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联合国宪章》中的禁止使用武力条款

一、 背景

当前,国际社会出现了围绕改革大国否决权倡议和彻底否定核武器合法性的国际

趋势。这两个问题看起来是孤立的,但其实这两个趋势正在对《联合国宪章》禁止适

用武力条款造成侵蚀。因为《联合国宪章》中的条款包括两个过程:制定过程和实施

过程,如果大国行使一票否决,制定过程就会充满变数。目前联合国以安理会为中心

的集体安全制度向其他成员国提供“公力救济”,如果在“公力救济”无法获得的情

况下,其他成员国通过“私力救济”而使用武力的自然权利则违反了《联合国宪章》

禁止使用武力条款。但是历史的实践证明,大国一致原则和核武器确保了禁止使用武

力条款的有效实施。

二、 “禁武”条款渊源

国际法的制定必然存在一个“国家同意”的过程,也是国际法合法性的渊源,来

源于国家主权的授予。“禁武”原则的来源则是各国约定以物理手段改变现状是非法

的,且将收到包括武力在内的集体制裁。《联合国宪章》最终将“禁武”原则吸纳进

文本,将理念走向实效。并且《联合国宪章》在禁武问题上还规定了非会员国亦有履

行义务,有条约法向强行法过渡的趋势,其过渡的根本原因还是安理会出现造成的,

因为强行法还是依赖于第三方强制机构实现的。

二战之后,人类普遍认识到战争并不是最优的生存策略。政府的首要职能是维护

人际关系于和平状态,进而为社会合作提供可能。这种和平的人际关系并不局限于国

内,亦包含维护国家间的和平,为公民提供进行国际贸易的和平环境。各国政府维持

国际和平的制度框架是人类展开国际范围的社会协作的前提,因此《联合国宪章》得

到了几乎世界所有国家的支持,获得了无可争议的条约法地位。

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代,国家的“诉诸战争权”并不存在任何国际法限制,

在缺乏同意的国际执法机构提供公力救济的背景下,各国普遍采用极端的私力救济手

段战争来实现自身主张,战争是法律允许的改变现状的工具。但是随着战争残酷程度

的加强,人民开始思考终结战争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将正义战争论从理论或者国际软

法转变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实定国际法。随后《国际争端和平解决公约》成为国际法

规制诉诸战争权的开端,赋予了缔约国“尽量避免战争”的义务。以及《国际联盟盟

约》进一步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会员国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不得诉诸战争。而后
的《非战公约》明确禁止将战争排除在国家的政策工具箱之外,也从实定国际法层面

否定了战争的合法性,并在二战后成为惩办战犯的法律依据。直到现在《联合国宪

章》采用“武力”完全断绝了各国采取非战争武力行动的借口。自此人类进入了发动

战争是非法行为的时代已经来临。

三、 “禁武”条款原理

《联合国宪章》规定以集体安全制度将禁武条款转变为“行动中的法”。奉行大

国一直原则的安理会凭借垄断的武力使用权和自身强大的执行能力,实现了对其他国

家的强制。

规则的有效实施取决于被约束主体违法收益和违法成本之间的比例,这也是根据

“任何人不得从违法行为中获益”这一法谚。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惩戒取决于 3 个

因素:违反规则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发现后被惩戒的概率;惩戒的严厉程度。故法谚

有云:“刑法的威慑力不在于其残酷而在于其必然”。惩戒虽不一定是刑罚,但这一

原理基本适用。在违规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违规成本越高,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越小。

但是“禁武”条款还是不同于一般的国际法规则,“禁武”规则的强制实施机制

设置了第三方强制机构——安理会,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授予的类似于国内法

框架下的“政府”的权力,安理会作为警察力量确保各国实行禁武条款。

禁武规则由私力救济和第三方实施两种方式共同作用实现。一则,联合国层面的

集体安全制度,通过安理会这一第三方机构对普通国家的“强制”而禁止其使用武力,

这也是促使禁武规则从“条约法”转向 “强行法”的根本原因。二则,在公力救济无

法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各国以私力救济实现法律,私力救济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类型就

是大国间的私力救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间通过核平衡进行相互强制,提供私力救济。

这两个过程的交互作用,确保了二战后大体和平的局面,并且经受住了几十年的大国

对峙的考验。

大国一致原则和大国核均衡共同构筑了《联合国宪章》禁武条款得以实现的“双

支柱”。以控制实验的思维推理,二战前后国际组织的两个变量就是这两项制度,也

是联合国不同于国际联盟的两个地方。正是这两个变量的出现,使战后的禁武规则得

到了有力的实施。缺乏权利是大家慑服的地方,人与人之间处于潜在的战争状态。联

合国集体制度是对世界政府和完全主权之间的均衡。世界政府的存在固然可以消灭国

家间战争,但同时也消灭了国家和国际法。

四、 总结
《联合国宪章》禁武条款的制定和实施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法律

社会学的视野而言,通过国际造法,人类进入战争为非法手段的时代。通过国际执法,

人类社会较为有效地确保了非法使用武力情形不致发生。《联合国宪章》禁止使用武

力条款通过“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交互作用的方式予以实施,大国一致原则提

供能公力救济,各国相互制衡提供私力救济。私力救济中,大国拥有的核反击手段确

保了私力救济的有效性。大国一致原则和核均衡是禁止使用武力条款赖以实施的“双

支柱”,对“双支柱”提出的国际法改革倡议必须置于禁武条款的实施制度这一框架

下进行讨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