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养生与防止原则

养生的基本原则 扶正与祛邪
- 顺应自然 - 扶正祛邪的运用
- 形神共养 o 单独运用
- 保精护肾 o 同时运用 (X 兼 Y)
- 调养脾胃 o 先后运用 (先 X 后 Y)

治未病 调整阴阳
- 损其有余
- 未病先防
- 扶助机体正气 o 热者寒之
o 顺应自然 o 寒者热之
o 调畅情志 - 补其不足
o 饮食有节 o 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o 起居有常 o 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
o 锻炼身体 o 阴阳并补
- 防止病邪侵害 - 回阳救阴
o 避其邪气 调和脏腑
o 药物预防 - 顺应脏腑生理特性
- 既病防变 - 调和脏腑阴阳气血
- 早期诊治 - 调和脏腑相互关系
- 防止传变 o 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调和脏腑
o 阻截病传途径  据五行相生确立治则治法*
o 先安未受邪之地  据五行相克确立治则治法**
- 愈后防复  根据脏腑相合关系调理
 脏病治腑
治则  腑病治脏
- 正治与反治  脏腑同治
- 治标与治本 - *五行相生的治法
- 扶正与祛邪 o 滋水涵木
- 调整阴阳 o 益火补土
- 调和脏腑 o 培土生金
- 调理精气血津液 o 金水相生
- 三因制宜
o 益木生火
正治与反治 - **五行相克的治法
- 正治/逆治 o 抑木扶土
o 寒者热之 o 泻火润金
o 热者寒之 o 培土制水
o 虚则补之 o 佐金平木
o 实则泻之 o 补南泻北
- 反治/从治
调理精气血津液
o 热因热用/以热治热
- 调精
o 寒因寒用/以寒治寒
o 补精
o 塞因塞用/以补开塞
o 固精
o 通因通用/以通治通
o 疏精
治标与治本 - 调气
- 缓则治本 o 气虚宜补
- 急则治标 o 气滞宜疏
- 标本兼治 o 气陷宜升
o 气逆宜降
o 气脱则固
o 气闭则开 o 调理气与血的关系
- 调血  气病治血
o 血虚则补  血病治气
o 血瘀则行 o 调理气与津液的关系
o 血寒则温 o 调理气与精的关系
o 血热则凉 o 调理精血津液的关系
o 出血则止
三因制宜
- 调津液
- 因时制宜
o 滋养津液
- 因地制宜
o 祛除水湿痰饮
- 因人制宜 (年龄、性别、体质)
- 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养生
养生的概念与衰老机制
- 养生的而基本概念
o 又称:摄生、道生、保生、卫生
o 研究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理论
- 衰老的概念和机制
o 天年:寿限,人的自然寿命(upper limit),~120
o 衰老
 衰老 vs 年老:衰老是生命的动态变化过程,年老是年龄阶段
 一般 60~65 岁是老年期的开始
 衰老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 衰老以阴阳失调、五脏虚衰、精气不足为本
o 阴阳:偏盛、偏衰、阴阳两衰
o 五脏:脾和肾发挥重要作用
 衰老以情志失调,痰瘀毒内生为标
o 异常情志使气机失调,损伤脏腑,伤及精血,伤神损形
o 阳气不足 津液代谢功能障碍  水湿痰饮  影响脏腑,其他病

养生的基本原则
- 顺应自然
o 适应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区等环境因素而调节衣着、饮食、动静…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
不至,长生久视。”
o 社会环境- 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素质
- 形神共养
o 形体和精神协调统一,身心和谐的养生原则
o 理论依据:形神合一、形与神俱
o “守神全形”,“养形全神”- 动静结合
 “静神”:清净养神,四气调神、积精养神、修性怡神、气功练神
 “动形”:劳动、舞蹈、散步、引导、按摩
- 保精护肾
o “肾易虚而难盈,精易泻而难秘”
o 精是气、形、神的基础
o 节欲保精,运动保健,导引固肾,按摩益肾,食疗补肾,药物调理
- 调养脾胃
o 益脾气,养胃阴
o 用药首当注意升降,次则当防过偏
o 节饮食- 和胃健脾、调精神- 疏肝理脾,运动-胃化食, 防劳倦- 养脾气
治未病
- 《内经》:最早提出“治未病”
- 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
o 类似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思想:
 第 1 级:病因预防(e.g. dengue-杀蚊子,肺癌- 劝戒烟)
 第 2 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恶化)
 第 3 级:对症治疗,促进康复(防止伤残,促进功能回复)

未病先防
- 扶助机体正气 (diff from 养生, this focus more on 正气,养生 more on slowing down 衰老-脾肾)
o 顺应自然: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术数= 修身养性的方法)
o 调畅情志: “恬淡虚无” (胸怀若谷)
o 饮食有节:和病因那里一样
o 起居有常:顺应四时和昼夜,安排适当的作息时间,劳逸适度
o 锻炼身体:可使人体气机调畅,血脉流通,关节活利,筋骨肌肉壮实,体魄强健
 要适度,要因人而异,做到“形劳而不倦”
 要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
 要持之以恒
- 防止病邪侵害
o 避其邪气: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o 药物预防
 提高抗病能力
 预防流感、腮腺炎 :板蓝根、大叶青
 预防菌痢 :马齿苋
 预防肝炎 :茵陈、贯众

既病防变(防止疾病发展和传变)
- 早期诊治
- 防止传变
o 阻截病传途径
 按传变规律采取防止措施,截断传变的途径
 六经传变、三焦传变、五脏的母子相及、相乘相侮、表里和经络传变
o 先安未受邪之地
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多传其所胜”- 相乘 concept
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未受邪但将被传及之处:事先调养,充实
 平常- 斑疹/麻疹出来了,应该就会退烧了,因为毒出来了,但是如果还是不退烧,那
就要先补之后会影响到的地方

愈后防复
- 整体上调理阴阳,维持并巩固阴阳平衡的状态
o 预防复发/病情反复
o 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

治则
- 治则 vs 治法
o 治则不针对具体病,是指导治法的总原则
 治则指导治法,治法属于治则
o 治则有很强的原则性和指导性,相对稳定和规范;治法较具体,相对灵活,有多样性
o 治法包括:
 治疗大法(八法-汗吐下和清温补消)
 治疗方法:针对具体证候 (e.g. 大法是要补,方法就是补肾)
 治疗措施:具体技术、方式和途径 (药治、针灸、按摩… )
正治与反治
- 正治/逆治
o 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o 寒者热之:表寒证- 辛温解表(治疗方法),里寒证- 辛热温里
o 热者寒之:表热证- 辛凉解表,里热证- 苦寒清里
o 虚则补之:阳虚- 温阳药方,阴虚-滋阴药方,气虚血虚- 益气补血
o 实则泻之:食滞- 消食导滞,水饮内停-逐水方药
- 反治/从治
o 热因热用/以热治热:for 真寒假热证/ 阴盛格阳
o 寒因寒用/以寒治寒:for 真热假寒证
o 塞因塞用/以补开塞
 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 脾虚腹满- 健脾益气,血虚经闭- 补益气血,肾虚癃闭-补肾阳
o 通因通用/以通治通
 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 食滞泄泻- 消食导滞,瘀血崩漏- 活血化瘀,湿热淋证- 利尿通淋

治标与治本
- 分清病症的主次先后与轻重缓急,找出和处理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
- 缓则治本
o 病势缓和,先治其本
o 多用于慢性疾病,暂无重病,或正气已虚,邪气未除的时候
o E.g. 气虚自汗、痨病肺肾阴虚之咳嗽、
- 急则治标
o 急则治标只是一时权宜之计,是为了更好地治本
o 适用于:
 病情非常严重- “治暴病不宜缓”
 出现危机生命的某些症状
 危重症状,或症状不除无法进行治疗
 慢性病患者,复发,新病较急
o 例子
 大出血病变,出血为标
 病因比较明确的剧痛,频繁呕吐,不能服药或二便不通等
 水臌患- 鼓胀多是在肝病基础上形成
- 标本兼治
o 标病和本病:俱缓/ 俱急,单治一个,不能适应病证治疗的要求
o 例子:脾虚气滞、痢疾

扶正与祛邪
- 扶正- 扶持助长机体正气;治疗方法- 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填精、生津
- 祛邪- 祛除邪气;治疗方法- 发汗、涌吐、攻下、消导、化痰、活血、散寒、清热、解毒、祛湿
- “正盛邪自去”,“邪去正自安”
- 运用原则*
o 攻补应用合理: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
o 辨清先后主次:对虚实错杂证,应根据虚实的主次与缓急,决定扶正祛邪运用的先后和主次
o 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 扶正祛邪的运用
o 单独运用
 扶正
 适用于虚证、真虚假实证 (原则 1)
 应分清病位,何种虚衰(原则 2)
 宜缓图,少用峻补 (原则 3)
 祛邪
 适用于实证、真实假虚证(原则 1)
o 外感病初期、极盛期,出现水湿痰饮时,正气尚可耐受功伐时
 应辨清病邪性质、强弱、病位(原则 2)
 中病则止,以免用药太过而伤正(原则 3)
o 同时运用 (X 兼 Y)
 适用于正虚邪实、虚实错杂,但两者不严重的病证
 注意原则 1+2
 扶正兼祛邪:适用于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 祛邪兼扶正:适用于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o 先后运用 (先 X 后 Y)
 适用于虚实夹杂证,根据虚实的轻重缓急使用
 先祛邪后扶正(先攻后补)
 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
 E.g. 淤血所致的崩漏- 淤血不去,崩漏难止
 先扶正后祛邪(先补后攻)
 适用于正虚邪实,邪随盛但不急,机体过于虚弱,不耐功伐
 E.g. 某些虫积患者,病久正气大虚,先用健脾和胃以扶正,再给予驱虫消积

调整阴阳
- 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o 适用于实证
o 热者寒之
 “阳盛则热”
 若“阳胜则阴病”:祛邪兼扶正
o 寒者热之 (detail reverse of abv)
- 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o 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 “阴虚则热”(虚热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阴治”
 “阳虚则寒”(虚寒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
o 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
 适用于阴阳偏衰的虚热/虚寒证
 “阴中求阳”:温阳剂中,佐以补阴

 “阳中求阴”:滋阴剂中,佐以补阳

o 阴阳并补
 阴阳都虚,还是有主次之分,阴虚
为主,主补阴辅补阳,vice versa
- 回阳救阴
o 适用于阴阳亡失者
o 补气固脱,常用人参

调和脏腑
- 顺应脏腑生理特性
o 五行、气机升降出入规律,四时,喜恶
 脾:宜甘温,辛散,慎用阴寒之品
 胃:宜甘寒,降气和胃,慎用温燥
o 实则泻腑:五脏之实可以泻腑以祛邪(e.g.肝经湿热-从二便排出)
o 虚则补脏:六腑之虚可以借补脏扶正
 e.g. 膀胱气化无权- 补肾;小肠泌别清浊功能下降-补脾肾
- 调和脏腑阴阳气血
- 调和脏腑相互关系
o 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调和脏腑
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治则治法*
 治疗原则:补母,泻子
 补母:一脏之虚,不仅要补本脏,还要补母脏(肝血不足- 补肝血+补肾精)
 泻子:一脏之实证,要泻本脏+其子脏(肝火炽盛-清肝火+心火)

治法 定义 适用于 代表方
滋水涵木 滋肾阴以养肝阴 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 一贯煎
肝阳上亢
益火补土/温肾健脾/温补脾肾 温肾阳以补脾阳 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证 四神丸
(火:命门之火) 附子理中汤
培土生金 健脾生气以补肺气 脾气虚衰致肺气虚弱之证 参苓白术散
肺气虚衰兼脾运不健
金水相生/滋养肺肾法 滋养肺肾之阴 肺肾阴虚证- 肺阴虚不能滋养肾阴 百合 固金丸
or vice versa 补肺汤
益木生火 补肝血以养心血 肝血不足致心肝血虚之证 补肝汤/八珍汤

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治则治法**
 治疗原则:抑强,扶弱(可同时使用 with 侧重)
 抑强
o 适用于相克太过的相乘和相侮
o 例子
 木旺乘土:肝气横逆,乘脾犯胃  疏肝平肝
 土壅木郁:脾胃湿热/寒湿壅脾使肝气不得通达  运脾祛邪祛
湿
 扶弱
o 适用于相克不及的相乘和相侮
o 例子
 土虚木乘:脾胃虚弱,肝气乘虚而入, 导致肝脾不和 健脾益

 土虚水侮:脾气虚弱,遭肾水反制出现水湿泛滥  健脾为主

治法 定义 适用于 代表方
抑木扶土/疏肝健脾/调理肝脾 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 肝气犯胃、肝脾不和 痛泻药方
泻火润金 清泻心火以润肺金 心火过旺-肺热伤津证
培土制水 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 脾虚不运- 水湿泛滥致水肿胀满 真武汤
佐金平木 滋肺阴清肝火 肝火犯肺
补南泻北 泻心火补肾水 心肾不交 虎潜丸

 根据脏腑相合关系调理
 脏病治腑
o 心火上炎  通利小便而泻心火,导心经之热从下而出
 腑病治脏
o 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  治肾
o 大便秘结,腑气不通,肺气壅塞  降肺气
 脏腑同治:脾胃

调理精气血津液
- 调精
o 补精
 适用于精虚证- 肾精/水谷之精
 肾精- 填精补髓(治法),水谷之精- 健脾
o 固精
 适用于失精证
 肾精- 补肾气以摄精,水谷之精- 补脾肾以摄精
o 疏精
 适用于精瘀证
 疏精、通络、散结
- 调气
o 气虚宜补
 补脾肺之气为主,以补中气为重 (中气=中焦之气=脾气)
 气虚至极,补肾
 补气常与补血相结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o 气滞宜疏
 多与肺、肝、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疏肝行气为先
o 气陷宜升
 适用于中气下陷,任冲不固,“陷者举之”
o 气逆宜降
 适用于气逆实证,宜暂用,不可久图
o 气脱则固
 虚脱- 固脱,补气固本
 暴脱- 补阳助阴,使阴固阳潜
 常与补法同用(e.g. 气脱- 温补(气属阳)与固摄同用)
o 气闭则开/开窍通闭
 凉开- 实,邪未减,正未衰
 温开- 虚,内闭外脱之候  补气养血,回阳固脱
- 调血
o 血虚则补
 多于心、肝、脾、肾有关
 血虚之重症:需加入补气的药
 血虚和阴虚常互为因果:配伍补阴的药
o 血瘀则行
 祛瘀为主:血瘀有分寒、热、虚、实
o 血寒则温
 温经散寒为主
 血寒多致血瘀:通经活络、和血行血
o 血热则凉
 以清热凉血为主
 血热可致出血:凉血止血
 明显瘀滞者,不宜大剂寒凉止血,需配合活血行血的药
 中病即止
o 出血则止
 按照原因、性质、部位施治- “见血休止血”
 不同的方法:收敛止血、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
- 调津液
o 滋养津液
 适用于津液不足导致的肺燥、胃燥、肠燥…
 调治方法:摄入足量的水液,用滋阴润燥的药物,实热伤津- 清热生津
o 祛除水湿痰饮
 适用于水湿痰饮证
 多与肺、脾、肾有关(水液代谢)
 湿盛 - 祛湿、化湿、利湿
 水肿/腹水 - 利水消肿
 痰饮为患 - 化痰逐饮
- 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o 调理气与血的关系
 气病治血
 血病治气
o 调理气与津液的关系
 气虚- 要补气
 气不行津- 水停成水湿痰饮
 气不摄津- 津液丢失
 津停致气阻- 主治水湿痰饮,同时辅行气导滞
 气随津脱- 补气固脱,辅以补津
o 调理气与精的关系
 气滞  精阻,排精障碍  疏利精气
 精亏  气虚,气虚不化精  补气填精并用
o 调理精血津液的关系
 精血同源- 血虚者/精亏者,要补血+填精
 津血同源- 津血亏少/津枯血燥  补血养津,养血润燥

三因制宜
- 强调治病时不能孤立看待病证,要综合考虑时、地、人的特性和差异对疾病的影响
- 因时制宜
o 根据季节气候的特点,制订适宜治法和方药的原则
o 季节:“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
o 月令:“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o 昼夜:“子午流注针法”
- 因地制宜
o 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制订适宜治法和方药的原则
o 影响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  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
 西北地区(地势高,寒冷):治宜辛温
 东南地区(地势低,温热):治宜苦寒
- 因人制宜
o 年龄
 小儿:宜药量轻,疗程短,忌用峻剂
 青壮年:多为实证、侧重于攻邪,药量可稍重
 老年:多为虚症,多用补虚之法,攻补兼施,中病即止
o 性别
 女性
 以血为本,以敢为先天
 临床上有经、带、胎、产、乳房、胞宫之病
 月经,妊娠期间禁用药- 峻下、破血、重坠、开窍、滑利、走窜、毒药物
 带下以祛湿为主,产后要考虑是否有恶露不尽,气血亏虚
 男性
 以精气为主,以肾为先天
 精气易亏,有精室疾患和性功能障碍(阳维、阳强、早泄、遗精、滑精)等
o 体质

治则、治法、病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