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中医杂志 2013 年 6 月第 54 卷第 11 期 J

our
nalo
fTr
adi
tiona
lCh
ine
se Med
icne,
i 2013,
Vo 54,
l. 11 · 985 ·
No.

《道藏 ·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 》中关于脏腑理论的研究


林泽斯* 王洪琦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 12 号,
510405)
* 通讯作者:

in.
zes
i@163.
com,
15918686672

[摘 要]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是《道藏》中一部集中体现“医道同源 同 旨”的 著 作,其 对 藏 象 学 说 的 发 挥,存 医 道 两 家 学 术


之精华,从脏腑理论入手,内容涵盖养生防病,相病诊病,再到治病调养,自成一体系,以求“未病防病,既病防变”,是道家对《黄
帝内经》藏象学说的承习与创新,值得探讨研究。
[关键词] 藏象学说;道医学;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发挥

藏象学说源于 《黄 帝 内 经》,并 已 成 为 中 医 学 理 经》“上工治未病”之精髓,同时也为研究道医学中独


论体系的核心,它是以五脏为中心,联系诸腑、经脉、 特的脏腑辨证治病方法提供了参考,拓宽了脏腑辨证
形体、官窍等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的生理活动, 的 思 路,极 大 地 丰 富 了 脏 腑 辨 证 防 病 诊 病 治 病 的 理
这五个系统不仅都 受 天 地 四 时 阴 阳 的 影 响,同 时 互 论。其对《黄帝内经》藏象学说的发挥,有如下几点。
相之间也紧密联系,从 而 体 现 人 体 局 部 与 整 体 的 生 1 从“五脏神”出发,通过情志防病诊病
理活动规律 [
1]52
。 道医学中五神“神、魄、魂、意、志”分属五脏之论
道医 学 向 来 被 认 为 与 传 统 中 医 学 同 源 异 流,它 述与《黄帝内经》相 同,均 结 合 五 行 属 性 用 取 象 类 比
们均来自 中 国 的 道 家 哲 学 思 想,且 有 “医 乃 道 之 绪 的方法引出各脏腑 生 理 功 能 特 点,但 道 教 还 将 宗 教
余”之论,即所谓“医道相通”。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 神学引入医学,将身 体 各 器 官 部 位 都 配 备 身 神 来 管
实践中,道学(指道 家 及 道 教)学 者 作 出 了 巨 大 的 贡 理,生动阐 明 脏 腑 “性 情 喜 好 ”,从 而 自 然 而 然 地 将
献,而道医学的形成,不仅继承了以《黄帝内经》等为 “存神”作 为 道 医 学 的 养 生 治 疗 方 法。 书 中 先 明 脏

代表的传统医学基 本 理 论,还 有 着 自 身 更 为 复 杂 的 腑,脏图中“肺,其 性 义,肺 气 之 义 其 性 怒,金 性 刚 而


主怒”;“怒 者,盖 发 于 肺 脏 ”;“肺 生 魄,…… 欲 安 其
传承体系。道医学既注重宏观与环境相结合的诊断
魄,而 存 其 形 者,当 收 思 敛 玉,合 仁 育 义,不 怒 其 怒,
理念,又注重微观的自我感觉的体察,从内观导引按
不声息其金,而 后 全 其 生,则 合 乎 太 和 也”。 肝 脏 图
 中寻求防病治病 的 方 法,其 特 点 在 于 更 重 视 医 者
中“肝,其性仁,肝 气 主 仁,其 性 喜 木,好 生 而 主 喜”;
对于自身的修炼 体 悟,崇 尚 在 存 思、内 观、服 气 中 达
“肝主魂,……其神好仁,仁惠盖发于肝脏,故安其魂
到“治未病”的效果。而“存思”、“内观”、“服气”等养
而延其治者,则当泽者被刍棘恩草”。心脏图中“心,
生法运用的对象则 是 人 体 内 的 五 脏 六 腑,从 而 使 诸
其性礼,心气主 其 性 乐,火 性 乐 而 生 燥”。 脾 脏 图 中
多道教经典医学著作均利用藏象学说来完善其自身
“脾,其性信,脾食 言 信,其 情 恐 惧,土 性 而 主 恐 惧”;
的养生思想 体 系,并 加 以 发 挥,形 成 独 特 的 医 学 体
“脾主意,……其神烈,嫉妒人,人妒者,盖起于脾脏,
系,给后人以启发。
土无 正 形,故 无 准 也。 妇 人 妒 甚 者,乘 阴 也,欲 安 其
《黄庭内 景 五 脏 六 腑 图 》(以 下 简 称 《五 脏 六 腑
意,则 当 去 欲 寡 色,少 思 屏 虑,长 其 土 德,而 后 全 其
图》)为《道藏》中着 重 论 述 脏 腑 理 论 的 专 著,此 书 受
生,则合夫太阴也”。 肾 脏 图 中 “其 性 智,肾 主 智,其
道家经典《黄庭内景 经》中 的 脏 腑 论 述 启 发,并 糅 合 事悲,水 性 故 悲,位 也”。 胆 脏 图 中“胆 者 青,…… 其
了医家脏 腑 之 说、诊 断 之 法,分 肺、心、肝、脾、肾、胆 神多勇决者,盖发于胆脏”[2]。
六节论述 了 道 家 导 引 行 气 之 养 生 术 及 诊 病 摄 生 之 脏腑与情志的关 系,《黄 帝 内 经》提 出 情 志 过 用
道,《正统 道 藏 》谓 其 “先 明 脏 腑,次 说 修 行,并 引 病 伤 脏 的 致 病 规 律 [1]34 ,即 五 志 首 先 伤 心,也 可 伤 本
源,吐纳 除 疾,旁 通 药 理,引 导 屈 伸,察 色 寻 证,自 禁 脏,伤他脏。而道家运用情志表现进行脏腑辨证,如
食忌。 庶 使 后 来 学 者,得 以 按 图 而 云,诸 法 可 见,万 “怒发于肺脏”,“嫉 妒 起 于 脾 脏 ”,“勇 决 发 于 胆 脏 ”
品昭然”[2],是道医学对《黄帝内经》藏象学说及脏腑 等,使辨证 时 可 以 观 察 的 情 志 不 仅 局 限 为 “喜、怒、
体系的承习 与 发 挥,文 中 所 述 各 脏 腑 修 养 法、相 病 忧、思、悲、恐、惊”之七情,提示了情志致病的特殊规
法、脏腑病证、治病药方、吐纳法、食禁、导引法等,不 律。又 由 此 提 出 好 仁、喜 乐、诚 信、不 嫉 妒 等 养 五 脏
仅总结了 道 家 养 生 修 炼 思 想 的 精 华,正 应 《黄 帝 内 六腑之养 生 策 略。 其 内 涵 深 明 《黄 帝 内 经 》摄 生 要
· 986 · 林泽斯等 《道藏·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中关于脏腑理论的研究 2013 年第 11 期

务,务求“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现形 性,而药物的五味则 有 辛 散、甘 缓、苦 坚 (燥)和 咸 软


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恬淡虚无,真气从 的作用,故可用其性味以纠正脏气之偏。苦即恶,讨
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厌之义;欲即喜,需要之义。五脏的苦欲由本脏的生
2 结合医家脏腑辨证之法,通过调脏腑气防病诊病 理特性和功能特点所决定,违其性则为苦为泻,遂其
医道两家均重视 “天 人 合 一”的 摄 生 理 论,但 各 性则为欲为补,此处 “补 泻”之 意 历 代 医 家 对 其 阐 析
有所重,最大的差别在于道家注重通过内视、存神守 发挥总结起来有两点,一是从本脏的性能立论,不涉
一、服气吞津、辟谷等修炼方法爱精惜气、恬淡无欲、 及其他之脏。第二 种 是 以 五 行 生 克 立 论,从 其 他 之
少吃少说、行所无事、保养精神以期长生不死。而医 脏的处治 来 达 到 对 本 脏 的 补 泻。 两 种 含 义 分 别 在
家则侧重治病疗损 以 望 延 年 益 寿,《五 脏 六 腑 图》虽 《素问·脏气法时论》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
亦称为“黄庭内景”,但与《内景经》《外景经》不同,因 所论述。因此,《黄帝 内 经》对 “五 脏 苦 欲 补 泻”应 可
其主旨在于如何辨 别 并 治 疗 脏 腑 疾 病,其 相 病 法 具 以包含这两种涵义。
脏腑辨证的意味,如“肺病蒸,右颊赤。肺病者,色白 《黄帝内经》提出的“五脏苦欲补泻”,认为“肝苦
而毛摛,喘咳逆气,胸背四肢烦疼,……肺虚,则少气 急,急食甘以缓 之”;“肝 欲 散,急 食 辛 以 散 之。 用 辛
不能 报 息,鼻 燥 喉 干。 肺 风,则 多 汗 畏 风,时 欲 咳 嗽 补之,酸泻之”;“心 苦 缓,急 食 酸 以 收 之”;“心 欲 软,
如气尽,日则止,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2]等论 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
述,与医家对肺 病 的 辨 证 基 本 一 致。 而 道 家 所 用 修 以燥之”;“脾 欲 缓,急 食 甘 以 缓 之,用 苦 泻 之,甘 补
炼养生之法亦成为 防 病 治 病 之 法,其 书 主 旨 已 不 单 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肺
纯仅遵道教养生修 炼 成 仙 之 道,而 是 糅 合 了 医 道 两 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家脏腑理论的特色,将养生防病与诊病治病并重,其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3]。
结合点便是对“气”的 重 视。 体 现 在 以 下 两 点:① 此 《五脏六腑图》论 述 却 有 所 不 同,“肝 病 欲 散,急
书治腑脏病方仅三首:治肺脏病的消风散,治心脏病 食辛以散之,用盐补之,辛泻之”;“心病欲濡,急食盐
的五参丸,治肾苦病的八味丸。皆是久服常效之方。 以濡之,用苦以补之,甘以泻之”;“脾虚欲发缓急,食
八味丸即肾气丸,调补肾气不足之“腰胯、膀胱冷,疮 甘以缓,甘则补之,苦则泻之”;“肺病欲收,食酸以收
或痹,小便余涩,疝 症”。 消 风 散 治 “肺 有 病,鼻 塞 不 之,用辛补之,苦泻 之”;“肾 坚 病,急 食 苦 以 弱 之,用
通,不 闻 香 臭,中 有 息 肉 或 上 疮。 皮 肤 燥 痒,恶 疮 疥 苦以泻之,咸以补之”[2]。
癣,上气咳嗽,涕唾脓血”,五参丸治“心有病,口干舌 对比两种 论 述,不 同 点 在 于 五 脏 以 何 为 补 泻,
强,或咽 喉 痛,咽 唾 不 得,口 内 生 疮,忘 前 失 后,梦 见 《五脏六腑图》之论述虽然与《黄帝内经》论述稍有出
炉灶冶铸之事”。此二方同具“五参”(人参、玄参、沙 入,如肝病用盐补 辛 泻,心 病 用 苦 补 甘 泻,脾 病 甘 补
参、丹参、苦参),补气之意显而易见。盖心、肺、肾三 苦泻,肺 病 辛 补 苦 泻,肾 病 咸 补 苦 泻。 细 究 之,仍 可
脏与呼吸吐纳自然之气联系最为密切,心主神、主血 用五脏苦欲补泻之两种含义解释,或投五脏所好,或
脉,道家内修需用 神 以 自 主 修 练,肺 主 气 司 呼 吸,肾 利用五脏生克原理补母泻子,是为多层次理解《黄帝
主纳气,此三方调补心、肺、肾三脏之气,有助于道家 内经》苦欲补泻之要义。
服气吐纳修 炼 更 加 顺 畅,对 治 病、防 病 皆 有 重 要 意 4 结语
义。 ② 各脏腑配有 修 养 法 以 防 病 或 吐 纳 法 以 治 病, 《五脏六腑图》虽为道家医学专著,但深谙“医道
修养法中以主动 调 节 呼 吸 为 核 心,与 叩 齿、咽 津、导 相通”之 理,可 以 看 出 道 医 学 对 藏 象 学 说 内 涵 的 发
引、存思相结合,以 条 畅 自 身 气 机 达 到 内 修 的 目 的。 挥,是研究道医学与中医学同源同旨的珍贵文献,其
如“闭气九 十 息,吸 震 宫 青 气 入 口,九 吞 之,以 补 虚 防病治病理论既治 未 病 也 治 已 病,具 有 养 生 保 健 及
损”(肝脏图)等。 吐 纳 法 包 括 用 “呬、嘘、呵、呼、吹” 指导临床诊疗的现实意义,值得研读。
泻、用“吸”补,如 服 五 参 丸 后 “以 鼻 微 引 气,以 口 呵 参考文献
之,皆 调 气 如 上,勿 令 耳 闻 之,然 后 呵 之。 心 有 病 大 1]王洪图 .内经选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2.
2]胡愔 .道 藏 · 黄 庭 内 景 五 脏 六 腑 补 泻 图 [M].文 物 出 版

呵三十遍,细呵十遍,去心老热,一切烦闷心疾等,以
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8:
678-689.
泻病瘥止,过度 则 却 损 矣”。 如 此 详 述 呼 吸 之 法,目

3 ]张志 聪 .黄 帝 内 经 集 注 [ ]
M .杭 州:浙 江 古 籍 出 版 社,
的皆为调节脏腑气机以防治脏腑虚损。
2002:
177-181.
3 对《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发挥 (收稿日期:
2012-10-26;修回日期:
2012-12-05)
“五脏苦欲补泻”理 论 来 自 《素 问》,五 脏 各 有 其 [编辑:黄 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