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哲学与历史 《传承》2010 年第 5 期

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手工业状况
□ 赖海清

[摘 要] 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的各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影响,而这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机器代替人力的
生产方式的广泛并迅速地传播。它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产力的翻倍增长, 也表现为原来劳动者生产方式的改变。原先中世纪的
社会结构被彻底改造, 贵族、
农民、手工业者等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中世纪的重要生产部门,手工业在机器生产和
工厂制度冲击下迅速衰落。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手工业发展状况也在逐渐衰落。
[关键词] 英国 工业革命 手工业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的乡村在数年间逐渐形成一个个 “外放制”首先在纺织业中迅速发展起来。到十八世纪初,
近代的工业区。这些工业区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个以工业生产 英国的纺织业几乎普遍实行了外放制。手工纺织业在工业革
为重心的乡镇,大量农业人口涌入从而形成规模更为大的城 命发展的初期, 在市场需求和劳动力需求迅速扩大的情况下,
市。[1](P6)在这样的城市中,机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机器生产 不但没有被淹没,反而得到了意外的膨胀。其更深层的原因
也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这样的形势下, 手工业受到严重地摧 是,在 1830 年以前英国还没有哪一种工业是已经度过了全面
残。同时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也使得手工业失去了可供补充 的技术改革,所以古老形式的工业组织和各种各样的过渡形
的劳动力,这成为手工业没落的重要原因。工业革命开始前, 式还充斥于全国, 尤其在纺织方面。早期的带金属零件的木制
手工业作为英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在生产和组织上都有一 机器依旧通用,甚至直到 1824 年,在兰开郡的纱厂里仍然有
套严整的体系。但是, 它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却日趋没落。 很多手摇的木制珍妮纺纱机,虽然为纺纱作准备工作的其他
工序常常是用动力进行的。
一、工业革命初期手工业发展 因此, 在工业革命最初的时期, 在纺织业中手工业者仍然
有着相当的生存空间, 英国存在着大量的手工纺织工人。而其
中世纪时期, 手工业部门齐全, 组织严密。手工业为市民和 中最为著名的应当是 “接订货的织工” (customer’s weaver)。在
农民提供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 且每个手工业部门都有 1825- 1830 年之间,这是整个苏格兰各地和威尔士若干地方
相应行会, 形成严密的组织。这时期从事手工业的人与农业有 农村地区的常见现象。截止到在 1831 年, 就整个不列颠而论,
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的手工业者仍然是独立生产, 他们是行 接订货的织工数应不少于七千, 但也不会多于一万。[5](P210)
业中的“师傅” , 往往雇一两个帮工, 带一两个徒弟, 在自家屋前 而除了接订货的织工这个群体之外,工业革命初期的纺

“铺子” 里进行生产。这个时期的手工业者的生产和生活是闲 织业中还有另外一个手工群体: 手机织工。他们与 “接订货的
适的。以纺织工举例, 恩格斯有如下描写: “在使用机器以前, 纺 织工”处境相似,在工业革命初期,由于市场和生产的需要而
纱织布都是在工人家里进行的, 妻子和女儿纺纱作为一家之主 壮大。在工业革命初期, 当工厂制在纺织部门确立时,原先手
的父亲把纱织成布, 如果他自己不加工就把纱卖掉。这些织工 工操作的纺织工大量失去工作。由于织布部门机械化进展得
家庭大部分都是住在靠近城市的农村里……大部分织工甚至 很慢,织布远远地跟不上纺纱,于是手织业也就成为热门行
还能积蓄一点钱, 并且租一小块地在空闲的时候耕种……他们 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再加上手工织布本来不是很难学,手
把纱和布交给跑四方的包买商, 从他们那里取得工资。”[2](P281- 283) 织机造价又不高, 于是那些失去工作的纺纱工、 半饥半饱的农
在此时的纺织业,纺纱的速度往往不足以赶上织布的速 工、无以为生的流浪汉、 离乡背井的爱尔兰人潮水般涌进手织
度,以至于织工们常常要等纱。这造成了纺织业生产力不足的 业,造成了 19 世纪初期手织工人队伍的大膨胀,手织业也经
弊病。这种情况直到珍妮纺纱机和水利纺纱机以及骡机发明 历繁华旺盛的阶段。[4](P14- 15)然而,这种虚假的繁荣在工业革命
之后才得到改善。 [3](P40)
手工工人们的这种闲适的生活随着经济 的持续高涨下破灭了。
和商业的渗透改变了。
到十七世纪末,商人们从一开始的少量收购产品到后来 二、
工业革命的高涨与手工业的衰落
的直接从手工业者手中收购产品销售到最后的成为资本家,
直接雇佣工人为他生产从而达到控制生产的结果。特别是在 工业革命引进了机器和实行工厂制。在引进机器的冲击
那些不需要专门技术,或由于实行了初步分工而降低了对手 下,手工业者每况愈下。手工工人生产力不及机器,因而无法
工业者技术要求的行业。行业中的工匠反倒成为从属的部分 与工厂工人竞争。他们的工资收入减少, 生存状况变差。
了。此时就形成了英国的“外放制” (putting- out)或称“家庭工 “在工业革命后期的英国, 受机器生产排挤的工人如梳毛
业制”(domestic system)—— —商人买进原料,分发给他所雇佣 工、印布工、手机织工、编织工、制钮扣和项链工人、制靴及制
的工人。他们在家里工作, 仍然使用自己的工具, 可以自由支 鞋工,以及工业工人,在 19 世纪上半叶,工资都大幅下降
配时间,还可以找一两个帮工协助工作,他们仍旧以师傅自 了。”[1](P6)其中手织工人的情况尤其严重。
称。这些工人分散在各自的家里, 手工进行操作, 然后把制成 在工业革命的初期, 涌进手织业的劳动者越来越多,这主
的产品交给商人,从商人那里领取报酬。 [4](P8)
要因为: (一)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手织技术较为简单,容易

[作者简介] 赖海清(1986- ),女,江西人,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在读硕士究生。江苏南京 210097。

60
《传承》2010 年第 5 期 哲学与历史
学会;(二)在工业化早期, 手织工的工资相对来说比较高。就 三、手工业没落之解构
这样来自爱尔兰的移民,被剥夺了土地的来城市里寻找生活
的农民以及 1815 年战争后急需找到工作养家糊口的士兵还 工业革命的的发展引进了机器并实行工厂制。厂主和工人
有那些被其他工种淘汰的工人们都涌进手织业,[3](P54) “根据詹 对机器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尽管木工厂的工资比手工木匠
姆士·凯 1837 年就伦敦斯宾特菲尔德手机织工状况向济贫法 高出一两倍, 但厂里的工人仍认为 “机器只对有钱人有利, 对工
委员会报告,该地区 14000 架手工织机有 1/3 没有活干,其余 人阶级来说, 它只不过是一种祸根, 因为机器的目的正是要取
织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开工不足。许多失业者在无以为生计 代工人们赖以为生的劳动。” 手织工人对此其有切肤之痛。早
情况下不得不加入手机织工的行列。”[1](P6)这样也就导致手织 在 1786 年,利兹的梳毛工就埋怨梳毛机的使用“使成千上万
工业不堪重负的状况,另外一方面, 由于纺织业的低投入和迅 的人失去工作,陷入无穷的苦难之中,无以持家” ,因此,呼吁
速的效益,使得许多小工场主都选择经营纺织业。他们对手织 雇主们 “抛开偏见和私利”,禁止使用机器。[4](P8)北英格兰的许
工人进行最大限度的压榨,到后期手织工所受的苦难也越来 多手织业工人,更是为了维持他们的行业进行了长期绝望的
越重,而他们的工资也达到了普通工资水平之下。“手织工人 挣扎。[6](P220)然而,不管织工们如何反对,机器生产的发展趋势
的周工资 1797 年至 1804 年为 26 先令 5 便士,1832 年仅有 5 已无法阻挡,因为议会根据民众的请愿书对织布机做出相应
先令 6 便士。根据议会专门委员会的统计,1834 年到 1835 年 的调查,发现在短短的几年间,织布机已经增长 3 倍,如果没
间,棉、麻、 丝、毛织业中手机织工共有 840000 人。他们是当时 有这些机器的话, 织工已经很难及时地提供织布所需要的纱。
英国工人经济处境最困难的一部分。”[1](P6) [3](P44)
不管手织工们多么不情愿, 最终到 1830 年, 手织工人基本
随着动力织机的逐步完善和推广,手织工承受的压力越 上已不存在。[3](P39)而工业革命时期标志的纺织业中手工工人的
来越大,成为社会上最凄苦的一个阶层。[3](P55)“由于纺织业最 消失也代表了整个英国社会结构中手工业没落的趋势。
早实现机械化,所以在纺织业中使用手工织机的织工遭到的 在工业革命之前,在整个英国社会中, 农业人口在整个社
打击尤其严重。”[1](P6) 而相对于其他工人阶级,手织工的状况更 会人口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在 1811 年的人口普查中,经过
加悲惨。 了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农业人口比重已经下降。1851 年从
机器的使用取代了大量的手工工人。动力机械大幅运用 事各业的劳动者家庭人数见下表: [7](P2)

挤压了手工机械的发展空间。斯托克堡是动力织机的发源地, 农业 1790,
000 销售商 340,000
在这里,手织工队伍衰退的迹象也最早出现。1816 年曾有记 家务服务 1039,000 毛纺织业 284,000
棉纺工业 527,000 制鞋业 274,000
载说该市及近郊有 5000 名手织工,到 1834 年已不超过 400 建筑业 443,000 煤矿业 219,000
人了,仅占人口的 1%。30 年代开始, 机械织布迅速推广, 以至 产业工人 376,000 裁缝 153,000
机器工业 1750,000
于曼彻斯特商会书记在 1833 年时说: “除某几种特殊的布,或
非机器工业 5500,
000
其他特殊情况外,手工织布已不再是成年人的职业。”[4](P16)这
样,由于机器生产和待遇的双重挤压,手织工业历经了工业革 从表中的数据来看, 虽然就个体来说, 从事农业的家庭人
命的冲击,最终到 19 世纪 40 年代末,这支队伍几乎已被瓦解 数仍然是最多,然而其他非农业家庭总数却远远高出农业家
得干干净净。 庭数。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农业人口减少, 与此同时手工业人口
而不仅仅是手织工遭受这样的待遇,其他的手工业也经 也在渐渐消失。
受着机器生产带来的压力, 其中最明显是传统手工业。在中世 手工业的没落的第一步就是手工工人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纪兴旺发达的手工业渐渐被淹没在机器生产的浪潮之中。而 隔离。手工业者们集中到工场中, 成为完全靠工资为生的专职
最应该提及的就是在建筑业中谋生存的传统工匠们。 工人,按照不同的分工, 组织在一个集中的、 装有资本设备的厂
以油漆匠为例, 在三十年代后期, 伦敦约有油漆匠师傅一千 房里从事协作生产。资本家们控制了原料、 生产设备、
生产过程
人。常年在业的散匠估计有三、 四千人, 另每年约有七个月在业 及商品收益的一切方面。[8]手工工人真正丧失了原先的独立性。
的散匠六至八千人, 其中无疑有一些季节性的移民工匠。[5](P214- 215) 农民是手工业者的重要组成。他们在工农业活动之间季
这些原来自主生产和经营的手工匠人被卷入到商业中,成为 节性流动,也因此城市手工业也得以不断地雇佣乡村的外来
承建商的雇佣工人。他们已经失去了作为封建时期自主自由 劳力。而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工农结合和趋势。城市手工业在劳
的手工工匠的地位。作为相对讲求技术的手工部门, 工匠们也 动力来源上也依赖于周围乡村。城镇手工业正在不断雇佣乡
受到来自机械的威胁。1850 年亨利·梅休(Henry Mayhew)在 村的外来劳力,逐步将行会手工业转变为家庭手工业。[9](P23)同
他著名的劳工问题调查报告中,记述大量出现的使用机器的 时一些以工业活动为主的独立小手工业者,仍保有一小块土
木工造模厂,其中锯、砍、刨、凿等各道工序都使用蒸汽驱动。 地,以便在工业活动缩减时耕种, 贴补其家庭收入。手工业者
一台蒸汽刨就可取代 18 人的工作。在建筑业中,蒸汽还被用 的这种双重身份,毕竟具有某种过渡性,随着生产的不断发
来切开大理石、抛光大理石、 磨碎石灰和水泥等。 [4](P17)
面对着这 展,也导致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这种分离通过农业和手工业
种情况,工匠们无法像从前一样谋取生存,如果固守传统的生 两方面的变革来实现。一方面, 农牧业生产的商品化又使一部
产方式,不适应变化的潮流, 他们就无法生存。 分农民手工业者无须再经营小地产,从而变成专门的工业劳
由于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手工工业是无法应付市 动者。另一方面,手工业规模的日益扩大, 使手工业者无力顾
场的需求。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无法再用传统的方式直接对 及农业生产,只能专门从事手工业活动。同时也使得一些小手
消费者销售自己的生产产品了。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使得产品 工业者无力经营手工业, 从而变成工资劳动者。可见,农牧业
成品价格低廉,在市场上,手工业者注定是要败给动力机械。 的变革和手工业本身的发展,都具有推动农业与手工业相分
手工工人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最后的命运是被迫卷入到这 离的内在趋势。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
股大潮中,成为工厂工人中的一员, 或者是受资本家雇佣的技 变,正是这种内在趋势发展的结果。
术工人。 手工业在工厂 生 产 大 发 展 的 冲 击 (下转第 71 页)

61
《传承》2010 年第 5 期 哲学与历史
义”
“扶蒋”
政策并不是能截然划清界限的,三者是一脉相承而 馆,1985.
又相辅相成的。但是,不论美国对中国采取哪种政策,其目的 [7]刘培华.近代中外关系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都是为了追求美国自身的最大利益,甚而不惜牺牲他国利益, [8]雷穆森.天津租界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年.
在近现代的历史上如是,当今亦是! [9]周宇豪.利益攸关: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将来[M].北京:中
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乔治.C.马歇尔传记[M].武汉:武汉
[10]熊伟民.权利的考验——
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1]魏宏运.中国现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M].
[1]李辉.封面中国—— —迈向新世纪的回顾[M].郑州:河南
[12]熊志勇.中国与美国——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人民出版社,1995.
[2]李洁.马歇尔[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13]云章,刘亚农.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两位美国将军[M].长春:
[3]汪波.一个在华驻扎 26 年的美军步兵团[J].安徽史学,1997,(1).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4]李侃.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约瑟夫.W.史迪威.史迪威日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5]冯嘉琳.史迪威将军[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1992.
[6]巴巴拉·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M].北京:商务印书 (实习编辑: 韦丹丹)
!!!!!!!!!!!!!!!!!!!!!!!!!!!!!!!!!!!!!!!!!!!!!
(上接第 61 页)
下,由于技术的落后,生产效率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工业化社会
生活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手工业者大量流失。人们不再像中 [参考文献]
世纪一样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手工师傅那里学手艺,而是让他 [1]沈汉.英国宪章运动[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们直接的到工厂中去谋一份工作, 养家糊口。相较于手工业学 [2]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徒制度,在工厂中,儿童们都能领得薪水, 为家庭贴补家用。更 [3]J.L.Hammond&B.Hammond,TheSkilledLabourer[M].NewYo-
有很多工厂工序不需要技术就可以操作。工厂的扩张使得劳 rkLongman,1979.
动力不断涌入到工厂中,成为工资阶级。在工业革命后期,手 [4]钱乘旦.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M].南京:南京出版社,
工业者已经不再像初期那样可以得到同工厂工人相同甚至更 1992.
高的薪水,手工工人已经沦落为比工厂工人地位更低的阶层。 [5]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而且“在任何一种行业中,工匠上升为包工小雇主或终成为大 [6] W.H.B.考特.简明英国经济史 1750 年至 1939 年[M].北京:
规模经营的营造商的事例,在资本主义高潮时期的 19 世纪十 商务印书馆,1992.
分常见了;而且这个过程在 1800 年就已经不新颖”。 [5](P211)在 [7]Eric Hopkins.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es
工业革命的冲击下,手工业最终没落。手工工人大部分逐步转 1815- 1945[M].London :Edward Arnold,1979.
化为工厂工人,另外一部分较有财力和生产资料者成为商人, [8]王觉非.近代英国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小业主和店主,而仍然存留下来的独立手工业者已经很少。工 [9] G.E.Musson.The Growth of British Industry [M].New York:
业革命时期英国手工业的没落和手工工人的基本消失,是机 Holmes & Meier,1978.
器生产代替人力生产的必然结果,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习编辑: 韦丹丹)
!!!!!!!!!!!!!!!!!!!!!!!!!!!!!!!!!!!!!!!!!!!!!
(上接第 67 页)
课题单一。文革期间史学队伍被冲击分化,有的坚持真理, [3]祝晓风.用人生叩问历史—— —访历史学家刘泽华教授[J].人
含冤去世;有的遭受压制打击,白白耗费多年学术生命;也 物,1996,(6).
有的消极沉沦或随波逐流。史学队伍备受摧残,力量严重削 [4]周一良.毕竟是书生[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弱。“文革史学”以“左”倾教条去衡量、框架历史,以政治需 [5]胡华自传[A]/ / 晋阳学刊编辑部.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
要剪裁、解说历史,甚至用歪曲、篡改、穿凿、影射等手段编 (第 1 辑)[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造历史。历史学完全失去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品格与尊严, [6]陈诗启自传[A]/ / 晋阳学刊编辑部.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
沦为“文革”政治的工具,成为禁锢人民思想的一道枷锁,成 略(第 4 辑)[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为“斗争史学”
“影射史学”的代名词。历史学不再取信于人, [7]黎澍纪念文集编辑组.黎澍十年祭[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信誉一落千丈,声名狼藉。 出版社,1998.
但笔者最后要说的是, “文革史学”尽管是极不正常的一 [8]戴逸自传[A]/ / 北京图书馆《文献》丛刊编辑部,吉林省图书
页,但它毕竟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也是 “文革”研 馆学会会刊编辑部.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 2 辑)[Z].北京:书
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 我们应对其进行认真严肃地清理、 目文献出版社,1982.
分析和评判,既注重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更要加强对亲历、 [9]严中平.严中平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亲闻、亲见者的调查访问, 抢救活资料。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 [10]吴承明先生传略[A]/ / 近代中国(第 2 辑)[C].上海:上海社
反思历史,汲取教训,警醒后人, 少走弯路。 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11]林增平自传[A]/ / 晋阳学刊编辑部.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
[参考文献] 传略(第 3 辑)[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1]周朝民等.中国史学四十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12]丁守和等.黎澍学术思想述略[J].中国社会科学,1989,(3).
[2]肖黎.中国历史学四十年[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实习编辑: 韦丹丹)

7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