅取得的成效。首先指出秦的地理位置和政治意

图;接着写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以实现统一天下这个长远的战略目标;而内外

政策正确, “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是初步取得的效果。、

- 第二段:叙述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等几代君王统治时期的工业,以及孝文王、庄襄

王时秦国的形势

- 第三段:转写秦始皇的功业。这里分别从灭诸侯、统一天下,以及后来巩固政权的治

国策略这两个方面来加以叙述

第二部分(4):写陈涉起义,秦朝迅速灭亡

第三部分(5):论述秦国覆灭的原因
100 个文言文常用语 (选自网上)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5NthrnaWVQVeUo4NldteXN4R0E/view)
词 常用法
1 安 an ①代词,哪里、怎么。②连词,就、于是。③形容
词, 安全、平安、安逸。

2 比 bi ①介词,等到、及。②副词,接连地。③副词,近
来、 近年来。④动词,比较。⑤动词,靠近、挨
着、并列。 动词,比喻、比拟。⑦动词,勾结。
3 俾 bi 动词,使。
4 兵 bing ①名词,兵器。②名词,士兵。③名词,军事、战
略。 ④动词,用兵器杀人。
5 长 chang ①副词,长久。②动词,擅长。

zhang ①动词,生长、发展。②形容词,年纪大的。③名
词, 长官。
6 尝 chang ①副词,曾、曾经。②动词,尝试、品尝。
7 诚 cheng ①副词,确实。②连词,如果、真的能。③形容
词,真 诚、真实。
8 殆 dai ①副词,大概、几乎。②形容词,危险。
9 但 dan ①副词,只、只是。②副词,只管、尽管。③连
词,不 过。
10 啖 dan 动词,吃.
11 当 dang ①介词,在、正当。②介词,对着、面对。③副
词,应 当、必定。④动词,抵挡、抵御。⑤动词,
判罪。
dang 形容词,合适、恰当。
12 掉 diao 动词,摇动。
13 度 du ①名词,度量、风度。②名词,制度、法律。③名
词, 尺码。④名词,程度、限度。⑤动词,渡过、
越过。 量词,次、回。
duo 动词,量、计算。②动词,考虑、衡量、估计。
14 俄 e 副词,不久、一会儿。
15 俄而 e er 副词,忽然、顷刻、不久。
16 而 er ①连词,而且。②连词,因而、便。③连词,却、
可 是。④连词,如果。⑤代词,你、你的。
17 尔 er ①代词,你、你们。②代词,这、这样、这么、那
么。 ③语气助词,罢了、而已。④作为形容词或副
词的词尾。
18 耳 er ①语气助词,罢了、而已。②表示语气结束,可不
译。
19 方 fang ①副词,正在。②副词,才。③副词,将要。④介
词, 当。⑤名词,方法、方式。  形容词,〔品
格)正直、 方正。⑦形容词,方形。
20 弗 fu 副词,不。
21 复 fu ①动词,.返回、回来。②^词,恢复、复原。③动
词, 回答。④动词,免除。⑤动词,重复。 动
词,报复、 复仇。⑦副词,又、更、再。
22 盖 gai ①副词,原来、大概。②句首语气助词,可不译。
③名 词,盖子、车盖。④动词,覆盖。⑤动词,胜
过。
he 副词,何不。

23 诟 gou 动词,责骂。
24 故 gu ①连词,所以、因此。②形容词,从前、旧。③副
词, 特意、故意。④副词,本来、原来。⑤名词,
事情、变 故。名词,原因、缘故。
25 固 gu ①副词,一定。②副词,本来、原来。③动词,坚
持。 ④动词,巩固。⑤形容词,坚固。 形容
词,顽固、固 执。
26 顾 gu ①副词,反而、却。②连词,不过、但是。③动
词,关 心、照顾。④动词,回头看、看望、拜访。
27 果 guo ①名词,果子。②动词,成为事实、实现。③形容
词, 饱、充实。④形容词,坚决。⑤副词,果然、
真的。
28 行 hang ①名词,路。②名词,行列。
xing ①名词,行为、品行。②动词,走路、行走、离
开。 ③动词,运行。④动词,实行、实施、做、从
事。⑤动 词,经、经过。副词,将、快要。

29 盍 he ①副词,何不、为什么不。②代词,怎么。
30 患 huan ①名词,祸害。②名词,疾病。③动词,得病。④
动 词,担心、忧愁。
31 会 hui ①副词,正好、适,。②副词,当然、必定。③动
词, 会意、领会。④动词,会合、聚集。⑤名词,
时机、机 会。
32 或 huo ①代词,有人、有些人、有的……②副词,或许、也
许。③连词,偶或、如果。④连词,或者。⑤名
词,通 "惑",迷惑。
33 疾 ji ①名词,疾病。②名词,缺点。③动词,痛恨、妒
忌。 ④形容词,快、迅速。
34 翼 ji 动词,希望。
35 既 ji ①副词,以后、已经。②副词,随后、不久。③连
词, 又、且。④连词,既然、既是。⑤动词,完
了、结束。
36 将 jiang ①动词,扶、持。②动词,送。③介词,拿、用。
④副 词,将要、快要。⑤连词,且、又。
jiang ①动词,率领、统帅。②名词,将帅。

37 竟 jing ①副词,终于。②副词,不料、居然。③副词,究
竟、 到底。④动词,结束、完毕。⑤动词,追究。
名词, 边境、国境。
38 径直 jing zhi 动词,一直走到,引申为直接进行某件事或向某处
前进。
39 具 ju ①副词,都、完全。②名词,工具、用具。③名
词,才 能、才千。④动词,准备、置办。⑤动词,
具有。副词,全部、详细地、完备。
40 遽 ju 形容词,迅速、仓促。
41 克 ke 助动词,能。
42 类 lei ①名词,类别、种类。②动词,好像、类似。③副
词, 大抵、大都。
43 殁 mo 动词,死。
44 乃 nai ①副词,才、就、于是。②副词,竟然、反而。③
副词,只、仅仅。④副词,是。⑤代词,你。连
词,而且。
45 期 qi ①名词,日期、期限。②动词,约定。③动词,期
望。
ji 名词,一周年。

46 其 qi ①代词,他(们)、她(们)、它(们)。②代
词, 这、那、其中。③副词,大概、或许。④副
词,难道。 ⑤副词,将。连词,如果。⑦连词,
还是。
47 岂 qi ①副词,难道、哪里、怎么。②副词,是不是、也
许。
48 且 qie ①连词,又。②连词,而且、况且。③副词,将、
马 上。④副词,暂且、姑且。
49 顷之 qingzhi 名词,不久、一会儿。
50 穷 qiong ①形容词,贫穷、处境困难。②形容词,穷尽、尽
头。 ③形容词,走投无路。④动词,不显贵、不得
志。⑤动 词,阻塞不通。†动词,寻求其尽头。
51 趣 qu 动词,趋向。
cu 动词,催促、赶快。
qu 名词,旨趣、意向。
52 去 qu ①形容词,过去。②动词,离开。③动词,距离。
④动 词,除掉。⑤动词,失掉、损失。动词,趁
向、前往。
53 如 ru ①连词,如果、假如。②连词,而、就。③连词,
或 者。④动词,往、到。⑤动词,傢、如同。†
动词,遵 从、依照。⑦动词,及、比得上。形容
词詞尾,表示 ……的样子"。
54 汝 ru 代词,你。
55 汝曹 ru cao 代词,你们。
56 若 ruo ①连词,如果。②连词,或者。③代词,你、你
们。 ④代词,这个、此。⑤动词,像。
57 尚 shang ①副词,还、仍然。②副词,尚且。③动词,崇
尚。 ④动词,超过、高出。⑤动词,上、加在上
面。形容 词,高尚。⑦形容词,久远。
58 少 shao ①形容词,不足、不多。②副词,稍微。③副词,
暂 时、不多时。④动词,轻枧。⑤动词,削弱、减
少。
shao ①名词,少年、青年。②形容词,年轻。
59 甚 shen ①副词,最、太、非常。②.代词,什么、为什么。
③形 容词,厉害、过分、严重。
60 师 shi ①名词,军队。②名词,老师、军师。③名词,对
某种 有专门技艺的人或僧人的敬称。④动词,学
习、效法。
61 是 shi ①代词,这、此。②动词,是。③形容词,正确、
合理。
62 书 shu ①名词,书信。②名词,书籍。③名词,文字。④
动 词,写、记载。
63 孰 shu 代词,谁、什么、哪一个。
64 率 shuai ①动词,率领。②副词,大概。③副词,一律、
都。
65 俟 si 动词,等待。
66 遂 sui ①副词,终于、竟、最终。②副词,就、于是。
67 图 tu ①动词,谋划、考虑。②动词,设法对付。③动
词,绘 画。④名词,地图、图画。
68 亡 wang ①动词,逃跑。②动词,丢失、丧失。③动词,死
亡、 灭亡。④动词,出外、不在。
wu ①动词,无、没有。②动词,不、不要。
69 亡何 wu he 副词,不久。
70 悉 xi ①动词,了解。②形容词,详尽。③副词,都、
全、通 通、全部。
71 咸 xian ①副词,都。②形容词,普遍。

72 向 xiang ①名词,当初、先前、刚才、原来。②动词,方
向、对 着、趋向。③动词,接近、将近。④连词,
假使、如杲。
xiang 通"响",回声。
73 须臾 xu yu 名词,一会儿、片刻。
74 旋 xuan ①动词,回旋、回转。②动词,归、回。③动词,
小 便。④副词,随即、马上。
75 延 yan ①动词,邀请、请。②动词,延长。③动词,蔓
延、扩 展。④动词,引进、迎接。
76 一 yi ①副词,一律、一概、一切。②副词,一旦。③动
词, 统一、专一。
77 以 yi ①连词,因为、由于 1。②连词,而、而且。③连
词,以至于。连词,以便。⑤介词,拿、用、凭
着。介词,表身分,可不译。⑦介词,和、以
及。⑧介词,按照。介词,表示时间,在、于。
⑩动词,认为。⑪副 词,已经。
78 易 yi ①动词,交换。②动词,改变。③动词,修治。④
动词,轻视。⑤形容词,容易。⑥形容词,和悦、
安稳。
79 诣 yi ①动词,往、到。②名词,(指学业、技艺)所达
到的 程度。

80 因 yin ①动词,按照、凭借。②动词,沿袭、因袭。③动
词,犹如、如同。④介词,趁着。⑤介词,通过、
由。④连 词,于是、因而。⑦副词,就。

81 用 yong ①介词,因为、因而。②介词,凭、依靠。③介
词,以。④动词,使用,任用。⑤名词,用处、作
用。

82 游 you @形容词,虛浮、不切实。②动词,游泳。③动
词,游 历、游逛、游玩。④动词,交往、交游。⑤
名词,江河 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
83 尤 you ①副词,格外、尤其、更。②形容词,优异。③名
词, 罪过、过失。④动词,指责、归罪。

84 you
①副词,还、仍。②连词,尚且。③,动词,像……

一 样、同、如同。

85 有间 you jian 名词,不久、一会儿。


86 虞 yu ①动词,猜测、意外。②动词,忧虑。③动词,欺
骗。
87 余 yu @代词,我。②形容词,剩余、多余。③形容词,
多, 表示大数后的零头。④名词,以外、以后。

88 舁 yu 动词,抬、扛。
89 予 yu 代词,我。
yu 动词,給予。
90 与 yu ①介词,跟、同。②介词,给、替。③连词、和。
④.动 词,赞许、赞成。⑤动词,对付。④动词,
等待。⑦动 词,給予。
yu 动词,参与。
91 妪 yu 名词,老年妇人。
92 欲 yu ①动词,要、想。②名词,愿望、欲望。③副词,
将 要。
93 则 ze ①副词,就、才、原来是。②连词,却、反而。③
连 词,不是……就是。④连词,那么。⑤名词,法
则、准 则、榜样。动词,效法。

94 乍 zha 副词,忽然。
95 辄 zhe ①副词,常常、往往、总是。②副词,马上、立
即、 就。
96 之 zhi ①代词,他、她、它、他们。②代词,此这。③助
词, 的。④语气助词,可不译。⑤动词,到、往、
向。
97 终岁 zhong sui 名词,一年。
98 子 zi ①代词,您。②名词,儿子、女儿、嬰孩。③名
词,子 时。④动词,抚爱、疼爱。
99 卒 zu ①名词,步兵、差役。②动词,死。③副词,终
于、最 终。
cu 副词,突然。
100 坐 zuo ①动词,坐着。②动词,触犯法律、犯罪。③动
词,坚守。④名词,同"座"。⑤介词,因为、由
于。
50 个常见古今词语异义简表

词语 古义 今

1 卑鄙 出身低微,为人粗野。 语言行为悉劣,不道
德;卑微鄙陋。
2 初一 刚刚开始。 ①初中一年级。 ②
农历每个月的第一
天。
3 地方 土地的方圆、纵橫。 某一区域、空间、部
位;部分。
4 斗争 吵闹、打架。 努力奋斗;矛盾双方
互相冲突,一方力
求战胜另一方。
5 反复 (!)扭转形势。 ②书信往来。 一遍又一遍;翻悔;
重复的情况。
6 非常 意外事故;不同于寻常。 十分;异于寻常的,
特殊的。
7 风流 ①有学问、才华,风度雍容。 ②英 ① 跟男女间有关的
俊、杰出。 ③繁华景象,流风余 人或事。 ②有功绩
韵。 叉有文采。
8 逢迎 迎接。 说话和做事敁&迎合
别人的心意。
9 感激 感动、激奋。 因为对方的好意或帮
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10 更衣 上厕所。 换衣服。 ^
11 故事 旧事,先例,历史教训。 真实的或虛构的用做
讲述对象的事情。
12 何苦 怕什么。 何必自寻苦恼,用反
问语气表示不值
得。
13 活人 养活人;医活人。 活的人。
14 或者 有的,有的人。 ①或许,也许。②连
词,表示一种选摔关
系。
15 交通 ① 勾结。 ② 交往、往还。 ③ 彼此 ① 往来通达。 ②各
相通。 种运输和邮电事並的
总称。
16 结束 整装,打扮。 完结,完毕。
17 举手 ①动手。 ②告别时的动作。 举起手。
18 具体 具备;形体。 详细;不抽象、不笼
统的;特定的。
19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20 开张 广泛;不闭塞。 窗店等设立后开始营
业;某种事物的开
端。
21 可以 可以凭借(依靠;)、用来。 能够、可能;许可:
好,不坏;厉害。
22 会计 聚会商量。 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
作或人员。
23 烈士 有抱负、节操的男子。 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
人。
24 垄断 土冈子。 把持、独占。:
25 便宜 有利和应做的事。 价格低廉。
26 其实 那实际的情况;它的果实。 副词,表示所说的是
实际情况〈承上文
而含转折)。
27 前进 走上前进献。 向前行动或发展。
28 前面 面南而坐,即你帝。 南边。
29 人情 人民的普遍情况,, 人之常情;情面;恩
惠、情谊;礼物。
30 稍稍 渐渐地,憎'地,, 稍微;一点点地。
31 束手 没有办法。
32 虽然 尽管如此;即使这样。 连词,用在上半句,
下半句往往有"可
是,但是"等跟它呼
应,表示一种转折
关系。
33 无賴 ① 生活无依无靠。 ② 故作非为。 ① 不讲道理。 ② 游
③ 活渡可爱。 手好闲、品行不端的
人。
34 无论 不必说,不要说。 连词,表示条件不同
而结果不变。
35 宣言 杨言、声明。 公开的文告。
36 学者 求学的人。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
就的人。
37 以往 从这里开始向那里。 从前,过去。
38 以为 把……当做、做为。 认为。
39 因而 趁此。 连词,表示结果,"
因此""所以"的 意
思。
40 般勤 关切;问候 热情而周到。
41 有意 愿意;有某种打算。 有心思;故意。
42 于是 在此;从这件事。 连词,表示后一事紧
接前一事。
43 约束 盟约;纪律。 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44 丈人 长辈;老人。 岳父。
45 指示 用手指着給人看。 给下级或晚辈说明处
理某问题的原则、
方法、话或文字。
46 至于 到…….结果〔地方或程度)。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47 中国 中原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
称。
48 中间 当中央杂。 里面,中心。
49 中心 心里。 位置居于中间;某方
面占重要地位的地
区或城巿。
50 祖父 祖父和父亲。 父亲的父亲。

50 个常见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字简表

通假 本 词义 例句
字 字
1 案 按 察看 召有司案图。(廉颇相如列传)
2 颁 斑 斑白 颁白者不负载于道。(齐桓晋文之
事)
3 倍 背 忘记;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
宴)
4 材 才 才干;本领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5 尔 耳 罢了 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
6 反 返 回到;往返 及反市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7 不 否 表示发问, 相当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
于"吗" 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8 盖 盍 何 技盖至此乎?(养生主)
9 画 划 划一下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行)
10 惠 慧 聪明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11 火 伙 同伴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
辞)
12 贾 价 价钱 置于市,贾十倍。(卖柑者言)
13 距 拒 坚守 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14 具 俱 全都 政通人和,百庞具兴。(岳阳楼记)
详细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
宴)
15 列 裂 分裂 列缺薜雳。(梦游天姥吟留别)
16 莫 暮 傍晚 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
17 内 纳 接纳 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18 奉 捧 捧着 臣愿奉壁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19 被 披 披挂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起义)
20 暴 爆 曝晒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21 锲 刻 其剑自舟中堅于水,遽契其舟。(刻

舟求剑〉
22 禽 擒 捉拿 将军禽操,直在今日。(赤壁之战)
23 取 娶 娶(妻) 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24 阚 缺 缺陷 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25 女 汝 你;你们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26 逝 誓 发誓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
27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劝
受 授 传授
学)
28 孰 熟 仔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
如列传)
29 食 饲 喂养 食马者不知其千里而食也。〔马说)
30 庭 廷 朝廷 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31 涂 途 道路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齐桓晋文之
事)
32 无 毋 不要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起义)
33 亡 无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34 见 现 露出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35 向 响 声响 膝子所琦,者然向然。(养生主)
36 生 性 本性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劝学)
37 还 旋 回转 ,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
公)
38 县 悬 悬挂 胡瞻尔庭有县径兮?〔伐檀)
39 厌 餍 满足 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
40 要 邀 邀请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
源 记)
41 益 溢 涨水 水暴益,荆人弗知。(荆人涉滴)
42 景 彩 像影子 天下云集响应,臝粮而景从。(过秦
论)
43 有 叉 再 为字三十有 29。(核舟记)
44 蚤 早 早些 旦曰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
宴)
45 責 债 债 谁能为文收责于薜者乎?(冯煖客孟
尝-君)
46 直 值 价值;价钱 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
47 止 只 只 若止印三二本。〔活板)
48 识 志 记住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苛玫猛千
虎)
49 知 智 聪明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辨日)
50 坐 座 座客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座位 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鸿门宴)
应用文格式

公函格式

写信人单位(若无不用,如果是请假信、个人名义申请的就不需要写信人单位)

写信人地址(记得每行最后有逗号,最后一行是句号)

收信人职称(一般上小姐、先生)

收信人单位+职位(xx 公司总经理、主任、校长)

收信人地址.(一样,每一行有逗号,最后一行句号) 日期

收信人称呼:

写信目的

为了/由于(主旨+目的+日期+时间+地点)【要会联想,假设活动展延,原因:疫情/学校装

修;活动目的:增进感情/发掘人才】。

2. 额外资讯(取消活动的话退款怎样解决,几时要解决好)

3. 致歉/感谢/希望怎样/赞语

结束语(如果是邀请对方就是希望尽早回函/如果是展延是引起任何不便敬请原谅)+谢谢。

写信人职称

(名字)
通告格式

日期:

致:对象

目的+通告

主旨+原因+目的+日期+时间+地点

2. 额外资讯(例如参与人数,报名方式…)

3. 呼吁参与/不要再有相关事件发生等…

结束语+谢谢

写信人职称

(名字)
启事格式(和公函差不多,只是少了收信人)

写信人单位

写信人地址

日期

目的启事(一般上可分为道歉启事/寻物启事…)

因为 xx 原因在日期+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特修此函来道歉/寻物。

2. 疏忽导致失踪/因当时情绪激动导致打人/还是什么补充原因都可以(可以描述当时情

况/描述物体外表)

3. 不会再重犯/找到有赏金等等。(如果东西不见可再加上补充那个东西对你的重要性)

结束语+谢谢

写信人职称

(名字)
办活动宗旨

- 培养感情

- 发掘人才

- 提升对某文化的认知

聘请启事

- 几岁

- 要什么条件(学历、经历)

- 薪资多少

道歉启事

- 在哪里发生、发生什么

- 为什么会发生

- 对谁道歉

- 承诺不会再犯

邀请公函

- 活动内容(几点、什么活动)

- 需要准备什么

- 赞誉

赞誉

- 素闻阁下心系华教事业

- 素闻阁下是圈内佼佼者

*更多资料可查阅 https://www.sinchew.com.my/column/node_7888.html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