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第 38卷 第 4期 财 经研 究 Vo1

.38 No.4
2012年 4月 Jour
nalofFi
nanceandEconomi
cs Apr.2012

FDI、
劳 动 异 质 性 与 我 国劳 动 收 入 份 额
王舒鸿

南开大学 经 济学 院 ,
天津 3
0007
1)

摘 要:
不 同技 能 劳 动 的 划 分 一 直 是 劳 动 力 市 场 的 一 个 重 要 研 究 视 角 ,
也是 难 点之

。 文章创新性 地采用模糊聚类 方法 测算 了我 国第二 产业 中各行 业 的劳动 高技 能性 ,



算 了高低 劳动技 能行 业的工资 比率 ,
并进一步 实证 分析 了高低 劳动技 能行业 的工资 比率 、
FDI等 因素对我 国劳动收入份额 的影响。研 究结果表 明 :
(1)由于高技 能劳动 一般 与 资本
结合得 更为紧密 ,
高低 劳动技 能行业工资 比率 的提 高抑 制 了劳动收入份 额的上升 ;(
2)FDI
引入对我 国劳动收入份额也具有 负向影响。
关键词 :劳动异质性 ;
外商直接投 资;劳动收入份额 ;
模糊 C均值聚 类
中图分类号 : 1
5; 2
4.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99
52(
201
2)04
—005
9~1

研 究 回顾 与对不 同技 能劳 动 划分 的再 思考

改革开放 3
0多年来 ,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 目的成绩。我国经济总
量世 界排 名第 二 ,
进 出 口总量 排名第 一 。而 与此 同时 ,
城 镇居 民可 支配 收入增
长却十分缓慢 ,
其增长率 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低 2个百分点 ,
农村居民收入水
平则更低 。这与世界大多数 国家的情况显著不同,
多数发展 中国家 和大多数
发达 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在 5 5 一6 5 的水平 ( Goll
in,2002),而且与我 国参
与全 球分 工 的背景 相违 背 。根 据斯 托 尔 帕 一 萨缪 尔 森 定 理 ,劳 动密 集 型 产 品
出口国应使收入向劳动者倾斜。Ac emo
glu(
200
0)的研究表 明在考虑技术进
步 的情 况下 ,劳动 收入 份额 只与 资本 偏 向型技 术进 步 有关 , 而 与劳动 偏 向型技
术 进 步无关 ,所 以劳动 密集 型 产 品 出 口国在 国际 贸 易 中处 于 不 利 地位 。Kal

dor(1961)分 析指 出劳 动 收入份 额应 该 为一个 恒定 不 变 的常数 ,
这个 结 论 是宏
观经济增长的特征之一 ,
被称为“
卡尔多特征事实”。而近几年 的研究表明劳
动 收入 份额 并不 是一 个恒 定 不变 的常 数 ,
很 多研 究 文 献 都 发现 其 呈 现 下 降趋
势 。以 中国为例 ,
我 国劳 动收 入份 额 在 2001年之 前处 在 50 左右 的水平 上 ,
而在 2
001年加入 wTO后却 出现 了明显 的下降 ,
这 与卡尔多特征事实不相

收稿 日期 :
2011—
11—
10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
12J
JD790048)
作者简介 :
王舒鸿(1986一),
男,山东青岛人 ,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

59 ・
财 经 研 究 2
012年第 4期

符。有人提出应 以库兹涅茨(
Kuz
net
s)曲线来解释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情况,
在凯恩斯框架下 ,
劳动收入份额呈倒 “
U”型变化 ,
即先上升后下降 ,
这个规律
之后被称为“
库兹涅茨特征事实”。但无论是卡尔多特征事实还是库兹涅茨特
征事 实 ,
均无法 解 释我 国劳 动收入 份额 下降 的原 因 。
劳 动收入 份额 的下 降一 方面将 直接 导致 消费 不足 ,
使经 济发 展缺乏 动 力 ,
从 而制 约 中国经济 的 可持 续 发 展 (
Kui
ji
s,2006;
Economi
sts,
2007);
另一方面
扩大 了资本所 有者 和劳 动者 之间 的 收入 差距 ,
从 而对 社 会 和政 治 稳定 构 成 威
胁(
Subr
ama
nia
n,2
008
)。因此 ,
有必要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
如果 Acemo
glu(20
00)
的分析准确的话 , 那么劳动密集型出口国在全球化过程
中必 然 面临破 产 的窘境 。我 国是 一个 劳 动 力 大 国 ,
短 时 间 内从 劳 动密 集 型 出
口国转换为资本密集型出 口国将是不切实际的 ,
也不利于就业 和社会稳定 。
根据微观经济理论 , 资本必须与劳动力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 只有资本而没有
劳 动力是 无法 生产 产 品的 。那 么 能 否发 挥 我 国 的劳 动力 优 势 ,以减缓 劳 动 收
入份额的下降甚至促进其上升呢?
无论是新古典框架还是凯恩斯框架 ,
关于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已有研
究通 常着眼于劳 动供 给与需求 的变化 ,
而忽视 了不 同类 型劳 动对 劳动 收入份 额
影 响的重要性 。尤其 在新古典 主义框 架下 ,
劳动 被假定 为 只能生 产一种 产 品 的
简单劳动,
而没有考虑现实中生产不 同种类、
不 同技术含量产品的多样化劳动。
劳动异质性通常反映在不 同劳动与资本结合时生产和技术效率 的差异性上。
现有 理论 的发展 尤其强 调 劳动异 质 性对 劳动 收入 份额 的影响 。 已有 大 量实 证
研究发现,
发达国家高技能劳动越多 ,
劳动收入份额越高;
而发展 中国家高技能
劳 动越 多 ,
劳动收入份 额则越低 (
Diwa
n,2
000)。之后 的研究从 多个 方 面对 劳动
收入份额的下降进行了解释。从投入要素和技术进步角度 , Har
ris
on(
2002)


96O一1
997年 1
00多 个 国 家 、
Bent
oli
la和 Sa
int
-Pa
ul(2
003)对 1
972— 19
93年
Cl
E( 国家 、
Gus
cina(2
006)
对 1960—2
000年 l8个工 业化 国家 的研 究等 均表 明
资本偏 向型的技术进步导致 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从经济全球化角度, Le
e和
Har
ris
on(2
002)、
Jaumot
te和 Tyt
ell(
2007)、
罗长远 和张军 (
2009)、
邵 敏 和黄玖 立

201
0)等的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对外开放还是外商直接投资,
对劳动收入份额
均有负向影响 , 即全球化带来的是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从政府因素角度 , Be
n—

oli

a和 S
ain
t-Pa
ul(
200
3)考察了劳工斗争次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J
ayad
ev

200
7)分析认为财政赤字能够促进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 ,
而且政府在国民收入
中占比越大, 国民收入越高。这也引发了学者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思考,
如周明海
等(
201
0)将企业分为国有、
民营和外资三种类型,
考察了企业的异质性对劳动收
入 份额 的影响 ,
研究 结果表 明国有企 业确保 了劳动收入份额 的稳定 ,
而其改制为
民营企业则提高了生产效率,
却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上 述研究 文献 对劳 动 的不 同类 型进 行 了区分 ,
给 本 文 的分 析 提供 了新 的
・ 6O ・
王舒鸿 :
FDI
、劳动异质性 与我 国劳动收入 份额

思路 。劳 动可 以分 为 高技 能劳 动 和低 技 能 劳 动 ,
那 么 是 否 高技 能 劳 动 占 比越
大,
劳 动收 入份 额 就越 高 呢? 如果 真 的如 此 ,
那 么 我 国 可 以发 挥 劳 动力 优 势 ,
将尽可能多的低技能劳动转化为高技能劳动 , 从而有效减缓 劳动收入份额 的
下降 。虽 然 Di
wan(2000)指 出对 于发 展 中国家来 说 ,
高技 能 劳动越 多 ,
劳动收
入份额越低 ,
但他 只对 2
000年之前 的数据进行 了分析 ,
2001年 中国加入 了
w TO,
这 一结 论是 否 因全 球 化 进 程而 有 所 改 变 呢 ? 因此 ,
有 必要 对 中 国重 新
进行分析 ,
以更加准确地探究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 因。已有研究从多个方
面对劳 动 收入 份额 的 下降进 行 了解 释 和 探 讨 ,
但 没 有 考 虑 到劳 动 异 质性 对 劳
动收入 份额 的影 响 。虽 然 Bent
oli
la和 Sai
nt—
Paul(
2003)对 劳 动异质 性 进行 了
理 论分 析 ,
但 缺乏 现实 的经 验 总结 。此 外 ,
不 同类 型 的劳动 还存 在 区分上 的 困
难 ,即 以何 种指 标来 定 义高 技 能劳 动或 低技 能 劳动 。而 且根 据 Krusel
l(2000)
的理论假定 ,
高技能劳动只有与资本进行有效结合才能产生最大功效 ,
高技能
工人对低技能工人还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 。但在现实生活 中,
未必所有 的高
技能劳动都与资本进行 了有效结合 ,
这进一步增加了经验研究的难度 。
微 观经 济理 论 认为 ,
不 同 的资本 量 需要 的劳 动力 不 同 。从 宏 观角 度看 ,由
于各个 行 业 的特点 不 同 ,
积 累 的资本 存 量不 同 ,
雇佣 与培 训 劳动力 的特点也 不
同 。有 些行 业需 要 的是 能够 熟 练操 作机 器 的劳 动工 人而 不是 具有 创新 能力 的
高技能劳动者 ,
而有些行业则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劳动者为企业发展
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这样便逐渐形成 了高技能行业 和低技能行业 。因此 ,

技 能劳 动 与低技 能 劳动 的 区分 可 以通 过 行 业 特 点反 映 出来 。当然 ,高技 能 行
业并非全部是高技能劳动者 ,
只是其高技能劳动者 占比较大 ,
因为每个行业都
需要 能 够熟 练操 作 机器 的熟 练工 和 尚未 经过 培 训 的非 熟 练工 (本 文将 其 统 称
为低 技 能 劳动者 ),
只有 高技 能 劳动 与低 技能 劳动 相结 合 才能 发挥 效用 。基 于
此,
本文 对行 业进 行 划分 ,以间接 分析 不 同技 能劳 动对 劳 动 收入份 额 的影 响 。
已有研究文献将各个行业分为劳动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 技术密集型和资
源密 集 型 四种类 型 (有些 文献 只分 为 劳 动密集 型 、资本 密集 型 和资 源密 集型 三
种 ),
根据 该划 分 ,
武 断地 将技 术 密集 型行 业 或 资 本 密集 型 与 技术 密集 型 行业
归 为高技 能行 业 都是 不科 学 且 不可 取 的 。本 文 中 ,我们 采 用 模 糊 聚类 方 法 对
高技 能 和低 技能行 业 进行 划 分 ,
该 划 分方 法更 加科 学 有效 ,
从 而为 经验 分析 奠
定 了 坚实 的基 础 。

二 、考虑 劳 动异 质性 的理 论模 型 与计 量模 型设 定

假定劳动具有异质性 ,
可 以分为高技能劳动和低 技能劳动 。高技能劳动
与资本结合 , 一部分产出直接进入市场 ,
另一部分与低技能劳动结合 ,
再加工
后产 出也 进 入市 场 。
高技能劳动与资本的有效结合对生产和技术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

6】 ・
财 经 研 究 2
012年 第 4期

用,而且高技能工人对低技能工人还有指导作用,
可以对其进行培训 ,
使其 由
非熟练工人转化为熟练工人。这里的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同属于低技能劳
动,
不同的是熟练工人在单位时间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
而高技能劳动则指具
有创新能力 的工人。借鉴 Be
ntol
il
a和 Sa
int
—Pa
ul(
200
3)的研究成果 ,
在封闭
经济条件下 ,
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产出 比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假定考虑劳
动异 质性 的生产 函数 为 :
Y—H[K,
G(L1, )] (1)
其中,
L 和 L2
分 别 代表 高 技 能 工人 和 低 技 能工 人 ,
G(L ,
L2)为 劳 动 函数 ,

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性质 。对不 同技能劳动力分别求导 ,
则利润最 大化
的一 阶条 件为 :
aY/aLi
一(aH/aG)(
aG/
aLi
)一wi
/P,
i一1,
2 (
2)
因此 ,
劳 动收入 份额 为 :

【 一 (w1L1+ W2L2)/pY

[ : Li
(aH/
aG)
(aG/
aLi
)]/
H(K,
G) (
3)
一G(aH/aG)/H(K,
G)
而资本产出比为 k—K/
Y,这与 G/
K直接相关 ,
对不 同劳动技能进行 细
分后 ,
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产出比也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我们在考虑不同技能劳动差异的同时,也要考虑劳动与资本的相互匹配
问题 。如果高技能劳动较多而没有相应的资本与之结合 ,
那么产出不会达到
最大化。假定高技能劳动需要相应的资本与之结合, 而低技能劳动在高技能
劳 动 的指导 下进行 生产 ,
则 CES生 产 函数 可 以设 定为 :
Y=[(
AK+L1
)+L;
]“,
£一(一1)
/o (
4)
其中,a为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根据( 2)
式,高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为:
w1一[(AK+L1
)+ ] 卜 (AK+ L1) (5)
低技 能 工人 的工 资水平 为 :
w2一[(
AK+L1
)+L;
]n肛 LV (6)
将 (5)
式 和 (6)式 代入 (3)
式,可得 :


I一[
L1(AK+L1
) + ]
/[(
AK+L ) + ] (
7)
经 整理 ,
可得 :
一 1-Ak∞[1+∞ ‘ ”]n H (8)
其 中,
∞一w w2
为高技能工人 与低技能工人 的工资 比率 。因此 ,
劳动收入份
额不仅与资本产出比有关 ,
与不同技能工人的工资比率也有关。(
8)式两边取
对数 ,
可得 :

n(1一 d )一 I
nA + l
nk+ l
noJ
- al
n(1+ ∞ ) (9)

其 中,
等式左边为资本收入份额,
右边有两项包含工资 比率 ,
因而存在严重 的

62 ・
王舒鸿 :
FDI
、劳动异质性与我 国劳 动收入份 额

多重共 线性 ,
在设 定 回归方 程 时我 们 将 后 者剔 除而 只考 虑 工 资 比率 对 资本 收
入 份额 的影 响 。
此外 ,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 技术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有很大关系 , 而且外
商 直 接投 资 不 仅 直 接作 用 于资 本 ,
还 作 用 于 劳 动力 ,所 以我 们 将 FDI纳 人 回
归 方程 。有 研究 指 出 ,
我 国劳动 力 市场上 普 遍存 在性 别歧 视 ,
女性 劳动 力 的平
均 工资 水平 低 于男 性劳 动力 ,
所 以我 们还 选 用 了女 性 就业 人 数 占总 就业 人 数
的比重这一指标 。同时 ,
考虑到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

文也 将 国有 控股 企业 从业 人 员 比重 (s
tat
elabor
— )和 销售 收人 比重 (s
tat
e—s
ale)
纳 入经 验分 析 。这样 ,回归 方程 最终 设定 为 :

n(1一Q1)一c+81
lnk+p2l
noj
q-1
33
lnFDI
+B4
femal
eq- ̄5
stat
e+睾 (10)

三、经 验检 验


一 )不 同劳 动技 能行 业 的划 分
我们 首先 需要 对 不 同劳动 技 能 行 业进 行 划 分 。我们 认 为 ,
如 果 在 长期 观
测中行业的类别属性稳定不变 ,
那么分类结果则具有可靠性和合理性 。我们
选取第二产业为分析对象 , 原因在于我 国第一产业为农 、 林、 牧、渔业 , 技能水
平 要求 不 高 ,
从 而 不能 体现 对创 新 能 力 的要 求 ;
而第 三产 业 为 服务 性 行 业 ,

业 种 类较 多且 分散 ,数 据 收集 比较 困难 。
已有研究大多 以受教育程度来反 映劳动力技能的高低 ,
但本文认为受教
育程度反映的是劳动者被动接受教 育的多少 , 劳动力技 能的高低应体现在参
加 工作 后其 主动学 习 能力 上 ,
而 主 动 学 习能 力 最 终 又 反 映在 社 会 价 值创 造 和
创新能力上 。社会价值创造不仅包括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 还包括创新性产 品
的产 值 和新 产 品销售 收 入等 。根 据 要 素 价 格 均等 化 原 则 ,随着 国内行 业 间 转
移成本的降低 , 各行业的利润将趋于相等 。因此 ,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并不能作
为衡 量社 会 价值 创造 的标 准 。与之 相 对应 的 ,
只 有创 新 型 企 业 才能 获 得 超 额
利润,并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 ,所 以本文将新产 品作为划分不同劳动技能行业
的标准之一 。对于创新能力 ,
我们将专利作为评价依据 , 因为如果某行业属于
低技能行业 , 那么该行业 中低技能工人较多 , 他们从事较繁琐的加工 、
装配、

造等 工作 而很 难发 明 、申请 专 利 ,
从 而 该行 业 的专利 较少 。
根据《中国统 计年 鉴 》
和《中国工业统 计 年鉴 》,
我们 将涉 及社 会 价值 创造 和
创 新能力 的所有指标 进行 了归纳整 理 ,
得到 6个 指标 ,
分 别是各行 业新产 品项 目
数、
新产品开放经费 、
新产品产值 、
新产品销售收入、
专利申请数和有效发明专利
数 。其中,
新产品项 目数反映的是行业对高技能劳动 的需求 ,
新产品项 目数越
多,则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越大,这样才能满足创新 的需要 ;
专利 申请数反映的
是高技能劳动在工作 中产生的创新想法,
有些创新能够改进生产效率, 有些能够
提高设备利用率,
无论何种创新都只有高技能劳动力才具备相应素质;
有效发明

63 ・
财 经 研 究 201
2年第 4期

专利数反映的是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的能力,
更加能够反映高技能劳动力的特
点;
新 产品开发 经费反映 的则 是企业或 国家对行业 的支持力度 ,
因为只有高技能
劳动的创新是不够的,
还需要资金的配套支持,
企业或国家的资金投入从另一方
面也反映了高技能劳动的多寡和水平高低 。上述 4个指标反映的是创新能力。
新产品产值是社会价值仓 造的最好体现,
新产品销售收入则反映社会对新产品
的认可程度,这两个指标是高技能劳动力创造社会价值的体现 。
正如上文所述 ,
每个行业均包含高技能劳动和低技能劳动 , 硬性划分必然
会产生偏差 ,
使分析结果失真 。我们采用模糊 C均值 聚类方法对不同技能行
业进 行划 分 。与经 典 的分 类 方法 不 同 ,
模 糊 C均 值 聚类 属 于 一 种 软 划 分 ,通
过优化 目标 函数得到每个样本点对所有类别的隶属程度,
以达到对数据样本
进行分类的 目的。该方法能够 比较客观地反映现实情况 。具体来说 ,设 X一
{X-
,X2,
…,x)
c , 表示 P维实数 向量空间。
令Ui表示第 k个样本点对

第i
类的隶属度,
而且满足0≤U
ik
≤1,
∑ U
ik一1
,0<.
∑:一t

ik
<n,
1≤
k≤ n,
1≤ i
≤c。
记vi
为第 i
类的聚类中心,
则 X的一个模糊 C均值聚类可以
通过 优化 如下 目标 函数 得到 :
mi
n J(U,V)一 n

;】 1
(ul
k) (di
k) (11)

其中,
di一 X
k—viI
I为第 k个序列到第 i
类中心的欧氏距离 。
由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 ,
本文只收集了 2
008-2
010年上述 6个指标的数
据,
分别对每年第二产业中各行业进行 了划分 ,数据来源于 20
09-201
1年《中
国统计年鉴》。在分析过程中,
如果某个行业的类别发生了变动 ,
则将其剔除。
而我们并没有发现类别属性发生变动的行业 ,
这进一步说明了模糊 c均值聚
类方法的稳定性与可行性。第二产业 中各行业在 2
008—201
0年对高技能行
业 的隶 属度 见表 1。
从表 1可以看出, 我国第二产业 中大多数行业属于低技能行业 , 所包含的
高 技能 劳动 力较 少 ,
这 些行 业所 需 的大多 是熟 练劳 动力 ,
而不 太需要 具有 创新
性的人才。只有通信设备 、
计算机及其他 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
造业以 9 5 以上 的概率 属于 高技 能行业 , 而 电气 机械及 器材 制造业 则 以
63.89
/6的概 率属 于高 技能行 业 。从 2008-201
0年 三年 的聚类 分析 可 以看 出 ,
第二产业中各行业属于高技能行业 的概率几乎稳定不变 ,
隶属度排名变化也
不大 ,
通信设备 、
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
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始终保持较高的隶属水平,
这说明采用模糊 C均值聚类方
法 得 到的结 果是 比较 稳定 的 。
(二)变 量设 定及 数据来 源
计量模型( 1
0)式中被解释变量为资本收入份额 , 我们可以通过劳动收入
份 额 间接得 到 。我们 收集 了第 二产业 中各行业 的工业 总产值 、
产 品销售 收入 、
・ 64 ’
王舒 鸿 :
FDI
、劳动异质 性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

表 1 第二产业各行 业对 高技能行业的隶属度
行业名称 2008正 2009焦 2010矩 均值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9800 0.9457 1.0000 O.9752
通信设备 、
计算机及其他 电子设 备制造业 0.9664 O.9912 0.9516 0.9697
电气机 械及器 材制造业 0.6178 0.5459 0.7503 0.638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3137 0.2676 0.2763 0.2859
通用设备制造业 O.1228 0.0954 0.1016 0
.106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 品制造业 0.0650 0.0544 0.0665 0.0620
专用设备制造业 0.0385 0.0404 0.0526 0.0438
纺织 业 0.0029 0.0093 0.0136 0.0086
印刷业 和记 录媒介 的复制 0.0034 0.0033 0.O169 0.0079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0136 0.0036 0.0034 0.0069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045 0.0046 0.0047 0.0046
黑色金 属矿采选业 0.0044 0.0045 0.0047 0.0045
燃气 生产和供应业 0.0045 0.0045 0.0046 0.0045
电力 、
热力 的生 产和供 应业 0.0042 0.0042 0.0045 0.0043
有色金属矿 采选业 0.0038 0.0039 0.0036 0.0038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0.0031 0.0030 0.0048 0.0036
家具 制造业 0.0034 0.0034 0.0037 0.0035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0034 0.0034 0.0030 0.003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0005 0.0044 0.0046 0.0032
木材加 工及 木、竹 、
藤、棕、
草制品业 0.0029 0.0030 0.0032 O.0030
非金 属 矿 采 选 业 0.0001 0.0043 0.0040 0.0028
医药 制造业 0.0022 0.0029 0.0023 0.0025
非金 属 矿 物 制 品 业 0.0043 0.0001 0.O01
5 0.0020
皮革 、
毛皮 、
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0.0019 0.0020 0.O010 O.OO16
造纸及纸制品业 0.0001 0.0003 0.0045 0.0016
纺织服装 、
鞋、帽制造业 0.0015 0.0009 0.0001 0.0008
塑料制品业 0.0006 0.0007 0.O01
0 0.0008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0014 0.0002 0.0007 0.0008
食 品制造业 0.0006 0.0007 0.0006 0.0006
饮料 制造业 0.0005 0.0009 0.0001 0.0005
烟草制品业 0.0009 0.0000 0.0003 0.0004
化学纤维制造业 0.0000 0.0002 0.0003 0.0002
橡胶制品业 0.0001 0.0002 0.0001 0.0001
仪器仪表及文化 、
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0.0000 0.0001 0.0002 0.0001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0000 0.0001 0.0001 0.0001
农副食品加工业 0.0000 0.0001 0.0000 0.0000
金 属 制 品业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注 :隶 属 度 数 据 使 用 Mat
lab7.1编 程 计 算 得 到 。

产 品销 售成 本和 生产 税净 额 等指 标 ,
数 据 来 源 于 1988— 2011年《中 国统计 年
鉴》。根据 白重恩和钱震杰(
2OO9
)的核算方法 ,
我们将工业总产值减去资本收
入(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 和生产税净额得 到劳动收入 ,
再除以工业总产值
就 可 以得 到劳 动收 人份 额 。
解 释变 量 的设定 及 数据 来 源如下 :
(1)资 本产 出 比 。资本产 出 比为单 位产

65 。
财 经 研 究 201
2年 第 4期

出的资本投入 ,
是资本 回报率的倒数。我们采用全部 国有及规模以上非 国有
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值 , 数据来源于各期
《中国工业 经济统 计 年鉴 》。一 般来 说 ,资本 回报率 越 高 ,
劳 动 收入 份 额越 小 ,
而资本 产 出 比是 资本 回报 率 的倒 数 ,
所 以我们 预期估 计 系数为 正 。
(2)高低技 能劳动 的工 资 比率 。由于第 二 产 业 各行 业 的隶属 度 在 2008—

010年变化不大 ,
采 用其均值可 以增强分析 结果 的稳定性 。我们 将各行 业 的劳
动报酬分别乘以其隶属度均值 ,得到各行业高技能劳动的报酬总额。同时,
我们
引入年末就业平均人数指标 ,
将其与隶属度均值相乘,近似得到各行业高技能劳
动人数 。进一 步 ,
我们 用高技 能劳动报酬总额 除以高技能 劳动总人数 ,
即可得 到
高技 能劳动 的平均 工资 。同理 ,
我们 也 可 以得 到低 技能 劳动 的平 均工 资。两者
的比值即为当年高低技能劳动的工资比率。数据来源于 1 988
-20
11年《中国统
计年鉴 》。一般来说 ,
高技 能劳动 与资本结 合得 更为 紧密 ,
高低技 能 劳动工 资 比
率的提高有可能增加对资本的需求 ,
所以我们预期估计系数为正。

3)外商直接投资。该变量采用第二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其总产值 的
比值 ,
数 据来 源于 1
988-2011年《中 国统计 年鉴 》。FDI可能对 资本 的作 用 较
大也可能对劳动力的作用较大, 所以我们无法确定其估计系数的正负 。

4)女性就 业人 员 比重 。该变 量 采用 城 镇 工业 行 业 女性 就 业 人员 年 末 数
占就业 人 员年末 总数 的比重 ,
数 据 来 源 于各 期 《中 国劳动 统 计 年鉴 》。女 性 在
全体就业人员中所 占比重越大,
劳动收入份额会越低 ,
所 以我们预期该变量的
估计 系数 为正 。
(5)
国有化特征 。我们选取 了两个变量 : 其一为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从业人
员年 均人 数 占 国有 及 规 模 以 上 非 国有 工 业 企 业 从 业 人 员 年 均 人 数 的 比 重
(state l
— abo
r);
其二为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 占国有及规模 以上非
国有 工业企 业产 品销 售收 入 的 比重 (s
tat
e—s
ale)。数 据来 源 于各 期 《中 国工业
经济 统计 年鉴 》。白重恩 和钱震 杰 (2009)利 用 1998— 2005年 37个 工 业 行业
的面板 数 据估 计 得 到 国有 比重 变 量 的估 计 系数 显 著 为 正 ,而 邵 敏 和 黄 玖 立
(201
0)得 到 的结 果 为负 ,
所 以我 们无 法确定 国有化 指标估 计 系数 的正负 。
(三 )
计 量分 析结 果
考 虑 到资本 产 出 比可 能与残 差 项 相关 ,而且 劳 动 收入 份 额 也会 影 响 高低
技能劳动的工资 比率而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
本文采用 系统 GMM 方法对计量
模 型 (1O)
式 进行 估计 ,
结果 见表 2。
从表 2可以看出,
高低技能劳动工资 比率 的提高抑制 了劳动收入份额 的
上升 ,
表明我 国高技能劳动工资溢价的上升可能增加 了对资本的需求 ,
从而对
劳动收入份额产生了负向影响。资本产出比的估计结果与大多数研究一致 ,
其不 利 于劳 动 收 入 份 额 的 上 升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的影 响 系 数 显 著 为正 ,表 明
FDI引入抑 制 了劳动 收入份 额 的上升 。邵 敏和 黄玖 立 (
2010)
基 于 中 国工业 行

.66 ・
王舒鸿 :
FI)
I、劳动异质性 与我 国劳动收入份额

业 面板 数据 的分析 得 到 FDI对 劳 动收 入 份额 的上 升具 有 抑 制作 用 ,
本文也证
明 了这 一点 。对 于女性 就 业人 员 占比对 劳动 收入 份额 的影 响 ,
与 预期不 同 ,

文的估计系数为负 ,
表明女性就业人员 占比越高 ,
劳动收入份额越大。其原因
可能在于资本主要与男性劳动力相结合 , 而女性劳动者大多从事低技能 的工
作 。国有化 特 征 的估 计 系 数 均 为 负 ,表 明 国有 化 程 度 越 高 ,劳 动 收 入 份 额 越
大,这 也证 明 了 白重恩 和 钱震 杰 (2009)的结论 。
表 2 模 型估计结果 (系统 GMM)
变量 (1) (
2) (3) (
4) (5)
0.340… 0.613 O.69O 0.346 0.409

(0.000) (0.376) (
0.41
3) (
0.O16) (0.028)
l O.312¨ 0.336 O.359 0.3l7 O.347一
nk
(0.
016) (0.027) (
0.080) (
0.053) (0.O31)
O.16l~ 0.160 O.156 O.16O O.125
inoJ

0.041) (0.054) (0.088) (0.064) (0.060)
l 1.12O¨ 1.173一 1.245 1.136 1.233
nFDI

0.022) (O.O32) (
O.074) (
0.065) (0.028)
f 0.730 ~ 0.870

em a
le
(0.086) (
0.073)
0.036 一 0.009


tat
e1abor

0.044) (
0.054)
O.O99“

state sale
(0.049)
Adi
. 0.962 0.959 0.953 0.958 O.959
F统计 值 103.2429… 70.383… 49.572… 68.86… 70.81…
DW 统 计值 1.9885 2.1597 2.2083 1.9958 2.0904
注:
… 、
“和 分别表示 在 l 、
5 和 1O%的显著性水 平上通过 了检验 。

四、结论 与 启示

本 文 创新 性 地采 用模 糊 聚类 方 法 对 不 同技 能 行 业 进行 了划 分 ,
计 算 了高
低 技 能劳 动 的工 资 比率 ,
并进 一 步实 证分 析 了高低 技 能 劳 动 的工 资 比率 、FDI
等因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明,由于高技能劳动一般与资本
结 合得 更 为 紧密 ,
高低 技 能 劳动工 资 比率 的 提高 抑制 了 劳动 收入份 额 的上 升 ;
FDI引入 对 我 国劳动 收入 份 额也 具有 负 向影 响 。本 文主 要得 到 以下启 示 :
(1)为 了抑 制 劳动 收入 份 额 的下 降 ,
一方面,
应 深 化 国有企 业 改革 ,
提高其
劳动生产率;
另一方面 ,
要弱化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绩效竞争 ,
扩大贸易开放
度,
让 更 多 的潜在 劳动 力 进入 就业 市 场 ,
分 享 经济 发展 的成 果 。
(2)
本 文研 究 发现 外 商直 接投 资 导致 劳动 收入 份 额下 降 ,
从 而会 使 资本 所
有 者所 得越 来 越多 而劳 动 者 收入 越 来 越 少 。社 会 财 富在 不 断增 加 ,
但 越 来越
向少数 人集 中 ,
社 会 贫 富 差 距 会 不 断 扩 大 。为 此 ,
必 须 建 立健 全 利 益 共 享 机
制,
在 提高 效 率 的同 时兼顾 公 平 。


67 ・

财 经 研 究 2
012年第 4期

主 要参 考 文 献 :

1]白重恩 ,
钱震杰 .国民收入 的要素分配 :
统计 数据背后 的故事 [
J].
经 济研究 ,
2009,
(3):
27— 41.


2]罗长远.卡尔 多“
特征事实”的再 思考——对劳 动收入 占比 的分 析E
Y1.世界经 济 ,
200
8,
(11):
86— 96.

3]罗长远 ,
张军.经济发展 中的劳动收入 占比 :
基 于 中国产业 数据 的实 证研究 [
J].中国社
会科学 ,
2009,
(4):
65—7
9.

4]邵敏 ,
黄玖立 .
外资与我 国劳动收入份 额— —基于工 业行业 的经验研究 [
J].
经 济学 (

刊 ),
2010,(4):l189— 1210.

5]周明海 ,肖文 ,
姚先 国.企业异质性 、
所有 制结构 与劳动 收入份 额 [
J].管理 世界 ,
201
0,
(1O):
24— 33.


6]Ac
emo
gluD.La
bor
—andc
api
tal
—au
gme
nti
ngt
echni
calc
hange
EJ ̄.J
our
naloft
heEur
o—
pean Econom i
c As
soci
ati
on,
2003,1(1):1— 37.


7]Be
ntol
il
aS,
Sai
nt—
Pau
lG.Exp
lai
nin
gmo
veme
ntsi
nthel
abo
rsha
re[
J].TheB E.J
our

nalofM acr
oec
onomi
cs,
2003,
Cont
ribut
ions.
3(1):Paper9.


8]Gus
cinaA Ef
fec
tso
fgl
oba
liz
ati
ononl
abor
’Ss
har
einn
ati
ona
linc
ome
 ̄R]
.IMFwo
rk—

ng PaperNo.
294,2006.


9]J
aya
devA Ca
pit
ala
ccou
ntop
enne
ssa
ndt
hel
abors
har
eofi
nco
me[
J].Ca
mbr
idge
Jour
nalofEconomi
cs,
2007,3l(3):423—443.

FDI,Labor H et
erogenei
ty and Labor Share i
n Chi
na

W ANG Shu—
hong


Schoolof Ec
onomi
cs,NankaiUni
vers
ity,n口 i
n300071,
Chi
na)

Abstract: Thedi
visi
on ofl
aborwi
th di
fferentski
llsi
sal
waysani
m por—

antresearch perspecti
ve and i
ssue i
n1abor m arket. Thi
s paper empl
oys

uzz
ycl
ust
eri
ng t
echni
quet
oest
imat
ethehi
gh l
aborski
llofi
ndust
rie
sint
he
sec
ondar
yindus
try and meas
urest
hewager
ati
oofi
ndus
tri
esr
equi
ring hi
gh—

kil
ledl
abort
oonesr
equi
ring l
OW—
ski
lled l
abor
. Fur
the
rm or
e,i
tem pi
rica
lly
anal
yzest
hee
ffect
soff
act
orssuch a
sthe wa
ge r
ati
o ofi
ndus
tri
esr
equi
ring
hi
gh—
ski
lled l
abort
o onesre
qui
ring l
ow-
ski
lled 1
aborandFDIon l
aborsha
re

nChi
na. The r
esul
tsar
easf
oll
ows:f
irs
tly,owi
ng t
othecl
oser
elat
ionshi

bet
w een l
aborw i
th high ski
lland capi
tal,thei
ncreasei
n thewagerat
ioofi
n—
dus
tri
esr
equi
ringhi
gh—
ski
lledl
abort
o one
srequi
ring l
ow—
ski
lledl
abori
nhi
b—

tst
her
isei
nlabor s
hare;s
econdl
y,t
he i
ntr
oduct
ion ofFDIha
s a ne
gat
ive
effecton l
aborsharei
n Chi
na.
Keywords: l
aborheterogenei
ty;FDI;l
aborshare;fuzzy C-m eanscl
us—


eri
ngt
echni
que (责任 编辑 康 健)

6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