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从古希腊至今:艺术节筹资方式的发展与演变

祝彤 1621213512122

作为城市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艺术节最早可以追溯至距今约两千七百年前

的古希腊时期。起源于酒神祭祀文化的古希腊戏剧节是城邦公民一年中最关注的节日,也是城

邦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全民参与”的古希腊戏剧节,其举办经费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城邦政府的资金支持,二是歌队司理的个人赞助。政府主要负责戏剧节的剧场建筑和对戏

剧节优胜者的奖励,包括剧作家、歌队司理和演员等人,有时候政府也会负担演员的费用;而

作为城邦中富人代表的歌队司理,则要和自己负责的剧作家一起配合实现剧目的最终上演,每

位剧作家由一位歌队司理负责,歌队司理承担剧目排练过程中歌队的训练费用和演员的服装费

用,有些歌队司理也会承担乐队的费用,而激励歌队司理如此慷慨解囊的原因,就在于剧作家

获奖后歌队司理可以一同获得的荣誉和奖项。

作为西方社会最早的艺术节活动,古希腊戏剧节的资金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和私人赞助两大

模块构成,这样的模式也在西方社会的艺术活动中延续了上千年。中世纪时期的艺术发展受限

颇多,在教会严格控制之下,艺术家们能够获得的活动空间相当有限,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艺

术才有了较为广阔的舞台。与文艺复兴的艺术繁荣同时出现的,则是艺术赞助的普遍发展。艺

术赞助人在给艺术家提供赞助的同时,会与之签订详细的合同,合同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艺术作品的风格与主题。与古希腊相比,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赞助人的身份构成明显复杂很

多,积极投身艺术赞助的主要有以下四类人群:以商业和手工业行会为代表的市民团体、宗教

团体、当时欧洲和意大利境内大大小小的宫廷以及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富有家族

和个人。1艺术赞助人出于不同的政治、宗教、个人目的进行艺术赞助,虽然对艺术家的创作有

一定的限制,但在客观上也帮助了当时艺术家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艺术的发展。

作为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在 17-18 世纪掀起了近代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潮

流,艺术的发展也在这个时期进入到了新的阶段,艺术活动有了其独立的地位和意义。艺术节

作为一个崭新的、独立的并区别于其他节庆活动的节庆品种终于确定下来,以艺术命名的早期

1
张敢 .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赞助 [J]. 装饰,2011(9):28.

1
艺术节就诞生在这一时期。 21772 年诞生于英国的诺福克&诺维奇艺术节(Norfolk & Norwich

Festival)是欧洲最古老的艺术节之一,也是英国现存最悠久的音乐节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

1772 年为诺福克&诺维奇医院的成立而在诺维奇大教堂举办的筹资音乐会,音乐会后来成为了

城市一年一度的盛事,又在 1788 年开始变成了音乐会基础之上为期四天的盛大的音乐节。本是

为了其他活动筹集资金而举办的艺术活动,却保留成为了当地的特色艺术节庆活动,并能获得

足够的资金,足以证明当时的人们为艺术活动慷慨解囊的热情。以音乐演出为代表演出形式的

艺术节模式中,票房的收入也是了艺术节的一项资金来源,但相对大型节庆活动的运行成本而

言,其作用仍然是有限的。
19 世纪以来,西方的艺术节在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之后,逐渐从单一艺术门类的艺术节发

展到综合性艺术节,直至国际性艺术节的出现。20 世纪中期,欧洲先后出现了布拉格之春音乐

节、布雷根茨艺术节、爱丁堡艺术节、阿维尼翁艺术节、柏林艺术节等一系列优秀的国际性艺

术节,艺术节的运营发展趋于专业化的同时,专业的组织机构也纷纷成立, 1952 年,欧洲艺术

节联盟成立,1969 年,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共同倡议下,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理事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Organization of Folklore Festivals and Folk Arts)也宣告成立,国际民间

艺术节组织理事会(英文简称 CIOFF)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球范围

内各国,主要是欧洲国家所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民间艺术节活动的协调工作。

随着艺术节的独立和运营规模的发展,艺术节所涵盖的内容也不仅仅止于艺术活动,而是

和城市的建设规划、文化旅游、会议展览、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紧密关联,因此,举办

相应规模艺术节所需要的资金投入也变得更加庞大,而在现代社会的市场运营机制之下,艺术

节的筹资也变得更加专业和系统化。当今各个国家的艺术节经费来源各有不同,呈现出多元发

展、自主开发的趋势,而纵观各类戏剧节的筹资方式,我们可以将其资金来源分为以下四类:

政府财政拨款、基金会等公共机构支持、企业赞助、和自主营收。

在艺术节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之下,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艺术节已经十分罕见,但仍然

存在,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就是完全依靠政府财政出资的艺术节。在一些政府扶持力度较大的国

家 , 财 政 出 资 在 艺 术 节 资 金 构 成 中 占 据 着 相 当 大 的 比 例 。 著 名 的 里 昂 灯 光 节 ( Fête des

lumières),其运作经费就有约 2/3 来自于里昂市政府的财政拨款,爱丁堡艺术节也有近 50%的

经费来自于政府的财政出资。为了缓解相关艺术活动的财政压力,很多政府也会通过税收减免

等方式鼓励企业或基金会等民间机构给艺术节注资。随着艺术节的发展,很多国家都成立了自

己的艺术节基金会,用于支持艺术节的发展。除此之外,一些艺术节还通过发展“艺术节之

2
董天然. 艺术节源流与当代发展研究. [D] 上海:上海戏剧学院, 2016(2),37

2
友”的模式,为艺术节吸引到了一批个人支持。2014 年,第四十二届香港艺术节官宣,观众在

预订门票期间订满 7 场演出节目即可自动成为“艺术节之友”,“艺术节之友”不仅可以在本

届艺术节期间享受免费获赠艺术节通讯刊物等一系列优惠,还可以优先获取下一届艺术节的节

目资料、预订较佳座位,同时,“艺术节之友”还可以在指定商户享有特别优惠,这在一定程

度上又帮助了艺术节获取企业赞助。

大型艺术节的运作成本并非一笔小数字,这也就促使艺术节主办方在通过多种模式组合筹

资的同时,也会对每种模式下的资金做进一步的细分。成立于 1999 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在商业

赞助方面就做出了非常成功的尝试。由于政府能够提供给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资金非常有限,主

办方为了保持艺术节的持续运营,从艺术节自身出发,开发出了大量的市场资源,“城市高架

路两侧的对旗、街头标志物、街头横幅、报刊和影视公益广告、画册、宣传册、票套、节目

套、海报、艺术节演出场所公告栏、港台演唱会指标、“天天演”冠名、艺术节新闻发布会、

报纸电视广播宣传、网络、大型开幕活动冠名、贵宾礼遇、票务回报、宴会标牌、背景席、录

播权、专用礼品开发、艺术节指定产品、艺术节宣传包袋等” 3 都成了可以利用的市场资

源。2003 年开始,上海国际艺术节又通过对艺术节资源的整合,推出了“全程合作伙伴”的合

作模式,通过在艺术节期间对“全程合作伙伴”形象的强调,帮助赞助商提升企业的形象与可

信度。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赞助模式包括了大量灵活细分的部分,它们既可分解到对艺术节某些

重大演出的冠名,又可表现为支持艺术节中的某些项目(如:艺术节论坛、演出交易会、嘉宾

国文化周、国内省市文化周等),还可以通过成为指定宾馆、指定航空、指定用车、指定礼品

等赞助形式体现出来。4

在现代艺术节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依靠第三方机构的投资赞助之外,一些艺术节的组织机

构还在同时致力于通过艺术节的资源开发实现营收。艺术节的票房、文创衍生产品等的收入显

然不能覆盖一次大型艺术节的全部成本,因此,艺术节本身的品牌资源、建筑资源等也都被再

度开发。大部分艺术节都能通过自身的营收覆盖一部分成本,在爱丁堡艺术节每年获得的经费

中,约有 28%来自于票房收入,3%来自于艺术节上的纪念品销售和品牌有偿使用。但也有艺术

节把自身的资源开发做到了极致,2013 年诞生于嘉兴乌镇的乌镇艺术节给海内外游客和观众留

下的鲜明印象之一就是“没有广告”,乌镇戏剧节由艺术家们主导,号称不受外界的资金干

扰,其运营资金来自于文化乌镇有限公司的投资。在乌镇艺术节正式运营之前,乌镇和国内众

多的旅游小镇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为了实现乌镇戏剧节的落地,乌镇特意新建了以乌镇大剧院

3
陈圣来,等.艺术节与城市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3.
4
方军.城市节日——走进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03

3
为核心、汇集国乐剧院、沈家厅剧场、秀水廊剧园、水剧场等场所的 9 个剧场群。在赖声川、

孟京辉、田沁鑫等国内知名戏剧家和黄磊、何炅等国内知名艺人的名气加持下,乌镇戏剧节迅

速打开了市场,戏剧节给乌镇带来的名气不仅为当地实现了文旅创收( 2017 年乌镇全年景区实

现营收 16.46 亿),也让乌镇戏剧节本身在经费方面获得了长足的支持。

从古希腊至今,演出艺术由于其固有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问题,不仅不能如其他行业

一般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压缩生产成本,反而随着各行业工作报酬的提高而出现了成本越

来越高的情况,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演出剧目的艺术节,其所需要耗费的成本之高自然可以想

见。无论是古希腊时期政府和歌队司理的共同出资,还是如今政府、企业、公共机构等多种资

金的整合运营,都是在尽可能地利用社会资源来促成和保障艺术节的顺利举行。虽然艺术活动

本身所具有的商业性并不算高,但艺术管理者应当学会从艺术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出发,为艺术

活动的运营筹集经费。古希腊的先贤已经通过艺术节的筹资给后来者树立了榜样,而如今我们

需要去做的,不过是借鉴前人的经验,挖掘当下的特点。

在现代社会,艺术节的意义已远远不止于节庆活动,而是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文化产

业,除了文化艺术意义之外,艺术节期间较大的人流量和各类活动,也促使城市的旅游业、服

务业、交通业、通讯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都同声而起,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因此,无论

艺术节的文化资源,还是艺术节的市场资源,都值得我们投入研究并发挥更多的创意进行开

发。

—————————————————————————————————————————

参考文献:

1. 吴光耀. 西方演剧史论稿[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 1


2. 李道增. 西方戏剧·剧场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方军.城市节日——走进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03
4. 郑新文.艺术管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6 重印
5. 陈圣来,等.艺术节与城市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3.
6. 董天然. 艺术节源流与当代发展研究. [D] 上海:上海戏剧学院, 2016(2)
7. 韩爽,乌镇戏剧节的品牌发展和城市文化 [J].戏剧艺术, 2019,(03)

4
8. 张敢 .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赞助 [J]. 装饰,2011(9):2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