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第 37 卷 第 1 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 Vol. 37 No. 1

2021 年 2 月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Feb. 2021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时代考量
项久雨, 欧 丹
(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确立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时代方位,迎来了当代中国价值
观念国际传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彰显中国和世界两个价值维度。对中国而言,有
利于提高国际话语权力、破解形象赤字、化解信任危机和澄清价值事实,为实现“四个伟大”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
和国际支持; 对世界而言,以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为底色的中国力量、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实现人类美
好未来提供了有益的智慧参考和价值指向。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政治本
色、坚持经济合作的领域深化、坚持文化理念的一核多元、坚持共同价值的探索实践、坚持对外交往的渠道疏通。
关键词: 中国价值观; 国际传播; 新时代; 新思考
DOI: 10. 15938 / j. cnki. iper. 2021. 01. 009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9749( 2021) 01 - 0045 - 09

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的价值觉醒,促使中国价值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
义新时代,全方位、开创性的建设成就惠及了十四 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中国人民在新民
亿中国人民,也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 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贡献了中国力量,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跃度日 探索中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系,形
益攀升,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度日渐趋深。 身处全 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当代中国价
球竞争空前激烈的现实氛围中,进入新时代发展位 值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以多
阶的中国除了要凭借硬实力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 种途径和载体向国际社会广泛传播正能量。 中国
和话语权力,推动中国的物质力量走向世界,还要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构成了当代中国
在文化软实力竞争中厚积薄发,推动中国的精神力 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新时代方位。
量走向世界,彰显文化大国的气度品质,为构建人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向世界确证了两个重要的
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支撑。因此,定位和明确当
事实: 首先,中华文明在物换星移、朝代更迭中从未
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时代方位和时代方略,
中断毁灭,反而获得了源源生机和持续发展,为文
阐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重大意义,是消
化强国的构建积淀了厚实的文化底蕴; 其次,中华
中外人民之疑、答发展目标之问、解价值迷思之惑
民族在畏途巉岩、漫道雄关的征程中从不畏惧、不
的必然选择。
退缩,尤其是近代百余年的压迫和磨难非但没有阻
一、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时代 击中华民族乘风破浪的脚步,反而在中国共产党的
方位 领导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刺激了中华民族 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

收稿日期: 2019 - 07 - 08
基金项目: 研 究 阐 释 党 的 十 九 届 四 中 全 会 精 神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重 大 项 目“建 立 不 忘 初 心、牢 记 使 命 制 度 研 究”
( 20ZDA020)
作者简介: 项久雨( 1964—) ,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教授,长江大学特聘教授,喀什大学“天山学者”特聘
教授,西南政法大学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欧 丹( 1991—) ,女,陕西汉中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46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 年

大飞 跃”“迎 来 了 从 富 起 来 到 强 起 来 的 伟 大 飞 平面的历史方位代名词,而是置于多维空间中的立
[1]
跃”。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了 体概念,具有丰富的思想意蕴,也是对新机遇、新挑
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 战、新问题、新形势的抽象总结和高度概括。 新时
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 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必然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 要不断研究和应对新的社会存在,因此就需要新的
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 思想理论引领社会意识,解答时代疑惑,帮助党和
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人民圆满完成时代答卷。新时代呼唤新思想,习近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
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
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 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4]
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深刻领悟“新时代 ”的内 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为党和人民规划了发展蓝
涵意蕴,把握“新时代”的方向脉搏,厘清“新时代 ” 图,提供了行动指南。这一标志性的马克思主义中
的鲜明特征,是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找准 国化最新成果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对马克思列
定位和明确方向的内在要求。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5]
第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 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依据和现实明证。 自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党的一切活 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将马
动的根本遵循,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 克思主义升华到新境界,既深化了党对自身执政规
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 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心,党的十一届六 又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范畴,丰满
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了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内涵实质。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 第三,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是中国
矛盾,明确了党今后治国理政的要务。经过七十年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国气魄和价值使命。
的风雨历程和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党团结带领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开展全 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
方位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 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
[6]
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社会生产在科技 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这个重大意义
的催化下大幅提高,人民摆脱了物资匮乏的困境, 一方面突出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走上了追求高层次、高品质、高格调的美好生活之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所做的全部努力,另一方面突出
路。社会存在表明中国人民正努力谋求物质与精 表现为坚持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为全人类
神、数量与质量、效率与公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 进步事业所贡献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经
的和谐统一,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 验。新时代的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不同民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族在历史的时空里熔炉聚合,所遗留下的不朽精神
盾,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发展阶段的重要标识,决 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和灵魂,涵育了当今中
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中国价值观念的生存 国睦邻和平的文化传统和勇于担当的大国气魄。
土壤和内涵指向。进言之,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是以 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做到“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
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始终贯穿着如何实 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一如
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如何实现人的价值的基本 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通过推动中国
[3]
立场。” 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
[7]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 ” ,积极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行动 担起世界最大政党的职责,不辜负世界人民对中国
指南。时间的纵轴与成就的横轴支起了新时代的 的美好期待。进言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
骨架,生成了新时代的血肉,因此新时代不是一个 件事,不只是为了证明一个曾经强大后来衰弱的民
第1 期 项久雨等: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时代考量 47

族可以重新振兴起来再次创造历史的辉煌,而且还 对中国充满期待。 在新时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


是为了彰显一个谋求强大的民族可以把本国发展 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想知道中国人
[8]
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和价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
值使命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为表现形 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想知道中国人的喜
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把握着中国发 怒哀乐,想知道中国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
[12]
展的前进方向。 性,等等。” 简 言 之,当 代 中 国 价 值 观 念 国 际 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 播,不仅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更具有强大的外在
[9]
人的使命” ,新时代要求中国继续提高文化软实 动力。
力,坚定文化自信,新时代也呼唤中国价值观念走 从内部看,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
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 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发展的新时代,是科
力,
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 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生机活力与
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 彰显伟大意义的新时代。从外部看,新时代是世界
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要加强提炼和阐释, 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是各国经济
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 加深互济、社会信息极速爆炸、文化融合不可阻挡、
[10]
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 ” 。 当代中国价 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加速变革的时期,也是地
值观念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 区冲突、恐怖主义、重大传染疾病传播、气候变化异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融合于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探索 常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频繁爆发的时期。 中国同外
和认识,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观 部日趋密切的联系决定了中国必须同世界各国一
念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致力于“扩大对外文 起应对各项重大挑战,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
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并顺应世界发展的大势,
[11]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其本质就是要推动当 用实际行动奏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 党的
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让世界透过中国价值全 十九大召开后,国际社会普遍肯定了中国经济增长
面地了解中国文化,建立对中国发展的信心与信 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不
赖。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需要中 可或缺的角色地位。 国际社会更加期待进入新时
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来开辟广阔的发展道路,在 代发展阶段的中国能对世界做出更全面、更深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更广泛的贡献,中国能以更包容、更开放、更平等的
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期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国 姿态融入世界,平衡国际力量,促进地区的和平稳
将依托“五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 ”的战 定。这就要求中国进一步深入推进当代中国价值
略布局,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 观念国际传播,充分彰显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
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各项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 方案的价值依据,以此来践行大国责任,回应国际
义民主政治,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在具体实践中不 社会的期待,为打破国际贸易壁垒、化解国际争端
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积蓄 分歧、破解国际发展瓶颈提供参考和借鉴。
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这不仅要求当代中国价值
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时代
观念对内转化为中国人民的价值认同和行为习惯,
转化为中华民族创造财富和追逐梦想的信念激情, 价值
还要求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获得世界人民的理解和 中国力量、中国经验、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
认可,成为推进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强大精神 国方案等中国新贡献向国际社会证明: 当代中国价
动力。 值观念不仅关乎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还关
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乎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持续发展。 新时代推进当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新时代的中国不仅要实现中国 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既有利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圆满完成“四个伟
要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期许,关照世界其他民族 大”历史使命,又有利于全人类共筑价值理想,实现
的存续发展。事实上,世界大多数国家及其民众都 对美好未来的追梦。
48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 年

1.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内维价值 相关,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党性原则和加强党性修
一是为进行伟大斗争减少国际阻力、增添包容 养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政治保证,
互助。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有矛盾就会有 是中国工人阶级政党区别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
斗争,有斗争才会有变革与发展。在中华民族实现 显著特征。然而,中国共产党绝对的、稳固的执政
伟大复兴的追梦道路上,党和人民必须要进行具有 地位引起了不少西方国家的质疑猜忌,甚至嫉妒和
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新时代中国夺 抨击,一些不明真相的西方学者和媒体对中国共产
取新胜利的前进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伟 党的执政理念和奋斗历程存在大量误读和曲解,带
大斗争的五项原则目标和着眼点,也指明了斗争的 偏了国际社会对党的认知与评价,因此向世界展示
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伟大斗争任重而道远, 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形象至关重要,不仅关乎外界对
必须紧密团结凝聚力量,才能成功应对各项重大挑 党的执政合法性的认可,还关乎党的深远发展。 当
战。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是黏合 56 个民族统一于一 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就是要向全世界郑重阐
个国家结构的混凝土,也是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指 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
引,更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强调的 政的故事,纠偏的同时掌握舆论主动权,使中国共
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并未引起基本国情和 产党在练就自身过硬本领的过程中多得几分理解、
国际地位的改变,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少得几分贬损,从而破解党的形象赤字难题,增进
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 世界对当代中国的理解、认可和尊重。
离不开世界的支持。 面对西方对中国的发展中国 三是为推进伟大事业减少国际斥力、增加务实
[15]
家身份的质疑、对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满,中国亟需 合作。“信任是国际关系中最好的黏合剂。” 然
提高自己的国际话语权来宣介中国国情、表达合理 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地缘博弈加重等
诉求,为实现利益双赢创造良好的 国 际 环 境。 而 现实问题使国际社会信任与合作受到侵蚀,信任赤
“话语权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发言权利的授予问 字成为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尽管中国特
题,话语权本质上是一种以价值观念为内核的话语 色社会主义发展为世界做出了标志性贡献,但部分
[13]
体系” ,理智而又自信地阐发本国的价值观念是 国家仍然担心中国力量辐射过大威胁其自身利益,
一国获得话语权的根本途径,因此,深入推进当代 如印度担心“一带一路”会边缘化其国家地位,形成
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是提高中国话语权的直接 包围态势打击其国际影响力,所以对“一带一路 ”的
动力。随着中国话语在国际话语格局中地位的提 态度较为消极。 还有一些国家内部也出现了担忧
升,国际社会将会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当代中国价值 的声音,害怕中国借合作之由干预过多、攫取过多,
观念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看到中国对全球治理的积 因此对中国进入其精尖市场的准入条件和开放程
极意义,看到与中国包容互助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度较为严苛。不论外部环境多么复杂,一些国家多
二是为建设伟大工程减少国际质疑、增强国际 么排斥与中国的深度合作,新时代中国都必须进一
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是马 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用中国特色社
克思主义理论转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
的实践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义制度设计保障中国发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中国共产党既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化思想激励中国意志,使党和人民鼓足干劲建设社
始终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同时也为全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
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断努力探索,正如马 时,中国要向世界表达平等协商、积极对话的诚意,
克思所说: “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 传递以义为先、义利兼顾的合作观念,强调求同存
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 异、聚同化异的原则思路,以春风化雨般的柔和方
[14]
动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建设新的 式———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化解中国在发
伟大工程在伟大斗争、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行进 展道路上所遇的信任危机。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是
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党要永葆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平性与正义性的高
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 度概括,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互尊互敬、互商互谅的
前列。进言之,党情同国情命运与共,同世情休戚 初心、原则与行为指向全都囊括其中,因此,向国际
第1 期 项久雨等: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时代考量 49

社会广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不仅有利于缓和 义取得重大发展的黄金期,“苏联模式”一度成为新
政治上的对立冲突,还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建立 晋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借鉴对象。 经过近三十年
战略互信、加深务实合作,是提升中国吸引力的最 的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的基
根本、最深层动力。 础上大胆变革、勇于实践,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
四是为实现伟大梦想减少国际羁绊、增进文明 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改
互鉴。作为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庞大经济体,国际社 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
[17]
会对中国的态度一直复杂而矛盾。一方面,世界各 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 ,开
国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希望中国贡献更 启了中国价值观念的全新构建之路。 尽管八九十
多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希望中国承 年代的苏东剧变重创了社会主义阵营,使世界社会
担更大的国际责任;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害怕中国 主义发展陷入低潮,但却没有终结科学社会主义的
崛起将消耗世界上最多的能源资源,害怕中国以经 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
济为后盾而图谋世界霸权,害怕中国科技腾飞、军 基本原则,及时吸取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惨痛
事壮大造成主权威胁等。“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 教训,坚守社会主义阵地,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
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执政地位,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积极进行理论探索,
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6]
想相通。” 可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掀起了一场 理论和“一国两制”理论等,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前所未有的施压、打压浪潮,明枪暗箭、流长蜚短层 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构建了
出不穷,中国梦的实现受到国际势力多方掣肘。 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成为发展科学社会主
国梦不是某个人、某个团体或某个政党的意志,而 义的中流砥柱。进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
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基于自身的发展现 得的重大成就“从不同层面为世界社会主义政党的
实和客观规律所形成的对未来命运的信心与期待。 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发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展,尤其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科学社会主义
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的信心提供了示范,为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注入
[18]
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并由此衍生出了许多先进的 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出了新的历史贡献。” 中
思想理念,用于解决当前的国内困境和国际争端,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科学社会
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提供了价值底色。 主义展示了新形象和新生机,迎来了新机遇和新前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已做好了付 景。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指引下,中国将继续全
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努力的充足思想准备,在当 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契而不舍
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指引下,实现梦想的顶层设计不 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同时扩
断完善,摸着石头过河的脚步更加坚定。 因此,在 展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领域,为世界社会
与他国、他民族进行文明互鉴的过程中传播当代中 主义国家和政党的共同进步贡献中国力量,推动科
国价值观念,和合文化的历史底蕴将更好地呈现, 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国崛起的文明特质将被更好地澄清,中国梦的世 二是为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创新提供中国智慧。
界意义也将有机会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可,进而为 稳定与发展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必须直面的时
实现人类美好未来提供有益的智慧参考和价值指 代目标和价值遵循。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向,彰显其世界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和发展进度一直是
2.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外维价值 国际关注的焦点,因为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地发
一是为科学社 会 主 义 的 发 展 贡 献 中 国 力 量。 展原则,不依附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不采取任何资
在空想社会主义萌芽三百多年后,科学社会主义终 本主义模式。事实证明,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
于问世。《共产党宣言 》第一次全面阐释了科学社 确选择,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智慧参考,
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共产主义理想和建党学 即西方模式之外还有真正促进民族复兴、社会进步
说,为世界各国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 的发展之路。近十年来,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
南和价值指向。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世界社会主 发展僵局时,中国以惊人的能力迅速从金融危机的
50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 年

创伤中恢复,实现了国内 GDP 连年稳步增长,人民 新型社会问题一齐哽住发达国家的喉咙,使其难以


安居乐业,民族团结安定,内部环境整体和谐,顺利 突破发展瓶颈。 封建时期资产阶级是非常革命的
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 资本主 力量,而当资本主义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
义改革的失效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模式的深 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时,资
信不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目光投向中国, 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便凸显爆发,造成社会的动荡不
一边寻求同中国的务实合作,一边从中国学习改革 安。就像马克思所说: “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
经验。不可置否,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今天面临的发 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
展困境是根源性的,缘于这些国家没有扎根本国国 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
情盲目复制西方模式,没有坚持政治独立、军事独 一样 不 能 再 支 配 自 己 用 法 术 呼 唤 出 来 的 魔 鬼
[19]
立而依赖发达国家的指导援助,没有构建自己的核 了。” 造成 今 天 发 达 国 家 困 境 的 原 因 是 多 方 面
心价值观而被“普世价值”控制。美国对阿富汗、伊 的,除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外,一个重要原因在
拉克、叙利亚等的打击制裁说明了国际秩序的殖民 于思想的空洞、价值的迷失,是“正确的价值缺失导
[20]
色彩从未改变,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本质决定了国 致了诸多无法避免的错误与矛盾。” 不论西方国
际经济秩序分工的掠夺性,依附在资本主义体系之 家用什么价值说辞来包装拯救人权、保障人权的虚
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彻底解决自身发展基础薄 名,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都难掩其资本增殖、阶级
弱的问题,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崛起腾飞,终将陷入 特权和金钱政治的事实,都难以激发民众对国家的
被控制的漩涡徘徊不前。 以人民为 中 心、独 立 自 认同、对未来的信心。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当代中
主、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等价值理念与实践原则贯 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能够启迪发达国家重新审视
穿中国发展的始终,是中国立足世界夺取中国特色 自己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反思国家理想信念与制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最深层力量。 对发展中国家 度体制之间的裂痕,并启示发达国家从本国的价值
而言,学习中国的改革经验不是简单的移植实践模 重塑着手,破除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迷信,在
式,而是学习理解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治国理政 增进国内民众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情感外,将国家
理念。中国从不向外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从不强迫 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联结起来,从而形成齐破人类
他国复制自己的发展之路,而是在文明互鉴的过程 共同难题的解题思路。
中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智慧 四是为人类 共 同 理 想 的 实 现 提 供 中 国 方 案。
参考和价值指向,有利于唤起发展中国家的价值觉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消灭阶级、消灭阶级对立,
醒,使其重视本国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重视价值观 构建全世界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最高意义的世界
对改革实践的根本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和谐,天下大同。 尽管这一目标还较为遥远,但人
培育也为发展中国家的思想建设做了表率。 类文明进步的脚步一直迈向这一目标,世界各国的
三是为发达国 家 的 困 境 突 破 提 供 中 国 经 验。 经贸交往、文化交流使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人类
相对于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劲动力,发达国家 命运的联系,看到人类价值理想的共性。 习近平总
的进步空间略显狭窄,经济增长明显疲软。 受生产 书记提出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世
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根本矛盾的限制,周 界共筑人类价值理想提供了可讨论、可协商、可参
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挥之不去的 考的价值标准。其中,和平是人类共同理想的第一
阴影。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许多 精神要义,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从
发达国家的金融产业增长速度远超实体产业,超前 原始社会起就萌芽了和平的价值追求。 现代社会
消费的意识和习惯使其背负了巨额债务,畸形的社 的和平不仅是指没有战乱纷扰,还指经济、政治、文
会福利也在透支着国家财政。2008 年,由美国次贷 化等多方面的和平互助、互不干涉,和平的价值内
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空前重创了整个资本主 涵依时代变迁扩展了更大的范畴,和平的本质是利
义体系,冰岛甚至申请破产,一些发达国家至今还 益双方的互尊共赢。 自由是人类共同理想的最终
未完全恢复。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动荡,逆全球化潮 价值指向,是社会文明发展到最高级阶段的鲜明表
流出现,民粹主义卷土重来,恐怖袭击愈发频繁,加 征。古今中外对自由的文学描述不胜枚举,资产阶
之大量难民流动以及由个人主义泛滥导致的各种 级和无产阶级进行的革命斗争和改革实践都体现
第1 期 项久雨等: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时代考量 51

了自由意志,当代各国的法律制度也在尽力保障自 思 - 列宁主义的根本信条是一党统治,而‘美国主
[21]
由权利。自由的本质不是绝对地随心所欲和个人 义’的根本信条是人民统治。” 毫无疑问,以人为
至上,而是为实现绝大多数人的自由,自主自愿地 本、人民至上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始终的价值取向,
遵循一定秩序、妥协一定利益。联结和平与自由价 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
值的发展、公平、正义、民主是人类共同理想的重要 政治协商制度仍旧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优制
内容,也是每个国家内部治国理政的任务和目标, 度安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大发展的制度保
世界各国对共同价值的每一步探索都具有重要的 障,是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的制度前提。 针对西方
进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展了形形色色 意识形态的敌对和文化霸权的挑战,中国必须始终
的多边外交,以“形散神聚”的方式多角度立体地塑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
造中国的和平形象,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向 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
世界不断证明中国兼善天下的价值取向,呼吁世界 心的根本立场不动摇,始终保持中华民族独立自主
各国参与价值共筑。在中美邦交问题上,中国率先 的民族特性和政治本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
提出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畅想,认为中美两国应 身的感召力强化人民的国家认同和国家信念,将中
保持不冲突、不对抗,在相互尊重双方核心利益和 国价值观念的正能量向国际社会广泛传递。 因此,
重大关切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带领世界人民 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要明确国
一同走向幸福生活。 为进一步实现人类的共同价 家本位,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警惕“普世价
值理想,2015 年起中国又积极规划部署,呼吁世界 值”的虚伪性和多变性,多方面巩固社会主义意识
各国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在当代中国价值 形态阵地,严防因价值观传播不当诱发政治风险、
观念国际传播的过程中为世界提供了公德评判的 引起政治动荡。
标准和协商对话的方案,点亮了指引世界人民的思 二是坚持经济合作的领域深化。 与世界各国
想灯塔。 宽领域、深层次的经济合作,是印证当代中国价值
三、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时代 观念内涵本质的直接方式,也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方略 国际传播的物质基础。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蕴含着
中国发展的全球意识和国际格局,只有转化为现实
新时代深入推进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
离不开对时代形势的客观分析,离不开对时代方略 的经济成果才能被国际社会认可信服。 党的十八
的正确把握。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不能坐 大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运行保持
而论道,要以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具体活动为 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世界经济增长
[22]
载体,明确传播的立场原则,夯实传播的平台基础, 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同时对外贸易、对外
优化传播的表达形式,增进传播的情感认同,树立 投资、外汇储备也稳居世界前列,为更好地打造开
传播的文明形象,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开 放型经济奠定了厚实的国内基础,也为当代中国价
辟光明前景。 值观念国际传播夯实了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
一是坚持独立自主的政治本色。 自社会主义 于 2013 年提出了“一带一路 ”倡议,在近六年的建
诞生之日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企图通过推 设发展中增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互通、文化
行文化霸权扼杀社会主义的发展,颠覆以马克思主 互动,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
义为指导的共产党政权。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西 丝路基金为进一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 ”提供了更
方国家将资本主义本质意义上的自由、民主、平等 多合作契机和资金保障,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
原则包装成“普世价值”向世界各国输出和渗透,美 播迎来了新时代的良好机遇。 进言之,“‘一带一
国更是自居世界警察的身份,常以人权保障为借口 路’与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
[23]
干涉他国内政和打压民族独立,非但没有助益世界 系” ,受经济利益驱动的各国会主动张开怀抱迎
形成自由平等的交往局面,反而造成了严重的地区 接中国投资,这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搭建
动荡,威胁着各国的总体安全。 亨廷顿认为,树立 了平台,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具有的情感增生和认
敌人有助于美国国家认同的强化。 他站在美国利 同催化的作用又为经济合作加持了精神意志。 得
益的角度刻意曲解苏联共产党的领导,谬言: “马克 益于古代丝绸之路带给世界的美好历史记忆和文
52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 年

化憧憬,新时代“一带一路”成功实践的东风将有助 值观念能否在国际社会产生吸引力、感染力、影响
于中国继续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交往互动,共商共建 力,关键在于中国实践能否带给世界人民实实在在
共享的合作原则和切实收益也有助于解构国际社 的获得感。工业革命促使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力迅
会对中国的敌对意识和怀疑心理,因此当代中国价 猛发展,强大的经济、军事硬实力使得资本主义文
值观念国际传播要深耕在经济合作的土壤中,不断 化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把持国际话语权力,许多落
拓建传播的领域平台,尽可能在世界人民心中播撒 后国家在道路选择、制度改革和理论构建时都以资
中国价值观念的温暖之光。 本主义价值观为指导和作注解,以致出现了“西方
三是坚持文化理念的一核多元。“文明因多样 的就是现代的文明的,东方的就是封建的腐朽的 ”
[24]
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不可逆 偏见和迷信。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资本主义神话,
转的全球化大势决定了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拒 极大鼓舞了世界上追求独立的民族反抗压迫、勇于
斥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文化霸权的生存空间被空前 革命的士气和斗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道路选
压缩。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来分析文化多样性这 择为世界上谋求改革与发展的国家提供了经验借
个社会存在,可以清楚看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 鉴,中国的制度设计推翻了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走
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对拥有完整思想文 向终结的轻蔑预判,中国的理论创新启迪了世界各
化体系的民族国家而言,多样文化的流动传播带来 国摘除有色眼镜用发展的眼光认知马克思主义,中
了思想革新的源泉,催生了理论创新的动力,对进 国的文化进步引领了世界平等对话真诚交流的文
一步丰富和发展本国文化、树立引领时代发展的价 明风尚,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宣
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文化多样性满足了文化 告激发了更广泛的国际期待。 中国的实践成果惠
交流的需要,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对世界各国 及几十亿地球人这个事实奠定了世界民众理解当
而言,发展好、培育好本民族文化是文化交流的基 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客观基础,而夯实基础建构认同
础; 尊重好、理解好他民族文化是文化交流的原则; 信赖的大楼则需要中国继续为人类增添更多更大
利用好、繁荣好全人类文化是文化交流的取向。 文 的福祉,这必然离不开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进一
化交流创设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情境, 步发展和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探索实践。 习近平总
打开了中外价值观平等对话的局面。再者,多样文 书记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
[25]
化和多元思想的传入势必对本土原生文化产生一 人类的共同价值” ,世界各国对共同价值的尊重
定冲击,甚至会挑战主流思想的指导地位,阻碍着 和遵循是维持良性国际交往的思想前提和行为指
本国人民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实现。 最后,西方 向。中国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追梦路上将
国家正搭乘文化交流的“便车 ”进行别有用心的价 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连是为化解中西方意识形态对
值输出,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造成了障 立在共同价值探索上所做的努力,旨在增进世界民
碍,如何反分裂、反渗透、反演变更是独立的中国为 众对中国及中国价值观念的情感认同。 新时代中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必须破解的难题。 新 国要继续深入研究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场域,
时代积极应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挑战是中国特 在全球公共治理中积极争取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
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 话语权,努 力 提 升 当 代 中 国 价 值 观 念 的 国 际 影
要求。在完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必须坚 响力。
持秉承一核多元的文化理念,即明确以中国特色社 五是坚持对外交往的渠道疏通。 科技化时代
会主义文化为核心,批判借鉴吸收西方先进文化, 网络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进社会生活的
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内容不断立体丰满。 在对 各个角落,将全球人民纳入一个互相连通的信息
外传播的过程中,既要凸显中国特色,又要具备全 网,地球村不再受到时空局限,空前便利的信息传
球视野,在语言表达上融通中外,用传播对象易于 递与信息交换模式让国际交往须臾离不开网络。
理解的话语准确恰当地表达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 世界各国除了要解决因虚拟空间的管理机制漏洞
核心思想,用传播对象乐于接受的形式灵活生动地 造成的信息安全问题,还要应对海量虚假信息、负
展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 面信息对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建设的
四是坚持共同价值的探索实践。 当代中国价 威胁隐患。尽管世界各国亲眼目睹和感受了中国
第1 期 项久雨等: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时代考量 53

崛起与发展所带来的国际贡献和正外部性,但部分 2018( 5) : 51.


[4] 中国共产党章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3.
西方媒体凭借科技之力仍旧大放厥词来肆意抹黑、
[7] 习近平.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
蓄意中伤中国,频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 ”
政党高层对话上的主旨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7.
“中国责任论”“修昔底德陷阱 ”等谬论妖魔化中国 [8] 齐卫平.“新时代”内涵的多维解读[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崛起,特别是美国挑起与中国的贸易战后,美国一 2019( 1) : 37.
学报,
些官方媒体引用既不真实也不科学的数据资料指 [9] 习近平. 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 人民日报,2018 - 04
责中国破坏贸易秩序,混淆了国际视听和舆论,严
- 11( 3) .
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文明形象。 但事实胜
[10][16]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于雄辩,“中国的崛起是一种内敛式、和平式、内源 2014: 161,
279.
[26]
性的崛起” ,中国用各种各样的实际行动向世界 [1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
表明兼济天下的善意和决心,通过坚定不移地奉行 2013 - 11 - 16( 2) .
日报,
[12] 习近平. 在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 出版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切实履行和平共处五项
2015: 14 - 15.
原则扩展了越来越大的朋友圈,现已同世界上 179
[13] 谭培文. 加强基于中国实践的中国话语权建设[J]. 思想理
个国家建立友好外交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 2015( 3) : 17.
论教育,
越多的世界级重要峰会在中国成功举办。 这些峰 [14][1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会促使中外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建立了更多深度 2012: 434,
406.

合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成果推动了当代中国价值 [15] 习近平. 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9
观念国际传播,并实力回击了西方媒体的恶意揣
- 03 - 27( 3) .
测。需要认清的是,意识形态下的价值对立、战略 [17] 习近平. 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遏制和各类安全威胁将会长期存在,甚至可能出现 2018: 2.
人民出版社,
更多的棘手问题等着中国同世界各国一道解决。 [18] 赵中源. 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以习近平同志

鉴于此,中国在进一步扩大对外交往中必须发挥网 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N]. 人
2017 - 02 - 07( 7) .
民日报,
络媒体的优势为我所用,塑造文明对话和平等交流
[20] 项久雨. 中国新贡献[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42.
的中国形象,为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阐释
[21] [美] 塞缪尔·亨廷顿. 失衡的承诺[M]. 周端,译. 北京: 东
中国特色疏通好对外交流的渠道,也即为当代中国 2005: 61.
方出版社,
价值观念国际传播赢取更多平台资源,向国际社会 [23] 李辽宁. 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J].
表明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实质是增进文明互 2017( 6) : 14.
思想理论教育,
[24] 习近平.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
鉴、实现文化增值。
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 人民日报,2019
参考文献
- 05 - 16( 2) .
[1] 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
[25] 习近平.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
2018 - 05 - 05( 2) .
日报,
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 人
[2][5][6][22]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
2015 - 09 - 29( 2) .
民日报,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26] 项久雨. 论中国崛起的文明特质与世界意义[J]. 思想理论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10 - 11,
20,
2017( 5) : 14.
教育,
12,
3.
[3] 项久雨.《共 产党 宣言》的中国意 义[J]. 马克 思 主 义 研 究, [责任编辑: 张学玲]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