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2015 年 11 月第 35 卷第 11 期

30 Journal of Hunan Univ. of CM Nov. 2015 Vol. 35 No. 11

平乐正骨气血理论学术源流浅述
肖碧跃 1,郭艳幸 2* ,何清湖 1,郭珈宜 2,孙贵香 1,刘 密 1,张云飞 2

(1.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2.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

〔摘要〕 中 医 学 认 为 ,气 血 是 人 体 生 命 活 动 的 物 质 基 础 。 气 血 理 论 是 中 医 临 证 的 重 要 指 导 思 想 ,最 早 形 成 于 《黄 帝 内 经 》,
后 世 医 家 不 断 发 挥 、创 新 ,气 血 理 论 逐 渐 丰 富 。 从 《黄 帝 内 经 》《伤 寒 杂 病 论 》《医 林 改 错 》《血 证 论 》气 血 理 论 对 平 乐 正 骨 的 影
响 ,探 讨 平 乐 正 骨 气 血 学 说 形 成 的 脉 络 ,有 助 于 理 解 平 乐 正 骨 理 论 内 涵 。 平 乐 正 骨 博 采 众 长 ,并 融 合 自 身 丰 富 的 临 床 经 验 ,继
承 创 新 ,发 挥 气 血 理 论 :病 因 上 ,认 为 气 血 是 人 体 生 命 活 动 的 总 纲 ,也 是 伤 科 病 因 病 机 之 总 纲 ;治 疗 原 则 上 ,提 出 早 期 以 行 气
祛 瘀 ,中 期 调 和 气 血 ,晚 期 补 益 气 血 三 期 辨 证 的 核 心 思 想 ;用 药 上 ,强 调 气 血 互 根 ,活 血 药 与 行 气 药 并 用 ;治 疗 手 法 上 ,强 调 运
用 手 法 后 配 合 功 能 锻 炼 ,旨 在 使 筋 骨 放 松 ,气 血 流 通 。
〔关 键 词 〕 平乐正骨;气血;《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医林改错》;《血证论》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5.11.008

On the Academic Origins of Qi-Blood Theory of Pingle Bonesetting


XIAO Biyue1, GUO Yanxing2*, HE Qinghu1, GUO Jiayi2, SUN Guixiang1, LIU Mi1, ZHANG Yunfei 2
(1.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007, China;
2. Luoyang Bone-setting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 Luoyang, Henan 471002, China)

〔Abstract 〕 TCM believes that Qi and Blood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human life activities. The Qi-Blood Theory is an
important clinical guiding ide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earliest was formed from Huangdi Neijing, later physi鄄
cians continue to play and innovation it, this theory was graduallyri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Qi-blood theory
of Pinglebonesetting, from the theory in Huangdi Neijing, treatise on febril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Yilin Gaicuo, blood
syndrome theory, which can promote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Pingle bonesetting theory. Pingle bonesetting learnt wild鄄
ly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and was based on self-experience for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nd to develop the Qi-blood
theory. At the aspect of pathogenesis, Qi and blood is a superclass of the life activities of the human body, and is also the
superclass of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department of traumatology. Its therapeutic principle claim that three -
stages dialectical core thoughts: regulating qi and removing stasisat early stage, regulation of Qi-blood at medium stage, toni鄄
fying Qi-blood at advanced stage. The drug use focused on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Qi and blood, the blood-activation Chi鄄
nese medicineand Qi -activating drug were used simultaneously. The therapeutic regimen highlighted using bone -set鄄
ting manipulation and functional exercise for relaxing muscles and bones and circulating Qi-blood.
〔Keywords 〕 Pingle bonesetting; Qi-blood; Huangdi Neijing; treatise on febril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Yilin Gaicuo;
blood syndrome theory

中医学认为, 气血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 ,气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气血川流不息,外充皮肉


血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医家 筋骨,内养五脏六腑,是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
防病治病均重视气血的调理。 《素问·调经论》 云: 础。并指出“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汉·张仲景

〔收稿日期〕2015-08-14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中 医 学 术 流 派 传 承 工 作 室 建 设 项 目 ” 资 助 (国 中 医 药 人 教 函 ﹝2012﹞228 号 ); 河 南 省 科 技 发 展 计 划 资 助
(112102310008);河南省中医临床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资助 ( HNZYLJ201301009)。
〔作者简介〕肖碧跃,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医临床与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研究 。
〔通讯作者〕* 郭艳幸,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E-mail: lysgyx@gmail.com。
第 11 期 肖碧跃,等 平乐正骨气血理论学术源流浅述 31

在《黄帝内经》气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丰富的 病人“气病多虚,治气以补为要”、“血病多瘀,血以活
临床实践,把外感、内伤、脏腑、经络与气血有效的融 为贵”之理论 [5]。 郭春园认为骨伤科杂症、疑难症气
为一体;晋·王叔和认为通过脉的太过与不及能了解 血不畅是其基本病机,治疗应行气活血、益气活血为
气血的盛衰;隋代医家巢元方详细描述了各科病症 先,并创制了经验方行气活血汤、益气活血汤,用于
气 血 辨 证 的 重 要 性 ;宋 代 陈 言 在 《三 因 极 一 病 证 方 临床,效如桴鼓 [6]。 《平乐正骨郭维淮》所载 127 首方
论·折伤瘀血证治》中明确指出“病者有所坠堕…… 中,15 首方剂以益气、 行气命名,17 首方剂以活血、
皆瘀血在内”;元代朱丹溪善用四物汤 、四君子汤调 逐瘀命名。此外 39 首方剂运用了补气药(其中 16 首
治 气 血 ,对 后 世 产 生 了 深 远 的 影 响 ;明 代 薛 己 崇 尚 方剂,黄芪剂量达 30 g 以上),100 首方剂运用了活
“务求本源”,主张用八珍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 血药,90 首方剂活血与行气药并用。 郭氏正骨家传
调补气血;清代王清任的“气虚血瘀、益气活血”论、 秘方 “展筋活血散”、“接骨丹”、“展筋丹” 基本以行
唐宗海《血证论》中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法 气、活血药组成 [5]174-175,196。 平乐正骨治疗骨伤科病人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气血理论。 平乐正骨深受 重视气血调理可见一斑。
历代医家气血理论的影响 ,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
2 《伤寒杂病论》气血理论对平乐正骨的影响
动之总纲,伤科的病因病机无不与气血相关,气血学
说是平乐正骨的核心理论。 中医学气血理论肇始于 张仲景在《黄帝内经》气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
《黄帝内经》,在《伤寒杂病论》中进一步完善、发展, 自身丰富的临床实践,把外感、内伤、脏腑、经络与气
《医林改错》《血证论》的成书年代与平乐正骨形成年 血有效的融为一体。《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以调
代比较接近,其气血理论对平乐正骨理论的影响尤 理气血为核心。 《三订通俗伤寒论》评价曰:“凡伤寒
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医 病,均以开郁为先。 如表郁而汗,里郁而下,寒湿而
林改错》《血证论》四大著作为代表,探讨平乐正骨气 温,火燥而清,皆所以通其气之郁也。病变不同,一气
血学说形成的脉络,以求更好的理解平乐正骨理论 之通塞耳。 ”表、里、寒、湿、火、燥邪,虽治法不同,但
的内涵。 通气血目的相同。《金匮要略》曰:“若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又说:“若能养慎,
1 《黄帝内经》气血理论对平乐正骨的影响
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
对气血理论最早进行系统阐述的当属 《黄帝内 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
经》。 《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 之文理也。”腠理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调和,则邪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 不可侵。 强调气血为正气之本, 气血通畅为要的思
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脏,疏 想。《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提出血痹病乃营
其血气 ,令 其 调 达 ,而 至 和 平 ”,“谨 道 如 法 ,万 举 万 卫气血不足,外邪入侵,阻滞血脉,气血运行不畅所
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 致,并 创 立 了 有 名 的 黄 芪 桂 枝 五 物 汤 ,全 方 温 、补 、
本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血聚 通、调,调和营卫,通行气血。
则人生,气血和则人存。 对气血失调的治疗,《内经》 郭氏正骨认为,骨伤病症不论是外感 、内伤,还
也做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指导。《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是寒热、表里,将脏腑辨证与气血辨证相结合 ,仔细
曰:“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者宜决之,气虚者宜 辨别,标本兼治,就能提高临床疗效,解除患者疾苦[7]。
掣引之。 ”《素问·调经论》云:“气有余,则泻其经隧 郭氏临床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颈椎病、正中
……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论述了益气、行气、 神经损伤等疾病取得了卓著的疗效[8-9]。 张仲景认为
活血的治则。 调理脾胃、 疏泄肝气是调理气血之关键,“提出四季
平乐正骨深受《内经》气血学说影响。 《龙嘴山 脾旺不受邪”之观点,并创立了健脾疏肝、调治气血
[1]
馆文集》 记载 :“聘 三承 祖 父 业 ,加 以 深 遂 恢 宏 ,旁 的有效方剂 , 如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理中丸、当归
通灵枢,折衷诸先哲奥秘,成一家法,名闻海内……” 四逆散等名方 , 用人参、茯苓 、白术 益气,配伍 当归 、
平乐正骨传人谨遵《内经》“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 川芎等活血疏肝的组方法则也是其常用的方法。 郭
生”之理论,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总纲 ,伤科 氏正骨认为跌打损伤、瘀血凝滞、气血不和、气机升
[2]
的病因病机无不与气血相关 。 认为调治气血是治 降失常,固然会影响“胃”之受纳,受纳受阻,气血生
[3]
疗 骨 伤 科 疾 病 的 基 本 法 则 ,强 调 治 疗 要 以 调 理 气 化无源,肝血必不充盛,因此伤科早期用药要健脾疏
[4]
血为先 。 在此原则的指导下,郭氏正骨提出骨伤科 肝,活血行气 [6]14;创伤日久,失于调养,经脉痹阻,经
32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年第 35 卷

久不愈,邪气内舍于脾,脾阳不运,脾气虚衰,气血生 一书 127 首方中,黄芪运用在 30 g 以上的达 16 首,


化无源,日久气血亏虚,导致病情缠绵不愈,固久病 第七代传人郭艳锦所开处方中 90% 中用到黄芪,郭
[10]
虚久用药也要健脾疏肝,益气补虚 ,常用加味益气 艳幸也常运用加味益气丸治疗骨伤科杂症、疑难症,
丸、养血止痛丸等,疗效显著。 而人参、黄芪、茯苓、 疗效显著。
白术与当归、柴胡、川芎相配,也是郭氏正骨临床常
用的配伍 [5]172-203。
4 《血证论》气血理论对平乐正骨的影响
唐宗海充分肯定王清任益气活血化瘀之 思想,
3 《医林改错》气血理论对平乐正骨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撰写了血证专著——
—《血证
王清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论》,其气血学说的核心理论之一为气血水火论。《血
物质,提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 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曰:“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
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 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 水即化
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 ”王氏根据其丰富的临 气,火即化血。 ”气与水、血与火相互化生,生理上相
床经验,创立瘀血学说,详论其病机与方药,提出了 互依存, 病理上相互制约。 并总结出 “气与水本一
益气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 ,自此气血理论进入崭新 家”、“火与血本一家”之观点。如《血证论》说:“ 盖人
阶段。 《医林改错 》一书 ,总结出 60 种气虚证和 50 身之气 ,生 于 脐 下 丹 田 、气 海 之 中 ,脐 下 者 ,肾 与 膀
种血瘀证,书中载方 33 首,29 首方中有红花、当归、 胱 , 水所归宿也”、“心为君火, 化生血液…… 火升
[11]
赤芍、川芎等活血祛瘀药 ,8 首方剂以活血化瘀命 故血升,火降则血降, 知血生于火,火主于心。 ”并进
[12]
名 ,并主张根据瘀血停留的不同部位,分别给予针 一步提出“水化于气,亦能病气”、“气化于水,亦能病
对性的治疗。 如《医林改错·方叙》曰:“立通窍活血 水”、“火化不及,而血不能生”。 体现了唐氏气、血、
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症;立血府逐瘀汤治 水、火、阴、阳相互转化的学术观点。郭氏正骨继承和
胸中血府血瘀之症; 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 发展唐宗海气血理论, 认为精、 津液和气血同出一
症。 ”王氏“活血化瘀”理论,对郭氏正骨传人调治气 源,同伤科的关系类似气血。 认为血脉损伤,不管是
血的学术影响巨大:郭氏正骨将《医林改错》中少腹 瘀血留积于内, 还是流失于外, 都会导致津液的丢
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广泛运用于骨伤病 失。 因此,郭氏强调在活血化瘀行气的同时,要注意
[5]
人的治疗 ;并进一步发展创新,在骨伤早期强调活 健运脾胃,滋补肝肾,使气血津液生化有源。并认为,
[13]
血祛瘀法的运用,创制清上瘀血汤、消下破血汤等 ;用 治伤时在活血逐瘀药中,加入大剂利水类药,可以增
药方面继承王氏的特点,善用当归、红花、川芎、芍药 强活血逐瘀消肿的功效[16]。
等活血行气之药。 在郭氏运用的方剂中,当归出现 对于血证,《血证论》 的另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
的 频 率 为 43% ,芍 药 为 24% , 红 花 为 17% , 川 芎 为 血证治疗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虚”,认
[5]108-123
13% 。 为血证治疗要分先后、轻重和缓急。《血证论》云:“凡
王氏重视瘀血的同时,也重视元气,强调气虚是 瘀血,急以祛瘀为要”,“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
导致血瘀的主要原因,“气虚血瘀”是其气血理论的 反阻新血之化生,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 ”此四法
核心思想。 《医林改错》中说:“气有虚实,实者邪气 至今仍为各医家治疗血证的要旨 [17]。 郭氏正骨治疗
实,虚者正气虚。 ”然又说:“人行坐转动全仗元气。 伤科需“三期辨证”原则的确立也深受治血四法的影
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 ” 响。 郭氏正骨认为,创伤初期血瘀气滞,瘀血不去则
并认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 新血不生,治疗当以破血逐瘀为 先,瘀去则血生;创
留而瘀。 ”固善用黄芪补气 ,《医林改错 》补气方 12 伤中期瘀阻逐渐减退,但未尽,气血不畅,治疗当以
[12]
首,11 首中用到黄芪,用量最小为八钱,最大为八两 , 调和气血为继,气血调和,筋骨得养;后期瘀血已去,
代表方有补阳还五汤等。 郭氏正骨善于发现和抓住 但经脉痹阻日久,气血不生,病久则体虚,治疗当以
病变的气虚本质,大剂量地使用补气药,以推动和激 补益气血为要,滋补肝肾,筋骨乃坚[16]112-114。
发脏腑功能,有效加速伤科病人康复,疗效显著。 因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气血理论
此,郭氏正骨根据病证的性质或补气活络、或补气化 的思想,奠定了平乐正骨气血理论形成的基础。 《医
[14]
瘀、或益气逐瘀、或益气散瘀 ;且认为,《医林改错》 林改错》“气虚血 瘀 论 ”、《血 证 论 》“气 血 水 火 论 ”和
之补阳还五汤针对正虚血瘀而设,用于气虚血瘀之 “治血四法论”促进平乐正骨气血理论的发展,是平
[15] [5]108-123
伤科,疗效显著 ;对于黄芪,《平乐正骨郭维淮》 乐正骨气血理论的流。 在此基础上, (下转第 41 页)
第 11 期 李龙华,等 张小萍教授分期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探讨 41

法以除诸症。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强调根据本病活 抑郁,张教授在治疗本病时,亦强调心理疏导的重要


动程度的不同而治疗侧重点不同:活动期重在清热 性。
化湿、调气和血,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缓解期重在
健脾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在辨证基础上均加用白 参考文献:
及、黄连、六月霜、炒枳壳、炒谷芽、炒麦芽等。 《本草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 [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 914.
[2]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J].
经疏》云:“白及入血分以泄热散结逐腐。 ”方中取白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25( 6): 891-895.
及入血分, 散结逐腐、 消肿生肌以修复肠道黏膜。
[3] 危北海,张万岱,陈 治 水 .中 西 医 结 合 消 化 病 学 [M].人 民 卫 生 出 版
《本草备要》云:“黄连为治痢要药”,方中取黄连清热 社 ,2003:758.
燥湿以祛邪。 六月霜是张教授治疗黏液便的经验用 [4] 贺荔枝 ,尹 明 , 王真权 .复方芩柏颗粒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
药。 六月霜苦、涩、凉,具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缓急 黏膜 AQP4、AQP8 表达的影响 [J]. 湖南中医 药 大 学 学 报 , 2015, 35

止痛之功。 枳壳理气助运;谷芽功擅健脾开胃,下气 ( 5): 13-16.


[5] 赵翠丽,张丽雯,杨以超 .葛根芩连汤加白及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
消食,其性下行 ; 麦芽则助胃气上升,其性上升,能消
结肠炎急性发作 30 例 [J].中医药导报, 2012, 18( 7): 31-32.
食和中,且具生发之气。 谷麦芽相配,一升一降,相 [6] 郑子春 ,沈 洪 ,朱萱萱 ,等 .黄柏、地榆、白及对溃疡 性 结 肠 炎 大 鼠
须为用,正合脾升胃降之理,使脾胃升降有度。 现代 组 织 中 ( NK-κB)和 细 胞 因 子 表 达 的 影 响 .中 国 中 医 急 症 ,2010,19
药理研究亦表明:中药白及能调控核因子(NK-κB ) (3):469-472.
[6]
蛋白的表达 ;黄连总碱可能通过抗氧自由基作用, [7] 舒德忠 ,万先惠 ,刘华蓉 ,等 .黄连总碱对实验性溃疡 性 结 肠 炎 的 作
用研究 [J],儿科药学杂志, 2005, 11( 3): 7-9.
抑制炎性细胞活化、迁移及 NK-κB 激活,缓解小鼠
[8] Li MC, He. IL-10 and its related cytokines for treatment of in鄄
结肠炎症 [7];而 NK-κB 以 UC 发病 密切相关 [8];六月
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World J Gastroenterology ,2004,10
霜水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在动物体内有效 (11):620-625.
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两种细菌的生 [9] 常银子,仲山民,王丽霞 .六月霜提取液中有效物质对小鼠体内抑
长,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 此外,因为 UC [9] 菌作用的研究 [J].食品科技 , 2009,34(5):231-236.

的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反复,往往心情不畅,精神 (本文编辑 贺慧娥)

!!!!!!!!!!!!!!!!!!!!!!!!!!!!!!!!!!!!!!!!!!!!!
(上接第 32 页) 平乐正骨博采众长,并融合自身丰富 509-510.
[8] 黄满玉,高书图,郭艳幸 .《伤寒杂病论》经方在颈肩腰腿痛疾病治
的临床经验,继承创新,发挥气血理论:病因上,认为
疗中的应用 [J].中医正骨, 2013, 25( 6): 63.
气血是人生命活动的总纲, 也是伤科病因病机之总
[9] 刘文静, 程 春 生 ,周 正 新 .加 味 黄 芪 桂 枝 五 物 汤 治 疗 正 中 神 经 损
纲;治疗原则上,提出早期以行气祛瘀 ,中期调和气 伤的临床研究 [J].中医临床研究, 2013, 5( 5): 86-87.
血,晚期补益气血三期辨证的核心思想 ;用药上,强 [10] 王战朝,马 珑,郭艳锦 .久病虚阻从肝脾肾、气血论治——
—郭维
调气血互根,活血药与行气药并用;治疗手法上,强 淮学术思想撷要 [J].中医正骨, 2006, 18( 12): 53-54.

调运用手法后配合功能锻炼,旨在使筋骨放松,气血 [11] 宋 文 海 ,周 海 燕 .王 清 任 的 气 血 理 论 及 瘀 血 证 治 浅 谈 [J].中 医 杂


志, 1980, 11: 17-18.
流通[18-19]。 平乐正骨对气血理论的发挥使气血理论具
[12] 王 新 ,荀 淑 娟 .《医 林 改 错 》气 血 理 论 初 探 [J].长 春 中 医 学 院 学
体化、系统化,指导骨伤科临床,疗效显著,对促进中
报, 1997, 13( 62): 63-64.
医骨伤科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高云峰,郭维淮 .平乐正骨讲义 [M].洛阳:河南平乐正骨学院内部
教材, 1960: 92.

参考文献: [14] 贾 斌 .全国名老中医——


—郭春 园 学 术 思 想 初 探 [J].中 国 伤 残 医

[1] 许鼎臣 .龙嘴山馆文集·卷九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8: 37. 学, 2013: 21( 7): 440-441.

[2] 郭 宪 章 ,郭 允 章 . 郭 均 甫 先 生 学 术 思 想 初 探 [J]. 甘 肃 中 医 , 1995,8: [15] 郭艳丝,郭艳幸 .补阳还五汤 临 床 应 用 举 隅 [J].中 医 正 骨 , 1991, 4

3-4. ( 4): 43.

[3] 王 战 朝 , 马 珑 ,郭 艳 锦 ,等 .调 理 气 血 为 骨 伤 科 疾 病 治 疗 的 总 [16] 郭维怀 .平乐正骨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5: 113.

—郭 维 淮 学 术 思 想撷英 [J]. 中 国 中 医 骨 伤 科 杂 志 , 2007,15


则—— [17] 张 问 渠 , 赵 孟 华 . 气 血 学 说 的 发 展 概 况 [J]. 云 南 中 医 杂 志 ,

(1 ):64-66. 1989, 10( 3): 11-13.

[4] 龚春柱,张卫红,张军波,等 .郭春园骨伤学术思 想 及 经 验 概 述 [J]. [18] 肖碧跃,郭艳幸,何清湖,等 .气一元论哲学思想对平乐正骨理论

中国老年保健学杂志,2013,11(5):83-84. 的影响 [J].中医正骨, 2015, 27( 2): 62-63.

[5] 郭维淮 .平乐正骨郭维淮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9. [19] 肖 碧 跃 ,郭 艳 幸 ,何 清 湖 .中 原 地 域 优 势 对 平 乐 正 骨 的 影 响 [J].湖

[6] 徐江雁,刘文礼,鲁 嵬 . 郭春园教授临证经验 点 滴 [J]. 光 明 中 医 , 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5( 7): 71-73.

2009 ,24(1):28.
(本文编辑 贺慧娥)
[7] 党馥珍 . 郭汉章治疗骨 科 杂 证 的 特 色 [J]. 陕 西 中 医 , 1999, 20(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