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 49 卷第 5 期 应 用 化 工 Vol. 49 No. 5

2020 年 5 月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 May 2020

底泥磷污染的修复方法研究进展
孙宁宁,陈蕾
( 南京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 介绍了河道或湖泊底泥磷污染的来源及危害,综述了底泥磷污染的修复技术。通过对底泥磷污染的原位
修复技术与异位修复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各类修复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为底泥磷污染修复技术的实际选择应用提
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磷污染; 底泥; 原位修复; 异位修复
中图分类号: TQ 31; TQ 32; X 592; O 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3206( 2020) 05 - 1284 - 04
DOI:10.16581/j.cnki.issn1671-3206.20200305.014
Treatment method of phosphorus pollution in bottom sediment
SUN Ning-ning,CHEN Lei
(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Abstract: The sources and hazards of phosphorus pollution from sediment in river channel or lake are in-
troduc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are analyzed by compa-
ring in situ and ectopic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of phosphorus pollution from bottom sediment,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al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hosphorus pollution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Key words: phosphorus pollution; sediment; in-situ remediation; ex-situ remediation

目前,我国河流、湖泊及水库等水体多数面临底 洒农药和错误的垃圾处理方法将会导致有机污染物
[1-2]
泥中内源污染的问题 。 研究表明,当污染物的 进入水循环系统,最终在吸附作用下堆积在底泥中 。
外源输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时,在特定的情况下,原 2 底泥原位治理技术
本堆集在底泥里的污染物会上浮到水体中 ,从而可
[3]
底泥原位修复指的是在不进行疏浚的情况下,
能造成二次污染 ,并且二次污染后的水体情况比
[4]
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就原位置对受污染的
较复杂,使 得 底 泥 污 染 物 的 处 理 更 加 困 难 。 目
底泥进行治理和修复的技术,其可分成化学修复技
前,针对底泥引起的内源污染,尚未有系统化的治理
术、物理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
方法。根据底泥处理的位置不同,从大方向上可以 2. 1 原位物理修复
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种。本文按照顺序逐点
原位物理修复即底泥覆盖技术,是目前应对底
分析了底泥的原位治理与异位处理的各种方法及其
泥磷污染最常见也是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技术 。其原
研究进展,并且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 。
理是将污泥留在原处,在河道底泥上铺盖一层覆盖
1 底泥磷污染的来源 材料( 目前主要为砂子、石块以及某些新型合成材
湖泊水体中底泥磷的污染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料) 将 水 体 与 底 泥 隔 开,从 而 阻 碍 污 染 物 的 迁 移
[5-6]
氮、磷营养物质,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 一方面, 活动 。
流入湖泊中的水体尤其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一般 近年来关于使用原位覆盖法来控制底泥磷释放
都有较高含量的氮、磷元素和重金属离子。 这些元 的技术,研究者进行了诸多研究。 在应对底泥磷污
素和离子通常会沉积到底泥中,但当外部环境发生 染时,原位覆盖技术的最终成效取决于所使用的覆
变化时,这些元素会向上覆水中释放,同时还会消耗 盖材料。目前底泥覆盖除磷材料主要分为 4 大类:
[7-8]
大量溶解氧导致水体恶化。 另一方面,由于过量喷 铁盐、钙盐、镧改性和铝盐 。 其中镧改性的除磷

收稿日期: 2019-09-04
修改稿日期: 2019-10-2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301545)
作者简介: 孙宁宁( 1996 - ) ,女,江苏徐州人,南京林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师从陈蕾副教授,主要从事给排水的研究。
电话: 15298395100,E - mail: 2832513496@ qq. com
通讯联系人: 陈蕾( 1985 - ) ,女,江苏泰州人,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市政工程方面的研究。电话: 15996288359,
E - mail: chenlei_njfu@ 163. com
第5 期 孙宁宁等: 底泥磷污染的修复方法研究进展 1285

材料 phoslock 形成的 LaPO4 非常稳定,能够永久除 钝化药剂能够吸附污染物的特性,从而使得其会在


[9-10]
磷,因此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工程应用 。 底泥和上覆水之间形成一种分隔膜,使得底泥和上
国内学者对底泥覆盖技术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覆水变成两个没有污染物迁移交换的单独体 ,并可
[11]
和理论探讨,薛传东 摒弃了传统的覆盖材料,创 以有效避免再次污染。 钝化药剂有很多,但就效果
新性的把粉煤灰和红土这两种物质结合起来进行铺 来讲国内外应用最为成熟的主要是铝盐 、钙盐等。
[19]
盖,实验发现这种新型覆盖材料可以有效地阻碍底 赵卫民等 针对不同钝化剂 ( 铝盐、钙盐、铁盐 ) 在
[12]
泥中磷向水体释放的进程。 李书文等 把煅烧改 底泥修复中呈现的效果做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
性净水厂污泥( C-WTPS ) 作为覆盖材料,并研究了 三种钝化剂都能达到阻碍磷的释放,修复污染底泥
在此条件下底泥磷释放的差异,研究表明 C-WTPS 的效果,但是相对来讲铁盐对底泥的修复力不如其
促进了底泥中易释放形态磷迁移到 C-WTPS 中,并 他两种。此外,国外学者也对原位钝化技术进行了
[20]
转化较为稳定的形态磷,可见 C-WTP 覆盖对底泥磷 分析了用铝盐处理过的湖泊,数
研究。Huser 等
的释放有控制和削减作用。 据分析发现处理前后 TP、Secchi 深度、Chl a 的生长
底泥覆盖技术对于一些污染程度较高的底泥有 期均有明显差异,换句话说,铝盐处理过的水体质量
[21]
显著作用,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由 有很大改善而且效果维持时间较长 。Yin 等 利
于底泥覆盖主要是通过铺盖材料使得污染物和水体 用热处理富钙凹凸棒石 ( TCAP) 对底泥污染物进行
避免接触,实际上污染物还是储存在底泥中 ,因此当 了相关的磷实验,结果表明使用 TCAP 可以有效抑
在外力作用下覆盖层遭到损坏或在水动力的作用下 制磷的迁移活动,即使用 TCAP 可以对底泥有一定
发生迁移,底 泥 污 染 物 仍 会 重 新 暴 露 并 向 水 体 扩 的修复作用。
[13]
散 。此外,由于铺设覆盖材料的缘故,河道会因 原位化学修复法发展时间早,技术成熟且性价
此变浅,底泥也会出现更大范围的堆积,从而影响湖 比高,一直被广泛应用。 但由于化学修复最重要的
泊的过水能力和航运能力,这对河道的泄洪蓄水也 过程是对化学试剂的利用,因此这对水环境将是一
[14]
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 个很大的隐患。
2. 2 原位化学修复 2. 3 原位生物修复
原位化学修复是指向受污染底泥中加入特定的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一些特殊生物的自
化学制剂或酶制剂,这些制剂可与底泥中的营养盐 身代谢过程吸附分解底泥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修
定向发生络合反应,从而产生可以抑制磷释放的稳 复水体的目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
[15]
定结合物 。由于所使用的化学制剂和酶制剂的 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
不同,原位化学修复技术主要有原位氧化还原技术 2. 3. 1 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技术是指在河道种植
[16]
和原位钝化技术 。 去污能力强的浮水、沉水以及挺水植物,利用植物发
原位氧化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对底泥原位增氧或 达根系对某些污染物质吸收累积,从而降解底泥中
[22]
者注射氧化剂使得其和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 ,从而 的污染物 。活的大型植物不排泄磷,但可以通过

阻碍污 染 物 的 释 放。 高 锰 酸 盐 ( MnO4 ) 、双 氧 水 呼吸活动降低溶解氧浓度或通过强化光合作用提高
( H2 O2 ) 、硝酸钙( Ca( NO3 ) 2 ) 以及硫酸盐 ( SO ) 等 2-
4
pH 值来促进沉积物中的磷释放,另一方面,由于芽
氧化剂在此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 以硝酸钙为例, 和根茎释放 O2 ,表面沉积层被氧化,这降低了磷的
[23]
研究表明,投加硝酸钙为氧化剂的化学修复过程中 , 释放速率 。水体中重新悬浮和随之而来的水浊
不仅有机污染物逐渐被氧化,而且上覆水中的磷含 度的增加对初级生产者、浮游动物群落和各种捕食
[17]
量也显著降低 。 者-猎物相互作用产生了很多影响。研究表明,大型
原位还原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对底泥原位注射还 水生植物可以促进细颗粒和沉积物的沉降从而显著
[24]
原剂,使得高价元素价位降低,从而在底泥中发生还 减少沉积物的重悬和侵蚀 。
原反应使得污染物得到降解。 还原剂种类很多,但 目前,植物修复法已经在处理底泥磷污染方面
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零价铁作为还原剂的修复作 取得了很多有效进展。可以用作植物修复法的植物
[18]
用。张伟贤 把厌氧零价铁和剩余污泥微生物燃 有很多种,最为典型的就是苦草。 苦草能够有效地
料电池结合以此来研究零价铁对有机污染物的作 捕获污染物并且其生存能力强,在多种水环境下均
用。实验分析表明,零价铁作为还原剂时能够有效 能繁殖,因此我国多地均培植了苦草进行水环境修
[25] [26]
降低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复 。王立志等 探讨了苦草根系对底泥污染物
和原位氧化还原技术类似,钝化技术则是利用 的影响,研究表明苦草在生长过程中能够降低沉积
1286 应用化工 第 49 卷

物中各层多种形态磷的含量,在苦草根系分布区沉 机物质、甲烷等也会在操作过程中释放至水体 ,导致


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含量要比非根系分布区低得多 , 水生植物过度繁殖,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也会受
[35]
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也随着苦草根系面积的增加 到影响 。其次,由于大型机械的采用,疏浚工程
而减小。 会产生影响居住环境的噪声和尘土。 在下雨天,尘
2. 3. 2 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是指通过技术挑 土则会汇流影响其他水体水质。因此在使用底泥疏
选出以污染物为营养物质的微生物,使其在生命活 浚方法修复水体时,要充分关注施工过程对周围环
动过程中对污染物进行分解,以此来修复水体的方 [36]
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
法。和其他方法比起来,微生物修复有很多独特的 4 其他修复方法
优点: ①生物繁殖能力强,在环境适宜时可以大量生
除了上述常见修复方法外,也逐渐发展了一些
长,从而降低治理成本; ②生物的自然净化不会对原
[27] 新型修复法,比如底层充氧法。 缺氧条件可以触发
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 ③和其他修复技术相比,
湖泊沉积物中释放还原的金属和营养物,从而导致
微生物修复有一定的固定性,即由于细菌本身的特
恶臭味道以及令人讨厌的藻类水华问题 。保持低氧
性,特定的细菌只会对特定的物质发生作用 ,因此可
[28] 是控制这些金属和营养物释放的重要举措 ,低氧氧
以把不同的菌落聚集起来共同处理污染物 ; ④水
合系统通常用于增加湖泊和水库低水位的溶解氧
体中微生物种类众多,各种微生物之间可能出现促
[29] ( DO) 浓度。常用的氢氧系统的目的就是维持热分
进或者抑制作用,从而降解复合型污染物 。 例如
[30] 层,同时在底水中添加氧气。 其主要优点是使得氧
冯奇秀等 把微生物培养液和氧化剂融合后向底
溶解度高于超磁曝气系统,并具有更高的氧转移效
泥原位注射药物,研究发现水体含氧量不断增加,磷
[31] 率,但是设计不当的氢氧系统反而可能会导致更高
含量也显著降低。Rosa 等 采用微生物燃料电池 [37]
的浊度 。侧流过饱和 ( SSS) 技术是指从湖中提
( MFCs) 修复技术,对意大利西南部波佐利湾巴格诺
取水,并在高压下注入浓氧气体,最后将含氧的水返
利棕地钢铁厂前采集的海洋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
( PAHs) 进行降解,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MFCs 确实在 回到蜂巢中的过程。采用此技术研究了位于美国维
吉尼亚州文顿的一座浅水饮用水水库对 SSS 运行的
修复底泥污染物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38]
敏感性 。研究表明,此技术能够成功地克服诱导
3 异位修复
沉积物需氧量,从而在不触发降层的情况下增加超
异位修复技术主要为底泥疏浚。 底泥疏浚 ( 又
磁溶解氧浓度,并且对沉积物中 Fe、Mn 和 P 释放均
称环境疏浚 ) 通常是把上面一部分底泥直接去除,
有抑 制 效 果。 换 句 话 讲,SSS 是 改 善 瀑 布 溪 水 库
从而减小底泥厚度,降低底泥磷的释放。目前,由于
( FCR ) 、浅 水 富 营 养 饮 用 水 水 库 水 质 的 可 行 性
底泥疏浚操作简单,施工成本也较低,许多国家在面 [39]
方案 。
临水体底泥污染时,较多采用此法。 瑞典的 Trum-
men 湖水体严重污染,采取截污等常规性外源措施
5 总结与展望
已不足以解决问题,为此有关部门进行了底泥疏浚。 目前,随着我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进行 ,水体
湖泊经疏浚后其总磷浓度迅速下降,随后该湖营养 底泥污染的治理修复被放置到了重要位置上 。无论
水平也逐渐恢复正常
[32]
。此外,我国对受污染水体 哪种修复方法都有其长处和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
如滇池也进行了底泥疏浚措施,和 Trummen 湖水一 修复水体的实践中应在充分了解现场情况以及可能
样,经疏浚后的水体营养物质含量趋于正常水平 ,湖 产生的环境影响的前提下,选择恰当的修复技术 。
水黑臭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33]
。 此外,针对现阶段各个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以下
运用底泥疏浚法虽然有效地从根本上去除了污 建议:
染源但是对于疏浚的修复效果还有很大争议 。由于 ( 1) 对于原位修复技术的治理效果大都只是分
底泥疏浚挖去了浅层污泥,所以存在于底泥中的污 析实验数据所得,实验中各种因素均人为可控,所以
染源也被去除,同时挖除后的水体水深增加,水体体 模拟实验和现实水体情况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
积增大。但是赵章元
[34]
指出,虽然去除了部分底泥 在实际水体修复操作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河道、不同

使得水体环境快速好转 但是由于外部污染源的持 湖泊底泥磷污染的来源与累积情况 ,选择契合度高、
续输入,污染物很快又在底泥中堆积聚集 ,形成新的 修复效果好的技术来修复水体,才能从源头上控制
污染源,从这个角度来看,底泥疏浚的效果并不长 污染。
久。此外,疏浚技术采用机械作业,在操作中难免会 ( 2) 原位化学修复不管从技术方面还是修复效
导致底泥的扩散悬浮,影响水体水质。 底泥中的有 果方面都有其优越性,但是在修复过程中化学药剂
第5 期 孙宁宁等: 底泥磷污染的修复方法研究进展 1287

的使用是否会对环境带来威胁还不清楚 。因此在利 961-968.


用化学修复技术治理污染时,要密切关注对周围环 [13] 梁诗雅.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分析
[J]. 环境科学,
2019( 6) : 74-75.
境的影响。同样,也要关注疏浚后的生态效果,进行
[14] 叶恒朋,陈繁忠,盛彦清,等. 覆盖法控制城市河涌底
疏浚工程生态风险评估。
泥磷 释 放 研 究[J]. 环 境 科 学 学 报,2006,26 ( 2 ) :
( 3) 原位微生物修复相比化学修复更经济且带
262-268.
来的环境风险小,但也可能会干扰水环境和沉积物 [15] Wauer G,Gonsiorczyk T,Kretschme K,et al. Sediment
原本的生物系统。 由于微生物的活性受很多因素 treatment with a nitrate-storing compound to reduce Phos-
( 如电子受体等) 的影响,所以微生物的利用率并不 phorus release[J]. Water Research, 39( 2 /3) : 494-
2005,
能发挥到最大值。 此外,基因工程菌的研发和使用 500.
使得微生物修复技术更加成熟。 [16] 梁康,杨佘维. 河道底泥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
2019( 6) : 79-83.
资源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7] Golder A. Limnofix in-situ sediment treatmen technology
[J]. White Paper,
2003( 4) : 1-7.
[1] Jin Xiangcan,Lu Shaoyong,Chu Zhaosheng. Techniques
[18] 张伟贤. 零价铁强化剩余污泥 MFC 有机污染物降解
for sediment pollution control and discussion on the appli-
及产电效能[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2-9.
cability in lakes of China[J]. Engineering Science,
2009,
[19] 赵卫民,陈佩瑶. 钝化剂对河道底泥钝化作用的试验
11( 9) : 28-33.
研究[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2( 10) : 16-19.
2016,
[2] Hu Lanwen,Chen Ming,Yang Quan,et al. Present situa-
[20] Huser B J,Egemose S,Harper H,et al. Longevity and ef-
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ediment and its remedia-
fectiveness of aluminum addition to reduce sediment
tion technologie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7,
phosphorus release and restore lake water quality[J].
35( 12) : 115-118.
15( 97) : 122-132.
2016,
Water Research,
[3] Sturm T W. Mobilization and fate of inorganic contami-
[21] Yin Hongbin,Yan Xiaowei,Gu Xiaohong. Evaluation of
nants due to resuspension of cohesive sediments[J]. In-
thermally-modified calcium-rich attapulgite as a low-cost
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13( 5) : 659-661.
1996,
substrate for rapid phosphorus removal in constructed
[4] Sas H. Lake Restoration by Reduction of Nutrient Load-
wetlands[J]. Water Research, 15( 115) : 329-338.
2017,
ing: Expectations,Experiences and Extrapolations[M].
[22] Miretzky P,Saralegui A,Cirelli A F. Aquatic macrophytes
St. Augustin,Germany: Acedemia Verlag,
1989: 13-25.
potential for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5] 王祝来,薛琪,林子增,等. 固体废弃物制备陶粒的专
( buenos aires,argentina) [J]. Chemosphere,2004,57
利申请 研 究 进 展 [J]. 应 用 化 工,2018,47 ( 11 ) :
( 8) : 171-180.
2455-2458.
[23] Jeppesen E,Sndergaard M,Christoffersen K,et al. The
[6] 毕磊,邱凌峰.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J]. 中国环保
structuring role of submerged macrophytes in lakes[J].
2010( 11) : 32-35.
产业, Ecological Studies, 1( 131) : 197-214.
1997,
[7] 王祝来,林子增,樊祖辉. 纳米 Al2 O3 的添加对粘土陶
[24] Jukka H,Leena N. Effects of submerged macrophytes on
粒烧 结 特 性 的 影 响[J]. 应 用 化 工,2016,45 ( 12 ) : sediment resuspension and nternalphosphorus loading in
2280-2283. Lake Hiidenvesi ( southern Finland) [J]. Water Re-
[8] Miquel L,Eleanor M,Kasper R,et al. Editorial———A search, 37( 18) : 4468-4474.
2003,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geo-engineering for eutrophication [25] Grise D,Titus J E,Wagner D J. Environmental pH influ-
management in lakes[J]. Water Research,2016,97: ences growth and tissue chemistry of the submersed mac-
1-10. rophyte Vallisneria americana[J]. Canadian Journal of
[9] Ding S M,Sun Q,Chen X,et al. Synergistic adsorption of Botany, 64( 2) : 306-310.
1986,
phosphorus by iron in lanthanum modified bentonite ( Ph- [26] 王立志,董彬,宋红丽,等. 沉水植物苦草对沉积物各
oslock) : New insight into sediment phosphorus immobi- 形态磷时空分布的影响[J]. 水生态学杂志,2019,40
lization[J]. Water Research,
2018,
134: 32-43. ( 4) : 58-64.
[10] 朱航,陈兴祺,李世蓉,等. 山药提取物絮凝处理直接 [27] 胡蕊. 景观水体污染底泥生物修复技术[D]. 西安: 西
黑 G 特性研究[J]. 森林工程, 35( 3) : 69-73.
2019, 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58-60.
[11] 薛传东,杨浩,刘星. 天然矿物材料修复富营养化水体 [28] 陈华林,陈英旭. 污染底泥修复技术进展[J]. 农业环
的实 验 研 究[J]. 岩 石 矿 物 学 杂 志,2003,22 ( 4 ) : 境保护, 21( 2) : 179-182.
2002,
381-385. [29] 谭盼. 填料覆盖结合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抑制底泥污染
[12] 李书文,周真明. 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对底泥内源磷 物的释放[D].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57-63.
释放 的 控 制 效 果 [J]. 湖 泊 科 学,2019,31 ( 4 ) : ( 下转第 1292 页)
1292 应用化工 第 49 卷

正[D].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2013. 1018-1020.
[21] 龚希博. 基于遗传算法的 ASM3 参数估计研究[D]. 苏 [31] 周振,吴志超. 基于活性污泥模型的污水 COD 组分划
州: 苏州科技学院,
2014. 分方案研究[J]. 环境科学, 31( 6) : 1478-1482.
2010,
[22] 于静洁,孙孝囡,顾国维,等. 印染废水异养菌产率系 [32] 卢培利. 混合呼吸测量仪研制与活性污泥模型进水
数的测定[J]. 工业用水与废水, 36( 4) : 4-6.
2005, COD 组分表征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
2006.
[23] 杨侃,刘玉玲,马昭. 奥贝尔氧化沟工艺中异养菌动力 [33] 鞠兴华.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生物脱氮模型及模拟研究
学参数测定与分析[J]. 环境工程学报,2015,9 ( 10) : [D].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4731-4734. [34] Henze M. Characterization of wastewater for modeling of
[24] 刘芳,陈季华,顾国维. ASM_CN 模型中主要动力学参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J]. Water Sci Technol,1992,
数的测定 研 究[J]. 东 华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 25: 1-15.
31( 3) : 20-25.
2005, [35] Ginestet P,Maisonnier A,Spérandio M. Wastewater COD
[25] 于静洁,苏凡凯,王少坡,等. 活性污泥系统机理模型 characterization: biodegradability of physico-chemical
的应用 研 究 综 述[J]. 天 津 城 市 建 设 学 院,2012,18 fractions[J].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A Journal of
( 3) : 200-203.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Water Pollution Re-
[26] 邓科. ASM 水质特性参数估算初步探索[J]. 环境工 search, 45( 6) : 89-97.
2002,
程, 14( 3) : 32-35.
2014, [36] J K,W G. Estimation of kinetic parameters of heterotroph-
[27] Collivignarelli M C,
Bertanza G,Abba A,et al. Wastewater ic biomass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ation
treatment by means of thermophilic aerobic membrane of wastewater for activated sludge modeling[J]. Water
reactors: Respirometric tests and numerical models fo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5( 6) : 125-138.
1992,
determination of stoichiometric / kinetic parameters[J]. En- [37] Xu Shulan,Bengt Hultman. Experiences in wastewater
vironmental Technology, 40( 2) : 182-191.
2019,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 calibration for the activated
[28] 艾海男. 废水 COD 组分 S S 、X S 和 S A 的表征方法及其 sludge process[J].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1996,
33
应用[D]. 重庆: 重庆大学,
2009. ( 12) : 89-98.
[29] 智朋丹,Massafra L,李风亭. 活性污泥模型 COD 组分 [38] Okutman D,vez S,Orhon D. Hydrolysis of settleable
测定方法研究———Verziano 污水处理厂 C 线进水 COD substrate in domestic sewage[J]. Biotechnology Letters,
组分测定[C]∥2013 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23( 23) : 1907-1914.
2001,
论文集.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3. [39] Kadlec P,Gabrys B,Strandt S. Data-driven soft sensors in
[30] 卢培利,张代均,张欣,等. 呼吸测量法测定废水中活 the process industry[J]. Computers & Chemical Engi-
性异养菌 COD 组分[J]. 环境工程学报,2008,2 ( 8) : neering, 33( 4) : 795-814.
2009,

( 上接第 1287 页) 2004( 6) : 20-22.


护,
[30] 冯奇秀,谢骏,刘军. 底泥生物氧化与城市黑臭河涌治 [36] 吴瑶洁,于霞,刘定富,等.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及
理[J]. 水利渔业, 23( 6) : 42-44.
2003, 其控 制 措 施 研 究 进 展 [J]. 绿 色 科 技,2015 ( 6 ) :
[31] Rosa A N,Edvige G,Maria T,et al. Microbial Fuel Cells 189-191.
( MFCs) remediation activity of marine sediments sampled [37] Beutel M W,Horne A J. A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hy-
at a dismissed industrial site: What opportunities? [J]. polimnetic oxygenation on lake and reservoir water qualit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
235: 1559-1566. [J]. Lake Reserv Manag, 15( 4) : 285-297.
1999,
[32] Holdren C,Jones W,Taggart J. Managing Lakes and Res- [38] Singleton V L,Little J C. Designing hypolimnetic aeration
ervoirs[M]. Washington D. C. : North American Lake and oxygenation systems a review[J]. Environ Sci Techn-
Management Society and Terrene Institute,
2001. ol, 40( 24) : 7512-7520.
2006,
[33] 柳惠青. 湖泊污染内源治理中的环保疏浚[J]. 水运工 [39] Gerling A B,Browne R G,Gantzer P A,et al. First report
2000( 11) : 21-27.
程, of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a side stream supersaturation
[34] 赵章元. 我国江河湖海除藻的治标与治本浅析[J]. 环 hypolimnetic oxygenation system in a eutrophic,shallow
2000( 8) : 29-30.
境保护, reservoir[J]. Water Research,
2014,
67: 129-143.
[35] 董浩平. 姚琪水体沉积物磷释放及控制[J]. 水资源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