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6

得到学友助手 www.duodu.

cc
老师简介

熊逸,学贯中西的思想隐士,著作等身的文史作家,得到《熊逸书院》《熊逸·佛
学 50 讲》《熊逸讲莎士比亚》《熊逸·宋词 10 讲》《熊逸·唐诗必修 50 讲》主理
人。

课程亮点
1.苏轼集文章大家、诗坛领袖、创新词人、书画家、政论家于一身,又有实干才
能,性格乐天幽默,课程带你全面认识传统中国完美人格的样板。
2.通过苏轼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给具有理性气质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理想主义
者以启迪。
3.打通文学和历史,把重点放在苏轼被人低估的文章上,还原北宋王安石变法前
后有血有肉的历史现场。

第 2 页 共 196 页
熊逸说苏轼·30 讲
目录
发刊词(1 讲)
发刊词:一个完美的中国人的样子............................................................................ 5

青年时代(4 讲)
01 失败的父亲为什么能教出成功的孩子?.......................................................... 10

02 北宋最高分的作文什么样?.............................................................................. 16

03 职场新人苏轼怎样化解刁难?.......................................................................... 22

04 苏轼命运是怎么转折的?.................................................................................. 28

苏王之争(7 讲)
05 苏轼真是王安石的死对头吗?.......................................................................... 36

06 一篇奏章为什么会引发政坛恶斗?.................................................................. 43

07 苏轼为什么会自相矛盾?.................................................................................. 50

08 苏轼反对变法到底在反什么?.......................................................................... 56

09 为什么说苏轼更有远见?.................................................................................. 62

10 苏轼和王安石到底谁是奸人?.......................................................................... 68

11 为什么说诗人名号委屈了苏轼?...................................................................... 74

乌台诗案(3 讲)
12 一封感谢信如何引发了乌台诗案?.................................................................. 80

13 苏轼什么诗惹了祸?.......................................................................................... 86

14 朝廷治了苏轼什么罪?...................................................................................... 92

第 3 页 共 196 页
黄州时期(4 讲)
15 被贬后,神采飞扬的苏轼变了吗?.................................................................... 98

16《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104

17《后赤壁赋》为什么评价更高?...................................................................... 111

18 豪放词的标杆是怎么产生的?........................................................................ 117

元祐更化(5 讲)
19 苏轼跟王安石为什么能和解?........................................................................ 122

20 苏王会面为什么那么重要?............................................................................ 129

21 圣人和君子为什么会针锋相对?.................................................................... 134

22 洛蜀党争到底在争什么?................................................................................ 140

23 苏轼为什么会原谅恶?.................................................................................... 147

晚年颠沛(5 讲)
24 扬州市长苏轼的账要怎么算?........................................................................ 153

25 不要一文钱,怎么守定州?............................................................................ 159

26 苏轼为什么会支持弓箭社?............................................................................ 165

27 苏轼与章惇关系的真相是什么?.................................................................... 172

28 苏轼的达观是怎么修炼来的?........................................................................ 179

尾声(2 讲)
29 苏轼的人生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185

30 从年号读懂北宋政坛........................................................................................ 192

第 4 页 共 196 页
发刊词:一个完美的中国人的样子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接下来的日子,我会用 30 讲带你接近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我们更习惯叫他苏东坡。

对我来说,用 30 讲的篇幅浓缩苏轼人生与著作的精华,是一件相当痛苦的

事。因为必须舍弃而又不该舍弃的内容实在太多。

好在我可以相信苏轼本人对此不会有任何介意,他那颗强悍而豁达的心,足

够抵挡这世间的一切冷遇。

为什么我会这么肯定呢?

首先,在他身上的所有标签里,最醒目的一个,就是“完美人格”。

苏轼多才多艺,通晓他那个时代里几乎每一种重要的学问和技艺。

论文章,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论写诗,他是诗坛领袖,代表着宋诗的最

高成就;论填词,他是豪放词的创始人;论书法,他是北宋“四大家”之一;

论绘画,他是湖州派的一员主将;论学术,他是蜀学的旗帜,而且在儒学以

外,他对佛学和道教的知识远在很多高僧和著名道士之上;即便论到日常生

活,他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东坡肉就是他的发明。

他很聪明,很有幽默感,情商也极高。他不但文艺搞得好,做官竟然还很务

实,完全没有李白、杜甫式的诗人气,每到一任都很能做出政绩。

即便是最挑剔的人,也很难找出他的缺点。在全部的中国历史上,再难找出

这样的人了。所以苏轼被后人奉为偶像,奉为人生楷模。

这样的一个理想的中国人,值得你去了解他的一生。

第 5 页 共 196 页
其次,富于理性气质的苏轼,一生不但几起几落,而且大起大落。

“大起”的部分,几乎达到宋代知识分子所能达到的顶点;“大落”的部分,绝

对触到了宋代读书人所能触到的地狱的最深一层。

作为一个缺乏信仰的人,也许只有理想主义才能支撑他的精神:他必须坚信

自己在走一条光荣的荆棘路,一条极尽沧桑的人间正道,所有的敌对势力不

是凶恶的魔鬼就是奸诈的小人。

但是,苏轼虽然不乏理想主义的一面,他的理想主义却始终保持在理性的限

度之内,心里从没有过殉道者的热忱。

他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因为务实,所以能够反省自己的过错,也能够看清自

己的对头们各有各的闪光点,并不都是坏人。

当一个人理性精神达到这种程度,通常来说,心理抗压能力就不会太好。问

题就这样来了:苏轼到底是怎么在逆境中活成那个风姿潇洒的苏东坡的?

如果他有什么独门心法的话,当然特别值得后人学习。所以,苏轼能够成为

心灵鸡汤式的大牌偶像,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虽然我一向反感心灵鸡汤,但苏轼的人生,真的是一碗热腾腾的鸡汤。

这碗鸡汤的意义,是给那些具有理性气质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做

出了表率,让他们看到,在坎坷跌宕的人生里也可以保持乐观和从容,活出

生命的精彩。

偏巧这份意义在今天依然存在,所以,我开苏轼这门小课,对自己是一件破

天荒的事,我这个最会败兴的人,也要真心实意地讲一讲心灵鸡汤了。

当然,从没有一碗鸡汤可以包治百病。苏轼这碗鸡汤的适用范围,我重申一

遍,仅仅是那些具有理性气质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理想主义者。

第 6 页 共 196 页
你应该立刻就能注意到:“理性”和“高等教育”这两个指标其实刚好处在心灵

鸡汤的对立面,换句话说,苏轼的人生,很适合既很理性,又受过高等教育

的人,对心灵鸡汤都有着高度免疫力的一个人群。

最后,苏轼的人生和诗文高度合一,从哪个入口进去都能看见整个苏轼,但

这一回我带你独辟蹊径。

苏轼特别能写,自己的一切想法和心态几乎都会原原本本地透过文字呈现给

我们。理解苏轼的唯一难度,就是他走到哪儿写到哪儿,留下的文字实在太

多了:文章接近五千篇,诗歌两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多首。他是北宋最高产

的文人。

但跟以往你熟悉的大词人苏轼不同,我在这个课程里,会重点介绍一些苏轼

的文章。在我看来,他文章的价值被大大低估了。

而他最重要的那些文章,又无不跟北宋王安石变法那段历史息息相关,所以,

这门课,除了了解一个“完美人格”的苏轼,你更可以获得关于一段重要历史

有血有肉的现场还原。

课程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春天上线,让我们一起先来读一首苏轼的《定风波》

吧——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

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

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

第 7 页 共 196 页
第 8 页 共 196 页
第 9 页 共 196 页
01 失败的父亲为什么能教出成功的孩子?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第一单元的四讲,我们来聊聊苏轼的青年

时代。

苏轼成名很早,刚刚进入北宋文坛和政坛就特别耀眼,他的成功,离不开父

亲苏洵的培养。

苏轼在很年轻的时候,见解就已经超越了同时代人,脑筋还特别活络。当时

在苏轼身边同样闪闪发光的,还有他的弟弟苏辙。

为什么一家两兄弟都可以那么出色,这就要归功于他们的父亲苏洵。

苏洵充满失败的一生

这一讲,我就先跟你说说苏轼的家庭教育。当然,从世俗意义上来说,苏洵

自己的一生,其实是充满失败的一生。

年轻时代的苏洵,人生规划和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一样,以考试做官为目标。

但他的性格有几分像李白:自视太高,看不起应试教育。如果苏洵活在唐代,

大概会像李白一样绕开科举考试,但宋朝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苏洵看不到读书的前途,索性扔下书本,过起了东游西荡的日子。到了 27

岁那年,他终于想通了:如果不肯一辈子一事无成,就必须硬着头皮完成应

试教育。

但很遗憾,强扭的瓜毕竟不甜,苏洵每考一次就落榜一次。

更糟的是,宋代的考场已经很有今天高考考场的肃杀气氛了,考生必须严格

遵守考试章程,从早晨排队开始,然后屈膝跪坐在席位上,低头答卷,旁边

第 10 页 共 196 页
有监考官来回巡视。

今天我们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毕竟考场管理越严格,才越能保障公平,但

在苏洵看来,考一次试,就等于受一次侮辱。

在科举时代,越是读书认真的人,越容易出现这种心理,因为儒家经典描绘

的政治关系是君主降低姿态邀请知识分子出来做官,知识分子不能反过来去

求官做。

主动求官的行为,就像适龄男女不经过媒人介绍就自由恋爱一样,会被贴上

一个很难听的标签:自媒。

自媒就意味着不要脸,而宋代的科举制度比唐朝严格了很多,考生不但要自

媒,还必须为了得到自媒的机会,把身段再放低一些,接受各种不够礼貌的

规章制度。

考生如果仅仅把科举当成升官发财的手段,心态倒可以平和很多,不太把圣贤书

的内容当真,而那些真心相信圣贤书的考生,或多或少都难免有一点精神分裂。
后来,父亲的病故也许让苏洵减轻了一些心理压力,从此不再参加科举了,

安安分分地呆在家里教育孩子。

把自己活成子女的表率

很多家长到了苏洵的这个地步,都会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但苏洵不太一样,他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而是首先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

既然想开了,从此不再为了考试做官而读书了,那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

读书吧,并且,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文章吧。

至于教育子女,今天我们知道,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拿一套自己认可的,却连

第 11 页 共 196 页
自己都做不到的东西灌输给子女,而是做好自己,把自己活成子女的表率,

因为最核心的学习能力不是听懂道理然后付诸实践,而仅仅是最单纯的模仿。

苏洵一方面让自己活成表率,一方面不对孩子做过高的要求。大约在苏轼、

苏辙兄弟 10 岁左右的时候,苏洵给他们正式取名,还为此写了一篇短文《名

二子说》。

今天我们读这篇短文,很能感受到这位老父亲的良苦用心。

苏轼的“轼”和苏辙的“辙”都是车字旁,本义都和车有关。

“轼”是车上的一个部件:人站在车厢上,面向前方,手扶的横杆就是“轼”。

苏洵说,车轮、辐条、车轴等等都是重要的车身部件,功能意义很强,只有

轼好像什么用处都没有,但一辆车如果没有轼,也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

“辙”是车辙,车跑起来都会留下车辙,车辙对于车子不起任何作用,但是,

即便车翻了,马死了,车辙永远安然无恙。

看得出苏洵对苏辙比较放心,但对苏轼,有一句特殊的叮咛:“吾惧汝之不外

饰也。”

我们能够推断出来的意思是:苏轼的性格比较外向,心直口快,就像车上的

轼一样,太显眼,今后为人处世一定要注意收敛一下自己,不要太张扬。

可见苏洵对孩子的用心,是未曾进,先思退,安全第一。难道他就不担心孩

子读书不努力,以后没出息吗?

他还真的不担心,因为这两个孩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完全不需要家长督

促。

恐怕很多人都不理解:小孩子怎么会有这种反人性的爱好呢?

的确,如果家长不读书,只是天天督促孩子读书,孩子很难喜欢上读书这件

第 12 页 共 196 页
事,但苏洵不一样,他烧掉了从前写过的所有文章,关起家门,整天读书、

思考、写作,他的妻子承担起一切家务,还卖掉了首饰来补贴家用,苏轼和

苏辙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耳濡目染,渐渐长大。

读书一旦摆脱了功利性,眼界就会开阔,偏见就会弱化,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苏家父子博览群书,既读考试要用到的经典教材,也读考试用不到的闲书,

用力最深的就是历史书。

苏洵的很多见解在旁人看来也许离经叛道,但两个儿子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今天我们读“三苏”的文章,会发现他们的风格非常接近,苏轼的一些新奇观

点往往能在苏洵的文章里找到呼应。

因此我们也会自然产生一份担心,那就是苏轼和苏辙虽然对应试教育并不像

苏洵那样排斥,但难免会重蹈苏洵的覆辙,任凭才学再好,也注定和科举无

缘。

“三苏”进京

假如不是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情况真有可能这样发展。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 年),四川迎来了一位新任长官,名叫张方平。

第二年,苏洵带着苏轼拜访张方平,这是改变苏家命运的一次会面。一年之

后,苏洵父子三人带着张方平写给朝廷大佬的热情洋溢的推荐信,进京赶考

去了。

这是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 年),中央政府的人事格局刚好发生了微妙的

变化,老一辈的改革派占据了枢纽位置,其中最耀眼的人物就是我们熟悉的

欧阳修。

第 13 页 共 196 页
欧阳修对“三苏”的来访会有什么反应,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得到。

古代的文章分为骈文和散文两大类型,散文出现得早,所以也叫古文,于是

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运动被称为古文运动。

在古文运动里最突出的人物就是所谓“唐宋八大家”,这八大家里,唐朝占两

位,韩愈和柳宗元,宋朝占六位,分别是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和“三苏”。

其中真正全力以赴,向天下人号召写散文的,唐朝只有韩愈,宋朝只有欧阳

修。为什么要提倡写散文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散文比骈文务实,不需要太多形式主义的束缚,所以散文

名家通常都有务实的作风。

欧阳修提倡散文,当然希望得到回应,但移风易俗的事情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的,所以看到同类就会格外激动。

宋朝的散文六家里边,曾巩是欧阳修的学生,王安石是欧阳修家里的常客,

彼此都很熟悉,当欧阳修忽然从远方而来的“三苏”那里嗅到了同类的味道,

激动得简直有些失态。

在他看来,苏洵就是当代荀子,文章天下第一,苏轼更是后生可畏,自己应

当走下文坛宗主的宝座,给他让路。

欧阳修产生的同类感到底有多强呢,有一件事特别可以说明问题。在考试的

时候,担任的主考官的欧阳修本想把苏轼的文章定为第一名,但因为宋代科

举实行糊名制,考官在判卷的时候看不到考生的姓名,欧阳修看这篇文章的

风格,太像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如果定为第一名,怕别人说闲话,权衡再

三,只好让这篇文章屈居第二了。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如果苏轼早几年出道,或者并没有一位欧阳修发动古文

第 14 页 共 196 页
运动,又或者欧阳修在苏轼出道的时候并没有位高权重,苏轼的人生会有多

大的不同呢?

至少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如果把王安石换在欧阳修的位置,“三苏”将会永

无出头之日。

文章风格的差异有很微妙的地方,这一点和宗教很像,在外人看来完全可以

忽略不计的细小差别就能造成水火不容的派系斗争。

“唐宋八大家”虽然都是散文名家,文学主张也高度一致,但在宋朝的那六个

人里,“三苏”的风格略偏华丽,王安石的风格略偏质朴,欧阳修居中。

这就导致欧阳修既能欣赏 “三苏”,也能欣赏王安石,王安石却很看不上“三

苏”。

人生际遇就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让“三苏”的进京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事件:

苏轼和苏辙同时金榜题名,苏洵在把两个儿子培养成明日双星的同时,自己

也变成了人人追捧的文章泰斗。历来种种教育上的成功,再没有比这更惊人

的。

互动讨论

如果你是家长,苏洵培养儿子的方法,有没有给你什么启发呢?

下一讲我们继续说苏轼,讲两篇你可能不熟悉,但在当时却名满天下的文章。

这就是苏轼的高考作文。

第 15 页 共 196 页
02 北宋最高分的作文什么样?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这一讲,我们来说说苏轼的两篇“高考作

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和《御试制科策》。

这是苏轼进入北宋政坛的敲门砖。尤其是他那篇洋洋万言的《御试制科策》,

观点相当大胆,搁今天看简直有分裂国家的嫌疑,假如它不是因为太长、太

难读的话,在今天一定会被无数人在网上讨伐口诛笔伐。

但就是这篇文章,竟然被皇帝钦点,拿了最高分。他们究竟写了什么?

《刑赏忠厚之至论》

先谈第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其实它的好处只在写作技巧,见解并不

高明,所以我不想给它太多篇幅。

论题很简单,是说天子无论赐予奖赏还是施加惩罚,都怀着同样的忠厚之心。

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入《古文观止》,所以很为人们熟悉。我这里只谈一个细

节,它很能反应苏轼不落俗套的写作风格。

苏轼写到,当尧圣人治理天下的时候,皋陶担任法官,将要判决死刑犯的时

候,皋陶三次说“杀了他吧”,尧圣人三次说“饶了他吧”,所以天下人畏惧皋

陶的铁面无私,喜欢尧圣人的宽宏大量。

在苏轼的文章里,这件事是作为论据出现的,但这个论据到底出自哪本书呢?

在判卷的时候,主考官欧阳修和阅卷老师梅尧臣竟然都想不起来,以为是自

己忘记了。

事后欧阳修专门问了苏轼,苏轼回答说:“出自《三国志·孔融传》。”

第 16 页 共 196 页
欧阳修回去翻书,翻遍《孔融传》也找不到。

再问苏轼,苏轼回答说:“《孔融传》记载,曹操灭掉袁绍的时候,把袁熙的

妻子嫁给自己的儿子曹丕。这事很不厚道,所以孔融讽刺了一句:‘武王伐纣,

把妲己赐给了周公。’

曹操很震惊,问孔融到底从哪本书里看到过这样的事,孔融答道:‘这是从今

天的事情推想出来的。’”

苏轼接着说:“我的意思和孔融一样。”

欧阳修不但没有发火,反而相当惊叹,说苏轼这样才叫既善于读书,也善于

用书,文章一定会独步天下。

当然,苏轼这种做派,能够欣赏的人会说他把书真正读活了,可以活学活用,

不能欣赏的人会说他有纵横家习气,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捏造论据。

因为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被欧阳修点为第二名,这是礼部考试的

结果,接下来还有一轮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称为殿试,苏轼再次过关,进

士及第。

苏辙也在这一科通过了考试,苏洵却不愿意再考了。

破纪录的好成绩

苏轼和苏辙没能立刻做官,因为母亲忽然过世,他们必须回家守丧三年。

三年之后,“三苏”再次进京,苏轼和苏辙参加了一场规格更高的考试,苏轼

考中了第三等。

听上去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但事实上,第一等和第二等都是虚设的等级,

第三等才是实际上的第一等,而北宋开国以来,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考到了

第 17 页 共 196 页
第三次等,所以苏轼的成绩破了纪录。

原本苏辙也有机会得到这个荣誉,但阅卷考官之间分歧太大:司马光认为苏

辙应该录在第三等,但另外有人认为苏辙抨击时弊太激烈,对皇帝不恭敬,

必须让他落榜。

最后是皇帝出面和稀泥,把苏辙录在第四等。我们对比苏轼和苏辙的试卷,

会发现苏轼讲话很委婉,客套话也太多了,但如果抛开语言,单看内容的实

质,苏轼才是更激烈的那个。

这场考试相当繁琐,考生先要提交 50 篇论文,然后才是正式考试,考试面

对的考题也不像《刑赏忠厚之至论》那样是很简单的一句话,而是洋洋洒洒

好几百字,问题接连几十个,几乎涵盖了时政的所有方面,这可不是皓首穷

经的书呆子能应付的,写作技巧也派不上多大的用场。

苏轼依次回答了所有问题,所以这份试卷也称得上是一封万言书了。

这封万言书,因为针对的问题太具体,篇幅太长,对后世的考生没有什么参

考价值,所以引发的影响只是昙花一现,直到今天也不太受人重视,这是很

可惜的事情。

苏轼的边疆对策

很遗憾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详细讲解苏轼的答卷,只能精中选精。在试

题的所有问题里边,最有意思的是一个军事问题,问的是:现在边境很安定,

但军队还是撤不回来,这是为什么呢,又该怎么办呢?

苏轼对军事问题很有想法,但他很聪明,知道书生纸上谈兵很容易被人笑话,

所以答题的时候故意答得简短一些。

第 18 页 共 196 页
苏轼先从剖析题目入手,说所谓边境安定,其实只是假象。

我们知道当时北宋的版图不大,北方有辽国,西北有西夏。在苏轼看来,辽

国和西夏类似于以前的匈奴,那么,历史上是怎么解决匈奴威胁的,最值得

当代参考。考察历史,要想制服匈奴,必须先通西域。

办法既然有了,接下来就该考虑怎么实施了。北宋要想打通到西域的通道,

似乎做不到,因为灵州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宁夏灵武,早已经被西夏占领了,

改名西平府。

那么,宋朝显然应该夺回灵州,但这事说来容易做来难。

为什么以宋朝的实力竟然拿不下一个小小的灵州呢?并不是西夏人有多厉

害,而是因为宋朝发不出力。为什么发不出力呢?

苏轼给出的解答是:“以不生不息之财,养不耕不战之兵。”

也就是说,宋朝的军人是职业军人,只管打仗,不搞生产,而他们又长时间

不去打仗,这怎么行呢?国家财力是有限的,照这样养兵的话,国力只会越

来越弱。

今天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办法是:既然养了那么多兵,就派他们去打仗好了。

但在苏轼的时代,宋朝的军队已经被养得很懒散了,战斗力低下,不打仗还

能吓唬人,一打仗反而露怯。这个问题已经变得积重难返了,到底能怎么解

决,真不容易想出对策。

如果能有对策的话,一定会是奇谋。苏轼想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一条奇谋。

他说,第一步要做的,是让秦地独立。

所谓秦地,大体上就是战国时代秦国的版图,今天属于陕西省,当时和灵州

接壤。

第 19 页 共 196 页
苏轼认为,陕西独立之后,陕西人自己去和灵州的西夏人打,宋朝不必干预。

从此陕西是陕西,宋朝是宋朝,各过各的日子。

陕西变成了战国时代的秦国,这对于宋朝来说,能得到战国格局的全部好处,

还能避免战国乱世的害处,灵州的西夏人肯定打不过独立之后的陕西人。

陕西人的战术可以非常简单,集中壮劳力在边境屯田。屯田是以耕养战、自

给自足的好办法,屯田的壮劳力拿起锄头就是农民,放下锄头,拿起弓箭,

就变成了士兵。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以不生不息之财,养不耕不战之兵”的困境。

等屯田成了规模,再让这些半兵半农的军队不断骚扰灵州,灵州人肯定熬不

住,等他们熬不住的时候,就一定会归顺我们宋朝。

这样一来,就可以考虑下一步通西域的安排了。

苏轼这个办法无论是高明还是愚蠢,至少在今天看来足够惊人。

更惊人的是,这样的言论非但没有被北宋朝廷治罪,反而给苏轼赢来了前所

未有的高分。

这就是读历史让我们开阔眼界的地方:我们以为天经地义的观念,一旦放在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就不再那么天经地义了。

今天我们对于领土、主权的观念是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而成型的,历史并不

很长。拿新观念去苛责古人,显然不太厚道。

在苏轼和他的同时代人看来,土地是为人服务的,如果丢掉一块土地能让人

的生活变得更好,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古罗马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皇帝嫌遥远疆土的管理成本太高,费力不讨

好,索性不要那些土地了。

第 20 页 共 196 页
放弃领土也有另外的考虑,比如和苏轼同一阵营的旧党领袖司马光,在考虑

和西夏议和的时候,坚持要把六处土地,也就是所谓六寨,还给西夏。

那是改革领袖宋神宗刚刚去世,反改革的新皇帝宋哲宗刚刚登基的时候,司

马光提议主动归还六寨,理由是:当初宋朝和西夏建交,西夏内乱,国主遭

到软禁,宋神宗打着救援西夏国主的旗号发动战争,占领了若干土地,兴建

营寨,合称六寨,等西夏内乱平定,要求宋朝归还六寨土地的时候,宋神宗

却不愿意了,说占领六寨,是对西夏的小小惩罚。

司马光说,就算要惩罚,也应该是惩罚那些软禁西夏国主的人,怎能反过来

惩罚西夏国主,在救了他之后又抢他的地盘呢?这样胡搅蛮缠,出尔反尔,

还有没有一点大国风范了?更何况那些武将夺地建寨,只是为了自己立功,

完全不是为了国家考虑。

至于六寨应该算是谁的土地,司马光倒还没有这种意识,但他也不会完全只

讲儒家的正当性原则,所以接下来他又论证这六寨对于宋朝来说其实弊多利

少,还给西夏才最合算。

司马光的提议并不乏支持者,最有力的支持者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

第二年,宋朝真的开始实施司马光的还地政策,用土地交换战俘。

这笔交易到底应不应该,今天当然有今天的答案,但我们也不妨借着古人的

答案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心里的刻板印象。

互动讨论

你怎么看待苏轼在文章里编造典故?这样的做法在今天还会被容忍吗?期待

在留言区看到你的精彩见解。

下一讲,我们讲讲苏轼初入职场,就遭遇领导刁难的事,他有本事化解吗?

第 21 页 共 196 页
03 职场新人苏轼怎样化解刁难?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这一讲我们来说说苏轼初入官场遇到的难

题。

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 年),苏轼考出了破纪录的成绩,名动京城。

这一次考试之后,苏轼就要正式走上仕途了。他的第一个官职,是大理评事

凤翔府签判。

苏轼初入职场,我们应该不难想像他的处境。

他是百年不遇的明星考生,背后既有皇帝的赏识,又有一众朝廷大佬的力挺,

本人也真的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智商和情商双高。

谁都知道,派他到凤翔做个小官,只是必要的历练而已,将来他就算做到宰

相都不会令人吃惊。何况官场上一贯的规则都是欺老不欺少,招惹年轻人是

很冒险的事情。

所以,苏轼在凤翔应该一帆风顺才对,领导爱护他,同僚奉承他,但是,偏

偏他的领导很看他不顺眼。

这是怎么回事呢?

被上司刁难的年轻人

今天我们说到“官职”,不会去想“官”和“职”有什么不同,而在宋代,官是官,

职是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差遣”。

官、职、差遣这三大系统构既有联系,又有混同,更有区别,让宋代的官制

看起来眼花缭乱。

第 22 页 共 196 页
简单讲,“官”大约相当于今天的职称,“职”的一部分是类似于职称的荣誉头

衔,另一部分和“差遣”一样,表示实际担任的职务。

苏轼这个“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的头衔里,“大理评事”是官,“凤翔府”是就

职所在地,位置大约是今天的陕西凤翔,“签判”是“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

属于差遣,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市长秘书。

工作内容,主要是处理各种公文,这对苏轼来说虽然乏味,但毕竟毫无难度。

在今天看来,其中最有意思的公文,叫作祝文。

“祝”在古汉语里的意思是向鬼神祷告求福,后来才演变成今天的“祝福”、“祝

贺”。所谓祝文,就是写给鬼神的祷告词。

天旱的时候要向鬼神求雨,雨水太多的时候要请鬼神赶快放晴。在苏轼的一

生里写过很多这种文章,千篇一律。

以苏轼的才华,写这种千篇一律的文字,应该手拿把掐,相当轻松啊,但偏

偏他的领导总是对他的文章亲笔涂改,打回去让他再加工,经常一份稿子折

磨他好几个来回。

这是怎样的一位上司,连苏轼的文笔都瞧不上呢?

苏轼当然不服气,当然也有十足的理由不服气,

两个人的矛盾就这样越闹越大,甚至上达天听。

平心而论,苏轼的公文确实不够漂亮。他虽然也能写很好的骈文,但主攻方

向毕竟是散文,散文天然就没有骈文漂亮。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唐朝诗人李商隐写的骈文公文,就会发现这种差距。

在我看来,李商隐的公文足以代表骈文的最高水准,能把乏味的公文内容写

得比爱情美文更美。

第 23 页 共 196 页
但是,苏轼的长官并不是骈文名家,不是因为这个缘故才给苏轼找麻烦的。

这位长官名叫陈希亮,字公弼,说起来还是苏轼的老乡。

陈希亮的一生很有传奇色彩。在他幼年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哥哥主理家

务。在他 16 岁那年,想去拜师学习,但哥哥刁难他,要他去讨债。

哥哥做的是放贷的营生,有巨额欠款要他去讨,没想到他把所有的借款凭据

一把火烧光了。

史料没有记载哥哥有没有被他气疯,反正他只是埋头学习,还带动哥哥的两

个儿子一起学习,后来三个人一起考中了进士,轰动乡里。

陈希亮考中进士以后,到长沙做官。当地有一名僧人,背景很硬,到处胡作

非为,没人敢惹。陈希亮直接把他抓了,从此声誉鹊起。

陈希亮还带过兵,镇压过叛乱。在一场决战里,他不但站在队伍的最前排,

还命令士兵把弓拉满,但不许放箭,任凭叛军放箭,自己这边所有人一概纹

丝不动。叛军被这场面震慑住了,当即缴械投降。

类似的传奇还有很多,处处见出雷霆手段。当陈希亮坐镇凤翔的时候,已经

是个倔强的老人了,虽然又黑又瘦又矮,但眼神犀利,杀气十足。

当时凤翔的官仓囤积了 12 年的粮食,再存下去就要烂了。偏巧遇上饥荒,

陈希亮拿出 12 万石公粮借给百姓。

这件事手笔太大,风险太高,谁都怕担责任,陈希亮很无所谓,把所有责任

都担在自己肩上。

结果灾荒一过就是丰年,当初借了粮食的人拿新收的粮食还债,官府不但没

有损失,还等于用陈粮换了新粮,皆大欢喜。

第 24 页 共 196 页
显然这位陈大人既不是奸臣,也不是昏官,这时候更没有牵涉党派斗争,为

什么非要跟苏轼过不去呢?

这首先要从一个称呼说起:凤翔府的办事员尊称苏轼为“苏贤良”,这个称呼

本身并不过分,因为苏轼破纪录的那场考试叫作“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简

称“贤良科”。

称苏轼为“苏贤良”,虽然听上去好像恭维他是一位贤人,其实更应该从“贤

良科”的角度理解。

但陈希亮就是听不惯,很生气地说:“一个小秘书罢了,称什么贤良!”

这一生气,还把那个称苏轼为“苏贤良”的办事员打了一顿。

当苏轼求见的时候,陈希亮故意不理不睬,把苏轼晾在门外。苏轼越等越无

聊,索性打了个盹。

这件事竟然还有诗为证,诗的题目是《客位假寐,因谒凤翔府守陈公弼》:

谒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 岂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 同僚不

解事,愠色见髯须。 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

这首诗虽然不出名,但很能代表苏轼的风格:既幽默又渊博,能把严肃的典

故用成笑料。

全诗的意思是:我去拜见陈大人,但他把我晾在门外,我是进又进不去,走

又不敢走,只能干坐着发呆。何止陈大人把我忘了,连我自己都把自己忘了。

苏轼在这里暗中《庄子》的典故,把自己的打盹说成了道家高人的忘我境界。

苏轼接着讲:我不是一个人,还有同事和我一起在等,这位同事不像我这样

懂事,已经气得变颜变色了。我赶紧劝他:“陈大人虽然不至于杀了咱们,但

咱们还是再忍耐一下的好。”

第 25 页 共 196 页
最后两句的宽慰话貌似很口语,其实暗用《世说新语》的一则典故:郗超执

掌生杀大权,谢安和王文度一道去拜访他,等到天黑也没能进门。王文度就

想回去了,谢安拦住他说:“你就不能为了活命再忍耐一会儿吗?”

这件事被《世说新语》归入“雅量”这个分类,苏轼用这个典故,是把自己和

同事比作谢安和王文度,把陈希亮比作郗超,很含蓄地表扬了一下自己的雅

量,同样很含蓄地讽刺了陈希亮的霸道。

苏轼的反抗

经常被上级这样打压、羞辱,苏轼还能怎么办呢?

其实他完全不必担心,因为宋代官制,任满三年就要轮岗,苏轼并不需要死

守凤翔府,熬到陈希亮退休。

他只要小小忍耐一下也就好了,等到轮岗之后,依然天大地大。

轮岗制度很能给人反抗的勇气,苏轼也很快等来了反抗的机会:古人凡有兴

建,必有文章,陈希亮修了一座凌虚台,配套的文章安排苏轼去写。

苏轼写了一篇既很出彩,也很煞风景的《凌虚台记》,大意是说,事物的兴

废难以预料,从前这里是一片荒地,没人能料到今天会兴建一座凌虚台,而

这座凌虚台今后会不会荒废,又变回荒地,这同样无法预料。

登台远望,东南西北都有历朝历代著名宫殿的遗迹,当初它们恢弘的规模百

倍于今天的凌虚台,但又怎么样,今天连残砖断瓦都难看到一块了。凌虚台

注定不能长存,人生的起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些话既很扫兴,又暗含着一点威胁。但这一次,陈希亮非但没有生气,反

而笑着说了一番话:“我把苏洵当成儿子看,把苏轼当成孙子看。平时我之所

第 26 页 共 196 页
以故意不给苏轼好脸色,是因为他年纪轻轻就暴得大名,容易骄傲自满,毁

了自己,结果他却对我有这么大的不满啊!”

态度表达清楚之后,陈希亮让人把《凌虚台记》刻石立碑,一字不改。

就这样,苏轼和陈希亮冰释前嫌,后来苏轼被贬官到黄州,还为已故的陈希

亮写了一篇传记。

在传记的末尾,苏轼特别提到,说自己平生不给别人写传记和墓志,只给陈

希亮写这一篇。苏轼这话虽然有点水分,但传记和墓志他确实写的不多,因

为这类文字总少不了一些违心的恭维话。

能为陈希亮作传,说明苏轼对他真有感激和欣赏的心,但苏轼的优点是,他

并没有因此而效法陈希亮,毫无分寸感地拿出家长的姿态来对待下属。

事情的另一面是,他在陈希亮这里诉诸诗文的牢骚和反抗并没有给他带来任

何坏处,假如陈希亮是在这方面狠狠打压苏轼的话,苏轼的后半生应该顺利

得多。

互动讨论

可惜,历史没法假设。作为职场新人,你有没有遇到过或者听说过领导的刁

难?苏轼和陈希亮的故事,有没有给你什么启发?

下一讲,我就借着苏轼的一个散文名篇《贾谊论》来谈谈,苏轼的命运究竟

是如何发生转折的。

第 27 页 共 196 页
04 苏轼命运是怎么转折的?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苏轼初入政坛崭露头角,看上去有大好的

前程在等他。

但你肯定也知道,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十分坎坷。这一讲,我们就来说说

苏轼命运的拐点。

人到中年的感慨

让我们稍微快进一下——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 年),已经 48 岁的苏轼

又有了一个儿子,取名苏遯(dùn)。“遯”的意思是逃跑、退隐。

此时的苏轼,已经被朝廷放逐到黄州,既没有职权,也没有俸禄,待遇约等

于囚犯,政治前途一片黑暗,更糟的是,年纪也已经老大不小了。

宋代风俗,小孩子到了满月,要办一场洗儿会,亲朋好友都要到场祝福。

在苏遯的洗儿会上,苏轼写下了一首很著名的绝句,《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

难到公卿。

别人都希望孩子聪明,但苏轼为什么会说自己被聪明耽误了,宁愿孩子笨一

点,平平安安地升官发财呢?

苏轼的聪明是没人怀疑的。他从小就是神童,然后驰骋科场,少年得志,成

为天下人追捧的文化明星。

皇帝欣赏他,朝廷元老想栽培他,文坛领袖心悦诚服地准备让位给他。他本

可以平步青云,凭着聪明才智打下一片锦绣前程。

第 28 页 共 196 页
你可能会觉得,一个人少年得志,顺风顺水,会不会就养出了一般才子恃才

傲物的毛病,才导致了人生的坎坷?

但问题是,苏轼不但智商高,情商也高,所以无论搞学术理论还是政治实践,

无论搞文学创作还是人际关系,完全游刃有余。

其次,在天资之外,他从小接受的不仅仅是应试教育,还有父亲苏洵特有的

纵横家风格的史学教育。在这种教育里,苏轼的历史不但读得熟,而且读得

活。

在他那里,从来没有过“历史不容假设”这种教条,相反,历史就是拿来假设

的:假设在某个历史场景下,当事人没有采用甲方案,而是采用乙方案,结

果会有什么不同?

这种策略性的思维训练正是纵横家的经典风格,重视的是对策略的优化,以

达成最优结果为导向。

你大概也知道,苏轼很爱读历史,但他并不想当历史学家,而是不断给古人

复盘,在古人的经验教训里模拟自己的人生。

从这个角度上看,苏轼在 20 岁的时候就已经体验了几千年、几千种的人生。

苏轼的人生策略

不但读,而且苏轼还把他最有感触的复盘体验写成很多篇论文。如果要选出

最能够代表苏轼人生策略的一篇,我会推荐《贾谊论》。

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清代以来最流行的古文选本《古文观止》

就有收录,只不过很少有人会从人生策略的角度,联系苏轼的一生,来看到

文章背后的意义。

第 29 页 共 196 页
《贾谊论》,顾名思义,探讨贾谊的人生得失。古代中国能够形成稳定的专

制政体,儒家学说能够适用于秦汉以后广土众民的帝国,贾谊功不可没。

除此之外,贾谊还是一个符号化的人物,凡是怀才不遇的文人都喜欢写诗来

咏怀贾谊,借他的遭遇自伤自怜。

这里我就用最简短的方式概括一下贾谊的生平吧:他生活在汉文帝年间,才

华和远见都超越了他的时代,年纪轻轻就得到皇帝的器重,眼看就能成为国

家重臣,但老臣们看不惯他,联手把他排挤到外地,他终于在忧愤和恐惧当

中英年早逝。

贾谊的悲剧到底是怎样造成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司马迁写《史记》,把贾谊和屈原放在同一篇里,但王勃写《滕王阁序》有

一句“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也就是说,汉文帝是一代明君,贾谊并不

是像屈原那样被昏君害了,但贾谊的遭遇,毕竟当得起一个“屈”字。

但苏轼思考贾谊的悲剧,出发点完全与众不同。他在写《贾谊论》的时候才

只有二十出头,没做官,自然也没有被贬谪的经历,更没有怀才不遇的愤懑。

他给贾谊复盘,只想解决一个问题:贾谊该怎么做才能够避免悲剧,走向成

功。

《贾谊论》开门见山,先抛出这样一个论点:“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意思是说,有才华并不稀奇,但有才华的人很少能够把自己的才华真正发挥

出来。

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苏轼的答案是:很多人都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

人,贾谊就是一个典型。

第 30 页 共 196 页
接下来苏轼开始分析:贾谊遇到的唯一阻碍就是朝廷里老臣的不满。那么,

该怎么消除这个阻碍呢?

通常的办法是:迎难而上,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但这条路显然走不通,因为这些老臣和皇帝的关系很不一般,他们既是拨乱

反正,冒着杀头灭族的风险拥立汉文帝的功臣,又是和刘邦并肩战斗过的开

国元老。

所以,以贾谊这样一个毫无背景的外省青年,要想让汉文帝在心理天平上给

自己的这一端加足砝码,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条路既然走不通,那就应该换一个思路:对于那些无法打败的对手,为什

么不能加入他们呢,何况这些对手并不是坏人。

贾谊要做的,是用心结交这些人,不怕多花时间,等到他们不再嫉妒自己之

后,就可以凭着皇帝的信任和群臣的拥戴,尽情施展才华,用不了十年就可

以实现宏图大志。

可惜贾谊不明白这个道理,急于求成,遇到挫折又不能默默隐忍等待机会,

这才造成了悲剧。

《贾谊论》总结出一条人生哲学:“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

有所忍。”意思是,志向和耐力必须成正比,要想一骑绝尘,就必须先花足时

间把路铺好。

苏轼本人在方方面面都和贾谊很像,他们都是毫无背景的外省青年,也都有

盖世才华,远大志向,还同样少年得志,看上去前程似锦,而且在苏轼崭露

头角的时候,人际关系的局面也和贾谊面对的局面高度相似:

第 31 页 共 196 页
皇帝宋仁宗是一个宽厚温和的人,很有汉文帝的风格,论到年纪,宋仁宗和

当时主政的元老大臣们都是苏轼的父辈,所以贾谊的人生对于苏轼来说特别

具有参考价值。

苏轼正是遵循着这样的人生策略走上仕途的。他挟着贾谊的所有长处,又刻

意避开了贾谊唯一的弱点。

他用积极的精神和谦卑的态度待人接物,几乎在老干部那里赢得了一致的好

感。宋仁宗也喜欢他,把他看作未来的国家栋梁。

苏轼怎么去搞人际关系,我们可以看看他在考中进士之后写给阅卷老师梅尧

臣的一封感谢信。这封信,今天的中学语文课本就有收录,题目是《上梅直

讲书》。

这封信的特点,一是措辞恳切,二是马屁全都拍到点子上。如果你不觉得这

有什么难得,可以对照一下李白同类型的名文《与韩荆州书》。

李白的文采绝不在苏轼之下,但他无论夸人还是自夸,一概天花乱坠,无论

要求还是承诺,通通大言不惭。

回过头来再看苏轼,就能看出苏轼的感谢信真是用了心的,能放低自己,充

分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苏轼很聪明地以贾谊为前车之鉴,肯为人际关系用心,朝廷元老也很乐于结

交苏轼这种明日之星。苏轼的脚下,分明已经展开了一条金光大道。

但起点这么高、三观这么正的苏轼,究竟遇到了什么,竟然把一手好牌打烂

了呢?

第 32 页 共 196 页
命运从何处转折

当然,你可以首先归罪于中国古代官员的服丧制度。

不管在多重要的岗位,做着多重要的事情,只要父母去世,官员就必须离职

回家,服丧三年。理论上是三年,实际是两年出头。

对于苏轼来说,真有一点造化弄人的感觉。先是母亲病逝,他要回家奔丧,

服丧三年,随后父亲病故,又要服丧三年。

不但错失了两个三年的宝贵时光,更要命的是,这期间宋仁宗驾崩,继任的

宋英宗没两年竟然也驾崩了。

前边我们说过,等到苏轼服完父丧,回到朝廷之后,这一回他所面对的,是

锐意改革的宋神宗和不近人情的王安石。

偏偏,王安石早就对苏轼父子看不顺眼。王安石曾经说过,如果自己担任主

考官,一定不会录取苏轼。

苏家人也不客气,苏洵当初写过一篇《辨奸论》,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人

人都拿王安石对号入座。

假如仁宗和英宗有一个人能够长寿的话,王安石应该不会掀起多大的风浪,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时候的王安石正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大张旗鼓变法

改革,神宗皇帝给予他的是有史以来皇帝对臣子所能给予的最大限度的支持。

苏轼在《贾谊论》里举过一个前秦时代的例子:苻坚皇帝对毫无资历的王猛

寄予极大的信任,干净利落地把元老们全都清理掉了,从此只听王猛的安排,

成就了一番霸业。

苏轼那时候一定没有想到,他自己也能有幸目睹历史重演,只不过扮演王猛

角色的不是自己,而是讨厌自己的王安石。

第 33 页 共 196 页
这当然不是汉文帝时期贾谊所面对的局面了。器重苏轼的那些老臣们被迫离

开权力中心,风流云散。

苏轼要想走通仕途,必须在两条路里选择其一:要么和以往的人际关系划清

界限,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要么甘坐冷板凳,坐等王安石变法失败。

互动讨论

如果换作你是苏轼,你会选哪条路呢?为什么?期待在留言区看到你的见解。

下一讲,我们会进入课程的第二的单元,我会重点讲苏轼和王安石长达几十

年的针锋相对。

附:贾谊论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

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

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

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子夏,申之以冉

有。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

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

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

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

用汉文也。

第 34 页 共 196 页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

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

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

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

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

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

举之志。

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安知

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

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

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

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

愚深悲贾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

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慎其所发哉!

第 35 页 共 196 页
05 苏轼真是王安石的死对头吗?

你好,欢迎回到《熊逸说苏轼》。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进入课程的第二个单元,我会用七讲的篇幅,跟你聊聊

苏王之争。

苏是苏轼,王是王安石,北宋另一位文学大家,同时也是北宋变法改革的主

导者。

这一讲,我会先跟你聊聊苏轼二十几岁的一篇文章,从这篇文章里你会发现,

在北宋党争中针锋相对的苏轼,在青年时代竟然跟王安石心心相印。

前面我们说过,苏轼终于从凤翔回到了京城。这时候宋仁宗已经去世,宋英

宗继位,改元治平。

苏轼又通过了一次内部考试,授职直史馆。这个岗位是个美差,今后很容易

被破格提拔。但不幸的是,苏轼的家里接连发生变故,先是妻子王弗病故,

很快父亲苏洵也去世了。

苏轼和苏辙护送父亲的灵柩还乡,开始了三年守丧的岁月。等到丧期结束,

苏轼在家乡续弦,娶了前妻的堂妹王闰之。

古人续弦常常会在妻子家族里选择,因为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

族的联合。

续弦之后,苏轼和苏辙一同回京报到。这一年苏轼 33 岁,这次进京,是他

和家乡的永别。

少年成名、顺风顺水的苏轼,给父亲母亲服了六年丧,再回到朝廷,不但欣

赏他的天子换了,还赶上了王安石主持变法。

第 36 页 共 196 页
于是苏轼面临新的人生抉择。

《思治论》

从思想上来说,苏轼其实是很有机会加入改革派阵营的。我这么说,是有苏

轼二十几岁的一篇长文《思治论》做支撑的。

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并不是在宋神宗继位之后才有的。早在宋仁宗嘉祐三年

(1058 年),他就给皇帝上过万言书,系统性地勾勒出变法蓝图。

而苏轼在陕西凤翔做官的时候,在嘉祐八年(1063 年)写过一篇长文《思

治论》,如果隐去作者的名字,你简直会以为这是王安石写的。

当我们发现作者竟然是苏轼,就会由衷地感叹:他和王安石真是心心相印啊。

要想最快速地理解北宋社会的核心难题,读这篇《思治论》就可以了。

文章开篇,列举出三大社会问题:(1)宫殿、道观的建设和祭祀活动过于

铺张浪费,(2)钱币、茶叶、食盐管理失控,(3)国防问题严峻。

然后指出,这三大问题已经发酵五六十年了,愈演愈烈,导致的结果就是财

政永远吃紧。政府虽然用过很多办法,想要富国强兵,知人善任,但国始终

不富,兵始终不强,官员也始终不够称职。

为什么会这样呢?

苏轼认为,首先要怪计划不周。正因为缺乏周详的改革规划,所以每次改革

不但都是小打小闹,而且改革的意志也不够坚定,遇到一点阻力就罢手了。

结果呢,有些良药味道苦,因为怕苦就停了药,还有些为了拿到眼前的蝇头

小利,不惜遗祸万年。

第 37 页 共 196 页
再有,用人不能一用到底,这就导致责任归属不明;一项政策还没看到效果,

新政策又来把它替换掉了。

苏轼还讲,改革的阻力从来都是巨大的。就算是一件小事,通常来说,想把

它做成的人不多,想把它搞垮的人不少。

商鞅变法就是典范,想变法的不过是秦孝公和商鞅寥寥几个人,阻挠变法的

是整个秦国,但商鞅不但成功了,成功得还很轻松。

我们宋朝的局面比商鞅时代的秦国好得多,富国强兵的愿望也有民意支持,

但搞了五六十年越搞越糟,这就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苏轼继续分析:如果我们发动改革,反对的声音太多,我们是应该从众呢,

还是应该力排众议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反对的声音很可能只代表皇帝身边一小部分人的意见,并

不代表广泛的民意。用今天统计学的话说,就是在调查取样的时候,样本的

同质化程度太高。

苏轼说,眼前就有很好的例子:以前的改革内容里,最受诟病的一项就是减

少官宦子弟的特权,大家都说这种改革太招人恨,肯定行不通,但到现在已

经实行了五六年,效果很好,怨言很少。

文章最后总结:所以,只要“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也就是以大

无畏的决心,大刀阔斧地深化改革,那么不要说内政可以改观,就算把辽国

灭掉都不在话下。

显然,苏轼想做的,是一场全面、深入,并且一往无前的变法。

《思治论》,“治”的意思是社会安定,反义词是“乱”,
我们回顾一下文章题目:

但“治”也可以用作动词,意思是“管理”。

第 38 页 共 196 页
在儒家的思路里,社会安定一定是管理得当的结果,道家相反,认为社会安

定是没人管的结果。

如果用西方概念来看:在政治学上,前者是大陆理性主义,后者是英国经验

主义;在经济学上,前者是凯恩斯主义和重商主义,后者是亚当·斯密和哈耶

克。

《思治论》的观念,完全站在老子、庄子和亚当·斯密的对立面上,认为国家

的发展是可以被计划出来的,只要计划足够周详,执行足够有力,那么千百

年后的发展局面完全可以预知。

但是,无论苏轼的见解是否高明,重要的是,看上去他完全可以和王安石同

声相应、同气相求,成为变法阵营里的一员大将。

事实上,宋神宗全力支持的王安石变法,简直就是这篇《思治论》的完美实

现。

王安石为什么不喜欢苏轼

但问题的症结在于,当朝红人王安石不喜欢苏轼。为了帮你弄清楚苏轼到底

遭遇了什么样的挑战,我先来交待一下背景。

生活里有很多格言,乍听起来很在理,其实很荒唐,比如“一个巴掌拍不响”。

北宋绵延多年的党争就是被一个巴掌拍响的。这个巴掌,就是著名的王安石

变法。

宋代的富裕程度前所未有,富裕的原因就是农业技术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兴

起。在政府收入里,商业税竟然能和农业税平分秋色。

这件事的意义是:宋代的社会经济格局前所未有,但是,除了像王安石这样

第 39 页 共 196 页
的极少数人,大家的思维还停留在农耕时代。只有社会的危机才是人所共见的:

政府的财政收入虽然很高,但开销更大。
今天我们谈到政府开支,首先想到的都是基础建设,比如修桥铺路,建大坝,

做高铁,另外就是国防。北宋的基础建设和今天很不一样,一项很主要的内

容竟然是营建道观。

在人类所有的经济行为里,宗教行为是最烧钱的。哪怕再珍稀的奢侈品,号

称无价之宝,价格总也有个上限,但烧一炷香到底该花多少钱,这是没有上

限的。

自从宋真宗弘扬道教以来,道观的营建费用和祭祀费用都是天文数字,而这

种开支,花多少钱都不算够,有多少钱都能花掉。

北宋的行政开支和国防开支也很惊人。行政开支大,是因为科举的录取率高,

官僚机构越来越庞大,待遇还特别优厚。

国防开支大,是因为中央要供养一支庞大的禁军,还要应付辽国和西夏对边

疆的威胁。

种种开销叠加起来,结果就是:钱不够用。

这个问题是当时的知识分子都能看到的,也是他们都想找出办法去解决的。

但是,到底怎么解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

大体来讲,要想把钱不够用变成够用,无非开源和节流两条路。

激进派主张开源,以王安石为代表;保守派主张节流,以司马光为代表。

节流的途径也是显而易见的,无非是精兵简政,原有的政治格局不会受到多

大的触动,但开源就不同了,必须实行一整套的改革方案,从制度上做改变,

也就是变法改制。

第 40 页 共 196 页
宋神宗是个胸怀大志的年轻皇帝,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从此开启了北宋著

名的新旧党争。支持新法的属于新党,反对新法的属于旧党,两党斗得你死

我活,一直斗到北宋灭亡,余波还要震荡到南宋。

王安石变法的开局很像商鞅变法的重演:秦孝公任用商鞅,对百官的反对和

百姓的怨气一概不理,不惜得罪所有人,不惜压制所有的反对意见,以孤胆

英雄的精神打造一个富强的秦国。

孤胆英雄当然并不真的享受孤独,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伙伴,于是,名利场

上最敏感的站队问题也就凸现出来了:到底是站在新法一边,甘冒天下之大

不韪来换取火箭般的升迁,还是继续站在多数人的一边,宁愿被职场新贵排

挤到权力的边缘?

站在宋神宗的立场来看,这是一个很棘手的管理问题。

最优解是让王安石说服反对派,但可想而知,说服变成了吵架。

次优解是让权力中心至少维持行政上的团结,搁置争议——无论是谁,就算

心里有再大的不满,也要服从决议,坚定执行既定国策。

今天的管理学很容易支持这样的方案,而在儒家风格里,讲究的是“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如果自己想行的“道”行不通,正确的做法不是妥协,而是辞

职。

这是儒家意识形态的一大特点,妥协性特别差。也正因为妥协性差,所以技

术层面的争议往往会升级为道德层面的争议,对与错变成正与邪,一旦斗争

起来就特别敢下死手。

明明年轻的时候支持变革的苏轼,为什么后来却选择了保守的,反对变法的

立场,成为旧党阵营里仅次于司马光的一面旗帜了呢?

第 41 页 共 196 页
下一讲,我们就讲讲拉开苏王恶斗序幕的一篇奏章。

互动讨论

在历史上,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明明观点一致的人,最终走向了对立。

欢迎在留言区跟大家分享。

第 42 页 共 196 页
06 一篇奏章为什么会引发政坛恶斗?

你好,欢迎回到《熊逸说苏轼》。上一讲我们说到苏轼年轻时候的一篇文章,

其实是很鲜明地主张改革的。但为什么他最后竟然走到改革家王安石的对立

面呢?

这一讲,我们就来说说苏王这场政治恶斗的序幕。

王安石和苏氏父子的积怨

进京之后,苏轼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局面。宋英宗英年早逝,继位

的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朝野上下乱成一锅粥。支持新法还是反对新

法,问题一出,没人躲得开,不站队也是站队。

事实上,苏轼很难加入王安石的阵营。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条时间线。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 年),苏轼和弟弟苏辙同科考中进士,两兄弟和父

亲苏洵一起名噪京城。

嘉祐六年(1061 年),苏轼授职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到基层锻炼,苏辙

授职商州军事推官,但王安石拒绝签署苏辙的任命书,苏辙索性辞官回家。

嘉祐八年(1063 年),宋仁宗驾崩,宋英宗继位。王安石的母亲去世,苏

洵当时就在京城,但他不但没去吊唁,还写了一篇《辨奸论》,含沙射影地

讽刺王安石。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 年),苏轼三十而立,从凤翔回京,在史馆任职。

下一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护送父亲的灵柩返回老家眉山。

第 43 页 共 196 页
下一年,宋英宗驾崩,宋神宗继位。

两年之后,也就是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 年),王安石主持变法,史称“熙

宁变法”。34 岁的苏轼正好服丧期满,回京任职。

就是在这一年里,苏轼明刀明枪地反对新法,和王安石针锋相对。

从这条时间线上我们可以看出来,王安石和苏氏父子积怨已久,苏轼重回朝

廷,就算想加入改革阵营,也没那么容易。

宋代党争波澜壮阔

新法到底是好是坏,很快就从单纯的技术问题升级为尖锐的路线问题。

王安石路线被反对派看作汉武帝和桑弘羊路线,是历史上已经定性了的,那

么问题是:为什么不好好看看前车之鉴,非要重蹈覆辙呢?

在我们今天的观念里,汉武帝是一个很正面的形象,但这个正面形象是随着

民族国家的兴起才扭转过来的。

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的普通百姓,遭的罪未必就比战乱时代的百姓更轻。在王

安石的反对派看来,宋神宗要做汉武帝,王安石要做桑弘羊,显然国富民穷、

天下大乱的历史注定重演。

桑弘羊是汉武帝倚仗的财政改革专家。《史记·平准书》记载武帝时代的经济

改革,结尾的一段话非常著名,大意是说:有一年干旱,武帝安排有关部门

求雨,很有道家观念的卜式说:“皇帝应该靠税收过日子,可现在桑弘羊让政

府人员到市场上做买卖赚钱,这像什么话?照我看,把桑弘羊煮了,老天爷

就会下雨。”

第 44 页 共 196 页
卜式的最后一句话,原文是“烹弘羊,天乃雨。”如果评选古代经济思想史上

影响力最大的名言,这六个字名列前茅。

司马迁用这六个字给《平准书》的正文收尾,不必评论就已经表达出自己的

态度。王安石的反对派在攻击或讽刺王安石的时候,经常会拿桑弘羊出来说

事,苏轼也不例外。所以,当你在苏轼的诗文里看到桑弘羊的名字,就该往

王安石的方向去想。

苏轼的不幸与幸运

于是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王安石变法引发了那么激烈的党争,而当年的
桑弘羊变法就顺利得多呢?答案是,宋朝的政治体制可以称为开明专制,虽然体
制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政治精神是开明的,温和的。
开明和温和就导致效率低下,不能像汉武帝那样杀伐果决。古人通常认为,

宋神宗对王安石的支持开创了有史以来的新高度,这话虽然没错,但宋神宗

没法违拗宋代开国以来的政治传统,简单讲,就是宋神宗不方便杀人。

宋朝有祖宗家法,士大夫不能杀,提意见的人也不能杀。

放在平时可以你好我好,各抒己见,遇到全盘改革这种大事,就会发现任何

新政策都很难推进下去。

对付反对派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他们赶走:如果是老臣,就让他们退休,如

果是年轻人,就让他们离开中央政府去做地方官。

这样做有一个隐患,那就是老臣虽然离休了,但影响力还在,年轻干部虽然

离开朝廷了,但在地方上推行中央新法的时候难免阳奉阴违,故意拆台。这

当然会让王安石一派的人大为光火,这就导致党争越来越突破底线。

第 45 页 共 196 页
但无论如何,“不杀人”的底线始终没能被突破,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之所以

王安石变法引发的新旧党争能够一直斗到南宋,就是因为失败的一方总能活

着等到卷土重来的机会。

对于苏轼来说,不幸的是卷入了党争的漩涡,不幸中的万幸是卷入了宋代党

争的漩涡。他所遭受的苦难,无论往前对比汉唐,还是往后对比明清,也就

不算什么了。

一篇重要的奏章

在反对新法的第一波浪潮里,反对派的矛头集中指向了财经政策,而王安石

的科举改革方案却获得了高度一致的赞成。

这个方案貌似合情合理,而且操作难度不大,主要内容就是取消诗赋考试,

只考经义和策论。

表层原因很好理解:写诗的才能不同于从政的才能,李白和杜甫都不是做官

的料,所以考试的内容不如更加务实一点。

深层原因是:王安石面对的改革阻力实在太大,所以他才认为有必要亲自编

写儒家经典的注释版,天下人只要想考试做官,就必须认真学习王安石思想。

表层原因首先浮现,连反对派的精神领袖司马光都表示赞同,偏偏苏轼提出

了反对意见。他的意见,就集中体现在这篇《议学校贡举状》里。

不过,这篇奏章很容易被当成捍卫文学的响亮宣言,其实苏轼的本意和文学

没有半点关系。他所表达的那些深刻见解,即便拿到今天来看,都能给我们

很好的启发。

第 46 页 共 196 页
开篇先谈大的纲领:任何政策,要想行之有效,就必须因势利导,不能逆势

而为。

接下来,苏轼回顾不久之前的失败案例: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改革里,

就有过兴办学校,以期逐渐取代科举的方案,而在实行下去之后,劳民伤财

不说,效果还很糟糕,最后人亡政息。

可见,要想真正移风易俗,只有用儒家的老办法,也就是孟子所谓的“君仁莫

不仁,君义莫不义”,皇帝做表率,上行下效,自自然然就做到了。

如果要用考试的办法,只会诱发虚伪的风气。比如,用孝道考试,狠人会割

下自己的肉奉养父母,怕疼的人会扔下孩子不管,在父母的坟前结庐而居,

这都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

如果非要追求实用,那么没错,就文字的角度讲,策论比诗歌有用,但是,

就执政的角度讲,策论和诗歌同样没用。

我们宋朝从开国以来,为什么明知没用还要这么做呢?很简单,选拔人才没

有更好的办法。何况诗赋考试已经实行这么多年了,大家都习惯了,完全没

必要去改。

苏轼接下来列举本朝的例子:如果策论的高下就能决定一个人执政能力的高

下,那么杨亿一定落选,因为他的强项是美文,但谁不知道杨亿是个忠诚耿

介的好官呢?

如果用经义来选拔人才,石介和孙复显然无人能及,但这二位都是迂腐透顶

的人,没有半点做官的能力。我们再看看唐朝,那么多名臣都是从诗赋考出

来的。

第 47 页 共 196 页
这里提到的杨亿,是北宋文学界西崑体的领袖,石介和孙复,是学术史上所

谓“北宋三先生”之二。

苏轼接下来讲,现在有人专门编纂经史和时事,名叫“策括”,卖给读书人备

考策论用。有了这种应试秘笈,考策论的难度大大降低。更要紧的是,策论

考试缺乏客观标准,不像诗歌,声律错了就是错了,对仗不工整就是不工整,

谁都不会有二话。

再者,无论考什么内容,其实都是书本知识,做官施政根本用不上。但只要

把人放到岗位上,能干还是不能干自然就会显现。

在苏轼看来,考试能力和行政能力是两回事,所以考试到底考什么科目并不

重要,既然不重要,当然也就没必要更改,否则只会平白兴起很多波折。

真正选拔行政人才的事情,只能靠皇帝本人和少数几名核心大臣。在这种情

况下,皇帝的偏好就会关乎天下兴亡。万一皇帝偏好佛家或道家,那就天下

大乱了,只有正统的儒家学术才是最好的。

如果我们拿苏轼这篇奏章去问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很可能表示欣赏,

因为他很清楚,设置科举的首要目的是安定人心,给天下人一个向上的通道,

让那些有上进心的人可以把精力销磨在这里,免得生事,次要目的才是选拔

人才。

通道需要一个门槛,而这个门槛无论怎么设置,目的就是暂时阻拦一些人。

至于拦住的是哪些人,放进来的又是哪些人,其实并不很重要。当跨进来的

人获得了行政岗位之后,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时候。

我们对苏轼这份奏章还要特别留意两点:

第 48 页 共 196 页
一是他对皇帝的思想偏好的担心其实暗含着委婉的劝告,认为借科举来推行

王安石思想绝对不是好事。

二是他虽然主张正统儒学,但什么才是正统,这与其说是学术问题,不如说

是政治问题,哪一派打赢了哪一派就是正统。

恰恰在王安石看来,苏轼就属于才华虽高,但“所学不正”的典型,一旦被重

用,注定作恶多端,所以王安石劝宋神宗一定要远离苏轼。

围绕新法的第一场恶斗就这样开始了。

下一讲我们聊聊,苏轼从年轻时期大力主张改革,最终走向了自己思想的对

立面,加入到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阵营里,他会怎么处理自己内在思想上的自

相矛盾呢?

第 49 页 共 196 页
07 苏轼为什么会自相矛盾?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前面我说过,苏轼年轻的时候写过的《思治论》简直就是王安石改革的精神

同道,但他最终走向了旧党阵营,成为北宋改革的大力反对者。

这一讲,我就来聊聊,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苏轼思想上的自相矛盾又是

如何协调的。

人情与不近人情

苏轼的文章有个特点:单独来看,都是酣畅淋漓、无懈可击的好文章,但如

果百十篇看下来,就经常能发现自相矛盾的地方。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要

从“人情”这个话题谈起。

苏轼的父亲苏洵有一篇名文《辨奸论》,如果不是伪作的话,那么它的问世

就标志着苏家和王安石彻底撕破了脸。

事实上,即便《辨奸论》真的像某些学者怀疑的那样,是南宋人的伪作,但

文章的观点绝对可以体现“三苏”父子和王安石之间在性格和价值观上的一道

鸿沟,这道鸿沟就是“人情”。

《辨奸论》批判的“奸”,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近人情”。文章列举了春秋时

代齐桓公身边很著名的三个人物:自阉的竖刁,杀掉亲生儿子的易牙,抛家

舍业的开方。

第 50 页 共 196 页
为了服务齐桓公,他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种“人间大爱”,在苏洵看来,

必然藏着大奸大恶的图谋。《辨奸论》最核心的一句话是:“凡事之不近人情

者,鲜不为大奸慝。”

王安石就是当时最出名的不近人情的人,明明收入不低,偏偏爱穿破衣烂衫,

脸都不洗。看来他刻意要给人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太全心全意为国为民了,

连衣服都顾不上换,脸都顾不上洗。

今天我们也许还能理解王安石的做派,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要么就是从小

没能养成卫生习惯。

但北宋是一个享乐主义的时代,儒家又很讲究衣食住行的各种规范,宋朝知

识分子看不惯王安石也就不难理解了。

今天我们给历史复盘,用上帝视角看问题,当然不否认王安石是一代伟人,

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他确实不近人情。所以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很大程度

上都是因为他在做制度设计的时候,没能把人之常情考虑充分。

当然,在个人生活上,王安石也不大会交朋友。愿意亲近他的,通常不是另

类分子,就是别有用心的人。

苏轼刚好相反。我们从他最出名的那几首诗词里,会觉得他是一个飘飘欲仙,

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但其实他很接地气,很通人情世故。在苏轼身上,体现

出宋代士大夫最经典的关系攻略。

今天我们觉得建立人脉,先要向对方提供帮助,至少先要应承一句:“有需要

帮忙的地方尽管找我。”但苏轼不同,他会主动请求别人帮忙,所请求的通常

都是些对自己很重要,但对别人来说并不很麻烦的事情。

第 51 页 共 196 页
谁会愿意拒绝这样一个既可亲可爱,又才华横溢的明日之星呢?苏轼请过司

马光为母亲写墓志铭,还向司马光提过亲,想把表侄女嫁给司马光的儿子。

所以我们不难想见,在王安石眼里,苏轼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都带着纵横

家的习气,既没立场,又能钻营,过于近人情了,说是奸险小人并不为过,

而在苏轼眼里,不近人情即是奸,何况这个奸人本来就不被大家喜欢,还公

开难为过自己兄弟。

即便苏轼和王安石都有锐意改革的决心,即便王安石能欣赏苏轼的《思治论》

苏轼也能欣赏王安石写给宋仁宗的万言书,彼此也无法相容。

事实上,就在熙宁变法开始的时候,宋神宗本着爱才的心,希望王安石可以

接纳苏轼,但王安石的态度是:就算我愿意,苏轼也不会愿意,因为苏轼一

定舍不得抛开自己经营多年的朋友圈。

一封万言书

熙宁二年(1069 年),变法伊始,苏轼上了一封万言书。

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发表政见。在这份万言书里,他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政治态

度,苦口婆心地劝说宋神宗及早放弃王安石主义。在反对变法的所有意见当

中,这封《上神宗皇帝书》系统性最强,对“新法”的打击面最广,而且举证

有力,逻辑清晰,让人很难反驳。

这封万言书,内容实在太丰富,这一讲我先选一个重点来谈。

首先从纲领上说,苏轼的意见总共只有九个字:“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

这种正确的废话放在任何时代说都不会有错,但放在熙宁二年来说,其实很

有针对性,因为王安石的新法正在迅速败坏着人心、风俗和纪纲。

第 52 页 共 196 页
苏轼是个很重实际的人,在他看来,“新法”到底好不好,对不对,也许还可

以存疑,说不定真理真的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王安石一个人是对的,天下人

都是错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法”的推行已经犯了众怒,而搞政治

是不该犯众怒的。

苏轼举了《左传》里的一个例子:郑国执政官子孔想搞集权,议定法令要求

大家遵守。看到反对的声浪很大,子孔准备严格执法,杀光反对派,但郑国

大夫子产拦住他,说正确的做法是把法令烧掉。

子孔当然不同意,说:“制定法令是为了安定国家,如果因为大家不满意就烧

了它,这不就等于大家一起来执政吗?国家还不乱套了?”

子产接下来回答的话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成语:“众怒难犯,”犯众怒的事情

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犯了众怒还能成功的先例。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么商

鞅变法算是一个。但苏轼继续分析:商鞅变法虽然成功了,在短时间内完成

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但代价是不但招致天下人的怨恨,也败坏了秦国的人心。

结果秦国虽然取得天下,但没多久就败亡了。至于商鞅本人,不但作法自毙,

死得很惨,而且秦国人对他没有任何同情。苏轼在这里给出一句结论:“未论

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

这段内容,特别能够代表苏轼的价值取向,那就是高度的实用主义。

所以,王安石说苏轼学术“不正”,是纵横家习气,说的倒也没错。如果是“正”

的儒家,一定会只论是非,不计成败,虽千万人吾往矣。纵横家却会从成败

得失的角度来考虑手段,只要人心所向,事情能成,哪怕手段不正当也没关

系。

第 53 页 共 196 页
苏轼之所以如此看重人心所向,是因为以古代的管理水平,一来不能主导舆

论走向,二来镇压叛乱的成本太高。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留意,那就是苏轼在这里把商鞅变法当作了一个反面案例,

但你应该记得,上一讲谈到《思治论》,商鞅变法明明就是正面典范。两篇

文章时隔六年,苏轼的观点已经变化这么大了吗?

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 年),苏轼还写过一篇《论商鞅》,彻底把商鞅

打倒,说所谓商鞅变法导致国富民强,这是战国游士的邪说诡论,司马迁误

信了这些话,写进《史记》,后人又误信了司马迁。

我们读苏轼的文章,经常会发现他的观点变来变去,莫衷一是,也不知道是

因为他的看法真的变了,还是因为他写文章的时候会为了证明论点而不择手

段。想来两种情况都有,但到底哪一篇文章属于哪种情况,这就很难说了。

喜欢苏轼的人会给苏轼找理由,比如清代学者浦起龙,他从苏轼的一篇文章

里找到论据,说苏轼的写作属于“相时立说”,并不是自相矛盾:宋仁宗是个

宽厚温和的人,所以苏轼在仁宗朝的立论就会偏于决绝果断;宋神宗是个决

绝果断的人,所以苏轼在神宗朝的立论就会偏于宽厚温和。(《古文眉诠》)

讨厌苏轼的人当然不会这么看,比如朱熹,他说苏轼和王安石的学术虽然都

“不正”,但王安石至少品行好,苏轼却是个没品的人。假如苏轼年轻的时候

受到重用,很可能比王安石更能祸乱天下。苏轼也有过理财、用兵方面的论

述,只因为后来看到王安石理财也失败,用兵也失败,这才把观点改了。
(《朱

子语类》卷 130)

第 54 页 共 196 页
今天看来,浦起龙的话未必全对,朱熹的话也未必全错。至少可以确认的是,

苏轼有着活络的性格。而王安石有个著名的绰号“拗相公”,形容他性格固执,

只要认定了一条道,就能一路走到黑,谁都劝不动他。

宋神宗其实和王安石一样固执。苏轼在写万言书的时候,应该想不到宋神宗

真的可以力排众议。

宋朝的政治可以称为开明专制,虽然政治体制上的集权程度高于唐朝,但历

任皇帝都还算温和,还有一条“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的祖宗家法,所以

士大夫的生存环境空前宽松,意见也会受到充分的重视。

所以从常理和先例来看,既然苏轼站在绝对多数的一派,大家齐心协力反对

王安石,大概率上会让王安石下台,毕竟这也算是“众怒难犯”。

恐怕当时谁都想不到宋神宗的变法决心可以坚定到前无古人的地步。假如苏

轼真的是一个骑墙派,这就意味着基于大概率的决策遭遇了概率为零的事件。

互动讨论

在政治见解上,苏轼和王安石到底谁对谁错,或者说谁更高明一些?这个问

题你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谈谈你的想法。

下一讲,我会继续就这封苏轼写给神宗的万言书,跟你聊一聊苏轼和王安石

的观念之争。

第 55 页 共 196 页
08 苏轼反对变法到底在反什么?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今天我们读历史,最常见的读法是把历史当成故事来读,但只要你想透彻地

了解历史,了解社会的运作,重要的奏章不可忽略。

上一讲说到的苏轼写给宋神宗的那封万言书,就是必读的一封奏章,里边涉

及苏轼和王安石的争论,问题很复杂,很有争议性,甚至在今天也没有定论。

这就是要富国强兵,还是要藏富于民?

富国强兵与藏富于民

奏章的一开篇,苏轼就批判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富国强兵。

我们先把“强兵”放在一边,来谈富国。

苏轼说,自从新法一出,天下人都在非议。怎样非议呢?苏轼原文有这样两

句:“谓天子以万乘之主而言利,谓执政以天子之宰而治财。”

这两句话看似平平淡淡,其实火力很强,不但批评王安石,而且直接把宋神

宗和王安石说成一对昏君和奸臣的搭档了。

前一句话立足于《孟子》的政治哲学。《孟子》全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就在

讲统治者不能谈利益,只能谈仁义,因为谈利益会导致上行下效,人人各逐

私利,当国家没有了向心力,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后一句话立足于《大学》的政治哲学。《大学》有一句名言:“与其有聚敛之

臣,宁有盗臣。”意思是说,如果只能二选一,那么宁可要那些贪污腐败的官

员,也不要那些能为国库增收的官员。

第 56 页 共 196 页
儒家当然不是提倡过穷日子,而是认为在公平和效率的权衡当中,必须始终

把公平放在第一位,效率只能是公平的副产品。

如果反过来搞,必然导致社会动荡,民怨沸腾。政府尤其不能逐利,道理就

是《大学》的另一句名言所说的:“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这话意味着,在儒家眼里,政府只应该是一个政治实体,而不应该既是政治

实体,也是经济实体。政府的角色是管理者,而不是经营者,是裁判,而不

是球员。

政府该做的,是维系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让老百姓可以通过正当手段

赚来美好生活,这就是儒家常讲的“藏富于民”。如果政府既当裁判,也当球

员,那就叫“与民争利”,政府和商人还有什么区别?

在重农贱商的古代传统里,政府如果变成全社会最大的一个商家,实在很可

耻,不但会败坏社会风气,就连统治的合法性都会瓦解。

苏轼认为,王安石搞的变法,实质上就是与民争利,把政府当成公司来运作。

王安石毕竟生活在儒家语境下,就算再想富国强兵,也不愿意当一个与民争

利的聚敛之臣。所以他的主张是:在不增加税赋的前提下,增加政府的营收。

怎么做到呢,这就要靠高明的理财手段。

王安石相信,自己推行的一系列“新法”,就是一整套高明的理财手段。至于

皇帝和宰相该不该把政府营收作为首要国策,虽然从儒家传统来看很不应该,

但社会毕竟变了,朝廷的财政吃紧都已经是火烧眉毛的态势了,事急也只能

从权。

王安石的意见是多年来深思熟虑的结果,无论对错,都有强悍的理据支撑。

以苏轼的灵活头脑,当然不可能食古不化。

第 57 页 共 196 页
苏轼坦率承认古今变迁,他在万言书里有两句很精辟的话:“古者官养民,今

者民养官。”

意思是,在封建制的时代,家国一体,统治者就是血缘上的大家长,大家长

有义务养孩子,也有权利得到孩子的赡养,而政府作为大家长的决策和管理

机构,政府成员基本都是家族长老,他们给老百姓分配耕地,对老百姓要求

相应的回报,这就属于大河有水小河满。

而到了北宋,社会结构变了,封建制早已经变成了郡县制,皇帝虽然还是名

义上的大家长,但在血缘关系上,并不真的就是民之父母,各级官员也不再

是皇帝的亲族,而是外姓的政府雇员。至于老百姓,必须自谋生路,然后或

者上税,或者服役,来供养政府,这就属于小河有水大河满。

这个问题苏轼只是点到为止。但有一个问题应该可以说清,那就是无论大河

有水还是小河有水,在苏轼看来,水是有一个总量的,大河里的水多了,小

河里的水必然减少,反之亦然。而王安石所谓理财,是要在小河水量不会减

少的前提下,让大河的水量增加,这怎么可能呢?

在这个问题上,苏轼坚定地站在司马光的一边。司马光有一个斩钉截铁的论

断,说天下财富,不在民则在官,不可能凭空多出来。所以,只要大河水量

增加,一定意味着小河水量减少。

到底怎样理解财富

这种零和博弈的观点可以成立吗?这要取决于人们到底怎样理解财富。

我们可以看看苏轼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他被贬黄州的时候,生计很艰难,他

发现黄州有猪,但当地人不吃猪肉。

第 58 页 共 196 页
他为此还写了一篇《猪肉颂》,其中谈到:“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

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意思是说,黄州的猪肉品质很好,但价格低得不像话,这是因为富贵人家不

愿意吃,穷人家不会吃。没人买,当然卖不出价。

中国人吃猪肉的历史其实很短,直到明清两代,猪肉才成为肉食当中的主要

品类。历代名医对猪肉有很多差评,说猪肉容易引发各种疾病,诸如伤寒、

疟疾、肺病、痔疮。如果猪肉和姜一起吃,还能让人中风、发癫痫,连医圣

孙思邈都这么讲。

苏轼当然了解这些风险,但生活所迫,必须壮起胆子吃猪肉。越吃就越会做,

竟然也没吃出毛病,东坡肉的做法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只要黄州人学会烹调方法,猪肉就能马上变废为宝。如果王安石看到

这个例子,应该会说:猪肉还是从前那些猪肉,没有任何变化,但财富增加

了。变法要做的事,就相当于扭转黄州人对猪肉的错误认识,再教会他们东

坡肉的做法。

那么,这个说法可以成立吗?不一定,因为用今天的观点来看,东坡肉可以

申请知识产权,属于苏轼的脑力劳动成果,这已经不是调节存量,而是产生

增量了。

至于改变黄州人的固有观念,这要耗费惊人的宣传成本,移风易俗谈何容易。

即便在今天,我们要破除中老年养生保健公众号的害人知识尚且难上加难,

何况在宋朝打破医学界的公论。

当然,无论苏轼还是王安石,对“什么是财富”的理解都还停留在宋朝的思维

水平,他们所谓的财富,基本是由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构成的,如果还可以加

第 59 页 共 196 页
进去什么项目的话,那就是服役了,包括劳役和兵役。

王安石所谓在赋税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财政收入,如果他能想到东坡肉那一层,

确实比较前卫,苏轼不理解也很正常,但王安石的思路无非就是优化资源配

置。这一点,苏轼应该不难想通。他想不通的,是王安石搞的这些优化方案

要么只会添乱,要么虽然可以收效于一时,却贻害无穷。

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创造额外的财富吗?在王安石看来,当然可以。

我们不妨假想一下,如果请王安石处理黄州猪肉问题,他最有可能的做法应

该是这样的:把“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的信息散布出去,如果方便的话,

直接散布到那些有吃猪肉传统的地区,信息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接下来

就自然会有逐利的商人到黄州采购猪肉,贱卖贵买,朝廷再对这些商人高额

征税。

这样一来,黄州人得到了额外的猪肉收入,商人和朝廷赚到了钱,其他地区

的老百姓吃到了黄州猪肉。

在没有任何人的福利因此受损的前提下,皆大欢喜,这就是经济学中概念里

的“帕累托改进”。

王安石如果嫌收税收得不多的话,还可以搞猪肉官营,由朝廷垄断猪肉交易。

朝廷直接从猪身上赚取垄断利润,这更符合王安石的风格。

那么,无论征收猪肉税还是猪肉官营,算不算与民争利呢?

苏轼一定会点头,因为这本来是商人该赚的钱,却被政府赚了去。朝廷这样

做也没什么高明的,不过是采取了商人思维,把自己当成公司来经营了。更

糟的是,在商人真正的而不是我们假想的盈利范畴里,王安石确实就是这样

做的。

第 60 页 共 196 页
王安石并不否认,当然也无从否认,但在他看来,这不叫与民争利,至多算

是与奸民争利,因为商人就不该赚那么多钱。

正是这些奸诈的商人,搞得社会上贫富悬殊,政府里财政吃紧,淳朴的社会

风气也被败坏掉了。

所以,从商人嘴里夺食,是一个负责任的朝廷应尽的义务。这怎么能叫与民

争利呢?这明明就叫抑制兼并。

所以,苏轼和王安石的核心分歧是:苏轼认为好的朝廷应该藏富于民,不该

与民争利,王安石认为朝廷应该与奸民争利,从而富国强兵。

互动讨论

那么,在今天的你看来,更愿意站在苏轼还是王安石一边呢?欢迎在留言区

写下你的见解。

下一讲,我来跟你聊聊,苏轼跟经济学上“黄宗羲定律”之间的联系。

第 61 页 共 196 页
09 为什么说苏轼更有远见?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历史学界命名过一个“黄宗羲定律”,这项定律的大意是:封建朝廷总有加税

的倾向,在常规税收之外不断巧立名目,征收各种税费。

当名目越来越多,越来越乱,就会开始并税改革,把所有税费和摊派打包成

一个项目,并且承诺,该收的全在这里了,不会再额外征收了。

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把这个打包的项目当成常规税收,凡有额外需要的

话,还会再立新的名目。然后,税费名目越来越多,越来越乱,朝廷又开始

并税改革。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周期性的规律。拿来命名这个定律的黄宗羲,是明

清交际时期的思想家。

其实,苏轼比黄宗羲更早地发现了这个定律。在经济和商业问题上,苏轼比

他同时代的王安石目光更长远、更透彻。

上一讲我们说到苏轼攻击变法的万言书。那么他的对头王安石怎么说呢?

王安石认为政府应该与奸民争利,从而富国强兵,这种思想下,他反对兼并。

王安石反对兼并

提到“兼并”,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土地兼并,大地主吞并小地主的土地,久而

久之,富人拥有良田千顷,穷人没有立锥之地。

但这是农耕社会里的问题,北宋已经从传统的农耕社会变成半农耕半商品经

济的社会了,王安石很可能是第一个超越了小农意识的人,所以在他那里,“兼

第 62 页 共 196 页
并”的涵义要宽泛很多。

王安石有一首五言诗,题目就叫《兼并》,劈头就讲:

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 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意思是,在从前良好的政治环境里,一切财富全由统治者安排,私自聚敛财

富就叫兼并,依法当诛。但到了后来:

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统治者失去了支配天下财富的权力,比如秦始皇,虽然统一天下,却不懂经

济学,竟然高调表彰民营企业家。

世道就这么坏了,最后导致: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

天下由利出一孔沦为了利出百孔,统治者支配不了多少财富,民间却各有各

的生财之道。

这怎么行呢?要想富国强兵,必须利出一孔。怎样做才能利出一孔呢?只有

两种途经:要么扩大税收范围,加强税收力度,要么变私营为官营。

重商主义

我们用现代观点来看,王安石的想法几乎就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重点

抨击的重商主义。

所谓重商主义,并不是重视市场经济。恰恰相反,它要扼杀市场经济,强化

政府对经济的支配能力。在王安石变法想要改变的事情里,扼杀市场经济就

是很重要的一项。

要搞这么大规模的变法,必须先把两个先决条件论证清楚:一是正当性,二

第 63 页 共 196 页
是可行性。

所谓正当性,必须证明变法既合乎圣贤教导,也合乎传统伦理。

所谓可行性,最好拿出成功的先例。

所以,王安石的论证和苏轼的反驳,火力主要就集中在这两点上。

正当性的问题不容易辩论清楚,因为儒家经典内容太丰富,一个人只要头脑

活络,读书用心,那么他对正反双方的观点都不难组织论据。

可行性的问题相对来说容易判断,因为成功的先例确实存在,那就是汉武帝

时代的桑弘羊变法。

汉武帝也像北宋政府一样,遇到过严重的财政困难。汉武帝启用了商人家庭

出身的桑弘羊,搞了一系列的改革,完美消除了财政赤字。

在桑弘羊的新政里,最著名的就是盐铁专卖。我们知道,食盐和铁器都属于

生活必需品,几乎没有需求弹性,无论价格高低,需求量都是基本固定的。

谁也不会因为食盐降价了每天就多吃两勺,也不会因为涨价就不吃,铁器对

于农民也是一样的。

所以谁要能垄断盐铁经营的话,不但能赚大钱,还很容易调控产量和库存。

桑弘羊所做的,就是政府垄断,而且是从生产到销售一条龙式的垄断。

只有在偏远乡镇,政府懒得设置销售点的地方,才会发给小商人特许经营权,

当然,小商人为了得到这项特许经营权,必须缴纳重税。对商人征收的重税

既能够增加政府收入,又能够让政府得到重农抑商、缩小贫富差距的好名声。

垄断性的官营会造成哪些后果,我们都不难想见,诸如价格高,品质差,强

买强卖,对消费者的需求漠不关心。但这一切的不便,都是由千千万万名消

费者承受的,国库无论如何都丰盈起来了。

第 64 页 共 196 页
在王安石看来,如果任由商人囤积居奇的话,千千万万名消费者所承受的这

些不便难道就会凭空消失了不成?商人才是最奸的,永远都在追求利润最大

化,不像政府,为了政治稳定的缘故,还会平抑物价,不会眼睁睁看着老百

姓缺盐少铁。

以我们今天的知识,很容易看出王安石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给政府

赋予了天然的道德感。

苏轼在这方面就务实很多,表现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真知灼见。苏轼说,桑弘

羊的政策不但不是成功先例,反而是前车之鉴,因为它的后果是私营经济严

重萎缩,盗贼横行,天下几乎大乱,所以到了汉武帝的接班人那里,才顺应

民意,逐步废除了桑弘羊的政策,这才天下归心,社会稳定。

更重要的是,苏轼能够以一名儒家知识分子的身份,看出来经商的不易和商

业利润的正当性。

苏轼在万言书里的原话有:“商贾之事,曲折难行。”正因为要赚点钱很曲折,

很艰难,需要“多方相济,委曲相通”,才能赚到翻倍的利润。

一旦改为官营,首先需要设置庞大的官营机构,成本绝对高于私营,经办的

官员又不可能像私营商贾一样用心,在各种环节里也免不了营私舞弊,所以

同一件商品,官营的售价注定比民营的贵。

如果对于官营机构只看利润,不看隐性成本,那就好比有一个为主人家放牧

牛羊的仆人,偷偷用一头牛换来五只羊,他不告诉主人那一头牛去了哪儿,

却拿那五只羊找主人邀功。王安石变法取得的那些成绩,和这五只羊如出一

辙。

我们必须想到,在古代重农轻商的传统里,王安石的看法更加符合直觉和常

第 65 页 共 196 页
识:商人并不创造财富,没道理凭着囤积居奇和巧取豪夺就比农民和手工业

者赚到更多的钱,所以剥夺商人的利益实在合情合理。

苏轼却能够正视商业利润的正当性,理解商人赚钱的不易,这在当时是何等

的难能可贵。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苏轼既不低估商人的道德感,也不高估政府

的道德感。
沿着苏轼的逻辑不难推导出来:如果垄断经营是坏的,如果朝廷的道德感并

不天然地高于私人的道德感,那么凭什么朝廷垄断经营就一定比私人垄断经

营来得更好?

黄宗羲定律

我觉得,在正当性的问题上,苏轼的观点更加高明。我在前边讲过,如果仅

仅引经据典来论证正当性的话,那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王安石和苏轼各有

各的论据,旗鼓相当。但苏轼另辟蹊径,找到了一个让王安石绝对无力反驳

的论据:黄宗羲定律。

苏轼指出:王安石的变法内容完全符合黄宗羲定律。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人,他的观点被概括成定律更是最近几年的事,苏轼当

然不可能知道。但是,苏轼早在黄宗羲之前就发现了黄宗羲定律。

苏轼认为,一项制度的确立会产生长远的影响,所以制度的设计者既不能短

视,也不能一厢情愿地把制度的执行人都想像成既善良又能干的人。

这一点倒是可以呼应上他在《思治论》里边的命题:描绘社会蓝图的时候必

须极尽周详,只要够周详,就能准确预见到千百年之后的发展状况。显然,

王安石的这些蓝图,在苏轼看来太不周详了。

我们知道,性善论是儒家理论大厦的一块基石,基于性善论构想出来的社会,

第 66 页 共 196 页
是那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丽的人间”。

苏轼的哲学思想恰恰背离了性善论,所以才能形成这样的见解。顺着他的见

解推演下来,好的制度设计应该就像我们熟悉的分蛋糕的设计:切蛋糕的人

拿所有人挑剩下的一份。

这样的话,就根本不必讲什么大公无私的精神,舍己为人的奉献,因为无论

执行者是好是坏,都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对性善论的背离,就是苏轼考虑问题的“哲学高度”。因为他的哲学高度比同

时代的儒家知识分子更高,所以看问题才能更长远,更透彻。

今天虽然从学术角度讲,哲学已经不再有什么高度了,但具体到一个人的思

维方式和判断力,哲学高度依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人生高度。

所谓无用之学,无论对于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往往会在不被察觉的时候,

在深层次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互动讨论

一个人的哲学高度,对于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欢迎结合自

己的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在北宋熙宁变法带来的旷日持久的党派斗争中,苏轼和王安石,这两位才学、

见识、智慧同属当时第一流的杰出人物针锋相对,他们俩到底有没有忠奸对

错之分呢?下一讲,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第 67 页 共 196 页
10 苏轼和王安石到底谁是奸人?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你是更喜欢苏轼,还是王安石?他们争斗成这个样子,在你内心,有没有一

个判断,他们俩到底谁是坏人?这一讲,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如果你很喜欢苏轼,有没有扼腕叹息过,苏轼因为回家为父母服丧,错过了

大展宏图的大好机会?那么我们开个脑洞,假如没有那六年的错失,苏轼的

人生会是另外一番光景吗?

这个问题,南宋大儒朱熹也想过,他说:如果苏轼在青年时代能被起用的话,

会成为另一个王安石。

苏轼同样有着给北宋社会做全盘改革的抱负,这一点和王安石并无二致,区

别仅仅在于,苏轼要比王安石审慎很多。

当然,以我们今天的社会学知识,我们可以轻松做出预判:任凭苏轼在做规

划的时候有多么面面俱到、巨细靡遗,也注定会以失败收场,结局不会比王

安石更好。

这种失败,同样和哲学高度有关:苏轼没看懂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所以才误

认为人既然可以规划一座宫殿,当然也可以规划一个广土众民的帝国。

苏轼没懂的道理其实道家经典早就讲过,以苏轼的阅读量也肯定读过,只是

至少在他的青年时代还没能真正领会。

第 68 页 共 196 页
内外轻重

但是,我认为,无论苏轼有多少考虑不周,尽管王安石年长他 15 岁,他看

问题却比王安石更深刻。苏轼的万言书里有一段分析“内外轻重”的内容,特

别能够见出苏轼的深度。

所谓“内外”,内是中央,外是地方。中央和地方的轻重关系是任何一个王朝

都要小心规划的核心问题,要让内和外起到彼此制衡的作用。周朝和唐朝就

是外重内轻的结构,秦朝和曹魏就是外轻内重的结构。

苏轼总结出一个规律:“内重之弊,必有奸臣指鹿之患;外重之弊,必有大臣

问鼎之忧。”

意思是说,在外轻内重的格局里,皇帝身边容易出现奸臣弄权,皇帝形同傀

儡,地方上却没有实力和奸臣抗衡;在外重内轻的格局里,地方诸侯容易拥

兵自重,不听中央号令,甚至兴兵造反。

北宋建国,把唐朝当成前车之鉴,反唐朝之道而行,做成内重外轻的规划,

具体设计就是“租赋籍于计省,重兵聚于京师”,也就是说,全国财税由中央

政府统一管理,京城一带驻扎着规模惊人的由中央直辖的禁军。

在这样的结构里,任何一名地方大员都没有足够的实力搞叛乱,但是,怎么

才能避免皇帝身边有奸臣弄权呢?

太祖皇帝其实想到了规避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台谏制度。

所谓台谏,分指两个部门:御史台和谏院。这两个部门很特殊,都没有真正

意义上的部门主管,所以每个干部都有很大的自主权,职责就是给朝廷挑刺

儿,哪怕无凭无据都没关系。

第 69 页 共 196 页
这种台谏官貌似历朝历代都有,并不稀奇,但苏轼讲,从秦朝以来,因为给

朝廷提意见而丧命的,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有几百人,但我们宋朝不一样,提

意见的人都很安全。

台谏官员的地位是如此之重要,以至于皇帝和宰相都没法轻视他们的意见。

在仁宗朝,有人讽刺宰相没有主心骨,只会跟着台谏的意见转。做出这种讽

刺的人,实在是不懂得赵匡胤的良苦用心啊。

当然,北宋的台谏官未必都是好人,提的意见也未必都对,但即便这样,为

什么还是由得他们自由发言,不杀几个说错话的人来煞煞他们的气焰呢?

其中的深意,就是要用台谏制度来防微杜渐,把外轻内重的格局下容易发生

的奸臣弄权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只要台谏制度在,就没法形成一言堂。

苏轼接下来从历史转入当下,说王安石利用人事操作,把台谏官员一一换成

自己的支持者。长此以往的话,皇帝就被孤立了,外轻内重的弊端就要显形

了。

这真是很深刻的见解,但是,当我们站在王安石的一面,就会发现他也有自

己深刻的无奈。

全盘推进“新法”,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壮举,如果领导班子心不齐,那么

单是为一个提案就能被台谏官磨折好几个月,王安石就算忙到退休,变法也

推进不了几步。

我们看历朝历代,凡是雷厉风行的改革,一定会从集权开始;凡是走流程,

搞民主的,都没效率。

两难的局面就这样出现了:前者带来的短期收效往往会导致长远的危害,后

者推动不了任何改革,还缺乏应变能力。

第 70 页 共 196 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结构设计始终都没能解决这个两难问题,所以只能做出非此

即彼的取舍。这方面我们倒可以看看古罗马的制度:古罗马的共和国体制是

一种精英民主制,元老院集体治国,而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特别是迫在眉睫

的的战争,元老院就会提名一位独裁官。

独裁官的任期是被严格限定的,最多只有六个月,因为当时打仗通常都会在

六个月内结束。这六个月,相当于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独裁官握有空前的大

权,令行禁止,而任期一满,一切又会回归常态。

今天欧美国家的“国家紧急状态”制度就是从古罗马的独裁官制度演变来的,

总统在紧急状态里握有独裁官一般的权力。但是,独裁官制度是应急用的,

变法却是长期的事业。王安石要想推进改革,除了高度集权之外,再没有别

的办法。

集权分成两步走:一是消灭朝堂上的反对声音,二是消灭社会上的反对声音。

前者相对好办,凡是不支持变法的官员,通通排挤出去;后者难得多,但也

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来统一思想。

王安石亲自动手,编写儒家经典的标准解释,称为“新学”,读书人要想考中

科举,就必须认真学习“新学”教材,各抒己见绝对不行。王安石的考虑也算

合乎逻辑。

这样的思路,在儒家经典里倒也不愁找不到理论支持。儒家确实有统一思想

的倾向,这是来自熟人社会的传统,到了孟子时代,社会格局已经天翻地覆,

但孟子的头脑没能转过这个弯,把统一思想、消灭异端摆在了很高的位置上。

这很符合人的常识,谁都知道团结力量大,只有心往一处想,才能力往一处

使。似乎谁都很难否认,一个领导班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团结。

第 71 页 共 196 页
如果不团结会怎么样呢?苏轼援引儒家经典,《尚书》有一篇《君奭》,是

周公讲给召公的话。

当时的天子是周成王,年纪太小,周公和召公共同辅政,构成了当时最核心

的领导班子。但就这么两个人,偏偏还有不和。那么在儒家看来,周成王时

代是有名的好时代,周公是圣人,召公虽然没到圣人的级别,但至少也是贤

人。所以,不团结并不意味着有坏人,也不会妨碍政治稳定。

有意思的是,苏轼援引《君奭》并不是直接引用,而是转引汉朝人孙宝对《君

奭》的评语。这就是话里有话了,因为孙宝在说这话的时候,正是王莽快要

篡位的时候。当时的舆论导向已经完全被王莽操控了,无论王莽说什么,做

什么,所有人一致赞同。这段背景苏轼没有直说,其实就是在暗示宋神宗,

小心王安石要做当代王莽。

虽然苏轼没把最后一层窗户纸捅破,但话说到这种地步,已经大有正邪不两

立的感觉了。

在北宋熙宁变法带来的旷日持久的党派斗争中,苏轼和王安石,这两位才学、

见识、智慧同属当时第一流的杰出人物,各自终于在对方眼里变成了奸佞小

人。

忠奸之辨

后代的人,喜欢苏轼的就把王安石看得奸,喜欢王安石的就把苏轼看得奸。

今天我们给历史复盘,毋庸讳言的是,两个人都有小小的奸的一面,这是正

常的人情,毕竟在熙宁变法这个激烈的官场漩涡里很难长出白莲花来,但从

大节来看,这绝不是忠与奸、正与邪的斗争。

第 72 页 共 196 页
但我们还要理解的是,在儒家传统里,这样一场政见之争为什么注定会形成

忠奸正邪之分:王安石的“奸”,来自他的不近人情和大刀阔斧、力排众议的

改革;苏轼的“奸”,来自他背离了儒家的性善论基石,文章有纵横家的习气,

观点经常飘忽不定。

最后我想谈一下这件事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因为这份启发来得相当自然。

第一层启发是:想害我们的人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多。

第二层启发是:之所以我们天然就有把不同意见者想像成坏人的倾向,首先

是因为这会降低风险,想错了通常损失不大,没想到却会有性命之忧,其次

是因为这种倾向会使我们和相同意见者联结得更紧密,这正是人类作为群居

动物的生存优势。

所以敌人是永远也消灭不完的,我们会比需要朋友更加需要敌人。

课程听到这里,恐怕你有个疑问,说好的大诗人、大词人苏轼呢?为什么我

一直在讲他的文章。

的确,在我看来苏轼的文章,尤其是政论文章,其实是被大大低估了。下一

讲,我要再讲一篇他的短文《养士论》,带你领略他思想的深刻性和洞察力。

第 73 页 共 196 页
11 为什么说诗人名号委屈了苏轼?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作为王安石的反对派,我们很容易把苏轼的政治主张简单理解成节流。

当时从节流方向想办法的人占到绝对多数,这并不奇怪,因为谁都看得到北

宋政府的浪费现象有多严重。

但苏轼很敏锐地发现:浪费当然是坏事,但问题是,节约的害处很可能比浪

费更大。所以节流的办法,必须慎之又慎。

《论养士》

苏轼有一篇史论性质的短文《论养士》,特别值得一读,这一讲,通过这篇

文章,我想进一步让你了解,以苏轼思想的深刻性和洞察力,把他看作一个诗

人,实在是太委屈他了。
宋代“重兵聚于京师”,虽然有重兵屯集,但这些中央直属的禁军官兵实在好

吃懒做、战斗力低下,所以被称为冗兵。

除了兵多之外,官员也太多了。宋代的科举录取率远高于唐代,中举的人多

了,政府的规模就大了,所以被称为冗官。闲人实在太多,好歹要给他们安

排一点事做,实在无事可做的话,那就只能没事找事了。于是,原本两三个

环节就能解决的问题,要走十几个环节才能解决,成本大增,这就产生了冗

费。

冗兵、冗官、冗费,合称“三冗”。

任凭北宋政府再怎么有钱,也架不住这样的开销,而“三冗”一经成型,就开

第 74 页 共 196 页
始生根发芽,把财政负担搞得越来越重,再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政府怕要破

产了。

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中国人的老办法就是节约。

既然是“冗”,那就精简体制嘛,这是两宋士大夫的主流意见。这种意见,第

一符合常识,第二符合直觉,第三符合农耕经济的生活模式。

但苏轼的文章,从战国时代的养士风气说起:那个时代里,诸侯也好,贵族

也好,争相延揽人才。

这些所谓人才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但只要做了诸侯或贵族的门客,天天都

可以好吃好喝,也不用做什么事。单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每位公子供养的

门客都有几千人之多。

这些人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吃白食的蛀虫,给国家和普通劳动者增加了好大

的负担。既然是蛀虫,当然也就是不折不扣的奸人了。

一个反常识的观点

应该怎样对待奸人呢?苏轼讲出了一个反常识的观点:国家有奸人,就像鸟

类里边有老鹰,野兽里边有猛虎,昆虫里边有蝎子一样,无论喜不喜欢,都

是免不了的,只要让奸人和老鹰、猛虎、蝎子一样各安其位也就是了,如果

非要斩尽杀绝,那就大错特错了。

考察一下历史就能发现,六国虽然打不过秦国,但存续了很长时间,秦国虽

然统一了六国,但只传了两代就亡国了。之所以会有这种区别,一个重要的

原因就是六国让奸人各安其位,秦国对奸人斩尽杀绝。

第 75 页 共 196 页
苏轼归纳出来,社会上有智、勇、辩、力四种人,也就是聪明人、勇士、口

才好的人和武力值高的人,他们天生就比普通人强,不会甘心去做普通劳动

者,也不甘心过一辈子穷日子,所以聪明的统治者会把富贵拿出来和这四种

人共享。他们就算什么事情都不做,但只要安安稳稳地满足于吃白食,整个

社会就能太平无事。

这四种人虽然各有特点,但统治者会用单一的方法来安置他们。战国时代,

这个方法是门客制度;魏晋时代,这个方法是九品中正制;从隋唐到宋代,

这个方法就是科举制。

这样做的好处,只要看看战国和秦朝的历史就能知道:战国的国君虐待百姓,

残酷的程度并不比秦始皇轻,但百姓从来不会反叛,这正是因为百姓当中那

些出众的人才都已经做了门客,被好好供养起来了,剩下那些资质平平的人,

就算想反叛,也没人可以带头,所以六国才可以在秦国的重压下延续很长时

间。

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国家不但不养门客了,还大搞法治建设,认为人才不重

要,官吏只要会照章办事就足够了。这样一来,智、勇、辩、力这四种人就

只能种田去了,但他们真能这样苦熬一辈子吗?这样的安排,就像把上百万

的猛虎、豺狼放归山林,却不让它们吃饱喝足一样,它们迟早会翻回头来吃

人。

苏轼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见解,首先因为他很有务实精神,并不会像同时代的

很多人一样,满怀感动地把科举制度单纯理解成儒生与皇帝共治天下。

其次是因为他有“近人情”的态度,对统治者也能从人之常情的角度理解,心

里很清楚帝王治理国家,本质上就是富家翁管理家业,好的政治并不真的是

第 76 页 共 196 页
让帝王成为圣人,断绝私心,全心全意为天下万民谋福利,而是争取使帝王

利益和万民利益达成某种程度的一致,让所有人可以共赢。

再其次,还是因为他的哲学高度,他把一个核心的哲学概念“一”理解为“整

体性”而不是“统一性”,所以才能看到“局部的恶”正是“全体的善”当中的不

可或缺的一环。

这样的哲学观念很接近古罗马哲学里的斯多葛主义,马可·奥勒留皇帝的名著

《沉思录》就是以这套观念为核心的。我觉得,苏轼研究易学,对“一”的理

解和斯多葛主义高度相似。

在中国哲学里,很多重要概念其实都很模糊,“一”就是其中的一个。

中国人对“一”有特殊的偏爱:国家要统一,政权要大一统,皇帝必须“天无

二日、民无二君”,连风俗都必须整齐划一。这样的“一”,就是“统一性”的

“一”。

统一性里边,留给多样性的余地有常规和极限两种:常规的余地就是“君子不

党”,最大的余地就是“君子和而不同”。

这两句都是孔子的意见。所谓“君子不党”,“党”的意思是利益集团。君子操

守意味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有小人才会组成利益集团。所以君子

提出的任何意见,只代表自己,不代表任何人。

今天的“党派意识”这个词是舶来品,没什么贬义,但在古代中国,“党”是个

贬义词,凡是组成党的,只有“奸党”,并没有对应的“忠党”,和“结党”搭配

的词就是“营私”。在苏轼和王安石的对立当中,彼此互称新党、旧党,这都

是泼脏水的标签。

第 77 页 共 196 页
即便是明朝著名的东林党,也不是东林党人的自称,而是政敌给他们的贬义

称谓。欧阳修写过一篇《朋党论》,想说明君子也可以结党,但这篇文章毕

竟没能转变主流观念。在主流观念里,结党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质,叫作“同”,

所以才有“党同伐异”这个成语。

“同”是小人的特质,至于君子,必须“和而不同”,苏轼在万言书里有两句话:

“和如和羹,同如济水。”

意思是说,“和”就像做菜,酱油、醋、盐、糖、料酒,各有各的味道,经过

组合搭配,形成菜肴的美味,“同”就像划龙舟,所有人的动作整齐划一,就

像一个人一样。

在苏轼看来,王安石搞的就是“同”的一套,把小人属性暴露得淋漓尽致。可

见王安石理解的“一”,就是极端的统一性。

苏轼理解的“一”,比“和”更进一步。

在“和”的概念里,如果做一道菜,菜谱绝对不会像下面这样:酱油 50 克,

料酒 30 克,味精少许,砒霜少许。而在苏轼的作为整体性的“一”的概念里,

砒霜绝对占据着一席之地。

天下万物,各得其所,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如果非要把假恶丑斩尽杀

绝,那就会像秦始皇那样,让智、勇、辩、力四种人得不到安定的归宿,只

要法网稍有松动,这些人就会兴风作浪。

难道就该把他们供起来,让他们吃白食吗?从正当性的角度来看,当然不应

该,但只要务实一点来看,这就属于“必要的恶”,虽恶但有必要。

接纳“必要的恶”固然不好,但问题是,剔除“必要的恶”只会更坏。

《熊逸书院》的老同学应该能够联想到霍布斯的《利维坦》。在霍布斯的学

第 78 页 共 196 页
说里,国家作为利维坦,正是这种“必要的恶”。我们越是了解近代西方的政

治哲学,就越会惊叹于苏轼的洞察力。

小结

前面几讲我们重点讲的都是苏轼深陷其中的北宋党争。从人生际遇讲,这当

然是苏轼的不幸,但在这个争斗过程中,苏轼体现出来的思想高度和现代性,

却往往被他的文学才华遮掩,不被大众所认知。

今天我们把苏轼当成诗人,实在太小看他了。

通过前几讲的学习,你应该也可以想到,要想缓解北宋的财政危机,开源这

条路既缺乏可行性,又缺乏正当性,很难走得通。

事实上,王安石变法也确实以失败告终。以苏轼的头脑,应该可以预见到王

安石的失败,所以,他最合理的人生选择就是静观其变,只要熬到王安石倒

台,自己就可以翻身。

不过,苏轼的运气却没那么好。几个回合之后,在宋神宗支持下的王安石虽

然犯了众怒,但真的成了专欲,继续推行变法,反对派纷纷败北,离开了权

力中心。

苏轼在几经波折之后,被打发到杭州做官去了。随后,就发生了中国政治史

上非常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的命运再一次滑向谷底。

接下来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单元,我会花三讲的篇幅,讲讲 “乌台诗案”。

第 79 页 共 196 页
12 一封感谢信如何引发了乌台诗案?

你好,欢迎回到《熊逸说苏轼》。

接下来,我会用三讲的篇幅,跟你讲一讲乌台诗案里的苏轼。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古代的司法监察机关,这个机关早在汉代就有,《汉

书》有记载说,御史台里种着柏树,树上栖息着几千只乌鸦,所以御史台也

被称为乌台。

苏轼的案子送交御史台根勘所审理,所以叫作乌台诗案。

一封感谢信

别看乌台诗案里有个“诗”字,但真正引起事件发酵的,却是苏轼写给宋神宗

的一封感谢信。

熙宁六年(1073 年),苏轼离开京城,到杭州担任通判,大约相当于副市

长。此后八年间,历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大约相当于正市长。这样的

仕途轨迹,说明苏轼的政治前途一片黑暗。

宋代的传统是重内轻外,京城是内,地方是外。

这种结构在熙宁年间,造成了一种很奇怪的貌似两党制的局面:执政的一伙

人以王安石为首,聚集在皇帝身边发号施令,推行新法;

他们看不顺眼的人都被打发到全国各地担任地方官,只能做些事务性的工作,

无缘参与国家大计。

在野的人无论熬多少年也进不了京,很难升迁,甚至在三年任满回京述职的

时候都能被圣旨拦在城门之外。

第 80 页 共 196 页
执政的人其实也不舒服,因为他们的政策要想推行下去,必须得到地方官的

全力配合,但地方官里满是被自己赶出去的反对派,谁会真心配合呢?

在新法实行的这些年里,地方官既有拒不配合的,也有阳奉阴违的,更没少

冷嘲热讽,找一切机会让执政党不痛快,眼巴巴地等着他们失败倒台。

就算新法真的利国利民,也架不住做事的人少,拆台的人多,何况新法本来

就很成问题呢?

美国籍的犹太学者魏特夫发表在 1957 年的《东方专制主义》,论述中国作

为一个“治水社会”必然发展出万世不变的专制主义。

虽然魏特夫的论证站不住脚,但他的观点会给我们带来另外的启发,那就是

要办一桩必须动员社会全员的大事,组织结构注定趋向专制。

所以,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深化,专制的味道越来越浓。

好容易王安石扛不住压力,下了台,但新党人士仍然把持着政治中枢,他们

的很多做法比王安石时代更没底线。在他们看来,给反对派的自由实在太多

了。

元丰二年(1079 年),43 岁的苏轼到湖州上任,给宋神宗写了一封《湖

州谢上表》。凡是新官上任,都要写这种感谢信,但苏轼这份感谢信,招来

了一场牵连广泛、影响深远的文字狱,史称乌台诗案。

写这种感谢信其实很难出错,因为都有固定套路:说到自己要谦称不配,说

到皇帝要感激涕零,最后再表态说自己一到任就会好好干,好好报答皇帝的

厚爱。

苏轼也是按这个套路写的,文体还用到唐朝风格的骈文,今天如果混在《苏

轼文集》里看,怎么看怎么都只是例行公事,但当时的新党人士敏锐地挑出

第 81 页 共 196 页
了毛病,重点就在这两句话:

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如果让我们设身处地,站在新党阵营,内心确实会被这两句话深深刺痛,因

为“新进”和“生事”都是他们最不爱听的词。

所以苏轼这两句话,从字面上理解和在当时语境下理解,涵义完全不同。

字面意思是说:“皇帝知道我跟不上时代发展,僵化的老脑筋配合不来政坛新

锐的快节奏,但人老有人老的好处,就是不爱生事,皇帝一定是看中了这点,

才让我去做地方官的。”

同样的意思在新党人士读起来,味道就变了,就变成了:“皇帝知道我耿介,

从不随波逐流,没法昧着良心追随那些因为趋炎附势和政治投机而平步青云

的政坛新贵,但皇帝也能看到我不会为了追求政绩就没事找事,折腾百姓,

所以才让放心让我去做地方官。”

于是,犀利的讽刺招来了严厉的弹劾。苏轼倒也没做辩解,坦率承认讽刺属

实。

乌台诗案与印刷业萌芽

这时候的苏轼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毕竟北宋政坛一贯开明、温和,

讽刺朝政不算多大个事。

当然,如果新党只拿这一份《湖州谢上表》作为罪证,确实也奈何不了苏轼,

更奈何不了和苏轼一直保持来往的旧党大佬们。

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网里,所以政治斗争总是拔出萝卜带出泥,从一个节点

总能牵出一张大网。

第 82 页 共 196 页
在新党眼里,苏轼应该就是旧党这张关系网里的一个最好下手的节点:他的

交际面很广,人很闪光,还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更重要的是,他的文学才华实在太高了,很能写,很爱写,写出来的东西白

纸黑字,一旦抓到把柄,谁都没法否认。

更妙的是,苏轼这样的天下第一才子,科举高分纪录保持者,诗文流传度极

高,藏都藏不住。这里有一个社会原因,这个原因就藏在我们最熟悉的宋体

字里。

宋体字最突出的特点是横细竖粗,从这点就能看出,它是为木版印刷服务的:

汉字横多竖少,如果横竖一样粗,就很容易把字印糊,而且,木版有天然纹

理,刻版的时候,横笔和纹理平行,轻松易刻,竖笔和纹理垂直,刻刀必须

截断纹理,不容易刻出很细的竖笔。

这样的字体,显然是为木版印刷服务的。之所以叫作宋体字,是因为明朝出

版人从宋版书里学到这种字体,所以叫它宋体。明朝人把它加工完善,变成

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宋体字是在宋朝的印刷业里萌芽的。宋朝的印刷业在技术上已经相当发达了,

在管理上偏偏很不成熟,商人受到利益的驱使,总会想方设法弄到苏轼的作

品刻板印刷,出书赚钱,这既不必经过苏轼本人授权,也不必经过朝廷审批。

正是因为北宋印刷业的发达和宽容的言论环境,导致讥讽时政的文字传播迅

猛,给中央政府制造了很大的舆论压力。

苏轼接下来的被找到的罪状,就是杭州书商刊印的一部《元丰续添苏子瞻学

士钱塘集》。书名里边,“元丰”是宋神宗的第二个年号,这里表示出版时间,

第 83 页 共 196 页
“续添”相当于今天的增订,“子瞻”是苏轼的字,称字表示尊敬,“钱塘”是杭

州古称,“钱塘集”表示这本书里收录的主要是苏轼在杭州期间的作品。

诗歌、文章对于古人来说,不仅仅是单纯文学创作,更是最重要的社交媒介,

苏轼的诗歌、文章当然也不例外,一旦从这些文字里边把社交对象的名单整

理出来,就可以一网打尽了。

宋神宗看了这些罪状,决定对苏轼正式立案调查。

程序的第一步,是让御史台派一名官员到湖州缉拿苏轼到京,送交御史台根

勘所审理,同时,宋神宗还派了一名宦官随行监督。这种审讯叫作诏狱,顾

名思义,就是皇帝亲自下诏办理的案子。

提到诏狱,你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明朝。明朝是由帮派建国,帮派作风盛行,

诏狱一兴就很容易腥风血雨,无所不用其极,但宋朝是由政变建国,作风远

没有明朝那么狠辣,即便是诏狱,也要讲究程序和制度,毕竟宋代法治是中

国法律建设的一座高峰。

宋代的御史台不同于明代的锦衣卫,它是一个光明正大的机关,大约相当于

今天的纪委,但也承担一部分司法功能。

御史台或者说乌台的“台”并不是平台、楼台的意思,而是中央官署的一种。

苏轼的案子送交御史台根勘所审理,根勘所是御史台里专门审理诏狱的机构,

“根勘”是一个法律术语,意思是彻底调查。

“乌台诗案”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误解,认为从批捕、审讯、关押、定罪直到量

刑全是御史台一手操办的,这就太小看宋代的法律文明了。

御史台只负责到审讯为止,就连审讯也不是御史台独立完成的,皇帝还会从

其他机构抽调人手,和御史台官员联合审讯,称为杂治。

第 84 页 共 196 页
案情审清之后,制勘官,也就是审案人,整理好犯人的口供,这叫供状,签

署意见,向上申报。审讯环节到这里就结束了,这叫结勘。

皇帝会临时抽掉御史台以外的官员对犯人当面问话,这叫录问,犯人可以申

辩,如果推翻供状,比如说自己是被屈打成招的,这叫翻异,那么皇帝还会

另外派人重审。

犯人如果不再申辩,供状就会交给大理寺定罪量刑,这叫检法。

量刑结果叫作判词,交给刑部或审刑院复核,复核之后的判决意见报告给皇

帝,由皇帝最终裁断。

所以我们会在乌台诗案里看到,虽然御史台的几位官员咬牙切齿想治苏轼的

罪,想要牵连更多的旧党人士,但御史台并不能一手遮天,尤其是定罪量刑

的事情并不归御史台管。

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即便御史台从苏轼那里问出了自己最想要的结果——

苏轼确实在诗文里边诽谤朝廷,攻击新法——而对这个结果该怎么解释,却

大有转圜余地:

往最严厉的方向解释,可以说苏轼侮辱皇帝,属于“十恶”重罪,当然十恶不

赦,要判死刑。但如果往宽松的方向解释,苏轼无非是遵循了《诗经》开创

的讽谏传统,完全没道理入罪。

到底把事情向哪个方向解释,接下来就要看大理寺、审刑院和宋神宗本人的

态度了。

下一讲,我们我们继续说乌台诗案,对于苏轼的案子,朝廷是打算从从轻发

落,还是从重严打呢?

第 85 页 共 196 页
13 苏轼什么诗惹了祸?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上一讲我们说到苏轼写给宋神宗的感谢信《湖州谢上表》,招致了政敌的弹

劾,案子教给了御史台。

这一讲我就来说说,乌台诗案,是怎么落实到这个诗歌的“诗”字上的。

《山村五绝》

从苏轼的诗文里到底能查出多严重的罪行,这是御史台最该操心的事情。于

是负责人继续搜寻证据,这当然不难,然后找出疑点,要苏轼一一解释。

在苏轼的诗歌里边,看上去最没法抵赖的是《山村五绝》。

苏轼被审讯的时候,和任何心存侥幸的死硬分子一样,吐口供就像挤牙膏。

在一开始,他只承认《山村五绝》和时政有关,后来越招越多,牵连的人也越来
越多。
从苏轼的招供次序我们可以知道,《山村五绝》的内容是最难被模糊过去的。

这是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五首七言绝句。

第一首是个总括,我们略过不谈,先看第二首:

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令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第一句“烟雨濛濛”点明时令,这是春耕的好时候。

第二句的“有生”指人,“安生”指安居。

第三句用到汉朝的一则典故:龚遂做渤海太守,看到当地有老百姓带刀佩剑,

就让他们卖剑买牛,卖刀买牛犊,然后说了一句名言:“何为带牛佩犊!”

第 86 页 共 196 页
刀剑对于农民来说,既是奢侈品,又毫无实用价值,所以带刀佩剑就等于带

牛佩犊。

第四句里,布谷鸟的叫声很像在劝农民“布谷”,所以被当作劝耕的鸟。

概述一下整首诗的意思:人的适应力强,到哪里都能生活,只要好好种地,

把钱花在农业生产上,就算没人劝他们种地,他们也能把地种好。

如果脱离当时的情境,很难看出这首诗有什么问题。而一旦把它放进当时的

情境,就能读出很尖锐的批判。

苏轼的立论基础很有道家哲学的精神:人是可以靠自己活的,并不靠政府养

活,政府如果嫌老百姓过得不够好,生产力不够强,于是想方设法帮他们提

高生产力的话,反而会平白生出很多事端,最后会发现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所以,政府不生事,是百姓得以“安生”的必要条件,新法偏偏就是最大的生

事,结果呢,本该老实耕田的农民竟然真的“带牛佩犊”,靠刀剑讨生活了。

“带牛佩犊”的背景就是新法当中的食盐专卖。

苏轼做地方官多年,坏处是总也不被提拔,进不了中央,好处是一线经验丰

富,亲眼见证了新法实施当中的种种不良后果。

他在私人信件里详细讲过自己的见闻和忧虑,说自己在杭州的时候,见到浙

江一带因为贩卖私盐被定罪的,一年高达一万七千人。

还有些私盐贩子能搞大规模的武装贩运,一支队伍几百人,连官兵都不敢招

惹他们。

但这些人只做私盐买卖,并不抢劫,所以有关部门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并不向上级汇报。(《上文侍中论盐榷书》)

第 87 页 共 196 页
《山村五绝》的第三首同样讽刺食盐专卖,讲一名年已古稀的老人家已经连

续三个月没吃上盐了。

第四首讽刺青苗法,最让苏轼无可抵赖: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第二句的“青钱”就是新法最受诟病的青苗法农业贷款。贷款的出发点很好,

因为农民确实很有贷款需求,如果放任民间贷款,一来利率高,二来利息都

被民间金融家挣去了,这可不好,如果换成官府的话,盈利归朝廷,农民的

利息负担也能减少,还能奸商无机可乘,何乐而不为呢?

想法虽然在理,但政策一落地就走样。

因为朝廷也是由人构成的,人天然都有逐利的倾向,地方官在发放农业贷款

的时候会面对两种利益诱惑:

一是多放贷,给自己多挣业绩,方便今后升官,这就容易导致强行摊派,需

要贷款的贷给你,不需要贷款的也贷给你;

二是朝廷掌握着酒的垄断经营,卖酒的利润是地方官府很大的一块收入,于

是为了多卖酒,官府就会有意识地发展娱乐业,间接推动了宋词的兴起,这

是我在《熊逸说宋词》课里谈到过的。

农民进城办理青苗钱的贷款手续,贷到了钱,朝廷官员出于酒业利润的考虑,

会想方设法用酒馆、歌舞和美女诱惑这些农民,让他们还没出城就把刚刚贷

到的青苗钱花光。

所以每到青苗钱贷款的时间,酒的销量就会暴涨。至于农民在贷款到期之后

能不能连本带息还得上,那就是农民自己的事了,反正亏空不会由地方官去

补。

第 88 页 共 196 页
在苏轼的诗里,“杖藜裹饭去匆匆”是形容农民匆匆忙忙进城,找有关部门办

贷款,贷下款来之后,“过眼青钱转手空”,这笔钱只是过个手,还没出城就

花光了。

城里套路深,但新法搞出很多听上去很美的项目,让农民不断往城里跑,一

年当中有大半年要呆在城里。

但农民真的得到了什么实惠吗?苏轼的诗里说“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

城中”,意思是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小孩子养成了城里人的口音。

突破口王诜

上一讲谈过,这类讽刺朝政的文字,非要论罪的话,不但可大可小,甚至可

有可无。要想把案子坐实,还要从其他方向入手才行。

于是,御史台把苏轼的诗歌、文章分门别类,要整理出哪些文字是和谁往来

的。这一整理,牵连出旧党人士 39 人,最重要的突破口就是苏轼和王诜往

来密切。

王诜身份特殊,是宋神宗的妹夫,属于皇亲国戚,士大夫和皇亲国戚走动太

近的话,在任何朝代都是很招忌讳的事情。

而在苏轼和王诜之间,不但常常有诗文互赠,竟然还有财物往来,所以苏轼

问题的性质已经不仅仅是讽刺朝政那么简单了。

苏轼从王诜那里确实得了好处:当御史台准备派人拘捕苏轼的时候,王诜紧

急通知了苏辙,苏辙又紧急通知了苏轼,所以苏轼能在被捕的前一天做好充

足的准备。

这些铁一般的事实,不像文字作品那样存在解释余地。

第 89 页 共 196 页
给王诜和苏辙入罪,为的是把苏轼的罪行坐实,而御史台最想打掉的大人物,

应该就是旧党领袖司马光了。

偏偏司马光不是一个很活跃的人,下野之后在洛阳闭门著书,编修《资治通

鉴》,绝口不谈时事。

苏轼和司马光的文字往来也不密切,御史台查来查去,只查到一首苏轼寄给

司马光的《司马君实独乐园》。

君实是司马光的字,独乐园是司马光在洛阳的私家花园。从这首诗里找出讽

刺朝政的内容并不容易,我们先看全诗: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
花香袭杖履,竹色侵杯斝。
樽酒乐馀春,棋局消长夏。
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
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
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
才全德不形,所贵知我寡。
先生独何事,四海望陶冶。
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持此欲安归,造物不我舍。
名声逐吾辈,此病天所赭。
抚掌笑先生,年来效瘖哑。

这首诗的风格很像白居易,苏轼写诗是刻意学过白居易的。

诗里虽然用了些典故,但在古人看来还算朴素,全诗的涵义很好理解,无非

是赞美司马光,说他德高望重,就算整天闭门不出,也有很多贵客前来拜访。

他因为政见和朝廷不和,只能“独乐”,但天下人都眼巴巴盼着他,想让他出

来与民同乐。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小孩子,都知道他的大名,所以他就算想“独

乐”也注定做不到啊。

第 90 页 共 196 页
这首诗犯了一个很经典的忌讳。苏轼在供状里这样交代:“我在诗里说,天下

人都盼着司马光出来执政,这是在讽刺现任的执政者不称职。”

但是,诗是苏轼写的,能定司马光什么罪呢?很简单:司马光收到这样的诗,

应该上报朝廷,要求处分苏轼,但他竟然不声不响,形同包庇。其他收到苏

轼诗文的人,也有同样的罪过。

就这样,御史台把案情审理清楚了。按照流程,下一步是皇帝派人录问。

录问的结果是,苏轼“别无翻异”,也就是亲口承认供状属实,不喊冤,不上

诉。于是案卷交付大理寺,进入了量刑阶段。

乌台诗案不仅是苏轼人生的一桩大事,也是中国古代法治文明进程里的一桩

大事,所以我才会为它花费三讲的篇幅。

量刑涉及非常专业的法律问题,我们下一讲再谈。

相关阅读:《熊逸说宋词 | 词为什么会在宋代爆发?》

第 91 页 共 196 页
14 朝廷治了苏轼什么罪?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这一讲我们来给乌台诗案收尾。案情已清,该看量刑定罪了。

虽然乌台诗案在后世引起很多人为苏轼抱不平,但从历朝历代的诏狱和文字

狱来看,苏轼和其他涉案人员受到的惩处其实很轻。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不算重的惩处

御史台当然很想致苏轼于死地,但大理寺需要把苏轼的罪行对应到具体的法

律条文上,这是一件相当繁琐的技术性工作。

古代的司法精神不是“依法治国”,而是“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意味着所有人都在法律之下,比如英国有“王在法下”的法律传

统,国王也不能逾越法律,而“以法治国”意味着皇帝运用法律治理国家,所

有人在法律之下,但皇权在法律之上。

本质上看,“依法治国”的“法”是契约、合同,“以法治国”的“法”是员工行为

守则。

在“以法治国”的传统里,无论法典已经变得多厚,皇帝在任何时间的任何命

令都可以修订法典里边的任何条文。

所以作为法律领域的官员,仅仅熟读法典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

研究皇帝下达过的各种指令,遇到拿不准的地方,只能暂时悬置,等候皇帝

定夺。大理寺给苏轼定罪量刑,就是这样一种局面。

大理寺从苏轼的供状里总结出三条罪名,大体上说,一是与王诜有不正当的

第 92 页 共 196 页
钱物往来,二是受审期间不肯老实交代问题,三是诽谤朝政,三者都属于私

罪。

宋代定罪,首先区别公罪和私罪。比如一位法官,判错了案,错杀了人,属

于公罪,但如果是因为徇私枉法的缘故判错案,杀错人,就属于私罪。私罪

量刑更重。

罪名定好了,就有相应的量刑。这三条罪名里,有的要“杖八十”、“杖一百”,

通俗讲就是打八十大板和一百大板;还有的要“徒一年”、“徒二年”,也就是

一年期和两年期的徒刑,理论上要被关在一个地方做苦工,大约相当于劳改;

还有的大理寺不敢定夺,需要上报。

这样的量刑看上去很吓人,苏轼一个四十多岁的文人,不被打死也会被折磨

死。

但是,其实没那么严重:原因有三个:

一是宋代量刑不搞累加,如果犯人一共只有两项罪名,各判八十大板和一百

大板,那么并不会合计打一百八十大板,而是只罚最重的罪名,只打一百大

板;

二是杖刑和徒刑都可以用铜来抵罪,铜是硬通货;

三是官当制度,犯罪的官员可以拿自己的职称抵罪。

所以七折八扣下来,苏轼只要降职来抵消两年徒刑就可以了。

更好的消息是,因为宋仁宗皇后去世的缘故,朝廷照例举行大赦,苏轼连降

职都不必了。

御史台当然不能满意,他们辛辛苦苦从检举到拘捕再到审讯,忙了这样一场,

难道眼睁睁看着苏轼安然无恙地回去?

第 93 页 共 196 页
在御史台看来,就算遇上朝廷大赦也没关系,因为苏轼最重的罪行是十恶大

罪的第六项:辱骂皇帝,大不敬。

罪行只要犯了十恶,就算遇到大赦,也不被赦免,这就是所谓十恶不赦。

御史台有权反映这些意见,但定罪量刑的权力毕竟在大理寺和审刑院。难道

大理寺和审刑院的官员同情旧党吗?

当然不是,新法推行了这么多年,还能在权力中枢站稳脚跟的人,不可能是

旧党人士。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把大理寺和审刑院的官员都想成充满私心的坏蛋,他们

如果纯粹为了私利,应该怎么给苏轼定罪呢?

我相信只要他们足够聪明,就该知道文字狱的先例绝不能开,因为大家都是

文化人,都会写诗、写文章,任何文字都存在被曲解附会的可能。

如果遵循大理寺和审刑院的意见,苏轼虽然有罪,但因为朝廷大赦,他理应

获得释放,官复原职,铜也不必罚,板子也不必打。

被苏轼牵连出来的那些人,罪与罚既然因苏轼而起,也应该随着苏轼一起获

得赦免。当然,这不是最终判决,只能作为意见稿递交宋神宗过目。

宋神宗一朝是诏狱大兴的时代,这是王安石变法带来的副产品。

今天我们对历史复盘,可以看出其中的因果脉络,但是,借用苏轼的话说:“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总是被惯性和时势裹挟着,并且被

眼前的麻烦搞得应接不暇,很难跳出局外看问题。

宋神宗最头疼的,就是新法始终贯彻不力。越是头疼,狼狈的事情就越多,

对负面意见和风凉话就越是敏感。

就这样,宋神宗为乌台诗案给出了最终裁决,圣旨原文是:“苏轼依断,特责

第 94 页 共 196 页
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所谓“依断”,就是认可大理寺和审刑院的意见,但重要的是后面这个“特责”。

所谓“特责”,是皇帝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一种特权。

对苏轼加以特责,意味着宋神宗虽然认可大理寺和审刑院从法律层面的判决,

但自己觉得不能就这样轻饶了苏轼,必须贬他的官,扣他的钱,让他不好过。

“检校”表示临时,“水部员外郎”是职称意义上的“官”,“团练副使”理论上属

于差使,是负责地方军事的副职官员,但其实只是散官,什么事都管不到,

经常被用来安置贬官的人,“本州安置”表示不能离开黄州,和流放差不多。

被苏轼牵连的人也一并遭到特责,罪行最严重的王诜被“追两官、勒停”,也

就是职务停了,职称降了。

苏辙被降职,司马光等人被罚铜 20 到 30 斤不等,乌台诗案到此结束。

出狱之后

这个惩处确实不算重。大概是惩处真的太轻了,苏轼出狱那天显得格外高兴,

好像完全忘记了文字狱的事。

顾盼生辉,提笔就写了两首肯定还会招新党人士忌恨的诗,题目是《十二月

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韵二首》。

我们先看第一首:

百日归期恰及春,馀年乐事最关身。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首联:满是按捺不住的喜悦,入御史台狱到出狱,已经一百多天,再有两天

就是新年了。

第 95 页 共 196 页
颔联:在字面上看,是说才一出狱,就风有扑面,有鸟雀向着自己鸣叫,像

是在迎接自己似的。

其实这里暗含了两个典故:

第一个典故是,古代有所谓风角占卜,根据风势预测吉凶,冬至到丁巳日之

间,如果有南风从某个特定方位吹来,吹满三天,就预示着朝廷将会大赦天

下;

第二个典故是,魏尚做太守的时候,也经历过诏狱,某天有上万只鸟雀聚集

在牢房附近的棘树上鸣叫,魏尚就这个景象为自己占卜,知道自己一定会官

复原职,没多久,他果然被赦免了。

这两个典故用得非常巧妙,很有苏轼的风格,这是唐朝诗人比不了的。

颈联:平铺直叙,说自己有机会喝酒了,自由的感觉恍如梦幻,试着提笔写

诗,落笔有如神助。

其实这话讲得稍微有点亏心,因为苏轼在狱中也没停止写诗,写得也很出色,

比如写给苏辙的诗里有千古名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只是

诗的调性满是愁云惨雾,没有出狱之后这么轻快。

尾联:说这一场牢狱之灾既然过去了,那就让他过去吧,官场上的因果哪就

那么容易说清呢。

如果说这首诗写出了扬眉吐气的感觉,那么第二首的情绪还要更进一步,简

直有豪情壮志了: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首联:说自己这辈子被才华连累了,今后宁愿做个籍籍无名的人。

第 96 页 共 196 页
颔联:相当狠辣,先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做一次牢未尝不是好事,又把

新党人士比作被唐玄宗宠幸的斗鸡少年贾昌,说自己就算坐牢贬官,也绝对

不会追随斗鸡小儿。

颈联:描写自己贬官之后的处境,以陶渊明和维摩诘自比。

尾联:感慨苏辙曾为自己求情,结果也随着自己一道被贬。

这两首诗,喜气洋洋,毫无悔意。尤其是第二首,写出了既尖酸刻薄,又目

标明确的人身攻击,比乌台诗案里所有被审查的诗文还要露骨。

最要命的是,把新党人士比作斗鸡小儿,连带着也就等于把宋神宗比作那个

走向昏庸,即将被安史之乱赶下宝座的唐玄宗了。

一旦御史台和宋神宗搜出这两首诗,苏轼恐怕真要丧命了。

苏轼真的这样豪迈到底,和身家性命过不去吗?其实也不尽然。

在乌台诗案之后,有追随苏轼的学生讲过,苏轼每每写作诗文的时候,只要

用到典故,即便是很常见的典故,也必须让儿子和学生仔细核对一遍,生怕

出错。

苏轼从那个在科举考试的时候都无所谓地编造典故的才子,变成了一个束手

束脚、谨小慎微的人。

互动讨论

这样一个谨小慎微的苏轼,还能写出好诗文吗?从下一讲开始,我们就讲讲

苏轼在黄州写下的几个名篇。

听完这个单元,对于乌台诗案,你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

欢迎在留言区跟大家分享。如果有什么问题,也欢迎向我提问。

第 97 页 共 196 页
15 被贬后,神采飞扬的苏轼变了吗?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进入苏轼的黄州时期。

经历过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黄州,今天的湖北黄冈。

上一讲最后,我们说到,经过了乌台诗案,苏轼从那个在科举考试的时候都

无所谓地编造典故的才子,变成了一个寻常典故都要仔细查证的人。

一个文学天才的光华就要从此终结了吗?

这样的结论太早了,这可是苏轼。苏轼在黄州住了四年,这四年间,成就了

我们熟悉的那位潇洒飘逸、以苦为乐、文采飞扬的东坡居士。

东坡居士的由来

但是,这绝不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式的脱胎换骨的变化,甚至很难说他的内

在发生了什么明显的改变。

苏轼基本上还是当年那个苏轼,只是舞台变了,角色变了。常人适应不来这

样的变化,苏轼适应得却很快。

苏轼在黄州的处境被后人夸大了很多,认为他拖家带口、饥寒交迫,政治前

途看不到任何光明。

事实上,黄州并不是穷乡僻壤,甚至算得上一个比较富庶的地方。苏轼落脚

黄州,也并不真的被当成犯人看待,地方官经常摆酒设宴请他大吃大喝。

苏轼他毕竟是个传奇人物,天下第一才子,犯的罪也不是什么贪污腐败、卖

国求荣,只是文字狱而已,很容易赢得知识分子的同情。

最重要的是,在政治前途上,眼前也并不是一片黑暗。新法已经推行了很多

第 98 页 共 196 页
年,弊端人人都看得见,就连王安石都被迫下野了。

神宗皇帝就算再怎么刚愎自用,但毕竟不是傻子,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新党人

物成为大宋帝国的掘墓人吧。

旧党人士虽然各有各的落魄,但天下人越是痛恨新法,就越是渴望旧党人士

回归政坛。如此汹涌的民意,皇帝不会感受不到。

推想一下,如果站在宋神宗的立场来看世界,大概也会开始狐疑,不知道改

革的阵痛还会持续多久,到底是再坚持一下就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还是会

每况愈下,一发而不可收拾。

至少在苏轼心里,是绝不相信新法会成功的。他只要等下去,不怕等不到命

运的转机。

到黄州的第二年,有人帮着苏轼向当地政府申请到城东的一片荒地,大约几

十亩。苏轼开始自耕自种,补贴家用。

他把这片田称为东坡,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号:东坡居士。从此,中国文学史

上就出现了苏东坡这个光彩的形象。

“东坡”这个名字,不仅仅来自地理方位,还和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关。白居

易被贬到忠州的时候,写诗经常吟咏“东坡”。苏轼作为白居易的仰慕者,自

然熟悉这个典故。

苏轼后来回顾一生遭遇,认为自己和白居易有很多共同之处,最像的一点是

“安分寡求”,也就是安分守己,欲望不高。

苏轼这时候的人生态度,就像白居易名字的出处所蕴含的道理一样,处变如

常,听天由命。

今天我们总是把“听天由命”当成贬义词,其实它是儒家君子难能可贵的操守。

第 99 页 共 196 页
在儒家看来,君子的努力方向仅仅在于道德的提升,这是自己可以把握的,

至于人生的沉浮,那都是命。

如果受了挫折,想要绝地反击,从穷困潦倒变成升官发财,这是小人才会有

的心思,为君子所不齿。

今天我们之所以不再奉行这样的价值观了,是因为社会变得平民化了,平民

伦理取代了贵族伦理。

在平民伦理里边,一个人如果遭受了苏轼这样的挫折,最受推崇的精神是百

折不挠、忍辱负重,打一场翻身仗。

其实在苏轼的时代,社会就已经平民化了,传统的儒家伦理很难被人坚持到

底。所以,即便只是部分地坚持,也会显得难能可贵。

但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任何时代,只有那些对人有实际利益的价

值观才能行之久远,听天由命能有什么好处呢?

其实,在最传统的儒家思想里,听天由命真有很大的好处。理解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从白居易的名字入手。

白居易的名字出自《礼记·中庸》的一句话:“君子居易以俟命。”

这句话还有很丰富的上下文,堪称儒家君子最为推崇的人生准则。其中最核

心的几句话是这样的:

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

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君子在什么处境就做什么事,富贵了就做富贵的人该做的事,贫贱了就做贫贱的
人该做的事,生活在野蛮人的地盘就做野蛮人该做的事,落难了就做落难之人该
做的事,任何处境都能泰然自若。
儒家推崇的圣人大舜就是一个典范。

第 100 页 共 196 页
他在做底层老百姓的时候,看上去就像做了一辈子的老百姓,等到当了天子,

看上去又好像已经做了一辈子的天子,以前从来没做过老百姓似的。

人生的大起大落在他的情感上激不起任何涟漪。这样的修养,实在太违背人

之常情了。

正常情况下,如果穷人乍富,难免会露出暴发户的讨厌嘴脸,如果富人破产,

难免会怨天尤人,忍不了苦日子。

所以大舜才能成为传说中的标杆,白居易才能成为现实中的标杆,苏轼又能

成为超越了白居易的新的标杆。

在他们身上,无论境遇是好是坏,该做的不是想办法改善境遇,而是永远都

要返回内心,不断提升道德修养。

这样做实在有天大的好处——《礼记·中庸》借大舜的人生告诉了我们一句至

理名言:“大德者必受命。”

也就是说,有极高道德修养的人一定会受到上天的眷顾,让他获得大位,统

治天下。

这就意味着,道德有多高,政治地位就有多高,所以天子不但是最高统治者,

同时也是天下万民共同效法的道德标兵。

在儒家传统里,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尊重,背后是有这层道理在的。而皇后

作为天子的配偶,之所以“母仪天下”,也是因为这层道理。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西方世界的封建时代,就会发现在他们的国王身上往往缺

少这层道德色彩,所以只有权力尊严而没有道德尊严。这种差异,影响深远。

但是,《中庸》的这个道理很容易被现实打脸。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孔子,他

是公认的具备大德的人,却从来没能成为统治者。怎么化解这个矛盾,让后

第 101 页 共 196 页
世的儒家学者门费尽了心思。

我们只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至少可以做出这样一个推论,那就是《中庸》

不是写给天下人看的,而是写给统治者看的。

我们读古书,首先要留意的一个重点,就是看清楚作者心中的目标读者是什

么人,这才容易理清作者的思路。

但古人读圣贤书,很难像我们今天这么理性,所以我们会看到,儒家知识分

子的人生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圣贤书的信仰深度。

如果要全心相信,知行合一,那就是王阳明路线;如果读书只是为了考试做

官,说一套做一套,那就是功利主义者的常态;

也有不少人半信半疑——北宋就是一个怀疑主义盛行的时代,苏轼对待圣贤

书就是这种态度,儒家经典里边那些早已经变得不合时宜的大道理,在他这

里,原本的功利意义转化为审美意义。

他很清楚“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的道德修养并不能真的让他成

为统治者,但他依然愿意坚守这样的道德修养,过一种有道德美感的生活。

你也许不认同他的选择,但绝对不能说他迂腐。

黄州生活的美感

也正是因为苏轼把大起大落的人生活出了美感,所以才成为了标杆,让人欣

赏、仰慕、效法。

但是,苏轼真正的标杆意义要到后来被贬到海南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为黄

州的生活还远远算不上绝境。

乍看上去,苏轼在黄州连俸禄都拿不到了,一把年纪突然要放下毛笔,扛起

第 102 页 共 196 页
锄头,这难道还不算绝境吗?

确实不算,因为苏轼其实不至于活得这么窘迫,哪怕卖字卖画都能有不错的

收入。

他的窘迫,是犯罪官员必须摆出来的一种姿态。否则的话,让皇帝知道他还

在好吃好喝、逍遥自在,皇帝该气成什么样呢?

这种事情,历史上不乏经验教训,最著名的就是司马迁的外孙杨恽。他被罢

官之后,用心经营产业,发家致富,日子过得相当潇洒。

他的好友孙会宗替他担心,写信劝他低调,最好闭门思过,博取同情,但他

毫不领情,在回信里夹枪带棒地为自己辩解。后来发生日食,杨恽被推出来顶

罪,抄家的时候搜出了这封信。
皇帝看到之后龙颜大怒,以大逆不道的罪名把杨恽判了腰斩。杨恽这封信文

采很好,所以被收进了《古文观止》,题目是《杨恽报孙会宗书》,爱好古

文的同学应该都不陌生。

苏轼在黄州并没断了和亲朋好友的书信往来,但他潇洒得恰如其分,不犯忌

讳。

黄州时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高峰,接下来我们就该欣赏他的几篇最出名的文

字了。

下一讲我们先说《赤壁赋》。

互动讨论

你是怎么理解经历坎坷跟文学创作的关系的?

欢迎在留言区跟大家分享。

第 103 页 共 196 页
16《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你好,欢迎回到《熊逸说苏轼》。
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文学创作,最著名的就是所谓“三咏赤壁”,分别是两篇文

章:《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赋》一直被当作苏轼的代表作,很多人认为只是苏轼生命态度旷达的

明证,就像文章里写的,寄情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就能对抗生命的短

暂,消解自我处境的困顿。

但在我看来,苏轼未必真的这么想,《赤壁赋》也许只是更高明的心灵鸡汤。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一起回到苏轼游览黄州赤壁的那个夜晚。

出黄州城向西,走到长江边,有一处凸出江岸的石滩,就是黄州赤壁。

这里原名赤鼻矶,顾名思义,地形看上去就像是探进长江的一只大鼻子,当

地人把“鼻”读成“壁”,于是以讹传讹,很多人就把这里当成了赤壁之战的那

个赤壁。

苏轼当然不会搞错,但以他的性格,自然愿意将错就错,把这里想像成赤壁

之战的旧址,大发思古之幽情。

《赤壁赋》

元丰五年(1082 年)七月,苏轼和几个朋友在赤壁泛舟,足足玩了一个通

宵。《赤壁赋》的内容,就是对这场夜生活的文学记录。

赋这种文体,从先秦以来历经演变,到了宋代,开始向散文的方向发展,但

又保持着一些诗歌的韵律感,称为文赋,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散文诗。

第 104 页 共 196 页
苏轼的《赤壁赋》,代表着宋代文赋的最高成就。

《赤壁赋》的一开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是记叙文的标准模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时间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地点是“赤壁之下”,人物是“苏子与客”。

“壬戌之秋”是元丰五年的秋天,“七月既望”是农历七月十六,正是圆月当空

的日子。

“苏子”是这句话里的一个难点:“子”是尊称,“苏子”相当于“苏先生”,但苏

轼写文章,为什么要对自己用尊称呢?

答案是:这是古文的一个传统,作者把自己从文章当中抽离出来,用第三人

称的口吻写作,看上去更有客观色彩,有些用第一人称不太好意思讲的话换

成第三人称也就好意思讲了。这是古人的话术,比起今天的话术已经很不值

一提了。

文章接下来描写环境,只用了八个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天气既然这

么好,那就好好玩吧。

他们的玩法是:“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先是劝酒,这是必要的,这项传统一直保留到今天,劝酒之外的娱乐项目是

吟诵和明月有关的古代诗歌。对这句话如果不求甚解,那么理解到这一层就

可以了。

但如果求一下甚解的话,首先要明白它在修辞上属于“互文”,所谓“诵明月

之诗,歌窈窕之章”,并不是对“明月之诗”用诵,对“窈窕之章”用歌,而是

对“明月之诗”和“窈窕之章”同样来诵,同样来歌。

第 105 页 共 196 页
其次要明白的是,“歌”在古代不一定就是“唱歌”,用诗朗诵的方式摇头晃脑

地吟诵也可以叫“歌”。“诵”和“歌”在这里是同一个意思。

为什么要吟诵和明月有关的诗呢,因为这一天是“七月既望”,月色正好。

马上天就黑了,月亮就出来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月光洒在江面,就像茫茫的露水,天光和水光交融,人就要陶醉了。

所以读者也要用陶醉的心态去读,否则的话,一旦较了真,就会发现东边未

必真的看得见山,月亮更不可能在七月份运行在斗宿和牛宿的天区。

苏轼还是没能彻底改掉信马由缰的写作风格。

文章写到这里,其实都是套路。

“月出”和“东山”是固定搭配,用“白露”代指月光是惯用的修辞,“斗牛之间”

有一个剑气冲天的典故,所以月亮“徘徊于斗牛之间”要比徘徊于其他星宿之

间来得浪漫。

接下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显然已经陶醉得忘乎所以了。

“一苇”形容船只的小,“万顷”形容江面的大,这个无穷小和无穷大的对比,

既是写实,也点出了全文的主题。

苏轼和朋友们在船上一边喝酒,一边唱歌,扣着船舷来打拍子,还有人吹起

了洞箫,为歌声配乐。

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四个短句后来一个都

没浪费,变成了四个成语。

第 106 页 共 196 页
箫声过于哀怨了,败坏了兴致,苏轼于是正襟危坐起来,问那个吹箫的朋友

说:“你怎么了,这么难过?”

朋友回答了很长、很美的一番话,大意是说,刚刚想到了曹操——当初曹操

也像我们现在一样,泛舟在月色下的长江,横槊赋诗,不可一世,但是,他

就算活成这样,还不是早就死得没影了?

再看看咱们,活得像野人一样,完全是曹操的反面,但那又怎么样?我们还

未必能比曹操活得长呢。

人生不管怎么活,都是怎么短暂,不能像长江和明月那样永恒,这实在太可

悲了。

这番话的重点只有两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再提炼总结一下的话,只有两个字:怕死。

为什么《赤壁赋》可以流传千古,除了文章漂亮之外,还因为它的主题很有

普世性:人人都怕死,苏轼要从哲学高度消除人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恐惧。

但我们知道,如果怕死能够从哲学高度上被解决掉的话,那就意味着所谓怕

死,只是因为想不开,一旦想开了,某个窗户纸被捅破了,人马上就不怕死

了。

这当然不可能,但人们永远需要这样的哲学,因为被短暂地麻醉一下毕竟也

是好的。

今天我们知道,真正消解死亡恐惧的有效办法,是找一个比生死更加执念的

目标,最常见的就是子女和宗教。

苏轼还想不到这一层,所以才会从哲学入手。

第 107 页 共 196 页
苏东坡与庄子

苏轼手边就有现成的哲学资源:《庄子》。

虽然站在儒家立场,苏轼一向都看不上道家哲学,甚至还把道家哲学当成异

端邪说,但是,在儒家的理论资源里,只能从政治学和伦理学上解决怕死的

问题,所有答案都禁不起追问。

只有哲学上的答案,或者说只有当一种理论有了形而上学的基础,才可以成

为终极解决方案。所谓形而上学基础,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那个“底”。

苏轼给出的“底”,来自庄子哲学里的相对主义:你不是羡慕长江和明月寿命

长,哀叹人类寿命短吗?你错了,长和短都是相对的。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江水昼夜奔流,每一刻都在发生变化,但长江万古长存,江水从来不会枯竭;

月亮每天都有圆缺变化,但从长时段来看,月亮从来就没有变过。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

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宇宙每一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万

物和你我都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我们没必要羡慕长江和明月。

道理讲到这个程度,其实完全不能自圆其说,但这不怪苏轼没水平,而是对

于他和他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只是常识,所以点到

为止就足够了,后面的分析推理完全可以脑补。
脑补的内容,可以用《庄子》的一句话概括:“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

接下来,苏轼把问题向前推进了一步:人为什么渴望长生呢?

第 108 页 共 196 页
苏轼给出的答案是:这都要怪人有太强的占有欲,想要的东西无穷无尽,所

以总也舍不得死。所以,要想不怕死,首先要从理论上破解掉占有欲之所以

成立的根据。

于是苏轼讲:“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意思其实就是俗话说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命运早已经安

排好了一切。

那么问题是:穷人就算信命,日子也不会好过,因为匮乏感实在太强了。怎

么才能让穷人免除匮乏感呢?

苏轼的哲学方案来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


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意思是说,清风明月是造物主给人的最丰厚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

以,只要懂得欣赏,那么再穷的人也会免于匮乏,可以在清风明月当中逍遥

自在,就像此时此地,苏轼和他的朋友们那样。

这一番话让吹箫的朋友转忧为喜,“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

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这是真正的好文学,能够用漂亮的文字把一个荒唐透顶的道理包装得让人陶

醉,让自己也陶醉。如果你一定要问苏轼真是这样想的吗?

我的回答是:这只是他在短暂的自我放飞时刻的自欺欺人罢了,以他的学养、

见识和理性思辨能力,怎么可能相信这样的心灵鸡汤呢?

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以为一篇作品,即便是一篇代表

作,就真的可以代表作者的观点。

从《赤壁赋》我们可以领略苏轼的旷达,但苏轼之所以旷达,道理并不在《赤

第 109 页 共 196 页
壁赋》里,而是在一篇不太出名的《宝绘堂记》里,后面我会谈到。

辩论题

你是怎么理解心灵鸡汤的?它对人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欢迎在留

言区分享你的观点。

下一讲,我们接着读《后赤壁赋》。

相关阅读:《熊逸书院 | 梦蝶和物化:我们自身和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吗》
附录:《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
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
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
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
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

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

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

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第 110 页 共 196 页
17《后赤壁赋》为什么评价更高?

你好,欢迎回到《熊逸说苏轼》。

在《赤壁赋》的整整三个月之后,又一个月色撩人的夜晚,苏轼又和朋友泛

舟长江,饮酒作乐去了。苏轼为此写下《后赤壁赋》,和上一篇《赤壁赋》

联成双璧。

在普通人了解的苏轼文章里,《赤壁赋》比《后赤壁赋》更出名,但在古人

的文章评价体系里,《后赤壁赋》的文学成就,却要高过前一篇。那么它究

竟高明在哪里呢?

《后赤壁赋》

《赤壁赋》夹叙夹议,本质上是一篇议论文,用华丽的文采包装荒唐的哲理;

《后赤壁赋》是一篇标准的记叙文,只叙事,不发议论。

所以乍看上去,《后赤壁赋》显得有些寡淡乏味,毕竟全部的事情经过无非

就是几个穷文人泛舟饮酒,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峰回路转。

但是,在古人的评价体系里,寡淡乏味也许才有所谓“真味”,这就是《老子》

那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理。

用平铺直叙来“蕴含”哲理一定比用对话体直接讲述哲理来得高明,这就是《后

赤壁赋》高于《赤壁赋》的地方。

这样的写法,哲理隐现在若有若无之间,在可以解读和无法解读之间,最直

接也最低级的好处就是让人挑不出毛病——即便《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讲的是同样的道理,但我们只能说前者荒唐,却没法说后者荒唐。

第 111 页 共 196 页
后者到底荒唐与否,只取决于读者的悟性,作者不担任何责任。

所以读《后赤壁赋》,读者最需要具备的禀赋就是“妙悟”的能力,所以在后

世的文学派系里,注重妙悟的性灵派会把《后赤壁赋》摆在比《赤壁赋》更

高的位置,所以对禅宗的着迷的人也会给《后赤壁赋》更高的评价。

对于我们来说,理解这两篇文章之间的区别,正是理解古代评价体系的一大

关键。

《后赤壁赋》的开篇,依然是记叙文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十月十六日,苏轼从雪堂回临皋,两个朋友和他同行,一起经过黄泥坂。雪

堂和临皋都是苏轼的住处。

苏轼才到黄州的时候,寄住在定慧院,然后全家搬到临皋亭。所谓亭,并不

是亭台楼阁的亭,而是官方驿站,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招待所。

宋代官员走水路经过黄州,通常都会住在长江岸边的临皋亭里,所以苏轼并

不寂寞。

苏轼在东坡种田的时候,在田间盖了几间房子,取名雪堂。既然经常要去东

坡种田,所以临皋亭和雪堂就是苏轼的两点一线。

黄泥坂是一个土坡,位于临皋亭和雪堂之间,是苏轼“上下班”的必经之地。

这一天大约是干完了农活,天快黑了,苏轼和两个朋友看到“霜露既降,木叶

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所以准备潇洒一下,但是,既没有酒,也没有

下酒的小菜,这可怎么办呢?

一个朋友说:“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已经从江

里网到了鱼,不缺下酒菜,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找酒。苏轼一行人回到临皋亭,找

第 112 页 共 196 页
女人想办法。
苏轼的妻子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酒也有了,还给

我们留下了“不时之需”这个成语。

于是,苏轼和两个朋友带着鱼和酒,又跑到赤壁之下快活去了。这个时候,“江

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几句话又给我们贡献出“水落

石出”这个成语。

接下来,“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总能从熟悉当中看出陌生,

这是高超的审美能力。

明明距离上次《赤壁赋》的情景只过了短短三个月,但是故地重游,江不再

是当初的江,山也不再是当初的山,一切都是全新的。

这自然会让我们想到《赤壁赋》里边的名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

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马上我们就会产生新的理解:如果把普通人换到苏轼的处境,困守黄州一隅

之地,每天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景物,要不了多久就会感到乏味。

但苏轼偏偏能从相同之中看到丰富的变化,所谓同样的景物,在他的眼里,

每天都有变化,每天都很新奇,所以日子一点都不乏味。

乏味还是新奇,显然不取决于环境,只取决于人心。这种心态的极端形式,

就是哈姆雷特的那句经典台词:“即便把我关在一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

做一个拥有无限领土的君王。”

这真是难能可贵的心态啊。新奇感诱惑着苏轼“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

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专挑险峻的地方攀登,把两个朋友远

远抛在了后边,一个人“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用力

第 113 页 共 196 页
喊出声,听声音在山谷中回响,应和着风声和水声。

这个时候,“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

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忽然间悲从中来,这才对险峻的环境产生了恐惧,连忙回到船上,但内心的

震荡久久不能消失,听任小船在江水中漂流,漂到哪里就停到哪里。

如果你熟悉《庄子》,应该马上就能想到,“不系之舟”是道家哲学的一个经

典意象。

多年之后,苏轼回顾平生,说自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自题

金山画像》)。

“不系之舟”随波逐流,完全不由自主,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自己真正能够

把握的,也许只是命运里边很小的一个份额。

我们从纯文学的角度来看,“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和“心

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哪一个更高明呢?

显然是前者,因为它只是写实,既不抒情,也不发议论,但写实写出来的情

境可以被看成一个意象,于是,从意象出发,该抒的情其实已经抒了,该发

的议论其实也已经发了。

这样的文字,正是古代文论最推崇的“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所谓“不着一

字”并不是说什么字都没有写,而是说并没有在客观写实之外附加任何主观的

文字。

所以,当你理解了《后赤壁赋》这样的妙处,就能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

第 114 页 共 196 页
疑真疑幻的想象空间

苏轼就这样乘着小船顺水漂流,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半夜,四野一片寂静。

就在这个时候,“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

予舟而西也”,有一只鹤从头顶飞过,在一声长鸣中掠过了小船。

在这一句里,重点是“玄裳缟衣”,字面意思是黑色的下衣和白色的上衣,显

然是在形容这只鹤的模样:身上全是雪白的羽毛,尾巴的部分是黑色的羽毛。

貌似只是很平常的比喻,但苏轼接下来讲:后来朋友走了,我也回家睡了,

睡梦中看见一名道士,披着羽衣,在临皋亭下和我打招呼。

道士不肯自报姓名,我忽然明白了,对他说道:“昨晚飞过我头顶的原来就是

你啊!”道士一笑,还是不说话,而我忽然惊醒,开门张望,却看不到他的踪

迹。

《后赤壁赋》到此结束,留下一个亦真亦幻的想象空间。道士的出现,使“玄

裳缟衣”从比喻变成了写实,仙鹤的羽毛幻化成道士的羽衣。

所有这些描写,依然只是写实,但是,就像“不系之舟”一样,依然可以呈现

出丰富的引申义,因为鹤鸣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文学语码。

鹤鸣作为文学语码,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一开头就是“鹤鸣于九皋,声

闻于野”,说鹤在野外鸣叫,声音传得很远,比喻贤人虽然隐居,但声名远播。

这首诗的最后,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成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鹤所比喻

的隐士就是它山之石,国君应该把他请出来做官,因为他很有能力,“可以攻

玉”,能做大事。

《鹤鸣》这首诗在传统的诗歌分类上属于“招隐诗”,顾名思义,是劝谏统治

者招揽那些隐居的贤人。

第 115 页 共 196 页
当你读出了这个语码,就会知道在隐喻的意义上,“戛然长鸣”的那只鹤其实

正是苏轼本人,他正是“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渴望着能被朝廷起用。

但苏轼真的说出了这层意思吗?如果你这样去问苏轼,他一定会回答说:“哪

有嘛,《后赤壁赋》的所有内容都只是写实罢了。我真的见到了那只鹤,也

真的梦到了那名道士。”

在我看来,这正是《后赤壁赋》的高明之处。

互动讨论

你更喜欢《赤壁赋》还是《后赤壁赋》,能不能说说你的理由?期待在留言

区看到你的见解。

下一讲,我们谈谈“赤壁三咏”中的那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

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

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
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
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
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

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第 116 页 共 196 页
18 豪放词的标杆是怎么产生的?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这一讲我们谈谈“赤壁三咏”当中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你对这首词应该不陌生,但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一个很蹊跷的地方。

词牌叫《念奴娇》,顾名思义的话,应该是娇声嗲气的才对。但读第一句“大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就可以感觉出来,它的慷慨苍凉,跟词

牌非常不搭。

的确,正是苏轼,把宋词从花前月下、浅斟低唱引向了苍茫寥廓、壮怀激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

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

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的来历

为什么慷慨苍凉的赤壁怀古,会顶着《念奴娇》这么一个娇滴滴的帽子呢?

考察词牌的来历,所谓念奴,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一名最当红的女歌手。

元稹的《连昌宫词》描写过唐玄宗在寒食节里派高力士传唤念奴献艺,“力士

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显然念

奴的生活作风相当开放,是在偷情现场被高力士找到的。

第 117 页 共 196 页
找到之后还得三催四请,甚至专门为她破例,在寒食节这个禁火的日子里燃

起火把为她开道。此时的念奴,“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精神

还不曾恢复,眼角眉梢尽是娇柔,把乱掉的头发简单梳理一下,整装出发。

大约到了唐朝末年,《念奴娇》的词牌就已经成型了,词牌的名字显然取自

念奴那个“春娇满眼睡红绡”的娇态。

那时候文人为《念奴娇》的词牌填词,词句大多是“相思能几何时,料归期不

到,清和时候”这种调性,完全没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的豪情。

显然,在苏轼手里,内容和词牌已经彻底脱节了。我在《宋词 10 讲》里重

点谈过这个现象,它意味着词向着诗的方向发生了转型。

宋词里的豪放派正是这样来的,苏轼也正是豪放派的奠基人。苏轼从《江城

子·密州出猎》开始,为填词指出了豪放一途,而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可

以说为豪放词设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如果你已经学过了《熊逸宋词 10 讲》,应该想到“赤壁怀古”这个标题有着

非同寻常的意义:词的内容原本是高度同质化的,只有词牌,没有标题,随

着内容的拓宽,词才开始像诗一样有了自己的题目。

从此以后,词牌仅仅意味着词的格式,至于在这个格式里边到底填充怎样的

内容,作者完全可以自由发挥。

怀古的内容原本属于诗的领域,但苏轼就是这样无拘无束,把词当诗来写。

这首词特别能够见出苏轼在搞文学创作时候的无拘无束,哪怕只看遣词造句,

也能发现重复的字接连出现,比如“大江东去”,“江山如画”,“ 一樽还酹江

月”,一个“江”字竟然出现了三次,这本是写诗填词很忌讳的事情。

第 118 页 共 196 页
但也有容易被我们误会的重复,那就是“雄姿英发”和“发”和“早生华发”的

“发”,它们原本是两个不同的字,只是在简体字里才变成了同样的写法。我

们读古书,还是尽量不要读简体字的版本。

苏轼这首词的内容,乍看上去和《赤壁赋》很像。劈头一句“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以江水的永恒不变反衬人间的瞬息万变,而在人间的瞬

息万变里,英雄豪杰留下的名声却又能和江水一样永恒。在赤壁建功立业,

名垂千古的英雄,最著名的自然非周瑜莫属。

当然,黄州赤壁并不是发生赤壁之战的那个赤壁,但既然地名相同,倒也不

妨以假乱真:“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用“人道是”三个字,

巧妙地免去了考据上的麻烦。眼前的风景,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捲起千

堆雪”,最容易激发人的豪情,让人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多少豪杰”当中最容易想到周瑜。“遥想公瑾当年”,这个“当年”不是“当

初”,而是“正当年”的意思。周瑜不但少年得志,还娶到了著名的美女小乔。

随即“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轻松打赢了赤壁之战,事业、家

庭双丰收,人生再不会有比这更辉煌的成就了。

“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樯是桅杆,橹是船桨,樯橹代指战舰。“灰飞烟灭”

在今天看来只是一个很平常的词,但宋朝人会觉得新奇,因为它并不是传统

的儒家词汇,而是从佛教的《圆觉经》里边来的。苏轼读书多,新词总能信

手拈来。

苏轼接连骗了我们两次

但是,也正因为我们知道苏轼读书多,所以稍不小心就会受他的骗。让我们

第 119 页 共 196 页
回顾一下这两句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么,历史当真如此吗?

并没有。在这两句词里,苏轼接连骗了我们两次。

首先,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周瑜和小乔已经成婚十年,是一对老夫老妻了;

其次,所谓“羽扇纶巾”,是诸葛亮的扮相,并不是周瑜的扮相。周瑜作为全

军统帅,踏踏实实地穿着军装指挥作战,并不装什么文人名士的派头。

苏轼又一次信马由缰,写自己心中的周瑜,“想当然耳”。这样一位周瑜,年

纪轻轻,新婚燕尔,志得意满,哪怕是指挥一场足以决定国运的战役,也是

一副从容不迫的名士派头,轻轻松松就击败了强敌。

周瑜的胜利当然来得半点都不轻松,但苏轼偏要把它想得很轻松,反衬出来

的是:自己明明也有满腹才华,为什么建功立业就格外的难,都一大把年纪

了,却不进反退,被贬到黄州,无所事事,只能“故国神游”,想像古人的风

采。

“故国神游”是倒装句,顺过来就是“神游故国”。“故国”的“国”和“国家”没

关系,指的是赤壁之战的遗址。古人对“国”的用法比今天宽泛很多,我们今

天民族国家意义上的“国”成型才不过一百多年。

“多情应笑我”也是倒装句,顺过来就是“应笑我多情”。倒装是诗词语言里相

当常见的修辞,为什么会这样,一是为了照顾格律,二是为了和日常语言拉

开距离,形成审美距离。

苏轼在一番神游之后生出感慨说:一定是因为自己太容易触景生情,所以才

早早地生出了白发吧?最后只有叹息“人间如梦”,洒一樽酒,完成了一个简

单的祭奠。

第 120 页 共 196 页
“人间如梦”呼应着“故国神游”,在神游结束之后,发觉自己跟着周瑜的一生

慷慨激昂了好半天,不过是做了一场梦,转而想到,自己的一生又何尝不像

一场梦呢,于是“一樽还酹江月”。

“酹”的本义是一种祭奠仪式,把酒洒在地上,那么问题来了:苏轼的祭奠对

象是什么呢?是周瑜吗?是如梦的人生吗?是既瞬息万变又永恒不变的长江

和明月吗?我们不得而知。

这样的结尾,就像“无语立斜阳”之类的结尾一样,百感茫茫却无从说起。

这首词貌似很像《赤壁赋》,以短暂的人生和永恒的江月相对照,但结论,

或者说情绪,却完全不像《赤壁赋》那样旷达。人毕竟是要追求成就感和社

会认同的,所谓旷达,往往只是失意时候的自我麻醉。

麻醉剂的作用很快就会消散,浓烈的感情很快又会郁积起来,这是天性使然,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否则的话,貌似旷达的苏轼也不会“早生华发”了。

苏轼很清楚自己这样的“多情”并不应该,因为多情就会生出执念,只有薄情

才能旷达。但又能怎么办呢,就算人间真的如梦,但多情带来的执念总是不

由自主。

所以,我们理解这首词,粗读的时候虽然很容易被“大江东去”这样的豪情迷

惑,但只有在细读之下才能体会到,“多情”才是全篇唯一的关键词。

苏轼在黄州熬了四年,终于等来了宋神宗的指示,要把他迁到汝州。汝州离

京城已经不太远了,苏轼的命运要发生转机了吗?

下一讲,我们进入北宋政治的一个新时代,元祐时期,北宋党争也进入了一

个新阶段。

第 121 页 共 196 页
19 苏轼跟王安石为什么能和解?

你好,欢迎回到《熊逸说苏轼》。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要进入北宋政治的一个新时代了,醉心变法的宋神宗去

世,他的儿子哲宗继位,开启了元祐年号。

苏轼跟王安石的一次会面

不过,这一讲我们先说说神宗去世前,苏轼跟王安石的一次会面。

元丰七年(1084 年),宋神宗下达指示,把苏轼迁到汝州。

汝州就是今天的河南临汝,离京城已经不太远了。宋代贬官,贬得离京城越

远,表示处罚越重,翻身越难,所以,从黄州迁到汝州,是一个鲜明的信号,

表示宋神宗有意对苏轼重新起用。

这就意味着,新法在推行了这么多年之后,实在弊病丛生,即便是魄力无双

的宋神宗也终于吃不消了。

这去汝州的路上,苏轼主动拜会了王安石。你可能想不到,这两个老对手,见了
面不但不尴尬,而且相谈甚欢。
苏轼走水路,一路之上寻幽览胜,途经金陵的时候,特地拜会了闲居在家的

王安石。这是一次著名的会面,总是让人津津乐道。

最为脍炙人口的记载出自南宋朱弁的《曲洧旧闻》,说苏轼乘船在金陵登岸

的时候,王安石穿着便服,乘着毛驴,亲往迎接。

苏轼没有戴冠就出来相见,这其实有点失礼。苏轼打招呼说:“我斗胆穿便服

拜见大丞相。”

第 122 页 共 196 页
王安石笑着,援引阮籍的名言答道:“礼难道是为了我们这样的人而设的吗?”

苏轼说:“我知道您的门下用不着我。”

王安石语塞,赶紧转换话题,邀请苏轼同游蒋山。

当然了,这段故事之所以最脍炙人口,因为它特别符合人们的想像。两位顶

尖高手表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针锋相对,每句话都有弦外之音,都是专挑

对方死穴的狠辣招数。

在山上的寺院里喝茶的时候,王安石指着几案上的一块砚台说:“我们不妨以

此为题,集一下古人的诗句。”

苏轼马上回答:“那我就先说第一句了:巧匠斫山骨。”

王安石沉吟了半天,竟然续不出来,只好再次转换话题说:“这事不急,我们

还是先去游山玩水吧。”

有随行的人私下议论说:“王安石平时很喜欢拿集句来难为别人,没人是他的

对手,没想到今天被苏轼难住了。”

故事里的每个细节都很真实:王安石赋闲之后确实经常骑驴,也确实不修边

幅,集句也确实是被王安石发扬光大的——这一点我在《熊逸书院》里重点

讲过。

王安石虽然在政治上落败了,再无还手之力了,但只要有机会,就总想压对

手一头,无奈对手就是比他厉害,让他的每一次挑战都变成自讨没趣。

在读者心里,这不仅仅意味着苏轼的才学高于王安石,更重要的是,这分明

是邪不压正的体现。

但是,在苏轼自己的诗里,我却看到了英雄相惜的感觉。

第 123 页 共 196 页
苏轼有一组《次荆公韵四绝》,次韵来和王安石的四首绝句,最常被人引述

的是第三首: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

觉十年迟。

苏轼眼里的王安石已经是一个骑驴走过野径的落魄老人了,不由让人想起他

当年叱咤风云的时候。

王安石劝说苏轼在金陵买房安家,不要再奔波仕途了,苏轼觉得早在十年前

——严格来说是九年前——王安石二度罢相,闲居金陵的时候,自己就该搬

家过来和他做邻居了。

冰释前嫌

在苏轼这一组《次荆公韵四绝》里边,之所以第三首最常被人引用,是因为

这首诗涵义最直白,态度最鲜明,另外三首很难看懂。但也正是那三首不易

懂的诗,不但更能体现苏轼的诗歌技艺,而且更能让我们看懂苏轼和王安石

这一次是如何冰释前嫌的。

先看第一首:

青李扶疏禽自来,清真逸少手亲栽。 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

黄也斗开。

乍看上去只是写景,整首诗的遣词造句都化用王羲之的《求青李来禽帖》。

第二句里,“逸少”是王羲之的字,“清真”是“真实自然”的意思,这个词要到

明清以后才和穆斯林发生关系。苏轼把王安石比作王羲之,说王安石亲手栽

了很多花,五颜六色的花儿争奇斗艳。

第 124 页 共 196 页
再看第二首:

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

南花自开。

诗的前两句貌似写实,说王安石整治花园,砍掉竹子要种桤木,后两句在发

议论,语言很朴素,不必解释,但这议论到底和前边的写实有什么关系,很

难看得出来。

其实全诗的重点就在第二句里,我们必须知道“小诗端为觅桤栽”的桤木是个

什么东西。

这就要到唐诗里去找出处:杜甫有一首《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说自

己想在草堂西边种树,拜托一位姓何的朋友帮自己去找桤木的树苗。

为什么非要种桤木呢?因为“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听说桤木

长得飞快,三年就能成材。

看出了这层意思,你应该马上就能想到苏轼触发乌台诗案的那一句“知其愚不

适时,难以追陪新进”,桤木在这里所隐喻的,正是借着新法而飞黄腾达的那

些新进小人。

而那些新进小人,都是由王安石一手栽培起来的,只是王安石自己最终也被

新进小人们害得不浅。

苏轼这一组诗,题目既然是《次荆公韵四绝》,显然是针对王安石已有的诗

歌而作的。检索王安石的原作,分别是《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醾架盛开》

两首七言绝句和一首同样题目的五言绝句。简洁起见,我们只看第一首:

午阴宽占一方苔,映水前年坐看栽。 红蕊似嫌尘染污,青条飞

上别枝开。

第 125 页 共 196 页
理解的难点在第二句,因为有两个很平常的词涵义却和今天不同:“前年”的

意思是“前一年”,也就是“去年”,“坐”的意思是“刚刚”、“恰恰”。

王安石在池塘旁边赏花,看到有金沙花枝条蔓延,开到了酴醾花的花架上,

想到这两种花儿都是自己去年刚刚种下的,现在就已经开得这么好了。而且,

红色的金沙花好像生怕被尘土弄脏似的,把枝条高高地攀到酴醾花的花架上

了。

显然,话里有话。重点有三个:第一,花是自己不久前才种下的,亲手栽培

的;第二,这些花儿的成长速度太快了;第三,花从土壤里边长出来,开花

之后却嫌泥土太脏,拼命想要摆脱关系,另攀高枝。

这些弦外之音,苏轼完全听得出来,所以苏轼那几首和诗也在旁敲侧击地围

绕着这些意思来写。

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琢磨“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就会发现原

本很突兀的议论其实暗有所指:也许是劝解王安石,说造物主虽然创生万物,

但一来造物本无心,二来万物各有各的生机,时机一到就会自生自长,依照

自己的生命意志自由发展。

在两个人的诗文唱和里,我们不难看出苏王二人的惺惺相惜。尤其是苏轼,

一切的矛头,依旧指向了那些“新进小人”,但弦外之音总是若有若无、飘忽

不定,再不像乌台诗案里的那些涉案作品那样容易被人抓到把柄了。

原来你不是个坏人

从两人曾经势同水火,到忽然惺惺相惜,这种转变你会不会觉得突兀?

其实,这种转变,既有心理基础,也有环境因素。

第 126 页 共 196 页
首先,这一对冤家虽然政见不同,遭遇却很一致:都曾经叱咤风云,又先后

跌落深谷。既然同是天涯沦落人,就可以真正地谈谈心了。一谈之下,竟然

相识恨晚,彼此都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原来对方不是坏人。

这样一种心态的转变很有心理学的意义:我们很容易高估自己的理性判断,

认为靠着摆事实、讲道理,就可以说服任何人。如果有谁不能被摆事实、讲

道理所说服,那就只能说明他要么被屁股决定了脑袋,要么用心险恶,是个

坏人。

说服术最核心的秘诀只有一条,那就是你能让别人认可你的权威身份。毕竟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服从权威是亿万年的进化历程残酷筛选出来的生存本能。

一旦你真的理解了别人,你就会发现,坏人的数量远远少于你的想像。这种

现象是我们作为群居动物的天性所导致的,我们会在一瞬间就把不同意见等

同于敌对关系。

人越是容易给自己制造假想敌,群体凝聚力也就越强。高明的管理者最擅于

利用这样的天性,给群体成员制造强大的、无所不在的敌人,非如此则不足

以维系自己的控制力。

另一个,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依然和“敌人”有关。作为斗争当中的失败

者,苏轼和王安石非但彼此都不能再给对方造成威胁,相反,他们都有了共

同的敌人,也就是那些“新进小人”。这些人都是由王安石破格提拔起来的,

被委以重任,却能毫不犹豫地对王安石落井下石。

这样的结果其实不难预见,因为任何一种既需要力排众议,又求速效的做法,

能够迅速拉拢过来的助手和盟友,绝大部分注定都是投机分子。

第 127 页 共 196 页
这样的人不会有什么操守,只会把个人的功名利禄当作全部的追求。正是这

些人,在新法的推行过程里,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一切责任都推到王安石的头

上。

当苏轼和王安石会面之后,假如我们以小人之心揣测一番的话,我们就有理

由相信,一起奚落那些共同的敌人最容易拉近这对老冤家的感情。

在人类的历史上,恨从来都是比爱更加强烈的羁绊力量,共同的恨比相互的

爱更容易让人化解成见,缔结同盟。

互动讨论

对你来说,苏轼跟王安石的和解意外吗?你觉得他们能诗酒唱和的基础是什

么?欢迎在留言区跟我分享。

告别王安石之后,苏轼的命运再一次发生戏剧性转折,我们下一讲接着说。

第 128 页 共 196 页
20 苏王会面为什么那么重要?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上一讲我们说到苏轼在前往汝州的路上路过金陵,特意拜见了王安石,他对

王安石和变法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也许连苏轼自己也想不到,这一场会面,对他曲折坎坷的人生中,会

有什么影响,对北宋官场新旧党争,又将意味着什么。

这一讲,我们就来说说苏轼命运的再一次大起大落、大悲大喜。

权利的天平微微倾斜

在金陵短暂停留的日子里,苏轼的儿子苏遯患病夭折。这个苏遯,苏轼曾经

为了他的出生,写下了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很不幸,苏遯

已经既没机会“无灾无难到公卿”,也没机会被聪明误一生了。

苏轼从金陵走到泗州,家人接连病重,钱也几乎花光了。苏轼向朝廷请求,

说自己实在去不了汝州,希望就近安置在常州。

但接下来,事情竟然有了转机。首先,对于苏轼的申请,朝廷的批复体现出

足够的善意,不久之后还传来了苏辙被重新起用,做了绩溪县令的消息。

一切迹象都在显示,权力的天平正在向着旧党的一边微微倾斜。

谁也不曾料到的是,就在这个时间里,宋神宗忽然英年早逝,权力中心立即

发生了地震。继位的太子,也就是宋哲宗,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宋神宗的

母亲高氏垂帘听政。

高太后早就恨透了新党,所以才一掌权就开始着手废止新法。司马光进京给

第 129 页 共 196 页
宋神宗奔丧,京城震动,人民群众不让他走。高太后乐得顺应人心,马上重

用司马光,眼看着在野的旧党名人就要以燎原之势卷土重来。

果然,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苏轼的升迁来得接二连三,一路杀进权力中

心,担任翰林学士,负责拟定最重要的中央公文。苏辙也被迅速起用,担任

右司谏,这是重要的言官岗位。

废除新法的工作在紧锣密鼓当中进行着,苏辙不断弹劾新党官员,高太后和

司马光迅速决议批准,苏轼起草公文。新法一件件废止,新党官员一个个落

马。因为宋哲宗即位以后以元祐为年号,所以这段时间里的政坛大动作史称

“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这四个字很有深意。年号之所以叫“元祐”,据说是在宋神宗的

年号“元丰”和宋仁宗的年号“嘉祐”当中各取一个字组合来的,意思是:元丰

年间的新法有很多弊端,要用嘉祐时代的政策来做补救。

“更化”就是“改革”的意思,但元祐更化并没有什么新的政策,只是清除所谓

坏人坏事。坏人就是新党官员,坏事就是王安石变法搞出来的各种制度创新。

虽然主持元祐更化的司马光有着坚定的儒家立场,但这样的改革策略其实正

是《庄子》哲学的体现。

我在《熊逸书院》讲过,《庄子》的政治哲学既很简单又很困难,说它简单,

是因为它的原则只有一条,就是什么有害就消灭什么,说它困难,是因为到

底什么才有害,其实不容易看得清。

在政治哲学上,道家和儒家恰好相反:道家做减法,儒家做加法;道家消极,

儒家积极;道家搞破坏,儒家搞建设。

道家相信搞建设的下场注定是事与愿违,而只要把一切有害的东西破坏掉,

第 130 页 共 196 页
社会自然就会变好。在今天的经济学概念里,儒家属于重商主义,道家属于

自由主义。

所以从道家的角度来看,王安石变法纯属无事生非,那么,要想拨乱反正的

话,似乎也很简单,一切照旧就可以了。

司马光和高太后正是这么做的,王安石也正是在这样的气氛里,眼睁睁看着

自己多年来的改革成果烟消云散而黯然离世的。

但问题马上来了。首先,道家哲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精神,那就是尊重传统。

这一点很像英国的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之所以尊重传统,仅仅出于一个常识:船大不好掉头。

社会好比一只超级大船,惯性太大,又好比一架结构复杂的机器,牵一发而

动全局,如果逆着惯性去“牵一发”,天知道会惹出多少麻烦,所以多一事不

如少一事。

当时确实有人提出建议,认为废除新法不能太仓促,要慢慢来。但司马光不

以为然,认为这种做法就像医生给人治病,既不让病人赶快痊愈,还不肯把

病根除了,这只会对医生有利,对病人绝对不是好事。(《上哲宗乞议革新

法之不便者》)

为王安石辩护

以我们今天的知识来看,司马光显然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如果我们从道家哲学和保守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就会发现无论新法有多糟

糕,但它好歹已经实施了那么多年,磨合了那么多年,让苏轼从青年熬成中

年,让王安石从中年熬成垂暮,或多或少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些惯性,这

第 131 页 共 196 页
时候要想一举尽废,必然又会搞出乱子。

司马光虽然也说过,新法当中凡是便民利国的就应当保留下来,凡是祸国殃

民的就该废除,但到底哪些才是便民利国的,哪些才是祸国殃民的,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看法,至少司马光和苏轼的看法就很不一样。在司马光眼里,新

法值得保留的项目少之又少,苏轼却开始充当起王安石的辩护人了。

我们之所以说苏轼和王安石金陵的会面非常重要,绝不仅仅是会面为文学史

贡献了几首唱和往来的诗,而是它对于苏轼政治观点的动摇。

面对着司马光的雷厉风行,苏轼开始感到不安了。

金陵之行让苏轼对王安石变法产生出同情的理解,而且在新法实施的过程里,

苏轼比司马光有着更多的基层经验。

他已经可以客观地看待新法了,而一旦抛开成见,就会发现新法虽然招致了

天怒人怨,但也并不全是坏的,所以废除新法并不应该一刀切。

更重要的是,当初王安石变法,初衷是要解决那些人人看得见,人人也都知

道不尽早解决就会积重难返的社会弊端,而如果让一切复原的话,那么新法

的弊端虽然没了,实行新法之前的那些弊端马上就会卷土重来。这样搞更化,

不就是按下葫芦起来瓢吗?

假如苏轼没有途经金陵,不曾和王安石抛开成见,达成和解的话,他也许就

不会和司马光产生那么多的矛盾,直到闹得不可开交了。

于是,以司马光那样的忠厚长者,也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争执当中对苏轼怒

不可遏,甚至想要把他赶出朝廷。

眼看着两个人的矛盾一发而不可收拾,司马光忽然一病不起,不到一个月就

离开了人世。但是,苏轼的仕途危机非但并没有因此而解除,反而更加严峻

第 132 页 共 196 页
起来。

司马光的病故,给朝廷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谁来做司马光的接班人?

苏轼显然会在候选人的名单里。他不但有资历,有声望,而且年富力强,但

是,他在一年来的政治表现,他和司马光的各种政见不合,难免让旧党人士

心生疑虑。

就在元祐元年九月,司马光去世的当月,监察御史孙升在奏章里边指名道姓,

论证苏轼为什么不堪重用。

孙升列举了赵普、王旦、韩琦这三位宋代开国以来最有声望的宰执大臣,说

他们既没有文采,也谈不上什么学问,但有非凡的品格、气量和见识。

再看王安石,论文章,论学问,不愧为一代宗师,但做事做得一塌糊涂,这

是有目共睹的。

苏轼也是这种人,论文章,论学问,没人不服气,但品格、气量和见识都是

他的短板。这是一个“不能自重”的人,所以才会在先朝获罪贬官。

如今让他重返朝廷,做个翰林学士也就算人尽其才了,如果让他执掌大权,

绝对不是国家之幸,王安石就是前车之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388)

互动讨论

显然,孙升的这些意见,对苏轼的政治才能是个极大的否定。你是怎么理解

孙升对苏轼的评价呢?

今天看来,这种惹是生非的性格,算不算职场上的短板?期待在留言区看到

你的想法。

下一讲,我们来说说苏轼仕途的再一次危机,这就是历史上的洛蜀党争。

第 133 页 共 196 页
21 圣人和君子为什么会针锋相对?

你好,欢迎回到《熊逸说苏轼》。

用今天的话说,司马光属于卡里斯马型的政治领袖,按照韦伯的定义,也就

是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人格魅力的权威。

朝廷里有他在,再激烈的分歧总能被约束在一个可控的水平。于是我们不难

理解,正是他的突然离世,让原有的分歧变得白热化了。这个时候,轰轰烈烈的
元祐更化才不过进行了一年时间。
司马光之后的元祐时代,最著名的党争称为洛蜀党争。这场党争,你可以理

解为圣人和君子打起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

洛蜀党争

洛党以理学大家程颐为首,蜀党以苏轼为首。所谓洛和蜀,是从党派领袖的

籍贯而言的:程颐是洛阳人,苏轼是四川人。

在后人看来,程颐和苏轼似乎不该有什么矛盾。程颐和哥哥程颢是理学的开

山人物,合称二程,后来又和朱熹合称程朱,这一脉的学术称为程朱理学,

统治了元、明、清三朝的意识形态。

在理学系统里看程颐,是要把他当圣人来尊敬的。二程的立身处世确实也很

有圣人的派头,他们从少年时代就立志学圣人,终生都以圣人的标准约束自

己。

第 134 页 共 196 页
当我们在这个背景下看洛蜀党争,你就会发现斗争的双方一边是圣人,一边

是君子,这怎么可能打得起来?

但偏偏就打起来了。司马光刚刚过世,苏轼和程颐就爆发了一场既滑稽又影

响深远的冲突。

当天朝廷举办了一场典礼,礼毕之后,大臣们要去吊唁司马光。而程颐作为

司马光丧事的主持人,却拦住了大家,说庆典和吊唁不能在同一天办。

程颐的理论依据来自《论语》的一句话:“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意思是说,

孔子如果哪一天参加了丧礼,哭过,那么当天就不再唱歌了。

为什么要这样呢?古人的一种主流解释是:这是为了不破坏典礼上的仪容仪

表的严肃感。(《论语》何晏注:“一日之中,或歌或哭,是亵于礼容。)

礼一旦失去了严肃感,发展下去就会礼崩乐坏,后果很严重。

程颐的道理似乎可以成立,但有人马上找出了破绽,说一天之内先哭后歌虽

然不应该,但孔子并没禁止先歌后哭啊,为什么不可以在庆典之后举行吊唁

呢?

苏轼在旁边插了一句话,原话是:“此乃枉死市叔孙通所制礼也。”

这话很能切中当时当地知识分子的笑点,但放到今天就很难翻译了。如果意

译一下的话,相当于在嘲讽程颐的那套礼学是乡村山寨版。于是,一阵哄堂

大笑,让程颐很下不来台。

今天看来,对于“哭则不歌”的原则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是一个可以平心静

气,认真探讨的学术问题,双方的意见其实都能够言之成理:如果当天吊唁

司马光,这是人之常情的自然流露;如果略微节制一下,推到第二天再去,

会更显得庄重、正式,倒也无可厚非。

第 135 页 共 196 页
苏轼偏偏口无遮拦,把学术问题发展成人身攻击,显然不厚道。但苏轼之所

以这样嘲讽程颐,并不仅仅出于一时的心直口快,而是因为他从来就看程颐

不顺眼,认为程颐是个奸人。

既然对方是奸人,那么自己也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怎样嘲讽、谩骂都不

为过。

一个也不宽容

那么问题来了:程颐怎么可能是个奸人呢?

在程朱理学的谱系里,二程不但是学术宗师,更是道德楷模。在“哭则不歌”

事件发生的时候,程颢已经过世,程颐在洛学一派独领风骚。

程颐的性格很有清教徒色彩,既古板又苛刻。我们常说做人应当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但我们会发现,古代很多头上顶着光环的名人,待人接物其实并

不宽容,甚至苛刻。

我们刚刚已经见过,苏轼对待程颐就毫无宽容精神,但程颐更过分,对谁都

不宽容。道理倒也不难理解:一个人越是道德自信爆棚,就越容易看不惯别

人。

程颐不仅对一般人苛刻,对皇帝都很苛刻。年幼的宋哲宗刚刚继位的时候,

程颐做他的老师,把师生关系搞得极其紧张。

只谈一桩最著名的小事:元祐二年的春天,程颐刚刚讲完课,还没离开课堂,

小皇帝忽然站起来,扒着栏杆折了一根柳条。

程颐立即教训道:春天正是万物萌发的时节,不可以无故伤害它们。小皇帝

当然不高兴,就连其他大臣也嫌程颐失礼。

第 136 页 共 196 页
但这样做到底失不失礼呢?这就涉及一个很根本的问题了:到底是皇帝的地

位更高,还是老师的地位更高?

在程颐看来,即便老师的地位不比皇帝更高,至少也应该和皇帝平起平坐,

所以给小皇帝讲课的时候,自己必须坐着讲。

苏轼却看不惯,认为这是对皇帝的不敬。有趣的是,“敬”恰恰是程颐最为推

崇的修养,所以程朱理学有一个关键词,叫作“主敬”,意思是把“敬”放在第

一位。

到底什么是“敬”呢?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二程的门人朱光庭担任御史,在

朝堂上手持笏版,站得笔直,一脸严肃,带动得同僚们也跟他一起摆出肃穆

的架势,望之凛然不可犯。

苏轼看到这个场面,气哼哼地对别人说:“什么时候才能打碎这个‘敬’字啊!”

这件事记载于《二程集》。站在二程门人的角度来看,这既说明了朱光庭的

君子修为,也彰显了苏轼的小人心肠。

但是,就算主敬,为什么非要压皇帝一头呢?这就涉及程颐为人和学术的另

一个特点:复古。

我们读先秦儒学,很容易看到的是:在学术权威面前毕恭毕敬的君主才是合

格的。换句话说,学术权威有资格制衡政治权威,惟其如此,才能形成一个

健全社会。

但问题是,从先秦到北宋,社会结构早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固守古

礼真的还合适吗?不要说程颐,就连孔子、孟子在他们自己的时代都已经不

合时宜了。

第 137 页 共 196 页
但是,所谓不合时宜,自有一种神秘的感召力。这种感召力的心理基础是人

类共通的,一言以蔽之,就是人总是对现状不满。

怎样消解这种不满呢?今天我们都会推崇那种充满正能量的解决方案,希望

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变现状。

但这种方案存在两大难点:一是太辛苦,普通人熬不住,二是就算成功了,

但人又会产生新的不满,人心不足,欲无止境。

所以古往今来有两种最通行的解决方案:一是获得承诺,期待美好的未来,

二是给回忆镀金,渴望重建旧秩序。

前者来得更有力,所以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宗教,发行了无数张天堂入场券。

但古代中国的儒家知识分子,大体来说,是一个无神论的群体,所以留给他

们的路就只剩下后者了,所以中国历史上各种复古改制的浪潮才会一波接一

波。

当我们在这个背景下来看程颐,就容易理解他为什么能够聚拢那么多的门人

弟子,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洛党。

同样不难理解的是,有着清教徒气质的道德楷模们最看不惯的当然就是那些

放荡不羁的人,或者说是性情中人。

所以像苏轼这样的人,才是地地道道的奸人。君子嫉恶如仇,对奸人绝对不

能心慈手软。

至于苏轼把程颐一党看成奸人,另有一番道理,那就是苏洵曾经在《辨奸论》

里指明了的:凡是不近人情的,十有八九都是奸的。

第 138 页 共 196 页
当年的王安石不近人情,所以是奸人,现在的程颐虽然完全不同于王安石,

却属于另一个极端上的不近人情,所以也是奸人。那么同样地,君子嫉恶如

仇,对奸人绝对不能心慈手软。

所以苏轼对程颐及其一党从来不假辞色,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而程颐和他

的门人弟子虽然因为太过严肃古板,缺乏幽默感的缘故,做不来讽刺挖苦的

事,但至少可以义正词严地抨击苏轼及其一党。

蜀党和洛党就这样水火不容,人人都怀着见蛇不打三分罪的觉悟互相伤害着。

党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程颐和苏轼先后离开了权力中心。

从元祐四年(1089 年)到绍圣元年(1094 年),五年之间,苏轼除了两

度短暂回朝担任京官之外,历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四州知州。但党争

并没有就此结束,“正邪不两立”的斗争依然如火如荼。

互动讨论

对于这种君子之间针锋相对的斗争,你是怎么看的?在你过往的生活经验和阅

读经验里,还有没有类似的争斗?欢迎在留言区跟大家分享。

下一讲,我们深入洛蜀党争的内部,看看他们的冲突到底发生在哪里。

第 139 页 共 196 页
22 洛蜀党争到底在争什么?

你好,欢迎回到《熊逸说苏轼》。

这一讲,我们就来说说在洛蜀党争到底在争什么。听到党争二字,你的第一

反应,肯定跟政治观点的冲突有关。

其实,洛党和蜀党首先是学术派系,其次才是政治派系。

《东坡易传》

北宋的学术风气很盛,儒家知识分子争相做学术名家,自觉不自觉地吸引门

人弟子。在儒家的学术传统里,最高级的事业是给经典作注,借用现成的经

典阐发个人见解。

三苏是有这份野心的,苏洵的创作不多,苏轼和苏辙继续父亲的未完事业,

有商有量,分工协作,著述相当丰富。三苏这一派儒学,称为蜀学。

给《易经》作注的工作主要由苏轼承担。苏轼参考过父亲的未竟稿,又融合

了苏辙撰写的一部分内容,在黄州期间完成了《东坡易传》。

至于二程那边,受禅宗影响太深,对编辑语录的热情大于注释经典。在所有

的儒家经典里,二程只有程颐注释过一部《易经》,称为《伊川易传》,又

叫《周易程氏传》。到了元明清三代,《伊川易传》的名气压倒了《东坡易

传》,蜀学逐渐变得默默无闻。

这是不是说明二程的学术造诣高于三苏呢?事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只因为

二程的洛学传到南宋之后,有了朱熹这样一位非同凡响的继承人。

第 140 页 共 196 页
朱熹完全站在二程的立场,继续把苏轼当成奸人,奸人的学术自然属于异端

邪说,必须被排除在正统之外。

于是在朱熹的描述里,北宋学术的正统被五位高人所代表,他们是周敦颐、

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合称“北宋五子”,当朱熹被封圣之后,他所描绘

的北宋学术蓝图当然就被人们奉为圭臬了,而在真实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蜀学

却好像不曾存在过一样。

性格决定学术

我们今天看历史,时代越久远,我们的态度才会越客观。那么对照《东坡易

传》和《伊川易传》,一望可知的结论是:性格决定学术。

《伊川易传》怎么看都像是一部高头讲章,特别有正大光明的气象,总是把

道理往天人之际去引,而《东坡易传》处处透着人情味儿,特别接地气。

各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程颐重“理”,苏轼重“情”。这个差异,不仅仅体现

在他们的易学风格上,也体现在洛学和蜀学的整体风格上,归根结蒂,更体

现在两派学术盟主的性格特点上。

总体上看,《伊川易传》遵循传统,把《易经》当成一部有整体性、系统性

的,包罗万象、神乎其用的经典,《东坡易传》却充满了怀疑精神,当先就

把《易经》拆分成两部分来看:卦和爻属于原始部分,纯属占卜技术,无关

于圣人之道;卦辞和爻辞,也就是对卦和爻所做的解说,属于圣人的借题发

挥,目的是“以尽天下之人情”(《易论》)。

第 141 页 共 196 页
简单来讲,苏轼认为拿《易经》算卦其实很靠不住,但圣人拿算卦技术借题

发挥,这才使一部《易经》蕴含了圣人之道,因此才有了价值,而所谓圣人

之道,无非就是把人情世故分析透了而已。

苏轼一切学术的出发点就是“人情”,相反,程颐一切学术的出发点就是“不

近人情”。

近人情的苏轼可亲可爱,适合做朋友,一起喝酒聊天,这样的人却不会有道

德感召力。而不近人情的程颐可敬可畏,没法做朋友,只适合供起来膜拜。

但这样的人特别有道德感召力。

尤其当世易时移,苏轼和程颐都成为古人之后,人们不再能从可亲可爱那里

得到实际的好处,也不会从可敬可畏那里受到实际的伤害,程颐的光芒自然

比苏轼耀眼。当追随者要给老师封神封圣的时候,苏轼也就不如程颐上得了

台面了。

在洛蜀党争的岁月里,中央政府的基本国策叫作“分别邪正”,也就是把正人

君子和奸佞小人区别开来。

幸好这是宋朝,邪正被分别清楚之后,倒也不会赶尽杀绝,只是把正人君子

留在中央,把奸佞小人放到地方。

这样的安排竟然也有学术依据——在苏轼外放期间,性格比哥哥稳重的苏辙

继续留在中央,接连写了三篇呼吁“分别邪正”的奏章。

在第一篇里援引《易经》,说泰卦的结构是阴在外,阳在内,表示小人在外,

君子在内,这是好的,否卦的结构相反,表示小人在内,君子在外,这是坏

的。

第 142 页 共 196 页
话讲到这里,都还是《易经》的原话,接下来才是重点,是苏辙做出来的引

申和发挥,大意是说,人事安排就应该遵循《易经》的上述原则,把小人通

通安置在中央政府以外,给他们适当的关照,别让他们或者穷极无聊,或者

铤而走险,来危害君子。(《乞分别邪正劄子》)

当我们翻看苏轼的《易传》——这是苏轼为《易经》作的注释,通常称为《东

坡易传》——我们会发现苏辙在奏折里边对《易经》的引申、发挥和苏轼对

《易经》的注释如出一辙。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小见大,它能帮我们理解三件事:一是苏轼和苏辙

的学术和政治观点高度一致,二是蜀学和洛学到底有什么区别,三是儒家经

学怎样应用于政治实践。

《东坡易传》对泰卦和否卦的解读可以让我们见微知著。《易经》总共有 64

卦,每一卦都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称为外卦和内卦。泰卦和否卦涵义相反,

前者是吉,后者是凶。

泰卦的构成是以乾卦为内卦,坤卦为外卦。乾是纯阳,坤是纯阴,所以内乾

外坤就等于内阳外阴。阳可以表示君子,阴可以表示小人,所以内阳外阴就

可以表示君子在内,小人在外。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内表示中央政府,外表示地方政府,所以内君子而

外小人就意味着把小人赶出中央政府,派到地方安置,这才是健康的人事结

构。

否卦的构成和泰卦刚好相反,所以涵义也刚好相反,意味着小人把持了中央

政府,君子反而被派到地方安置,这就是不健康的人事结构。

第 143 页 共 196 页
圣人既然通过卦象和卦爻辞把这些道理揭示给后人,后人就应该遵循圣人之

道做出正确的人事安排。

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北宋的人事制度真的遵循着这样的学理,贬离中央越远

就表示惩罚越重,苏轼不就是这样被贬到黄州的吗?我们只有理解到这一层,

才算初步像古人那样把经典读活。

话说回来,在解读到这一步的时候,《东坡易传》和《伊川易传》并没有什

么不同,但《伊川易传》就到此为止了,《东坡易传》还会做出进一步的分

析,被分析的问题是:为什么“分别邪正”这样的人事安排是正确的?

聪明人总会有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就算不如苏轼聪明,至少比苏轼见多识广,

肯定不会满足于上面的解读。

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提问:与其把小人逐出中央,为什么不弘扬君子之道,让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由君子把持呢?那些在中央任职的小人,一旦揭露其

真面目,为什么不能撤销他们的公职,彻底把他们逐出官僚体系呢?

苏轼从人情世故的角度给出了答案:只要君子把持中央,小人就没机会兴风

作浪,但小人也需要被妥善安置,让他们能够安于现状,否则的话,他们就

会为非作歹,给君子找麻烦。

苏轼很现实地看到,小人是永远存在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既然不

可能斩尽杀绝,倒不如给他们妥当的安置,合适的待遇,别让他们心生怨恨,

不求他们做贡献,但求他们不生事。

苏辙的易学观点和苏轼一脉相承,他在分析泰卦的时候,还援引过历史先例

来佐证上述道理,说东晋年间桓温作乱,桓温的亲属和党羽遍布朝野,等到

第 144 页 共 196 页
桓温死了,谢安当政,安排桓温的亲属去做地方官,大家相安无怨,国家太

平无事。

这就是典型的蜀学风格,以合乎人情为出发点,宽容为怀,注重实际,不求

尽善尽美。

这个标准似乎不高,至少远远低于洛学的标准,但即便是这样,不得不说的

是,苏轼本人也没能完全做到。

我们已经在“哭则不歌”事件里看到了,苏轼对小人毫无宽容精神,当众让人

家下不来台。程颐当然并不真是小人,甚至还是很多人眼中的圣人,但即便

是他,也免不了怨恨苏轼,至于二程的那些门人弟子,更是对苏轼恨得牙根

发痒,一有机会就要下手报仇。

所以洛蜀党争,苏轼并不是完全没有责任的。如果站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

立场,我们甚至可以说,就连苏轼本人都不懂蜀学。

我一直主张,读古代典籍,不能只拿现代注释本死啃,而要多读古代注疏,

也就是历朝历代的名家解读。不必纠结这些解读是对是错,重点是理解这些

对与错是如何发生的,又如何与当时的社会发生互动。

虽然很多人都急于把古代高人的智慧拿来为我所用,而一旦功利主义的视角

先于社会学的视角,很快就会陷入刻舟求剑的窘境了,更糟糕的是刻舟求剑

而不自知。

下一讲,我们来读一读苏轼的《中庸论》,这篇文章在当时可是有离经叛道

的味道。

第 145 页 共 196 页
延伸阅读:40.1 | 《近思录》第一篇:入门书的入门书

《近思录》是一部很重要的哲学经典,被誉为“性理诸书之祖”。

在理学的经典系统里,《近思录》属于入门书的入门书,也正是

因为这个缘故,它成为了红遍元、明、清三代的超级畅销书。《近

思录》不是原创性的著作,而是朱熹和吕祖谦一起摘录的北宋周

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四位学者的语录。 周敦颐和张载,正

是这两个在今天不太知名的人,为宋、元、明、清四代儒学建立

了两大理论支柱。一个是宇宙发生论,一个是乾坤父母、民胞物

与论。

第 146 页 共 196 页
23 苏轼为什么会原谅恶?

你好,欢迎回到《熊逸说苏轼》

苏轼的学术以人情为出发点,所以我们不难想见,像贪婪、好色、易怒这些

通常被当作“恶”的人类特质,在苏轼那里通通情有可原。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知道性善论是儒家的一块理论基石,“人之初,性本善”。

恶从何来呢?来自“性相近,习相远”。

所以必须通过教育,人才能回归善的本性,这就是“苟不教,性乃迁”。教育

和自我教育都必须持之以恒,对心里边一切恶的苗头严防死守,这就是“教之

道,贵以专”。

在《三字经》开篇这几句话里,程颐的形象已经呼之欲出了。

问题是,像贪婪、好色、易怒这些特质,怎么看都不像是后天养成的。既然

它们都是与生俱来的,凭什么说人性本善呢?

这一讲,我们就通过苏轼的《中庸论》,来了解苏轼的善恶观。他的观点相

当特立独行。

苏轼的善恶观

对于人性的善恶,最常见的解决方案就是采取二分法,比如程朱理学把性理

一分为二:天命之性来自天理,一切都好;气质之性来自肉身,有各种不好。

而在此之前,学者们通常会把性和情分别对待,属于性的部分都是善的,一

切的恶都属于情。

第 147 页 共 196 页
苏轼不做这种二分法。在他看来,性和情是一回事。所以他必须直面一部经

典,那就是《礼记》当中的《中庸》篇。

儒家探讨所谓性命之学,依据的原典当中,最核心的就是《中庸》,所以后

来《中庸》才从《礼记》当中被拆分出来,成为“四书”之一。

苏轼写过三篇《中庸论》,他说圣人之道如果追溯本源的话,莫不出于人情,

如果学者不从本源着眼,而在枝节上下功夫的话,就会认为圣人也有勉为其

难的努力,是刻苦修炼出来的。

苏轼所谓枝节,最典型的就是各种繁文缛节的礼仪规范。人的天性都是好逸

恶劳的,不喜欢被约束,但礼仪偏偏给人无穷的束缚。

为什么非要这样强人所难呢?只从礼仪本身出发是无法理解的,但只要推本

溯源,从人情的角度考虑,就豁然开朗了:

人最舒服的状态就是赤身裸体地躺着,不介意别人的观感,但不要说知识分

子了,就算是普通百姓,谁也不愿意天天这么过日子,所以都觉得有必要穿

点什么,也有必要注意一下言谈举止。

礼仪的出现恰好顺应了这样的人之常情,而礼仪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自然

有了那些繁文缛节。

苏轼这样的见解,不但特立独行,甚至是有点离经叛道的。因为就在《礼记》

的《礼器》篇里分明写着:“礼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也就是说,高标

准的礼就是不近人情的。为什么这样讲呢?

东汉大学者郑玄做出过经典注释,说“近人情者亵,而远之者敬”,也就是说,

近人情就缺乏庄重,不近人情才有庄重感。

第 148 页 共 196 页
从郑玄的原话里,我们同样能够清楚看到程颐的模样。郑玄所谓的“远之者

敬”,正是程颐高度推崇的那个“敬”,同时也正是苏轼奚落挖苦的那个“敬”。

如果要问谁的解释更加贴近经典文本,那么苏轼并没有多少胜算。而且,我

们以今天的知识来看,苏轼的上述分析推理并不成立,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样的见解成就了苏轼的哲学高度。一个人的哲学高度会天然形

成一套方法论,用以应对各种实际事务。

如果苏轼和程颐同样去做地方官的话,我们就有充足的理由推测:苏轼的实

干能力一定强过程颐。

知行合一

苏轼的《中庸论》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内容,能让我们看到蜀学在被程朱理

学逐出历史舞台之后,人们错过了什么。

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王阳明的经典命题“知行合一”特别违背常理,“知”和

“行”怎么能是同一回事呢?

不断有人请教王阳明,王阳明也会不断变换角度做出解释,这在《传习录》

里有过很多处记载。

但无论王阳明怎么解释,总是很难自圆其说。普通人以为的知而不行,在他

看来纯属“不知”。

比如今天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烟民不肯戒烟呢,

是他们缺乏毅力所以才知而不行吗?

王阳明会说:这是因为他们并不真的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第 149 页 共 196 页
假如王阳明和他的门人弟子读过苏轼的《中庸论》,知行关系的问题其实可

以轻松化解。

苏轼抛出了《中庸》的一段名言:“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

这段话如果你听不懂,完全正常,因为古人也搞不太清,这才搞出了很多版

本的解释。大体来说,这段话是在阐述“诚”和“明”的关系,先天禀赋和后天

教养的关系。

但到底什么是“诚”,什么又是“明”呢?苏轼援引孔子的一句名言:“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然后解释说:“诚”就是“乐之”,“明”就

是“知之”。

简单讲,如果你对某事某物天生就有浓厚的兴趣,乐之不疲,这就是“诚”。

举例来说,我们对美食的喜爱就属于“诚”。“诚”会带来自信:当你说自己喜

爱美食的时候,一点都不会亏心。

相反,当你在老板面前说自己热爱工作,巴不得每天都能无偿加班的时候,

大概率上你没说实话,站在了“诚”的反面。

但是,在理性上,你很明白在老板面前应该表现出足够的工作积极性,并且,

加班虽然既没有加班费,又很辛苦,但你找到这份工作很不容易,理应为它

付出超常的努力,为的是熬到翻身做主人的那一天。这样的觉悟,就属于“明”。

如果你对圣人之道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那么很自然地,你会出于这份热

爱,去认真学习和它相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只要学懂了,就一定会应用,

绝不会知而不行。

第 150 页 共 196 页
从热爱到求知的这个过程,就是从“诚”到“明”的过程,也就是《中庸》所谓

“自诚明”。这个过程是天性使然,所以“自诚明谓之性”。

相反,如果你并没有这份发自内心的热爱,只是在求知的意义上明白了圣人

之道是怎么回事,那么就算你是满分高材生,你也一定经常知而不行。

如果你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话,那么终有一天你学到的知

识会内化成你的一部分,让你产生了发自内心的热爱。

从求知到热爱的这个过程,就是从“明”到“诚”的过程,也就是《中庸》所谓

“自明诚”。这个过程是教养使然,所以“自明诚谓之教”。

从这里出发,苏轼引申出来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论:首先,“慎乎其始”,不

能随随便便就开始学,一定要在开始学习之前先把学习步骤规划清楚。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先入者为主”。先接受的信息一定比后接受的信息对

我们的影响更深,所以,一定要让“乐之”在先,“知之”在后。

用今天的话说,好比家长辅导小孩子学习,与其带他背书、做题,不枋先把

课本扔开,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就好比上

紧了发条,再也不需要别人督促了。

苏轼拿孔子举例,说孔子就属于先“乐之”,后“知之”的人。说起对儒家知识

的掌握,孔子那些高徒都很厉害,未必就赶不上孔子,但是,在遭遇磨难的

时候,有的人生气,有的人沮丧,有的人动摇,只有孔子依然故我。

这种差距从何而来呢?只在于这些高徒对儒家知识缺乏像孔子那样的发自内

心的热爱。

在太平无事的时候,孔子和高徒们的表现应该差不太多,但是,磨难是一块

试金石,让所有人高下立判。

第 151 页 共 196 页
所以,很多人追随孔子,追随了一辈子,难道还有什么知识没从孔子那里学

到吗?当然不是,他们追随在孔子身边,只是为了能多受孔子的一点感染,

让自己在理性上已经完全掌握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成为自己发自内

心去热爱的东西。

苏轼的这些分析,如果翻译成阳明心学的术语,就是所谓“知行合一”、“真

知必能行”,但苏轼讲得实在比王阳明清楚明白太多,也合情合理太多。蜀学

的湮没无闻,确实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宋哲宗元祐年间,困扰苏轼的除了洛蜀党争之外,还有其他种种的党争和人

事纠葛。这就导致苏轼很难在中央继续立足,只能去做地方官了。苏轼颠沛

流离的人生,又一次上路了。

下一讲,我们聊聊在扬州做市长的苏轼。

第 152 页 共 196 页
24 扬州市长苏轼的账要怎么算?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从元祐四年春天,54 岁的苏轼去杭州任职算起,苏轼人生最后的 12 年,基

本上远离了北宋的政治中心,除了偶尔被调回京城,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

做地方官,而且,随着党争形势的恶化,苏轼越贬越远,最远贬到了海南。

但是,苏轼的难能可贵在于,他既能写奔放超脱的诗词,也能脚踏实地做实

事。他的地方官,做得相当不错。这一讲,我们就来说说扬州市长任上的苏

轼。

地方官的智慧

其实,比起做中央官来,做地方官是一件相当烦人的事,必须直接面对很多

繁琐细碎的具体事务。似乎越是伟大的诗人,就越是缺乏处理实际政务的才

干。

我们很难想像李白、杜甫能管理几千几万的劳工治水,或是做好人口统计,

催收税款。这些俗务似乎只能消磨诗人的意志,和浪漫主义情怀水火不容。

但苏轼跟那些普通诗人很不一样。

苏轼在很多地方做过市长,行政风格和他的学术风格一样:近人情。所以,

像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嫉恶如仇、明察秋毫这些通常被用来形容清官的词,

通通和苏轼无关。

如果要在北宋找一位名臣,完全当得起上述褒义词,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

一定是包青天。在中国的市井文化里,包拯可以说是太平时代里排名第一的

第 153 页 共 196 页
文官典范。老百姓总会期待着,如果每一位官员都能像包拯那样,该有多好

啊!

但一些有见识的儒家学者,偏偏有着另外的看法。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船

山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学者。

首先我们应当知道,王夫之的学术水平和思想高度都是当时第一流的,他的

道德操守也是毋庸置疑的。

就是这样一个人,把包拯和海瑞相提并论,说他们只会被愚昧的百姓追捧,

其实于国于民都为害不浅。

王夫之对《易经》做过注释,他的《周易内传》就拿包拯举过例子。《易经》

大过卦的九三爻是阳爻处在阳位,不是好事。

王夫之说:这表示领导急躁进取,却不体恤下面的人——包拯被重用的时候,

有识之士之所以担心他会危害国家,是因为包拯就属于这种急躁进取的人,

根本不管手下的人能不能跟得上他。

为什么不近人情还能得到历朝历代无数百姓的仰慕呢?

因为老百姓是拿神的标准来想像包拯的。神不是人,当然不近人情。神无所

不知,能力非凡,能对任何不当行为施加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能确保每

个人都得到恰如其分的奖赏或惩罚。

但是,真实的包拯,毕竟只是人,不是神。人要想做到外科手术式的的行政

效果,既不可能,也会带来很严重的连带伤害。

苏轼做官的风格刚好跟包拯相反。苏轼近人情,包拯不近人情。苏轼会怎么

做呢?以包青天的标准来看,他实在很让人气愤。

第 154 页 共 196 页
整顿漕运

元祐七年(1092 年),57 岁的苏轼到扬州上任,致力于解决各种疑难杂

症,其中最难办的一件事,就是整顿漕运。扬州是漕运重镇,漕运是宋朝的

经济命脉,但漕运制度这时候已经败坏得不成样子了。

简单讲,漕运的首要功能就是把南方的粮食通过水路运到京城。

北宋定都汴京,今天的开封。开封周边一马平川,缺少山河险阻,并不是个

适合定都的地方,所以为了拱卫京城,就必须屯驻重兵。

这种安排,叫作“以兵为险”,用驻军代替山河险阻。京城本来人口就多,再

加上周边驻军,每天要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惊人的数量。本地的产量远远供

不应求,所以必须南粮北调。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统筹协调、分工合作。这也就意

味着,漕运的良性运转其实很难维持。

苏轼比照 30 年间的漕运数据,发现现在不但每年运粮总量大不如前,损耗

还增加了好几倍。问题出在哪儿呢?不怪天灾,全怪人祸。

苏轼把自己的改革意见写成奏折,题目叫《论纲梢欠折利害状》。“纲梢”就

是运送粮食的船夫,“欠折”就是损耗。

奏章的开篇,苏轼首先援引古人的先例来谈自己的改革精神,说唐代宗时期,

理财专家刘晏负责漕运事务,开始在扬州造船,每只船可以载粮一千石,每

十艘船作为一个单位,叫作一纲,派军将押运。

刘晏每造一只船要花掉 1000 贯钱,其实造船的实际成本还不到 500 贯。

有人批评刘晏乱花冤枉钱,刘晏的回答是:“治理大国不能用小道,凡是开创

性的做法都要有长远考虑才行。既然搞了造船厂,管理人员有很多,财物就

第 155 页 共 196 页
必须打足余量,要足够养活这么多人。工作人员的收益好,官府要做的事情

才能做得好。”

刘晏的指导方针,原话是“大国不可以小道理”,“理”是“治理”的意思,这也

是苏轼的指导方针。

今天我们很容易理解,量变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质变,适用于小型组织的管理
方法并不适合大型组织。
具体来说,持家的正确方法并不是治国的正确方法。我们不该小看这句话,

因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没能想到这一层,把持家和治国等量齐观,结

果直到今天,斯密式的自由市场和守夜人政府在世界上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

苏轼继续讲:刘晏就这样修了 10 所造船厂,每个造船厂设置一名负责人。

没几年的工夫,这 10 位领导就都很富裕了。50 多年间,造船厂没有破败,

运粮工作也都完成得很好。

后来来了一位吴尧卿大人,严格执行成本核算,实花多少钱就批给多少钱。

结果呢,10 位造船厂的领导很快就变穷了,造船厂也破败了,运粮自然也跟

不上了,不久之后就爆发了黄巢之乱。

表面看的话,很容易理解,10 位造船厂领导都是贪官,刘晏是他们的保护伞,

放任他们把国家财富中饱私囊。吴尧卿是个清正廉明的好官,是打击贪污腐

败的英雄。

但如果只以成败论英雄的话,苏轼算了这样一笔账:刘晏造一只船花费 1000

贯,其中只有 500 贯真正花在造船上,另外 500 贯是默许给管理层的不当

得利。

刘晏一年运粮 40 万石,用船 400 只。一只船用 5 年报废,那么每年需要

造 80 只船。每造一只船需要浪费 500 贯的话,每年共计浪费 4 万贯。

第 156 页 共 196 页
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吴尧卿打击贪污腐败,严格审计造船开销,每年只不过

能为国家节约 4 万贯,这点钱和船厂破败、漕运不畅的损失比起来,简直微

不足道。

苏轼的结论,原话既掷地有声,又浅显直白,:“臣以此知天下之大计,未尝

不成于大度之士,而败于寒陋之小人也。国家财用大事,安危所出,愿常不

与寒陋小人谋之,则可以经久不败矣。”

北宋的漕运,在苏轼看来也存在同类的问题。首先,负责漕运的人,包括船

工和押运人员,收入并不算高,还要自掏腰包赔偿损耗,所以他们想出了一

个创收的办法:既然要跟船走一趟,不如带一点私货沿途贩卖,就算自己不

带货的话,也可以搭载商人,顺道帮商人运货。

从道理上讲,这属于公器私用,也可以说是走私,当然不对。但在宋神宗熙

宁时代以前,朝廷一度很想得开,认可了这样的做法。

等到宋神宗元丰年间,朝廷的改革事业发展到了漕运领域,为了多创收,派

出税务稽查干部严查私货,查到了就会要求当事人补缴税款。

这项政策,在苏轼到扬州做市长的时候还在执行着。苏轼又算了一笔账:

最近 3 年来,扬州平均每年从漕运查收的税款仅仅 1600 贯,江南漕运总共

查收的税款也只有 10000 贯,却搞得船工等人入不敷出,妻离子散,漕运

自然也就搞不好了,每年的直接损耗就有 30 万石。这还不算那些税务稽查

干部以权谋私,巧取豪夺带来的损失。

更可恨的是,北宋漕运是以 30 只船组成一个船队,遇到查税的时候,查 1

只船,另外 29 只船也只能靠岸干等着,逐个查验之后才被放行,平白耽搁

了很多时间。

第 157 页 共 196 页
朝廷应该怎么做呢?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首先就该免税,撤销税务稽查官,

然后再处置各项细节问题。

我们读历史,似乎只要一提清官,标准模式就是为民请命,请朝廷免税或者

减税。奏折也会先拿一顶大帽子开头:“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皇帝应该爱民

如子,诸如此类。

苏轼不搞这一套,他很清楚免税就等于在朝廷身上剜肉,所以,他的免税提

案是算账算出来的,让朝廷看到免税反而会使收益大增,损失锐减,顺带着

也能老百姓减轻负担,维系国家稳定。这样的免税提案,哪可能不被通过呢?

这就是从“近人情”得来的方法论。苏轼既不会把皇帝当成圣人,更不会把政

府当成正义的化身,并且,他也从来不把草根阶层想像成善男信女。

在他眼里,大家都是人,都有人的通病,这就是客观现实,至少在可预见的

将来不可能有什么改变。

那么,要想解决实际问题,就应该从现状着眼,把账算清楚胜过把大道理讲

无数遍。苏轼的这一面,很遗憾,是很少被人注意到的。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苏轼突然失去了保护伞,再次被迫离开京城。

下一讲,我们说说定州时期的苏轼。

第 158 页 共 196 页
25 不要一文钱,怎么守定州?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在苏轼的地方官生涯中,定州是少有的北方经验。定州在今天的河北省,当

时和辽国接壤,是一座边防重镇。

在山雨欲来的气氛里,换作旁人的话,恐怕根本就无心做事了,但苏轼也不

知道是太乐观了,还是真的可以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照旧爱岗敬业,认真投

身到繁琐的事务性工作里。

这一讲,我们就来聊聊定州时期的苏轼。

你大概也了解,苏轼对佛学的兴趣,通过定州的经历,你会看到苏轼对待宗

教态度的微妙之处。

不过,即将到定州上任的苏轼,临行前写了一封苦口婆心的奏章,道理讲得

又简单又实用,可惜年轻的哲宗皇帝不但没听进去,还更加朝着相反的道路

上一路狂奔。

临行前的奏章

古代政治特别受医学水平的制约。任凭帝王将相们掌握着全国最优质的医疗

资源,随便一场病就可以轻易夺走生命。

元祐八年(1093 年),高太后去世,年轻的哲宗皇帝开始亲政。国家要往

哪边走,每个人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一切都是未知数。

第 159 页 共 196 页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元祐更化”的岁月里受尽排挤的新党人士蠢蠢欲动,

期待着新一轮的大洗牌。所以旧党的当务之急,就是努力把哲宗皇帝争取到

自己一边,保住胜利果实,绝对不能让新党翻身。

但他们能做的,也只有不断上书,极尽苦口婆心之能事,劝说皇帝不要在这

个紧要关头受到小人蛊惑,为新法和新党翻案。而意见递进去,皇帝却迟迟

没有反应,这份沉默很能让人心里惴惴不安。

当时苏轼即将离京到定州上任,临行前很想见皇帝一面。

这应当不是难事,因为大臣辞行既属惯例,而且哲宗年少的时候,苏轼曾经

做过他的老师,彼此总还有一点师生情谊。但哲宗拒不接待,反而打发苏轼

快走。苏轼没办法,心里的千言万语只好写成奏章,这就是《朝辞赴定州论

事状》。

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一组比喻,说船夫最发愁的事情就是看不清前边的转弯,

但站在岸上的人看得一清二楚;下棋的人往往看不清局势,但观棋的人看得

一清二楚。

道理很简单,也就是俗话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所以人在准备有所作为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就投入进去,而要先当好一个旁

观者。这就叫“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就能把局

势和人事都看清楚,看清之后,才是大展拳脚的真正时机。
这个道理如果换其他人来讲,可以讲得很玄奥。玄奥的极致,就是“用心若镜”,

把心修炼得像明镜一样,事来就响应,事过不留影。

事实上,在苏轼以前,庄子讲过;在苏轼以后,王阳明也讲过。但庄子和王

阳明的玄奥哲学在苏轼这里只是很接地气的方法论,简单实用,这就是苏轼

第 160 页 共 196 页
的风格。

道理从正面讲清了之后,还要反过来讲。

教训比经验更能够打动人心,潜在的损失比预期的收益更容易使人动摇。苏

轼拿汉景帝和汉武帝来当反面教材。

汉景帝刚刚即位就忙着任用晁错,谋划削藩,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悔不当

初。汉武帝即位不久就到处打仗,兵连祸结三十多年,晚年终于后悔,立下

政治遗嘱改弦更张。

汉景帝后悔得早,所以后果还不算很严重;汉武帝后悔得迟,所以积重难返。

苏轼的结论是:建议哲宗皇帝不要轻举妄动,先花三年时间用心观察,谋定

而后动。

苏轼还是那个“近人情”的苏轼,他很能够体察年轻皇帝刚一掌权就很想轰轰

烈烈大干一场的心,所以他并不像别人那样只是一味劝阻。

如果非要说他的这些意见里边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那就是不该拿汉武帝举例

子,这个话题太敏感了。汉武帝历来和秦始皇并称,都属于锐意进取、乾纲

独断、一味逞威风,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的坏典型。

在旧党人士看来,宋神宗身上就很有汉武帝的影子,所以当初反对新法的时

候,人们很自然就会拿汉武帝举例。

于是,一切批评汉武帝的话,在宋哲宗听起来,或多或少都意味着批评自己

的父亲是个昏君。

当初神宗驾崩,哲宗还是个孩子,很难说他对父亲到底有多深的感情,但是,

高太后垂帘听政长达九年,这九年间,哲宗一直像个傀儡一样,受够了冷落。

如今熬到亲政,对祖母和旧党大臣的积怨总算可以发泄出来。于是,旧党最

第 161 页 共 196 页
担心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哲宗决定继承父亲的遗志,把改革大业进行到

底。

至于苏轼,终于没能和哲宗见上一面,只能默默地打点行装,到定州上任去

了。

苏轼看到的定州,是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尤其是军队系统,军官贪污腐败,

士兵违法乱纪,还有索性做了土匪的。

苏轼忙着抓捕、判案,整饬秩序,同时还要解决军人的住房问题——当地的

军营本来就很简陋,再加上年久失修,几乎已经没法住人了。

一多半的军人和军属都在贫困线上挣扎,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有战斗力呢,又

怎么能指望他们遵纪守法呢?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修缮营房,而要想修缮营房,就必须申请财政拨款。但

苏轼竟然一文钱都不跟朝廷要。这是怎么回事呢?

空名度牒

其实,苏轼是整理了一份详细的预算表的,但他清楚,要钱的事情从来都不

容易,拨款多半批不下来。所以他干脆只向朝廷申请 171 道“空名度牒”。

所谓度牒,就是出家人的执照。如果有人看破红尘,想要出家为僧,并不是

抛家舍业,投奔一座寺庙就可以的,必须申请到政府颁发的度牒才算合法,

有了度牒才可以免掉徭役和赋税,安心出家。

古代中国所谓出家,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因为宗教永远要被政府管

着。度牒相当于特许状,给谁或不给谁,每年给多少,全由政府说了算。

第 162 页 共 196 页
这样一来,度牒就有了经济价值,想出家的人必须花钱向政府申请度牒。等

到钱花出去,度牒发下来,度牒上面有了自己的名字和官府的批示,这才算

正式出了家。

对于政府来说,度牒貌似一本万利,其实是有隐性成本的:每发出一张度牒,

就意味着国家永久地少了一个能交税、能服役的壮劳力。既然如此,度牒当

然不能贱卖。

但是,交易的价格永远都不是由成本决定,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只有控

制好发行量,度牒才能卖出高价,薄利多销等于竭泽而渔。

如果发行量控制得好,供给明显小于需求的话,那么对于政府来说,度牒就

又会产生一个优势,那就是变现很快,交易成本很低——签个名,盖个章就

了事了。

所以在政府财政吃紧,急需用钱的时候,往往都会增发度牒。而老百姓购买

度牒,从世俗角度上看,其实就相当于把一辈子该交的税,该服的役,按照

优惠价,一次性地交给政府。从这个角度上看,度牒和徭役、赋税的关系,

基本上就相当于批发和零售的关系。

苏轼申请的“空头度牒”就是空白的,没签名字的度牒。地方官拿到空头度牒

之后,就可以在本地销售,谁来买就在度牒上签谁的名字。经过计算,卖掉

171 道度牒的钱,就足够修缮军营的开销了。(《乞降度牒修定州禁军营房

状》)

到了第二年,苏轼又准备维修北岳庙,照例又向朝廷申请空头度牒。奏折上

说,这回只需要 15 道度牒就够用了,所以希望朝廷尽快批准。

第 163 页 共 196 页
写完奏折之后,苏轼大概担心说服力不足,又提笔补充了一段,说朝廷对五

岳的祭祀一直都很重视,对五岳的祈祷也多有灵验,所以不能眼睁睁看着让

北岳庙就这么败落下去。(《乞降度牒修北岳庙状》)

以上两件事特别能够见出苏轼对宗教的态度。通常来说,一个人经历了跌宕

起伏,又处在祸福难料的当口,就很容易向宗教找安慰。

但苏轼不同,他虽然和很多高僧都有来往,还会互赠诗歌,自己也读过不少

佛学典籍,但他的兴趣其实仅限于佛学当中那些精妙的思辨和异域的风情,

信是不存在的。一个随随便便拿度牒当买卖的人,恐怕很难对度牒的买主产

生什么信仰认同。

那么,维修北岳庙难道说明苏轼信仰山神吗?以为北岳恒山有能力保佑他

吗?

这就更不是了,只是因为祭祀名山大川是儒家礼制的一部分,灵验与否并不

重要,苏轼也并不真的相信它的灵验,他所在意的,只是拿出孔子“祭神如神

在”的精神,借此巩固儒家秩序。在当时当地的地方政务上,修军营和修北岳

庙,其实都是很务实,很必要的事情。

但是,整顿秩序,精修武备,短时间里很难见出成效。这就很考验地方官的

行政水平了,既要考虑长治久安的办法,也要做出立竿见影的成绩。

苏轼会怎么做呢?我们下一讲再谈。

第 164 页 共 196 页
26 苏轼为什么会支持弓箭社?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这一讲我们谈谈苏轼在定州时期最重要的两封奏折,合称《乞增修弓箭社条

约状二首》。虽然是两封,但讲的是同一件事,内容很有实干精神,也提出

了一个在大一统帝国里非常重要的问题。

定州局势

上一讲说过,定州在今天的河北省,再往北就是辽国了。北宋自从澶渊之盟

以来,和辽国相安无事几十年。宋辽边界只有小摩擦,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军事行动。

苏轼做了不少情报工作,发现近年来定州遇到的侵犯并不是辽国存心挑衅,

而是另有缘故。

辽国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在强盛时期征服了北方的其他部族。但辽国的控

制力显然衰弱了,曾经被征服的鞑靼、术保诸部开始反叛。辽国被搞得焦头

烂额,忙着到处调兵镇压。叛军的小股部队,或者被政府军打散的残兵败将,

有时候就会流窜到宋朝的定州境内,干一些杀人越货的勾当。

在古代的政治格局里,谁也不想看到邻国强大,都怕邻国一强大就会欺负自

己。所以,一旦邻国有了乱子,自己难免幸灾乐祸。

苏轼也有这个想法,认为辽国现在乱成这样,对宋朝来说当然是好事,但他

也看出了这件好事背后的隐患,那就是当辽国没有能力收拾乱局的时候,不

第 165 页 共 196 页
但那些叛军会骚扰宋朝边境,就连很多本属安善良民的辽国百姓,也会因为

受不了政府的折腾,开始聚众作乱。

这些辽国乱民,将来也一定会威胁到宋朝的安宁。

所以,邻国强大了虽然不好,但弱小了竟然也很不好。定州正在面临与即将

面临的,看来是后一种的不好。

按说这种零零星星的小规模骚扰,宋朝的边防军应该完全可以轻松应对。但

是,毕竟宋辽边境和平了几十年,在定州驻防的北宋禁军的生存状态已经充

分而生动地说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千军万马在缺乏外部压力

的状态下变成了一群废物,不但连几十人规模、不成建制的敌人都打不过,

反而尽给当地人民添乱。

人人都知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但养兵不能养起来就算,还必须

在太平年景里不断磨炼军事技能,让军队时刻保持最佳战斗力,以备不时之

需。

苏轼发现,定州禁军不但早就没有了战斗意志,就连基本体能都跟不上了,

搞一次短途行军就能累垮一大群人。

解决方案貌似不言而喻:只要严加训练也就是了。但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苏轼考虑到,一旦大规模操练起来,消息一定隐瞒不住,辽国那边会怎么想

呢?他们一定会认为宋朝想要开战。所以,这种没事找事的动作决不能搞。

兵当然要练,但必须低调,慢慢来。

如何保卫定州

接下来就有两个问题要解决:

第 166 页 共 196 页
第一,就算假以时日,真的把兵练好,战斗力又能保持多久呢?也许地方官

一换人就人亡政息了。而且,禁军的战斗意志始终不高,这是先天因素造成

的。

第二,虽然宋辽和平相处,但辽国人毕竟是草原民族,时不时还是会发生小

规模的骚扰事件,跨越国境抢劫宋朝村镇,一旦近期再有这种事情发生,以

定州禁军当下的战斗力,根本防御不住。

解决方案只有一个:保卫家园,必须依靠当地人。

这就需要说说禁军的战斗意志为什么始终不高了。

我们必须了解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常识,那就是古代人的国家观念远不如现

代人,很多古代老百姓甚至根本就没有国家观念,他们的精神凝聚力主要来

自于乡土意识。

禁军的兵源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到边疆打仗,与其说是保家卫国,不如说是

吃粮当差。

如果战局有利,那么人人都能奋勇当先,为的是立功受赏,狠赚一笔,而一

旦战局稍有不利,逃命才是头等大事。

就算长时间不打仗,他们在边疆驻扎得越久,当然就越想家,天天恨不得找

机会开小差。

通观历史,保家之战最容易激发人的战斗意志,毕竟老百姓就算对天下国家

再没概念,再怎么想得开,但祖坟总不能让人占了。而且,身边的战友不是

亲戚就是街坊邻居,谁要是打仗不勇敢,一辈子在家乡抬不起头。

所以苏轼提出一个观点:宋朝自从开国以来,总会在边境驻扎大规模的禁军,

这样做当然没错,但是,这样做的意义,与其说要拿禁军去打仗,不如说要

第 167 页 共 196 页
拿他们去唬人。

为了达到唬人的效果,当然要造出浩大的声势,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而一

旦真正交战,就不能完全依靠这些唬人的禁军了,还必须仰赖当地民兵才行。

至于在平日里抵抗小规模的武装劫掠,就必须完全仰赖当地民兵了。边疆一

带的原住民除了有保卫家园的高昂斗志,还熟悉敌情,熟悉战斗,比内地调

来的禁军强得多。

而且,民兵还有一个巨大优势:便宜。

我在前边讲过,禁军规模庞大,开支惊人,以至于酿成北宋“三冗”之一的“冗

兵”,让中央财政不堪重负。

但民兵属于民间自由结社,大家自觉自愿,不花政府一分钱。只要政府不阻

挠,边境地带就会自发地形成民兵组织。原因很简单,保卫家园就是他们的

第一要务。

我在《熊逸书院》讲社会学先驱斯宾塞和无政府主义思想家克鲁泡特金的时

候说过,货币的发行和管理、灯塔之类的公共设施的建造、国家法定的宗教

信仰、慈善事业、普及教育、邮电服务,这些都是国家和政府不应该做的。

现在苏轼把选项增加了一条:军队。

如果斯宾塞和克鲁泡特金读过苏轼的这封奏章,那么他们不但在大概率上会

支持苏轼的想法,后者还一定会拿这个例子来证明政府的存在只会阻碍民间

的自发秩序。

苏轼当然不会那么极端,只是恳请朝廷给一点好政策,以便在定州组建民兵。

第 168 页 共 196 页
弓箭社

宋代的民兵组织叫作弓箭社。顾名思义,拉弓射箭是最重要的武术技能。

今天我们提到传统武术,想到的通常都是太极拳、八卦掌、六合枪……其实这

些武术并不很传统,绝大部分都是晚到清朝才出现的,主要用途是保镖和卖

艺,被各种江湖传说打造得神乎其神。

传统武术里边真正最源远流长的项目,真正的杀人技,就是射箭。完全可以

这样讲:射箭高于一切。

在宋代,无论官兵还是民兵,最核心的武术训练就是射箭。射程、准头和连

续射击的耐力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但是,贸然组建一个弓箭社,是不是太唐突了呢?

这就需要有些说服技巧了。苏轼援引历史,说弓箭社在我们宋朝不但早就成

立过,普及过,而且收效良好。

以前驻守边疆的好几位名臣尽管手握重兵,但都很仰赖弓箭社。那么,这么

好的制度怎么就败坏了呢?

这就要追溯到宋神宗熙宁年间了,当时在民间推行保甲法,和弓箭社有了冲

突,弓箭社也就维系不下去了。

如果苏轼可以直言不讳的话,矛盾肯定又会指向宋神宗和王安石,因为保甲

法就是王安石在全国推行的新法之一。但现在既然要做实事,旧伤疤最好不

要去揭,免得不小心惹哲宗皇帝反感。

接下来,苏轼又算了一笔经济账,说弓箭社纯属民间社团,兵器、铠甲、马

匹完全自备,也不拿朝廷的粮饷,不会给朝廷增加任何经济负担。朝廷甚至

第 169 页 共 196 页
也不会增加多大的管理成本,因为民间社团有一整套的自治规范,首领和中

层干部完全由大家推选,执行赏罚比官府还要严格。

弓箭社这样的组织说明了一个道理,“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事情

竟然真的存在,并且,这些不吃草的马儿不但能跑,跑得还比吃草的马儿更

快、更积极主动。这种好事,朝廷有什么理由不去支持呢?

朝廷当然有顾虑。凡是中央集权,最核心的管理原则就是以集中管理分散,

一个组织化程度高的小团体可以轻松统治无组织的广土众民。

所以统治者要想加强管理,巩固自己的统治,要么就把统治集团的组织化程

度继续提高,要么就让广土众民尽可能地成为一盘散沙,越散越好。

而像弓箭社这种民间社团:一来组织化程度很高,二来天然就有很强的凝聚

力,三来能征惯战,武器装备齐全。

如果他们真的只是保境安民,当然最好,但如果他们不服从朝廷安排,甚至

扯旗造反,那可不是官军能够轻易镇压得住的。

在历代核心统治层的内心天平上,一切当然都不如自己的权位来得重要。隐

秘的法家思想尤其提防着所谓自治规范,他们认为赏罚的权柄必须绝对由君

主掌握。

苏轼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不方便在奏折里明说。为了打消朝廷的疑虑,

他给出了一个折中方案,那就是增加官方的参与度,从规模设计到功过赏罚

都不能让弓箭社完全自主。

苏轼应该很期待着自己的方案可以实现,但是,奏折送上去,回复却一直没

有下来。

第 170 页 共 196 页
这时候的中央政府正在酝酿着一场风暴,谁也没有闲心去关注远方定州的闲

事。新一轮的大洗牌开始了,不存在对事不对人,而只有对人不对事。

虽然定州的事没人关注,远在定州的苏轼其人却被很多双闪露凶光的眼睛紧

紧盯着。

苏轼的命运,将一个来更加凶险的时刻,我们下一讲接着说。

第 171 页 共 196 页
27 苏轼与章惇关系的真相是什么?

当苏轼在定州操心弓箭社的时候,京城里终于不再阴晴不定了,新一轮的改

革正式拉开序幕。

这一讲,我们就说说苏轼受到的冲击。这场变故,牵扯到了苏轼的老朋友章

惇。

既然是改革,就需要一个口号,新的年号首先承担起了这个任务。宋哲宗改

元绍圣,“绍”的意思是继承,“圣”指的就是宋神宗。

绍圣时代还有一个政治口号,叫作“绍述”。“绍”的意思还是继承,“述”的用

法相当于孔子的“述而不作”,意味着哲宗并不想别出心裁,而是要完全彻底

地恢复宋神宗时代的改革路线。

站在哲宗的角度,就算不考虑他对祖母和元祐大臣的积怨,绍述神宗也有势

在必行的道理。

当初王安石变法,虽然全国上下鸡飞狗跳,老百姓遭了不少罪,朝廷却实实

在在地增加了财政收入。结果元祐更化,一切都改了回去。王安石想要解决

的老问题自然还会反弹,财政收入自然很快就会入不敷出。

那么合理的政治平衡点是:只要老百姓不至于造反,财政收入就越多越好。

何况皇帝年轻气盛,要做大事,而做大事总要花大钱的。

于是,蛰伏多年的新党人士纷纷涌进中央,以章惇为领袖。

同时,在元祐年间呼风唤雨的旧党精英迅速遭到放逐——这个群体,后来被

称为“元祐党人”,苏轼就是元祐党人当中最惹眼的一个。

第 172 页 共 196 页
一贬再贬

苏轼迅速受到降职,被贬到又远又小的英州,今天的广东英德。

在古代的地理格局上,南方以大庾岭为首的五岭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五岭

以南称为岭南,被中原人士视为畏途。

苏轼拖家带口,从定州远赴英州,一路上连番接到最新指示,不但品级和待

遇一降再降,安置地也从英州改到了更远的惠州。

苏轼在惠州住了三年,第四年再一次被贬,贬到了海南岛上。这里已经是天

涯海角,贬无可贬了。

当时的海南岛是真正意义上的蛮荒之地,苏轼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说:

“这里没有肉吃,没有医药,连房子都没有,更没有朋友,冬天没有炭,夏天

没有清凉的泉水,总而言之,要什么没什么,但这里也没有瘴气,这是唯一

值得庆幸的事情了。最近我和小儿子一起搭了几间茅屋住,勉强可以遮风避

雨。我没钱雇人,幸好有十几个当地学生热心帮我盖房子,让我很是过意不

去。”(《与程秀才三首》之一)

到底是谁把苏轼害得这么苦呢?人们相信新一代的新党领袖章惇就是幕后黑

手。章惇在元祐年间被旧党整惨了,如今小人得志,自然要疯狂地打击报复。

章惇名列《宋史·奸臣传》,黑材料比比皆是。但问题是,在翻云覆雨的时代

里,谁忠谁奸基本取决于谁笑到了最后,因为只有笑到最后的人,才能掌握

决定性的话语权。

所以我们读历史,就必须有史源学的意识,认真辨析史料的来源。

第 173 页 共 196 页
比如,《明实录》貌似很有权威性,是明代历史的实录,但《明实录》里的

王阳明是一个欺世盗名的大奸贼,直到清朝人修《明史》,才算站在官方立

场给他翻案。

孰是孰非,要看执笔的人生活在怎样的时代,有怎样的背景,怎样的价值观。

苏轼的镜像

宋代党争,反反复复绵延到南宋,新党最终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章惇

不但失去了最后翻案的机会,就连文集和辩护词也没能流传下来。

旧党因为痛恨章惇,还给他编了不少段子,这些段子又因为迎合了时代心理,

所以被当成史料流传下来。

今天我们最容易确认的实情是,章惇很像是苏轼的镜像:

两个人年纪相当,性格相近,实干能力不相上下,科举和仕途的经历也高度

相似,只不过因为苏轼属于旧党,章惇属于新党,所以两个人在仕途上的起

落刚好相反,就像各自坐在跷跷板的一端。

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互相开得起玩笑,在苏轼陷入乌台诗案的时候,章

惇还很仗义地为他辩护过。这对好朋友之所以反目成仇,据说是因为苏轼的

一首诗狠狠激怒了章惇。

那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年),苏轼做密州市长,章惇做湖州市长。章

惇有诗寄给苏轼,苏轼写诗作答,我们只看苏轼写的第一首:

方丈仙人出淼茫,高情犹爱水云乡。

功名谁使连三捷,身世何缘得两忘。

早岁归休心共在,他年相见话偏长。

第 174 页 共 196 页
只因未报君恩重,清梦时时到玉堂。

如果从常规角度理解,这首诗明显是在恭维章惇。

章惇喜欢炼丹修道,他坐镇的湖州又是个山光水色的好去处,所以苏轼才在

开头两句把章惇描写成海中仙山上的仙人,然后夸章惇各种厉害,最后说他

虽然身为仙人,却为了报答君恩,不惜牺牲了修仙大业,很为国家社稷操劳。

我们很难想像章惇能从这些话里受到什么刺激,但是,南宋人王明清有一系

列史料笔记,叫作《挥麈录》,其中讲出了一桩隐秘:原来章惇的父亲早年

很不检点,和岳母通奸。岳母因奸成孕,生下了章惇,把这孩子放进一个盛

了水的盒子里,封好,派人交给女婿。

所以,当章惇后来出守湖州,看到苏轼的诗句里有“方丈仙人出淼茫,高情犹

爱水云乡”,认为这是话里有话,讥讽自己的身世,从此就恨上了苏轼。

这件事相当耸人听闻,但问题是,如果这是真的,章惇后来就不会在乌台诗

案里为苏轼辩护,更不会在苏轼被贬黄州之后还用心开导过他。

关于章惇,同样性质的段子还有很多。如果我们通通信以为真的话,那么章

惇从一出生就头上长角,毕生的事业就是使坏害人,最后恶有恶报,遭人唾

弃,死了也还要遗臭万年。

还有一点:苏轼虽然和章惇做过朋友,但他早就察觉了章惇的阴险狠毒。

人类心理的认知一致性在这里发挥着作用。

元祐党人以苏轼为旗帜,以章惇为魔鬼,所以很难接受苏轼和章惇的朋友关

系。分裂的认知要想达成一致,就会遵循省力原则,而心理上最省力的办法

就是把苏轼想像成火眼金睛。

只是因为苏轼性情宽厚,才不介意和章惇玩在一起。

第 175 页 共 196 页
在各种笔记和正史的记载里,有的说苏轼和章惇从小就是莫逆之交,苏轼一

早就说过章惇满肚子都是谋反家的事,还有的说两个人年轻时候结伴游山玩

水,要在山寺寄宿,但这里有山魈作祟,谁都不敢落脚,只有章惇无所谓地

住了进去,结果,反而是山魈吓得不敢出来。

还有的说两个人一同酒后骑马走山路,遇到老虎,苏轼想跑,章惇独自向前,

突然拿出一面铜锣砸在石头上,把老虎吓跑了。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也是在他们结伴同游的时候发生的:前方有美景,

但道路太危险,苏轼不敢走,章惇却用高难度的杂技动作走了一个来回,而

且神色如常。

苏轼说:“你将来一定能杀人。”章惇问原因,苏轼答道:“你连自己的性命

都不爱惜,更不可能爱惜别人的性命。”

第一件事肯定是虚构的,因为苏轼和章惇是在做官之后才相识并订交的。最

后一件事确实能在苏轼和章惇的诗文里找到线索,但无非是说到苏轼不敢冒

险就结束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人们痛恨章惇,说他是奸臣、小人,为什么编出来的全

是上述这种段子,只丑化他的心肠和性格,而不说他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呢?

原因很简单:章惇的清廉有目共睹,说他贪污腐败没人会信。而这些偏重于

刻画章惇性格的段子之所以能够流传,因为章惇确实就是这种性格。

章惇是一个强硬的鹰派人物,有主见,敢坚持,还敢打仗。

他不像很多墙头草式的新党人物,那些人投身新党只是为了政治投机。章惇

是新党当中罕见的理想主义者,无论对于个人政见还是政治斗争都很敢坚持,

倔强起来可以完全不顾官场规则。

第 176 页 共 196 页
通常中央官员受到弹劾,就该自己请求离职去做地方官,苏轼就是这样做的,

这样才能给自己、给政治对手和皇帝都留足台阶,但章惇偏偏死硬到底,直

到很没面子地被撤职,所以旧党格外恨他也是在情在理的。

元祐年间,旧党累死累活才搞掉章惇,出力最大的人就是苏辙。苏辙给章惇

安的那些罪名虽然很不讲理,苏轼却没有为章惇说话。

章惇就这样被贬到汝州,结果祸不单行,在修道练功的时候走火入魔,手足

麻痹。紧接着,苏轼给朝廷提交意见,认为不该用闲职安置一个叫沈起的人。

两件事貌似毫无瓜葛,但是,沈起属于在王安石执政期间响应时代号召,积

极对外作战的人,结果南征交趾,败得一塌糊涂。苏轼认为,这种人就该永

不叙用。

单单批评沈起也就罢了,但苏轼举例还举到了章惇,说章惇当初力行王安石

的鹰派政策,征讨五溪,因为战功受到重用,这才鼓励了沈起这些拿打仗做

投机的人。现在只有对沈起永不叙用,才会让鹰派人士永远断绝希望,国家

才能安定。(《缴进沈起词头状》)

鹰派人士都有谁呢?联系上文的话,章惇肯定算一个。

章惇会怎么想呢?平定五溪毕竟是他毕生都引以为傲的战功。

章惇确实有足够的理由记恨苏轼。

更重要的是,到了哲宗亲政的绍圣时代,党争已经打过了一个来回,注定要

升级了,而章惇作为新一代的新党领袖,对旧党只要稍稍心慈手软,就没法

团结自己的队伍。所以对苏轼的严惩,在章惇而言也算是箭在弦上,不得不

发了。

第 177 页 共 196 页
要看清苏轼与章惇关系的真相,宋朝人当然比我们更有条件。但是,当历史

真相可以被还原的时候,往往意味着真相已经不重要了。

下一讲,我们聊聊苏轼最后的岁月。

第 178 页 共 196 页
28 苏轼的达观是怎么修炼来的?

你好,欢迎回到《熊逸说苏轼》。这一讲我们来聊聊苏轼最后的人生岁月。

苏轼远贬海南,如果说和当初被贬黄州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物质上的匮乏

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刚刚亲政的哲宗皇帝正值青年,苏轼却已经年过花甲。

而且,新一轮的党争迫害充分吸取了上一轮斗争的教训,不断降低底线,显

然很想赶尽杀绝,不给旧党留下任何翻身的余地。

这让苏轼很难对未来抱有任何希望了。但苏轼看上去还是一如既往地乐观、

豁达,真正做到了随遇而安,让人禁不住要问:这种人生境界到底是怎么修

炼来的?

五湖四海的仰慕者

苏轼确实有他独到的修养,直到今天都很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人们总会忽

视一个很不中听的道理,那就是,物质的匮乏和希望的渺茫远比精神的孤独

更容易忍耐。

所以抑郁症也好,自杀率也罢,和贫困并没有直接关系,却和集体生活的参

与度存在明确的反比关系。

社会学先驱涂尔干的名著《自杀论》,就是用统计调研揭示了这个道理。

北宋党争虽然激烈,但基本上仅限于官僚体系内部,就算是赶尽杀绝的做派,

以今天的眼光,以我们丰富的历史经验来看,不过是一场玩得很认真的过家

家罢了。

第 179 页 共 196 页
苏轼即便被打落谷底,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至少还是一代文坛宗师,光芒四射。

很多人就算存心躲着他,出发点也不过是怕惹麻烦,但心里对他的尊重并不

会有任何减损。

所以,苏轼无论被贬到哪里,地方官都会像迎接明星一样,把他待为上宾,

至少在可以通融的范围内给他足够的帮助,甚至有人因此获罪。更不缺的是

来自五湖四海的仰慕者,就连当地百姓也不敢小看这位一时间虎落平川的大

人物。

而作为一个开朗、健谈,喜欢呼朋唤友的人,除了乌台诗案那段坐牢的日子,

苏轼的社交生活一直都很活跃。哪怕到了海南,他也可以轻松跨越文化壁垒,

和当地百姓打得火热。

传说苏轼对苏辙讲过一句话,说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悲田院(也

就是救济院)里的乞丐,跟谁都聊得来,看谁都是好人。

这话虽然有些夸张——比如我们已经知道,苏轼看程颐就是奸人,偏偏还看

错了——但无论如何,苏轼确实很豁达,很没架子,既可以和儒家学者探讨

经典,也可以跟和尚、道士谈玄论虚,同样可以和劳动人民聊收成,拉家常。

他不仅“可以”,而且乐此不疲,每天都要找人聊天,随便什么人都行,什么

话题都行。他还很会给自己找事做,研究酿酒、制墨,各种有用的、没用的,

反正总能让自己充实起来。

事情也总在找他,常有学生慕名而来,请求得到他的指导。

生活充实了,社交丰富了,还到处受人尊敬,身处逆境的时候也就不那么难

熬了。

第 180 页 共 196 页
社会责任感

更能让生活充实的,是发扬社会责任感。

海南是个落后地区,原住民基本都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汉地差异很大,

当然会有很多事情让苏轼看不惯。

看不惯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如果放到今天就很敏感了——尊重当地风俗

吧,会被人道主义者批判;努力移风易俗吧,又会被那些主张“多元化”的后

现代主义者抵制。

好在古代社会简单很多,看不惯的就教他们改。

在儒者看来,海南要改变的风俗太多了。只谈一点,这里男人持家,女人出

来做事,做的还都是繁重的体力劳动。

苏轼看不下去,但他毕竟不是地方官,能做的就只有劝说。劝说需要技巧,

还需要艺术性。

于是苏轼找来杜甫的一首诗,《负薪行》,诗歌讲的是四川的事情,那里的

风俗和海南相近,女人十之八九都做的是砍柴、卖柴的营生。

杜甫同情她们,写这首诗哀叹她们的艰辛。苏轼经常拿这首诗给当地人诵读、

讲解,虽然心里明白移风易俗不容易,但觉得自己至少应该做点什么。(《书

杜子美诗后》)

北归之路

苏轼记录这件事情的时间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 年)闰九月,没想到仅

仅几个月之后,年轻的宋哲宗还没有留下继承人就突然驾崩了。向太后临时

主政,立哲宗的异母弟端王赵佶继位,这就是将来要被金兵掳走,断送了宋

第 181 页 共 196 页
朝半壁江山的宋徽宗。

当然,在徽宗刚刚继位的时候,谁也无法预见未来,但至少可以预见的是,

朝廷又要大洗牌了。

在向太后的主持下,旧党人士回归,新党官员遭贬。苏轼终于可以离开海南,

以他的资历和声望,很多人都估计他很有可能回朝担任宰相。

而现任宰相章惇却重复起了苏轼当初的厄运,被贬出朝廷,还将被一贬再贬,

一路被贬到苏轼曾经呆过的广东雷州。

元符三年(1100 年)六月二十日夜,苏轼横渡琼州海峡,离开居住三年的

海南,踏上了北归之路。

这一夜,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其中的名句直到

当代还在被身处逆境的人反复吟诵: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首联当中,参和斗都是星宿的名称,海南的天象和内地不同,而在六月二十

日的夜晚,真的参横斗转,苏轼这回完全写实,没有像写《赤壁赋》那样信

笔由缰。

“苦雨终风”是说停不下来的雨和停不下来的风,但终于“也解晴”了。雨停了,

风停了,这既是写实,也是双关,暗示着政治斗争的风雨终于停了下来。

颔联是最常被人引用的名句,但读者很难意识到,“云散月明谁点缀”暗用了

《世说新语》的一则典故:

第 182 页 共 196 页
司马道子半夜闲坐,看到天空清朗,明月皎洁,没有半点云彩,不由得发出

赞叹。这时候手下有人说:“我觉得,如果有淡淡的云彩在天空点缀,就会更

美。”司马道子开玩笑说:“你自己心里脏,难道还想把天也弄脏不成?”

苏轼用这个典故,暗暗骂了那些栽诬迫害他的人。终于,种种栽诬迫害就像

被风卷走的云,而自己的心就像苍天和大海的清白本色,永远不曾改变。

诗的颈联分别用到《论语》和《庄子》的两则典故,说自己本以为会在蛮荒

之地度过余生,对浮沉荣辱也不再介意了。

尾联说海南的生活虽然千辛万苦,但自己无怨无悔,因为这是平生最激荡胸

怀的一次游历。

从艺术性来看,这首诗其实有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后四句不但太实在了,

也弄得画蛇添足了,语尽则意尽,没了余味。

如果只保留前四句,那就是一首冠绝诗坛的七言绝句,字面完全写实,是纯

粹的自然景观描写,而无限深意尽在言外,这就是言近而旨远的典范。

不过,如果从个人感情的抒发来看,苏轼算是倾诉得酣畅淋漓了,以至于又

没管住自己的笔,犯了朝廷的忌讳。

前边讲过,官员受了处分之后,无论心里怎么想,也无论事实冤不冤,都该

摆出反省的姿态,这是历朝历代的官场生存法则,但苏轼这首诗半点反省的

姿态都没有。

单是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倒也罢了,他偏偏还要说“九死

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高调表达自己毫无悔意,对朝廷给的处分反

以为荣。

这也难怪苏轼,他本来就是这个性格,如今人也老了,起起落落经得多了,

第 183 页 共 196 页
最严厉的处分也受过了,熬成滚刀肉了。

幸好这时候倒也没人计较他的诗,但是,没等苏轼兴奋太久,他的北归之路

还没走完,高层的政治风向似乎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向太后仅仅摄政半年,就让徽宗亲政。第二年正月,向太后去世,朝廷改元,

年号叫作建中靖国。这个年号的涵义是:既不要极左,也不要极右,大家别

再搞党争了,好好让国家安定下来吧。

既然是调停、折中,就需要两派各让一步,新党风头最劲的蔡京、蔡卞兄弟

离开中央,旧党声望最高的苏轼、苏辙兄弟被挡在京城之外。

但是,就算苏轼这一次真的可以复出,也只能造就另一种遗憾,因为在这一

年的舟车劳顿当中,他的身体已经吃不消了。

建中靖国元年(1101 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常州病逝,享年 66 岁。

这对苏轼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因为年轻的宋徽宗早已经决意任用新党了。所

谓建中靖国,只是从旧到新之间的一个过渡。

所以,建中靖国的年号仅仅用了一年,第二年改元崇宁,意思是,以宋神宗

熙宁年间的政治方针作为崇尚对象。

新时代到来了,因为《水浒传》而为我们熟悉的蔡京即将权倾天下,宋朝的

宰相岗位终于要迎来一个真正的小人了。

下一讲,我要进入总结阶段,跟你聊聊苏轼的成功学。不过,在我看来,苏

轼的成功学也可以理解为失败学。

第 184 页 共 196 页
29 苏轼的人生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通过诗词文章串讲了苏轼的一生之后,这一讲,我想跟你探讨一个比较鸡汤

的问题:苏轼的人生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苏轼历经大起大落,最让人惊叹的就是他善处逆境的本领:无论境况多么糟

糕,他总可以从容不迫、泰然自若。这样的心理素质到底是怎样练成的?我

们能不能学得到?

以审美的姿态生活

先说一个悲伤的结论:大部分都没法学。

论性格,苏轼很开朗,社交欲望和社交能力都强得异乎寻常,这是天生的。

论环境,宋代是全部时代里对知识分子最优待的,如果换到明清,苏轼很可

能熬不过中年,要么被整垮了,要么被整死了。特定的环境,没法复制。

再者,前边谈过,苏轼的从容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才学、名望和地位,所

以,就算性格和环境的条件不变,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落到和苏轼相同的逆

境里,大概率上是承受不住的。

但如果说苏轼身上有什么是普通人可以学的,那就是一种经过理性反思得来

的人生态度。

在苏轼的文章里边,最集中阐释这种态度的,就是《宝绘堂记》。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 年),驸马王诜修了一所私人书画收藏室,题名宝

绘堂,请苏轼写一篇《宝绘堂记》。这是宋代文人的惯例,凡是修建了什么

东西,都要配上一篇文章。

第 185 页 共 196 页
我在前边讲乌台诗案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这位驸马王诜,他和苏轼交情很深,

也被乌台诗案牵连得很深。

宝绘堂的落成是在乌台诗案发生的两年前,王诜正在京城里忙着收藏字画,

苏轼正在徐州忙着抗洪救灾。虽然算不上岁月静好,但一时也还看不到政治

上大风大浪的苗头。

苏轼欣然应邀,为宝绘堂写了一篇短文,开头两句话就是核心论点,原话是: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字面上看,“寓”是暂住,“留”是长住。寓意和留意的区别,我们可以理解成

住旅馆和买房的区别。

在旅馆住一晚,看到房间窗外有漂亮的风景,室内有别致的装修,欣赏一下,

高兴一下。哪怕只是一张便笺纸,只要有别致的设计,就能让自己把玩一阵。

就算旅馆垮了,自己也不心疼,该上路照样上路。

但买房就不一样了,把房子当成要住一辈子的私人产业来打理,从选择地段、

户型到装修设计、家具布置,每个环节都能把心操碎,每个细节都可以纠结

好久,一旦发觉买错了就会懊悔不迭。

生活“不可以留意于物”,意味着对任何事物都不该沉迷进去。古汉语的“物”

涵盖很广,一切人,一切事,一切东西,都是物。

苏轼援引《老子》的名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在老子看来,一切感官享乐都是对人有害的。但是,苏轼说,圣人当然明白

这个道理,但之所以并不禁绝感官享乐,是因为这些享乐“聊以寓意”,也就

第 186 页 共 196 页
是说,人只要不沉迷进去,声色犬马都可以给人短暂的放松,而不会有什么

害处,《老子》讲得太极端了。

这个道理很像是今天一些麻将馆的标语: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那么,怎样才能只怡情而不伤身呢?

苏轼讲:书画爱好是所有娱乐项目里最健康的,但是,如果对书画太“留意”,

太沉迷,同样可以伤身。

以史为鉴,苏轼举了几个例子:三国年间,酷爱书法的钟繇在韦诞那里见到

了蔡邕的真迹,苦求不得,捶胸呕血险些死了,后来韦诞过世,钟繇为了取

出蔡邕的字,竟然派人挖坟掘墓。

还有南朝宋孝武帝,酷爱书法,所以,大臣王僧虔明明写得更好,但不敢发

挥出来,故意用秃笔写字,把字写丑些,生怕惹孝武帝猜忌。

还有晋朝的权臣桓玄,安排轻舟专门运载书画,就怕一有变故,书画会保不

住,结果真的有了变故,保住了书画却保不住自己。

还有唐代宰相王涯,为了收藏书画不知道花了多少钱,还专门建造了隔墙把

珍贵的书画藏起来,免得别人发现,结果发生政变,不但命都没了,隔墙也

被别人砸了,劫匪不知道书画的价值,只把装饰书画的黄金宝玉拿走了,把

书画当成垃圾扔掉。

以上这几位古人,都是因为迷恋书画,结果既害了国家,也害了自己。可见,

对事物的“留意”正是招灾惹祸的根苗。

接下来,苏轼以史为鉴,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很迷恋书画,后来想通了,就

算收藏了什么宝贝,但如果有人把它们拿走了,自己也无所谓。

第 187 页 共 196 页
再好的书画,也不过“譬之烟云之过眼”,就像烟云从眼前飞走一样。这句话

就是成语“过眼烟云”的出处。

于是,看到好的书画,很高兴,很欣赏;失去好的书画,无所谓,不心疼。

自此以后,书画就只会给自己带来快乐,而不会带来烦恼了。

苏轼拿亲身经历劝说王诜:你现在这么迷恋书画,就像我年轻时候一样,所

以我希望你也能像我一样做出改变,调整心态,让书画只成为快乐的源泉,

而不会变成生活的负担。

按说写这种文章,应该好好赞美主人的品位,多说吉利话,苏轼偏偏别出心

裁,举的例子又是挖坟掘墓,又是身败名裂,总之没有一桩好事。

王诜当然不太高兴,但我们倒是可以好好领会一下文章中的道理。

这个道理,最浅一层的理解就是告诫人们不要玩物丧志。如果理解得更深一

层,那就是,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对生活的疏离感。

当我们对生活拉开了足够的距离,不但会发现生活当中好的一面会变得更美,

就连不好的一面也会变得更加容易承受。

如果理解再进一层,那么就会发现,自己也可以和自己拉开距离,也就是说,

自己既是参与生活的人,同时又站在远处旁观这个生活中的自己。

美感永远伴随着距离感出现。当你有了这种若即若离的生活境界,你就更容

易在很多貌似平常的事物当中看出美感。于是在外人看来,你反而像是一个

特别热爱生活的人。

苏轼就是这样,研究烹饪,搞出了东坡肉;研究酿酒,搞出了真一酒;就算

到了海南那样的绝境,还会和专业人士一起研究制墨的新方法,虽然研制失

败,还险些烧了房子,但世上竟然也有了拿他的名号来兜售的东坡墨。

第 188 页 共 196 页
生活,但不以生活的姿态生活,而以审美的姿态生活。

若即若离

道理不难理解,但难的是对距离感的把握。

如果你做不好,倒也不必苛求,因为就连苏轼自己也并不总能把距离感的分

寸把握到位,否则也就不会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那样的悲怆调子了。

分寸感的重点在于“若即若离”,距离拉得太远也不是好事,那就会像中世纪

的欧洲人那样——他们真的把现实生活当成在旅馆里的暂住,进天堂、得永

生才是唯一的追求。所以,他们对现实事务很不上心,觉得无论做好做坏都

没多大意义。

这很可以理解,如果你住进旅馆,也不会为了一小片墙纸的破损就兴师动众,

非要把它修好不可。

我们理解《宝绘堂记》,可以参照苏轼一首很出名的七律,《和子由渑池怀

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看上去很像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的口吻,其实苏轼当时刚刚踏上仕

途,正要去陕西凤翔做官。

那是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 年),“三苏”刚刚名动京城的时候。

第 189 页 共 196 页
苏洵在京城编撰礼书,苏辙和王安石闹了好大的矛盾,索性辞去任命,在家

侍奉父亲。等苏轼赴任的时候,苏辙一路把他送到郑州。

兄弟告别之后,苏辙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给苏轼,诗里怀念两

兄弟当初一起参加科举,在渑池的一所寺庙借宿,还一起在墙上题诗。苏辙

的诗里满是怀旧的伤感,而苏轼这首作为答复的诗,给弟弟讲了一个人为什

么应该豁达的道理。

首联先发问:人生漂泊无定,到底像什么呢?然后自问自答:应该像冬天里

一只失群的大雁。

颔联做出解释:这只大雁偶然间找个地方歇脚,在雪地上留下了脚印,但很

快它又飞走了,哪会去挂怀那些脚印呢?

颈联既是承接,也是写实,说我们当初寄宿的那所寺庙倒是还在,但接待过

我们的那位老和尚已经不在了,他的骨灰被藏在一座新修的塔里,寺庙的墙

壁严重破损,我们曾经写在墙上的诗当然看不到了。

尾联转入回忆:你还记得吗?当初我们走过一段很艰险的山路,马死了,我

们只好骑着瘸驴代步,好不容易才到了渑池。

从技术角度来看,宋诗和唐诗有着很不同的审美取向: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唐诗的好处称为情趣,宋诗的好处称为理趣。

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就属于体现理趣的典范之作。它很会讲道理,但讲

得自然晓畅,毫无掉书袋的痕迹。

细看才能体会到苏轼修辞手法的巧妙:颔联是一个流水对,上下联一起构成

一个完整的语句。颈联有当句对,同一句里“老僧”对“新塔”,“坏壁”对“旧

题”。

第 190 页 共 196 页
更特别的是,前四句一气呵成,连贯成一体,这样的写法相当少见,还给我

们留下了一个“雪泥鸿爪”的成语。

社会总是千变万化,人生总是千头万绪,最难认清的就是控制力的边界。

哪些是自己可控的,比如学习一门知识,那就不妨执着起来,念念不忘,必

有回响。

哪些是自己不可控的,比如借助这门知识,小到独善其身,大到兼济天下,

那就不妨换上雪泥鸿爪的态度,任凭青石的街道向晚,任凭三月的春闱不揭,

而你,永远记得自己只是过客,不是归人。

惟其如此,你那哒哒的马蹄才会成为一个美丽的错误,像苏轼那样;而不是

惨痛的错误,像王安石那样。

下一讲,是课程的最后一讲,我会对课程做个简短的回顾,对北宋政坛这场

旷日持久的新旧党争,做一次通盘梳理。

苏轼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理解他所处的时代,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人。

第 191 页 共 196 页
30 从年号读懂北宋政坛

你好,欢迎来到《熊逸说苏轼》

这门小课到这里就结束了,像一切为了告别的聚会一样。最后,就让我们做

一个简单的回顾,用年号来梳理一下时间线吧。

理解宋代的年号是概要性地理解宋代历史的一个诀窍。

苏轼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所谓景祐,意思是“大大地保佑”。“景”

在古汉语里有“大”的意思,比如今天的北京景山,意思就是大山。

景祐之前的年号叫作明道,明道一共只有两年。明道元年程颢出生,明道二

年程颐出生,就这样凑满了程朱理学当中的二程。

程颢被尊称为明道先生,程颐被尊称为伊川先生。后来洛蜀党争,程颐和苏

轼成为死对头。

明道这个年号之所以只用了两年,一来因为避讳,二来因为天灾。

当时宋朝和辽国和平共处,礼仪方面互相尊重,已故的辽景宗耶律贤有个小

名叫明扆,和宋朝的年号明道里边都有一个“明”字。宋朝为了避讳,必须把

年号改掉。

这时候宋朝正在闹旱灾和蝗灾,所以改元景祐,希望上天多多保佑,让灾害

赶紧结束。

宋仁宗在位时间很长,年号换的也多。景祐之后,改元宝元。就在宝元元年,

党项首领赵元昊建国称帝,以“夏”为国号,史称西夏,还把宋朝赐给自己的

赵姓取消,改姓嵬名,改名曩宵。

第 192 页 共 196 页
在宋朝的角度来看,既不能顺着赵元昊的心意叫他嵬名曩宵,也不好继续叫

他赵元昊。那么,取消赵姓,就意味着赵元昊变成了元昊。

这就带来了新的麻烦:作为年号的宝元的“元”容易让人想起元昊的“元”,心

里不舒服。

那就换个年号吧,于是改元康定,意思是富裕而安定。单从涵义来看,康宁

没什么缺点,但是康定用了没多久,有人说这个词听起来太像谥号了,不吉

利。

这倒不算吹毛求疵,因为“康”和“定”单独使用的话,还真的都是谥号里的常

用词。谥号是给死人用的,年号搞得太像谥号确实不好。

于是年号继续换,这一次,换成了著名的庆历。

庆历的意思是“吉庆的日历”。这里怎么会有日历的事呢?这是因为司天监,

也就是皇家天文台,刚刚编好了一部万年历,名叫崇天万年历。这是一桩大

事,正适合用它来做改元的名目。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开头就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在

这个庆历四年,苏轼还是个九岁的孩子。

庆历之后,年号又有皇祐、至和,然后就是宋仁宗最后的年号:嘉祐。

嘉祐时期是苏洵扬眉吐气,苏轼和苏辙暴得大名,开始走入政治生活的时期,

苏洵的文集就是以嘉祐年号命名的,称为《嘉祐集》。

宋仁宗驾崩,宋英宗继位,改元治平。治平三年(1066 年),苏洵病逝,

苏轼和苏辙为父亲服丧。治平四年(1067 年),宋英宗驾崩,宋神宗继位,

改元熙宁。

苏轼的政治生涯主要是从宋神宗时代开始的。

第 193 页 共 196 页
北宋历经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到神宗是第六位皇帝。神宗即位

之后,第一个年号叫作熙宁,涵义是太平安定。但熙宁年间既不太平,也不

安定。

王安石变法就是在熙宁年间开始的,史称熙宁变法。熙宁七年(1074 年)

开始连年干旱,到了熙宁十年(1077 年)总算好转过来,所以改元元丰,

我们可以理解成:丰收了,老天保佑了,让我们打起精神重新开始吧。

元丰年间,变法还在继续,所以人们也会把熙宁的“熙”和元丰的“丰”单独拿

出来,把这场变法叫作熙丰变法。

为什么不叫熙元变法呢?因为“元”这个字在年号里边用得太频繁了。

熙宁、元丰年间,是新党当政,旧党下台的时期。乌台诗案就发生在元丰二

年(1079 年)。

宋神宗驾崩,年幼的宋哲宗继位,改元元祐,涵义是:这是一个受到上天保

佑的新开始。

元祐年间,高太后摄政,旧党翻身,新党倒台。司马光主持大局,尽废新法,

史称元祐更化。

元祐是一个很特殊的年号,据说是在宋神宗的年号“元丰”和宋仁宗的年号

“嘉祐”当中各取一个字组合来的,意思是:元丰年间的新法有很多弊端,要

用嘉祐时代的政策来做补救。

这种拟定年号的风格,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作贞元法。

事情还要追溯到唐朝,唐德宗向往唐太宗的贞观盛世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就把“贞观”的“贞”和“开元”的“元”拼合成“贞元”,作为自己的年号。

第 194 页 共 196 页
宋朝拟定年号,很流行贞元法。宋朝第一个使用贞元法的年号就是元祐。元

祐的身影还以贞元法的形式出现在南宋:宋宁宗的年号“庆元”,就是用贞元

法把宋仁宗的“庆历”和宋哲宗的“元祐”合并而来的。这意味着,元祐时代是

一个被后人怀念的时代。

元祐元年(1086 年)四月,王安石病故。九月,司马光病故。

司马光死后,旧党分裂,尤其以程颐为首的洛党和苏轼为首的蜀党水火不容,

史称洛蜀党争。

宋哲宗亲政之后,改元绍圣,涵义是:继承父亲宋神宗的遗志,把改革路线

继续下去。

绍圣年间,新党翻身,旧党倒台。苏轼被越贬越远,一路贬到广东惠州。

绍圣五年,有人捡到了一个玉石印章,很可能是汉代的传国玉玺。所以第二

年改元元符,涵义是:天降祥瑞,大大的祥瑞啊!

苏轼却没从这个祥瑞里边得到任何好处。元符刚刚元年(1098 年),他就

又被贬官,贬到海南岛上,已经没有更远的地方可以贬他了。

元符这个年号只用了三年,宋哲宗驾崩,宋徽宗继位,向太后短暂摄政,改

元建中靖国,涵义是:既不新也不旧,大家别再搞党争了,好好让国家安定

下来吧。

建中靖国元年(1101 年),苏轼在常州病逝。

建中靖国只有元年,第二年就依着宋徽宗本人的意思改元崇宁。被崇尚的这

个“宁”,就是宋神宗的熙宁。这就意味着,政治方向又要转向新党了。

第 195 页 共 196 页
苏轼的一生,乃至身后几百年,都被党争的漩涡左右着。到底“不是东风压倒

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还是寻找一个可以让大家共同认可的底线,在底

线以上做出良性竞争,这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了。

单从人的共性来看,似乎可以期待天下大同;单从人的排他性来看,差异性

又总是在被有意识地放大,群体与群体间的矛盾总会向着尖锐化的方向发展。

历史哲学为此给出了五花八门的解释框架,在最核心的两股思潮里,雅斯贝

尔斯的一派支持前者,斯宾格勒的一派支持后者,他们掀起的尘埃直到今天

依然也没有落定。

谢谢你花了这么长时间听我说苏轼。期待下次相见。

得到学友助手 www.duodu.cc

第 196 页 共 196 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