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地质勘探

068 DIZHIKANTAN

论中条山中部地区地质地层概况

韩月池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本区域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具有基底和盖层双结构。文章以早前寒武纪岩石构造、岩浆
岩、变质事件演化及古元古代造山作用研究为重点,通过收集已有的地调资料,进一步查明区内地层、岩
石、构造特征和地质成矿条件,找到中条山地区的成矿背景,以期给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条山;地质地层;新太古界;古元古界;中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
中图分类号:P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519(2019)06-68-3

1 区域地质概况 3)沁水、鄂尔多斯中生代陆相盆地,主要为三叠纪—
本区域位于山西省南部,中条山成矿区核心部位,区 侏罗纪陆相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含重要煤矿产;
内前寒武纪变质岩石分布广泛,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 4)临汾-运城新生代裂谷盆地,主要为新生代黄土、
烈。地处华北陆块南缘,具有基底和盖层双层结构。随着 河流相沉积;
同位素年代学的飞速发展,以往地层时代归属方面有了调 5)晋豫古生代陆表海及碳酸盐台地,主要为一套碳酸
整,但基本地层格架未有实质性变化。 盐—碎屑岩沉积(见图1)。
本区地层规划主要包括: 2 地层
1)熊耳山中新元古代裂谷,主要为一套火山岩—沉积 区内出露地层区内地层出露较全,几乎包括了全部中
岩套,为一个裂谷环境; 条山重要的地层单位。对区内出露地层从早到晚依次划分
2)中条山古元古代裂谷,主要由太古代涑水杂岩和古 为:新太古界、古元古界、中元古界、古生界和新生界。
元古代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石组成; 新太古界主要为变质基性、变质酸性火山岩沉积建造,为

图1 中条山地区区域地质图

作者简介:韩月池(1972—),女 ,河北北戴河人,地质矿产工程师,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主
要从事地质勘查工作。(邮箱)sky.hyc@163.com
华北自然资源 论文
Huabei Natural Resources 069

一套岛弧火山岩系,呈构造片体或包体产出,包括柴家窑 八宝滩和老庄-杜家沟。该组以微角度不整合超覆于铜凹
变质表壳岩、冷口岩组。古元古界包括绛县群、中条群、 组不同层位之上。2)园头山组:出露于圆头山-青梗木
宋家山群以及中条群之上的担山石群。绛县群原岩为泥 坪,走向与后山村组基本一致。3)竖井沟组:主要出露于
质、半泥质岩石和变质基性-酸性火山岩;中条群、宋家 竖井沟、陈村峪南沟和莲花池-大黄山及黑崖底,呈北西
山群总体为一套中级-低级变质的碎屑岩、泥质岩及碳酸 向展布。4)西井沟组:分布于西井沟-铜矿峪和米岔沟-
盐岩;担山石群为一套粗碎屑岩沉积。中元古界包括熊耳 黑崖底,其次在上玉坡-胡家峪短轴背斜构造近核部也有
群、汝阳群,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出露。走向变化较大,在西井沟等地呈北东-南西向展
上,主要为海(陆)相火山岩及滨海相碎屑岩、泥质岩建 布,而在北部米岔沟-黑崖底一带走向大致呈南北向。
造。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建 5)骆驼峰组:出露于骆驼峰-西井沟和米岔沟-北崖一带
造;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 及水窑沟两侧山梁上,走向变化大,在骆驼峰-西井沟一
河湖相沉积。新生界为风积和河湖相松散堆积物。 带呈NE-SW向;在米岔沟-北崖一带由近SN向逐渐变为
2.1 新太古界 NW-SE向。该组岩性变化较大,各层之间均呈渐变过渡关
柴家窑岩变质表壳岩:是区内最古老的表壳岩单位, 系,且各地出露宽度不一,著名的铜矿峪型铜矿床主要赋
由于其露头零星,大多规模较小,各地残留岩性亦不同。 存在该组中。
岩性为石英岩、变粒岩、大理岩、基性火山岩、酸性火山 2.2.2 宋家山群
岩等。 主要出露于垣曲县同善镇宋家山-绛道沟一带,面
冷口岩组:区内主要分布在绛县幅冷口、山神庙一 积约40km²,周 围被熊耳群所包围,呈不整合或断层接
带,是从原涑水杂岩中解体出的地质体,由于研究程度较 触,习惯上称之为“同善天窗”。以洞沟西边的含砾石英
低,变质地层顶底不清。其西北侧被第四系覆盖,南侧被 岩为底界,西部划归为大犁沟组,含砾石英岩以东称为绛道
英云闪长质麻岩侵入。本组变质基性火山岩依据岩石组构 沟组。绛道沟组东侧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新太古代片麻岩
上可分为2类:一类为具薄层状、片状构造、羽斑构造的凝 之上。
灰质岩石,另一类为致密块状、中厚层状熔岩。 2.2.3 中条群
2.2 古元古界 在本地区广泛出露,构成中条山脉中段的主体,主要
2.2.1 绛县群 分布在闻喜、垣曲两县交界两侧及夏县东部一带,北西—
主要分布于绛县、垣曲地区中,主体呈NE-SW向展布 南东最宽达15km,北东—南西延长近百公里。本群自下而
于南华沟-柳树坪-上交一带及石匣-焦家沟-胡家峪一 上划分为5个岩性组:界牌梁组、龙峪组、余元下组、篦子
带,其中北端地层出露最全,向南变薄至尖灭,与周边地 沟组、余家山组。该套地层是中条山胡—篦型铜矿床的赋
质体多以构造接触,为一套经历了中-低级变质作用的碎 存层位,同时也是Pb、Zn多金属、贵金属金和放射性铀矿
屑岩-泥质岩-火山沉积建造。根据沉积、火山活动、接 的矿化层位。
触关系、构造运动、变质作用等特征,绛县群划分为下部 其下与绛县群为不整合接触,称五台运动或绛县运
横岭关亚群,上部铜矿峪亚群,二者为不整合接触关系。 动,其上为担山石石英岩,呈角度不整合覆盖,称吕梁运
横岭关亚群:分布于范家沟-横岭关-上交一带,由 动。区内中条群主要分布于西部水泉沟-胡家峪一带。地
变质的碎屑岩、泥质、半泥质岩组成,厚度约1200m。自下 层总体走向NE-NNE向,长40km,宽8-10km,为一套中浅变
而上划分为平头岭组和铜凹组。1)平头岭组:分布于紫家 质岩系,原岩为砂质、泥砂质及碳酸盐岩沉积,岩性岩相
西峪沟-横岭关鹿场-上交。岩性自下而上为银灰色绢 变化较大,厚度不等,最厚约7000余米,构成中条山脉主
(白)云石英片岩和灰白色厚层状中粒石英岩。2)铜凹 体岩石。
组:出露于范家沟-横岭关-上阴。呈北东向展布,北部 2.2.4 担山石群
出露较宽,南部较窄,其间线状褶皱发育。 分布于中条群出露区的东侧,呈NNE—SSW向展布,为
铜矿峪亚群:出露于绛县马蹄古垛至园谷炉顶一线, 一套粗碎屑岩相,是在构造抬升、遭受剥蚀回返后的拗陷
下部为滨浅海相碎屑岩及泥质岩沉积建造,上部为海相火 型沉积,具明显的磨拉石相特征。岩石变质为低绿片岩相
山岩沉积建造。底部以剥离断层与铜凹组不同层位接触。 或次绿片岩相,比较完整的剖面在沙金河附近。
顶部大多地段与中条群呈韧性剪切带接触。自下而上划分 区内担山石群北起西井沟,向南经西峰山、周家沟、
为:后山村组、圆头山组、竖井沟组、西井沟组及骆驼峰 担山石延至南上坪,呈南北狭长带状展布。总厚度150-
组,各组间均为整合接触。1)后山村组:出露于后山村- (下 转 第7 2页)
测绘测量
072 CEHUICELIANG

精度;水准测量应按相应的等级要求施测,对于不便于进 时,加测部分边水准高差可有效地对GPS网高程拟合进行补
行水准测量的边,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代替水准测量 偿,从而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减少外业工作量,提高成
的方法进行。 果精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由公式(6)可知,高程异常差表示为坐标差的函
数,但实际上,对于不同地点,坐标差相等的两条基线来
说,高程异常差不一定相等,因此,为了保障最终拟合参 参考文献:
数能适用于整个测区,进行水准测量的边应具有代表性, [1] 胡伍生,高成发.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交
同时也说明,本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程异常变化缓慢的地 通出版社,2002.
[2] 王新洲,陶本藻,等.高等测量平差[M].北京:测绘出版
区,且测区范围不宜过大。
社,2006.
5 结论 [3] 施一民.现代大地控制测量[M].北京: 测 绘 出 版 社,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说明,当高程已知点不足 2003.

(上 接 第6 9页)

400m之间。与其上下地层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地层 石盒子组一段、石盒子组二段,各组段间均为整合接触。
产状总体倾向SE,局部地段向NW倾斜倒转。据岩性特征, 2.5 新生界
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岩性组:周家沟组、西峰山组和沙金 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中及山区主要河流两侧。由老而
河组。 新包括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古近系区内仅出露坡底
2.3 中元古界 组;新近系出露保德组、静乐组,分布于山间盆地;第四
中条山-王屋山区的中新元古界分布较广,据地层分 系在区内山间盆地边山地带广泛分布,基岩山区低缓梁坡
区属豫西型。 地带也有少量分布,由老到新包括中更新统离石组、上更
熊耳群:分布于东南部,其上被汝阳群呈微角度不整 新统马兰组、和全新统沱阳组。
合沉积覆盖。为一套滨海相的火山-沉积建造,主体岩性 3 结语
为中-偏基性火山喷发熔岩、间夹少量酸性火山岩和火山 综上,本区域地处华北地块南缘,其东衔华东地块,
沉积碎屑岩,据其岩性、岩相及火山岩的喷发旋回等特 西邻鄂尔多斯地块,南邻秦岭造山带,大地构造位置独
征,自下而上可分为大古石组、许山组、马家河组。 特,属华北地块中部造山带的范畴,对探讨前寒武纪构造
汝阳群:主要分布于望仙地区北部及同善地区中部, 格局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一套冲积扇、河口湾、湖坪、滨海砂坝相碎屑岩组合, 本地区出露有较为齐全的古元古代变质表壳岩地层,
呈微角度不整合于下伏熊耳群之上,其上被寒武系呈平行 在表壳岩地层中夹有大量变质火山岩地层,其特点在华北
不整合沉积覆盖。区内只出露云梦山组。 地块其它地区极为少见,是研究古元古代地层地质成矿条
2.4 古生界 件十分理想的地区。
2.4.1 下古生界
区内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为陆表海碎屑岩-碳酸盐岩
建造,在区内零星分布。各岩石地层单位岩石组合稳定, 参考文献:
界线清楚,底部为馒头组,以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 [1] 山西省区测队.山西省岩石地层[R].1997.
覆盖于长城系及变质基底不同岩层之上,其顶部出露不 [2] 山西省区测队.《运城—三门峡》《韩城—侯马》幅1∶20
全,最大出露厚度1161.83m。根据区内地层的岩石组合特 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R].1968-1978.
[3] 山西省区调队.1∶20万区调总结[R].1989.
征及古生物特征,由下至上划分为4个组,包括馒头组、张
[4] 山西省地矿局214队.1∶5万垣曲测区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夏组、三山子组、马家沟组。
[R].1990.
2.4.2 上古生界-二叠系
[5] 山西省地矿局214队.1∶5万同善测区绛县幅、同善幅、
区内零星出露,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河湖相沉 望仙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R].1995.
积,其底界与下古生界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接触,顶部被新 [6]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山西省1∶25万侯马市幅区调报告[R].
生界不整合覆盖。自下而上将区内上古生界划分为山西组、 200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