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碘钟实验

实验材料:维他命 C,碘,淀粉,双氧水,蒸馏水

名词解释:

所谓的“化学钟”(chemical clock)指的是其中一种物质的浓度在一定的时间后
会突然发生变化并且会导致颜色突然地改变。这个实验被称为碘钟反应(Iodine
clock reaction)是因为碘分子浓度一段时间后突然地改变。碘分子的浓度增加后,
会与淀粉结合生成碘-淀粉复合物,并且导致溶液从无色变成深蓝色。

(碘离子没有颜色,碘-淀粉复合物颜色为深蓝色)

I2 (aq) + 淀粉 (aq) —> 碘-淀粉复合物 (aq)(简化版)

原理解释

溶液 A

由于游离的碘分子被维他命 C(分子式=C6H8O6)还原成了无色的碘离子,所以导
致溶液从深棕色变成无色。

+ ¿(aq)¿
−¿(aq)+2 H ¿
C 6 H 8 O 6(aq)+ I 2(aq)— > C 6 H 6O 6 (aq)+2 I

溶液 A&B 混合后

由于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会将碘离子氧化成游离碘分子。所形成的游离
碘分子又立即与维他命 C 进行反应,形成碘离子。直到其中一方(双氧水或维他
命 C)耗尽。

H2O2(aq)+ 2 I −¿¿ (aq)+ 2 H +¿¿ (aq) —> 2H2O(l)+ I2(s)

不过由于本实验欲观察变色过程,所以皆为双氧水过剩。当维他命 C 被耗尽后,
游离的碘分子将大量存在,从而使得游离碘分子先与碘离子结合形成三碘化物
配合物(I3-)后再与淀粉结合生成碘-淀粉复合物,并且导致溶液从无色变成深蓝
色。

I2(aq)+ I −¿¿ (aq) —> I3- (aq)


I3-(aq)+ 淀粉 (aq) —> 碘-淀粉复合物 (aq)

配合物: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 

化学动力学

化学动力学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反应机理的学科。化学动力学包
括研究实验条件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产生有关的反应机理。

分子碰撞学说

分子碰撞学说说明了为何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反应速率。该学说指出要发
生化学反应需要有三个条件。

1)反应的粒子间必须发生碰撞。

2)发生碰撞的粒子需含有最低活化能。

3)需要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三个条件都凑齐的碰撞被称为有效碰撞。
未达到最低活化能 方向取向不好 有效碰撞

浓度

主因:

分子的碰撞频率增大,提升了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所以反应速率变快。

温度

主因:

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含有最低活化能的分子数变多,所以反应速率变快

次因:

分子的碰撞频率增大,提升了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所以反应速率变快。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