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臺灣與東亞各國的狀況非常相似,經濟

為何孩子越生越少? 發展已高度現代化,但父權文化和家庭主義盛
行,長輩對年輕人成家仍有很強影響力。我們
人口學家鄭雁馨談少子化困境 需要從東亞文化的角度出發,來分析生育率議
題。」
從婚育文化看臺灣的低生育率
1950 年代,臺灣每位婦女平均生育數曾高達 7
人,但近年生育率卻呈現雪崩式下滑,一再探
底。為何生育率好似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社會學研究
所鄭雁馨副研究員,她透過數據與生育指標指
出,臺灣生育困境並非來自年輕夫妻只生一
胎,而是因為未婚人口持續上升,低生育率的
背後,與東亞的家庭和婚育文化密切相關。

重視家庭、強調傳承, 鄭雁馨在美國主修人口學,她指出臺灣有許多棘
東亞生育率為何持續探底? 手而迫切的人口學議題,但缺少專門獨立的人口
學訓練系統,政府和國家機構也沒有投入大型研

「新生兒再創新低」、「生育率全球最低」, 究,是目前亟待補強的研究領域。圖│研之有物

臺灣生育率警訊年年登上新聞。多年來,政府
從育嬰假、生育津貼、第二胎獎勵等各式政策 平平都是生育率,有什麼不一樣?
輪番端上桌,但生育數據卻似乎鐵了心,一去 拆解 PTFR、CTFR
不回頭。
東亞家庭與性別文化,交織出臺灣特殊的
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孩子了?許多人直指低 生育圖像。一大特色是:相較於西方多數國
薪、高房價、工時過長,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 家,臺灣的生育率持續走低,沒有「回血」的
員鄭雁馨則把焦點轉向文化與傳統價值,她直 跡象。
言:「經濟結構有它的影響力。但我認為,放到
東亞文化脈絡來看,低生育率和家庭性別文化 媒體報導常提及的探底生育率,指的是
脫不了關係。」 「時期生育率」(Period Total Fertility Rate,
PTFR)。以 2020 年為例,計算方式是:將 1971-
在美國主修社會學與人口學的鄭雁馨,五 2005 年次各年齡的女性生育率加總起來推算,
年前開始投入生育議題的量化研究。她發現過 如果女性依循這一系列年齡別生育率,度過可
去三、四十年,臺灣的家庭模式經歷劇烈變 生育階段(15-49 歲)後會有幾個孩子,以此推
化,晚婚日趨普遍、同居逐漸不再是禁忌,但 估婦女一生的平均生育數。
同時許多傳統價值依然延續,例如香火傳承、
孩子必須在婚姻關係中出生。 這項指標方便快速,能立即呈現生育景
況,不過也有盲點。由於計算方式混合了 35 個
鄭雁馨運用戶政資料和社會調查進行人口 世代,一旦社會急速變遷,大量女性晚婚晚
研究,爬梳數據背後的婚育圖像,試圖從更廣 育,讓 15-30 歲的生育率明顯大幅下降, PTFR
泛的文化視角,探究低生育率的根本構成。 便會被低估而失真。

1
「PTFR 適合用來比較全世界的生育概況,
描繪出鉅觀的圖像。但是若一個社會經歷劇烈
變化,要精準地分析生育狀況與診斷低生育率
成因,世代生育率(CTFR)是比較可靠的指
標。」

「世代生育率」 (Cohort Total Fertility Rate,


CTFR )不受生育步調的影響,但必須等到女性
年滿 49 歲 (或至少滿 45 歲) ,才能計算出
同一世代的女性實際平均生育數。

當女性地位提升後,開始大量接受高等教 單看時期生育率,臺灣 1985 年已跌至 2 以下;


育、進入職場,生育年齡因而逐步後延,會讓 但世代生育率一直到 1965 年世代才低於 2 人。
時期生育率(PTFR)顯著下滑⸺⸺這是已開發國 PTFR 呈現的只是單一時點的生育概況,必須同時
家都曾走過的路。例如, 20 世紀瑞典生育率從 檢視真實世代的 CTFR,才能分析低生育率的形成
3.6 到世紀末腰斬至 1.5。不過如同少部分高生 主因。
育率的西方國家,瑞典 CTFR 一直維持在平穩的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
兩個小孩,PTFR 雖然看似下降,CTFR 卻能撐住
在替代水準,主要是那些「行程 」延後的瑞典 年輕夫妻不想生?
女性最後都有加入生育行列 。 低生育率關鍵:未婚人口越來越多

這個現象來到東亞,卻明顯不存在! 「 同時參照 PTFR 和 CTFR,才能掌握低生


育率的真實結構,進一步分析為何臺灣或東亞
比對臺灣這兩項生育率指標,自 2000 年初 生育率無法回補。 」鄭雁馨強調。
以來,PTFR 已近二十年低於 1.5,香港、南韓和
日本同樣低迷,始終看不到生育率回補逆轉。 在東亞各國,未婚人口對生育率的影響異
進一步觀察 1950-1979 年出生者的 CTFR,東亞是 常關鍵,因為東亞的一大婚育特色是:孩子必
全世界極少數持續下滑的地區。 須出生在婚姻關係中。以臺灣來說,非婚生育
僅 2~4%,數十年不動如山。獨特的「婚育包
主要原因是:15–30 歲延後未發生的大量 裹」文化,讓不結婚幾乎等同不會生孩子,因
生育率,在 30–45 歲回補力道不足,造成 PTFR 此分析世代總生育率(CTFR)、並對照未婚率,
和 CTFR 雙雙下跌。其中關鍵,便在於日益增多 便能拆解生育率的結構。
的各年齡層未婚人口!
那麼比對數據,究竟是「誰」不生孩子了?

1965 年之後出生的女性,同一世代生育率
開始低於兩人。然而,一直到近年,已婚婦女
的平均生育數依舊達到兩人,世代生育率下
滑,其實是因為越來越多人沒有結婚。以六年
級中段班(1975 年出生)為例,世代生育率為
1.6 人,但已婚人妻平均生育兩名子女,細究來
看,原因是有 20% 未婚女性。
2
「 一窩蜂只關注時期生育率(PTFR)超
低,很容易陷入盲點,通通鎖定在『大家不想
生孩子』。實情是,多數夫妻婚後都會生育,甚
至逾七成生到兩胎以上。」

換言之,低生育率的關鍵密碼並非
不生孩子,更可能是:還沒結婚。

當越來越多人不只晚婚,且最後根本沒有 未來數十年,東亞單身人口預估會持續攀升,翻倍
走入婚姻,在東亞文化背景下,也意味著關上 增加。臺灣和韓國幾乎是一路走高;日本因為工業
了生育大門,西方常見的生育率延後回補,因 化更早,女性婚育延遲、未婚的現象,比其他國家
此失靈。 更早出現,因此數據預估較持平。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Demographic Change and
Increasing Late Singlehood in East Asia, 2010–2050)
翻倍增加的單身男女
為何她/他們還沒結婚?
1980 年代以前,「不結婚」這個人生選項鮮 傳統婚育的壓力
少出現。若三字頭還是孤家寡人,左鄰右舍、
叔伯阿姨早已爭相出手牽紅線。 當時,40 歲仍 結婚不好嗎,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另一條
未婚的比例不到 5%。 路?他們是堅持不婚?渴望成家卻找不到另一
半?受限經濟壓力不敢「婚頭」?或者,想有
如今,大齡單身男女不再鳳毛麟角, 45-49 孩子但不想結婚?
歲仍未婚的比例已近二成。鄭雁馨參與的國際
研究團隊從模型推估,到了 2050 年,臺灣 40- 從臺灣社會變遷調查來看,越年輕的世
49 歲男性未婚比例很可能將超過 30%、女性超 代,越傾向不把婚姻視為人生必選題,認同
過 25%。換言之,假設非婚生育仍不被主流文化 「未婚也能幸福和享受生活」的比例呈上升趨
接受,幾乎也就預告了生育率一路下滑的劇 勢,「敗犬」標籤慢慢被「一個人也很精采」取
本。 代。

想要打破冰凍三尺的生育率,進一步理解 然而,許多單身者其實並非是不婚主義
這些未婚者的生命狀態,至關重要。「如果因為 者。根據 2013 年主計處調查,未婚女性裡學歷
負擔不起成家壓力,提升薪資水平、生育補助 越高、結婚意願越強,而且 45-49 歲仍有兩成考
或許有效;如果多數人是不婚主義,經濟政策 慮成家。那麼,她們單身的原因又是什麼?
自然無濟於事。」
除了學生族群以外,「尚未遇到適婚對象」
在各年齡、學歷都壓倒性勝利,尤其以大專以
上最明顯。顯然,並非徹底拒絕結婚,而是難
以找到共度人生的「牽手」,是不少單身女性的
難題。雖然結婚和生育是兩個人的事,但弔詭
的是:社會調查很少詢問男性未婚的原因,所
以其生命處境是否與女性相似,仍亟待研究。
3
的秘密。對照 2006 年與 2016 年東亞社會調
查,儘管已相隔十年,臺灣男性認為「至少要
生下一個兒子來傳宗接代」,始終有堅定不移的
44% 。

家務分工是另一個東亞共同性別文化。時
至今日,臺灣婦女依舊負擔近八成的家務,家
事、小孩一肩扛。但即便丈夫想共同育兒,性
別環境的土壤也未必足夠厚實。

北歐廣泛使用的雙親育嬰假,移植到臺
灣,2017 年統計 76% 媽媽申請育嬰假,但爸爸
僅 8%。除了傳統文化通常預設母親是優先照顧
者,兩性的薪水差異,也讓爸爸休假帶孩子,
必須同時承受經濟成本與傳統文化的雙重壓
力。

「我們的性別平等改革,在教育、就業率
表現很高。相對來說,文化層面的變化沒那麼
明顯,包括婚育、家庭關係,這是東亞文化圈
的共性。」鄭雁馨分析。
學歷越高,越不想結婚?實證調查結果恰恰相反。
女性以高學歷者的結婚意願最高,但她們也是遇不 因為家庭關係緊密,長輩對下一代婚姻具
到適婚對象的最大未婚族群。 有高度影響。新好媳婦除了上網「靠北婆家」,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 回到現實世界,多半仍得努力和長輩們磨合。
「許多人傾向結婚,但沒有找到合適對 這也意味,在講求孝道與家庭主義的社會,家
象。關鍵在於社會高速發展後,新世代對婚 庭內的傳統性別文化更難動搖。
姻、家庭角色的期待轉變,而與傳統文化發生
衝突,這就形成了婚育配對的困難。」鄭雁馨 種種盡在不言中的文化規範,交織出一片
分析。 無形的婚育壓力,也形成兩性對婚姻家庭的期
待落差。
半世紀以來,臺灣的政治、經濟飛躍性成
長,躋身先進國家。女性的教育、就業與社會
對高社經背景的女性而言,走入家庭、
成就,不斷突破傳統限制,公領域裡女力崛
養育照顧孩子,要付出比男性更高的機會
起,但目光移轉至家庭與文化價值,傳統父權
成本,可能間接延緩兩性結婚的時程。
力道的鬆動遠不如預期。

拚兒子是其中一個例子。

在臺灣胎次越高,新生兒性別比例的失衡
越嚴重。當媽媽拚到第三、四胎,經常承受非
男孩不可的香火壓力,「性別篩選」成為不能說
4
35 歲以上才晉升新手媽媽的比例快速竄升,2016 年已
大齡女子想結婚?沒那麼容易
突破 25%。當晚婚、晚育成為常態,35-45 的女性勢必
將成為臺灣的生育主力,這也考驗公衛與醫學體系是
走入婚姻,需要直面傳統文化壓力,但單 否能因應變遷,提供足夠的檢測照護與論述支持。
身者卻也可能被同一套價值,無情拒於門外。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鄭雁馨)

鄭雁馨研究發現,二字頭的未婚男女,未
更多實證研究,更友善彈性的婚育文化
來結婚的機率兩性相差不大;但若到了 35-39
歲,往後十年,女性結婚的機率就遠比男性下 當社會結構急速轉變,家庭與文化價值變
降許多。 動緩慢,齒輪時不時被卡絆,凍結的人口成長
有機會回溫嗎?
研究突顯了殘酷的社會現實:
「我們必須認清,人口萎縮是必然的。」
在婚姻市場裡,大齡是女性的「被扣分項」。 鄭雁馨認為,生育率下滑已非一日之秋,現階
背後不僅隱含父權文化對性別角色、形象的 段只能減緩速度。綜觀來看,已婚夫妻的生育
期待,另一個關鍵原因仍是生育──好不好 狀況並不悲觀,了解結婚率下滑的原因是較直
生、生得好不好,經常被歸責在母親身上。 接的目標。但相較於日本早已進行系統性研
究,臺灣對未婚圖像的掌握始終蒼白貧乏。
鄭雁馨直言:「十幾年來,我們的公衛體系
依然不斷強調『34 歲以前是黃金生育年齡』,而 「如果高生育率奠基於昔日女性必須犧牲
且主要針對高齡女性。但現實是,整個社會有 受教和就業權,人生只有育兒持家一個選項,
一半女性 (和男性)此時還沒有進入婚姻,但 那當代的低生育率或許沒什麼不好。」鄭雁馨
她們已經被貼上不好生的標籤。」 直言:「但如果很多女性想成家卻無法實現,政
策應該更努力解決,包括未婚而想當父母的
隨之而來,也是她們在婚姻市場上將面對 人,我們能否有更彈性開放的思維,達到生育
的歧視與擇偶困境。事實上,高齡生育風險不 自主。」
僅存在女性身上,越來越多流行病學研究也指
出高齡爸爸對母親生育的影響,但我們的社會 有多少人渴望成家?有多少人因為低薪高
選擇忽視後者而強調前者。 房價,不敢組成家庭?又有多少單身者只想要
孩子?更多細緻的實證研究,是思考生育政策
的重要基礎。

持續推動友善、支持婚育的性別平權社
會,更是根本。「歐洲經驗告訴我們,家戶內的
性別平等如果沒有跟上,整體生育率就很難提
升。」鄭雁馨這麼說,

「育兒需要成為一整個村莊、社會、國家
的事,而不是女性理所當然的天職。」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