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氣候學補充講義 第 1 頁

簡化的北大西洋深層水流動循環圖,深色的線表示海底的寒流,淡色的線代表海面的暖流。

溫鹽環流(英文:thermohaline circulation、縮寫:THC) ,又稱「輸送洋流」


、「深海環流」等,是一
個依靠海水的溫度和含鹽密度驅動的全球洋流循環系統。這個系統的運作現況是,以風力驅動的海面水
流如墨西哥灣暖流等將赤道的暖流帶往北大西洋,暖流在高緯度處被冷卻後下沈到海底,這些高密度的
水接著流入洋盆南下前往其他的暖洋位加熱循環,一次溫鹽循環耗時大約 1600 年,在這個過程中洋流
運輸的不單是能量(溫度 / 熱能) ,當中還包括地球固態及氣體資源等,不過溫鹽環流最受人類關注的
是其全球恆溫的功能。溫鹽環流推測主要是由於北大西洋及南冰洋之間的鹽分及溫差對流而觸發的。
大西洋溫鹽環流,就像一條將熱能從赤道送往北大西洋的傳送帶:來自赤道的溫暖海水借由沿岸的灣流
不斷向北移 動,途中海水釋放出熱量,逐漸變冷,再加上不斷的蒸發使海水的鹽度增加。因此,越往
北海水越冷越咸,因此也越重,最後終於在北大西洋沉入深海,而這部分原本溫暖的赤道海水也變成了
又冷又咸的北大西洋深層海水。至此,溫鹽環流繼續向南移動,沿南大西洋、南極洲流進印度洋,最終
又回到赤道,完成所謂的“環流"。
深海中的洋流主要是依仗密度的差額來驅動,並且潮汐現象引發的洋流運動亦會對深海洋流帶來顯
著的影響。至於表面的洋流帶會因為密度的差異而與其他的水域劃清界線。暖流會膨脹致使密度下降,
高濃度的鹽則會填補水分子間的空隙導緻密度上升,低密度的水會浮在高密度的上方。當高密度的水先
形成,分層形態並不穩定的,為了均衡其密度分佈,不同密度的水會相互產生對流,提供了深海洋流的
動能。溫鹽環流的消失是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的一環。
深層水的形成
高密度的水幾乎都集中在北大西洋及南冰洋下沈至海底深處的洋盆,在這些極地的洋域,表面洋帶
的水都會因為寒風吹襲而冷卻,這些風不單帶動表面洋帶移動,所引起的乾濕溫差還會構成大規模的海
水蒸發,加速水溫下降,這個現象被稱為蒸發冷卻,類似人體在濕熱的環境下排汗降溫的原理。由於被
蒸發走的是純水的分子,海水中的鹽度會相對地上升。另海洋上冰的構成亦對海鹽的濃度帶來不可忽視
的影響,由於純水的凝固點是攝氏 0 度,比鹽水的零下 1.8 度要高,因此純水往往會比鹹水優先結冰,
增加了的鹽度減弱了海水凝固的速度,如此寒冷的濃鹽水會被包含在海冰的蜂巢狀之結構中,當中的濃
鹽水逐漸地反過來熔解覆蓋著它的冰層,最後將一部分冰塊從母冰塊分裂出並下沈,這個過程叫做海水
排斥。水溫和鹽度這兩大因素加起來導致海水的密度增大。
深層水的動態
挪威海是這個系統主要進行蒸發冷卻及洋帶下沈的場地,在此處下沈的水被稱為「北大西洋深層水」
(North Atlantic Deep Water,英文縮寫:NADW)。NADW 充滿著洋盆並沿著連接格林蘭島、冰島及大
不列顛海底岩床的裂隙溢流向南方。接著極緩慢地流入大西洋深海平原,繼續向南方推進。繞過南非後
寒流帶會一分為二,一部分的水會前往印度洋在該處湧升將寒流帶到,另外一部分部分經歷最長的一個
週期的洋流最終會抵達北太平洋,受到淺而狹窄的白令海峽阻塞然後因為受熱上湧變回暖流繼而循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A%AB%E9%B9%BD%E7%92%B0%E6%B5%81
氣候學補充講義 第 2 頁

臭氧:用陶伯森單位(Dobson Unit, DU),相當於一個標準大氣壓(1013.25 hPa)下 10-5 m (千分之一公


分)的厚度為 1DU。全球平均總臭氧約為 300DU,即約 0.3 公分

水循環:受太陽加熱後,地表、海洋、湖泊及動植物體上的水份,會有蒸發或蒸散作用,升至空中變成
水滴或冰晶,再由降雨或下雪至地面溶解成水,再流至河海的循環過程。

更換時間:指水體內的水全部更新一次所需的時間。大氣 9 天,河水 12-20 天,湖泊數日至數百年(視


深度面積排水率而定),海洋 3100 年。

太陽風:太陽表面的強烈爆炸,送出大量的帶電離子(稱為電漿)射向太空。這種電漿以極高速的速度直
奔地球而來稱之。

紫外線指數:在一天中陽光最強的一小時內,紫外線到達地面的輻射量。分成 0-15 級,微量級(0-2),


低量級(3-5),中量級(6-7),過量級(8-10),危險級(11+)。

太陽常數:太陽輻射經地球太陽間長距離傳送後,以日地平均距離而言,在地球大氣上界,單位時間、
單位面積所接收的太陽輻射強度。

3.865x1026 W11 2 = 1367 W/m2 (問題:火星的太陽常數??)


4π(1.5x10 m)

Urban heat island 城市熱島效應 http://www.big5.t7online.com/feature/heat_island.htm

城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 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在近地


面溫度圖上,郊區氣溫變化很小,而城區則是一個高溫區,就像突出海面的島嶼,由於這種島嶼代表高
溫的城市區域,所以就被稱為城市熱島。城市熱島效應使城市年平均溫度比郊區高出 1℃,甚至更多。
夏季,城市局部地區的氣溫有時甚至比郊區高出 6℃以上。此外,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築物阻礙氣流通行,
使城市風速減小。由於城市熱島效應,城市與郊區形成了一個晝夜相反的熱力環流。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高度發展,城市熱島效應也變的越來越明顯。城市熱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以下幾點:
首先,是受城市下墊面特性的影響。城市內有大量的人工構築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各種建築
牆面等,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力屬性,這些人工構築物吸熱快而熱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陽輻射條件下,它
們比自然下墊面(綠地、水面等)升溫快,因而其表面溫度明顯高於自然下墊面。
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工熱源的影響。工廠生產、交通運輸以及居民生活都需要燃燒各種燃料,每天
都在向外排放大量的熱量。
此外,城市裡中綠地、林木和水體的減少也是一個主要因素。隨著都市化的發展,城市人口的增加,
城市中的建築、廣場和道路等大量增加,綠地、水體卻相應減少,緩解熱島效應的能力被削弱。
當然,城市中的大氣污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城市中的機動車、工業生產以及居民生活,產生了大
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粉塵等排放物。這些物質會吸收下墊面熱輻射,產生溫室效應,從而引起大氣
進一步升溫。
原則上,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現城市熱島效應。但是,對居民生活和消費構成影響的主要是夏季高溫
天氣下的熱島效應。為了降低室內氣溫和使室內空氣流通,人們使用空調、電扇等電器,而這些都需要
消耗大量的電力。如目前美國 1/6 的電力消費用於降溫目的,為此每年需付電費 400 億美元。高溫天氣
對人體健康也有不利影響。有關研究表明,環境溫度高於 28℃時,人們就會有不適感;溫度再高還容易
導致煩躁、中暑、精神紊亂等症狀;氣溫持續高於 34℃,還可導致一系列疾病,特別是使心臟、腦血管
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上升,死亡率明顯增加。此外,氣溫升高還會加快光化學反應速度,使近地面
大氣中臭氧濃度增加,影響人類健康。
氣候學補充講義 第 3 頁

地球水的分布比例
種類 海水、海冰 冰川 地下水 河川、湖泊 大氣中的水氣
比例 97.957% 1.641% 0.365% 0.036% 0.001%

98% 1.6% 0.4%


98% 2%
說明 鹹水,無法直接利用 含量最多的淡水 人類使用的主要淡水資源 雨水

蒙特婁議定書,是聯合國為了避免工業產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對地球臭氧層繼續造成惡化及損害,於 1987
年 9 月 16 日在加拿大蒙特婁所簽署的環境保護議定書。

京都議定書 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的補充條款。是 1997 年 12 月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制定的。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
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以保證生態系統的平滑適應、食物的安全生產和經濟的可持
續發展」。
京都議定書列管氣體:CO2 二氧化碳;CH4 甲烷;N2O 氧化亞氮;HFCs 氫氟碳化物;PFCs 全氟碳
化物;SF6 六氟化硫
巴黎協定是由 195 國於 2015 年 12 月 12 日在 2015 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氣候協議;將取代京都
議定書,冀望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趨勢。協議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
於 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 1.5℃之內,同時認識到這將大大減少氣
候變遷的風險和影響。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