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8 年第 4 期

下世纪初中国劳动就业形势分析
马道双 郭庆松

一、中国劳动就业的现状及特征
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 80 年代中期以前主要表现为城镇新增劳动力人口不能得到全部安
置而形成的“待业” 问题; 80 年代中期开始,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流动, “ 民工潮”
便成为问题的主要方面; 90 年代尤其是 1993 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 由于受
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以及企业关、停、 并、转等的影响, “ 下岗” 再就业遂成为主要特点。
当前, 全社会方方面面均在关注着“ 下岗” 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而与此同时, 我国劳动就业
领域内正在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既有积极的方面, 也有消极的影响。 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就业渠道拓宽, 国有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得到改善。改革以
后, 随着各种合营、 外资经营和个体经济等的发展, 我国的就业渠道拓宽, 国有经济作为吸纳城
镇就业主渠道的作用减弱。据统计部门的资料, 1978 年国有经济吸纳新增就业 392 万, 等于当
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和新毕业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总数之和( 312. 6 万) 的 125. 40% ; 也就是说, 当
年城镇新增就业总数( 544. 4 万) 的 72. 01% 由国有经济提供。到 1985 年, 国有经济只能吸纳城
镇本身新增劳动力( 含毕业生) 的 84. 48% , 城镇当年新增就业的 61. 34% 由国有经济提供。而
到 1996 年, 国有经济吸纳城镇本身新增劳动力的比例更是降为 52. 26% , 城镇当年新增就业
的仅 34. 47% 由国有经济提供。从绝对数上看, 国有经济吸纳就业数量, 80 年代初期为最多,
1980 年达 572. 2 万; 其后呈下降趋势, 到 1996 年仅为 243 万, 仅是 1980 年的 42. 47% ( 详见表
1) 。受国有经济吸纳劳动就业能力下降的影响, 我国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
2 列出了这种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改革之初, 我国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表 2 列出了这种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改革之初, 我国城镇就业的近 80% 集中于国有经
济, 非国有经济的就业所占比重较低。 其后, 国有经济的就业比重持续下降, 非国有经济就业比
重持续上升。到 1996 年, 我国城镇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几乎呈现出“两分天下”的格局, 非国有经
济就业比重已经占到了 43. 26% 。显然, 就业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化是我国经济成份多元化发
展的积极后果, 它预示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
2.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增强, 就业的产业结构向着合理的方向转化。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是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 其吸纳
劳动就业的能力明显增强。据有关资料, 改革之初的 1978 年, 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仅为
12. 1% ; 随后, 这一比重呈直线上升趋势, 至 1995 年, 达 24. 8% , 是 1978 年的二倍。而与此同
时, 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呈迅速下降趋势, 由 1978 年的 70. 5% 降为 1995 年的 52. 2% , 下
降了 25. 96% ; 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 17 年上升 5. 6 个百分点( 见表 3) 。
国际上, 发达国家的第二、 三产业就业人口之比一般为 1∶2~3[ 1] , 我国的这一比例由 1978 年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4
的 1∶0. 70 上升为 1995 年的 1∶1. 08, 应该说, 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是积极的, 是在
向着合理的方向转化。
表 1 改革以来国有经济吸纳城镇新增就业情况 单位: 万人
项 目 1978 1980 1985 1990 1994 1995 1996
城镇新增就业总数 544. 4 900. 0 813. 6 785 715 720 705
其中: 城镇新增劳动力 274. 9 622. 5 502. 3 340 284 270 258
大中专技校毕业生 37. 7 80. 0 88. 5 168 198 210 207
国有经济吸纳的城镇新增就业 392. 0 572. 2 499. 1 475 294 260 243
占城镇新增就业总数% 72. 01 63. 58 61. 34 60. 51 41. 12 36. 11 34. 47
占城镇新增劳动力的毕业生% 125. 40 81. 45 84. 48 93. 50 61. 00 54. 17 52. 2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97》,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7 年, 第 120 页, 表中百分比经计算而得。

表 2 改革以来城镇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变化情况 单位: 万人
项 目 1978 1980 1985 1990 1994 1995 1996
城镇就业总数 9514 10525 12808 14730 18413 19093 19815
其中: 国有经济 7451 8019 8990 10346 11214 11261 11244
非国有经济 2063 2506 3818 4384 7199 7832 8571
就业的所有制结构
其中: 国有经济( % ) 78. 32 76. 19 70. 19 70. 24 60. 90 58. 98 56. 74
非国有经济( % ) 21. 68 23. 81 29. 81 29. 76 39. 10 41. 02 43. 26
资料来源: ( 1) 《中国统计年鉴 1992》,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2 年, 第 97 页。
( 2) 《中国统计年鉴 1997》,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7 年, 第 93 页。
( 3) 表中百分比经计算而得。

表 3 改革以来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单位: %
就业的产业结构 1978 1990 1993 1995

第一产业 70. 5 60. 0 56. 4 52. 2

第二产业 17. 4 21. 4 22. 4 23. 0


第三产业 12. 1 18. 6 21. 2 24. 8

资料来源: 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 《怎样迎接新一轮就业高峰》, 《经济日报》1996 年 9 月 9 日。

3. 劳动力城乡流动就业十分活跃, 流动形式在发生变化,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模式正在


形成。据有关推算 [ 2] , 1994 年全国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共计 8600 万, 其中约有 2300 万农民
工在地级市、 省会城市、大城市和中央直辖市就业; 1600 万在县城和县级市就业; 另外有 3300
万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若将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中的 1/ 3 计入在城镇就业, 则
1994 年全国总共有 5000 万农民工在县城和县城以上的城镇就业。可见, 乡村向城镇的流动就
业十分活跃, 规模十分庞大。此外, 近年来还出现了城镇劳动力流向乡村就业的情形。据国家
农调总队统计, 目前城镇人员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已达 900 万人左右 [ 3] ; 另据有关测算[ 4] , 全国
1. 3 亿乡镇企业就业人员中, 城镇劳动力占居 10% 左右, 约为 1300 万人。据此, 可以认为, 目前
城镇劳动力流向乡镇企业就业的当在 1000 万人左右。城镇劳动力流向乡村就业不光表现为流
向乡镇企业就业, 而且还出现了“ 的新景象。据报道 [ 5] , 湖南衡阳的下岗工自愿带着
田野创业”
资金和技术来到农村, 开发农村的荒山、 荒土、荒水、荒滩“四荒” 资源, 在农村广阔天地里解决
自己的就业问题。到 1996 年 9 月底, 衡阳已有 2436 名下岗职工奔赴农村。中央电视台也曾有
东北城镇劳动力( 主要是下岗职工) 农忙季节奔赴农村打工、 就业的报道。由上可以得出结论,
我国劳动力城乡流动正在由过去的“乡村向城镇” 的单向流动模式向双向流动模式发展。
4.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有增无减, 流动以省内为主,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是劳动力的主
25
[ 6]
要吸纳地。据农业部的调查数据 , 1993 年农村流到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
总数的 15% , 其中在本县的占 30. 7% , 县外省内的占 33. 1% , 省外的占 36. 2% ; 另据劳动部的
调查资料[ 7] , 1994 年有 19. 36% 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到本乡镇以外的地方就业, 其中在本县的占
18. 18% , 县 外 省 内 的 占 21. 07% , 省 外 的 占 13. 07% , 而 在 年内 到 过 上 述 两 处 以 上 的 占
47. 68% 。若将在年内到过两处以上的均摊到上述三个流向上去, 则 1994 年流到本县、 县外省
内和省外的各占 34. 07% 、 36. 96% 和 28. 96% 。可见,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规模十分庞
大, 但基本以省内流动为主。正如上述两组数据所揭示的: 1993、 1994 年省内流动就业的分别
占流动就业总数的 63. 8% 和 71. 03% 。省际之间流动就业的特点是,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是劳动
力的主要吸纳地, 而中、 西部欠发达地区则是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据 1992 年的调查[ 8] , 全国
东、 中、西部地区跨省流入的劳动力之比为 4∶1∶1, 东部地区流出就业的劳动力比重大大低
于中西部地区。表 4 进一步反映了这种情况。由表 4, 属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广东、江苏和山东
( 其人均 GDP 和非农就业比重都较高) 三省的流出就业比重相对较低, 广东仅为 0. 8% ; 而属
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四川、安徽( 其人均 GDP 和非农就业比重均较低) 两省的流出就业比重相
对较高, 四川甚至高达 26. 3% 。
表 4 1994 年部分省份的人均 GDP 、
非农就业比重、省外就业比重比较
省 份 人均 GDP( 元/ 人) 非农就业比重( % ) 省外就业比重( % )
广 东 3575 44. 8 0. 8
江 苏 2858 40. 9 9. 3
山 东 2307 43 10. 1
河 北 1843 25. 8 6
湖 北 1827 31. 3 13
四 川 1356 33. 4 26. 3
甘 肃 1314 18 6. 2
安 徽 1253 24. 5 15. 6
资料来源: 周其仁: 《机会与能力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 《管理世界》1997 年第 5 期。

5. 就业机制的转换和结构性因素的变化, 使得就业的压力加大, 失业率上升。当前, 在我


国城镇地区, 随着体制改革的进行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资源配
置逐步市场化, 这样, 劳动力统分统配的就业机制逐步向市场选择的就业机制转换。随着就业
机制的转换, 资本要素主体与劳动要素主体之间的矛盾得以通过市场加以化解。 作为资本要素
主体的企业要求实行资产优化重组, 要求减员增效, 要求技术改进, 以提高资本效率; 作为劳动
要素主体的劳动者要求就业条件平等和流动自由, 以增加个人福利。 正是市场选择的就业机制
使得两类主体的要求得到满足。但作为就业机制转换的后果, 必然会大量出现两类主体不相匹
配或难以匹配的情况, 这样, 全社会就业的压力势必加大, 失业率势必上升。这是问题的一方
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 目前, 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由工业化初、 中期向中、后期转化, 资本密集
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这样,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明显下降。据有关资
料[ 9] “七五” 期间我国的就业弹性( 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 为 0. 329, 而到 1990~1995
年该指标仅为 0. 108, 下降 67. 17% 。显然, 结构性因素的上述变化也会导致全社会就业压力加
大, 失业率上升。表 5 显示,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 90 年代以来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另据 1% 人
口抽样调查资料[ 10] , 1995 年包括“ 从未工作、 正找工作”、
“失去工作、正找工作”和“企业停产、
等待安置” 三种形式失业在内的中国城镇失业率高达 5. 03% 。中国城镇失业率的持续上升及
其高水平主要是由上述就业机制的转换和结构性因素的变化两类原因引起的。

26
表5 改革以来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化情况
年份( 年) 1978 1980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失业率( % ) 5. 3 4. 9 1. 8 2. 0 2. 0 2. 0 2. 6 2. 5 2. 3 2. 3 2. 6 2. 8 2. 9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1996》,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6 年, 第 114 页。

6. 市场经济的发展、 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 使得就业的灵活性增强, 隐性就业规模增大。


改革以来特别是随着就业机制的转换, 隐性就业现象成为中国劳动就业领域内一个十分重要
的现象。所谓隐性就业, 就是指未在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统计之列的、 以获取收入为主要目的的
劳动就业形式。其典型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就业者从事第二职业或兼职; 二是失业者一方面登
记失业, 另一方面暗地就业。隐性就业现象在我国的产生, 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一方面, 随着
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或赚取收入的机会增多; 另一方面, 就业机制的转换、
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 使得人们在就业方面的灵活性增强,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适合的接取外快的机会。尽管早在 1992 年中央政府就在全国明令禁止人们从事第二职业, 但
收效甚微。根据典型调查推测, 目前全国从事第二职业者约为 2500 万人, 占职工总数的 25%
左右[ 11] 。另据有关资料 [ 12] , 1995 年全国约有 1000 万左右的失业人口, 而其中有相当多数的人
一方面登记失业并领取失业救济金和其他补助, 另一方面暗地从事各种有收入的劳动或经营
活动, 如帮人打工或自己从事摆地摊、 干个体等经营活动。 可见, 上述两类隐性就业的规模已十
分庞大。 尽管隐性就业现象在目前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但其规模的如此庞大
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应予以足够重视。

二、下世纪初中国劳动就业的形势

1. 下世纪初中国劳动就业的影响因素
下世纪初中国劳动就业的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求状况, 因此, 影响劳动力供求的各项因
素便成为决定下世纪初劳动就业形势的基本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分别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
需求两个角度看。
从劳动力供给角度看, 它们主要是: ( 1) 人口增长的惯性影响。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今
后几年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根据现有的人口统计数据推断 [ 13] , 1996~2000 年
间我国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年均 2030 万人, 而 1991~1995 年间年均仅为 1870 万人。扣除当
年退出劳动年龄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 950 万人, 1996~2000 年间每年约有 1080 万人加入
劳动力供给的行列。( 2) 非农化进程加快的影响。1995 年中国第一产业( 农业) 就业人员比重为
52. 2% ( 见表 3) , 要高出同为发展中国家的菲律宾和巴基斯坦的 8 个百分点、巴西的 28 个百
分点。有鉴于此, 中国的非农化进程会不断加快。根据有关资料[ 14] , 农业就业人员比重每缩小
1 个百分点, 就意味着增加 300 多万人的劳动供给。中国非农化进程的加快, 意味着增加大量
的劳动力供给。( 3) 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1997 年初, 中央政府公布了国企改革的新政策: 加快
亏损国有企业的兼并、破产和重组, 加大下岗再就业的力度。据有关估计 [ 15] , 90 年代以来国有
部门已“下岗” 、 分流人员 1500 万人, 而在“
九五”期间, 还将有 1500~2000 万人“下岗”。也就是
说, “ 九五” 期间每年平均有 300~400 万人成为“ 下岗” 人员, 从而加入到劳动力供给的队伍。
( 4) 产业升级或结构转换的影响。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那样, 90 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开始升
级转换, 从而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下降。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的转变以及规
模经济的普遍采用, “ 九五”期间这一趋势还会进一步发展。分经济区域来看, 一是原有基础较
好、 发展较快的东南沿海城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上海为例, “ 七五” 期间以发展外向型
纺织业为主, 而从“ 八五”后期开始以及进入“ 九五”以后, 培育“亚太金融中心” 成为经济发展的
战略目标。与此产业结构升级相联系, 仅纺织行业职工总数就要从 60 余万人缩减到 22 万
27
人[ 16 ] , 近 40 万人面临转岗。二是一些老工业基地由于资源枯竭或结构单一不得不实行结构转
换。这其中以东北地区最为典型。如煤炭基地的阜新市, 其可采煤层已近尾声, 40 万煤炭职工
面临转岗; 本溪煤矿也需全面转产, 本钢在“ 九五”需减员 1/ 4~1/ 3; 鞍钢现有职工近 40 万人,
而国际先进水平的同等规模钢铁企业只需 0. 6 万人[ 17] 。大量产业升级或结构转换而必须转岗
的劳动力自然会加大劳动力供给的队伍。( 5) 离退休人员参予就业竞争的影响。据劳动部门的
资料[ 18] , 1988 年我国城镇离退休人员的再就业率为 17. 25% , 再就业人数达 360 万人; 当年上
海再就业率高达 47. 8% 。同时, 近年来中国离退休人员再就业率有上升的趋势。无疑, 随着我
国离退休人员数量的增加, 加上其再就业率的上升, 今后几年内, 离退休人员的再就业数量将
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上升。据保守估计, 至少有 500 万人要加入到再就业行列中去, 从而成为
劳动力供给队伍中又一支不应忽视的力量。
[ 19]
从劳动力需求角度看, 它们主要有: ( 1) 经济增长较快的作用。根据有关部门的测度 , 当
前, 维持每年新增 700 万人的就业需要国民经济以每年 9% 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 国民经济
每增长 1 个百分点, 可新增就业岗位近 78 万人。由表 6, 改革以来, 除一些特殊年份如 1989、
1990 年因国家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 1989、 1990 年均仅为 4. 2% ) 外, 其他年份
中国经济增长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可以断言, 随着香港成功回归和 1997 年中国外交活动
的全面丰收, 以及国内经济“ 软着陆”的成功进行, 中国经济增长率会在今后几年内仍然保持在
较高水平上, 1995 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 九五” 期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 9% 、 “十五” 期
间在 7% 的水平基本可以达到。这就是说, “ 九五”期间因经济增长而增加的劳动就业有望年均
[ 20]
在 700 万人、“ 十五”
期间约在 540 万人 。( 2)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作用。前面已经指出, 我国
第三产业在改革以后发展相当迅速; 但与其他国家相比, 仍然相对落后。“ 九五”、“十五” 期间还
将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的时期。据有关预测, 到 2005 年, 我国第三产业劳动力的就业比重
将由 1996 年的 24. 3% 上升到 38% , 就业人数将由 15418 万增加到 26509 万( 详见表 7) , 增加
71. 94% 。这就是说, “九五” 和“十五” 期间平均每年因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增加的劳动就业将达
1232 万人。( 3) 中国经济国际化的作用。外向型经济的大力发展和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是“ 九五” 以及下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及企业竞争力的增
强, 我国外贸政策的重点将会转到出口导向战略上来, 这样, 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将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显然, 这种利用劳动力替代资本的出口产业政
策会大量增加国内的就业岗位, 扩大劳动力需求。 此外,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 劳务出口
也将会越来越多。目前, 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劳务输出收入占其进出口贸易额的 10~15% ,
而中国按换汇额计的劳务输出仅占进出口贸易额的 1% 左右 [ 21] 。中国在劳务出口方面的潜力
还很大。( 4) 就业形式多样化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就业的形式将向多样化方向
发展。 各种非全日制工作、 临时工作、计时工作、计件工作、 弹性工作、 阶段性工作以及各种零星
劳务和非正规部门就业将会大量出现。这些就业形式的出现, 使得就业的伸缩性增强, 同等数
量的就业岗位因为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会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从而相当于增加了劳动力的
需求。( 5) 劳动力市场渐趋成熟的作用。今后几年是我国劳动力市场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尽
管劳动力市场成熟本身并不会直接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 但成熟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其较为完
善的信息网络和职业介绍服务等, 可以加快劳动力供给者和需求者的相互匹配, 并提高这种匹
配的有效性。显然, 成熟的劳动力市场的这种作用可以间接地看作增加了劳动力的就业岗位。
表6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情况
年份( 年) 1978 1980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经济增长率 * ( % ) 11. 7 7. 8 13. 2 8. 5 11. 5 11. 3 4. 2 4. 2 9. 1 14. 1 13. 1 12. 6 9. 0
注: * 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未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1996》,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6 年, 第 42 页。

28
表7 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情况预测
年份( 年) 全部就业人数( 万人)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万人)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 )

1996 63450 15418 24. 3

2005 69760 26509 38

资料来源: ( 1) 1996 年数据见张根明: 《1996 年我国劳动就业形势预测与分析》, 《经济研究参考》1996 年第 12 期。


( 2) 2005 年数据见劳动部课题组: 《中国未来十年( 1996~2005 年) 就业发展 战略研究》, 《经济研究参考》1996
年第 36 期。有关数据经计算。

2. 下世纪初中国劳动就业的基本形势
受上述劳动力供求因素变化影响, 下世纪初中国劳动就业的基本形势可以用 8 个字来描
述, 即“未可乐观, 形势严峻” 。
具体来说, 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劳动力供求不平衡, 使得总量就
业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使得劳动力流动就业仍然十分活跃; 国有企业富余
人员的大量剥离, 导致失业率进一步上升; 就业的伸缩性、灵活性增强, 隐性就业还有发展之
势。
由上述劳动力供求因素影响或起作用而导致的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直接后果是, 城乡富
余劳动力在现有的基础上不会有多大的变化。据估计, 目前我国城乡大约有 1. 6 亿左右的劳动
力处于隐性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状态, 也称处于富余状态, 约占就业总量的 26% 。根据有关部门
的预测( 详见表 8) , 若我国经济增长率“ 九五”期间保持在 11. 7% 、 “十五” 期间保持在 9% , 则
到 2005 年, 我国 城乡富余劳动力约在 1. 08 亿左右( 方案一) ; 若经济增长率“九五” 保 持在
9% 、“十五” 保持在 7% , 或“九五” 和“
十五” 均保持在 8% , 则到 2005 年, 我国城乡富余劳动力
总量均为 1. 52 亿人( 方案二、方案三) 。由本文前面的分析, 方案二或方案三是较为可能的发展
前景[ 22] 。这就是说, 到 2005 年, 我国城乡劳动力的富余程度大约与现在持平。可见, 面对依然
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队伍, 下世纪初中国的总量就业矛盾依然十分激烈。
就业的各种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 产业结构、城乡结构、 地区结构等目前及今后几年正在
和还会进一步优化或向合理的方向发展, 但就业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在下世纪初还会程度不同
地存在着。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劳动力的流动形成倒逼机制, 促使劳动力的流
动就业十分活跃。仅以就业的地区结构来看, 下世纪初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塘等地
区依然就业压力较小, 而广大的不发达中西部地区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就业的地区结构调整还
会较大。这样, 劳动力的地区流动就业肯定会十分活跃, 流动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表 8 我国未来几 年劳动力富余状况预测
年 份
数值 1996~2000 2001~2005
方 案

GDP 年均增长率( % ) 11. 7 9


方案一
富余劳动力( 亿人) 1. 58~1. 4 1. 32~1. 08

GDP 年均增长率( % ) 9 7
方案二
富余劳动力( 亿人) 1. 59~1. 59 1. 58~1. 52

GDP 年均增长率( % ) 8 8
方案三
富余劳动力( 亿人) 1. 60~1. 61 1. 61~1. 52

资料来源: 劳动部课题组: 《中国未来十年( 1996~2005) 就业发展战略研究》, 《


经济研究参考》1996 年第 36 期。

目前, 官方公布的城镇失业率并不高, 1996 年仅在 3% , 这是指登记的失业率。即使是


1995 年 1% 人口抽样调查所揭示的城镇全部失业率也仅在 5. 03% ( 本文前已述及) 。而城镇庞
29
大的富余劳动力又到哪里去了呢? 主要隐藏在庞大的国有企业内部, 成为非公开性失业人口。
今后几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重要时期, 大量富余的劳动力将从国有企业中分离出来, 成为公开
性失业人口。由此, 下世纪初城镇失业率将进一步上升。据有关估计[ 22] , “
九五”
末期, 城镇失业
率将上升到 7. 4% 。
下世纪初我国的就业形式会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就业的伸缩性增强。这样, 随着人们就
业灵活性的增加, 人们可以更加容易地选择到各种临时性工作、计时或计件工作、 弹性工作以
及阶段性工作等, 而不致于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 或影响自己失业救济的领取。
显然, 其结果会
造成: 一是已就业的人会更多地选择兼职活动从事第二职业; 二是失业者中会有更多的人一方
面领取失业救济, 一方面从事有收入的伸缩性较强的就业活动。从而隐性就业规模随之增大。
下世纪初中国劳动就业的上述严峻形势决定了劳动就业问题在下世纪初仍将成为人们关
注的热点问题、
焦点问题。
因此, 有效实施再就业工程, 缓解就业矛盾, 减轻社会震荡, 成为下世
纪初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紧迫的、
重要的课题。

注释:
[ 1] 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 《怎样迎接新一轮就业高峰》, 《经济日报》1996 年 9 月 9 日。
[ 2] [ 7] 周其仁: 《机会与能力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 《管理世界》
1997 年第 5 期。
[ 3] [ 13] [ 14] [ 19] [ 21] 张根明: 《1996 年我国劳动就业形势预测与分析》, 《经济研究参考》1996 年第 12 期。
[ 4] 转引自《北京青年报》1996 年 7 月 1 日。
[ 5] 《中国妇女报》1996 年 10 月 16 日。
[ 6] 农业部《“民工潮”的跟踪调查与研究》课题组: 《经济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流动》, 《中国农村经济》1995 年第 1 期。
[ 8] 骆友生、刘剑文: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 现状、成因与对策》, 《中国农村经济》1994 年第 8 期。
[ 9] [ 16] [ 17] 陈淮: 《再就业难点与对策 —— 兼议上海结构调整过程中再就业工作 的若干启示》, 《管理世界》1997 年第 5
期。
[ 10] [ 12] 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 《1995 年全国 1% 人口抽样调查主 要数据》, 中国统计 出版社, 1996 年, 第 135
页。
[ 11] [ 18] 曾凡华: 《中国的隐性就业》, 《经济研究资料》1996 年第 6 期。
[ 15] [ 23] 冯兰瑞: 《中国第三次失业高峰的情况及对策》, 《社会学研究》1996 年第 5 期。
[ 20] 这里未考虑经济增长就业弹性下降的影响。若考虑在内, 每年因经济增长而增加的劳动就业数量肯定会有所减少。
[ 22] 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经 济增长率是: “九五”为 9% , “十五”为 7% 。若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发 展, “九五”、“十
五”均保持在 8% 的增长率, 也有可能。

( 作者马道双系安徽大学审计处副处长 邮编: 230039;


郭庆松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邮编: 300717)
( 责任编辑: 杨万东)

3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