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啟思新高中中國語文》第三版 單元四 講讀《月下秋暝》(其一

)進階思考_教師版

《月下獨酌》(其一)李白
進階思考
1 試參考課文,闡釋詩人如何通過「破立」的鋪排達至下列的反襯效果。(6分)

反襯效果 「破立」的鋪排
立:詩人面對皓月當空的良辰,卻沒有良朋共飲,詩人只
好投入邀月為伴(1分)的奇想,自我陶醉。
以樂襯哀
破:怎料,詩人卻道皓月不解他的美意,再次陷入孤單
情緒。(1分)
立:創作邀月共飲、與影同舞的熱鬧行樂場面。(2分)
以熱鬧襯孤獨
破:道破待酒醒後,自己又會回復孤身一人。 (2分)
整合
考核重點:掌握內容重點和寫作手法。

2 試根據本詩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參考2018年閱讀樣本卷題6)
(1) 李白在詩中表現了怎樣的人生態度?(2分)
 發憤圖强,積極進取。
 潔身自愛,清雅高潔。
 曠達超脫,瀟灑自在。
 把握時機,尋歡作樂。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參考2021年閱讀題6)
(2) 承上題,李白如何在詩中表現了上述的人生態度?試從詩中找出相關句子,
並略加說明。(4分)
(提示:須運用題(1)所選的選項作答。)
從「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兩句可看到
李白曠達超脫、瀟灑自在的人生態度。(2分)因他當時沒有良朋在側,孤身
一人喝酒賞月,他依然可將當下僅有的明月、影子想像成酒伴。(1分)作者
並沒有將哀傷放大,而是嘗試自我排遣,這又證明他懂得把握時機,尋歡作
樂。(1分)
引申
考核重點:掌握內容重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22 1
《啟思新高中中國語文》第三版 單元四 講讀《月下秋暝》(其一
)進階思考_教師版

3 試根據李白 月下獨酌 (其一)和以下一首詩 回答問題


比較

語譯:
《自遣》李白
對着酒,不知不覺間天色已暗,落花灑滿我的衣
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我衣。 衫。
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 帶着醉意到月下溪邊散步,鳥兒都歸巢了,路上
行人也稀少。

(1) 在這兩首作品中,李白自我排遣孤單鬱悶的方法有甚麼不同?試從喝酒和其
他活動兩方面加以說明。(4分)

自我排遣的
《月下獨酌》(其一) 《自遣》
方法
喝酒 邀明月和影子共飲 (1分 獨自喝酒至日暮。(1分)

其他活動 在月亮和影子陪伴下,既 獨自在月下溪邊散步。(1
歌且舞。(1分) 分)

(2) 《月下獨酌》(其一)和《自遣》均提及月亮,你認為哪首詩中的月亮較為
生動?試舉例說明。(4分)
我認為《月下獨酌》中的月亮形象較為生動。(1 分)《月下獨酌》運用豐
富的想像,以擬人法寫月亮,把月亮當成朋友,陪他一起飲酒,(1 分)「
我歌月徘徊」一句,描寫作者唱歌時,月亮在他身旁來回晃動,十分生動
。(1 分)反觀《自遣》一詩,只說「醉起步溪月」,寫自己在月下溪邊漫
步,沒有具體刻畫月亮的形象,因此不如前者。(1 分)
整合 評價
考核重點:比較篇章的內容;提出見解。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22 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