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主题 0 走进地理学

中文术语 主要功能 简单理解 应用案例


天气预报、海洋石油泄露
RS 从空中监测地表物体、
遥感 有什么 污染监测、森林火灾 灾
Remote Sensing 获 取数据
情监测、耕地面积统计
GNNS 板块移动的监测、大气成
提供全天候、全球性的
Global 全球导航卫星 分的测定、珠穆朗玛 峰
定 位服务(经度、纬 在哪里
Navigation 系统 的高度测量、考察时或开
Satellite System 度、海 拔高度)
车时的准确定位
GIS 灾害破坏程度的评估、救
对地表的各类信息进行 为什么
Geographic 灾路线的选择、绘制 电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 有何联系
Information 子地图、驾车出行路线的
System 并 且呈现处理结果。 怎么利用
选择

主题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1. 最基本天体是恒星、星云,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称为可观测宇宙。
2. 天体特征
天体 举例 形状 基本特征
恒星 太阳 球体 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行发光发热;球状
星云 猎户座星云 云雾状 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成云雾状 (和恒星比较,星云由质量大,
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
行星 地球 球体 绕恒星运动;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能清除其轨道
周围物体
卫星 月球 / 绕行星运动
彗星 哈雷彗星 拖着长尾 彗核由冰物质构成,靠近太阳时,冰物质挥发,形成彗尾
流星体 / 固体小块 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光迹;未烧尽的流星体,称为陨星
3. 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月系

可观测宇宙 太阳系

银河系 太阳系内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内其他恒星系

4. 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为:水、金、地、火、木、土、天 、海;太阳系小行星带位于火星、木星
轨道之间;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公转自西向东) ;近圆性
5. 八大行星分类
包括 特点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质量小、体积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质量大、体积大,平均密度小,由氢、氦、氖等构成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离太阳远

6. 太阳的外部结构
位置 名称 颜色 厚度 温度 亮度 太阳活动 周期
里 光球 肉眼可见 薄 低 亮 太阳黑子(主要标志)
色球 玫瑰色 耀斑(主要标志)、日珥 11 年
外 日冕 银白色 厚 高 暗 太阳风

1
1.黑子和耀斑增多时,抛出的大量高能带点粒子流,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太阳活动对
2.使全球的天气和气候产生异常;
地球环境的
3.扰乱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
影响:
4.极光

7. 地球上由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
(1)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表面的温度适中
(2)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地球有大气层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昼夜更替和季节轮回的节奏适中
(4)地球处于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主题 2 地球的圈层结构
1. 地震波

类型 传播速度 特点 感受 能通过的介质 共性
纵波 传播方向与振动
较快 上下颠簸 固体、液体和气体
(P 波) 方向一致 地震波在介质改变时传
横波 传播方向与振动 播速度会发生变化
较慢 左右摇晃 只能通过固体
(S 波) 方向垂直

2. 地球内部圈层
界面 位置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莫霍面 地下平均 33km 处
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
(C) (大陆部分)
古登堡面 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地下约 2900km 处
(D) 横波完全消失

圈层名称 特 征
地壳 1.上层为硅铝层(花岗岩),下层为硅镁层(玄武岩) ,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H) 2.地壳厚度不均,平均厚度约 17km,地壳最厚处为青藏高原,最薄处为马里亚纳海沟。
地幔 1.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软化,呈熔融态,是岩浆的发源地;
(G) 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
地核 1.外核,熔融态,由铁、镍等元素组成;
(E&F) 2.内核,固态,由铁镍合金组成。

3. 地球外部圈层
圈层 概念 地理意义
1.调节地球的温度;2.拦截流星体;3.吸收紫外线和
大气圈 由连续的大气组成
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流。
1.调节气候,净化大气;2.塑造地表形态;3.孕育生
水圈 以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式存在
物。
1.参与对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改造,对地表物质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循环、能量转换具有特殊作用;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系统。

主题 3 地球的演化过程
1. 地质年代的划分依据:地层和地层中保存的动植物化石。
2. 相对地质年代:各地质事件的先后或早晚关系,主要依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和地壳运动的阶段来划
分。
绝对地质年代: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运用同位素年龄测定方法获得。

2
3. 地球的演化史
生物进化
宙 代 距今年代 纪 陆地演变 其他特点
植物 动物

古 / 46 亿年 / 无任何生命迹象 火山活动频繁 /

原始生命 岩浆活动与火山喷发剧烈
太 太
古 古 40 亿年 / 原始藻类和细菌 原始陆壳 氧气增多
宙 代
蓝藻和绿藻 小规模的陆地
“海生藻类时代” 丰富的铁
元 元 火山活动与地壳运动
原核生物和单细胞生物 矿;
古 古 25 亿年 /
大气中形成
宙 代 古陆地(原始大陆)
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臭氧层
寒武纪
水生菌藻 海生无脊椎
奥陶纪
古 类
志留纪 重要的成煤
生 5.41 亿年 鱼类 联合古陆(泛大陆)
泥盆纪 时期

石炭纪 蕨类植物
两栖类
显 二叠纪
生 中 三叠纪 环太平洋构造运动,形成 重要的成煤
宙 生 2.52 亿年 侏罗纪 裸子植物 爬行类 高大山系,我国大陆轮廓 时期与石油
代 白垩纪 基本形成 生成时期
古近纪 重要的石油

新近纪 “喜马拉雅运动”
,形成 生成时期;
生 0.66 亿年 被子植物 哺乳类
了今天的海陆分布格局 发生大规模
代 第四纪
冰期

主题 4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 大气的组成
大气组成 体积 作用
干 氮气 N2 78%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洁 氧气 O2 21% 生物呼吸的重要物质,氧化作用。
空 二氧化碳 CO2 0.033%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气 臭氧 O3 微量 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水汽 微量 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大气温度。
微小尘埃 微量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
2. 大气的垂直分层

气流 与人类活动
大气分层 名称 热源 气温变化
运动 的关系
随高度上升,温度
散逸层
散逸层 略有升高
产生极光;
热 层 电离状态的气体吸收 随高度上升,温度 平流
热层 反射无线电
太阳紫外线辐射 升高 运动
短波通讯
中间层
底部臭氧层吸收紫外 随高度上升,温度 对流
中间层 有夜光云
平流层
线辐射 降低 运动
顶部臭氧层吸收紫外 随高度上升,温度 平流 适合飞机高
对流层 平流层
线辐射 升高 运动 空飞行
随高度上升
对流 天气现象复
对流层 吸收地面辐射 1000m,温度下降
运动 杂
6.5℃;
3. 对流层高度变化规律:同一季节,赤道地区厚,两极地区薄;同一地区,夏季厚,冬季薄。
(对流层
的热源,来自地面辐射)
4. 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水汽、尘埃多,对流运动明显。
平流层适合飞机高空飞行的原因:水汽、尘埃少,大气能见度好;平流运动为主,空气较为稳定。
5. 逆温层:在对流层中,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冷却降温,与地面接近的大气层冷却降
温最剧烈,而上层的空气冷却降温相对缓慢。因此,低层大气产生“上热下冷”的逆温现象,形成逆
温层。
6. 逆温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大气稳定,对流作用不易发生,近地面风力微弱,水汽、悬浮颗粒、各种
有害气体聚集在逆温层下方的大气中,使空气质量下降,造成大气污染。

主题 5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运动
1.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按波长的分布,小于 0.4 微米的为紫外线区,0.4 到 0.76 微米之间的为可见
光区,大于 0.76 微米的为红外线区。
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没有选择性,所以反射光呈白色;
大气反射作用
(2)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大气中尘埃颗粒越大,反射能力越强。
(1)具有选择性;
大气吸收作用 (2)臭氧层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
外线。
(1)具有选择性,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
大气散射作用 (2)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最易被大气分子散射,使得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当大气
中水汽和尘埃较多时,各种波长的光都会被散射,天空呈灰白色。

4
3.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
(1)地面吸热→地面升温→地面向外发出辐射
(2)大气吸热→大气升温
(3)大气向外发出辐射→地面升温
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向外辐射时,大部分射向地面形成的辐射。一定程
度上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能量。

4.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冷热地区之间空气的垂直升降运动与水平运动(风)共同构成热力环
流。

5. 常见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6. 大气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风主要受三个力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其中要注意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

主题 6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运动
1. 常见的气象灾害
灾害名称 概 念 主要影响地区 防灾减灾措施
夏秋季节,西北太平洋热
带或副热带洋面(北纬
(1)加强台风监测与预报;
台风 5°~20°)上的一种巨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2)制定和采取应急措施。
型大气漩涡,往往带来强
风、暴雨等灾害。

5
(1)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
降水量大,沿海地区更是常受
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洪 (1)利用遥感 RS 技术,实
因强降雨、季节性冰雪融 水”; 时监测雨情、水情、灾情,
洪 化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 (2)西部非季风区:夏季气 进行灾情监测和灾情评估;
水 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水位 温升高,高山上的冰雪融化引 (2)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迅猛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起“融雪洪水”; GNNS 对洪涝流域内的大坝进

(3)山区:常发生“山洪”; 行精准、实时的安全监测。
(4)北方地区:一些河流还
会因冰凌而引发“凌汛”。
因长期大雨或暴雨,短时 (1)修建水库和分洪区,加

间排水不及时,造成淹 地势低洼地区 固堤坝,疏通河道;

没、渍水的现象。 (2)建立防灾政策与法规。

2. 台风结构示意图

台风眼区 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天气

云墙区 狂风呼啸、大雨如注

螺旋雨带 阵雨大风

台风之利:缓解旱情与酷暑
台风之弊:(1)强风暴雨,破坏性大;
(2)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主题 7 自然界的水循环
1. 水圈构成以海洋水为主体;淡水的主体是冰川和永久积雪。
2. 水循环的环节(见右图)

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和重力;
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
其中海陆间循环最为重要。
3. 人类活动影响最多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通过修
建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通过跨流域调水,调
节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4. 水循环的意义是:
(1)是联系地球各圈层的纽带,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联系起来。
(2)调节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全球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
(3)雕塑家,塑造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4)传送带,地表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载体。
(5)对水体进行自我更新。

6
主题 8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1. 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

海水性质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产生的影响


(1)水平方向:从
低纬度向高纬度递
减,等温线大致与 (1)利用海水温差
纬线平行。 发电;
(2)垂直方向:随 (2)影响海洋生物
着深度的增加呈不 的生长发育和空间
海水温度 太阳辐射
均匀递减趋势,上 分布;
层温度变化快,越 (3)引起台风、洪
向深处温度变化越 涝、干旱等气象灾
慢,水温越趋于稳 害。
定。
(3)时间:夏季高于冬季,白天高于夜间。
(1)获取海盐、
(1)水平方向:从
钾、镁、溴等元
副热带海区分别向
素;
两侧递减,呈马鞍
降水量、 (2)提取淡水;
形分布。
蒸发量、 (3)利用海水盐度
海水盐度 入海径流、 差进行发电;

(2)垂直方向:中
海区封闭度、 4)当出现咸潮入侵
低纬海区,随着深
结冰期 或海水倒灌时,会
度增加而降低,高
给沿岸生态系统以
纬区海区,随深度
及人类生产生活造
增加而升高。
成严重危害。

(1)水平方向:表 (1)影响海水运动
层海水的密度随纬 和海冰的形成;
度的增高而增大。 (2)影响海洋生物
盐度、 的生存环境;
(2)垂直方向:随
海水密度 温度、 (3)改变轮船的吃
着深度的增加,呈
压力等 水深度:海水密度
不均匀的递增趋
大,吃水深度浅;
势,上层密度变化
海水密度小,吃水
快,越向深处变化
深度深。
越慢。

2.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
,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

3. 副热带海区盐度高的原因:副热带海区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此盐度高。

赤道地区盐度较低的原因:赤道海区虽然温度高,蒸发强烈,但降水量也大,所以盐度低于副热带海区。

4. 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

7
表现形式 概念 产生的影响

(1)风吹过海面,并将能量传递
风浪 给水体时形成的现象;
(2)风速
(1)重要的清洁能源,可用于发电,但稳
越大,风浪的规模、能量越大。
定性差;
波浪 强风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
风暴潮 (2)塑造海岸地貌;
急剧升降的现象。
(3)影响航运和海洋作业。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海水
海啸
波动的现象。

定义: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1)航运、捕鱼、晒盐、养殖;

周期:一天有两次海水涨落,间隔时间为 12 (2)旅游资源;
潮汐 小时 25 分; (3)潮汐能(特点:清洁、可再生,发电
成因:
(主因)月球引潮力,
(辅因)太阳引 量稳定、建设方便)

潮力。 (4)带来咸潮入侵和泥沙淤积。

(1)全球热量平衡: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
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定义:表层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 (2)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
做大规模的流动; 湿;
洋流 分类:按温度分,分为暖流、寒流; (3)渔场分布:暖寒流交汇处形成渔场,
按成因分,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 如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偿流。 涌升流流经形成的渔场,如秘鲁渔场;

(4)航海:顺洋流航行省时省力,逆洋流
航行耗时耗力。

5. 大潮和小潮

图示 名称 农历 月相 成因

初一 新月
日地月呈一直线,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
大潮
力相互叠加,形成大潮。
十五 满月

初七、初八 上弦月
日地月相互垂直,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
小潮
力相互削弱,形成小潮。
廿二、廿三 下弦月

6. 暖寒流判读

判读诀窍:
凸出即流向,
冷处来为寒,
热处来为暖。

南半球寒流 北半球暖流

8
主题 9 常见的海洋灾害
1. 常见的海洋灾害:

灾害类型 形成条件 防御措施

(1)台风; (1)工程措施:修建、加固海堤;
风暴潮 (2)海岸或海湾呈喇叭 (2)非工程措施:修建监测体系;建设预报预警系统;加强
状,海底地势平缓。 保护珊瑚礁、红树林等。
海啸 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 (1)加强监测与预报;
原因引起 (2)宣传教育,提升防灾意识。
(1)对已发生赤潮的海区,进行治理;
赤潮 2. 海水富营养化 (2)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控制氮、磷和有机物的排放,避免
富营养化;
(3)科学开展海水养殖,避免养殖废水污染海区。

主题 10 主要地貌类型
1. 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通过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使地表起伏不平;
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重力能,使地表趋于平坦。
2. 流水地貌
What Where 分布地区
Why 成因 hoW 如何利用治理
地貌类型 游段 地貌形态 地形特征
V 型峡谷和瀑布 高差大,水流急 下蚀作用
流出山口,进入 开发水能
上游
冲积扇 平底,高差骤 堆积作用 涵养水源

减,流速减缓

侧蚀作用
地 曲流
中游 河道宽阔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防治水患

河漫滩 堆积作用
河床平缓 发展航运
下游 三角洲 堆积作用
工农业生产

3. 喀斯特地貌
hoW
Where 分布地区 Why 成因
What 如何利用治理
地貌类型 分布在石灰岩地区, 溶蚀洼地、溶洞等地貌
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各省区(云贵高原) 特征的成因
利处:
区域 地貌特征 溶蚀作用;
旅游科研价值大
石灰岩 CaCO3

遇水溶蚀为 Ca(HCO3)2
斯 石芽、石林、溶蚀洼地、溶蚀盆
地表 石笋、石钟乳等地貌特
特 地、落水洞、峰林、孤峰等
弊处:
地 征的成因
土层薄,肥力低;
貌 沉积作用;
农业发展困难;工
地下 溶洞、石笋、石钟乳、石柱 Ca(HCO3)2 因环境变化,
程建设困难。
分解成 CaCO3 沉积

9
4. 风成地貌
What hoW
Where 分布地区 Why 成因
地貌类型 如何利用治理
风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地貌形态的成因:
成 主要分布在 风力侵蚀作用 防风固沙
地 干旱和沙漠地区 沙丘等地貌形态的成因: 植树种草
貌 风力堆积作用

5. 黄土地貌
Where 分布地区
What Why 成因
分布在中纬度半干旱地区,
地貌类型
我国典型分布区为黄土高原。
基本地形 地形特征
塬 范围较广,顶部平坦的残 深厚黄土层的成因:风力堆积作用
留黄土高原面
墚 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黄 沟壑纵横的成因:流水侵蚀作用
峁 孤立的黄土丘

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的原因 hoW 如何利用治理

貌 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 利:
自然原因 (1)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养分,利于农
秋季,多暴雨
业发展;(2)直立性好,适合修建窑洞。
人为原因 过度开垦,植被覆盖率低 弊:
土质疏松,易水土流失;应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主题 11 土壤与植被
1. 土壤成分
成分 比例 说明
矿物质 45% 岩石风化物,决定土壤的颜色
有机质 5% 衡量肥力高低,决定土壤黑色深浅
空气 /
比例不固定
水 /
土壤生物 / 分解有机质

2. 土壤质地
土壤类型 物质组成 颗粒间隙 通风透气 排水持水 用途
砂质土 砂粒为主 大 好 排水性好 适宜耐旱植物耕种
壤质土 砂、粉、黏粒比例适中 利于耕种
黏质土 黏粒为主 小 差 持水性好 不利于耕种

3. 土壤剖面
有机质

腐殖质

淋 溶

淀 积

母 质

10
4. 成土因素

5. 主要植被类型

森 林 草 原 荒 漠 苔 原

热 带 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 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荒漠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草原 亚热带荒漠

温 带 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寒 带 苔原

6. 森林植被比较
类型 植被特征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刚果盆地、马
层次复杂,树种繁多,
热带雨林 来、印尼群岛、亚马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炎热多雨
热 植物种类极丰富。
孙平原

主要生物种类与热带雨
林相近,但数量不及热 全年炎热,雨
带 热带季雨林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热带季风气候
带雨林。有季相变化, 季、旱季明显
旱季多数树种落叶。

叶片一般呈椭圆形,表 亚热带地区大陆东
亚热带 亚热带 夏季炎热多雨,
面光泽无茸毛,植物种 岸,在我国分布面积
常绿阔叶林 最大、发育最典型 季风气候 冬季温暖少雨
类比热带雨林少。

叶子坚硬,表面有蜡 亚热带地区大陆西 夏季炎热干燥,


亚热带
温 层、茸毛,具有旱生特 岸,地中海沿岸最典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暖湿润
常绿硬叶林 征,丛林结构简单。 型

温带 冬季落叶,夏季葱绿, 温带地区大陆东、西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



落叶阔叶林 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两岸 温带海洋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叶子针状,以耐
寒、耐旱的松、柏类树 亚寒带 夏季凉爽湿润,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高纬度地区
种为主 针叶林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11
7. 植被与自然环境

主题 12 常见的地质灾害
1. 滑坡和泥石流
对比项 滑坡 泥石流
地形地势 地势起伏较大,土体、岩体疏松

植被覆盖 过度开发,植被覆盖率低
发生位置 陡峭斜坡 山区沟谷
异 斜坡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构造物
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
直观现象 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做整
的突发性洪流。
体或分散下滑的现象。

2. 地震要素
(1)地震的基本要素有:
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横波、纵波。
(2)震级:表示地震本身的强度。
(3)烈度: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烈度相等的各点连线,称为等
震线。
(4)影响烈度的因素有:
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
(5)一次地震只有 1 个震级,多个烈度。
(6)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
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地带,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3. 地震波
类型 传播速度 特点 感受 能通过的介质 共性
纵波 传播方向与振动
较快 上下颠簸 固体、液体和气体
(P 波) 方向一致 地震波在介质改变时传
横波 传播方向与振动 播速度会发生变化
较慢 左右摇晃 只能通过固体
(S 波) 方向垂直

12
主题 1 人口分布
1. 衡量人口疏密的重要指标:人口密度。
2.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
3.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方面:
沿海、地形平坦、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或半湿润区,人口
分布稠密。
(2)社会经济因素方面:
经济发达、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分布稠密。
4. 我国人口分布:
以黑河-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为界,
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主题 2 人口迁移
1. 知识图谱

2.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 经济因素: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迁入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区;
(2) 政治因素:
战争,会导致迁居国外或成为难民;
(3)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分歧、部族冲突,会造成人口迁移;
(4) 生态环境因素: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引发人口迁移。

13
3. 国际人口迁移
阶段 人口迁移的特点
早期 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国际人口迁移的规模不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业贸易的活跃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从
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
欧洲到达亚洲和美洲的东西方航线的开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国际人口迁

移。
国际人口迁移以大规模的跨洲迁移为主;
19 世纪中期至第二次 由欧洲流向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世界大战前 由非洲流向美洲;
由亚洲流向其他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国际人口迁移规模缩小;
20 世纪 70 年代 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4. 国内人口迁移
阶段 人口迁移的方向
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支援“三线”建设,
改革开放以前
人口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迁移。
改革开放以后 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人口从农村向城镇、从中西部向沿海地区迁移。

5. 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经济 政治 社会 生态环境

因素 因素 因素 因素

不利
推力 贫困 战争 宗教分歧 自然灾害
因素

有利 教育医疗
拉力 收入高 和平 环境优美
因素 资源丰富
6. 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人口迁入地的影响(如上海、广东)

① 利:增加城市社会的活力,促进消费;引进人才、增加劳动力;

② 弊:对城市建设、交通、治安、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增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难度。

(2)对人口迁出地的影响(如四川、河南)

① 利:缓解了地区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 加强了地区之间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

系;增加了地区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 弊:减少了消费;农业受影响,妇老农业;人才与劳动力流失;造成一些教育、家庭问题

(如留守儿童问题等)

14
主题 3 人口合理容量
1. 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
2. 衡量人口自然增长的三个基本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3. 人口发展四个阶段:

阶段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规模 增长速度

工业化之前 高 高 低 小 低增长

工业化初期 高 快速下降 上升 迅速扩大 高增长

工业化中后期 快速下降 缓慢下降 下降 扩大速度趋缓 增长率下降

趋于稳定 低增长,甚至零增
后工业化时期 低 低 低
或略有缩小 长或负增长

4. 人口构成包括: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职业构成和文化构成。
5. 常用年龄分组:
0~14 岁为少年儿童,15~64 岁为劳动人口,65 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
6. 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7%,严重老龄化:老年人口≥10%
7. 人口金字塔:

人口
金字塔图

金字塔
增长型 稳定型 缩减型
类型

国家类型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少年儿童和劳动人口比重大,人口 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人口特点
规模扩大 人口规模趋于稳定或缩减

15
引发的 就业竞争激烈,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社会问题 教育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 消费需求不旺等

政策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鼓励生育,引进移民

8. 资源环境承载力:
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和稳定的对外
联系条件下,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规模。它反映了人类
社会社会活动和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程度。
9.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首要因素)
、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开放程度,消费水平(负相关)

10.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是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容纳的
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不仅强调人口的物质需求,还要考虑人口的精神需要和未来
发展的可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主题 4 城乡空间
1. 地租,即土地租金,与土地利用效益成正比。
2. 影响地租的主要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性。
3. 土地利用同心环结构:
空间 距市 交通 土地 土地
地租
位置 中心 便捷性 利用效益 利用类型
市中心 近 方便 高 高 商业用地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郊区 远 不便 低 低 农业用地

4. 城镇和乡村的空间结构比较:
人口
地域 空间结构
规模 类型
空间分异:复杂

以非农业人 按土地利用类型的功能区划分:
城镇 较大
口为主 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生态保育区;
按土地利用强度划分: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
空间分异:简单

以农业人口 按农业生产方式划分:
乡村 较小
为主 农业村、林业村、牧业村、渔业村。
在传统农业村中,聚落和田园是最基本的空间单元。

5.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 提高资源效率;(2)优化人居环境;
(3)促进社会和谐。

16
主题 5 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
1. 地域文化:
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和自然环境中,人类长期生产生活创造出来的,具
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
2. 地域文化分类:
分为物质文化(例如民族服饰、地方饮食、传统建筑、乡村聚落等)和
非物质文化(例如方言、曲艺、风俗礼仪、宗教、哲学、价值观念等)

3. 中国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区 自然地理环境 物质文化 非物质


编号 名称 气候类型 地形 (传统民居) 文化
东北黑土 二人转、萨满
① 温带季风气候 东北平原 泥瓦房
文化 教

华北平原 京剧、评剧、
② 温带季风气候 华北平原 四合院
文化 儒家思想

江南水乡 长江中下游 江南丝竹、评


③ 亚热带季风气候 白墙黑瓦楼房
文化 平原 弹、越剧

华南沿海 热带季风与亚热带季 崇拜海神、信


④ 丘陵与平原 土楼、骑楼
文化 风气候 封妈祖

内蒙古草原 马头琴、那达
⑤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内蒙古高原 蒙古包
文化 慕节庆
黄土高原 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
⑥ 黄土高原 窑洞 秦腔、信天游
文化 大陆性气候过渡

四川盆地
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川盆地 吊脚楼 川剧
文化
云贵高原 热带季风与亚热带季 民族歌舞、泼
⑧ 云贵高原 竹楼、鼓楼
文化 风气候 水节

便于通风和晾晒的
新疆荒漠-绿 民族歌舞、伊
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山地与盆地 平顶房(阿以旺)

洲文化 斯兰教
毡房
青藏高原 高原民歌、藏
⑩ 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 石砌碉房
文化 传佛教

17
4. 城乡景观作为地域文化景观的典型代表,即依托于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也承载着一定的地域文化观
念。
5. 传统民居在自然环境、材料技术和文化观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成为地域特色鲜明的城乡景观类
型。

主题 6 城镇化
1.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的过程。
2. 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通常使用它来衡量城镇化水平。
3. 目前世界城镇化的主要特点:
(1)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
(2)大城市越来越多;
(3)城镇发展在地域上出现连片趋势,形成城市群;
(4)城市化重心发生转移,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4. 世界六大城市群:
(1)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2)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
(3)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4)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
(5)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6)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5. 中国四大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6.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形成条件:
①地理位置:沿江靠海,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
②自然条件:地处平坦肥沃的冲积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
③ 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悠久,自古为鱼米之乡,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18
7. 城镇化的不同阶段及其表现:
阶段 城镇化率 主要特点 主导产业
(1)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
起步发展
10%~30% (2)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少; 传统农业
阶段
(3)城镇化速度缓慢。
(1)农业生产力进步显著,释放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
快速发展 力;
30%~70% 第二产业
阶段 (2)工业化进程明显加速,第三产业比重也持续上升;
(3)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多。
(1)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化为城镇就业人口,城乡之
间的人口流动趋于平衡,整体上实现了农业和工业的现
代化;
稳定发展 第三产业
70%~90% (2)技术进步释放出工业劳动力,与此同时,城镇服务
阶段 高科技产业
消费需求仍在持续增长,使得城镇内部人口由第二产业
向第三产业转移;
(3)城镇化率增速趋缓或停滞。

8. 城镇化的不同阶段:中心城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

中心城区城市化 郊区化 逆城市化

相同点 城市化发展到不同阶段,早期、中期、后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迁移方向 农村、周围→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郊区 城市→乡村、小城镇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 城市人口减少,乡村人口增


人口变化
口减少,乡村人口减少 加

生产力发展,工业化 中心城区环境恶化,中心城 城乡差异缩小,交通改善,


原因
区改造。 汽车普及,家庭办公。

青浦、闵行→上海中心区 静安区、黄浦区→嘉定区、 上海→嘉兴、昆山


举例
闵行区

9. 城镇化的利弊
(1)利:集约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带动乡村发展。
(2)弊:城市问题(如住房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治安恶化)
乡村问题(如人群老弱化,村庄空废化、水土污损化)

主题 7 农业区位
1. 农业区位因素与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 影 响

自 热量决定农作物生长期、熟制
气候 热量
然 * 热带一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两熟,温带寒温带一年一熟

19
因 水分决定农业生产方式
素 水分 *湿润区~水田农业,半湿润区~旱作农业
半干旱区~畜牧业,干旱但有水源地区~绿洲灌溉农业
江南丘陵地区的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
土壤
为保持土壤肥力,农业生产中可采用休耕、轮作等方式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
地形 丘陵,适合发展果园、茶园、梯田农业;
山地,坡度大,易水土流失,适合发展林业。
临近河流,靠近水源,便于灌溉,发展种植业;
水资源
近海海区,可发展渔业养殖
农业科技,可以减轻对自然条件的依赖。
农业科技 温室大棚,可以减少对热量的依赖;
滴灌技术,可以减少对降水量的依赖。
社 市场需求引导着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和布局;
会 市场需求
*城郊农业,适应市场需求,以生产鲜活农副产品的商业型农业。

发达的交通运输,使农业区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因 交通运输 促进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素 对农业生产地域分工和实现农业专业化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少,对劳动力
劳动力
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政策 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2. 美国乳畜带的区位分析:
(1)气候冷湿,无霜期短,适合多汁牧草生长;
自然因素 (2)河湖众多,地形破碎,不适合大型机械化操作;
(3)土层薄,坡度大,不适合发展畜牧业,适合发展种植业。
(1)地处五大湖城市群和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消费市场大;
社会经济
(2)农业科技和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素质高;
因素
(3)水路、公路、铁路衔接,交通发达。

3.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的:
自然因素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因素的可变性较强,如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市场需求等。

20
主题 8 工业区位
1. 工业区位因素与影响:
① 资源条件: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

② 环境条件:对环境要求高的工业,污染工业(主导风向下风、河流下游)

③ 交通运输条件: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沿江、沿海、

④ 市场条件:市场规模,消费能力,改善交通,拓宽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⑤ 劳动力条件: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的价格和劳动力素质

⑥ 科学技术条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⑦ 集聚条件:工业集中布置,可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

能源消耗等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⑧ 土地价格:厂房、仓库等占地面积大的工业,多选择城市郊区,地价较便宜。

2. 环境因素:
(1)废水:布局在河流下游;
(2)废渣: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废气:
(单一风向)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季风气候)垂直于盛行风的郊外。
3.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工业类型 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代表部门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制成产品后重量大大减 甜菜、甘蔗制糖,水果、水产品
原料主导型
轻)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损毁等) 加工、低品位炼铁等

能耗大的工业,一般要求接近能源供应地(特别是丰 有色金属冶金(炼铝、炼铜、合
能源主导型
富廉价的水电基地吸引力很大) 金等)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箱包、制
劳动力主导型 需要大量劳动力,应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力的地区
鞋、手工艺品等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一般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机
技术主导型
要求环境优美,临近高速公路与航空港 械等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重量、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 家具、印刷、啤酒、食品、石化
市场主导型
加)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损毁等) 厂、石油冶炼厂等

4. 钢铁工业的布局特点:
移铁就煤~移煤就铁~沿海分布(临近市场、交通发达、科技先进)
5. 工业区位因子的变化:
(1)原料地影响减弱,市场影响增强;
(2)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3)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在增强;
(4)信息通讯网络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21
主题 9 服务业区位
1. 服务业的主要类别
类型 概念 举例 特点

为生产、商务等活动提 金融、科技、商务、信息和 专业化程度高、


生产性服务业
供服务的行业。 物流 产业关联性强
向居民提供生活消费品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 服务对象以家庭和居民
生活性服务业
及服务的行业。 产中介、咨询、文化娱乐 为主,行业种类繁多
教育、卫生、社会工作、公
政府或公共组织为社会
公共服务业 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
大众提供服务的行业。

2. 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以金融业为例
(1)经济基础较好;
(2)满足商业贸易的需求;
区位条件 (3)培养金融人才;
(4)通信技术变革,保障金融信息传递;
(5)政府政策支持。
西欧的伦敦、巴黎;
区域性或全球性金融中心 亚洲的东京、新加坡、香港;
北美的纽约、洛杉矶。

3. 生活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以商业中心为例
(1)交通便利,便于物资集散,聚拢人气,扩大消费市场;
(2)人口密集,使购销活动频繁,商品需求量大;
(3)商店林立,集聚效应好,便于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扩大知名度。

4.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如商业中心)
,等级越高,服务的市场范围越大,规模越大,数目越少。

主题 12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1. 海洋资源类型:
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
2. 海洋权益包括:
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上安全权益和海洋科学权益。
3. 领海基线的划法
(1)正常基线法:临海基线是以沿海国海岸最低退潮线为准。
(2)直线基线法:在海岸线最外侧的地方或岛屿选取适当的点,称为临海基点。临海基点相连成的
线叫做临海基线。
* 我国采用直线基线法。

22
4. 海洋政治地理空间的划分:
空间划分 范 围 权 益

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 沿海国家享有与对领陆同样的主权,
内 水
水域。 其他国家的船只未经许可不允许驶入。
沿海国家享有主权,
领 海 领海基线向外不超过 12 海里。
其他国家的船只只享有无害通过权。
领海基线往外不超过 24 海里,领海以 沿海国家对违反海关法律等事项行使必要的
毗连区
外并连接领海的海域。 管制权。
沿海国家对其间的自然资源享有专属权和其
领海基线往外不超过 200 海里,领海 他管辖权。
专属经济区
以外并连接领海的海域。 其他国家享有海上航行、飞行、铺设海底电
缆和管道的自由。
专属经济区、领海、内水或群岛国的
公 海 各国都可使用,不受任何国家权力支配。
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

2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