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4

第三章,地球和月球

1. 地球概况
2. 地球运动
3.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4. 月球概况
5. 月球形成学说
3.1 地球概况
平均赤道半径 : ae = 6378136.49 米
平均极半径 : ap = 6356755.00 米
平均半径 : a = 6371001.00 米 (6400)
赤道重力加速度 : ge = 9.780327 米 / 秒 2
平均自转角速度 : ωe = 7.292115x10-5
弧度 / 秒
扁率 : f = 0.003352819
质量 : M⊕ = 5.9742 ×1024 千克
平均密度 : ρe = 5.515 克 / 厘米
3

回归年长度 : T = 365.2422 天
离太阳平均距离 : AU =
1.49597870x1011 米
太阳与地球质量比 : S/E = 332946.0
逃逸速度 : v = 11.19 公里 / 秒
表面温度 : t = - 70 ~ +45
表面大气压 : p = 1013.250 毫巴
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具有明显的
圈层结构。地球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
相同。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部分。
地球外圈 ( 可看到):可分四个基本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地球内圈可分为三个基本圈层,
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
在地球外圈和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
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
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
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
到 0.04 %比例的微量气体。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
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 100 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
中 75 %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 10 公里高度的对流层
范围内。
根据大气分布特征,在对流层之上还可分为平流层、
中间层、电离层等。
( 1 )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低层,其下界是地面,上界因
纬度和季节而异。对流层的平均厚度在低纬度地区为 17 ~
18 千米,中纬度为 10 ~ 12 千米,高纬度为 8 ~ 9 千米。
对流层是大气圈中与一切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层次,它
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影响也最大。通常发生的大气污染现
象,实际上主要发生在这一层,特别是靠近地面 1 ~ 2 千米
范围内。

( 2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 10 至 55 千米左右为平流层。
( 3 )中间层:从平流层顶 55 至 85 千米高空是中间层。
( 4 )电离层:从中间层顶 85 至 800 千米高空属于电离层。

( 5 )散逸层:电离层顶之上,即 800 千米高度以上的大气


层,称为散逸层
水圈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
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
地球水圈总质量为 1.66×1021 千克,约为地球
总质量的 3600 分之一,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水
的 35 倍。
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
将被深达 2600 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
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
生物圈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
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有 40 万种,动物有
150 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 10 多万种。

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 5 - 10 亿种
之多,然而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

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
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
岩石圈

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
到的。它主要由地壳和地幔圈的上地幔的顶部组成,
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 33 公里处所显
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
为止。
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 35 公里 , 整个
固体地球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
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
联系的 " 全球构造学 " 理论。
软流圈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约 100 公里的上地幔中,有
一个明显的地震波的低速层,这是由古登堡在 1926
年最早提出的,称之为软流圈,它位于上地幔的上
部即 B 层。

在洋底下面,它位于约 60 公里深度以下;
在大陆地区,它位于约 120 公里深度以下;
平均深度约位于 60 ~ 250 公里处。现代观测和
研究已经肯定了这个软流圈层的存在。
地幔圈

在软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内部约 2900 公里深


度的界面处,属于地幔圈。
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是古登堡在 1914
年发现的,所以也称为古登堡面。
整个地幔圈由上地幔( 33 ~ 410 公里深度的 B
层,
410 ~ 1000 公里深度的 C 层,也称过渡带
层) .
下地幔的 D′ 层( 1000 ~ 2700 公里深度)和
下地幔的 D″ 层( 2700 ~ 2900 公里深度)组成。
外核液体圈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谓的外核液体圈,它位于地
面以下约 2900 公里至 5120 公里深度。
整个外核液体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动力学粘度很小
的液体构成的,
2900 至 4980 公里深度为 E 层,完全由液体构成。
4980 公里至 5120 公里深度层称为 F 层,它是外
核液体圈与固体内核圈之间一个很簿的过渡层
固体内核圈
位于 5120 至 6371 公里地心处,又称为 G 层。
根据对地震波速的探测与研究,证明 G 层为固体结构。
地球内部的密度比外层大。
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根据最近的估计:
在 100 公里深度处温度为 1300°C ,
在 300 公里处为 2000°C ,
在地幔圈与外核液态圈边界处,约 4000°C ,
地心处温度为 5500 ~ 6000°C 。
( 可能有双核 )
3.2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包括 :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极的移动,
岁差和章动。
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西向东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 15
度。在赤道上,线速度是每秒 465 米。
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
反映。
人们最早利用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但
后来人们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的。 1967 年国际上开
始建立比地球自转更为精确和稳定的原子时。现在天
文学家已经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存在长期减慢、不规则
变化和周期性变化。
长期减慢
在 6 亿多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约有 424 天,表
明那时地球自转速率比现在快得多。
在 4 亿年前,一年有约 400 天,
2.8 亿年前为 390 天。研究表明 :
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长期减慢近 2 毫秒。
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
此外,由于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角动量变小,
从而引起月球以每年 3 ~ 4 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
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变长。
不规则变化
有所谓“十年尺度”的变化和周期为 2 ~ 7
年的所谓“年际变化”。
• 十年尺度变化的幅度可以达到约 ±3 毫秒,引起这
种变化的真正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 年际变化的幅度为 0.2 ~ 0.3 毫秒,相当于十年

度变化幅度的十分之一。可能与全球性大气
流有关。
• 此外,不规则变化还包括几天到数月周期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幅度约为 ±1 毫秒。
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周年周期的变化,月周期、
半月周期变化以及近周日和半周日周期的变化。
周年周期变化,也称为季节性变化,
表现为春天变慢,秋天加快,变化的振幅为 20 ~
25 毫秒,主要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
半年变化的振幅为 8 ~ 9 毫秒,主要由太阳潮汐
作用引起的。
月周期和半月周期变化的振幅约为 ±1 毫秒,是
由月亮潮汐力引起的。
周日和半周日变化振幅只有约 0.1 毫秒,主要是
由月亮的周日、半周日潮汐作用引起的。
地球公转
•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轨道 .
• 公转轨道半长径为 149,597,870 公里,
轨道的偏心率为 0.0167 。
• 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 29.79 公里 / 秒;
• 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
的交角为 23°27’ ,称为黄赤交角。

• 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
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地极移动
• 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是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
内的运动。
• 1765 年,欧拉最先从力学上预言了极移的存在。
• 1888 年,德国的屈斯特纳从观测中发现了极移。
• 1891 年,美国天文学家张德勒指出,极移包括两个

主要周期成分:一个是周年周期,
另一个是近 14 个月的周期 ( 张德勒周期 ) 。
前者主要是由于大气的周年运动引起地球的受迫运动,
后者是由于地球的非刚体引起的地球自由摆动。极移的

振幅约 ±0.6 角秒,相当于在地面上一个 20×20 平方米


范围。
地极移动 (2)
•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相继开始
了人造卫星多普勒观测、激光测月、激光测人卫、甚
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测定极移,测定的精
度有了数量级的提高。

• 根据近一百年的天文观测资料,发现极移包含各
种复杂的运动。除了上述周年周期和张德勒周期外,
还存在长期极移,周月、半月和一天左右的各种短周
期极移。其它各种周期的极移主要与日月的潮汐作用
以及与大气和海洋的作用有关。
岁差与章动
• 在外力的作用下,地球的自转轴在空间的指向并
不保持固定的方向,而是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地
轴的长期运动称为岁差,而周期运动称为章动。
• 岁差和章动引起天极和春分点位置相对恒星的
变化。
• 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在编制
一本星表时,首次发现了岁差现象。
• 中国晋代天文学家虞喜 ( 公元 281--356 年 ),
根据
对冬至日恒星的中天观测,独立地发现了岁差。
岁差与章动( 2 )
日月岁差:原因是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
日月岁差:
的吸引,春分点沿黄道每年移动约 50 角秒,约
26000 年移动一圈。 ( 进动 )
行星岁差:太阳系内其它行星的引力作用。春分点
行星岁差
沿赤道每年东进约 0.13 角秒 .
章动现象: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得雷在 1748 年分析了
20 年恒星位置的观测资料后发现。
月球轨道面位置的变化是引起章动的主要原因。
目前天文学家已知章动周期共有 263 项之多,其中
章动的主周期项,即 18.6 年章动项是振幅最大的项。
3.3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地球起源问题是同太阳系的起源紧密相联系
的.
太阳系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1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按反时针方向绕太阳
公转。太阳本身也以同一方向自转,这个特征称为
太阳系天体运动的同向性。
2 .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非常接近于同一平
面,并且这个平面与太阳自转赤道面的夹角也不到
6° ,这个特征称为行星轨道运动的共面性。
3 .除水星外,其它行星的绕日公转轨道都很接近
于圆轨道。这个特征称为行星轨道运动的近圆性。
地球的起源
历史上学说很多,包括:
1. 《圣经》中的创始说;
2. 1644 年,笛卡儿( R.Descartes )提出了第一个太阳系

源的学说,他认为太阳、行星和卫星是在宇宙物质涡流式
的运动中形成的大小不同的旋涡里形成的 , “ 一元论” 。
3. 布封( G.L.L. de Buffon )于 1745 年提出第二个学说,

为:一个巨量的物体,假定是彗星,曾与太阳碰撞,使太
阳的物质飞散到太空中,形成了地球和行星 .“二论论”。
4.1755 年,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 I. Kant )提出

星云假说“。 1796 年,法国著名数学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
( P.S. Laplace )独立地提出了另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
说。 后人称两者的学说为 " 康德-拉普拉斯学说 " 。
据估计,地球的形成所需时间约为 1 千万年至 1
亿年,离太阳较近的行星形成时间较短,离太阳越远
的行星,形成时间越长,甚至可达数亿年。

地球的年龄约为 45.7±0.03 亿年,这是由地球


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测定的。

表见教材第 15 页。
地球的演化
地表的基本轮廓可以明显地分为两大部分,即大陆和大
洋盆地。大陆是地球表面上的高地,大洋盆地是相对低洼的
区域,它为巨量的海水所充填。大陆和大洋盆地共同构成了
地球岩石圈的基本组成部分。

现在,绝大部分地球科学家都确认大陆漂移现象,并一
致认为地球上海洋与陆地的结构分布和变化与大陆漂移运动
直接相关。比较坚硬的地球岩石圈板块作为一个单元在其之
下的地球软流圈上运动;由于岩石圈板块的相对运动,导致
了大陆漂移,并形成了今天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地球上陆地面积约占整个地球面积的 30 %,其中约 70
%的陆地分布在北半球 。
当代地壳板块模型指出,全球地壳不是整体的,
而是分成几个大的板块,在地幔层上缓慢地移动。
大约 2 亿年前,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是连在一起
的,后来才裂开屏慢慢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大西
洋。
印度次大陆是从南极方向漂移过来的,与亚欧板
块的交界处挤压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板块运动和地下高温,说明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
的能量,火山,地震,海啸等等都是这种能量释放的
过程。
3.4 月球概况
平均赤道半径 : ae = 1738000 米
平均半径 : a = 1737400 米
赤道重力加速度 : ge = 1.618 米 / 秒 2
平均自转周期 : T = 27.32166 天 ( 公转)
扁率 : f = 0.006
质量 : M⊕ = 0.07348 ×1024 公斤
平均密度 : ρe = 3.34 克 / 厘米 3
地月系质量比 E/M = 81.30068
离地球平均距离 : R = 384400 公里
逃逸速度 : v = 2.38 公里 / 秒
表面温度 : t = -180 ~ +150 C
o

表面大气压 : p = 1.3 × 10-10 帕


圈层结构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月球内部也有圈
层结构,但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并不完全相同。月
球表面有一层几米至数十米厚的月球土壤。
月球岩石圈( 0 ~ 1000 公里)
软流圈( 1000 ~ 1600 公里)
月球核( 1600 ~ 1738 公里)
月球岩石圈又可进一步分为四层,
月壳( 0 ~ 60 公里)、 上月幔( 60 ~ 300 公
里)、
中月幔( 300 ~ 800 公里),月震带( 800 ~
1000 公里)。
月壳第一层:月球表面至 25 公里处为玄武岩组成。
月壳第二层: 25 公里~ 60 公里之间为由辉长岩和

长岩组成。
上月幔由富镁的橄榄石组成,
中月幔由基性岩组成。
软流圈又称为下月幔。
月球核不会是较重的铁镍等元素组成,
它可能呈塑性或部分熔融状。
月面特征
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没有水,大气极
其稀薄( 10 - 10 Pa ),没有火山活动,也没有生
命,是一个平静的世界。
已经知道月海有 22 个,总面积 500 万平方公
里。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较大的月海有 10 个。

月球上的陨击坑通常又称为环形山( crate
r ) 它是月面上最明显的特征。
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陨星撞击
的结果,二是火山活动;但是大多数的环形结构均属
于陨星的撞击结果。
从叠加在月海上的陨击坑的状况判断,以及从
月球上带回样品的放射性年龄测定表明:
月海物质大致是与陨击坑同时期形成的。月海年龄大
都在 35 亿年左右,比原始月壳要晚 10 亿多年。
月球上大型环形山多以古代和近代天文学者的名
字命名,如哥白尼、开普勒、埃拉托塞尼、托勒密、
第谷等。
月球表面陨击坑的直径大的有近百公里,小的不
过 10 厘米,直径大于 1 公里的环形山总数多达
33000 个,占月球表面积的 7 ~ 10% ,最大的月球
坑为直径 235 公里。
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布满了密集的陨击坑,
而月海所占面积较少,月壳的厚度也比正面厚,最厚
处达 150 公里,正面的月壳厚度为 60 公里左右。
由于月球表面之上缺乏大气圈和水圈,所以月球早
期的熔岩喷发和陨星撞击形成的月球表面形态特征能
够得到长期的保存。自 1969 年以来,宇航员已从月球
表面取回数百公斤的月岩样品,研究分析后得出结论,
这些月岩曾熔化过,月球表层物质主要是岩浆岩组成。
月球的年龄至少已有 45 亿年。
月球上没有大气,比实验室中的真空还稀薄。为
什 么?

• 由于没有大气,月面上昼夜温差很大,达- 180oC

150 C 。
o

• 大气还具有散射阳光的作用,地球上天空徇丽多彩,

月球上天空一片黑暗,太阳看起来比地球上更耀眼。
• 在月球上看地球,象我们在地球上看月球一样,也

圆缺变化,但看到的地球比月亮更大更亮更美丽。
• 由于没有大气,月球上看到的星星比地球上看到的
月球运动
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
在地月系中,地球是中心天体,因此一般把地月系的运
动描述为月球对于地球的绕转运动。然而,地月系的实
际运动,是地球与月球对于它们的公共质心的绕转运动。
地球与月球绕它们的公共质心旋转一周的时间为 27 天
7 小时 43 分 11.6 秒,也就是 27.32166 天,公共质
心的位置在离地心约 4671 公里的地球体内。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的。月球的这种
自转,称为同步自转。因此,自古以来,人们看到月球
总是以同一面朝向我们地球。
宇宙间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间的作用,其中
所谓“潮汐作用”是重要的作用形式之一。由于地月
间距离相对较近,这种潮汐作用更为明显。
太阳系天体中,月球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约为太
阳对地球潮汐作用的 2.2 倍,并远远大于其它天体
对地球的潮汐作用。
由于月球的潮汐摩擦作用使得地球自转变慢,每
天时间变长,平均每一百年一天的长度增加近千分之
二秒。同时,由于地球自转变慢,使得月球缓慢向外
作螺旋运动,目前月球正以每年 3 ~ 4 厘米的速度
远离地球。
月相的变化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我国有很多优美的诗词描写月色,
月相,我们可以通过月相的变化
估算出时间。

月相的变化实际上是由日,月,地
球的位置变化而引起的。
月相的变化
还要提到的一点是:月相和地相是互补的。
为什么?
3.5 月球形成学说
已有关于月球起源的学说,可以分为三大类:
1. 地球分裂说, 2. 地球俘获说, 3. 共同形成
说。
1 .地球分裂说认为,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地球和
月球原是一个整体,那时地球还处于熔融状态,自转快。
由于太阳对地球强大潮汐力作用,在地球赤道面附近
形成一串细长的膨胀体,终于分裂而形成月球。而太平
洋盆地就是月球脱离地球时所造成的一个巨大遗迹 。
2 .地球俘获说认为,月球可能是在地球轨道附近
运行的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后来被地球所俘获
而成为地球的卫星。
3 .共同形成说的研究者则认为地球和月球是由
同一块原始行星尘埃云所引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
学成分不同,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粒子在形成行
星之前早已凝聚。在形成地球时,一开始以铁为主要
成分,并以铁作为核心。而月球则是在地球形成后,
由残余在地球周围的非金属物质凝聚成。

4. 撞击说
2007 年 8 月 16 日的《自然》杂志上公布了科学家用计算机
模拟月球形成过程的成果。据他们的模型,月球是在 46 亿年
前太阳诞生后不到 1 亿年时,由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撞击地
球产生的。 这个模型的研究者卡那珀描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
过程:一个黑暗的比地球大不到一倍半的原始行星在运行中
和地球相遇,从侧面给了地球一击,使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
起来,撞击的冲击力从地球的外层和这个无名撞击物上撕下
了部分物质,其中大约一半最后形成了月球。另一些被撕下
来的物质被加热到不可想象的程度,蒸发后膨胀,进入周围
的太空。 关于月球的形成还存在其他的理论。有些科学家认
为月球可能在太阳系的任何地方形成,然后被地球捕获。另
一个理论是地球、太阳和其他正在形成的行星的重力相互作
用撕开了地球,月球就是由这些被撕下来的碎片形成的。但
是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撞击理论。
习题:

1.请说出地球公转的证据 .
2.月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3. 月相和地相是互补的,为什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