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第 37 卷第 3 期 统 计 与 信 息 论 坛 2022 年 3 月

Vo
l.37 No.
3 JOURNAL OFSTATISTICS ANDINFORMATION Mar.2022

【社会与管理统计】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
影响研究
宁满秀1,罗 叶1,燕菲儿2

1.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摘要: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逐步构建,让资源 要 素 在 城 乡 之 间 自 由 流 动 是 推 动 城 乡 一 体 化 的 关 键
举措。以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为准自然实验,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
CLDS)数据,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和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研究整合城乡居民医 保 制 度 对 农 民 工 城 镇 定 居 意 愿 的 影 响。研 究 发 现:城 乡
居民医保整合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定居城镇的意愿,特别是跨 市 流 动 农 民 工 定 居 城 镇 的 意 愿,“一 制 多 档”的 整
合模式也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产生了负向激励效应,但随着整 合 模 式 由 “一 制 多 档”向 “城 乡 一 档”过 渡,这
一负向影响逐渐减弱;城乡居民医保 整 合 及 其 两 种 整 合 模 式 均 仅 对 低 收 入 组 农 民 工 城 镇 定 居 意 愿 有 显 著 的
负向影响;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拉回 作 用 呈 现 显 著 的 代 际 异 质 性,其 对 “老 一 代”农 民
工城镇定居意愿的负向效应大于“新生代”农民工,“一 制 多 档 ”整 合 模 式 对 两 代 农 民 工 城 镇 定 居 意 愿 均 有 显
著的抑制作用,而“城乡一档”整合模式仅对“老一 代”农 民 工 城 镇 定 居 意 愿 有 显 著 的 负 向 影 响。因 此,有 关 决
策部门亟需推进以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为代表的公共服务 均 等 化 改 革,逐 步 提 高 医 疗 保 险 统 筹 层 次,促 进 城 乡
要素自由流动,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权益便携性;农民工;定居意愿
中图分类号:
F323.
8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3116(
2022)
03-0097-11
引用格式:宁满秀,罗叶,燕菲儿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
J].统计与 信 息 论 坛,
2022,
37(
3):
97-107.

ita
ti rm:
onFo NING M X,
LUO Y,
YAN F E.
Res
ear
chont
heimpa
cto
fur
banandr
ura
lre
siden
ts’med
ica


nsu
ranc
ein
teg
rat
ionon mi
gran
t wo
rke
rs’wi
ll
ingne
sst
ose
ttl
einu
rbana
res[
a J].
Jou
rna
lofs
tat
ist
icsand

nfo
rma
tion,
2022,
37(
3):
97-107.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拆除了劳动力 跨地 域、跨产 业 流 动 的 障 碍,保 障 了 农 村 劳 动
力的“流动权”和“进入权”[1]。但是,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导致的显性及隐性“双重户籍墙”难以打破,已 进
入城镇的农民工要“住下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还面临着许多困难。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职住相分离、生
产与再生产相分离,从而使得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停滞不前。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为基本特征
的城镇化,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移民人口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要“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逐
步构建,促进城乡双向开放,让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 自 由流动是 实 现 城 乡 融 合 发 展 的 关 键 举 措 [2]。 因 此,在

收稿日期:
2021-06-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医疗保险便携性、就业‘锁定’与福利再分配效果研究”(
71773017);福建省自然 科
学基金面上项目“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 人 居 住 安 排 变 迁 的 福 利 效 应 研 究”( 01646);福 建 农 林 大
2021J
学社科类国家级重大项目培育项目“农村老年人口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xpy
z201901)
作者简介:宁满秀(通讯作者),女,湖南隆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保障;
罗 叶,女,福建龙岩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村社会保障;
燕菲儿,女,山东东营人,博士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问题研究。

97
统计与信息论坛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从制度设计层面解释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举步维艰的局面,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
平等交换的制度壁垒,构建城乡双向流动格局已成为当前政府决策部门日益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直以来,社会保障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已有研 究 表 明,公 共 服 务 的 改 善 有 利 于
吸引劳动力流入、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缓解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奉献在城市,养老在农村;平时在城市,
过年回农村”的问题 [3-5]。然而,既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依然 体 现 出 城 乡 分 割 与 区 域 碎 片 化 的 弊 端。 依 照 现 行
医保制度的规定,农民工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新农合,但在 医保 属地 管理原则 下,新 农 合 无 法 充 分 满 足 农 村
流动人口异地就医的需求。同时,流入地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以 与用人 单 位签订 劳 动 合 同 的 工 作 人 员 为 目
标人群,只有小部分农民工有资格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大部分流动人口仍被排斥在外 [6]。医保制度的 缺
陷影响了农民工的参保和就医行为,导致部分农民工因自 身流动性 强而 重复 参 保、放 弃 参 保,这 不 仅 会 阻 碍
劳动力自由流动,降低劳动力配置效率,还会引发农民工健康资本损耗,使其工作能力下降或丧失,加大因病
致贫、返贫的风险 [7-8]。实践表明,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人口 红 利 逐 渐 消 失 之 际,这 已 经 成 为 严 重 阻 碍 中 国 全
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的桎梏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在组织和制度模式上亟需进行系统性的改革。
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 基本医 疗保险 制度的 意见》(国 发〔
2016〕
3 号)起,中 国
正式进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制度 并 轨的 改革阶段,有 利 于 实 现 医 疗 保 险 这 一
社会保障分支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有效衔接。截至 2020 年 底,已 有 332 个 地 级 市 完 成 了 城 乡 居 民
医疗保险的整合工作,该项政策旨在通过提高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
疗保险权益,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新农合制度 相比,整合 后的城乡 居 民 医 保 制 度 在 保 障 待 遇、报
销目录、报销补偿等方面体现出更强的可携带性。一方面,城乡 居民医保整 合 打 破 了 户 籍 的 界 限,在 一 定 程
度上缓解了农民工所面临的医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困难等问题,通过破除“隐性户籍墙”障碍,提高农民工
定居城镇的预期收益,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产生助推效应;另一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城乡
居民医保整合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可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保障,还能享有农村户籍所附着
的红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产生拉回效应,促使一部分农民工返乡。这两种相反作用力
的大小决定着农民工对定居地点的选择。
基于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研究问题: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产生了显著的
助推效应还是拉回效应?对不同特征的农民工群体,这一效 应具有 怎样 的异 质 性?在 全 面 实 施 乡 村 振 兴 战
略背景下,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不仅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高 质量 发展,也关系 到 农 业 农 村 的 兴 旺,对 促 进 城 乡
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简评
已有研究表明,农民工较强的市民化意愿与二元户籍制度对农民工永久迁移限制之间的矛盾,使得农民
工停留在“半城市化”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无法获得当 地 户口 以及享受隐藏 在 城 市 户 口 背 后 的 公 共 服
务与福利保障 [9-12]。近年来,中国政府决策部门为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水平,从 多个 层 面 出 台了 推 进农民工 城
镇落户的文件和措施,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 户 条件 的政 策。从理论 上,随 着 这 些 举 措 的 实 施,农 民
工市民化问题应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但是,从部分地区制度改革试点来看,即使户籍制度改革给予了农民
工市民的身份,大部分农民工也很难在城市生存下来,农民工城镇落户率依 然很低 [13]。 因 此,笼 统地 将 农民
工市民化问题归因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并未触及问题 的本质,无助 于新型城 镇 化 和 农 民 工 市 民 化 水 平 的
提升。
与户籍制度捆绑的新农合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 作用 也备受 关注,已 有 研 究 表 明,带 有“不 可 携
带性”及“地域性”特征的新农合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 的自 由流 动,降 低了农民工 的 市 民 化 意 愿,损 害 了 社
会的公平性,已经不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14-15]。而城乡 居民医保整 合 引发 医 保 权 益 便 携 性 的 改 善 显 著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在本市范围内的就业流动,但对跨市流动产生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甚至显著抑制了跨省
流动 [8]。
随着中国城镇化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农民工定居城镇成为高质量 城 镇化的 重 要组 成部 分 [16]。 对于
阻碍了数以亿计农民工定居和融入城市的意愿与选择的因素,已有研究从预期收入增长、城市高房价引发的
98
宁满秀,罗 叶,燕菲儿: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

生活成本、子女教育期望、户籍歧视 以 及 公 共 服 务 和 社 会 保 障 的 可 获 性 等 角 度 进 行 了 科 学 的 解 释 [16-21]。 现
有文献对农民工城镇定居的相关议题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研究,但圄于研究数据的限制,学术界仍然缺乏直
接从特定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变革角度去剖析农民工定居决策背后所隐藏的机制和原因的讨论。特别是在
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实背景下,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身份沟壑逐步破除,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会
发生何种变化,需要基于全国大样本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实证回答。对此,本文尝试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
的微观数据,分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引发医保权益便携性提升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
相比以往研究,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补充。第一,学术界已对农民工市民化与社会保
障制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但社会保障种类繁多,鲜有学者将 其细 化,考 察特 定 的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对 农 民 工
市民化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以医保权益便携性为 切入 点,基于 农民工 城 镇 定 居 意 愿 的 视 角,实 证 分
析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与农民工市民化之间的关系。第二,本 文利用 城乡 居民 医 保 整 合 在 试 点 地 区 和 实
践上的差异 ① ,结合全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微观数据,利用渐进式双 重差分模型 缓解了 研究 微观决 策个体自
愿参保与城镇定居意愿关系时存在的自选择偏误,从而 使所 得结论 更为 准 确、有 效。 第 三,在 已 有 的 农 村 社
会医疗保险制度从无到有政策效果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城乡医保不同整合模式下,医保权益便携性的提升对
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

三、理论分析框架
遵循推拉理论的基本逻辑,本文认为农民工是否愿意定居城镇,取决于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
者的共同作用 [22]。据此,本文在效用最大化框架下考察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引 发医保 权 益 便携 性 的 变 化对 农
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对此,将农民工选择在农村户籍地定居的效用函数设定为:
Ur=U (
Yr)+U (
Pr)+U (
Mr)+U (
Cr) (
1)
其中,U(
Yr)表示农民工从农村就业 收 入 Yr 中 所 获 得 的 效 用;
U(Pr)表 示 农 民 工 在 户 籍 地 定 居 时 从 医 保 制
度预期收益 Pr 中所获得的效用;
U(Mr)则表示农 民 工 在 户 籍 地 的 就 医 成 本 Mr 产 生 的 效 用,
U(Mr )<0,就
医成本包括就医交通成本以及就医期间因工 作 时 间 减 少 导 致 的 收 入 损 失;
U(Cr )表 示 农 民 工 在 户 籍 地 的 定
居成本 Cr 产生的效用,
U(Cr)<0,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成本和住房成本。
相应地,农民工在就业地(城镇)定居的效用函数可以表达为:
Uu =U (Yu )+U (
Pu )+U (
Mu )+U (
Cu ) (
2)
其中,U(Yu )表示农民工从城镇就业收入 Yu 中 所 获 得 的 效 用;
U(Pu )表 示 劳 动 力 在 城 镇 定 居 时 从 医 保 制 度
收益 Pu 中所获得的效用;
U(Mu )则表示农民工在城镇就医的成本 Mu 所产生的效 用,
U(Mu )<0。U (
Cu )表
示农民工在城镇的定居成本 Cu 产生的效用, U(
Cu )<0。
显然,农民工的定居意愿取决于就业地(城镇)定居与返回户籍地(农村)定居的效用差:
ΔU =Uu -Ur= [
U( Yu )+U (
Pu )+U (
Mu )+U (
Cu )]- [
U(Yr)+U (
Pr)+U ( Mr)+U (Cr)]
=[U(Yu )-U (
Yr)]+ [U(Pu )-U (
Pr)]+ [
U( Mu )-U (
Mr)]+ [
U(Cu )-U (

3) Cr)]
其中,
ΔU 表示农民工定居城镇的净效用,当且仅当 ΔU ≥0,农 民 工 才 会 选 择 定 居 城 镇。 由 式(
3)可 知,农 民
工的定居决策不仅取决于城乡就业预期收入、生活成本的差异,还受制于医疗保险待遇在农村户籍地与城镇
就业地之间的自由携带程度。通常而言,农 民 工 城 镇 就 业 收 入 的 净 效 用 (
U(Yu )-U (
Yr ))>0。(
U(Cu )-
U(
Cr))表示农民工在城镇定居面临的成本带来的净效用,与农村相比,城市 购 房 价格、租赁 住 房 价 格 以 及其
他基本生活成本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农民工在城镇的定居成本产生的效用损失大于其在农村定居的成本
带来的效用损失。(
U(Pu )-U (
Pr))表示农民工在 城 镇 定 居 时 享 有 的 医 保 收 益 净 效 用;(
U(Mu )-U (
Mr))
表示农民工就医成本产生的净效用。
在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之前,农民工通常在户籍地参加新农合,以县为基本统筹单位的新农合制度具有很
强的地域歧视性,各县区确定了不同的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和补偿范围。因此,农民工异地就医面临着
报销比例低、报销程序复杂、自付医疗费用高等问题,而返乡就医 也须 承担 较高的 交 通 成 本 以 及 就 医 期 间 劳

① 因篇幅有限,未能报告城乡医保统筹试点数的年份分布图,若读者有兴趣,可向作者索取。

99
统计与信息论坛

动时间减少而导致的收入损失。换言之,即便农民工在户 籍地参加 了新 农合,但 以 邻 为 壑 的 属 地 化、分 割 式


管理特征导致农民工的医保权益不能随就业地点的变动而维系或转移,进而使其产生相对剥夺感。这说明,
农民工在城镇定居时从其医保收益中获得的 净 效 用(
U(Pu )-U (
Pr ))降 低 的 同 时,就 医 成 本 产 生 的 净 效 用
损失((
U(Mu )-U (
Mr))的绝对值)也随之增大,这会降低农民工在城镇定居的意愿。
在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整合之后,以地级市为基本统筹单位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覆盖范围、筹资政
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上实现了六个“统一”,实现 了 统筹 范 围 内 农 民 工 医 保 权 益 的 便
携性,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产生相应的影响,但不同情况 影响效果 可 能存 在 差 异。 鉴 于 此,本 文 通 过 区 分
农民工的流动范围,对比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农民工定居城镇或是农村户籍地的效用差异,分析城乡居民医
保整合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机制。
(一)农民工的户籍地与就业地同属于一个医保统筹范围
对户籍地与就业地同属于一个医保统筹范围的农民工 而言,城乡 居民医保 整 合 打 破 了 城 乡 区 域 分 割 和
户籍壁垒,消除了农民工在城市就医时因医保不适用而产生的医保权益损失,抹平了现有新农合在各县之间
的待遇差别,也实现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之间的待遇均等。此时,农民工在城镇定居时享有的医保收益
净效用( U(
Pu )-U (
Pr ))趋 近 于 0,其 在 城 镇 的 就 医 成 本 趋 近 于 其 在 户 籍 地 的 就 医 成 本 (即 (
U (Mu )-
U(
Mr))趋于 0)。另外,考虑到在实施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地区,农民工 在 农村 定居 除 了可以 享 受 与城市 居
民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以外,还享有农村户籍所附着的补贴福 利、集 体分红等 收 益,但 农 民 工 在 城 镇 定 居 将
面临不断抬高的生活成本、就业压力与子女 上 学 难 等 问 题。 因 此,当 农 民 工 城 镇 就 业 收 入 的 净 效 用(
U(Yu )
-U (
Yr))大于农民工城镇定居的其他成本产生的净效 用 损 失((
U(Cu )-U (Cr ))的 绝 对 值),农 村 劳 动 力 定
居城镇的净效用 ΔU 上升且为正值时,城乡居民医保整 合会 提 高 农 民 工 在 城 镇 定 居 的 意 愿,即“助 推 效 应”;
否则,农民工定居农村的总效用可能仍然要大于定居城镇的效用,促使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对农
民工定居城镇的意愿产生“拉回效应”。
(二)农民工跨医保统筹区域就业
对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而言,不同统筹范围之间的医疗保险在待遇水平、报销比例和报销目录范围等方
面仍存在很大的差异,制度设计和管理方式仍体现出以邻为壑的地域性和分割性的特征,难以实现农民工医
保权益的便携性和跨地区转移接续。在医保权益不可携带的 情况 下,农民工 只 有 返 回 户 籍 地 就 医 才 能 获 得
较高的待遇补偿。此时,农民工在城 镇 定 居 获 得 的 医 保 收 益 净 效 用(
U(Pu )-U (
Pr))和 就 医 成 本 产 生 的 净
效用(U(
Mu )-U (
Mr))仍均为负值,从而导致其定居 城 镇的 净 效 用 ΔU 下 降 甚 至 为 负。 由 此 会 对 农 民 工 产
生“拉回效应”,降低其在城镇定居的意愿。
基于上述分析,对已经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工而言,城乡 居民医保整 合 能否 使 其“住 下 来”,成 为 真 正 意
义上的市民,需要通过比较不同的医保便携性下农民工的城镇定居意愿来予以科学理解和洞察。

四、实证模型与数据来源
要研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究竟对农民工的城镇定居意愿有 何影响,可以 比 较 该 地 级 市 在 整 合 城 乡 居 民
医保前后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变 化。 因 此,本 文 利 用 城 乡 居 民 医 保 在 不 同 时 间、不 同 地 区 整 合 的 不 同 程
度,使用双重差分法(
DID)来考察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
(一)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
双重差分法是通过构建有政策处理的“处理组”和没有政策处理的“对照组”,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
对比政策实施前后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进而解释政策效果。特别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
试点开始具有逐渐推广的特点,本文参考已有研究,使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民
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 [23-24]。具体实证模型可表示为:
Yimt =β0 +β1i
nsur ect+β2Xicmt +δc+δt+εicmt
anc (4)
其中,i、c、 m、
t 分别表示农民工个体、个体户籍所在地、个体流入地和年份; Yimt 为结果变量,表示t 年份 农民
工个体i 在其流入地 m 中的城镇定居意愿;
insur ect 为关键 解释 变量,表 示 农 民 工 个 体 户 籍 所 在 地c 在t
anc
年份是否实施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即某城市启 动 城 乡 居 民 医 保 整 合 试 点 的 当 年 及 以 后 年 份i
nsur
anc
ect =
100
宁满秀,罗 叶,燕菲儿: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

1,否则i
nsur ect=0,由此可以区分处理组和对照组,以便探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在“处理 前”与“处 理
anc
后”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影响的双重差异;
Xicmt 表示一系列可能影响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个体特征及社
会经济特征;δc 描述了不随时间变化的城市固定效应;
δt 是年份的固定效应;
εicmt 表示回归中的随机扰动项。
(二)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山大学中国劳 动 力 动 态 调 查 (
CLDS)、国 家 信 息 中 心 宏 观 经 济 与 房 地 产 数 据 库 以
及政府网站公布的有关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正式 文件。其 中,关于 农民工 的 数 据 均 来 源 于 中 国 劳 动 力
动态调查( CLDS)2014 和 2016 年全国基线调查。该数据库覆盖全国除海南省、西藏 自 治区及 港澳台 地 区 以
外 29 个省份和 150 个县级单位,建立了劳动力、家庭和社区三个 层次 上追 踪 数 据 库,问 卷 内 容 包 括 工 作、迁
移、健康、社会参与、经济活动等。本文主要针对 15~65 岁具有农村户 籍 的流 动人 口 进行实证 研究,对 2014
年和 2016 年的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后,本文共获得 3007 名农民工受访者样本。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定义为受访者对问卷问题“您未来可 能会在 本地定居 吗?”的 回 答,该 问 题 共 有“非 常
可能”“比较可能”“不确定”“比较不可能”和“非常不可 能”五个答 案。本 文将 回答“非常可 能”和“比 较 可 能”
定义为愿意在城镇定居,取值为 1;将答案为“比 较 不 可 能”和“非 常 不 可 能”视 为 不 愿 意 在 城 镇 定 居,取 值 为
[ ]
0;并参考现有研究,将回答“没想好”也视为不具有定居意愿 16 。
2.关键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两种不同的方式定义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这一关键解释变量,分别为“是否实施城乡居民医保整
合”和“整合模式”。具体设置方式如下:第一,根据各地市政府网站发布的正式文件,整理了 CLDS 抽样城市
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正式实施时间,并对这一变量进行赋值,地级市实施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试点的当年
及以后年份取值为 1,设为“实施医保整合组”;否则,取值为 0,为“未实施医保整合组”。第二,结合文件中提
及的整合方案,将“整合模式”分为三类,并以未整合组为 基 准,设 置“一制 多档”模 式 和“城 乡 一 档”模 式 两 个
虚拟变量。其中,未整合地区的医保权益 便 携 性 最 弱,实 施 “城 乡 一 档”整 合 模 式 的 地 区 医 保 权 益 便 携 性 最
强,实施“一制多档”模式地区的医保权 益 便 携 性 则 介 于 二 者 之 间。 表 1 数 据 显 示,
2014 年 户 籍 地 实 施 了 城
乡居民医保整合的样本占当年总样本量的 23.
3% ,并且在实施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地区中约有 37% 的地级
市选择了“城乡一档”模式;
2016 年户籍地实施整合的 样本 比例增 加至 29% ,在 城 乡 居 民 医 保 整 合 地 区 中 选
择“城乡一档”整合模式的地级市比例增至45.
45% 。由此可知,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工作是逐步依次推进的,并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范围内医保整合模式由“一制多档”向“城乡一档”逐步过渡。这样的数据构成有助于
把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视为一种“准自然实验”,从而有效估计医保权益便携性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
表 1 农民工户籍所在地实施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样本分布
2014 年 2016 年
变量名称 变量定义 平均值 标准差 平均值 标准差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 实施医保整合 =1,未实施医保整合 =0 0.
233 0.
423 0.
290 0.
454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模式
“一制多档”模式 “一制多档”模式 =1,未整合 =0 0.
109 0.
311 0.
101 0.
300
“城乡一档”模式 “城乡一档”模式 =1,未整合 =0 0.
130 0.
336 0.
205 0.
404
注:数据由作者通过 CLDS 数据计算整理。

3.控制变量
在借鉴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个人特征、人力资本特征、社会融入特征、生活成本四个方面来选取控
制变量。个人特征变量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年总收入、年龄、老家是否有土地、健康状况。其中,年总收入衡
量了农民工的经济状况,收入高的农民工通常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和社会认可度,更具备定居城镇的能
力;老家是否有土地关注的则是农村土地承载的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条件
下,农民工对农村土地仍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对土地拥有长期使用权的农民工不会轻易放弃农村户口而定
居城镇。
人力资本特征变量包括受教育程度和是否有技术资 格证书,积累人力资本 能 提 高 农 民 工 在 城 镇 的 就 业
101
统计与信息论坛

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职业转化能力等,从而提升其定居城镇的意愿和能力。
社会融入特征包括农民工与社区居民的熟悉程度及其本地方言水平。农民工作为城市外来的边缘性群
体,本地居民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仍然存在,熟练使用流入地语 言能 帮助农民工 更 快 找 到 合 适 的 工 作,累 积
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与当地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能够增强农民工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和融入感,在心理层
面上先行“入城”的农民工更愿意在城镇定居。
生活成本特征变量用农民工就业地平均房价来测度,高房价 城市 通常有 更 优 质 的 公 共 服 务 和 基 础 设 施
等,对劳动力流动有拉力作用,但高房价也加重了外来劳动力的生活成本,当房价超过一定阈值时,对劳动力
流动产生推力作用,降低农民工的城镇定居意愿 [25]。
本文将 2014 年和 2016 年的样本按户口所在地是否整合城乡 居民 医 保 进 行 分 组,分 别 比 较 整 合 地 区 和
未整合地区 被解 释变量和 控制变 量的差 异,描述 性 统计 结果 由表 2 给出。2014 年 和 2016 年 已 整合城乡 居
民医保的地区,农民工愿意定居城镇的比例分别为 42% 和 46% ,仅比未整合地区分别高出 4 和 5 个百分点。
从统计结果来看,地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农民工的城 镇定居意愿 并没有明 显 提 高,城 乡 居 民 医 保 整 合 究
竟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有何种影响,有待进一步考察。
表 2 描述性统计
2014 年 2016 年
变量 整合地区 未整合地区 整合地区 未整合地区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被解释变量
城镇定居意愿(是 =1) 0.
418 0.
494 0.
372 0.
484 0.
463 0.
499 0.
411 0.
492
个人特征:
性别(男性 =1) 0.
386 0.
488 0.
465 0.
499 0.
435 0.
496 0.
434 0.
496
婚姻状况(已婚 =1) 0.
849 0.
437 0.
866 0.
388 0.
797 0.
441 0.
862 0.
387
年总收入(万元) 2.
299 2.
839 2.
561 3.
397 2.
128 2.
427 2.
112 3.
851
年龄(岁) 35.
548 11.
957 36.
787 11.
789 36.
417 12.
500 38.
244 11.
993
老家是否有土地(是 =1) 0.
636 0.
482 0.
723 0.
448 0.
721 0.
449 0.
739 0.
439
健康状况(不健康 =0)
一般 0.
335 0.
473 0.
270 0.
444 0.
249 0.
433 0.
265 0.
441
健康 0.
594 0.
942 0.
649 0.
478 0.
684 0.
465 0.
662 0.
473
人力资本特征:
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下 =0)
初中/中专 0.
514 0.
500 0.
502 0.
500 0.
514 0.
500 0.
492 0.
500
普通高中/大专 0.
207 0.
406 0.
199 0.
400 0.
198 0.
399 0.
186 0.
390
大学本科以上 0.
031 0.
174 0.
303 0.
178 0.
039 0.
194 0.
039 0.
193
是否有技术资格证书(是 =1) 0.
159 0.
366 0.
106 0.
308 0.
166 0.
372 0.
133 0.
339
社会融入特征:
本地方言水平(根本不会 =0)
掌握部分 0.
170 0.
377 0.
253 0.
435 0.
242 0.
429 0.
282 0.
450
完全掌握 0.
679 0.
468 0.
421 0.
494 0.
627 0.
484 0.
460 0.
499
与本社区居民熟悉程度(熟悉 =1) 0.
369 0.
483 0.
286 0.
452 0.
378 0.
485 0.
346 0.
476
生活成本:
就业地平均房价(万元) 1.
087 0.
714 0.
907 0.
624 1.
442 1.
234 1.
170 1.
099
观测值 352 1159 434 1062
注:数据由作者通过 CLDS 数据计算整理。

五、实证结果分析
(一)全样本结果分析
本文首先估计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 民 工 城 镇 定 居 意 愿 的 影 响,运 用 式 (
4)进 行 回 归 分 析 的 结 果 见 表
102
宁满秀,罗 叶,燕菲儿: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

3。表 3 结果显示,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城乡居民医保整 合地 区的 农民工 城 镇 定 居 意 愿 相 较 于 未 整 合 地


区平均下降了 17.6% 。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现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 的统 筹 层次 以 市 级 统筹 为
主,不同统筹单位在医疗保险的管理方式、报销比例、待遇 水平 等方 面存在较 大 的 差 异,跨 省、市 流 动 的 农 民
工仍面临异地就医成本高、医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 困 难等 问题,使得 农民 工 城 镇 定 居 意 愿 下 降。 这 说 明,
户籍地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诸如实施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对农民工在城镇的长期定居决策产生了显著
的拉回效应。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所引发的人口膨胀、交通 拥堵、住 房 紧 张 等 问 题 日 益 凸 显,城 市
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就业压力也让不少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难以为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一系列
支农惠农的政策在农村展开,农村户口所拥有的宅基地和承包 地使用 权、集体 分 红、惠 农 补 贴 等 政 策 红 利 正
吸引着农民工返乡创业。因此,户籍地实施城乡居民医保整 合对 农民工 城 镇定居 意 愿 的 影 响 效 果 还 需 要 基
于流动范围(市内流动、跨市流动)分组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此部分将在后文给出。
对不同整合模式 产 生 的 效 应,由 列 (
2)可 知,“一 表 3 医保整合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基准回归结果

制多档”的整合模式对农民工的城镇定居意愿有显著 农民工定居意愿
变量

1) (
2)
的抑制作用,说明部分地区虽已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整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 -0.
176 ** (
081)
0.
合,但其分档整合的模式仍对选择不同档次参保缴费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模式
的群体设置了差别化的保障待遇水平,大多数农民工
“一制多档”模式 217*** (
-0. 0.069)
处于城市边缘地位,面 临 着 较 强 的 流 动 性 约 束,只 能 “城乡一档”模式 053(
-0. 0.087)
选择较低档次的城乡居民医保,仍被排斥在优质的医 性别 -0.
080 *** (
0. 081*** (
016) -0. 0.017)
疗资源之外,无法享受与其他城市居民均等的医疗服 婚姻状况 074*** (
0. 0.025) 074*** (
0. 0.025)
务,使其城镇定居 意 愿 下 降。 随 着 整 合 模 式 由 “一 制 年总收入 003(
0. 0.003) 004(
0. 0.003)

多档”向“城乡一档”过 渡,该 政 策 对 农 民 工 城 镇 定 居 年龄 001(


-0. 0.001) 001(
-0. 0.001)
受教育程度
意愿的抑制效应降 低。 与 “一 制 多 档”相 比,“城 乡 一
(初中/中专) 043** (
0. 0.021) 040* (
0. 0.021)
档”方案真正实现 了 城 乡 居 民 医 保 整 合 政 策 的 “六 统
(普通高中/大专) 0.
104*** (
028)
0. 105*** (
0. 0.028)
一”,使得统筹范围内参保群体的筹资待遇完全相同,
(大学本科以上) 241*** (
0. 0.049) 239*** (
0. 0.049)
抹平了医保政策在县域之间、不同户籍人口之间的差 是否有技术资格证书 ** (
0.
052 024)
0. 052** (
0. 0.025)
别,促使医疗服务 利 用 均 等 化。 此 外,“城 乡 一 档”整 老家是否有土地 095*** (
-0. 0. 094*** (
018) -0. 0.018)
合模式对农民工城 镇 定 居 意 愿 仍 存 在 负 向 影 响 的 结 健康状况

果也进一步表明,目前以市级为统筹单位的城乡居民 (一般) 041(


-0. 0.033) 047(
-0. 0.034)

医保尚未 实 现 跨 省、市 流 动 的 农 民 工 医 保 权 益 的 便 (健康) -0. *(


025)
061 0. 064** (
-0. 0.032)
本地方言水平
携性。
(掌握部分) 170*** (
0. 0.024) 171*** (
0. 0.025)
(二)稳健性检验
(完全掌握) 0.
261*** (
032)
0. 257*** (
0. 0.025)
利用双重 差 分 法 (
DID)进 行 实 证 研 究 的 一 个 前 与本社区居民熟悉程度 100*** (
0. 0.017) 101*** (
0. 0.017)
提条件是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试点具有随机性,即确认 流入地平均房价 *** (
-0.
080 0. 086*** (
011) -0. 0.012)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的 实 施 与 当 地 宏 观 经 济 等 因 素 没 时间固定效应 是 是
有直接关系。尽管城 乡 居 民 医 保 整 合 在 样 本 期 内 是 地区固定效应 是 是

分批试点、逐步推广的,但这并非是一个严格的“自然 eudoR
Ps 2
0.
270 0.
271

实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设计取决于地区 注:*** 、** 、* 分别表示 1% 、


5% 和 10% 的显著性水平,下同。

经济的发展水平、医疗服务资源和财政状况等,因此必须考虑由此造成的选择性偏误。为了克服城乡居民医
保整合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因“选择偏差”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降低双重差分法的估计偏误,本文进一步采用
倾向分值匹配基础上的差分内差分法( PSMDID)进行稳健性检验。
首先,选择 pr
obt模型估计倾向性分值函 数(
i Pr
opens
itySco
reFunc
tion):因 变 量 为 户 籍 所 在 地 级 市 是
否实施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哑变量,解释变量为表示地级 市在样本期 内 一组可 观 测 的 特 征,包 含 以 下 变 量:
地区生产总值、地区财政收支、地区医院与卫生院的数量、床位及医生 数 量。估 计 得 到 每 个 个 体 的 倾 向 分 值
后,据此采用最近邻居匹配法(
Nea
res
tNe
ighbo
rhood Ma
tch
ing)对样本进行匹配,选择落在“共同支持”倾向
得分区间的地级市,即寻找与实验组(即已实施城乡居民医保整 合的城市)特征 相 近 但 尚 未 实 施 城 乡 居 民 医
103
统计与信息论坛

保整合的地级市作为控制组,并将其 与 农 民 工 个 体 样 本 进 行 配 对。 此 外,还 需 要 检 验 倾 向 得 分 匹 配 所 需 的
“共同支持假设”① 和样本的有效性 ② 。
其 次,对 配 对 成 功 的 地 级 市 与 微 观 个 体 定 表 4 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居意 愿 数 据 进 行 匹 配,运 用 双 重 差 分 法 进 行 估 农民工定居意愿
变量

1) (
2)
计,双重差分模型 同 式 (
4),稳 健 性 检 验 结 果 由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 168** (
-0. 0.085)
表 4 给 出。 结 果 显 示,在 利 用 PSMDID 方 法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模式
后,城乡居民医保 整 合 及 “一 制 多 档”的 整 合 模
“一制多档”模式 299*** (
-0. 0.076)
式在总体上仍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具有显著
“城乡一档”模式 142(
-0. 0.098)
的“拉回效应”,随着“一制多档”整合模式向“城 控制变量 是 是
乡一档”整合模式过渡,该政策对农民工城镇定 时间固定效应 是 是
居意愿负向激励的边际影响降低。该结果与前 地区固定效应 是 是

文双重差 分 (
DID)的 回 归 结 果 基 本 一 致,从 而 eudoR2
Ps 0.
270 0.
255

进一步印证了本文前述结论。 注: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婚 姻 状 况、年 龄、年 总 收 入、受 教 育 程 度、健 康 状


况、是否有技术资格证书、老 家 是 否 有 土 地、本 地 方 言 水 平、与 本 社 区 居 民 熟
(三)异质性检验 悉程度、流入地平均房价。

1.考虑不同流动范围的城镇定居意愿差异 表 5 考虑不同流动范围的定居异质性检验结果
为了检验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不同流动范 变量 跨市流动 市内流动
围 的 农 民 工 城 镇 定 居 意 愿 的 异 质 性 效 应,根 据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 158* (
-0. 0.090) 454(
-1. 913)
44.
农民工个体的户籍所在地和流入地是否同属于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模式
一 个 医 保 统 筹 范 围,将 样 本 划 分 为 市 内 流 动 和
“一制多档”模式 218*** (
-0. 0.063) 039(
-0. 0.264)
跨市流动两类子样本,分别对其进行回归估计,
“城乡一档”模式 093(
-0. 0.089) 309(
-0. 0.297)
结果如表 5 所示。
控制变量 是 是
表 5 结果显 示,城 乡 居 民 医 保 整 合 及 其 整
时间固定效应 是 是
合模式对上述两类群体的城镇定居意愿均产生
地区固定效应 是 是
负向影响,但仅对跨省、市流动的农民工城镇定
观测值 2167 840
居意愿的拉回作用具有统计水平上的显著性。
究其原因,可能的解释是:对市内流动的农民工而言,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消除了城乡间制度分设、管理
分割、资源分散等障碍,将城乡居民纳入同一种医疗保险体系,有利于医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提高医疗保
险权益的携带性,促进城乡居民在医疗方面的公平。在此情况下,保留农村户口的农民工仍能享受宅基地及
耕地的使用权、农户征地补偿、返乡创业补贴等福利,尤其 在国家“双 创”战 略深 入 推 进 及 乡 村 振 兴 战 略 实 施
后,诸多强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情高涨,从而促进了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
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而对较大一部分跨市、跨省流动的农民工 而言,由于城乡 居 民 医 保 的 统 筹 层 次 仅 限 于
市级统筹,不同统筹范围内的报销待遇、报销目录与缴费水平等不尽相同,这样地域分割、纵横交错的制度设
计使得医疗保险关系难以顺畅转移接续,难以满足人口跨地区流动的就医需求,医疗保险制度对跨省市流动
农民工的“吸纳效应”没有得到发挥,降低了农民工 城 镇定居意愿。“一制 多档”的城乡 居 民 医 保 整 合 模 式 虽
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农村居民异地就医报销的县域限制,但对于 选择 不同 档次 参 保 的 群 体 仍 设 置 了 歧 视 性
的待遇水平,因此不管是对跨市还是市内流动农民工的城镇定居意愿都产生了负向影响。
2.考虑不同收入分组的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差异
为了反映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对不同收入组农民工 城镇定居意愿 的影 响,本 文 将 总 样 本 按 收 入 由 低
至高划分为 3 组: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并分别进行回归。结果显 示(见 表 6),分 组 样本 的 回归

① 共同支持检验表明,匹配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倾向分值分布非常接近,由此有充足的样本来匹配。限 于 篇 幅,未 列 出 具 体
检验结果。
② 样本的平衡性检验结果表明,完成匹配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可观测特征上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由 此 表 明 样 本 的 匹
配效果理想。限于篇幅,未列出具体检验结果。

104
宁满秀,罗 叶,燕菲儿: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

结果与总样本回归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由 表 6 可 知,城 乡 居 民 医 保 整 合 对 不 同 收 表 6 基于收入分组的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回归结果

入群体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均呈现负向 变量 低收入组 中等收入组 高收入组


**
的 激 励 效 应,但 这 一 效 应 仅 对 低 收 入 组 的 农 民 -0.391 -0.235 -0.007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

0.162) (
0.301) (
0.249)
工具 有 显 著 性,并 且 该 影 响 的 边 际 效 应 随 着 农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模式
民工年总收 入 的 增 高 而 递 减。 上 述 结 果 表 明,
-0.518*** -0.169 0.092
“一制多档”模式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工城 (
0.022) (
0.240) (
0.212)
镇定 居 意 愿 的 抑 制 作 用 不 同,与 低 收 入 群 体 相 -0.436*** 0.221 0.173
“城乡一档”模式
比,高 收 入 的 农 民 工 具 有 较 高 的 人 力 资 本 水 平 (
0.017) (
0.306) (
0.221)
控制变量 是 是 是
和社会认可度,更具备定居城镇的能力,但负向
时间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激励作用的结果从侧面反映了市级统筹的城乡
地区固定效应 是 是 是
医 疗 保 险 仍 存 在 很 强 的 地 域 性 和 不 可 携 带 性,
观测值 1380 766 861
由此所产生的异地就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
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优势,并且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福利政策向农村倾斜,
农村的吸引力正逐渐提高。此外,“一制多档”的城乡居民医保整 合模 式 对低收 入组 农 民 工 的 城 镇 定 居 意 愿
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低收入组的农民工面临着较强的预算约束,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弹性较大,在多档整合模
式下,仅能选择较低档次缴费参保,所能获得的保障待遇水平 也 就更低,使 这部 分 农 民 工 难 以 享 受 到 更 优 质
的医疗资源。
3.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代际差异
为考察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 是 否在不同 代际 农 民 工 之 间 存 在 群 体 异 质 性,
将总样本按出生年份划分为两组: 1980 年以前出生的为“老一代”农民工,
1980 年以 后 出 生 的 为“新 生 代”农
民工。分析结果如表 7 所示。
表 7 结果显示,无论是“新生代”还是“老一 表 7 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代际异质性响应回归结果

代”农民工,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民工城镇定 新生代 老一代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 088(
-0. 0.131) 370*** (
-0. 0.144)
居意愿均具有 负 向 激 励 效 应,尤 其 对 “老 一 代”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模式
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 抑 制 作 用 在 1% 的 统 计
“一制多档”模式 209** (
-0. 0.102) 335*** (
-0. 0.088)
水平上显著。 同 时,“一 制 多 档”整 合 模 式 对 两
“城乡一档”模式 111(
0. 0.140) 323*** (
-0. 0.101)
代 农 民 工 城 镇 定 居 意 愿 均 有 显 著 的 抑 制 作 用,
控制变量 是 是
而“城乡一档”整合模式仅对“老一代”农民工城
时间固定效应 是 是
镇定居意愿有显 著 的 负 向 影 响,对 “新 生 代”农
地区固定效应 是 是
民工则有一 定 的 助 推 作 用。 可 能 的 原 因 在 于:
观测值 1461 1546
“新生代”农民工受到现代城市理念和城市生活
方式的冲击明显,已经由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型成为脱离 土地 和农业,独立 于 城 市 之 中 的 新 劳 动 群 体,
对农村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小,随着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模式由“一制多档”向“城乡一档”过渡,“新生代”农民工
能够与其他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医疗服务待遇。因此,城乡 居民医保整 合对 这部 分 群 体 城 镇 定 居 意 愿 负 向
激励的边际影响更小。此外,“老一代”农民工健康资本损 耗加速、对 医疗服务 需 求 具 有 更 强 的 刚 性,从 而 更
注重医疗保险保障待遇的公平性和跨地区流动的便携 性,因 此不论 是“一制 多档”整 合模 式 还 是“城 乡 一 档”
整合模式,目前市级层面的医疗保险整合仍未能充分抵消昂贵的异地就医成本,对“老一代”农民工城镇定居
意愿的拉回作用更显著。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整合城乡 居民医 疗保险 制 度 对 农 民 工 城 镇 定 居 意 愿 的
影响。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以地级市为统筹单位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对农民工定居 城镇的 意愿 具 有 显 著 的“拉 回 效 应”而 不
105
统计与信息论坛

是“助推效应”,尤其对跨省、市流动的农民工而言,这一拉回作用具有显著性。此外,“一制多档”模式也对农
民工城镇定居意愿有负向激励效应,但随着整合模 式 向“城乡一 档”过 渡,这一 负 向 影 响 逐 渐 减 弱。 第 二,城
乡居民医保整合显著抑制了低收入农民工定居城镇的意愿,这一抑制效应大于中、高收入的农民工群体。第
三,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对“老一代”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拉回效应大于“新生代”农民工,此外,“一制多
档”整合模式对两代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城乡一档”模式仅对“老一代”农民工城镇
定居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上述结论引出的政策启示在于:城镇化是自然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一 过 程 中,既 有 农 村 人 口 向 城 镇 转
移,也包括农民工返乡等的逆城镇化。随着经济发展进入 新常态,社 会主要 矛 盾 发 生 变 化,中 国 相 继 提 出 了
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 衡、不充 分的 问题,充 分 利 用 逆 城 镇 化 趋 势 向 农 村
引入城市要素,特别是鼓励积累了先进经验、技术的第一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
务等,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此外,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改革的 有效路径,其 现 有 的 制 度 设 计、管 理 方 式 仍 体
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割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预期净效用,使农民工难以在城市定居成为
真正的市民。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将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进行系统性的规范、整合和协调,逐步提高城乡
居民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有序、顺畅 的社会医 疗 保 障 体 系,从 而 进 一 步 破 除
人口自由流动的制度藩篱,疏通城乡双向流动的堵点,打通乡村 资源 入城通道 和 城 市 资 源 入 乡 通 道,畅 通 国
内大循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当然,本文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受制于有限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仅能观测到农民工的城镇定居意愿,未
能追踪农民工真正的定居行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民工在城镇“住下来”的行为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蔡昉 .中国经济改革效应分析———劳动力重新配置的视角[
J].经济研究,
2017,
52(
7):
4-17.

2] 王向阳,谭静,申学锋 .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理论框架与政策思考[
J].农业经济问题,
2020(
10):
61-67.

3] 夏怡然,陆铭 .城市间的“孟母三迁”———公共服务影响劳动力流向的经验研究[
J].管理世界,
2015(
10):
78-90.

4] 王桂新,胡健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市民化意愿[
J].人口学刊,
2015,
37(
6):
45-55.

5] 张文武,欧习,徐嘉婕 .城市规模、社会保障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J].农业经济问题,
2018(
9):
128-140.

6] 周钦,刘国恩 .医保受益性的户籍差异———基于本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研究[
J].南开经济研究,
2016(
1):
77-94.

7] 周钦,秦雪征,袁燕 .农民工的实际医疗服务可及性———基于北京市农民工的专项调研[
J].保险研究,
2013(
9):
112-119.

8] 洪灏琪,宁满秀 .医疗保险权益便携性是否 降 低 了 农 村 劳 动 力 就 业 “锁 定 ”———来 自 城 乡 居 民 医 保 统 筹 的 准 自 然 实 验 研
究[
J].农业技术经济,
2020(
11):
83-95.

9] 都阳,蔡昉,屈小博,等 .延续中国奇迹:从户籍制度改革中收获红利[
J].经济研究,
2014,
49(
8):
4-13.

10] 蔡昉 .以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镇化[
J].经济研究,
2013,
48(
3):
6-8.

11] 马晓河,胡拥军 .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难题研究[
J].农业经济问题,
2018(
4):
4-14.

12] 崔菲菲,卢卓 .城乡“二元”结构下劳动力暂时性转移与家庭储蓄行为[
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0,
35(
11):
103-111.

13] 贾男,马俊龙 .非携带式医保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锁定效应研究[
J].管理世界,
2015(
9):
82-91.

14] 易福金,顾熀乾 .歧视性新农合报销比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J].中国农村观察,
2015(
3):
2-15.

15] 秦雪征,周建波,辛奕,等 .城乡二元 医 疗 保 险 结 构 对 农 民 工 返 乡 意 愿 的 影 响———以 北 京 市 农 民 工 为 例 [
J].中 国 农 村 经
济,
2014(
2):
56-68.

16] 刘金凤,魏后凯 .城市高房价如何影响农民工的定居意愿[
J].财贸经济,
2021,
42(
2):
134-148.

17] 殷俊,周翠俭 .住房公积金、城市定居与农民工幸福感[
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0,
33(
6):
93-101.

18]CHENJ,WANG W.
Economi
cinc
ent
ive
sands
ett
lemen
tin
ten
tionso
fru
ralmi
gran
ts:
evi
denc
efr
om Ch
ina[
J].
Jou
rna
lof

rbana
ffa
irs,
2019,
41(
3):
372-389.

19] 汪润泉 .子女教育期望与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基于全国 7 个城市调查数据[
J].农业技术经济,
2016(
3):
75-84.

20] 陈杰,郭晓欣,钟世虎 .户籍歧视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
J].社会科学战线,
2021(
2):
89-96.

21] 陈虹,秦立建,胡波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对农民工进城落户的影响[
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
34(
10):
122-128.

22]LEE E.
Athe
oryo
fmi
gra
tion[
J].
Demog
raphy,
1966,
3(1):
47-57.
106
宁满秀,罗 叶,燕菲儿: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


23] 郭峰,熊 瑞 祥 .地 方 金 融 机 构 与 地 区 经 济 增 长———来 自 城 商 行 设 立 的 准 自 然 实 验 [
J].经 济 学 (季 刊 ),
2018,
17(
1):
221-246.

24] WANG J.The e
conomi
c impa
cto
f spe
cia
lec
onomi
cz s:e
one videnc
efr
om Ch
ine
se mun
ici
pal
it
ies[
J].J
our
nalo

de
vel te
opmen c
onomi
cs,
2013,
101(
1):
133-147.

25] 张莉,何晶,马润泓 .房价如何影响劳动力流动?[
J].经济研究,
2017,
52(
8):
155-170.

Re
searchontheImpactofUrbanandRuralRes
iden
ts’Me d
ica
lInsu
rance
Int
egrat
ionon Mi
grant Wo
rkers’Wi
ll
ingne
sstoSett
lei
nUr banArea

NING Man-x
iu1 ,
LUO Ye1 ,
YAN Fe r2
i-e

1.Co
llegeo
fEc
onomi
c t,
sand Managemen Fu
jian Ag
ricu
ltu
reandFo
res
try Un
ive
rsi
ty,
Fuzhou350002,
Chna;

2.
Col
legeo
fEc
onomi
c t,
sand Managemen Nan
jing Ag
ricu
ltu
ralUn
ive
rsi
ty,
Nan
jing210095,
Chna)

Ab
str
act:Wi
tht
heg
r lcons
adua truc
tiono
fthe “
dua
lci
rcu
lat
ion”deve
lopmen
tpa
ttrn,
e promo
tingt
he
two-wayopen
ingo
furbanandrur
ala
rea
sanda
llowi
ngt
hef
reef
low o
fre
sour
cee
lemen
tsbe
twe
enurban
andrura
lareasa
rethekey measur
estorea
liz
et hein
tegr
ati
ono
furbanandrura
la r
eas.Basedonthequas
i-
nat
uralexpe
rimentofInt
eg r
ated Medi
calInsuranc
e Syst ( ),
em IMIS emp ir
ical
ly ve
rif
iesthe ef
fec
to f
impr
ovemen to
fbenef
itpor
tabi
li
tyonrura
l-urban mi
gran
ts’set
tlementint
entionbyemp
loyingtheda
taset
ofChina Labo
r For
ce Dynamic Sur ( )
vey CLDS wi th DID method and PSMDID method.Theresu
lts

llus
tratet
hat:TheIMISsign
ifi
can
t l
yinh i
bit
srura
lmigrants’s
ett
lemen
tinten
tion,
espe
cia
llyforthosewho
arecros
s-c
itymigr
ant ,
s wi
ththetransi
tionofthei
nteg
rati
onmode lf
r “
om sing
lesys
t ,
em mu l
ti-s
t rd”t
anda o
“s
ingle system,si
ngle-s
t rd”,
anda thi
s nega
tiveimpactisgradual
ly we
akened.It me
ansthats
inc
et he

trat
egyo frura
lvita
liza
tion,
theva
lueofruralhouseho
ldreg
istra
tionhass
igni
fic
ant
lyinc
rea
sed,
migran
ts

reen
thus
ias
ticabou
tre
turn
ing home,
andt
her
oleo
fIMISi
s mo
rer
efl
ect
edi
n pr
omo
tingt
hef
reeand
equalf
low ofurbanandrura
llaborfac
tors.TheIMISanditstwointegr
ati
on model
sonlysign
ifi
cantl

inhi
bit
slow-incomemir
gat
iongroup’
sintent
iontos
ett
ledowninurban.Theset
tlemen
tin
tent
ioneffec
to f
IMISon rural-urban mi
gran
ts shows s
ign
ifi
canti
nte
r-gene
rat
i l he
ona te
rogene
ity,he “
t s
ingl
e sysem,

mult
i-s
t rd”mode
anda lhasasign
ifi
can
tinhib
itor
yef
fec
tontwogene rat
ionofmi gr
ants’urbanset
tlemen


nten
tion,
andthe “s
ingl
esystem,
sing
le-s
t rd”mode
anda lha
son ly a nega
tiveimpa
ctont heset
tlemen


nten
tionofthe “
oldgener
aton”mi
i gr
ants.Asaresu
lt,
theequa
liz
ationo fpubl
icserv
icer
epre
sentedby
IMISinCh i
naurgen
tlyne
edst obesyst
emati
cal
lyr
eformedt
og radua
llyimprovet
hebenefi
tport
abil
ityof
hea
lthinsuranc
eamong di
ffe
rentregi ,
ons andinordertorea
lizelaborfac
t o
rfree mob
ili
t ,
yultimat
ely
impr
oveinc
lusivedevel
opmentbe
tweenrura
landurbanar
eas.
Ke
ywo rd :
s i nteg
rated med
ica
li nsuranc
e syst ;
em benef
it po
rtab
ili
ty;rur
al-urban mi
gran
ts;

ett
lei
nten
tion

(责任编辑:张爱婷)

10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