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8

美军作战手册

概述
机械化步兵与坦克营是美陆军的基本的诸兵种合成战斗分队,是为了通过乘车战斗或徒步与乘车相结合的战斗行动
而歼灭敌军这一目的而组建的一级主要战斗分队。
在现代战场上,机械化步兵与坦克首(连)通常采取特遣队(战斗队)的战斗编组组织实施政防战斗。在所有攻防
战斗中,营特遣队必须力争主动,创造战机在全纵深内打击敌军;发挥进攻精神,抓住一切机会消灭敌人;善于在非线
式战场上机动作战;勇于冒险,机断行事;协调运用现有各种手段,将战斗力的四大要素(机动、火力、防护和领导〕
结合起来,形成打击敌人的合力。
在现代战场上战斗,营特遣队既要关注3~5公里范围内的近战;又要监视15公里范围内的敌情。营特遣队原则上也
要组织实施对敌的纵深战斗行动。连战斗队或连仅关注近战。
营特遣队(连或连战斗队)的基本使命是接近敌人,运用火力、运动和突击效果,在各种火力支援下消灭敌人。在
适宜的地形和天候条件下,营特遣队协调使用所属各兵种分队、机动力、火力和突击效果,能够;
1、昼夜24小时连续战斗;
2、独立或在上级编成内实施接敌运动;
3、通过进攻行动突破、击垮、包围和占领敌预有准备的阵
地或支撑点;
4.在上级编成内扩报战果和实施追击战斗;
5、实施威力侦察与袭击战斗;
6.实施村落城币在民地攻队战斗;
7、在指定地域实施攻防战斗,防御中实施阻滞战斗;
8、在核生化和电子战条件下战斗;
9.在上级掩护部队的编成内逐行战斗任务;
10、进攻中向任何方向机动,防御中依托战斗阵地进行战斗;
11、依托连、营支撑点实施防御战斗,能够抗击敌1个团的进攻;
12、机械化步兵营特遣队司实施机降突击和渗透行动;
13、实施后方地域战斗。
其弱点是:机动力和远距离攻击能力受不目地形的限制;水障碍可减慢其运动速度;步兵下车后易遭轻武器、炮兵
和迫击炮火力杀伤;坦克易受步兵攻击。
连战斗队或连则通常在营特遣队的编成内遂行各种任务。
进攻战斗原则
营特遣队(连或连战斗队)进攻战斗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运用进攻战斗的主动权,充分发扬进攻精神与冒色精神,
快速而猛烈地攻击敌之弱点,灵活使用战斗力,及附地扩张战果,打乱放军防御体系,破坏其交通与通信联络,打乱其
指挥体系,然后歼灭被打乱之敌。
营特遣队进攻战斗中同样要贯彻现代作战的5项基本原则和10项要则。同样,营特遣队的进攻战斗必须具有以下特
点.集中、突然、快速、灵活和勇敢大胆。具体地说,营特遣队尤其强调以下各项.
1、实施欺骗,力求达成突然性;
2.运用“间接方式”制敌——用少部兵力牵制敌人,以主力打击敌弱点(通常要求以1个营特遣队进政敌1个连,以1
个连战斗队或连攻击敌1个排);
3.夜间继续进攻,以保持锐势和发扬己方在夜视技术方面地优势;
4、发扬各连后战斗队的进攻能力及优势的火力、机动力和共有力,牵制和绕过敌人,攻击其纵深,以破坏敌防御的完整
性。
5、实施近距离冲击前先以火力摧毁;
6、发挥步战车的火力掩护能力;
6.当敌掘壕据守,配置有反坦克武器,且抵抗准备充分时,且勿以坦克和步兵乘车直接由正面发起攻击。
目的与任务

第 1 页
美军作战手册

进攻战斗的主要目的是歼灭敌人。其他目的还有.
1、夺取关键性的或决定性的地形。
2、获取情报;
3、欺骗或转移敌人的注意力;
4、使敌丧失资源;
5、牵制敌军于原地。
营特遣队通常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任务,亦可独立地遂行任务,包括;接和运动、仓卒进攻、预有准备进攻、扩张战果和
造击,在特殊条件下,它也可遂行威力侦察、袭击、渗透进攻、机动突击等任务。营特遣队在上级编成内进攻时,可担
任主攻、助攻和预备队等任务,有时还可担任掩护任务。在主要方向上进攻时,其任务主要是攻占关键性地形目标、敌
防御阵地或支撑点,或歼灭敌某个部(分)队。在助攻方向上进攻时,其任务是牵制敌军于原地或吸引敌军兵力,配合
主攻分队完成任务。担任上级预备队时,其任务是保持进攻锐势,扩张战果,夺取最终目标,或应付意外情况。
连战斗队或连通常在营特遣队的编成内担任警成、进攻、防御和其他战斗任务。进攻中可找任主攻、助攻、预备队.接
敌运动平可如任前卫,在营特遣队本队前方5~10公里处前进;消灭敌之侦察及小分队(排以下)。
沿始定地域进攻时,担任主攻的营特遣队通常受领较窄的进攻正面,担任助攻的营特遣队则受领较宽的进改正面。对预
有防御推备之敌进攻时,其进攻正面通常为3~4公里,突破正面按集中2倍优势兵力于敌的要求,为1公里(最初在
敌1个排的阵地约500米的正面上打井突破口);营的当前任务是突极敌第一梯队营的防御地域,进攻纵深达3~4
公里,最终任务是夺取旅的当前目标,进攻纵深可达12—15公里。对仓卒防御之敌进攻时,其进攻正面可达5公里
以上。对孤立或翼侧暴露之敌进攻时,其进攻正面以便于主力从侧后方发起包围攻击为限。
连战斗队或连采取两排在前、一排在后的战斗队形肘,进攻正面一般为1公里,三个排并列展对时,进攻正面为1
2公里(徒步步兵)~15公里(乘车),其当前目标为1.5~2公里,后续目标为3~4公里以上。
任务区分与战斗编组
进攻战斗中,营特遣队通常按主政、助攻、预备队区分任务、兵力,并进行战斗编组。主攻的任务是攻占营特遣队的主
要目标,以保障营特遣队完成其受领的任务。营特遣队的大部分战斗力通常分配给主攻。主攻通常拥有充足的战斗分队
(2~3个连战斗队或连)及战斗支援与后勤支援分队,优先得到火力支援,预备队优先使用于主攻方向,营指挥组通
常位于主攻方向。助攻的基本任务是从掩护阵地上以火力攻击敌目标或已知的敌阵地.保障主攻分队的快速机动与进攻
行动,并通过占领有助于支援主攻快速机动的地形、将敌牵制于原地、不使敌查明主攻的地点、阻止敌抽调兵力兵器支
援主攻方向上之敌等方法协助主攻分队达成任务。助攻分队通常由某个连战斗队和反坦克连担任,一般在距敌较近(敌
机相有效射程以外)的有利地报占领阵地,遂行火力支援任务,或者运用运动与火力相结合内方式从另一方向攻击敌防
御阵地,支援主攻。预备队主要用系史债主攻,保持和加强进攻锐势、控制先头进攻分队占领的地区,抗击和粉碎敌反
冲击,保障安全。在敌情不明(如在接敌运动中)的情况下通常建立较强的预备队;在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进攻、必须
使用助攻或掩护分队的情况下,通常不建立或仅保持较小的预备队。通常,可以1个以上坦克连战斗队或连担任预备
队。预备队一般在主攻分队后方适当距离(1~2公里)跟进,以不妨碍主攻分队的运动、不被敌火力压制、能及肘前出
支援已投入战斗的分队为限。
营特遣队根据任务、敌情、现有兵力、地形和的问以及上级的指示采用以下战斗编组:
(1)以坦克为主的营特遣队,辖3个坦克连战斗队或连、1个机步连战斗队、营部直接控制的反坦克连、侦察排、迫击
炮排,及上级配属的防空排、地面监视雷达分排、工兵排等。
(2)以机械化步兵为主的营特遣队,辖3个机步连战斗队或连、l个坦克连战斗队、营部直辖的反坦克连及其他战斗
支援与勤务支援分队。
(3)步但比例均衡的营特遣队,辖2个坦克连战斗队或连、2个机步连战斗队或连、营部直辖的反坦克连及其他战斗
支援与勤务支援分队。
(4)纯坦克营或机步营,分别辖所属的奋战斗连(4个坦克连或机步连)及反坦克连与其他建制的或支援的战斗支援
与勤务支援分队。坦克营无反坦克连。
连或连战斗队的战斗编组如下.
(1)以坦克为主的连战斗队辖:连部分排、2个坦克排、l个机步排。
(2)以机械化步兵为主的连战斗队辖.2个机步排、l个坦克排、连部分排。
(3)步但比例均衡的连战斗队辖:2个机步排、2个坦克排、连部分排。
(4)纳坦克连或机步连分别辖建制的3个坦克排或机步排、连部分排。
在接放运动或色卒进攻中,坦克营特遣队可能采用以下战斗编组:2个坦克连战斗队、l个坦克连、l个步坦比例均衡
的机步连战斗队以及营部直辖的分队。在预有准备的进攻战斗中,担任突破的机步营特遣队可能编成1个机步连战斗
队、l个机步连(加强1个工兵班,用于破障)、l个坦克连战斗队、l个坦克连(担任预备队)以及营部直辖的分
队。担任包围的坦克营特遣队与担任突破的机步营特遣队的战斗编组大体相同,但上级加强的工兵排主力可能随先头连
战斗队行动,以保障快速开进。
第 2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战斗队形
营特遣队进攻战斗中视情况采用以下六种战斗队形:
(1)纵队队形(一路纵队或两路纵队)。使用场合;非预期接放和距进攻目标甚远。先头前卫连战斗队采用楔形队形或
V形队形。两路纵队时,其他连战斗队或连并列跟进,以缩短行军长径。
(2)楔形队形。使用场合:预期接敌,但敌情不明;在开阔地上机动。翼侧连战斗队或连成梯队或纵队队形,先头连战
斗队成楔形或纵队队形,后尾连成横队或楔形队形。
(3)V形队形。使用场合:预期接敌,敌情已明;对正面之敌进攻。
(4)梯队队形(左梯次或右梯次)。使用场合:在上级部队机动中担任侧方警戒。各连战斗队或连一般采用纵队队形,
或梯队与楔形队形。
(5)横队队形。使用场合:需要连续运动和向前方发扬火力,如冲击时,需用火力覆盖宽大下面,或担任上级的前卫
时。各连战斗队或连一线并列展开,并可视情况采用此种和上述4种队形,但冲击时通常采用横队,V形或楔形队形。
(6)箱形队形。使用场合:要求快速前进,同时保持环形警戒以及追击中。队形中的各连战斗队或连视情况采用纵队、
楔形或V形队形。
连战斗队或连在进攻机动中视情况可采取连纵队、菱形(楔形)、V形、梯形或横队队形。采用连纵队时,各排成楔形队
形,正面宽约150-200米,先头排采取掩护跃进,后续排采取掩护行进,后尾排采取一般行进的方法运动。采用菱形(楔
形)队形时,各排成楔形队形。采用梯队或横队肘,一般采取一般行进或掩护行进的方法运动。进政机动中,通常以坦
克为先导,通过危险地域时,则以步兵为先导。除接敌运动外,连战斗队或连的战斗队形正面不超过800米。
机动样式
营特遣队根据任务、敌情和地形采用或结合采用以下三种基本机动样式。
1、包围。包围是营特遣队最常用的机动样式。一般在下述场合下采用:防御之敌翼问暴露;敌防御部署有间库或薄弱
地段;地形有利,隐蔽机动条件好,便于达成突然性.在上级编成内遂行包围任务时。治指定地域进攻时,营特遣队通
常以1个连战斗队和反坦克连实施助攻,以3个连战斗队或连实施主攻(包围)。有时也可采取两翼包围(如在扩张战
果和追击战斗中),或者实施迂回,以绕过敌军主要防御阵地,攻占敌后方纵深内的目标,迫敌放弃阵地或吸引敌转移
兵力对付所受到的威胁。
实施包围要求:利用隐蔽的路线接敌,从故防御薄弱点发起冲击,同时从正面实施猛烈的火力压制,迫敌在数个方向上
战斗;如可能,可包围敌前方阵地,占领敌无兵力防守的关键地形,迫敌放弃预有准备的阵地;根据敌军的兵力和部
署,可以步兵分队随伴坦克进攻,也可以坦克向敌冲击,以徒步步兵沿步兵接近路接近敌人从另一方向发起冲击,而以
步战车和部分坦克用火力牵制敌人;注意采取措施保障包围分队翼侧安全,一般以侦察排或步兵分队在其翼侧建立和保
持侦察——屏护线。包围分队一旦进攻得手,即不失时机地投入预备队扩张战果;包围(主攻)和助攻可同时发起,亦
可先发起动攻,以欺骗敌人;在包围方向上,一般不实施火力准备,如需要,则大力准备应短促猛烈,助攻方向一般要
实施火力准备;包围分队应快速前进,直接抵达目标,运动中遇到敌入时应迅速绕过,由后续分队以火力或机动压制或
消灭之;助攻分队应以火力和攻击行动牵制敌人于原地,并阻止敌使用预备队对村包围分队,可乘车或徒步渗入敌防
区,袭击敌火力支援阵地和指挥所,阻止敌预备队机动,或占领重要地形支援包围分队机动;预备队在包围分队后方
1~2公里处跟进,以便扩张战果和加强包围分队翼侧的安全。
2、突破。实施突破的场合是.故建立了完整的防御配系,无暴露翼侧、间隙,不便于采取包围机动;在上级编成内进攻
敌主要防御地带。达成突破的关键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薄弱点,迅速打开突破口和发展进攻,攻击敌翼恻和后方,
夺取纵深内的目标,各个歼敌。实施突破要求:集中火力压制敌兵器,在突破点上使用占压倒优势的兵力,迅速通过突
破口攻占目标;突破中,不断保持进攻锐势,破坏敌防御体系的完整性,不使敌有反应之机。营特遣队通常根据地形、
敌情、旅的进攻战斗计划选择突破点。通常,突破点附近的地报要有利于助攻与突破分队纵向和横向机动;突破点上的
敌军防御不强,或和障碍地带有间隙或无强大火力掩护;突破分队从出发线到突破点的距离短;便于突破分队达成突然
性;突破点的位置与上级的要求找一致。营特遣队实施突破时通常受领较窄的正面;并且攻击矛头能直指决定性的目
标。突破中,营特遣队通常采用的进攻部署是;以2~3个连战斗队或连担任主攻(突破),以l~2个连战斗队或连
担任助政。实施中央突破对,主攻方向两侧通党各选择一个动攻方向(分别由1个连战斗队或连担任助攻)。有时,以反
坦克连在一个助攻方向上占领掩护阵地,以火力牵制敌人。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故或报守有利地形之改进攻时,通常以2
个以上以步兵为主的连战斗队担任主攻(突破),以便步兵在坦克和步战车的火力和随伴支援下歼灭堑壕内或筑垒工事
内之敌,步兵突破敌阵地后,坦克即向敌后方突进。对工事不完备和仓卒防御之敌进攻阿;通常以2个以上坦克为主的
连战斗队担枉主攻(突破),以机步连战斗队担任助攻;战斗中坦克在前冲击前进,步兵在坦克后方跟进,以火力掩护
坦克的侧方和后方,肃清被坦克绕过的敌人,控制突破口的两侧或向两侧卷击,或伴随坦克向敌后方突击,步战车则以
火力压制前方的敌武器。突破后,营预备队(坦克连)及时进人战斗,发展进攻。
3、正面进攻。采用正面进攻的场合是:敌情未完全查明;敌兵力不强或已被打乱;已方兵力占压倒优势;时间和情况紧
迫,必须立即发起进攻;为了将敌牵制于原地或欺骗敌人,或支援旅的主攻。通常,扩张战果中多采用正面进攻的机动
样式。实施正面进攻要求:沿最直接的路线机动,打击全正面上的敌人;各连战斗队或连力求运用火力与机动相结合的
方式发动侧后攻击,夺取指定目标;保留预备队,主要用于扩张战果,加强进攻担势,支援某个连战斗队或连完成任务
或攻占营特遣队的目标。
正面进攻中通常采用的部署是;以3个连对队或连沿全正面并列展开,以1个坦克连担任预备队,在后方适当距离(
l—2公里)上跟进,反坦克连分割使用,随先头连战斗队或连行动。
运用上述进攻机动样式肘,为便于协调各连战头队或斗连行动,机动方案中通常还具体规定下述控制措施:目标(包括
营特遣队的当前目标和最后目标、各连战斗队或连需攻占的中间地形目标,接敌运动中或对尚未查明之敌进攻时,规定
目标是为了指明前进方向,有时不规定目标,而用检查点代替之)、战斗分界线、行动地域(其宽度通常大于目标地域
第 3 页
美军作战手册
的宽度)、进攻轴线(通常为1条,有时可为助攻另指定1条进攻轴线,亦可为下属连战斗队或连指定进攻轴线,各连战
斗队并列进攻或营特遣队成纵队进攻阿,只规定一条进攻轴线)、进攻方向(为具体指明进攻的方向或密切协调进攻计
划而设,一般沿明显的地物设置,指明方位,通常在夜间进攻或反冲击中使用)、进攻出发钱(通常陵敌前沿阵地2~
3公里,直接接触情况下发起进攻,双方接触钱即为进攻出发钱,各连战斗队或连分散发起进攻时,可为其指定单独的
进攻出发线或发起进攻时间)、连战斗队或连的进攻出发阵地(位于进攻出发线直后方,越线换班进攻中,接班分队的
进攻出发阵地位于与敌接触的己方分队的近后方)、冲击出发阵地(乘车冲击时,通常匹敌阵地前沿400~500
米,有时l—3公里,徒步冲击时则为200米左右)、最后协调线(靠近敌阵地设置,用以协调支援火力的延伸和转
移)、集结地域(一般由旅规定,通常在敌远程炮兵射程以外,距故前沿30公里或更远之处、阶段调整线、目标基准
点(供担任火力支援或掩护任务的分队协调直瞄火力用)、检查点(沿行动地域、进攻轴线或进攻方向上的道路交叉
点、桥梁、建筑物或河流汇合点设置)。
除上述机动样式外,营特遣队有时还采用迂回和渗透的机动样式。
火力支援
1、炮兵大力支援
营特遣队运用上领配属的直接支援炮兵营与建制的迫击炮排(6门)组织实施炮兵火力支援。强调:以炮兵火力优先支
援主攻或关系进攻战斗成败的行动(如攻击敌核心支撑点或防御阵地);炮兵火力与战斗分队的机动密切配台,互为补
天;力求出敌不意地实施火力突击;在最有利时机和场合综合发挥各种支援火力的威力。
营特遣队通常计划以下炮兵支援火力.计划火力,主要用来袭击已查明的敌防御阵地、运动道路、观察所、指挥所、武
器发射阵地;表定火力,为在特定时间或场合统一使用的炮兵火力;召唤火力,为战斗中对临时目标实施召唤射击的火
力;火力准备。营特遣队在上级编成内进攻时,由师(旅)计划大力准备,配属营特遣队的直接支援炮兵营一般不参加
火力准备,有时以部分炮兵参加,迫击炮排不参加。营特遣队通常向上级提出大力准备中应予摧毁或压制的目标。上级
发起冲击直前的火力准备,一般持续20~40分钟,或40一60分钟,有时达1小时以上。营特遣队对仓卒防御之敌
或薄弱之敌进攻时,一般实施10分钟左右的大力急袭,尔后发起冲击。营特遣队要求上级火力报备任制和摧毁的目标
依次为;和支援兵器及所有观察所;敌预备队、C3I系统和集结地域;敌前沿阵地、武器发射阵地、坦克与反坦克导弹
发射点等直接威胁冲击分队的目标。预有准备进攻中计划上述火力时,要来营特遣队优先组织支援破障的火力、支援冲
击的火力、支援抗击反冲击的大力以及拦阻放援军和预备队开进的大力(反机动大力)。其次,要计划及炮兵与反担击
炮火力、袭扰与储断大力、烟幕火力、屏护火力、战场照明火力、撒布地香火力问个炮连齐射5次,可敷设1个400*
400米的地雷场)等。
营特遣队的火力支援由火力支援军官进行计划,由营特遣队火力支援机构、驻连战斗队或连的火力支援组与炮兵前进观
察员具体协调实施。有时,连战斗队还派驻有海军用舰炮火力观察组,负责协调海军的舰炮支援火力。
迫击炮排是队属重要的间瞄火力支援力量。通常担任营特遣队的全般火力支援任务。根据战术情况,可以排、分排为单
位使用。迫击地排通常由营特遣队集中掌握。有时可配底下属连战斗队或连使用,或由其实施作战控制。进攻战斗中.
迫击炮排通常用来压制、孤立和消灭3000米内的敌军部队,摧毁敌兵器和阵地,压制或牵制敌军,施放烟幕,屏护
已方分队的运动.冲击时压制抵抗之敌,孤立目标,发射战场照明火力等。迫击炮排通常依照有效利用其1/2至2/
3最大射程的原则选择发射阵地。发起进攻肘,发射阵地通常选在进攻出发线附近,以支援冲击分队接敌;冲击前,在
距目标1—2公里处占领发射阵地,以猛烈火力压制敌前沿阵地、观察所及指挥所;发起冲击时,适时延伸或转移火
力,交接冲击分队攻占目标。占领目标后,迫击炮适时转移至目标地域内之有利地形,以阻止敌增援部队进入目标地域
或支援进攻分队和预备队抗击敌反冲击,巩固战果和整顿。
追击炮排发射阵地通常采取疏开配置的方式,即在其阵地地域内,以分排为单位各占领一个发射阵地,间隔距离为30
0米以上。有时,由于地形的限制亦可将2个分排配置在同一阵地。迫击地排除设置基本发射阵地的,还要选择频备发
动阵地。迫击炮排根据营特遣队的机动计划和指示采取下述三种方法转移阵地:全排整体转移,通常在与敌接联的可能
性不大或有充分的炮兵火力支援下采用;以分排为单位交替转移,通常在必须提供不间断的火力支援情况下采用;以班
或分排(欠)为单位转移,在排或分排仅拥有少量追击炮(2~3门)时采用。以分排或班门个或2个为单位转移时,
通常采取交替跃进或连续跃进的方式运动。
接敌运动中,迫击炮排通常在先头连战斗队后方跟进,可2个分排并列成换形队形或梯队队形,间隔距离不小于300
米。预有准备进攻战斗中,迫击炮排根踞机动计划和敌情、地形制定具体的阵地转移计划。
2、近距离直瞄交接火力与反装甲大力
营特遣队步战车的直瞄火力(23毫米速射炮、机枪和“陶”式反坦克导弹)、“龙”式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连(有“
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12辆)等建制火力单位也是营特遣队和连战斗队或连的重要火力支援手段。
乘车和徒步进攻中,步战车的火炮和反坦克导弹可以猛烈的火力压制和攻击敌阵地、武器发射点与坦克;步兵徒步冲击
肘,步战车在步兵后方有效地支援步兵机动,接近目标和发起冲击。
反坦克连的基本任务是以远程(3000米)直瞄反坦克导弹火力支援营特遣队和连战斗队战斗,主要对付敌坦克。此
外,还以反坦克导弹攻击其他装甲车辆和点状目标(如数人操作的武器和筑全工事)。使用反坦克连的基本原则是:相
互支援;注意安全防护;力求侧射;发挥射程远(375米)的优长;充分利用掩藏和这篇纵深配置使用。
进攻中,反坦克连既可作为一个战斗单位单独使用,也可以分割使用,还可以以反坦克连连部为基础,交叉配同反坦克
排和坦克排或机步排,组成另一个连战斗队,以送行掩护和侧方警戒任务。接敌运动中,反坦克连以排为单位分散于整
个运动队形沿1条或2条轴线前进,亦可以主力(2个排)在先头连战斗队后方跟进,担任掩护任务,还可以反坦克排
配属侦察排或战斗分队,遂行屏护和侧后方警戒任务,或者全连在运动队形中适当位工前进。进攻中,反坦克连通常在
正面占领掩护阵地,以火力支进先头分队冲击(作为火力队的一部分使用);或者一部分在正面掩护,其余随营特遣队
主力绕过敌人继续前进,或支援仓卒进攻。进攻中,为确仅反坦克火力的不间断,反坦克连一般以排为单位梯次交替转
移。在预有准备进攻中,反坦克连接事先选定的路线机动、转移阵地,遂行反坦克和火力支援任务。扩张战果和拍击
时,一般伴随机步连战斗队或连行动,或将各排配属机步注械斗队或连使用。

第 4 页
美军作战手册
3、战术空中支援
营特遣队的空军近距离空中支援,区分为预先计划的和战评中临时召唤的两种。近距离空中支援的范围通常在反坦克武
器有效射程(130米)以外,1。5一15公里范围内,15公里以外为上级组织的“战场空中这断袭击”范围。近距
离空中支援的主要攻击目标是敌装甲纵队、预备队、主要武器发射阵地、炮兵阵地、观察一指挥所等,营特遣队得到上
级以攻击直升机和近距离空中支援飞机(A-10攻击机等)组成的“联台空中攻击群”的支援对,由营特遣队指挥官
实施作战控制,攻击敌浅近纵深内运动中的装甲坦克集群、增援部队、机动指挥所、防空阵地,预备队、反冲击之敌等
重要目标。
4.攻击直升机支援
营特遣队在旅的主攻方向上行动时,可得到攻击直升机营或连的支援。其主要任务是摧毁敌防御阵地和武器发射阵地、
反冲击之敌、运动中的装甲部队、指挥所、后勤设施及其他重要目标。攻击直升机营通常以连为单位轮流飞临指定地区
攻击目标,以保证支援的不间断;有时,全营展开3个攻击直升速实施攻击,一次完成任务。以连为单位使用时,各连
通常采用重型机队和轻型机队的战斗编组。
攻击直升机营的主要使用方法是;(1)全营一次集中使用,以取得最大的摧毁效果;(2)l个连攻击,1个连在前往
目标地域途中,l个连加油装弹,保证连续攻击;(3)分阶段使用;即将全营编组为3个或2个战斗机队,以1个机
队在特定时间首先出击,尔后以第2个机队加入战斗,当前方2个机队的某1个使用完弹药时,以第3个机队加入战个
或者先出动第1个机队间架攻击直升机),另1个机队(6架攻击直升机)尔后在规定时间加入战斗。
5、防空支摇
营特遣队无建制防空兵器。主要依靠建制的自动武器(步、机枪火车载武器(机枪和25毫米速射炮)、坦克炮及
上级配属的高炮和高射防空导弹,结合采取消极防空措施组织实施防空。可供采取的消极防空措施是:驻止时充分利用
天然遮蔽物,车辆伪装,运动时利用隐蔽和遮蔽路线;占领阵地时,人员和武器车辆均进入工事,并严加伪装;分散配
置和运动;消除进入阵地时的车辆和人员行迹;运动中若遭敌机攻击,车辆急转弯90度,进入隐蔽地;每辆车指定一
名对空观察哨,并按照标准作战规定建立对空警报系统。配属的“约克中士”高炮排(4门)和“毒剌”防空导弹分排
(5部),通常根据营特遣队指挥官的指示遂行全体支援和直接支援任务,保护重点目标。“毒刺”防空导弹分排(每
组基本携行量6发)和“约克中士”双联装4O毫米自行高地排用于对付低空空袭飞机。防空支援的重点是连战斗队或
连。其分配方法如下.在先头连战斗队或连队报内或其近后方展开2~3门“约克中士”高炮、2一3部“毒剌”防空
导弹,其余配置在指挥组和战术作战中心、战斗辎重队与重要武器阵地附近。防空分队的行动原则是;利用高地配置,
以扩大射击范围;注意掩护翼侧;其配置位置不妨碍战斗分队机动;集中大力掩护主要空中接近路;与炮兵火力相结
合,对何敌攻击直升机;配置在便于先敌开火的地点;适时机动至最佳防空位置;纵深展开,火力要重叠;与友邻防空
分队进行密切协同。进攻战斗中,“毒刺”防空导弹通常配属先头连战斗队,在其后方踢进,‘约克中士”高炮则在连
战斗队或连的队形内运动;随时准备射击来袭之敌机。
6.核生化火力支援与核生化防护
在核生化条件下实施进攻,营特遣队可在需要时申请上组提供核生化火力支援,由上级司令部组织实施,而营特遣
队则做好扩张核生化突击战果的准备。
营特遣队必须采取有力的防护措施,确保所有人员和装备的安全。可供营特遣队使用的防护手段有单个人员使用的防护
农具、药品,侦毒与辐射侦察器材以及1自洗消车、上级配属或直接支援的洗消分队,或由支援本施的洗消排问台洗消
车)提供全般支援。营特遣队在旅的先头进攻时,通常可得到1个核生化侦察班的支援。该侦察班一般阻先头连战斗队行
动,对可能的校生化沾染地段进行勘察。除上述外,首将遗队还要结合采用消极防护措施保护部队,如.适时集中,快
速分散,以免形成有利目标;充分利用隐蔽与掩蔽物;坦克和装甲车关舱;运动中各分队加大间隔距离;组织良好的防
校生化袭击警报;适时命令各分队执行“任务所需防护状态”等。
进攻战斗的实施
进攻战斗中,营特遣队可参加或单独实施接敌运动、仓卒进攻、须有准备进攻、扩张战票和追击等战斗行动。连战斗队
或连则在营特遣队的编成内实施卜述行动。
1、接放运动
接放运动是进攻战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初阶段。组织实施接放运动的原则是.以最少的兵力与放取得最初接触;三分
利用有利地形;运动方法适当,并组织环形学政;遇故时光放行动.克敌开火;行动坚决、猛烈、快速。
(1)接及运动队形。营特遣队通南沿2条输线实施接敌运动,如欠1个连或已知敌在某地进行防御或地形狭窄,则沿1
条轴线实施。
前卫连战斗队通常在本队(主力)前方中间有两道起伏地(5-10公里)的距离上运动;前卫连战斗队前方3公里处为该迦
战斗队派出的尖兵排(通常为1个坦克排,配属1个机步班);尖兵排前方6-7公里处为营特遣队侦察排(若上级派有掩护
部队,则侦察排在前卫连战斗队某一侧3~4公里处担任测方员护人侧火警戒通常由后尾连战斗队或庄派出的机步排或
由反坦克连派出的反坦克排担任,一般在本队测方3~4公里处前进。本队各连战斗队或连之间保持适当间距(一般为
200一300米八后卫亦由后层连派出排级分队担任,在经本队3~4公里处紧进。沿2条轴线运动时,两个纵队之
间的距离一般为l~15公里,以便相互支援;营指挥组位于本队前部,在便于指挥全营特遣队开进的轴线上前进;作
战参谋或营执行官在另一条轴线前进,以掌握部队。
机步营特遣队采取疏开纵队沿1条输线开进时,车辆间距为50—100米,每公里车辆密度为10~15辆,行军长径
可达6~18公区;采取密集队形汗进时,车辆间距为20—25米,车辆密度每公里30辆,行军长径可达2~4公
里。通常,即将与敌接触时的临战队形长径为3公里左右。营特遣队担公族预备队时,通常以顺城运动队形(2路纵
队)在先头啻特遣队后方3~4公里处跟进。
(2)运动方法。接敌运动过程中视情况采取一般行进(无敌情成协)、掩护方进(有敌情感动)与掩护跃进(敌情威
第 5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协严重)的方法运动。先头前卫连战斗队一般采取掩护行进的方法运动,即将与和接触时,以排为单位成纵队沿3~4
条路线改取掩护跃进的方法运动,本队仍采取掩护行进的运动方法。夜间实施接敌运动时,缩小连战斗队(连)、排之
间的间距,适当降低运动控度,采取特别控制措施,全营特遣队尽量沿一条路线依次采取掩护行进和掩护跃进方法接
改。
接敌运动过程中因各种情况必须停顿时,各连战斗队(连)和排组织对他对空环形警戒,或进人隐蔽地域。
(3)接敌运动中的展开顺序。见下表:
地区或地线
队形
距敌前沿距离(公里)
集结地域
以连战斗队或连为单位环形配置
30-50
临时待机地域
保持营特遣队纵队队形
15-20
连战斗队或连展开线
展开成连纵队
5-8
排展开地线(进攻出发线)
展开成排纵队
2-3

展开成排横队或楔形队形
1-2
冲击出发线
展开成班横队
乘车:400-500米,有时1-3公里
徒步:200-300米

(4)接敌运动中对几种敌情的处置
①遭敌间瞄火力袭击或空袭时的行动
接敌运动中,若营特遣队的某个连战斗队遭敌间瞄火力袭击,该连战斗队迅速冲过被装地段,继续前进,其余达战斗队
或连则绕过炮火袭击地段,沿另一条路线前进,与已通过被装路段的连战斗队会合后,恢复接敌运动队形和前进方向。
有时,被装分队亦可后退400米,改由其他路线前进。
遭敌空袭时,被装分队迅速占领有利地形转入防空态势或环形防御态势,使用所有自动武器与配属的防空武器组织对空
射击。其余分队进人掩蔽与这该地域寻求防护。
②遭敌伏击时的行动
若营特遣队遭敌伏击,进入敌伏击杀伤区的分队毫不迟延地一边用火力还击,一边快速脱离杀伤区,并向营特遣队报告
情况。营特遣队指挥官可令该分队(连战斗队)返回敌伏击区,采取仓卒进攻的方式市清伏击之敌,也可令其在敌伏击
区的一端建立阻击阵地,由本队使用适当兵力(如敌为排以下分队)运用仓卒进攻式歼灭之。
③与敌遭遇时的行动
着敌为已占阵地之敌,当前卫连战斗队遭敌直瞄和间瞄武器射击时,该连战斗队即展开成战斗队形,进行火力还击;压
制敌人。若判断敌可能使用化学武器即自动转入防化态势。查明敌情后,迅速向营特遣队指挥官报告情况。战斗中,坦
克充分发扬火力压制敌人,前卫连战斗队的其余分队则向有利地彬k的发射阵地机动。支援前卫连战斗队的155毫米
格炮连以不间断的火力,营迫击地排以烟幕大力压制改武器。若敌为排级分队,则前卫连
战斗队即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向敌发起步坦乘车冲击,一举攻占敌阵地,尔后继续前进。若敌为连级以上分队,则前卫连
战斗队查明故部署与阵地性质、火力强度,并报告营特遣队指挥官。通常,营特遣队指挥官要在遭遇战发生后30分钟
内查明敌情和作出决定。着决定实施仓卒进攻攻歼敌人,则结束接敌运动,调整部署,迅速对敌发起仓卒进攻。
与运动之敌前方警戒分队或侦察分队遭遇时,前卫连战斗队就地抢占有利地形,从正面以火力压制敌人,营特遣队的2
个连战斗队或连迅速向该放两侧机动,到位后,3个连战斗队或连协同发起包围攻击,迅速歼灭该敌。与此同时,另1个
连战斗队(通常为机步连战斗队)迂回敌先头警戒分队或侦察分队,阻击在其后方数公里处跟进的敌本队,攻击直升机
分队和炮兵则对敌本队实施大力攻击。营特遣队主力歼敌警戒分队或侦察分队后,通常转入仓卒防御,准备进行尔后的
战斗。
2.仓卒进攻
第 6 页
美军作战手册

(l)对运动之敌的仓卒进攻。基本要领是;先头坦克连战斗队转入仓卒防御。以火力牵制敌人;先头机步连战斗队抢
占附近高地,从侧方进行掩护利实施警戒;侦察排继续向前推进,掩护翼例上敌可能的反冲击道路;烟兵实施短促而猛
烈的火力急裘,后尾2个连战斗队迅速机动至敌易侧,尔后在炮兵、迫击他猛烈火力和步战车近里离火力掩护下向敌发
起攻击。战斗过程中;炮兵向运动之敌西侧或运动道路上的险喜地段或敌掩护阵地布设极布地雷场,以限制敌机动。
(2)对据守薄弱阵地(无预设阵地和人工障碍物)之敌的仓卒进攻。基本要领是;先头连战斗队(1~2个)迅速抢占
有利地形建立火力队;炮兵、迫击炮和火力队猛烈压制敌叵坦克武器和坦克及火力点;营特遣队的其余连战斗队或连(
2~3个)迅速沿隐藏路线向敌田后方机动,发起冲击;冲击时,通常步兵乘车在坦克引导下攻击前进,步战车在坦克
百后立适当距离上跟进,以掩护坦克的侧后方;冲入敌阵地后,步兵适时下车在步战车火力掩护下肃清敌人;若己方的
大力能充分压制敌反坦克火力,则亦可采取正面进攻的方式迅速攻占敌阵地,尔后继续前进;着敌为排以下分队,则由
先头连战斗队子以歼灭,或者予以绕过,以保持营特遣队的进攻锐势。
(3)对中等抵抗之敌的仓卒进攻。此类敌人通常指已占领各个单个阵地、已有部分障碍物的仓卒防御阵地之敌。发起
进攻前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基本战法是:炮兵和迫击地实施短促而猛烈的火力急袭(包括烟幕火力);步战车在冲击分
队后方占领掩护阵地,以火力压制敌武器(尤其是反坦克武器);坦克在先头引导步兵冲击,迅速冲入敌阵地;步战车
在冲击分队冲入敌阵地后,即前往与之会合,从近距离上掩护坦克和步兵肃清敌人。若地形有利,有隐蔽接近路,则以
徒步步兵分队占领近距离掩护阵地,以步机枪火力、反坦克导弹火力摧毁敌火力点、反坦克武器阵地和装甲车辆发射
点,掩护坦克冲击;或者步兵隐面进至敌侧后方的冲击出发阵地,坦克从另一方向,在火力支援下同时发起冲击。地形
不便于使用坦克时,则以步兵在坦克和步战车火力及炮兵与迫击炮火力支援下发起冲击,克服敌抵抗,尔后乘车攻击前
进。下图为坦克营特遣队对仓年占领交叉路口防御阵地之敌加强连的仓卒进攻方案。
实施这种仓卒进攻时,坦克连战斗队通常以先头坦克排担任火力(掩护)队,以另1个坦克排和机步排担任冲击队。连
战斗队首先组织火力(包括上级的炮兵、迫击炮召唤火力、反坦克的火力)压制冲击目标,孤立其他阵地,掩护冲击队
接改。冲击队进开放火力区,沿隐藏路线采取掩护跃进方式进至敌排的阵地的冀侧,视情况以步兵下车或坦克引导步兵
发起冲击。步兵为先导发起冲击时,火力(掩护)队发扬直瞄火力,间瞄火力适时延伸或转段,格护步兵冲击前进,跟
进的坦克排不断以火力攻击敌阵地、火力点。随着冲击的发展,火力队逐步向前转移阵地,向指定目标射击。迫击炮火
力的炸点(在步兵前方600米处)逐步前移。先头步兵距敌阵地600米时,炮兵转移或延伸火力。步兵采取跃进方
式迅速冲入敌阵地,在坦克火力支援下歼灭工事内的敌人,迫使敌工事内的装甲车辆脱离阵地,尔后以反坦克火力消灭
之。
坦克然在先头发起冲击时,坦克边前进边以并列机枪射击敌工事,以坦克炮射击敌装甲车辆阵地。步兵排在坦克的后方
乘车跟进,以火力支援和掩护坦克冲击。冲入敌阵地后,视情况乘车或步兵下车消灭残敌。攻占敌阵地后即进行整顿巩
固;准备抗击敌反冲击或继续前进。
3.对数坚固阵地(支撑点)的预有准备进攻
预有准备进攻的特点是:战斗前进行周密的侦察;制定完善的协同进政计划,进行周密的战斗准备,组织强大的火力支
援;广泛实施战术欺骗;避强击弱(通常突破点选在敌仅能实施近距离射击、有隐蔽接近路的地点人隐蔽主攻点,达成
突然性,运用“间接路线”方式击敌侧后;每次集中兵力攻击敌1个连,各个击破。
整个进攻行动通常接以下程序实施.以火力孤立放阵地;摧毁或攻占敌前沿阵地;扩张战果,攻占目标。发起进攻后,
营特遣队在上级火力准备掩护下逐次展开连战斗队、排战斗队形,由各连连长直接指挥本连战斗队或连沿隐蔽路线接近
和不停留地越过进政出发线,占领冲击出发阵地。发起冲击前,以坦克、反坦克导弹分队和步战车占领掩护阵地组成火
力队,以猛烈的火力孤立敌各个阵地,掩护徒步步兵分队沿隐藏路线接近突破点,在工兵和火力支援下迅速破障。破障
时,支援队(由反坦无连、迫击炮排、部分坦克、机步连步战车组成)和炮兵力分发扬火力,掩护破障队(由步兵连、
工兵排组成)排障和在敌障碍物中开辟通路(一般开辟2条,每条正面宽约50~100米)。破障时,冲击队(机步连
战斗队或连)一般在破障队后方1000米处待机。打开通路后,冲击队即迅速通过通路发起冲击。发起冲击时,依规
定时间,火力准备转为火力支援,并向敌纵深或倒方转移火力,步兵分队则运用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的战术采取战斗跃进
(每次跃进20~30米)的方式接近和攻占敌前沿阵地的堑场、战斗工事与武器发射点。冲击队投入战斗时,营特遣
队指挥组相常在其后方跟进,以适时指挥战斗;战斗辎重队通常在主攻分队的后方2~4公里处跟进,以适时提供后勤
交接。步兵分队突入敌前沿阵地后,坦克随即在步兵(间距约300~400米)后方踢进。从近距离上以坦克火力支
援步兵攻击,步战车和反坦克导弹则从较远距离上以火力掩护步兵和坦克。步兵突破敌前沿阵地后,跟进的坦克即超越
步兵进入战斗,在步兵前方200—300米处引导步兵冲击前进,扩大突破口。步兵消灭敌反坦克武器后,步战车迅
速前出,协助坦克和步兵扩大突破口,向纵深发展进攻,并扼守突破口两侧。攻占突破地段上的敌前沿阵地后,营特遣
队的后续分队(包括预备队)不失时机地进入突破口,在炮兵、迫击炮、反坦克连火力支援下和正面助攻分队配合下,
迅速扩张战果,运用侧后攻击战术歼灭抵抗之敌,逐次攻占敌纵深内取国地和支撑点。在正面担任掩护的分队在破障队
发起冲击后也相机发起助攻。攻占敌纵深阵地后,营特遣队通常以部分兵力(l个连战斗队)配合正面动攻分队,迅速
攻占助攻方向上防御2敌的阵地。营特遣队攻占放全部阵地后,可能在既占地区巩固战果和整顿部队,若进攻顺利,可
能奉命继续向旅的后续目标进攻。
4、扩张战果和追击战斗
营特遣队通常在上级编成内遂行扩张战果和追击任务,本身只能进行有限规模的扩张战果。
扩张战果中,营特遣队一般采取接敌运动的方法攻击前进,随时准备运用仓卒进攻战术歼敌。遇到大股敌人时,通常绕
过该敌,并报告上级指挥官,由上级处置;遇到小股或防御能力不强的敌人时,从行进间展开兵力兵器,乘车冲击,迅
速予以歼灭。
在上级编成内担任平行追击(包围)任务时,营特遣队通常沿与撤退之敌平行的路线前进,力求超越敌人,先敌占领其
退路上的隘路、交通枢纽、交叉路口、制高点等,展开兵力兵器阻击敌人,协同正面追击部队围歼敌人。若无法超越敌
人,则从侧方攻击和杀伤敌人,迟滞其搞撤退,会同上级其它追击部队歼灭敌人。
5、其他进攻行动
(1) 渗透进攻战斗。营特遣队可能担任上级的渗透分队,渗入敌后遂行下述任务,也可能以1个连战斗队实
第 7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施近距离渗透。实施渗透进攻战斗的基本目的是:隐蔽地在敌后防守薄弱的阵地;从侧后方攻击敌支撑点;占领掩护阵
地,以火力支援主攻;夺取关键地形;实施伏击,摧毁敌重要设施,袭扰敌防御体系。
(2) 袭击战斗。实施袭击战斗的主要目的是:摧毁敌后勤设施、特定的武器、装备和物资,赙俘,获取有
关敌位置、部署、兵力、企图等方面的情报,破坏敌防御计划。袭击战斗通常采取秘密渗入敌后方,对预定目标突然发
起攻击的方式实施。袭击战斗常常在已方支援距离以外实施。袭击一旦得手,袭击分队即迅速由另外选定的路线返回已
方地区。袭击战斗通常在夜间渗入敌区,黎明时分到达目标,稍经准备即发起袭击战斗。
(3)野战村落进攻战斗。野战村落进攻战斗可从行进间发起,亦可从既占阵地上发起。
从行进间发起村落进攻战#的要领是:①营特遣队成站斗接敌队形沿隐蔽路线接敌。接敌中如遭敌远程武器袭击,即组
织火力压制敌武器,令各分队迅速实施越野机动,接近敌人。接近到村落前沿300~400米时,各分队进入隐蔽的冲击出
发阵地,迅速作好冲击准备。②在前方行动的尖兵和前卫分队一接近村落前拍即迅速展开,会同在后方跟进的坦克以猛
烈的火力压制和消灭村内高层建筑物上的敌视察所和火力点。与此同时,营特遣队指挥宫会同前卫连与其他连战斗队指
挥官、炮兵前进观察员到尖兵和前卫分队阵地观察,现场规定机动计划与火力支援计划,确定战斗编组,并迅速下达进
攻命令。在这一时节,反坦克连迅速与尖兵分队会合,占领掩护阵地,并与营迫击炮排和支援的炮兵营一起向村落前沿
建筑物射击,以迫击炮火力(包括烟幕火力)压制村内屋顶上的火力点。③营特遣队通常采用的战斗编组是:包围攻击
队(l—2个机步连战斗队,内l—2个坦克外)、阻击队(1个坦克连战斗队,内2个坦克连,l个机步排)、火力
队(由追击炮排、反坦克连组成),另以1个连(坦克连)担任预备队,在包围攻击队后方跟进。④在火力急袭掩护
下,包围攻击队迅速机动至村落翼恻,展开成冲击队形,徒步(通常)或乘车发起冲击、冲击时,坦克和步战车实施近
距离火力支援,支援步兵迅速突入村落前沿第一排建筑物,逐屋消灭抵抗之敌。占领第一排建筑物后,坦克和步兵战车
在步兵引导下进入村落,占领发射阵地,掩护步兵继续进攻。⑤阻击队迅速迂回至村落后方,占领阻击阵地,切断敌退
路,阻击来援之敌。必要时,配合包围攻击队从村落后方攻击守敌。若阻击队无法还回到敌后方,则加入包围攻击队,
从另一方向冲击村落内的守敌。⑥在村落内的纵深战斗中,预备队适时进入战斗,在坦克支援下肃清各建筑物内的敌
人。其行动方法是;以坦克向守敌建筑物的窗户和墙壁射击,为步兵开路;步兵迅速接近建筑物向屋内投手榴弹,如有
轻型反坦克武器,则用来杀伤敌人,消灭敌火力点,尔后冲人建筑物肃清和人;在正面战斗的尖兵和前卫分队在包围攻
击队占领村落前沿后,迅速前进,协助包围攻击队向纵深发展进攻,排除障碍占领村落之后,即集结和整顿部队,然后
以阻击队担任前卫,组续前进。
从既占阵地上发起村落进攻战斗的要领基本上与前一种场合相同,但要求注意以下几点:①力求集中使用炮兵火力实施
猛烈的集火射击(主要使用榴弹与白磷弹),必要时集中1个以上炮兵营对重要目标实施集火射击。②若敌防御部署严
密,通常给营特遣队加强更多的兵力兵器,发起进攻后即投入全部兵力展开攻击。全部支援兵器充分发扬火力。③包围
攻击队(主力)在炮兵火力掩护下,快速通过和火力杀伤区,尽可能机动至敌侧后方占领冲击碎地,并迅速发起政击,
避免正面攻击。④以迫击炮、部分坦克和反坦克连组成强大火力队,并以1个155毫米格炮连加强地圆沿街道攻击
时,强调组织火力压制,泪灭敌机枪和反坦克武器火力点,攻击分队迅速接近和将敌消灭。⑤步兵战斗车在步兵后方跟
进,以其25毫米机关饱和机枪火力、反坦克导弹攻击村落的制高点,掩护攻击分队的侧后方;坦克与步兵协同,交替
掩护攻击前进,坦克每射击一次就迅速变换位置,以火力支援步兵前进。
6、夜间进攻时的特殊考虑事项
美军条令规定,进攻战斗一旦发起,就要昼夜连续实施。夜间进攻采用与昼间进攻相同的战法,但特别强调以下各
项;
(1)计划简单明确,仅规定有限的进攻目标(不规定中间目标);进攻距离不宜太远。准备工作要隐蔽,细致
(2)加强对各分队的控制。包括给各连战斗队或违规定出发点、进攻方向、分进点;有时为全营特遣队规定l条进攻
轴线、供统一发起冲击用的展开线(通常在敌障碍物的后方)和前进限路线等。
(3)充分利用夜视器材,采取秘密渗透的方式将部队机动于目标附近。为达成战术突然性。通常不实施火力准备和战
场照明(或行动初期不实施战场明明,战斗打响后视情况实施入仅要求实施正常的火力袭扰和遮断袭击,以掩蔽部队的
运动。
〔4)采取有效措施掌握运动方向。为保证各连战斗队沿正确方向运动,要求综合运用可见灯光标示器、烟火信号和烟
幕(向目标发射)、指北针、突出的地形地物、曳光弹、地面监现雷达、侦察分队派出的向导员等。
(5)严密组织支援冲击的直瞄和问瞄火力支援,并出连战斗队指挥官具体掌握使用。间瞄火力主要用来掩蔽进政分队
的运动,压制敌阵地,孤立目标,在具他地点发射照明火力以欺骗敌人,在冲击时向目标后方发射照明火力,或向撤退
与实施反冲击之敌实施照明。以坦克和步战车在进改出发线上或其前方面领掩护阵地,以直瞄火力压制目标内2敌;步
兵攻占目标后,坦克和步战车即前往与之会合,占领新的掩护阵地。
(6)各连战斗队以各排成纵队并列越过出发线后,缓慢地向展开线运动,保持肃静,并在展开线展开各排后继续隐蔽
接敌。若被和发现或上级下达了冲击命令,各连战斗队即在直瞄和间瞄火力支援下发起冲击。步兵运用火力与机动相结
台的方法冲入目标,肃清防御之敌。占领目标后,各分队迅速前出,至前进跟上线,占领阵地,派出巡逻与警戒分队,
并准备抗击敌反冲击。

(二).机械化步兵与坦克营(连)攻防战斗--防御战斗来源:互联网 责编:ldzldz 作者: 时间:2003-11-07 【大


中 小】
防御战斗
一、防御战斗原则
营特遣队组织实施防御战斗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先敌决策、先敌反应,迫敌降抵进攻速度和税势,迫放在多个方向上进
第 8 页
美军作战手册
行非线式战斗,并通过积极的边攻行动及平等取主动权。营特遣队依照空地一体战的4项基本原则和10项战斗要则组
织实施防御战斗,并着重强调以下各项;
(1)不断“观察战场”,了解敌情,领会上级意图,保证本级计划和行动符合上级要求。
(2)组织实施纵深防御。
(3)组织实施非线式防御,灵活地结合运用各种防御样式,有效抗击敌连续进攻。
(4)善于捕捉战机以强大预备队实施反冲击,夺取战斗主动权。
(5)充分发扬步战车火力、反坦克导弹火力,同时集中使用坦克实施反击。
二、目的与任务
防御战斗的基本目的是粉碎敌进攻,夺取主动权,为己方转入进攻创造条件。其具体目的是:
l、歼灭敌人;
2.挫败敌进攻;
3.欺骗敌人;
4、争取时间;
5.保证已方在其他方向上集中兵力;
6、控制关键地形;
7.转入进攻之前消耗敌军;
8、保守地形。
营特遣队通常在上级编成内遂行防御任务,有时可独立防守某个地域、大型设施、支撑点或某个重要目标。
在上级编成内实施防御时可遂行以下任务.在主要防御地域内防守指定地域、支撑点或战斗阵地;实施阻滞战斗;担任
旅的预备队,实施反冲击;在次要方向上送行节约兵力任务;与师侦察管一起遂行掩护任务;参加上级组深攻击部队。
攻击敌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或袭击敌后续部队、指挥所、战斗支援与后勤支援部队;在掩护部队地域内遂行敌后牵制任
务;敌发起进攻前遂行破坏性进攻任务;必要时参加后方地域战斗,与突入后方之敌装甲部队空(机)降部队和特种部
队作斗争。
连战斗队或连通常在营特遣队的编成内遂行任务。包括在主要方向上或次要方向上依托战斗阵地抗击敌进攻,在指定地
区实施地域防御,防守某个支撑点,担任上级的前方警威等。
三、支援与加强
基本与进攻相同。
连战斗队或连通常可得到2部“陶”式反坦克导弹车、1-2部防空导弹,2门高炮、1个工兵班、数部遥感器的配属、1个
155毫米榴炮连的支援以及战术空军飞机和攻击直升机分队的支援。
四、战斗编组
连视情况采用纯机械化步兵连和坦克连、以坦克为主或以机械化步兵为主的连战斗队的战斗编组,连战斗队或连辖3个
排,有时可辖4个排。

(三).机步(坦克)排(班)攻防战斗----防御战斗来源:互联网 责编:ldzldz 作者: 时间:2003-11-07 【大 中


小】
一,任务
防御战斗中,机步(坦克)徘(班)通常在连、排的编成内送行任务。美军要求,排(班)在防御战斗中应运用积
极攻击的手段打击敌人,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法,从侧后方攻击进攻之敌,或将致疾人歼敌地域配合上级反冲击都(分)
队歼灭之。然细织实施防御战斗的原则是:了解敌军作战特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关键时间和地点集中兵力;实施
环形防御;使用一切战斗手段,至少从一个方向上打击、袭扰教之整个进攻队形;保存力量,力避伤亡及作的物资的损
耗;注意保持防御纵深。防御战斗中,机步(坦克)排的主要任务是.在指定地点依托战斗阵地把守敌接近路,抗击敌
冲击;扼守关键地形,迟滞和消耗进攻之敌;担任上级的直接警戒;乘车或徒步实施战斗巡逻;担任连战斗队的预备队
或单独实施局部反冲击。在指定地点依托战对阵地防御的。
二、阵地设置与兵力配置
机步(坦克)排防御战斗中强调加强防区的弹性和韧性,以便在全纵深内实施战斗。为此,要求利用一切有利地形地物
修筑战斗工事,设置大力歼敌区、掩蔽阵地,选择机动路线;战斗阵地必须扼守要冲或故可能的接近路;一切战斗阵地
均须有防护自好的工事,并加顶盖,有弹药和给养储存设施,阵地地域内办须有集火歼敌区;实施战斗阵地防御时,除
第 9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基本阵地外,还要有辅助(预备)阵地;排和各班的阵地要形成360度的环形防御;各班(武器)的火力交叉重叠,
以便相互支援;明确各种武器(步战车)的射击他境、基本射向和辅助别向;充分利用反斜面设置阵地;排的整个战斗
阵地前沿呈弧形,各班的阵地间隔适当,以便于冀侧掩体内的士兵相互支援;阵地前方隐蔽地设置观察(潜听)哨;积
极使用“排用地面遥感系统”监视敌军接近和动向;设置必要的防护性障碍物。
在上级编成内防御肘,坦克排的阵地通常作为连战斗队防御支撑点的组成部分,连战斗队内的机步排则在坦克排阵地的
前面、各坦克排(若有2个坦克排)之间以及连战斗队的翼侧占领阵地,井构筑基本阵地和预备(辅助)阵地,步战车
在各机步排阵地内或排阵地之间占领发射阵地。机步排战斗阵地主要由双人掩体、机枪和“龙”式反坦克导弹掩体组成
(大约有12~15个),每个双人掩体通常由有顶盖的散兵坑组成。坦克排战斗阵地或支撑点由坦克的基本发射阵地和
预备发射阵地组成。每辆坦克均筑有1个基本射击掩体和I个预备射击掩体。坦克在坦克排阵地位的配置方法机情况采
取线式、楔形或V形,或梯队阵形。机步排的战斗阵地正面约400米,纵深约200一300米.班的阵地正面约1
00米。排的战斗阵地前方通常设有由2~3列桩蛇腹形铁丝网和混合地雷场构成的防护性障碍物。连战斗队直排的战
斗阵地之间的间距约300米。
机步班通常在其基本阵地和辅助阵地各构筑4~5个双人和单人掩体,以及步战车掩体(步战车均有1个基本发射阵地
和至少1个预备发射阵地)。步兵班7人占领阵地时,通常构筑3个双人掩体,l个单人掩体;9人占领阵进时构筑4
个双人掩体,l个单人掩体。各个掩体的间隔通常为25~30米。坦克排阵地内通常为每辆坦克修筑1个基本发射阵
地、l个预备发射阵地。各个发射阵地间的间距为50~100米
机步班(坦克)的具体阵地设置与兵力兵器配置如下:
(1)9人班占领阵地时的掩体设置
(2)7人班占领阵地时的掩体设置(一般设置双人掩体,班的防御下面较宽时,可设置多个单人掩体,或全部设置单人
掩体)
7人步兵班抗击敌徒步冲击可使用1挺M60机枪、3支M16A1、2具M203掷弹筒(装在M16A1步枪上)、2支班用自动武器以及
手榴弹、防步兵地雷;抗击敌乘车冲击时,可使用“龙”式反坦克导弹,“劳”式反坦克火箭筒,M203双用途掷弹筒及
反坦克地雷。
(3)机步班防御机动中临时占领的阵地
(4)坦克的掩体(发射阵地)
(5)步战车的掩体
(6)单兵(武器)掩体(单人或双人)
三、火力区分
防御战斗中,机步(坦克)排在计划火力中通常要为步战车指定射击目标、排的火力袭击目标、上级支援的问瞄火力的
射击目标.并区分大力和规定火控措施,最后形成完整的火力配系。一般在设置阵地的同时为排(班和坦克)以及主要
武器系统指定射击地境(包括基本射击地境和辅助射击地境)、排的点状射击目标和面积射击目标、阵地前方和侧方的
火力何敌区(坦克排一般有l~2个集中射击地段)前沿前的最后火力拦阻线、射击基准龙井扫清射界。相邻的排(班
和坦克)及武器、阵地之间进行协调,构成相互支援的观察和火力重叠。此外,机步排的徒步步兵的近程火力和步战车
的远程火力密切结合,在排的全正面前方3000米纵深内构成相互支援(掩护)的严密火网,不留死角或间隙。反坦
克兵器力求形成侧射火力配系,以提高摧毁效果。各班的机枪和班用自动武器力求能以猛烈的侧射火为俺护整个防御正
面,并与步战车的火力构成交叉,以覆盖敌冲击队形。机枪火力的死角,通常以挪弹筒火力掩护。火力与障碍物密切结
合,以制止敌突入阵地和分割排的战斗部署。若排配底有炮兵前方观察员,则排长应提出使用上级间瞄火力(炮兵与迫
击炮火力)的要求,以提供掩护敌通往排的接近路的拦阻火力、敌抵达排阵地前沿前打击敌目标的火力、散发起冲击的
最后拨防火力(前沿前100~300米),以及掩护排转移阵地的火力等。
战斗中,当空军飞机在排的阵地前方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的,若排的阵地距空军飞机攻击目标300米,排通常要组织
陆空识别(如使用烟幕榴弹、信号弹、闪光灯、反光镜等。
在连战斗队的编成内实施防御肘,机步排排长要协调坦克和“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的直瞄火力支援。坦克排通
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其内部的火力支援有时可采取编组2个坦克分排的方式进行;对机步排(斑)的火力支援,则
通常在现地进行最后协调。每辆坦克制定坦克射击要图,图中标明射击基准点、到基准点的距离、昼间和夜间射击诸
元、排的集中射击地段、基本和辅助射击地境等。“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在排的战斗阵地附近展开肘,机步排排长
要与“陶”式叵坦克导弹分队进行现地协调,商定叵坦克火力的区分、攻击地段、攻击目标的先后顺序和 火控措施,
避免重复攻击同一装甲目标。
四、障碍设置
防御战斗中,机步排(班)通常在战斗阵地前方、战斗阵地中间设置如下障碍物:简易防护性地雷场、防护性铁丝网、
饵雷及爆炸性障碍物等。
简易防护性地雷场通常横跨敌可能的接近路设置,并在已方观察和建制武器火力掩护的范围内。由于时间紧迫,简易防
护性地雷场中的地雷一般敷设于地面上(主要使用金属壳地雷),反坦克雷与反步兵雷混合使用,一做敷设2~3排即
足。排(班)可领设三列桩蛇腹形铁丝网,完成一道300米长的蛇腹形铁丝网大约需要30人时。
五、防御战斗的实施
敌发起进攻后,上级的远程武器(包括”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攻击直升机、炮兵和迫击地以及战术空军飞机)从
远距离上向敌进攻队形开火。迟滞和消耗敌军。随着敌军接近前沿,坦克开始射击敌装甲车辆,步战车以车载武器猛烈
压制敌人,消灭敌装甲车辆。当敌军接近到前沿前l00米以内,“龙”式反坦克导弹以侧射火力射击敌坦克和装甲车、
第 10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在更近的距离上,各步兵班的武器开始射击,会同步战车的25毫米速射炮和间瞄武器以猛烈的火力杀伤敌步兵。在敌进
至前沿前200一300米处时,机枪和问瞄武器实施最后拦阻射击,各班的武器实施防护时的拦阻射击,火力发扬至
最高强度,以制止或粉碎即将发起冲击的敌人。
若上级命令排(班)坚守防御阵地,制止敌进攻,则排(斑)依托战斗阵地顽强抗击敌冲击,在步战车和坦克以及上级
火力支援下反复杀伤敌人,阻止敌灾人阵地。若上级命令排(班)在给敌以杀伤之后相机转移至后续战斗阵地,以免卷
入决就则徒步步兵迅速在战斗阵地后面的上车点上车,然后在坦克和“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的火力抢护下向新战斗
阵地转移。
1.步战车(坦克)的行动方法
步战车的25毫米速射炮和‘陶”式反坦克导弹通常可以有效地掩护2500~3700米范围内的地域、在地形有
利、射界开阔的地点可以单独配置使用。但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步战车通常与“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率和坦克
分队结合使用。在这种情况下,“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和步战车载“陶”式反坦克导弹通常在改装甲目标进入其射
程(370米)时,便开始射击,进至2000~2500米时,坦克开始射击。若敌人接近至1500米距离内,“
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向翼侧或后方或纵深内的战斗阵地转移,坦克继续射击,然后“龙”式反坦克导弹开始射击,
步战车继续留在原阵地上对敌实施压制射击。在纵深内设有若干战斗阵地的情况下,步战车和坦克完成最初的射击任务
后可转移至预备发射阵地或者其他战斗阵地继续以火力杀伤敌人;坦克通常在“陶”式反坦克导弹和其他坦克的火力掩
护下转移阵地。步战车在战斗开始后先在基本发射阵地上射击敌人(包括发射l~2发反坦克导弹),尔后迅速转移至
预备发射阵地上,以防敌火力回击。步战车通常以猛烈的速射炮火力压制激反坦克导弹和机枪射手,摧毁敌款装甲车
辆,迫改装甲车辆关舱行驶,杀伤坦克搭载步兵或徒步步兵。苦地形不利于车载机枪使用,可将机枪卸下,配置在地面
发射阵地上,以便实施最后拦阻射击。机步(坦克)排向预备发射阵地转移肘,通常每次转移2辆步战车(坦克),逐
次完成。若在排的辅助射击地段出现敌人,则由排长指挥所有4辆步战车(坦克〕同时一次完成向辅助阵地的转移。在
敌人压迫不向其他阵地转移时,步战车(坦克)中施放烟幕掩蔽其机动。排向其他战斗阵地转移时,如果步战车和步兵
配置在同一阵地上,则步战车留在原地掩护各步兵班k车,然后转移。若步战车和步兵分丹配置在不同阵地上,则各步
兵班在退出战平即将到达上车点时通知步战车前来会台。若步战车和各步兵班内卷入决定性的战斗,则在上级支援下先
采取脱离战斗的措施(如徒步步兵采取各班同时脱离战斗、以班为单位逐次或交替脱离战斗或者各步兵班逐次减少人员
最后退出战斗;徒步步兵与步战车配置在一起时采取步兵在步战车掩护下退出战斗,步战车则采取同时退出战斗或各车
逐次退出战斗的方法),然后步战车与步兵在上车点会吕,载运步兵向新阵地转移。但只排的转移方法大体与步战车相
同。为避免卷入决定性交战,机步(坦克)排必须快速机动、敌军进攻中时速达20公里以上,3分钟前进1公里。因
此,步战车(但克)在阻击敌人时通常以最快的速度发射火力,由前方观察员召唤上级炮兵和迫击火力对敌实施移动拦
阻射击和烟幕迷富,或敷设撤布地雷场迟滞敌前进,掩护其转移。
2、徒步步兵的行动方法
机步排〔斑)下车实施防御战斗时,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抗击敌徒步进攻和乘车进攻。抗击敌徒步进攻时,排(班)以各
种火力迫放在尽可能远的地方下车、故下车后,排即召唤炮兵和迫击炮,尽快地对敌徒步步兵实施压制射击、当敌步兵
进入各步兵班的射击地境时,各种武器猛烈开火。各步兵改优先射击进入基本射击地境之敌;营基本射击地境内无敌
人,则以火力射击进入辅助射击地境之敌。机枪向辅助射击地段内之敌射击肘,副射手则监视基本射击地填。并以步枪
火力制止敌在基本射击地境的运动。当故步兵发起冲击肘,排长立即召唤上级炮兵和迫击炮以及下令机枪和各班的自动
武器及其他武器对敌冲击队形实施猛烈的最后拦阻射击和防护性拦阻射击。拦阻火力应保持不间断,直到改停止冲击,
然后降低火力强度,以节省弹药、敌停止冲击向后撤退部队时,若上级命令实施反击,机步排可召唤间瞄火力拦阻撤退
之敌,同时迅速命令步兵上车出击。若故步兵突入阵地,则各步兵班迅速转移到预备阵地继续抗击敌进攻,以火力将突
入之政通人歼敌区,协同友邻排(班)聚歼敌人。
抗击敌乘车进攻时,机步排排长在进攻之敌向己方阵地前沿接近时,适时召唤间瞄火力射击塔乘坦克的故步兵,迫敌装
甲车辆关舱行驶,杀伤件随坦克的故步兵。随着改进八射低,各班的步兵武器和自动武器开始射击,分制敌步坦联系,
制止放步兵前进.然后以反坦克武器攻击敌坦克装甲车辆。各班的“龙”式反坦克导磷和叵州天火箭筒在敌装甲车辆进
入射程后立即射击。“龙”式反坦克导弹力求对进入基本射击地境的敌坦克装甲车实施侧射;若基本射击地境无故装甲
车辆,则射击进入辅助射击地境的敌装甲车辆。“龙”式反坦克导弹最初可在前方发射阵地上射击,发射l~2发导弹
后即在班的其他武器火力掩护下转移到预备发射阵地上继续射击敌装田坦克。敌装甲车辆接近到排(班)战斗阵地前
沿、进入防护性地雷场肘,反坦克火箭筒开始射击,从侧方攻击敌坦克装甲车辆。打坦克肘,通常2具或多具反坦克火
箭筒突然同时开火;以取得最佳摧毁效果。各班的掷弹阁在敌装甲车接近到适当距离肘,则以双用途高爆榴弹火力攻击
敌装田车的侧部。
3、反冲击行动
美军要求,各级部(分)队都要寻机实施反冲击,以夺取主动,打乱敌人或夺取重要地形。在排一组反冲击通常采取仓
卒进攻的方法实施。主要是抓住敌瞬间出现的弱点,机动部分兵力兵器占领有利的地形对敌实施火力攻击(火力反冲击
人在某些场合(如敌占领己方部分或全部阵地),则从翼侧以全部兵力突然发起反冲击,歼灭占领己方阵地之敌,恢复
阵地,确保上级防御体系的完整性。排通常根据上级的命令实施反冲击,在无上级命令或指示情况下,排长可根据情况
自行决定采取反冲击行动,以夺取主动权。机步(坦克)排常常受命参加速战斗队或营特遣队组织的反冲击。在这种情
况下,排依上级的统一计划实施反冲击,完成受领的任务。
编入上级预备队的坦克排,通常受领l~2个反冲击方向;规定l~2个歼敌区。突入之敌进入歼敌区时,坦克适时机
动至预定升展线,以火力或冲击手段歼灭敌人。敌突入防御纵深时,坦克分队依托预设阵地猛烈反击进入射界和歼敌区
的敌人,制止其进一步推进,或者在其他火力支援下由侧方发起反冲击。
4、巩固与整顿
击退敌冲击或转移至新战斗阵地后,排(班)即进行巩固和整顿,以备抗击敌后续进攻。巩固和整顿的内容如下.
(1)重建警戒。战斗中若观察哨退回己方战斗阵地,则重新派出;若警戒人员有伤亡,则派出补充人员。
(2)补充伤亡的排(班)指挥人员或关键武器的操作人员。

第 11 页
美军作战手册
(3)补充油弹。主要是各班收集和重新分配现有的弹药,向上级申领弹药和油料,由上级分发,必要肘派车前往补给(
转运)站领见
(4)后送伤亡人员。
(5)重新区分射击地境,调整阵地,重新进行伪装,增设障碍物,修复通信线路。
5、防御战升中机步排(周的伏击行动防御战斗中,机步排(班)常常利用地利之便组织实施伏击战斗,突然打击和歼灭
运动或临时驻止之敌。伏击的基本方式有.以兵力接近和歼灭火伏2敌;以火力歼灭入伙之敌。伏击战斗按地区区分认
(1)点伏击,即排(班)对进入某个歼敌区的敌人实施攻击;(2)区域伏击,即排(班)从多个地点同时对进入某个
地域之敌展开攻击。按准备的程度,又区分为仓卒伏击和预有准备的伏击。按伏击对象,则区分为对敌徒好步兵的伏击
和反装甲伏击。
组织实施伏击战斗的基本原则是:力求达成突然性;协调实施猛烈的集火射击;实施有效的控制。
伏击的战斗编组是,将排统一编成为冲击组、支援组和警戒组。
伏击中依情况采用两种阵形:线式阵形和L形阵形。前者通常在积窄的、不便于运动的地形上采用,后者通常在狭长的
道路、小径,或道路急转弯处采用伏击分队完成任务后的集台点通常距伏击点1000米。
实施点伏击的方法如下.(1)机步排(班)到达集合点后即建立警戒,进行必要的现地勘察,迅速完成伏击准备。(2
)警戒组首先出发向伏击点两侧指定地点运动;警戒织就位后,冲击组出发,在支援组掩护下进入阵地,尔后支援组出
发进入阵地。若地形有利,冲击组和支援织同时出发,进入阵地。(3)伏击目标出现后,警戒组即向排长报告敌情(运
动方向、规模、装备),并由排长向大援组和冲击组发出信号。(4)伏击目标进入歼敌之后,排长发出伏击信号,支
援组和冲击组以猛烈火火杀伤入伏之敌。若火力发挥效应,将入伏之敌歼灭,排长即令各组向集合点撤退;若必须以冲
击组冲入可敌区以近战歼灭敌人,则适时向支援组发出转移火力的信号,同时冲击组发起冲击,进入歼敌区搜歼敌人,
完成任务局依信号撤退。(5)各级别达集合点后,清点人数、伤亡与装备损失情况,然后返回已方指定地点。
实施区域伏击的方法与点伏击大体相同。不同的是,中央伏击点与两侧伏击点的行动可能同时进行,也可能琢次展开。
中央伏击点负责以火力和必要时以冲击行动歼灭入伏的主要敌人。两侧伏击点则以火力坚决阻止后续敌人采取援救行
动。机步排、班都可组织实施及装甲伏击。机步班徒步实施反装甲伏击时,通常将全斑编为1个反装甲小组和1个支援
一警戒小组。反装甲小组由班长、自动武器射手和“龙”式反坦克导弹射手组成,主要是使用步兵反装由武器(“龙”
式反坦克导弹,距离在100米内时也使用多具反坦克火箭筒)和临时设障(地雷)歼击人伏之敌装甲车辆。支援一警
戒小组由其余4名士兵组成,配置于伏击点两侧,负责支援和掩护反装甲小组。敌进入歼敌区后,首先遥控起爆反坦克
雷,以此为信号,反装甲武器首先击毁敌前车和后尾车,以阻止入伙的其他装甲车辆逃跑。尔后,殊的自动武器问歼敌
区猛烈开火,掷弹简发射多用途榴弹。若歼敌区距发射阵地的距离在100米以内,班内的士兵(除“龙”式反坦克导
弹射手外)均向歼敌区发射1发反坦克火箭弹。着敌以步兵先于装田车辆进人伏击区,并且改步兵有可能包抄本班,则
班长下令全班撤退;若敌步兵已对班构成直接威胁,则以步、机枪火力和掷弹筒火力伏击和消灭敌步兵,然后撤退。若
敌步兵来装甲输送车(步战车)进入伏击区,则让其到达近处,然后以反装甲火力将其歼灭。着敌步兵乘车与坦克混在
一起进入伏击区,则以“龙”式反坦克导弹攻击敌坦克,以反坦克火箭筒、双用途高爆榴弹、机枪打敌步战车。伏击战
斗结束后,班长迅速下令撤退。
机步排徒步实施反装甲伏击的方法与班相同,但在伏击编组上可将支援组与警戒组明确区分开来。通常以步战车担任支
援组,徒步步兵担任冲击组和警戒组。
防御战斗中.机步特(班)更多地采用乘车实施座装甲伏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以步战车上的“陶”式反
相克导弹实施伏击,以部分步兵下车担任警戒.(2)以车载“陶”式反坦克导弹和各研的“龙”式反坦克导种下车占
领发射阵地实施伏击,以剖分步兵担任警威.(3)以徒步步兵排“龙”式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火箭筒占领地协发对阵地
实施伏击,步战了担任大力支援和掩护.(4)步战车和徒步步兵人同实施伏击,以1个班担任警戒。伏击战斗应突然
猛烈实施以密集火力覆盖歼敌区,速战速决。
坦克然实施伏击战斗时、通常以全部坦克事先隐藏地占领掩蔽和遮蔽条件良好的发射阵地(如瞰制敌接近路的高地的反
斜面、林沿等),待敌装甲车辆进入伏击区后,坦克炮猛烈开火,歼灭火伏之敌,尔后迅速向其他阵地转移。

(四).机步(坦克)排(班)攻防战斗----进攻战斗来源:互联网 责编:ldzldz 作者: 时间:2003-11-07 【大 中


小】
概 述
机步(坦克)排(班)是美陆军最低一级战斗单位,通常在连(排)的编成内遂行战斗任务,有时也同以独立遂行
伏击、巡逻、警戒任务。
战斗中,机步排力求乘车运动和战斗,井将其所属各班编成2个分排,利用掩护跃进的方式运动。机步班可编为徒
步战斗组和乘员组。徒步战斗时,机步排通常以4辆步战车组成步战车组和徒步步兵组,分别由排军士和排长控制。
坦克排拥有4辆主战坦克,每辆坦克为1个战斗单位。
机步排可以其现装备的武器建立火力队,掩护其他斑乘车或徒步机动,实施攻防战斗。机步排(班)的火力可以有
效地覆盖3000米范围内的目标(面积目标和点目标,以及装甲目标地坦克排的武器(坦克主炮、机枪),可以有效
地覆盖2500米范围内 的目标。
机步(坦克)排(班)的基本战斗原则是:安全、运动、射 击、通信和连续战斗。
进攻战斗
第 12 页
美军作战手册

一、任务
进攻战斗中,机步(坦克)排(班)通常在连(排)的编成 内逐行以下任务:
l、接敌运动中,掩护坦克分队或其他机械化步兵分队运动,或者在没有坦克时在先头乘车前进,通过水障碍,或者在
不良地形上或不良能见度条件下,在先头徒步前进,排除障碍物或肃清伏击之敌,或者在与敌接触时送行战斗任务(包
括担任警戒,侦察敌情,排除障碍物,协助连战斗队或连前进,消灭敌人等人
2、在进攻中,在坦克分队的引导下乘车进攻或单独乘车进攻,或者在步战车、坦克与‘响”式反坦克导弹的支援
下徒步进改;乘车或徒步发起冲击和攻占错定目标,肃清敌人并巩固既得战果。
机步(坦克)排(班)实施进攻战斗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夺占重要地形,查明敌军兵力与部署,或牵制与欺骗敌
军。
机步排乘车进攻时,以排长乘坐的步战车和所属3个机步班的步战车组成2个分排进行战斗。机步排徒步进攻肘,以4
辆步战车组成步战车组,以3个班和排部人员组成徒步步兵组,在排长指挥下实施战斗机动。
坦克排在进攻战斗中,通常作为一整体使用,一般不再完成2个分排,但有时也可编组为2个分排,每个分排2偶坦
克,排长乘坐的坦克编入其中的一个分排。
机步班徒步进攻时,组成步战车乘员组和徒步战斗组,步战车在其后方300-400米处占领掩护阵地,支援徒步战斗进攻。
二、战斗队形
机步排乘车机动时,通常使用五种基本队形:纵队队形、线式(横队)队形、梯队队形、楔形队形和V形队形。
纵队使用场合是:沿道路开进,不良能见度条件下运动,通过隘路或密林地。
横队使用场合是:向目标冲击,通过开阔地、林地或烟幕区。
梯队使用场合是:掩护暴露的翼侧。
楔形队形使用场合是:敌情不明,需向正面和两侧发扬火力。
其他的变通队形有:外人字队和圆圈形队形。前者的使用场合是:疏散进行防空或运动中暂停,进行补给和战斗准备。
乘车运动中,机步排根据地形和敌情威胁情况灵活运用(变换)队形。
机步排徒步运动时,通常亦采用纵队、横队、梯队、V形和楔形队形。步战车组在步兵后方300-400米距离上采用适当的
战斗队形跟进掩护。
机步排在山丘丛林地等不良地形上徒步运动时,通常采取楔形战斗队形。
机步班乘车运动时,通常作为一个战斗单位在机步排的战斗队形内充当先头班或者在先头班后方跟进。徒步运动
时,下车的徒步步兵区分为2个火力组,由班长领导,2个火力组通常均采取楔形队形,在步战乘员组的支援下运动。徒
步队形中,兵与兵之间的间隔约10米,2个火力组的前后距离约20米,在不良能见度条件下可适当缩小。通过山间小道、
地雷场或灌木丛时,则成一路纵队,通过后自动恢复楔形队形。副班长通常在先头火力组中央;班长通常位于跟进的火
力组楔形队形中央。必须快速前进,或完成排的某项任务时,班长可位于先头火力组楔形队形中央位置,以便指挥徒步
步兵快速行动。
三、运动方法
1、 基本运动方法
机步(坦克)排(班)运动中力求以最少的兵力与敌取得接触,以便接敌后能以大部分兵力对敌实施火力压制和实施机
动,或支援与敌接触的先头分队。乘车运动时,通常以1辆步兵战车(一个班)或坦克与敌了取得接触。根据上述要求,
机步(坦克)排(班)通常依接敌的可能程度—不可能、可能和预期接敌---来确定采取何种运动方法和适当的队形。
(1)一般行进。在无敌情威胁、必须快速前进情况下,通常采用一般行进的方法。
机步排乘车运动时,成纵队队形,步战车之间的间距为50-100米,首车为排长车。坦克排的一般行进方法与此相拟。
机步排徒步运动时,成纵队队形,通常排长下车在先头徒步步兵班后方进行指挥,其他徒步步兵班在其后面依次跟进,
班与班2间的距离为20米。
各班分成2个火力组,分别成楔地队形,在排的徒步步兵纵队内指定位置上限进,班长应在能自视观察到排长的位置。
(2)掩护行进。在可能接和情况下采用。这种运动方法.便于排在先头班接敌后采取反应行动。先头班与跟进掩护的
班的距离依地形情况而定。
机步排乘车运动时,不管采取纵队、楔形、V形队形还是梯工队形,均可采用掩护行进的方法运动;坦克排也是如此,
但坦克排多作为一个单位在其他分队掩护下行进。
通常,首车(班)在前力100~400米(有时达400~600米)的距离卜前进,其后依次为排长车和其他本(
班)。在时,机步排分2个分排运动,l个分排(2个班)在排军士控制下于前方适当距离上运动,由排长直接控制的另
1个分排(包括排长车)在后方或进。无头车(班)依据排长的信号保持前进速度和方向。
第 13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机步排徙步运动时,通常使用排纵队或换形队形进行抢护行进。先头班通常在前方50一100米、甚至100米以上的距离
上前进。步战车组在徒步步兵后方较远的距离(300米)上,或侧分跟进,以火力掩护先头班。
机步排徒步运动时报少使用掩护行进的方法运动,因为排的步兵通常在敌情威胁严重时才下车运动。
(3)掩护跃进。当预期与故接触或在敌情威胁严重时,机步排通常采取掩护跃进的方法运动。掩护跃进区分为两种;交
替掩护跃进和连续掩护跃进。掩护跌进通常演变为战斗机动。每次跃进的距离依掩护分队武器的射程、观察范围和射界
而定。掩护分队通常由排长控制,占领隐蔽的阵地,运用直瞄火力,必要时召唤上级问瞄火力压制跃进分队正面和侧后
方之敌,并随时实施机动,从更佳地点支援跃进分队。运动掩护过程中,步战车火力(掩护)队与跃进的徒步步兵保持
适当距离(通常以50~100米为直)。
全排乘车成横队或换形队形实施掩护跃进时,一般采取以下方法:以1~2辆步战车(班)跃进,其余步战车(班)在
掩护阵地上以火力进行掩护;跃进的步战车(班)到达新阵地后,以部分步兵和武器下幸,建立警戒(若新阵地地形比
较开阔,则步兵不下车),然后掩护后续各车(班)向指定位置运动,如此连续实施。坦克排有时也采取类似的程序掩
护跃进,但由于坦克排较小,一般以排为单位运动,而不再分队分排相互掩护跃进;坦克排一般作为一个整体单位,在
其次分队掩护下跃进。
全排徒步掩护跃进时,跃进距离较近,通常跃进的班分2个火力组分别使用楔形队形前进,担任掩护的各班通常采用横队
或楔形队形。步战车组(4辆)在适当地点占领掩护阵地,一般采用横队队形掩护徒步步兵分队运动。步战车组向前转移
时亦使用掩护跃进的方法。
机步班徒步掩护跃进时,分成2个火力组,分别使用楔形队形,交替掩护向前方跃进,每次跃进的距离,按敌武器反应时
间(4-5秒)计算大约在30-40米内。
2、 步坦协同战斗中的运动方法
在连战斗队内,机步排常常与坦克排协同实施接敌运动和进攻战斗,有时坦克排在先头引导步兵排前进,有时机步排乘
车或徒步在先头引导坦克排前进。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要求机步排和坦克排采取不同的运动方法。
(1) 坦克引导步兵乘车运动
当连战斗队采用一般行进和掩护行进的方法乘车运动时,其编成内的坦克排通常在先头行进,机步排通常在坦克排
的后方200-400米的距离上采取一般行进的方法跟进。在狭窄地形上,这一距离可适当缩小,以保护坦克不受敌步兵和反
坦克武器攻击。若连战斗队采用掩护跃进的方法乘车运动,则通常以1个坦克体担任最初跃进分队,在“陶”式和“
龙”式反坦克导弹、步战车及其他坦克的掩护下向前方指定地点机动。乘车运动的,机步排很少在先头引导坦克前进。
(2)徒步步兵引导坦克运动
连战斗队编成内的机步然遇到障碍物和危险地区,或者敌反坦克大力很强肘,则一般以徒步步兵分队在先头引导用无前
进或在坦克与步战车掩护下采取掩护跃进的方法运动。在不良能见度条件下运动时,机步排的徒步步兵分队通常在坦克
然的先头采用掩护计进的方法运动、徒步步兵分队的先头班的行进距离要尽可能远,但以与排长保持目视联络为限。
机步排下车的徒步步兵分队在坦天排的先头通过获窄地形或城币居民地时,一般成纵队采取掩护跃进攻沿街道两侧跃进
的方法边前进边市清障碍物成街道两旁建筑物内的敌人。以保证在后面够进掩护的坦克和步战车安全地前进。
机步排下车的徒步步兵分队通过隘口、及沿穿过澳川、沼泽地和密林的道路和小径运动时,追常采取正面较窄的楔形队
形,使用掩护跃进的方法在坦克分队先头前进。前进中,步兵望市滔两侧可能的伏击之敌.查明和标示雷区,力跟进或
掩护的坦克和步战车扫清道路,坦克和步战车则在后面提供火力掩护。
3、火力与运动相结合
机步(坦克)排(班)一旦与敌发生接触,进入交战,即运用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的机动战术和技术攻击和消灭敌人。这
战斗队中的阶来排和坦克然视情况既可扣任人力(掩护)队,也可担任机动队。坦克排通常在其他坦克排或机步排的火
力掩护下实施机动。机多挑担任机动队乘车机动时,通常在其他机步排、坦克排和连战斗队反坦克大力掩护下前进。其
本身则以各班运用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的方式(以班或分排为单位)前进。机步排徒步机动时,通常以步战车作为排的火
力(掩护)队,支援徒步步兵机动,各班则采用换形队地运用大力与运动相结合的方法前进。
火力(掩护)队通常隐蔽占领发射阵地(发射阵地通常选在高处和机动分队前进轴线的测方),力求突然猛烈开火,摧
毁和压制威胁机动分队的敌阵地和火力发射点,掩护机动分队接近目标和发起冲击。通常。敌阵地受到压制后,可适当
降低射速,机动分队发起冲击直前提高大力强度。冲击开始时,随着机动分队的前进逐步向敌纵深延伸火力,然后向其
他目标转移火力.或停止射击,适时前往与机动分队会合。
火力(掩护)队通常使用两种火力:其一是点状火力,通常用以攻击机租或叵坦克导弹发射阵地~大的目标,要求从多
个方向用多种武器集火射击。其二是面积火力,通常用以覆盖和有多个阵地的目标区或敌阵地不太明显的目标区。每种
武器都赋予一定的射击地段,以确保整个目标地域都遭到火力覆盖。步战车和坦克切任大力(掩护)队时,通常为3个
班的步战车和坦克区分具体的射击地段(每辆均能以火力覆盖1/3的目标地域)。排长车或排长坦克一般不分配具体的射
击地段,主要射击临时发现的目标。当有1个徒步步兵班或排的3个徒步步兵班参加火力(掩护)队时,班的机枪负责
射击本班担负的整个目标,“龙”式反坦克导弹则射击敌装甲车辆和重要武器。
机步排的徒步步兵分队在敌少于运动肘,各班的徒步步兵自动运用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前进、两名士兵结对运动
时,通常一名士兵用火为掩护、另一名士兵向前跃进。徒步步兵分队未遭敌直瞄武器射击时,可采取掩护跃进的方法运
动,同时各徒步步兵班的2个火力组和结对的士兵运用火力与运动相纪合的方法前进。敌火力十分猛烈和隐蔽物少肘.
徒步步兵分队通常低姿或高姿匍匐前进,停止前进时则用火力压制敌人。必要时.徒步步兵分队可用这种方法接近和冲
入敌阵地。敌火力不十分猛烈时,徒步步兵分队可采取班、组、单兵交替掩护的方法出一个掩蔽阵地向下一个掩蔽阵地
短促跃进。每次跃进通常采取低姿,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机步排的步战车也采取类似的方法前进。步战车可采取单车
第 14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或2辆车(分排)在其他步战车的火力俺护下向前万跃进的方法运动,也可采取1辆车掩护、3辆车跃进,或者在其他
机步(坦克)排或上组“陶”式反坦克导弹排(或分排)的掩护了4辆车同时跃进。
在连战斗队内协同进攻时,机步排和坦克排通常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机动:在尚未与故接触情况下,一般由坦克排在先头
引导机步排运动;在即将与和接触或向进攻目标接近或遭敌直瞄火力射击情况卜,则机步排与坦克排交替充当火力(掩
护〕队和机动分队向目标机动。坦克然还可以在运动中间敌实施压制射击。
四、火力区分
进攻战斗中,机步(坦克)排(班)通常更多地依赖射击口令和标号作战规定预先规定的信号分配和控制火力。
以直瞄火力覆盖一个目标时,区分为两种火力;点状火力和面积火力。前者为集火射击某个点扶目标,如以1个火力组
或1个步兵班射击敌某个战斗掩体;后者为以大力覆盖某个目标地域(包括其正面和纵深入如以1个步兵班射击某个小
林地,班长用曳光弹标示目标的中央点,在他产(右)边的士兵分别向中央点左(右)方发扬火力。上述火力从其效应
看,除具有破坏和杀伤作用外,主要产生压制效应,因而又可称为压制火力,压制火力可阻止敌视察、跟踪和向目标射
击。压制火力可由直瞄武器和间瞄武器发射(包括榴弹和烟幕火力),就机步(坦克)排(班)来说,王要由步机枪、
车载25毫米速射炮、门7毫米机枪、并列机枪和坦克炮提供,可采取点射与连续射击的方法射击,在某一点或整个目
标地域构成火力杀伤区。
进攻战斗中,为便于集火射击和给各班(坦克)及重要武器区分火力,机步(坦克)排通常采取必要的简单而明确的火
控措施及信号。常用的火控措施有射击目标基准点(通常现场临时规定)、射击地段(现场临时规定,包括排、班或坦
克以及重要武器的射击地殷,各射击地段构成重叠,以便相互支援和掩护前进入集火射击区以及预先规定的对重要目标
的射击顺序等。
在机动接放和冲击阶段,火力分配通常采取以下方法:(1)以步、机抢大力射击目标的正前方,若无具体射击目标,
则射击敌阵地的左(右)部。(2)机枪和班用自动武器主要射击班的冲击目标内的故自动武器发射点,将其消灭后即
转移火力射击班的冲击目标内的其他目标。(3)掷弹简优先射击敌自动武器,然后射击班冲击目标内的其他目标。(
4)冲击时,班长不射击,主要是指挥全班机动,仅在必要时进行射击或以曳光弹指示射击目标。(5)冲入敌阵地后,
使用各种武器。包括手榴弹和刺刀消灭抵抗之敌,班或火力组在敌阵地取得立足点后,即以火力支援排的其他班战平并
继续冲击前进,直到完全攻占目标;抵达前进限止线为止。战斗中,各种武器要控制射速,班用自动武器和机枪主要采
用短点射(每个短点射6发入班、组长指挥射击时主要采用口令、手势与目视和音响信号,以及位置较近时使用口传命
令,对“龙’式反坦克导弹或机枪的大力可采取直接控制的方法。
机步(坦克)班、排长通常为步战车和坦克规定射击地段,并纳入射表,还要具体规定25毫米速射炮或坦克炮、并对
机枪、“陶”式反坦克导弹的主要射击地段、辅助射击地段、目标射击顺序、方位、距离,射击目标基准点、死角等。
进攻战对中,机步(坦克)排(班)可能遭到敌机(战斗一攻击机和攻击自升机)的空袭。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建制
自动武器实施防空。对横越上空实施低空(30米以下)空袭的敌固定翼战斗一攻击机,步兵班、组可立即组织M-1
6步枪和自动武器(包括M-60机枪、班用自动武器、车载武器)向敌机航线前方200米处实施集火射击.对横越
上空的故攻击直升机集人射击时,其提前量则为50米。若敌机(战斗一攻击机和攻击直升机)迎面飞来实施空袭,则
班、组和自动武器和步枪可稍向敌机头部上万瞄准,发射密集火力a敌攻击直升机只要进入射程,车载25毫米速射
炮、坦克上的重机枪均可猛烈开火,必要肘坦克炮也向敌攻击直升机开火。另一种方法是,迅速指定1个或数个对空射
击基准点,当敌机接近某个基准点时,全排、班的各种自动武器成45度角向该基准点上方密集射击。对急停的敌攻击
直升机射击时,通常各种自动武器瞄准敌视机身稍上方一点,然后猛烈开火。
进攻战斗的实施
在上组编成内从行进门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实施进攻战斗,机步(坦克)排(班)通常要经过接敌运动接近目标,
占领冲击出发阵地,破障,然后发起冲击,攻占目标。在直接接敌情况下,通常越过进攻出发线(亦即双方接触线入占
领冲击出发阵地,尔后发起冲击。
1、向目标接近时的行动
在连战斗队的编成内行动的机步(坦克)排(班)向目标接近时,通常采取接敌运动队形,从集结地域出发,在坦克排
的引导下视情况采取一般行进、掩护行进和掩护跃进的方法运动。机步排(班)一般乘车在坦克后方跟进,但当通过林
区、村镇或可能有敌设伏的地点(如隘路、道路转弯处或渡河点)时,机步排(班)则下车,在掩护好队的掩护下以徒
步步兵在先头运动,以泪除和威胁,排除障碍物,消灭伏击之敌。当乘车接近到距目标前沿2~3公里处时,排展开成
排纵队,越过进攻出发线,距目标前沿1~2公里的展开成排横队。进入冲击出发阵地时步兵下车,展开成班横队。
向目标接近过程中,若遇到敌在道路拐弯处(或隘路)的伏去阵地,而无法绕过时,机步(坦克)排通常采取以下行
动:
(1)坦克和步战车抢占道路拐弯处附近的有利地形,建立俺护阵地,准备以火力压制伏击之敌及其附近可能的阵地。
(2)下车的各徒步步兵班从道路拐弯处的两侧接近敌设伏阵地,将敌肃清,优先肃清道路拐弯处附近高地之敌。
(3)徒步步兵肃清敌人后,即清查道践及其两侧的障碍物(主要是地雷),并予以排除。
(4)消除敌威胁后,排的掩护分队通过道路拐弯处,然后恢复原接改队形继续前进。
机步(坦克)排(扮)必须通过一座桥梁时可采取以下方法肃清守桥之敌:
(1)坦克和步战车进入桥附近的掩护阵地,准备以火力掩护桥的两侧和被瑞。步兵下车,并派出1个班会同工兵(如连
战计队配届有工兵)检查桥梁及其接近路,掩护分队以猛烈火力压制守桥之敌。其他各徒步步兵班则勘察徒涉场或迂回
路。

第 15 页
美军作战手册
(2)若有徒步场或迂回路,机步排的征步步兵徒涉过洞,肃清敌人,占领桥的波端,并建立观察哨,然后检查桥梁。
如果安全,则掩护分队通过桥梁。
(3)加必须快速前进,而又无迂回路或徒沙场可用,则和采取以下方法:请求上级的迫击炮和支援炮兵以烟幕和榴弹大
力压制桥彼端之守敌。机步排在坦克排的掩护下乘车跃进至大桥己方一端的最后的掩蔽阵地,步兵下车,在步战车掩护
下采用掩护跃进的方法上挤进行检查。如果安全,则由步兵引导步战车与坦克迅速冲过大桥,在各种火力支援下消灭敌
人。然后,继续前进。如有装甲突击架桥车,而河又不宽,则在火力支援下强行架桥,然后通过。
接近目标过程中与敌遭遇肘,机步(坦克)排通常采取以下行动:
(1)以最快的速度同时以火力压制敌人,展开成战斗队报,并向上级报告情况。
(2)进一步查明情况(敌兵力、编成与部署),并召唤炮兵压制敌人。步兵乘车,在坦克及其武器掩护下,采取火力
与运动相结合的方法接近敌入。
(3)根据敌抵抗程度和火力的性质,确定采取何种机动方案。著散抵抗轻微,则和采取仓车进攻的方法歼灭敌人;若
敌威胁不大,且有迂回路可用。则还回之;若敌抵抗很强,排无法实施战斗机动,则全然占领有利地形以火力牵制和压
制敌人,掩护连战#队发起仓卒进攻或迂回敌人,如敌设置有障碍物则掩护连战斗队使用工兵破除水后发起仓年进攻。
(4)在连战斗队采取掩护跃进的方法接敌时,担任连战斗队的掩护分队的机步(坦克)排,通常在先头排—与敌人遭
遇,即以各种火力压制威胁连战斗队跃进分队的散武器。掩护阵地上的组长和射手一发现敌反坦克武器射击,即向其开
火。在连战斗队采取掩护行进的方法接敌时,担任掩护分队的机步(坦克)排一面以火力射击敌人,一面抢占掩护阵
地,井一直掩护先头排进入隐蔽阵地。步兵不下车,以防故间瞄火力杀伤和随时向前机动。然后,担任掩护的排以火力
袭击连战斗队宿挥官指定的明显目标和地域。
(5)步战车载运步兵在先头与敌遭遇时,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以车载武器和班的自动武器射击敌人,班的其他武器则
射击进入射程的明显目标。同时步战车迅速向半掩蔽发射阵地运动。步战车遭到敌反坦克武器射击肘,若车载武器的火
力不能压制敌反坦克武器,班长可令掷弹简手发射烟幕弹迷百敌射手驾驶员采用规避动作(如曲折机动、变速运动,或
在敌任坦克导弹接近前突向左[右] 转弯),以防被敌反坦克导弹击中,同时快速驶向隐蔽处。
徒步步兵在先头与敌遭遇时,立即在近距离上与敌展开交战。其行动方法是:遭敌射击时,无头徒步步兵班立即进行火
力还击,同肘利用地形进行掩蔽;在后面担任掩护的各班则以火力还击,掩护先头步兵班,步战车或坦克然向指定目标
射击;步兵班发现敌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时,以班用自动武器向目标发射曳光弹,为步战车或坦克排指示目偷着徒步步
兵先发现敌人,则先利用地形隐蔽,并向排长报告,然后依然长命令行动,但若以自己的武器突然开火能够歼灭敌人,
则一发现敌人即毫不迟延地并火。
越过进攻出发线发起进攻后,着敌抵抗轻微,和反坦克武器被击毁或受到压制,地形允许排乘车快速向目标运动,则机
步班、排可以乘车在坦克引导下或单独地实施进攻。
步坦协同进攻附,坦克通常在先头行动,以坦克火力直接突击敌阵地,机步排乘车在坦克后方跟进,以车载火力和班的
火力掩护坦克的测方和后方。机步排排长车通常位于坦克附近适当地点(以能保护坦克不受敌近程反坦克武器攻击、不
被敌攻击坦克的反坦克导弹击中为限),指挥全排成横队或纵队在坦克后方跟进或跃进。
机步排成横队在坦克后方模过时,其行动方法抓下;
①排长车在队形中央靠前位置,充当基推车,引导其他步战车(班)前进,各车(班)则按规定跟定1辆坦克前进,并
由各班班长控制本班步战车的左右机动。
②横队两翼的班(步战车)负责以车载武器(主要是25毫米速射炮)掩护本排和先头坦克排的两侧,泪灭接近之敌,
班的自动武器和其他武器则掩护本排的两侧。后队形中央的班(步战车)则掩护先头坦克之间的空隙及其后方。
③各班班长观察排长车的位置,并控制各自的步战车与先头坦克的距离。若看不到排长车,则各班(步战车)以所限定
的先头坦克为准,保持适当距离。若先头坦克停顿进行射击或做其他动作,则跟进的班(步战车)立即占颌半掩蔽阵
地。若坦克失去行动能力,跟进的担(步战车)可随另1辆坦克之后跟进,或在队形中规定的位置继续前进。
④进改过程中,各班的武器杀伤近距离内的敌军人员;车载武器则创米远距离(300米)h 的目标、装甲输送车、坦
克等装甲目流
机步排成纵队在坦克后方跟这时,其行动方法如下:
①机步排排长车和1个机步班(步战车)成纵队在先头坦克排的1辆翼侧坦克后方踢进。排军士塔乘另1个班的步战车
和1个班(步战车)成纵队在另1牺翼侧坦克后方跟进,以火力掩护步迎战斗队形的翼侧,保障整个进攻分队安全地到
达目标地域。运动中,运用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的方法攻击前进。
②步战车车载武器负责掩护整个队形的正面和侧方,车舱内的步兵以火力掩护坦克的后方。
③进攻中,若前方和测方同时遭到敌人威胁,各班(步战车)依排长信号迅速由纵队变成横队,并以火力杀伤和摧毁敌
人员、武器发射点。步坦协同进攻中,在越过进攻出发线向目标接近时,若必须通过敌远程反坦克火力掩护的大片开阔
地,则通常采取掩护跃进的方法攻击前进。其要领是:机步排先占领掩蔽阵地(步兵不下车),以火力(25毫米速射
炮、“陶”式或“龙”式反坦克导弹)掩护先头坦克排问下一阵地跃进,坦克排本身也采取掩护跃进的方法机动;坦克
排跃进至下一阵地后,机步排即迅速前往与之会合。
机步排单独乘车进攻肘,若有其他单位或武器进行掩护,其本身一般采取交替掩护跃进的方法机动。通常的行动方法
是:逐次以l~2个班(步战车)跃进。每次跃进要快速、短促,使散武器来不及反应。全排停止前进时,各班(步战
车)即占领掩蔽的发射阵地,继续以火力攻击或压制敌目标,步兵不下车。进至目标(敌阵地)附近冲击位置时,若敌
目标大部已被己方火力摧毁,或时间紧迫,上级要求迅速完成任务,则全排可乘车运用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的方法向目标
第 16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发起冲击。在其他情况下由于受敌阵前障碍和地形所阻以及反装甲火力的威胁,机步排必须下车发起冲击。
机步排(班)通常根据连战斗队指挥官(排长)的命令下车徒步实施进攻战斗。机步排(班)下车地点可以在进攻
出发线己方一侧,也可以在冲击出发阵地。接近敌人后,一般先以坦克。配属的“陶”或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和步战车占
领掩护阵地,以火力掩护下车的步兵接近敌阵地。步战车应当在下车的步兵前进一段距离后再开火,以免过早地暴露位
置。步战车通常以并列机枪火力杀伤敌步兵,以反坦克火力攻击敌装甲车辆,同时,上级以反坦克兵器、支援炮兵与追
击炮加强排的掩护火力。下车的步兵沿隐蔽路线前进,到达冲击出发阵地或遭到敌直瞄武器射击时,即展开成横队,毫
不停留地向排长规定的目标发起冲击。若敌阵前有障碍物则先展开排障行动。
2、冲击前的破障行动
在连战斗队编成内破障时,~般先以1个坦克排及机步排的步战车占领掩护阵地,以机步排的徒步步兵会同支援的
工兵分队进行破障作业。破障时,力求使敌不察觉破障的地点和时间;人力必须能对敌直瞄和间瞄武器实施有效的压
制。整个破障行动分压制、迷盲、安全与排除四个环节实施。在地雷场中开辟通路时,其具体步骤如下:(1)以支援炮
兵和迫击炮火力猛烈压制掩护障碍物之敌,若无支援炮兵和迫击炮支援,则以坦克步战车、车载武器、机枪和步兵的掷
弹简火力压制人(2)以炮兵、迫击炮或步兵掷弹简发射烟幕火力迷8敌人、障碍地域,掩蔽己方的步兵和工兵接近障
碍物,展对破障作业。(3)在火力和烟幕的掩护下;徒步步兵接近障碍物,建立可靠的警戒,抢护破障作业。(4)徒
步步兵和工兵合作破障,通常首先在故地南扬中开辟一条步行通路,标示已发现的地雷.尔后使用工兵排雷装备及直列
装药然香火箭、爆破街等开辟车辆通路。若无专用工兵装备和器材,则使用简易器材。加步兵排雷时,通常使用1个步兵
班,排的其他班则占领掩护阵地以火力压制敌人。(5)排雷的班开辟出一条通路后,即进至地雷场向敌一排占领警阵
地。(6)排的其余步兵班迅速使用炸药包逐一将标示的地雷炸毁。(7)标示已开辟的道路。(8)排的其余分队通过
地雷场。排除鹿砦、铁丝网、防坦克壕和路坑等障碍肘,大体步骤相同,但破障的具体方法不同。如克服防坦克壕时.
通常使用工兵装备(装甲战斗推土机、报上坦克、战斗工兵车推土填平或铲平壤壁),或使用装甲突击架桥车,或使用
爆破器材炸塌场壁,或使用预先准备的材料填平壕沟。克服铁丝网时,以l个班使用剪刀、爆破筒和炸药包排障,另外
亦可以坦克炮火力、战斗工兵车的165毫术爆破炮及炮兵集中火力有接击毁铁丝网。

3、冲击时的行动
机步(坦克)排(班)发起冲击时,要求采取谨慎、大胆。积极的行动,运用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的方法(包括班、组、
单兵双入小组人利用各种有利的掩藏和遮蔽物接近和歼灭敌人。各班(坦克)紧随支援火力的炸点(不超过100米)
冲击前进.以火力歼灭敌阵地内的步兵和大力点。
(1)机步排(班)与坦克协同乘车冲击
步坦协同乘车实施冲击通常在对企卒占领防御阵地之敌进攻或在进攻目标的地形便于快速乘车运动的精况下实施。主要
方法是.坦克在先头越过冲击出发线或冲击展开线高速向敌阵地冲击,机步排(班)在坦克后方适当距离跟进;随着向
敌阵地的接近,步战车适当缩小与坦克的距离,用火力掩护坦克,防敌近移反坦克武器攻击己方先头坦克;冲入敌阵地
时,步战车以车载25毫米速射炮,车上的步兵以步、机枪火力压制或杀伤敌工事内的步兵,各班以猛烈火力没灭从侧
方和后方攻击己方坦克和步战车的激反坦克射手,步兵从车上向经过的敌工事和掩体内投掷手榴弹;坦克与步战车保持
适当的距离,迅速而不停顿地穿过目标,用火力消灭沿途发现的一切敌人,运用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冲击前进,步
战车紧紧跟上坦克,不断掩护坦克的侧后方.坦克和步战车抵达目标的后沿之后迅速占领半掩蔽阵地,然后视情况攻击
撤退之敌,继续进改或原地转入防御,准备抗击数反冲击;若必须进一步巩固目标,则各班的步兵下车,在排(班)长
指挥下逐个肃清目标地域内残余的敌人,必要是以部分成全部步战车用火力支援徒步步兵打好战场。
(2)机步排(班)单独乘车冲击
基本方法与步调协同乘车冲击时机步排(班)的行动方法相同,但要求注意以下几点;机步排(班)在上级火力掩
护下迅速逼近、冲入敌阵地,毫不停顿地通过目标;在整个行动过程中以车载武器问5毫米速射炮、“陶’式和“龙”
式反坦克导弹与机枪)覆盖300米以外的敌整个目标地域,制止敌相互支援,车内的步兵以步、机枪、手榴弹、掷弹
简火力攻击300米范罔内的敌工事中的步兵和火力化全排成楔形队形冲击前进,形成环形保护,并指定每个班(步战
车)掩护一部分目标地域;全排采取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的方法冲击前进,或采取逐次跃进的方法机动.上级支援的炮兵
和迫击炮火力不间断地压制改目标,当排接近炸点时适时转移和延伸火力。
(3)步兵徒步冲击
步兵徒来实施冲击通常在进攻防御工率完备的敌阵地或地形不利于步坦来支冲击的情况下实施。步兵徒步实施冲击
通常从靠近目标的冲击出发阵地发起。步兵乘车到达掩蔽和遮蔽条件良好的冲击出发阵地后,即在坦克和上级炮兵、迫
击炮火力掩护下迅速下车,展开成冲击队形。步兵下车后,步战车与坦克及其他武器一起,组成火力(掩护)队,对敌
实施火力压制,掩护破障和破障后步兵的冲击行动。
①步战车的掩护行动
担任掩护的步战车的支援火力力求靠近徒步步兵,并随着步兵的前进而自动向前延伸或转移,以迫使掩体内的敌人无法
射击。通常的做法是.步战车组的指挥官(通常由排军上扣任)乘坐的步战车位于最靠近徒步步兵的一侧,然后以25
毫米速射炮或并列机枪发射曳光弹标示靠近徒步步兵的支援火力眼界线,其他步战车以此为基准向导一侧区将射界。以
密集火力掩护步兵兵沿隐蔽路线接近目标。徒步步兵接近目标后,若步战车组观察不到徒步步兵,则由排长通过电台或
使用目视信号指示步战车组(以及坦克和其他掩护兵器)转移和延伸火力;在能观察到徒步步兵的情况下,步战车组在
徒步步兵接近目标肘自动转移或延伸火力。当徒步步兵冲近目标时,步战车组和(或)坦克立即脱离掩护阵地,向目标
地域快速跃进,与徒步步兵会会,并在徒步步兵附近占领半掩蔽阵地,以建立相互支援(徒步步兵负责掩护步战车组的
侧后方地徒步步兵开始冲击时,连战斗队指挥官可能命令坦克分队从目标的另一侧发起冲击,以封闭改退路,或掩护步
兵抗击敌反冲击或阻止敌撤退。此时,步坦分队要采取严格的火控措施来协调坦克的冲击行动。
②步步兵的冲击行动

第 17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机步排的徒步步兵由冲击出发阵地发起冲击的基本要领是:徒步步兵到达冲击出发阵地后迅速下车,破障后不停留地冲
击前进,冲击前进中,采取各班交替掩护逐次跃进的方法(避免全排成一线跃进);冲击中,各班班长在先头条自率领
全班前进,根据敌威胁情况采取匍匐或短促跃进的方法由一个掩蔽地点向下一个掩蔽地点前进;突入敌阵地后,各班运
用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的方法攻歼工事内之敌,同时注意运用火力消灭侧方或后方的敌人和发射点,各班的士兵结对积极
战斗,寻歼敌人;担任掩护的坦克、步战车和“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以猛烈的火力支援步兵冲击,步兵冲近目标或
冲入敌阵地后掩护火力无法有效支援冲击时,排长通常以1个徒步步兵班或从各班抽调机枪、掷弹筒和自动武器组成火
力(掩护)队,掩护或支援步兵战斗,若敌有装甲火力点或重要武器发射点,则由各班班长直接控制使用“龙”式反坦
克导弹泪灭之;冲入敌阵地后,班长通常位于班战斗队形的中央进行指挥,班长一般使用曳光弹或用掷弹筒发射烟幕弹
标示本班的攻击目标的中心点,其他土兵依据该中心点向两侧射击;各班班长根据目标性质采取点状集火射击或面积射
击的方法攻击目标,通常对掩体、发射点或战斗工事采取点状集火射击的方法攻击,对敌班、组阵地多采用面积射击的
方法攻击;冲入敌阵地的步兵边战斗边前进,肃清工事内的敌人,并进至目标地域的后沿,以大力消灭撤退之敌;担任
掩护的步战车与步兵会合后,即及时以火力压制残存的敌阵地,掩护徒步步兵穿过目标,并适时送至目标后沿占领发射
阵地,为各班提供侧后方火力掩护;依托阵地巩固战果,准备抗击敌反冲击,或者依上级命令乘车继续向下一目标进
攻。
4、巩固与整顿
机步(坦克)排(班)一攻占目标即巩固战果和进行整顿;有时,尤其是在步坦乘车协同进攻或机步排(斑)单独进攻
情况下,可是不犹豫地扩张战果。在这种情况下,仅进行必要的整顿。而不必进行巩固。巩固战果包括为巩固既占目标
和准备抗击坦协同进攻时)占领半掩蔽阵地,区分射击地段;建立直接警戒.各班之间和排与友邻排之间建立相互支
援;以步兵肃清代敌,收集和处理战俘;若连、排长要求步战车目徒步步兵分开配置.则为各班的徒步步兵指定阵地,
各班的徒步步兵尽快构筑和进入简易战斗阵地。整顿包括以下行动.各班补充伤亡的主要人员(驾驶员、“龙”式反坦
克导弹射手、班用自动武器射手、火力组长等);补充弹药、车辆加油;处理伤亡人员(把伤亡人员移至掩蔽阵地.救
治负伤人员,作好后送准备);向排长报告本班情况。排则负责补充伤亡的主要人员(排军士、班长)向连战斗队把挥
官报告情况;组织伤亡人员后送;申请补充油弹;向上级战俘收集站后送战俘。

(一).目的与任务
机步(装甲)师(旅)实施进攻战斗的主要目的是突破敌防御配系,击败或歼灭敌军,占领指定目标和地区,创造有利
条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夺取主动权。实施进攻战斗的其他目的是.夺取要地;使敌丧失资源;将敌牵制于原
地;破坏和进政准备;欺骗敌人和分散其兵力;获取有关敌军的情报。
在上级编成内进攻时,机步(装甲)师(旅)通常编入军(师)的先头进攻部队,指主要轴线进攻(担任主攻入或者在
辅助方向上进攻(担任助攻入或担任军(师)的预备队或后续支援部队。在校生化条件下,机步(装甲)师(旅)通常
在先头实施主攻,以便从行进间突破敌防御,并向纵深发展进攻。师(旅)担任军(师)的预备队或后续支援部队时,
通常在先头师(旅)攻占了军(师)的当前目标之后或在出现了重大的有利战机肘进入战斗,以完成上级的后续任务或
发展胜利。美军要求,为确保师(旅)集中三比一以上的优势兵力实施进攻,通常赋予师一次歼灭敌1个团的任务,赋予
旅一次歼灭敌1个营的任务,情况顺利时,则依命令继续进攻。
机步(装甲)师(旅)在上级编成内进攻时的战术数据如下:
师的当前目标是突破和占领敌前方防御地带,进攻纵深达20~30公里;最终目标是发展进攻,攻占敌后续防御地带
前沿有利的地形目标,为军预备队进入战斗创造有利条件,进攻纵深达40公里以上。
旅的当前目标是突破敌第一梯队团的防御地段,进攻纵深达12~15公里;最终目标是夺占师的最初目标,进攻纵深达20
~30公里。在指定地带进攻时,师的进攻正面一般达30公里或30公里以上。师在军的主攻方向上进攻时,其进攻正面可
达25~30公里,在助攻方向上进攻肘则可达40公里,甚至更宽。师的突破地段的宽度,在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进攻时,
可达6~8公里;在河仓年防御之敌进攻时,可达10公里。旅在师的主攻方向上进攻时,进攻正面通常达8~12公里;在师
的助攻方向上进攻时,则可达15公里以上。旅的突破地段宽度一般可达3公里以上。
据前苏军研究人员计算,在使用核武器条件下,美军机步(装甲)师在战术纵深内的进攻速度每昼夜达20~25公里
在战役纵深内可达80公里;在不使用核武器条件下,其进攻速度可能为上述数字的2/3~l/2。

(二). 师(旅)可能得到的交接与加强
进攻战斗中,担任主攻任务的师(旅)可得到上级兵力兵器的较多加强和支援。
加强的兵力兵器


野战炮兵:
配属/直接支援
全般支援
1个军属野战炮兵旅(3~4个营)
2~3个营
1个炮营
?
1~2个营
防空炮兵.配属
l个“霍克”防空导弹营
l个l混合高炮
防空导弹连
攻击直升机:支援
第 18 页
美军作战手册
l个攻击直升机营
l个攻击直升机营
工兵:配属
l~2个工兵营
1个工兵连,有时1个工兵营
防化兵:支援
1个核生化管
l个核生化连
战术空军飞机:支援
数十至一百架次以上
数十架次
核武器:支援
l个核武器分组(50件)
若干
海军火力援舰(濒海进攻时):支援
4—6艘
2~3艘
电子战兵:支援
l个军事情报营
l个军事情报连
其他战斗支援与战斗勤务支援分队
视情况而定
视情况而定
(三). 进攻地带
机步(装甲)师在上级司令部指定的地带担任主攻时,通常受领较窄的进攻地带(宽25~30公里),旅担任主攻
肘,则为10公里左右;师担任助攻或进行节约兵力任务或在宽大地区进攻时,通常受领较宽的进攻地带(达40公里,甚
至40公里以上),旅在这些情况下则为15公里,甚至15公里以上。师(旅)进改地带内通常指定一条基本进攻轴线或进
攻方向;必要时指定辅助进攻轴线。进攻地带内通常规定当前目标、中间目标(有时)和最终目标、战斗分界线、前进
限止线以及阶段性的调整线等,以协调各战斗部(分)队的行动。师进攻地带内的己方部队前锋线前方为师的纵深作战
地域,纵深约70~80公里,再向前布延伸至150公里处为师的关心地域。已方部队前锋线后方依次为师进攻战斗队形掩护
地域、主力展开地域和后志勤务部队行动地域,纵深达30~50公里。已方部队前锋线前方纵深约30公里的地域和掩护部
队与主力展开地域构成师的近战地域。师的近战地域进一步区分为主攻和助攻地段。师从行进间发起进攻前的集结地
域,通常在师进改出发线后方30~80公里处,非直接接敌情况下的进攻出发线距敌前沿约3公里。
(四). 机动样式
机步(装甲)师(旅)通常依据上级和师(旅)长的企图、进攻接近路状况和敌军队御的性质确定采用你种机动样
式。无论采用何种机动样式,都要有利于实现下述企图.粉碎和歼灭阵地k的敌人;将敌箝制在阵地内;突贯敌防御体
系,夺占纵深内的目标;从敌主要防御阵地侧后方发起攻击,迫敌在数个方向上作战。机步(装甲)师(旅)的基本机
动样式是包围、突破和正面进攻。其他机动样式还有迂回和渗透。
1.包围
包围是美军惯用的机动样式,有一翼包围和两翼包围之分,包围的发展最终可形成合围。当发现或以火力(常规火
力或接化火力)或先期的突破行动或欺骗行动造成了敌翼侧暴露或防御部署中的间隙和弱点时,或者在遭遇战和反突(
冲)击中,均可实施包围。实施包围要求师(旅)避开放防护最强、火力最集中的正面,在助攻的掩护下,以主攻部队
(包围部队)绕过敌防御配系,深入至敌翼侧和后方发起攻击;行动要灵敏,力求在敌转移兵力和火力之前把主攻部队
机动至敌倒后方;从多个方向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上页图为旅通常使用的包围机动样式。师使用此种机动样式时,正面牵制部队通常为1个信2—3个营的旅,另1个辖3~4
个营的以坦克为主的旅担任包围部队,师预备队或后续支援部队在其后跟进。
2.迂回
迁回是包围的一个变种。运用时,师(旅)力图避开放整个防御部署,机动至敌深远后方,夺取纵深内及其交通线
沿线的关键地形,以迫使敌人脱离当前的防御阵地,在不利条件下投入交战。实施迂回时,须组织对迂回部队的强大
的、不间断的空中支援及后勤支援。
3、突破
当敌防御配系十分严密、无暴露的翼侧和间隙,或者时间紧迫,不允许采取其他机动样式肘,即实施突破。其目的
是从狭窄的正面上打开突破口,占领指定目标,破坏敌防御的完整性,歼灭或压制敌军部队、支援力量和指挥与通信体
系,适成故薄弱的翼测和通往敌后方的通路。典型的突破由三个阶段组成;突破敌前沿阵地;向突破口两例卷击;扩张
战果,攻占纵深内的国机实施突破强调:实施主攻的部队(突破部队)必须快速运动;后续支援部队或预备队必须及时
跟进;及时有效地攻占突破,和向突破口两翼扩张;支援火力应集中用于压制敌防御火力,并及时转移火力保护突破部
队的翼侧。根据现有兵力,师最好采用多路突破,包括主攻方向上的突破和l—2个助攻方向上的突破,以分散放火力,
使敌难以有效地使用预备队。旅通常在一条轴线上实施突破。实施突破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对预有防御准备的强大敌人进攻时,师以2个旅作为前方部队实施主攻和助政,在主攻方向上一般以加强的机步旅
在助攻支援下在敌防线上打开突破口,并向突破口两侧卷击;以预备队或后续支援部队(通常为装田旅)适时进入突破
口向纵深发展进攻。
旅通常以2个或2个以上的机步营特遣队作为前方部队实施突破;在敌防御阵地前沿打开和扩大突破口,另1个坦克啻或营
特遣队作为后续支援部队适时进入突破口向纵深发展进攻,预备队门个坦克连至1个坦克营)适肘投入战斗,完成旅的攻
占最终目标的任务。
(2)对沿宽大地域设防的敌人实施突破时,师以1个旅将改牵制在阵地上,以2个旅分为前后两个梯队(预备队),在敌
阵地k打开突破口,尔后快速向纵深发展进攻。旅通常以1个营特遣队牵制阵地L的敌人,以2个或2个以上营特遣队分前后
两个梯队,强行打开和通过突破队并向纵深发展进攻。以1个坦克连至1个坦克章担任预备队,在主力后方跟进。
(3)进攻翼侧暴露或防御薄弱之敌时,帅以少量兵力(l个营特遣队),结合间瞄火力和欺骗手段将大部敌军率制在阵
地上,以主力1个旅从敌防御薄弱处实施突破,另2个旅作为后续支援部队和预备队成纵队在其后方踢进,视情况向突破
口两例卷击或向纵深发展进攻。旅通常以部分步战车、坦克和问瞄火力,并结合运用欺骗手段将敌牵制在阵地上,以1个
机步营传遣队从敌阵地薄弱点实施突破,其他营特遣队和管在先头营特遣队后方成纵队踢进,以便扩大突破口和向纵深
发展进攻。
(4)正面进攻正面进攻通常在进攻防御薄弱之敌、扩张战果、追击、仓卒进攻、遣通战或核化突击后发展胜利等场合下
采用。正面进攻的特点是部队在宽大豆面上沿最直接的接近路攻击敌军。在助攻或节约兵力方向上进攻时,也采用正面
第 19 页
美军作战手册
进攻的机动样式。师(旅)在正面进攻中,通常将各旅(营)成一线展开,纵深间仅保留必要的预备队(师可能为l~2
个机步(坦克)营,旅可能为1个机步[坦克]连至1个营人以便利用战机扩张战果又渗透渗透即进攻部队以其全部或一
剖隐蔽地从敌防御间隙穿过敌防线,渗入至敌后方有利位置,然后突然发起攻击。渗透通常在地堆场岖、能见度不良
时,或敌视察和火力无法有效掩护某个地域时采用,用以攻击敌防御薄弱的阵地,或从恻后攻击敌铰强的阵地,或攻占
关键地形,支援主攻,或袭扰敌后方。
机步(装甲)师(旅)在进攻中,通常以部分兵力(师最多为1个旅,旅最多为1个营特遣队)实施渗透。旅的渗透分队
的渗透距离通常不超过10公里;师的渗透部队的渗透距离可达20公里,乘直升机由空中渗透时,其渗透距离可更远。

(五). 兵力区分与战斗队形
机步(装甲)师(旅)根据任务、敌情、地形、现有兵力和时间,以及进攻机动样式进行战斗编组、区分兵力和采
取适当的战斗队形。
师沿指定地带进攻时,通常区分为主攻部队、助政部队、预备队或后续支援部队、侦察与警戒部队、纵深作战部队
以及后勤保障部队。主攻部队通常优先得到上级兵力兵器的加强。主攻和助攻部队组成师的前方进攻部队,其任务是突
破敌防御,攻占师的当前目标。师的前方进政部队通常由2个旅组成,辖3~4个坦克营,3~4个机步营(大部分营组成营
特遣队);预备队或后续支援部队由1个旅担任,辖2~4个机步(坦克)营,其任务是发展胜利,攻占师的最终目标,抗
击敌反冲击,增援或替换前方进攻部队中失去战斗力的部队。整个战斗队形纵深可达30~50公里。在某些场合,如在宽
大正面上对防御薄弱2和实施正面进攻、情况不要求师建立强大预备队或对敌情充分了解时,师采取3个旅并列成一个梯
队进攻,仅以l~2个机步(坦克)营担任预备队。整个战斗队形纵深可达20~25公里。师以3个旅并列进攻时,各旅可能
采取前方进攻部队门~3个营或营特遣队)、加预备队门个营)的进攻队形。在敌情不明、地形狭窄和敌防御十分坚强的
情况下,师亦可以3个旅纵深梯次展开成三个梯队。在师的进攻队形内,还展开有师的战术(机动)、基本和后方指挥
所、支援各旅的直接支援炮兵营、由师长掌握的全般支援炮兵集群、防空部队、师航空旅、1兵、防化兵以及前方与翼侧
侦察与掩护部队,后勤支援系统。
师采用包围机动样式时,通常以1个旅在正面担任助攻,另1个旅从敌间隙或翼侧实施主攻(包围),预备队或后续
支援部队(旅)在其后方适当距离上(5公里以上)跟进。助攻旅通常辖2~3个机步(坦克)营特遣队,主攻(包围)旅
辖3—4个机步(坦克)营,其余的战斗营编入预备队或跟进的旅。采取突破机动样式时,通常以2个旅并后实施突击,预
备队旅在主攻施后方跟进,准备突破后扩张战果。其具体兵力区分有以下两个方案.()以1个旅担任主攻,另1个旅担
任助攻(兵力不足时,也冈以l—2个营特遣队担任助攻),预备队派在主攻施后方跟进、(2)以1个旅在先头突破,其
他2个旅准备由突极口进入战斗,发展进攻,这种兵力区分通常在进攻敌之一翼或防御薄弱之敌、便于迅速达成突破时采
用。担任主攻的旅视情况可辖2—3个坦克营特遣队、l个机步营特遣队,或坦克营与机步营特遣队各2个,或2~3个机步
营特遣队、l个坦克营特遣队。
机步(装甲)旅,按照与师相同的原则进行战斗编组,区分兵力和采用适当的战斗队形。旅在师的编成内沿指定地
段进攻时,通常亦区分主攻和助攻,主攻部队一般由1~2个得到优先加强的锐步营或坦克营特遣队担任,助攻部队则由1
个稍经加强的机步营或坦克营特遣队担任。主政部队与助政部队组成旅的前方进攻部队。在情况不明或在机动接敌中,
通常以1/3或更多的战斗力量组成预备队(苦得到上级攻击直升机连、营的加强,亦可将其作为强大而灵活的预备队使
用人在仓卒进攻或对预有准备之敌进攻中,一般均以1个机步或或用免营特遣队作为预备队。若进攻正面宽大、任务纵深
小,旅亦可将各营特遣队成一线并列展开,不留预备队。战斗中,旅预备队一目投入使用,即及时重建预备队(一般临
时指定次要方向上战斗的分队或被接替下来的分队担任预备队入除此之外,旅还要根据情况适当地编织战斗支援和后勤
支援部队。
旅根据敌情、地形、任务等条件确定采取树种进攻战斗队形。接敌运动中,旅通常在前方派有掩护分队(约1个
连)、前卫(营特遣队)、两侧派有侧卫(各约1个排入队形后民有后卫(1个排),中央为本队(2~3个营或营特遣队
人进攻时,旅通常采用的战斗队形有纵队、带预备队的或不带预备队的展开队形(包括楔形队形、V形队形、左右梯次队
形等八门)纵队。施所属的各营特遣队和营前后依次纵列,成纵队机动,旅指挥所通常在第2个营或营特遣队的后方跟
进,第3个营或营特遣队则立旅指挥所之后跟进。由3个营特遣队和营组成的纵队战斗队形纵长可达6公里以上。旅采用纵
队进攻队形时,仍需沿2~3条路线运动。纵队进攻队形通常在地形狭窄或夜间进攻肘使用。敌成纵深梯次配置、预备队
较强时,旅亦采用纵队进攻队形。这种队形的主要缺点是;不便于向正面充分发扬火力和迅速展开部队。(2)带预备队
的展开队形。以2个或2个以上的营特遣队并列展开,另1个营特遣队在主攻部队之后跟进,旅基本指挥所在预备队后方跟
进。使用场合是.在较宽大正面上进攻;任务纵深不大、实施包围迂回、发展核突击胜利。(3)不带预备队的一线展开
并列进攻队形。各营或营特遣队在前方并列展开。使用场台是:在宽大正面上进攻;进攻防守薄弱之敌;敌防线过于疏
散,或有许多间隙地;扩张战果。

(六). 火力支援
为保障进攻战斗的顺利实施,机步(装甲)师(旅)事先制定周密的火力支援计划,战斗中统一由火力支援机构协
调实施。师(旅)进攻中通常要计划以下支援火力。
(1)发起进攻直前的炮兵火力准备,以及由支援的空军飞机及舰炮与海军航空兵(记海作战时)实施的火力突击。
在炮兵火力准备和空中火力突击效果大于丧失突然性之弊,或和防御地区内有大量有利目标,或敌防御十分坚固时,通
常实施炮兵火力准备和空中火力突击。发起进攻直前的炮兵火力准备和空中火力突击要求突然、接烈,持续时间通常为
40—50分钟或1小时以上(核条件下可能为20~30分钟人有时,炮兵火力准备采取火力急装的方式实施,持续时间为10分
钟左右(如在仓卒进攻中人蝈兵火力准备主要是摧毁和压制敌第一梯队团(营)的前沿和纵深内的目标;航空兵(包括
攻击直升机)的火力突击主要攻击敌第二梯队团及其后方的目标。
(2)支援师(旅)冲击的火力。进攻箭队发起冲击的,炮兵火力准备转为火力支援,以掩护部队破障,突破敌前沿
和扩大穷破口。通常要求炮兵以猛烈的火箭弹、格弹和烟幕火力压制和迷有敌前沿至纵深10~15公里范围内的敌军阵地
和武器(包括反坦克武器、坦克与步战车发射点以及支援炮兵)。支援冲击的大力主要由各旅的直接支援炮兵营、机步
(坦克)营的迫击炮实施,师的全般支援炮兵和军配属师的炮旅主要压制敌纵深内的目标,并同敌炮兵作斗争。冲击期
间,空军近距离支援飞机和政击直升机继续攻击敌战术纵深内的目标,以阻止敌增援和机动预备队,封锁敌运动道路。
(3)纵深战斗中的支援火力,包括对临时目标的临肘召唤的炮兵任制火力、支援进政部队从行进门对被打乱2敌发
起仓卒进攻的炮兵急袭火力、战术空军飞机和攻击直升机的支援火力和支援攻击敌支撑点的炮兵召唤火力等。
(4)抗击敌反冲击的火力。对敌强大反冲击,通常迅速展开大部炮兵或全部炮兵在7~9公里的正面上形成密集的拦
阻火力和压制火力,同时召唤空军飞机和攻击直升机从远距离上进行火力突击,以支援师(旅)粉碎敌之反冲击。
(5)为保护进攻部队安全而向正面和翼例敌接近路发射的掩护火力(包括布设撒布地雷场),主要临时召唤炮兵和
攻击直升机实施。
(6)反炮兵和反迫击炮袭击火力,通常由师的全般支援炮兵和军配属的炮旅中的远程炮兵及多管火箭炮部队实施。
除上述外,师(旅)还要与空军支援机构共同计划压制敌防空配系及压制敌机场的火力。
1.炮兵的运用
第 20 页
美军作战手册
为保证师(旅)在进攻中及时得到火力支援,炮兵和迫击炮尽量靠前配置。通常,担任直接支援的炮兵营(155毫米
格地)配置于旅先头营后方3~5公里处,担B全般支援的多管火箭炮营、连和203毫米榴炮营配置于施后方2~4公里处,
107毫米迫击炮配置于先头营战斗队形纵深1公里处。进攻中,炮兵营、连通常采取营模形、箱形队形,连换形队形,多
管火箭炮连大流开队形运动,以便随肘占领发射阵地,提供火力支援。
机动中,机步(装甲)旅的直接支援榴蝈营一般在先头营特遣队后方l~2公里处跟进;全艇支援炮兵部队则在直接支
援炮兵营后方开进(中央为榴炮营,两翼为多管火箭炮营人有时,军配属给师的炮兵旅抵近至距巴方部队前锋线3—5公
里处实施火力支援。炮兵营的模报队形在无空中威胁时正面可缩小到800米,纵深1500米,炮兵营的篇形队形面积约2平
方公组(13X15公里)。这些队形便于炮兵在接到火力支援申请后几分钟到10几分钟内进入阵地,作好发射准备。战斗
中,抱兵通常运用集火效力射的方式实施火力支援,每次射击至少集中1个炮兵营的火力突击一个目标,穷击敌一线防御
阵地时,每次集中数个炮兵营和多管火箭炮连有次序地对各个阵地实施集火齐射(每门地通常不超过10次齐射),务求
在几分钟内将目标摧毁。多管火箭炮配用于母火箭弹、反装田弹门发奖644个子弹)、精确制导弹以及陆军战术导弹系
统,主要用以摧毁和压制面积目标和重要点目标,与敌炮兵作斗争。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可精确打击敌纵深120~150公里
以内的固定目标,误差数米。
2.空中大力支援
空中火力支援区分为预先计划的和临时召唤的两种。
支援师(旅)的战术空军飞机可单独遂行支援任务,也可与陆军攻击直升机部(分)队组成“联合空中攻击群”共同
遂行空中火力支援与纵深打击任务。战术空军飞机的主要任务是.对师(旅)实施近距离空中支援和战场空中遮断袭
击,其支援距离分别为己方部队前锋线前方15公里以内和近距离空中支援区前方135~140公里以内,主要是由空中掩护
师的进攻地带,压制和与敌空袭飞机作斗争,消灭和压制敌纵深内的目标,孤立敌战术防御集团。A-10等型战斗攻击机
通常用来攻击点状坚固目标、坦克和装甲车辆纵队、炮兵、指挥所、后勤设施及工事内的敌军(包括事先查明的与临时
出现的目标)等。战术空军飞机通常集中使用于主要进攻方向上;或在决定性地点参加火力集中,攻击敌纵深目标,以
削弱敌防御能力。师建制的攻击直升机营和上级配属或支援的攻击直升机创队,通常集中使用,必要时由施控制部分攻
击直升机问个连至1个营)遂行特定攻击任务。攻击直升机部(分)队可单独使用,必要时与战术空军飞机组成“联台空
中攻击群”遂行纵深打击任务。进攻中,攻击直升机部(分)队主要使用机载反坦克导弹(“陶”式或“撤火”式)打
敌坦克装甲车辆,或用70毫米火箭、机彩航地打敌步兵和面积目标。主要任务是:掩护师(旅)的正面和器测,与散装
甲部队作斗争,攻击敌防御阵地上的火力发射点及主力绕过的敌抵抗枢纽,攻击退却之敌和散开进中的预备队,支援进
攻部队抗击敌反冲击。独立送行任务时,攻击直升机部队一般采取掠地飞行技术隐蔽接敌,占领攻击阵位,从侧后方突
然攻击开进之敌。攻击直升机营通常采取全营一次投入的方式实施攻击,或者采取分割投入攻击直升机连的方式(l个连
投入攻击,l个连前往接替,1个连在后方补充油弹)实施连续攻击。
3.化火力支援
机步(装甲)师得到军1个核武器分组(包括核导弹、核炮弹、核炸弹和核地雷)支援时,由师的作战参谋部门和火
力支援机构计划和协调核火力的分配与使用。核火力主要用来突击敌战斗部队、核发射工具、炮兵阵地、预备队、和主
要运动道路上的桥梁、渡口、隘路、交通枢纽;纵深这断袭击作战中,突击敌增援部队及其他有利的目标群;突破时,
对敌坚固的设防地段实施核突击,打开突破口,尔后以装用机械化部队发展胜利。
师的化学火力采取与核火力计划相同的程序进行计划和协调。化学武器主要用来袭击有利的目标,但常常与枚火力
结合使用,袭击后一目标,或与常规火力结合使用,以增大杀伤效果。进攻中,化学火力通常用来袭击突破地段上敌工
事间的敌人,压制敌支援第一梯队营的炮兵、预备队、指挥所、后勤设施。有时,用来掩护进攻部队的器测。化学大大
常常与核火力相结合,突然密集地使用于特定购问和地域,以便在短期内使敌丧失战斗力,确保突破和进攻的顺利发
展。
4.防空支援
师(旅)在上级编成内进攻肘,可间接得到中,高空防空导弹部队的全般支援以及空军防空部队(战斗巡逻机群)
的掩护。师(旅)主要使用建制的防空营组织师(旅)的低空防空和部分中空防空。师(旅)通常按照防空支援的轻重
缓急顺序分配使用防空兵力。旅通常可得到1个混合防空连(自行高炮与“毒刺”防空导弹)的直接支援,其他防空部队
则作为师的全般支援防空部队使用。防空支援的轻重缓急顺序通常为;先头旅(营特遣队)、师(旅)指挥所、预备
队、炮兵和后勤支援机构。主要方向上的先头旅还可得到更多的防空支援。除此之外,师(旅)常常沿主要补给线上的
耍点(如桥梁、交通枢纽、交叉路D等)配置必要的防空兵器,以确保补给的不间断。

(七). 师(旅)指挥所的开设
师(旅)长通过基本指挥所和战术指挥所实施指挥;并通过后方指挥所指挥后勤部队。为防止指挥中断,师通常指
定炮兵指挥所或某个旅的指挥所担任预备指挥所。师(旅)基本指挥所一般位于战斗队形纵深距先头旅(营)较远的地
点(其中旅基指距巴方部队前锋线10公里以上),通常采取分开配置的方式,并配置于隐蔽的地点,附近有良好的通往
前方的运动道路。在居民地较多的进攻地带内,常常利用城镇、村落、工矿区开设基本指挥所。
战术指挥所,又称权动指挥所,机构精于,一般由3~4辆装甲指挥车组成,规模不大于旅基本指挥所(最好相当于
营基本指挥所入该指挥所由师(旅)长率领作战参谋、情报参谋、火力支援军官、航空联络军官等少数人员组成,战斗
中位于主攻旅(营特遣队)指挥所附近(师战术指挥所通常距己方部队前锋线5~8公里,旅战术指挥所属常距巴方部队
前锋线2~4公里),或者在决定性进攻地段附近展开,并尽可能与先头营特遣队建立联络,以便亲自指挥关键性的进攻
行动。在居民地较多的地区进攻时,常常利用居民地边缘区的建筑物共设战术指挥所实施指挥。战斗中,师(旅)长在
有关参谋人员的协助下不断了解战斗进展、敌我双方行动、态势与位置、油弹补给情况,就下一步行动下达指示或口头
下达个别命令。战斗高潮时期,师(旅)长亲自监听先头营特遣队(连)的指挥网、炮兵的火控网,以及时掌握战况。
必要肘,师(旅)长还搭乘指挥观察直升机到前方主要战斗地区了解情况,进行指挥。关于师、旅、营三级指挥所之间
的距离,美陆军有关条令曾提出下述理论参考数据:旅、营基本指挥所之间的距离为7公里;旅基本指挥所至其战术指挥
所的距离为6公里;师战术指挥所和基本指挥所至旅基本指挥所的距离分别为2~4公里和12一20公里;施基本指挥所通常
开设在旅支援地域前方5公里处;师基本指挥所距己方部队前锋线20~30公里。
为保证战斗指挥,师(旅)通常组织地域多路通信系统(现为“机动用户系统”),以沟通师(旅)的各指挥所、支援
司令部、各旅辎重队、师炮兵指挥所、军配属的野战炮兵旅、防空炮兵营、工兵营等各单位之间的通信联络,并随着进
攻战斗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师战术(机动)指挥所与各旅指挥所和侦察部队之间主要组织2个保密调频无线电网(l个指
挥网和1个情报网)。师(旅)的指挥/作战网和单独建立的作战网分别使用调频话音设备和无线电电传打字设备。师(
旅)的情报网也饺用同类设备。师(旅)基本指挥所的战术作战中心则使用单边带无线电台同各主要下属部(分)队的
基指战术作战中心建立联络。
(八). 进攻战斗的实施
美军条令规定,师(旅)进攻战斗通常区分为4个阶段:准备(计划和组织战斗)、实施进攻(包括非直接接触情况
下的接敌运动、仓卒进攻、预有准备进攻);扩张战果;追击。师(旅)在上级编成内实施进攻时,通常由上级规定发
起进攻的时间,有时也可由师(旅)长视情况确定。为充分发挥各种武器的效能,师(旅)通常在昼间能见度良好情况
下发起进攻;随着现代夜视在脑和遥感器材的广泛使用,美军进一步强调在夜间或能见度不良条件下发起进攻,以达成
第 21 页
美军作战手册
突然性。机步(装甲)师(旅)司在与故接触情况下发起进攻,也可在不与敌接触情况下从行进间发起进攻。在前一种
场合,师(旅)一面与敌保持接触,一面进行战斗准备,尔后在规定时间越过双方接触线(即进攻出发钱,通常任敌前
沿数百米,最近可能达200—300米)发起进攻。在后一种场合,师(旅)先在敌远程打击兵器射程之外的战术集结地域
进行战斗准备,然后实施接敌运动,逐步展开部队,越过进攻出发线发起进攻,或者越过正在与和敌保持接触的部队发
起进攻。
1.接敌运动
现代条件下,师(旅)实施进攻时通常要实施接敌运动,尔后从行进间发起进攻。从行进间发起进政有助于师(
旅)保持机动世,达成战术突然性,并能在敌采取有效反应措施之前突入敌阵地及其后方。从行进间发起进攻时,师(
旅)通常从战术集结地域出发,沿3~4条接敌行军路线(旅为1~2条)成临战队形(各旅、营成纵队),视敌情威胁程
度采取掩护行进或掩护跃进的方式开进。随着向和接近,在炮兵火力准备和空中大力的掩护下,师(旅)先头旅(营)
沿各自的开进路线逐步展开成营纵队、连纵队、排纵队,占领进攻出发阵地(根据美军演习材料,师防]可在发起进攻
前1小时或更短时间占领),然后越过进攻出发阵地前面设置的进攻出发线发起进攻,并在炮兵火力准备结束前2~3分钟
占领冲击出发阵地。
在直接接敌情况下发起进攻,双方接红线即为进攻出发线,由于师在这种场合下通常处于分散配置状态,师长可为
各旅规定不同的进攻出发线,但先头各旅必须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向敌防御前沿发起冲击。
(1)行军编组与队形
接效运动中,师(旅)视敌威胁程度采用适当的行军纪组和战斗队形。按照环形保护的原则,其行军队形通常编有
掩护部队、战斗警戒饱括前方警戒、前卫、倒卫和后卫〕及本队。师在敌情威胁大的地区实施接敌运动时,通常由加强
有炮兵和防空兵器、攻击直升机分队的装甲骑兵营担任师的掩护部队(在己方控制区开进时可不派出入前方警戒一般由1
个装甲骑兵连或先头旅前卫派出的连级分队担任,加强有炮兵、工兵和其他器材,一般在本队前方10~15公里处行动。
前方警戒分队进一步向前方3~5公里处派出前方尖兵(兵力一般为1个加强排)。再往后为先头旅派出的前卫营。师的测
卫通常由本队游出排、连级分队担任,与先头纵队并行前进或,跃进”。后卫由末尾旅(营)派出排、连级分队担任,
在本队后方3~4公里处跟进。师本队由各旅和战斗营、师指挥所、炮兵、防空兵、工兵及其他战斗支援与勤务支援部队
组成。为保障作战部队的灵活性和试行进间投入战斗,战斗支援部(分)队通常与战斗部队混合配置于行军队形中,以
及时提供火力支援、防空支援和工兵支援等。本队中的各旅通常采用适当的战斗编组,组成以坦克为主的、机械化步兵
为主的或步但比例均衡的战斗旅。各旅通常派出前卫营、前方警戒、侧卫、后卫。师(旅)的行军编队,通常编有行军
单位、行军梯队。行军单位由连级单位组成,行军梯队由营级单位组成。每个行军梯队可如敷个行军单位(不超过6个人
行军结队中,各车的间距视情况为25~50米或100米,行军单位间的时间间距为5~10分钟,行军梯队间的时间间距为15
~30分钟。在接敌运动的最后阶段(展开成营纵队肘),行军单位间的间距为1公里门分钟),行军梯队间的间距为25公
里以上。师沿3条路线开进财,其行军队形长径可达200公里,沿4条路线开过时则达150公里,在每条行军路线上,纵队
全部通过调整线的时间分别为7小时和5小时。旅沿2条路线开过时,其行军队报长径达70~75公里。师(旅)接敌运动中
沿良好的道路开进时,平均时速昼间为30公里,夜间为25公里,包括行军中的停顿和休息、检修车辆时间。通常每前进
45分钟休息10~15分钟。一昼夜行程可达500公里。实战中,一般行程为150~200公里。据计算,在最顺利条件下,机步
(装四)师的5100余辆各型车辆及其兵员要完成接敌运动,大约需要2~3小肘。先头旅各营特遣队和营要顺利抵达进攻
出发阵地展开,至少均需要2&开进路线。
(2)与敌遭遇时的行动
师(旅)接敌运动中与情况不明的运动之敌或驻止之敌接触时,即发生遭遇战。发生遭遇战时,强调迅速查明敌
情,定下决心和下达命令,先敌展开,实施快速机动,抢占关键地形,以陆空支援大力和纵深打击火力阻敌展开和作好
战斗准备,在关键时刻和地点迅速建立对敌兵力兵器优势,夺取主动权。若敌军亦在进行运动,则迅速命令先头部队采
取迂回包围的战法迅速发起攻击,以破坏敌机动,或者采取仓卒防御,以火力歼灭较强之敌。若敌规模不大,则以掩护
部队或先头旅的前卫营迅速粉碎敌军,尔后师(旅)继续实施接敌运动。与强大的敌军遭遇时,通常的行动方法是:①
侦察部队迅即查明情况,向师(旅)长报告敌情。②前方警戒(前卫)成一线展开,以其各先头分队在炮兵、攻击直升
机和反坦克武器支援下与敌交战,以杀伤敌人,阻止敌在有利地形上展几③掩护部队在侦察和警戒部(分)队及炮兵与
空中火力掩护下向敌发起攻击,力求一举粉碎敌抵抗,尔后继续前进,按预定计划实施接敌运动。④在掩护部队实施攻
击的同时,以远程炮兵、战术空军飞机、攻击直升机等打击敌纵深内的目标,以营、连分队在敌后实施机降,阻止敌预
备队开进,支援抗护部队的攻击行动。若前卫或掩护部队无力克服敌抵抗,则师(旅)适时路主力投入战斗。通常,师
(旅)主力投入战斗后,接敌运动即告结束,帅(旅)根据改防御性质,实施企车进改或预有准备的进攻。
2、仓卒进攻
师(旅)实施仓卒进攻的场合有:接放运动中与敌发生预期和不预期遭遇;防御战斗获得成功之后的立即反击或反
攻;扩张战果或追击中遇到弱故或敌之阻滞(掩护)部队。实施仓卒进攻的基本要领是:
(l)机断行事,力争主动。师(旅)长在战斗前须制定必要的仓年进攻战斗计划与应急方案,向掩护部队、各旅(
营)及其前卫明确其目标、进攻轴线、战斗分界线及其他控制与协调措施,建立标准作战规定。战斗中,注重迅速查明
敌情和口头下达个别俞令,要求各部队能随时从行进中展开投入战斗,先乱家流积极的、快速、大胆的机动,利用和之
翼料和弱点进行迂回包围攻击,力避正面攻击。如先头部(分)队仓卒进攻受挫,则适肘转入仓卒防御,经准备和投入
新力量后,继续进攻。
(2)迅速组织有效的火力支援,保障进攻顺利实施。直接支援各旅和掩护部队、前卫的炮兵营、连立即占领发射阵地
对敌展开火力急袭;战术空军匕机突击敌纵深内的有利目标;攻击直升机占领有利的发射阵位,从侧方攻击和消灭敌坦
克与步战车。
(3)在火力掩护下,掩护部队或前卫迅速占领进攻或冲击出发阵地,然后发起猛烈冲击,运用火力与机动相结合的
方法迅速冲过、绕过或突破敌防御阵地,肃清敌人,师(旅)主力在后方跟进。
(4)适时展开主力,迅速克服敌抵抗。若先头部队未能完成任务,师(旅)一面组织侦察,一面展开全部或部分主
力,在正面部队掩护了向敌倒后方或薄弱部位机动,组织强大空、炮火力支援,尔后发起猛烈冲击。进攻中,助攻部队
问个施或1个营特遣队与反坦克导弹分队)以猛烈的攻击行动和火力将敌牵制于原地,主攻部队迅速突入敌阵地,歼灭抵
抗之敌,不失肘机地扩张战果。后续支援邵队或预备队适时跟进,并不断注视无头旅(营特遣队)的行动,了解战况,
以便随时加入战斗。纵深战斗中,师(旅)广泛运用掩护跃进和火力与机动相结合的方法保持进攻锐势和高速度,绕过
小股抵抗之敌,不断前进。
(5)遇敌反冲击时,若敌兵力不大,则以一部兵力占领有利地报予以牵制,主力实施包围机动,绕至敌恻后攻歼
之。若故十分强大,则结束仓卒进攻,或转入仓率防御。
(6)合理使用战斗支援部队,确保战斗顺种实施。师(旅)的建制与加强的炮兵尽量靠前配置,有计划地向前机
动,以及时提供火力支援。近距离空中支援飞机用于攻击纵深南和先头部队前方的目标,摧毁敌炮兵阵地、指挥所、后
勤机构,道断敌反冲击部队的机动道路。高炮及“毒刺”防空导弹分队优先支援先头旅(管人工兵分队靠前展开,支援
战斗部队排障或在敌障碍物中开辟通路,并展开反机动作战,在敌接近路上设障,保护己方部队安全和支援抗击敌反冲
击。
(7)各级指挥官靠前指挥,以及肘影响战斗的发展。仓卒进攻中,要求师(旅)长率战术指挥所深入先头梯队旅(
营特遣队)实施指挥。师长通常随主政旅行动,旅长随主攻营特遣队行动,营长随先头连行动,以指挥突击部(分)队
采取有效战法迅速克服敌抵抗,向敌纵深大胆地实施机动。仓卒进攻中,若遇到敌有组织的坚固防御,则适时结束企年
第 22 页
美军作战手册
进攻,调整部署,进行充分的战斗准备,然后发起领有准备的进攻。
3、预有准备进攻
当师(旅)的先头部队或先头营特遣队未能以仓卒进攻粉碎和防御或遇到设防严密、阵地坚固之敌时,即组织实施
计划周密和准备充分的领有准备进攻。实施预有准备进攻的目的是.在狭窄正面上达成突破,突入至敌深远后方。其主
要特点是:事先组织周密的侦察,组织强大的火力支援与协同,广泛实施欺骗和冉子战活动,制定详细的机动计划,组
织不间断的后勤支援,在预定突破地段集中优势的兵力兵器,实施协调一致的攻击,攻击过程中不断保持进攻锐势,由
一个目标向下一个目标高速推进。在先头旅(营特遣队)向进攻出发线接近过程中或者在直接接触情况下发起预有准备
进攻时,师(旅)按计划实施发起进攻直前的炮兵火力准备和空中火力突击,包括运程火力的纵深攻击。先头旅(营特
遣队)到达进攻出发阵地后即在炮兵火力准备和空中火力掩护下越过进攻出发钱(直接接敌情况下越过双方接触线)发
起进攻。先头旅(营特遣队)发起冲击后,炮兵火力准备转为支援火力,在工兵支援下送抵敌前沿破障。破障的方法有
两种:
(1)突击破障,即以配后的战斗工兵协同步兵在步、坦火力、巨坦克导弹火力和炮兵火力支援下,使用快速破障器
材在和障碍物中开辟通路(通常每个营特遣队2~3条,每个旅4-6余人可供使用的快速破障器材有:扫雷坦克、直到装
药爆破装置、战斗工兵车、战斗推土机、突击架桥车、爆破街等。
(2)预有准备破障,即战斗工兵事先进行充分准备,发起冲击直前,工兵与先头旅(营特遣队)混合组成破障队、
冲击队和支援队,在火为掩护下使用制式破障器材进行有系统的破障。师(旅)先头部队破障后即高速通过开辟的通路
向敌前沿阵地冲击。炮兵火力准备转为支援冲击的火力,护送步兵和坦克多路冲击前进。炮兵以空炸火力杀伤前沿阵地
上的步兵,摧毁火力点和反坦克武器,并适时向纵深和翼侧延伸和转移火力,压制敌炮兵,封锁敌运动道路,阻止敌机
动兵为兵器。进攻中,师(旅)长灵活实施指挥,适时机动兵力加强进攻项利的方向。对敌各个阵地实施攻击时,视情
况以坦克或步兵在先头引导冲击,或并肩实施攻击。若有效地压制了敌反坦克火力,坦克即率先实施突击,夺取目标及
周围有利地形,跟进的步兵肃清残敌。若敌反坦克火力很强或地形不利于坦克机动,则步兵下车在先头发起攻击,坦克
和步战车实施直瞄火力支援,并随步兵前进。若敌抵抗较弱,则步兵乘车与坦克并肩实施突击,攻占预定目标,并不失
时机地向下一目标展开攻击。旅在师的编成内实施预有准备突破时强调;
(l)制定周密的计划。其内容包括;明确对目标采取的行动、兵力、手段、旧机和地点;查明敌防御体系的薄弱
点、结合部、火力无法有效掩护
的地段,选择突破地段;组织强大火力支援;制定切实可行的机动方案。
(2)明确战斗编组。旅通常采取以下战斗编组:①支援队。支援队一般由1个坦克营特遣队担任。其任务是保障己
方破障和突破行动的顺利实施。其行动方法是:在突破地段附近占领火力攻击(掩护)阵地,以直瞄火力攻击敌人,有
控制地实施火力压制和烟幕迷宫,阻止放实施观察和射击;在破障作业展开前,支援队即以火力控制整个突破地段,通
常其坦克和步战车配置在距散前沿工事1500—1800米处实施火力压制。支援队一般从距敌障碍地带前沿3000米的距离上
向前方机动,逐次占领各道掩护阵地,对和前沿实施火力突击;破障队展开后,支援队即用猛烈火力压制敌兵器,孤立
突破地段。②破障队。破障队一报由1个步坦比例均衡的或以机械化步兵为主的营特遣队担任。旅的大部分破障装备及工
兵分配给该营特遣队。其任务是为旅的冲击队开路,井市清前沿工事内之敌。破障队进一步编为担任火力压制的支援
群、破障群和政台工事内之敌与阻击敌坦克反冲击的冲击群。开辟通路之后,支援群的部分兵力可转为另一冲击群。③
冲击队。冲击队一般由1个步坦比例均衡的或以机械化步兵为主的营特遣队担任。其任务是通过已开辟的通路,抢占突破
口后沿前方10OO~1500米处的有利地形,然后准备抗击敌叵冲击,保障支援队及旅的其他后续部队通过突破口发展进
攻,协同攻占旅的目标。
(3)明确区分战斗阶段。整个突破行动区分为4个阶段:各部队向突破地段运动;在敌障碍地带开辟通路;向防御
之敌前沿实施冲击;继续向纵深发展进攻。
(4)组织有效的指挥控制。旅长一般车指挥组至预定突破地段实施指挥,甚至深入到先头营特遣队进行指挥。采取
有力措施在突破地段组织有效的运动控制。
师(旅)突入敌前方防御地域后通常采取以下处置;其一,以先头旅(营特遣队)继续进攻,采取连续的猛烈穷击
行动,尽快地突破敌营团预备队阵地和师的第二梯队团阵地,向敌战术后方快速推进,使和来不及撤退其前方部队,打
乱敌防御部署。后续支援部队和预备队进入突田口后,紧跟先头旅(营特遣队)前进,消灭先头旅(营特遣队)绕过的
故抵抗枢纽,或视情况造肘接替先头旅继续进攻;情况有利时,则不失时机地扩张战果。其二,组织猛烈的火力压制敌
纵深防御阵地上的支援武器,同时令无头旅(营特遣队)向敌之一翼或两翼卷击,扩大和扼守突破口,掩护后续支援部
队和预备队迅速通过突破口扩张战果或实施迫击。后续支援部队和预备队投入战斗后即转为先头部队,向师(旅)的最
终目标攻击前进。
纵深战斗中,师(旅)长要适时调配力量,协调一致地运用各种作战手段进攻。主要是综合使用电子战手段、远程
炮兵、近距离空中支援和战场空中这断匕机、向敌纵深的机动行动(地面机械化步兵[装甲]部队纵深穿插与空机降突
击)等,攻击敌尚未投入战开的后续梯队、指挥所、防空阵地、炮兵阵地及后勤机构。与此同肘,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
变更部署,机动兵力兵器以及运用预备队攻击敌新阵地或临时目标。遇敌反冲击或顽抗之敌时,通常采取仓卒进攻的方
式歼灭敌人,即:先头旅(营特遣队)迅速抢占有利地形,以猛烈的反坦克火力迎击敌坦克、装甲车辆,同时以炮兵集
火急装压制敌人,后续支援邵队和预备队绕至敌侧后方,配合正面部队粉碎敌军。若政规模不大,则以部分兵力和火力
进行牵制,主力绕过敌人快速向预定目标前进,直到将其占领。
4.扩张战果和追击战斗
师(旅)突破敌军防御后,当发现敌抵抗减弱,无力保持防御配系的完整性、俘虏增多,敌炮兵阵地、指挥控制机
构和后勤设施遭到破坏肘,即不失时机地扩张战果,以摧毁敌支援体系,阻止敌重建防御或进行有秩序的撤退。扩张战
果的主要方法是.组织空军匕机、攻击直升机和空中骑兵分队会同各旅(营特遣队)沿宽大正面多路高速攻击前进,直
播放军后方;先头部队(帅为2个旅,旅为2个以L营特道队)迅速转为扩张战果部队,高速前进,前进中,R要可能即绕
过敌抵抗阵地,攻击敌未设防的或设防薄弱的地域,向指定目标(通常为敌重要设施、后方要地、山还口、高地等)推
进,并迅速占领之;必要时帅(旅)以建制的或上级支援的直升机输送步兵分队抢占敌后方要点,或袭击、样攻敌军,
阻止其撤退或变更部署;扩张战果肘,师(旅)仅保留一支小型预备队(帅为l~2今坦克或机步营,旅为l~2个坦克或
机非连),以便用以保持进攻锐势和应付意外情况;在扩张战果部队后方跟进的其他部队负责掩护扩张战果邵队的冀侧
和后方,肃清残存或被绕过之故.扩张战果要昼夜连续实施,不给敌以隐身之机。加迅后初步摆恋旧护秩休息大环助高
速实施,师(旅)通常携带4~6日份的油料、弹药、给养孤修理零件,必要时使用直升机实施再补给。进攻过程中,当
发现大批敌军后撤肘,师(旅)即转入追击,以彻底歼灭被打和向后方退却的敌军,并力求歼灭敌主力。实施迫击要求
在运动中为追击部队指定深远目标和追击方向;迅速调整战斗队形,以先头旅(营特遣队)担任正面追击部队,以后续
支援部队和预备队担任平行追击部队(某个先头放以坦克为主编成,且处于较有利位置时,亦可报任平行追击邪队),
正面追击部队一般由机械化步兵旅(营特遣队)担任,配以必要的坦克部(分)队,平行追击部队一般由装甲旅(营特
遣队)担任;正面追击部队负责从正面与故保持接触,以仓卒进攻行动和火力不断攻击、袭扰、削弱和牵制敌军,使其
得不到林整和补充,攻击中主要从敌掩护部队或阻滞部队的间隙或薄弱部迅速突入,以火力和机动相结台的手段将其歼
灭,并不断尾追敌主力,阻止其后撤;平行追击部队沿捷径统至故翼侧,进行平行追击;迅速超越退却之敌,进入其后
方,抢占有利地形,断敌退路,与此同时,以炮兵、战术空军飞机和攻击直升机大力封锁教撤退道路,突击敌退却纵
队,并展开纵深攻击行动,突击敌深远后方的目标,阻止敌增谈撤退的剖队,通常,师还使用直升机机降部队(最多达1
第 23 页
美军作战手册
个机步营)及上级支援的空中突击部队先敌占领其侧后方的瞰制地形,平行追击部队到达敌后方后一般采取仓卒防御的
方法,依托阻击阵地配合正面追击部队围歼敌人.为加快追击战斗的进程,师(旅)还可能使用持久性化学战剂堵截逃
敌和敌增援部队,或者使用微布地雷封锁改退路;工兵随先头部队行动,负责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保障退去部队快
速前进;抓住敌人后、采取分割围歼的战法消灭敌人,占领指定的目标。

(一).概述

军是美国陆军最大的战术单位,也是基本的战役军团,既可组织实施攻防战斗,完成战术任务,也可组织实施或参
加上级重大攻防战役,完成战役任务。军追常在上级司令部的编成内实施作战,但有时也可以独立遂行作战任务。
军控所编配的师的不同类型和数量,区分为重型军和轻型军;在预设的设施完善的战区展开的军,称为前治部署
军,在应急作战中紧急部署的军,称为应急军。有时,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应急军是应急战区陆军的最高单位,因而可
能兼任伍急战区陆军部队司令部或联合特遣部队的陆军(地面)部队司令部,既负责制定地面战役计划,又负责组织实
施战术战斗。应急军通常用于对忖持续时间短,目标有限的战争,因而是一支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精干部队。预定战区
的前沿部署军,通常是战区陆军部队司令部的主要战役帆动部队(主要由重型师编成);负责执行上级司令部的战役计
划.组织实施本级的战术交战。军对于战役过程中赢得各次战斗的胜利起着积极的战术作用。除给各师区分任务和兵力
外,军长着重关注当前作战行动的指挥,随时掌握能决定交战结局的预备队和核武器的使用。
无论军的任务或具体编成如何,军通常在作战中履行下述职能:(l)对军当面的地域进行不间断的监视,其监视距
离可达300公里(从已方部队前锋线算起),掌握未来96小时内敌军的情况和动向;(2)通过所属战斗部队和支援部队
的火力与机动,打击进入巴方部队前锋线前方150公里范围内的敌军;(3)使用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部队不间断地
支援作战;(4)集中新锐兵力于主要作战方向,或对敌后续部队实施打击,保持作战的连续性。
军是组织实施作战行动的焦点。作战中,军力求贯彻执行现代作战的5项基本原则和10项要则,力敌意放不到的方向
上打击和重创敌军,使2不能首尾相顾,不给敌以喘息之机。军要有机地协调运用现有的战斗、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
部队,加
强与其他军种和(或)盟军的协调。在遂行作战任务时,军长把自己受领的任务转变为作战计划,并通过一系列同时或
先后实施的战术交战来实现作战目的。军长要充分发挥所属部队的战斗力,包括机动、火力、防护力和领率艺术、交战
的突然性、行动防锐势、速度、达成目的的坚决性、各军(兵)种相互支援、相互加强,并不断保持战斗力优势。
在上级编成内执行战役任务或者在充当战区内的最高陆军单位时,军均须把战略性指示转化为战役计划,井在计划
中明确规定作战目标、主要机动方向或防御方向,兵力区分与兵力部署、作战方案(包括军长的总意图)、准备实施的
话次交战等。制定的设计划肘,军长要能预见战役的全过程,选定击败敌军的明确的手段、拟夺取的关键性地区或要歼
灭的敌军集团,以便把部队部署到能形成战术优势、发扬战斗力和便于快速行动的地区;军长还要预见到一次或几次交
战后战局的可能发展,并制定必要的应变方案或“分支计划”;一切计划均要具有充分的灵活性,有助于保持必要的行
动自由,以便发现敌弱点时予以打击。军长要预想战役的持续时间(一般为一周至数周入军长预想的各种作战方案和手
段,均须能体现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小的代价击败敌军,能使整个战场上的敌军受到一系列攻击,战斗力逐步削
弱。计划要强调;只要可能就把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并为此而投入新锐部队。
军长在制定战术行动计划时应具体规定下属师、支援部队和战斗勤务支援部队应完成的6务,确定完成各项任务的先
后顺序,明确作战预案,并着重考虑各师与敌后续部队展开交战之前司用来击败暴露的或已投入战斗的敌军的时间和空
间,以便采取各种纵深打击手段迟滞、消耗和人,打乱敌计划。战斗中,军长要发挥进取精神,深入一线进行指挥。

(二).进攻作战

不论在何种场合遂行间种进攻任务,军必须准备利用机会在~切可能的时间和地点实施进攻。即使在防御中,当军
的地面作战郡队与空中机动部队及核化火力与常现火力突击创造了有利的战机时,军也即应转入进攻。进攻是击败或歼
灭敌军、完成任务的主要手段。进攻一旦发起,军即发挥和保持主动性,一方面尽量避免直接进攻敌主力,另一方面以
机动部队和火力牵制敌主要作战部队,避实就虚地向和翼例或后方脆弱地区实施主攻。军要以谋制敌,力求欺骗敌军。
在进攻方向和进攻时间上达成突然性。军的一切进攻行动均须注重发挥下属指挥官的主动世,适肘变换主要进攻方向,
保持进攻锐势,尽量深入敌后方,并最迅速地摧毁敌防御。
目的与任务

进攻作战的目的是:
(1)歼灭敌军;
(2)攻占关键地瓜
(3)破坏敌增援和继续战斗的能力。
(4)欺骗敌;
(5)剥夺敌军的资源;
(6)牵制或孤立部分敌军;
(7)获取情报。
在上述进攻目的中,打乱和摧毁敌军及其支援大量,击败敌人,是军实施进攻作战的基本或主要目的,而攻占关键
地形常常是歼灭敌军的结果。
下班 军受领的进攻枉务带极大的广泛性,既要夺取大片地区目标,如交通枢纽、港口或某地区的有利地形,又要歼灭
某个特定的敌军集团。军在上级编成内实施进攻战役肘,通常受命在指定的地带内进攻,受领一定的作战分界线和进攻
限止(到达)线,一般一次受领歼灭敌1个师的任务。重型军常常在地面战役的主攻方向上送行突破和包围,打击敌战役
力量重心的任务。轻型军则常常遂行远距离迂回、夺取敌战役纵深要害地区、断敌退路的任务。
军可担任上级司令部(战区陆军那队司令部、联合特遣部队陆军邪队司令部,或野战集团军)的前方进政部队,遂
行主攻或助攻任务,也可以在独立的战役方向上单独实施进攻,或者用日战役预备队,遂行发展胜利、夺取最终战役目
标的任务。 根据战例和演习资料,在常规条件下对预有准备对敌进攻时,在主要方向上进攻的军苦其前方梯队展开3个
师,则其进攻正面可达80一120公里。军的当前目标通常是粉碎敌军第一梯队师的防御,并夺占敌军师防御纵深内的重要
目标或地区(最初进攻纵深可达4D~60公里人要求在2~3昼夜内完成。最终目标是突破敌方军或集团军的防御地带,夺
占放战役纵深内的重要目标,进攻纵深可达120~150公里,要求在Z昼夜内完成。在地形复杂的地区进攻时,其进攻纵深
则适当缩小。军在次要方向上进攻时,进攻正面可达120公里以上。
对有准备之敌进攻时,军可能在2一3个地段上实施突破,突破地段总宽度可能达12~门公里。美军对其进攻速度的总
第 24 页
美军作战手册
要求是每昼夜50~80公里。们这一数字仅可能在战役纵深内进攻时达到,而在突破敌军战术防御地带时,平均每昼夜速
度仅可能力25~40公里。海湾战争中,美7军地面进攻的初期曾达到一昼夜推进80公里的进攻速度,而第18空降军在2昼
夜内便推进到幼发拉底河畔(从出发地至波何约270公里),这是一种特风的情说。
目的与任务

进攻作战的目的是:
(1)歼灭敌军;
(2)攻占关键地瓜
(3)破坏敌增援和继续战斗的能力。
(4)欺骗敌;
(5)剥夺敌军的资源;
(6)牵制或孤立部分敌军;
(7)获取情报。
在上述进攻目的中,打乱和摧毁敌军及其支援大量,击败敌人,是军实施进攻作战的基本或主要目的,而攻占关键
地形常常是歼灭敌军的结果。
下班 军受领的进攻枉务带极大的广泛性,既要夺取大片地区目标,如交通枢纽、港口或某地区的有利地形,又要歼灭
某个特定的敌军集团。军在上级编成内实施进攻战役肘,通常受命在指定的地带内进攻,受领一定的作战分界线和进攻
限止(到达)线,一般一次受领歼灭敌1个师的任务。重型军常常在地面战役的主攻方向上送行突破和包围,打击敌战役
力量重心的任务。轻型军则常常遂行远距离迂回、夺取敌战役纵深要害地区、断敌退路的任务。
军可担任上级司令部(战区陆军那队司令部、联合特遣部队陆军邪队司令部,或野战集团军)的前方进政部队,遂
行主攻或助攻任务,也可以在独立的战役方向上单独实施进攻,或者用日战役预备队,遂行发展胜利、夺取最终战役目
标的任务。 根据战例和演习资料,在常规条件下对预有准备对敌进攻时,在主要方向上进攻的军苦其前方梯队展开3个
师,则其进攻正面可达80一120公里。军的当前目标通常是粉碎敌军第一梯队师的防御,并夺占敌军师防御纵深内的重要
目标或地区(最初进攻纵深可达4D~60公里人要求在2~3昼夜内完成。最终目标是突破敌方军或集团军的防御地带,夺
占放战役纵深内的重要目标,进攻纵深可达120~150公里,要求在Z昼夜内完成。在地形复杂的地区进攻时,其进攻纵深
则适当缩小。军在次要方向上进攻时,进攻正面可达120公里以上。
对有准备之敌进攻时,军可能在2一3个地段上实施突破,突破地段总宽度可能达12~门公里。美军对其进攻速度的总
要求是每昼夜50~80公里。们这一数字仅可能在战役纵深内进攻时达到,而在突破敌军战术防御地带时,平均每昼夜速
度仅可能力25~40公里。海湾战争中,美7军地面进攻的初期曾达到一昼夜推进80公里的进攻速度,而第18空降军在2昼
夜内便推进到幼发拉底河畔(从出发地至波何约270公里),这是一种特风的情说。
可能获得的交接与加强

进政作战中,上级司令部通常依据任务、敌情,地形等倩况》军巴备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战斗、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
支援部从。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军亦可得到上级兵力兵器的支援和加美陆军地面进攻对空军的依赖甚大、在无制空叔和
无足够的空军飞机支援下,通常不发起大规模地面进攻。军在上缴编成内进攻陈可得到战区空军部队的一般的空中掩护
和支援。除此之外,军还可得到2~3个或更多的战术空军联队的支援(每个联队脱~121架人美军在夺取了制宪权之后,
通常以50%以上的现有空军力量支援地面进攻。因此军在主攻方向上行动时,可能获得更多的战术空中支援。
上级支援的核武器通常用以建立军的核武器编组,并为下属师建立核武器分组。军可能得到的核武器交接数量依任
务、敌情等而定。
军在复杂的地形上进攻时,冈能得到上级工兵司令部3—4个重型工兵营、架桥营或建筑工程营的支援。 在主要方向
t进攻的军还可得到1个空中骑兵战斗旅、1个
空(机)降师(旅)、I个特种部队营、1个以上电子战营、l个心理战营的配属或支援。当军送行关键性进攻任务或宰的
进攻有可能导教改防御体系瓦解,或者主攻方向上的军遭到敌强大反击时,上级可将战役预备队交由军实施作战控制.
以取得决定性胜利。
军还可得到上级防空力量的支援。战区空军部队的防空区指挥官可指定若干个防空炮兵群式营支援军的进攻。防空
部队指挥官根据战区或上级司令官规定的支援顺序,对军的设施、机掏和部队提供全般对空防御支援。军本身和编配1个
防空旅,或者得到1个防空炮兵旅的配届。地区的“爱国老”式防空导弹部队通常为军提供金般的中、高空防空支援。
上致的特种部队首、连在军的纵深作战地域遂行任务时,可由军实施作战控制,执行对军的进攻作战有益的任务。
濒海进攻中。军还可以得到海军舰炮火力、巡航导弹火力及空中火力支援。 军的远距离情报收集手段不足时,可得到战
区以至国家级情报手段(尤其是侦察卫星)的支援。
进攻地带的划分

军的整个进攻地带区分为责任地带(即实兵展开进攻的地带)、关心地域和作战地域。
进政地带供军及其所属部队展开兵力、实施机动和攻占目标之用。进攻地带的大小依任务。地形和军编成的大小而
定、在军一线展开3个师、纵深内保持1个师的预备队的情况下,军进攻地带的宽度可能力80~120公里,进攻部署纵深达
120公里,前方掩护距离达50公里。军在助政或节约兵力的方向上进攻时,其进政地带更宽。 军的关心地域由己方部队
前锋线向前方矿展300公里(同时向侧万、后方延伸适当距离,并把整个作战地域包含在内人在这一范围内.要求军纺织
建制的情报侦察力里以及充分利用上级(包括战区和国家组)的侦察手段监视和查即敌军未来96小时内可能的动向热情
况,以便有效地组织实施纵深攻击作战和一系列战术进攻分动。
军的作战地域包括军的纵深攻击地域、各九人师的战术进攻地带和军后方作战地域。军的纵深攻击地域通常从己方
部队前锋线前方25~95公里处向前扩展,延伸全150公里处,并包含各师的纵深作战地区。备先头师的战本进政地带即近
距离作战区域,由进攻出发钱向前延伸,纵深达州公里,向后方延伸,纵深达30~40公里,军在这一区域展开部队,实
施~系列进攻战斗战术进攻地带的后方为进攻中军的后方作战地域,纵河山达80公里以上。军的作战地域的实际范围困
任务、环境、敌我双方能力不同而异。芝军能在ZO小时内夺取目标,刚军的地带和进攻目标附近20小时线内的地区就可
以作为军的作战地域。
军的作战地域和关心地域一般由上级司令部指定.独立近攻肘亦可由军扶自行确定。
兵力区分与进攻布署
第 25 页
美军作战手册

进攻作战由以下五种相辅相成的行动组成:根据需要而得到助攻支援的主攻;预备队支援进攻的作战行动;在主攻
和助政的白方、翼侧和后方实施的侦察与警戒行动;在进攻地带前方重要区域实施的纵深攻击行动;为保持进攻锐势所
必需的后方地域作战行动。
进攻中,军按照实施上述行动的需要而区分兵力;在一线实施进攻的主攻剖队和助攻部队(通常为2一3个师);在
军战斗队报内和适当距离主跟进的预备队;担任侦事、掩护的部队;纵深攻击部队(进改过程中临肘由支援的战术空军
部队、军属攻击直升机部队、远程炮兵部队、导弹部队、地面和空中机动部队等组成);后方部队(包括后勤部队、战
斗支援部队、宪兵旅以及专门为进行后方地域作战《务而组建的后方地域战斗旅等八 军的进政部署和战斗队形依军长的
作战意图和其他情况而定。军按照尽量靠前部署作战部队的原则建立进攻队形。在预有准备的进攻中,编有3~5个师的
军通常编为一个梯队(先头部队),纵深内保留一支由I个师和独立旅组成的预备队。进攻正面狭窄肘,可采用先头部
队、后续支援部队、l支预备队的进攻队形。
在情况不明、实施正面进改或突破时,军可能采取2—3个师齐头并进、l个师作预备队的队形。对敌既设防御地带突
破时.军最初可能以2—3个师成纵队队形发起进攻,后续支援部队和预备队在其后面跟进,突破后,迅速向敌纵深扩张
战果。
军的先头进攻部队又区分为主攻和助攻。若军的先头部队展开3个师,则可能以1个师担任主攻,另2个师担任助攻。
中央突破肘,助攻师在主攻师两侧行动.一翼包围时,则可能以l~2个师在正面担任助攻,另2个师(古预备队师)担任
包围(主
政)部队。主政部队通常受领较狭窄的进改正面(2公里),并优先得到炮兵、空军6机、攻击直升机、工兵、防空部队
的加强或支援。若情况有刘,先头部队各帅还可能派出旅(营特遣队)实施地面战术渗透(渗透距离一般不超过20公里
人交接正面进攻,或者实施旅(营)规模战术空降,攻击纵深内重要目标。先头部队的任务是突破敌防御,并视情况发
展进攻,否取军的当前目标及中间目标,若进攻顺利,则夺取军的最终目标。
军的掩护部队一般由装甲骑兵团担任,必要时,由1个旅全1个师的兵力把伍 军预备队通常在先头部队师后方30~50
公四处跟进(距己方部队前锋线50~70公里)其任务是加强主攻方向的力量,扩张战果,粉碎敌方反突击,夺取军的最
终目标;必要肘,以部分兵力增援受损失较大的先头部队师。实施包围时,预备队一般位于便于增援或扩张任何光头师
的战果的位置。军预备队通常是在军突破敌军战术防御地带之后进入交战,用于发展胜利或执行其他任务。
军的炮兵部队通常以部分部队(l~2个炮旅)担任军的全部支援任务,大部分配属先头各师使用。通常,师可得到1
个炮旅门~4个炮营)的配届。军加强各师的炮旅一般在先头部队师进攻队形纵深内10~15公里处紧随师炮兵部队运动;
军的全
般支援炮兵则在便于支援主攻师的位置跟进,需要实施火力支援时,向前推进,占领发射阵地。
军的防空炮兵旅采取疏开配置的方法散布于军的进攻队报内,掩护军的最重要目标,如核武器发射部队、指挥所、
炮兵、预备队、后勤设施等。防空支援的优先顺序是.先头师、军指挥所、预备队、炮兵和后勤部队。
军属航年旅通常作为军预备队的一部分,配置在军进攻队形纵深内便于机动的位置。航率旅通常以攻击直升机营为
单位支援先头师战斗或出动运输直升机输送步兵部队门次可运1个步兵营)实施战术机降突击作战。军配属有空中骑兵战
斗旅时,亦可编入预备队,或作为一支战斗力量独立遂行攻击任务。
后方地域战斗旅配置在军进攻队形纵深内便于机动、应付来自各个方向的威胁的位置,战斗中不断向前机动。
军事情报旅通常配置在基本指挥所前方便于截外和测向的位置,向先头师派出裁听与电子战分队。军的由于干扰飞
机则对200公里范围内的敌军实施冉子干扰。
军基本指挥所一般配置在军预备队附近;进攻过程中,军长在战术(机动)指挥所深入到先头师(尤其是主攻师)
附近进行指挥。
进攻机动样式
进攻作战的机动样式有五种:包围、迂回、突破、正面进攻和渗透。但基本机动样式仅有三种.包围、突破和正面
进攻。迂回和渗透则是包围的变种。军在组织进攻作战时要求依据军长的意图、敌情和地形以及巴方兵力灵活选用或结
合采用这些机动样式。对于重型军来说,最适用、最经常使用的机动样式是包围。
1、包围
包围分为一翼包围和两翼包围。在兵力较多、条件有利(如和有薄弱的翼侧)的情况下,通常实施两翼包围。实施
包围是为了避开强敌,打击敌翼测和后方,以摧毁改防御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断汲补给线和退路,歼灭敌军。包围可能
发展为合围。
军实施包围时,通常建立包围(主攻)部队和助攻部队。助攻部队以积极的攻击行动迷惑敌军,将其牵制于主要防
区,迫敌同时在几个方向上交战,迟滞敌对己方包围行动做出反应,或迫放过早和无效地使用预备队。包围部队在助政
掩护下集中兵力于翼例较窄地段实施突击。若敌无暴露翼侧和间隙;则以火力(包括核火力)或火力与机动或欺骗行动
制造之。一旦打开缺队包围部队即迅速进入,成扇形散开,多路向纵深目标进攻,必要时出动空(机)降部队夺取纵深
目标,支援包围部队发展进攻。
实施包围的场合是.敌有薄弱的翼例或间隙;以火力突击在敌防御体系中打开了缺口;有足够的空运能力可以使用
足够强大的空(饥)降部队从空中越线攻击敌后方目标。
2.迂回
迁回是包围的一个变种。即进政部队避开敌整个防御体系,向敌纵深实施远距离机动,谋求攻占敌后方地域内及其
交通线沿线的关键地形,以对敌造成巨大的后方威胁,迫放主力放弃前方防御或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作战(腹背受敌)。
军在战役进攻中,常常采取迂回的机动样式。实施迂回同样要求组织实施必要的正面助攻作战,但有时也可不组织
实施正面牵制性攻击。
3.突破

突破就是在狭窄的正面L撕开放防御,造成薄弱的翼例或缺口,以及通往改后方的通路。 实施突破的场合通常是;
巴方拥有强大的优势机动力、支援火力或突击火力;敌防线拉得过长或防御体系已被打乱;时间或地形不允许己方采用
包围或迁回或避开放主要防医;敌防御体系有薄弱都位。
突破可在一条或几条进攻轴线上实施;条件允许时,最好采用多路突破,以迫敌分散防御力量和火力,使敌难以有
效使用预备队。典型的突极一般包括三个阶段:达成最初突破;向突破口两例卷击,扩大突破口;扩张战果,攻占纵深
目标。
突破中,军通常运用主攻、助攻或牵制性攻击,并在突破地 段集中优势兵力兵器,采取装甲突击与步兵渗透相结合的战
第 26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法, 迅速打开缺口,或者先以密集的火力实施突击,在敌防区打开缺 口,尔后运用一翼包围或两翼包围的战法扩大突
破口,井迅速向 关系敌防御完整性的纵深目标发展进攻。与此同肘,军长指挥下 属部队和助政部队分割和逐一歼灭敌
军,瓦解敌防御体系,并向 敌后方发展胜利。在使用核武器条件下,可以核大力在敌防区打 开突破口,尔后以装甲机
械化部队扩张战果。
4.正面进攻
正面进攻即以一部或全部作战那队沿最直接的拥线在宽大正 面上攻击敌军。其目的是摧垮阵地上的弱敌、或牵制敌
军,使其 不能支援其他地区的敌军。
实施正面进攻的场合是;敌防御力量和防御阵地薄弱;对改任护部队或陷入混乱的敌军进攻;遭遇战中实施仓年进
攻;突击之后扩张战果;进攻中扩张战果或追击;对撤退或企卒占领防御之敌进攻;需要实施短促的机动作战,以查明
情况,获取 使报和手取关键地形。
军实施正面进攻时,着敌情不明,可以不预先指定主攻和助众查明情况后再指定。军要为实施正面进攻的各帅提供
各种支援,尽量缩小目标区,并设法隔断目标区敌军与外界增援部队的 联系。在核条件下,要尽可能利用核突击成果,
充分利用隐蔽的 接近路及不良天候条件,积极运用电子欺骗措施。
5、渗透
渗透即不以战斗行动强行通过敌既设防御阵地而到达敌后方,尔后向预定目标发起攻击。渗透通常是突破或包围行
动的一部分,因此,通常以部分兵力实施。就军而言,它通常以地面机动派或空(机)降临一级部队(数个营特遣队或
营)实施地面或空中渗透,而很少以师级部队实施。渗透要求不被敌发现和避免与敌交战,因而最好在能见度不良条件
下利用崎岖地形或者穿过敌军未曾占领或未予监视的地域实施。
指挥的组织
进攻中,军长通过指挥所系统对所属部队实施措挥与控制。指挥所系统中的各措挥所一般要求规模后可能小、机动
力强、工作效率高。军通常建立三个指挥所。基本指挥所、战术(机动)指挥所和后方指挥所。各指挥所的实际组织因
军长的愿望、参谋人员的能力、军担任的任务等而异。指挥所的理想配置地点是.
居民地、地下掩藏部、山洞或坑道、仓库区。
1.基本指挥所
基本指挥所的职能是对当前的作战行动实施全面控制,并为未来作战行动制定计划。军的基本指挥所通常位于前方
部队师进攻队形的后方,通常设在具有良好防护条件的建筑物或掩蔽部内。若作战保密措施有力,基本指挥所可数天转
移一次。
军基本指挥所包括有军司令部大多数参谋人员,他们在军参谋长督导其工作。
2、战术指挥所
战术指挥所又称机动指挥所,是军长亲自对所属的前方作战部队实施战斗指挥的机构。战术指挥所的位置相当靠
前,通常靠近担任主攻任务的师,与各师的基本抬挥所、军的基本指挥所保持良好的通信联络。战术指挥所的规模不大
于旅基本指挥所,最好相当于营特遣队级基本指挥所,配备有2~3辆装甲指挥车、若干辆指挥用的其他车辆和支援车
辆。军战术指挥所通常编有:1个情报与作战作业小组、l名空军联络军官、军炮兵指挥官(火力支援协调官)或其助
手、工兵作业主征、]名人事处和(或)后勤处代表。军通信旅通常派出l个通信排为战术指挥所提供通信保障。战术指
挥所经常转移,并且一旦情况需要便立即转移;转移期间,由基本指挥所、指挥与控制飞机(直升机)或某个师指挥所
接替其对前方作战部队实施控制。
3、后方指挥所
后方指挥所主要由人事处、后勤处和民事处及军的人事业务中心组成,由军副官长负责。其任务是为军提供战斗勤
务支援和人事勤务支援。后方指挥所有下列人员和单位.军法参谋、随军牧师、公共事务军官、副官任、监察长、军医
主任、后方地域作战中心。后方地域作战中心负责协调和指挥后方地域作战活动。
后方指挥所一般位于军支援司令部附近。除上述指挥所外,为预防指挥所被毁、指挥中断,军还指定某个下属师的
指挥所或后方指挥所为军的预备指挥所。指定担任预备队的师的指挥所为预备指挥所,最为理想。
为保障作战指挥与协同的实施,军建立有较强的无线电、有线电、多路和传令通信系统。在军一级,有线电与无线
电中继通信是最重要的通信手段,单波道电台作为备用。各级指挥所与基本指挥所主要使用多路通信系统。在多路通信
系统建立起之前,军长在战术指挥所实施指挥时主要使用无线电通信。一旦有了多路通信系统,军长就和以在战术指挥
所使用电话、电传、数据传输线路、传真设备、网路电台接口设备等保密通信手段进行指挥通信。多路通信系统包括多
路指挥通信和地域多路通信系统两部分。它相军的各指挥所与下属作战部队、战斗支援部队的指挥所
联接起来。通常,战术指挥所在一个地点工作4小时以上时,即开设多路通信系统。军通常为所属各师建立一个指挥用无
线电电传打字机网,其他单位则根据需要加入。军还可建立由各地域通信中心的台站组成的地域无线电由传打字机系
统。以加强地域多路通信系统。单波道调幅无线由话,通常作为远距离机动指挥与作战通信用的备用手段。军司令部备
指挥所2间以及与各师和战斗支援部队各级通常建立一个抬挥通信网或作战通信网。
各指挥所及所有地域通信中心,都设有网路电台接口站,可保证非加密调频电自加入军电话系统。军还在其进攻地
带内广泛组织空中与摩托传个兵通信勤务。军通信系统通过战区通信司令部与国防部通信系统联机,加入自动数字通信
网、自动话务通信网、自动保密话务通信网等。
80年代末期以来,美陆军开始为军(师)配备机动用户通信系统,大大加强了军的指挥与协同通信。参着下图。机
动用户通信系统是一个新型的地域通信系统,实行全数字化、自动化,机动力和抗毁力强。它正逐步代替原装备的多路
地域通信系统。它具有以下功能.覆盖军的整个作战地带,并能随着战斗的发展而延伸;提供有钱用户入口、无线机动
用户人口。
用户终端和系统控制。在1个辖5个作战师的军,其展开范围可达 250(纵深) X 150(正面)公里,在此地带内可
由军、师通信部队展开42个干线节点,联系800个用户(内固定用户6200个,机动用户1900个人这42个干线节点还可向外
延伸出224个小型用户和9个大型用户入口书点,为固定有线电用户服务。1900个机动用户则由92个无线电入D单元(无线
电中心台)提供通信服务。每个中心台可为16~25个机动用户服务。此系统与单波道地面与空中通信系统、联合战术信
息分发系统和定位报知系统建立对接,用于陆空之间的数据传输。
火力支援
可供军使用的火力支援力量有;军炮兵(包括战术导弹)、攻击直升机部队、防空部队、支援军作战的战术空军部
队,以及核、化袭击兵器。濒海进攻BJZ有海军舰炮火力与航空火力。
军制定周密的火力支援计划,具体规定军(师)火力支援的职责,计划炮兵火力准备、进改过程中的火力支援(包
括反机动的微布地香火力)、支援抗击反突击的火力、纵深打击火力、核化大力支援、空中火力支援、防空火力等,明
确规定支援机动作战和纵深战斗的火力控制措施(包括最初与后续火力支援协调线、无火力区、自由人力区、限制火力
线和限制火力区)。军的火力支援计划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主要方向的改变和进改过程中能有效地提供常规火
力、核化火力支援。
军的支援火力要与军的机动计划密切结台:每个机动方案均须有强大火力支
第 27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援;能在不变换机动部队的位置情说了迅速集中火力;随时能以强大的纵深突击火力阻滞和影响放纵深南的部队;军的
火力支援系统应能适时执行各种压制和摧毁任务(包括压制敌间瞄武器、防空配系、摧毁敌全纵深内的部队、设施等高
价值目标八军长通常按照目标对完成征务的影响大小,即对计划归乞严重影响、以后对计划会有严重影响、对计划的影
响有限和无影响等四级威胁区分火力支援的先后顺序,指导火力支援协调官具体计划支援火力。组织火力支援时,要求
利用一切可供使用的火力支援手段;选用最佳大力支援手段;火力支援要充足;节约使用火力支援兵
器,避免重复火力;火力支援反应速度快。
1.炮兵大力交换
军炮兵指挥官负责协调全军的炮兵火力支援,指挥直接由军控制的野战炮兵部队,包括编入各炮旅的身管炮兵营(
匕5毫米和203毫米榴炮),多管火箭炮营和“长矛”战术导弹营村量装备“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后,可能取治“长矛”
战术导弹人遂行全般支援任务,包括发起进攻直前的炮兵火力准备,加强师炮兵的火力,为军直属部队提供直接火力支
援,支援主攻方向的战斗,或用来在关键时间和地点影响战斗过程。
军通常为每个师配属1个炮旅以支援备师进攻;有时,军还可能给军的掩护部队(装甲骑兵团)或给军的纵深机动部
队配属1个炮旅,遂行特定的火力支援任务。但军长通常掌握一部分远程身管炮兵和多管火箭炮部队及大部分战术导弹,
以便与攻击直升机部队和战术空军部队(必要时海军部队)共同组织纵深打击火力,突击敌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或实施纵
深遮断,或者必要时进一步加强师、旅(团)直接支援与全般支援炮兵的火力。军炮兵指挥官通过军基本指挥所(战术
作战中心)内的火力支援机构,协调炮兵、战术空军和海军的支援火力。
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进攻时,通常在发起进政直前组织军、师炮兵实施猛烈的炮兵火力准备,其持续时间依敌防御
坚固程度和目标数量而定,一般持续40~60分钟,有时达1小时以上。(海湾战争中,美7军在支援机步1师突破时集中了
3个军炮
旅、2个师的炮兵,原计划实施长达25小时的火力准备,后因情况变化仪实施了30分钟,发射炮弹6000余发,火箭弹44
发。)军的战术导弹部队通常配置在距敌前沿叨~50公里处。战术导弹部队若参加大力准备,一般在炮火准备前20~30
分钟时实施核突击,主要消灭敌核发射工具、集结的战役战术预备队、指挥所、重要的后方设施等。
进攻过程中,军不断组织炮兵纵深打击火力突击敌纵深内的目标,并根据情况适时向关键地区机动野战炮兵,支援
各先头师的进攻,以加快交战进程。
2.战术空中支援
战术空军的空中支援,是军的火力支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军的其他支援火力相辅相成。军长通常根据支援
的先后顺序对空军支援力量进行分配,以加强主攻方向的进改或影响进攻作战的进程。军长通常依照支援近距离进攻、
实施纵深攻击作战,战役减术侦察的需要而将可能获得的空中支援架次区分为用于纵深攻击的进攻性空中支援(空中这
断与战场空中选断)、近距离空中支援(包括领先计划的和临时召唤的)和空中侦察三部分。据美军材料,未来作战中
空军交接力量的分配将按以下比例进行;反航空兵作战占哪儿近距离空中支援占35%,空中这断占25%。经地面部队和
空军部队司令官协商,可从用于空中这断的空军总量中抽出50%的力量用于战场空中遮断。每议作战中的具体分配比例
依任务、敌情、现有力量而定。从演习情况看,军每昼夜可得到150~280架次的空中支援,其中约50%用
于实施战场空中这断,由军掌握。军长通常依据支援的优先顺序把大剖分近距离空中支援架次分配给各师,本身仅保留
少部分。
战术空军支援飞机主要用于争夺和保持制空权、战场空中支援和空中侦察,必要时也遂行战术空运任务(军实施战
术空降作战、空中补给时人如何区分用于遂行上述任务的空军兵力通常由战区司令部或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司令官确
定。其分配通常通日进行,确定各占多大百分比。军进攻地带内争夺和保持制空权的活动通常纳入上级的整个空中作战
计划,由空军部队司令部核战区联合空中战役计划组织实施。当空军部队司令部的反航空兵作战取得了空中优势时,军
的进攻地带便可建立起局部空中优势,确保军自由实施进政机动。战术空中侦察要求战术空军侦察飞机覆盖军的己方部
队前锋线前方300公里范围内的地域,主要侦察和查明敌对空防御、雷达、交通枢纽、指挥与控制系统的节点、后续部队
或后续防御阵地及其他与交战的成败关系重大的目标;空中这断着重打击己方部队前锋线前方150公里以远地区内
的敌战役纵深目标(军在k级编成内进攻时,通常军所要求的空中选断纳入上级计划,由空军部队司令部按要求组织实
施).战场空中途断则打击己方部队前锋线前方150公里范围内的敌纵深目标,主要是袭扰、迟滞和摧毁高价值目标(关
键的指挥中
心、预备队、主要装甲部队、火力支援部队、交通线上的要点及主要的后勤机构),以为军保持主动权、歼灭敌主要作
战集团创造佳机。近距离空中支援是对地面大力的重要补充和加强,其活动范围在d方部队前锋线前方3~154>:m的区
域,有时甚至从前锋线前方1公里处起始,王要是与地面人力与机动相结合,攻击和泪灭影响已方进攻行动的敌目标及炮
兵无力消灭的目标。近距离空中支援架次大剖分配给主攻师使用,部分留作机动,以攻击紧急目标。临时召唤的近距离
空中支援从提出申请到实际轰炸目标约需10~45分钟。预先计划的近距离空中支援从步兵部队接到预先号令到飞机轰炸
目标约需3—6小肘。各个空中支援区域构成重叠。
支援地面进攻的航空火力突击通常在发起进攻前以空中这断和战场空中遮职的形式实施,并纳入整个空中战局计
划,其持续时间可能达数周(海湾战争中,联军的空中战局从2月4日转入第三阶段后,即逐步以突击科威特战区的伊军
战役后方和战术部队为主,为将发起的地面进攻作准备,前后持续了约20天);发起地面进改在前,常常集中一部分战
斗攻击机(包括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以至B-52一类的远程轰炸机对前沿防御之敌及其战术纵深实施短促猛烈的密集轰
炸,尔后转为近距离空中支援,与攻击直升机和地面炮兵组成先头突击部队的陆空护送大力。
3.攻击直升机支援
军的攻击直升代部队,通常由军长直接控制使用,以便在高度的机动作战中或扩张战果与追击中用来抉定性地加快
进攻作战的进程。进攻中,各政击直升机营或空中骑兵战#旅通常用来协助军投入交战的师(旅)抗击敌叵突击,或者
打击临时出现的威胁进攻行动的敌装甲机械化部队。攻击直升机创队常常编入军预备队;军配属有空中骑兵战斗旅肘,
亦将其编入军预备队。
进攻中,攻击直升机部队常常与战术空军部队(A-10攻击机、F-16. F/A-18、A-6E等战斗攻击机)组成不同
规模的联合空中攻击群,深入敌纵深攻击高价值目标(预备队、炮兵和运动中的装甲部队几根据攻击直升机的作战半
径,攻击直升机部队的最佳纵深攻击区域在和纵深40—50公里处,最远不超过100公里。在50公里以内作战,可保证攻击
直升机部队连续行动2小时左右。
军的攻击直升机部队通常以营为单位使用,必要时,军可以攻击直升机营交接主攻师或进攻顺利方向上的师进攻。
有时,军以攻击直升机部队控制进攻道路上的关键地形,或者伴随主攻师,以护送火力消灭进攻道路上的和工事、装甲
与炮兵目标。除执行纵深攻击任务外,支援巴投入进攻的师肘,攻击直升机部队通常由核师实施作战控制。空中骑兵战
斗旅在师的进攻地带遂行作战任务时,也可由师实施作战控制,以便于协同行动。
空中骑兵战斗旅亦可作为军摧毁敌纵深防御、确保实现战役国的的重要手段。其攻击纵深可达100公里,l个旅可有
效地攻击敌方1个坦克师。有时,空中骑兵战斗旅亦用作军的掩护部队,在军前方30—40公里处行动。
4.防空支援
防空兵的任务是保障部以免遭敌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及攻击直升机的袭击,降低敌空袭效果,阻止敌机侦察,
不使敌获得制空权,保障部队完成受领的任务。
军防空兵器优先掩护的重要目标是.先头师、预备队、野战炮兵集团、指挥所、陆军航空兵、战术导弹部队、后方
的主要后勤设施;进攻过程中,首先掩护其主要突击部队,保护进入交战的预备队。军与上级支援的空军部队组织协
同,由支援的空军部队将军的防空(空中掩护)要求纳入其空中战役和反航空兵作战计划,作为全般支援在军的进攻过
第 28 页
美军作战手册
程中付诸执行,确保军进攻地带内的局部空中优势。
军的地面防空由建制的和加强的防空部队在战区防空兵器、战术空军的战斗机部队的协同下实施。包括组织实施对
空侦察和空情报知,配置和使用防空兵器、建立和实施防空指挥,实施电子战以及采取消极防空格施(隐蔽、伪装、欺
骗、疏开配置部队、加强防护、鬼子器材执行保密规定等八军依靠本级建制的防宣部队(通常为1个防空旅)和上级加强
的防空旅(包括3~4个“霍克”防空导弹营、1—2个叫。倾树”/“火神”防空导弹/自行高炮混合营),以及所属师
(独立旅或团)的建制防空部队组织野战防空。
军在上级编成内进攻肘,其中、高空防空一般由战区陆军(集团军群或集团军)编成内的2个或更多的“爱国者”防
空导弹营负责;其建制和上级加强的防空部队则负责中、低空防空。进攻中,编有3~5个师的军在其进攻地带内可能由
后向前
依次展开以下防空兵器:96部“爱国者”防空导弹发射系统、75~102部改进型“霍克”防空导弹发射系统、72~120部
“小懈树”防空导弹系统、72~120门“火神”或“约克中土”自行高炮,400~450部肩射“毒刺”防空导弹。
组织军的防空配系时,要求既要保证军的整个进攻布势得到有效掩护,又要保证各个独立目标得到掩护。为此,军
通常采取区域防空方式。担任区域防空的各防空连与单个防空兵器按指定位置配置,构成火力重叠及密度最大的火制空
域,在最危险的方向上集中防空火力,各种防空兵器合理结台使用,以互相支援。
在整个军进攻地带内,由己方邪队前锋线附近起沿敌机可能的接近路佝纵深延伸,形成防空兵器的纵深梯次配置。
通常,“爱国者”防空导弹部队展开于军后方地带或集团军后方地带或战区后勤地根,最近距己方部队前锋线约40~50
公里,配置地域的范围可达方圆60公里,掩护范围达75公见1个营能同时对付48~54个空中目标。“爱国者”防空导弹通
常在距发射阵地7~30公里的距离、5—10公里的高度上对导弹进行拦截,其拦截成功率可达50%以上。
改进型“霍克”防空导弹营能同时对付8-9个空中目标,主要配置于军、师后方地带,并参加整个区域防空,或直
接掩护军(师)预备队、指挥所、炮兵、战术导弹部队、陆军航空兵部队、主要后勤设施及其他目标。该营通常成两线
配置,分别挺己方部队前锋线15~20公里和20~40公里。它通常以连为单位配置,连与连之间的间距可达20~30公里,
掩护正面和纵深可达150公里。
配届军的周、懈树”/“火神”防空管一般用于掩护军的战术作战中心、战术导弹部队、炮兵部队及其他重要目
标。其战斗队形的编成通常要求能集中2个以上防空系统对付从任何方向来袭的空中目标。‘叫。妈树”防空导弹分队通
常在臣被掩护目标4~6公里处占领阵地或伴随其行动;“火神”自行高地分队一般在被掩护目标附近05~15公里处行
动。军建制的则、懈树”/“火神”防空营直接在部队的战斗队形内行动,与师建制的防空营的展开线相拖接,构成两
线纵深配置.师的建制“约克中立”/“毒刺”防空管一般在距己方部队前锋线15~5公里处展开(美陆军1986年师编制
装备表规定师换装“约克中士”高炮,后因故取消,但迄今仍无适当兵器代替,故本手册仍保留这种高炮);军建制
的‘叫。懈树”/“火神”防空营一般在距己方部队前锋线10~15公里处展开。
军的各种防空兵器根据各自的任务和能力,可按地区投入适当的防空兵力。通常,在己方部队前锋线后方10公里内
用投入40—50%的防空兵器;在10~30公里内可投入30—50%的防空兵器;在30公里以上可投入20—25%的防空兵器。
在低空和超低空范围内,所有防空兵器识能发挥作用;在中、高空范围内,约有25%的防空兵器能投入使用。
5、核化火力支援
美军要求,在任何情况下,军均应制定核、化火力使用计划,准备随时在核、化条件下作战,以核、他武器在短期
内取得决定性的战果,或影响作战进程。核武器的使用原则是:一旦上组授权,即积极主动地使用。化学武器的使用原
则是.一巨敌方使用,即以化学武器实施报复。
军通常按照上级可能授权使用的核武器数量及类型规定军的核武器编组,其中包括投放所属师使用的核武器分组,
并规定核武器的排行量(野战炮兵投射的核武器和工兵原子用破装置、特种作战部队在敌后使用的原子爆破装置)。对
可能批准使用的化学武器,也规定携行量。军核武器编组可能拥有的核武器数量依任务、敌值、地形等而定。在主攻方
向上进攻的军可能拥有各种核武器最多可达200~250杖。军可能授权师使用的核武器最多可达50枚。
在核条件下,军长应设法利用核火力支援其机动方案,创道种种机会,以实施机动,节约兵力,进行防护和歼灭敌
人。把核武器作为协调一致的行动的一部分在敌机动之前使用或者用于摧毁敌纵深内的防御体系,更加有效。军的核、
化武器可用来在敌防御完善的筑全地域打开缺口和牵制企图封闭突破口之故或阻敌增援,继之以战术部队扩张战果;在
森林地、主要道路、桥梁、渡口、隘路及重要道路上制造障碍,限止敌军的机动;对某些关键地报实施核、化突击,以
限制敌军使用;有计划地以核武器突击敌纵深内的装甲部队、核武器配置地域、预备队;以核火力迅
速消灭或牵制阻碍巴方部队运动的敌人,为机动创造佳机;突击从侧方接近之敌,供护己方部队翼侧(尤其是在实施包
围时),以原子爆破装置封锁防御之敌的后方近路。
军及其所属师必须具备核作战能力,既能作出反应投射核武器,又能从分散行动地区迅速集中兵力,扩大核突击效
果,保持进攻的主动权。计划核武器的使用肘,要求把握以下各项:设想军可能面临一个或数个威胁及军可能的反应方
案;就可能影响机动计划的实施的附带损伤下发指示;查明故防御部署以及必须以核武器摧毁和压制的目标;明确所需
的核武器及其当量;与整个进攻作战应采取的机动方案相结合;尽可能从远距离上打击敌后续防御梯队和敌全纵深,并
与空军取得协调,以适时使用飞机对预定目标实施空中核突击;兵力迅速集中,迅速分散,兵器分散而火力集中;严格
控制所属部队的运动,在短时间内改变进攻方向(常规条件下要求军能在24小时内改变,核条件下要求能在更短时间内
改变);对部队、设施、指挥所、通信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进攻作战的实施
军进攻作战从空间工区分为近距离作战行动、纵深作战行动和后方作战行动;从时间上通常区分为依砍实施的接敌
运动(非直接接触条件下)、进攻(区分为仓卒进攻和预有准备进攻)、扩张战果和追击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贯穿
着上述三种行动。
美军强调,军对机动之敌、仓卒防御之敌或防御薄弱之敌进攻,或在己方拥有空中优势肘,应力求从行进中发起快
速而猛烈的仓卒进攻。若故防御准备充分、阵地十分坚固,则通常占领战术集结地域,经过充分准备,再发起进攻。在
直接接敌情况下,军通常在前方部队掩护下进行充分准备,尔后越过双方接触线(亦即进攻出发线)发起进攻。美军认
为,与预有准备的进攻相比,及早实施仓卒进政,更有助于军达成任务,尤其是在进攻过程中和在和纵深机动作战.
纵深作战
无论在战役进攻还是在战术进攻中,纵深攻击作战都是美国际军军进攻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贯穿于整个进攻
作战的抬级进攻中的纵深攻击作战通常在军实施接敌运动或在战术集结地域进行进攻准备时就及早开始,其持续时间视
预期达到的毁伤效果而定。主要目的是孤立敌前方防御地带,削弱和防御力量,限制敌预备队的行动自由,打乱放指挥
与协同,从而确保正面近距离进攻行动的顺利实施。进攻中,纵深政击的目标通常是敌后续防御梯队师、集团军的指挥
所、炮兵与核武器阵地、预备队集结地、交通线及后方基地等,其攻击距离在150公里以内。军在攻击敌后续梯队的同
时,还要监视和查明300公里范围内的敌军动向。
为了有效地实施纵深攻击作战,军在发起进攻前及进改过程中对战场进行广泛的侦察,选择最有助于确保进攻胜利
的有利的攻击目机军在纵深攻击作战中使用的主要手段如下;
(1)战术空军的空中这断袭击
第 29 页
美军作战手册
作为空中战役重要组成部分的空中这断袭击区分为空中这断与战场空中这断,在支援军的地面进攻时,其攻击范围
分别为己方部队前锋线前方150~500公里以上和20~150公里。主要攻击敌后续防御梯队师、集团军指挥所、导弹与核发
射工具、预备队、直升机部队、后勤设施、交通线及桥梁、交通要道等。空中这栋一般由空军部队司令部单独计划和组
织实施;战场空中这断则由军司令部提出要求,并进行必要的协调,由支援的空军部队司令部组织实施。必要时战术空
军还与陆航攻击直升机部队组织“联合空中攻击群”实施纵深这断攻击,战略空军的B-52轰炸机常常参加对敌战役战术
纵深内的装甲机械化部队的纵深想断轰炸。
(2)陆航攻击直升机部队的纵深攻击
陆航攻击直升机部队可以单独实施纵深攻击,也可以与战术空军飞机组成“联合空中攻击群”深入放纵深实施攻
击。攻击直升机的主要攻击目标是敌纵深内的装甲机械化部队、炮兵、防空兵器以及C3l系统等目标。攻击直升机的纵深
政击距离通常在己方部队前锋线前方40~50公里范围内,有肘达80公里。军有时使用独立的空中骑兵战斗旅深入敌纵深
实施攻击作战。其攻击纵深通常不超过100公里。主要是以攻击直升机用导弹攻击和消灭敌纵深内的装甲机械化部队。攻
击直升机部队和空中骑兵战斗旅通常在巴方火力支援下由敌防御间隙上空通过战线,运用地形跟踪技术B行,遇到极危险
地区的采取掠地飞行技术飞行,隐蔽地进入敌后隐蔽地点待机,展开前方装弹加油站,经适当准备后按计划行动,一般
采取伏击的方法从远距离上以火力攻击目标。
(3)远程炮兵的纵深遮断和火力突击
军在进攻作战中常以其所属的炮兵旅的远程炮兵和导弹实施纵深火力突击和这断攻击。其中,“长矛”导禅(现使
用“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勿用以突击120公里范围内的高价值目标;203毫米榴炮和多管火箭炮用以攻击30公里范围内的重
要战术目标(包括反炮兵作战、压制敌防空配系等人远程炮兵纵深这断的主要任务是:杀伤敌战役战术纵深内的有生力
量、封锁敌后方的主要补给路线、交通枢纽、集结地,阻止敌预备队前进,迟滞放军机动。远程炮兵的纵深遮断通常由
军炮兵指挥官依据军长的指示组织实施。
(4)地面与空中机动部队的纵深攻击
使用地面与空中机动部队实施纵深攻击,目的在于吸引改指挥官注意力,打乱敌防御计划和作战进程;机动攻击与
远程火力突击相结合,给敌造成巨大而持久的心理压力;纵深攻击与正面攻击根结合,形成“铁锤与铁砧”打击效应,
导致决战胜利。通常,军可使用独立旅(至少有3个装甲与机械化步兵营特遣队)至1个师(通常为装甲师或机步师);
着使用空(机)降部队,则一般不超过旅规模(空降军可使用空降师或空中突击师深入敌后作战地地面机动部队通常深
入敌后50—100公里作战。深入敌后的方法是利用打开的突破口快速突入敌纵深;利用敌防御间隙以小群渗透的方式进入
敌纵深;或者在防御阶段后撤时有计划她在敌后留下一支部队。空(机)降部队则采取从空中越线进入敌后空降,尔后
展开进攻。其空(机)降纵深通常不超过150公里;空中突击部队有时采取“蛙跳”式机降突击战法,首次机降纵深可能
达50一60公里。地面和空中机动部队通常在敌纵深内采取袭击战法政击预定的重要目标,切断敌交通残阻止敌向前方机
动预备队和后续部队或阻止敌军撤退,袭击和指挥所、后勤设施。有时,军使用建制的直升机部队输送1个以上轻步兵营
到敌后实施战术机降,机降纵深可能在20~40公里之间。地面纵深攻击部队完成任务后通常由另外一亲路线归建,或者
在某个有利地形坚守,等待与正面进攻部队会台;空(机)降部队在完成任务后通常与进攻部队会台。 不管使用何
种手段实施纵深攻击作战,美军均强调组织实施强大的陆、空电子战支援,实施电子欺骗和进攻性电子战。进攻性电子
战主要用于关键时刻,以干扰、破坏敌军指挥和通信、武器控制系统和目标搜索系统。
军实施纵深攻击作战的最佳时机是:敌第一梯队的兵力兵器、和指挥官和侦察系统、后方部署的炮群等正在集中注
意力于正面防御交战、无力他顾之际;敌防御纵深内的战役战术预备队、后续防御梯队刚刚出动增援一城防御部队、正
在开进或行至瞪口、渡口,桥梁与狭窄地区、处于非战斗展开,尚未进入交战之际。
接敌运动
接敌运动是在发起进攻之前为了与放取得接触或者在军突入敌防御纵深之后为了向预定目标进攻而进行的必要活
动。军实施接敌运动是为了与敌建立或重新建立接触,查明情况。其特点是:由军集中计划和组织,由各师分头实施;
力求以最少量的部队作先导与敌取得和保持接触,以保证军主力有目的地投入决定性的进攻行动;采用适当的接敌运动
队形,由军统一建立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掩护部队或前卫部队(使用装甲骑兵团、独立装田旅或机械化旅,或空中骑兵
战斗旅,在某些情况下使用1个装甲师),并组织环形警戒,在某些场合也可由各师自行掩护开进,本队在掩护部队后方
一定距离上开进,以便在与敌取得接触后迅速实施机动,发起进攻或迁回和军。军预备队通常住手便于增援或扩张某个
先头师战果的位置,军炮兵和工兵通常位于便于支援主攻的位置,并由军集中掌握,以随时支援战斗。各部队以最快速
度全力开进。
(1)接敌运动编组。
军实施接敌运动时,通常编组有掩护部队、前卫、本队、测卫和后卫。军的接敌运动队形最先头由侦察部队引导,其任
务是查明敌情。掩护部队在侦察部队之后跟进,其兵力与编成使敌情、地形、军进攻地带宽度、核态势及现有兵力等而
定,其行动直接由军长控制。掩护部队加强有必要的炮兵、工兵和后勤部队,具有独立作战能力,通常在本队前方30—
50公里的距离上开进。其任务是:查明敌情及其防御部署,克服和掩护部队或警戒部队的抵抗,抢占和控制关键地形,
牵制敌军,保障主力(本队)迅速展开和发起进攻。
前卫是本队前方的警成分队,一般由先头师派出,兵力为每师1个营(师装甲骑兵营或坦克营特遣队)至1个旅(通常为
装甲旅人加强有较强的工兵,在本队前方10~20公里处本队支援范围内开进。其任务是对前方和翼倒不断进行侦察,排
除障碍,维修道路和桥梁,击退或歼灭小股敌军,支援掩护部队,保障本队不断前进和免遭敌突然袭击。侧卫与后卫通
常由本队派出的营级部队担任,其任务是保护本队,担任侦察与警戒,防敌从侧后方突然袭击本队。侧卫通常在本队侧
方适当距离(5~10公里)沿与本队行军路线平行的道路随件本队开进,逐次跃进或交替跃进,多采取逐次占领关键地形
的方式掩护本队开进。后卫通常在本队后方适当距离上采取校队或楔形队形跟进。本队由各师及军属主要战斗支援和勤
务支援部队编成,区分为若干行军纵队,核战术编队沿多条平行路线开进(师的行军地带宽度为20~30公里,一般有2~
3 条行军路线,有时有4条),军的行军地带宽度可达80~100公里,行军队形长任可达150公里以上(每个师的行军队形
长征一般达70~80公里入军沿良好道路开进肘,平均时速在昼间和夜间分别为25和匕公里,每日行程可达200公里以上。
(2)、升过的保障。
为保障军顺利接敌,军通常采取以下保障措施:派出空中和地面远程侦察,并积极开展电子技术侦察,收集敌军情报和
查明地形情况;军师两级组织积极的防空,采取在整个运动队形中分评配置防空兵器、交替跃进掩护和在升进道路上(
如桥梁、交叉路口等)实施定点掩护等方法保护本队不受敌机空袭;玫击直升机部队通常由军(师)直接掌握,用来实
施纵深攻击,为掩护部队、前卫、倒亚和本队挺住火力支援,或用来应付后方的威胁,有时以部分攻击直升机部队配属
掩护部队使用;1兵以一部配属掩护部队,主力随前卫行动,以保障前卫与本队机动,包括排障、抢修道路、架桥等;电
子战部队负责收集散电子信号,干扰敌方指挥控制通信、火力支援通信、技术侦察与监视雷达,实施电子欺骗,使敌不
能查明本队的位置;为保障部队不间断地运动,通常靠前实施后勤支援,并为前方部队和掩护部队加强必要的随件后勤
交接力量,采取分散实施、空中后续补给、随时提供相结合的方法。
(3)接放运动的实施。
第 30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接敌运动中,各部队高速前进,保持锐势。遇到敌人时,视情况迅速集中必要兵力实施攻击,粉碎敌人后立即分开行
动。军(帅)各级指挥官靠前实施指挥,及时查明情况,迅速作出反应。军(师)的远距离侦察监视系统积极搜集和查
明关心地域和未来作战地域内的敌情。在敌情不甚明朗或在评阔地开进肘,各部队可加大间隔距离,掩护部队与本队之
间亦适当加大距离;反之,则缩小间距,以便于本队发现敌人后迅速作出反应、军在宽大正面上进行接和运动时,通常
为备先头师指定纵深目标,而不必规定其开进轴线,各师可在其规定的行军地带内机动前进。遇到障碍时,迅速克服或
绕过,以保持前进锐势。接改中苦与机动之敌或防御之激发生遭遇,而和规模不大,军长通常在查明情况后以掩护部队
或前卫采取仓卒进攻的方式迅速予以歼灭,或以部分兵力牵制,其余部队绕过,由后续部队予以歼灭。在2个师在先头实
施接敌运动情况下,现故规模大小,诵常可以l~2个师发起仓卒进攻。若仓卒进攻得手,军的后续师则穿过先头师的队
形,发展进攻,或绕过先头师向敌侧后方实施机动。若在宽大正面上接敌,先头师后方只有1个师跟进,则接敌的师发起
仓年进攻,其余的先头师继续前进,跟进的师向敌侧后方实施进攻。当军与运动中的敌军先头师遭遇时,军亦可从行进
间对该师发起仓卒进攻。从行进间发起进攻得手后;军可以实施扩张战果或追击,以全歼敌人。若敌规模很大,且已建
立坚固的防御,则在掩护部队掩护下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展开本队,进行周密的准备,然后发起预有准备的进攻,或者
转入防御态势,经充分准备,在直接接敌情况下发起进攻。通常,军的先头部队一与敌取得接触,即经短暂准备从行进
间发起进攻,以求迅速突破敌防御。若受挫,则亦应转为预有准备的进攻。在上述情况下,接敌运动即告结束。
仓卒进攻
军在接敌运动中与和遭遇或发现防御之敌力量不强、防御部署薄弱,或者在防御获得成功之后,均可发起仓卒进攻。
在后一种情况下,军通常可运用与敌接触的部队或预备队,或运用这两种都队同时发起仓卒进攻。仓卒进攻的特点是;
准备时间短,计划不甚周密,但易达成突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准备工作的不足。
在防御成功之后的仓卒进攻中,军事先制定有防御之后的进攻或反攻计划,这一计划不可能很确切,但通常大致规
定有关使用多大兵力、火力与支援力量、指挥与控制的组织以及为了取胜而在部队、火力、机动与支援之间进行协调等
事项。实施企卒进攻的目的是迅速压倒敌军,使敌来不及作出有效反应,否取战场上的优势,强调在一与敌取得接触,
即隐蔽地将部队配置在有利的进攻出发地区,向部队迅速下达进攻的指令。
发起仓卒进攻的基本方法是:在部队展开之后,军长不失时机地下达简要俞令,实施短促而猛烈的火力急袭以及以
支援的空军飞机展开对敌纵深目标的火力突击;在支援火力掩护干部队投入进攻,助政部队以猛烈的攻击将敌前沿防御
部队牵制于原地,主攻部队集中兵力对敌弱点实施突破或攻击其暴露的翼例;后续支援部队和预备队在主攻师后方跟
进,随时准备支援主攻和扩张战果;攻击直升机部队、近距离空中支援飞机或联合空中攻击群迅速出动,支援主政,攻
击敌一线防御部队及其后方的关键性目标,尤其是敌指挥所和预备队;军的装甲骑兵团若位置有利,可向前方或翼侧机
动,以提供警戒和侦察;进政部队展开攻击之后采取各种措施保持进攻的高速度和锐势,主要是通过快速战术机离从行
进门对预定目标发起冲击,运用包围迂回、多路攻击的战法攻击敌军,务来速歼;在进攻当面之敌的同时对敌纵深实施
空(机)降突击,远程炮火袭击,在敌机动道路上布设措布地雷必要的使用核火力,以孤立当面之敌;进攻中,军(
师)长靠前指挥,掌握战况,协调各部队的行动,及时依据情况的变化决策,包括规定新的目标、下达新的作战方案,
变换主攻方向和分配任务,以及在适当时机使用预备队扩张战果等;与友邻军进行协调,以便必要时使用友邻军的师、
旅或野战炮兵支援本军的进攻;若敌可能使用核武器,军的各邵队保持疏散,并在接到军长命令后迅速向指定地点集
中,以克服敌军的抵抗,尔后再疏散行动;军突破敌前方防御,激发生动摇时,即不失时机地在全正面或有利的方向上
扩张战果,向敌纵深迅猛推进,使敌来不及抽调力量重建新的防线,扩张战果行动若顺利,则转入追击,包围和歼灭敌
人。
预有准备进政
当军在接敌之后发现敌已建立了组织良好的纵深坚固防御,或者在仓卒进攻中遭到敌抵抗而受挫时,军即组织实
施预有准备的进攻。预有准备进攻的特点是:准备充分,计划周密,全面查明故情,组织强大的火力支援,制定具体的
行动方案,采用适当的机动样式(主要是突破)。
(l)空中大力突击与炮兵火力准备。
发起进攻前,纳入空中战役计划的战术空军创队根据军的要求以必要的兵力对军进攻地带前方的纵深目标、交通线和敌
防御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实施空中火力突击,其持续时间可能为几天或几周。军现情况可实施持续多日的炮兵火力准备,
攻击直升机亦不断对敌战役战术纵深内的重要目标实施火力突击,以消耗防御之敌的实力。有肘,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
而不实施这种持续时间长的炮兵火力准备,而农发起进攻直前,俄计划实施进攻直前的炮兵火力准备,其持续时间一般
可达40分钟以上,有时达l~2小时。炮兵火力准备统一由军组织协调,参加的兵力兵器有.野战炮兵的大口径相炮和多
管火箭炮、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战术空军战斗一攻击机(必要时亦使用B-52战略轰炸机)以及陆航的攻击直升机也参加
这种火力突击。炮兵火力准备和空中火力突击的主要目的是任制和摧毁敌第一梯队师(团)的防御配系、火力配系(要
求消灭敌师问惆兵的40~50%,大部分反坦克兵器),杀伤敌军人员,阻止敌预备队前调,破坏敌指挥系统和通信,以及
后勤设施,为军的突破或包围机动创造有利条件。其中,野战炮兵主要压制和摧毁敌第一梯队团及其纵深内的目标,陆
军战术导弹系统和空军战斗一攻击机与陆航攻击直升机主要攻击敌第二梯队团、师的目标。
(2)突击部队的行动方法。
在大力准备掩护下各先头师展开成战斗队形,越过进改出发钱(或双方接触钱)发起猛烈冲击,各师在支援火力护送下
突击破障,并迅速突入敌前沿阵地,多路向纵深攻击前进,在其后跟进的师和军的后续部队逐次迅速进入突破口。先头
各师在空、炮火力掩护下,不断运用恻后攻击战术歼灭抵抗之敌,逐次攻占敌纵深内的阵地、支撑点和重要目标。先头
饰攻占最初目标后,迅速调整部署,继续向军的最终目标前进,运用火力与机动相结合的手段,采取多路包围攻击战法
接近和攻占最终目标。进攻过程中,军(师)不断组织地面机动部队、空(机)降部队及特种作战部队突击或袭击敌纵
深和后方的重要目标。军攻占最终目标后,通常进行必要的巩固整顿,尔后转入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若进攻顺利,则
依据上级命令继续进攻,完成新的任务。进攻中,军长通常率战术(机动)指挥所深入先头各师实施指挥。军长不断地
通过简要命令或任务式命令协调先头各师的行动和包围机动,以形成相互支援的态势。在各自的进攻地带内并列实施进
攻的各师通常利用在相邻地域对敌实施迂回的友邻部队的成果,并利用军(机)空(机)降部队在敌后的突击行动,对
防御之敌广泛实施包围攻击。军长利用所属各师的战术成果及在进攻顺利的方向投入新锐部队或预备队发展进攻。如经
上级授权使用核武器,军可使用核火力直接在敌前沿阵地打开突破口,尔后以装甲机械化剖队扩张战果,井多路分散向
敌防御纵深发展进攻。军改变进攻方向的情况时常发生。一般地说,在突破敌第一梯队团阵地时进攻受阻,或遭到敌强
大反突击,而助攻部队发展比较顺利时,则可能变顺利方向为主攻方向。另外,当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重大的有利
战机需要军改变进攻方向时,军长迅速查明情况,制定新的机动方案,变更部署,并力争在24小时内(师在12小时内)
完成对机动作战方向和部署的变更。
第 31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军的先头师突破敌前方(师)防御地带后可能面临两种情况,要求军长采取不同时处置。其一,先头师的第一梯队旅突
破敌第一梯队团的阵地后继续进攻,以连续猛烈的攻击行动,在空、炮火力支援下从行进间粉碎敌师预备队的反冲击,
向和纵深推进,打乱敌防御部署。后续支援部队进入突破口后,紧跟先头师(旅)前进,消灭光头师(旅)绕过的敌
军,或者接替先头师(旅)发展进攻,夺取军(师)的最终目标。其二,若在先头梯队师(旅)尚未突破敌第一梯队师
(团)防御阵地时遭到敌反冲击,军(师)通常组织猛烈的火力压制敌预备队和纵深内的支援兵器,同时以先头梯队临
(旅)向一翼或两翼卷击,巩固和扩大突破口,掩护军(师)的后续支援邪队进入交战后迅速向敌纵深突进,保持进攻
锐势,坚守突破口的部队转为后续部队,消灭残敌,井准备随时接替先头部队执行任务。
(3)军(师)预备队的行动。
先头师预备队通常用以扩张战果,保持进攻锐势和抗击敌反冲击。师预备队抗击和反冲击的方法是.若敌反冲击兵力不
大,营先实施短促而猛烈的火力急结,尔后从行进门发起冲击,粉碎敌反冲击。若敌反冲击兵力很大,则以先头旅迅速
抢占有利地形以火力进行正面抗击,以猛烈的反坦克火力歼敌装甲车辆,集中火力压制和炮兵,师的预备队则迂回至敌
料后;在正面抗击部队配合下粉碎敌反冲击,尔后继续攻击前进。
军预备队的基本任务是:利用先头师制造的突破口发展进攻或扩张战果;对先头师牵制的敌军实施迂回;增强或接替先
头风抗击和粉碎敌反突击。军预备队进入战斗的时机是;先头师成功地突破了敌前方(师)防御地带,并前出至和中间
防区的有利地形时。军预备队通常在空、炮火力支援下一次或逐次进入战斗,从行进门粉碎敌第二梯队(预备队)的反
突击,尔后攻占军的最终目标。军预备队一般从先头师进攻顺利的方向(不管是主攻方向还是助攻方向),或易于攻占
军的最终目标的方向进入战斗。进攻中,军预备队通常在先头师后方采取疏开队形,沿多荣路线隐蔽而迅速地跟么采取
有力措施防放火力杀伤和阻滞,随时准备受命投入战斗。军预备队进入战斗时,军长即专门拨出必要的炮兵、防空兵、
攻击直升机和战术空军飞机、工兵部队支援其作战。投入战斗后,军预备队即灵活利用有利战机,必要肘迅速改变进攻
方向,以取得最佳的战役战术效果。使用军预备队抗击敌反突击时的行动方法是.以与敌接触的部队抢占有利地形,展
开兵力兵器,并集中反坦克火力消灭敌装甲坦克;组织强大的空炮火力打击反突击之敌,并将其孤立起来;在正面抗击
部队的配合下,军预备队集中兵力攻击敌之侧后方;当先头师尚未完全突破敌前方地带就遭到反突击肘,着敌军反突击
兵力较大并掌握了有利时机,刚军通常以先头师部分兵力进行正面抗击,预备队向敌翼侧迂回,发起猛烈攻击,粉碎敌
反突击,助攻方向上的师予以配合,保障军预备队进入战斗;若敌方反突击兵力占很大优势,己方在突破中已遭到较大
损失,或敌纵深防御比较坚固,即使投入军预备队也难以粉碎敌反突击、完成夺占军的最终目标或上级规定的阶段性目
标的任务,刚军或部分师可在敌方中间防御地区转入仓卒防御或退出交战。
预有准备进攻中,军的装甲骑兵团有时在军的主攻师前方引导进政,查明敌情,实施掩护,或将敌军牵制于某地,
亦可以用来接替到其他集中兵力地点送行进改任务的部队。又扩张战果与追击扩张战果和追击是进攻的直接发展。其实
质是发展胜利,把进攻引向敌大纵深和后方,寻求机动作战,打击敌防御重心,围歼敌主要防御集团,达成最终目标。
比较顺利时,则可能变顺利方向为主攻方向。另外,当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重大的有利战机需要军改变进攻方向
时,军长迅速查明情况,制定新的机动方案,变更部署,并力争在24小时内(师在12小时内)完成对机动作战方向和部
署的变更。
军的先头师突破敌前方(师)防御地带后可能面临两种情况,要求军长采取不同时处置。其一,先头师的第一梯队旅突
破敌第一梯队团的阵地后继续进攻,以连续猛烈的攻击行动,在空、炮火力支援下从行进间粉碎敌师预备队的反冲击,
向和纵深推进,打乱敌防御部署。后续支援部队进入突破口后,紧跟先头师(旅)前进,消灭光头师(旅)绕过的敌
军,或者接替先头师(旅)发展进攻,夺取军(师)的最终目标。其二,若在先头梯队师(旅)尚未突破敌第一梯队师
(团)防御阵地时遭到敌反冲击,军(师)通常组织猛烈的火力压制敌预备队和纵深内的支援兵器,同时以先头梯队临
(旅)向一翼或两翼卷击,巩固和扩大突破口,掩护军(师)的后续支援邪队进入交战后迅速向敌纵深突进,保持进攻
锐势,坚守突破口的部队转为后续部队,消灭残敌,井准备随时接替先头部队执行任务。
扩张战果与追击
扩张战果和追击是进攻的直接发展。其实质是发展胜利,把进攻引向敌大纵深和后方,寻求机动作战,打击敌防御
重心,围歼敌主要防御集团,达成最终目标。进攻得手后通常立即转入扩张战果。扩张战果是为了阻止敌军重建有组织
的防御、实施反击或有秩序地的撤退,或阻止敌军继续支援前方防御部队作战;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
军通常根据上级的命令实施扩张战果,也可以由军(师)长主动实施。扩张战果的时机是.发现守敌难以保持其防御阵
地;先头师取得了决定性的战果;守敌的抵抗,尤其是其支援火力减弱;缴获和俘获的敌军武器和人员大量增加;发现
守敌要全线撤退。扩张战果的目标是.夺取敌后方的纵深目标;切断敌主要交通组钢制改主要部队于原地;歼灭敌主要
预备队;夺取敌重要的后勤资源,尤其是油料和弹药补给基地。扩张战果的主要方法是:军(师)长发现和抵抗减弱或
开始退却肘,即迅速调整战斗编组(通常各师一线并列展开,军仅保留少量的预备队人指定扩张战果目标,指挥剖队日
以继夜地连续实施扩张战果。通常,军的名先头师主动地转入扩张战果,成接敌运动队形不间断地多路突进,对敌施加
强大压力,军仅在必要时才派出后续支援部队或预备队越过先头师扩张战果。扩张战果中,各师在战术空军飞机、攻击
直升机和空中骑兵战斗旅的有效支援和配合下,成多路沿宽大正面迅速向纵深目标推进,攻占敌指挥所,断敌退路,围
歼敌预备队、炮兵和支援部队。军长率战术(机动)指挥所在先头师的近后方使用“任务式命令”进行指挥,并赋予各
师师长尽可能大的行动自由,以便于其灵活变换前进方向,充分利用有利战机。各师力求避免为取得做刁\的战术胜利
或为了歼灭小股敌军而耗费作战力量和时间,而以最大的兵力尽快抵达和攻占目标。对小股抵抗之敌通常由光头师采取
仓年进攻的方式予以歼灭,对较大之敌则以空、炮火力压制,主力迅速绕过,由军的后续支援部队予以歼灭。后续支援
部队和预备队在先头师后方跟进,确保其后方交通线安全,歼灭被绕过之敌,接替牵制敌军的进政部队,截击敌增援部
队或阻止其机动。
当扩张战果部队过度疲劳、建制混乱、消耗过大或必须扼守已占地区和进行补充时,军长通常派出新锐部队继续扩
张战果。扩张战果通常昼夜连续实施,为确保部队不断前进,通常为扩张战果部队加强必要的后勤支援部队,前方支援
基地适肘前移,建立梯次支援系统,提供不间断的油料、弹药补给,必要肘以直升机实施空运补给。遂行战役进改任务
的军在扩张战果期间,军长通常通现作战全局,为下一步的作战行动筹划必要的行动方案,主要是概略确定下一步进攻
的路线和方向,各师的进攻目标及可能的交战行动,并确定军的大致战斗编成、各师的展开位置及未来作战意图。
扩张战果中,当发现敌军丧失斗志、整个防御部署惯散时,军长即不失时机地下令实施迫击。实施追击是为7最后
击败已丧失防御或阻滞手段与意志并企图脱离接触和撤退的敌军。追击的目的可能包括夺取地形目标,但主要目的是击
败或歼灭敌军。实施迫击通常采用的战斗编组是.以1~2个装甲与机械化师(旅)担任直接追击部队,主要任务是从正
面压迫敌军,歼灭其掩护部队,以火力不断杀伤故主力,防止敌脱离接触,阻止敌重建防御,配合包围部队围歼敌军;
以2个装甲师、攻击直升机部队、空中骑兵战斗旅和机降部队担任迂回包围部队,主要任务是沿与敌平行的道路追击,超
越退却之敌,占领其后方有利地形,切断敌退路,尔后在正面追击部队配台下围歼敌军。军炮兵分割配属各师,以加强
第 32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其炮火支援(每师配属1个炮旅人若上级授权,则使用核武器瓦解和歼灭集中之敌。军的工兵旅靠前展开,并为追击中的
师加强以工兵营(连),以支援追击部队克服天然和人工障碍,确保其连续机动。情报和电子战部队在各师的战斗队报
中展开必要的兵力,着重查明敌反击部队位置、纵深内兵力机动的情况,并干扰敌指挥控制系统。和扩张战果中一样,
前调后勤支援部队,必要时组织空运补给。军实施追击的基本方法是;在前进中调整军的进攻队形,所有进攻部队转入
全线追击,各部队全速前进,对敌保持强大压力,阻止敌逃脱或重新组织抵抗;军(师)长靠前指挥,发扬冒险精神,
不分昼夜地指挥部队追击敌军;正面追击部队力求与敌保持接触,采取仓卒进攻方式歼灭敌之掩护部队或给敌造成最大
伤亡,平行追击(迂回包围)部队沿最有利的路线(航线)快速前插,先敌到达敌后方的隘路、交通枢纽、桥梁或其他
关键地形,采取仓卒防御的方式培击退却之敌,并阻击来援之敌。平行追击部队若无力超越散军,则从一例或两侧以火
力或兵力攻击敌主力,降低其退却速度和给予重大杀伤。如未能在预定地点切断敌退路,则派出新的迂回部队。对敌形
成包围后,平行追击部队即尽快地会同正面追击部队分割歼灭被围之敌。加兵力不足,则以火力和障碍物封锁敌军,粉
碎其突围企图,待调集了足够的兵力后采取穿插、分割战术,将敌各个歼灭。追击过程中,军(师)不断组织火力打击
敌纵深内的目标,孤立当前战场,阻动增援。

(三).防御作战特点与原则
美陆军认为,“防御是一种决定性作用较小的战争形式。”但防御又是必需的;当军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权、
无力实施进攻时,或者需要避免在对已不利情况下进行决定性交战肘,或者军的进攻到达顶点,守志具有反击或发起进
攻能力时,或者为了节约兵力保障上级在其他地区实施进攻,或者军受领防御某个地区或目标的重要任务时,军均需组
织实施防御作战;巧妙地运用反应性行动和进攻性行动,击败进攻之敌,夺取主动权,为转入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军实施防御作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创造有利战机,运用进攻性行动以强大火力打击敌全
纵深,在预定地区依托有利阵地不断实施反击,避免在对敌方利情况下进行决战,针对敌弱点用兵,歼灭进攻之敌,运
用各种攻击手段从敌军手中夺取主动权,促使敌进攻顶点及早到来。军的一切防御作战均须体现以下4个特点:
1.充分准备。利用无敌占领防御的有利条件,做好充分准备。在战役上,主要是纵深配置兵力兵器;对防御计划进行作
战模拟和推演,组织邵队机动与完善后勤保障体系;组织周密的侦察与监视;加强要地防空;协调联合军种和联军作战
计划;准备各种欺骗措施等。在战术上,主要是制定各种作战方案与欺骗计划;对敌人风能的进攻方案进行分析与模
拟;构筑各种阵地、道路、障碍物、后勤设施与指挥设施,并进行伪装;各部队进行战前训练与预演等。
2.打乱撤军。采取积极的措施n乱敌军的行动上的协调一致性,剥夺敌军进攻的主动权。主要方法是.分隔孤立敌进攻部
队;中断敌方火力支援、后勤支援或抬挥控制;打乱敌进攻节奏,破坏其协同。在战役上,进行袭扰世攻击,以特种作
战部队在敌后开展袭击破坏活动,实施欺骗、心理战、空中遮断袭击,打乱放进攻;打击敌战役预备队和空军;阻止被
分隔的敌军靠拢,或采取破坏性进攻行勿,使敌不能从容进行进攻准备。在战术上,消灭或迷惑敌侦察部队破坏敌军机
动;打乱敌预备队;压制敌炮兵和打击敌空军;中断或破坏敌军的指挥控制。
3.集中兵力。强调在决定性肘间和地点集中兵力,适成防御的局部优势。要在某些防御地区节约兵力,保留和重建
预备队,通过适肘的机动在关键地区或防御方向形成局部优势。必要时放弃一定的空间,以保证有肘间集中兵力和火
力。在战役工,强调集中兵力打击被分隔之敌;将防御力量集中在最危险地区;视情况在防御战役初期或在创造了有利
的形势之后,集中兵力与和决战;组织大纵深防御,迫使敌与己方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进行一系列交战。在战术上,组
织有效的侦察,适肘查明威胁,为集中兵力和火力争取时间;甘冒必要的风险,在一些地区节约兵力,以便在关键地区
集中兵力与敌决战;以欺骗手段迷惑敌军,隐蔽地集中兵力,完成任务后尽快疏散。
4.灵活机动。防御作战计划与实施均须十分灵活。在战役士,主要是做好应付任何进攻的准备,出现有利战机时迅
速转入进攻;预测敌军可能的行动方案,准备好反措施;在纵深内保持战役预备队;防御战役开始后,根据情况变化及
时调整计划。在战术上,主要是制定周密的防御计批纵深配置兵力兵器;将预备队配置在便于隐蔽、有良好进出道路的
地区;计划要有多种行动方案,能迅速变换主要防御方向,又不影响协调一致行动。对军实施防御的总要求是;广泛利
用地面和空中机动邵队、理制与加强火力、情报收集手段、有利地形上的预设阵地、突然性和机动速度。在战役上.要
求在有胜利把握之后再与敌进行决战;用连续不断的小规模交战消耗进攻之敌,必要肘以空间换取时间;在抗击敌最初
突击的同肘,全力攻击敌交通线和支援基地坚决依托前方预设阵地抗击敌进攻,以保卫主要政治经济中心、工业区、居
民中心等重要地区;依托中心设防地区对敌实施一系列攻势打击行动;结合运用战术世攻、防行动,最大限度地利用机
动、突然性和攻势行动,为转入进攻创造条件。在战术卜,不断监视关心地域内的敌精,向主要战斗地域前方尽可能远
的地区展开掩护部队,以及早与改建立接触,并以必要的阻击行动消耗敌人,以便对主战地域的防御交战施加影响;及
早(在掩护部队开始战斗之前)使用空、海军火力、炮兵、冉子战与欺骗手段在纵深作战地域主动攻歼敌军,这断敌军
的机动;在军的整个防御地带内利用地形和障碍增强防御能力,掩护各部队,迟滞敌军机动;在掩护部队地域和主战地
域内利用一切机会以攻势行动和密集火力打击敌入一敌进行进攻准备时发起破坏世进攻,防御交战过程中利用有利机会
对敌倒后发起仓年进攻,滞留。
敌后的部队不断袭击敌后续部队,集中必要的兵力(旅、师规模)发起反突击,歼灭暴露之敌;关键的反突击作战
和主要防御灾战力求尽快结束,但在故处于优势的地段,则可长时间地与敌进行一系列交战,以牵制敌军;采取有效措
施抵消敌军的主动行动造成的影响,灵活采用适当的防御样式,阻敌迅速取胜,并在时机有刮肘迅即恢复攻势行动。
防御的目的与任务
军实施防御作战的目的主要是.击败进攻之敌;保存和积蓄兵力、资源;保卫战略或政治目标以及重要的战役战术
目标;争取时间;在其他地区集中兵力;削弱敌军,以此作为转入进攻的前奏;控制关键地形或要地;迫使敌军集中兵
力。
防御的直接目的则是挫败敌之进攻,夺回主动权,为转入进攻创适条件。只有在不可能实施进攻,或者为了在其他
地区实施进攻而必须在某个地区防御时军才实施防御。军在进攻中达到进攻顶点时或丧失7主动权时,通常转入防派
军可能在上级司令部的编成内遂行防御任务,其目的是在指定地带防御,守住特定地区,为后续的其他行动赢得时
间,等待增援部队到来,歼灭进攻之敌。军也可以在特定地区独立遂行防御任务,保卫具有战略、战役意义的目标。军
既可以在城区或上级司令部的主要作战方向上遂行防御任务,也可以在节约兵力方向或辅助作战方向上送行防御任务。
第 33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军担任的防御任务可能是防守某一地区,某一城币或重要政治经济目标,或挫败某个进攻之敌。
军在上级主要作战方向措定地带防御时,其防御正面依其第一梯队展开的师(旅)的数量而定。军的第一梯队展开3个师
时,其防御正面可达80~120公里;展开4~5个师时,其防御正面可达150公里以上。军在上级辅助作战方向或节约兵力
方向上防御肘,通常受领较宽的防御正面,即使展计较少的师(旅)一般也可达12D公里以上。在指定地带防御时,军的
防御纵深可达150~200公里。
军田2~5个师编成,所辖兵力幅度有很大差异,而且所辖师的战斗力也不同,重型师可抗击敌1个集团军的进攻,轻型师
甚至难以阻止敌1个师的进攻。因此,军实际受领的防御任务和防御正面有很大差异。

(四).防御样式
美军传统上把防御的基本样式划分为两种:机动防御和地域防御。实战中,美军则强调结合运用这两种基本防御样
式;利用固定作战部队迟滞、诱逼、消耗和最终阻止敌方进攻,利用机动作战部队实施破坏性进攻和反突击、反冲击歼
灭敌军。这两种部队的兵力各占多大比重则使任务、敌倩、部队编成、机动能力、战斗力和战场环境等而定。军的编成
对军选择采用们种防御样式影响很大、通常,轻型军运用于实施以阵地防御为主的防御,重型军则适用于实施多种样式
的防御。其中实施以机动为主的防御最有效。较好的办法是结合使用轻型师、重型师,以增强灵活性a
机动防御强调.以少部兵力配置于前方防区,建立支撑点防御体系,综合运用阻滞、进攻(巨冲击、破坏性进攻)
和阵地防御手段,无分利用火力和障碍物,诱逼、杀伤敌人.支援防区内的兵力机动,粉碎突入防区之敌,夺取主动,
在时机有利时使用具有高速机动能力的强大预备队实施决定性反击,最终击败进攻之敌。机动防御允许丧失一部分防
区,以空间换取时间,主要强调以歼灭敌军为宗旨。机动防御通常要求以一部兵力控制敌军突破的宽度和深度,以另一
部兵力迟滞、消耗敌入,将敌诱逼入便于预备队实施决定世反击的地区。实施机动防御时要求部队拥有与敌军相同或高
于敌军的机动能力;供特有销大的预备队;防区内有较大的回旋空间,通常比地域防御有更宽大的正面和纵深,地形也
便于装甲机械化部队机动。
地域防御强调。以大部兵力靠前配置,依托坚固防御阵地制止敌进攻;建立和保持较小的预备队;组织周密的交叉
火网;在大力支援下及早对突入之敌实施反冲(突)击;及早查明敌主攻方问,及时集中兵力抗击和主攻;如地形布
利,适当加大防御纵深,以增强防御弹性;防区很宽时,周密计划纵深内的兵力机动。以抗击敌主攻;警戒或掩护部队
力水阻位或长时间迟滞敌助攻部队,可能时向深入的敌主政部队倒后方发起反击,配合主要防御邵以挫败敌进攻.周密
组织纵深火力打击及防区内的火力反击。
地域防御通常用于在规定时间内制止敌军攻占某一地区。与机动防御不同,地域防御常常难以彻底歼灭进攻之敌,侧
重于坚守阵地和防区,即将进攻2放控制在巴方的互相联系、互为依托的防御阵地之间,以交叉火力和师(旅)局部反冲
击歼敌。预备队规模小,主要用于增援受威胁严重方向,接替防御,或对突入之敌实施局部叵冲击。当上级命令在指定
地区防御时,或者地形不便于机动、防御部队机动能力弱于敌军,己方难以建立和保持强大预备队,或者敌方拥有空中
优势,己方难以实施机动时,军 军在上级的编成内遂行战役防御任务时,通常视情况采取以下防御样式。
(1)固定地区的战役防御。军在实施这种防御肘兵力尽可能靠前配置,并可得到上级机动预备队的支援。
(2)机动的战役防御。实施此种防御肘,要求在内线反复集中兵力抗击敌进攻,对敌集结地域实施先发制人的袭
击,或有选择地让敌进至某一地区,继之以反突击歼敌。
(3)大纵深战役防御。为了在决战之前削弱敌军,军同有计划地放弃一些地区,延长敌军的交通补给钱,分散其兵
力,使敌后方暴露,并以特种作战部队、空(机)降部队或攻击直升机部队与空中骑兵部队袭击敌后方。
军在具体的战术防御交战中,又可依据情况灵活运用下述防御样式.
(1)坚守防御(又称固定地域防御)和机动防御有机结合的防御样式。即以阵地防御制止、阻挡或诱逼进攻之敌,
以机动部队打击和挫败敌军。
具体方案主要有.
①靠前实施防御交战。在必须防守极重要的地区时,通常沿前方预设阵地实施防御,前方部队各师依托阵地和支撑
点进行战斗,将敌阻止在主要防御地域前沿,而对进入掩护部队地域或主战地域的进攻之敌侧后方实施反突击或核突
击;还可以在敌发起进攻前路敌泪灭于集结地域。实施这种防御要求建立强大的机前预备队和纵深打击部队
②在主战地域与进攻之敌进行决战。具体方法是:利用一系列阵地消耗进攻之敌。坚固支撑点或要点防御与预备队
反冲(突)击根结合,形成区域防御体系;敌突入后,在纵深内实施机动作战,歼灭突入之敌;割裂和先头部队和后续
部队的联果预备队可用于主战地战前部或后刻,也可用于增援交战的师或在纵深内建立防御。
③在军防御地带纵深实施决战。即采取诱敌深入的方法歼敌。具体方法是:在最初接触钱后方适当距离上建立强有
力的防御;前方师不断实施阻滞战斗,以一系列小规模交战消耗敌军;在抗击和最初冲击的同时,以火力和匕机攻击敌
交通线和支援基地;必要的将部队机动至翼恻,甚至友邻防区;以威胁突入2敌两翼;以部分轻型或重型部队留在或插入
敌后方隐藏地域(如山地、森林地、沙漠地等),不断袭扰和阻止敌后续部队增援其先头突击梯队;开展敌后游击战、
非常规作战;将敌进攻潜力耗尽之后,以决定性反突击歼敌。
(2)以坚守防御为主的防御样式。通常在己方部队机动能力不强,遂行扼守地形的任务时采用。这种防御的正面较
窄,纵深较小,主要依靠阵地和支撑点进行防御。军有可能使用核武器支援备师战术防御的胜利主要取决于防御创队坚
守阵地和控制各阵地间的地形的能力。预备队可用于增援前方师,也可用于应突击。
(3)以机动防御为主的防御样式。重型军装甲防护力和机动力强,通常采取此种防御样式。其特点是:防御正面
宽、纵深大,主要以人力和机动作战、快速集中快速分散反击进攻之敌。若使用核武器,则防御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第 34 页
美军作战手册

(五).防御编成

防御中,军的整个行动区域区分为“关心地域”和作战地域。关心地域和作战地域不仅分别覆盖巴方部队前锋前大
延伸300公里和150公里的地区,而且均向军的测方和后方延伸,覆盖至军后方地域。作战地域又进一步区分为纵深作战
地域(纵深150公里)、掩护部队地域(纵深30~SD公里人主战地域(纵深40~50公里)、后方地域(纵深80—100公里
人整个纵深可达300~350公里。
军的纵深作战地域是军运用陆、空远程火力和机动部队、特种作战剖队对敌后续部队实施纵深攻击、对尔后防御作
战施加重大影响的区域。
掩护部队地域是战#地域前沿至己方部队前锋线之间的地域,是军的防御林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掩护部队地域
主要配置军的掩护部队及临的警威部队、该地域内通常构筑有多道战斗阵地、炮兵阵地、机动道路,障碍物等,在掩护
部队地域的后部、战斗地域前沿前2~5公里处通常设有一道“战斗移交线”。掩护部队地域的主要作用是:阻止敌侦
察,防止敌突然袭击;杀伤消耗敌军,查明情况,为军(师)作好抗击敌进攻的准备争取肘间,必要时抗击敌先头梯队
师(团)的进攻。
主要战斗地域是战斗地域前沿至军后方地域前沿2间的地区,是军防御编成的主体,是军的基本防御兵力兵器的配置
地区,也是军粉碎敌进攻、与敌进行泱战的场所。主战地域进一步区分为若干防御地带,由各师(旅)负责防守,师的
防御地带包括前方防御地区和后方地区。军的主战地域的编成依防御样式和任务、敌主要接近路等情况确定、要求充分
利用有利地形建立防御体系。防御前沿尽量利用江河、居民地、高地、沼泽地,各师在各自的责任地带内构筑防御阵
地、炮兵阵地、反击的机动道路,选择预备队配置地域、反击地域及集火歼敌区等。
后方地域在主战地域之后,用以配置军的基本指挥所、军预备队、后方地域作战部队、主要战斗支援和后勤支援部队以
及军的其他直属部队。军后方地域的基本任务是保障前方作战部队连续作战,确保军长有更大的行动自由。后方地域开
设有通往前方师防御地带的补给干线,主要设施附近修筑有必要的防御工事、在重要地段还构筑拦阻阵地和供预备队机
动的道路。

(六).兵力区分与兵力而置
防御作战中,军依据防御作战行动的五个组成部分区分与配置兵力:掩护部队、纵深作战部队、预备队、主战部队
和后方部队。

兵力配置要图
1.掩护部队
在不与敌直接接触情况下,军通常派出掩护部队,并将其配置在掩护部队地域内。军的掩护部队通常由装甲骑兵团
担任,有时由某个独立旅或装甲(机步)师担任;或由1个独立旅和装甲骑兵团共同担《。掩护部队通常加强有必要的野
战炮兵、工兵、军事情报与电子战、防空兵、攻击直升机部队。军不派掩护创队时,由所属前方师派出装甲骑兵营或装
甲(机械化步兵)旅担任。掩护部队通常以营为单位沿掩护部队地域全正面并列展开,占领战斗阵地,主要运用阻滞战
斗的方法迟滞和消耗进攻2敌。其主要任务是:与故保持接触,保护主战地域内的部队不遭敌突然袭击;查明故情;为防
御准备争取时间;防止敌军查明己方防御部署;必要时消灭敌先头部队和侦事部队。
2、纵深作战部队

军纵深攻击作战方案
纵深作战部队是依据防御计划事先选定或在防御作战过程中临时指派的部队。它包括军司能使用的地面机动部队(l
个师或1个独立旅,通常为军预备队师)以及空中机动部队(空机降部队,章至师规模)、攻击直升机营及空中骑兵战斗
旅、特种作战部队(营规模)、战术空军的空中这断飞机(包括“联合空中攻击群”)以及由军各炮旅的203毫米相抱、
多管火箭炮营和导弹部队组成的特定的纵深火力突击部队。这些部队分别配置在军防御地带内的特定地区,遂行战斗支
援任务,一旦需要即集中起来,运行纵深攻击任务。
3、主战部队
主战部队指配置于军前方防御地带的各师、独立旅,有时还有装甲骑兵团,组成军的主战(前方防御)部队。在指
定地带实施 以地域防御为主的防御时,军执行作战兵力尽量靠前配置的原 则,主战部队的兵力通常占军作战部队总
兵力的2/3左右,有 时甚至达3/4。实施以机动防御为主的防御时,其兵力可能占军作战部队总兵力的5/5,甚至更
少。主战部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交战制止敌进攻,或坚守阵地,为预备队反击歼敌创造条件。军在宽大地带防御时,通
第 35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常在威胁教小的防御地段节约兵力,允许师与师之间留有间隙,但须以较强警戒部队掩护名著防御纵深较小,则按阵地
防御的方式配置兵力兵器。对敌装甲部队进行防御河,要求军(师)保持着干支较大的反坦克预备队,并将其配置在敌
高速接近路的附近。
主战部队各项分别在指定的责任地带防御,每师接防守一条主要接近路的要求配置兵力兵器。军通常指定任务最重
要或受敌威胁最大的师为主要方向师,赋予狭窄的防御正面,优先给予较多的炮兵、工兵、防空兵和战术空军支援,并
在其防区内计划军预备队的反突击地域。装甲(机步)帅一般配置在较开阔的地区,以便于机动作战;步兵部队通常配
置在林地、城镇、沼泽地或崎岖地形上;军装甲骑兵团、独立旅和配置在不便通行的地区或机动受限制的地区,以遂行
节约兵力任务。
4.预备队
军预备队一般由装甲(机械化步兵)部队担任。有时,其编成内还可能包括有攻击直升机部队、空中骑兵战斗旅、
独立装甲(机械化)旅或装甲骑兵团,以及核武器。军预备队的兵力通常占军作战部队总兵力的l/3,具体依防御任
务、防御样式、敌情等而定。在以机动防御为主的防御中,最多可达/2;而在以地域防御为主的防御中,则可能不足 1
/ 3;有时只有 1个旅。在大多数情况下,军一般以1个装甲师担任军预备队。
军预备队通常配置在军后方地域相当靠前的地区,并以旅为单位分散配置,有肘预备队的部分兵力配置在主战地域
的后方分界线前方或其附近。预备队的配置位置应便于预备队向敌高速接近路接近。军预备队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反突
击,纵深攻击作战;增强前方防御或接替前方防御;必要时以部分兵力支援后方作战。
5、后方部队
在军的后方地域内通常配置有以下部队;军的主要后勤支援部队、卫生旅、军事情报旅、防空旅、后方地域战斗
旅、工兵旅、军属战斗航空旅、宪兵旅、核生化旅、军基本指挥所、后方指挥所、通信旅,以及其他军直属部队、机构
和设施。 军的后方地域战斗旅是军的主要后方地域作战部队,其主要任务是应付敌对己方后方地域二级以上威
胁,保卫后方地域安
全,防卫重要目标。后方地域战斗旅通常以营为单位分散配置于后方地域各要点。
军的战斗航空旅通常配置于后方地域的左部或右部。其攻击直升机部队以营为单位支援前方师作战(抗击敌进攻入
或对付后方地域面临的威胁,部分兵力编入军预备队,或由军长控制,用于纵深攻击作战。旅的其他陆航部队用于全般
支援,遂行空中侦察、通信联络、运输等任务。
军支援司令部及其所属后勤部队配置于后方地域便于隐蔽、便于实施后勤支援的地区,有通往前方梯队师的补给干
线。后勤部队通常从连至旅(群)逐级组织基地、基地群,向主战地域派出后勤设施,为各师提供油料、弹药、给养、
维修、卫生与运输支援。
其他兵力兵器的配置如下:
军炮兵。配底前方师的野战炮兵旅一般配置于师防御地带后方地域内靠前的地区。军直接控制l~2个炮旅,一般靠
前配置于主战地域后部,遂行全般支援任务,支援关键方向上的战斗,或以一部炮兵加强掩护部队。纵深攻击作战之
初,军炮兵的远程榴炮部队及导弹部队可能前推至掩护部队地域发射纵深突击火力。防御灾战过程中,军炮兵部分部队
常常机动至有利地区,支援前方师战斗或支援反突击。。‘长矛”导弹部队一般在接由军长控制,配置于敌身管炮兵射
程以外地区(军后方地域内,必要肘前推至一线师后方地域),主要进行纵深攻击任务,打击敌后续梯队、重兵集结
地、防空兵器和机场等目标。
工兵旅。军通常将大部工兵配属掩护部队、前方各师使用,在掩护部队地域和主战地域支援作战部队的机动、反机
动和防护活动。军保留部分工兵进行全骰支援任务。工兵的主要任务是在军的防御地带内修筑机动道路,防御工事,在
重要地段设置及机动障碍物,对重要设施实施伪装和欺骗,后方设施的工程构筑等。
防空旅。配置于主战地域和后方地域内的重点目标附近。军防空邵队防御中的作战编组和配置方式,大体和进攻中相
同。
军事情报旅。通常配置于主战地域适当地区,有时配置于军后方地域。防御作战中,通常以部分兵力支援掩护部队和前
方各师对敌实施电子侦察、电子欺骗和电子干扰。
核生化旅。配置于军后方地域内便于向前机动的地区。防御作战中,根据需要向敌核、化袭击地区派出核、生、化
侦察,标示沾染区,在圣战地域或军后方地域开设洗消站。
防御作战中,军通常建立战术(机动)指挥所、基本指挥所和后方指挥所,必要时指定某个师的基本指挥所和军炮
兵指挥所作为军的预备指挥所。为保障军长灵活实施指挥,通常在主战地域主要防御方向上的师后方升设精干的战术(
机动)指挥所,军长在该处对纵深攻击作战行动和主战地域的防御灾战实施指挥。战术(机动)指挥所通常距己方前沿
20~30公里。按照防御作战中基本指挥所尽量靠后配置的要求,军的基本指挥所通常配置在军后方地域中部。军基本指
挥所包括战术作战中心、火力支援机构等,是军实施指排与控制的主体,负责依据军长的指示计划、指挥和协调军整个
防御地带内的所有作战、支援行动,并制定下一阶段作战计划。军基本指挥所通常距己方防御前沿60-80公里。军的后方
指挥所位于军后方地域后部、军支援司令部附近。后方地域作战中心是后方始挥所的一部分,负责统一筹划、指挥和协
调后方地域的所有作战行动。军后方指挥所一般由副军长领导,负责对后方地域的支援活动实施指挥。

(七).火力支援
防御作战中,军的主要火力支援手段有.战术空军匕机(濒海作战时有海军的攻击机和舰炮火力)、野战炮兵、战
术导弹系统、攻击直升机、防空兵器以及核、化武器。防御中军组织实施火力支援的基本原则是:(1)实施更大程度L
的集中控制,以便在判明敌主攻方向后能迅速作出反应;(2)适时机动(集中)间瞄火力,以支援关键地区的防御交
第 36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战,并确保火力支援的不间断;(3)规定大力支援和打击目标的轻重缓急顺序,确保以火力打击最重要的目标,支援主
要方向上的部队或受威胁最大的地区;(4)尽量靠前打击敌军,炮兵、防空兵器经尽量靠前,作纵探梯次配置,认尽可
能远的地方开始攻击敌军,使敌不断遭到越来越密集的火力打击;(5)充分利用防御的有利条件,选择有利地形周密地
配置支援兵器,作好射击准备,伪装和加固发射阵地,搞好后勤保障,选择火力打击区,形成严密的空中、地面和防空
火力配系。
火力支援的基本任务是;在敌进攻开始前,打乱、迟滞和泪耗和军;实施纵深火力打击,孤立激先头进攻梯队或诱
逼进攻之敌的一路或几路向不利的方向运动,阻u和削弱敌后续梯队和预备队;支援掩护部队战斗与军(师)阵前破坏性
进攻行动;集中大力攻击或歼灭突入主战地域之敌;压制教先头师(团)、集团军的炮兵、防空武器;立接应突击或重
要方向上的师的后冲击;实施空、炮火力反准备。
纵深火力打击是军火力支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师)派出地面或空中机动部队深入敌纵深实施政击作战时,除为
其加强必要的炮兵外,主要组织战术空军飞机、攻击直升机、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及电子战部队为其提供强大的火力支
援。必要时,军火力支援机构组织专门的空、炮突击火力遂行特定的打击任务,如压制和消灭敌纵深内集结之敌装甲部
队,阻击在其他方向上向防御接近之敌,或逼使其向预定的集火区集中,消灭某些高价值目标,沿敌纵深内某一线实施
火力遮断等。
1.炮兵火力支援
军在上级编成内防御时,上级司令部通常保留对战役远程地对地导弹的作战指挥权,而把所有野战炮兵分配给军。
军长通常根据防御任务给军炮兵赋予任务,要求把火力支援与军的防御作战方案紧密结合起来;为防御部队提供充
分、灵活,不间断的支援,以促使军长实现自己的作战企图。防御中,军炮兵主要用于增强主要防御方向的师的战斗
力,必要时分配野战炮兵旅支援掩护部队作战或进行纵深火力攻击任务。防御作战过程中,军长视战况发展灵活改变炮
兵的任务,集中使用各炮旅支援重点方向上的战斗(如支援反突击),或分割使用它们支援前方师或地面纵深机动作战
部队的战斗。预备队投入作战阿,通常集中使用军炮兵。为保持炮兵火力支援的不间断,军炮兵指挥它通常采取以下措
施:组织充分而不间断的炮兵侦察;在军的防御地带内选择炮兵的主要行动方向或地区;为炮兵修筑良好的机动道路;
预先选择发射阵地;组织充分而不间断的弹药和油料支援。
军通常赋予军炮兵以下任务:纵深火力突击与火力支援;以炮旅加强前方师的火龙反炮兵作战(包括火力及准备)
;压制敌防空配系(通常与战术空军部队联合实施);支援军预备队的反突击(阵前和阵内)。芳获准使用核武器,则
由炮兵发射核火力封闭突破口。对下属师交接时通常采取以下方式.全般火力支扬火力加强和全般支援加强。在特殊情
况下,军可以分配野战炮兵旅对师、独立放或装甲骑兵团送行直接火力支援任务。
2.战术空中支援
军在上级编成内实施防御时,通常由上级司令官位责分配战术空军进行争夺制空极、战役空中遮断和进攻性空中支
援等各项战术空中任务。军可以获格广泛的、间接的空中支援。除此之外,军可以直接得到下述战术空中支援:进攻性
空中支援、战术空中侦察、战术空运。进攻性空中支援包括:近距离空中大援(计划的和临时召唤的),战场空中这
断;空中遮断。战术空军飞机可以单独遂行空中支援任务,也可以与陆航的攻击直升机部队组成不同规模的“联合空中
攻击群”遂行纵深攻击任务。陆航攻击直升机部队,通常以营为单位在防御中遂行以下任务:纵深攻击作战,对敌战役
战术纵深(40—80公里)内的装甲部队实施攻击;对突破之敌战斗队用内的装甲坦克实施攻击;攻击在其他防御方向意
外出现的威胁之敌;支援军(师)预备队实施反突(冲)击;支援后方地域作战。
3、海军舰炮火力支援及近距离空中支援
军濒海作战时,可得到海军或海军陆战队的舰炮火力支援温飞机的近距离支援。通常,海军部队根据陆军地面部队
的要求,具体为地面作战部队分配火力支援舰只,战斗营一般可得到l魏舰只的直接支援,旅、师或军可得到适当数量的
舰只的全般支援。军(师)通常通过配属的海空火力联络连及其下属之舰炮目标指示组或联络组协调舰炮火力和空中支
援大力。舰炮火力和海军与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的空中支援,主要攻击岸上20—30公里和150公里范围内的放纵深内的部
队、炮兵阵地、指挥与通信呼心、补给线与后勤设施,以及其他重要目标。
4.防空支援
军在上级编成内防御时可获得上级空军部队及中、高空防妾导弹部队间接支援。在上级未提供中、高空掩护的情况
下,军通常编配有中、高空防空部队,或得到此类部队的配属,用以组公本军的中、高空防空。在战区内,军防御地带
内的防空由战区安军部队建立的地区防空司令部负全责。军的建制防空部队的防空活动亦纳入地区防空司令部,但军保
留对建制防空部队的作战控制权,并在执行战区防空的有关规定和程序的同时组织本军的野战防空体系,组织与友邻防
空部队和地区防空司令部之间的协调。
防御中,军属防车旅的使用方法与进攻中基本报同。军属防空旅通常根据军长的指示在指定的地区展井,保护防御
作战中最易遭敌空中攻击的目标及敌机最易接近的关键目标,如指挥所、后勤设施、炮兵部队、预备队、油料与弹药补
给设施、桥梁,以及集结的部队等。军由于没有足够的中、近程防空武器来提供全面的掩护,亦强调在一定程度上依赖
消极防空措施。军的防空配系与各师的防空配系有机结合,形成目前而后的多梯次的野战防空体系。防御中,对掩护部
队、战斗部队向主要防御方向上的机动、军预备队的机动与反突击、地面机动部队深入敌纵深的攻击行动,军通常分配
必要的防空兵力,以保障其得到不间肠的掩护。在整个防御地带内,通常为防空部队选择机动道路、防空阵地、主要展
开地域,并针对空中威胁及其接近方向的可能变化制定灵活的应变计划。防御地带内的空域分配和管理,由军航空兵处
负责,并与防空部队指挥官(防空旅旅长)等取得协调,以便组织防空力量有效地打击来袭敌机。

(八).防御作战的实施
军防御作战的实施依据战场事态的发展,可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纵深攻击;掩护部队战斗;主战地域抗击敌进攻
的防御行动;军预备队的作战行动;后方地域作战行动。其中纵深攻击和己方后方地域作战行动贯穿于整个防御作战的
第 37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始终。
1、纵深攻击作战
在实施纵深攻击之前和过程中,军、师的情报机构不断组织力量侦察和监视远方敌人的活动,分别查明可能在96小时和
72小时后接近己方防御地带的敌先头和后续梯队的编成、规模、运动方向和企图、关键目标的位置,并及时向军长通
报。
当敌军先头梯队及后续梯队进入实的纵深作战地域时,军的 各种远程打击兵器及支援的空军飞机逐次展共攻击,冒充
迟滞敌先头梯队的开进,组立攻击随后进入该地域的后续梯队。军特别 注意集中火力突击敌指挥机构,以摧毁或削弱
敌指挥控制能力。
在敌军不断向己方部队前锋线接近时,前方防御部队名师也不失 时机地以纵深打击兵器不断攻击进入本线纵深作战地
域的敌军先 头部队及其后续梯队。当敌军接近已方部队前锋线时,军(师)的各种纵深攻击手段展开更加猛烈的攻击
行动,包括派出地面和空中机动部队以及特种作战部队深入敌战斗队形纵深开展袭击作 战,摧毁关键目标,使敌后续
梯队不能向预定进攻方向集中兵力,及时投入进政。打击敌后续梯队的主要方法是;巧妙运用远程空中与地面突击火力
(包括核火力)及机动部队,打击敌后续梯队中的高价值目标及其薄弱环节,使敌遭到重大消耗;以猛烈而不间断的空
中道断阻敌一定时期,孤立敌先头梯队,或迫使敌之茶几路向非预期的不利地段运动;对特定的目标实施专门的火力突
击(军在战役防御中可组织专门的战役突击火力,送行特定任务);派出强大的旅级特遣部队,迫使纵深内的莱克敌军
部队过早展开,降低前进速度,破坏其协同计划。
2、掩护部队的作战行动
掩护部队的作战行动与纵深攻击作战行动密切协调一致地同时进行,视情况采取防御、阻滞作战和局部反击等战法
抗击敌先头梯队,并力求避免卷入决战。
当敌先头梯队抵达己方创队前锋线时,掩护部队的各种兵器依次对进入射程的敌军圩火,迟缓其前进速度,消耗敌生动

五,并迫使敌展开部队。掩护部队各营或营特遣队依托预设的战林阵地坚持战斗,迫敌展开进攻;并在即将卷入决战之
前适时转局至下一道战斗阵地,再次展开火力攻击。如此反复实施,直至院成任务为止。掩护部队在向后转移时,视情
况可在敌后有利地掰留下个别营特遣队,建立环形防御支撑点,并视情况由此出发攻击某一路敌军的侧后,或配合主战
部队各师实施阵前反击或破坏性进攻,支援军可能在战斗地域前沿前方实施的反突击。
当掩护部队兵力较大,达到1个师或更多部队肘,该掩护部队实际上成为军防御编成的第一梯队。在这种情况下,掩
护部队按实施重大防御行动的要求运用防御与攻击相结合的手段消灭敌无头部队;迫使敌展开主力,暴露其主攻方向。
掩护部队采取战斗后退的方法,在每一道战斗阵地上阻击敌人一定时间。当遇到战斗移交线肘,在各个方向上行动
的旅(营特遣队)向有关的主战部队师(旅)迅速移交战斗职责及对问瞄火力的控制权。尔后,掩护部队在各师(旅)
的警戒部(分)队掩护下迅速由战斗地域前沿的通过点退入主战地域,在后方地域或主战地域指定地意集结待机,或转
为预备队,准备执行新任务。
3、主战地域作战行动
不论采取何种防御样式和作战方案.均要求主战地域内的各师依托既设防御阵地坚换抗击敌军的进攻,制止敌突
破,控制和粉碎突入之敌;实施反突击,击败敌进攻,否取主动权。军现情况采取以下行动.
(l)实施火力及准备。当敌担各发起进攻时,军可以在放实施火力准备2前,集中大部军(师)炮兵,对已查明的
敌进攻部署的主要部分(先头突击部队)及其炮兵实施突然而猛烈的火力反准备,主要是以多管火箭炮火力压制激光头
装甲机械化部队及师、团的炮兵;炮兵实施火力叵准备肘;空军则从空中对分配的目标实施轰炸与导弹攻击。大力反准
备的主要目的是破坏敌指挥、控制、通信与观察系统,削弱敌炮火准备的效能,瓦解敌士气使敌先头夹击部队遭到重大
杀伤。火力反准备的持续时间依预期达到的目的、军(师)炮兵力量等而定。
(2)以火力突击进攻之敌。主要是适时集中炮兵、导弹部队、攻击直升机部队(必要时使用核火力),支援前方师
抗击敌投攻,猛烈打击敌主政集团或在某个方向和地区造成最大威胁之敌,或者实施火力诱逼,迫使敌向预定集火歼敌
区集中,以使以火力歼灭敌人。近距离空中支援飞机着重突击敌先头梯队师的第二梯队团(预备队)、师炮兵群、指挥
所以及敌第二梯队师的部分重要目标。
(3)依托阵地,运用攻防手段顽强抗击敌突击。在主战地域的整个抗击过程中。军长充分掌握敌情和战几指挥前方
各师(旅)依托防御阵地、坚固支撑点、预备队、适肘的兵力机动(集中),进行抗击、反冲(突)击;并运用防御中
的机动战法,对防御交战的进程作出有效反应。这些机动战法包括.以部分机动部队对敌侧后方实施短距离攻击,夺回
丧失的阵地或地形;实施局部反冲击,歼灭小股灾人之敌;实施大规模应突击,使军从防御转入进攻。反突击行动力求
及早进行,以瓦解敌军。降低敌进攻速度,防止进行单纯的被动防御。当敌集中优势兵力向主战地域发起猛烈突击肘,
军长及其所属师采取各种措施顽强抗击敌突击,制止敌实施深远突破,稳定战线。前方师以坚决的抗击行动,运用火力
攻击和有利时机时的反冲击守住重要阵地、支撑点和关键地形,以预备队或兵力机动适时增援受威胁较大方向,稳定防
御态势,力求将敌阻止于主战地域前沿前。当敌军突破某个地段的防御时,实施固定防御的前方师(旅)组续战斗,沿
突极之敌的前方和两侧构成新的抵抗钱,不断攻击其翼们,坚决制止敌向两翼扩张,削弱其进攻锐势和杀伤放军、必要
肘,以火力反击或本级预备队的局部反冲击切断突入之敌与其后续部队的联系,并尽可能封闭敌突破口,如不可能,则
以军预备队封闭人若获准使用核化火力,则用来封闭放突破*、前方师的机动防御部队,依托纵深内的阵地与障碍物晒
制和控制敌突破,在固定动御部队配合下将突破之敌牵制在特定地域,尔后集中兵力和火力将其歼灭。若进攻之敌过于
强大,前方师无力将其歼灭,军则适时出前预备队,在前方师和强大火力支援下对突破之敌发起反突击,恢复原防御态
势。
当敌军突至前方师后方分界线附近时,军通常使用预备队。空军支援飞机、攻击直升机对敌反复实施攻击,促使敌
进攻顶点及早到来。当敌军进攻队形被打乱、遭受重大伤亡,战术完整世遭到破坏,被分割成若干孤立的集群肘,军适
时集中强大的兵力和火力实施大规模反击,将突入之敌彻底歼灭。
第 38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军在主战地域抗击敌突击的同肘,继续实施纵深攻击作战,监视己方部队防御前沿前方的敌情,组织力量打击威胁己
方防御的敌后续部队。主要是使用导弹、炮兵和空军战斗攻击机实施常规火力与核化大力突击,以攻击直升机和空军飞
机对敌后续部队实施战场空中遮断(包括使用撒布地雷人阻止敌后续部队接近其先头突击梯队和进入战斗;广泛实施由
于战,破坏敌指挥与协同;使用空(机)降部队、装甲部队(一般为旅级,必要时为师级部队)及专门滞留敌后的部
队,攻击或袭击敌重要目标,牵制敌进攻部队。
使用师(旅)级装甲部队实施纵深攻击,是军防御作战中常用的方法。上页图为军在主战地域创造了有利的战机之
后实施地面纵深攻击作战方案之一。军投入的兵力为l个装甲师(欠1个旅人攻击纵深达70公里以上,在实施地面纵深攻
击的同时,以战术空军、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电子战部队攻击敌先头和后续梯队临。
(4)预备队的行动。机动防御中,军(师)预备队主要用来实施决定性的反突击和反冲击,以恢复防御阵地,歼灭
突入之敌,粉碎敌进攻。反突击和反冲击的的机通常是:突入之敌受阻,翼侧暴露,战斗队形被打乱,敌后续梯队或预
备队被隔绝。反突击和反冲击按仓卒进攻或预有准备进攻的方法实施。地域防御中,军(师)预备队主要用来加强(以
一部或全部)前方师的防御力量,遏制突入之敌,有肘占领拦阻阵地,制止敌纵深突贯;军(师)预备队也可以实施叵
击,但由于兵力较小,反击的 预备队前出时,炮兵、空军飞机和防空部队予以掩护。预备队进入反击出发阵地后,
军炮兵、战术空军6机和攻击直升机对预定反击目标实施密集的火力突击;发起反击时,火力突击转为火力支援。反击部
队力求避开敌2强点,攻击敌之侧后,以突然、坚决、猛烈的行动攻占预定目标。若预备队兵力充足,则对突破D两侧实
施反击,以增强反击效果。反击得手后,调常采取以下处置:进行局部扩张战里,以部分兵力回去突入之敌,配合正面
坚守部队歼灭敌军,尔后转入防御;作为军转入进攻的前奏。保障军的新锐部队和其他方向卜的防御部队转入进攻;着
敌仍保持对军防御地带的全面压力,则预备队完成一次反击任务后即撤至后方待机。
预备队投入战斗后,军(师)通常立即以未参加战斗的部队或从受威胁不大的方向抽调兵力重建预备队,军还可以
校投射部队、攻击直升机部队、空巾骑兵战斗放及其他专业兵种部队组成或重建预备队。
4.后方作战行动
在敌进攻的整个过程中,军的后方地域都可能随时遭到敌军的空中和地面火力与机动部队、特种部队、两栖部队的
攻击。军通常接效威胁等级(共三级)组织实施基地、基地群、后方地域战斗施的局部或总体联防作战,并由军后方地
域作战中心统~指挥和协调。
后方地域作战的原则是.(1)统~指挥;(2)节约使用兵力;(3)实施一体化防卫;(4)积极进攻;(5)反应
迅速;(6)注意保护要害。所有后方地域作战行动均须具有以下特征.制定正确的计划;在敌造成威脓2前和之后结合
运用积极和消极的措施;组织好预警;适肘定了块心迅速展开兵力兵器。
后方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保障后方各种设施的安全;防止敌军对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行动的破坏;保障己方部
队在后方地域的行动自由保障补给线的畅通;发现、牵制和歼灭进入军后方地域的敌军部(分)队.控制后方地域可能
遭到的损害。
军通常将后方地域划分为若干区域,在每个区域组建若干基地、基地群,建立自防联防体系。同时,将后方地战战
斗而区分为若干个区域警戒和作战部队,在宪兵旅的协助下实施区域警戒和对进入Z敌实施机动攻击。配置在后方地域的
各部队除负责所在区域的安全和自卫外,还随肘准备协同后方地域战斗旅及宪兵部队作战。若后方地域战斗旅与宪兵旅
不足以克服威胁之敌,后方地域作战中心可U在得到军长的批准后动用配置在后方或在后方停留或经过的地面机动部队、
攻击直升机部队、空中骑兵战斗旅的部分兵力,并可申请炮兵和近距离空中支援,与后方地域战斗旅和宪兵旅共同消灭
敌军。对进入后方地域的较大敌军,则通常予以扼制,待战斗稳定或击败敌一次进攻之后再组织力量予以歼灭,不轻易
动用主战地域防御所需的战斗部队和预备队。只有当敌对军后方地域构成严重威胁时,才可动用部分军预备队于以克
服,确保军防御的稳定。

(一).战区战役

一、战区的设置
按区域划分职责是美军最常用的组织指挥的方法。战区又称战争区(theater of war),是美国本土以外的一个地理
区域,由一名联合司令部司令官在军事上负责。美军战区从双方接触钱后方很远的港口和支援地域,一直延伸到敌方同
样遥远的支援地域。总之,战区的地理疆域必须大得足以按照总战略或战区指导方针有效地运用陆、海、空军部队,包
括留出足够的纵深,以便为遂行各种战斗行动、运用战区支援火力和维持交通补给线提供回旋余地。美军的海外战区通
常与联军司令部主管的战区在地理上相重合。
按照作战规模和战区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战区可分为主要战区、次要战区;按照参战部队的国籍,战区可分为美军
战区、联军战区;按照支援设施的完备程度,战区可分为既设战区和应急战区。主要战区是指遂行大规模作战行动并最
优先使用兵力的战区;次要战区是指遂行优先程度较低、规模较小的作战行动的战区。美军战区是指美军单独作战的战
区;联军战区是指美军与其他盟国部队并肩作战的战区。既设战区是指已部署作战部队,并有完备支援设施的战区;应
急战区是指临时派遣联合特遣部队进行应急作战,很少或没有支援基地的战区。不管如何区分,战区通常是美军或联军
的战略方向所在和组织实施战区战役的场所。战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作战区(theatCr of operations)。作战区是
指战区中为进行与既定任务有关的作战活动及其行政和支援活动所必需的那一部分地区。

第 39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战区作战地区划分
二、战区战役的概念及其区分
战区战役指在一个战争区或作战区为达成战略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联合作战行动,由战区联合部队或盟军司令官计
划和实施。
美陆军在1984年12月下发的FC100-16-l号野战通报中首次提出了“战区战役”(theater campaign)的概念。“
战区战役”就是“组成战争的一个明显的阶段、旨在达成长期重大战略目标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战行动”,其持续时
间可能为几周,甚至更长时间。战区战役是战略性的,通常是陆海空联合战役(foin campaign),但可能以某一个军种
的战役为主。战区战役由战区联合司令部组织实施。
战区战役是战区级作战的主要形式,视情况需要可分别组织实施空中战役、地面战役和海上战役。战区空军负责组
织实施空中战役;战区陆军负责组织实施地面战役;战区海军负责组织实施海上战役。
战区战役

一、战区战役的目的、枉务和特点
(一)目的
战区司令部通常依据国家指挥当局的战略抬示,制定联合战役计划,在战争中运用现有的和增援的军事力量及其他
各种资源,组织实施联合战役,以达成战区战略目的。在军事上,实现战区战役目的的主要方法是组织实施战役级作战
行动。战区战役目的是长远性的,在多数情况下必须分阶段实现。
(二)任务
战区战役的任务是将笼统的战略性指示转化为一支联合部队或联军部队的战区战役计划,并通过这个计划协调地
面、空中、海上和太空的作战行动,形成整体合力,对整个战区中的敌人实施打击。此外,还要不间断地实施陆空侦
察、进攻性空中作战(包括反航空兵作战、空中这断作战)、防空和特种作战、海军作战、两栖登陆作战等,以支援整
个战区战役及其地面作战行动。
(三)特点
战区战役体现在作战筹划中有机地实施一系列交战与战斗以实现战略目标的艺术。战区战役在战争区及其下属的作
战区实施,以战区战略判断和由此产生的战区战略为依据。美国武装部队的战区战役是联合战役,是统一美军作战行动
的中心。现代作战要求有一个共同的参照系,在这个参照系中,陆海空天和水下作战行动融为一体并且和谐地协调起
来。这个参照系就是战区联合战役。
战区联合战役有下列基本特点:
1.根据现代战区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联合战役计划。现代战区环境十分复杂,各种事件发展很快,在发生危机时期尤其
如此。这就要求十分重视联合部队司令官及其参谋人员和各军种部队在严格的时间限制和压力下制定战区战役计划的能
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平时对战区战略形势的分析和计划工作(包括战区战略形势判断、可能面临的情况及行动方案)的
质量。战区战役计划是在危机或冲突中制定的,但成功的战区战役计划的基础和框架是由平时的分析、计划工作和演习
奠定的。
2.战区联合战役受国家军事战略的影响。战区联合战役支持国家战略目标,并深受国家军事战略的影响。国家级军事领
导的作用至关重要。对国家战略上关注的重点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的调整,直接影响着战区战役的筹划。国家级和战区级
司令部的密切协调是十分必要的。
3.后勤保障决定战区战役的作战限度。安排后勤支援和解决后勤保障问题需要提前进行,这就要求不断地把后勤问题纳
入厂成计划工作过程。在制定作战计划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这一点尤其重要。联合司令部同各军种部队参谋机构和其他
作战司令部经常保持协调与合作,是监督部队在战争区内展开,搞好战备,解决后勤保障问题和及时了解各种情况的先
决条件。
4、战区联合战役着重打击敌战略和战役重。这就要求制定战区级情报收集计划,把所有的情报综合成战K司令官需要的
重要情报。
5、战区联合战役计划必须以战区司令官的意图为依据。战区战役计划要阐明战区司令官的意图,说明作战顺序和如何协
调各种作战行动以实现战区战役的最终目标。联合部队司令官是制定战区战役计划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他及其参谋
人员在制定战区战役计划初期要把战区司令官的意图具体化为四个部分,即作战方案,后勤保障方案,部署方案和组织
方案(包括外部与内部指挥关系)。
6、战区联合战役计划要有序地协调运用所有可供使用的陆海空天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协调运用这些部队可获得联合部
队的协作效果,即产生大于个体的总体战斗力。得到充分运用的联合部队可使战区司令官获得广泛的战役和战术选择自
由,从而给敌人造成多方面复杂的问题。实行全方位作战的战区联合战役主要是‘唯线性的”,也就是说,海空天作战
和特种作战的突出效应可能或多或少地不再与地面部队的前线有多大联系。这些作战行动的影响,加上地面作战本身的
动态性,可使地面作战行动获得其所需要的流动性、正面和纵深。同样,地面作战行动能为陆海空天作战行动提供或保
护其所需要的重要基地,使这些作战行动得到支援并扩展到整个战区。
此外,美军战区司令部实施的战役还强调:由一名联合部队或联军部队司令官实施统一控制;在战区作战的陆、
海、空军部队作为联合司令部内的一个军种参加作战,战区联合司令部之下分设各军种部队司令部(包括陆军部队司令
部、空军部队司令部、海军部队司令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联合司令部或联军司令部下属的军种
部队司令部可以组织和实施支持上级战区战役的军种战役;战场竞厂、具有立体性质;一个战区战役的持续时间通常为
数周或数月,甚至一年以上;战区战役一般分为老子阶段实施,每个阶段可能包括一个或几个同时或
连续进行的战役;在联军作战中,各盟国仍指修自己的部队,但要交出对参加联军作战的那些部队的作战指挥权或作战
控制权。
二、战区作战地域的划分
(一)美军战区地幅划分
战区联合部队司令官一般特战区划分成为两个地幅:作战地幅和后勤地幅。两个地幅之间的分界线主要用于区分陆
上作战梯队和后勤梯队的辖区。这两个地幅根据战区联合部队司令官的作战和支援方案划分,并与各级作战部队责任区
的分界线相适应。随着战区作战行动的发展,作战地幅和后勤地幅的分界线和范围将发生变化。
(二)联军战区地幅划分联军战区的划分一般与美军战区相似。战区通常划分为一个作战地幅和一个后勤地幅。在某些
情况下,作战地幅可进一步划分为一个前方作战地幅和一个后方作战地幅。
(三)战区陆军后勤地幅划分
既设战区通常划分为一个作战地幅和一个后勤地幅。战区陆军所属的军以上军团在作战地幅内组织实施作战活动,
并由战区陆军或联合司令部司令官实施指挥与控制。战区陆军司令官一般主要负责后勤地幅的支援活动,有时也指挥作
第 40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战地幅内的地面战役。其司令部及大部分战斗支援与战斗勤务支援那队也位于后勤地幅内。在后勤地幅内,各地区保障
部分别负责责任区域内的支援活动,并和其他战区陆军各职能司令部共同完成战区陆军的支援任务。地区保障部司令官
负责领导责任区内的地区支援大队,组织区域性后勤支援,保障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或军连续作战。在决定各地区支
援大队的位置的,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它们对位于其区域内的部队迅速提供支援的能力。
应急战区由于缺乏支援设施,起初不建立后勤地幅。首批部署到战区的美军部队只在作战地幅内展开,直接从美本
土经海、空交通线提供支援或从附近的陆上岛上)和海上支援基地提供支援。如果作战任务需要建立后勤地辐,或者战
区已经扩大,支援设施已经完善,则由战区陆军司令官负责建立之。
海军与海军陆战队的运用

一、海军的运用
(一)在战区联合战役中,美海军的基本任务是控制海洋、近岸作战、兵力投送和海上运输。“控制海洋”是最基本的
任务,是“兵力投送”的先决条件,除了以强大舰队在远洋与敌主力舰队决战,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外,还包括夺取和保
持对故国沿海海域的控制权,以有效地支援海军部队的近岸和对岸作战。兵力投送除运送其他军种的部队和装备外,还
指投送航母战斗群、两栖作战部队(包括海军陆战远征部队)和其他水面舰艇部队来直接影响陆上部队的作战进程。“
海上运输”是指通过海上运输线源源不断地向战区输送最初部署的或尔后增援的部队。装备和物资,支援战区作战或完
成兵力投送任务。
(二)在战区联合战役中,海军使用两栖部队、舰载航空兵、舰载巡航导弹和海上预置船队,实施防空战、反潜战、反
舰战、对岸打击战、两栖战和水雷战,对陆上作战提供有效的支援。海军支援陆上作战时通常遂行以下主要任务:
(1)提供舰炮
火力支援和空中支援。在海军武器和射程(或航程)能达到陆军部队作战地区时,海军可为濒海作战的战区陆军作战部
队提供舰炮火力支援、空中造断支援或近距离空中支援。这些支援既可以预先周密地进行计划,并在时间上与地面战役
某阶段的行动协调一致,又可以通过预先的协调,在作战中临时申请,以便在短时间内对战场情况的变化作出反应。
(2)控制交通枢纽。海军司通过两栖部队登陆作战,舰载航空兵作战、水雷战、潜艇战等行动控制陆上和海上的交通枢
纽。
(3)夺取关键地域。战区海军司令部可运用两栖(登陆)部队、海L预置部队、舰载航空兵、水雷等控制对海军和陆 L
作战至关重要的海域、空域、前进基地和港口等。
(4)实施纵深攻击。战区海军部队可使用舰载“战斧’式巡航导弹、舰载航空兵和陆战队航空兵对敌战役战术纵深内的
重要目标实施攻击,包括战场空中遮断、打击固定的指挥通信设施,敌军集结地等。
(5)反机动作战、战区海军部队可使用水面行动大队、舰载航空兵、水雷、海艇等,对敌实施反机动作战,封锁重要海
域、海上交通线及敌港口基地等。
(三)在战区联合战役中,战区海军部队无论是指挥其他军种部队,还是接受其它军种的统一指挥,一般都以任务式命
令的方式或分区作战的方式协调作战行动。根据战区联合司令部通常采用的指挥与协调程序,战区海军部队在执行作战
任务时,须向战区司令官请示报告,并对战区司令官具体负责;战区海军部队在战区联合司令部下属的联合部队司令部
指挥下执行任务时,则须向该联合部队司令官请示报,并对其负责。在战区范围内,海军与其它军种的协同,主要通过
战区联合司令部或其下属的联合部队司令部实施。
二、海军陆战队的运用
(一)在战区联合战役中单独遂行特定的作战任务。海军陆战队的空陆特遣部队/陆战远征部队拥有独特的装备和陆空
合同作战能力,可灵活遂行一系列的战术行动,包括两栖登陆作战。空中作战和地面作战行动,并能综合实施这些行
动。陆战队空陆特遣部队/陆战远征部队的建制航空兵能使指挥它在实施近距离战斗之前投送力量,在特定时间和地点
影响事件的发展。它的司令部机构拥有一个对地面和空中行动实施战术控制的独立机构,可使空陆特遣部队/陆战远征
部队的指挥官集中精力实施战役级行动和战术级行动。
在战区的特定地区发生危机的情况下,陆战队空陆特遣部队/陆战远征部队可能是派往没有现成指挥和支援机构的
非预设作战区的第一支美国地面部队。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其所辖兵力规还大小,它都要单独遂行战役级作战。即使在
预设战区,也可能要求它为达成某个战略目标而实施战役,作为规模更大的海上战役或由联合特遣部队实施的规模更大
的陆L战役的组成部分。在某种场合下,陆战队空陆特遣部队/陆战远征部队本身就可能充当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在战
区联合战役或联军战役中遂行战役任务。
(二)在非常规作战情况下遂行特种作战任务。战略性战斗行动的重要性促使海军陆战队把某些部队指定为遂行特种作
战任务的部队,并广泛使用于战役级行动。尽管它实施的特种作战在规模上没有战役大,在时间上没有战役长,但它具
有战役的意义。
(三)在战区抬定的作战地带遂行攻防作战任务。根据战区联合司令部的战区战役计划,陆战队空陆特遣部队/陆战远
征部队可在战区司令官指定的方向和地区实施登陆进攻,支援陆军部队的攻防作战,或承担佯攻和袭击的任务,配合战
区的整个作战行动。如在海湾战争中,美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就以部分登陆兵乘船在波斯湾科威特沿岸海域实施
两栖佯攻和两栖袭击,特大量伊军牵制于科威特沿岸地区。战区悔军陆战队可能担负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在陆上指定
地带遂行通常的地面攻防作战任务。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对海军陆战队的使用也反映了这一点。
空军的运用

一、在战区联合战役中,空军可实施平行的或相对独立的航自航天战役或空中战役。战区司令官在使用陆、海、
空、天部队控行联合战役时,可运用战区空军部队同时或先于其他军种部队实施协调一致的或相对独立的空中战役,以
便为达成战区战役目的创造有利条件。在战区战役中,战区空军部队在夺取航空航天控制权、部队运用、力量加强和部
队支援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实施空中进攻战役,包括:反航空兵作战和反航天部队作战(防空与夺取制空
权);战略攻击(破坏敌方战争潜力);进攻性空中作战(空中这断、近距离空中支援和联合任制敌防空配系入其他任
务还有:战区范围内空运,空中加油,电子战,航空航天监视与侦察,基地防御,后勤支援等。
二、在战区联合战役中,战区空军部队按照空地一体战的原则向陆军地面部队提供有效的空中支援,包括直接支援
和间接支援。在间接支援方面.战区空军部队建立的地区防空司令部,可以组织空军部队对地面作战部队提供全般空中
掩护,保持地面作战地区的局部空中优势,组织战斗机部队的大范围内的空中巡逻。在直接支援方面.可以根据陆军部
队的申请,预先计划或临时提供战场空中遮断、对敌战役纵深的空中这断以及对近战攻防部队的近距离空中支援。
三、在战区联合战役中,战区空军部队还可遂行特种作战任务。空军特种作战部队具有多种作战能力,能执行多种
特种作战任务。战区司令官通常从冲突开始前阶段至冲突的全过程都可使用空军特种作战部队遂行敌后空中这断、对重
要目标的袭击战、特种空运、敌后侦察、心理战和其他任务。这些任务一般是秘密进行的。空军特种作战部队经常被作
为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派出的联合特种作战特遣队的一部分加以运用。为了使空军特种作战部队得到有效的运用并保护
其安全,联合特种作战特遣队司令官和战区空军司令官之间通常委进行密切的协调。
第 41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四、为了更好地支援地面作战,战区空军和陆军地面部队通常互派协调机构和联络军官。战区陆军司令部一般向战
区空军司令部战术航空控制中心派出一个战场协调组,负责与空军部队协调陆军作战部队的空中支援申请。战区陆军司
令官对当前地面战斗情况的判断,以及他的指示和意图,均通过战场协调组传达给空军的战术航空控制中心。战场协调
组和战术航空控制中心之间还交流与作战计划、作战实施及火力支援等有关的信息和情报资料。战区空军司令部也向战
区陆军司令部派出一个空中支援作战中心,协助其大力支援协调机构综合运用、协调和分配战术空中支援。

(二).陆军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作战----使命与任务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是美陆军介于战区陆军司令部和军之间的战役军团。其作战行动的范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欧洲战区内的作战行动的范围相似。建立和展开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通常由战区联合司令部司令官或联军司令部司
令官作出决定,并经陆军部和国防部批准。美军通常视需要在预设战区建立集团军群或野战集团军,在应急战区建立应
急军,有时视情况建立集团军(如海湾战争中使用第3野战集团军,并由该集团军兼任战区陆军司令部)。
建立和使用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的主要依据是;战区陆军司令部的控制范围变得太大;在战区内,作战行动和
兵力极其分散;情况和面临的威胁要求使用多个集团军或军同时进行强度不等的数个作战行动;政治形势要求美军建立
这两级司令部,以便与盟军的相应司令部相对应。
在某些情况下,野战集团军可能有几个军种的陆上部队在其作战控制之下实施持久作战,因而被指定为战区的陆上
部队司令部。
集团军群和野战集团军主要履行作战职能。集团军群一般仅是一级指挥机构,不负责所属部队的后勤支援(通常由
战区后勤地相内的战区陆军地区保障部保障)。但在某些情况下,野战集团军既是一级指挥机构,又是负责后勤支援的
一级司令部。集团军群和野战集团军的编制不固定。根据战区联合司令部的作战方案及其他情况,集团军群可辖2-5个集
团军及战区陆军预备队(军、师),或者在其他情况下仅控制2个或2个以上陆军军,并编配必要的战斗支援部队,但不
辖后勤部队、集团军可辖2-5个陆军军,以及相应比例的战斗支援与战斗勤务支援部队。集团军仅履行指挥职能时.不辖
战斗支援与战斗勤务支援部队,并且不建立后方地带。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的关心地域范围,由已方部队前锋线前方军的关心地域前沿300公里处算起,可达数百公里
至1000公里以上,纵深作战范围与所属军的纵深作战区域相衔接,由己方部队前锋线前方150公里处向前延伸至300公里
处,以至更远。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通常依据陆军九大军事原则组织实施攻防作战,同时又须遵循现代作战的5项基本原则与10
项要则。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组织实施作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在扩大的战场上,陆、空军(有时包括海军部队)实施高度一体化的合同作战,综合使用各种火力手段、战斗部
队、特种部队、监视和电子战手段等,积极主动地猛烈打击敌军部署的全纵深,削弱或破坏优势之敌在有利时间或地区
实施连续突击或组织坚固纵深防御的能力,夺取或恢复主动,最后击败敌军。在战役一纵机动是集团军群(野战集团
军)战斗力的第一要素。其目的是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攻击敌军弱点,以获得战役优势。火力是集团军群(野战集团
军)成功地实施战役机动的有力保障。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应将各兵团、部队的机动与向敌纵深发扬火力巧妙地协
调起来,以确保战役机动的成功。现代作战中,由于武器的杀伤力急剧增强,提高军队生存力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集团
军群(野战集团军)组织实施战役时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护所属兵团以及部队的作战能力。领导与指挥艺术是战斗力
的关键要素,是任何军事行动中一种经久不衰、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尤其是在现代条件下,领导与指挥决定着能否“把
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武器潜力变成优于敌人的战斗力”以及能否有效地发挥其他战斗力诸因素的作用。除贯彻上述原则
外,在实施进攻作战时强调: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所有成功的进攻作战都要具有下述特点:突然、集中、快速、灵活和
大胆。在实施防御作战时,强调一切防御行动均须具有以下特点:准备、打乱、集中和灵活。
使命与任务

集团军群和野战集团军通常在战区陆军司令部,有时直接在战区联合司令部指挥下执行上级司令部赋予的战役任
务。集团军群的基本任务是;受命实施某一特定的作战行动或一系列的作战行动,以实现战区地面战役的某一特定的目
的;指挥所属部队歼灭敌军,夺取或保持对有关地区的控制权;通过实施有关行动保持对居民和资源的控制。集团军群
的作战行动涉及在广大地区内部署和机动大批陆上作战力量,以及在机动中综合运用陆军及其他军种的所有支援手段。
有关实施机动的细节及对所分配的支援力量的使用,通常留给下级司令官作出决定。
野战集团军的基本使命是遂行战役任务,对军实施战役和战术控制,使战区战略性作战和军以下战术作战有机地衔
接起来。集团军通常在战区陆军部队或集团军群的编成内行动,根据战区陆军地面战役和战区战役计划组织所属兵团、
部队实施战役行动。在应急作战的场合,或者在上级责成集团军司令部负责组织所属兵团、部队的后勤保障,并配属大
量后勤支援部队时,集团军除组织和指导所属兵团、部队实施战役外,还执行原由战区陆军句令官执行的后勤支援职
责。
根据战区陆军或战区的战役计划和具体的作战形势,集团军可能遂行下列主要任务:
l、在上级编成内,或者在独立的方向或地区实施进改或防御战役;
2.战争初期,在战区重要防御方向上遂行掩护任分
3、在战区或集团军群实施防御作战过程中,按照上级司令部的计划实施战役反击或反攻(进攻);
4.组织实施应急作战或低强度非常规作战。
在遂行这些任务时,集团军司令部既要指挥战役规模的作战行动,又要沟通战区战略行动与战场战术行动之间的联
系。具体表现为;
l、指挥控制所属部队的一切作战行动。
2.根据上级意图拟制战役计划。野战集团军司令部要着重拟制未来较长时间内的作战计划。并对下属部队的行动进行指
导,以实现上级所确定的战役目标。其战役计划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战役机动、陆空协同、兵力运用、防空和火力支
援程序以
及后方地域防卫作战车。
3、为所属部队区分任务,划分作战地带,选择司令部开设地点。
4.在一般作战中,只负责拟制后勤支援程序,而不参与管理对所属部队提供后勤支援的活动,但在应急作战中,野战集
团军司令部有时也负责向作战部队提供急需的后勤支援。

(三).作战地带与兵力部署

第 42 页
美军作战手册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的作战地带(又称责任地带)及其战斗分界线通常由上级司令部根据任务、敌情和现有兵
力予以规定。在上级司令部规定了集团军群的作战地带之后,集团军群司令官为所属各集团军规定作战地带,集团军再
为所属各军规定作战地带。
集团军群通常不单独建立后方地带,集团军群司令部一般位于某个集团军作战地带内最便于实施作战指挥的地点(
通常在中心位置上或主要关心地区内),有时位于战区后勤地幅。但当集团军群受命控制庞大的战区的或战区陆军的预
备队时,则建立后方地带,并将集团军群司令部设在那里。野战集团军若分配有大量的战斗部队、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
支援部队,则根据任务、作战地带的大小建立本级的后方地带,以增大机动空间,防止兵力太过于拥挤。在这种情况
下,集团军司令部可设在后方地带内。反之,若集团军的任务仅是组织和指挥所属各军的作战行动,而
没有分配大量的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部队,则不建立本级的后方地带,集团军司令部直接位于某个军的后方地带进
行指挥。
为便于实施指挥和控制,集团军根据任务、兵力、地形和敌情进一步给所属各军区分作战地带。军的作战地带亦区
分为前方地带和后方地带。集团军群和集团军的作战地带在整体上亦区分为关心地域和作战地域。集团军群或集团军直
接在战区陆军司令部指挥下行动时,其责任地带亦即战区的作战地幅,并进一步区分为前方地带和后方地带。集团军群
和集团军作战地带的正面和纵深,依各该级的任务、所辖兵力、敌情、作战区的大小和地形等确定。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实行作战部队尽量靠前配置的原则。进攻中,野战集团军通常采取1个梯队、l~2个师(
旅)的预备队的进攻布势。其前方展开3个军时,进攻正面可达400~500公里,当前目标纵深250~350公里,后续目标纵
深400~
500公里。集团军群亦建立一个梯队,并保持1个军的预备队(有时为战区陆军预备队)。集团军群的进攻正面依所展开
的集团军数量而定。编有2个集团军的集团军群在生突方向上通常展开1个较强的集团军问个军以上人辅助突击方向上一
般展开l个
较弱的集团军(2个军以上),整个进攻正面可达800公里以上,总的进攻目标纵深可达1100~1200公里。防御中,集团
军群(野战集团军)以所属的各军为其前方防
御梯队,组成前方防御地带,本身仅保留1个军或l~2个师的预备队。战区陆军预备队门个军)有时亦配置在集团军群(
集团军)的作战地带内。集团军以上各级的防御正面通常按在其防御地带内展开的军的数量及其防御正面计算。如主要
方向上的军展开3个师,其防御正面可达80~100公里,次要方向*军的防御正面可达 120公里以上,若前方展开 6~7个
军,贝IJ其防御正面可达700公里以上。其防御纵深则依所受领的任务、所辖兵力、敌情和战区地理范围等确定。在设施
完善的预设战区,其防御作战地带亦即战区陆军的防御作战地幅,可能拥有较大的纵深;在应急战区,作战初期可能仅
展开作战部队,组成防御作战地带,其纵深较小。

(四).战役机动方案

美军条令指出,集团军以上各级应着力解决的中心问题是战役祝动,而不是战术上的近距离作战。战役机动的目的
是将强大的兵力机动至有利地区,通过连续作战取得对敌的优势。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应指导所属兵团指挥
官有效地运用现有兵力实施一系列交战,规定其作战目的c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应把注意力放在军一级的机动
上,确定集中兵力的方向和地区,必要肘给予兵力兵器的加强,以获得决定性的战果。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还应在战役过程中根据下属兵团、部队的战术胜利及时修改自己的作战方案,制订
更广泛的战役机动方案,不失时机地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为保障战役机动的顺利实施,集团军群(野战集团
军)司令官应确定需由其他军种部队提供的支援(尤其是火力支援),并进行充分的协调,使用上级分配的特种部队支
援战役的实施。
战役中,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通常结合实施一系列攻、防作战、后退行动和大范围的兵力兵器机动来孤立、分
割和击败敌军。为达到孤立、分割敌军的目的,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通常通过兵力兵器的机动,在局部地区取得兵
力优势,通过纵深打击作战切断改前后梯队的联系,打乱和破坏敌指挥体系及敌军部署的完整性,力求通过一系列的进
攻性机动或反击行动使敌处于无法应付的局面。根据情况,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可以指导下属兵团和部队结合运用
下列进政机动样式:正面进攻、突破、包围卜一翼或两翼包围,或合围)。实施正面进攻,通常是为了迫敌过早活全正
面展开,投入交战,从而使其丧失影响尔后战局发展的灵活性。实施包围和纵深机动,是为了严重威胁敌后方、纵深内
的交通线或术设防的冀侧,迫敌抽调大量部队、主要预备队或使用后续梯队来应付这些威胁。当上述进攻性机动获得重
大战果或已经破坏或削弱了敌军反应能力时,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即不失时祝地实施猛烈突击,完全破坏改
部署完整性和指挥控制机制,打乱其计划,使敌处于被割裂状态,尔后将敌各个击破,猛烈扩张战果,发起战役连击,
最终歼灭敌军。
为保障决定性进攻机动的实施,或者为了给上级或其他率团的决定性进攻机动创造有利条件,集团军群(野战集团
军)有时以全部兵力或部分兵力实施防御战役或后退作战。防御战役和后退作战是必要的节约兵力措施,也是很重要的
战役机动。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持行动自由,给敌造成最大的损失,以空间换取时间,向决战方向或地区集中兵力,以便
转入进攻。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在组织防御战役期间以及在战役过程中不断地权衡集中作战和分散行动、进
攻和防御之间的关系与风险,及时组织防御中的决定性机动(纵深攻击作战、反合围以及反突击等),并在获得决定性
胜利之后,指挥所部迅速转入反攻或进攻。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通常选择在有助于实现上级战役计划和本级战役计划的有利地形上实施战役机动,并达到
足够的纵深,以迫使散作出战役一级的反应,从而达到破坏或打乱敌战役计划之目的。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
力求组织主体化的战役机动,即在组织地面机动的同时,使用建制的和配属的陆军直升机部队和申请使用空军的战术空
运飞机由空中机动作战部队。为此,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从开始制订计划起即同有关司令部进行协调,将空
中机动(包括直升机机降突击和空降作战)纳入其整个机动计划,以配合预备队实施的纵深(敌后)机动,并支援正面
实施的攻、防作战。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预备队(l~2个师,有时可达1个军),以便在有利时
机实施机动(纵深攻击,反突击等)
在进攻和防御战役中,集团军群(野战隼团军)通常指导下属部队组织敌后破袭作战.以配合下面作战或向敌纵深
实施的机动。敌后破袭作战通常由上级配属的特种部队担任,其破袭目标主要是敌重要的指挥机构、空军基地、核武器
设施和发射工具以及其他重要设施。此外,还遂行游击战和破坏交通等任务。从图上所示的集团军机动方案中可以看
出,某集团军在指定地带实施防御。在制止了敌军的突破之后,集团军经必要的准备开始转入进攻。集团军司令官决心
首先使用1个军的兵力夺取敌纵深内某个重要目标,尔后全线发起进攻,粉碎敌军。
在第一阶段,配置在集团军地带内的战区地面预备队某军在集团军司令官的控制下由左翼前出,向敌翼测发起进
攻,迅速攻占了指定目标,尔后向敌后方实施机动。接着,战役转入第二阶段,集团军全线发起了进攻,各军沿指定的
进攻轴线迅猛前进,始终保持着主动和进攻锐势。突破敌防御后,集团军即转入扩张战果,在纵深攻击部队的配合下最
后粉碎了敌军。
第 43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在整个进攻过程中,集团军司令官不断同支援的空、海军部队进行协调,变更部署,重新分配兵力兵器调整目标和
任务以及各军的行动地带,协调各军和其他支援部队的行动。为发挥各军的主动性,集团军司令官采取了分散指挥的方
式,由各军军长根据战况机断专行,集团军司令官仅对各军保持必要的作战控制,以便适时调整其进攻方向。集团军司
令官还不断指导和协调战术空运和地面后勤支援,使前方作战部队获得充分的人员补充和物资保障。

(五).火力支援

美军强调,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在使用火力支援兵器方面的主要职责,是分配、协调和结合运用现有的
各种火力支援手段,规定火力支援的先后顺序,以保障战役的连续实施。
一、防空兵。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在上级编成内行动时,可得到战区地区防空司令部防空部队(战区陆军防空旅和空军防空
部队)的全般支援。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及其所属兵团、部队还可得到战区空军司令部为争夺制空权而组织实施的
反航空兵作战以及为争夺战役主动权而组织实施的空中战役的间接防空支援。战区空军司令部组织的空中战斗巡逻与地
面防空部队的对空火力相结合,还可满足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对战场局部地区的空中优势的要求,使所属兵团、部
队自由实施机动。在战役过程中,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可得到战区陆军防空旅部分防空部队的配属,并按照集团军
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的指示和规定的先后顺序组织对空防御,以掩护战役队形中的主要目标,保障部队的机动。
二、炮兵。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可得到上级炮兵部队(通常是地对地导弹部队)的配属,主要用来送行全般支援任务,突
击军作战地带以外的敌军目标。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部炮兵处和大力支援机构负责组织炮兵火力支援,主要是
制订炮兵使用计划;分配火力;规定支援顺序;对分配的炮兵部队实施控制;协调炮兵火力支援行动,确保火力支援计
划与战役机动计划密切结合;制订核、化火力计划,分析核、化作战情痴就使用现有支援火力突击军作战地带以外目标
提出建议,以保证
这些火力突击行动符合上级战役计划的要求;协调下属兵团、部队的火力支援申请;就野战炮兵部队的后勤保障提出建
议。
三、海军火力支援舰艇与航空兵。
濒海作战时或者在海军航空兵支援范围内行动时,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可得到舰炮火力和海军航空火力的支
援。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应对海军火力支援提出要求,共同海军部队司令官进行协调。但任支援的海军部队
通常向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及其下属兵团派出海军联络军官(小组人以协助其使用海军的舰炮火力。海军部队司令
部则具体分配海军舰只对前方战斗部队(直到营一级〕实
施直接支援,以及对军或集团军实施全般支援。上述舰炮火力支援的具体使用、申请、指挥和控制,则由海军舰炮火力
联络连派到各级兵团、部队的舰炮火力支援组实施。分配给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使用的海军支援飞机通常用来遂行
战场空中这断袭击任务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的火力支援机构负责使海军的舰炮和航空支援
火力与其他支援火力密切结合,以取得最大的火力支援效果。海军的舰载巡航导弹火力,通常用来突击敌纵深内的战略
和战役目标,如指挥通信设施、预备队、作战基地、军事工业设施等。
四、战术空中支援。
战术空军部队的行动和火力支援是美军攻防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一组主要是根据司令
官的指示组织对下属兵团的空中火力支援的协调,并根据战役各阶段的要求向军分配支援架次。为便于协调空中支援,
空军部队通常向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部派出一个空中支援协调机构。在战区陆军司令部的编成内行动时,集团
军群(野战集团军)通常直接与战区陆军司令部派至空军战术航空控制中心的战场动调机构建立联络,协商安排各种空
中支援(空中这断袭击、战场空中这断袭击以及近距离空中支援等)。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同时兼任战区陆
军部队司令官时,则负责协调陆军部队的所有空中支援要求,主要是:提出任务,确定支援顺序,根据各军的任务分配
支援架次,并就战术空军部队的分配和使用向空军部队司令官或上级司令官提出建化在集团军范围内,战术航空支援申
请通过正常的指挥渠道上报集团军火力支援机构审查,并由集团军司令官批准,规定执行的顺序,然后由火力支援机构
送交空军部队战术航空控制中心安排执行。如分配给集团军的支援飞机不敷需要,则由集团军司令官向上级司令部申
报。
1.空中遮断袭击。
联合作战中,空军部队是打击敌纵深目标的主要力量,根据目标的位置,分别采取战场空中通断袭击和空中这断袭
击的手段打击之。通常.用战场空中这断袭击手段扫击的目标,都是对当前作战或对己方地面部队有直接影响的在军纵
深作战地域以内的目标;不属于此类的目标,亦即军纵深作战地域以外的目标,则以空中这断袭击手段打击之。在集团
军群:野战集团军)一级,其计划和协调的重点是军纵深作战地域以科的空中这断袭击,主要是选定袭击目标(如敌军
集团、指挥机构、后勤补给设施、交通线等);分析空军部队完成任务的能、力,明确地面袭击兵器(主要是远程炮兵
和地对地导弹)和空军陵机的分工。根据先后顺序作出执行的安排。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一般根据各军的任
务为各军分配适当数量支援飞机源行战场空中遮断袭击任务,具体安排由军的火力支援机构进行之。空中这断袭击的范
围通常从己方部队前锋线前方150公里处起延伸数百公里、战场空中这断袭击的范围则在该线前方15~150公里之间。
2、近距离空中支援。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一般将大部近距离空中支援架次分配给各军,以影响战场近距离作战的进程;同时
保留一小部分用以支援后方防卫作战和其他行动。给各军的支援架次分配量,依各军的任务而定。各军具体拟制近距离
空中支援计划,并使其与机动计划密切结合起来。集团军司令官谒常仅将近距离空中支援飞机架次的分配方案报告上级
司令部,以便上级司令部向空军部队司令部提出总要求。近投离空中支援的范围一般在己方部队前锋线前方3~15公里之
间。通常区分为预先计划的和临时召唤的两种近距离空中支援。
使用近距离支援飞机支援后方防卫作战时,通常应注意以下事项:组织周密的敌我识别系统;由于事先无法制订支
援计划,除预先分配有支援架次外,可临的从分配给军使用的架次中抽调;必要时,请求由空军派出一个机载战场指挥
控制中心统一控制和协调后方地带防卫作战中的近距离空中支援,并向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后方地带作战中心派出
前进航空控制员,指示和校正目标。
3、空中侦察的计划与协调。
五、对敌防空配系的火力压制。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通常与空军部队联合组织实施对敌防空配系的压制,并把工作重心放在协调上。集团军群
(野战集团军)通常选定联合压制目标,或提出具体要求,选定最适宜的攻击手段,向各军下达力所能及的任务。对集
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建制手段无法压制的敌防空部队目标,则报告上级司令部处理。其火力支援机构通常在接与上级
驻空军战术航空控制中心的战场协调机构建立联络,协调本级部队与空军部队的联合压制行动。预先计划的对使用空中
火力压制的申请一般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进行;临时的申请则由各军直接向驻空军战术航空控制中心的陆军战场协调机
构报告。为保证联合压制行动的顺利实施,要求各有关机构不断交换作战情况与情报,包括通报电子战支援情况和火力
第 44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压制的效果。当空军部队要求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压制敌防空配系,支援空军部队的作战行动时,预先计划的支援
申请一般采取逐级下达的方式(直到军一级)进行;临时的支援申请则直接由战术航空控制中心向集团军群(野战集团
军)所属军的火力支援机构提出,由空军派驻军火力支援机构的空中支援作战中心同军火力支援协调官进行协商,作出
执行安排,并上报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火力支援协调官,由他进行必要的协调。
六、核、化火力支援。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根据上级司令官的指示制订核武器使用计划,进行协调和指导各军制订计划。集团军群(
野战集团军)通常将上级司令部分配的核武器大部分分配给各军使用。各军根据任务和战役过程中可能的需要确定核武
器编组,并具体制订使用核弹药的计划,然后上报形成集团军的计划。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部则审查批准备集
团军{军)的计划,在此基础上制厂本级的核武器使用方案,并计划使用保留的核弹药来弥补下属计划的不足和用来突
击集团军(军)作战地带以外的重要目标。战役过程中,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不间断地监督核武器使用计划
的执行,并根据战役的发展、敌情的变化、现有核武器和发射工具的数量适时修改计划。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
官根据对当前战役情况的判
断适肘下令或申请上级授权使用核武器。一旦开始使用,即本着“进攻性使用”的原则对选定的目标实施积极猛烈的核
突击,支援战役机动,决定性地加快战役进程。
化学火力计划与核武器使用计划同时制订。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部首先就化学火力使用方案与要求达到的
效果向司令官提出参谋判断。然后,根据司令官的指示制订计划。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通常向各军下达必要
的指示,规定化学火力的使用范围和目的,指导各军进一步制订具体的执行计划。化学大力的使用也奉行。“进攻性使
用”的原则,但根据有关规定,强调在敌使用后实施化学袭击报复。

(六).战役指挥

一、概述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通常在战区陆军司令部(集团军群)指挥下行动,集团军有时还可能在联合特遣部队司令
官的指挥下行动。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对所属各军通常建立“作战控制”和指导的关系,并根据所辖兵团、部队数
量和作战要求,建立相应的指挥控制系统。对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指挥控制系统的要求是:
1、能够监督战役的实施,及时下达指示和命令,协调以及必要时综合运用地面部队、支援的空军部队和海军部队实
现战役目标;
2、能正确分析判断当前情况,预见未来战役的进程和要求。
3、能够高效率地制订和及时修改各项计划,审查和批准下属司令部的计划;
4.能制订有助于实现地面战役目标的战役机动和火力支援方案。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部主要是一级战役司令部,通常建立基本指挥所和预备指挥所。当集团军群(野战集
团军)得到战区陆军司令部大量战斗支援和后勤支援部队的配属,并建立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后方地带时,则建立
后方指挥所。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基本指挥所通常位于能最有效地控制所属兵团、部队的位置,建立有后方地带
时,一般位于后方地带中央的适当位置;不建立后方地带时,则位于下一级的后方地带、有时,集团军群(野战集团
军)基本指挥所还配置在战区陆军后勤地幅内靠前位置。
二、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的指挥关系
1.集团军群
在美军单独作战肘,集团军群归战区陆军部队司令部指挥,并对所属各集团军及其他战斗支援与战斗勤务支援部队
进行作战控制。为减少指挥层次,经国防部长批准,集团军群亦可由战区联合司令部司令它直接实施作战指挥;战区陆
军司令部仅保留不包括作战指挥在内的其他指挥权,并负责为其提供所需的一切支援。有时,战区联合司令部司令官还
可将集团军群司令官指定为战区陆上部队司令官,并责成他对其他军种部队(如海军陆战队的地面部队)实施作战控
制。
在联军司令部的编成内作战时,作战指挥一般通过联盟机构实施,即由一个联军职能司令部(陆上作战司令部)或
地区司令部对美国集团军群实施指挥与控制。此时的美国集团军群可能由联军部队组成,美国派给该集团军群的集团军
由该联军集团军群司令官实施作战指挥,而美国的战区陆军部队司令部则保留对美国集团军及其下属美国际军部队的不
包括作战指挥在内的指挥权,并负责对所有美国陆军部队提供行政、人事和后勤支援。在应急战区,在战区发展成为支
援结构健全的战区之前,通常不采用集团军群体制。
2、野战集团军
野战集团军的指挥体系依战区的大小、支援结构的完善程度以及单独作战还是联军作战等情况确定。在美军单独作
战情况下,苦战区支援结构健全,野战集团军通常作为下属的主要战役军团,由战区陆军部队司令官或集团军群司令官
(若设集团军群)实施指挥。集团军则对下属各军及战斗支援与战斗勤务支援部队实施作战控制。
在应急作战战区,战区联合司令部司令官可能派出一支联合特遣部队,并建立1个集团军。此时,可指定该集团军司
令官担任联合特遣部队的陆军部队司令官,对编入的陆军部队行使作战控制权。在少数情税下,也可指定集团军司令官
担任联合特遣部队司令官,对所属一切部队实施作战指挥。在联军作战情况下,通常由盟国地面部队司令部(联军集团
军群司令部)对美国的集团军实施作战指挥,而美国的战区陆军部队司令部仅保留不包括作战指挥在内的指挥权,并负
责行政、人事与后勤支援。集团军司令官则对所属的美国陆军部队实施作战指挥。
三、指挥通信保障
为保障军(不含)以上各级司令官实施指挥控制与协调,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建立有十分有效的通信配系。对
通信配系的要求是:可靠、快速、安全(保密)、多渠道、抗干扰能力和机动能力强、通信距离远。战区陆军部队通信
保障的重点是野战集团军和军两级。集团军群和野战集团军司令部的内部通信通常由陆军战区通信司令部的1个中级司令
部通信作业营(或连),或若干个通信作业组保障。它们通过多路战术卫星通信终端站与上级司令部、下属各军司令部
及其他主要司令部建立通信联络。它们还通过地域通信配系与上级司令部、所属各军、其他军种司令部、陆军战区通信
系武和当地国家的通信系统建立联络。
在应急作战中,当集团军司令部同时充当战区陆军部队司令部时,其最初的通信联络通常由军属通信旅和加强的通
信部队组组一俟战区结构完善和陆军战区通信司令部建立,即由该通信司令部派出通信部队建立集团军的通信配系。集
团军的通信配系今开始就应同战区通信系统沟通,以建立指挥与协同通信;此席再建立军以上各级军团的共同用户(机
动用户)通信系统,陇能足作战指挥、战斗支援协同和后勤支援通信的需要。

(七).攻防作战的实施

第 45 页
美军作战手册

美军条令强调,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在实施攻防作战中必须十分用心地关注以下诸项:集中或机动战术
兵团或军团迫使敌人在不利条件下应战;防御时力求稳定作战态势,迅速夺取主动权直到聚集足够力量发起攻势作战为
止,进攻时力求创造开阔地流动作战条件,以集中兵力,击敌弱点,分割和各个击破敌军;各种部队协调一致地行动,
保持相互支援、充分的防空支援和后勤支援;适时变换进攻或防御方向,灵信地在决定性时间和地点使用战役预备队,
推进战役进程;采取有效措施发现和粉碎敌战役预备队,以彻底突破或粉碎敌防御,或粉碎敌进攻,
发起反击或反政;打击矛头始终对准敌战役力量重心;正确把握作战顶点,区分战役阶段,以便采取预防措施确保进攻
中在己方顶点到来之前击败敌军,防御中促使敌方作战顶点及早到来,尔后转守为攻。
一、进攻战役的实施
美军要求,进攻一旦发起,即应坚决猛烈地实施,尽快地打击敌作战力量重心和在尽可能大的纵深内摧毁敌防御体
系,或者在敌作出有效反应前歼灭敌关系防御成败的军队集团或控制对敌防御至关重要的地区;一切进攻行动均应围绕
歼灭敌主要作战力量、实现决定性的战区目标展开。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实施战役进攻的基本要领是:
1.广泛实施欺骗,在出敌不意的时间突然发起协调一致的进攻,力求在极短时间内突破敌防线,并不失时机地投入
预备队保持进攻锐势,同时注意保护翼侧和后方。
2.力求以一次协调一致的猛烈进攻击败敌军或获得全胜,如不可能,则分阶段实施进攻,直至获得战役胜利。
3、迅速夺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区目标一关系敌防御安危的地区,击败对敌防御至关重要的重兵集团。如敌避免与
己方决战,则发动一系列进攻(包括打击敌预备队、突破敌防线、纵深攻击和扩张战果等)将敌击败。
4.进攻中,视情况灵活实施各种战术行动,如为了集中兵力在重要地带发动进攻而在某些地区实施防御。在集团军
的进攻作战中,必要时以军或师保护翼测和后方。
5、力求迅速摧毁整个战区内的敌军防御,同时保护己方免遭不必要的伤亡。为此,要制造流动作战环境,始终保持
主动权,寻求机动战,猛烈打击敌之弱点,避开敌为削弱己方进攻锐势而谋求的战斗,对敌大纵深内的部队与设施实施
不间断的纵深火力攻击,阻止敌组织连续的防御,协调实施空(机)降作战、登陆作战、装甲一机械化部队的纵深打击
行动、空中这断袭击以及经国家指挥当局批准的核火力突击。
6、当防御之敌全部相当靠前部署或防御纵深较浅、己方有可能迅速达成突破或包围时,战役预备队一般用于纵深作
战,以粉碎敌建立后举防御的企图,占领具有决定意义的目标。但当战区十分辽阔、敌已建立大纵深防御或己方因后勤
支援不足无力继续实施协调一致的进攻时,则变换主攻方向或作战线选敌薄弱地区集中兵力
实施预有准备的进攻。
7、对兵力十分集中的敌军进攻时,实施鲜要的战役机动一向敌翼侧或后方机动兵力,或由薄弱地带突破敌防御,活
向心路线进攻一迫使敌军放弃战线或在不利条件下作战。
8.对兵力十分分散之敌进攻时,通常实施内线作战,每次打击敌一个防御集团,各个击破,并首先猛烈攻击和迅速
歼灭关系敌整个防御安危的敌军集团。
9.及早预见战役各阶段将采取的最佳机动样式,并在战役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机动样式,军和师的进攻部署要便于
上级司令官实施战役机动。
10、实施战役机动肘,掩护部队力求靠前行动,以查明故情。确保主力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开,占据最有利的地
位,相机发起进攻,或在一级有利的时机和地区有效使用战役预备队,歼灭敌军主要集团或劳取战役纵深内的目标,为
下一阶段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11、绕实施预有准备进攻时,担任战役预备队的师、军通常在便于扩张战果的位置上运动,一旦达成突破,即超过
先头进攻部队的战斗队形,向敌纵深突进。
12、进攻过程中,当己方部队过于分散,战线拉得过长,行动失调,或发现故可能发动大规模反击(反政)时,即
不失时机地转入防御,休整补充部队,调整部
署,以利再战。
二、防御战役的实施
防御作战的成功取决于有机地结合运用反应性行动和进攻性行动,以剥夺敌之主动权。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有
可能在战争初期先实施防御战役或者在战争过程的某一阶段以所属的某个集团军或军实施防御交战,或者在进攻中的某
个方向以部分兵力实施防御。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实施防御作战,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通常均采用以下一般的方法,
实施各阶段的防御作战。
1、第一阶段:侦察与监视敌军动向,查明敌进攻意图与主攻方向。包括以下诸行动:使用国家级、战区级及部队建制的
各种侦察手段、远程侦察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查明敌军部队类型、数量、编成、部署、运动方向和企图;根据新情况修
订防御计划,调整战役编成与防御部署;应急作战中,加快投送兵力和向作战地带集结与展开防御部队,迅速形成强大
防御(或进攻)集团及后勤保障系统。
2、第二阶段。发起纵深攻击作战,迟滞和消耗敌军,为近距离的防御交战创造有利条件。包括以下行动:
(1)作为上级空中战役的~部分,发起空中攻势作战,主要出动空军(有时海军航空兵亦参加)及使用远程巡航导弹突
击敌纵深内的主要战略战役目标,削弱敌战争潜力,实施反航空兵作战,夺取制空权。
(2)实施空中这断与战场空中这断作战,彻底孤立战场匕的敌军,重点打击敌战役纵深内的交通线、重兵集团、预备队
集结地、后勤设施与战役指挥中心。
(3)随着进攻之敌逐次进入各级的纵深作战区域,陆军部队协同空、海军的纵深作战行动,以地面远程火力和攻击直升
机打击敌纵深内的重要目标,必要时派出空中机动和地面机动部队攻击高价值目标。
(4)支援的海军舰队展开海上交战与对岸作战,打击和消灭敌舰队,海军基地,夺取制海权,以舰炮火力和导弹火力、
部分航空兵支援陆战,展开登陆兵,实施登陆突击,支援陆上防御作战。
(5)地面部队在空、海军支援下展开牵制性或袭扰性攻击行动,实施欺骗作战,与其他军种协同实施电子战、心理战、
特种作战,同时机动兵力加强主要防御方向或受威胁最大的地区。若敌已接近己方,则指挥下属部队(通常是军)实施
破坏敌进攻准备的地面和空中进攻行动,或者以战役火力(包括核化火力)打击敌先头进改梯队及后续梯队的重要目
标,制止敌发起多路突击或集中兵力向己方某个防御地段突击,并支援掩护部队作战。
3.第三阶段:在空、海军支援和协同下,各集团军和军展开主要防御交战,粉碎敌进攻。包括以下行动:
(1)各集团军或军的掩护部队在空、炮火力支援下进行掩护作战,运用远距离火力攻击、阵前出击、以部分兵力渗透或
滞留敌后实施攻击、阻击等手段不断杀伤和阻滞敌军。
(2)先头防御部队各军在散发起进攻前先敌实施破坏性进攻,然后依托前方防御地带的坚固阵地抗击敌进攻,并在粉碎
敌首次突击后立即发起战役反击;或者围绕一个核心坚固设防地带进行防御,迫敌进行一系列非决定性交战,以消耗敌
军兵力或阻止敌集中兵力对于定的地区实施猛烈突击;或者采取节节抗击,诱敌深入的战法,待敌疲备和战线延伸过
长、兵力分散后,以战役预备队实施强大反突击。
(3)抗击敌进攻过程中,各集团军或军力求避免过早与敌进行决战,通常先以固定防御地带的坚守部队迟滞、诱逼和消
耗敌军兵力,化解与最终制止敌攻势,尔后相机发起破坏性进攻和反击,将敌粉碎。防御中,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
司令官根据情况的发展适时变换主要防御方向,变更部署,向决定性地区或受威胁最大的方向集中兵力,以取得局部优
势;为确保集中兵力应付主要威胁,阻止敌突破,必要时放弃一些地区,或者集中一部分空军、炮兵和导弹火力掩护节
约兵力方向。当敌军被己方坚守部队或战役火力分隔时,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即机动强大兵力将其各个歼
第 46 页
美军作战手册
灭。
(4)在正面抗击敌进攻的同时,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视情况以空中机动部队(如空中突击师)、攻击直升机
部队(空中骑兵战斗旅)和预备队中的装甲(机械化)师、旅,以及战役火力对敌战术以至战役纵深实施攻击,以阻止
敌战役后续梯队投入进攻。
(5)当发现后方地带遭到敌空中突击部队和地面机动部队的威胁时,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即派出部分空中突
击部队、攻击直升机部队,会同宪兵旅(营)和后方地域作战旅,组织实施后方防卫作战,及时地发现、包围和歼灭威
胁之敌。若敌非常强大,则使用战斗部队(包括从前方抽调未参加作战的部队、经过后方地带或在后方地带临时驻止的
部队)消灭之。后方作战中。视情况给予必要的炮兵和空中火力支援。
(6)为牵制或粉碎敌战役预备队,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官积极运用陆、空军(必要时海军)的遮断袭击火力或
战役火力突击敌战役预备队,制止其前调,或者在有利情况下以己方的战役预备队与之进行另一场交战。
(7)防御过程中视情况灵活而积极地使用战役预备队。当防御交战初期出现了有利于己方的情况时,可立即出动战役预
备队在其他防御部队协同下以集中起来的兵力迅速粉碎敌进攻;当敌军为克服己方大纵深防御而遭到重大伤亡时,可出
动战役预备队给敌以决定性的一击;当己方关键性的防区落入敌手时,可以战役预备队发起反击,将其夺回;敌方投入
战役预备队时,可以己方战役预备队制止其发展进攻;己方主要方向上的防御部队失去战斗力时,或在一次激烈交战结
束后,可以战役预备队接替其遂行任务。
(8)当发现敌耗尽了进攻潜力,战线延伸过长,兵力分散,后勤保障不继,建制混乱时,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
它即不失时机地投入战役预备队或增援的新锐部队,在各种火力支援下发起战役反击或反攻,彻底粉碎敌进攻,如行动
顺利,刚结束防御战役,根据防御作战“分支计划”或后续行动方案全线发起攻势作战,开始战役的下一阶段。
(9)若防御战役失利,则视情况采取战役阻滞作战、退出交战和主动退却等方式,将防御部队转移至后方新防线上,重
建防御,继续抗击敌进攻。
4.第四阶段二休整补充,准备再战。一次防御战役结束后,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通常停止主要交战行动,进行必要
的准备,包括休整补充部队,前送物资和装备,调整作战部署,然后开始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若防御获胜,下一阶段
一般转入进攻。为达成战役突然性,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也常常在防御战役过程中秘密进行进攻准备,以便在防御
交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主要是夺取了主动权,使敌达到了进攻的顶点)之后,结束防御交战,转入进攻。

(一).特种部队作战行动--序言
特种作战原则
特种部队的任务
作战编成与指挥的组织
计划的制定
各种情况下的行动方法

美国陆海空三军和海军陆战队均建立有特种部队,它是美军重要的一支非常规战力量。本章着重叙述陆军特种
部队的作战运用原则和方法。
特种部队是经过特殊编组、训练和装备的一支战斗兵种部队,用以在和平、冲突和战争的各种作战环境中筹划、实
施与支援特种作战行动。特种部队通常用来在敌对的.禁止的或政治上敏感的地区,运用非常规手段达成政治、军事、
经济或心理目标。
特种部队具有多种军事能力,是美国“总的防御态势”和国家政策战略手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节
约兵力和军事力量倍增作用,可为国家稳定国际形势提供多种军事选择方案,同时又使美国利益所冒的风险降至最小程
度、在战争中,特种部队可在战略、战役和战术级执行任务,以影响纵深作战、近距离作战和后方作战(主要是实施和
支援纵深作战火在非战争冲突中,使用特种部队有助于保持美国外交上的灵活性;在和平时期,特种部队兼有预防和威
慑两种作用。
特种部队的作战行动一般是联合军种,也可能是联军性质的,或者是部门间协同行动的一部分。特种部队可以用来支援
常规部队作战,也可以在常规部队支援下作战;可独立行动,也可以与常规部队协同作战。

(二).特种作战原则

美陆军条令指出,九大军事原则适用于指导特种部队作战。同样,特种部队在进行战术作战行动时,亦应遵循空地一体
战的四项基本原则,并在具体运用中结合特种作战的特点和要求。除此之外,美陆军条令又为特种部队作战规定了下述
12条作战规则和要求:
1.了解作战环境。主要是: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了解己方及敌军的决策者是谁,其目标与战略是什么以及他
们如何相互影响;他们必须影响已方决策者,使其懂得特种作战任务的需要和不提供充分支援而可能产生的后果;特种
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保持灵活性,使自己的作战行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情观,必须预见到作战环境的变化,以便利用
稍纵即逝的战机,并帮助其支持的当地军事力量调整战略战术。
2.认清政治实质。即不省遂行何种任务,都要考虑到其军事行动的政治影响。
3。促进部门间的协作。当参加部门间活动,而且通常为特种作战的那种联合行动时,指挥官必须预见到任务含糊不
清、利益和目标上出现矛盾、活动受到隔绝和保密、指挥不统一等情况。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用下列方法促进统一
行动:要求有关方面清楚地说明任务和决策者的意图;积极和不断地协调同有关方面的行动。
4.区别对待威胁。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谨慎地选择使用特种作战部队的时机、地点和方法。使用特种作战部
第 47 页
美军作战手册
队的时机是在非军事方法不足以解决问题,而其他(常规)军事方法又不适宜或不可能的时候。地点则是预期目标所在
而常规军事部队影响所不能及的地域。方法有以下3种;(1)实施精确的外科手术式打击,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
(2)隐蔽和秘密地行动,以便只将效果表现出来;(3)间接地通过外国政府或政治集团的军队进行。
5。考虑长期效应。要求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将每个孤立的问题放到更广的政治、军事和心理意义上加以考虑,从长
计议解决办活,还应考虑法律和政治方面的强制因素,以便在取得战术胜利时避免战略上的失误。切勿因寻求急功近利
的短期效应而损害国家和战区的长期目标的实现。
6、确保持种作战的合法性与可信性。特种作战中,合法性的概念比国际法中包含的严格的法律定义更为广泛,它
还含有一个政府或抵抗组织道义上及政治上的合法性。其合法性可由有关国家的人民及国际社会根据他们对事业与方法
可信性的共同认识来判定。若没有合法性与可信性,特种作战就得不到外国当地力量、美国民众及国际社会的支持。特
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确保他们的法律顾问复查有关特种作战计划与实施的所有敏感问题。
7.预见与控制心理效应。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把心理战同其他各种行动结合在~起,以实现预期的心理效
应。
8.间接运用力量。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在支持外国政府或集团(充当军事顾问、提供训练和援助)时,必须避免
失去控制,并力求发挥它们在促进实现美国安全目标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外国政府或集团必须对联合行动的成败承担
主要责任。特种部队的一切努力应集中于增强外国政府或集团的合法性与可信性。
9。拟订多种作战方案。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拟订范围广泛的作战方案和应急计划,以保持行动的灵活性。他们
在执行任务之前及期间应能从一种方案转为使用另一种方案。
10.确保长期支持。特种作战的方针、战略和援助项目必须是长久的、连贯的和可靠的。特种部队对自己的一切
努力要坚持到底,有耐心和保持不间断。
11.确保足够的情报。特种作战任务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执行者获得详尽的、近乎实时的和全来源的情报成果。在
战术级别上,只有特种作战部队才需要国家的和战区的情报。特种作战部队的情报搜集提纲对情报支援力量会提出大量
的要求。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分清情报搜集的轻重缓急,注明哪些是对完成任务必不可少的情报、哪些是供参考的
情报。
12.寻求保密与协同间的平衡。在制定计划和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保密、缩小情报范围和保
证关键人员参加制定计划工作之间的矛盾。过份强调保密、往往导致协调不周,影响任务的完成。

(三).特种部队的任务

特种部队主要用来遂行以下五种任务;
一、非常规战
非常规战是一种范围广泛的包括叛乱或其他武装抵抗运动的军事和准军事行动,它除了实施间接的颠覆、破坏、情
报搜集和脱险行动外,还进行游击战和其他直接的低能见度、隐蔽或秘密的直接进攻性行动。非常规战持续时间较长,
主要由当地武装或代理人的部队实施,这些部队不同程度地接受外国的编组、训练、装备、支援和指挥。特种部队的职
责是对当地抵抗组织进行指导、训练和援助。
二、外国内部防卫
外国内部防卫是一国政府的民间和军事机构参与另一国家政府的旨在防止被颠覆、失去法律控制和叛乱的任何行动计
划、特种部队在这种部门间协调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为东道国编组、训练、指导和帮助军事和准军事部队。通常只有在
联合的和部门间的大规模行动中,特种部队才非常适合在反叛乱中执行外国内部防卫任务。在反叛乱行动中,特种部队
可在东道国国内或国外作战。它还可在战区的战略后方遂行外国内部防卫任务。
三、直接行动
直接行动是特种作战部队遂行的短期攻击和其他小规模的进攻行动,旨在占领、摧毁和损坏特定的目标,或捕获与抢救
特定的人员,以及摧毁特定的物资器材。进行这种作战行动时,特种部队可以采取下列手段:
l、运用直接攻击、突袭或伏击战术;
2、埋设地雷和使用其他爆炸物;
3、从空中、地面和海上平台实施远程火力攻击;
4.为精确制导武器提供求瑞制导;
5、进行独立的破坏估动。
典型的直接行动包括:攻击重要目标;切断重要的交通线或破坏其他目标体系;捕获、救援或后送特定的人员或物资。
四、特种侦察
特种侦察即特种作战部队在平时、冲突或战争的任何环境中运用目视观察或其他搜集方法,获得或核实现实的或潜在的
第 48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敌人的能力、意图和行动等有关情报、在战争期间,特种部队通常向敌深远后方派出特种部队小队搜集与监视战区司令
部及其下届军团司令部关心地域内的敌情,提供急需阶情报。在冲突中,特种部队可遂行战略、战役和战术级的特种侦
察任务。特种部队还可通过特种侦察获取特定地区的有关气象、水文或地理特征的资料。特种侦察包括目标搜索、地区
评估和查明打击效果。特种部队使用与军远距离监视部队相似的战场侦察和监视技术,但特种侦察往往技术更先进。
五。反恐怖行动
反恐怖行动是政府的民间和军事机构采取的进攻性措施,以防止、遏制和消灭恐怖主义活动。特种作战部队在这种部门
间协调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其特殊能力,预防、预先制止和解决国外的恐怖事件。特种作战部队可逐行或支援下列
反恐怖行动:抢救人质;从恐怖组织手中寄回敏感物资;袭击恐怖分子的永久性基地。
参加反恐怖行动的特种部队仅限于那些在战区紧急计划中选定的,并经特别编组、训练和装备的特种部队。它们通常在
国家指挥当局或联合司令部司令官指挥下行动。
特种部队除了遂行以上五种主要任务以外,还遂行安全援助、人道主义支援、其他安全保卫行动、反毒、搜索与救援以
及特别行动等项附带任务。

(四).作战编成与指挥的组织

特种作战是一种联合作战行动,通常要求在待种部队各级建立灵敏的、统一的作战编成和指挥与控制结构。下面着重阐
述陆军特种部队的战斗编成与指挥关系。
一、作战编成
1.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
美军战区通常建立战区一级的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并由战区司令官通过它对派到本战区的各军种特种作战部队实施统
一的作战指挥和作战控制。在战时联军作战情况下,这个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可以发展成为一个联军机构。
有时,战区司令官可以组建特种作战联合特遣队,对所属分区(作战区)指挥官进行支援或在某一职能领域实施高度机
密的特种作战。联合特种作战特遣队~般由被支援地区的指挥官实施作战控制,也可直接受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的作战
控制。陆军特种部队群和营的司令部在得到其他军种的加强时,也可作为特种作战联合特遣队的指挥部。
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对配属的特种作战部队实施直接作战控制,把战区司令官的战略指导变为一系列支援战区战
略和战局计划的统一的特种作战行动,并具体计划特种作战部队遂行任务的方法。
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可兼任战区司令官的特种作战参谋。在这种情况下,联合特种作战司令官在战区的联合作战
中心设一个由自己指挥的特种作战参谋组,履行特种作战的特别参谋职责。
2、陆军特种作战特遣队
陆军特种作战特遣队以特种部队群(营)或别动队团(营)为核心组建,混合编有特种部队、别动队、特种作战航空特
遣队、支援特种作战的心理战、民事、通信分队以及必要的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分队。陆军特种作战特遣队司令部
的作用与常规合成部队旅司令部相类似。陆军特种作战特遣队司令官和参谋人员直接与负责支援的战区陆军特种作战支
援司令部协调,以获得所需的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它通常由该特遣队司令官实施战斗指挥,作战中,可由下达特
种作战任务的或与之配合作战的战区以下各级作战部队指挥官实施作战控制或战术控制。
3、特种部队基地
作战中,特种部队通常在战区的后方和前方建立必要的基地,以便以此为依托遂行各种特种作战任务。特种部队一般建
立两种基地:作战基地和中间前进作战基地。另外,它还视情况建立其他基地设施。
(1)特种部队作战基地
特种部队作战基地是由特种部队群利用建制和配属的兵力兵器在城区后勤地幅内建立和管理的指挥、控制和保障基地,
它主要是一个计划和协调中心。在特种部队作战基地内,群长和参谋人员将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的作战指示变为
营的计划和营遂行战术任务的行动方案。特种部队作战基地的具体任务是:
①计划和指挥特种部队作战,包括协调下底前进作战基地的行动;
②确保所属各营获得充分的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
③使特种部队群的行动与上级、左邻和被支援的司令部保持协调。
(2)中间前进作战基地
中间前进作战基地是由特种部队营建立、管理和使用的指挥、控制和支援基地。它可以隶属于也可以独立于特种部队作
战基地。隶属的前进作战基地是一个中间基地,其指挥官直接向特种部队群群长报告。该基地不具有象特种部队作战基
地那样广泛的计划和协调责任,其指挥官和参谋人员根据群长的指示制定计划和执行任务。独立的前进作战基地是一个
分支基地,其指挥官直接向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陆军特种作战联合特遣队、安全援助机构或某个主要的常规部队司令
部报告。中间前进作战基地及基地的特种部队管可遂行地区支援任务,即计划和实施某一特定作战区的所有特种作战行
动或支援某个特定的常规作战部队,也可以逐行某种职能性的任务,即在特种部队群的整个作战地区逐行由群长下达的
第 49 页
美军作战手册
特定的特种作战使命。中间前进作战基地的具体职能是:
①按照上级指示,计划和实施特种部队行动;
②训练、指挥与支援所属特种部队小队,并确保其进行准备和部署;
③同上级、左邻和被支援的司令部协调本营的活动。
(3)前方作战基地
前方作战基地是由特种部队连建立、管理和使用的指挥、控制和支援基地。前方作战基地是小型的、轻型的和任务型
的,前方作战基地内各个分队的职能类似于常规部队的机动战术作战中心或战斗辎重队。前方作战基地一般在不建立中
间前进作战基地情况下建立,供特种部队连以此为依托支援和实施连规模的外国内部防卫一类的具体行动,并利用它来
进一步扩大特种部队作战基地或中间前进基地的控制范围。一般来说,前方作战基地可以作为特种部队连以下分队l~
6个A作战分遣队、1个B分遣队的出发和返回营地、无线电中继站或支援基地。
4.战区陆军特种作战支援司令部
该司令部是战区陆军下属的一个职能司令部,主要任务是计划和协调实施特种作战的战区陆军所辖的特种作战部队的支
援与保障活动,包括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以及对美军其他军种和盟军的特种作战部队的此类支援。该司令部通常
向战区陆军司令部派出特种作战支援组,问战区联合司令部或向战区陆军军事情报旅的军(不含)以上情报中心派出情
报支援小组,向战区陆军司令部的地区司令部及战区陆军的其他职能司令部派出特种作战联络组。
二、各种情况下的指挥控制夫系
特种作战部队的指挥控制关系,依下列情况而定:任务;作战持续时间和范围;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的要求;安全
(保密)考虑;通信能力;规定的特种作战行动的控制等级;特种作战部队的配置与活动地区;预设战区还是应急战
区;平时、冲突时期还是战争时期;等等。
1.战区已建立后勤地幅情况下
在这种场合,战时和应急作战中非直接支援常规作战行动的特种部队可能实行以下指挥机制:(1)将特种部队群配属给
战区联合司令部所属的战区陆军司令部,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仅对其实施作战控制。(2)在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建立
有1个独立的前进作战基地、直接控制一部分战区特种部队的作战行动的情况下,该独立的前进作战基地直接接受战区
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指挥。(3)在设有特种部队作战基地的情况下,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进一步扩大其对特种作战分队
(连及分遣队)的控制权。(4)当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所控制的陆军特种部队群在1个作战基地上直接指挥、控制和
支援特种部队在战区的所有行动时,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通常对其实施高度集中的指挥控制。上述指挥控制机制通常适
用于特种部队遂行安全援助或外国内部防卫任务等场合;有时,在实施非常现战、特种侦察或直接行动和支援东道国反
叛乱行动时,也建立此种指挥机制。
在另外一些场合下,老特种部队小队作为安全援助小组在东道国内执行安全援助任务,则该国家内的美国安全援助机构
(包括特种部队小队)受战区联合司令部司令官的作战指挥;若派出1个特种部队小队执行外国内部防卫中的非安全援
助任务,则由战区联合司令部司令官通过作战指挥系统(特种作战司令部)实施作战指挥;若在某国部署1个特种部队
营,对付大规模叛乱,则同上一种情况一样,亦由战区联合司令部司令官通过作战指挥系统实施作战指挥,并由驻该国
的美国安全援助机构主官实施作战控制。
2.已建立联合特种作战地域情况下
联合特种作战地域是分配给战区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实施特种作战的一个陆地、海上和空中区域。战区联合特种作战司
令部或特种作战联合特遣队司令部司令官将具体的联合特种作战地域(或其中的部分地域)分配给一位特种部队指挥
官。特种部队行动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当地部队的规模和编成、敌情、政治形势影响着部署在联合特种作战地域内的特
种部队小队的数量和编成以及指挥关系。
(l)当情况不十分明朗,当地部队规模较小或当地部队训练有素,只需进行少量的协调时,可将一支专门的特种部队
A分道队或B分遣队部署在一个联合特种作战地域内。该分遣队通常可直接与前进作战基地的参谋人员就所有作战、管
理和后勤保障事项进行协调。
(2)在联合特种作战地域的幅员、敌情或当地部队的性质使单一的特种部队指挥系统不能有效地实施作战行动附,可
以两个或更多的A分遣队或B分遣队同时实施渗透,并各自建立指挥部。各分遣队直接与前进作战基地的参谋人员就所
有作战、管理或后勤保障事项进行协调,而分遣队之间通常不进行横向通信联络。
(3)当联合特种作战地域内的活动扩大时,可派一支专门的B分遣队建立一个地区司令部或在地区司令部里充当顾
问,由核地区司令部指挥在下属分区内的特种部队小队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下属特种部队小队与B分遣队就所有作
战事项进行协调,B分遣队再与前进作战基地参谋人员直接协调,而备下属特种部队小队继续就所有日常管理和后勤保
障事项与前进作战基地参谋人员直接协调。
3、协同常规作战部队作战情况下
特种部队在协同常规部队作战或在常规作战部队的作战地带内行动时,依情况建立不同的指挥控制和协调关系。
(1)一般要求
为保持特种部队的作战行动与常规部队军事行动的协调一致,特种部队群长或营长可将一个特种作战指挥控制分队(一
个加强的B分遣队)同被支援的常规部队指挥所配置在一起,特种作战指挥控制分队队长向被支援的指挥官提供有关执
行支援任务的特种部队小队的能力和局限性方面的意见,并提供所需要的通信联系。

第 50 页
美军作战手册
特种作战指挥控制分队要使特种部队的行动与常规部队的作战和情报需求保持一致;协调常规部队对特种部队的支援;
接受来自特种部队小队的特种部队作战、情报和获取目标的报告;消除特种部队行动与被支援的常规部队行动之间的冲
突;协助常规部队司令部制定会合计划。执行支援任务的特种部队小队由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还是由有关的常规部队司
令部实施作战控制,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2)几种具体场合
在以下情况下,通常由常规部队司令部对已投入作战的特种部队小队实施作战控制;常规部队指挥官要求特种部队小队
提供专门支援;常现部队奉命在特种部队作战的区域内遂行任务;常规部队接近联合特种作战地域,需与特种部队会
会。
特种部队作战分遣队在集团军的关心地域内作战时,或者当集团军的作战地域包含了联合特种作战地域时,集团军司令
它通常通过配置在~起的特种作战指挥控制分队对其实施作战控制。若军的作战地域也包含了联合特种作战地域,并且
军和特种部队的行动直接相互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战区司令官通常命令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将其对特种部队小
队的作战控制权移交给军长。特种作战指挥控制分队队长直接控制已部署的特种部队小队,前进作战基地指挥官保持对
该小队的指挥(非作战控制),并继续提供管理和后勤保障,特种作战指挥控制分队队长随时向前进作战基地指挥官报
告在自己控制下的特种部队小队的状态和活动。
在某些情况下,一支特种部队可能接受常现机动作战部队的作战控制,或得到常规机动作战部队的配属,最常见的场合
有:在反叛乱环境中,受特种部队支援的当地武装部队需要增加战斗力量进行特别的合成兵种作战;实施直接行动或特
种侦察行动的特种部队小队要求得到常规部队的配合和增援;在叛乱的武装冲突阶段实施全合作战或会合后作战;在应
急作战中,陆军特种作战特遣队的指挥部是作战地域内最高陆军指挥机构。

(五).计划的制定

一、计划制定程序
联合特种作战目标的选择是特种部队指挥官制订计划和战斗准备工作的基本依据。美军战区特种部队必须以此为依据,
制定周密的特种作战计划,并使其与战区的战局计划密切结合。特种部队作战计划的制订在战区一级通常是从联合特种
作战目标的选择开始的。战区司令官一般建立一个联合目标选择委员会来指导战区目标的选择,包括特种作战目标的选
择。
在特种作战方面,联合目标选择委员会的任务是:
(1)根据战区司令官有关选择特种作战目标的指示和使用特种作战部队的方案,确定特种作战目标及其先后顺序;
(2)接受下属部队指挥官(包括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必要时还包括被支援的盟军部队指挥官)提出的特种作战目
标,将其综合分类,排除相互冲突的目标,确定目标的先后顺序;
(3)赋予特种作战司令部评估、计划和执行的任务;
(4)确定支援需求,并向有关机构下达保障任务;
(5)责成军种情报机构各单位为目标选择程序提供情报支援。
当一支特种作战部队提出计戈u攻击的目标、目标系统或目标地区时,联合目标选择委员会通常将其纳入任务分配简明
计划,一起提交给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目标小组。然后,目标小组指定一支合适的特种作战部队对已下达的任务代为制
订具体的作战计划。在特种部队中,通常由负责在该地区执行这项任务的特种部队群代为制订作战计划。
收到任务分配简明计划后,特种部队群负责制订计划的军官召集本群的目标评估组,分析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下达的任
务和作战方案,并且提出若干行动方案。根据目标评估组的意见,特种部队群群长发出最初的制订计划指令,并命令群
的参谋为各行动方案准备参谋评估报告。
群的计划军官将群长的决心化为初步的群长判断,并通过特种作战司令部目标小组上报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然
后将其提交联合目标选择委员会批准。
联合目标选择委员会将其列入获准的目标系列中,并确定其先后顺序,尔后责成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拟制实现该目标的
特种作战计划预案。
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应指导特种部队制订执行计划,并指导其他有关的特种作战部队制订支援计划。战区特种作
战司令部的命令中应规定联合支援的相互关系,并赋予制订计划的特种部队群对任务的执行有进行协调的权力。
特种部队群群长根据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的任务分配简明计划和其他指示,制订全面计划,包含可供灵活执行的
老于紧急作战方案。
特种部队各级周密地选择目标和制订计划的工作通常要用几天或几周的时间来完成适当的战场情报准备以及进行派遣特
种部队小队的准备。
特种部队群群长和营长根据制订计划的程序,向其下属指挥官下达任务,着重强调战斗前的计划制订和训练。特种部队
指挥官必须列出任务需求的先后顺序,并提出完成基本任务的区分表,尔后将其以具体任务的形式下达给所属特种部队
作战分遣队。
第 51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受领了实际任务后,司令官应确定是否不经更新或修改现有的特种作战计划预案即能执行这项任
务。若没有特种作战计划预案,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必须采用紧急制订计划的程序。
二、制订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中间前进作战基地或特种部队作战基地指挥官制订计划时应考虑的主要事项是:
l、作战样式(如低能见度或秘密行动);
2.渗透、再补给和撤离的方法;
3、作战范围和持续时间;
4、作战环境(允许、部分允许或不允许活动的有关规定或条件);
5.能否借助当地支援机构;
6、电子威胁、紧急发射和环境条件制约情况下的通信需求;
7.情报搜集手段(目视观察、照相、潜入、技术侦察);
8.交战规则和其他与任务有关的法律或政策上的考虑因素;
9.掩护条件。
此外,还应考虑特种部队小队可能使用的特殊器材,如卫星通信和其他特种通信设备;隐蔽的武器2搜集情报的特种器
材,如望远镜、夜视器材、电子监视和测向器材、秘密潜入装置以及遥感系统;末端引导设备,如雷达应答机和激光目
标指示器;核生化防护服或器材等。
特种部队群群长必须与战区陆军特种作战支援司令部进行协调,以便得到足够的器材,满足特种部队作战分遣队的紧急
需要(包括投入战斗前进行器材使用和维修的训练)。

(六).各种情况下的行动方法

一、非常规战
非常规战的实施一般区分为七个阶段,各阶段的行动如下:
1.心理准备阶段.此阶段旨在让非常规战行动潜在地区的抵抗组织和民众接受外部支援和特种部队小队尔后的援助.
特种部队要在和平时期与当地人土进行正常的接触,以便使友好国家的民众有接受美国的外部支援和特种部队援助的充
分心现准备。
2、初期接触阶段。在特种部队小队渗入作战地区进行非常规战以前,美国政府的其他机构通常与抵抗组织已有接触。这
种接触对于判断作战地区的抵抗潜力、判定美国与抵抗组织的利益和目标的一致性是十分重要的。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
应组织力量设法从作战地区秘密接出~位抵抗运动的领导人,由他在隔离的设施内向特种部队小队介绍情况,并在整个
渗透过程中一直充当特种部队的向导。
3、渗透阶段。在此阶段,特种部队小队携带补给物资和装备,秘密渗入联合特种作战地域,与抵抗组织建立接触,并与
中间前进作战基地建立最初的通信联络,尔后前往游击队基地或其他安全地点。渗入作战地区后,特种部队小队即开始
不断了解该地区的情况,对渗透以前掌握的情报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4.组织阶段。组织阶段的主要活动是:
(1)特种部队小队通过表示对抵抗组织领导及其事业的理解、信心和关心,与其建立友好关系,并帮助其发展抵抗组
织。
(2)特种部队小队长和抵抗组织领导人要在指挥与控制方面取得一致意见,建立起有效的指挥系统。特种部队小队的成
员通常要具体协助相应的抵抗组织领导人开展活动,并充当其顾问。
(3)积极向抵抗组织领导人提出有关组织工作的建议,并充分考虑以下因素:现有抵抗组织的战斗力;抵抗组织与当地
居民的合作程度;敌方的活动和安全措施;联合特种作战地域的政治疆界、自然地貌、潜在的攻击目标、人口密度和其
他特点;居民之间、各抵抗组织间的宗教、民族、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异;预定作战行动样式的范围;美国对抵抗组织
的影响程度。
(4)建立和健全地区司令部。此种地区司令部是当地抵抗组织与待种部队的联合指挥与控制机构,负责指挥、控制、
协调和支援作战地区的所有抵抗活动。地区司令官由当地抵抗运动领袖担任,特种部队小队长充当地区司令部的顾问。
5、扩建阶段。在扩建阶段,抵抗组织的骨干应深入到能够成功地进行作战的组织之中,召募和训练新成员,组建和装备
新的游击队和抵抗网。特种部队小队应帮助抵抗组织进行情报搜集和目标分析,同时也进行指导和帮助做好后勤保障工
作。特种部队小队长必须监督抵抗组织的召募工作,以防抵抗组织用特种部队提供的支援,在终止敌对状态以后再进行
第 52 页
美军作战手册
一场有损于美国利益的冲突。
6、作战阶段。破坏性行动是作战阶段的基本作战行动。其攻击的主要目标系统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路、通信设
施、电力、淡水供应、油料供应和防空系统。实施破坏性行动的主要手段是突袭、伏击、布雷和狙击行动。在实施布雷
和狙击时,可通过下述行动来支援空袭和伏击;阻止敌军从目标地区脱逃;掩护友邻部队撤退;迟滞敌人的反击和增援
行动。
特种部队小队长应密切协调抵抗活动,以补充和支援常规军事行动。这种协调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将抵抗组织的作战行动
纳入战区情报搜集计划的实施;确保抵抗组织的脱险、破坏和颠覆活动能进一步实现抵抗组织和美军战区司令官的目
标。
随着抵抗组织的发展壮大,抵抗组织和特种部队小队可以进一步展开下列作战行动:
(l)实施欺骗和进行节省兵力的作战行动,保证常规作战部队指挥官在其他地区集中使用兵力;
(2)进攻敌防空和纵深攻击武器系统,以支援常规部队指挥官实施对敌主要兵器的火力压制;
(3)切断或封锁目标地区的进出通道;
(4)在一段时间内占领重要地形地物或设施,以支援常规部队实施机动;
(5)在一段时间内夺占重要设施(如桥梁、隧道、水坝、电厂和通信设施),以防敌人破坏;
(6)扰乱和破坏敌人的指挥、控制、后勤和储备系统,以配合常规部队指挥官的纵深作战行动;
(7)牵制敌人对主要作战地区的注意力,并分散其主要作战地区的兵力兵器。
7.解散阶段。即抵抗组织在特种部队小队的支援下实现了其预定目标后,就应解散。其影子政府成为国家的新政府,
莫抵抗部队成为或并入新组建的国家军队。为防止新政权出现内部纷争,以至发生国内战争,特种部队最初应留在作战
地区内,帮助抵抗组织进行道散工作和内部宣传巩固工作,确保美国的控制和影响力。
二、外国内部防卫
支援外国内部的防卫,目的在于援助外国加强内部安全防卫力量,对忖和消灭叛乱活动。美军支援外国内部防卫时,通
常至少向该国派出持种部队小队,若活动规模不断扩大,亦可派出特种部队连,以至营、群,并在东道国建立作战基地
或前进作战基地。为完成支援外国内部防卫的任务,特种部队通常要参与下列活动:
1.帮助训练。特种部队小队为受援的东道国部队制订、建立、推进和实施集中的训练计划,为东道国特定的部队进行
单兵、指挥官和部队集体的训练。
2.进行指导。特种部队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指导。一种是特种部队小队对东道国特定的军队或准军事部队进行作战上的
指导和援助。另一种是将单个的特种部队士兵派到或配属给安全援助组织,临时或长期担任顾问。
3、情报战。主要是收集作战地区和叛乱组织的情报,包括叛乱组织战斗序列的情报,以及破坏或摧毁叛乱组织的政治和
情报基础,保证正确制定反叛乱计划和实施反叛乱作战。
4.心理战。特种部队士兵要就心理战在内部防卫和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方面开导其东道国同行,然后进行指导,帮助
东道国部队制订和实施有效的心理战计划。
5、军队和民众同的协调工作。特种部队顾问要帮助东道国军队制订有效的民事计划,以发动民众支援东道国政府的内部
防卫发展计划。特种部队的军队和民众的协调工作还包括对东道国政府和军队的民事援助。
6、平民与资源管制。对平民与资源实施管制,目的在于使这些资源不被叛乱组织所控制,而为东道国政府所用。平民
与资源管制措施包括发放人员证件和特许证;实施宵禁、旅行管制、配给和物价管制,设检查站等。东道国政府在实施
平民与资源管制时,必须让人民相信;对平民与资源管制所带来的不便,受责怪的应是叛乱者而不是东道国政府;政府
代表人民的长远利益;叛乱分子的活动危害人民,必须采取平民与资源管制措施;叛乱分子是人民的敌人,不能给他们
支援和补给;忠诚的公民必须完全自愿服从管制计划,以表明他们本人、家属及其村落站在政府一边;在叛乱的威胁减
弱后,政府将缩减和取消乎民与资源管制计划。
7、战术作战。美军特种部队在作战方面主要是参与和指导、支援东道国的武装部队实施巩固战、打击战,以及在偏远地
区、边境和城市等地区实施战术作战行动,以创造一个平衡发展的安全环境。~切战术作战行动均须与内部防卫、情
报、民事和心理战活动结合起来。
(1)巩固战。巩固战是~种长期保障平民安全的作战行动,一般在东道国政府控制的地区进行,其目的是:使叛乱分子
在平民中孤立起来;使平民免受叛乱分子的影响;破坏叛乱分子的组织基础。
巩固战通常区分为以下4个阶段实施:
A、准备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划定作战地区;建立情报资料库;估计并领取作战和维持作战所需要的物资;训练、
编组和装备部队;制订作战计划。
B、进攻阶段。主要实施以下行动:将参加战斗的各部队机动至作战地区;建立安全的作战基地,展开部队;摧毁、击清
或清除作战地区的叛乱部队;按预定计划发动攻击、围剿,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破坏叛乱的组织基础;恢复东道国政府
对该地区的全面控制。
C、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有以下主要行动:采取平民与物资管制措施,组织严密的战斗巡逻和其他战术作战行动,将叛乱
第 53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分子与平民隔离开来;实施短期军队助民行动计划;编组和扩充准军事自卫部队;进~步摧毁叛乱的组织基础;继续实
行平民与资源管制,加强心理战,迸~步争取民众。
D、完成阶段。主要是继续完成发展阶段的任务;将作战控制权移交给东道国有关的民政机构;将保卫平民安全的任务交
给当地的准军事部队和警察;将巩固战扩大到邻近地区。
(2)打击战。打击战是在政府与叛乱分子相互争夺的地区或叛乱分子控制的地区内进行的~种短期的战术作战行动。打
击战要阻止叛乱部队扰乱东道国稳定形势的努力,以支持巩固战。其目的是:摧毁叛乱部队及其根据地;使叛乱部队得
不到支援;切断叛乱部队的渗透路线和交通线。
打击战主要是进攻战,其特点是以高度机动的小型作战部队,采用硫开的作战队形,寻找并确定叛乱部队的位置。一旦
发现叛乱部队的位置,打击部队即发动攻击和追击,并加以歼灭。若叛乱部队隐蔽起来,打击部队则恢复战斗巡逻,查
朗叛乱部队的藏匿之处,在他们得以喘息、重新编组和恢复战斗之前将其歼灭。打击战的另~个特点是,在实施军事打
击的同时,结合实施政治打击,把叛乱者彻底孤立起来,使其无法从民众中得到人力、物力、经费和情报。
(3)偏远地区作战。偏远地区作战是一种在叛乱分子控制的地区或政府与之争夺的地区进行的作战行动,旨在建立民众
支援东道国政府而不支持叛乱分子的安全地区。偏远地区可能是少数民族、宗教团体或其他与外界隔离的少数民族的聚
居地,它们可能位于东道国的内地或靠近有主要渗透路线的边境地区。参加偏远地区作战的部队除了常规部队外,还有
经过特别训练的准军事部队或非常规部队。美军的特种部队小队主要是参与、指挥和支援偏远地区作战,以制止叛乱活
动,摧毁叛乱分子在偏远地区的根据地。特种部队小队还收集有关叛乱组织意图、在人口稠密地区发展组织的情报,实
施心理战和民事计划,以争取偏远地区民众支持政府的军事行动。必要时,协助政府召募当地人参加偏远地区的准军事
部队或非常规部队,协助政府部队作战,封锁和切断叛乱分子的渗透路线。特种部队小队应对东道国非常规部队进行指
导和帮助,使之采取类似于叛乱分子的方式进行作战,并设法为其提供更多的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
(4)边境作战。边境作战是东道国警察、海关或准军事边防部队的职责。但当叛乱的威胁严重化附,需要使用正视部
队进行边境作战。特种部队小队的任务是:对东道国部队进行指导和帮助,防止或制止叛乱分子和物资秘密通过国境
线,断绝叛乱部队的外援,包括外部庇护所。边境作战还要达到以下目的:查明和切断叛乱分子的地面渗透路线;摧毁
在邻近边境地区的叛乱部队及其根据地;搜集和报告有关叛乱分子的能力和意图的情报。 实施边境作战时,由于要
实行平民资源管制,为消除边境部落和少数民族的反感,通常要加强心理战,以争取他们的支持。
(5)城市地区作战。城市是叛乱组织竭力控制的目标,除了政治上、组织上、经济上的活动外,还广泛进行恐怖活
动、破坏行动和心理战。特种部队小队的任务是,在所属和配属的宪兵和反情报人员协助下,指导和帮助东道国保安部
队、警察和作战部队实施城市地区作战,以摧毁叛乱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核心;制造叛乱分子之间的不和;摧毁威胁东道
国政府的叛乱分子的组织基础。
三、直接行动
直接行动是指在战术武器系统射程或常规作战部队纵深作战地域以外实施的特种部队战斗行动。遂行直接行动时,特种
部队小队可实施直接突击、袭击、伏击或姐去,以及独立四秘密的破坏活动,埋设地雷和其他爆炸物,为精确制导武器
提供末端制导。特种部队可使用常规枪支弹药或特种枪支弹药,以压制或摧毁指定的关键目标,或者打击指定目标系统
的要害部位,如敌军高级司令部、军事工厂、通信中心,主要仓库、核贮存设施、重要防空设施、叛乱分子或恐布分子
的基地等、除攻击指定目标外,特种部队小队还遂行下列任务:捕获特定的敌方人员或获取特定的敌方物品;营救美国
或盟国的战俘、政治犯、被敌方拘禁的其他特定人员;查明、识别和抢救跳伞的飞行人员、正在寻求接受美国控制的军
政领导人,或尚未被敌国拘禁的其他特定人员;查明、识别和回收核化武器、返回地面的卫星、机密文件或其他敏感物
品。特种部队实施直接行动时通常采取以下四种方式:
l、完全由特种部队小队单独实施;
2、由特种部队、其他特种作战部队和美国常规部队组成一支混合部队实施;
3、由特种部队与其率领的外国特种作战分队联合实施;
4.由特种部队与其训练和指挥的外国特种作战分队联合实施。
特种部队的行动样式依其任务、规模、行动方式和战术技术而定,包括小至由2人组成的小组实施的秘密破坏活动,大
至由1个加强特种部队连实施的袭击和伏击,以特种部队小队实施的战斗搜索(巡逻)与救援。
直接行动不同于非常规战和外国内部防卫,主要是由特种作战部队在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指挥和控制下实施的行动。
在非战争的情况下,国家指挥当局指示有关的战区联合部队司令官计划和实施紧急的特种部队直接行动。在战争期间战
区联合部队司令官有权指挥特种部队的直接行动,并通常采用以下方式通过小区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实施指挥控制:
下达任务特种任务;规定交战规则;下达其他有关任务的指示。
四、特种侦察
由特种部队实施的特种侦察行动分为两大类:战场侦察、监视和秘密情报搜集。战场侦察和监视要求使用标准的巡逻战
术和技术。这类任务常常是在所需时间少或缺乏常现火力支援和补给手段的条件下进行的,参加侦察的人员通常穿着无
法让人辨认的衣服和使用人们无法查明的器具进行侦察和监视活动。秘密搜集情报通常要使用美国情报系统专用的通信
请报和人工情报搜集技术。在危机情况下或在其他非战争的条件下,特种部队小队均可遂行独立的秘密搜集情报任务。
特种侦察包括以下内容:与当地抵抗组织进行初次接触,估计其抵抗潜力;搜集政治、经济、心理和军事战略情报;搜
集重要的军事战斗序列情报,如核生化作战能力和使用企图、第二梯队投入战斗和高级指挥机构的位置等情况;搜集军
事技术情报;捕捉和监视敌指挥与控制系统目标、部队集结、纵深攻击武器、交通线和其他具有战略或战役价值的军事
情报;查明人质、战俘或政治犯拘留设施的位置并加以监视;侦察火力突击效果;进行气象、地理或水文侦察,为特定
的空中、地面、海上作战提供情报支援。组织实施特种侦察时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负责指挥控制的前进作战基地必须在放纵深内的关心地域建立侦察与监视网系统,以加强侦察的可靠性和评估敌机
动速度的能力。
第 54 页
美军作战手册
(2)受领任务后,前进作战基地指挥官应判定与被支援的已方指挥官有关的敌人可能的行动路线。在监视每一条行动
路线肘,全来源情报整编组应决定特种部队小队在哪些地点便于观察、在哪些地点便于及时报告情况,以便使被支援的
指挥官及时获得准确的情报,迅速作出反应。
(3)受领任务的各有关特种部队小队应明确它们在关心地域内的具体监视地点,并计划在这些地点周围的其他任务。
(一).两栖作战--序言
基本观点与作战原则
类型与任务
兵力区分与登陆队形
登陆场的选择
火力支援系统
指挥系统
先期作战和先遣部队作战
两栖作战的实施

美军的登陆作战又称两栖作战,是美军的主要作战样式之一,在对外作战中,特别是在应急作战中,是其常用的一
种入侵手段。美军从其长期进行的大小数百次两栖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登陆作战经验,形成了较完备的两栖作战理论。
80年代以来,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结合现代两栖作战的特点,其两栖作战理论和登陆作战方法获得了新的发展,两
栖作战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更成为美军应付地区冲突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基本观点与作战原则
一、基本观点
1.两栖作战是一种进攻作战样式
两栖作战是由海军和登陆部队(通常有空军部队)搭乘舰艇自海上何敌岸实施的协调一致的登陆(着陆)行动。两
栖作战是一种进攻作战样式。渡江河作战、海上后勤输送虽具有两栖作战的某些特点,但不属于两栖作战的范畴。
2、两栖作战的指导思想是机动战思想
两栖作战的基本作战指导思想是机动战思想。1989年美国海军陆战队颁发的舰队陆战队作战条令(FMFM
I-l)充分肯定了机动战思想在两栖作战中的指导作用。机动战思想强调:通过一系列迅速、猛烈和出敌意外的行
动,创造一种急剧变化的战场态势,使敌人无法采取反应性行动,从而达到破坏敌人的凝聚力,瘫痪敌人,使其无法作
为一个整体协调一致地发挥战斗作用的目的。在空间上,机动战思想要求避强击弱,通过快速机动获得地形位置上的优
势;在时间上,则要求采取各种行动创造一种快于敌人反应速度的作战节奏,以获得时间上的暂时优势。机动战思想是
与火力消耗战思想不同的一种作战思想,但机动战思想并不否定火力的作用。相反,它更重视火力突击的作用,强调火
力要在极短时间内达成预想效果,强大火力是实施机动战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在决定性的地点集中火力和部队对敌实施
打击不仅可造成敌人的有形毁伤,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造成敌心理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瓦解。机动战思想还突出了垂直登
陆的地位和作用,新的空中机动工具(如 MV一22A偏转旋翼飞机)使用后,突击梯队将有1/2,甚至2/3从空
中突然机降至敌纵深实施有力的打击。
3、两栖作战的主要目的是在敌岸夺取一定地域(岛屿)
两栖作战的目的是;在敌岸夺取一定地域,以便展开部队实施地面作战;夺取岛屿或某~地区,建立海、空军前进基
地,为尔后作战行动创造条件;夺取教主力集团的滨海翼侧或后方目标,牵制敌人,配合陆上正面军队的作战行动;夺
取战争资源或阻止敌人使用某种资源;扶植某种势力集团;显示武力等。
通常,一次两栖作战要求达成一个目的。
4.两栖作战通常分为五个阶段
(1)制订计划阶段一一是指从下达最初指令到上船前为止的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最初指令中规定的任务确定
基本决心和拟制各种计划,并完成上船前的其他一切准备工作。
(2)上船阶段一一是指部队、装备及补给品按计划在指定的地点装载上船这一阶段。
(3)演练阶段一是指根据预定作战计划进行预演的阶段。从时间上来说,可在航渡之前进行,也可在航渡过程中进
行。可进行综合演练、司令部演习和独立部队演练。上船之前的演练主要是演练两栖登陆作战的基本战术和技术。
(4)航渡阶段一是指从上船点向目标地域运动这一阶段。到达目标地域海上梯队区后,航渡阶段结束。
(5)突击上陆阶段——是指主力到达目标地域海上梯队区至完成两栖作战任务为止这一阶段。此阶段是两栖作战的决
定性阶段,要完成上陆和子占登陆场的任务。
夺占登陆场后部队的后续作战行动不是两栖作战的内容,因而不成为两栖作战的一个阶段。
二、基本原则
在两栖作战的筹划和实施过程中,美军条令强调运用以下基本原则:
1、集中原则。美军认为,集中是作战的通用原则。两栖作战是一种最复杂最困难的作战样式,因此,更需要集中优
势的力量才能确保两栖作战的成功。美军不仅强调集中优势的登陆兵,而且更强调集中优势的海军和空中力量,以确保
第 55 页
美军作战手册
今取和保持制海机和制空权。此外,还强调集中电子战、情报、后勤及其他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力量。
在作战实施过程中,则强调集中航空兵、导弹、舰炮火力突击对方的远程兵器、抬挥与控制系统、登陆海滩附近的
防御阵地及后续梯队、预备队等目标。在兵力运用上,则首先强调集中快速机动部队,于取登陆场内的重要目标。
2.快速原则。快速是指行动的敏捷性。快速原则运用于时间上是指作战过程中的节奏,即连续协调地快速作战;
运用于宇间上是指作战的速度,即快速运动的能力。快速就是要超过敌人的反应速度。速度优势可使己方于取主动,支
配战场,迫使敌人处于被动地位。快速是达成突然性的先决条件。
在两栖作战实施过程中,美军强调采取各种手段,加快突击上陆的速度,在故作出集中兵力反应之前,平取关键性
的目标。
3、突然性原则。美军认为,两栖作战的成功与否,突然性具有决定性意义。所谓突然性,就是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
间和地点.用敌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打击敌人。突然性并不是使敌人不知道,而在于即使敌人知道了,也来不及有效地采
取反应性行动。突然性的主要作用是心理上的效应一一使敌人陷入瘫痪,即令这种瘫痪是局部的和暂肘的。实现突然性
的手段主要有:快速、保密、欺骗以及灵活选择登陆的时间和登陆的地点。在登陆地域内,即使两栖佯动若达成了突然
性,登陆得手,也可以演变成为主要登陆方向。突然性一旦达成,就要尽快地利用其最初的震撼效果。但突然性的达成
往往有一定困难。如未达成,会导致重大损失。因此,不能把全部赌注押在突然性上,必须有多种准备
4、大胆原则。美军认为,大胆是指指挥官在对作战空间、时间、部队和数量等进行精确计算和深思熟虑的谋划的
基础上果断地、创造性地运用作战方法的能力。大胆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大胆与胆小怕事、无所作为和鲁莽蛮干毫无共
同之处。

(三).类型与任务
美军的两栖作战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两栖突击
两栖突击是通过攻占敌岸一定目标地域并巩固所占领的地域而达成作战之目的的一种两栖作战类型,是一种大规模
两栖作战。其主要任务是:
l、实施登陆突击,夺占登陆场或岛屿,并加以巩固;
2.为实施尔后地面作战创造条件,或为建立前进海、空军基地和后勤基地创造条件。
二、两栖撤退
两栖撤退是指从敌岸用海军舰艇从海上撤退部队以达成退出战斗、转移兵力之目的的一种两栖作战类型。其主要任
务是:
l、保护即将撤退的地区的上船点及附近海区,为两栖撤退创造条件;
2.将人员、物资和装备装载上船;
3.将人员、物资和装备转移至指定地域。
三、两栖佯动
两栖佯动是用显示武力的方式以达成欺骗敌人、诱使其采取有利于己方的行动之目的的一种两栖作战类型,其主要任务
是:
l、对选择佯动的方向,实施逼真攻击,采取其他隐真示假措施,牵制和欺骗敌人;
2、相机撤出,参加主要登陆突击或转移至指定地点。
与此相似的一种方式是两栖阳动,即以部分舰艇和登陆部队在非登陆方向上的近岸海域显示力量,而不真正抵岸登陆。
其目的也是欺骗敌人。

四、两栖袭击
两栖袭击是指使用小分队从海上向敌岸发起突然袭击,短暂占领目标,然后快速撤退以达成获取情报、毁伤指定目标、
营救人员或撤退物资装备等目的的一种两栖作战类型,其主要任务是:
l、实施袭击,攻占预定目标;
2.安全撤出。
在上述四种两栖作战类型中,两栖突击是主要的类型。两栖突击的规模依作战的目的等因素而定。它通常是大规模的两
栖作战,可能是战役作战以至战区联合战局的一部分,也可能是独立的战役行动。

第 56 页
美军作战手册
两栖佯动和两栖袭击规模较小,通常是配合两栖突击的战术行动。

(四).兵力区分与登陆队形
根据两栖作战的目的、任务、敌防御兵力及防御性质,可编组不同规模的特遣部队。常见的编组形式有联合两栖特遣部
队、两栖特遣部队、陆战两栖旅和陆战两栖分队。
一、联合两栖特遣部队
联合两栖恃遣部队由海军陆战队、海军舰队和陆军、空军编成。在遂行大规模两栖作战时,采取此种编组形式。
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司令官根据需要,将所属部队编为海军特遣舰队、登陆部队和空军部队。通常还编组先遣部队。
海军特遣舰队的任务是输送、支援、掩护和保障登陆部队完成登陆任务,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海军特遣舰队下辖若干
特遣大队,各特遣大队完成特定的任务。
登陆部队的任务是实施突击上陆,夺取、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并为实施尔后的地面作战创造条件。军规模的登陆部队通
常编有l-2个陆战师,2-3个陆军师,l-2个陆战队航空联队,炮兵和其它支援部队,分别完成特定的任务。登陆部
队登陆队形通常编为突击梯队(部队)和后续梯队(部队)。
军规模的两栖战役,编配的空军兵力可达2至数个空军联队,其主要任务是与海军航空兵协同,夺取登陆目标地域的制空
权,为登陆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火力支援、战场空中遮断以及空运空降兵和物资装备等。
二、两栖特遣部队
由海军陆战队与海军部队编成,必要时可编入空军部队。在遂行规模不大的两栖作战时采用此种编组形式。两栖特遣部
队通常由1个陆战师、1个陆战队航空联队、1个勤务支援大队(有时外加一些独立旅),加上海军部队,必要时加上空军
部队编成。有时也可由数个陆战师、数个陆战队航空联队和勤务支援大队与海、空军部队编成。
当两栖特遣部队的登陆部队由1个陆战师、1个陆战队航空联队和1个勤务支援大队编成。

(五).登陆场的选择

登陆场是登陆地域的陆上部分。登陆地域在两栖作战计划中初步确定c根据最初指令的要求,制订两栖作战计划时,应
从目标地域内初步选择数个可能的登陆地域(l个基本登陆地域,几个预备登陆地域),以后在航渡过程中,根据更详
细的情报加以明确,并在到达登陆地域后进一步确定登陆场。
登陆地域是两栖作战部队从海上向岸上发起进攻的作战区域,包括海上(含水下)、陆上和空中三部分区域。因此,选
择登陆地域时,要求充分考虑登陆部队和海、空军部队的作战要求。选择登陆地域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利于登陆部队的突击上(着)陆行动。要求海岸浅近纵深内有便于机降、空降的地域,同时要求海岸线较为平直开
阔,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有利于登陆兵和物资装备从水面上陆;
----陆地域内要有可供利用的机场、港口,或者有可以迅速修复的机场、港口,或者具备迅速构筑临时机场、港口的条
件,以便建立海、空军基地和后勤补给基地;
-----利于海军和空军的活动;
----敌防御有薄弱部位或可造成其薄弱部位;
----利于达成突然性。
在航渡至距岸约400海里的海域时,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司令官和登陆部队司令官在综合分析了最新获得的情报之后,
从两栖作战计划中初步选择的数个登陆地域中,最终确定登陆地域。
在航渡至距岸约200海里的海域时,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司令官和登陆部队司令官最后确定登陆场。
登陆场是两栖作战部队最终要夺取并巩固的陆上地区。登陆场的正面和纵深大小,主要依据展开地面部队实施尔后陆上
进攻和建立后勤补给基地所需要的空间来确定,有时还包括建立海、空军前进基地所需要的空间。
各级登陆场的正面和纵深如下:
级别 正面(公里) 纵深(公里)
军 50-70(2个师) 25-40
师 30-40 15-20

第 57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团(旅) 8-10 4-8
营 2-3 1-2

登陆地域和登陆场确定后,应在登陆场内或其附近确定垂直登陆的着陆区和着陆场。着陆区通常选择在敌纵深距岸15~
60公里、便于机降(或空降)的地区。选择着陆区和着陆场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防御设施薄弱,没有妨碍机降和空降的障碍物,附近无敌预备队;
----便于向岸滩发起进攻,以配合水面登陆部队夺取登陆场,或使干就近组织防御,以阻止对方预备队开进,或便于摧
毁对方主要目标;
----地形较平坦,有一定着陆面积。
1个机降营通常需要1个着陆区,l个机降连需要1个着陆场。营需要确定2~3个基本着陆场,同时还要有预备着陆
场。每个着陆场的面积约1一2平方公里。

(六).火力支援系统

一、对火力支援的要求
1.建立全面的对敌优势
美军条令指出,为取得登陆作战的胜利,两栖作战部队应占有对敌“海军优势”、“地面兵力优势”和“压倒一切的空
中优势”;有时登陆部队兵力没有达到预期优势,但只要海、空军占有优势,也可实施登陆作战。海、空军优势,就其
作战能力来讲,主要体现在使用各种高技术的与一般的武器以火力打击敌方的能力、美军强调,用于火力支援的兵器数
量必须能够满足登陆作战的需要。
2.及时、精确、有效
美军要求,航空兵、舰炮、导弹、炮兵火力必须能及时、精确、有效地支援海军、登陆部队的一切行动,强调使用高技
术武器及一般武器,准确及时地摧毁已发现的重要目标和阻碍登陆部队突击上(着)陆的防御设施,通过有效的海、空
攻击作战夺取并保持制海权、制空权,孤立登陆地域,瘫痪敌方指挥、通信和后勤系统,削弱敌抵抗意志,保障海军、
登陆部队在海上(含水下)、空中和地面的行动自由,顺利完成各种任务。
3、立体、全纵深
美军两栖作战的火力支援,是在目标地域全纵深内的空中、地面、水面和水下进行的,强调使用各种打击兵器,组织立
体化火力系统,对敌岸防的全纵深及其战役后方实施全方位打击。为夺取制空权,注重摧毁能用于目标地域作战的所有
敌前后方的空军基地、机场及导航、侦察系统,要求组织登陆地域内的空战,组织防空兵的时空防御以及对敌后方的空
中遮断、导弹突击。为夺取制海机,要求使用强大海、空兵力进行海战,突击和封锁敌方海军基地、港口,以反潜武器
和潜艇消灭敌方游艇。为孤立目标地域和保障登陆部队顺利突击上陆,夺取、巩固登陆场,要求以各种火力摧毁、任制
某些重要目标和防御设施,封锁敌军所有通往登陆地域的接近路。
4、周密计划,统一控制,密切协同
美军条令指出,两栖作战比其它作战样式更为复杂。为及时、精确、有效地进行火力支援,必须周密地制订航空兵、舰
炮、野战炮兵和防空炮兵(包括导弹)火力支援计划。目标地域内的空中火力支援、舰炮火力支援和野战炮兵火力支
援,在作战的不同阶段由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司令官或登陆部队司令官进行统一指挥和控制。密切协调主要指;各种火力
支援计划在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司令官负责和协调下制定;按规定的程序由清和运用支援火力,并由统二的火力支援协调
机构协调,确保航空兵、舰炮、野战炮兵火力支援协调一致;航空兵、舰炮火力支援与登陆部队的作战行动协调一致;
航空兵、舰炮火力支援与海军作战行动协调一致。
二、火力支援武器的组成
美军条令指出:“飞机、舰艇和地面炮兵是两栖作战的主要支援武器”
1.飞机
包括海军舰载机、陆战队飞机、空军飞机、陆军飞机。在军规模的两栖作战中,用于火力支援的飞机(包括攻击直升
机)可达1000架以上,其最大作战半径可达1300公里以上。
2.舰炮(包括航地导弹、多管火箭炮)
舰炮最大口径406毫米,最大射程56公里,能有效地支援水线至敌纵深25公里范围内的岸上作战;舰地导弹(“战
斧”巡航导弹)射程达1260公里,俞中率极高。军规模两栖作战中,用于组成火力支援舰群的舰只可能有:战列舰2~
3艘,巡洋舰8~10艘,驱逐舰14~16艘,火箭炮舰若干。舰载“战斧”巡航导弹可达280故以上,127毫
米以上舰炮可达100门以上,其它舰载战术导弹、火箭炮若干。
3、野战炮兵(登陆那队建制炮兵)
登陆部队突击上陆时,登陆部队的建制炮兵尽早上陆,占领发射阵地,协同舰炮火力、航空兵火力支援登陆部队岸上作
第 58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战。有时,在登陆部队突击上陆前,以一部分远程炮兵在已夺得的岛屿上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支援登陆部队的突击上
陆。
4、防空炮兵(包括防空导弹)
登陆初期,主要以海军作战舰只上的防空兵器和航空兵的战斗机部队担任对空防御。登陆部队上陆后,尽快展开其建制
防空兵器,为整个登陆部队提供中、低空对空防御。支援的空、海军战斗机部队积极展开登陆地域及其周围的空中战斗
巡逻,有重点地掩护敌矾最可能的接近方向,确保登陆部队的安全。
三、火力支援的控制与指挥
四、火力支援的任务
1.突击上陆前大力支援的任务
(l)先期作战
先期作战,即“支援性的作战行动”,在两栖作战开始前进行,由战区部队和联合两栖特遣部队之外的海军舰队与敌方
进行海战、空战,突击敌方空、海军基地,交通枢纽和后勤设施等,以夺取制框权和制空权,全般掩护两栖部队的集结
与航渡。先期作战可在大规模两栖作战发起前十几天,几十天实施。
(2)先遣部队作战
先遣部队通常提前几天出动,其作战行动与先期作战紧密衔接。主要通过实施空中作战,海上作战和预先火力准备继续
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制空权,孤立目标地域,摧毁敌抗登陆防御重要目标。
2.突击上陆阶段的火力支援任务
(1)继续与敌空军、海军作战,夺取和保持制空权与制海机。
(2)火力准备。海军火力支援舰群、航母战斗舰群及其他基地上的航空兵按预定计划在登陆海域梯次展开,使用航空
兵火力、舰炮火力、舰地导弹(有时可有地面炮兵参加),对岸上目标实施猛烈的火力突击,摧毁和压制登陆海滩和空
降、机降地区及其附近的敌防御阵地、炮兵阵地、防空兵器及其它防御设施;摧毁敌方指挥、通信、侦察系统;摧毁、
封锁敌交通枢纽、后勤设施;消灭和压制敌纵深内集结或机动的装甲——机械化部队;掩护海军支援部队完成扫雷、开
辟航道、水下爆破、排除水际滩头障碍物等任务。
(3)支援突击上陆战斗。使用各种火力支援武器对登陆部队实施直接支援。
航空兵,继续突击登陆前已开始突击的目标和新发现的目标,按计划和听从地面部队指挥官的召唤,对地面作战部队进
行近距离空中支援。
舰炮火力,在气垫登陆艇、人员登陆艇、两栖突击车渡或垂直登陆(机降)部队的先头波接近海滩或机降地域时,由直
接火力支援舰只按计划自水际向岸上纵深或自机降地域向四周延伸射击,对登陆兵的上陆、着陆行动进行直接火力支
援。登陆部队上陆、着陆后,火力支援舰群根据登陆部队作战的进展情况,不断调整火力支援计划,有效地支援登陆部
队夺占登陆场的战斗。
对登陆部队的纵深火力支援,由全般火力支援舰只担任。担任全般火力支援的舰只拥有观察手段,一般均受领一定的责
任支援地段,负责以远程舰炮火力和导弹火力压制和消灭其责任地段内的已知目标,攻击临时目标,切断敌交通线,压
制敌炮兵。
地面炮兵紧随突击梯队或以一部分编入突击梯队尽早上陆,迅速占领发射阵地,以便直接地、最有效地支援登陆部队的
岸上战斗。

(七).指挥系统

美军两栖作战的指挥层次多,相互关系比较复杂,作战实施过程中其指挥控制权随作战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移交)。
一、联合两栖作战指挥关系的确立
实施大规模两栖作战肘,通常由最高指挥当局或战区联合司令部下达最初指令,规定组建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当由海军
(有时有空军参加)实施两栖作战时,则组建两栖特遣部队。各军种联合实施大规模两栖作战时,通常任命一名海军军
官担任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司令官,同时任命海军特遣舰队、登陆部队和空军部队和其它有关部队指挥官,并且规定其指
挥关系、职责和权限。
二、各指挥官的权限、职责和相直关系
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司令官对整个两栖作战负责,在两栖作战的全过程中对所属部队实施全权统一指挥,海军特遣舰队司
令官在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司令官的指挥下,对参加两栖作战的海军部队以及上防前的登陆部队实施指挥和控制。登陆部
队指挥官由陆军军官或海军陆战队军官担任,在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司令官的指挥下,对登陆部队的岸上作战全面负责,
但在上船、航渡和上陆前的各阶段对登陆部队的调遣只有建议权。空军部队指挥官由空军军官担任,在联合两栖特遣部
队司令官的指挥下,在登陆兵上陆以前的各阶段对两栖作战目标地域的整个空中作战实施指挥。空军部队指挥机构在岸
上展开后,则编入战区或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空军部队的序列,遂行对地面部队的支援任务。
第 59 页
美军作战手册

三、控制权的移支
登陆部队在岸上建立起指挥协同机构和必要的导弹、舰炮火力控制设施后,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司令官即适时将海军的舰
炮、导弹火力支援的控制权移交给登陆部队指挥官。此时,登陆部队指挥官可直接向火力支援舰大队下达火力支援的任
务,并监督其实施。登陆部队在岸上建立起指挥协同机构,并设置了必要的空中支援控制设施后,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司
令官即将登陆目标地域的空中作战和空中支援的控制权移交给登陆部队指挥官.

(八).先期作战和先遣部队作战
一、先期作战
先期作战,指联合两栖特遣部队的先遣部队未抵达目标地域之前,由其他海军舰队和战区部队实施的支援性作战行动。
先期作战不属于两栖作战范畴,但必须满足将实施的两栖作战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孤立目标地域,夺取目标地域的制
海权、制空权,削弱敌方的抵抗意志和后续作战支援能力。当敌方海、空军比较强大,抗登陆防御比较坚固及后续支援
能力较强时,往往需要单独组织先期海上作战和空中作战以及其它形式的特种作战。
在采用“超地平线突击登陆”样式的情况下,其先期作战具有更加广泛的内容。主要形式有海上作战、航空兵和海军远
程火力突击,特种作战等。目的是夺取目标地域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孤立战场,软化和破坏敌方的反应能力,牵制敌
人,使敌人相信在一个相当大的地区的任何地点都有可能登陆,为突击上陆,完成两栖作战任务创造条件。
海上作战。为了减弱或消除敌海军对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在航渡航线上和登陆地域的威胁,通常需要专门组织力量进行海
上作战,寻歼敌舰队以夺取制海权,在航渡航线和目标地域周围数百海里的范围内建立安全圈。
航空兵和海军远程火力突击。主要由战略空军、战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对登陆作战目标地域的广大地区的重要目标进行
火力突击,使其丧失对两栖部队的有效反应能力。这种火力突击持续多日,并分阶段实施。海军“战斧”舰地巡航导弹
主要对敌防御纵深内的重要目标,待别是硬目标进行突击。目的是孤立战场、夺取制空权,破坏敌人的抗登陆准备,制
造或扩大敌人薄弱的间隙。
特种作战。为了隐蔽作战企图和登陆地点,通常组织实施特种作战,包括采取战略、战役欺骗措施,实施电子战、心理
战、小分队渗透、佯动等。
二、先遣部队作战
联合两栖特遣部队派出的先遣部队,可于主力抵达目标地域前数日抵达目标地域。先遣部队抵达目标地域时,先期作战
即结束。先遣部队紧接着以航空兵、舰炮、导弹等对敌进行突击,目的是进一步夺取和保持制空权、制海权、孤立目标
地域,摧毁敌防御设施和远程兵器;同时在火力掩护下进行侦察,抵近近岸海域扫雷、爆破、排除水际与岸滩上的障碍
物,为主力安全航渡、突击上陆创造条件。有时,还可能进行夺取某些岛屿、建立支援基地的登陆作战。
主力抵达目标地域后,先遗部队作战即结束,其兵力按战斗编组分别编入各有关部队。

(九).两栖作战的实施

两栖作战的实施从登陆部队上船开始,经过演练、航渡、舰岸运动、突击上陆到夺取统一的登陆场结束。
一、上船
上船按照分散装载、隐蔽出航的要求进行。联合两栖特遣部队的人员和装备物资通常分散在相距数百公里乃至数千公里
的数个不同上船点装载上船,然后驶往指定海域会合。上船点的选择要求便于隐蔽作战企图和便于装备特别是重装备上
船,一般利用现有的港口码头进行,有时也可构筑临时码头。
装载的方法有战斗装裁法、行政装载法和综合装载法。战斗装载法是从便于部队技人登陆作战的需要出发,而不考虑装
载面积和空间的经济使用的一种装载方法。它通常按保持部队战术完 整性的要求和按一定比例将人员,武器装备和补
给品装载在同一艘两栖舰船上,以便卸载后能立即投入战斗。先遣部队,突击梯队多采用此法装载。
行政装载法是主要考虑充分利用舰船的装载面积和有效空间,而不考虑作战需要的一种装载方法。此法一般是同种装
备,物资(人员)或几种装备、物资装载在同一艘舰船上。采用这种装载方法,物品下卸后要经分发才能使用。后续部
队、装备补给品及非战斗物品常采用此法装载。
综合装载法即综合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装载。
二、演练
演练是在平时程序化训练的基础上,在航渡前或航渡过程中,依据作战计划在尽量接近实战的情况下进行的演练。主要
是演练登陆兵的卸载和上(着)陆动作,指挥与协同和通信以及有关部队的支援行动。也可在船上演练或用计算机进行
模拟演练。情况紧急时,可只进行部分演练而不进行综合演练。通过演练,达到熟悉计划的目的,并根据演练情况,对
两栖作战总计划或局部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 60 页
美军作战手册
三、航渡
航渡,又叫“向目标地域运动”。航渡从舰船由会合海域启航开始至主力抵达目标地域海上梯队区指定位置时结束。
航渡的队形,根据到达目标地域的先后时间编为登陆目前到达的航渡大队,登陆日到达的航渡大队和登陆日后到达的航
渡大队。一般情况下,先遣部队编为登陆目前到达的航渡大队,在登陆日前数天到达;突击梯队编为登陆日到达的航渡
大队,在登陆目或登陆目前一天到达;后续部队编为登陆日后到达的航渡大队,在登陆日后陆续到达。一个航渡大队一
般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运输舰大队,一个或数个登陆舰大队和其它支援大队组成。一个陆战师(旅)通常由一个航渡大
队负责输送。每个航渡大队,如果其舰船的航速相差较大,则可编为一个或数个慢速船队和一个或数个快速船队。慢速
船队先启航,快速船队后启航,两者在航线上的指定海域会合,然后快速船队超过慢速船队,首先送至目标地域。大规
模两栖作战中,为隐蔽作战企图和两栖部队的动向,通常要求在广大海域沿多条航线开进,至目标地域附近会合。
视航线上可能的敌情威胁,每个航渡大队通常指派数量不等的水面战斗舰只和潜艇护航,有时还可能有海军岸基航空兵
和战术空军飞机提供航渡掩护。
四、突击上陆
这一阶段是两栖作战的决定性阶段,关系到两栖作战的成败,同时又是两栖作战的最困难的阶段,要求进行严密的组
织,参战各军种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地行动,突击梯队要以最快的速度实施上(着)陆突击,后续部队要不失时机地上
陆投入战斗,迅速扩张战果,以达成两栖作战的目的。在这一阶段,主要的行动有:编织海上梯队队形,直接火力准
备,上(着)陆突击,夺取、巩固和扩大登陆场。
1.编织海上梯队队形
海上梯队队形是指运输舰大队及其掩护支援舰群发起登陆突击前在海上的展开队形。
联合两栖特遣部队登陆部队的突击梯队通常编为突击部队和后续部队。当抵达距岸约80海里的海上梯队区的,两栖舰
船和掩护支援舰群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斗力和最快地上(着)陆的顺序进入登陆地域。船坞登陆舰携带气垫登陆艇进
入距岸约25海里的阵位;两栖船坞运输舰携带气垫登陆艇在距岸约40海里处进入阵位;两栖攻击舰和通用两栖攻击
舰携带偏转旋翼飞机和直升机进入距岸约50海里的阵位;坦克登陆舰和两栖货船配置在距岸60海里左右的海域,水
面火力支援舰群在最前方展开,提供火力支援;航母战斗群在后方或翼侧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和水面防空支援;其它护
卫舰、潜艇在四周展开,组成屏护部队,提供水下、水面掩护。
2、直接火力准备
直接火力准备是在上级或者先遣部队组织的予先火力准备的基础上,对新发现的目标和登陆地域内敌人的防御配系实施
的猛烈的航空兵、导弹和舰炮火力突击。直接火力准备突击的重点是登陆海滩附近的防御设施及纵深内的重要目标。
火力准备从突击上陆前2~3小时开始至登陆兵进入上(着)陆点的安全界时止,此后转为火力支援。航空兵,舰地“
战斧”巡航导弹主要压制或摧毁敌防御纵深内的导弹发射阵地、机等空兵器、岸炮阵地、雷达、指挥所、预定着陆区及
附近的设施和兵力以及舰船、军港等目标,舰载中、近程导弹和力主要压制或摧毁上陆海滩及其附近的敌防御工事,岸
防炮兵阵地及水际滩头的天然或人工障碍物等,同时掩护两栖部队和登陆部队展开、换乘和实施舰岸运动。
3、突击上(着)陆
(1)突击梯队(即第一梯队师)突击上(着)陆,夺取师登陆场①师突击部队上(着)陆。陆战师的突击部队由陆战步
兵、坦克兵、炮兵及其它战斗支援部队编成。其兵力约为师战斗部队的三分之二(两个陆战团及支援部队)。突击部队
一部分搭乘偏转旋翼飞机和直升机上(着)陆;另一部分(主要是重装备部队)搭乘气垫登陆艇和两栖突击车上陆。搭
乘偏转旋翼飞机和直升机的突击部队编成“计划波”和“待命波”。在火力准备开始的同时或稍后,“计划波”在距岸
扣海里左右的水域登机,在战斗攻击机或攻击直升机的护航下,按计划时间发起上(着)陆突击。着陆后,向登陆海滩
方向或其他重要纵深目标发起攻击,夺占要点和重要地形,为水面登陆部队和后续部队抢占海滩和向内陆进攻创造条
件。“待命波”随时做好上陆突击准备,听从岸上指挥官的召唤上陆。在两栖佯动方向行动的垂直登陆部队视情况迅速
转移至主要登陆方向上的垂直登陆部队着陆区,以增强其攻击力量。
搭乘气垫登陆艇的突击部队(包括坦克、自行火炮等重装备)在距岸约30海里处从船坞登陆舰或船坞运输舰下水,从
距岸约25海里处发起水面攻击。其上陆分两种情况:当敌岸及附近防御较强时,气垫登陆艇将坦克和两栖突击车(每
艇可载3辆)输送至距岸约4000米或更近的水域下水,登陆兵乘坦克和两栖突击车以6~8节的速度由水面向岸滩
发起攻击。当故岸滩及附近防御被彻底摧毁或未设防时,气垫登陆艇将坦克、两栖装甲突击车辆等直接输送至敌岸,卸
载后,迅速形成一支联合机械化特遣部队,向登陆海滩发起快速进攻,夺占预定目标,配合师后续部队,夺取登陆场。
另一种情况是,水面突击部队分别乘气垫登陆艇和两栖突击车上陆。乘两栖突击车的部队从距岸16~21海里的船坞运输
舰下水,编波,到达距岸4000米的出发线,然后以高速向岸滩冲击。突击部队要求在60~90分钟内上陆完毕。
换乘通常以营登陆队为单位进行。两栖输送舰船到达换乘区展开后,根据统一的命令开始换乘。所需登陆艇,一部分由
两栖输送舰船自行携带,一部分由船坞登陆舰携带。由船坞登陆舰携带的登陆艇,在换乘区下水,根据种类和任务的不
同,分别到相关的舰船报到、换乘,尔后驶往会台区编波。坦克登陆舰尽量靠前,如敌火力威胁不大,坦克登陆舰则载
运坦克、装甲车辆抵浅水处、直接抢滩上陆编波是对换乘后的上陆工具按照上陆和陆上战斗的需要进行编组。依登陆工
具及装载的种类的不同分别编为坦克波、两栖突击车被、人员登陆艇波等。营登陆队通常编5~7波。第一波由坦克或
坦克和两栖突击车混合编成;第二、三波由两栖突击车编成;第四、五波山装载重装备的登陆艇编成;最后的艇破由装
载登陆步兵分队和其它人员物资的登陆艇编成。在开进过程中,根据指挥控制它的命令,各波依次超过攻击出发线,全
速向岸滩发起冲击。冲击出发线距岸通常为4000米,每波距离50~100米。第一波(坦克波)首先上岸,占领
海滩,并且不停顿地前进,攻占岸滩及附近的重要地形、目标,以掩护后续波抵滩上陆。登陆分队人员登陆艇抵滩后,
登陆兵涉水上岸。
在火力准备的同时,在先遣部队扫雷排障的基础上,继续对登陆艇航道进行扫雷和排障,为水面登陆创造条件。
②师后续部队上陆。陆战师的后续部队的兵力通常为1个陆战团及支援部队。后续部队在火力准备开始之后即在突击部
第 61 页
美军作战手册
队开始行动时,进入换乘区进行换乘、编波,尔后向前机动,根据控制官的命令或岸上抬挥官的召唤向岸进发,上陆。
换乘是指登陆部队的人员、装备和补给品由大型舰船改乘登陆艇、两栖输送车和直升机等上(着)陆工具,由航渡编组
变为上陆编组的行动。换乘在换乘区进行。换乘区是进行换乘的海域,最初的换乘区距岸约15海里以内。随着敌岸火力
的减弱,换乘区前移。如果敌岸防御薄弱或者遭到了有效的压制或摧毁,换乘区一开始就可以相当靠前,但距岸不应少
于5海里,以免影响登陆工具的会合编波。两栖车辆下水区尽量靠近师后续部队先头营上陆后,充分利用突击部队已经
取得的战果,迅速成陆上战斗队形,发起攻击,攻占指定目标,支援突击部队肃清残敌,巩固已占领的章登陆场,并在
稍作调整后,继续向前发展进攻。
后续营紧随先头管之后,从指定的或有利的方向和地点上陆。上陆后,迅速前进,支援先头突击部队粉碎对方的反冲
击,扩大团的登陆场,而后继续发展进攻。
师的战斗支援部队和战斗勤务支援部队跟随后续部队之后,通常不经换乘,利用已夺占的港口、机场或临时构筑的码头
直接上陆。上陆后,随即在岸滩大队的控制下展开后勤支援系统,战斗支援部队迅速加人师的进攻队形,展开支援活
动。
师后续部队全部上陆后,与突击部队紧密配合,粉碎对方的反冲击或反突击,攻占机场、港口或其它指定的目标,协助
突击部队建立完整的登陆场。师登陆场的正面通常为25~30公里,纵深为15~20公里。
(2)军后续梯队上陆,夺取和巩固军登陆场
军规模的登陆部队的后续梯队通常由陆军机械化步兵师或轻步兵师编成,视情况,空降师也可能编入后续梯队。
军后续梯队一般在登陆突击发起的一至数天后,利用第~梯队师手占的机场、港口,由大型运输舰船或商船将部队及装
备直接从港口卸载上陆,或由空军大型运输机输送,直接在机场着陆。
军后续梯队上(着)陆后的主要行动是二扩张战果,粉碎对方的反突击,在突击梯队师的配合下,夺占和巩固军登陆
场,建立尔后实施地面进攻的出发基地。军登陆场的正面视展开的先头梯队师的数量而定。若展开2个师,其正面为5
0~70公里;若展开3个师,其正面可能超过100公里。军登陆场的纵深通常达30~40公里。按照两栖机动战
理论,若敌对登陆地域的威胁较小时,第一梯队师上陆后尽量横向扩大登陆场,其1个师的正面,就可能达扣~100
公里。然后,再向内陆发展进攻,扩大登陆场纵深。发展进攻和扩大登陆场的行动,采取一般地面进攻战法,结合空(
机)降“蛙跳”战术实施。
(3)空降兵的行动
空降兵指陆军空降师或旅。在两栖作战中,空降兵的使用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联合司令部控制,作为影响整个两栖作战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空降兵兵力较大,达1个
师以上的规模。这时,空降兵的使用作为一种独立的战斗支援行动,不属于两栖作战范畴,但它必须满足两栖作战的要
求。其使用的时机有:一是在突击上(着)陆发起之前或同肘实施空降,夺占登陆场内或附近的机场、港口、交通枢纽
等重要目标,为登陆部队的上(着)陆建立“前进基地”。二是在突击上(着)陆发起之后,在关键时间和地点实施空
降,配合登陆部队的作战行动,以影响两栖作战的进程。
另一种是空降兵(旅或师)直接配属并编人登陆部队,由联合两栖特遣部队司令官和登陆部队司令官指挥。在这种情况
下,空降兵的行动是两栖作战有机组成部分,通常与搭乘偏转旋翼飞机和直升机的登陆部队配合使用。其使用的可能时
机是:在上(着)陆突击发起之前数小时,在敌岸浅近纵深空降(机降)着陆,抢占交通要道,桥梁、山灰D等重要地
从保障主力登陆部队突击上(着)陆;在作战过程中,配合后续登陆部队行动,实施不同规模的空降,抢占要点,或阻
敌预备队前出,或切断敌退路等,为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创造条件;或者作为两栖作战的后续梯队,在夺占了登陆场内或
附近的机场后相机着陆,巩固和扩大登陆场。
统一的军登陆场建立后,即调整登陆部队的地面部署,展开和建立统一的陆上作战指挥机构,集结兵力、兵器和作战物
资,并在岸上展开航空兵部队。此肘,两栖作战结束,联合两栖特遣部队解散。

(一).空中战役的保障

高新技术的发展使航空兵的武器和战术越来越复杂,因此,相应地要求建立有完善的支援系统来保障空中作战系统
的有效运转。空中战役主要作战行动都在空中进行,其保障工作更为复杂,’相互依赖性增大,技术上的要求进一步提
高,同时保障的对抗性也更加强烈。这些特点要求实施空中战役时更加严密地组织战役保障,以发挥保障系统的整体效
能;进行科学管理,以提高保障的快速反应能力;多种保障手段结合运用,以确保保障工作的稳定可靠。空中战役保障
的内容很多,包括情报、通信、领航、气象、电子对抗、空中加油以及战役伪装等。
一、情报侦察保障
美空军认为,及时而又难确的情报是空中战役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空中作战能力的增因,把搜集到的敌方国
家、地区和战场上的各种情报加以综合分析,是空中战役指挥官走下决心必不可少的步骤。其情报侦察的重点和主要内
容包括:敌人的对空防御能力和敌人使用对空防御力量的计划、突击目标的环境以及对目标的轰炸效果。这些重要情报
有助于空中战役指挥官制定或修正空中战役计划;确定或进一步调整兵力规模、编成和打击时间,制定新的作战方案,
对敌实施新的空中打击。
空中战役中,监视和侦察通常同时进行,监视主要是提供敌人发动进攻和造成威胁的预警,发现敌人活动的变化。
然后进一步组织侦察,加以核实,取得有关特别重大事件的详细情报资料,以使指挥官据以采取新的措施,有选择地使
用适当的空中兵力兵器打击敌方。
第 62 页
美军作战手册
情报侦察系统以卫星侦察监视为主,结合运用飞机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武官、谋报、特种部队侦察以及空中预
警机等。卫星(航天)侦察是空中战役的主要侦察手段,空中战役中一般可同时动用数颗至十多颗,严密覆盖整个战
区。主要有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照相侦察卫星等,通过空间照相、空间窃听等手段,获取敌方机场、导弹发
射场及空中或地面部队运动情况等战役情报。飞机侦察是空中战役的重要保降手段。美空军战术侦察机部队属航空队建
制,每个侦察机联队下辖l~2个中队,每中队编制飞机8~18架。除此之外,美空军还常常使用战略侦察机部队配合空中
战役中的侦察。空中战役中各种侦察机与预警机可占参战飞机总数的7%左右。主要采取照相侦察、电子侦察、空中监视
等手段,获取战场上战役纵深内敌方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工事构筑、交通运输及气象情报等。侦察方式有气象侦察、
预先侦察、直接侦察和效果侦察等。无线电技术侦察是获取战役情报的重要手段,可在地面或空中实施,在很宽的波段
范围内截听对方的无线电及雷达信号。此外,特种部队侦察和谍报武官侦察等,均可为空中战役的顺利进行提供有价值
的情报。
二、电子战支援
电子战的总任务是通过干扰、压制敌方的通信和各种电子系统,在特定的时间内夺取电磁频谱的局部或全面控制
权,破坏和削弱敌人的作战能力,保持和提高己方的作战能力。有效的电子战有助于降低己方参战飞机的战损率,提高
长期保存航空兵兵力的能力;在己方有选择地集中兵力突击重要目标时可减少参战飞机面临的危险,保证空中战役的顺
利实施。
电子战区分为电子侦察、电子对抗、电子反侦察、电子反对抗四个方面。电子侦察是使用电子侦察装置对敌方雷达
和通信系统等各种电子设备所发射的信号进行检测、识别、分析和定位,以查明其参数,为确定战役打击目标提供依
据。主要手段有侦察卫星、飞机、无人驾驶飞行器及地面侦察站等。电子反侦察用于屏护己方电子设备不被敌方技术侦
察发现、识别和定位,其主要手段有积极的光电干扰,直接摧毁敌侦察资源和隐蔽己方设备等。电子对抗是用专门的干
扰设备干扰对方的电子设施,使敌方电子设备失灵,主要有积极干扰和消极干扰两种。电子反对抗是保障己方电子设备
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主要是针对敌方施放干扰的种类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排除。例如,对付杂波干扰一般采取增强目
标回波信号和跳频等方法。
空中战役中,电子战的重点是侦察、佯动、干扰和摧毁。战役准备阶段重点加强电子侦察、摸清敌防空配系中的警
戒雷达、引导雷达、C3I系统,以及武器制导系统的配置情报和性能参数,为尔后实施电子干扰和摧毁创造条件,并用施
放干扰和无线电假通信相配合的方法进行电子佯动,欺骗迷惑敌人。在战役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电子干扰飞机件随掩
护或远距掩护以及突击机群使用自身电子干扰设备相结合的方法,对敌进行电子干扰或摧毁。电子战飞机在空中战役中
遂行护航任务时,通常以4~5架(有时8架)干扰飞机组成专门的干扰编队在突击编队前方3~5分钟的距离上飞行,在
中、高空用布撒金属箔片(条)、红外诱饵弹、积极干扰等手段掩护突击编队。到达作战空域后,干扰编队在指定空域
巡回飞行,对目标区域实施强烈的电子干扰,掩护突击编队攻击。
三、空中加油保障
在空中战役中,空中加油极为重要,提供足够的空中加油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参战飞机的特有灵活性和最佳效能,
可使参战飞机具备将部队集结于任何地点攻击任何目标的能力。反之,如没有加油机保障,空中战役中的作战或空运活
动都将难以连续实施。空中战役中,加油机数量根据战役规模确定,通常为数十架至数百架,出动架次从数十架次至数
万架次不等,最高可达整个战役出动总架次的16%。
空中加油能够昼夜进行,加油方法有硬管加油法、软管加油法和伙伴加油法等,加油会合方式有伴航会合、定点会合和
相迎会合等。空中加油程序为:首先划定空中加油空域,加油机先于受油机抵达会合点盘旋,在空中指挥控制飞机或地
面站引导下加油机与受油机会合,准确占位,沟通联系,然后按申请加油量加油。为轰炸机加油时一般为1:l,两机飞
行高度多取高空,时速 720公里;为战斗机加油时为 1: 4~l: 6,飞行高度 3500~7500米,时速500~750公里。因
加油机只有一个加油日,如为编队加油只能依次进行,先完成加油的飞机仍要在加油机尾后或一侧编队飞行,直到整个
编队加完油后才脱离。

(二).空中战役的实施

空中战役在战区战役中和相对独立地率先实施,也与地面及海上战役同时实施。战区空中力量的战役行动;依据统
一的联合战役计划和空中战役计划,集中控制、分散实施。对战役初期(一般为3昼夜左右),特别是首次空袭作战行
动,更加充分重视,预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尔后的作战行动则根据战役实施情况,依据前一天制定的空中突击计划
实施。航空航天部队在战役中的任务类型主要有:进攻性防空防大(反航空兵)作战,战略突击、空中途断作战和近距
离空中支援作战。强调上述作战任务之间密切协调,互相支援,整体实施,以获得最大作战效益,但在战役实施的不同
阶段,河有不同侧重点。
一、按计划实施
战区空军司令部根据最高指挥当局确定的战争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战区司令官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必须实现的军事目
标,制定空中战役计划,划分战役阶段,以便有效地运用适当的空中力量打击敌关键设施或力量重心。空中战役计划的
实施,一般通过“总攻击计划”和“空中任务指令”具体安排。
1、按“总攻击计划”分配每日的空中攻击任务
战区空军司令部为贯彻落实空中战役计划,通常提前一天制定次日的“总攻击计划”。在制定总攻击计划时,强调
始终贯彻最高指挥当局提出的战争目的、战区司令官的措示,并考虑目标的优先等级及气象和威胁、攻击武器的可利用
率及其适用性,以选择最佳武器系统组合,并把所有攻击系统纳入混合兵力编组。每日总攻击计划从总体上协调次日的
空中作战行动顺序和时间,控制每日的攻击行动,其中包括24小时全期内的攻击顺序、抵达目标上空的时间、目标编号
和目标类型,以及每个攻击编队所用的武器和支援系统的数量、类型等。
2.按“空中任务指令”具体实施空中作战行动
空中任务指令是每天的日程安排,它向各航空兵部队的飞行员提供执行总攻击计划所需的细节和指示。对飞机的每
次出击,都要就打击目标分配、航线计划、飞行高度、空中加油航线、燃油装载量、呼叫信号、敌我识别代码以及其它
细节做出安排。空中任务指令向执行任务的部队指挥官提供有关执行核任务的各方面的具体指令,包括目标、武器型
号、攻击机群的组成等,但不包括战术。空中任务指令的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目标和任务数据,以及电子
战和压制敌防空配系方面的支援活动;第二部分包括有关问题的具体指示,如通信频率、加油机和侦察
机支援、空中预警与控制飞机和覆盖范围、战斗搜索与救援保障、进出放空域的航线以及其它有关细节。由于空中任务
指令提供了单一而明确的攻击计划,因而陆基战术航空控制中心、空中战场指挥与控制中心、空中预警与控制飞机,有
可能切实有效地指挥、控制和协调全区内的所有空中作战与支援行动。
3.战役初期空袭的实施
空中战役初期空袭的实施,强调充分利用战区航空航天力量高技术优势。首先利用高技术电子战设备,夺取和保持
战役的制电磁权。其次利用隐身飞机和各种远程导弹,达成战役和战术突然性。在首次空袭时,一般利用隐身飞机、巡
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等摧毁敌指挥中心、重要机场等高价值目标,压制和摧毁敌一体化陆空防空体系,以期在战役初
期夺取制空权。在后续的作战行动中,高低性能飞机搭配使用,进行大规模空袭,保持空中优势。同时使用隐身飞机打
击敌对空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单个目标;并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敌重要目标昼夜连续不断地进行轰炸突击,增大杀
第 63 页
美军作战手册
伤破坏效果,减少己方飞机出动架次和战损率。为达成战役初期的空袭特别是首次突击的突然性,预先还要实施欺骗、
佯动,并与电子干扰相结合,突然使用秘密先进武器装备,利用夜间发起攻击,以减少本身损失和取得最大作战效果。
初期的空袭作战,通常现作战与保障飞机完成一次空袭所需时间、飞机完好率、机组人员数量、兵力分配情况等因素决
定出动强度。如在保持每昼夜出动2~3次的情况下,可对敌实施6~9农密集突击。航空兵通常以夜间(午夜、凌晨、拂
晓、傍晚、黄昏)突击为主,昼间突击为辅,以保持对敌连续压制,使其难以恢复、重建和补充。每次密集突击持续时
间一般为2~35小时。在具体实施中,强调特别重视监视、侦察、情报搜集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攻击系统、目标轰炸突
击效果判定系统间密切协同,形成整体作战能力。
二、按任务实施
空中战役也司依据任务重点不同分阶段(各阶段允许在某种程度上互相重叠)实施;若力量足够,也可合在一起同
时结合实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作战需要,作战任务重点可适肘转移。
1.进攻性防空防灭(反航空兵)作战的实施进攻性防空防灭作战是争于制空制无权的必要行动,其重点攻击目标二
一是敌人的预警及指挥控制系统,打掉这类目标后,敌人的监视、侦察和情报搜集系统便无法使用,从而敌人的其它系
统也无法投入作战;二是敌人的空军基地和导弹武器发射设施,在地面和海上集结的航空航天部队最易受到攻击,因而
强调只要有可能即采取破坏关键设施的方法,摧毁或压制改航空航天部队;三是敌人的陆基防空防大力量,使敌不能阻
止己方夺取预期的制空机,除采取空中突击外,还要求使用地面和海上部队,采取夺取或破坏敌人的基地、发射设施、
陆基航空航天预警、控制和防御设施等方式,支援进攻性防空防天作战。航空航天部队实施进攻性防空防天作战,压制
和摧毁敌防空防天系统的战斗行动主要有:
(1)实施欺骗和作动。采取无线电佯动、静默和佯动飞行、施放诱饵与电子干扰相结合的方法,隐真示假,欺骗和迷惑
敌人,保证突然袭击成功。
(2)实施电子战。使用强大的电子干扰大量与“硬杀伤”手段压制和破坏敌方的早期预警、目标捕捉、地面引导等雷达
和通信设施,特别是地空无线电通信、数据通信及导航系统;使用反雷达飞机等携带反辐射导弹摧毁敌目标引导和目标
跟踪雷达,同时发射诱饵弓;诱敌方雷达开机,尔后予以攻击;作战飞机则利用自身的干扰与告警电子设备进行自卫。
(3)突击敌防空指挥控制中心。主要使用隐身飞机携带精确制导弹从中空攻击,以巡航导弹从低空攻击敌防空指挥控制
中心的关键设施,瘫痪敌人的一体化防空体系。
(4)开辟突防走廊。为使一般作战飞机组成的突击编队顺利突防实施攻击,一般使用陆军部队的远程火炮、攻击直升
机、空军战术战斗轰炸机突击敌前沿预警雷达站;使用巡航导弹、陆军战术导弹、远程空地导弹打击航路走廊沿途的敌
防空阵地及其雷达设施,支援其突防。
(5)突击和封锁机场。使用陆军战术导弹、空射与舰射巡航导弹以及战略轰炸机、战术战斗轰炸机、攻击机,以反跑道
炸弹、燃烧弹、子母弹、定时炸弹、精确制导炸弹等突击敌机场跑道、油库、弹药库、飞行人员宿舍区、飞机库等要害
部位。也可用战斗机对威胁最大的机场进行空中封锁。
(6)与敌空军进行空战。使用先进的战斗机在空中预警指挥机指挥引导下,执行区域掩护和伴航掩护任务,与敌机进行
空战,歼灭敌空中力量,掩护突击兵力的攻击行动。
(7)攻击防空阵地和控制设施。一般由电子干扰机、空中掩护飞机和突击飞机组成突击编队,使用不同性能炸弹和空地
导弹攻击选定的防空阵地和控制设施。
另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强调以足够的力量执行防御性防空防天任务。在联合或联军作战中,战区空军司令部
通常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确定防御性防空防天作战的重点,其中特别强调对战役战术弹道导弹的防御和拦截。在战役
初期,美军尤其重视防御性防空防天作战,以挫败敌人的空中进攻计划,并给进攻
的敌空军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失。为获得强有力的防御能力,战区或联军空军司令部一般要负责组织整个战区的一体化防
空防大作战行动,对战区陆、海、空军地面、海上、空中和航天探测预警系统、拦截打击系统进行集中指挥控制,对敌
空袭力量进行整体抗击。航空航天部队要具备有效的预警、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并与陆基防空力量周密配合。空军
部队积极组织战斗机部队进行广泛的空中巡逻,实施防御性反航空兵作战;陆军地面防空兵器主要负责掩护作战集团、
机场、指挥机构等重要目标;海军的舰载防空武器系统率要负责舰队对空安全,舰载战斗机除掩护航母编队,执行外围
防空拦截任务外,还要掩护舰载攻击机的活动。各种防空力量互相支援、密切配合、互相加强,实施一体化防空作战。
2.战略突击的实施
空中战役中的战略突击,可在压制敌防空系统之前,使用隐身飞机进行临空精确轰炸,以及在敌防区外发射巡航导
弹、陆军战术导弹、远程空地导弹进行突击;也可在压制敌防空系统的同时或之后,使用多种手段进行空中突击。主要
是:使用战略轰炸机和战术战斗轰炸机突击敌战略指挥控制、通信设施,打乱放军最高指挥机构对其前线部队的作战指
挥;突击敌战略、战役战术弹道导弹发射场和机场、核生化武器仓库等,消灭敌人的战略还击力量;突击敌后续梯队和
交通线,破坏敌军的集中与展开;突击敌电力、石油、化学、核工业、航空工业等目标及后勤物资储
备,破坏敌战争潜力。战略轰炸机、战术战斗轰炸机可从战区内机场起飞,也可由战区外数干甚至上万公里以外机场或
本土基地起飞执行突击任务,沿途以空中加油机实施多次空中加油保障。对重点目标通常实施集中突击,对目标系统一
般采取同时突击的方法。突击时,采用多批次、小编队、多方向进入,导航星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导航,提高突击命中精
度和效果。
3、空中遮断作战的实施空中遮断作战
通常在空中战役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实施,区分为战场空中这断和空中这断。战场空中遮断的范围在己方部队前锋线
前方匕公里至150公里之间,主要由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的战术战斗轰炸机、战斗机、攻击机担负,并与陆军航空兵
的攻击直升机、地地战术弹道导弹、远程火炮等密切协同,合理区分打击目标和时间,以便共同压制、摧毁~线部队后
方的集群坦克、防空兵器、预备队、指挥所、炮兵阵地、补给线、桥梁、监路等。空中遮断则在150公里以外至数百公里
甚至达上千公里
之间的区域进行,其战斗行动可分为预有计划和临时性的两种。重点任务均预先计划,通常是对特定目标实施空中突
击,对单个目标或目标系统实施集中突击或同时突击。临时任务是对临时发现的目标实施突击。在突击目标的选定上,
强调首先打击敌作战集团及易遭攻击的运输线上的目标,如铁路、公路、桥梁、隧道、交叉路口、监路、运输车辆等;
其次是选择改急需的补给设施目标,如弹药和油料仓库及储存地、输油管道、物资来源地等。作战开始时力求使用最大
兵力,达到预定目的后,仍分配足够兵力施加持续不断的压力,特别是对后勤补给品运输的这断保持不间断,以彻底孤
立战场。
4.近距离空中支援的实施
近距离空中支援有时作为一个阶段纳入空中战役计划,有时视情况作为陆空协同作战的一部分单独组织实施。主要
是突击靠近己方地面部队的敌军目标,通常在地面战役发起直前和地面战役过程中实施。由于突击目标靠近己方部队,
放近距离空中支援通常需要周密进行协同和严密控制,以便有效地支援地面部队的攻防作战。担负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
的航空兵部队包括有:空军战术战斗机部队及海军舰载航空兵、陆战队航空兵的战斗机、攻击机、陆军航空兵的攻击直
升机。在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得到战略轰炸机部队的支援、为了协调一致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空中火力的效能,攻防
作战中通常综合使用攻击直升机、地面炮兵及战斗攻击机,在空军前进航空控制员及炮兵前进观察员的控制下,对己方
部队前锋线(前沿)的敌筑垒地域、战斗工事、炮兵阵地、坦克发射点、可疑的伏击地域、部队集结地、装甲纵队、指
挥机构等,实施有计划的和临时召唤的立体攻击。

第 64 页
美军作战手册

(三).空中战役的指挥与协同

一、空中战役指挥
1.指挥原则
空中战役指挥通常遵循为确保实现战役目标的一切行动均应由~名指挥官统一指挥的军事原则和航空航天力量集中
控制、分散执行的应用原则、空中战役参战兵力多、规模大、范围广,除战区航空航天部队外,还有地面和海上有关部
队参加,任务繁重,协同复杂,由一名空军指挥官集中实施指挥控制,对实现有力的行动协同,建立适当的兵力兵器运
用的优先顺序,充分利用其在战略和战役士的灵活性,减少内部冲突和争执,确保统一作战意图的实现等,具有重要作
用。一般由战区司令官或联军部队司令官指定战区空军司令官兼任战区空中战役的指挥官,同时兼任地区防空司令官和
航空空间控制指挥官,对战区所有空中部队进行协调,以确保集中力量实施空中作战,包括通过与战区其他军种司令官
协调,就分配飞机出动架次进行规划和协调,分配空中部队和安排任务,实现战区防空一体化,并负责满足战区航空空
间方面的需求。
2、指挥与控制机构
在战区空中战役中,通常由战区司令部下属的空军司令部及地面和空中控制机构组成一体化的指挥与控制系统。战
区空军司‘令部一般设空中作战指挥中心,由空中作战计划主任领导,下设指导、分配和目标选定处、空中任务指令
处、空中指挥部门处、电子战计划组、专门任务攻击计划组和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及其盟国空军的联络代表组等机
构。地面控制机构由战术航空控制中心及所属管制报告中心、管制报告站、各种雷达站和目标指示组等组成。空中指挥
与控制机构由空中战场指挥与控制中心(C-130E)、空中预警与指挥飞机(E-3. E-ZC)和联合监视
目标攻击雷达系统飞机(E-8A)以及前进控制飞机(OV-1O、OA-10)等组成。整个系统由计算机化、一体化的C4l(
计算机、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网络联成一个整体,同肘辅以其它通信手段,能够有效、稳定地保证空中战役中战
术航空控制中心的作战计划机构与战斗部队之间的联络和对执行攻击、支援任务的飞机的控制。
3、指挥控制程度
按照空中战役计划,战区空军司令部通过制定每日具体的“总攻击计划”和“空中任务指令”,贯彻战区司令官有
关调整空中作战计划的指示。各部队接到空中任务指令后,联队或大队一级再制定详细的任务执行计划和战术,明确区
分出动、待命和预备的机组人员和飞机。对执行突击和空战任务飞机的指挥引导程序一般是:从出航到进入作战区域
前,依靠战术航空控制系统的地面控制机构引导,进入作战区域后主要由空中指挥控制飞机指挥引导,进人目标区后,
以机群或编队的领队长机指挥为主,空中指挥控制飞机指挥引导为辅。
二、空中战役中的协同
1.协同原则
协同是航空航天力量作战运用的基本原则之一。空中战役中的协同,包括航空航天力量的内部动同和与地面、海上
力量以及联军的外部协同。关于航空航天力量内部协同,美空军认为,在兵力众多、任务繁重、情况复杂的空中战役
中,各部队内部协调一致地遂行作战任务对战役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他们各自遂行单项作战任务对战役所起的作用。
航空航天力量与地面及海上力量的外部协同,旨在加强地面及海上部队的战斗效能,或获得地面及海上部队的加强。在
战区战役中,空中力量单独或以空中力量为主组织的空中战役,可能独立实施,也可能与其他战役同时
实施。不管在何种场合,空军均需与地面和海上部队进行必要的协同。空中战役与其他战役协同的组织工作,由城区或
联军部队司令官主持,美军或联军各军种部队司令官参加。
2.航空航天力量内部的协同
空中战役中,影响航空航天部队内部协同的主要因素包括:战役目标及其与战略、战术目标的关系;敌方特点、战
争的特征和战区的特殊性及位置、参战的空天资源,以及航空航天力量的多用途性,等等。在战役级,其内部的协同应
体现以下话点:充分发挥空天资源的作用,合理地计划和使用空天资源,实现战区战役指挥官的意图;统观战区全局,
确定使用空军部队的时间、地点和种类;为作战部队创造取胜的最佳时机;根据任务的执行情况和作战指挥官修订后的
意图,及时调整作战部署和任务。与此同时,还要对航空航天部队的战斗行动进行内部战术协同。例如,突击编队在任
制敌防空配系的飞机和战斗机掩护下,组成一个严密的攻击整体实施协同作战;使用适当的电子战机群支援突击编队的
战斗行动;以隐身飞机编队协同巡航导弹突击,共同打击敌防空指挥中心、防空阵地或关键目标;派出适当数量的加油
机在适当的空域为作战飞机进行空中加油,等等。总之,在制定空中任务指令计划时,要求保证所有参战力量实现密切
协同,以发挥整体作战威力。
3.陆空协同
战区战役中的陆空协同作战由战区或联军部队司令部统一组织实施。在联合战役计划指导下,陆军部队的作战行
动由战区陆军司令部组织实施,空军的作战行动由战区或联军空军司令部组织实施,强调空中战役与地面战役密切协
同,互相配合,空中战役为地面战役创造条件、地面战场上的作战行动由军(不含)以上有关的战役司令部的战术作战
中心和空军司令那战术航空控制中心分别组织实施,并最终在战区陆军司令部和战区空军司令部一级按照上级的统一指
示和意图进行协调。战区陆军和空军司令部要就空中战役中使用空中力量遂行空中这断、战场空中这断、近距离空中支
援作战以及双方联合压制敌防空配系的行动进行密切协调,以保证陆空军部队顺利实施火力与机动,防止误伤己方部
队,同时区分陆军攻击直升机部队和空军攻击机部队的作战任务,避免对目标的重复攻击。关于陆、空军在联合压制敌
防空配系、空中遮断和近距离空中支援方面的申请与协调程序,
4.海空协同
战区内的海空协同作战,也由战区司令部统~组织实施。空中战役中,空军支援海军作战的一切活动,事先由战区
海军司令部提出申请;战区空军司令部根据海军的要求,与战区海军司令部共同制定计划,进行必要的协调,尔后由战
区空军司令部具体组织实施。空中战役要与海上战役、登陆战役密切协同,紧密支援,通过空中战役中的某些行动为海
上战役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并协助于取制空权、制海权。空军部队和海军与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的战斗行动要密切协
同,互相支援,形成整体空中作战能力。

(四).空中战役的兵力编成与区分

一、空中战役的兵力编成
1.规模
空中战役规模是指实施战役作战的空间范围和参战兵力数量。主要由战役目的、敌我双方情况和战场条件等因素决
定。前苏军在80年代中期前曾估计,美如以华约为目标实施空中战役,其纵深可达千公里,战役持续时间为3昼夜,出动
作战飞机2000~2500架,日出动量可达5000~7000架次。从美袭击利比亚和海湾战争等局部战争中美实施空中战役价情
况看,一般战役纵深达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持续时间数天至数十天,投入各型飞机上百架至数千架,日出动量数百架
次至数千架次,整个空中战役最少数百架次,最多可达数十万架次(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共投入飞机2700架,空中战
第 65 页
美军作战手册
役历时38天,共出动飞机10余万架次,投弹近10万吨)。越南战争中,“滚雪”行动历时3年8个月,出动飞机307万架
次,投弹643万吨。空间范围由大气层内到外层空间。参战兵力陈航空兵外还可能包括各类卫星数十个和航天飞机以及地
面部队和海军的地(舰)地导弹、巡航导弹和大口径火炮。
2.航空兵力结构
大量集中使用航空兵,多机种群体作战是空中战役的基本形式。通常由突击、压制。掩护和保障等机种组成。参战
机种的结构特点:一是担负突击任务的攻击机呈减少趋势;二是电子战飞机、空中加油机、空中预警指挥机和担负掩护
的歼击机等税种呈增加趋势。其比例为攻击机约占60%,其它飞机占40%,并向各占1/2方向发展。
二、航空兵战斗编组
1.突击兵力
由战略轰炸机、战术战斗机、攻击机、战斗机为主组成,是实施空中战役力量的主体,其任务是摧毁、破坏和消灭
预定的目标系统,直接达成战役目的。通常根据战役目的、突击目标以及敌防空情况而分成若干攻击波进行,每个攻击
波又划分为若干梯队。
2.压制兵力
由电子战飞机、战术战斗机、战斗机和攻击直升机等组成,任务是摧毁、破坏和压制敌地面防空配系,封锁敌歼击
机机场、开辟空中突防走廊,以保障突击兵力完成突击任务。通常在突击编队出动前3~5分钟出航。
3.掩护兵力
主要是战斗机,目的为掩护突击兵力和保障兵力的作战行动,与敌升空的战斗机作战,保障己方其他飞机安全。采
用伴航掩护和空域掩护等方式。
4、保障兵力
包括担负预警指挥、侦察、电子干扰、样动、加油和救生等任务的兵力。主要任务为使用各种技术手段,保障突击
兵力顺利完成任务。一般由侦察机、预警指挥机、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飞机、电子干扰机、加泊机、救护机和
直升机等组成。按照所担负的不同任务分别编组。
5、预备队
预备队是由空中战役指挥官直接掌握的一支机动力量,由各机种航空兵组成,主要用于扩大战果和应付意外情况。
三、空中战役布势
空中战役布势是空军战役军团实施空中作战时的兵力部署。布势根据战役决心,兵力编成,战役任务、敌我双方装
备性能以及战场条件等因素决定,以便于统一指挥,充分发挥兵力兵器作用和构成有利的进攻态势。其原则为以主要方
向为重点,以突击兵力为骨干,以编队为基础,在空中形成多层次、多波次、多机种协调作战的群体。
1、战略突击兵力布势
战略突击兵力通常按飞机性能分别配置在二线和纵深机场(战略轰炸机可部署在远离目标数千公里以外的原基地)
,在敌方可能突袭地区和雷达探测区域以外。此种配置既能增加主要突击兵力在突击开始前的安全性,又可能在战前进
行战役战术演练,便于出击时编成若干个梯队或波次,按预定方向梯次出动。压制兵力通常配置在便于出航的一、二线
机场,使其既能快速反应又可提高战的出动率。掩护兵力根据飞机性能和掩护任务配置在便于实施掩护的一、二线机
场,既能够在靠近敌方边境上空长时间监视巡逻,又能够在执行掩护作战任务肘达到尽可能远的距离。
保障兵力由于所担负任务比较复杂,各个机种专业性强,一般根据任务和突击编队的需要及敌情威胁的程度,灵活配
置,以使空中预警指挥、电子战、航空侦察、空中加油等保障飞机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务,发挥其最佳效能。预备队通常
配置在距前线较远的.纵深和二线机场,以便于保存实力、必要时争取空中作战主动权。
2、太空战兵力布势
布势以最大限度削弱敌航空兵力量,限制敌航空兵活动,保障己方航空兵活动自由为原则。据此,一股集中优势兵
力兵器,在必要数量和位置适当的机场为依托的前提下,将准备投入空战的兵力编为若干梯队和一支强大的预备队。空
战中第一梯队一般以主要兵力兵器组成,以求在首次交战中取得主动。后蓬梯队,主要用于增强空战力量,扩大空中突
击效果,发展胜利。预备队用于应忖意外情况和进一步保持主动权。以夺取制空权为主的空中战役,突击与空战布势通
常结合或交替使用,以构成总的战役布局,达成空中战役胜利之目的。

(五).空中战役----空中战役的目的、任务和分类来源:互联网 责编:ldzldz 作者: 时间:2003-11-07 【大 中


小】
空中战役是空军航空航天力量独立或在其他军兵种协同下,在一个战区或战区战役中实施的进攻性军事行动,是为
达成战区的战略、战役目的,按照统一企图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空中突击和空战的总和。未来战争,多数可能为美军联
合作战甚至与盟国联军作战,美国空军在联合或联军遂行的空中战役中通常充当作战力量的主体,发挥主导作用。
历史上,美国空军曾多次组织和进行过空中战役,但在作战理论上,战役法的概念形成很晚。1988年,美国国防大
学出版了美国空军司令部主管计划与作战的副参谋长特别助理约翰·A·沃登三世所著《空中战役》一书,就空军在战役
一级的使用
问题进行了探讨。1992年3月,美空军颁布新版AFMI-l号条令《美国空军航空航天基本理论》,明确提出战役法,将战
争行动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三级,并将战役理论在AFMZ系列条令中进行了阐述。
航空航天部队具有速度快、航程远、灵活性大与多用途的属性,在空中战役中通过进攻性防空防天作战、战略突
击、空中遮断作战、近距离空中支援作战,以及航空航天监视与侦察、电子战、空运、空中加油、航天运输、特种作
战、定轨支援和基地防御等作战保障和后勤保障行动,取得对敌优势,达成战略、战役目的。
一、空中战役在战区战役中的作用
在现代战争中,以具有高新技术装备、训练优良的航空航天力量为主组织空中战役,不仅在战区战役中起战略或战
役的配合支援作用,而且可以为赢得战争胜利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
1、夺取和保持制空制天权
夺取和保持制空制无权,通常是航空航天部队的首要任务和空中战役的首要目标。制空制无权可以保证己方军队、
防止敌方军队利用空无环境,是现代化战争中空军部队、陆军部队和海军部队实施有效行动的必要条件。制空制天程度
的提高,必然会力。孤立战场,能够产生战役和战略效果。
2.增强地面、海上部队的进攻和追击能力
在陆空海联合作战中,航空航天力量以近距离空中支援的方式支援地面、海上部队指挥官实现其作战目标。密切的
近距离空中支援,可对敌人的作战能力产生直接的实际效果和心理压力,为己方地面、海上部队创造战机,增强其对敌
军的进攻和追击能力。
现代战争实践表明,空中战役能够实现夺取和保持制空制无权,破坏和摧毁故作战力量重心,削弱敌一线部队1/2
战斗力、后续梯队1/3的战斗力,使敌难以组织有效的抗击,达成战区司令官的战略、战役目标。空中战役在战区战役
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已成为战区中相对独立并首先实施的作战行动。
二、空中战役指导思想
1、以核武器作为威慑力量,充分发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作用
第 66 页
美军作战手册
鉴于核武器的日益扩散,以常规战争与装备有核武器的敌人相对抗,有可能导致在空中战役中使用核武器。另外,
其它各种武器,包括化学和生物武器,均可用于任何形式的战争。核战争与常规战争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美国空军在装
备、训练和使用等方面认真作好进行核战争的准备。但由于核战争的不确定性和核武器的破坏威力,核武器主要是美国
实行威慑战略的基础。
在常规战争中,高新技术武器装备能够大大增强战略攻击的效能,提高战斗力,加快速度,减少风险,降低损失。
空中战役中,隐身技术、精确制导武器等具有重要作用,能以最小限度的损失完成作战任务,尤其是首次突击中,可一
举准确命中和摧毁目标,对战局进程产生巨大影响。
2.发挥整体优势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对抗的高度合同的作战。空中战役中,空军内部作战机种与保障机种、现役部队与后备役部
队互相配合互相支援,能够产生远远超过单兵种遂行单项任务的效果。不仅如此,空中战役已由单纯空军作战变为诸军
兵种联合作战,乃至多国联军作战。空军航空航天部队与海军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航空兵、陆军航空
兵、地地战术弹道导弹部队等合同作战,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大大增加突击强度和效果,显著降低飞机突防时的损失
率。
3.全面突击,重点摧毁
空中战役突击的目标十分广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目标,打击这些目标有助于摧毁和瓦解敌方发动和维
持战争的潜力。但航空航天力量是一种技术复杂、不能大量获得、大量生产的珍贵资源,战区司令官和战区空军司令官
必须依据战争性质和战区作战目的准确判明作战重心所在,确保重点摧毁。
通常首先打击的目标是敌方战略袭击兵器和统帅机关,同时压制敌防空体系,突击敌空、海军基地,然后袭击敌交
通设施、军事工业基地、国民经济重要部门、重兵集团以及地面部队的防御工程体系。
空中战役一般采用按目标系统或目标区阶惯用方法实施精确打击或面积轰炸。对于需要确保摧毁的目标,采取兵力
兵器集中和时间空间集中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投入足够的弹药量,实施高强度连续反复突击,以求取得决定性效果。
4、重视人的因素的作用
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具有远距离攻击能力、高命中精度和巨大破坏威力,大大增强航空航天力量的作战效能。但是,
在武器装备如何使用方面,人的因素更为重要。战略运用得当,指挥有方,训练有素,勇敢无畏,纪律严明的高素质的
航空航天部队,是达成空中战役战略、战役目的的决定性因素。空中战役中,应强调利用和创造各种机会最大限度地发
挥人的主动性和勇敢精神。
三、空中战役的基本作战原则
1、隐蔽突然
隐蔽突然是航空航天力量的最大优势和空中作战的一个决定主因素,既可以降低敌人防空体系的效能,提高己方的
生存率,〔可以增大突击效果,决定性地改变双方力量对比,为夺取空中战役胜利打下基础。它包括:一是突然袭击,
先发制人;二是达到战役战术突然性;三是投入从未使用过的高新技术武器。能否成功,取决于保密、欺骗、大胆,独
创性和及时性。因此,强调务取一切措施,隐蔽作战企图和行动,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七点,运用出敌意料的战
法,给敌以突然猛烈的打击。
达成突然性的因素有:使用高效率的指挥控制系统迅速指挥阳调动部队;通过准确及时的情报保障抓住敌人的弱
点;运用有决的欺骗手段迷惑敌人;采取充分的保密措施,使敌人无法察觉浮难以对突然袭击作出有效反应。
2、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每次作战,均应全面分析自己的特长和敌人的短处,确定空中战役的发起时间、主要作战时间、兵力兵器投入、战
术运用和支援保障措施。例如,充分发挥在整个战区、包括太空部署的完善的指挥控制通信预警系统(C3I)、先进的夜
间作战系统、隐身飞机、远程精确制导武器,以及高性能的电子战装备,把空中战役的首次突击和尔后阶段航空兵的主
要作战时间安排在夜间,白天以巡航导弹攻击为主;飞机突防时,采取综合的电子战措施;以隐身飞机打头阵,在防空
火力圈外发射空地导弹攻击要害目标,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使作战按照对己方有利的方式进行,确
保空中战役胜利。
3、统一指挥
统一指挥是重要的军事原则之一。空中战役中实施统一指挥,有利于实现指挥的一致性和兵力的协调使用,使战区
内的所有航空航天力量形成高度统一的作战整体,确保最大限度地使用兵力,减少各军兵种、联军兵力的重复使用,以
及在打击预定目标方面消除发生自相矛盾的可能性,将飞行事故(空中相撞或误伤)和通倩故障等减少至最低限度。此
外,统一指挥还有助于保持参加空中战役的各军兵种和联军空军的特性(如武器装备和作战特长),发挥他们的独特的
作战能力。为达成统一指挥,通常由战区空军部队司令官负责指挥战区内的所有美国空军部队,履行战区空域管制和诸
军种及联军空中部队司令官的职能,并根据战区司令官的意图,拟制空中战役计划,分配兵力和组织协同。在空中战役
实施阶段,使用预警指挥
机对在空域活动的己方飞机实施统一指挥与控制。
4.保持连续高强度突击,力争速战速决
空中战役消耗大,对战区战役的其他战役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应争取速战速决。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一举达
成战役目的,这是空中战役成功的关键。为实现速战速决,强调集中兵力,在短时间内对敌关键性的目标,以最能发挥
己方部队作用的速度,不遗余力地进行连续不断的、协调一致的突市。若资源丰富的敌人具有重建被摧毁目标的能力,
则空中战役指挥官应计划对“重心”目标实施重复打击,务求彻底摧毁和消灭。通常,空中战役头2~3天兵力最集中,
攻击最猛烈,每天可进行2~3个波次突击,日出动量高达数千架次。尤其首次密集突击,强度最高,尔后则高一阵,低
一阵,波浪式地反复进行。在航空兵密集突击的间隙,由巡航导弹、地地战术弹道导弹实施攻击,保持对敌连续不断的
火力打击和压力。
空中战役的目的、任务和分类

一、战役目的
美军实施空中战役的目的是:以航空航天力量为主,在地面和海上远程火力的支援下,通过空中密集突击和空战,
破坏和毁伤敌全纵深重要目标和敌机,夺取并保持制空制无权,配合陆、海军实施战役级作战,或独立完成战区司令部
赋予的战略、战役任务。
二、战役任务
空中战役的具体任务是:
l、突击敌国家、军事指挥机关和通信系统,使对方通信指挥中断,国家和军事机器陷人混乱状态,无法进行战争动
员。
2.突击敌核、生、化武器的研制设施、发射基地和储存仓库,使对方丧失战略还击和核、生、化作战能力。
3、突击敌防空体系,以航空航天部队与升空的敌机空战,削弱对方防空防灭作战能力,夺取制空制天极。
4.突击敌军事工业中心、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和基础设施,破坏对方支持战争的能力。
5、突击敌海军基地、港口设施和舰船、重兵集团和运动中的敌人、交通系统,削弱对方陆上和海上作战能力、抗登
陆作战能力和补给能力,孤立战场。
第 67 页
美军作战手册
6.突击敌防御体系、补给系统,为地面部队的进攻作战创造条件。
三、战役分类
空中战役可按作战规模、参战兵器、合同程度和任务等进行区分。按作战规模可分为战区空中战役和空中战役。前
者主要以摧毁敌方核报复力量,瘫痪和破坏敌方战争、经济资源和造成民心士气恐慌为目标,战役规模大,有大量战略
轰炸机参加,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十天乃至几年;后者主要以夺取和保持制空权,支援地面作战、登陆和空降作战为目
标,规模较小,主要突击力量为战术飞机,持续时间可能仅几天。按合同程度可区分为独立空中战役、联合空中战役和
俄军空中战役。独立空中战役,由空军单独组织实施;联合空中战役,以空军为主,还有海军、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的航
空航天力量参加,有时还包括陆军大口径炮兵。联军空中战役,则除美国三军的航空航天力量外,还有参战的盟军航空
航天力量。按参战兵器可区分为使用核武器的空中战役和常规空中战役。前者参战兵器可能包括地地战略弹道导弹、潜
射弹道导弹、航空核弹、携带核弹头的空地导弹和各类平台发射的巡航导弹;后者参战兵器仅为常规武器,但可能包括
生物、化学武器。此外,按作战任务可区分为夺取制空权的空中战役、摧毁敌战争能力的空中战役、孤立战场的空中战
役、削弱故重兵集团的空中战役和达成特定目的的空中战役。其中达成特定目的的空中战役,是空军根据国家最高决策
机构的命令,按照作战任务的需要,由多种航空兵(有时包括海军舰载航空兵)组成突击集团,在参谋长联席会议指定
的机构统一指挥下,对敌国家局部地区的敏感要害目标或对己方构成潜在威胁的军事目标,进行有限而短暂的突击,达
到配合政治、外交斗争和消除对己方潜在威胁的目
的。规模较大的“外科手术式”空中袭击,即属于此类。

第 68 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