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中医儿科学

麻疹

儿科教研室 曾洁
1 概述

2 临床诊断

3 辨证论治

4 预后及其他
概述

定义

流行病学

病因病机
概述
1 定义
感受麻疹时邪(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时行疾病,以发热,咳嗽,

鼻塞流涕,泪水汪汪,口腔两颊黏膜可见麻疹黏膜斑,周身皮肤按序布发红

色斑丘疹,疹退时皮肤有糠麸样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斑等为特征。
概述
2 流行病学
季节:好发于冬春季节。

年龄:6个月至5岁。

目前:发病率下降、发病失去规律。

预后: (顺)若及时治疗,合理调护,疹点按期有序布发,则预后良好; (逆)但


麻疹重症可产生逆险证候,甚至危及生命。

患病后一般可获终身免疫。
概述

• 因疹点状若麻粒,故称“麻疹”,也称“麻子”、“痧子”、
“疹子”。

• 西医学也称“麻疹”,病原为麻疹病毒。目前,随着接种疫苗,
发病率下降,发病有6月以下及成人多见,非典型病例增多。
概述
3 病因病机
病因:麻疹时邪

病位:肺脾,可累及心肝

病理演变:顺证与逆证。
正能胜邪,则邪犯肺卫、肺脾热炽、肺胃阴伤等顺证;
若正不胜邪,麻毒内陷可出现邪毒闭肺、邪毒攻喉及邪陷心肝、
内闭外脱等变证。
概述
病因病机演变图
邪郁肺卫
疹前期
肺失清宣
邪毒闭肺

口鼻而入 体质虚弱,麻毒炽盛
麻疹时邪 郁阻于脾 出疹期 邪毒攻喉
驱邪外出
护理失宣,失治误治

邪陷心肝
毒随疹泄
疹后期
热去津伤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
1 诊断要点
1、病史
2、表现典型麻疹分三期:热三天、疹三天、退三天(又称三日疹)
初热期:泪水汪汪、麻疹粘膜斑
见形期:热盛出疹,皮疹按序透发(耳后发际、头面颈项、躯干四肢、手
足心、鼻准部见疹点)
收没期:身热渐平,皮疹渐退,糠麸状脱屑与色素沉着。
3、检查:血象、血清抗体及细胞学和病毒抗原检测。
麻疹粘膜斑


koplik
柯氏斑
皮疹
临床诊断
2 鉴别诊断
• ①幼儿急疹(奶麻):热退疹出。

• ②风疹(风痧):发热+耳后淋巴结肿大+皮疹,有皮肤脱屑,但
无色素沉着。

• ③猩红热(丹痧):发热+皮疹+环口苍白圈+线状疹+草莓舌,有
脱屑,无色素沉着。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分证论治
辨证论治
1 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

1、主要辨顺证、逆证

2、顺证:按病程辨证

3、逆证:按脏腑辨证:邪毒闭肺(肺炎)、邪毒攻喉(喉炎)、
邪陷心肝(脑炎)
辨证论治
2 治疗原则
顺证:以透为顺,以清为要;麻不厌透,麻喜清凉

◼ 初热期—宣肺透疹(透) 勿 过用 辛温 ,以避温燥伤津

◼ 见形期—清热解毒,佐以透疹(清) 勿 过用 苦寒 ,以防伤阳而透邪无力

◼ 恢复期—养阴清热(养) 勿 过用 滋腻 ,以免滞邪碍脾
辨证论治
2 治疗原则
逆证:透疹、解毒、扶正为原则。
邪毒闭肺—宣肺开闭

邪毒攻喉—利咽消肿

邪陷心肝—开窍息风

心阳虚衰—急以回阳救逆,扶正固脱
辨证论治
3 分证论治
顺证:
邪犯肺卫—辛凉透表,清宣肺卫—银翘散加减(与感冒鉴别)
(初热期)风热表证+泪水汪汪、畏光羞明 +麻疹黏膜斑
邪炽肺脾—清热解毒,透疹达邪—清解透表汤加减
(见形期)壮热+皮疹(特点及顺序)+热毒炽盛
肺胃阴伤—养阴益气,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加减
(收没期)热退+疹没+脱屑、色素沉着+阴液耗伤
辨证论治
3 分证论治
邪毒闭肺—清热解毒,宣肺开闭—麻杏石甘汤加减

(合并肺炎)皮疹特点+肺炎喘嗽证候

邪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下痰汤加减

(合并喉炎)皮疹特点+喉炎证候

邪陷心肝—平肝息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加减

(合并脑炎)皮疹特点+惊风证候

心阳虚脱—固脱救逆—参附龙牡汤加味
预后及其他

注意三点:
麻疹三言:
1、按计划接种麻疹减毒活疫
苗; 麻疹可以以“3”字概括:
2、患儿接触传染源后,应隔
离观察21天 ; 顺证分为3期,
3、发现麻疹患儿,隔离至出
逆证有3种,
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
10天。 发病过程发热3天,出疹3天,
退疹3天
顺证治疗有3 法。
THANK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