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定義空氣污染物及其種類

依空氣污染的狀態物 氣狀空氣污染物
粒狀空氣污染物 液体微立

固体微粒

依空氣污染防制法施⾏細則 , 分成 :
氣狀污染物
2 . 粒狀污染物
3 . 衍⽣性污染物
4 . 有害空氣污染物
分 , 異味污染物
6 ,
其他經中央主管相開公告出物質

空氣污染物的物理特性有哪些

1 光学特性 2
沉降特性 3 微粒的尺⼨和形成模式

說明粒狀污染物尺⼨⼤⼩和運動的關係

⼩於 O . 1µ m
→ 布朗運動

尺⼨粒⼦ 介於 1 ~ 2 Oum →
運動模式由氣流的運動⽀配

⼤於 20u m → 天⼨越⼤沉降性越顯著

何謂乾沉降?濕沉降?酸雨特性?

乾沉降 :
由乾燥顆粒直接落⾄地⾯的現象

濕沉降 :
透過雨⽔ 、
降雪 , 霧或霜等⽅式落⾄地⾯的現象

酸雨特性 —
有累積性影響緩慢 _
是跨國性 、 洲際性

何謂酸雨?酸雨有哪些危害?

1
PH 值⼩於 5 . 6 的雨⽔

三造成上和⽔酸化 ,
此時⼟壤中的養份及礦物質等極易被沖走 ,
進⽽影響植物⽣長 。

⽔質酸化使⽔中離⼦型態改变 , 沉積於底泥的⾦属元素易釋造成毒害 。 ⽔的體酸鹼

度降低 較敏感的浮游⽣物和⽔⽣才植物念迅速死亡
, 。
何謂增效作⽤

為⼯種以上物質同時存在⽽作⽤時 , 其效⼒⼤於各別物资存在⽽作⽤光和

ex ,
微粒物質和酸氣結合 其破壞⼒⼤於客別危害的總合 , 。

粒狀污染物的控制技術有哪些?

重⼒沉降室 :
利⽤空氣污染物中較⼤顆粒有较⼤的重⼒沉降特性 。

2 , 離⼼分離機 ;
利⽤分離机中的旋轉氣淡⽂會座⽣離⼼⼒ , 進⽽將顆粒拋到分離机壁上 ,

旋風分離機
再沿壁滑落⾄收集槽

3 , 濕式洗塵器 ; 藉液相和氣相中的顆粒或液滴接觸 ,
顆粒被吸收⾄液体中 。

4 , 過集塵器 : 污染空氣淡經過器時 , 念被留在布上 。

5 . 靜电集塵器 :
⽤⾼压电放电 , 使粒⼦帶电和異性电荷相及的原理

氣狀污染物的控制技術有哪些?

1 , 吸附 :
使河染氣體淡經含多孔材料的吸附劑 x 活性碳吸附 SUx , 1
NOx , VOCs

2 , 吸收 : 利⽤河染氣體和吸收接觸⽽被吸收

⽅ , 燃燒 : 將河染氣體中含碳物質燃燒成 CO2
和 H 2O

4 . 冷凝

5 , ⽣物處理

6 .
薄膜系統

]
-
g .

lp .

dpi 9 δ , x 1500 × ( 5 10
x 6 }
在 ≥

18 × 1 , 85 X 10
-
分 : 1, × 10 /s
m →
終端速度
18 µ

5× 106

loxvexd
1 5 × 0 , 0011 × <
46 104 適遍⽤
.

Re :
-
5
= 4
,
×
《0 . / →
1 . 85 × 10
Io 100 ×
靠 ,
σ= 0 05 m
.
"
,
L = 10 m

^' (o 05) × 10
光強度 Io e 9 (箭 )
.

I = .

= 100 × : 60 .
65

60
×
:

透光率 :
100% ; 60 . 65%

若消光係數為0.003m-1,當光距為1km時,透光率為何?


5 003
: 6 .
m
) l = 1000 m

la 。∴
- σ L … -

( 0003)× 100 ,
。 = 4.
98 %

若粒狀污染物濃度為400ug/m3,則消光係數為多少m-1?

µg
C : 400 所 3

-
ln o o⾄ -
lnO O]
( 103m 1
. .

×
σ = = × 400 : !3 ×
106 106
.

1 2 . × 1 2 , ×

Lv
m 25 km 25000= =

106 . µ的 3
µ
1 . 2 × m
g

Lo =
: 25000 m , C :
48 3
c

2 = 48 + 2 =
.
50 3

1 . ,
2 ×
106
LV = : 24000 m: 241 km
50

降低⽩分率 装
25
: × 100 % :
4%
L0

1 atom : 760 F 273930 303 k


mmlHg
:

PV =
NBT 1 × v = 4× 0 ,
082 X 303
,
( a) PU =
MBJ 假設有 1 mole (b) 3" , 4675 -
350 : 1087 4675
,

1 | × V = 1 × 0 082 × ( Y
2 3 + 160 ) 1087 4675
% 75 65 %
.
. ,

× 100 -

( 16000 .
1 1 atm
.
下) 1437 4675,

V =
32 , 278 ≈ 32 . 28 L → 1 mol SO2 有 32 28 . l

| × V =
1 × 0 . 08 ] × ( 2 ] } + 0]

V 2 下J
.
≈ 22 4 , ls
1
mol3 o .有 z
.4 l ( 00 c latom

mgfm x 32
28lmolm
.
2830 3 3
,
22 ,
4
mol

=
4107 05 . mg / m
3

ppm), Mcg/ mol )

103
公式 Y( )x
×
情s (
:
v ( l/ m. ) )
( a/ 1437 4675
ppm
A
,

: x <ppon ) 64
%
×

41017050 × 103 λ= 143 別 4675 ( b) 75 65


ppm
,
.

22 . 4 ,

的計算是根據 CO. SOr. NO 2濃度數值 , 以其對⼈體健康的影響響程度


AQI Os Pu 25 PM
,
, 0,

AQI 100
, 代的該測站當⽇空氣品質對敏感族群沒有不良影響

AQI =
PSI + PM 2 . 5 9 O3

PSI : O ~
500 ,
數字⼩空品好

因影響空氣品質的因素有氣象 、
⼈⼝流動 、
交通 、
⼯業化程度 → 涉及 AQI 讀數的正確性
; 有預警性 1
Os 8 hr 和 hr 皆需考量

Os 8h ,
0 .
078 3 AQI 10101 sU
ppm

-
Thr 3 0, 185 ppm ,
AQI 151 ~ 200 ⾼ →
⽤這個

165 必 151
0 . 185 0
-
-

=
206 -

151 , 必 : 176
204 16} AQI
,

0 0 →
176
較⼤
-

. .
=

151 ∅ ⾄O 0

| 1 1

0 , 185 0
0 . 165 .
204

PMI ☆ ,
,
95 µg
/m ☆ S AQI 151 ~ 200

| 必 3 OO

ψ 1份1
」 | | 95 -
54 5
,
-

=
,
1 }⽣
15⼄ 4 -
54 5 3OO -

151
95
,

138 4
.

54 分,
,

0
空氣品質防制區


⼀級 : 國家 park .
⾃然保護区

⼯ ,
⼆級 : 1 級外符合 AQI

3 , 三 : 1 級外 , 不符合 AQI

BM I . 5 來源 :

物理破碎
原⽣性 , 塵灰 、
燃燒排放
⼀次污染排放

光化夏應被釋出出前躯物
衍⽣性的化学变化
,
經後 ,

空氣污染防制策略 :

科技控制

⾏正與控制

經濟誘固
⾏政管制

1
許可制度 :

固定污染源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家污染源需取得設置許可證得以設置變更操作 。

移動污染源 →
製造或進⼝前須得審驗合格證書

2 .
固定污染源⾃⾏監測及申報制度

3 ,
排放標準元逐期加嚴

4 , 低污染燃料使⽤光推動

⽬前燃料油的含硫量為 0 5%
.

2000
年起全⾯限⽤無鉛汽油

5 ,
使⽤中⾞輛加強污染防制

控制污染排放機⾞
汽⾞定期檢驗廢氣排情形 ,

加強⾞輛排氣路邊稽查取締

6 ,
加強營建⼯程空氣污染防制

建立營建⼯程環境保護許可制度 ,
預防⼯地營建造成的污染

採低河染施⼯⽅法及機具

者業能在有利空品改善的前提下
⾃⾏選擇最佳控制技術
總量管制 ,
以使污染物總量被控制於某數值下


1 ⼜稱為 K 值管制,

,
可排放量和煙囪⾼度成正比

2
泡泡政策

,
⽽不能做質的量改变
污染物只能做的改变 ,

3 抵銷政策
1 風的淡動將污染物送到下風處

2 ,
⼤氣亂淡淡場的急速變化加速污染物的分散

3 , 隨環境的濃度梯度擴散

4 . 地影影響

⼤氣層結構

1 . 对淡層 → 12 lam 可 ,
中氣層

最冷的氣層

1
空氣污染物的擴散在此只

流星在此燒完
2
天氣变化
4
. 增溫層

2 .
平淡層⼆同溫層 →
38 km →
gas 少 buf near sun → 溫度極⾼

1 臭氧層在此 → 避免幅射傷害 ≥

电離層 → 北極光
分 為
2 無對作⽤ 外層

何謂反射率
物反射体能量
太陽幅射照⾄⼤氣層後

sun 入射能量 ,
,
雲層念反射部份能量到太空

何謂溫室效應?其形成的機制為何?

太陽幅射短波為幅射 , ⽽地球球幅射為長波幅射 。
太陽幅射短波的可通过⼤氣中的

CO2 和⽔蒸氣 ,
但⼆者卻可吸收地球幅射⻓波的 。
因此若⼤氣中的 COr 和⽔蒸氣太多 ,

会使能量累積 , 使溫度升⾼ ,
此效應為溫室效應 。

海陸風
海洋比熱較陸地⼤ ,
⽩天陸地比熱⼩升溫快 ,
溫度較⾼

此時海洋的冷空氣向陸地補充空氣的流失 ,
形成国的循環 。

相反也夜晚時陸地散熱較海洋快 , 海上空氣溫度較⾼ ,

空氣上升 , 陸地的冷空氣流向海洋 。
⾕固⼭
⽩天陽光先到⼭坡上 , 使⼭上溫度較⼭⾕⾼ 0 ⼭坡空氣因熱浮

⼒上升 ,
便⼭⾕產⽣氣流向⼭上哭 ,
此謂答風 ) 。

反点 , 晚上因⼭坡溫度下降速率較⼭⾕使氣流
快由⼭上
,

流向⼭⾕ 此稱為

, ⼭風 s

熱島效應

, ⼤樓 9 多 car →
比郎村多熱量

,
因溫度較⾼ 因此都市的熱 ,
air

上升 ,
city 周圍的 cold air流向
cilg

造成特殊的氣流循环系統

7ig
latm 250 cla = 24 , 5
mole ,ll =
的ole

nRTOOO
Pr = , V D T


告 ⾔ 5
tz
30
: : →
V1 =
24 9 ! l
t 273
.
,
25

s XpnmxM
13 13000µ 前
mg 3
= :
v
× 103

XppmX 171
13000 = x 103 → X :
4 56 ppm
.

24 91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