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2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专题研究四: 运河考古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
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摘 要 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境内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中北运河的一部
分, 北运河在嘉庆十三年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改道, 其故道目前被淤埋于
地下。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于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 月对通州区永顺镇小
圣庙村及张家湾镇上马头村部分区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 勘探与
发掘, 发现清代小圣庙基址 1 处、 北运河故道 1 段和清代墓葬 10 座。 基本
明确了该段运河的河道走向、 废弃时间, 以及祭祀河神的小圣庙建筑基础
等信息, 为还原北运河故道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关键词 通州区 清代 小圣庙遗址 北运河故道

一 工作概况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 月, 为配合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小圣庙村及


张家湾镇上马头村周边建设项目的棚户区改造,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区
域进行了考古勘探, 发现了明清时期小圣庙基址 1 处、 北运河故道 1 段、
墓葬 10 座, 随后对上述遗迹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区位于通州区永
顺镇与张家湾镇交界处, 东通通怀路, 西邻东六环路, 分属北侧小圣庙村
及南侧上马头村 ( 见图 1) 。 根据遗迹分布范围的不同, 可分为三个区域:
小圣庙遗址区、 北运河故道遗址区和墓葬区 ( 见图 2) 。 小圣庙遗址区位于

154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图1 小圣庙遗址地理位置示意

图2 发掘区总平面图

155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小圣庙村, 布方位置距滨河南路垂直距离约 120 米; 北运河故道经小圣庙


村北、 东方化工厂西侧至上马头村东, 出考古调查、 勘探范围, 北运河故
道的布方位置位于小圣庙遗址东北约 100 米处; 墓葬区位于上马头村东北。
小圣庙遗址共布设 10 米乘 10 米探方 23 个, 发掘面积 2300 平方米; 运河
故道布设探沟 2 处, 发掘面积 700 平方米; 10 座墓葬发掘面积 96. 8 平方
米, 合计发掘面积 3096. 8 平方米。

二 小圣庙遗址

(一)遗址概况

小圣庙遗址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东南部, 小圣庙村东北, 北邻北运


河, 东邻东方化工厂, 西邻东六环, 南临滨河南路。 遗址所在区域地势略
高于周边, 原地表以上建筑已完全破坏, 地表以下也仅存基槽底部三合土
基础。 遗址尚存前、 后大殿及北侧庙门基址共 3 处, 北、 东、 西院墙基础
3 处。 遗址院落南部被破坏严重, 未发现南墙基址。 仅存东、 北、 西三面
院墙基础 ( 见图 3) 。 遗址原地表已被完全破坏, 仅存底部基槽, 开口层位
以上地层堆积均为现代形成, 出土遗物多为现代建筑垃圾坑中采集获得,
推测为寺庙拆除过程中将被破坏地层中或寺庙中的遗物遗弃填埋至坑中。

(二)地层堆积

小圣庙遗址原始地层堆积已被完全破坏, 遗迹开口层位以上全部为现
代地层堆积, 遗址仅存基槽底部三合土基础, 推测寺庙在现代拆除后, 该
区域又进行过土地平整。
小圣庙遗址发掘区地层堆积自上而下分为 2 层, 现以 T5877 为例 ( 见
图 4) 叙述如下。
第①层: 为现代堆积层, 灰褐色粉沙土, 土质较致密, 包含现代砖
块、 瓦块、 白灰块、 煤渣、 铁丝、 电线等现代垃圾, 层厚 1. 70 ~ 1. 95 米,
遍布全方。
第②层: 小圣庙拆除后形成地层, 黄褐色粉沙土, 土质较致密, 包含
有少量青砖渣、 白灰渣等, 层厚 0. 15 ~ 0. 35 米, 遍布全方。

156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图3 小圣庙遗址区总平、 剖面图

157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图4 T5877 平、 剖面图

(三)遗迹

小圣庙遗址区共发掘清理山门、 前殿、 后殿共 3 处建筑基址, 西墙、


北墙、 东墙共 3 处墙基址。
1. 前殿 (F1)
位于发掘区中部, 开口于②层下, 开口距地表深 2. 1 米, 方向 20°。
平面呈长方形, 基础上墙体被破坏, 仅存下部三合土基础。 三合土基础东
西长 11. 6 米、 南北宽 8. 4 米、 深 0. 14 ~ 0. 20 米, 墙基础宽 1. 3 米。 东西
面阔三间, 每间间距约 3. 5 米, 南北进深两间, 进深 7 米。 下部三合土基
础夯土厚 0. 32 米, 共分为 3 层, 第 1 层由白色三合土夯筑, 坚硬且致密,

158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厚 0. 14 米, 第 2、 3 夯层中无明显包含物, 较致密, 每层厚 0. 09 ~ 0. 11 米


( 见图 5) 。
前殿 ( F1) 南、 北墙基各有 2 处相对的三合土磉墩基础, 磉墩编号分
别为磉墩 1、 磉墩 2、 磉墩 3、 磉墩 4 ( 见图 5) 。 4 处磉墩均打破三合土墙
基, 外侧与墙基外沿持平, 内侧延伸出墙基内沿。 现分述如下。
磉墩 1: 位于房内的东北部, 与南侧磉墩 4 相距 3. 4 米, 距东侧三合
土墙基础 2. 0 米。 平面呈长方形, 南北长 2. 4 米、 东西宽 1. 1 米。 白色三
合土基础厚 0. 14 米, 坚硬且致密, 下部为 2 层夯土, 夯层内无明显包含
物, 较致密, 每层厚 0. 09 ~ 0. 11 米。
磉墩 2: 位于房内的西北部, 与南侧磉墩 3 相距 3. 2 米, 距西侧三合
土墙基础 1. 94 米。 平面呈长方形, 南北长 2. 50 米、 东西宽 1. 25 米。 白色
三合土基础厚 0. 14 米, 坚硬且致密, 下部为 2 层夯土, 夯层内无明显包含
物, 较致密, 每层厚 0. 09 ~ 0. 11 米。

图5 前殿 ( F1) 平、 剖面图

159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磉墩 3: 位于房内的西南部, 与东侧磉墩 4 相距 2. 5 米, 距西侧三合


土墙基础 2. 1 米。 平面呈长方形, 南北长 2. 7 米、 东西宽 1. 10 ~ 1. 15 米。
白色三合土基础厚 0. 14 米, 坚硬且致密, 下部为 2 层夯土, 夯层内无明显
包含物, 较致密, 每层厚 0. 09 ~ 0. 11 米。
磉墩 4: 位于房内的东南部, 距东侧三合土墙基础 2 米。 平面呈长方
形, 南北长 2. 7 米、 东西宽 1. 1 米。 三合土之上墙体残存 2 块完整青砖,
青砖规格 0. 48 米 × 0. 24 米 × 0. 08 米。 白色三合土基础厚 0. 14 米, 坚硬且
致密, 下部为 2 层夯土, 夯层内无明显包含物, 较致密, 每层厚 0. 09 ~
0. 11 米。
2. 山门 (F2)
位于发掘区中部偏北, 开口于②层下, 开口距地表深 2. 15 ~ 2. 30 米,
方向 20°。 平面呈近长方形, 基础上墙体被破坏, 仅存下部三合土基础和
东侧少量底部砌砖, 东、 西墙基南侧与寺庙北院墙基础相连。 山门南北长
5. 2 米、 东西宽 4. 8 米、 深 0. 10 ~ 0. 14 米, 墙体基础宽 0. 88 ~ 1. 00 米。 东
侧墙体三合 土 基 础 之 上 残 存 少 量 砖 砌 墙 体, 残 长 0. 76 ~ 2. 30 米、 残 宽
0. 10 ~ 0. 64 米、 残高 0. 05 米。 残存墙体内外用青砖残块丁砌包边, 内部
杂乱。 残砖规格宽 0. 14 ~ 0. 16 米、 厚 0. 04 ~ 0. 055 米。 下部三合土基础夯
土厚 0. 32 米, 共分为 3 层, 第 1 层由白色三合土夯筑, 坚硬且致密, 厚
0. 14 米, 第 2、 3 夯层中无明显包含物, 较致密, 每层厚 0. 09 ~ 0. 11 米
( 见图 6) 。
3. 后殿 (F3)
位于发掘区南部偏西, 开口于②层下, 开口距地表深 2. 15 ~ 2. 50 米,
方向 20°。 平面呈近长方形, 基础上墙体被破坏, 仅存下部三合土基础。
基础东部被 1 处现代坑打破。 三合土基础东西长 11. 4 米、 南北宽 8. 4 米、
深 0. 14 ~ 0. 20 米, 墙基础宽 1. 4 米。 东西面阔三间, 每间间距约 3. 5 米,
南北进深两间, 进深 7 米。 下部三合土基础夯土厚 0. 32 米, 共分为 3 层,
第 1 层由白色三合土夯筑, 坚硬且致密, 厚 0. 14 米, 第 2、 3 夯层中无明
显包含物, 较致密, 每层厚 0. 09 ~ 0. 11 米 ( 见图 7) 。
后殿 ( F3) 南、 北墙基各有 2 处相对的三合土磉墩基础, 磉墩编号分
别为磉墩 1、 磉墩 2、 磉墩 3、 磉墩 4 ( 见图 7) 。 其中磉礅 1 被现代坑打
破, 剩余 3 处磉墩均修筑于三合土墙基内测。 现分述如下:
磉墩 1: 位于房内的东北部, 已被现代坑破坏。

160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图6 F2 平、 剖面图

磉墩 2: 位于房内的西北部, 与南侧磉墩 3 相距约 3 米, 距西侧三合


土墙基础约 1. 5 米。 平面近似正方形, 南北长 1. 3 米、 东西宽 1. 3 米, 由
于遭到破坏仅残留两块竖向对缝平铺砌砖, 用砖规格为 0. 34 米 × 0. 14 米
× 0. 05 米。 白色三合土基础厚 0. 14 米, 坚硬且致密, 下部为 2 层夯土,
夯层内无明显包含物, 较致密, 每层厚 0. 09 ~ 0. 11 米。

161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磉墩 3: 位于房内的西南部, 与东侧磉墩 4 相距约 2. 3 米, 距西侧三


合土墙基础约 1. 9 米。 平面近似正方形, 南北长 1. 3 米、 东西宽 1. 3 米。
白色三合土基础厚 0. 14 米, 坚硬且致密, 下部为 2 层夯土, 夯层内无明显
包含物, 较致密, 每层厚 0. 09 ~ 0. 11 米。
磉墩 4: 位于房内的东南部, 与东侧三合土基础相距约 1. 9 米。 平面
近似正方形, 南北长 1. 3 米、 东西宽 1. 3 米, 东北部被一现代坑打破。 白
色三合土基础厚 0. 14 米, 坚硬且致密, 下部为 2 层夯土, 夯层内无明显包
含物, 较致密, 每层厚 0. 09 ~ 0. 11 米。

图7 F3 平、 剖面图

4. 西墙基 (Q1)
位于发掘区西部偏北, 南部被现代坑打破, 北部与北墙基西侧相接, 方
向 340°, 南北向。 平面呈长条状, 基础上墙体被破坏, 仅存基槽。 开口于②
层下, 开口距地表深 2. 1 米, 残长 4. 9 米、 宽 0. 6 米、 深 0. 3 米。 基槽内仅
存底部 1 层夯土, 夯层内无明显包含物, 较致密, 层厚 0. 10 米 (见图 8)。

162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图8 Q1 平、 剖面图

5. 北墙基 (Q2)
位于发掘区中部偏北, 东、 西两侧分别与东墙基、 西墙基相接, 方向
250°, 东西向。 平面呈长条状, 基础上墙体被破坏, 仅存基槽和少量砖基础。
开口于②层下, 开口距地表深 2. 2 米, 残长 21. 8 米、 宽 0. 6 米、 深 0. 3 米。
基槽内局部残存砖砌基础, 所留砖基采用青砖及青砖残块横向摆放, 底部为
1 层夯土, 夯层内无明显包含物, 较致密, 层厚 0. 10 米 (见图 9)。

图9 Q2 平、 剖面图

6. 东墙基 (Q3)
位于发掘区东部偏南, 北部与北墙基东侧相接, 方向 340°, 南北向。
平面呈长条状, 基础上墙体被破坏, 仅存基槽。 开口于②层下, 开口距地
表深 2. 1 米, 残长 22. 5 米、 宽 0. 6 米、 深 0. 3 米。 基槽内仅存底部 1 层夯
土, 夯层内无明显包含物, 较致密, 层厚 0. 10 米 ( 见图 10) 。

163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图 10 Q3 平、 剖面图

7. 东夹杆石基础 (K1)
位于发掘区北部, 方向 20°, 南北向, 平面近正方形。 开口于②层下,
坑口距地表深 2. 3 米, 南北长 2. 2 米、 东西宽 2. 2 米, 坑底距坑口深 1. 3
米, 坑壁较平整。 夹杆石基础底部为夯土, 分为 3 层, 夯层内无明显包含
物, 较致密, 自上而下分别厚 0. 08 米、 0. 10 米、 0. 16 米; 夯土上平铺两
块石板对合成近方形, 长 0. 36 米、 宽 0. 36 米、 厚 0. 06 米, 石板周围青砖
包边; 上层覆盖 1 层石板, 石板长 0. 64 米、 宽 0. 54 米、 厚 0. 20 米, 石板
北侧用 3 层青砖顺砌; 上层又覆盖 1 层石板, 分南、 北 2 块, 规格基本相
同, 长 0. 64 米、 宽 0. 36 米、 厚 0. 20 米, 2 块石板之间平砌 3 层青砖, 用
砖规格为 0. 28 米 × 0. 14 米 × 0. 06 米, 在中部形成 1 处孔洞, 长约 0. 28
米、 宽约 0. 24 米, 所立木杆应穿过此孔洞。 基础四周应全部为三合土包边
填充, 现仅在东南侧有部分残存, 厚度约为 0. 16 米。
上述基础之上, 倾斜倒放 1 块石板, 长 0. 64 米、 高 1. 06 米、 厚 0. 30
米, 石板中心有圆柱形凹槽, 直径为 0. 23 米 ( 见图 11) 。
8. 西夹杆石基础 (K2)
位于发掘区北部, 方向 30°, 南北向, 平面近正方形。 开口于②层下,
坑口距地表深 2. 25 米, 南北长 1. 8 米、 东西宽 1. 8 米, 坑底距坑口深 0. 8
米, 坑壁较平整。 坑内夹杆石基础整体呈近长方形, 南北长 1. 66 米、 东西
宽 1. 38 ~ 1. 56 米, 四周由单层青砖顺砌包边, 残高 0. 09 ~ 0. 60 米。 基础
中间平铺 1 块石板, 南北长 0. 64 米、 东西宽 0. 36 米、 厚 0. 12 米。 石板
西、 北、 东三面用两层青砖顺砌, 南侧为丁砌, 均平铺至包边砖, 用砖规
格为 0. 28 米 × 0. 14 米 × 0. 06 米。 底部平铺砖石以上混合填充平砌青砖残
块与白色三合土, 但仅存石板以北区域, 基础破坏严重 ( 见图 12) 。

164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图 11 K1 平、 剖面图

(四)遗物

小圣庙遗址区共出土各类遗物 42 件, 有瓷器、 陶器、 瓦当、 铜钱、 银


簪, 绝大部分已残损, 完整器较少。 瓷器主要以青花瓷为主, 器型有碗、
盘、 盏、 罐, 陶器有陶球、 陶碟、 陶轮、 陶脊兽、 瓦当等。 大多为打破遗
址的现代垃圾坑中采集, 这些垃圾坑推测为寺庙拆除时挖掘, 后将拆除时
遗址地层及遗址内的各类遗物填埋其中。

165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图 12 K2 平、 剖面图

1. 瓷器
瓷碗 4 件。 残, 均可复原。
T5878①: 2。 青 花 瓷, 敞 口, 方 圆 唇, 斜 腹 微 弧, 隐 圈 足, 足 端 尖
削, 挖足, 脐底, 足底留有刮削痕迹。 足圈外侧至足底露黄褐色粗胎, 胎
质较硬。 外腹壁及内壁施灰青色釉, 釉色较薄, 釉质较杂较粗糙。 外腹壁
绘饰莲花纹, 叶脉较短较细, 下腹壁绘饰两周不规则宽带纹, 口沿内侧绘
饰一周连弧形纹, 下侧绘饰一周细弦纹为界, 碗内底绘饰一圆形莲花纹,
叶脉较长较粗。 青花发蓝黑色及浅蓝色。 口径 12. 6 厘米、 高 6. 6 厘米、 底

166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径 6. 2 厘米 ( 见图 13, 1) 。
T5878①: 3。 青 花 瓷, 敞 口, 沿 部 微 外 撇, 圆 唇, 斜 腹 微 弧, 隐 圈
足, 足圈窄平, 挖足, 脐底, 足底留有刮削痕迹。 足圈外侧至足底露黄褐
色粗胎, 胎质较硬。 内外壁施灰青色釉, 釉色较薄, 釉质较杂较粗糙。 外
腹壁绘饰莲花纹, 叶脉较短较细, 下腹绘饰两周不规则宽带纹, 口沿内侧
绘饰一周连弧形纹, 下侧绘饰一周细弦纹为界, 碗内底绘饰一圆形莲花
纹, 叶脉较长较粗。 青花发蓝黑色及浅蓝色。 口径 12. 8 厘米、 高 6. 4 厘
米、 底径 6. 6 厘米 ( 见图 13, 2) 。
T6177 采集: 01。 青花瓷, 敞口, 方圆唇, 浅弧腹, 圈足, 上丰下敛,
足圈窄平, 挖足过肩。 圈足外侧露米黄色粗胎, 胎质较硬, 内壁及外壁均
施灰青色釉, 釉色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口沿内侧饰一周细弦纹, 内
底饰对称花叶纹, 平面呈方形, 外侧以两周细弦纹为界。 口沿外侧饰两周
细弦纹, 外腹壁两侧饰对称缠枝花叶纹。 青花发深蓝色及浅蓝色。 口径
14. 1 厘米、 高 6. 7 厘米、 底径 5. 4 厘米 ( 见图 13, 3) 。
采集: 07。 敞口, 沿 部 外 撇, 圆 唇, 浅 弧 腹, 折 腰, 圈 足, 下 丰 上
敛, 足圈较宽较平, 足底内中部略外凸。 腰部下至足底露米黄色粗胎, 胎

图 13 小圣庙遗址出土器物
1、 2、 3. 瓷碗 ( T5878①: 2, T5878①: 3, T6177 采集: 01) ; 4. 瓷盏 ( T5778①: 3)

质较硬。 该器采用涩圈叠烧法, 碗内底涩圈处露黄褐色粗胎, 心部施釉。


口沿至内腹壁及底心均施草黄色釉, 外腹壁施黄褐色釉, 腰部施棕褐色

167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釉, 釉色均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有开片现象, 开片较小较均匀。 口


沿内侧绘饰两道酱褐色粗弦纹, 外腹壁绘饰有深棕褐色柳叶形纹。 口径 16
厘米、 高 5. 6 厘米、 底径 5. 6 厘米 ( 见图 14, 6) 。
瓷碗底 8 件。
T5976①: 2。 仅存部分为浅弧腹, 折腰, 圈足, 上丰下敛, 足圈较宽较
平, 挖足过肩, 足内墙残存明显的旋削痕迹。 下腹部至腰部露米黄色粗胎,
腰部至足底露黄褐色粗胎, 胎质较硬, 下腹部至腰部局部露米白色化妆土。
内壁及外下腹壁施草黄色釉, 釉色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碗内底绘饰有
棕褐色及浅棕褐色的简易 “花” 形纹及 “柳叶形纹”, 外侧绘饰两周深浅及
粗细不同的棕褐色弦纹为界, 外腹壁下腹部绘饰一周棕褐色宽条纹。 内外壁
均有开片现象, 开片较小较均匀。 残高 3. 8 厘米 (见图 15, 3)。
T5976①: 4。 仅存部分为浅腹, 圈足, 上丰下敛, 足圈较窄较平, 挖
足过肩, 脐底。 足底残存明显的旋削痕迹, 足圈至足底露米黄色粗胎, 胎
质较硬。 该器采用涩圈叠烧法, 碗内底涩圈处露米黄色粗胎, 心部施釉。
内腹壁及心部施淡青色釉, 外下腹壁至圈足外侧施淡灰青色釉, 釉色均较
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外下腹壁绘饰有浅蓝色卷草形纹。 内外壁均有开
片现象, 开片较小较均匀。 残高 4. 2 厘米、 底径 5. 6 厘米 ( 见图 14, 2) 。
T6076①: 2。 仅存部分为浅腹, 圈足, 上丰下敛, 足圈窄平, 脐底。
圈足下部至内侧露黄褐色粗胎, 胎质较硬, 下腹部至圈足上部以及内壁均
施淡青色釉, 足底施天青色釉, 釉色均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粗糙。 碗内底
面绘饰有深蓝色及浅蓝色的简易 “ 松竹梅” 纹, 外侧绘饰两周浅蓝色弦纹
为界, 外腹壁下腹部纹饰不详, 下腹部饰一周浅蓝色弦纹为界。 残高 2. 2
厘米、 底径 6. 6 厘米 ( 见图 15, 2) 。
采集: 011。 仅存部分为浅弧腹, 圈足, 上丰下敛, 足端弧圆微尖削。
足圈及其外侧施牙黄色胎, 胎质较硬较细腻。 内外壁施青白色釉, 釉色莹
亮, 釉质薄而均匀。 外腹壁纹饰残缺已不可知, 足底中部绘饰深蓝色方形
花押款, 内腹壁下腹部绘饰深蓝色圆形篆体 “ 寿” 字纹, “ 寿” 字纹两侧
衔接卷云形 “ 枝茎” 纹及 “ 嫩芽” 形纹, 碗内底中部绘饰深蓝色圆形篆体
“ 寿” 字纹, 四 周 对 称 绘 饰 四 只 “ 蝙 蝠” 形 纹, 蝙 蝠 头 部 均 朝 向 “ 寿”
字, 眼部突出, 翅膀呈半收缩状, “ 寿” 字外侧绘饰两周粗细不同的浅蓝
色弦纹为界。 残高 2. 2 厘米、 底径 6. 6 厘米 ( 见图 15, 4) 。
采集: 012。 仅存部分为浅弧腹, 圈足, 上丰下敛, 足圈窄平, 挖足

168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图 14 小圣庙遗址出土器物
1、 2、 3. 瓷碗底 ( 采集: 015, T5976 ①: 4, 采集: 014) ; 4. 瓷盏 ( 采集: 06) ; 5. 青
花瓷盏 ( T5878①: 4) ; 6. 瓷碗 ( 采集: 07)

过肩。 足圈及其外侧露米黄色粗胎, 胎质较硬。 内外壁施灰青色釉, 釉色


较莹亮, 釉质较薄。 碗内底绘饰有深蓝色 “ 枝叶” 形纹, “ 枝茎” 较粗,
“叶” 呈 “ 马蹄形” , 外侧绘饰两周浅蓝色弦纹为界, 外腹壁下腹部绘饰一
周深蓝色 “ 牙” 形纹, 上侧绘饰一周深蓝色粗弦纹为界。 残高 4. 4 厘米、
底径 6. 6 厘米 ( 见图 15, 5) 。
采集: 013。 仅存部分为浅弧腹, 圈足, 上丰下敛, 足圈窄平, 挖足过
肩。 足圈及其内外侧露米黄色胎, 胎质粗糙。 内外壁均施灰青色釉, 釉色较
莹亮, 釉质较薄。 碗内底疑似绘饰深蓝色金文 “何” 字纹, 碗内上腹部绘饰
有两周深浅及粗细不同的蓝色弦纹为界, 外腹壁下腹部绘饰有穿枝式 “灵芝”
纹, 圈足外侧绘饰有浅蓝色宽带形弦纹, 底款为深蓝色方框形花押款, 外侧绘
饰两周浅蓝色粗弦纹为界。 残高 4. 6 厘米、 底径 6. 2 厘米 (见图 15, 6)。
采集: 014。 仅存部分为浅弧腹, 圈足, 足端微弧, 挖足过肩。 足端
及其内外侧露米黄色粗胎, 胎质较硬。 内壁及外壁均施灰青色釉, 足底施
灰白色釉, 釉色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足底及外腹壁有开片现象, 开
片较小较均匀, 内底绘饰深蓝色团花纹, 外侧绘饰两道深蓝色细弦纹为

169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界, 外腹壁下部绘饰浅蓝色如意纹, 下侧绘饰两道浅蓝色粗弦纹为界, 圈
足外侧绘饰两道浅蓝色粗弦纹。 残高 3. 8 厘米 ( 见图 14, 3) 。
采集: 015。 仅存部分为折腹, 圈足, 上丰下敛, 足圈较宽较平, 挖足
过肩。 足底残存明显的旋削痕迹, 腰部至足底露褐黄色粗胎, 胎质较硬, 内
壁施灰白色釉, 外下腹壁施青白色釉, 釉色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局部
有流釉现象。 碗内底绘饰有棕褐色及浅棕褐色的简易螺旋形纹及 “ 柳叶形
纹”, 外侧绘饰两周棕褐色弦纹为界。 残高 2. 6 厘米 (见图 14, 1)。
瓷盘 3 件。 均为青花瓷盘, 残, 都可复原。
T5576①: 1。 敞口, 圆唇, 浅弧腹, 圈足, 上丰下敛, 足圈窄平。 足
圈露灰褐色粗胎, 胎质坚硬。 内腹壁及外腹壁至足底均施灰青色釉, 釉色
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内壁碗底中部绘饰隶书 “ 寿” 字纹, 字体残
缺, 笔法圆润, 略显笨拙, 外侧绘饰两道细弦纹为界, 内腹壁绘饰缠枝花
叶纹, 线条较流畅, 纹饰残缺, 外侧饰一道细弦纹为界, 外腹壁残存一道
草叶纹, 笔法流畅。 青花发蓝黑色及浅蓝色。 口径 14. 4 厘米、 高 2. 8 厘
米、 底径 8. 4 厘米 ( 见图 16, 4) 。
T5778①: 4。 敞口, 窄沿, 沿部外撇, 尖唇, 折腰, 圈足, 上丰下敛,
足圈宽平。 腰部至足底露黄褐色粗胎, 胎质较硬。 内外壁施牙黄色釉, 釉色
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粗糙, 内含杂质, 内壁有开片现象, 开片较小较均匀。
口径 12. 0 厘米、 高 2. 3 厘米、 底径 6. 4 厘米 (见图 17, 2)。
T5878①: 1。 敞口, 沿部外撇, 圆唇, 弧腹, 圈足, 上丰下敛, 足圈弧
圆, 挖足过肩。 足圈及其外侧露米黄色胎, 胎质较硬较细腻, 外腹壁及足底
施青白色釉, 内壁施青白色釉, 均微泛灰, 釉色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外腹壁绘饰两处蓝黑色 “领带” 形纹, 内腹壁绘饰蓝黑色 “草点” 形纹并作
晕染处理, 向内以两道圆形浅蓝色弦纹为界, 内底绘饰蓝黑色 “ 花篮” 形
纹, 花篮提手细长, 上端打成蝴蝶结形, 下接竹篾篮斗, 内盛缠枝牡丹花叶
形纹, 花朵均作含苞待放状, 局部作晕染处理, 外侧以两道圆形浅蓝色弦纹
为界。 口径 14. 0 厘米、 高 1. 9 厘米、 底径 8. 2 厘米 (见图 15, 1)。
瓷盏 7 件。
T5778①: 1。 器 体 口 沿 略 变 形, 敞 口, 尖 圆 唇, 沿 部 外 撇, 斜 腹 微
弧, 折腰, 圈足, 下丰上敛, 足圈窄平, 挖足过肩, 脐底, 足底留有刮削
痕迹。 盏内为平底。 腹下部至足底露米黄色粗胎, 胎质较硬。 下腹部至腰
部局部露米白色化妆土。 内腹壁至内底均施杏黄色釉, 外腹壁施灰白色

170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图 15 小圣庙遗址出土器物
1. 瓷盘 ( T5878 ①: 1) ; 2、 3、 4、 5、 6. 瓷碗底 ( T6076 ①: 2, T5976 ①: 2, 采
集: 011, 采集: 012, 采集: 013)

釉, 腹下部间施青褐色釉, 有流釉现象, 釉色均较莹亮, 较薄较均匀, 有


开片现象, 开片较小较均匀。 口径 9. 0 厘米、 高 4. 1 厘米、 底径 3. 8 厘米
( 见图 17, 1) 。
T5778①: 2。 器 体 口 沿 略 变 形, 敞 口, 尖 圆 唇, 沿 部 外 撇, 斜 腹 微
弧, 折腰, 圈足, 下丰上敛, 足圈窄平, 挖足过肩, 脐底, 足底留有刮削

171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图 16 小圣庙遗址出土器物
1、 2. 瓷盅 ( 采集: 01, 采集: 03) ; 3. 瓷盏 ( 采集: 04) ; 4. 青花瓷盘 ( T5576①:
1) ; 5. 青花瓷盏 ( 采集: 05)

痕迹。 盏内为平底。 腹下部至足底露米黄色粗胎, 胎质较硬。 外腹壁局部


露米白色化妆土。 外腹壁至内底施青白色釉, 釉色较莹亮, 较薄较均匀,
有开片现象, 开片较小较均匀。 口径 8. 8 厘米、 高 4. 3 厘米、 底径 3. 8 厘
米 ( 见图 17, 3) 。
T5778①: 3。 敞口, 沿部外撇, 圆唇, 深弧腹, 圈足, 上丰下敛, 足
端弧圆。 内外壁均施天青色釉, 釉色莹亮, 釉质薄而均匀。 外腹壁绘饰对
称 “ 福寿” 缠枝花卉纹, 缠枝花卉纹为底托, 向上托衬 “ 蝙蝠” 纹, “ 蝙
蝠” 纹以缠枝花卉构成, 作展翅状, 缠枝花卉纹向两侧延伸并向上衔接
“品” 字形 “寿桃” 纹, “寿桃” 边线以篦点纹作点缀, “桃叶” 呈梭形并作
“S” 形飘动状, 叶脉清晰, 边缘作锯齿状。 笔触细腻, 线条流畅, 做工小巧
雅致, 晶莹玉润, 底款呈方形, 内书篆体 “ 乾隆年制”。 青花发蓝黑色。 口
径 9. 0 厘米、 高 5. 8 厘米、 底径 3. 6 厘米 (见图 13, 4)。

172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T5878①: 4。 敞口, 沿部外撇, 圆唇, 浅弧腹, 圈足, 上丰下窄, 足圈


窄而向内斜。 足圈及其外侧至足底露米黄色胎, 胎质较硬较粗糙, 内外壁施
灰青色釉, 釉色均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外腹壁绘饰梵文 “寿” 字, 共
分上下两周, 大小不一, 上侧绘饰两周细弦纹为界, 口沿内侧绘饰一周粗弦
纹, 内底绘饰单个梵文 “寿” 字, 外侧绘饰两道细弦纹为界。 青花发蓝黑色及
浅蓝色。 口径 5. 4 厘米、 高 2. 9 厘米、 底径 2. 5 厘米 (见图 14, 5)。
采集: 04。 敞口, 沿部外撇, 尖圆唇, 深弧腹, 圈足, 上丰下敛, 足
圈窄平。 足圈及其外侧露米黄色粗胎, 胎质较硬。 口沿至内壁及足圈至足
底均施天青色釉, 外腹壁至圈足上部施棕褐色釉, 釉色均较莹亮, 釉质较
薄较均匀, 内含少量黑色杂质。 足底中部绘饰方形花押款, 图案呈深蓝
色。 口径 8. 8 厘米、 高 4. 3 厘米、 底径 3. 8 厘米 ( 见图 16, 3) 。

图 17 小圣庙遗址出土器物
1、 3. 瓷盏 (T5778①: 1, T5778①: 2); 2. 瓷盘 (T5778①: 4); 4. 陶轮 ( T5878①:
5); 5. 陶球 ( T5778 ①: 5 ); 6. 陶 碟 ( 采 集: 02 ); 7. 青 花 瓷 盏 残 片 ( T5976 ①: 3 );
8. 青花瓷碗残片 (T6177 采集: 02); 9. 瓷碗残片 (采集: 016); 10. 银簪 (T5976①: 1)

采集: 05。 敞口, 沿部外撇, 尖圆唇, 浅弧腹, 圈足, 上丰下敛, 足


圈宽平微向内斜。 内外壁施天青色釉, 釉色均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173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口沿内侧饰一周深蓝色弦纹。 内底绘饰花叶形纹, “ 花纹” 呈绽放状, 内


有 “ 花蕊” , 外侧围一周枝叶形纹, “ 枝茎” 较短, “ 叶” 呈近椭圆形, 外
侧饰两周浅蓝色弦纹为界。 口径 9. 2 厘米、 高 3. 3 厘米、 底径 4. 1 厘米
( 见图 16, 5) 。
采集: 06。 侈口, 尖圆唇, 浅弧腹, 圈足, 下丰上敛, 足圈窄平。 足
圈及其内外侧露米黄色胎, 胎质较硬较粗糙。 内外壁施灰青色釉, 釉色均
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外腹壁绘饰梵文 “ 寿” 字, 下侧绘饰有宽弦
纹, 口沿内侧绘饰一周弦纹, 内底面正中绘饰一个梵文 “ 寿” 字, 外侧绘
饰两周粗细不同的弦纹为界, 底款为四个似 “ 天” 字字样, 外侧绘饰一周
细弦纹为界, 青花发蓝黑色及浅蓝色。 口径 10. 0 厘米、 高 3. 6 厘米、 底径
4. 0 厘米 ( 见图 14, 4) 。
瓷盅 2 件, 均残, 可复原。
采集: 01。 敞口, 斜沿, 方唇, 斜腹, 折腰, 圈足, 上丰下窄, 足端
尖削, 挖足过肩。 足端外侧至足底露黄褐色胎, 胎质较硬较粗糙。 内外壁
施灰青色釉, 釉色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口沿至外腹壁上部绘饰莲瓣
纹, 内底绘饰单片莲瓣纹, 莲瓣纹呈蓝黑相间色。 口径 5. 0 厘米、 高 2. 8
厘米、 底径 2. 4 厘米 ( 见图 16, 1) 。
采集: 03。 敛口, 圆唇, 鼓弧腹, 圈足, 足圈窄斜向内收。 足底露黄
褐色粗胎, 胎质较硬。 内外壁施天青色釉, 釉色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
匀。 最大口径 3. 0 厘米、 最大腹径 4. 65 厘米、 高 2. 5 厘米、 底径 2. 8 厘米
( 见图 16, 2) 。
瓷器残片 4 件。
青花瓷盏残片 1 件。
T5976①: 3。 仅存部分为敞口, 沿部外撇, 圆唇, 上腹浅弧。 口沿至
外腹壁及内腹壁施青白色釉, 釉色较匀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外侧口沿下
绘饰两周粗细不同的弦纹为界, 外腹壁绘饰有缠枝 “ 花叶” 形纹, “ 枝茎”
较短较细并附着生长有椭圆形或桃心形嫩芽形纹, 青花发深蓝色。 残高
5. 6 厘米 ( 见图 17, 7) 。
瓷缠枝 “ 万寿藤” 细路纹 “ 双喜” 字青花将军罐残器 1 件。
T6076①: 1。 仅存部分为直口, 方唇, 小平沿, 矮领, 溜肩, 弧腹渐
收至腰部收束, 胫部外撇, 圈足, 下丰上敛, 足圈圆鼓, 挖足过肩。 残缺
处露象牙白色胎, 胎质较硬较细腻。 口沿及口沿内侧施米黄色化妆土。 圈

174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足施红褐色及黄褐色釉, 釉色较杂, 釉质较薄较均匀。 足底施灰白色釉,


内外壁均施灰青色釉, 釉色莹亮, 釉质薄而均匀。 领部绘饰有单个对称的
“ 枝叶纹” , 花叶较小较圆润, 上下两侧各绘饰有深色细弦纹为界, 肩部绘
饰有 “ 回” 形纹, 转角方折, 笔触较硬, 上侧绘饰有淡色细弦纹为界, 下
侧绘饰有淡色细弦纹为界, 腹部绘饰缠枝 “ 万寿藤” 细路纹并 “ 双喜” 字
纹, 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 作二方连续展开, 在切圆空间中缀以花叶
形纹, 形成枝茎缠绕, 花繁叶茂的缠枝花叶 “ 万寿藤” 纹, 藤蔓委婉多
姿, 富于动感, 优美生动, “ 双喜” 字纹为两个并列的喜字方正对称而构
成, 字体骨架结构稳定, 纹饰上侧绘饰有淡色细弦纹为界, 下侧绘饰有两
道深色宽弦纹为界。 青花发深蓝色及浅蓝色。 口沿残高 3. 8 厘米、 腹部残
高 19. 0 厘米、 底部残高 10. 6 厘米 ( 见图 18) 。
青花瓷碗残片 1 件。
T6177 采集: 02。 仅存部分为敞口, 沿部外撇, 圆唇, 浅弧腹。 残缺
处露米白色胎, 胎质较硬较细腻。 内外壁施青白色釉, 釉色较莹亮, 釉质
较薄较均匀, 口沿内侧绘饰一道粗弦纹, 外腹壁绘饰缠枝 “ 花叶” 形纹,
枝茎较细, 叶呈月牙形, 花呈两侧对称的绽放状, 口沿下绘饰两道细弦纹
为界。 青花发深蓝色及浅蓝色。 残高 5. 4 厘米 ( 见图 17, 8) 。
瓷碗残片 1 件。
采集: 016。 仅存部分为敞口, 圆唇, 斜腹, 折腰。 残缺处露米黄色
粗胎, 胎质较硬。 外腹壁施黄褐色釉, 口沿至内腹壁施米黄色釉, 釉色较
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内腹壁绘饰有棕褐色及黑褐色釉 “ 鱼” 纹, 残存
部分 “ 鱼身” 及 “ 鱼尾” , “ 鱼身” 近尾部为菱形 “ 鱼鳞” 形纹, “ 鱼身”
为黑褐色, 尾部较细长, 施棕褐色釉, “ 鱼” 身两侧绘饰棕褐色对称的椭
圆形 “ 鱼鳍” 形纹, 上下两侧均绘饰两周深棕褐色弦纹为界, 外腹壁下腹
部绘饰周棕褐色宽条纹, 内底面外侧绘饰两周棕褐色细弦纹为界。 内外壁
均有开片现象, 开片较小较均匀。 残长 10. 6 厘米 ( 见图 17, 9) 。
2. 陶器
陶球 1 件。
T5778①: 5。 泥质灰陶, 素面。 直径 2. 1 厘米 ( 见图 17, 5) 。
陶轮 1 件。
T5878①: 5。 平面呈圆轮形, 截面呈长方形。 中间贯穿一圆形孔, 表面
有细划痕。 外直径 2. 6 厘米、 内直径 0. 5 厘米、 厚 0. 6 厘米 (见图 17, 4)。

175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图 18 小圣庙遗址出土器物
1. 瓷缠枝 “ 万寿藤” 细路纹 “ 双喜” 字青花将军罐残器 ( T6076①: 1)

陶碟 1 件。
采集: 02。 残, 可复原。 敞口, 沿部微外撇, 圆唇, 浅腹微弧, 平底微
内凹。 素面。 口径 5. 8 厘米、 高 1. 7 厘米、 底径 3. 2 厘米 (见图 17, 6)。
陶脊兽 1 件。
采集: 08。 泥质灰陶, 属于砖雕瓦, 原物应为蹲兽, 通过资料对比, 确
定应为天马。 此天马面部长而突出, 呈睁眼状, 眼球微突出, 目视远方, 双
耳位于眼睛后侧, 平面呈圆环形, 小而直立, 鼻孔圆撑, 嘴部微闭。 额、 颈
上有长鬃, 额部鬃毛曲而向上攒尖, 颈部长鬃呈流线形自然向下。 天马意为
神马, 与海马均为古代神话中吉祥的化身, 汉朝时, 对西域的良马称为天
马, 天马又是尊贵的象征。 “天马行空, 独往独来”, 将其形象用于殿脊之
上, 有种傲视群雄, 开拓疆土的气势。 残高 9. 2 厘米 (见图 19, 1)。
莲花纹瓦当 1 件。
采集: 09。 泥质灰陶, 磨损严重, 轻度形变。 外轮廓平面呈近似圆形,
截面呈近似长方形。 灰褐色夹砂陶, 陶质坚硬, 粗糙。 边缘宽平, 内圆饰对
称浮雕多种 “花” 形纹, 中间主体部分为九瓣莲花纹, 莲花呈绽开状。 最大

176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外径 10. 6 厘米、 内径 7. 6 厘米、 厚 0. 8 ~ 1. 0 厘米 (见图 19, 2)。


人面纹瓦当 1 件。
采集: 010。 泥质灰陶。 当面饰 “ 人面” 纹, 人面仅存眼部和 鼻 部,
眼部呈 45°倾斜, 眼球凸出, 作怒目圆睁状, 睫毛较粗, 上端尖锐, 两眼
之间为蒜 头 鼻, 鼻 梁 高 挺。 筒 身 呈 半 环 形。 当 面 直 径 10 厘 米、 边 轮 宽
1. 0 ~ 1. 6 厘米、 筒身直径 10. 6 厘米、 筒厚 1. 8 厘米 ( 见图 19, 3) 。

图 19 小圣庙遗址出土器物
1. 陶脊兽 ( 采集: 08) ; 2. 莲花纹瓦当 ( 采集: 09) ; 3. 人面纹瓦当 ( 采集: 010)

3. 银器
银簪 1 件。
T5976①: 1。 簪首平面呈近五边形, 截面呈锥形。 表面錾刻简易 “ 五
瓣花” 形纹, 外围为一周连弧纹组成的 “ 花瓣” , “ 花瓣” 纹以顺时针螺
旋形凹纹作间隔, 中间顶部为近圆形 “ 花蕊群” 。 簪首下粘接圆锥形簪体,
细直, 中下端稍弯曲。 通长 10. 4 厘米 ( 见图 17, 10) 。
4. 铜钱
“ 乾隆通宝” 1 件。
T5878①: 6。 范铸。 圆形, 方穿, 正、 背面有圆郭。 正面铸 “ 乾隆通
宝” , 隶书, 对读。 背面铸满文 “ 宝泉” 二字, 对读, 纪局名。 钱径 2. 4
厘米、 穿边长 0. 6 厘米、 郭宽 0. 3 厘米, 重 4. 0 克 ( 见图 20, 1) 。
“ 嘉庆通宝” 2 件。
T5878①: 7。 范铸。 圆形, 方穿, 正、 背面有圆郭。 正面铸 “ 嘉庆通

177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宝” , 隶书, 对读。 背面铸满文 “ 宝泉” 二字, 对读, 纪局名。 钱径 2. 3


厘米、 穿边长 0. 2 厘米、 郭宽 0. 5 厘米, 重 3. 0 克 ( 见图 20, 2) 。
T5878①: 8。 范铸。 圆形, 方穿, 正、 背面有圆郭。 正面铸 “ 嘉庆通
宝” , 隶书, 对读。 背面铸满文 “ 宝源” 二字, 对读, 纪局名。 钱径 2. 3
厘米、 穿边长 0. 2 厘米、 郭宽 0. 5 厘米, 重 4. 0 克 ( 见图 20, 3) 。

图 20 小圣庙遗址出土器物
1. 乾隆通宝 ( T5878①: 6) ; 2、 3. 嘉庆通宝 ( T5878①: 7, T5878①: 8)

三 北运河故道

(一)地理位置

2018 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现北运河河道以南, 东六环路以东, 京


塘路以北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及勘探工作。 通过调查及勘探发现, 一条古
河道经通州区永顺镇小圣庙村北, 由小圣庙村东北向南, 通过小圣庙与东
方化工厂之前区域, 流经上马头村东后折向东南, 出调查勘探范围。 结合
文献推测, 这条古河道应为北运河故道。

(二)探沟

为了解北运河故道堆积情况, 依据前期考古勘探提供的数据, 进行了

178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局部探沟解剖发掘, 共布探沟 ( TG) 2 个, 在两条探沟内发现 2 处运河故


道遗迹, 另在探沟 1 内发现水井 1 眼。
1. TG1
(1) 以 TG1 西段北壁地层情况为例 ( 见图 21) 。
第①层: 现代耕土层, 浅黄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较疏松, 内含现代杂
物及植物根系, 层厚 0. 4 ~ 0. 8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②层: 冲积层, 黄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较疏松, 内含少量植物根
系, 层厚 0. 3 ~ 0. 6 米, 距地表深 0. 8 ~ 1. 0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③层: 冲积层, 深 褐 色 粉 质 黏 土, 土 质 较 致 密, 无 包 含 物, 层 厚
0. 2 ~ 0. 4 米, 距地表深 1. 0 ~ 1. 2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④层: 冲积层, 浅黄褐色含黏土沙, 土质较疏松, 无包含物, 层厚
0. 15 ~ 0. 30 米, 距地表深 1. 20 ~ 1. 35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⑤层: 冲积层, 深 褐 色 沙 质 黏 土, 土 质 较 致 密, 无 包 含 物, 层 厚
0. 5 ~ 1. 0 米, 距地表深 1. 35 ~ 1. 85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⑥层: 冲积层, 浅 褐 色 含 黏 土 沙, 土 质 较 致 密, 无 包 含 物, 层 厚
0. 5 ~ 0. 9 米, 距地表深 1. 85 ~ 2. 35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⑦层: 冲积层, 浅 黄 褐 色 粗 沙 土, 土 质 较 疏 松, 无 包 含 物, 层 厚
0. 4 ~ 1. 0 米, 距地表深 2. 35 ~ 2. 75 米, 分布整个探方。 该层下发现水井 1
座, 编号为 J1。
第⑧层: 冲积层, 深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较致密, 内含锈斑, 无包含
物, 层厚 0. 25 ~ 0. 5 米, 距地表深 2. 75 ~ 3. 0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⑨层: 冲积层, 深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较致密, 含水量较高, 内含
腐朽植物, 层厚 0. 5 ~ 0. 8 米, 距地表深 3. 0 ~ 3. 5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⑩层: 冲积层, 浅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较致密, 含水量较高, 无包
含物, 层厚 0. 6 ~ 0. 8 米, 距地表深 4. 1 ~ 4. 9 米, 分布整个探方。
TG1⑦层下有一处古河道遗迹, 编号 HD1, 叙述如下。
结合考古勘探成果, HD1 位于小圣庙遗址北侧, 方向为西北、 东南,
河道中轴线与小圣庙遗址中轴线基本垂直。 河道开口于⑦层下, 开口距地
表深 3. 5 米, 河 道 深 度 不 详, 至 6. 2 米 处 已 见 地 下 水, 无 法 继 续 发 掘。
TG1 位于 HD1 南岸一拐弯曲折处, 岸边呈近南北向。 探沟局部解剖范围有
限, 河道主体宽度根据考古勘探结果, 南北宽 152 ~ 290 米。
根据对 河 道 解 剖, 在 现 有 发 掘 深 度 内, 河 道 堆 积 自 上 而 下 可 分 为

179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三层。
a 层: 冲积层, 浅灰褐色含黏土沙, 土质疏松, 内含少量腐朽植物根
系, 距地表深 3. 5 ~ 4. 5 米。
b 层: 冲积层, 灰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较致密, 无包含物, 距地表深
4. 5 ~ 5. 0 米。
c 层: 淤积层, 深灰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疏松, 内含淤泥、 少量粗沙
以及少量腐朽植物根系, 距地表深 5. 0 ~ 6. 2 米。
c 层以下为冲积沙层, 至 6. 5 米处因含水量增大, 已无法继续发掘。

图 21 TG1 平、 剖面图

(2) J1
发现于 TG1 偏东部。 开口近圆形, 竖穴土圹井, 青砖砌制而成, 井口
砌砖南部已坍塌, 部分砖已残碎。 开口于⑦层下, 打破 HD1, 井口距地表
深 3. 5 米, 土圹径长 2. 46 ~ 2. 58 米、 深 2 米; 内径长 2. 0 ~ 2. 2 米、 残高
1. 12 ~ 1. 90 米。 井壁竖直, 有加工痕迹。 井壁用青砖残块逐层错缝平砌而
成, 井口用青砖平铺成圆形。 填土呈褐灰色, 内含乱砖、 木块等, 土质松
软, 用砖多为残砖, 砖宽 0. 14 米、 厚 0. 05 ~ 0. 06 米 ( 见图 22) 。

180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出土遗物有粗瓷罐、 粗瓷瓶、 瓷碗。

图 22 J1 平、 剖面图

2. TG2
以 TG2 东壁地层情况为例 ( 见图 23) 。
第①层: 现代耕土层, 浅黄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较疏松, 内含现代杂
物及植物根系, 层厚 0. 3 ~ 0. 4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②层: 冲积层, 黄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较疏松, 内含少量植物根
系, 层厚 0. 45 ~ 0. 60 米, 距地表深 0. 4 ~ 0. 9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③层: 冲积层, 深 褐 色 粉 质 黏 土, 土 质 较 致 密, 无 包 含 物, 层 厚
0. 95 ~ 1. 20 米, 距地表深 0. 90 ~ 1. 85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④层: 冲积层, 黄 褐 色 含 黏 土 沙, 土 质 较 致 密, 无 包 含 物, 层 厚
0. 2 ~ 0. 4 米, 距地表深 1. 85 ~ 2. 05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⑤层: 冲积层, 浅 褐 色 沙 质 黏 土, 土 质 较 致 密, 无 包 含 物, 层 厚
0. 5 ~ 0. 8 米, 距地表深 2. 05 ~ 2. 55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⑥层: 冲积层, 褐色含黏土沙, 土质较疏松, 无包含物, 层厚 0. 5 ~

181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0. 9 米, 距地表深 2. 55 ~ 3. 05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⑦层: 冲积层, 黄色粗沙土, 土质较疏松, 无包含物, 层厚 0. 2 ~
0. 5 米, 距地表深 3. 05 ~ 3. 25 米, 分布整个探方。
第⑧层: 冲积层, 浅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较致密, 内含锈斑, 无包含
物, 层厚 0. 4 ~ 0. 8 米, 距地表深 3. 25 ~ 3. 45 米, 分布整个探方。 内有浅
褐、 黑褐、 浅黄褐色夹层。
第⑨层: 冲积层, 深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较致密, 含水量较高, 内含
腐朽植物, 层厚 0. 15 ~ 0. 7 米 ( 未到底) , 距地表深 3. 45 ~ 3. 60 米, 分布
于探方北部, 该层由南至北、 由浅至深呈斜坡状。 北部至该层出地下水,
无法继续向下发掘。
第⑩层: 冲积层, 黄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较致密, 含水量较高, 无包
含物, 层厚 0. 50 ~ 1. 25 米, 距地表深 4. 1 ~ 4. 6 米, 分布于探方南部。 南
部至该层出地下水, 无法继续向下发掘。
TG2⑦层下有一处古河道遗迹, 编号 HD2, 叙述如下。
HD2 开口于⑦层下, 开口距地表深约 3. 25 米, 推测应为 HD1 改道后
流经区域。
根据对 河 道 解 剖, 在 现 有 发 掘 深 度 内, 河 道 堆 积 自 上 而 下 可 分 为
三层。
a 层: 冲积层, 浅灰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较疏松, 内含少量腐朽植物
根系, 距地表深 3. 6 ~ 4. 5 米。
b 层: 冲积层, 黄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较致密, 无包含物, 距地表深
4. 5 ~ 5. 2 米。
c 层: 淤积层, 深灰褐色沙质黏土, 土质疏松, 内含淤泥、 少量粗沙
以及少量腐朽植物根系, 距地表深 5. 2 ~ 6. 5 米。
c 层以下为冲积沙层, 至 6. 7 米处因含水量增大, 已无法继续发掘。

(三)遗物

运河故道遗迹区出土遗物较少, 均为水井内出土, 有瓷碗 1 件, 瓷瓶


3 件, 共 4 件, 制作较粗糙。
1. 瓷碗 1 件。
J1: 1。 残, 可复原。 敞口, 沿部外撇, 圆唇, 深弧腹, 圈足, 下丰上
敛, 足圈窄平, 脐底, 足底内留有刮削痕迹。 足圈至足底露米白色粗胎,

182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图 23 TG2 平、 剖面图

胎质较硬。 该器采用涩圈叠烧法, 碗内底涩圈处露黄褐色粗胎, 心部施


釉。 口沿至内腹壁及底心施草黄色釉, 有开片现象, 开片较小较均匀, 外
腹壁施釉不均匀, 其中腹上部施红褐色釉, 下腹部至圈足外侧施棕褐色、
酱褐色、 黑褐色混合釉, 釉色均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口径 17. 2 厘
米、 高 8. 0 厘米、 底径 5. 8 厘米 ( 见图 24, 1) 。
2. 瓷瓶 3 件。
J1: 2。 器体肩部稍微变形, 直口微侈, 厚方唇, 斜沿, 束颈, 溜肩,
上腹圆鼓, 下腹斜弧, 平底。 外壁肩部至上腹部饰绳纹, 内外壁下腹部均
留有轮制旋痕。 通体施红褐色釉, 局部渐变为黑褐色, 釉色浑浊, 釉质较
厚较粗糙。 口径 10. 4 厘米、 最大腹径 24. 0 厘米、 高 24. 3 厘米、 底径 8. 8
厘米 ( 见图 24, 2) 。
J1: 3。 侈口, 尖圆唇, 子母口, 短束颈, 溜肩, 上腹稍鼓, 下腹斜
收, 平底。 内外壁均留有轮制旋痕。 通体施酱褐色釉, 釉色浑浊, 釉质较
厚较粗糙。 内口径 5. 2 厘米、 外口径 6. 4 厘米、 最大腹径 16. 6 厘米、 高

183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23. 0 厘米、 最大底径 6. 8 厘米 ( 见图 24, 3) 。


J1: 4。 侈口, 尖圆唇, 子母口, 短束颈, 溜肩, 上腹稍鼓, 下腹弧
收。 内外壁均留有轮制旋痕。 通体施酱褐色釉, 釉色浑浊, 釉质较厚较粗
糙。 内口径 4. 4 厘米、 外口径 5. 6 厘米、 最大腹径 12. 0 厘米、 高 16. 4 厘
米、 底径 4. 8 厘米 ( 见图 24, 4) 。

图 24 小圣庙遗址出土器物
1. 瓷碗 ( J1: 1) ; 2、 3、 4. 瓷瓶 ( J1: 2, J1: 3, J1: 4)

四 墓葬区

(一)概况

小圣庙遗址墓葬区位于小圣庙村以南, 北马头村东, 北距小圣庙遗址


约 1 千米。 共发现 10 座墓葬, 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 以双棺合葬墓为
主, 另有少量单棺迁葬墓和单棺墓。 出土器物按质地可分为陶器、 瓷器、
银器、 铜器, 银器和铜器多为头饰, 陶瓷器器型以罐为主。
选取其中四座有代表性墓葬简报如下。

184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二)墓葬与遗物

1. M1
位于发掘区的西南部, 东南距 M2 约 90. 1 米, 墓向 70°, 东西向, 开
口于①层下, 墓口距地表深 0. 4 米, 向下打破生土层。
墓葬形制:
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双棺合葬墓。 墓圹东西长 2. 56 ~ 2. 60 米, 南北宽
1. 90 米, 墓底距地表深 0. 80 ~ 0. 84 米。 墓壁加工较平整。 内填花土, 土
质疏松。 墓内葬双棺, 棺木已朽, 仅存棺痕。 北棺长 1. 80 米, 宽 0. 48 ~
0. 60 米, 残高 0. 24 米, 棺内骨架保存较差, 头东足西, 面向不详, 仰身
直肢葬, 为女性; 南棺长 1. 80 米, 宽 0. 50 ~ 0. 60 米, 残高 0. 20 米, 棺内
骨架保存差, 头东足西, 面向、 葬式、 性别不详。 两棺相距 0. 28 ~ 0. 30
米, 北棺深于南棺, 北棺被南棺打破, 早于南棺 ( 见图 25) 。

图 25 M1 平、 剖面图
随葬品: 1. 铜钱; 2. 陶罐

出土器物:
有陶罐、 铜钱, 共 3 件。
黄褐釉陶罐 1 件。

185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M1: 3。 南棺内出土。 仅存部分为斜弧腹, 平底略内凹。 内壁及足底


露红褐色胎, 胎质较硬较粗糙。 外腹壁施黄褐色釉, 釉色较莹亮, 釉质较
薄较均匀。 残高 10. 6 厘米、 底径 8. 4 厘米 ( 见图 26, 1) 。

图 26 墓葬出土器物
1、 2. 黄褐釉陶罐 ( M1: 3, M2: 1)

“ 康熙通宝” 1 件。
M1: 1。 范铸。 圆形, 方穿, 正、 背面有圆郭。 正面铸 “ 康熙通宝” ,
隶书, 对读。 背面铸满文 “ 宝泉” 二字, 对读, 纪局名。 钱径 2. 3 厘米、
穿边长 0. 5 厘米、 郭宽 0. 3 厘米, 重 3. 0 克 ( 见图 27, 1)
“ 康熙通宝” 1 件。
M1: 2。 范铸。 圆形, 方穿, 正、 背面有圆郭。 正面铸 “ 康熙通宝” ,
隶书, 对读。 背面铸满文 “ 宝泉” 二字, 对读, 纪局名。 钱径 2. 3 厘米、
穿边长 0. 5 厘米、 郭宽 0. 3 厘米, 重 3. 0 克 ( 见图 27, 2) 。
2. M2
位于发掘区的西南部, 西北距 M1 约 90. 1 米, 东南距 M3 约 1. 5 米, 墓
向 180°, 南北向, 开口于①层下, 墓口距地表深 0. 4 米, 向下打破生土层。
墓葬形制:
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双棺合葬墓。 墓圹南北长 2. 66 ~ 2. 70 米, 东西宽
1. 70 米, 墓底距地表深 0. 70 ~ 0. 74 米。 墓壁加工较平整。 内填花土, 土
质疏松。 墓内葬双棺, 棺木已朽, 仅存棺痕。 西棺长 1. 70 米, 宽 0. 38 ~
0. 60 米, 残高 0. 24 米, 棺内骨架保存差, 头南足北, 面向上, 仰身直肢
葬, 为女性; 东棺长 1. 90 米, 宽 0. 66 ~ 0. 70 米, 残高 0. 20 米, 棺内骨架

186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图 27 墓葬出土铜钱拓片
1、 2. 康熙通宝 ( M1: 1, M1: 2)

保存差, 头南足北, 面向东, 仰身直肢葬, 为男性。 两棺相距 0. 10 ~ 0. 30


米, 西棺深于东棺, 西棺被东棺打破, 早于东棺 ( 见图 28) 。
出土器物:
有陶罐、 铜钱, 共 4 件。
黄褐釉陶罐 1 件。
M2: 1。 东棺内出土。 侈口, 沿部外展, 圆 唇, 束 颈, 溜 肩, 弧 腹,
平底略内凹。 下腹部露红褐色粗胎, 足底及内腹壁至底均露红色粗胎, 胎
质较硬。 口沿内外侧至下腹部施黄褐色釉, 有流釉现象, 局部脱釉, 釉色
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有开片现象, 开片细小较均匀。 口径 9. 5 厘米、
最大腹径 16. 2 厘米、 高 16. 2 厘米、 底径 9. 5 厘米 ( 见图 26, 2) 。
红陶罐 1 件。
M2: 2。 残, 可复原, 西棺内出土。 侈口, 沿部外展, 圆唇, 短束颈,
鼓肩, 斜直腹 微 弧, 平 底。 素 面。 口 径 11. 4 厘 米、 高 14. 0 厘 米、 底 径
8. 0 厘米 ( 见图 26, 3) 。
“ 光绪通宝” 1 件。
M2: 3。 范铸。 圆形方穿, 正、 背面有圆郭。 正面铸 “ 光绪通宝” 四
字, 隶书, 对读, 背面铸满文 “ 宝泉” 二字, 纪局名, 钱径 2. 4 厘米、 穿
边长 0. 5 厘米、 郭宽 0. 3 厘米, 重 4. 0 克 ( 见图 29, 1)
“ 道光通宝” 1 件。

187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M2: 4。 范铸。 圆形方穿, 正、 背面有圆郭。 正面铸 “ 道光通宝” 四


字, 隶书, 对读, 背面铸满文 “ 宝泉” 二字, 纪局名, 钱径 2. 1 厘米、 穿
边长 0. 6 厘米、 郭宽 0. 3 厘米, 重 3. 0 克 ( 见图 29, 2)

图 28 M2 平、 剖面图
随葬品: 1. 陶罐; 2. 陶罐

图 29 墓葬出土铜钱拓片
1. 光绪通宝 ( M2: 3) ; 2. 道光通宝 ( M2: 4) ; 3、 4. 嘉庆通宝 ( M3: 5, M3: 6)

188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3. M3
位于发掘区的西南部, 西北距 M2 约 1. 5 米, 东南距 M4 约 1. 9 米, 墓向
170°, 南北向, 开口于①层下, 墓口距地表深 0. 4 米, 向下打破生土层。
墓葬形制:
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双棺合葬墓。 墓圹南北长 2. 46 ~ 2. 50 米, 东西宽
2. 0 ~ 2. 10 米, 墓底距地表深 1. 10 ~ 1. 50 米。 墓壁加工较平整。 内填花土,
土质疏松。 墓内葬双棺, 棺木已朽, 仅存棺痕。 残存棺板厚 0. 08 ~ 0. 10 米。
西棺长 2. 0 米, 宽 0. 70 ~ 0. 80 米, 残高 0. 30 米, 棺内骨架保存差, 头南足
北, 面向上, 葬式不详, 为女性; 东棺长 1. 78 米, 宽 0. 62 ~ 0. 70 米, 残高
0. 30 米, 棺内骨架保存差。 头南足北, 面向不详, 葬式不详, 为男性。 两棺
相距 0. 10 ~ 0. 60 米, 西棺浅于东棺, 西棺打破东馆、 晚于东棺 (见图 30)。

图 30 M3 平、 剖面图
随葬品: 1. 银簪; 2. 银簪; 3. 银簪; 4. 白瓷罐; 5. 铜钱

出土器物:
有银簪、 白瓷罐、 铜钱, 共 6 件。
银簪 3 件。
M3: 1。 西棺内出土。 鎏金。 簪首平面呈近圆形, 截面呈近 “ 凸” 字

189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形, 中间为圆环状凸起, 圆环内镶嵌篆书 “寿” 字, 寿字为各部分分铸拼接


而成, 底托为连弧 “ 花瓣” 形纹, 共分十六瓣, 各个花瓣内均錾刻有 “ 花
蕊” 形纹, 连弧纹内侧及 “花蕊” 纹之间均錾刻有细弦纹, 簪首下粘接圆锥
形簪体, 簪体较细, 弯曲较严重。 残长 10. 4 厘米 (见图 31, 2)。
M3: 2。 西棺内出土。 簪首已残缺, 仅存簪体, 簪体上部呈 “ 竹节”
形, “ 竹节” 上残剩一片三角形 “ 竹叶” , 中部弯曲, 下端尖锐卷曲。 残长
8. 4 厘米 ( 见图 31, 3) 。
M3: 3。 西棺内出土。 簪首大部已残缺, 残存部分圆柱形 “ 花蕊” , 下
接衔环, 簪首下粘接簪体, 簪体上端呈 “ 竹节” 形, 下端细直稍弯曲呈圆
锥形。 残长 13. 2 厘米 ( 见图 31, 4) 。
白瓷罐 1 件。
M3: 4。 西棺内出土。 直口, 平沿, 厚方 唇, 短 束 颈, 丰 肩, 弧 腹,
隐圈足, 足圈宽大似圆环, 挖足。 口沿及内腹壁至内底及足圈均露米白色
胎, 胎质较硬较细腻, 外壁及足底施杏黄色釉, 釉色均较莹亮, 釉质较薄
较均匀, 有开片现象, 开片大小不均, 横纵交错。 口径 10. 8 厘米、 最大腹
径 19. 6 厘米、 高 17. 0 厘米、 底径 12. 6 厘米 ( 见图 31, 1) 。

图 31 墓葬出土器物
1. 白瓷罐 ( M3: 4) ; 2、 3、 4. 银簪 ( M3: 1, M3: 2, M3: 3)

“ 嘉庆通宝” 2 件。
M3: 5。 范铸。 圆形方穿, 正、 背面有圆郭。 正面铸 “ 嘉庆通宝” 四

190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字, 隶书, 对读。 背面铸满文 “ 宝泉” 二字, 纪局名。 钱径 2. 5 厘米、 穿


边长 0. 6 厘米、 郭宽 0. 3 厘米, 重 3. 0 克 ( 见图 29, 3) 。
M3: 6。 范铸。 圆形方穿, 正、 背面有圆郭。 正面铸 “ 嘉庆通宝” 四
字, 隶书, 对读。 背面铸满文 “ 宝泉” 二字, 纪局名。 钱径 2. 5 厘米、 穿
边长 0. 6 厘米、 郭宽 0. 3 厘米, 重 3. 0 克 ( 见图 29, 4) 。
4. M6
位于发掘区的西南部, 西南距 M5 约 1. 9 米, 东北距 M10 约 4. 1 米, 墓
向 340°, 南北向, 开口于①层下, 墓口距地表深 0. 4 米, 向下打破生土层。
墓葬形制:
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双棺合葬墓。 墓圹南北长 2. 36 ~ 2. 40 米, 东西宽 2. 0
米, 墓底距地表深 0. 90 ~ 1. 0 米。 墓壁加工较平整。 内填花土, 土质疏松。
墓内葬双棺, 棺木已朽, 仅存棺痕。 西棺南北长 1. 80 米, 东西宽 0. 50 ~ 0. 60
米, 残高 0. 20 米, 棺内骨架保存较差, 头北足南, 面向、 葬式不详, 男性;
东棺南北长 1. 80 米, 东西宽 0. 50 ~ 0. 60 米, 残高 0. 20 米, 棺内骨架保存
差, 头北足南, 面向不详, 仰身直肢葬, 女性。 两棺相距 0. 30 ~ 0. 40 米, 西
棺浅于东棺, 西棺打破东棺, 晚于东棺 (见图 32)。

图 32 M6 平、 剖面图
随葬品: 1. 陶罐

191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出土器物:
陶罐 1 件。
半釉陶罐 1 件。
M6: 1。 西棺内出土。 侈口, 沿部外撇, 圆唇, 腹壁斜收凹凸不平。
内腹壁至内底及外壁中腹部至足底露黄褐色粗胎, 胎质较硬。 口沿至上腹
部施棕褐色及青褐色釉, 局部脱釉, 釉色较莹亮, 釉质较薄较均匀。 内下
腹壁留有轮制旋痕。 口径 9. 8 厘米、 高 10. 8 厘米、 底径 7. 6 厘米 ( 见图
26, 4) 。

四 结 语

(一)对河道遗迹的认识

通过对两处探沟的发掘, TG1 和 TG2⑦层以上均为晚期北运河改道后


洪水等原因形成的冲积层, 改道前的北运河故道遗迹开口于⑦层下。 推测
HD2 可能是 HD1 改道后形成。 TG1 ⑦层下发现的 J1 打破探沟内 HD1, J1
内出土遗物推测为明代晚期, 说明河道 HD1 最晚在明代晚期已经改道。
除两处探沟 ( TG1、 TG2) 的考古发掘外, 通过考古勘探基本探明小
圣庙及北码头村附近北运河故道的流经区域。 该区域发现北运河故道总长
约 3000 米, 宽 160 ~ 320 米, 由西北向东南穿过东方化工厂旧址西侧。
光绪 《 顺天府志》 载: “ 北运河既合榆河, 南经姜家场, 西有水拨。
又四里, 经小圣庙西, 有水拨。 又 三 里, 经 黎 辛 庄。 又 二 里, 经 刘 各 庄
东。 又一里半, 经老堤头, 有水拨。 又三里余, 经康家沟北口。 初, 漕运
由张家湾正河, 康家沟则温家庄一旱渠。 嘉庆六年大水, 冲刷甚宽, 通
舟, 张家湾水道日淤。 十一年, 漕运暂由康家沟; 十二年, 浚张家湾; 十
三年, 水溜仍趋康家沟, 河底低于张家湾丈余, 水道已成, 漕船遂不复由
张家湾矣。 又六里, 经里二泗东北, 与张家湾旧河合。” ① 显然, 嘉庆年间
北运河在通州的河道发生过较大改变———从嘉庆十三年 (1808) 开始, 漕
船改走康家沟新河道, 自此之后, 北运河河道自大棚村以下 “ 不再西折经
上马头至张家湾一线, 而是向东南沿大朋—小圣庙—黎辛庄—刘各庄—甘

① 周家楣、 缪荃孙编纂 《 光绪顺天府志》 ,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7, 第 1302 页。

192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棠—武家窑一线形成新的运河河道” ,① 此前 “ 西折经上马头至张家湾一
线” 的河道则成为故道, 而故道 “ 西折” 之处即在 “ 小圣庙北” 。
由此可见, 本次发掘所揭露的这段河道遗迹应该就是嘉庆十三年北运
河河道改走康家沟新线之前的故道, 前述 “ 经通州区永顺镇小圣庙村北,
由小圣庙村东北向南, 通过小圣庙与东方化工厂之前区域, 流经上马头村
东后折向东南” 的走向也正与北运河故道 “ 在小圣庙北向西南折, 经上马
头至皇木厂, 经张家湾城东南与凉水河汇合, 向东流经里二泗” ② 的走向
完全一致。
另外, 本次发掘的墓葬均位于发现的北运河故道之上, 打破晚期冲
积层, 加之墓葬中出土的道光通宝、 光绪通宝等铜钱, 时间均晚于嘉庆
年间, 也就是前引文献中所载该段运河故道的废弃时间, 因此, 墓葬的
年代应不早于河道的废弃时间。 史载, 嘉庆十三年六、 七月, “ 连遇大
雨, 水暴涨, 溜势仍分趋康家沟, 而张家湾正河复淤” , ③ 墓葬所打破的
晚期冲积层从侧面佐证了该文献中所载的运河因洪水淤塞而改道废弃的
事实。
该段北运河故道的发现, 对于北京地区漕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元、 明、 清三朝大运河漕运兴衰的重要实物证据。

(二)对小圣庙遗址的认识

乾隆 《 通州志》 载: “ 小圣庙, 一在州北门外, 一在张家湾。” ④ 本次


发掘区所在的地区当年属张家湾, 清理的寺庙遗址应为乾隆 《 通州志》 中
记载的小圣庙, 这与光绪 《 顺天府志》 所记载小圣庙属同一处。
遗址地层已完全破坏, 出土遗物很多为晚期遭破坏时打破遗址的现代
坑中采集所得, 但根据这些遗物, 特别是瓷片, 也可大致判断寺庙的主体
年代应在明清时期。 如 T5576①: 1 与江西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⑤ B 型民窑
青花盘 04JYⅡY20③: 63 接近, 又如 T5778①: 3 的纹饰风格也与 03JYⅠ

① 陈喜波: 《 漕运时代: 北运河治理与变迁》 , 商务印书馆, 2018, 第 252 ~ 253 页。


② 陈喜波: 《 漕运时代: 北运河治理与变迁》 , 第 339 页。
③ 《 通州方志集成》 编委会编 《 通州方志集成》 (6)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第 250 ~
251 页
④ 《 通州方志集成》 编委会编 《 通州方志集成》 (6) , 第 327 页。
⑤ 刘新园等: 《 江西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发掘简报》 , 《 文物》 2007 年第 5 期。

193
运河学研究 第8 辑

P5: 2 相近。
小圣庙遗址北邻运河故道, 坐南朝北, 轴线与运河中线基本垂直, 前
引光绪 《 顺天府志》 述及 “ 小圣庙” 时有按语: “ 按, 小圣庙祀水神, 清
河道主祭。” ① 既然小圣庙为祭祀水神之所, 则其修建选址应当与运河的祭
祀有一定的关系。 小圣庙遗址的发现, 对于研究大运河北京段漕运文化具
有重要的价值。

项目负责人: 曾祥江
发掘: 魏然、 董文印、 李清娥
照相: 王宇新、 魏然
绘图: 董文印、 张旭
执笔: 魏然、 孙勐、 刘风亮、 董文印

Report on 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of


Xiaosheng Temple and the Abandoned North
Canal Site in Tongzhou,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Abstract: Located in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the canal is part of the


Northern Canal in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which underwent a large-
scale diversion in the 13th year of Jiaqing and whose former course is currently sil-
ted up and buried underground. 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conduc-
ted a more comprehensive archaeological survey, exploration and excavation of
parts of Xiaoshengmiao Village in Yongshun Town and Shangmatou Village in
Zhangjiawan Town, Tongzhou District, from November 2018 to January 2019,
and found one section of the former course of the Northern Canal, one base site
of Xiaoshengmiao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10 tombs in the Qing Dynasty. Basi-
cally, the information on the direction of the canal, the abandonment time, and

① 周家楣、 缪荃孙编纂 《光绪顺天府志》, 第 1300 页。

194
北京通州小圣庙遗址与北京运河故道考古发掘简报

the architectural foundation of the small sacred temple dedicated to the god of the
river were clarified, which provided important physical evidence for restoring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Old Route of the Northern Canal.
Keywords: Tongzhou District; The Qing Dynasty; Xiaoshengmiao Site; The
Old Route of the Northern Canal

( 责任编辑: 官士刚)

19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