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小龙讲申论 3

主讲教师:张小龙
授课时间:2019.01.30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小龙讲申论 3(讲义)

3、根据“给定资料 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
大学生”变成了“小吴”。(10 分)
要求:准确全面,恰当提炼,条理清晰。不超过 200 字。

资料 3
小吴是北方某地宁堡村大学生村官。下面是她讲的“成长”故事:2016 年,我被组织
选派到宁堡村担任村主任助理。那时我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肯定比农民强。村干部和村民们
对我都很客气,但就是不分配活儿给我。那时我最大的活儿就是“看家”,大家出去办事,
让我守在村部。我也不愿闲着,为了证明自己,一开会我就抢着发言,但不管我说得多么激
情澎湃,大家一点反应也没有。第一次下田干活,我就把鞋陷进了泥里,旁边有人说:“这
大学生下地还得跟个提鞋的。”
刚到村里,我看很多事不顺眼,总觉得自己在理,大家做事应该按照我的想法来。村里
核发水田地补偿款,要量土地,村支书认为我是外村人,能一碗水端平,就让我负责这事。
有几个人找我说情,想要皮尺松一点,好多得点补偿。我一点不让,把尺绳拽得紧紧的。结
果一位村民当场质问我:“你个外来人,想干啥?”
第一年年终评议会上,有 4 个人给我投了不合格票。我的委屈突然爆发,回到屋里就哭
了,觉得自己表现挺优秀,关键是我也一直想要给村里干事,怎么还受这气?当时,村支书
跟我讲了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你坚持原则是对的,关键在怎么做。有理还不够,在村
里得想办法跟老百姓把理说通。要把理说通,首先你得和大家干在一起。”他建议我,每天
到老乡家干农活,一次两个小时。
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学说土方言,走水田地、学农活。每天“服役”两个小时,每次
换一家。手掌上的血泡起了破,破了又起,汗水渍透了衣服。我慢慢感受到了农民的不易,
也理解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激情”的含义。一段时间下来,和大家熟络
了,村民们从自家娃娃读啥学校、看病到哪个医院、添置家电买啥牌子,到调解邻里矛盾都
愿意找我帮忙。村里一户人家因为不满征地补偿,不断上访。那段时间,我不时到他们家串
门、唠家常,见他们家生活困难,就帮着申办救济,这户人家深受感动,后来再也没有去闹
了。我还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成功创建本村优质杂粮品牌并打入南方市场,为大家闯出了
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去年,我被市里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
现在,村里人对我的称呼,也渐渐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小吴来了啊!”
“小吴吃了吗?”上了年纪的,则直接叫我“小吴闺女”。我之前不太把这些话放在心上,
体会到这些关心来之不易后,每次听到心里都暖暖的。

1
小龙讲申论 3(笔记)

【说在课前】
上节课的两道题是微观现象类材料,要在现象中提炼、总结信息点,同时要挖掘、发现
信息点,今天继续看资料 3。

3、根据“给定资料 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
大学生”变成了“小吴”。(10 分)
要求:准确全面,恰当提炼,条理清晰。不超过 200 字。
【审题】
1.“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上两道题是某个村的经验、发生的变化,本题落实到
某个人的变化,范围越来越小。
2.“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一个人有变化,从陌生
到熟悉,本题反而好答,审题时可以思考需要答什么,假设不给你材料,一个大学生跑到农
村,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称呼变得亲切了,思考小吴的变
化。对村民来说,小吴的样子很陌生,最后变得熟悉,这个过程中小吴需要做一些事情。要
多和大家沟通、交流、聊天、拉家常,深入、融入、了解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同吃同住
同劳动,这是可能的变化,多交流、熟悉之后便喜欢了、觉得亲切了,不给材料也可以答。
过去大学生没什么事干,现在大学生做好事,让村民觉得大学生亲切,称呼从“那个大学生”
变成了“小吴”,是好事,服务群众、帮助群众、关心群众、了解群众。具体帮助群众做了
什么需要看材料,
这些帮助让她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答题前可以大致想一下答题方向。
3.要求:
(1)
“恰当提炼”:要求“提炼”说明其含金量低,需要提炼。答题时,可能需要概括、
总结、升华、拔高。
(2)本题 10 分,资料不多,分数不少,需要提炼。

资料 3
小吴是北方某地宁堡村大学生村官。下面是她讲的“成长”故事:2016 年,我被组织
选派到宁堡村担任村主任助理。那时我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肯定比农民强。村干部和村民们
对我都很客气,但就是不分配活儿给我。那时我最大的活儿就是“看家”,大家出去办事,
让我守在村部。我也不愿闲着,为了证明自己,一开会我就抢着发言,但不管我说得多么激
情澎湃,大家一点反应也没有。第一次下田干活,我就把鞋陷进了泥里,旁边有人说:“这
大学生下地还得跟个提鞋的。”
资料 3 第一段:

2
1.“小吴是北方某地宁堡村„„故事”:上道题涉及的材料讲了脱贫致富的故事,这里
又讲了一个故事。
2.“那时我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肯定比农民强”:说明肯定有问题。小吴有变化,材料
会给出变之前、变之后的样子,这里是改变之前。
(1)
“我觉得”说明她的认知有问题,她觉得自己比农民强,确切地说是自我认知存在
问题,也可以说自我定位有问题,或说她自视清高。一方面,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觉得自
己比农民强,自我认知、定位有偏差;另一方面,对自我和农民的认知都存在偏差,或写对
农民了解不够。
(2)她觉得自己比农民强,便是认识问题,容易导致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她看不起
农民,说明她的态度不端正。认知的问题是知识的问题,态度、自大是道德的问题。
(3)细致地分包括两个方面的错误,一是认识论的错误,二是世界观、价值观的错误。
一个行为两大错误,知识、认知和价值上的错误。没有找到认知、价值观上的错误,也没关
系,后面还可以找到。申论答题就像挖红薯,挖出一点便能拿到一点分。
3.“村干部和村民们对我都很客气„„‘看家’”:
(1)
“客气”是疏远、不熟悉,说明小吴与群众缺乏深入沟通、了解,导致距离远,这
些都是问题,依然是态度问题导致无法深入地融入群众。
(2)“不分配活儿给我„„‘看家’”:无所事事,脱离群众。作为人才,没有事情做,
造成人才闲置、人力资源浪费、工作缺少成绩。
4.“我也不愿闲着,为了证明自己,一开会我就抢着发言”:她想通过说话证明自己,
在农村只是说话没有用,习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通过说的方式证明自己,说
明她工作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帽子扣得大一些,说明她工作作风有问题,嘴巴上空谈,不
务实际,类似明朝人挽起袖子聊星星、天理、道德,清朝人打进来时说的是“临危一死报君
王”。工作方式、方法、作风、态度有问题,不做好事、实事,嘴巴说一说,只知道空谈。
答案在材料中,要仔细阅读、分析、挖掘、理顺、看透材料,答案是通过对材料的“辛勤耕
耘”获得的。一定要了解获取答案的过程,记住答案没有用。
5.“但不管我说得多么激情澎湃,大家一点反应也没有”:不干活只知道说,新东方年
会上说“累死累活不如做 PPT 的”,给农民做 PPT 是没有用的,会让人觉得务虚、空谈、不
实干。
6.“第一次下田干活,我就把鞋陷进了泥里,旁边有人说:‘这大学生下地还得跟个提
鞋的’”:小吴下地干活把鞋子陷入泥里,说明她工作能力有问题,不会干农活,下地不应该
穿鞋,同时也说明她的工作态度有问题,导致人民群众对她不满。
资料 3 第一段梳理:
1.小吴对自我的认知不准确、有问题,思想、态度不端正。认知、态度的问题可以说是
思想观念问题,写哪个都可以。是认知、态度、思想观念、价值观的问题,对自我定位不准
确,对农民缺乏尊重,不能深入了解群众。
2.工作方式、作风有问题,不干活,过于务虚、空谈,缺乏实干精神,只说不做,工作
方式有问题。
3
3.工作能力有问题,她不会干农活,缺少相应技能、本事。
4.一定要亲手挖掘材料,答案就在材料中。
刚到村里,我看很多事不顺眼,总觉得自己在理,大家做事应该按照我的想法来。村里
核发水田地补偿款,要量土地,村支书认为我是外村人,能一碗水端平,就让我负责这事。
有几个人找我说情,想要皮尺松一点,好多得点补偿。我一点不让,把尺绳拽得紧紧的。结
果一位村民当场质问我:“你个外来人,想干啥?”
资料 3 第二段:
1.“刚到村里,我看很多事不顺眼,总觉得自己在理,大家做事应该按照我的想法来”:
(1)“刚到村里,我看很多事不顺眼”:再次说明她的态度有问题。
(2)
“总觉得自己在理,大家做事应该按照我的想法来”:说明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不愿意听取群众的意见。
2.“村里„„负责这事”:村支书给她安排了一个工作。
3.“有几个人„„想干啥”:坚持原则是没错的,可以不给补偿,但是需要理解他们。
“把尺绳拽得紧紧的”表示工作方式有问题,人民群众为自己利益很正常,每个人都是这样
的,需要沟通、协调、说服他,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要教育他、说服他。
4.总结
(1)一方面,她观念、态度有问题,不愿意听取意见;另一方面,她在工作实践中缺
乏经验、缺乏沟通(工作能力有问题)。
(2)前面谈工作作风是她不干活,工作能力是指做不好工作;她从观念上看不起农民,
价值观有问题;在态度上不干活,务虚、只愿意说;让她干工作又干不好,缺乏经验、不愿
听取意见。
第一年年终评议会上,有 4 个人给我投了不合格票。我的委屈突然爆发,回到屋里就哭
了,觉得自己表现挺优秀,关键是我也一直想要给村里干事,怎么还受这气?当时,村支书
跟我讲了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你坚持原则是对的,关键在怎么做。有理还不够,在村
里得想办法跟老百姓把理说通。要把理说通,首先你得和大家干在一起。”他建议我,每天
到老乡家干农活,一次两个小时。
资料 3 第三段:
1.“第一年年终评议会上,有 4 个人给我投了不合格票”:以前老师听村长说“请村里
的五个实职干部来镇上开会”
(五个有实际职位的干部),一般村里有五个干部(书记、村主
任、副主任、会计、妇女主任等),说明大家对她普遍不满。
2.“我的委屈„„受气”:自我认知存在严重偏差,想干事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不能只
想干,要变成能干(过程)、干好事(结果)。
3.“当时„„触动很大”:此处开始有变化,从固执己见到听取意见(听取领导的意见
和人民的心声)。
4.“你坚持„„说通”:
(1)“触动很大”是思想上的变化;“把理说通”要增强沟通协调的能力,工作作风要
实干,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然后才能沟通。
4
(2)首先要改变观念,工作作风要务实,然后提升工作能力。要改进工作方式,原则
性、灵活性相结合,在坚持原则的制度下要讲人情、体谅群众。
5.“他建议„„两个小时”:四川有句俗话“你吃得亏才打得堆”,意为你舍得吃亏,别
人才会和你一伙,所以需要先帮群众干活。
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学说土方言,走水田地、学农活。每天“服役”两个小时,每次
换一家。手掌上的血泡起了破,破了又起,汗水渍透了衣服。我慢慢感受到了农民的不易,
也理解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激情”的含义。一段时间下来,和大家熟络
了,村民们从自家娃娃读啥学校、看病到哪个医院、添置家电买啥牌子,到调解邻里矛盾都
愿意找我帮忙。村里一户人家因为不满征地补偿,不断上访。那段时间,我不时到他们家串
门、唠家常,见他们家生活困难,就帮着申办救济,这户人家深受感动,后来再也没有去闹
了。我还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成功创建本村优质杂粮品牌并打入南方市场,为大家闯出了
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去年,我被市里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
资料 3 第四段:
1.“从那以后„„两个小时”:不仅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深入田间、到田里去/深入
实践/真抓实干/注重实效。
2.“每次„„不易”:从自视清高变成认识农民、了解农民、同情农民、尊重农民、帮
助农民、服务农民、热爱群众。
3.“一段时间„„帮忙”:前面干活是帮助农民搞生产,此处学校和医院代表生活。搞
生产增加收入,生活方面提升幸福感和便利,帮农民排忧解难,系统性地帮忙。
4.“村里„„唠家常”:群众不断上访,小吴就经常下访,从开始不懂得沟通到现在主
动沟通。
5.“见他们„„闹了”:人民群众在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她帮人民群众解决了问题。
体现了她工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帮助人民群众提升自身能力。
6.“我还„„村官”:利用专业优势,创建品牌,开拓市场,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工作
成效),带领农民创业创新。
资料 3 第四段梳理:
1.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以前看不起群众,现在深入群众、认识/了解群众,最后融入
群众、服务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
2.她深入到田间地头和群众的生活中,通过深入实践帮助群众。作风不再是“虚”的,
而是“实”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提升了工作能力,以前上访可能会被抓起来,她知道协
调和沟通(原则性和灵活性),既把握了原则,又能够协调沟通/既讲原则,也讲人情。工作
有方法和技巧,和人民群众关系更融洽。
3.她工作有成绩、实效,带领群众创业创新,打造品牌,增加收入。
现在,村里人对我的称呼,也渐渐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小吴来了啊!”
“小吴吃了吗?”上了年纪的,则直接叫我“小吴闺女”。我之前不太把这些话放在心上,
体会到这些关心来之不易后,每次听到心里都暖暖的。
资料 3 第五段:本段为描述段,没有答案要点。
5
【梳理】
1.前面三段资料主要论述问题,如认识、观念、工作作风(务虚不务实)、工作态度、
工作能力、工作方式、工作成效等问题,之后给出一一对应的对策(做法),即问题和对策
一对一。
2.很多同学看《人民日报》和热点素材,其实申论材料最重要,理顺材料逻辑后,哪怕
语言表达不规范,只要能把要点挖掘出来,把资料的逻辑顺序理顺,且分类准确,则答案的
条理性、层次性都特别好。把材料理清后,设置能知道要点如何赋分,问题 1 分,与之对应
的对策 1 分,
则一个要点 2 分,本题梳理出 4 个(粗略梳理)或者 5 个要点(细致梳理,
5*2=10)。
3.总结:认识和思想观念问题,工作作风问题(态度问题),工作能力有问题(能力不
足、不懂沟通交流),工作方法方式有问题(不懂协调),能力和方式也可写在一起(能力描
述范围小,方式描述范围大),工作成效问题(从无所事事到有所成效)。

【答案示例】
一、从一味坚持原则不讲情理转为把理说通,贴近群众,熟络感情。
二、从自视甚高,以自我为中心转为放低姿态,换位思考,体会理解村民不易。
三、从夸夸其谈转为重视实践,从不善农活到熟练掌握农技,学说土方言,走水田地,
与老乡共同劳动,吃苦耐劳。
四、从只能被动接受工作任务转为主动关心走访群众,帮助村民排忧解难;发挥专业优
势,成功创建本土品牌,打入市场,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参考答案】
1.思想观念认识上,从自视甚高到理解农民,融通群众;从固执己见到听取领导意见,
服务人民。
2.工作作风态度上,从空谈务虚到注重实践务实,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共同劳作,帮
大家解决教育、医疗等生活问题。
3.工作能力方式上,从不懂沟通到深入交流,从不懂变通到全面考虑,原则方法、人情
并重。
4.工作成果上,从无所事事、转变为发挥专业优势,创建杂粮优质品牌并打入市场,带
领农民增收致富。

【参考答案讲解】
1.作答时,主旨句尽可能多用关键词覆盖全面,既说农民又说群众,还可写为融入团队。
对自己、农民、基层领导干部认识不清楚,深入挖掘机将写过、读过的材料挖掘清楚(寸草
不生)。学好申论,不仅要报系统班,还需要有“蝗虫精神(飞过的地方啃的干干净净)”。
材料中有三个主体(个人、领导、农民),老师的要点则涵盖了这三个主体。
2.只要不超字数,关键词越多越好,将材料中总结的内容写到即可,本题要求提炼。
“实
6
践”和“务实”为自己加的词,与材料中的词合并写入答案(既解决了生产问题,又解决了
生活问题)。
3.工作能力方式上:能力是具体的,方式是工作技巧,不能只考虑原则,也可用灵活协
调性表述。
4.题干明确说明需要提炼要点(得分项),若不能提炼齐全要点,可尽力提炼(1-2 个)。
5.工作成果上:也可表述为“带领农民创业、创新,创立品牌”。无论是否会提炼要点,
首先需要将材料要点收集完整,要点尽量追求全面,结构上理顺材料,则小题能的 70%以上
的分数(稍微提炼要点可得 80%分,不提炼要点可得 70%分)。尽可能挖掘材料的信息点,进
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训练自己的提炼能力。
6.作答时尽量分类,分类的逻辑层次最好与材料对应(清晰、明确)。老师梳理材料时,
得出材料的内部逻辑(很重要),若分类与材料契合,则容易与阅卷规则契合,得分的可能
性越大。如果平时训练理顺材料逻辑(理清关系),在作答时会有层次,平时训练有信心,
对自己整个考试有利(考试不仅仅考查能力,还考查心态)。如果觉得自己发现了材料“奥
秘”、材料内在结构,透过现象看到材料本质,对梳理材料逻辑和答题很重要。

【说在课后】
1.老师的课程比较容易听懂,大家尽可能精益求精,
“求其上者得其中”,尽可能把答案
写成老师的样子,即要点清晰、层次分明、内在逻辑性强。试卷需要反复练习,一套题可以
做 10 遍。
2.下节课讲解第 4 题。老师年前讲 8 次课,先讲解客观题,年后再讲解大作文(老师给
大家加两次课),客观题在某种意义上比大作文更重要。大部分同学的作文水平在 20 分左右,
所以大作文需要突破。老师每次讲解一个题(量适中),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消化。

7
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Be your better self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