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哲學概論 期末閱讀心得報告:Famine, Affluence, and Morality

醫技一 110260045 吳孟修

一、文章主旨和相關理論
(一)文章主旨
作者 Peter Singer 想要以本篇文章推翻我們一般人目前既有的道德價值觀。
他認為如果我們可以用自身的財富減少世界各地其他人的所受到的飢餓、貧窮、
疾病等痛苦,我們就應該有義務要這麼做。更進一步地說,他認為我們自己所
需要的財產僅供我們正常生活即可,除此之外,我們應該把對我們而言多餘的
財產全都捐獻出去,以用來換取更大的人類福祉,由此消滅存在於世界各角落
的貧窮。在他的理論中,將錢財捐獻出去並非一件我們可以額外去做的善行
(supererogatory),而是應該成為一件非做不可,若不做將會被譴責的義務
(obligatory)。他的最終目的是希望由此說服大眾,讓我們意識到每個人有能
力行動,並為消弭世界上的貧窮盡一份心力。
(二)相關理論
1. 超義務行為(supererogatory):指說一個行為超過我們自己的應該做的義
務,且該行為在普遍大眾的道德認知中是好的、善良的。我們普遍認為一
個人執行超義務行為後會被稱讚,但如果我們不做也並沒有道德上的錯誤,
不會受到眾人的譴責。
2. 義務行為(obligatory):指某個行為是我們應該去做的,因為根據我們所
擁有的身分,我們有義務必須要這麼做。如果我們不做可能會牴觸大眾既
有的道德認知,甚至有可能會受到他人的批評。
二、作者論點的探討
(一)論點建立與舉例映證
作者先從寫作這篇文章時所處的時間談起,他於 1971 年時寫作本篇文章,
當時正處於美蘇兩國的冷戰時期,而德國則被柏林圍牆劃分為東、西兩邊。因
為東柏林由蘇聯掌權,所以他們的生活條件非常落後,人民飽受貧窮和飢荒所
苦,急需外界給予他們資源救助。Peter Singer 從這件事出發,他認為這些貧窮
和飢荒所帶來的痛苦和死亡皆是可以被避免的,透過人類的選擇和行為可以阻
止這些事情發生。但在這次事件中,人民和政府都沒有給予這些難民足夠的協
助,他認為人民並沒有為這件事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他們沒有用盡各種手段
要求政府給予東柏林的難民協助;而國家政府也並沒有盡力給予支持。他舉英
國為例,英國政府捐了 1475 萬英鎊救助東柏林的人民,但他們花了 4 億 4 千
萬英鎊在協和號客機營建的計畫,也就是說他們花了三十倍的錢在建造超音速
客機,卻罔顧眼前可以被拯救的九百多萬條性命,這對 Peter Singer 而言是一
件極為荒謬的事。
因此,他從這些他所觀察到的例子提出了他的論點。他認為大眾目前看待這
些道德問題的方式必須要調整,我們普遍所認為是超義務行為的事應被當作義

1
務行為看待。他先假設因飢荒、疾病和無家可歸而受苦甚至死亡是不好的事。
基於這樣的假設,他提出:如果我們有能力讓這些不好的事不要發生,而這過
程中也不會有嚴重損害道德的行為(原文使用 without sacrificing anything of
comparable moral importance),那我們便有義務去這麼做。他對於「嚴重損害
道德的行為」做了進一步的闡釋,他表示這種行為是指會讓其他我們認為不好
的事發生,或是行為本身存在道德上的錯誤。前者會像是我們把所有錢捐給慈
善機構,卻沒有留錢給自己用,導致自己同樣也受飢荒、疾病或無家可歸所苦,
那就是在過程讓其他我們認為不好的事發生。後者則像是我們捐出去的錢是透
過非法手段取得的,那這件行為本身即存在道德上的錯誤。但除此之外,如果
我們有能力阻止這些不好的事發生,而過程中不會犧牲任何與之同樣重要的東
西,那我們就應該行動。
Peter Singer 隨後舉了一個著名的例子來說明他的理論,而他後面的論證過
程也都藉由這個例子進行解釋和回應質疑。他說如果他今天走到一個池塘邊,
發現一個小孩在池塘中溺水且可能有生命危險,他就應該要踏進這個池塘,把
小孩拉出水中。即便這麼做會讓衣服沾滿泥濘,但這無關緊要,因為若是這個
小孩因溺水而死,那會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顯然幾乎所有人應該都有道德
直覺認為我們該犧牲自己的衣服去拯救小孩的性命,然而 Peter Singer 強調這
樣一來代表我們都相信義務幫助原則,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當我們有能力阻止
很壞的事情發生,我們就有道德義務去阻止,除非代價是要我們犧牲幾乎同樣
重要的東西。
(二)需要排除的兩個因素:距離和其他人的存在
很多人會認為他所舉的這個例子和現實世界的情況差距太大,於是他更進一
步針對這個例子提出兩個需要排除的因素:距離和其他人的存在。
首先是距離的因素,他認為在你眼前要溺死的兒童和遠在世界各地快餓死的
孩童並沒有區別。他從反面論證切入,我們通常會選擇跳入池塘拯救眼前快溺
死的兒童,表面上看起來會像我們有義務應該拯救他,但實際上如果根據普遍
大眾的道德認知,這應該是一種超義務的行為,意即我們其實沒有義務要拯救
這位在眼前快溺死的兒童。但事實是我們會認定這樣的行為是我們的義務,因
此如果我們維持平等公正的原則,就並沒有理由說因為需要被幫助的人離我們
很遠而不去幫助他。此外,他還提到隨著交通運輸的革新和即時通訊的發展,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因此而縮短,我們提供的幫助會藉由這些快捷的運輸科技
迅速產生效果,也更沒有理由因為距離因素選擇不去幫助離我們比較遠的人。
另一個要排除的因素其他人的存在。有些人會質疑在他所舉的例子中僅需要
我們拯救一個人,但考量到現實狀況,世界上有數百萬飽受貧窮、飢荒和疾病
的弱勢者需要協助,這並不是我們個人改變行為和價值觀就能解決的。而且到
最後如果只有我行動而其他人皆無所作為,那我的行動豈不是沒有意義的嗎?
關於這點,Peter Singer 同樣從反面論證,他說如果今天也有其他人看到男孩溺
水卻也都無所作為,最後男孩因此而死,那你難道就不需要負任何責任嗎?因

2
此他認為提出「因為世界上有其他人會幫忙給予救助」仍不能合理化你不去幫
忙的行為,也就是你還是有義務用自身資源協助減少世界各地其他人的所受到
的痛苦。
(三)重申論點並回應質疑
文章後半段,Peter Singer 再次重申他的論點,也就是如果我們有能力阻止這
些不好的事發生,而過程中不會犧牲任何與之同樣重要的東西,那我們就應該
行動。他更是認為我們不能把捐錢或給予救助當作是一種超義務行為,而應被
視為一種非做不可的義務。也就是說在他的理論中,我們必須盡可能的捐款或
給予幫助,直到我們可能會犧牲任何與之同樣重要的東西才能停止。
同時他也在文章後半段回應很多反對者的質疑。像是有人會質疑他的理論太
過於激進而不近人情。關於這點,Peter Singer 回應他並沒有打算對人們做出道
德判斷的方式進行道德中立的描述,因為這些都與他結論的有效性無關。他強
調他的結論是依循著他所提出的原則,除非原則被拒絕或論證被證明不合理,
否則不論結論多麼奇怪都應該要是成立的。另外也有人認為,考量到現實條件,
我們的人口規模目前幾乎是呈指數型的增長,因此我們的捐款或許能解決目前
的饑荒和貧窮問題,但在人口快速增加與地球資源有限的考量下,資源不足且
無法被平均分配的問題仍然會出現。Peter Singer 對此回應,從長遠來看,控制
人口的確是預防飢荒的最佳手段。但如同先前所提及,我們仍然不能將未來會
發生的事作為我們現在不去行動的藉口,況且也有組織正在專門從事人口控制
的工作,因此這個理由仍不能合理化我們不去捐款幫忙的行為。
最後,Peter Singer 認為我們不能僅局限於理論的探討,我們必須要認真對待
這樣的結論並加以行動。這件事和我們應當採取的立場在任何人眼中皆不是一
件容易被改變或接受的事,包含作者在內。但他認為我們至少要有個開始,一
步步逐漸將理論實踐,為消弭世界上的貧窮盡一份心力。
三、個人心得
(一)相信作者論點的理由
我認為從拯救溺水的孩子這個例子出發的一系列論證過程對我蠻具有說服
性的,因為我一定會選擇救那個孩子,但這個條件成立其實就表示我在當下會
把拯救溺水孩子作為我的義務看待。如果我有能力救他但卻不去行動,可想而
知我也應當會受到大眾的譴責,因此可以說在普遍大眾的道德判斷中,這也應
當是我的義務。我會覺得我們之所以把捐款或是濟貧的行為視為超義務是因為
我們沒有實際看到正在受苦的情景,如同 Peter Singer 所提及,我們在把距離
和其他人的存在這兩件事排除後,其實就有非常正當的理由要捐款幫助有需要
的人。而隨著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我們也的確可以合理的將距離這項要素排
除,因為我們可以透過網路和媒體,看到在部分區域難民正飽受戰爭所苦,或
是偏遠地區的居民仍處在貧窮和飢荒的狀態。例如之前被拍到躺在土耳其海灘
上的三歲敘利亞難民就激起大眾的共鳴,我們看到照片後也會直覺性的想要捐
款或有所作為以幫助這些人,這時這件事如同先前所提及,就會變成我們的義

3
務。再考量到交通運輸的革新,我們捐出去的物資或金錢可以很快速的被利用,
如此一來幫助者和被幫助者的關係非常類似拯救溺水孩子的例子,我們可以看
到有人在受苦,並有能力快速的給予支援,那這件事理當而言也會被視作我們
的義務。
(二)質疑作者論點的理由
然而,雖然我可以支持把捐款視為一件義務的行為,但這就會產生一個問題,
到底要捐多少才能算是盡到我們的義務?這裡 Peter Singer 給出的答案是要捐
到我們再捐下去就會犧牲任何與之同樣重要的東西才能停止。就算 Peter Singer
給出的一系列論證再怎麼合理,我認為這件事要實際去達成是極為困難的,原
因在於這一系列的論證並沒有把現實生活的背景條件考量進來。我們處於一個
以資本主義為主的社會,在這樣的背景考量下,「犧牲任何與之同樣重要的東
西」變得極為困難定義。我認為人的天性會想要去追求更好的東西,我們會想
吃更好吃的美食,買更好看的衣服,擁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如果我們今天花很
多錢購買自己想要的產品或服務,過程中所花的錢也都是自己所賺來的,其實
並沒有任何理由說我們的行為是錯的。我能想到的反駁是這是基於錯誤的道德
觀念所建立的說法,上述的論點並沒有把捐款幫助他人這件事視為必須去做的
義務,所以才會得到「我們自由消費而不去捐款並沒有錯」的結論。但今天的
問題就在於,大部分的人平常的道德基準就是將捐款行為視為超義務,人性上
對於一件事對或錯的定義也通常會仰賴於大部分人的看法,再加上世界也並沒
有因為我們把捐款行為視為超義務而四分五裂,因此雖然上述反駁作者的論點
或許有些瑕疵,但現實是,我們便很難找到一個極為有利的說詞說服大眾捐錢
到會犧牲任何與之同樣重要的東西的程度。另外,我們也需要考量怎麼樣的人
需要幫助?以及將錢捐給慈善團體真的有效嗎?若是把這些更為複雜的因素
加入考量,我認為會更難以說服其他人接受作者的論點。
(三)結論
我可以理解作者的立場,他想要說服大眾將捐款視為一件義務行為,他的論
點和論證的合理性是足夠的,但我認為要我們捐款到我們再捐下去就會犧牲任
何與之同樣重要的東西才能停止,這件事本身是違背大部分人類的天性,而且
我們很難找到一個極有說服力的論點或例子說服大眾,尤其是當我們目前所處
的狀態並沒有因為大家不夠積極捐款而變得極為糟糕,以及把更多現實因素加
入考量後,我們便更不容易的接受作者的論點,因此我會較傾向支持「可以嘗
試把捐款作為我們的義務看待,但我們不應該對於大家捐款的金額有太多要求」
這樣的論點。
四、相關參考資料
Peter Singer, Famine, Affluence, and Morality,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1972-
04-01, Vol.1 (3), p.229-243
Wendy Boring-Bra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Peter Singer’s Famine, Affluence,
And Morality?’, Better Help, Jan 27, 2021(檢索日期:2021 年 12 月 27 日)

4
Paige Cromley, ‘Reading Peter Singer's ‘Famine, Affluence, and Morality’ 50 years
later’, The Daily Princetonian, February 18, 2021(檢索日期:2021 年 12 月 26
日)
En-chih Lin, 《我可能不會救你:我們有拯救他國人民的義務嗎?》, 哲學新
媒體, Oct 07, 2020(檢索日期:2021 年 12 月 26 日)
‘Supererogatio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Nov 4, 2002(檢索日
期:2021 年 12 月 26 日)
‘Peter Singer: The why and how of effective altruism’ 檢索日期:2021 年 12 月
23 日)
‘Famine, Affluence, and Morality | Peter Singer | Talks at Google’(檢索日期:
2021 年 12 月 25 日)
‘Peter Singer's groundbreaking paper "Famine, Affluence, and Morality"’(檢索日
期:2021 年 12 月 25 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