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6

生活中医营

课程提纲
 黄帝内针
术

道

董氏针灸

 悬灸及其他外治疗法
中医脏腑理论及选穴方法
悬灸应用技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姓名:

如何获知此课程:

希望获得:

例如:自我疾病调理和保健(XX症状),家人守护,利益身边的朋友,

喜欢传统文化,

喜欢中医哲学体系(与自己的体系相融合)

…….
列缺穴,腕骨穴
黄帝内针的原则
 总则一:上证下治,下证上治。
 总则二:左证右治,右证左治。
 总则三:同气相求;(经络同气,位置同气)
 总则四:阴阳倒换求。
病------症(证)
上下;左右
同 气
最大的同气是:与太阳的同气
太阳 阳明 太阴
少阳
阳明 太阳
少阴
太阴
少阴
少阳 厥阴
厥阴

三阴三阳,天地万物皆有此称谓。
三阴三阳
手 足
太阳 小肠 膀胱
少阳 三焦 胆 腑
阳明 大肠 胃

太阴 肺 脾
厥阴 心包 肝 脏
少阴 心 肾

经络:三阴三阳,天地万物皆有此称谓。 脏腑:动物和人所专有。
三阴三阳
手 足
少阳 中渚 足临泣
太阳 后溪 申脉
阳明 合谷(曲池) 内庭

太阴 鱼际(尺泽) 三阴交
少阴 神门 三阴交
厥阴 内关 三阴交,太冲
三阳 三阴

背面:太阳 侧面:少阳 前面:阳明


侧面:少阳
背面:太阳 前面:阳明


身体里面(阴):咽喉,心口痛,胸闷,…


位置同气
内庭
阴阳倒换求

阳明 太阴

太阳 少阴

少阳 厥阴

督脉 任脉
再次优化:用6 3 2 1完成自己的病例记录
例如: 例如:

症状:左侧偏头疼2天; 症状:失眠,易醒,睡不稳;
6(三阴三阳):少阳经 6:三阳经
3(位置):上 (头在上部) 3:上 (头在上部)
2(左右):左侧痛,取右侧 2:男士取左侧
1(找痛点): 中渚穴附近疼痛 1: 三阴交附近疼痛
劳宫
四总穴歌
 肚腹三里留 (足三里)
 腰背委中求 (委中)
 头项寻列缺 (列缺)
 面口合谷收 (合谷)
 心胸内关谋 (内关)

督脉:手:后溪,足:申脉。
任脉:手:列缺,足:照海。
经典依据:文字传承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素问》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全部《黄帝内针的口诀》,也是整个《内经》的口诀,是整个中医的口诀。
各部位疾病(多经络)拆解分析
四肢
头手足经络
头(天) 手(人) 足(地)

厥阴 头顶(百汇) 劳宫 太冲

阳明 面颊 合谷 陷谷

太阳 头后 后溪 申脉

少阳 头两侧 中渚 足临泣
手(掌)头同气
双手合掌 (虚掌):
中指指尖:头顶部,厥阴经。
食指侧面:面额部,阳明经。
手背: 头侧面,少阳经。
颈项经络(同气)
颈项 手 足
督脉 风府-大椎 后溪 申脉
任脉 廉泉-天突 列缺 照海
太阳 天柱-大柕 阳谷 昆仑
少阳 凤池、翳风-肩井 阳池 丘墟
阳明 人迎-缺盆 阳溪 解溪
肩部经络(同气)
肩 手 足
阳明 肩髃 偏历 下巨虚
少阳 肩髎 外关 悬钟
太阳 天宗(胸椎1-7)) 支正 跗阳
太阴 肩前(云中、中府) 经渠 三阴交
厥阴 腋前大筋 内关 三阴交
少阴 腋下(极泉) 通里 三阴交
腰部经络(同气)

手 足
太阳 小海 委中

少阳 天井 阳陵泉
上焦(鸠尾-天突)
手 足
厥阴 内关 三阴交
阳明 偏历 下巨虚
少阴 通里 三阴交
太阴 经渠 三阴交
中焦(鸠尾-神阙)
手 足
阳明(任脉旁1.5寸) 曲池 足三里
少阴(任脉旁0.5寸) 少海 阴谷
太阴(阳明旁开1.5寸) 尺泽 阴陵泉
厥阴(太阴旁开1.5寸) 曲泽 曲泉
少阳(厥阴经旁开1.5寸) 天井 阳陵泉
下焦(神阙以下)
手 足
少阴 通里 太溪
厥阴 大陵 中封
太阴 太渊 商丘
阳明 阳溪 解溪
少阳 阳池/中渚 丘墟/足临泣
任脉 督脉

手 足 本经本气
督脉 后溪 申脉 百会穴,人中穴
任脉 列缺 照海 承浆穴,廉泉穴,天突穴
四总穴歌
 肚腹三里留 (足三里)
 腰背委中求 (委中)
 头项寻列缺 (列缺)
 面口合谷收 (合谷)
 心胸内关谋 (内关)

督脉:手:后溪,足:申脉。
任脉:手:列缺,足:照海。
四总穴歌
 肚腹三里留 (足:足三里,手:合谷,曲池)脾经:阴陵泉,肝经:膝关
 腰背委中求 (足:委中,手:小海)带脉:足临泣;督脉:后溪
 头项寻列缺 (足:照海,手:列缺)督脉:后溪,申脉
 面口合谷收 (手:合谷,足:内庭)
 心胸内关谋 (足:三阴交,手:内关)

督脉:手:后溪,足:申脉。
任脉:手:列缺,足:照海。
天人合一整体观:6 3

以平为期的调理观(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2

 1中
6, 3 (三才:人是怎么来的)
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易经·系辞传》

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

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
非他也,三才之道也。《系辞》生命三凑六合。

 三而二之故六。三就是三才,二就是阴阳,一是阿是。

六三二一---------黄帝内针的基本纲领。
三阴三阳
少阳 三焦 胆
太阳 小肠 膀胱 腑
阳明 大肠 胃

厥阴 心包 肝
少阴 心 肾 脏
太阴 肺 脾

经络:三阴三阳,天地万物皆有此称谓。 脏腑:动物和人所专有。
三焦和心
 上焦应天,中焦应人,下焦应地。
 上焦:心窝鸠尾向上的区域。中焦:鸠尾至神阙。下焦神阙以下。

 手少阳三焦经:相火。(三焦)
 手少阴心经:君火。(心)
 火的功能:热能,明能。(温暖:祛散寒冷,加热,动能,变化;照亮:智慧光明)
 君火照达三部,相火游行三部。
 上工守神,下工守形。立竿见影。

炎 (炎帝)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创造中华精神文明,相火创造中华物质文明)
经络同气 (同气相求)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周易》乾卦

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系辞》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气自然相求,相互给力,相互帮助,相互成就……

 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同气,同志同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江湖同气相求,
脍炙人口。

 同气相求,有求必应。------取穴定位的原则
2 阴阳
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
病必求于本。

一根针若触及阴阳,它就连带出天地、万物、变化、生杀,就连带一切的可能性。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以平为期,阴平阳秘。

冲气以为和。直下承担,左边两点水为 阴阳,为矛盾,怎样化解呢?只有中!中
则有和,这便是冲意所在。
2 阴阳:万物之本 本末(树根 枝叶 )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气为先,形为后。若严格来说,形气皆为有的范畴,
若从中再分有无,气靠近无。

阳先阴后。脏腑和阴阳,强调阴阳;形与气,强调气;可见(有)及不可见
(无),强调不可见。

五脏六腑皆为虚位,二气流行,方是真机。
1. 执两用中:中土(黄帝)
 炎帝(火德)------黄帝(土德)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术数----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木为阳中阴,火为
阳中阳,金为阴中阳,水为阴中阴,土为中)

 土德为中,土德在正,土德在平和。健康不病(平人)

 应用层面土德---脾胃。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气也。合阴阳

 土德是构建生命的基础,有土德,就有阴阳自合的可能,如何纠正和重建衰败的土德。窍中
之窍,诀中之诀。

 土德广泛。五常:信为土德。八德:孝。中医五术维护土德,不怨,和气更能维护土德,这点
的维护更深,更彻底!

 维系土德,开显中用。针法至简至深,至简是技法,至深必须于土德中去挖掘。
感而遂通
 异气。

 《易 咸卦》 咸, 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悦。男下女,
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太平。观
其所感,而天地万物知情可见矣。

天地,日月,男女,……一切一切,只有通过感才能相与,才能万物化醇,
才能万物化生,才能明白通达。感恩,感动,感化,感情,感知,感觉,
感通,感悟!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
基本特点
 执两用中,
 随证治之
 同气相求
 感而遂通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