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0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
- 哲学思想  精气、阴阳、五行 (思维方式)
- 指导思想  整体观念
- 核心理论/基础  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神
- 诊治特点  辨证论治

中医的形成条件
- 社会文化基础
- 科学技术基础
- 医药实践基础
-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形成的标志 (战国到两汉)
-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发展
- 魏晋隋唐
o 学科分化渐成熟、理论和技术提高
- 宋金元
o 发展迅速、流派纷呈
o 金元四大家
- 明清
o 综合汇通和深化
o 命门学说,为藏象理论添加新内容
 张介宾(字景岳):“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 赵献可:命门之火
o 温病学成熟
o 整理出医学全书、类书、丛书和经典医籍的注释
- 近代与现代
o 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
o 中西汇通学派
 唐宗海/容川
 朱沛文/少廉
 恽树珏/铁樵
 张锡纯/寿甫

名字+朝代+代表作 **
名字 书籍/代表作 要点 朝代
《黄帝内经》/ 最早的经典著作 战国到秦
《内经》 《素问》 + 《灵枢》 汉
“治末观”
(传)秦越人 《难经》/ 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写成 东汉
《黄帝八十一难经》 “寸口诊脉”
张机 《伤寒杂病论》 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 东汉
张仲景 《伤寒论》+《金匮要略》 – 王叔和整理
“医方之主”、“六经辨证”
《神农本草经》/《本 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东汉
经》/《草经》 “四气五味”、“七情和合”
王叔和 《脉经》 第一部脉学专著 - 24 种病脉 晋
“寸口诊法”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隋
“乖戾之气”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与 中医学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唐
《千金翼方》 “大医精诚” – 医学伦理的开创
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病因学 南宋
陈无择 《三因方》 三因理论
刘完素 《素问玄机原病式》 火热论 金
刘守真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 四大家
刘河间 寒凉派
张从正 《儒门事亲》 攻邪论 金
张子和 “病由邪生” “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用药 四大家
戴人 攻”
“攻邪派”
李杲 《脾胃论》 脾胃论 金
李明之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四大家
东垣老人 “补土派”
朱震亨 《格致余论》 相火论 元
朱彦修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四大家
朱丹溪 “滋阴派”
吴有性 《瘟疫论》 “戾气”学说 – 传染性强的疾病 明
吴又可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驰名中外的中药学巨著 明
徐春甫 《古今医统大全》 著名中医学全书 明
网肯唐 《证治准绳》 中医临床医学丛书 明
叶桂/天士 《温热论》 温热病发展规律:卫、气、营、血(辩证) 清
香岩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薛雪 《湿热条辨》 创新湿热病因理论(温病学) 清
薛生白 湿邪
吴瑭 《温病条辨》 创立温热病的三焦辩证理论 清
吴鞠通
陈梦雷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 著名中医学类书 清
录》
吴谦 《医宗金鉴》 太医院的教科书 清
王清任 《医林改错》 “灵机记性不在心在闹” 清
王勋臣 发展瘀血理论
创立多首治疗瘀血病症的有效方剂
曹炳章 《中国医学大成》 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 1930 近代
唐宗海/容川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近代
张锡纯/寿甫 《医学衷中参西录》 近代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
-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 人与环境的统一性和联系性
- A)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o (1)生理功能的整体性
- 五脏一体观
 五脏为中心,配合其他,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构成 5 个生理系统
 五脏:心、肝、脾、肺、肾
 六腑: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o 三焦对应心胞
 形体:筋、脉、骨、肉、皮
 官窍:目、口、舌、鼻、耳、二阴 (前阴、后阴)
o 九窍
 七窍(阳)-鼻 x2, 耳 x2, 目 x2,口
 两阴(阴)
o 官:舌
 经络 (少阴—太阳)(太阴 – 阳明)
o 心系统: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o 肺系统: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记忆技巧: o 肝系统: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心:心火,苦心,红 -喜 o 脾系统: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肝:肝胆相照、肝火-怒-青筋
o 肾系统: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脾:脾胃,长夏-湿 (新加坡),
肺:秋天-黄叶-金,伤春悲秋
肾:吓到濑尿- 恐,栗

-形神一体观
 形:形体结构和物质基础
 神:意识、思维、精神活动 (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
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 精气神一体冠 (形神 more like container, 精气 are the contents?)
 物质:精、气、血、津液
 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生神,精气养神
 神统驭(精与气),形成有机整体
o (2)病机变化的整体性
- 内脏有病  表现与外(形体官窍)
 整体生理功能失调 局部形体官窍病变
- 脏腑之间互相配合、影响;形神同理
o (3)诊断防治的整体性
- 诊断:异常(外)脏腑病机 (内)  诊断
- 防治:整体各局部的调节, 局部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
(local + holistic treatment)
o (4)养生康复的整体性
- 形神共养,形神共调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
- 若是生理引起的心理病,应治疗躯体疾病(治形),vice versa(治神)
-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季节气候、时间时辰、地理环境)
o “天人一体”- 自然环境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气候 春温 夏热 秋凉 冬寒
生物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人体脉象 春弦 夏洪 秋毛 冬石
(强、浅) (深)
o 自然环境对生理的影响
- 阳长阴消:
 春夏:人体的气血趋向于表:皮肤松弛,汗孔张开多汗,少尿
 白天:人体的阳气趋向于表:脏腑技能活动比较活跃
- 阴长阳消:
 秋冬:人体的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汗孔关闭少汗,多尿
 夜间:人体的阳气趋向于里:需要睡眠和休息
 《素问·生气通天论》-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
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地域
 北方- 燥寒:人体多腠理致密,体型壮实
 南方- 湿热:人体多腠理疏松,体型清瘦
o 自然环境对人体疾病的影响
- 季节气候
 季节性多发病/时令性流行病
 慢性病:气候剧变/季节交替  加重、恶化、复发
- 昼夜时辰
 清晨到中午:阳生阴长- 人身之气渐旺- 病情转轻
 午后到夜晚:阳杀阴藏- 人身之气渐衰- 病情加重
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 地域环境
 水质:《诸病源候论. 瘿候》- 与“饮沙水”有关
 疾病种类和频率的不同
o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 气候剧变: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 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因时制宜”
 春夏慎用温热,秋冬慎用寒凉
- 昼夜:“子午流注针法”- 按日按时取穴针灸
- 地域:“因地制宜”
 北方:寒凉干燥- 少用寒凉药
 南方:温热湿润- 少用辛热药
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 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social environment)
o 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E.g. 贫穷营养不良(身),偏自卑(心)
o 社会环境对人体病变的影响
- 社会动荡、战争、经济萧条、竞争环境(人口)
 影响卫生条件、食物营养、压力,等
- 《素问. 疏五过论》
 “尝贵后贱”可致 “脱营”病变
 “尝富后贫”可致 “失精”病变
- 以人为本,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背景
o 《素问·著至教论》-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辨证论治
- 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 症、证、病
o 症 (症状+体征)
- 症状- 病人的异常感觉 (头痛、发热)
- 体征-医生诊查出来的 (用温度计测量,发现发烧)
o 证
- 反映疾病某阶段的本质
 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
- 证候
 证的外候 (manifestation) – 表现
 由一组相对固定、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阶段或某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
征构成 (a relatively fixed set of symptoms indicating a stage/form of illness)
 A person might have symptoms ABCDE, but if only ABC is the result of the illness, only
ABC can be considered 证候
 具有个体差异性、时相性、空间性和动态性
o 个体差异性-不同体质
o 时相性 - 不同阶段
o 空间性 - 不同地域、气候 (风寒/风热/暑湿感冒证)
o 动态性 - 内外环境的多种因素影响
o 病/疾病
- 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机演变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o 病 vs 证
- 都是对本质的认识
- 重点的不同
 病:疾病全程的基本矛盾
 证: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
- ∑ (不同阶段的证)  病
o 同一证也可以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
- 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o 基本理论和思维方式
o 辨证
- 四诊(望闻问切)  病变本质 & 证
- 辨证要素- 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 病机
- 辨病因
 分析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 直接观察/询问病史/辩证求因
- 辨病位
 表证:外感病邪 入侵皮肤肌腠
 里证: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  损伤脏腑精气
 了解轻重、趋向 确定证
- 辨病性(虚、实、寒、热)
 虚实
o 疾病= 疾病的邪气和人体的蒸汽斗争
o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素问. 通评虚实论》
 寒热
o 病因的性质和病机阴阳失调 寒热
o 寒证:外感寒邪、阴盛阳虚
o 热证:外感热邪、阳盛阴虚
- 辨病势
 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转归
 温热病和湿热病:卫气营血,上中下焦
 五行: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
o E.g. 《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o 论治/施治
- 辨证的结果  确立相应的治疗
 原则、方法
 方药
 手段、措施
- 因证立法(治则治法)- 风寒证 辛温解表法
- 随法选方(处方)- 具体的治疗方案
- 据方施治(方法、实施)- e.g. 针灸,吃药
o 辨证 vs 论治:
- 辨证是认识疾病、确定证
- 论治是依据辨证来确立治法和处方遣药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 同病异治- 不同证 (类别、时间、地域,etc)  不同的治疗方法
- 异病同治- 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证 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相同- 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
- 不同
o 辨病- 侧重对贯穿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的认识
o 辩证- 侧重对当前阶段主要矛盾的把握
- 临床注重辨证与辨病的相结合
o 辨病- 确诊疾病
o 辨证- 确定阶段 和类型 证 治疗
- 难以确诊的病症 随证施治
- 辨病施治 常山、青蒿治疟、黄连治痢
- 辨病位先、辨证为主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象思维
- 以直观的形象、物象、现象为基础,以意象、应象为特征和法则来类推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个体是环
境的缩影,所以观察环境的规律能知道人体和病的变化规律
- 形象思维
o 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o 对已有形象的类比推理
o “观物取象”  风由空气流动引起  “风胜则动”
- “风邪”:肢体动摇震颤、抽搐、病位游走不定等病象
o “以象测脏”
- 意象思维
o 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从具体食物或现象进行抽象化的思维方式
o 上升到“意念之象”、“功能动态之象”
- 有助于“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的类比功能
o E.g. 春-阳气生发、草木枝叶条畅 肝:疏泄功能,主升散,性喜条达舒畅
- 应象思维
o 根据某类食物的特性,将与其相近、相似、相同特性的物象、现象,归纳为同一类别,同气相求,
同类相同,以此证彼得思维方式
- 类推思维方式与五行/阴阳 see ppt slide 84

系统思维
- 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 整体宏观
o 阴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o 五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o 人与自然、社会、人体内部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 天人合一
o 天、地、人本原于一气,同构同律,相参相应
- 可从天地(大宇宙)的本质和现象来分析人的生命活动(小宇宙)的规律
o 天人同气
-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从而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o 天人同构
- 人是天的缩影- 结构和天地相应
- 《灵枢·邪客》:“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此人与天
地相应者也。”
o 天人同律
- 节律相同
- “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
 《素问·八正神明论》- “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谓之 “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 “子午流注”理论
o 天人合一
- 把人的生命活动放在天、地、人三大要素构成的宇宙框架中去分析和权衡
 寻其本质和规律,预测发展变化
- 上知天文:天文、气象、季节、物候
- 中知人事:喜怒哀乐、性格气质、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社会责任
- 下知地理:地理条件、地域环境、饮食起居习惯
- 直接观察 vs 整体观察法 (ppt slide 89)

变易思维
- 注意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
- 恒动变化
o 从动态的观点,辨证求因
o “治未病”- 防治思想
o 阴阳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运动是物质世界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和内在动力
- 万物变化,源于自身的内在动力
- 动静相召
o 注重运动变化的同时,也注重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静止
o 健康- “平”、“和”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三个模块 (summary)
o 哲学基础
- 气一元论
-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o 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认识
-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 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
o 对疾病基本规律及防治原则的认识
- 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病变机制、预防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 病因、病机、养生与防治原则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认识和解释物质世界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宇宙观
- 构建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气一元论/ 气论
- 这里哲学的“气”和中医的“气”不同
- 概念的形成:具体  抽象
o 《说文解字》- 指“云气”
o 春秋战国时期:“气”作为哲学概念逐渐形成,《管子》- “精气”
o 有形:气的聚合;无形:气的弥散
- 哲学概念
o Def: 极其细微的物质,构成世界的物质本原
o 本义:客观的、具有运动性的物质
o 泛义:一切食物、现象,包括精神现象(孟子说的“浩然之气”)
o 气的存在可通过其运动变化及其产生的物质表现出来
- 气一元论 (vs 上面的概念)
o Def: 研究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思想
o 早期概念:精气学说
- 气/精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
- 《内经》- 春秋两汉受其影响
o 两汉:精气学说 被元气学说同化
- 《难经》- 气一元论:元(气)为人之生命的根本
o “气”是物质
- 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
- 中医: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物质
 《灵枢.决气》- 精气津液血脉
o “气”是万物的本原
- 中医:气也是生命的本原
o “气”的运动(气机)
- 是万物变化的根源
- 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聚、散
 《素问-六微旨大论》-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o “气”的变化 (气化)
- 造成万物生长衰亡、形态变化、盈亏虚实
- 《内经》- 气化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人体内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转化,以及人的生长
壮老已,也是气运动产生的气化过程
o “气”是万物互相联系的中介(related to 天人合一的观念)
- 天地万物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中介物质
- 中医:自然环境通过气来影响人体,人体人体内各脏腑、经络、官窍也是通过气来传递消
息、互相感应、互相联系和影响。

阴阳学说
-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
- 形成:
o 具体现象:阴阳最初的含义(具体现象)
o 哲学范畴:阴阳(代表互相对立的事物-intra+inter 事物)
o 古代哲学理论:阴阳学说(区分互相关联且互相对立的事物-解释世界)
- 概念的形成:具体  抽象
o 具体:殷商甲骨文:阴-月,阳-太阳;《说文解字》:向日为阳,背阳为阴
o 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学说作为哲学思想逐渐形成
- 具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和现象,都赋予阴阳的属性
- 应用到了中医的领域
- 基本概念
o 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
o 互相对立的两种事物或现象
- 阴阳的特性
o 普遍性
- 中医: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及变化及诊断治疗都可用阴阳概括
-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o 关联性
- 所概括的一对事物/现象应是共处于统一体重,或一事物内部的对立两方面
- The pair of objects must be under the same system, not any 2 unrelated objects can be classified
under 阴阳
o 规定性
- 不可变性和不可反称性:对阴阳各自属性有着明确的规定,
 水火,水属阴,火属阳;在这一对,不能倒反过来…
o 相对性
- 阴阳属性可以相互转化 (e.g.热证和寒证的转化)
-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x 中之 y)
 阴阳:少阳 (肝)
 阳阳:太阳(心)

阳阴:少阴(肺)

阴阴:太阴(肾)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
要一也。”
- 阴阳属性随比较对象而变
 五脏六腑: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 六腑和四肢:六腑属阴,四肢属阳
- 阴阳的属性归类
o 阳的特性:光明、温暖、向上、趋外、兴奋、发散
o 阴的特性:晦暗、寒冷、向下、内收、沉静、凝聚
o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o 阴阳交感
- 阴阳二气在运动中互相感应和交合的相互作用
- 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的动力
o 阴阳对立
- 相互争斗、相互制约
- 防治阴阳的任何一方不至于亢盛为害,以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
- 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 either one too much
 “病” – 不足
- 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 – either one too little
o 阴阳互根 (互藏互根)
- 相辅相成、互相依存
- 互藏
 包含着另一方-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 ”以人体而言,心在上,五行属火;肾在下,五行属水。心火 (阳)下降于肾,以
温肾阳,使肾水 (阴)不寒;肾水 (阴)上济于心,以滋心阴,使心火 (阳)
不亢,则心肾阴阳水火协调平衡
 “水火互藏其根,故心能下交,肾能上摄。”
- 互根
 互为根本、相互依存-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o 促进和助长
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病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o 日久可以导致对方的不足,形成 “阴损及阳”或 “阳损及阴”的 “阴阳
互损”的病变
o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离决,精气乃竭” 死亡 (亡阴/亡阳)
o 阴阳消长 (量变)
- 量变过程中进退、增减、盛衰的运动变化
- 阴阳双方处于不断的消减和增加的运动变化
 生理:fluctuates within a healthy range- dynamic equilibrium
 维持阴阳相对的、动态的平衡状态
- 阴阳互为消长 (inverse relationship)
 对立制约关系的表现
 阴长阳消、阴消阳长,vice versa
 四季(生理)
o 冬 春 夏:气候变热,阳长阴消
o 夏 秋 冬:天气转凉,阴长阳消
 时间(生理)
o “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
o 12am-12pm: 阳长阴消
o 日中到黄昏到半夜:阴长阳消
- 阴阳同消同长
 互根互藏的表现
 阴随阳长,阴随阳消,vice versa
 四季(生理)
o 春夏:降雨量逐渐增多,阴随阳长
o 秋冬:降雨量减少,阴随阳消
 吃饭(阳随阴长)
o 饥饿:精(阴)不足,不能化生气(阳)
o 补充体精(阴),产生能量(阳)
o 阴阳转化(质变)
- 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 渐变(四季交替)或者突变(酷夏骤冷)的形式
- “物极必反”
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 “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 互藏互根-转化的根据;阴阳消长- 转化的前提
 阴阳 exists as a range- upon a certain threshold during 消长,阴阳属性 could be
reversed
 Because 阴阳互藏,it exists as a range, and not absolute 阴阳
 水
o 1-100 度:阴阳消长 (阳长阴消) – 量变
o 成为水蒸气:转化为阳 – 质变
- 病理:
 热证
o 邪热极盛,耗伤正气,导致正不敌邪  阴证/寒证
o 阴阳自和
- 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self-correcting)
 维持动态平衡 in the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seasons, times, etc.)
 Have this ability due to 阴阳消长
- 《伤寒论》-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五行学说
- 概念的形成:
o ***最早:春秋《尚书》-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 五行哲学概念的形成:抽象化五行
o 春秋《管子》- “相生”概念
o 春秋后期《左传》- “相克”概念,五材
- 基本概念
o 五:金木水火土,行:运动变化
o 五行之间生克制化  自然和社会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 特性
o 木曰曲直
- 生长、生发、调达、舒畅
 树木枝条:生长、生发、柔和、能屈能伸
o 火曰炎上
- 炎热、升腾、光明
o 土爰稼穑
- 承载、受纳、生化
 稼穑- 种植和收获谷物的活动
o 金曰从革
- 沉降、肃杀(寒冷、树木凋零)、收敛、变革
 革:变,金具有变革、刚柔相济之性,容易被加工 (malleable)
o 水曰润下
- 滋润、下行、寒冷、闭藏
- 归类
o 取象比类
- 最能反映本质的特征
- 通过比较分类
- 方位、五脏 (ppt 165,166)
o 推演络绎 (间接类推)
- 已知五行的事物  联系推断其他与之相关的事物
- E.g. 已知肝属木,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
 胆、筋、爪、目、怒  木
- A belongs to B (大前提) , A=C (小前提), therefore, C belongs to B(结论)
o Addition to table: (木火土金水)
- 变动:握忧哕咳栗
- 五声:呼笑歌哭呻
- 基本内容
o 生克制化 (生理)
- 相生
 递相资生、助长、促进
 《难经》:母子关系- 我生、生我
- 相克
 间相克制、制约、抑制
 《内经》:克我/所不胜,我克/所胜
- 制化
 递相生化,间相制约
 《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o 自我调节机制
 制化的规律
o 生中有克:生生克 (连续三个-e.g. 木火土)
o 克中有生:克克生(连续隔着的三个- e.g. 水火金)
o 生克异常(病理)
- 母子相及
 母病及子
o 虚症为主
o 水不涵木证: 缺肾水不能涵养肝木肝阴不足肝阳偏亢
 子病及母
o 母子俱虚 – 心血虚 心肝血虚
o 母子俱实- 心火 心肝火
o 子盗母气- 肝火  肾阴亏
- 相乘相侮
 相乘
o 相克的病态:过度制约或克制
o 太过
 所不胜(克我)过亢盛  所胜虚弱
 木旺乘土
o 不及
 所胜(我克)过于虚弱
 土虚木乘
 相侮
o 和“克”相反,反向制约
o 太过
 所胜(我克)太过强盛
 木亢侮金/木火刑金- 暴怒导致火亢
o 不及
 所不胜(克我)太过虚弱
 木虚土侮、土虚水侮
o 《素问.五运气大论》: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
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 中土五行
o 和阴阳五行是不同的体系
- 土最重要 vs 五行一样重要
o 源于古人对方位和季节认识的“河图”
o 方位:土居中央,调控其他四行
o 木火金水有递进发展关系
o 脾为孤脏,主于四时,以冠四傍,为脏
气升降之枢纽

藏象/脏象
- 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概述
基本概念
- 首载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 藏:脏腑+脏腑之气+其运动
o 五脏:心、肝、脾、肺、肾 (【经络学说】六脏:心包络)
o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o 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 象:现象,比象
o 现象:表现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o 比象:五脏系统和外界事物相比类获得的比象
- 观外揣内/ 以象取藏
o 任何表象都有内在的依据和关联性
- 对比西医:中医的脏腑比较注重功能性,而非局部器官

藏象学说的形成
- 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o 《史记》- “割皮解肌…”
o 对脏腑功能性的认识大部分建立与形态学的基础上
- 长期生活时间的观察- 以表知里
o 分析人体对不同条件和刺激作出的不同反映 生理病理规律
- 医疗时间经验的累计观察
o 病理反推生理
o 治疗和效果  反推联系
-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specific to 藏象学)
o 气、阴阳、五行学说
- 精气:“精为宇宙万物本原”
- 阴阳:脏腑、气血可分阴阳
- 五行:取象比类、推演络绎 以五脏为中心的宏观整体模式
o 人体功能活动整体性和形神统一性
o 从形态学实体演变为功能态模型

藏象学说的特点
Summary

- 五脏功能系统观- 藏精(形),藏神
- 五脏阴阳时空观

五脏功能系统观
- 以五脏代表五个生理功能系统
- 以五脏为中心,以精气血液为物质基础,
o connect 脏、腑、奇恒之腑 thru 经络系统 to form an organic body
- 五脏/五神脏:藏精之“形脏” + 藏神之“神脏”
- 脏腑、形体、官窍之间通过经络互相沟通,配合功能,病理上互相影响
- 形与神的关系: 形是神的物质基础,形神相关
o 形:精气血液
o 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神志活动
o 《素问.宣明五气》:“心藏神,肺藏魄…”
o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

五脏功能系统观
- [五时、五方、五气、五化等] + 五脏系统  “天地人一体” 系统
- 四时/五时:据四时之气以养五脏
- 五方:气候、水土、饮食、居所、生活习惯 腑脏强弱、体质、发病倾向

脏腑分类及各自的生理特点
- 五脏
o 内部组织相对充实
o 花生和贮藏精气
o 和六腑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
- 六腑
o 中空的囊状 / 官腔形态
o 受盛和传化水谷
- 奇恒之府
o 形态:腑,功能:脏
- 《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
不能满也”
o “满而不能实”:五脏精气宜充实
o “实而不能满也”:六腑水谷宜充实而虚实更替
- 胃的食物进入肠道,胃变虚,肠变实

五脏/神藏
- 气:精产生的,物质。精中间活动力很强,极细微的物质,动力所在
- 阴气:抑制、宁静作用
- 阳气:推动作用

- [与西医相似] 位于胸中, 两肺之间, 隔膜纸上, 外有心包络卫护。形状尖圆, 如未开之蓮蕊
- 心、神、喜、脉、面、舌、汗、夏、小肠、太阳
- “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 生理功能 (主血脉,主神明)
o 心主血脉 (related to 通明) - “脉为血之府”
-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循环不休
 基本条件:心气充沛 + 血液充盈 + 脉道通利
- 《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 作用:营养和濡润
- 心主血(including 心生血)
 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 (心气充沛)
 心阳/心阴:激发/抑制心的搏动
 《素问.五脏生成》:“诸血者,皆属于心”
 心生血- “奉心化赤” (血液充盈)
o 水谷 经脾胃  水谷精微  血液 经心火/心阳“化赤”
- 心主脉 (脉道通利)- 脉道=血管
 “脉为血之府”
 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  脉道通利  血管通畅
- 生理病理判断

o 心主神明
- 主宰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 (both physical 五脏六腑 and mental 意识思维)
-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 人身之神
 广义: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 (physical + mental)
 狭义: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mental)
- “五脏六腑之大主”
 协调各脏腑之精气以达到调控各脏腑功能之目的
o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 互相影响
- 心血和心神互相影响
 血是甚至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
 心主神明  能驭气调控心血的运行
- 生理特性/功能的特性
o 心主通明
- 阳中之太阳:“阳脏”、“火脏”
- 心阴和心阳协调 正常功能  心脉畅通、心神清明
- 心阳不足 迟缓呆滞
- 心阴不足  失眠、心烦、心悸
o 心火宜降 (心火=心阳)
- 心火 = 君火
- 心位于人体上部,其气升已而降
- 下行可温肾阳
 病理:不往下走
o 心火虚 (不够)
o 心火亢,肾阳虚 (够,下不去)
- 系统联系
o 心藏神

o 心在志为喜
- 心血、心气充沛,心阴心阳协调  喜乐情绪的基础
- 喜乐过度  心神受伤  神气不足  易悲哀 (乐极生悲)
- 五志过及均能损伤心神  神明之主
o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
- 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脏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
- 全身血气都反映在脸上 (华 = 外)
 心气旺盛:红润光泽
 心气不足:面色淡白
 心血亏虚:面色无华 (面无光泽)
 心脉痹阻:面色晦滞 (带紫)
 心火亢盛:面色红赤
o 心在窍为舌
- 心之苗、心之外候
- 主要功能:味觉、表达语言
- 病理:
 心血不足:舌淡
 心火上炎:舌红生疮
 心血瘀阻:舌质紫暗
 心主神明失常:舌强(inflexible)、语謇、失语
o 心在液为汗 (心之液)
- 津液经阳气蒸化后,由汗孔排与体表的液体
- 心气、心血是汗液化生之源
- 津血同源
 血中之津渗出脉外  津液  汗
- 生成与排泄受心神主宰与调节
 情绪激动  出汗现象
- 出汗过多  津液大伤 心气/心阳无所依附而失心悸/心气脱失/心阳暴脱
o 心应夏
- 同气相求
- 病理
 心阳虚:病情缓解
 阴虚阳盛的心脏病和神志病:加重 (能冬不能夏)
- 预防
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 符合阳气隆盛状态 (match envir.)
- 治疗
 冬病夏治 – 阳虚性心脏病
- 心包络/心包/膻中
o 心脏外面的包膜
o 功能:代心受邪 (protects the heart)
o 心包受邪的病症,即是心的病症

- “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肺经肺系(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项链
- 肺、少阴、魄、悲忧、皮、毛、鼻、涕、秋、大肠
- “肺主治节” -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o 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
- 生理功能 (肺主治节)
o 对气、血、津液的治理和调节作用
o 主气司呼吸
- 诸气者,皆属于肺
- 气:呼吸之气 + 一身之气
- 呼吸之气
 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
- 一身之气
 生成
o 宗气:清气+水谷之气
o 一身之气:元气(先天之气)+ 宗气(后天之气)
 运行
o 一身之气皆受肺的统领
 通过肺的呼吸得以敷布
o 调节各脏腑活动之气,经络、营卫之气,实现升降出入
- 病理:
 宗气 、一身之气受影响  气虚 短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
 一身之气的敷布和气机失调  脏腑之气升降运动失调
 失去呼吸功能  清气不能进,浊气不能出,新陈代谢停止…
o 主通调水道
- 通过肺气宣降
- 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输步、运行和排泄
- “肺为水之上源” – 华盖,五脏六腑中心位置最高处
- 机理

- 病理
 水道失通调  新陈代谢障碍  痰饮、尿少、浮肿
 治疗:宣肺利水、降气利水
o 失于宣散:无汗,皮肤水肿
 宣肺利水/“开鬼门”/提壶揭盖 - 宣通肺气、发汗利水
o 失于肃降:尿少,水肿
 降气利水
o 肺朝百脉
- 全身血液汇聚于肺,进行气体交换,然后输步全身
- 肺气助心行血
 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
- 心气和肺气互相影响
 肺气虚:不能助心行血,心血不畅  心悸胸闷,唇青舌紫
 心气虚:心气虚,心血运行不畅, 影响肺气的宣降 呼吸困难, 气喘

- 生理特性
o 肺为华盖
- 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
- 宣发卫气与体表
- “肺者,脏之长也”- 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
- “水之上源” – 居高位,主行水
o 肺为娇脏
- 清虚娇嫩,易受邪侵
- 清虚:不耐寒热,不容异物
- 和外界相通,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进入  犯肺 病【外界】
- 其他脏腑病变常累及于肺【体内】
- 治疗:药以轻清、宣散为贵
o 肺气宣降
- 宣发:向上向外
- 肃降:向下向内
- 宣发帮助
 呼出体内浊气
 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腠理
 宣发卫气与皮毛腠理
 病理:呼吸不畅、胸闷咳喘、腠理闭塞的鼻塞喷嚏,恶寒无汗
- 肃降帮助
 吸入自然界清气
 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下散布,下输于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清洁
 病理:呼吸短促、喘息、咳痰等
- 宣降相反相成,互相影响
- 外邪入侵:肺气不宣的病,内伤及肺:失肃降为主的病【一般而言】
o 肺喜润恶燥
- 肺气通于秋,燥为秋之主气,内应于肺
- 燥邪最容易伤肺津
 咽干鼻燥,干咳少痰等
 治疗:润肺
- 系统联系
o 肺藏魄
- 不能的感觉和动作 (新生儿的哭啼、视力、听力、肌肤感觉, etc.)
- 藏于气,由肺所主
 随着肺气的充盛和虚弱一起变动 (positive relationship)
o 肺在志为忧(悲)
- 忧、悲由肺气化生而成
- 过度: 损伤肺气,出现呼吸气短等现象
 “悲则气消”
o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 一身之表
- 作用:
 调节津液代谢
 调节体温
 辅助呼吸
 防御外邪
- “肺合皮毛” :互相依赖
- 肺对皮毛的作用:
 将卫气外输于皮毛
o 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及防御外邪
 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外输于皮毛
o 濡养、滋润
 病理:
o 肺气、肺津虚 卫表不固 自汗, 容易感冒, 皮毛枯槁不择
- 皮毛对肺的作用:
 皮毛宣散肺气  调节呼吸
 皮毛受邪,可内舍于肺
o 外邪客表 卫气被竭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紧
 病邪伤肺:咳喘
o 治疗:解表 + 宣肺
o 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 鼻:呼吸的通道
 鼻反映肺的生理病理状况
 功能:
o 主通气
o 主嗅觉
 功能均依赖肺津的滋养和肺气的宣发
 病理:肺失宣发 鼻塞、嗅觉迟钝
- 喉:呼吸之门户
 通气和发音有赖于肺津的滋养和肺气的推动
 内伤/过用 (金破不鸣)
o 耗损肺津、肺气  喉失滋养或推动发声失常嘶哑, 低微
o 治疗:津气双补
 外邪袭肺- 热证 (金实不鸣)
o 肺气宣降失常/不畅 咽喉不利  声音嘶哑、重浊、失音
o 治疗:宣肺祛邪
o 肺在液为涕
- 鼻窍的分泌液
 肺津所化
 有赖于肺气的宣发
- 作用
 润泽鼻窍
 防御外邪
 利于呼吸
- 寒邪袭肺:肺气失宣  肺津不化  鼻流清涕
- 风热犯肺:热伤肺津 鼻流黄涕
- 风燥犯肺:伤及肺津  鼻干而痛
o 肺应秋
- 少阴- 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
- 肺气肃清下降,同气相求,应秋而旺
-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顺阴气收,顺阳气舒长
- 秋季常见病:干咳无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


- “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o “四季脾旺不受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也”
o 心肺肝肾的生理功能,赖脾气和其化生的精微
物质的支持
- 腹腔上部,横膈下方,与胃相邻
- 脾,至阴,意,思,四肢及肌肉,唇,口,涎,长夏,

- 生理功能
o 脾主运化 (谷食、水饮)
- 运化谷食 (固态食物)
 将食物化为精微,吸收,并转输全身
 途径
o 上输心肺  化生气血  布散全身
o 向四周布散到其他脏腑、四肢百骸
 “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
 生理:“脾气健运”
 病理:“脾失健运”  精气血化生不足
- 运化水饮 (液态)
 将水饮化成津液,吸收,并转输到全身脏腑、四肢百骸
 途径
o “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降
 精:津液
o “以灌四傍”:向四周布散
o 多余的水液,在脾的运化下,经过三焦,下输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脏腑利用这些津液,津液“气化后”- 就是用完的代谢废物,下输膀
胱,成为尿液
o 脾胃气机升降的枢纽作用  随气之升降而上腾下达
 脾升胃降
 病理:“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o 水湿痰饮、水肿
o 治疗:健脾化痰、健脾燥湿、健脾利水治法
o 脾主统血
- 脾气统摄血液运行于脉中(不外泄)
 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
- 脾气  一身之气的一部分 (positive relationship)
- 生理:脾气健运、脾气健旺;病理:脾失健运
- 病理:
 脾不统血、气不统血  一样的机理
 脾不统血
o 气虚所致
o 下部和皮下肌肉出血 (e.g. 便血,尿血,崩漏,肌衄)
o 出血时间较长、色淡质稀
o 人体下半部分为主
o 治疗:健脾摄血
- 生理特性
o 脾气宜升
- 脾气以上升为主,以升为健
- 脾主升清 (水谷精微、营养物)
 将胃肠吸收的税务经纬上输心、肺、头面,
o 通过心、肺化生血气  濡润全身
 与胃气降浊相对- 相反相成
o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 病理:一方不能升,另一方则不能降;vice versa
o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o 脾气虚衰/为湿所困  脾升不足 气血化生和输布障碍
 失养  各种代谢失常的病变
 E.g. 头晕目眩、精神疲惫
o 中有浊气停滞  腹胀满闷
o 下有精微下流  便溏(稀、粘)、泄泻
- 升举内脏
 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
 脾气虚  内脏下垂
o 治疗:补中益气汤
o脾喜燥恶湿
- 湿 vs 润: same concept but 湿 is 病理,润 is 生理
- 与脾运化水液的功能相关
 运水正常 水精四布  无痰饮水湿停聚
 脾为阴土  燥才容易上升
- “脾生湿”(功能失常):脾气虚衰,运化水液功能障碍  水湿痰饮内生
 “湿困脾”: 水湿困脾气,使他不升,脾阳不振
- “湿困脾” – 内湿 或者 外湿
 外邪侵入人体:容易损伤脾阳,引起湿浊内生
 因为“湿困脾”,所以“脾恶湿”
- 治疗:治湿不理脾,非其治也 (relate to 阴土, without 湿, 自然上升)
 “治湿不理脾,非其治也” - 不仅要治湿,还要健脾
- 系统联系
o 脾藏意
- 有思维、记忆、意念的功能
- Processing of the external world to form memories and ideas, related to 营气
- 病理:善忘、呆钝
o 脾在志为思
- 生理:思虑;病理:思虑过度、所思不遂
- 病理:
 脾虚 不耐思虑
 思虑过度 伤脾 (“思伤脾”)
o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 合肉:also 肌肉、分肉
- 全身肌肉靠脾运化水谷精微而得滋润  muscles show health of 脾
- 病理:肌肉失养 瘦削、无力、萎废不用
 治疗:治痿独取阳明
- Same applies to 四肢
o 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 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 “口为脾之窍”
- 病理
 脾气虚:口淡乏味
 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脾生湿),口中黏腻
 饮食停滞,食积化热:口臭
- 口唇受水谷精微化的气血濡养  色泽反映气血的盈亏  脾的强弱
o 脾在液为涎
- 涎/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
 (想)进食时, 才分泌的,平时的是唾液
- “涎出于脾而溢于胃”
 帮助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 病理:
 脾胃不和/脾气不摄:涎液太多,溢出口外
 脾精亏虚:涎液太少,口干舌燥
o 脾应长夏与脾主四时
- 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
- 长夏:炎热、多雨
 太多湿,困脾
o 脾不好的人容易病
 病理:湿热交结不解
o 身热不扬(not feverish but 有热透出来), 肢体困重、脘闷不舒 (胃口不好,
想吃清淡),纳呆泄泻
o 治疗:“湿去热孤”  祛湿后,热没有地方可依
- “脾主四时” = “脾不主时”
 中土五行说:四时之中皆有土气
 因为分布在四时,所以脾自己不独主某个时令  不主时


- 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 肝、木、少阳、魂、怒、筋、爪、目、泪、春、胆
-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o 刚柔相济 – 疏泄功能(气/阳), 藏血 (阴)
- “罢极之本”:气血充盈,能耐受疲劳
o 罢 (pi2)- 疲劳
- 生理功能 (两个功能相辅相成)
o 肝主疏泄 (6 个功能)- 用阳
- 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
- “五脏之贼” – 若疏泄功能失常,导致五脏变故
- 肝失疏泄
 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抑郁,善太息,胸胁、乳、少腹胀痛
 肝气亢逆,疏泄太过: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头胸乳窜胀痛、晕厥
 肝气虚弱,疏泄不及:抑郁,胆怯,懈怠,头晕目眩,时常太息
- 派生的功能:情志、脾升胃降、胆汁泌泄、行血、津布、排精/卵
 皆以肝的疏泄作用下得以调和、正常运作,etc
- 情志
 情志和肝相反相成
 治疗情志病:注重调肝
- 协调脾升胃降
 木乘土
o 肝影响脾:肝脾不
和,肝气犯脾
o 肝影响胃:肝胃不
和、肝气犯胃
- 促进胆汁泌泄 (分泌、排泄)
 胆汁=精汁:肝之精气化生而成
 贮藏胆、排泄进入小肠,参与
饮食物的消化
 失职:泌泄障碍
o 影响脾胃纳运功能 
厌食、腹胀
o 胆汁郁积  结石,黄
疸症
 过及:胆汁上溢  口苦、泛吐苦水
- 维持血液循行
 失职:血行不畅, 停滞为瘀 月经后期, 痛经, 闭经, 癥积痞块
 太过:血随气逆,血不循经 吐血,咯血、月经先期,崩漏
 不及:血行不畅  气虚乏力、时见太息、月经愆期(不定期)
- 维持津液输布(气行则津布)
 失职:气滞津停滋生痰饮水湿
o 引起梅核气, 瘰疬, 痰核, 瘿瘤, 乳癖, 水肿, 鼓胀等
o 治疗:疏肝理气
- 调节排精行经
 肝气疏泄和肾气的闭藏协调
 男: 精液排泄
o 失职:排精不畅而见精瘀
o 太过:精室被扰,梦遗
 女:排卵和月经定期来潮
o 失职:月经后期、量少、经行不畅、经痛
 “女子以肝为先天” – 治疗妇科病注重调理肝
o 肝主藏血 (3 个功能)-体阴
-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 贮藏血液
 血海
o 肝血濡养肝和其形体官窍
o 血海= 肝血+冲脉: 经血生成之源
 冲脉起于胞中而通于肝
 肝气畅达  肝血流注冲脉  冲脉充盈 月经正常
o 肝血化生和濡养肝气
- 调节血量 (related to 贮藏, use 外流/回归 to regulate)
 外流/回归受肝气疏泄作用的调节
 运动/休息: 血量需求变化
- 防止出血
 机理
o 肝气收摄血液
o 肝气疏泄,畅达气机
 维持血液运行畅通而不出血
o 肝主凝血:肝之阴气主凝敛(与肝气阴阳协调)
 病理 (肝不藏血)
o 失职:收摄无力
 治疗:补肝气、脾气
o 太过: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 治疗:清肝火、降肝气
o 不足:不能凝敛血液于肝脏,虚火内扰,引起出血
 治疗:滋阴制阳
- 生理特性
o 肝主升发
- 向上升动、向外发散
 脏器生长化育、条畅气机
 “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
- 肝阴、肝阳协调  升发有度
 肝阳偏盛:升发太过 肝火上炎、肝气亢逆
 肝阳不足:升发不足 肝脉寒滞
o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 调节作用:脏腑、经络、形体的功能活动
- 与情志有密切关系
 乐观愉悦  疏通和畅达
 抑郁  胸胁、乳房、少腹胀痛或窜痛
o 肝为刚脏
- 刚强、燥急的生理特性
 相火、主升、主动,阳气用事
- 病理- 大部分都是肝气上升太过:阳亢、火旺、热极、阴虚
 症状:眩晕、面赤、烦躁易怒、筋脉拘挛、抽搐
- 体阴而用阳
 体阴:肝主藏血
 用阳:肝主疏泄,以气为用,气属阳
- Vs 肺(娇脏)
 肝气主左升,肺气主右降
 病理:“左升太过,右降不及” (情志过激) 肝火犯肺
- 系统联系
o 肝藏魂
- 魂:意识、思维活动、梦幻活动 (conscious mind, 神志,精神)
- 肝血不足:血不养魂  失眠多梦、梦魇梦呓、梦游或幻觉
- 肝火亢盛:魂不守舍、狂乱、烦躁、夜寐不安
o 肝在志为怒 (大怒/ 郁怒)
- 怒伤肝
- 大怒
 肝气升发太过,疏泄过亢:情绪失控,易怒
 治疗:平肝
- 郁怒
 肝失疏泄、肝气郁结
 治疗:疏肝
o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 依赖肝血和肝气濡养
- 肝血亏虚,筋脉失养:运动能力减退、迟缓、疲劳
- 爪 :“爪为筋之余” (筋的延续 )
 肝血和肝气的荣养
 病理:萎软而薄,枯而色夭,变形,脆裂
o 肝在窍为目
- 目=精明
- 肝血- 濡养,肝气-疏泄
 肝血不足:干涩、视物不清、目眩、眼眶疼痛
 肝经风热:目赤痒痛
 肝风内动:目睛上吊,两目斜视
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火动生痰,蒙蔽清窍,眼睛昏蒙,不清
- “五轮学说”:五脏和眼睛有关系
 眼科疾病的辨证论治
o 肝应春
- 肝气随春而盛,升发而畅达
-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 在庭院多走动,保持心情开朗
 不宜暴怒,抑郁
- 体质肝气偏旺、或脾胃虚弱者:
 易发病
 眩目头痛、易怒、中风、抑郁、胁肋胀痛…


- “腰者,肾之府” – 腰部脊柱两侧
- 肾、水、太阴、志、恐、骨、发、耳和二阴、唾、冬、膀胱
- “先天之本”
o 先天之精/元精:
- 藏于肾
- 并授予父母
o 与遗传有关的先天疾病,责于肾
- 生理功能
o 肾主藏精
- 其他功能都是藏精的延伸
- 贮存、封藏精气  生长发育、生

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 肾中精气 (肾精 + 肾气)
 肾精- 物质
o 源于先天,充养于后天
 肾气- 物质 + 动力来源
o 肾精所化
- 以藏为主,但藏中有泻
 流溢脏腑,化生脏腑之精
o 生殖之用
o 备应急之需
- 藏精生理效应:生长发育与生殖、脏腑之本、生髓化血、抵御外邪
- 1. 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精气
 生、长、壮、老  体现在齿、骨、发的变化
 生殖器官的发育、性功能的成熟与维持、生殖能力
 病 related to 先天性+男科+妇科
 补益肾精:上图症状,先天性疾病、优生优育、养生保健

- 2. 为脏腑之本
 藏先天之精
 肾精
o 先天之精(元精-from 父母)+ 后天之精
o 相辅相成: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 肾精  肾气 = 肾阴+ 肾阳
 肾阳 (Also called 元阳、真阳)
o 脏腑阳气之本
o 病理:肾阳虚衰- 虚寒型病症, 脏腑功能减退, 精神不振, 怕冷
 肾阴 (also called 元阴、真阴)
o 脏腑阴液之本
o 病理:肾阴不足- 虚热性病症、脏腑功能虚性亢奋、精神虚性躁动
 肾阴肾阳- 五脏阴阳之本
o “久病及肾”: 各脏之精、气、阴、阳不足,最终会累及肾
o 慢性病/长期病,都要补肾
- 3. 主生髓化血
 精能生髓
 髓充养脊髓、骨骼  生长发育、骨骼和牙齿的坚固
 血液
o 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赤为血
o 肾精髓充于骨化生血液之源
 病理:血虚。治疗:补肾填精
- 4. 主抵御外敌
 “精者,身之本也”
 肾精=正气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o 肾主水 (津液代谢、尿液生成与排泄)
- 津液代谢- 除了心、胆,其他脏腑都参与;肾对他们都有调节作用
 参与(直接)+调节(其他脏腑)
 调控有赖于:
o 肾气的蒸腾气化
o 肾阴的滋润宁静
o 肾阳的温煦推动
 病理:津液生成不足、输布和排泄障

- 调节尿液的生成与排泄
 有赖于固摄功能
 尿液排泄  膀胱的生理功能
o 肾中阴阳的平衡、肾气蒸化与
固摄作用  调协
o 肾阳虚衰:津液不化,尿少水肿
o 肾阴不足:相火偏亢,虚热与水湿,尿频而数
o 肾气虚衰:失固摄,尿失禁
o 肾主纳气
-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 肾气摄纳清气
 保持吸气的深度
 肾气封藏作用的体现
- 生理特性
o 肾主蛰藏
- “肾为封藏之本”:潜藏、封藏、闭藏精气
- 体现在:人体的藏精、纳气(清气往下拉)、固摄冲任(妇科)、固摄二便等
- 失职病理:滑精(男)、喘息、遗尿
(孩)、失禁、多汗、崩漏、带下、滑
胎 (流产 3 次以上)
o 肾水宜升
- 肾的精气 = 肾阴 + 肾阳
- 肾阳鼓动肾阴,让他往上走
o 肾恶燥
- 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
 主要体现:胃、肾  温病
 治疗:护胃津、肾液
- 水脏、主津液
 燥胜则伤津,津液枯涸,肾之阴亏耗
- 外燥、内燥(津液不足)
- 系统联系
o 肾藏志
- 意志/志向和记忆
- 肾藏精,精为神之宅
- 志藏于肾精,精能生脑髓
- 病理:意志消沉、感情淡漠,分析识别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
o 肾在志为恐
- 恐是肾精、肾气对外在环境产生的情志活动
- 生理:自觉避开危险
- 病理:“恐伤肾”,“恐则气下”-二便失禁,遗精、滑精
o 肾在体合骨,荣齿,其华在发
- 骨:肾生骨髓
 肾藏精,精生髓,髓居骨中,骨骼赖之以生长发育
 病理: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老年人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
o 治疗:补肾填精
- 齿:肾精气充养
 病理:牙齿松动、脱离、小儿迟齿
- 发:精血的濡养 (肾藏精,精生血)
o 肾在窍为耳及二阴
- 耳:肾精濡养 灵敏
- 二阴:前阴+后阴
 前阴:排尿和生殖
o 尿道 + 外生殖器 (男性睾丸-外肾)
 后阴:排泄粪便
o 肛门
 病理:
o 肾阴不足:滋润降,虚热虚火生,耗津液,肠液枯- 便秘
o 肾阳虚损:温煦降,气化失常- 泄泻、便秘
o 肾气虚衰:固摄降,久泄滑脱(失禁)
o 肾在液为唾
- 肾精化生
- 被动产生:唾液;主动产生:涎 (看到食物垂涎三尺)
o 肾应冬
- 太阴、冬藏
-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 体质阳虚,肾阳不足  易发病
- 命门(性命之门)
o 生命的关键和根本
o 最早:《灵枢·根结》
o 《难经》:“右肾为命门”
o 形态:
- 无形之论:孙一奎- “肾间动气”
- 有形:《难经》-右肾
o 功能:1) 主火, 2)水火共主
- 主火
 明·赵献可:命门= 真火
o 肾和命门都是:
- 脏腑之本
- 阴阳之根
- 肾阳:命门之火,肾阴:命门之水
- Conclusion: 肾=命门,just to emphasise the importance of 肾
in this theory

六腑
- 通降下行的特性 -– empty content by passing on to the next organ
o 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o “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 饮食
o 胃: 腐熟
o 小肠: 分清泌浊
- 清者(精微、津液)  脾  全身
- 浊者(糟粕)
 大肠 形成大便
 废液经肾气化生成尿液,渗入膀胱 体外
o 《难经》七冲门:“唇为飞(扉)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
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 六腑之首
- 奇恒之府:形态中空,内盛“精汁” ->“藏精”的生理特性
- 与肝相表里 thru: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 贮存和排泄胆汁
o 功能依赖肝的疏泄
- 生理:肝气升发,胆气下降
o 病理:肝胆湿热- 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  黄疸(目、身、小便黄)
- 肝主决断
o 决定、判断;肝主谋虑,胆主决断
o “中正之官”
o 病理:肝胆气虚/心胆气虚:善惊易怒、胆怯

胃/ 胃脘
- 与脾相表里 thru: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 功能
o 胃主受纳水谷(接受+容纳)
- “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
 精气血津液的化生有赖于水谷
- 食欲和饮食体现胃的健康情况
o 胃主腐熟水谷(消化)
- 胃气磨化和腐熟后
 精微物质  吸收  由脾气转输全身
 食糜  小肠
o 功能与脾气运化相互配合
- 生理特性
o 胃主通降
- 胃主受纳的前提条件
- 食糜下传小肠  完成胃肠虚实更替
- 病理:
 胃气不降:纳呆脘闷(没胃口),胃脘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
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
- 和脾气上升相反相成
 脾胃居中:胃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
o 胃喜润恶燥
- 与脾喜燥恶湿相对
- 阳明燥土之腑- 需阴的滋润
- 胃为阳土
 易受燥热之害:胃津液受损
 治疗各种病强调护胃津液

小肠
- 接胃:幽门;接大肠:阑门
- 与心相表里: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
- 生理功能: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主液
o 主受盛化物
1. 接受并容纳胃传下来的食糜
2. 化物作用:进一步消化  精微和糟

o 主泌别清浊
- 清者(精微-谷精,津液):吸收,经脾气转输全身
- 浊者:食物残渣经阑门进入大肠;水液经三焦下渗膀胱
- 病理:尿少而便溏泄泻
Note: 尿和便的问题不一定都涉及膀胱或大肠/脾,有时候是小肠的问题。
o 小肠主液
- 吸收大量津液
- 吸收的 津液+谷精水谷之精
- 病理:小肠实热- 小便短赤色灼痛;热盛灼伤阳络:尿血

大肠
- 和肺相表里: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
- 生理功能:主传导糟粕与主津
o 主传导糟粕
- 接受小肠的食物残渣吸收水分  形成糟粕 经肛门排出
- 协助传导的有:
 胃气的通降、肺气的肃降、脾气的运化、肾气的推动和固摄
- 病理- 湿热藴结大肠:腹痛、里急后重-肚痛但拉不清、下痢脓血
o 大肠主津
- 吸收水分,参与体内的津液代谢
- 病理:大肠实热- 消津液,津亏失润 便秘

膀胱 (尿脬、净腑、水腑)
- 与肾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 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
o 膀胱主贮存尿液
- “津液之府”:代谢后的浊液下归膀胱
- 协助贮存的有:肾气和膀胱之气的固摄
o 膀胱主排泄尿液
- 肾气和膀胱的气化作用  开合有度
- 病理:
 失于固摄:合少开多,尿多,遗尿,失禁
 推动无力:开少合多,小便不利,癃闭  济生肾气丸

三焦
- 多重意思
1. 六腑之一
2. 部位划分
3. “三焦辨证”
- 六腑之三焦
o 胸腹腔的一个大腑  “孤腑”
o 与心包相表里: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o 功能:运行津液、通行元气
- 运行津液
 是津液布输运行的通道
 三焦气化:疏通水道、运行津液
- 通行元气
 一身之气运行的通道
 胸中气海的宗气  自上而下达于脐下 资先天元气
- 两个功能互相关联:
 津液的运行赖于气的推动(气能行津)
 气依附于津液而存在
- 部位三焦
o 上焦
- 横膈以上- 心、肺、头
- “上焦如雾”- 心肺输布营养至全身的作用  雾露之灌溉
 宣发卫气
 敷布水谷精微,血和津液
o 中焦
- 横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 脾胃、小肠、肝胆
- “中焦如沤”- 消化食物的作用
- Note:
 温病学三焦辨证- 外感热病后期的精血亏虚和动风病症
o 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归于下焦
o 下焦
- 脐以下的部位- 肾、大肠、膀胱、女子胞、精室
- “下焦如渎”- 排泄糟粕和尿液功能
- 三焦辨证
o 三焦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
o 温病发生过程:浅到深的三个不同的病理阶段

奇恒之府
- 形态似腑,功能似脏;无表里配合
- 脑与五脏生理功能:心主神明、脑主元神,五脏藏神
- 髓与肾、脾、胃:肾藏精,脾胃化生水谷精微
- 女子胞与心、肝、脾、肾


- “髓海”- 脑髓汇聚,与脊髓相通
- “元神之府”- 神明之所处
- 功能:主宰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和主感觉运动
o 主宰生命活动(元神)
- 精是构成脑髓的物质基础
 两精(父母先天之精)相搏 元神
- 生理:精力充沛、脏腑气血安和
o 主宰精神活动
- 意识、思维、情志
 元神(先天之神):“灵机记性在脑”,主记忆
o 生理:精神饱满
 识神(后天之神):思维、意识
o 接受和处理外界事物
o 生理:意识清晰、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
 欲神(后天之神):情志活动
o 对外界刺激的反映
o 生理:情志正常
o 主感觉运动
- 视觉、听觉、感觉、嗅觉、运动能力
- 病理:失聪, 视觉不清, 嗅觉不灵, 发麻, 发凉, 平衡失调, 肢体懈怠


- 脑髓、脊髓 + 骨髓
- 脑髓和脊髓上下升降、互相交通  脑脊髓 (中枢神经)
- 生理功能:充养脑髓、滋养骨骼、化生血液
o 充养脑髓-
- 脑为髓之海,髓由肾精所化生
- 病理:肾精不足 不能生髓充脑  髓海空虚
 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如蝉、记忆力减退、迟发育、智力低
o 滋养骨骼
- 骨中有骨髓
- 肾生骨髓
- 病理:精亏髓少,骨失充养,骨弱无力,发育不良,骨脆,骨折
o 化生血液
- 骨髓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基础
- 血虚证:补肾填精

女子胞
- 胞宫、子宫、子脏、胞脏、子处
- 与十二经脉,特别是冲、任、督、带经脉有密切关系
o 冲脉 (血)
- “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
海”
- 蓄溢十二经之血,胞宫得以溢泄经血,孕育胎儿
o 任脉 (气血)
- “阴脉之海”
- 任主胞胎- 一身阴经之血经任脉聚于胞宫,妊养胎儿
- 任脉气血充盈是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生理基础
o 督脉
- “阳脉之海”
- 和任脉沟通阴阳,调摄气血,运行肾气
 维持胞宫正常的经、孕、产的生理活动
o 带脉
- 约束、统摄冲任督三经的气血
- 固摄胞胎
o 十二经脉的气血通过冲脉、任督二脉灌注于胞宫之中,为经血之源,胎孕之本
- 生理功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
o 主持月经
- 脏腑经脉气血及天癸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o 孕育胎儿
- 天癸  female or male hormone
 (肾精+肾气) 充盈到某程度产生
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生殖 功

o 女子胞发育成熟、月经来潮,应时排卵
- 女子胞于十二经脉相同,禀受脏腑之气血,泄而为经血,藏而育胞胎

男子之胞/精室
- 藏精、生殖功能
- 与肾中精气盛衰有关
- 藏精:受肝主疏泄功能的调控
- 与冲脉、任督二脉等相关

脏腑之间的关系
- 病理:两个脏腑互相影响,一个病,另一个也病

心 脾 肺 肾
血液运行 疏泄与运化互用 调节人体气机升降 精血同源
肝 精神情志 藏血与统血协调- 藏泄互用
(血液正常运行) 阴阳互滋互制
血液生成 气与血 (via 宗气) 水火既济
心 血液运行 肺气- 助行血 精神互用
心血载气 君相安位

脾 气的生成 先天后天相互资生
津液代谢 津液代谢
呼吸运动
肺 津液代谢
阴阳互资
心与肺
- 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
- 肺助心行血: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肺气助心行血
- 心助肺呼吸:心血载气并维持肺的呼吸
- 宗气 (积于胸中)
o 贯心脉行血气
o 走息道行呼吸
- 病理:气血失和 (见图)

心与脾
- 血液生成
o 脾- 气血生化之源
- 水谷精微贯注于心脉赤化为血
o 心血养脾
- 血液运行
o 心气的推动 (运力)
o 脾气的统摄(不乱跑)
o 病理:
- 气虚血瘀:心气不足,行血无力
- 气不摄血的出血:脾气虚,统摄无权

心与肝
- 血液运行
o 心主血脉,推动血行
o 肝藏血,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 精神情志
o 心藏神,主精神活动
o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心与肾
- 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o 心火使肾水不寒:
- 心火下降,以滋肾阳,温煦肾水
(肾阴)
o 肾水使心火不亢:
- 肾水上济,以滋心阴,制约心阳
o 病理:水火未济、心肾不交
- 心火旺,肾阴虚 【药:黄连阿胶汤】
- 心火旺,肾阳虚 【药:交泰丸】
- 精神互用
o 心藏神: 神能统驭精气(精、气之主)
o 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 (气、神之基)
- 君相安位
o 心为君火,肾为相火 (命火)
o 病理:心阳虚和肾阳虚互为因果  心肾阳虚之证
- 心悸,心衰,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形寒肢冷

肺与脾 (母子关系)
- 气的生成
o 清气(肺)+ 水谷(脾) 宗气
o 宗气+元气  一身之气
o “肺为主气之枢,脾胃生气之源”
o 病理:肺脾两虚(子病犯母/母病及子)-咳嗽气短,食少倦怠,腹胀便溏
- 津液代谢 (正常输布与排泄)
o 生成、输布:脾主运化水饮上输肺部至全身,或脾气散精
o 输布、排泄:肺气宣降主行水
o 病理:
-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 脾失健运,津液停聚,肺失宣降,水道不畅,水湿困脾

肺与肝
- 肝左肺右,肝升肺降 (左为阳,右为阴)
o 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
- 病理:
o 相侮:木火刑金、金虚木侮- 咳嗽、胸痛、咯血
- 木火刑金:肝火犯肺 (肝郁化火)
- 金虚木侮:肺气阴不足,失于清肃
o 相乘:肺金之气过盛

肺与肾
- 呼吸运动
o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
o 病理:肺气久虚,肃降失司;肾气不足,摄纳无权 【药:七味都气丸】
- 津液代谢 (布输、排泄)
o 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
o 病理:痰饮、水肿(上身- 风水泛滥)
- 阴阳互资
o 母子相生(金水相生)
- 肺金为肾水之母,肺阴足,肾阴足
- 肾阴为一身阴液的根本,肾阴足,肺阴足

肝与脾
- 疏泄与运化互用
o 肝(主疏泄):主疏泄,调畅气机,分泌胆汁,协助脾运
o 脾(主运化):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有源,濡养肝
- 藏血与统血协调
o 肝 (调节血量)
- 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行
- 藏血,调节血量,防治出血 (助脾统血)
o 脾 (固摄血液)
- 气血生化之源
- 统血,防止血溢出脉外
o 病理:“藏统失司”
- 肝不藏血,脾不统血
- 虚性出血

肝与肾
- “肝肾同源”、“乙癸同源”  note: 这里
的“同源”是广义的,下面的是狭义的
- 精血同源
o 肝藏血,肾藏精,同源于水谷精微
相互转化资生
- 藏泄互用
o 相反相成:肝主疏泄,肾主封藏
- 阴阳互滋互制
o 肾阴
- 一身之阴的根本  滋养肝阴,防治肝阳过亢
- 肝阴充足  补肾阴
o 肾阳资助肝阳,温煦肝脉,防肝脉寒滞

脾与肾
- 先天后天相互资生
o 先天促后天,后天养先天
o 脾阳根于肾阳
o 病理:脾肾阳虚
- 津液代谢
o 肾
- 主水,主持调节全身津液代 谢
- 肾气促进脾气运化水液
o 脾
- 主运化,输布津液,让肾升 清
降浊,防止水湿停聚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 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互相
联系和密切配合
o 虚实更替
o 宜通不宜滞
- 三焦:
o 水谷传化的通道
o 三焦气化
o 推动和支持六腑传化功能
- 病理:“腑病以通为补”
o 大部分- 通
o 虚症 – 补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 “脏腑相合”: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依据有 4:
o 经脉的属络:属脏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腑,vice versa
o 生理配合:五脏之气调节六腑,六腑帮助五脏运行
o 病机相关
o 脏腑兼治:脏病治腑、腑病治脏、脏腑同治、“釜底抽薪”法

心与小肠
- 心助小肠:心主血脉,心阳温煦,心血濡养,助小肠化物功能
- 小肠助心:小肠化物,泌别清浊,清者经脾上输心肺,化赤为血,养心脉
- 病理:小肠/心有实热,可互相影响;小肠虚寒,水谷精微不生,日久可出现心血不足

肺与大肠
- 肺助大肠:肺气清肃下降,促进大肠的传导,有利糟粕的排泄
- 大肠助肺:糟粕下行正常,有利肺气的肃降
- 病理:肺气壅塞  肠燥便秘;大肠实热 胸 满咳

脾与胃
- 同居中焦、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 水谷纳运协调
o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运化的前提
o 脾主运化精微和转输,有利胃的受纳
o 病理:脾胃纳运失调之证(纳少脘痞、腹胀泄泻)
- 气机升降相因
o 两方面:脾胃之间、全身
o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相反相成
- 脾气升  肾气、肝气升
- 胃气降  心气、肺气降
- 两者的升降有主对方的降升
o 脏腑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
o 维护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
- 阴阳燥湿相济
o 脾为阴脏,喜燥恶湿,易生湿,胃阳制之
o 胃为阳腑,喜润恶燥,易生燥,脾阴制之

肝与胆
- 同司疏泄
o 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藏泄胆汁
o 肝助胆:疏泄正常,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o 胆助肝:胆汁排泄无阻,有利肝气疏泄
o 病理:肝胆气滞、肝胆湿热、郁而化火、肝胆火旺
- 共主勇怯
o 胆助决断,与勇怯有关
o 决断基于肝之谋虑
o 病理:肝气郁滞、胆郁痰扰

肾和膀胱
- 尿液的生成、贮存和排泄
o 肾:主水之脏,生成尿液
o 膀胱:主贮藏尿液
o 病理:肾气虚弱,蒸化无力-尿少,固摄无权-失禁;膀胱湿热/膀胱失约

五脏与奇恒之府的关系
- 相同的生理功能特点:藏精气而不泻

五脏与脑 (精神活动)
- 神分藏于五脏
- 由脑之元神与心之识神调节和控制
- 肝心脾肺肾:魂神意魄志
- 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异常: 先看心、脑,但五脏都有参与,可从五脏论治

五脏与脉 (血脉)
- 肝:疏泄 气机血脉通利;藏血 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 心:主血脉
- 脾:固摄与控制血液在脉中行走而不溢出
- 肺:主气而朝百脉  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 肾:五脏阴阳之本  肾阴肾阳资助心阴(滋养血脉)心阳(推动血脉流畅)

五脏与骨、髓
- 肾:肾藏精,主骨生髓
o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indirect link of 骨、髓 to other 五脏
- 肝:肝藏血、血养精
- 脾:主运化,充养肾精
- 髓的化生也和脾胃、大小肠等有密切关系

五脏与女子胞
- 除了肺,与其他五脏关系密切
- 心:心藏神,女子胞功能受心神调节
- 脾:主运化,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  经血的化生和固摄
- 肝:
o 主藏血,“血海”  经血生化之源;
o 肝气疏泄  气血调和、心情舒畅、功能正常
o 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经带胎产
- 肾:肾藏精,胚胎的原始物质;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 排卵行经
古文和概念
古籍 内容 代表/概念
素问·生气通天论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昼夜时辰与人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四 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 故安;夕则… 故加;夜半人 昼夜与人体疾病
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诸病源 饮沙水 饮沙水
候论·瘿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地域与治疗
素问·疏五过论 “尝贵后贱”可致 “脱营”病变 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尝富后贫”可致 “失精”病变 社会与人体病变
素问·通评虚实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寒证、热证 辨证论- 辨病性
老子·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整体宏观
易传·系辞上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天人合一
说文解字 气,云气也,象形 气- 客观存在
管子 精气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向日为阳,背阳为阴 阴阳- 客观存在
周易 阴阳-抽象/哲学化
内经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生理、病理 阴阳与中医
内经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阴阳与中医
 诊断、治疗
素问·宝命全形论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阴阳的普遍性
素问·阴阳离合论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 阴阳的相对性
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 制约太过 阴阳对立
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  制约不及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互根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阴阳互根
冯氏锦囊秘录·杂证 水火互藏其根,故心能下交,肾能上摄 阴阳互藏
大小合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转化
灵枢·论疾诊尺 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阴阳转化
尚书·洪范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五行归类
最早“五行”一词
管子 五行相生
左传 五行相克、五材
难经 母子关系、我生、生我 五行相生- 母子关系
内经 所胜、所不胜 五行相克
素问·六微旨大论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五行制化
类经图翼·运气上 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 五行制化
制则亢而为害
素问·五运行大论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 五行- 相侮
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 脾主四时/脾不主时
独主于时也
素问·宣明五气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五神脏-形和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 五脏与五志(情志)
志为恐”
素问·五藏别论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 五脏精气宜充实
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填空题可考) 六腑充实而虚实更替
素问·五藏生成 诸血者,皆属于心 心主血- 病理
奉心化赤 心主血- 生血,变红
脉为血之府 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主神明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心神主导情志
舌为心之苗; 舌- 心在窍为舌
舌者,心之官也;
心之外候
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 心在液为汗
《素问·气穴论》王 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 心主通明
冰注
君火 心火
素问·痿论 肺者,脏之长也 肺
素问·五藏生成篇 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气司呼吸
素问·六节藏象论 肺者,气之本 肺主呼吸-一身之气
肺主治节 肺的生理功能
素问·举痛论 悲则气消 肺在志为忧
玄府、气门、鬼门 汗孔
肺开窍于鼻; 鼻
鼻者,肺之官也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肺应秋- 养生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主升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脾主升清
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 脾主运化
素问·至真要大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主运化-水饮
素问·玉机真藏论 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 脾主运化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补土派
灵枢·本神 心有所忆谓之意 脾藏意
思出于心,而脾应之 脾在志为思
治痿独取阳明 脾在体合肉
涎出于脾而溢于胃 脾在液为涎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
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 肝主升发
四圣心源·六气解 五脏之贼 肝主疏泄
女子以肝为先天 (男性以肾为先天) 肝主疏泄-调节行经
素问·五藏生成 人卧则血归于肝 肝主藏血
爪为筋之余 肝- 其华在爪
腰者,肾之府 肾-位于腰两侧
外感温热论 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 肾恶燥
久病及肾 肾主藏精-脏腑之本
精者,身之本也 肾主藏精-抵御外邪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 背 肾主纳气
肺与肾-呼吸运动
肾生骨髓 肾在体合骨
齿为骨之余 肾在体合骨,荣齿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肾应冬
右肾为命门 命门
孙一奎 肾间动气 命门
景岳全书 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 命门-水火共主
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胆主决断
素问·逆调论 胃不和则卧不安 胃主通降
难经 唇为飞(扉)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 六脏- 七冲门
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素问·五脏别论 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六腑-通降下行
素问·五脏别论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 奇恒之府
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 -背 肺与脾 – 气的生成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 背 肺与脾 – 津液代谢
“肝肾同源”、“乙癸同源” 肝与肾

到 notes

五脏生理功能+生理特性 summary
脏 生理功能 生理特性 备注
心 心主血脉 心主通明 君主之官
心主神明 心火宜降 五脏六腑之大主
神明之主
肺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为华盖 脏之长
肺主通调水道 肺为娇脏 水之上源
肺朝百脉 肺气宣降 气之本/气之主
肺喜润恶燥 相傅之官
脾 脾主运化-2 脾气宜升-2 Sometimes is 脾胃:
脾主统血 脾喜燥恶湿 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谏议之官
肝 肝主疏泄-6 肝主升发 将军之官
肝主藏血-3 喜条达,恶抑郁 罢极之本
肝为刚脏 五脏之贼
体阴而用阳
血海
肾 肾主藏精-4 肾主蛰藏 先天之本
肾主水-2 肾水宜升 封藏之本
肾主纳气 肾恶燥 精之处
脏腑之本
阴阳之根
水火之宅
胃之关
作强之官
主水之脏
气之根
五脏 化生、贮藏 满而不能实 神脏
精气

六腑 受盛和传化 泻而不藏
水谷 实不能满
通降下行
虚实更替
胆 贮藏+排泄胆汁 胆气下降为顺 六腑之首
胆主决断 中精/清净/中清之府
中正之官
胃 胃主受纳水谷 胃主通降 水谷(气血)之海
胃主腐熟水谷 胃喜润恶燥 太仓
阳明燥土之腑
阳土
仓廪(lin3)之官
小肠 受盛化物 受盛之官
泌别清浊
小肠主液
大肠 主传导糟粕 传导之官
大肠主津
膀胱 贮存尿液 尿脬、净腑、水腑
排泄尿液 津液之府
州都之官
三焦 运行津液 孤府
通行元气 决渎之官
上焦如雾
中焦如呕
下焦如渎

脑 主宰生命活动 髓海
主宰精神活动 元神之府
主感觉运动
髓 充养脑髓
滋养骨骼
化生血液
女子 主持月经
胞 孕育胎儿
脉 血液运行的通道 血之府
血脉
奇恒 藏精气 藏而不泻
之府

仓廪之本: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冲脉-“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

任脉:“阴脉之海”
督脉:“阳脉之海”

人身之火- 少火, 生理之火

先天之精- 生命之元始、呼吸之根本

形体-延伸:

 舌乃肉之余
 爪乃筋之余
 齿乃骨之余
 发乃血之余

肾阴肾阳- 五脏阴阳之本

肾阳 (Also called 元阳、真阳)

肾阴 (also called 元阴、真阴)

精-神之宅

外肾- 男睾丸

目- 命门

难经:右肾- 命门 (其中一个学说,有的说左边,有的两边,有的中间,etc)

胆汁- 精汁

脾胃- 后天之本
问题: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这句话什么意思?代表着什么概念?心神主导情志?
- 任:使,支配
- 心接受外界事物的信息进行思维活动;通过心的回忆形成对事物表象的感性认识;将记忆保存下来,累
积事物表象的认识,形成理性认识,产生意志、志向;在此基础上酝酿思索,反复分析、比较事物;在
反复思索的基础上,由近而远地谋划未来;并理智处理事物,支配行为方式,正确实施。

两精相搏- 父母生殖之精

FYI: 脑主精神活动

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
虚也。”其三,欲神。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与人的情绪、情感、欲望等心身需求有关,属 “欲
神”范畴,亦为先天
脑主感觉:
医林改错·脑髓说: 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
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

Do a diagram to show relationship of 五脏 to 生血,生气,生精, etc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