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专稿 2012 年第 4 期

我国通货膨胀中的劳动力因素研究 *
——
—基于刘易斯拐点的视角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

摘要:本文从劳动力转移的角度分析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梳理了相
关文献,分析了刘易斯拐点背景下劳动力转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季度数据进
行了实证分析,根据中国国情从货币政策制定、稳定物价、人口管理、产业升级等方面提出
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 劳动力因素 刘易斯拐点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1246 (2012 )04-0003-07

一、
问题的提出 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 2005—2009 年城镇职
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制 工 (不包括私营企业) 平均货币工资年均增长
度变革(如户籍制的放开、推进工业化进程等)使 15.2%,2009 年达到 32736 元。2010 年初以来,15
得我国出现了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快速流向工业 个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平均达
部门的现象,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即将见 20.6%。与此同时,2004-2008 年我国制造业劳动
顶,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劳工荒”频现, 生产率的年均增速为 10.69%,达到历史最好水
很多学者(如蔡昉,2008、2010)从人口转变与二 平。一般说来,劳动生产率长期快速增长是有限度
元经济发展一致性的角度, 把劳动力需求增长速 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无疑会加重通货膨胀的上行
度超过供给增长速度、工资开始提高的情形称为 压力。
刘易斯拐点。国际经验表明,在刘易斯拐点附近, 大量的实证数据使得我们可以推测,劳动力
由于工资的不断上升,通货膨胀也随之而来。当 成本在通货膨胀中的比例在不断提高,有必要从
前,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突出问题, 刘易斯拐点这一视角研究通货膨胀中的劳动力因
截至 2011 年 8 月,我国 CPI 已经持续 37 个月上 素。为此,本文从劳动力转移的角度分析刘易斯拐
7 月份达 6.5%,
涨, 创下 3 年来的新高。很多经济 点的到来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并不讨论刘易
学家认为,温和通胀将成为未来 3-5 年我国经济 斯拐点究竟位于何处,但是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我
的常态(李稻葵,
2011)。 国位于刘易斯拐点区间附近,且这一趋势正不断
通货膨胀存在成本推动型、输入型、结构型 加强。因此,本文讨论的问题是:在我国出现刘易
等多种类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刘易斯拐点导 斯拐点的背景下,劳动力转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
致劳动力成本趋势性上升,从而在中长期内产生 影响有多大?其作用机理是什么?其变化趋势是
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一个较为明显的证据是, 什么?对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有什么政策含义?

* 本文节选自人民银行总行 2011 年重点研究课题一等奖同名获奖课题。


3
2012 年第 4 期 专稿

二、文献综述 格和工资对最终产品价格有较强的解释力。当
(一) 刘易斯拐点背景下劳动力与通胀的相 然,也有很多学者对于劳动力成本对于通胀的影
关文献 响提出了质疑,如 Barth 和 Bennett(1975)、
Gordon
目前国内外针对刘易斯拐点的视角研究劳 和 Hall(1985)。
动力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文献较少,且多数研究仅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更
关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没 多地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研究劳动力成本因素
有突出刘易斯拐点时期劳动力转移因素对于通 冲击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在经验研究中同时引
货膨胀的作用,例如桑白川(2008)等认为导致价 入成本冲击和需求冲击因素。Mehra(1991)否定
格上涨的核心原因在于,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 了劳动力成本对于通货膨胀的决定性作用。
供应短缺以及相应的各种成本急剧上涨——
—由 Darrat(1994)将货币、汇率和利率加入 Mehra 模
于劳动力市场出现刘易斯拐点和新合同法的出 型, 发现价格和工资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
台引起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业机会成本以及实 系,长期来看影响价格更重要的因素仍然是货币
际成本上升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等。范志勇(2010) 和汇率,不支持劳动力成本向价格传导的结论。
则在本轮通胀与工资水平上涨以及民工荒现象 Ghali(1999)认为如果预期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
并存的背景下,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劳动力成本推 的历史有关, 那么在价格和工资之间将具有双向
动通货膨胀的相关研究成果。尤宏业、高善文等 因果关系。Ghali 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包含
(2010)测算了刘易斯拐点的存在,并重点阐述了 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工资对
刘易斯拐点和通货膨胀裂口之间的相互联系与 价格有明显的推动作用。Schmidt(2000)通过对包
影响机制。孙国峰(2011)对人口红利和刘易斯拐 括工资、价格等 7 个变量的向量进行协整检验,
点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进行观察,试图利用巴 认为 1960 年 2 季度到 1994 年 4 季度价格和工
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解释刘易斯拐点下我国通 资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
胀在结构性方面的成因。耿强、付文林和傅坦 (三)劳动力因素对于通胀影响的国内文献
(2011)则在描述刘易斯拐点趋势的前提下,通过 国内关于劳动力因素对于通胀影响的研究
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成 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的研究着重考察了在
为推动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绝对比重的背景下的劳动
(二)劳动力因素对于通胀影响的国外文献 成本转嫁现象 (金重仁, 1987),然而胡小平等
上世纪 60 年代之后特别是整个 70 年代,西 (1994)、吕江林(1995)均对成本转嫁渠道提出质
方国家相继发生过几次严重的通胀,并由此进入 疑,并且强调指出市场供需状况可能会对成本对
滞涨时期。在此期间,西方经济学家对于成本推 价格的传导渠道造成影响,特别是在供给相对过
动型通货膨胀理论进行过深入研究并有相应的 剩的条件下价格传导渠道是不通畅的。李云林则
政策实践。Machlup(1960)界定了(工资)成本推 肯定了工资成本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提出了工
动型通货膨胀的概念。Friedman(1968)和 Phelps 资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率
(1970)所倡导的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中,存 上升的三个渠道,但作者同时也指出工资增长超
在着经过劳动生产率调整后的劳动力成本和价 过经济增长速度并不必然引发通货膨胀。
格螺旋上升的恶性循环。Mishkin 肯定了工资成 就经验研究而言, Kojima 等 (2005) 发现从
本对于通货膨胀的冲击作用,但认为政府在面临 1978 年至 2004 年中国名义单位劳动成本与通货
成本冲击时有一个货币创造的调节政策时,通胀 膨胀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王少平、涂正革和李子
才可以延续下去。Holzman (1960) 证实了美国 奈(2001)发现我国的通胀、劳动生产率成本(工
1955-1958 年的通货膨胀属于典型的成本推动型 资)、需求和进口四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
通货膨胀, 并指出该类型通胀往往伴随着失业率 稳定关系,但是通胀和劳动力成本之间却不存在
上升。Popkin(1974)发现,除食品之外,原材料价 长期稳定关系,且通胀、劳动生产力成本和需求
4
专稿 2012 年第 4 期

之间也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曾利飞等(2006)发 致非贸易品部门工资差异。
现单位劳动成本对通货膨胀影响很小,而进口中 3.非贸易品部门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劳
间品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贺力平等(2008)认为 动生产率较低且两国非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
在影响通货膨胀方面,需求因素要大于成本因 相差不大,可贸易部门价格水平差异导致非贸易
素,但不排除二者共同影响通货膨胀走势。高圣 品部门价格水平差异。
智、袁鹰等(2010)考察了以劳动报酬衡量的绝对 4.两国价格水平是由可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
劳动力以及经劳动生产率调整的相对劳动力成 品部门决定的,虽然可贸易品部门价格水平相
本对物价的影响,认为绝对劳动力成本不必然推 等,但非贸易品部门价格水平存在差异,这就决
高通货膨胀,而相对劳动力成本在长期会对通胀 定了两国价格水平存在差异。
形成结构性压力的结论。 5.从可贸易品部门来看,其劳动生产率快速
从已有文献来看,其研究主要侧重于一般情 提高,工资上涨较为明显,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形下劳动力成本因素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对于 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上升均会拉动非贸易品
中国处于刘易斯拐点的特殊时期以及二元经济 部门工资上升,从而导致非贸易品部门价格水平
结构所带来的劳动力转移效应有着不同程度的 上升。
忽视。同时,实证方面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因 (二) 非贸易品部门向贸易品部门的传递效
此,本文在考虑刘易斯拐点时期经济特征的前提 应: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双重螺旋
下,从理论层面探讨劳动力转移的通货膨胀效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描述了劳动力转移
应,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运用 影响通货膨胀的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的传递
GMM 方法对开放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 机制。我们认为,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单
素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 重点研究劳动力转移的 向基础上,劳动力转移影响通货膨胀存在双向互
变动对物价上涨的具体影响。 动,进而实现双重螺旋,即存在非贸易品部门向
三、理论分析 可贸易品部门的工资传递效应和“工资—物价螺
劳动力转移从两个层面推动物价上涨:一是 旋”。
从贸易品部门向非贸易品部门(巴拉萨—萨缪尔 1.劳动力转移导致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森假说机制);二是从非贸易品部门向贸易品部 加快,需求因素推动城市非贸易品(衣食住行)价
门(工资和物价的螺旋上涨机制)。经过这两个层 格上涨,再考虑到闲暇的机会成本提高,劳动力
面的传递效应之后,劳动力转移会推动物价上 成本有所增加,劳动力所要求的工资趋于增加,
涨,并形成一种趋势。 贸易品部门工资水平有所提高,这又反过来促使
(一) 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机制下贸易品 非贸易品部门工资水平提高,从而形成“非贸易
部门向非贸易品部门的传递效应:外部冲击、劳 品部门工资—可贸易品部门工资螺旋”。
动力供给行业转移与物价水平 2.随着劳动力工资提高,劳动力需求上升,其
1.由于存在购买力平价,所以两国贸易品部 收入和支出变化会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但这种
门价格相等, 但两国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存在 影响对于不同行业的物价水平的影响方向和影
差异,因此可贸易品部门工资水平存在差异。 响程度可能存在区别。
2.一国内部劳动力流动是毫无障碍的,可贸 3.在成本冲击下,为了维护经济增长,一国政
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的工资水平相等,两国 府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投资、出口和公共支出等
可贸易品部门工资水平差异导致非贸易品部门 其他变量,这些变量的改变会对价格造成一定程
工资差异;退一步讲,对于存在明显二元经济特 度影响。
征的中国而言,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 4.不同行业价格水平上涨、需求的拉动作用、
转移,可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工资差距会 投资等宏观变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导
越来越小,两国可贸易品部门工资差异仍然会导 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5
2012 年第 4 期 专稿

5.为了应对物价上涨压力,劳动力会要求更 口中间品价格指数。该数据来源于赵永清的博士
高的工资, 工资上涨不可避免。 论文中关于进口价格指数的测算部分。2010 年的
四、计量分析 数值利用平均增长率的方法测得。
基 于 Batinia 等(2005)、耿 强 等(2011)的 做 5.实际货币余额增长率(m)。先用货币余额
法,我们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将通胀预期、 (M2)的月度数据求得季度货币余额,再用 CPI 消
通胀滞后、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变化、进口商品价 除通胀的影响,得到实际货币余额后求其同比增
格、产出缺口以及实际货币余额引入本文的计量 长率。
方程,并利用劳动力转移率作为劳动力变化的代 6.非农业部门的农民工工资(w1)。官方同样
理变量,即: 未统计该数据, 本文是以中经网的农村居民人均
πt=f(πt+1,πt-1;N1/N,
m,w1,pm,y-y*) 工资性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扣除
本文的计量模型如下: 农林渔牧的经营性收入部分)加总所得数据作为
πt=α0+α1πt+1+α2πt-1+α(N
3 1/N)+α(y-y
4
*
)+α5w1+α p +α7mt+εt
6 t
m
w1 的代理变量。
(一)数据说明及处理 由于上述数据均为季度数据,因此我们对存
本文采用 1996 年一季度至 2010 年四季度 在明显季节趋势的 N1/N 和 w1 序列进行 X12 的季
的季度数据。CPI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除 节调整后再进行相关实证分析。
特别说明外,其余数据来自中经网。 (二)实证及结果分析
1.通货膨胀率(π)。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单位根检验
(CPI) 同比数据作为当期物价指数的代理变量,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对数据平稳性进行检
并通过季度平均的方法得到季度物价指数,该指 验,以避免伪回归问题。检验结果显示,通货膨胀
数减去 100 得到当季通货膨胀率。 率(π)、产出 缺 口(y -y*)、进 口 中 间 品 价 格 指 数
2.劳动力转移率(N1/N)。其中,N 表示劳动力 (pm)和货币余额增长率(m)在 1%的显著性水平
总和,N1 表示非农业部门中的农民工人数 (官方 上服从一阶单整,而农民工工资(w1)与劳动力转
未统计),本文选择以下方法估算 N1:假设第一产 移率(N1/N)分别在 5%和 10%的水平上服从一阶
业为农业部门,第二、三产业为非农业部门,且在 单整。
农业部门工作的均是农民工,于是非农业部门的 2.Johansen 检验
农民工人数可以表示为乡村年末从业人数与第 进一步地, 我们对上述 6 个变量进行不同的
一产业从业人数之差。该数据来源于中经网,仅 组合: π、 N1/N、yt -yt*;π、N1/N、pm;π、yt -yt*、pm、m;π、
提供年度值,但由于我国农民工常年在外,往往 N1/N、w1、m; π、 *
yt -yt 、w1、m。Johansen 检验结果显
仅春节期间短暂归家,因而可以将季度值假定等 示上述五个组合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上都至少
于年度值。 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因此,上述六个变量间存在
3.产出缺口(y-y*)。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 着协整关系,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响,将名义季度 GDP 除以当季 CPI,从而得到每 3.实证结果及分析
个季度的实际 GDP。对实际 GDP 进行 X12 季节 鉴于模型内生性问题,本文通过 Stata10 进行
调整后得到变量的趋势循环序列(_TC),再采用 GMM 估计。回归结果如下:
HP 滤波方法对趋势循环序列进行去势,得到稳 表 1 模型的 GMM 估计结果
态趋势值(_HP);最后利用公式求出季度产出缺 指标 变量 GMM 估计
口。产出缺口=(GDP_TC-GDP_HP)/GDP_HP*100
通货膨胀率 πt α
4.进口中间品价格指数(pm)。由于我国进口
0.40***
品绝大多数为中间品,且主要用于非农业部门的 通胀预期 πt+1 (5.37)
生产,因此可以用进口总值近似估计进口中间 0.55***
通胀滞后 πt- 1
品。同理,本文采用进口商品价格指数来表示进 (12.89)

6
专稿 2012 年第 4 期

0.42*** 是我国通胀的主导因素。
劳动力转移率 N1/N (9.31)
(5)货币余额增长率在回归结果中显示与通
0.02**
产出缺口 yt-yt* 货膨胀呈负相关关系,这种现象可能与货币供应
(3.25)
0.04*** 量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在我国货币供应中,M0、M1
进口中间品价格指数 pm (4.36)
的流动性较高,较为容易通过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货币余额增长率 m
- 0.77** 正向影响到通货膨胀机制。但随着金融结构的不
(- 3.37)
断深化和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 M2 中的准货币
0.06***
农民工工资 w1 (4.89) (M2-M1)部分与经济的货币化及金融等虚拟经济
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虚拟经济部门的存在改
- 37.88***
常数项 Cons 变了传统货币传导机制和货币作用对象及流向,
(- 5.55)

拟合优度 R2 0.97
因而出现了上述结果。
(6)工资作为劳动力成本的代表,对通胀存
J 统计量 J statistic 0.07(p=0.69)
在着正向的压力。其中,回归结果显示非农业部
注:
“***”、 “*”分别表示 1%、5%和 10%的显著性水平,
“**”、
括号中的数值为 t 统计量,J 统计量显示估计过程中不存在过度 门的农民工工资上升对于通胀的影响更为显著。
识别问题;GMM 估计包括 480 个观测值。 在可以预计的一段时间,中低端劳动力的工资上
从实证结果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升将成为常态,这一趋势必然给我国的物价带来
(1)通货膨胀预期和通胀滞后均显著地影响 中长期的上涨压力。
着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二者的回归系数分别为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0.40 和 0.55,且都在 1%的水平上显著,即我国的 (一)基本结论
通胀兼具前瞻性与后顾性, 预期通胀对当期通胀 1.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初现端倪,劳动力
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相比之下, 的供给不再具有无限弹性,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
后顾性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与我国的通胀存在着 移进入“刘易斯转折区间”。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只
持续性特征的经济现实也是相符的。 有提高工资才能吸引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实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通货膨胀有着 现其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劳动力转移将通过
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估计结果,劳动力转移率 “非贸易品部门工资—可贸易品部门工资螺旋”
的系数值为 0.42,同样在 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 和 推动物价上涨。
“工资—物价螺旋”
在刘易斯拐点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在“刘易斯转折区间”的背景下,农村剩余
影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均衡,进而影响厂商雇佣 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的物价水平形成了向上的
劳动力的实际边际成本,最终对我国的通货膨胀 压力,劳动转移率每上升 1%,通货膨胀率上升
形成向上的压力,证实了劳动力转移因素推动通 0.42%。转移条件的变化将改变城镇劳动力的供
胀的假说。 求关系, 厂商雇佣劳动力的成本随之上升。在未
(3)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来的一段时间内,收入工资比和劳动者的实际工
产出缺口的扩大,对于我国经济和价格有着向上 资将不断上升,这必然会对我国未来的物价水平
的拉动力。因此,
在推动经济发展、扩大需求的过 形成持续性压力。
程中,需要不断优化总需求的结构、稳定公众预 (二)政策建议
期,
这对于管理通货膨胀来说十分必要。 提
1.有效发挥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作用,
(4)进口中间品价格指数对通胀也存在着正 高通货膨胀容忍度
向作用,但力度不大,说明在开放经济的环境下, 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利率
伴随着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通货膨胀 政策、差别化准备金政策等手段遏制货币信贷过
开始显现出一定的外部冲击效应。我国的通胀具 快增长,抑制投资膨胀。通过舆论手段表明政府
备一定程度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特征,但这并不 治理通货膨胀的信心和决心,提高政府公信力和
7
2012 年第 4 期 专稿

政策透明度,稳定公众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消除 对 CPI 的影响


通胀恐慌情绪,稳定全社会通货膨胀预期。同时 工资上涨是否会对 CPI 形成向上的压力,关
我们必须认识到,单纯依靠货币政策难以实现控 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否有效对冲其影响。
制通胀的目标。目前我国或已进入工资通胀时 面对廉价劳动力的消失和劳动力成本的迅速上
期,劳动力供给趋紧、新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 升,应当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着力发展实
的提高以及房价飙升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名义工 用性、针对性强的职业教育,改变职业教育滞后
资水平的持续上升,该时期可能长达十年。在这 的现状,为现代化工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或需 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持续积累,不断提高劳动
适当放宽。更为重要的是,适当提高通货膨胀容 者素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开设研发中心,将先
忍度,有利于加快推动结构调整,提高未来经济 进技术运用到生产中,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另
增长的可持续性。 外,当前我国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要明显低
2.采取有效措施,延缓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于贸易部门。有必要通过加快改革、开放市场来
一是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 提升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以平衡经济增长,降
行改造,持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 低工资增长带来的通胀压力。
入,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部 建立
4.加大对农业和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
门生产率,进一步解放农村隐形剩余劳动力,为 健全各项配套政策
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二是要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适当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土 增加农业补贴,避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
地流转的合法权益。同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 涨,发展粮食、肉类和食用植物油等基础生活必
系,通过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 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另一方面要采取关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手段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 税等手段严格控制生活用粮和工业用粮的出口,
后顾之忧。三是要创新农业融资模式,实施差别 同时增加国内紧缺的生活必需品的进口,完善国
化的涉农货币信贷政策,降低农村企业的融资成 家粮食和肉类储备体系。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
房产贷款抵押担保制度,
本。建立农村土地、 构建 法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
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龙 增加对困难家庭和贫困学生的补贴,以降低通胀
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农业企业实行规模 对他们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低收入家庭的边
化经营,在农业生产中普及大型农机具的使用, 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农民工工资上升将有利于
通过发展现代化农业解放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增加消费。在“刘易斯转折区间”中,家庭消费支
延缓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出占 GDP 的比重或将触底反弹,有望成为新一轮
3.提高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缓解工资上涨 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Balassa B.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Doctrine:A Reappraisal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4,
72,
(6):
584-596.
[2]Batinia N,Jackson B,Nickell S. An Open-economy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 for the U.K.[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5, (6):
52, 1061-1071.
[3]Lewis W.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M].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
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1954.
[4]Lewis W A. Reflections on Unlimited Labor[J].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1972.
[5]Ranis G,Fei J.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 (4):
51, 533-565.
[6]Samuelson P.Theoretical Notes on Trade Problem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4, (2):
46,
8
专稿 2012 年第 4 期

145-154.
[7]蔡昉.刘易斯转折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北京: 2008.
人口红利与刘易斯拐点[J].经济研究,
[8]蔡昉.人口转变、 (4).
2010,
[9]范志勇.中国通货膨胀是工资成本推动型吗?———基于超额工资增长率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8).
2008,
[10]高圣智,袁鹰,高海燕.我国劳动力成本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R].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2011.
[11]耿强,付文林,傅坦.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基于开放 NKPC 框架的实证研究[J].财贸
经济, (3).
2011,
莫倩,
[12]尤宏业, 高善文.上升的地平线——
—刘易斯拐点与通货膨胀裂口[EB/OL].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
报告,2010.
[13]曾利飞,徐剑刚,唐国兴.开放经济下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
(3).

课题组组长:孙工声
课题组成员:刘兴亚、李文森、赵淑云、周源、缪仕国、姜子叶、彭恒文、张伟、唐晓婕、冯娟娟

作者简介:
孙工声,
男,高级经济师,
现任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
黄秀梅)

投 稿 须 知
1.稿件要求:来稿应符合本刊学术定位要求, (8).
注重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采用规范的经济学术 [2]作者 1,作者 2.文章标题[M].北京:经济出
语言,突出论述深度,尽量避免一般知识性描述, 版社,2004.
力戒教科书化和空泛议论。 [3]作 者 1,作 者 2. 文 章 标 题 [J]. 金 融 纵 横 ,
2.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一般在 (5):
2006, 7- 13.
6000 字以内,如作者所在单位对员工个人对外公 5.基层工作探讨类文章的摘要、关键词和参
开发表文章有明确审核管理要求,请作者本人自 考文献可适当省略。
行履行审批手续,文责自负。 6.文尾附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包括姓名、性
3. 来稿请附 200 字以内的中文摘要、4- 8 个 别、职称、学位、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电子邮箱
中文关键词和参考文献。 和手机号码等。
4.参考文献一般格式:[阿拉伯数字序号]作者 7.凡投本刊稿件,请勿一稿多投。一经发现,
姓名、文章标题[文献类型标识]、出版社、出版年 作者将被本刊列入黑名单,并将此信息与全国金
月日。根据 GB3469 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 融学会系统期刊共享。如稿件三个月未见刊用,
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 作者可自行处理。
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 [D]、报告[R]、标准 8.因人力有限,凡投至本刊稿件,不论刊用与
[S]、专利[P]、其它[Z]。其中专著注明出版社所在 否,本刊概不退稿,务请自留底稿。
地;报纸文章注明参考文章在第几版,期刊需注 9. 投稿邮箱:
jrzh84790143@126.com;业务邮
明参考文章所在起止页码。例, 金融纵横 / 研究处 / 南京 /PBCYW。欢迎在学术
箱:
[1]作者.文章标题[N].金融时报 ,2006- 5- 10 期刊上引用本刊相关文章,
并在参考文献中标出。
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