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4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新 疆 大 学

论文题目(中文):思维导图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题目(外文):Study of Mind Mapping Application in

Vocabulary Teaching in TCSL

研 究 生 姓 名:彭佳蓓

学 位 类 别:专业学位

专 业 名 称:汉语国际教育

导师姓名 职称:陈英 副教授

论文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授予日期 年 月 日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摘 要

20 世纪 60 年代,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学习工具出现在大众面前,并在
随后的几十年中逐渐被应用至各行各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高效和便利。在对外
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笔者本着为汉语教学工
作者提供一个教学新思路,以及促进学习者进行汉语词汇有效学习的目的,根据
思维导图辅助汉语教学这一思路,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探究将思维导图应
用于汉语词汇教学的可行性和应用方式。本研究以斯拉夫大学(俄罗斯-塔吉克)
汉语系初级综合班为教学对象,基于教材《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Ⅰ》和《发展汉语
初级综合Ⅱ》两册,对汉语词汇思维导图进行内容的分类设计和教学策略运用的
说明,并以课堂实践案例还原思维导图辅助汉语词汇教学下的真实场景。最后运
用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收集资料,获得师生对于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
词汇教学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并最终得出结论:一,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
教学是切实可行的;二,思维导图能够促使学习者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
三,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汉语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拓展思维广度和深度;四,思
维导图作为汉语教学辅助工具有助于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
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I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Abstract

In the 1960s, mind mapping emerged in front of the public as a new learning tool,
and in the following decades, it was gradually applied to all walks of life, bringing
efficiency and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fe.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teaching is paid much attention by educa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teaching ideas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nd promote effective
learning of Chinese vocabulary, this paper will use mind map to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and application mode of applying it to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theorie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junior
comprehensive class of Chinese language department of Slavonic University
(Russia,Tajik) ,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r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rimary
comprehensiveⅠ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rimary comprehensive Ⅱ. In the
research practice, the author has carried out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he content classification design of Chinese vocabulary mind map based on using
classroom practice cases to show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mind mapping to assist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This paper collects data by means of interviews,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nd obtain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cceptance and recogni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ping in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The paper comes to the following three conclusions: First of all, it is feasible
to apply mind mapping to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Secondly, mind mapping can
make learners change from receptive learning to inquiry-based learning. Thirdly,
mind mapping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Chinese learners and
exp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ir thinking. Fourthly, as an auxiliary tool of
Chinese teaching, mind map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interest of Chinese learners and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Key words : the mind map;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teaching

II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绪 论.............................................................................................................................. 1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1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
(三)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3
一、思维导图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8
(一)关于思维导图............................................................................................. 8
1.什么是思维导图.......................................................................................... 8
2.思维导图的优势........................................................................................ 10
3.思维导图的构成及绘制步骤.................................................................... 11
(二) 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16
1.左右脑分工理论........................................................................................ 16
2.知识可视化理论........................................................................................ 17
3.关联理论.................................................................................................... 17
(三)本章小结................................................................................................... 18
二、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汉语词汇教学的可行性.................................................... 18
(一)汉语词汇教学现状分析........................................................................... 18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的物理环境分析................................... 19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的可操作性分析................................... 20
(四)思维导图应用于语言教学的事例分析................................................... 21
1.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分析................................ 21
2.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事例分析................................ 23
(五)本章小结................................................................................................... 26
三、 思维导图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7
(一) 思维导图应用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内容设计............................. 27
1.利用词的内部结构进行汉语词汇思维导图设计.................................... 27

III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结合词义进行汉语词汇思维导图设计.................................................... 28
3.结合语义场进行汉语词汇思维导图设计................................................ 30
4.运用词汇思维导图复习总结.................................................................... 34
5.自由联想式词汇思维导图设计................................................................ 35
(二) 基于思维导图的汉语词汇教学策略..................................................... 36
1.教学策略分析............................................................................................ 37
2.课前准备:思维导图的构建与设计........................................................ 37
3.课上互动:思维导图的交流.................................................................... 40
4.课后反思:思维导图的回顾与复习........................................................ 42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案例——以《发展汉语初级综
合Ⅰ》为例........................................................................................................... 43
1.教学实施背景............................................................................................ 44
2.教学课堂记录............................................................................................ 44
3.课堂反思与总结........................................................................................ 46
(四)实施效果评价与总结............................................................................... 46
(五)本章小结................................................................................................... 47
结语.............................................................................................................................. 49
(一)本研究的发现........................................................................................... 49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49
(三)本研究的展望........................................................................................... 50
注释.............................................................................................................................. 52
参考文献...................................................................................................................... 53
附录 1........................................................................................................................... 55
附录 2........................................................................................................................... 56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57
致谢.............................................................................................................................. 58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59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59

IV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绪 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是语言产出的驱动力,汉语词汇系统的特点决定了对外
汉语词汇教学应该被重视。现如今,在各个领域中应用视觉手段已然成了新兴趋
势,我们也急需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拓宽多样化的教学思路。如何根据学生的思维、
记忆特点设定有效的词汇教学方式,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和使用汉语
词汇的问题困扰着相当一部分师生。思维导图因其能够培养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而
被运用于人类的一切思考活动中。因此,笔者进行教学理论研究,希望通过运用
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来丰富汉语词汇教学模式,为国际汉语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教学
思路,同时期望这一方式能够对汉语学习者掌握正确合适的学习方式、提升汉语
词汇学习能力有所帮助。
本文旨在探究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的可行
性和应用方式,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展现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运用手绘及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对学习内容进行设计总结,并将其应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使其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丰富教学形式,为国际汉语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对外汉语词汇
教学思路。同时也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学习策略和复习方式,帮
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改变学生面对枯燥的词汇学习所产生的厌
倦情绪,为其提供新的学习动力,从而全面改善汉语词汇教学效果。

2.选题意义

(1)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式,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思维导图不单单是展现了知识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按照人类的自然思维体
现了知识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这符合人类思维发散性的特点,这不仅有助于
学习者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更能通过对旧有知识系统的更新、分类和组块来实现
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亲手绘制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的过程,
对于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激发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学

1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为汉语教师提供教学新思路,促进汉语课堂有效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汉语词汇教学投入时间量大却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由于
教材中词汇分布分散、重现率低、学习者遗忘快等问题,往往需要二次甚至多次
教学。在汉语词汇教学课堂中技巧性地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将改变教师传统的词
汇教学思路,把碎片式的词汇记忆在一张图上整合起来,或许会有助于解决以往
词汇教学中事倍功半的情况。另外,如果教师能够完全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技巧,
并将其应用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工作能力,对其自身的发展也将是有
利无弊的。
(3)深化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理论研究,构建系统化汉语教学理论体系。
探索新型的汉语词汇教学法有利于深化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汉语词汇
教学研究是隶属于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部分,思维导图式词汇教学策略的发展
和完善不仅有利于其本身教学方法理论的探索,还有助于思维导图在汉语教学其
他方面的运用研究与展望,这对于促进汉语有效教学,构建系统化汉语教学理论
体系,传播中华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塔吉克斯坦斯拉夫大学汉语系的两个汉语初级班,两个班
级都由笔者本人负责执教,一年级(22 人)为综合课,每周三课时,共计 4.5
小时;三年级(25 人)为词汇实践课,每周一课时,共计 1.5 小时,授课时长
共 13 周。教材分别选取配套教材《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Ⅰ》和《发展汉语初级综
合Ⅱ》两册,由于思维导图在形象化较强的实词上更能突显其效能,在对词汇思
维导图方案的设计上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本文把教材中具有实在意义的实
词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个人访谈法和观察
法。
2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文献研究:在论文写作的前期,笔者通过各大电子资源库查阅了有关思
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的发展及应用的文献资料,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又不断阅
读了大量有关思维导图在教育学界、科学技术界以及商业文化界的应用的相关文
献,并对所得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总结,这些宝贵的资料为最终的论文
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研究其他语言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案例,并在任教期内
收集和记录了课堂资料,包括师生对话、学生的行为表现、词汇思维导图作品、
课后作业、测试成绩等信息,将其进行归纳整理,从而获得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
词汇教学的真实材料。
(3)访谈法:与学生、任课教师面对面的访谈,通过和他们的深入交谈了解
当前汉语词汇教学与学习现状,并获得其对思维导图工具引入汉语课堂的真实反
馈,分析和总结思维导图辅助汉语词汇教学的优势与局限性。
(4)课堂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新型辅助教学手段下的学习
状态和接受力,从学生的课堂行为中判断其注意力的转换和兴趣所在,从而掌握
被研究者对于新型教学方式的真实感受。

(三)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1.国际方面

20 世纪 70 年代,“思维导图”的概念出现在了英国著名教育家东尼·博赞
的 Use Your Head 一书中,20 世纪 90 年代后,这一概念因为 1996 年和 2010
年分别出版的 The Mind Map Book 和 Speed Reading 而广为人知。
思维导图工具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科学、教育、工业和商业等
多个领域。笔者通过搜索发现,在思维导图相关研究中涉及到最多的方面首先是
计算机软件开发和互联网技术,其次是教育理论与管理、经济管理、机械工业,
最后是外国语言文字、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在教育领域里,新加坡教育部通过思
维导图同教师进行沟通,并在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中加入了思维导图学习法,全世
界最大的思维导图也来自于新加坡;韩国小学教科书中也出现了思维导图;世界
名校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师生也都在运用思维导图法来教学和学习。从语言教
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探究思维导图在语
3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言教学中的有效性。Hanabeth Luke(2014)在 A Validation Study of Improving


Conservation Community Group Effectiveness Using Mind Mapping 中论证了
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改善交际过程中的流畅性,可以帮助消除交流障碍。其次,
探究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的可能性和有效性。Melor Md Yunus(2016)
在 The Use of Mind Mapping Strategy Malaysian University English Test
Writing 一文中,针对写作提出了将思维导图作为教学策略之一,对学生的书面
能力的创造性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最后,把思维导图作为教学设计中重要的
一部分,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思维导图元素。如:Rooda L A 于 2016 年在 Open
Journal of Modern Linguistics 上发表了 Application of Mind Mapping Method
in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Design 一文,通过词汇教学实验论
证了思维导图除了在使得教学设计内容本身更加丰富之外,更能够在真实的课堂
环境中获得更好地教学反响,它对于帮助学习者知识内化以及提高教学效率方面
都有着客观存在的积极影响。
由于思维导图概念的广泛传播,国外教育界对于它的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深
度,文献研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思维导图在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中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第一,研究方向多集中在教学设计和有
效性实验方面;第二,各个学科都对这一思维工具应用于教学的积极作用予以了
肯定;第三,研究多采用的定量法和定性法具有可操作性。第四,研究不仅专注
于思维导图工具的实用性,同时重视其对于提高思维水平,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
度所发挥的作用。

图 1 新加坡教育部利用思维导图同教师交流

4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国内方面

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对于 1997 年才开始在我国出现的思维导图工具一直


关注度不高,直到 2005 年之后,有关思维导图这方面的学术著作和论文研究数
量才开始逐渐增加。在教育界,许多省市也将思维导图法融入教科书中,以达到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帮助老师提升教学成效的目的;2008 年,台湾教育部门出
版《语文思维导图教学指引》作为学校教师教学参考的依据。
为了解近十年来中国在教学方面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情况,笔者在中国知网中
文数据库中分别搜索关键词:“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教学”、“思维导图词
汇教学”、和“思维导图汉语教学”,详细了解了从 2009 年到 2018 年间发表的
有关思维导图内容的文献数量,并制成折线统计图。具体搜索结果(更新于 2019
年 4 月 17 日)如下表:
表 1- 1 2009 年-2018 年间有关思维导图的文献资料数量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教学
词汇教学 汉语教学

2009 年 119 45 1 0

2010 年 155 63 4 0

2011 年 180 88 6 1

2012 年 241 134 6 1

2013 年 404 204 13 2

2014 年 463 259 16 0

2015 年 665 404 35 0

2016 年 888 522 47 1

2017 年 1267 764 69 3

2018 年 1610 908 65 4

5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表 1 2009 年-2018 年间有关思维导图的文献资料数量统计图

由以上图表我们可以发现,近十年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意到了思维导图
这一工具,论文研究数量在 2012 年之后呈现出加速上升趋势,无论是对思维导
图工具本身,还是对思维导图同各学科相结合的教学的研究,都越来越吸引人们
的注意。
在学科教育的研究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理科类学科占据主导
地位,其中包括计算机技术、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思维导图在文科类学
科教学的应用中也主要集中在语言教学上,其中以各个学段的英语学科教学居
多。由于对外汉语学科建立时间较晚的原因,目前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对外汉语教
学中的研究相对于其他学科则非常少。
从现有文献的研究内容上来看,主要探究思维导图概念本身的理论研究和应
用研究,以及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在培养学习者理解力、思维水平,和推
动学科教学发展的有效性几方面展开。朱新会(2014)探究将思维导图和概念图
结合并应用于教育技术学教学的可能性,他还对常见思维导图和概念图软件进行
了特性比较分析;张茹(2013)通过分析学生理解力培养现状,建构基于思维导
图的教学模式,并运用实验法验证了思维导图在短时间内培养学生理解力方面的
推动作用。从文献研究者来看,这一辅助工具的使用群体主要是中小学教师,面
对思维最为活跃的青少年学习者,教师们往往需要寻找新的、能够刺激学习者学
习兴趣的教学模式。从研究结果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都对思维导图在教
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表示接受和认可的态度。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探索将思维

6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图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模式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由于对外汉语学科的建立时间较其他学科晚一些,因此将思维导图作为汉语
教学辅助工具研究的文献则少之又少,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更是
凤毛麟角。而随着近十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不断加强,更
多的人开始在汉语教学中注意到思维导图工具的作用。

图表 2 2009 年-2018 年思维导图对外汉语研究各类论文所占比重

图表 3 2009 年-2018 年思维导图对外汉语各类研究内容所占比重

从目前已有的文献研究内容上来看,基于思维导图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内容
涉及词汇、语法、汉字教学和阅读等方面,研究类型以应用研究居多,理论研究
和案例研究次之。李满月(2011)以心理词汇和语义场理论为基础,详细分析了
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词汇教学中,并从理论上提出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教
学和学习的具体方式,最后得出了利用思维导图教授汉语词汇可以激发学习兴
趣,增进思考范围,有利于掌握更多词汇的结论,但缺点是其未能通过教学实践
验证其授课设计,因此也就无法为我们提供相关实践反馈和授课经验;金秀晶
(2012)首先考察并分析了以韩语为母语的学生对汉语可能补语的掌握情况,并
针对这一学习群体所产生的偏误类型和原因,给予了运用思维导图改善汉语可能

7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补语教学效果的建议;赵迎迎(2013)从汉字教学设计的角度论述了思维导图在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可行性,并得出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
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的结论;程婉宜(2017)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
组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并根据试验后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包括思维导图在内
的可视化表征手段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可以提高学习者成绩,避免传统词汇教
学模式中可能出现的弊端,改善整体教学效果;洪宝罗(2017)以韩国一孔子学
院中级综合班作为教学实验对象,利用图表、笔记方式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展示
和分析,最终论证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汉语语法有所助益;刘坤(2018)尝试在
汉语阅读课中融入思维导图元素,并论证了思维导图能够改善外国留学生在汉语
阅读过程中的畏难心理。
通过对现有的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笔者总结出几点在国内教育领域中针对思
维导图应用于汉语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第一,理论研究的创新度比较低,研究
深度不够,仅仅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改变知识呈现方式的工具,缺少利用思维导
图改变教与学的思维方式的理论探究;第二,缺乏科学指导下的实证研究,研究
的信度和效度不能够保证;第三,研究内容覆盖面还不够广,可针对汉语各要素、
不同课型、不同阶段的学习者展开进一步探究。
综上,我们可以得知目前在国内关于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学科教学方面的研
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研究将围绕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初级阶段词汇教学进
行教学理论探讨,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汉语词汇教学激发汉语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并同时希望能够为国际汉语教师提
供多一种教学思路和提高教学成效的途径选择。

一、思维导图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关于思维导图

1.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 20 世纪 60 年代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脑科学


概念形成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学说。1942 年,被誉为“记忆力之父”的东尼·博
赞在英国伦敦出生,并于 1964 年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毕业。
8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学生时代的博赞意识到,“杰出大脑”和普通人思考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人们
吸收知识能力差异性的存在,于是,他去图书馆寻找有关提高大脑运作效率的书
籍,无功而返的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心自己创作一部“大脑说明书”。博赞从
人类思维的产物——笔记开始研究,发现了普通人“线性笔记”通常以段落式、
条列式和大纲式三种形式展现,并且这类笔记普遍存在着埋没中心关键词、不利
于联想和记忆等不足之处。而与线性笔记不同的是,这些“杰出大脑”们的笔记
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丰富而有序,他们围绕中心将脑中形成的知识网络用符号、
颜色、图画、线条等形式记录下来,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展现了大脑想象
和创造的能力,博赞将“杰出大脑”们的笔记称之为“非线性笔记”。随后博赞
结合两者的不足与优势设计出了一系列大脑使用技巧,其中就包括从中央向四周
发散线条的放射状笔记,思维导图就这样诞生了。博赞将这些技巧用于训练“学
习障碍者”和“阅读能力丧失者”,这些曾经的差等生很快就跟上了其他学习者
的步伐,有些甚至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英国广播公司 BBC 将这一案例做成了一
档颇具影响力的节目,由此使得思维导图广为人知。1971 年,博赞在将其研究
成果集结成书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和思维导
图(Mind Mapping)的概念,自此开启了思维导图的新时代。1974 年,博赞通过
Use Your Head 一书向世人介绍放射思考式的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一种依照人类大脑最自然的思考方式来表达发散性
思维的可视化、非线性思维工具,它是以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为目的的。思
维导图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以直观的图解形式来描述大脑的思维过程。以笔记为
例,思维导图凭借图像的运用突出了中心关键词,并把色彩、图像和关键词等重
要信息连接起来,按照人类记忆、思考的规律,协助平衡人们的逻辑与想象能力,
从而激发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简单地说,思维导图的作用就是将知识有效的“放
入”大脑中,并将记忆深处的知识从大脑里“取出来”。它是按照我们大脑工作
本身的规律,用发散性联想式思维将新旧知识进行结构组块,并通过图画的形式
展现出来,以达到提高想象力、创造力、改善记忆效果和学习效果的目的。思维
导图通过实现知识和思维的可视化,让分工不同的左右脑同时运作。它不仅可以
被用来整理客观的知识结构,还可以将思维痕迹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在纸上,以此
加深对自我思维的认知,从而极大地提高智力水平。

9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思维导图的优势

词汇就像是语言这座建筑的基石,房子需要建筑材料,语言的形成也需要词
汇的积累。就一个人来说,他掌握的词汇量越大,就越能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于
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来说,词汇量是影响其语言学习成败的关键点,很多人在学习
了一定时间之后都会遇到词汇记忆瓶颈期,学生只有突破对词汇学习的抗拒,才
能真正在语言技能方面有所提高。传统的词汇学习和记忆方式未经过个人内化加
工,将词汇处理为相互孤立的个体,很难体现学习和再现提取的过程,不利于个
人词汇系统的学习和梳理,抑制了大脑本身具备的思维发散能力。单调的死记硬
背的记忆方式既无法有效刺激大脑进行思考和回忆,也不能在词与词之间建立联
系,不利于学习者理解力的提升,使得记忆效率低下。相对于以上传统词汇教学
中存在的弊端,思维导图因其能够使得知识和思维可视化的特征,决定了思维导
图词汇学习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顺应大脑自然思维模式,保持思维传递连续性,提升思维发散能力。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的概念,是 1950 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
(Guilford)在以《创造力》为题的演讲中首先提出的,思维导图是发散思维的
形象化和具体化,它顺从人类大脑最自然的思考方式,将我们的思维脉络以图的
形式表达出来。面对每一个中心关键词,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
层次,不断地、连续性地拓展思维延伸的长度,无穷尽地丰富思维导图,从而提
高思维发散能力和词汇掌握量。
(2)对课程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优化知识表征,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促进知识整体获得。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促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考工具,它
不仅结构分明,内容丰富生动,而且层次感很强,导图中所有内容都紧紧围绕着
中心关键词展开,无论导图篇幅大小它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面对知识内容分布
零散,不利于进行系统概念性学习和记忆的问题,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习者将所
学词汇形成一个紧密的词汇网络。思维导图中丰富的色彩和图像除了能给学生提
供足够多的信息,也能有效刺激大脑感官,便于学习者在整体上把握和记忆所学
词汇。思维导图的层次性所揭示的词汇间的内在联系,也为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
提供了便利。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汉语词汇的学习也是在为语言这
座大厦堆砖砌瓦,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系统的更新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掌握旧知

10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识的基础之上不断纳入新知识,将新知识同化进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由此不断拓
展和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者运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的新旧词汇架构成自己的
词汇网络系统,这利于其通过清晰的联想实现词汇的有效提取。在参考和观察别
人的思维导图时,学习者也可以透过不同的思维导图了解他人的认知结构,汲取
精华,进而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建立新型课堂模式。最好的
教学是互动式教学,新的教学观倡导教师摒弃满堂灌的输入方式,转而采取新方
法,多种方式灵活转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传统的汉语词汇教学方式一般
会运用包括翻译法、演绎法、图示法等在内的教学方法,但无论方法丰富与否,
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教师主导演绎,学生之间也缺乏互动,这就造成了学生主体
地位的缺失。而“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是有效而高效的交流合作”[1],在思维导
图词汇教学法中,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贯穿始终。第一,在师生共同绘制
词汇思维导图,或者引导学生完成词汇导图时,师生之间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
题和疑问不断进行指导与讨论;第二,学生与小组成员共同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过程,学生之间通过这种学习模式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第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的兴致,给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充足的发挥空间,让学生体会
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技
能。
(4)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
育手段渐渐成为了教师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课
堂注意力,为教学提供便利。学生们可以从事先准备好的思维导图中一目了然的
掌握词汇的学习要点。在词汇复习过程中,仅用一张图就能将复习范围内的词汇
进行逻辑性展现,更加的直观有效。

3.思维导图的构成及绘制步骤

一幅思维导图的完成仅仅需要一张白纸和几支不同色彩的笔,它通常包括中
心主题(中心节点)、分支和节点几个要素。中心主题通常位于思维导图的中心,
导图中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中心主题而存在;主节点是是整个思维导图的一级

11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节点,主分支是一级分支,它们都隶属于中心主题;父节点和子节点是相邻层级
的两个节点,它们互相构成父子关系,高一级的节点是父节点,低一级的节点为
子节点;子分支是隶属于非中心节点的分支。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思维导
图。

图 1- 1 思维导图的构成元素

在《思维导图》(The Mind Map Book)中,东尼·博赞给出了几条绘制思


维导图的原则:从白纸的中心开始,并四周留白;在中心主题的位置用图像表达
主题思想;使用多种色彩;将各级分支连接起来;画出自然弯曲的分支;在每条
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自始至终使用图形。在这里,笔者将其从纸张、关键词、
图像、线条、色彩和逻辑顺序六个方面进行详细分述:
(1)纸张使用规则:第一,使用白纸。思维导图中的每一条分支都代表一
条思考路径,因此其他线条会对思维发散过程产生干扰,使人不自觉地按传统条
列方式做记录。第二,视主分支数量决定纸张的摆放。若思维导图的内容较多,
比如自由联想时,词汇的数量远比有限内容范围内的内容要多,导图的主分支数
量可能大于或等于 4 时,这时候理想的方式是将纸张横放,然后将中心主题置于
白纸的中心位置,这样可以减少因为位置不够而需要线条转弯的几率。当分类较
少时,也可将白纸竖放,并将中心主题放置于中心偏左的位置。
(2)关键词使用规则:第一,优先使用关键词而非短语或句子。对于初学
者来说,提炼关键词也是对思维加工能力的锻炼,正确而精准地提取关键词是对
学习者是否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概念把握的考查。例如在总结《你家有几口
人?》一课的词汇内容时,我们可以选择以“家”作为中心主题而非课文题目《你
家有几口人?》,这样做有益于学习者打开思路,不被句子或短语所局限。第二,
每个分支上只写一个关键词。同一分支上有多个关键词,对于思维的进一步发散

12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和整理具有阻碍作用,每一个单独的词语都是一条单独的思维脉络,这样会使整
个思维导图更具结构性。
(3)图像图标使用规则:首先,重视主题图像的作用。一图胜过千言万语,
为了突出中心主题,选择更加形象直观的图像比起文字更能强化学习者的记忆,
方便学习者将思维集中在中心主体上和后续对思维导图的记忆。使用图像的另一
个好处是促进联想和想象,图像总是比枯燥的文字包含更多的信息,因此也能引
发更多的联想。其次,表达内容一致。图像图标的使用不当会阻断思维,有些绘
图者为了追求画面的丰富美观喜欢加一些与中心主题毫不相关的图像进去,这就
容易对其他阅读者产生误导,同时也不利于自己的记忆理解。再次,图像使用不
宜过多。使用图像、图标的作用在于:一,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二,促进记忆
效果;三,美化思维导图。但过多的使用则会本末倒置,失去焦点,起到相反的
效果,偏离了使用思维导图促进联想与记忆的初衷。最后,根据节点的次级的高
低,图像大小依次递减。子节点的图像过大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从而对知
识结构的认知产生干扰。
(4)线条使用规则:使用曲线。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就相当于神经元结构
的细胞核,使用曲线是为了同我们的大脑神经元相契合,而其他各级分支就相当
于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分支线条由粗到细。这样做一是为了突出主题,其次是
为了导图整体的美观,避免给人一种头重脚轻或者凌乱的感觉。

图 1- 2 大脑神经元细胞图

(5)色彩使用规则:要想使思维导图的效果达到最好,颜色的使用也是非
常重要的,许多导图中运用了多而繁杂的色彩,或者一个层次一个色调,这样都

13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会使整个画面显得很混乱,不利于知识结构的建立和记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
个分支一个主色调,这样会大大降低读图时的认知负荷,使用能够表达相应感受
的色调,来激发对主题的联想与想象。
(6)逻辑顺序规则:不论是水平思考还是垂直思考,关键词彼此之间都遵
循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对于一幅完整而成型的思维导图,一般以顺时针的方向从
纸张的右上角为始,遵循“先父后子”的原则逐层深入,很多现有的制图软件也
都遵循着这样的“潜规则”。但是在思维激发阶段,我们可以不按顺序,想到哪
里就写到哪里,最终在整理阶段加以调整,方便记忆。

图 1- 3 思维导图法则及使用方法

在汉语词汇思维导图制作的过程中,要根据词汇间不同的逻辑关系来具体制
作,一幅思维导图的制作只需要简单几个步骤即可完成。以下笔者从手绘和机绘
两种方式介绍思维导图绘制的大致步骤:
(1)手绘思维导图
第一步:确定中心关键词。将它置于白纸中央,可以辅以显眼的图像或图画
以突出主题。
第二步:建立分支。从主题位置出发延伸出其它节点,可以根据词形相近、
词义相关、读音相似或者存在语义场等特点从中心词扩展,也可以将延伸出的某
个节点词语作为新的关键词,以此类推,绘制出下一级分支。如果在记录词汇的
同时脑中呈现了它的图像或画面,可以将它们画在词汇旁边。
第三步:建立连接。根据分支层级的不同用粗细不同的有色自然弯曲线条将
词汇进行连接,如有需要,可使用箭头把各分支之间的关系表述出来。
14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四步:利用色彩、符号、图画等丰富思维导图。在节点的旁边可以画上自
己风格的符号或图像,以便记忆。但是,能够促进学习者记忆和思考的才是真正
有意义的图像,所以在图像的精致与否方面可以不做要求。
第五步:对成型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或者整理之后重新绘制。
(2)机绘思维导图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针对思维导图制作的电脑、手机终端软件开发层
出不穷,人机交互设计越来越完善,我们也可以在时间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利用计
算机或者智能手机来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用思维导图软件进行绘制的步骤与手
绘类似,主要不同是按照软件自带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等功能来进行操作。各类
思维导图软件的功能大同小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软件个性化需求的不同,选
择不同的思维导图软件。下面笔者以 MindMaster6 为例,简要介绍运用计算机软
件绘制思维导图的步骤。
第一步:安装好 MindMaster6 之后,双击快捷方式启动 MindMaster6,启动
新建页面。

图 1- 4 MindMaster 主界面

第二步:选择符合主题的模板,点击“创建”进入创作界面,新建思维导图。

15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 1- 5 MindMaster 编辑界面

第三步:根据需要围绕中心主题添加分支数量,并添加所选取的关键词,构
建思维导图的主体结构。
第四步:在思维导图整体结构的基础之上,根据需要插入图片、附件、图标、
关系线等内容,使思维导图更加完整。
第五步:完善和美化。对思维导图进行整体布局调整,调整分支顺序、字体、
色彩、图像和背景等。对导图的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优化,使整幅思维导图更
加合理和美观。

(二)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1.左右脑分工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末,美国心理、生物学家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通
过“割裂脑”(split brain)实验证实了大脑的不对称性,提出“左右脑分工
理论”,并因此获得了 1981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斯佩里的发现表明,右
半脑主要负责节奏、空间感、想象、色彩、维度、整体观念,左半脑主要负责词
汇、逻辑、数字、顺序、线性感、分析和列表。除此之外,实验还发现即使左右
脑分工不同,但它们在所有的领域里基本都发挥着作用,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片面
地将人分为“左脑人”或者“右脑人”,两个半脑本就是在共同发挥着各自的作
用。[2]
独特的发散式结构以及图像、色彩等元素使得思维导图极具个性化,而这种
16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个性化能够为大脑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帮助在思维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联想
和强调,加强思考和记忆,调动左右脑同时工作,有效支配大脑的使用并最大限
度地激发大脑使用的潜力。

2.知识可视化理论

“可视化”(visualization)作为专业术语伴随着“科学计算可视化”概
念的提出出现于 1987 年 2 月。埃普勒(Eppler)和伯克哈德(Burkard)(2004)
认为知识可视化(Knowledge Visualization)是一个新型研究领域,它出现的
背景是以科学计算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和数据可视化为基础的。知识可视化以人
类社会的一切知识为对象,通过草图、知识图表、视觉隐喻等视觉表征手段实现
人与人的交互,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因此知识可视化的实质是“将人们
的个体知识以图解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形式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以此达
到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目的。”[3]
思维导图作为知识可视化表征手段之一,通过利用色彩、图像等把人的大脑
中的隐性知识变得可视化,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表达出来。图像符号是一种最接
近事物本身的视觉语言,它可以直接调动阅读者的视觉思维和感性情感,不受任
何语言和文化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能通过思维导图这种知识可视化表
征手段,更加直观而准确地获取那些蕴藏在视觉符号中的知识信息,从而使人们
思考、交流、获取知识和表达认知更加方便高效。

3.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诞生于 1986 年 Dan Sperber 和 Deirdre Wilson 出版的《关联性:


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其中提到
“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是将各种知识通过大
脑进行处理的结果。” 关联理论认为,新信息在旧信息中语境化产生了语境效
果,而关联的存在是基于认知语境的。
“认知语境是新信息与旧有信息相互作用、
相互整合而凸现的结果,它强调主体基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意义的建
[4]
构。” 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习者的认知语境基础来制
定词汇学习策略,以此来帮助学习者构建和优化词汇的认知语境,收获更好的词

17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汇学习效果。
在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如果将词汇放到一个更大的知识结构中,那么我们
就可以根据整个结构,甚至根据结构中的其他词汇进行推理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例如我们在教授具体名词时,可以将生词与实物联系在一起,在教授动词时,可
以给出具体动作的演示,这些都可以以静态或动态图的形式通过思维导图工具传
达给学生。其次通过对汉语教材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章的生词都是围绕某
一主题而展开的,生词与生词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在《发展汉语综合教材
Ⅰ》中,教材内容出现了与打招呼、买东西、日常活动有关的词汇,在这种情况
下,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词汇间的逻辑关系逐一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构建词汇
认知语境。

(三)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为全文做了理论铺垫,介绍了思维导图概念的由来、发展以及它作
为一种学习工具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同时对思维导图结构的构成元素和绘制方
法、绘制注意事项做了详细阐述。思维导图工具在左右脑分工理论形成的基础之
上发展而来,并在知识可视化理论和关联理论的共同支撑下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和
学习,本章为以后的章节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汉语词汇教学的可行性

(一)汉语词汇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对斯拉夫大学九位汉语教师的访谈与听课观察,笔者发现超过半数的教
师们在开始新课前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专门用来讲授词汇,但成效并不能达到预
期,等到把所有词汇都讲解完开始进入课文部分时,词汇的遗忘也开始了,零散
的词汇分布使得学生们不得不一遍遍地翻阅之前的听课笔记,因此大大增加了学
生们的学习成本。在教学方法上,本土教师大多采用“翻译法”来进行生词教学,
此后的练习与复习过程则采用反复教授、情景造句以及讲解相关课后练习题的形
式来进行巩固;中国教师在此类练习基础上会增加利用词汇卡片认读和游戏教学
的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在当时准确了解词汇的意义,但其不足是:

18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一,缺乏知识网络构建的意识,分散的词汇知识点不利于新旧知识体系的建构和
后期词汇的提取;二,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长期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他
们拒绝或降低接受新词汇输入的速度。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决定了它的教学对象的特殊
性,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就使得学习者对于汉语词
汇的理解和接受度有着受自己母语干扰的特殊性,也有着母语者难以想象的复杂
性。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都会采用反复认读和抄
写的方式,章节复习阶段则是以读课文的方式来温习词汇,或者在教材给出的词
汇列表基础之上采取反复读写的方法,缺少对词汇知识内化和深加工的过程,很
少有学生会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将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在这种既缺乏帮助强调记
忆的元素,又没有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意识地创建联系的情况下,需要大大增加复
习频次才可能减小遗忘的概率。
针对以上问题,思维导图工具一方面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养成定期对
知识分类整理、建立和不断完善汉语词汇知识体系的好习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
习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学习者想要掌握有效学习策略的学习需求,充
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转变汉语词汇教学模式,鼓励和促进学生参与到手绘、
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中去,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接受
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弥补传统词汇教学法的不足,从而使学习者在思维
导图相关元素的刺激下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有意义学习。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的物理环境分析

“教学的物理环境是教学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和
物质载体,是教学赖以进行的一切物质条件所构成的整体。”[5]它又可以划分为
设施环境、自然环境和时空环境。这里笔者只对与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法关系最为
紧密的设施环境进行分析说明。
设施环境是教学物理环境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教学场所的质量会对教师和学
生的教学活动形成直接的影响,为满足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需要,足够大
的空间、采光照明条件、教室的装修风格,甚至桌椅舒适度等都应慎重考虑而决
定。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新型教学手段被不断开发出来,教师

19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上课标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情况正在改变,教学用具也渐渐凸显着它的重要
性。在思维导图辅助汉语词汇教学的课堂上,分三种情况来决定所需教具的不同:
第一种,教师需要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示范性词汇思维导图,学生们则可以通过展
示自己的词汇思维导图实现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第二种是在师生共同绘制思
维导图的情况下,这时候仅仅需要几只彩色的粉笔和一块黑板就已足够,即使画
出来不如电脑绘制的美观,但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和师生亲密关系的加深;第三
种情况是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白纸上进行绘制,一张白纸、几只彩色的笔,
我们就能了解到学生们各自的思维路径的独特性。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的可操作性分析

首先,从汉语词汇的特点来看,类属于汉藏语系的现代汉语有着许多不同于
其他语系的特点。在汉语词汇方面,它包括三个特点:一,单音节语素居多,向
双音节化发展。许多单音词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渐渐发展为双音节词,如“木-
木头”、“目-眼睛”;许多多音节短语也缩减为双音节词,如“电视台-电台”、
“外交部长-外长”;新词也多为双音节词。二,构词多为词根复合法,少数以
词根加词缀法构词。三,同音语素多。每一个音节都有不止一个对应的语素和字。
这些特点一方面使得汉字长期适用于汉语,让汉语经久不衰,另一方面也为汉语
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学习障碍,比如不能够正确使用单双音节词汇、词汇结
构混乱、容易遗忘等。这些特点也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系统性,周健、廖暑业说: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和网络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形式上有所表现”[6],思维
导图正是利用其自身的结构特征将词汇之间的系统性和网络性通过各分支展现
出来,用简单明了的图代替繁多的文字,使得知识的输入和提取都更为简化。
其次,从教师方面来看,在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和
指导作用贯穿始终,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教师要对思维导图
学习法的原理、构成元素、绘制方式以及运用怎样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展现等
有所学习,另外在备课阶段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查找素材,设计并绘制思维导图,
但就目前思维导图应用软件的开发情况来看,计算机思维导图超越了很多传统绘
制技巧,并有着手绘思维导图所没有的功能优势,因此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备课的
效率能够大大的提高。

20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最后,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拉尔夫·哈柏(Ralph Haber)曾通
过视觉刺激实验证明:人类对图片的辨识能力天生就不错。其原因就在于大脑在
感知图片的时候使用到了大量的大脑技能,包括色彩、维度、线条、质地、想象
等。而学习者也更倾向于在任务负担轻的情况下吸收尽可能多的知识,记住更多
的词汇,思维导图将抽象晦涩的词汇信息通过形象直观的视觉符号表达出来,使
知识具象化,帮助学习者理解和建构新旧知识体系,因此这也是满足学习者的词
汇学习需求的。
综上,无论是从汉语词汇本身,还是从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来看,思
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都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四)思维导图应用于语言教学的事例分析

1.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分析

尽管最初思维导图的诞生只是为了改进传统线性笔记方式,但随着思维导图
逐渐普及,加上其优势在研究和应用中的不断显现,如今也被广泛的运用于企业
管理和个人工作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世纪对教学方式要求的提高,思维
导图亦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思维导图进入中国的时间相对较晚,自 1997
年《学习的革命》出现之后,中国学者逐渐开始了对思维导图的学习和研究,但
思维导图真正意义上进入中国要从 2005 年东尼·博赞亲自来华进行思维导图讲
授开始算起。根据从国内知网中文数据库所得到的数据可以发现,有关思维导图
的各类研究文献数量每年都在以成倍的速度增长。在语言教育类文献资料中,思
维导图应用于英语学科教学的研究占绝大多数。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国内已
有多年发展历程,相较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更加成熟和完善,二者同为第二
语言教学学科,在词汇教学上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英语词汇同汉语词汇一
样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都有自己的组合规则,英语词汇教学同样存
在着词汇零散、量大、易忘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以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作为第
二语言教学作为研究参考,借鉴其可取之处。
陈传英在 2014 年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基于教材《牛津高中英语》验证了英
语词汇导图对单词识记的有效性,对江苏省某中学高一年级 52 名学生,进行了
词汇导图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作者首先对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简
21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单的思维导图介绍和绘制培训,最终通过分析词汇听写测试、期末成绩、词汇竞
赛,得出了思维导图对于英语词汇识记有着积极作用的结论。在文章中,作者还
介绍了英语词汇导图的组成要素,绘制方法,并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别予以了
英语词汇导图结构设置举例说明。
陈博丽(2012)以温州市某中学初二年级两个班的英语学困生作为研究对象,
在调查分析了学困生的分布状况与成因之后,为实验班学困生设计出以单元为单
位的词汇思维导图,将零散的单词和词组进行组块归类,引导学困生将所学词汇
进行归类整理后再记忆,改变他们原先按照课本单词表逐个记单词的习惯。通过
分析所得数据,作者得出结论:(1)造成学困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内因包括学习
动机弱、自制力欠缺和学习策略使用不当等,外因主要在任课教师的关注度欠缺
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两方面;(2)学困生缺乏使用学习策略来加强英语词汇记
忆的能力;(3)通过对比两个班级学困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果,可以发现使用
思维导图工具教学能够促进英语学困生的词汇学习能力。
王思佳(2016)以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论证了思维导图能够促
进小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兴趣,并有效提高小学生英语词汇水平。作者采用思
维导图教学法对实验班教授英语单词,对控制班则采取传统词汇教学法进行教
学。作者从主题和结构两个方面给出了英语词汇导图绘制的示例,如下图:

图 2- 1 主题式英语词汇教学思维导图

图 2- 2 结构式英语词汇教学思维导图

22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以上针对于不同阶段的英语学习者进行的实证研究,一致得出结论:思维导
图工具不但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参与英语词汇教学,并且在提高学习者英语词汇记
忆和学习能力上有着显著效果。因此,汉语同为第二语言教学,可以以此为借鉴,
将思维导图工具运用到汉语词汇教学中去。

2.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事例分析

(1)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事例
就目前在中国知网上的搜索可见,关于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教学的相关论文
最早出现于 2011 年,作者是辽宁大学韩国留学生李满月,她从理论方面阐述了
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的具体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 2- 3 语境教育法词汇教学思维导图

图 2- 4 应用主题分析的词汇教学思维导图

23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 2- 5 应用词的结构方式的词汇教学思维导图

(2)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语法教学事例
从语法角度来看,2012 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金秀晶尝试将思维导图运用于
汉语可能补语教学,并总结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可能补语教学课堂中的方式方
法。作者认为如果运用思维导图工具为学习者进行汉语可能补语教学,对于学生
的语法学习和记忆会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介绍汉语可能式表达
的内部对比,如:同时介绍可能补语的三种类型和构成,又或者介绍四种可能否
定式的对比,并通过背景颜色、字体颜色和形状等加深记忆。

图 2- 6 汉语可能补语的教学思维导图

24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 2- 7 汉语四种可能否定式的对比教学思维导图

(3)思维导图应用于汉字教学事例
2013 年,辽宁大学赵迎迎尝试从理论上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针对初级留学生
的汉字教学,从汉字的特点分析入手,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汉字思维导
图教学设计:
第一,以字义为基础的汉字导图教学。如图:

图 2- 8 象形文字教学思维导图

第二,以汉字部件作为引申,拓展汉字识记数量。如图:

图 2- 9 “女”字部汉字教学思维导图

25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三,以词根为主题的汉字导图教学。如图:

图 2- 10 词根“电”的教学思维导图

第四,以文化为主题的汉字导图教学。如图:

图 2- 11 以“吉祥”为主题的文化类字词教学思维导图

随后作者根据思维导图设计从导入、展开、总结三个环节阐述了具体教学实
践步骤。在总结中,作者提出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汉字教学有利也有弊,在使用过
程中应突出其优势,发挥最大的作用。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能够发现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教学的可发挥空间非常
大,思维导图的有效学习理念不但能够有助于理工学科的教与学,在第二语言教
学中同样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使得师生双方共同受益。因此,将思维导图工具应
用于汉语词汇的教学中是非常有利并且可行的。

(五)本章小结

本章节为思维导图辅助汉语词汇教学的可行性讨论,在前一章理论支撑的基
础之上回答了“是否可行”的问题,为下一章节“如何用”的问题提供了客观条
件。
在这一章中,笔者除了从汉语词汇教学现状、物理环境、可操作性三个方面

26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分析了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的可行性之外,还通过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
教学的案例和前人对思维导图辅助汉语教学的案例做了分析,希望从其他成功案
例中提取出对汉语词汇教学可借鉴的部分。最后得出结论: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汉
语词汇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三、思维导图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内容设计

这一部分主要阐述将思维导图与汉语词汇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具体方式,笔者
根据汉语词汇的特点以及课堂词汇教学的实际需要,从词的内部结构、词义、语
义场、词的复习总结、自由联想五个方面进行分类阐述。

1.利用词的内部结构进行汉语词汇思维导图设计

现代汉语中的词都是由语素组成的,并且以单音节语素为基础,学生在词汇
积累过程中也是先掌握单音节语素意义,再了解词语的整体意义的。在这一部分
里,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能产性进行思维导图设计,基本词汇的能
产性体现在派生词这种词汇的附加式组合方式中。这一类词由词根和词缀共同组
成。词缀又分为前缀与后缀,在词根前的词缀叫前缀,在词根后的词缀叫后缀。
我们可以把词根或词缀作为中心关键词进行设计总结。

图 3- 1 词根“花”的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27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 3- 2 前缀“老”的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图 3- 3 后缀“儿”的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图 3- 4 学生作品——词根“界”的思维导图设计

2.结合词义进行汉语词汇思维导图设计

(1)多义词的词汇导图设计:

词义就是词的意义,它是词的内容,只要人们交际需要,它就会存在,它既

包括词的语法意义,也包括词的概念意义和色彩意义,我们在这里仅仅是把词的

28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概念意义作为研究内容。
“义项,是词的概念意义的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分项说明。”
[7]
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义项,也可以有很多个义项,我们把有两个或者更多义项的

词叫做多义词,这也是汉语词汇丰富性的一种体现。然而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

义项多的词不单是加深了他们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也会在学习过程中对他们造成

很大的困惑,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将原来掌握的词的义项和新掌握的

义项汇总在一起,方便学习者理清思路,从而更好地掌握多义词的用法。

例如“宽”,有“横的距离大(跟“窄”相对);放轻松,使松缓;不苛求,

不严厉;宽裕、宽绰”多个义项,我们可以将它绘制成以下样式的思维导图:

图 3- 5 多义词“宽”的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再如“深”有“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深奥;深厚;时间长;颜色

浓重”多个义项,我们可以按以下方式绘制多义词思维导图:

图 3- 6 多义词“深”的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29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同音词的词汇导图设计:

多义词是几个义项之间互相存有联系,而同音词只是一种“多词同音”的现

象。同音词包括同形同音词和异形同音词两类。异形同音词如“公式-公示-公事

-工事-攻势”、“数目-树木”等,而同形同音词指的是读音和书写都完全相同

的一组词,也就是说,它们虽然看起来是同一个词,但意义之间并无联系,即一

个义项只针对一个词。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学习者易混淆的同形同音词进行思

维导图设计,并加以区别。例如“别”,有“分离;另外;区分;差别;类别;

卡住,绷住;不要,不用”多种义项,我们可以按下图的方式绘制思维导图:

图 3- 7 同音词“别”的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3.结合语义场进行汉语词汇思维导图设计

现代汉语中将语义场的概念界定为:“既拥有共同义素又有区别义素的一组

词的相关语义,聚合形成了语义场。”[8]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的学习中,扩

充词汇量一直是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重点,而语义场理论对汉语词汇的教学也有一

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词汇教学之所以成为汉语教学中的难点部分,不单单是因为

汉语词汇丰富而量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习过程中的重现率低,容易造成遗忘,

在这一方面,语义场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词汇之间的层次关系,帮助理解词汇含义,

加强记忆,从而降低遗忘率。由于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不同,语义场也可以分为不

同的种类,下面我们根据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和反义义场

几个类别,逐一进行词汇思维导图设计阐述:

(1)类属义场的思维导图设计

同属于一个大类的一组词共同组成了类属义场。比如“桌子-椅子-柜子-床-
30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茶几”同属于家具类,“玫瑰-月季-百合-康乃馨-茉莉”同属于花卉类,“红色

-黄色-蓝色-绿色-白色”同属于颜色类。通过对类属义场中的词汇进行层次分类

有助于学生在宏观上对词汇概念的把握,但在此类词汇思维导图的设计中,要注

意所展示词汇的难度,初级汉语学习者所掌握的词汇量有限,因此词汇量扩充应

以学生掌握量为基础,适当扩充。另外,可以将类属义场词汇联想和自由联想相

结合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比如我们在将“颜色”作为上位词进行导图设计时,

首先引导学生联想“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白色”等颜色下位词,然后可以带领

学生再以这些颜色词作为中心词进行头脑风暴练习,如以“红色”为关键词,可

以引导学生联想出“玫瑰”“口红”“红领巾”等词,再根据“玫瑰”联想出“爱

情”“爱人”“浪漫”“刺”等词,以此类推。

图 3- 8 以“颜色”为例的类属义场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图 3- 9 学生作品——“植物”类属义场的思维导图

(2)顺序义场的思维导图设计
31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的各个成员组成了顺序义场,比如“初赛-复赛-

决赛”、“学士-硕士-博士”,再比如“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春

-夏-秋-冬”,又或者“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序义场的

词汇教学相对于其他词汇教学难度不大,学生在学习一个词语之后大多能够举一

反三说出义场内的其他词汇,因此我们无需在课堂上对词汇本身花费太多时间。

在设计顺序义场的词汇思维导图时,我们可以选择语义场相关主题作为中心关键

词,比如选择“比赛”作为“初赛-复赛-决赛”的中心关键词,选择“季节”作

为“春-夏-秋-冬”的中心关键词,并附上符合主题的中心图像,下一步我们可

以将头脑风暴式自由联想作为下一个子节的内容,例如“春”的下一个子节可以

是“青草、花朵、阳光”等,“夏”的下一个子节可以是“海滩、连衣裙、冰淇

淋、西瓜”等。这样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新词汇与旧词汇联系

起来,发挥最大的想象力,达到丰富词汇量,完善知识体系架构的效果。

图 3- 10 以“季节”为例的顺序义场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3)同义义场的思维导图设计
[9]
“同义词组成的语义场叫做同义义场”。 同义词又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两

种类别。等义词即在语言中可以互相通用,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词。如“演讲”

和“讲演”、“情感”和“感情”等。近义词即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在意义和用

法上有细微差别的一组同义词。如“坚决”和“坚定”、“骄傲”和“自豪”、

“愉快”和“高兴”等。许多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到一定水平之后都会遇到的一个

难题就是同义词辨析,一组同义词在意义上大同小异,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义素

32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和区别义素。同义词能够准确地反映事物或者说话人情感的细微差别,正确地使

用同义词能够帮助说话的人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误用同义词则会词不达意,

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笑话。讲解同义词时,我们通常从词汇意义的轻重、范

围的大小、集体与个体概念、搭配对象、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词性几个方面

来区别,但随着词汇量和知识点的增多,学习者难免会模糊记忆,难以区别,因

此,我们不妨利用思维导图的结构特征将所学过的同义词放入一张图中加以讲解

和记忆,这样不仅可以对所学同义词进行简单归纳总结,有助于知识梳理,更为

复习阶段的知识提取提供了便利。

图 3- 11 同义词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4)反义义场的思维导图设计

“反义义场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的相关语义构成,这两个意义相对的
[10]
词互为反义词。” 反义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反义义场

成员间的联系性来训练汉语学习者的联想能力。由于汉语中有不少多义词,而多

义词的每个意义都可能有一个相应的反义词,例如“开”,它有“开放”、“开

启”、“开始”等多个意义,因此也就有相应的每个意义的反义词。在思维导图

的内容中,我们可以将反义词与多义词结合起来进行设计,例如我们可以将“开”

作为中心关键词,将它的每个意义相对应的反义词作为主分支,再根据相应的意

义进行组词说明。

33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 3- 12 以多义词“开”为例的反义义场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4.运用词汇思维导图复习总结

在任何科目学习过程中,复习总结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由于汉语

词汇的重要性及其量大的特点,我们通常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加它们的重现率

以达到永久记忆的效果,重现率固然重要,重现的形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

习者记忆的效果。以往我们对于词汇的复习方式多采取增加练习或者听写的模

式,但这种方式缺少能够让学生对复习范围内词汇有一个整体把握的习惯的锻

炼,尤其是有一些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较为零散,而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对所学词

汇进行复习总结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这种缺失,它本身具有的结构优势既可以引导

学生将所学知识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将词汇知识内化,也利于后期对词汇

准确而有效率的提取。

对于这种总结式的词汇思维导图设计,教师示范、师生共同绘制、学生自行

绘制的方式都可以采用,教师可以在前两章的复习总结中予以示范,在学生了解

了如何将所学范围内词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总结之后,可以试着带领学生一

同完成一幅导图的绘制,当学生完全熟悉了绘制步骤之后,可让学生以自己的理

解方式,完成各章节复习总结的词汇思维导图设计。

34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 3- 13 以“方位词”为例的复习总结式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5.自由联想式词汇思维导图设计

想象力是良好记忆力的先决条件,东尼·博赞先生最初创造思维导图笔记工

具时就意在将人类的自由联想能力发挥到极致,至于思维导图联想的内容和范

围,可以想到哪写到哪,只需遵从自己的思维脉络。自由联想的方式能够摆脱各

种概念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充分挖掘已掌握的汉语词汇,唤

起记忆,增加词汇重现的次数。此外,在师生或者小组共同绘制的过程中,学生

们还可以不断吸收来自于其他人的联想词汇,了解他人的思维脉络,集思广益,

最大化地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自由联想式思维导图设计可以和以上章节讲到的任何一种类型的思维导图

设计相结合,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它可以出现在词汇教学的许多环节中。

笔者认为最好是在课前利用十至十五分钟时间对学生们进行自由联想式头脑风

暴训练,一是为了让学生们不断加深对思维导图思维工具使用的认识,二是为了

活跃课前气氛,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秩序。例如以“幸福”为主题展开联想,

可按下图的方式进行思维导图绘制:

35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 3- 14 以“幸福”为例的自由联想式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图 3- 15 学生作品——“自我介绍”自由联想式思维导图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汉语词汇教学策略

“为通过完成教学任务而达成教学目的, 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

系列执行过程叫做教学策略”。[11]本研究在对汉语词汇思维导图内容进行设计的

基础之上,将继续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汉语词汇教学策略,即通过本人的教学实

践总结出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采用怎样的方式、运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

源来配合完成教学目标。本节内容在构建基于思维导图词汇教学法的教学策略模

型的基础之上,分别从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具体阐述。

36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状况、

课堂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时间与效率的要求而呈现动态的、可调的结构,根据实

际情况有创造性地、融会贯通地组织教学,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 以保证教学的

有序进行。

表 1- 2 基于思维导图词汇教学法的教学策略模型

教学目的及任务 教师任务 学生活动

1. 了解主题相关文 1.通过对相关文化背景的 1.了解主题背景

导入阶段 化背景知识; 介绍引导学习者对旧有词 知识;

2. 复习主题相关旧 汇知识进行“头脑风暴”。 2.回忆提取关联

词汇。 旧有词汇知识。

1.了解和掌握目标 1.展示已有词汇思维导 1.按照导图逻辑

词汇的意义和用 图,按导图逻辑逐一讲解 顺序建立词汇结

讲解阶段 法。 生词; 构;

2.师生共同绘制词汇导 2.展开想象丰富

图,讲解生词。 词汇导图内容。

1. 举一反三掌握更 1.观察发现课堂问题,调 1.反馈疑难知识

反馈阶段 多关联词汇; 整教学节奏。 点;

2. 总结反思课堂问 2.绘制自己的词

题。 汇思维导图。

2.课前准备:思维导图的构建与设计

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教师和学生的准备同等重要。教

师备课的过程是将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的过程,没有充分备课的教师会严重影响

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学生在课前需要

做的准备是通过预习提前熟悉学习内容,发现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有针对性的

寻求答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汉语词汇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提前把握
37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学习内容中心主题,围绕中心关键词展开词汇学习内容,并针对中心关键词进行

内容分类或者头脑风暴训练,为课堂活动做准备。

在前期学生还不太了解汉语词汇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时,教师应当作为引

导,在备课中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并准备好思维导图,以带领学生由慢慢熟悉思维

导图到独立绘制导图的过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构建思维导图时要尽量由简

到繁、由易到难,控制分支数量和联想词汇的难度,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例

如在对《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Ⅰ》中第 5 课《你家有几口人》进行词汇思维导图设

计的时候,由于一年级学生词汇量有限且对思维导图不熟悉的原因,无论是结构

设计方面,还是词汇内容方面,我们都应当尽量使得本课的词汇导图简单明了,

易于学生理解。如下图,图 3-16 就比图 3-17 更易于接受。

图 3- 16《你家有几口人》亲属及社会称谓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38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 3- 17《你家有几口人》亲属及社会称谓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在以后的章节中,随着学生逐渐了解了思维导图的用法,开始鼓励学生模仿

教师的方式,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在课前自行绘制词汇思维导图。借绘制思维

导图的过程来提前预习学习内容,找出中心主题、问题及难点,节约课堂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随着学生对思维导图掌握程度的提高和词汇量的增大渐渐

增加分支数量,丰富思维导图内容,进一步挖掘思维导图的使用空间。

图 3- 18《测试你的生存技巧》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39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课上互动:思维导图的交流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中心的关系,也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最主要是起到

积极引导的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互动的。”[1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相影响,教师以讲解和提问作为刺激,学生以操练

和回答作为反应,如此循环往复推进教学活动。

在以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有目的性地引导学

生同时运用口、眼、手、耳,多种感官加强词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

式来实现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1)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完成词汇思维导图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循循善诱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联想能

力和思考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举一反三的学习技

能。可以说课堂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密切互动,以此达到最

佳课堂效果。师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的环节一般是设置在学生接触思维导图初

期、学生无法完全掌握中心概念或者时间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可随机发言表

述观点和想法,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并修改思维导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为主导,

通过引导性问句、给予学生示例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联想灵感。

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

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大范围地互相了解其他人的思维脉络,

以激发更多的联想和想象。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无法确保班级内每位学生的参与

度,有些学生可能会由于害羞或者其他原因不敢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

师应该尽量兼顾每位学生,给予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多关注度。

(2)小组分工,竞赛制绘制思维导图

“学生在语言学习和品德养成方面所受的教育并非只来自教师一方,在很大

程度上还来自其他同学,有时来自于自我教育。”[13]实际上,学生有时也起着教

师的作用,语言学习本就是一种基于交际的活动,也正是由于学生之间学习动力、

学习能力 、学习水平与学习方法的不同,才使得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成为可能。
40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这种方式可设置在时间相对充裕,需要学生对学习内容加以操练或者拓展练习的

情况下,在分小组完成词汇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们在小组内自由分工,可以将执

笔与提供思路分开而来分工合作,也可以组员们一起共同绘制。就笔者教学实践

来看,每组 3-5 人较为合适,以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教师根据学习内

容安排布置小组任务,可以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主题,也可以从教师所给主题中挑

选一个作为小组的主题任务。例如笔者在训练学生绘制自由联想式思维导图时,

让学生从给出的几个词中随机选择一个进行小组讨论并绘制相应思维导图。教师

在各小组进行讨论的同时巡视各小组讨论进度,帮助解答疑惑。讨论时间根据讨

论内容而设定,一般词汇思维导图训练可设置为 10-15 分钟。当各小组都已完成

词汇思维导图的绘制时,可让每组选派代表对本组的词汇导图进行讲解,最终大

家投票选出内容最为丰富、布局最为美观的小组导图,也可给予相应奖励以鼓励

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尤为重要,这一点也体现在了词汇

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学生之间难免存在或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或知识面上的

差异,小组合作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健康的竞赛机制

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在相互竞争、不断超越的过程中突破自我。

图 3- 19 学生作品——小组合作式思维导图训练

41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 3- 20 学生作品——小组合作式思维导图训练

在课堂互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语言教师大多数情况下面对的是

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或者民族学生,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因材施

教,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互动,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课堂管理。例如笔者执教

的塔吉克斯坦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善于展示自己,面对此类乐于表达的学生就

要注意控制课堂活动的有序发生。如若是性格内敛、不善表达的学生,教师则应

多加鼓励与表扬,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从而使他们在各个互动环节中都能够自

由联想,发散思维,克服拘谨。

4.课后反思:思维导图的回顾与复习

课堂过后,学生可对当堂记录下的思维导图进行整合和修改,回顾温习当时

的思维脉络或者补充新的内容来丰富词汇导图,补充内容可以是新的词汇,也可

以是对既有词汇的说明、解释,以建立符合自己思维习惯的词汇导图为原则,为

自己所用,这样才更有助于知识的内化。当学生把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内容总

结养成习惯之后,可对每课、每章词汇进行系统总结,以方便复习。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是对已学知识进行知识系统再处

理的过程。由于汉语词汇数量巨大,需要不断重现与复习才能够加强记忆,减少

遗忘。“在汉语词汇教学中应注重生词的首次感知。”[14]在教授新生词时,我们

42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通过绘制词汇思维导图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通过运用图像与色彩刺激感官记

忆,从一开始识记生词的阶段,我们就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授与学习,通过

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因此在后期复习阶段,也要用同一词汇

导图来唤起和巩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相对于教材中零散分布的词汇或者生词表

而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更加便利和高效。

每一堂有意义的课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配合,课后也需要双方各自进行

课后反思。对于教师而言,教师需要在每节课后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不足进行梳

理与归纳,通过对学生们课堂反应的观察总结优劣,调整教案。在以思维导图为

教学辅助工具的教学中,教师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学生们是否接受此种内容表现形

式、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教师通过怎样的语言更加有利于

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能够避免此类问题的再发生。

图 3- 21 章节复习总结式词汇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案例——以《发展汉语初级综合

Ⅰ》为例

为了让读者了解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汉语词汇教学的完整过程,笔者以《发展

汉语初级综合教程Ⅰ》第十课《这个星期天你忙不忙》为实例还原整个教学过程,

对运用思维导图工具辅助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进行说明。
43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教学实施背景

(1)教学课题:第 10 课 这个星期天你忙不忙

(2)词汇目标:城市、公园、风景、山、水、树、花、空气、新鲜、漂亮、

爬山、累、休息、 喝茶

(3)学习者特点分析和教学策略

授课班级是汉语系一年级学生,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学过并掌握了有关室内

活动的一些词汇,比如:洗澡、做饭、打球、看电视、上网等,这节课的主题是

户外活动,笔者将新旧词汇进行适当整合,引导学生联想出更多的已学词汇,绘

制成本课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日常活动的汉语词汇。本课所采用

的教学法有讲授法、图片法,师生绘制导图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4)教学流程大纲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确定主题,师生共同绘制词汇思维导图

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思维导图,请同学们当堂记忆词汇

同学们根据思维导图转述课文内容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并记忆默写

图 3- 22《这个星期天你忙不忙》教学流程大纲

2.教学课堂记录

笔者摘取本课部分课堂记录如下:

T:通过刚刚几位同学的发言,我知道你们已经学会了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的生

词,对吗?
44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S:对,老师,我们现在可以默写上节课的词:早上、洗澡、吃早饭、去教室、

上课......

T:很好。这些是我们平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那么同学们星期天或者放假的

时候会去哪里呢?你们会做什么呢?

S:我有时候去公园,有时候逛街。

S:老师我喜欢爬山,因为杜尚别有很多山。

T:在城市里,我们很多时候会选择逛街买东西,那么公园怎么样?有多少人

喜欢去公园呢?

S:公园很漂亮,空气好,春天非常漂亮!

T:你们喜欢公园里的什么?

S:公园里有很多玫瑰花,我们很喜欢玫瑰花。还有河,有水,有很多树,所

以空气好。

T:(教师将学生所表述的词汇一一写在黑板上,建立思维导图)除了这些,

想一想公园里还有什么?

S:还会有山,有草,有阳光,有可爱的小猫、小狗......

T:对,这些让我们觉得很开心,所以我们都喜欢去公园散步对吗?

S:是的,老师。

T:好的,刚刚 Zafar 说他喜欢爬山,其他同学喜欢爬山吗?

S:老师我不喜欢,爬山很累,还会很饿、很渴。

S:我很喜欢,爬山可以看到更漂亮的风景,如果累了,我可以休息、吃饭、

喝茶......

T: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的马丁和他的朋友们星

期天要去做什么?

(课文阅读与讲解)

T:接下来,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词汇图开始记词汇,然后告诉大家马丁的星期

天是怎么样的,我来看看谁能记得又快又好!(同学们根据思维导图记忆词汇并

通过转述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还原完整度检验词汇记忆效果)

45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图 3- 23《这个星期天你忙不忙》词汇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3.课堂反思与总结

在本堂课词汇教学的部分中,笔者通过启发式教学,由旧课导入新课,先让

同学们进行话题讨论,然后在旧词汇基础之上进行拓展,带领学生一同绘制思维

导图,最后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图文并茂的完整词汇导图并带领学生当堂记忆。通

过本次教学实践,同学们通过“星期天”这一主题掌握了有关风景的名词词汇,

还掌握了“累”、“饿”、“渴”等感官动词的表达。同学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

之下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和记忆比赛,在掌握新生词的同时增添了学习汉语的兴趣

和动力。

由于本堂课的教学对象为学习汉语半年的一年级学生,因此词汇量非常有

限,在进行词汇联想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运用翻译法帮助学生扩充词汇。

(四)实施效果评价与总结

为了了解学生对思维导图工具的接受度以及汉语教师们对这一辅助工具前

景的看法,笔者对执教班级学生以及斯拉夫大学汉语系汉语教师进行了抽取式访

谈。学生访谈人数 8 人,占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教师访谈人数 6 人,总数占

比三分之二,其中包括本土教师 4 名,中国教师 2 名。

通过学生访谈内容得知,大多数学生在以往的词汇学习方式中大多采用默

读、默写词汇列表的形式,经常性遗忘并且混淆词汇,对于思维导图工具的使用,

46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同学们一开始会有很大的新鲜感,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但这时候并不能掌握它的用法。随着教师的引导和模仿次数的增多,学生会渐渐

从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并主动绘制思维导图以便于自己复习记忆。在“你是否

更喜欢思维导图的词汇教学方式?为什么?”这一问题中,表示更喜欢词汇导图

教学方式的学生人数占总访谈人数的 75%,另有两名学生表示希望能够将其与传

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互通有无。在“你觉得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汉语

词汇吗?有哪些帮助?”问题中,全部被访谈学生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有的认

为思维导图能够激发起学习汉语的兴趣,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明显增加了;也

有的认为它能够在保持记忆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比如在回忆某一个词汇的时

候,会首先想到在词汇导图中它相应的位置、线条色彩和图画画面。除此之外,

根据笔者一段时期的课堂观察,学生们更多地将思维导图当做是一种课堂游戏,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游戏的形式学习知识,即使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遇到了困

难,也会积极寻求帮助,主动解决问题,这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班级

气氛也无疑是有益的。

在被访谈的 6 名汉语教师中,只有 2 名教师表示听说过“思维导图”,或是

曾经用过类似的方式进行授课,当笔者对以思维导图作为辅助工具进行汉语词汇

授课的方式做了简单的介绍之后,大多数教师表示其前景还是很值得期待的,虽

然也有教师对此表示怀疑,但还是愿意尝试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引用到汉

语词汇教学中。

通过以上访谈分析以及笔者本人对执教班级学生的学习观察和教学实践,总

的来说思维导图在汉语词汇教学中起的作用是积极的,以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教学

工具的方法是可行的。

(五)本章小结

本章内容回答了思维导图辅助汉语词汇教学中“内容是什么”和“方法是什
么”的问题。
笔者先是根据汉语词汇本身的特点和课堂实际需要,从词的内部结构、词义、
语义场、复习总结和自由联想五个方面对思维导图词汇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方式进
47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行了细致阐述,并对各类词汇思维导图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接着在教学策略模
型建立的基础之上从课堂的三个阶段说明了思维导图辅助汉语词汇教学的教学
策略使用;最后通过教学实践案例还原思维导图辅助汉语词汇教学课堂的真实场
景。

48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结语

(一)本研究的发现

通过历时 13 周的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的实践,以及经过对授课师

生进行访谈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切实可行。通过对汉语词汇教学现

状、物理环境、可操作性和相关可借鉴案例的分析,以及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表

明,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可行的。

2.思维导图能够促使学习者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思维导图辅助汉语

词汇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强调唤起和强化学习者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不仅能够通

过绘制词汇思维导图的过程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

力,更能够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发现学习汉语词汇的乐趣,进而提高对汉语学习的

兴趣。

3.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汉语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拓展思维广度和深度。学习

者学习和绘制词汇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对自我思维的认识过程,同时对自我思维

发散性、系统性、流畅性和深刻性的认识又是关系到自我认知的重要环节,能够

发现他人思维方向的优点并且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对于自我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4.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词汇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

近四个月的教学实践表明:思维导图新颖的知识呈现方式能够成功地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并使学生愿意花时间去绘制具有自我风格的思维导图,这一方式帮助建

立了学习者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对绘制思维导图抱有的热情为学习者创造

了新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笔者教学经验的缺乏,以及其他主客观条件限制的原因,本研究仍存在

很多局限与不足。

1.需进一步完善应用研究范围的全面性和内容的完整性。首先是学生样本较
49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少。仍需要扩大研究样本数量,笔者执教的班级共有 47 名学生,并未在所有年

级中实行思维导图词汇教学法,因此缺乏广泛代表性,无法得出最全面的结论;

其次,教学实验时间太短。在为期 13 周的教学时间里,教师无法对每一位学生

进行思维导图绘制教授,对于学生的词汇导图作业也无法每次都给予针对性辅

导,因此造成个别学生还无法完全掌握汉语词汇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有限的教

学实践时间也使得无法对思维导图教学法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进行长期的教学

效果跟踪研究。

2.需进一步优化评价模式。在本研究中,虽然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

词汇听写的方式能够了解到学生们对于思维导图词汇教学法的接受度和短期内

对于汉语词汇学习帮助的有效性,但研究本身是基于前人对思维导图有效性研究

成果的基础之上而产生的,本文并没有通过大量实验数据来验证,在长期时间范

围内思维导图对于汉语词汇识记保持的有效性,再加上学习主体个人差异性的存

在,因此只能说明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汉语词汇教学对于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3.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本文所探讨的思维导图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

应用探索深度还很有限,如果能够联系理论拓展研究深度并加入双语对比层面,

将会更加有助于体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三)本研究的展望

刘珣指出,“现在教学法不够大胆,没有探索出新的形式,缺少多样化的呈

现”,在汉语热的大背景下,对于汉语教学方式的创新需求日益增大,我们需要

由点到面地不断改革教学法,吐故纳新,从字、词、语法到整个汉语课堂的步骤

呈现,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针对本研究,笔者做出以下研究展望:

1.对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记忆的有效性进行大范围、周期长的跟踪性实

验实证研究。虽然已经有学者论证了思维导图在发散思维、保持记忆方面所表现

出来的优越性,但目前尚未有人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汇学习进行大

范围的实证研究,因此基于这个方向的思维导图研究还有待开发。

2.多维度的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教学中,可从语法、汉字、阅读、作文等

50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多个层面作延伸拓展性研究,并进行实验效果论证。虽然思维导图已经运用于多

个领域并且在教育领域也逐渐被大家所接受,但在汉语教学领域中有关思维导图

的应用还寥寥无几,期望今后有更多的汉语教育工作者能够注意到思维导图教学

辅助工具,并使其为己所用,为教学所用,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3.尝试将思维导图教学法同其他教学辅助工具或教学法相结合,作为对汉语

教学法的研究。任何好的教学效果绝不仅仅是通过一种教学法就能够达成的,这

需要教师能够将好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使其结合、内化,才能在看似有意无意

间将教学法发挥的淋漓尽致,进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51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注释

[1] 陈传英.思维导图在《牛津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4.
[2] [英]东尼·博赞.思维导图.[M].卜煜婷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7.
[3]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和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
[4] 黄华新,胡霞.认知语境的建构性探讨[J].现代外语.2004:3.
[5] 闫苗苗.关于小学双语教学物理环境创设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6] 周健,廖暑业.汉语词义系统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6(3):
110-117.
[7]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23.
[8]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29.
[9]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32.
[10]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37.
[11] 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2000:12.
[12] 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135.
[13] 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136.
[14] 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164.

52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学术著作:

[1] [英]东尼·博赞.思维导图.[M].卜煜婷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 [法]斯珀波,[英]威尔逊.关联:交际与认知[M].蒋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3] 陈枫.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 丁迪蒙.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技巧[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5] 方绪军.对外汉语词汇教与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 李猛.思维导图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8] 李泉.汉语综合课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 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10] 孙易新.思维导图应用宝典[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11] 赵国庆.别说你懂思维导图[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学术期刊:

[1] 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2000(12):54-58.
[2] 黄华新,胡霞.认知语境的建构性探讨[J].现代外语.2004(3).
[3] 刘珣.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进一步探索[J].世界汉语教学.1989(3).
[4] 薛雪.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和英语词汇教学[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
[5] 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
(5):78-84.
[6]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和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
[7] 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9):62-67.
[8] 詹志娟,谢淑敏.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设计的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2014(9):89-90.
[9] 张正亚,王修贵.思维导图法应用研究综述[J].黑龙江科学.2018,9(23):29-32.
[10] Mohamed Elhoseiny and Ahmed Elgammal. English2MindMap: an Automated System for
MindMap Generation from English Text[J].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2:326-331.

53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

[1] 陈博丽.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学困生词汇学习能力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 陈传英.思维导图在《牛津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 程婉宜.可视化表征手段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4] 方文娟.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5] 甘霖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6] 何方平.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
[7] 何珊珊.语义场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3.
[8] 洪宝罗.基于思维导图的汉语语法案例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9] 贾艳阳.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单词学习活动设计[D].河北大学,2014.
[10] 金秀晶.韩国学生可能补语使用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11] 雷慧婷.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5.
[12] 李满月.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D].辽宁大学,2011.
[13] 卢俐芳.思维导图在高二英语词汇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延安大学,2017.
[14] 吕建芬.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6.
[15] 马梅.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
[16] 尚红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7.
[17] 王思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渤海大学,2016.
[18] 肖丽娟.思维导图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
[19] 张荣兰.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17.
[20] 张茹.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理解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1] 张晓咪.基于思维导图理论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2] 赵迎迎.思维导图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D].辽宁大学,2013.
[23] 周菊芬.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5.
[24] 朱新会.基于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理论型课程知识设计与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
2014.

54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附录 1

学生个人访谈提纲

1. 你认为自己学习词语时最大的困难是哪一方面?

2. 你通常是怎么记忆词汇的?

3. 你会经常汇总学过的词汇吗?

4. 你喜欢老师运用思维导图解释词语吗?

5. 你喜欢釆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记忆词汇吗?

6. 词汇导图有助于你更快识记新词汇吗?

7. 词汇导图有助于你复习并记住更多的词汇吗?

8. 你更喜欢原来的教学方式还是词汇导图教学方式?为什么?

9. 你喜欢自己绘制思维导图还是喜欢用已经绘制好的?请说明原因。

10. 你觉得使用思维导图对你的汉语词汇学习有帮助吗?有哪些帮助?

55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附录 2

教师个人访谈提纲

1. 您平时是怎样教授汉语词汇的?一般花多少时间来教词汇?

2. 您一般都如何布置词汇相关的练习和家庭作业?

3. 在授课当中您会经常给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记忆方法吗?

4. 在复习过程中,您是否会要求学生系统地归纳总结所学词汇?

5. 您认为现在的汉语词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6. 您知道思维导图吗?是否曾经使用过思维导图进行汉语教学?

7. 思维导图应用于汉语词汇教学强调合作学习,您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是否有

效?

8. 您觉得在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会存在哪些困难和不足?

9. 您认为引入思维导图工具对汉语词汇的教学有帮助吗?

10. 您对将思维导图引入到汉语词汇教学课堂的前景怎么看?

56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1]彭佳蓓.虚拟现实技术下对外汉语“四要素”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J].考试周刊.2019

(2):11-13.

57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致谢

在我的硕士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心中感慨万千,两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带着

即将毕业踏上人生新征程的喜悦的同时,更多的是想要向那些曾给予过我帮助和

鼓励、曾让我学到更多的人生导师们道一声感谢!

感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两年来的悉心培养,感谢焦健院长、王葵院长予以的

关爱,感谢刘琴老师、向雪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各科老师的谆谆教导,尤其要

感谢我的导师陈英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教导,她教会了我做学术就应该心怀一

颗学术之心;她教会了我事无大小,态度第一;她教会了我难题面前当有条不紊;

她也教会了我流年面前保持一颗积极的少女心,你的人生都会发着光。在一年的

论文写作过程中,导师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并以她优良的师德深深地感染着我,

在此向我的导师陈英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还要感谢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给了我在斯拉夫大学实习的宝贵

机会,让我能够将所学用于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感谢斯拉夫大学汉语

系的所有教师为我的论文写作提供的便利和关爱,特别感谢 Sitora 老师和

Safina 老师,感谢我远在国外的学生们,是你们送给了我无比珍贵的一段回忆,

是你们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所能感受到的最大的温暖与尊重。感

谢我的室友王雪莲、陈芳婷、穆巴热克,在我的论文遇到瓶颈期时给了我莫大的

支持。感谢我的挚友蒲文辉同学,帮助我理清思路,整理脉络,在思维导图的相

关计算机知识方面提供的见解和帮助。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兄长对我的疼爱,我

将不负所望。

在新疆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学习的这两年,是我人生中无比难忘的一段经历,

更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转折,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愿 2017 级的我们都

能够更上一层楼。

58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