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不少⼈指出現代社會普遍重利輕義,你同意嗎?假若同意,你認為現代⼈重利輕義的成因是什麼?現代⼈⼜

應如何重建重義輕利的價值觀?若果不同意,試舉出例⼦⽀持你的觀重義輕利的價值觀?若果不同意,試翠出
例⼦⽀持你的觀點,並解釋義的價值,談談現代⼈能對抗利益引誘,做正確
之事的原因。

Example 1 :

1)

簡介

假設你和你的隊友被困在沙漠裡,為了⽣存,你必須吃⼈⾁,但是如果你不想吃,你就會饑荒⽽
死。

例⼦雖然極端,但是這些涉及利和義的例⼦不計其數,⽽不少⼈指出現代社會普遍重利輕義,我是
贊成的。

Example 2 :

Going to a restaurant, waiter gives you an extra change by calculating the wrong pennies —>
What would you do?
Act silent ???
Speak up???
Feel lucky that you earned something extra.

Or maybe bigger scenarios

⼦女間爭財產不擇⼿段。

國家層⾯ :

Corruption and bribery

2)

What is 利, what is 義

義:
儒家經典的《四書》之⼀ 《中庸》

仁者,⼈也,親親為⼤。義者,宜也,尊賢為⼤。
仁就是愛⼈,親愛親族是最⼤的仁。義就是事事做得適宜,尊重賢⼈是最⼤的義。

義-> 合乎道義,不違背禮節。

eg. 孟⼦ : ⽣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者不可得兼, 舍⽣⽽取義者也。

可⾒義在古代非常受重視。

利是利益,名利。

孟⼦ : ⼈因利益,名利⽽失去了捨⽣取義的本性。
利與義是正正敵對的

3)

現代⼈重利輕義的成因是什麼

個⼈主義和競爭壓⼒:現代社會強調個⼈成就和成功,(社交媒體,在網上發佈最理想的⾃⼰)個
⼈追求⾃⾝利益和滿⾜的壓⼒增加。這種個⼈主義和競爭壓⼒可能導致⼀些⼈更傾向於重視個⼈利
益,⽽忽略了道德和義務的價值。利⼰主義 -> 注重⾃⼰。

社會價值觀的轉變:
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物質主義的追求,⼈們渴望獲得更多的財富、物質資源和享受。這種追求使得⼈
們更加關注個⼈的物質利益,⽽對道德和義務的重視降低。(⽩紙在墨⽔裡⾯依舊會被染⿊,只有
⼩數⼈才能學蓮花般,出淤泥⽽不染)
社會價值觀的變遷也可能影響⼈們對利益和道德的重視程度。⼀些傳統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可能被視
為過時或不可⾏,⽽個⼈利益和⾃我實現被重視起來。(顏淵安貧樂道,但在現實⽣活裡不可⾏,
沒有房⼦和地,陶淵明歸隱,雖然享受歸隱的⽣活,但⽣活條件⼀般。追求利益使我們⽣活有⽬
標,是我們現代⼈的⽣存之道。)(義不是熊掌)

功利主義(英語:Utilitarianism)⼜譯作效益主義,是⼀種倫理學之理論類型,認為最正確的⾏為是
將效益達到最⼤。「效益」就是快樂,傾向得到最⼤快樂,⽽傾向避免痛苦就是正確的事。

4)

現代⼈⼜應如何重建重義輕利的價值觀

其實無分重輕,現實世界裡很少⼈能成為蓮花,只能在中間找個平衡。

追求內在價值:不要完全以外在因素來衡量價值。重建價值觀意味著將更多的關注放在內在價值
上,如個⼈成長、家庭關係、精神和情感幸福等。這樣的價值觀能夠幫助你建立⼀個更有深度和意
義的⽣活。

利他主義 : 即⾃⼰的幸福與快樂建立在他⼈的幸福與快樂之上,以他⼈的幸福快樂為⾃⼰的幸福快
樂,以滿⾜他⼈的需要為⾃⼰⾏為的準則。

Eg, 戴安娜王妃將她所拍賣的79件服裝所得350萬英鎊,全部捐給慈善事業。她的品⾏深深地感動了
普通⼈,尤其是苦難之中的⼈們。除此之外,戴安娜還曾多次出訪北非,訪問慈善醫院、學校、慈
善機構、籌款活動,使她出訪地的許多⼈的⽣活得到改善。她海外出訪的地點還包括安哥拉、澳⼤
利亞、波斯尼亞、埃及、印度、巴基斯坦和許多歐洲國家。戴安娜王妃就多個議題發表了⾃⼰的看
法,並利⽤⾃⼰的⾼知名度來為慈善組織作宣傳和籌款。她是⼀位真正的⼈道主義者,這得到了⼈
們的尊敬。(名利和義都得到平衡)

lastly, humans wants are unlimited. 不是不可以追求利益,⽽是在追求利益的時候要遵守禮節。

富與貴是⼈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