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5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 蔡成国
18971639551 、 ccg119@cug.edu.cn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
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 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
 利用地震信息进行油气预测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
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 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
 利用地震信息进行油气预测
第三讲 地震资料的
地层岩性解释

• 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的内容
• 地震资料的地层岩相分析
• 地震波速度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
一、地震资料的
地层岩性解释的内容
1 、地震地层学:根据地震剖面总的地震特征来划分沉积
层序,分析沉积岩相和沉积环境,进一步预测沉积盆地的有利
油气聚集带。
2 、地震岩性学:采用各种地震技术,提取各种地震参数
并紧密结合地质、钻井、测井资料,研究地层的岩性、厚度分
布、孔隙度、孔隙中流体的性质等。
二、地震资料的地层岩相分析

• 地震层序分

• 地震相分析
• 地震相模式
地震地层学是一门利用地震资料来研究地层和沉积相
的学科,主要内容是依据常规地震剖面上反射波组产状及
外形、振幅、连续性等肉眼可定性识别的特征,划分不同
类型的地震相,进而研究地层宏观特征,包括地层层序及
其分布、沉积相或沉积体系类型与展布和预测有利油气聚
集带等。
( 一 ) 地震层序分析
划分地层是一切地质研究的基础,同样,划分地震层序
是地震地层学研究的基础。
1 、沉积层序与地震层序
沉积层序是指一个地层单元,它由一套整一的、连续
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组成,其顶底是以不整合或与之可
对比的整合面为界。地震层序是指能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的
沉积层序,也即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
2 、层序的年代地层学意义
一个沉积层序是层序顶底界均为整合面处的一定地质时期内
沉积而成的,这一地质时期称为层序的年龄。因此,层序具有年
代地层意义,同样地震层序也具年代含义。如图a有 25 个地层单
元。 A 、 B 两个界面由不整合面过渡为与之可对比的整合
面, A 、 B 之间的全部地层构成一个沉积层序。
年代地层剖面
该图是上图的年代地层剖面,从地层单元 11 到地层单元 19
之间的地质时期间隔,即该层序的年龄。
编制与地震剖面相应的同一地区的年代地层图可有效地了解
盆地内所有层序的充填历史。
3 、地震层序的划分
层序之间的接触关系有两大类,一类是整合或整一,
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明显的沉积间断或侵蚀作用,是连续
沉积的;另一类是不整合或不协调,指上下地层间存在明
显沉积间断,甚至有构造运动造成的侵蚀作用。不整合又
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地震层序划分:利用地震剖面,依据反射终端特征来
确定不整合面的位置,找出剖面中两个相邻的不整合面,
分别追踪到整合处,则在两个不整合面之间的地层就是一
个完整的沉积层序 。
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指较老的岩层与年轻岩层相 不整合:指层状岩层覆盖在花岗
比,老岩层具有不同角度的倾角(一般较 岩或变质岩上。
陡)。它表明在年轻岩层覆盖之前,较老
的岩层已遭受褶曲和销蚀而形成沉积间断
的最明显的标志。
假整合:不整合面上、下的岩层互相平 局部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侧的
行,且这种不整合是区域性的。 岩层互相平行,但这种不整合仅局部
出现或是显著的。
各类地层不整合的地震反射特征 :
AU: 角度不整合 ; D: 平行不整合 ; LU 局部不整

不整合四种接触关系

在地震地层学中,把不整合分为削蚀、顶超、上超和下超
四种接触关系,上超和下超又统称为底超 .
1) 上超

上超是一套水平(或微
倾斜)地层逆着原始倾斜沉
积界面向上超覆尖灭。它代
表水域不断扩大时的逐步超
覆的沉积现象。
2) 下超
下超则是一套地层沿原
始沉积界面向下超覆,又称远
端下超。它代表向水流的前积
作用,意味着较年青地层依次
超覆在较老的沉积界面上。它
常出现在三角洲沉积中。
上超和下超是无沉积作
用或沉积间断的标志,而不是
侵蚀间断的标志。
3) 顶超

顶超是一个沉积层序中上
界面处的超覆尖灭现象,它和
削蚀可共存。它是局部基准面
太低的情况下沉积物过路作用
的结果,表明无沉积作用或水
流冲刷作用的沉积间断,常出
现在三角洲沉积的近岸侧。
4) 削蚀

削蚀是侵
蚀作用造成的地
层侧向中断,代
表由于构造运动
(区域抬升或褶
皱运动)造成的
剥蚀性间断。
地震层序划分实例
据底部上超和下超可将此划分为四个地震层序 :
17—13 层为层序 A ; 12—8 层为层序 B ; 7—4 层为层
序 C ; 3—1 层为层序 D 。这些层序又可进一步划分亚
层序。如层序 B 中, 12 —10 层为亚层序 B1 , 9—8 层
为亚层序 B2 。

A
B
C

D
据该层序划分,并结合古生物、古地磁及放射性年龄等资料便
可恢复它的年代地层格架。
( 二 ) 地震相分析
1 、地震相与地震相分析的概念
地震相是由特定地震反射参数所限定的三维空间中的地震反
射单元,它是特定沉积相或地质体的地震响应。它是地震层序或
亚层序的次级单元,一个层序或亚层序中可包括若干种地震相。
地震相分析是根据一系列地震反射参数确定地震相类型,并
解释这些地震相所代表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
2 、地震相参数
地震相参数是识别地震相的标志。在区域地震相分析中,最
常用的标志包括内部反射结构、外部几何形态、连续性、振幅、
频率、层速度等。
1 )内部反射结构
反射结构是指地震剖面上层序内反射同相轴本身的延伸情况
及同相轴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揭示总体地震相模式或沉积体系
最可靠的地震相参数。根据内部反射结构的形态划分为平行与亚
平行反射结构、发散反射结构、前积反射结构、乱岗状反射结
构、杂乱反射结构和无反射结构等六类。
① 平行与亚平行反射结构
反射层呈水平延伸或微微的倾斜。它们往往出现在席状、席
状披盖及充填型单元中,它们反映了均匀沉降的陆棚、滨浅湖或
盆地中的均速沉积作用。
② 发散反射结构
反射层在楔形体
收敛方向上常出现非
系统性终止现象 ( 内
部收敛 ) ,向发散方
向反射层增多并加
厚。它往往出现在楔
形单元中,反映了由
于沉积速度的变化造
成的不均衡沉积或沉
积界面逐渐倾斜,分
布在盆地边缘。
③ 前积反射结构
该结构是一种向深水方向扩展的反射结构,即在水流向深水
推进时,由斜坡地形的前积作用产生的。它表现为一套倾斜的反
射层,每个反射层代表某地质时期的等时界面并指示前积单元的
古地形和古水流方向。在前积反射的上部和下部常有水平或微倾
斜的顶积层和底积层,常见近端顶超和远端下超。它往往代表三
角洲沉积。
S 型前积:其特点是总体为中间厚两头薄的梭状,前积反射层
呈 S 形,近端整一或顶超,远端下超,一般具有完整的顶积
层、前积层和底积层,振幅中到高,连续性中到好。它意味着较
低的沉积物供给速度及较快的盆地沉降,或快速的水面上升,是
一种代表较低水流能量的前积结构,如代表较低能的富泥河控三
角洲或三角洲朵状体间沉积。
斜交形前积:包括切线斜交和平行斜交两种。切线斜交无顶积
层,只保留底积层,具有低角度切线状下超;
平行斜交 , 既无顶积层 , 又无底积层,具有高角度下超。这种斜
交形前积反射的视倾角为 5° ~20 ° ,振幅中到高,连续性
中到好。它们都代表沉积物供给速度快的强水流环境。
S 形—斜交复合前积:它以 S 形与斜交形前积反射交互出现为特
征,顶积层常不发育,底积层发育,振幅中到高,连续性好。它
是由物源供给充足的高能沉积作用与物源供给减少的低能沉积作
用或水流过路冲刷作用周期性交替造成的。该种前积结构代表的
水流能量高于 S 形,但低于斜交形。
迭瓦状前积:它表现为在上下平行反射之间的一系列迭瓦状倾斜
反射,这些斜反射层延伸不远,相互之间有部分重迭,它代表斜
坡区浅水环境中的强水流进积作用,是河流、缓坡三角洲或浪控
三角洲的特征。
迭瓦状倾斜反射
迭瓦状倾斜反射

迭瓦状反射
④ 乱岗状结构
它是由不规则、连续性差的反射段组成,常有非系统性反射
终止和同相轴分叉现象。常出现在丘形或透镜状反射单元中。它
代表分散性弱水流沉积。
⑤ 杂乱状结构
它是一种不规则、不连续反射。它可以是高能不稳定环境的
沉积作用,如浊流沉积;也可以是同生变形或构造变形造成。滑
塌、浊流、泥石流、河道及峡谷充填、大断裂及褶皱等均可造成
这种反射结构。另外,许多火成岩体、盐丘、泥丘、礁等地质
体,也可由于其内部成层性差或不均质性造成杂乱反射。
⑥ 空白或无反射结构
无反射是由于缺乏反射界面造成的,这表明地层或地质体是
均质体,如快速堆积的厚层砂岩或泥岩、厚层碳酸盐岩、盐丘、
泥丘、礁、火成岩体等可造成无反射。这些岩层或岩体的顶底界
常有强反射。
2 )外部几何形态

外部几何形态指具有某种反射结构地震相单元在三维空
间内的分布状况。外形可以提供有关沉积体的几何形态、水
动力、物源及古地理背景等方面的信息。外形可进一步分为
席状、席状披盖、楔形、滩形、透镜状、丘状、充填形等。
外形与内部反射结构往往有相关关系。
① 席状
席状是最常见的外形之一,常具平行结构,也可是发散结
构。席状的特点是反射单元的上下界面平行或近平行,厚度相对
稳定。一般出现在均匀、稳定的较深水沉积区,如深湖、陆棚、
陆坡及深海盆地。
② 席状披盖
它的特点是反射单元的上下界面是平行的,但整体呈弯曲
状披盖在下伏不整合沉积表面上,内部结构也常由平行反射组
成。它反映了静水环境中的均一垂向加积,一般沉积厚度不大。
礁体、水下古隆起等古地貌单元之上常出现席状披盖。
③ 楔形
楔形常具发散结构。主要特点是在倾向上其厚度向一个方向
逐渐增厚,向相反方向减薄,在走向上则是席状的。楔形往往出
现在滨浅湖、陆棚、陆坡及海底扇等环境。
④ 滩状
它是楔形的变种,一般出现在斜坡区或水下隆起边缘。
⑤ 透镜状
它的主要特点是呈中部厚两侧薄的双凸形。常具有 S 形前积
或乱岗结构。河道充填,沿岸砂坝、小型礁等可形成透镜状反
射。
⑥ 丘形
丘形与透镜状的区别是
具有平底,它的顶部突起,
周围反射常从两侧向上超
覆。丘形反射常出现在海
( 湖 ) 底扇、扇三角洲、
礁、火山锥、盐丘、泥丘等
沉积环境或岩体中。
⑦ 充填形
它又称凹地充填,指低洼凹地中充填沉积物形成的各种反
射。按沉积环境可分为河道或峡谷充填、盆地充填、斜坡充填。
上超充填 前积充填

丘形上覆充填
无序充填

发散充填
复杂充填

充填相单元内部反射结构
3 )连续性
反射连续性与地层本身的连续性
有关,它主要反映了不同沉积条件下地
层的连续程度及沉积条件。一般反射连
续性好表明岩层连续性好,反映沉积条
件稳定的较低能环境;反之,连续性差
代表较高能的不稳定沉积环境。
连续性的标准
衡量连续性的标准包括长度标准和丰度标准 :
① 长度标准:
连续性好(同相轴连续长度大于 600 米);
连续性中等(同相轴长度接近 300 米);
连续性差(同相轴长度小于 200 米)。
② 丰度标准:
连续性好 - 连续性好的同相轴在一个地震相中占 70% 以上;
连续性差 - 连续性差的同相轴占一个地震相的 70% 以上;
连续性中等 -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4 )振幅
振幅与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直接有关。振幅中包括反射界面
上、下层岩性,岩层厚度,孔隙度及所含流体性质等方面信息,
可用来预测横向岩性变化和直接检测烃类。振幅的标准包括强度
与丰度标准。
振幅的标准
振幅的标准包括强度标准和丰度标准 :
① 强度标准:
强振幅 - 时间剖面上相邻地震振幅重迭一起;
中振幅 - 时间剖面上相邻地震振幅部分重迭;
弱振幅 - 时间剖面上相邻地震互相分开。
② 丰度标准:
强振幅地震相 - 强振幅同相轴占 70% 以上;
弱振幅地震相 - 弱振幅同相轴占 70% 以上;
中振幅地震相 -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5 )频率
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和地质因素有关,如反射层间距、层速度
变化等。频率可按波形和排列疏密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级。频
率横向变化快说明岩性变化大,属高能环境;频率稳定,属低能
或稳定沉积环境。
6 ) 波形特征
3 、地震相命名
一般采用突出主要特征的复合命名法。在地震相参数
中,反射结构和外形最为可靠,其次为连续性和振幅,频率
可靠性最差。因此,在地震相命名时,应以结构和外形为
主,辅以连续性、振幅、频率等。
地震相命名原则:
(1) 分布较局限,具特殊反射结构或外形的地震相,可
单独用结构或外形命名,如充填相、丘状相、前积相等。也
可以将连续性、振幅等作为修饰词放在前面,如高振幅中连
续前积相。
(2) 分布面积较广,外形为席状,反射结构为平行亚平
行时,可主要用连续性和振幅命名,如高振幅高连续地震
相。
4 、地震相图的编制
在地震剖面上一般先分析地震相的几何参数,识别
各地震相所处的不同沉积环境,弄清各时期沉积物的来源
方向。然后分析地震相的物理参数,找出反射特征横向变
化规律,把各种地震相的具体界线在地震剖面上划出来。
进行平
面分析对
比,并把它
投到测线平
面图上,相
邻测线地震
相单元经测
线闭合后,
就可以把相
同的地震相
单元在平面
上连接起
来,编制出
一张地震相
平面图。
5 、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地震相的地质解释就是把地震相转为沉积相,恢复其古地理
面貌。转相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充分利用已有的钻井、测井、古生物资料,尤其是岩芯分
析资料,同地质相分析和测井相分析相互配合和印证;
(2) 首先解释具有特殊反射结构和外形的地震相,它们往往代
表盆地中的骨架沉积相,如前积地震相,丘形地震相等;
(3) 可先对有井区或过井剖面进行分析,确定地震相所代表的
沉积相;
(4) 考虑各地震相的古地理位置 ( 可结合地层等厚图 ) 及各地
震相的组合关系,以沉积相共生组合和沉积体系理论为指导,恢
复盆地内沉积体系类型及展布。
( 三 ) 地震相模式
地震相模式是指沉积盆地中地震相类型及分布的一般规律。
1 、基于古地理背景(海盆地)
海盆地可划分为陆棚、陆棚边缘与前积斜坡、盆地斜坡与盆
地底部三个部分。

⑴ 陆棚区地震相
1 )低连续变振幅相

不连续平行反射,
振幅、频率、相位变化
快。
2 )低连续低振幅相
振幅弱、连续性差,频率和相位横向有变化。
⑵ 前积斜坡区地震相
1 )斜交前积相
纵剖面:倾斜反射,振幅较弱、连续性较差。
横剖面:亚平行和河道充填反射,连续性较差。
2 ) S 形前积相
纵剖面:较平缓 S 形反射,中等到强振幅、连续性好。
横剖面:平行亚平行反射,局部有较杂乱的水道充填反
射。
⑶ 盆地斜坡与盆地底部地震相
包括披盖、充填、丘形相
1 )席状披盖相
高连续平行反射,振幅、相位、频率均稳定,振幅为
中等到弱,频率高到中等。显示为与底面起伏无关的均一沉积
作用。
2 )斜坡底部充填相
连续性、振幅和频率都有变化,亚平行或倾斜发散形
反射结构。
3 )杂乱充填相
丘状外形、位于低凹处有扭曲且不整一到波状亚平行
反射结构。
4 )丘形相
丘状外形,平行、发散、杂乱反射内部结构。
2 、陆相断陷盆地
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河流、三角洲、浊积扇等。
⑴ 冲积扇体系
常分布在断陷盆地陡岩一侧,剖面形态呈楔形或透镜状。
冲积扇可划分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亚相带,其反射特征
为:
扇根:以泥石流沉积为主,成层性差,缺乏连续的波阻抗
界面,地震剖面上为无反射或杂乱短反射特征;
扇中:以漫流和河床充填沉积为主,分选好,由大套砂泥
岩互层组成,地震反射连续性中等到好,振幅中到强,反射结构
为平行亚平行;
扇端:以漫流形成的薄砂泥岩互层为主,表现为高频、中
到低振幅,连续性中到低的反射。
A— 垂直水流方向
B— 顺水流方向
⑵ 扇三角洲体系
扇三角洲是进入稳静水体中的冲积扇,同时又是一种特殊
的三角洲,在纵向剖面上呈楔形或透镜体,在横向上呈丘形。
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三个相
带,其反射特征为:
平原:成层性差,地震剖面上为低频杂乱反射或无反射。
前缘:成层性和连续性性变好,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中到强
振幅,中等到连续反射、具发散或前积反射结构。
前三角洲:薄砂层,地震剖面上呈低到中振幅连续平行反
射、具发散或前积反射结构。
⑶ 近岸水下扇体系
近岸水下扇分布在近源的湖盆陡岸侧,剖面形态呈楔形或
透镜状。
划分为扇根 ( 内扇 ) 、扇中 ( 中扇 ) 和扇端 ( 外扇 ) 以块状
和递变层理砂、砾岩为主,其反射特征为:
扇根:以块状和递变层理砂、砾岩 为主。成层性差,地震
剖面上为低频杂乱反射或无反射。
扇中:块状或递变层理砂砾岩为主,但粒度变细,水道间
为粉砂岩和泥岩沉积成层性和连续性性变好,地震剖面上表现为
中到强振幅,中等到连续反射。
扇端:以低密度浊流 或悬浮沉积为主,粉、细砂岩与泥岩
沉积,地震剖面上呈低到中振幅连续平行反射。

⑷ 河流体系
河道沉积包括河床充填砂体、点砂坝和心滩砂体。是沉
积相对稳定的一种河流沉积体系。当地震反射剖面垂直河流流向
时,可显示清晰的河道充填地震反射,顶平底凹或顶凸底凹的透
镜体。内部杂乱反射或无反射。

内部杂乱无反射 下伏层同相轴“上拉”
t8h
t8

t9f

t9
⑸ 三角洲体系
主要由河流作用沉积的陆上与水下相连接的沉积体。
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即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在地
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为:
顶积层:近水平反射。
前积层:斜交前积反射。前积反射的最下部常有小块杂乱
扰动区,可能与滑塌和浊流作用有关,右侧有侵蚀性河道充填反
射,显示三角洲分流河道的存在。
底积层:近水平反射。

小块杂乱扰动区

浊积岩透镜体
⑹ 深水浊积扇体系
分布在三角洲斜坡底部或下倾方向深水区。
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缘,其反射特征为:
扇根:块状砂砾组成,透镜状或“豆荚状”反射。
扇中:块状或砂岩与泥岩互层,丘形或丘形充填反射。
扇缘(端):粉、细砂岩与泥岩沉积,地震剖面上呈平
行强反射。
扇根(透镜状)
扇中(底平顶凸丘形)

扇中(底凹顶凸丘形)
⑺ 生物礁与生物丘
由生物灰岩构成,具有能量较强的丘形反射特征。

1 、披盖现象;
2 、礁前绕射;
3 、上超现象。
⑻ 岩丘与泥丘
统称为底辟构造,是地下塑性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向上拱
起,使上覆地层出现褶皱、断裂,甚至穿刺进入上覆地层中而形
成的地质现象。
(4) 盐丘使上覆
地层拱起而成为背
斜或穹窿。盐丘与
上覆地层之间的反
射,反映了盐丘体
(3) 盐丘的侧
上表面的形态。上
翼往往很陡,围岩
部常有稍凹的反射,
受牵引作用会形成
(2) 在盐丘内
是与泥丘区分的重
挠曲,产生聚焦型
可能会有一些其它
要依据。
和回转型反射。
岩层,如硬石膏、
白云岩和黑色页岩
等,它们与盐岩的
接触面会产生反射,
(1) 盐 丘 的 波 速
但表现比较杂乱。
比围岩要高得多。
这样,会使岩丘之
下的反射波旅行时
间发生畸变。
(4) 泥丘使上
覆地层拱起而成为
背斜。泥丘与上覆
地层之间的反射,
反映了泥丘体上表
(3) 泥丘的侧
面的形态。
翼往往很陡,围岩
受牵引作用会形成
挠曲,产生聚焦型
和回转型反射。
(2) 泥丘体内
几乎没有物性差异,
不能形成波阻抗界
面,故不能产生地
(1) 泥丘的波
震反射。
速一般低于围岩。
这样,会使泥丘之
下的反射波旅行时
间发生畸变。
⑼ 火成岩
含油气盆地中所遇到的火成岩体有侵入岩体和喷发岩体两
种类型。火成岩的地震反射特征最主要包括板状、弧形、蘑菇状
和宝塔状,它们代表不同的火成岩层 ( 体 ) 。
板状地震相由数量不等(一般 1—3 个)的同相轴组成,表
现为平坦的强反射,向两侧反射突然中断或逐渐减弱。它是火成
岩地震解释中一种最常见的地震相,是由层状火成岩(厚度较大
的单层火成岩或多个薄层火成岩)形成的强反射层,代表与沉积
岩互层的层状喷发岩,最常见的是层状玄武岩。
蘑菇状地震相往往代表火山锥的反射,顶界连续强反射,
呈丘形可见披覆或超覆反射;底界面明显且平直或无明显底界;
两侧地层反射突然中断,内部反射杂乱或空白反射。
宝塔状地震相由若干个纵向叠置的弧形反射组成,与周
围水平反射形成大角度相交,顶部反射明显,下伏层常由于屏蔽
作用而为杂乱或无反射。
三、地震波速度资料的
地层岩性解释
• 影响速度的因素;
• 地震波速度资料的利用
• 纵波速度划分岩性;
• 纵、横波速度比划分岩性
• 利用速度资料估算砂岩百分含量
• 利用速度资料预测地层压力
• 利用速度信息研究岩性的反演方法
影响岩石物理性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 1 )岩石的组成,包括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内部
的孔隙度、岩石的饱和状态和孔隙流体的性质等;
( 2 )岩石内部的结构,包括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及胶
结情况,岩石内部的裂隙和其它不连续界面等;
( 3 )岩石所处的热力学环境,包括温度、压力和地应力
场等。
岩石的物理性质决定了地震波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
度和弹性模量等地球物理参数,是我们识别岩性、孔隙度、孔隙
流体的重要参数。
在其他因素相同时,孔隙度大的岩石波速小。孔隙总体
积对速度的影响是主要的,而孔隙大小和形态及矿物颗粒大小和
形状对速度的影响要小得多。在相同应力条件下,圆形孔隙的形
变比狭长形孔隙的形变小得多。当孔隙度相同时,骨架颗粒细、
孔隙小的岩石颗粒粗、孔隙大的岩石的速度高约百分之几。
(一)影响速度的因素
1 、与岩石弹性常数的关系

λ 、 μ (刚性)—拉
梅常数, ρ— 密度, σ—
泊松比, E— 杨氏模量, Vp
— 纵波速度。

泊松比 σ 的数值在大多数情况下约为 0.25 ,只有在最


为疏松的岩石中才约为 0.5 ,可见泊松比的变化不大;随着岩石
密度的增加, E 比 ρ 增加的级次更高,所以当岩石的密度增加时,
地震波的速度不是减少而是增加的。
K— 压缩模量(不可压缩性)。 σ=0.25----r=
2 、与岩性的关系

大多数火成岩和变质岩只有很少或几乎没有孔隙,因此地震
波速主要取决于构造这些岩石的矿物本身的弹性性质;一般来说,火
成岩地震波速的变化范围比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小,平均速度高;沉积
岩结构复杂,颗粒之间存在孔隙,且充填不同的物质,因此变化范围
很大。
3 、与密度的关系

对某些石灰岩和砂泥岩来说,可表示成:

对大量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可知纵波速度和岩石密度
(完全充水饱和体积密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定量关系,通常用
Gardner 公式:

这些经验公式具体地反映了速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为参数
间的换算提供了方便。例如在计算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时,如果已知
速度但没有密度参数,就可以用这些经验公式换算。
3 、与密度的关系
4 、与地质年代和构造历史的关系

许多实际观测资料表明,深度相同、成分相似的岩石,当地
质年代不同时,波速也不同,古老的岩石比年轻的岩石具有更高的
速度。
速度与构造运动的关系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在强烈褶
皱地区经常观测到速度的增大,而在隆起的构造顶部则表现为速度
降低。一般来说,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与地质过程中的构造
作用力有一定的关系,速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此外,压力的方
向不同,地震波沿不同方向传播的速度也不同。
5 、与埋藏深度的关系

大量实际观测资料表明,在岩石性质和地质年代相同的条
件下,地震波的速度随岩石的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主要是埋
藏深的岩石所受的地层压力大的缘故。
在不同地区,特别是当基岩埋藏深度不同时,速度随深
度变化的垂直梯度可能相差很大。一般浅处的垂直梯度大,深度增
加时垂直梯度减小。
6 、与孔隙度和流体性质的关系

岩石孔隙中含油、水或气时,岩石的波速(及密度)会发生
变化,因而引起波阻抗的变化,最后导致在该界面反射波振幅的变
化。利用地震波振幅变化与反射界面波阻抗的联系来进行“直接”
找油找气的方法技术就是所谓的亮点技术。
在大多数沉积岩中,岩层的实际速度是由岩石基质的速度、
孔隙度、充满孔隙的液体速度以及颗粒之间的胶结物的成分等因素
来决定的。目前比较合适的是 Wyllie 方程:

该公式的适用条件是岩层孔隙中只有油、气或水一种流体,
并且流体压力与岩石压力相等。
6 、与孔隙度和流体性质的关系

孔隙度为 0%-30% 的砂岩与公式吻合得很好。


6 、与孔隙度和流体性质的关系

如果流体压力降低, Wyllie 方程中的流体压力项的影


响就变小了。当流体压力接近大气压(空气压力)时,其影响
达到最小。因此在实际条件下,时间平均方程必须用一个压差
调节系数 C 加以修正,这时有:

当岩石压力为 4.13*107Pa 、流体压力等于岩石压力的一


半时, C 值约为 0.85 。
6 、与孔隙度和流体性质的关系

右图给出
了根据修改后的
Wyllie 方程得到的
速度与孔隙度的关
系。
由于地震
波在油气水等流体
中的传播速度比在
岩石基质中的速度
小,因而波在此类
岩石中的传播速度
7 、与频率和温度的关系

实验资料表明,速度随温度可能有微小的变化。温度每
升高 100 度,波速减小 5%-6% 。
8 、沉积岩中速度分布的一般规律

沉积岩中速度分布的一般规律:
( 1 )在沉积岩中,速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取决于地层的沉积顺序
及岩性特点。沉积岩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成层分布。根据形成的沉
积的各种条件(如岩性、孔隙度等),可以将整个地质剖面划分
为许多地层,在各层中波的速度是不同的。这恰恰是地震勘探的
有利前提。
( 2 )速度与深度和地质年代有关,它们的关系基本上是平滑变
化的。所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表现出速度变化具有方向性,其
方向接近于垂线方向。速度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速度的垂直
梯度的存在也是速度剖面的另一重要特点;此外速度垂直梯度是
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
8 、沉积岩中速度分布的一般规律

( 3 )由于工区地质构造与沉积岩相的变化,也会引起速度的水
平方向变化。一般来说,速度的水平梯度不会很大,但要细致的
处理和解释地震资料时,需要考虑。
构造的剧烈变化或遭到破坏(如断层)可以引起速度的
突变。个别地层中的不整合及地层尖灭都会对速度的水平梯度产
生显著的影响。
(二)地震波速度资料的利用
1 、利用速度信息划分岩性
由于
各种岩性具有
不同的速度值
范围,利用声
波测井或地震
波阻抗反演等
资料计算出的
各种岩性的层
速度,经过标
定后就可以利
用层速度进行
岩性解释了。
(二)地震波速度资料的利用

利用速度资料划分
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定性
的,或最多能达到半定量
的程度,如砂泥岩百分比
含量的估计。具体工作包
括制作工区的岩性—速度
图板、地震速度谱解释与
地下各种岩石和流体的波速范围
层速度计算、划分岩性。
在每一个工区内,岩性与速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
系。一般而言,海相地层的岩性相对稳定,厚度较大,利
用层速度划分岩性的效果较好。对速度随深度变化不明显
的地层,效果也较好,因为速度值与其他岩性交叉重合少,
多解性少。

深度( m )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层速范围 (m/s) 1930~ 2250~ 2500~ 2850~ 3100~ 3400~ 3600~
2430 2850 3200 3600 3950 4250 4600
平均值 (m/s) 2180 2500 2850 3200 3500 3750 4000

华北冀中地区速度和深度关系简表
2 、纵横波速度比 r 划分岩性
1) 作出 Vp/Vs--- Vp 岩性分区图

利用实验室
对某区井下岩心分析
后所得到的数据绘制
的岩性分区图。各种
岩性点的分布表现出
较好的规律,各占有
一定的区域,相互重 ft

叠较少。
2 、纵横波速度比 r 划分岩性
2) Vp/Vs 估算泊松比 σ 、推断岩性

大量实
验研究表明,
泊松比是对
区分岩性有
特殊作用的
参数,它与
岩性和岩石
孔隙中的流
体性质密切
相关。
3 ) Vp/Vs 检测油气
Vp 与骨架孔隙率、孔隙中流体性质有关,含油气时明显降
低。 Vs 只与骨架速度,与孔隙中流体无关。
纵波剖面

SH 波剖面

横波无振幅异常 - 气层
纵波剖面

SH 波剖面

同时出现振幅异常 - 煤层
3 、利用速度资料估算砂岩百分含量

在砂泥岩沉积地带,通常其速度的变化有一定的规
律,如速度的成层性、递增性,横向上的分区性等。对于
面积较大且有一定的厚度、岩性相对稳定或者岩性相对均
匀的海相、湖相地层,用速度资料估计砂泥岩百分含量通
常能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
( 1 )方法原理

层速度;
纯砂岩速度; 纯泥岩速度;
砂岩的百分含量;
3 、利用速度资料估算砂岩百分含量

实际的砂泥岩地层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不仅仅与
其中的砂泥岩含量有关,还与其埋深有关,所以在利用层
速度信息进行砂泥岩的岩性解释时,必须进行埋深(或压
实)校正。砂泥岩压实曲线(或称岩性指数图板)就是用
于这种校正的。
3 、利用速度资料估算砂岩百分含量
实际的地层中要分出纯砂岩、纯泥岩及其对应的速度值是比较困
难的,也不是真正的、综合的反映井的岩性变化的。一般分为两大类:
砂岩包括砾质砂岩、砂岩、粉砂岩、细砂岩和泥质砂岩;泥岩包括粉砂
质泥岩、泥岩和页岩,并应用于厚度大于 5m 、岩性较纯、特征明显的
地层。
岩性识别主要依靠声波时差曲线和钻井岩性剖面,同时应考虑
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井径、感应电阻率、视电阻率、微电极等测井曲
线。
4 、利用速度资料预测地层压力

这里所说的地层压力是指作用于地层孔隙空间的流
体(地层中油、气、水)上的压力。正常地层压力 Pw 等于
从地表到地下地层水的静水压力,可表示为:

为水的比重,它与水的盐度、温度有关。

地层的埋藏深度;

异常地层压力是指在一个具体地质环境中超过静水
压力的地层压力。
4 、利用速度资料预测地层压力

预测地层压力的实际意义:
( 1 )它是发现油气藏的一种有效方法。
( 2 )对钻井工程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如果在钻井前
能较正确的预测高压层段的深度,则可以减少钻井事
故,并可在钻前提供钻井液比重和井身结构的参考数
据,指导安全钻进,确定完井方案。
( 3 )对勘探新区利用速度资料预测高压地层,既经济
又简便。
4 、利用速度资料预测地层压力
预测地层压力的理论基础:
( 1 )从物理参数间的关系上看,波速与地层压力存在一定的关系,而
地层压力异常使岩石的孔隙度改变,通常异常高压地层的孔隙度表现为
相对增高;孔隙度又与速度有密切关系,孔隙度增高一般导致速度下
降;
( 2 )从形成地层压力异常的成因上看,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沉积物快
速沉积的结果,地层不能按正常情况压实成层,正常的静水压力失去平
衡,这样的地层在后期沉积岩层的压实作用下容易形成高压地层。另
外,在构造成因方面,由于受断层切割封闭、盐岩或分布范围较广的厚
层泥岩沉积的作用,造成地层中的水与外界水系不相连同的隔绝状态,
形成封闭状的结构。随着地层埋深的增加,上覆地层的作用力既不能使
封闭状孔隙地层中的水被挤掉,也不能使孔隙空间体积减小,导致压力
只能传递给地层孔隙中的流体,于是该地层的流体压力大于正常静水压
力,形成高压地层;
4 、利用速度资料预测地层压力

预测地层压力的理论基础:
( 3 )从高压地层的特点上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压实受阻,即在上覆地层重荷的作用下,岩层受
到压实作用,若重荷压实的速度超过了流体排出的速度,此时
压实受阻,排不出去的流体要承受部分重荷,使地层中的流体
压力出现压力异常;
二是压力升高,即上覆地层的作用力传递给封闭状地
层孔隙中的流体,造成该层的流体压力升高。
4 、利用速度资料预测地层压力
4 、利用速度资料预测地层压力
5 、利用速度信息研究岩性的反演方法
利用速度信息研究岩性的反演方法,包括地震岩性模拟方
法、各种波阻抗反演方法。
地震岩性模拟( Seismic Lithologic
Modeling , SLIM )方法是用正演模拟的思路把地震剖面结合井资
料建立的层状速度模型反演成反映地下岩性等地质信息的一种处理
方法。
5 、利用速度信息研究岩性的反演方法

波阻抗反演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褶积模型
的反演方法;另一类是基于波动方程的反演方法。
建立在波动方程基础上的反演方法以熟知的 Born 反
演为代表。还有特征线类反演、射线类反演、 tou-p 域类反
演,这些方法计算量大,对噪音比较敏感。
基于褶积模型的反演方法能充分利用地震资料的良好
的横向连续性与测井资料的纵向高分辨率特征,计算量小、运
算快,在储层描述中获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分为:直接反演
法、稀疏脉冲法、以模型为基础的反演方法。
第四讲 利用地震信息
进行油气预测

反映油气的地震信息种类
通过油气富集带地震信息的异常特征
地震信息的提取及其特征
油气预测主要是建立在提取地震波各种信息的基
础上,立足于研究地震信息的纵向与横向的相对变
化。信息的相对变化是建立在地震波传播的物理机制
和岩石的弹性、粘弹性以及地层的结构特征之上的。
一、反映油气的地震信息种类
地震数据中提取的地震属性越来越丰富,有关时间、振幅、频
率、吸收衰减等方面的地震属性已多达上百种,新的属性还在不断出
现。人们除了仍按传统方法从频谱中、从自相关函数中、从复数道分析
中以及通过线性预测等方法提取属性外,近年来还采用分形、小波变换
等方法从数据时窗中提取属性。大量新属性的出现,引起了多属性联合
分析 ( 用聚类、神经网络或协方差等方法 ) 的流行。
( 1 )刘企英将地震属性分成 6 类;
( 2 ) Brown 将地震属性分为时间、振幅、频率和衰减 4 类;
( 3 ) 20 时间 90 年代 Taner 将地震分为几何数学和物理属性。
地震三瞬属性

瞬时振幅是“三瞬”参数的一种,它是通过对地震
记录道进行复数道分析提取得到的。瞬时振幅也称为反射强
度、振幅包络。它和相对保持振幅处理后的“亮点”有相似
作用。但是, 它要比“亮点”剖面明显。
瞬时振幅反映了地震波能量的瞬时变化情况,它与
地震波相位无关,可用来推断与岩性有关 的地质体。例如,
不整合面,局部断层、薄层、油气富集带等。对于厚层含油
气带,由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在瞬时振幅剖面上,可能反映
为“亮点”。
通过对 x(t) 进行 Hilbert 变换,得到相应的复
数道 x*(t), 也称地震道的正交道。
瞬时振幅:

瞬时相位:

瞬时频率:
瞬时信息关系图
瞬时振幅
地震道 x(t)

正交道 x(t)

瞬时相位

瞬时频率
加权频率

视极性
二、通过油气富集带的地震信息的异常特征
① 反射波振幅横向发生变化,增强或减弱 ;
② 反射波频率发生变化 ;
③ 反射波吸收衰减增加 ;
④ 反射波速度降低 ;
⑤ 反射波波形变得复杂,多呈复波形式 ;
⑥ 反射波相位发生变化,出现偶极相位,极性反转 ;
⑦ 气、油、水接触边界发生绕射现象 ;
⑧ 出现气、油、水接触面的“平点”反射波 ;
⑨ 反射波内传播的时间增大,同相轴存在下弯状态。
三、 地震信息的提取及其特征

(一)振幅信息
地震反射波的振幅是地震动力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油气预
测中也是极其重要的信息。
当地层厚度大于四分之一地震波波长时,可用振幅信息定性
划分岩性和预测油气;当地质条件有利时,也可用振幅变化圈定
油气边界;当地层厚度等于或者小于四分之一地震波波长时 ,
可利用振幅进行地层厚度的定量估计,这对确定薄储集层的油气
储量具有现实意义。经过相对保持振幅处理的地震剖面上,在通
过油气藏处,反射波通常以“亮点”或者“暗点”的形式在剖面
上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亮点”技术。
1 、直接判断含油气带的应用实例
图 a 为一常规地震迭偏剖面,根据常规解释、推断,都会认
为在 2.0s 附近的构造顶部提供钻井井位,钻到油气的可能性最
大。理由似乎是很充分的:构造完整;构造顶部反射又具有变平
特征;似乎也具有“亮点”特征,据此,勘探的决策者决定打濮
2 井,结果落空。图b为该测线对应的瞬时振幅剖面。
a b
倾斜层出现水平反射同相轴实例
水平反射同相轴实例

常规的天然气藏其气水界面为严格的水平面 , 称“反射平
点” .
水平反射同相轴实例

克拉气田经过三维地震搞清了地下情况

气水分界面、平点
发现井:克拉 2 井
发现日期: 1998 年 1 月 20 日
测试井段: 3499.87-3534.66m ;
完钻井深 4130 米
油嘴: 6.35mm
产量: 27.71×104m3/d
克拉 2 井的发现,揭开了库车地下
的丰富宝藏。经过两年勘探,克拉 2 气田
探明含气面积 47 平方公里,其储层之
厚、储量之大、丰度之高,举国罕见,成
为我国目前最大的整装天然气田。西气东
输的“心脏”,最高日产气 416 万方,油
田已经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向下游供气超过
3100 亿立方米(截至 2022 年)
顺北 84 斜井进行测试过程中,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日产原油
496.4 吨、天然气 65.3 万立方米,折算油气当量达到 1017 吨。顺北
84 斜井位于顺北油气田 8 号条带,是油气田发现的第 22 口日产当量
千吨井,这个油气田储量非常大,
前景很广阔;顺北油气
田,垂直深度超过 8000
米的井就已经有 49
口,这标志着全球埋藏
最深的油气田被成功勘
探开发。
世界新增油气储量
的 60% 都来自深部地
层。深层、超深层已成
为油气重大发现的主要
区域。
利用频谱比信息圈定油气范围实例
文 35 井与濮 3 井之间的比值曲线在 10 ~ 20Hz 的低频区间
内,谱值明显加大,增大范围与油藏一致。不含油砂岩层的比值
曲线的峰值频率明显上升至 20 ~ 30Hz ,低频谱幅值却变得很
小。 濮2
2 、间接判断含油气带的应用实例

间接判断含油气带主要是利用瞬时振幅信息预测岩性和特
殊地质体,例如,河道砂体、砂岩透镜体、三角洲沉积、湖泊沉
积、生物礁块等。它们在地震剖面上虽然有一定特征,但是往往
不显著,它们在平面上往往各自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因此,除总
结它们的纵向特点外,重要的是要统计其平面上的分布规律,适
当结合沉积模式,对照各种沉积模式,进行岩性的分析,最终得
出与油气有关的判断。
小型浊积砂体储集层预测的一个实例
在普通地震剖面上小型浊积砂体呈前积反射特征。
从两种剖面比较,瞬时振幅剖面反映的浊积砂体是相当清楚
的。图示出了该小型浊积体展布在平面图上的扇形形态特征,其
核部呈 S 形强振幅地震相,外围呈亚平行弱振幅地震相。
小型浊积砂体瞬时振幅剖面

在瞬时振幅
剖面上表现为
强振幅包络。
(二)速度
地震波传播速度不仅是地震波的运动学的主要特征之一,而
且在油气预测中也是极重要的信息,它是研究地层、岩性及油气
的基础。
通常认为,地震波速度横向相对变化达到 5% ~ 30% 时,就
可确认速度存在异常。
如果速度变化达 30% ,那么可认为速度存在重大异常。
若速度的变化只有 5% 左右,应更加仔细地分析产生的原
因。
通常均方根速度、平均速度、层速度经过油气藏带时出现降
低现象,速度异常表现为负异常。瞬时速度是研究薄层的好方
法,因为瞬时速度的变化是由岩性引起的。
(三) 频率
频率的横向变化,是指示油气可能存在的另一重要信息。
在频率信息研究中,浅层油气藏带会更直接些,因为中、浅
层反射波主频通常在 20 ~ 50Hz 。当地震波通过较厚的含油气层
时,主频向低频方向移动,并且移动较大。
据统计资料得知,穿过砂岩油气藏的地震波主频可降到 12
~ 14Hz 左右,两者频差明显。应用频率信息研究含油气薄层具
有很大潜力,它对强、弱反射波均具有鉴别能力,不同类型、不
同厚度的薄层在频谱上具有各自特点。
瞬时频率(重心频率)
(四)波形
波形包括波的振幅、频率、相位极性等多种因素。当地震波
通过含油气的岩层时,势必引起波形的变化。这是由于岩层富含
流体时所产生的层间反射增多,相长或相消干涉增强或削弱。

相位和波形的复合特征是研究地震波干涉的重要因素,尤其
是对薄储集层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如薄层砂岩、薄层石灰岩,利
用波形的干涉特性,定性地将它们鉴别出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1 、剩余波形
通常认为地震反射波是一种窄频正弦波信号。在复杂地质条
件下,例如石灰岩存在裂隙,引起波的延迟、吸收、散射以及复
合,使得波场发生变化。故,在模拟出正常反射波(对称正弦子
波),再由实际记录减去加权过的正弦波的记录,即为所求的剩
余波形。
剩余波形分析实例 1
剩余波形分析实例 2
(五)吸收衰减
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信息是直接从地震记录上的振幅信息变换
来的,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振幅。因为它具有反映岩性、油气的
较高灵敏度,并且其灵敏度要远远超过振幅、频率和速度等信息。
相对横向变化的灵敏度,吸收衰减信息的变化范围高达 100 倍,
这是其它信息无可比拟的。吸收衰减信息在油气富集带处表现为
正异常。
地层的吸收参数是地震波动力学特征之一,它能更加灵敏地
反映储层岩性的横向变化。在生产实际中,通常利用地震波的有
效衰减系数来表征地震波的吸收性质,它包括地下介质的非弹性
吸收和地震波在不均匀体及薄层介质上的散射。根据地震波的吸
收性质与岩相、孔隙度 、含油气情况等的关系,可以来预测岩性、
砂泥岩平面分布,还有可能用来直接预测油气的存在。
1 .地震波能量吸收机制

① 弹性后效理论。该理论认为,物体在外力的持续作
用下,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在外力消失后,该物体不能完
全恢复其原状,存在着一定的剩余应变,它的存在消耗了部
分弹性能量 而使地震波振幅发生衰减;

② 内磨擦理论。该理论认为,介质中质点在振动过程
中发生相互间的磨擦作用,使部分机械 能转化为热能而消
耗,使地震波发生衰减。
2 、影响吸收衰减的主要因素

地震波的吸收衰减现象是由于岩石基质的固有粘弹性,包括
颗粒之间的内摩擦运动、孔隙中流体相对流动及接触面的相对运
动引起的,它与岩性、孔隙度和孔隙流体饱和度密切相关。

理论证明,有效吸收系数与波速的立方成反比,也就是说,
当岩层波速稍有变化时,吸收衰减信息就要比波速变化得更明显,
其灵敏度要远远超过振幅、频率和速度等信息相对横向变化的灵
敏度。在相同岩性、不同饱和度及不同的孔隙充填物时,含油饱
和度的油气与含水时的有效吸收系数相比将增大 4-7 倍。
( 1 )吸收衰减信息和孔隙度、流体饱和度的关

① 孔隙度增大、吸收系数也增大。由实验分析和计算
可知,当岩石孔隙度增大时,速度和密度下降,而衡量吸收
衰减的大小的品质因素 Q ( 也称为内摩擦系数 ) 也随之降低,
吸收系数增大。
图为实验室测
量三大类岩石的品质
因素与孔隙度的关系
分布图。图中所示不
同岩石类型的 Q 值
为孔隙度的函数,具
有较宽的变化范围。
当孔隙度一定时,石
灰岩的 Q 值高于砂
岩的 Q 值。
② 吸收衰减
随流体饱和度增加
而增大。岩石含水
饱和度增加, Q
值降低。水饱和岩
石中的吸收系数大
于干燥或甲烷饱和
岩石中的吸收系数。
( 2 )吸收衰减信息与压力的关系
① 吸收系数随压力增加而减小 ( 品质因素 Q 值增大 ) 。在
低压下,吸收衰减增加较快;高压下,吸收衰减逐渐达到平衡。
② 不同流体饱和岩石的纵波与横波的品质因素是不同的。
对于水饱和岩石,无论在低压或是高压条件下,纵波 Qp 值
总是高于横波 Qs 值;在干燥或气饱和岩石中,恰与上述情况相
反。
此外,吸收衰减还受频率与温度的影响,当频率较高时 ( 大
于 100Hz) , Q 值随频率增高而变大。当地下温度超过 150℃ 时,
即深度超过 4500m 时,由于岩石热裂化衰减随温度发生剧烈变化,
Q 值急剧升高。
( 3 )吸收衰减信息与地层的关系
① 吸收系数与匀匀介质、层状介质的关系:在均质介质中,
特定频率的反射波的吸衰减与反射深度 ( 压力 ) 成正比,浅层反
射振幅大,深层振幅变小,不同频率的反射波的衰减也不同,高
频衰减快,低频衰减慢。因此,浅层存在高频成分多,深层保留
低频成分多。对于层状介质,吸收系数随每层有效吸收系数以及
反射波的主频而变化,层状介质有效吸收系数大,则衰减也大,
反之则小。
② 吸收衰减信息与薄层的关系:薄层情况下,由于薄层的相
长、相消干涉结果,使得吸收衰减较为复杂,一般称薄层吸收为
视吸收系数。当薄层厚度恰是“调谐”厚度时,反射波振幅高于
正常反射振幅的两倍以上,并出现主频升高现象,显然求取的视
吸收系数变小;当薄层为相消干涉时,也同样使得视吸收系数发
生变化。因此,正确地考虑视吸收衰减情况,对追踪薄层、认识
薄层及研究薄层含油气情况是有益的。
不同岩性地层的有效吸收系数
3 、吸收系数的应用实例
图为渤海湾的一条地震
剖面及其有效衰减吸收系数
剖面。图中从 CDP395 至
CDP490 位于 2.0 ~ 2.1 秒处
的 H 5~ H 6地层,有效衰
减吸收系数有明显增大,这
种现象已被位于 CDP426 和
CDP482 的两口井中的沙一段
白云岩所含油气证实。对于
H 3~ H 4层,有效衰减吸
收系数普遍偏大,这主要是
由高孔隙度砂岩所致,钻井
资料表明,这段地层为上东 原始偏移剖面 有效衰减吸收系数剖面

营组粉砂岩。
(六)时间因子

无论是寻找构造圈闭还是寻找地层圈闭,都与反射波的旅行
时间有关。例如,层间旅行时 t 变大、变小、甚至变为零,都反
映出可能有的油气储集层的变化情况。如果我们把所提取的动力
学信息与时间因子的变化所反映的构造 ( 断层、挠曲、尖灭和超
覆等地质现象 ) 结合起来,就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油气。随着地震
勘探精度的提高,勘探小幅度构造仍是今后勘探工作的重要任务
之一,那么时间信息仍是重要标志。
四、多种地震信息综合油气检测

多种地震信息综合油气检测包括多项信息综合分析和
多项信息综合评判。

多项信息综合分析是建立在统计基础上,首先通过各
种分析,完成多种信息的提取。例如,振幅分析,速度分析,
波形分析和频谱分析等。其次对众多信息进行估算并进行加
工处理,以多种显示形式和数据打印等输出结果。
多种信息的油气检测实例
五、 AVO 技术

AVO ( Amplitude Versus Offset )技术是继亮点技术之后


又一项利用振幅信息研究岩性,检测油气的重要技术,近几年发
展迅速,国内外都有取得很多成功的实例。

AVO 技术,就是利用 CDP 道集资料,分析反射波振幅随炮检


距(也即入射角)的变化规律,估算界面的弹性参数、分辨岩性
及孔隙充填物,进一步推断地层的岩性和含油气情况,直接寻找
有用矿藏的一种方法。
( 一 ) 、 基本思想

δ1
θ1
θ1

θ2

δ2
AVO 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Zeoppritz 方程及其简化的公

1 、 Zeoppritz 方程

式中 RPP 为纵波反射系数; RPS 为横波反射系数; TPP


为纵波透射系数; TSS 为横波透射系数。
反射 P 波 反射 P-SV 波

透射 P 波 透射 P-SV 波
反射 P 波 反射 P-SV 波

透射 P 波 透射 P-SV 波
反射 P 波 反射 P-SV 波

透射 P 波 透射 P-SV 波
反射 P 波 反射 P-SV 波

透射 P 波 透射 P-SV 波
反射 P 波 反射 P-SV 波

透射 P 波 透射 P-SV 波
正演:
不同的岩性参数组合对应于不同的 AVO 变化特征,利用
AVO 正演模型,分析已知的油、气、水和岩性的 AVO 特征,有
助于建立从实际地震记录中识别岩性和油气的特征规律,为定
性油气储层预测奠定基础。
反演:
振幅随炮检距(也即入射角)的变化本身隐含了岩性参数
的信息,利用 AVO 关系可以直接反演岩石的物性参数,进而利
用这些参数定量描述储层。
2.Aki 和 Richards 对 Zoeppritz 方程的简化

1 2 2  1  2 2 
R pp  1  4  p   2
 4 p
2  2 cos   

 p  2 2 2 cos  cos     2 2 2 cos  cos    


R ps   1  2  p  2     4 p  4  
2 cos            
3.Shuey 近似式

   2  2 2
R p  R0   A0 R0   sin   
 tan   sin  
 1     2

1     1
R0  
2 

    1   2 
2
    2   1     2  1     2  1
  
 1  1  1
  2  1   2    2 1   2     2  1   2 

 /  1
1  2 B 
A0  B  2 1  B   
 1
 / 
1    / 
三个近似独立的项之和:
( 1 )法线入射项:

 2  2  1 1 Z 2  Z1 Z 1 1    
R0       ln Z    
 2  2  1 1 Z 2  Z1 2 Z 2 2   

( 2 )式中入射角入射项( 0<<30 );这时的反射振幅与介质泊

松比有密切的关系,这个范围研究 AVO 的主要角度。


( 3 )广角反射项:仅与速度变化有关。
当 <30 ,第三项可以忽略,即:
   2 2
R p  R0   A0 R0   sin   P  G sin 
 1    
反射系数与近似成线性关系,其截距为法线入射时的反射系
数,斜率(梯度)与泊松比有关。
( 1 )在临界角之前, Shuey 近似公式与 Zoeppritz
方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 2 )入射角小于 30 度,入射角对反射系数影响不
大。
( 1 )图 A ,适当的入射角,上下泊松比几乎没有变化时,则振幅随入射角增加而减
少。
( 2 )图 B ,适当的入射角,当介质上下泊松比值降低时,初始值为正的反射振幅随

射角的增加首先减小,然后波前面发生极性倒转,振幅向负极性方向增加;反射

系数的初值为负时,振幅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 3 )图 C ,在适当的入射角范围内,当介质上下泊松比值增加时,初始值为正的反
4. 反射系数与入射角的关系

A B C
振幅随着入射角的增加而增大;反射系数的初值为负时,振幅随着入射角的增加
首先减小,然后波前面发生极性倒转,振幅向正极性方向增加。
( 4 )由三幅图中虚线的差别可以看出,图 A 表示泊松比值越
小,
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越明显;图 B 、 C 表示,介质上下

松比差值越大(即泊松比变化越大),振幅随入射角的
变化越明显。
( 5 )对比图 B 、 C 可知,当入射介质的泊松比大于反射介质

泊松比时,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反之,当
入射介质的泊松比小于反射介质的泊松比时,反射系数
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AVO 研究的地质基础  V /V   2
2
p s
泊松比与纵、横波速度比 Vp/Vs 
2 V / V   1
2
有密切的关系
 p

s

通过测量岩石纵向拉升和横向压缩的比值计算的泊松比通常
称为静态泊松比;而通过测量岩石的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由上述
公式计算的泊松比称为动态泊松比。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泊松比,而岩石的固结程度、孔隙度
以及空隙中的充填物都会影响岩石的泊松比值,由沉积岩的泊松比
测值可以得出下述几点重要的结论:
( 1 )未固结的浅层盐水饱和沉积岩往往具有非常高的泊松比
( 0.4 以上)。
( 2 )泊松比往往随着孔隙度的减小和沉积岩固结程度的提高
而减小。
( 3 )高孔隙度的盐水饱和砂岩往往具有较高的泊松比( 0.3-
0.4 )。
( 4 )气饱和高孔隙度砂岩往往具有低泊松比(比如 0.1 )。
根据以上结论可以总结出如下岩性参数表:

Vp Vp
岩石类型 岩石类型
(m/s) (m/s)

页岩 2030 0.4 20% 气砂岩 2133 0.120

干砂 2325 0.15-0.33 燧石 0.31

含水砂岩 2286 0.25-0.43 白云石 2400 0.30

90% 气砂 2088 0.100 2400 0.311


石灰岩

50% 气砂 2088 0.050 0.40


泊松比

含气砂岩 含油砂岩
深度

页岩或卤水砂岩
𝜎

含气砂岩模型 模型的反射系数与入射角关系
( 二 ) 、 AVO 显示方式

各种道集显示方式
( a ) AVO 异常,为提高信噪比做了部分叠加及平滑处理;
( b )以入射角为横坐标的 AVO 异常,每一道经过部分叠加
( c )入射角为横坐标的 AVO 异常,并用柱线长短表示振幅强
AVO 三维数据体及剖面
测区中 AVO 关系立体图
( 三 ) 、 AVO 属性叠加
基于 Shuey 近似
式    2  2 2
R p  R0   A0 R0   sin   
 tan   sin  
 1     2

反射振幅的线性拟合
2
𝑅(𝜃)=𝑃 + 𝐺• sin 𝜃
CMP 叠加剖面

P 波叠加剖面
沿测线每个 CMP 点计算 S= ( P-G ) /2 组成 S 波叠加
剖面

S 波叠加剖面

计算 PR=4* ( P+G ) /3 得到泊松比叠加剖面

泊松比叠加剖面
CMP 叠加剖面 P 波叠加剖面

S 波叠加剖面
六、薄层反射振幅信息的利用
薄层或薄互层问题一直是地球物理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很
多学者对此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应用工作。随着油气勘探
的逐渐深入,薄层的识别与解释变得越来越重要,但要求也越
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
6.1 薄层的定义
1956 年,前苏联地球物理学家古尔维奇考虑了薄层内多次
反射,导出了薄层的频率特性公式,揭示了薄层反射波波形复
杂变化的原因,但没有把薄层反射振幅与 Δh 的关系定量化;
1973 年, M.B. Widess 用楔形模型理论地震响应研究薄层
反射与 Δh 的关系,定义 Δh < λ/8 为薄层,但他没有发现调谐
厚度 ;
1975-1977 年, Lindsey , Nath , Meckle , Neidell 等
先后引入了调谐厚度的概念,并提出了估算薄层厚度的方法,
定义 Δh < λ/4 为薄层;
1982 年 Kallweit 利用可控震源的地震信息研究了薄层响
应的频谱后,提出地震分辨率的实际极限可用地震波的双程旅
行时表示为 Δt=1/ ( 1.4fu ),其中的 fu 为子波谱的上限频率。
6.2 薄层的意义
在沉积岩地区,地层剖面大多呈薄互层组合。在剖面对比
过程中,对薄层的对比主要采用“波组”、“波系”的对比方
法。相对地层而言,波组、波系是地震波在某一套薄互层之间
相互干涉叠加的总体结果,而不是特定的某一单个薄层的反射
波。
从理论上讲,地层的厚度只要在横向上存在一定的变化,
其地震响应也必然会有所变化,关键是如何掌握这种变化的特
点和规律。也就是说,在勘探与薄层砂体有关的油气藏时,如
何识别和解释薄层反射。了解并掌握薄层的运动学、动力学特
征有利于实际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
6.3 薄层反射特点的研究方法

讨论薄层反射特点的方法可以用求解波动方程的方法,这
是真正的动力学方法。考虑到地震勘探的实际情况,为使讨论
的问题简单明了,通常采用简便而实用的波动叠加法,即从波
动的叠加和干涉原理出发,通过分析薄层顶底界面的反射波叠
加后的特点来说明薄层的存在对反射波的影响。虽然并不是真
正的讨论波动方程问题的动力学方法,但是仍能得出薄层反射
波的一些主要动力学特点:振幅、频率、波形特征。
6.4 薄层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薄层的类型从其地质特点上可分为:韵律性薄层、递变型
薄层以及多个韵律性薄层的组合(即薄互层)三类。
( 1 )当薄层厚度 Δh=λ/4 时,出现调谐性波形幅度增大,薄
层的频率特性有极大值。相位为 0 ,反射波 t0 值不偏移;
( 2 )反射波强度随 Δh 的
减小而衰减的速度甚缓。当
Δh = λ/40 时,其振幅还有
单层界面上反射振幅的
30% , 无 振 幅 趋 于 0 的 趋
势;波形的相位具有超前特
性;
( 3 )频率特性相当于一个
带通滤波器;
( 4 )薄层的频率特性具有
韵律性薄层的频率特性
周期性。
6.4 薄层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设 Δh=10m, v2=4000m/s, v1=v3=2000m/s, ρ1= ρ2= ρ
3=2.3g/cm ;计算的薄层频率特性如 a 图所示;如果 v2=3000m/s
3

,当薄层厚度为 15m<Δh<45m ,薄层频率特性如 b 图所示。


说明薄层反射波压制了中频地震勘探中的某些频率成分;
如果采用不同的滤波档,可能得到不同厚度的薄层反射波。此
外,薄层厚度变化时,其频率特性有着明显的变化,这必然导
致薄层反射波的波形变化。
6.4 薄层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如果薄层厚度存在横向变化,其相应反射波的波形也会发
生横向上的明显变化,这为利用薄层反射波动力学特点研究薄
层提供了基本依据。
当薄层厚度为 7.5m<Δh<15m 时,韵律性薄层的通带变
宽,如图 c ;当薄层厚度为 Δh<7.5m 时,如图 d 所示。可
见:随着薄层厚度的减小,薄层的频率特性的通频带明显变
宽,其顶底反射波的频谱可能会向高频方向移动。
6.4 薄层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递变型薄层
递变型薄层的波阻抗介于上下介质的波阻抗之间,如
水进时期沉积或水退时期沉积。它的主要特点是:
( 1 )当薄层厚度为 Δh=λ/4 时,反射波振幅为极小,此类薄
层的频率特性有极小值。相位特性有突变,反射波极性发生转
换;
( 2 ) 当 薄 层 厚 度 为
Δh<λ/4 时, Q(f) 值增大,
逐渐过渡到薄层的上下界面
合并的单界面状态,相位特
性由滞后恢复到 0 ;
( 3 )在 0-0.5 范 围内 ,其
频率特性相当于一个低通滤
波器。随 Δh 的增加,主频
朝低频方向移动;
( 4 )以 1 为周期。
6.4 薄层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多个韵律性薄层的组合
砂泥岩互层是典型的多个韵律性薄层的组合,可将薄
互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 1 )单层厚度达 1m 以上的多个薄互层也可形成较强
的反射波;
( 2 )当反射系数 |k|<=0.1 时,反射波振幅谱为多个峰
值谱。这是薄互层的一个显著特点,借此可鉴别薄互层。
( 3 )薄互层组内的物性差异、层数及反射系数数值
的变化对反射波特性有明显影响。反射系数或物性差异决定了
反射波的幅度大小,层数的增加使 Q ( f )主极值区变窄、次
极值个数增多。
( 4 )薄互层组的顶底界面是决定该薄互层组反射特征
的主要因素。
6.5 振幅与储层厚度的关系
在研究薄层反射的振幅
特征方面,怀德斯进行了很
有意义的工作。假设有 1 个
薄层夹于均匀层中,并认为
薄层顶底的反射波形相同、
振幅一样,只存在时差。用
1 个零相位子波制作其自激
自收剖面,对应的薄层厚度
从 λ 到 λ/40, 即相当于薄层
顶底反射波的时差从 2T 到
T/20 。 λ 和 T 分别为子波
的波长和视周期。
6.5 振幅与储层厚度的关系

经推导可得: 𝐴d =2 𝐴sin ( 2 𝜋 b /𝑣𝑇 )


当很小时,可近似认为 sin (2𝜋 b/𝑣𝑇  )=2𝜋 b/𝑣𝑇

上式给出了在一定的简化条件下,薄层反射振幅与薄层厚
度 b 、顶底单个反射振幅 A 以及波长 λ 之间的简明关系。
6.5 振幅与储层厚度的关系
( 1 )当地层厚度相当于 1 个波
长或者更大时,地层的顶底反射
可以分开,但极性相反;
( 2 )若地层厚度进一步减小,
2 个反射波开始重叠形成 1 个复
合波,每个反射独立的信息越来
越少,顶底反射波合成的信息越
来越多。当厚度为 λ/4 ,合成振
幅达到最大,这就是所谓的调谐
厚度。
( 3 )当地层厚度小于 λ/8 时,
薄层顶底反射波合成信息占据优
势,而单独界面的反射信息几乎
为 0. 此时合成振幅变小,周期
( 四 ) 、 AVO 资料的解释

AVO 资料的分析解释主要集中在识别真、假亮点,
估求弹性参数,进而分辨岩性和预测气藏等几个方面。
1 、亮点识别
“ 亮点”可能是存在油气的标志,这种亮点称为“真亮
点”,但有些亮点并不是 油气聚集造成的,一些非含气的高
速或低速层 ( 如灰岩、火成岩或煤等 ) 也会造成强振幅异常,
在剖面上成为“亮点”,这些亮点称为“假亮点”。识别真假
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含气砂岩的泊松比很低,造成 AVO 正异常,即振幅随炮


检距的增大而变强。其它一些高速或低速岩层没有这种特性,
如煤、石灰岩、白云岩等的泊松比都相当高,不会出现 AVO 正
异常。利用 AVO 来判别亮点真假可以用在出现明显地震亮点的
勘探区,减小勘探风险,节约费用 。
振幅强 振幅强 振幅弱 振幅强

振幅强 振幅强 振幅强 振幅强


取自国外某大
气田上的 24 次
叠加地震剖面

储集层为白垩纪深海
扇沉积,具有
2.8956m 的净产层

砂岩储集层在
2042.16m 深处,对应
的强振幅在 1.75s
具有振幅随炮检距
增加而明显增强的
特征

具有振幅随炮检距增
加而明显增强的特征

C 位置处的振幅随炮
检距的增加而减少,
表明 C 附近无气
2. 弹性参数的估求

采用正演模拟和广义反演求解技术,由 AVO 资料中估求出


弹性参数(主要是泊松比或纵横波速 度比)是 AVO 资料解释
的重要内容。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解释结果设计模型,应用某一正演方法
计算该模型上包含炮检距因素的合成记录道集或剖面,分别定
量提取合成记录上及实际记录上振幅随炮检距变化量并进行比
较,修改模型参数反复进行计算、比较,直至达到数据拟合精
度为止,此时的模型参数即为要求的弹性参数。一种比较简单
而常用的方法是利用 Shuey 近似式进行计算、比较。
正、反演拟合流程图
3. 分辨岩性
一旦估求出了弹性参数,分辨岩性也就比较容易了。由于岩
性与弹性参数并不是简单的一一 对应关系。因此,单纯依靠哪一
种弹性参数来确定岩性都是很不可靠的,只有利用多种弹性参数
综合分析才能得到较为正确的结果。
一个简便的方法是根据估求出的弹性参数给出几种 参数的
交互图,在交互图上可以清楚地划分岩性分类范围。
图是泊松比和纵波速度的交互图。由图可知,灰岩的泊松比
比页岩小,但又与干砂、水砂等相等,只是纵波速度显 著增大。
故只有利用纵波速度和泊松比两个弹性参数才能较有把握地分辨
出碳酸盐岩。
P 波速度( km/
s)
泊松比和 P 波速度交会图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