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转型中的抉择

—辛亥革命前后的“五族共和”及其悖论
摘 要:“五族共和”是政治精英在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中国近现代疆域转型与民族形
成转型中做出的抉择。其产生受到了历史中国国家建构模式与清帝国独特国家结构等历史
原因的影响,也与当时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紧密相连。“五族共和”在立宪派思想的直接启
发下由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党群体提出,是辛亥革命妥协的表现之一。“五族共和”在宣传
上获得成功并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回应,更是深刻影响了当时历史教科书的历史书写。但是
因为其自身的理论悖论,它在实践上对中国边境稳定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作为中国近
代民族主义发展的典型代表,在“五族共和”基础上,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学者由自在转变
为自觉,创造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
关键词:五族共和、民族主义、近代中国转型、辛亥革命

二十世纪是被以“民族”、“民族主义”、“民族国家”为核心内容的政治逻辑所支
配的世纪。在欧洲兴起并得到广泛实践的“民族”等概念,伴随着开辟新航路帝国主义的
兴起与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而席卷全球,在二十世纪的世界引起莫大波澜。“俄罗斯帝
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三大传统帝国的崩溃,无一不是在此政治逻辑的冲
击下,在国内外局势动荡与国家不受控制地急速转型下崩溃的典型。与三大帝国处于相同
处境,甚至更为脆弱的“中华帝国”却在同样的转型时期,顽强保持了领土与民族的“统
一”。“民族主义”同样在转型中的中国引起莫大波澜,但为何“中华帝国”维持了这样
一种“统一”?这种“统一”是如何实现的?这样的“统一”对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中国近
现代疆域转型与民族形成发挥了哪些作用?又隐藏了何种苦果?这些思考不仅可以帮助我
们理解二十世纪初“中华帝国”的关键转型,也同目前的中国有着太多太密切的联系。
“五族共和”是当时中国精英面对严峻处境下的共同选择,“对中国来说,这种思潮
在世纪初年、也就是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开始形成, 并且迅速在思想界占有突出的地位,产
生深远的影响。” ①作为转型期的抉择,“五族共和”以少数民族精英工具为目标对象 。
“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精英, 是理解中国从‘天下帝国’到‘民族国家’进程的钥


金冲及:《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近代史研究》2001 年第 5 期,第 17 页。
匙。” ①学界对于“五族共和”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出发,成果丰硕 ②。要理解二十世纪初
“中华帝国”的关键转型就需要对“五族共和”进行梳理 。本文拟在学界原有成果基础
上,以“五族共和”为钥匙,进入中国的转型时期。
一、“五族共和”的理路与语境
“五族共和”是政治口号,亦是统合手段,更是面对全球二十世纪“民族主义”大潮
冲击下,中国思想精英所作出的抉择。“民族主义”大潮冲击下,“中华民族”被制造出
来,近代的思想家们在转型中做出了他们的回答。“五族共和”作为建构的产物,“建构
的东西就很容易成为想象者认为是真实的东西,进入想象者的观念与现实生活并起着重要
作用, 即使对于那些开始时怀有一定目的来创造这种想象的人来说,自己也迷失于这种建
构之中了。” ③因此其受到思想家的个人与政治局势影响明显,其发展过程更易被混淆。
思考“五族共和”对于理解近代中国国家建构中的偏向与转移、建构与反建构弥足珍贵。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过程是如何被创造又是怎么产生了偏离,产生了何种程度
上的偏移?思考中国近现代疆域转型与民族构成形成的曲折进程,需要对于“五族共和”
的发展源流进一步探究明晰。
“五族共和”的源流问题前人的研究成果丰富,从多个方面着手,很多问题已基本达
成共识。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观点:其一,将孙中山与“五族共和”绑定,认为:“孙中
山不仅在重要历史关头做过对‘五族共和’的说明,而且在不少场合也确切地使用过‘五
族共和’的字样。”更进一步提出“那种认为孙中山在民国初年对‘五族共和’是持否定
的态度,而是主张‘种族同化’的见解,显然是违背史实的。” ④应当说将孙中山与“五
族共和”绑定无疑是存在问题的,更严重说是违背史实的,孙中山对于“五族共和”的真


马戎:《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精英:理解中国从“天下帝国”到“民族国家”进程的钥
匙》,《社会科学战线》2011 年第 8 期,第 164 页。

对“五族共和”的渊源及内涵研究有:其一将孙中山与五族共和绑定:村田雄二郎: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广东社会科学》2004 年第 5 期;张正明,
张乃华:《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族研究》1981 年第 6 期;林家有:《孙中山的民
族主义思想与辛亥革命》,《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 年第 4 期;其二强调
立宪派作用:彭武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之建构——以“五
族共和”为中心》,《民族研究》2009 年第 3 期;潘先林:《“五族共和”思想的提出、
确立与渊源论析》,《思想战线》2006 年第 3 期;其三从妥协角度分析:张永:《从“十
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的建国模式转变》,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2 期;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
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浙江社会科学》2002 年第
1 期;胡岩:《“五族共和”口号的提出及其意义》,《西藏研究》1995 年第 1 期。从
“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角度研究:俞祖华:《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长》,
《河北学刊》2018 年第 4 期;郝时远:《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内涵之演变》,《民族研
究》,2009 年第 4 期;罗福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演进》,《史学月
刊》2011 年第 4 期;纳日碧力戈:《中国各民族的政治认同:一个超级共同体的建设》,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4 期;常书红:《清末满汉关系的变化
与中华民族认同的诞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4 期;崔
明德:《中国民族思想的概念及发展脉络》,《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 年第 4 期;潘先
林:《“五族共和”思想的提出、确立与渊源论析》,《思想战线》2006 年第 3 期;徐新
建:《从边疆到腹地:中国多元民族的不同类型——兼论“多元一体”格局》,《广西民族
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6 期;胡岩:《“五族共和”口号的提出及其意
义》,《西藏研究》1995 年第 1 期。此外对于“五族共和”的相关人物研究、“五族共
和”的社会宣传等也有不少丰富成果,本文希望在这些成果基础上综合方家观点,尝试提
出个人认识。

刘超:《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中心》,
《安徽史学》,2007 年第 5 期,第 66 页。

徐凤晨:《论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史学集刊》1988 年第 1 期,第 45 页。
实态度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其二,强调立宪派的作用,认为“五族共和”直接的思想来源便是立宪派。常安指出
“维新改良派的思考包含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两个方面。民族认同就是如何从传统的‘华
夷秩序’中解放出来以实现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政治认同就是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
下实现从‘朝廷国家’到‘民权国家’的转型。其中之要义,则是力图寻找一条解决民族
平等与国家政治统一之间的协调和平衡的渠道与路径,即如何克服帝国内部的族群矛盾、
如何将社会成员从特定的地缘关系中解放出来并组织起来成为主权国家的权利主体,如何
在不同地区和文化认同之间形成平等的和具有各自特点的政治结构。” ① 强调“五族共
和”是立宪派针对时局而作,随着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斗争与合作“进入”了民国。提出早
在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康有为就提出“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主
张②。立宪派所追求的是较为温和的改革立宪,认为满清统治者不过是同汉、唐等汉人王
朝类似的君主罢了,刻意模糊其异族身份。进一步提出要“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
苗、合藏” ③ 。强调“五族共和”一词直接来源于杨度 1907 年撰写的《金铁主义说》,
“一直到辛亥年武昌起义后经过南北谈判,逐渐变奏为新国家的民族统一理论。”④第三
种解释侧重妥协,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张永的分析:“江浙一带是立宪派实力雄厚的地区温
和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渐渐取得了能够左右整个革命形势的地位。” ⑤学者认为“五
族共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斗争中,“进入”到了民国。这一观点极具
参考价值,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孙中山本人对于“五族共和”的观点暧昧,经常突然
转变,在北方提倡“五族共和”,到了南方就展开批评。1920 年 11 月,他说:“这五族
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 ⑥1921 年 6 月,他说:“汉族光复了之后,把
所有世袭底官僚,顽固底旧党,和复辟底宗社党,都凑合一起,叫做五族共和。岂知根本
的错误,就在这个地方。”⑦11 月,直言:“五族共和者,直欺人之语。”⑧其中不难看出
孙中山对于“五族共和”的态度。前人对“五族共和”源流的研究无疑是精当且富有创见
的,并未因为孙中山在民国初期对于“五族共和”的鼓吹就将五族共和视为孙中山思想的
一部分,而是以较长时段的眼光,透过清末民初另一股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立宪改良派的
视角,分析了五族共和的源流。综合前人的研究,五族共和的源流已显出雏形,下文将对
其进一步阐述。
其一,历史中国的国家建构模式是“五族共和”产生的历史原因。辛亥革命后所面临
的问题依旧是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中国近现代疆域转型与民族构成形成这一核心问题。这
一问题的导火索直接来自于“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但与历史中国的国家建构模式密不
可分。“知有天下而不知有国家”“孔子做《春秋》,务破国界,归于一王,以文至太
平”,可以说“历史中国”若以近代视角审视,国家并不存在。现代国家所强调重视甚至
视为核心利益的问题,历史中国并未有足够的注意。例如:国际边界不确定、疆域领土观
念模糊、国家内外职能混乱内政与外交机构交织、民族混杂、民族认同模糊等。康熙帝同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 第 825 页。

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第 3 页。

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一》,第 76 页。

村田雄二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广东社会科学》2004 年
第 5 期,第 125 页。

张永:《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的建
国模式转变》,《北京大学学报》2002 年第 3 期,第 110 页。

孙中山:《民九修改章程之说明》,《中央党务月刊》1929 年第 7 期,第 137 页。

孙中山:《在广州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办事处成立会的演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
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
合编:《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版,第 823-824 页。

孙中山:《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五卷,第 389 页。
俄罗斯帝国签订了关于领土边界问题的《尼布楚条约》,“以期于尔国大臣抵达后, 议定
疆界, 树立界标, 借以确保两国彼此和好” ①,命令绘制《皇舆全览图》等,但均未成
为“历史中国”向欧洲“民族国家”转型的契机。清帝国这种看似与欧洲国家类似的举
措,其目的却大相径庭,有学者坦言:“科学地图似乎能给统治者提供一幅完美的‘全景
地域图’以助其修成统一大业” ②,清帝国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对中国历史上国家建构中天
朝体系与东亚朝贡体系的延续与发展。“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③无论是中原王朝的对外扩张抑或是因外
族入主中原而形成的统一国家,都是在“天下”观念下,在以中原为核心所构建的多层次
王权结构宗藩朝贡模式。针对内地、边区、藩属等采取直接式州县制管理、间接式羁糜、
更为“飘渺”的布化王道等,具有截然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且随着中原王朝的
势力兴衰,中原王朝与邻国的关系动态变化,不乏中原王朝向邻国“岁贡”等现象。这种
根植于中华文明与中国历史发展的东亚国际体系,与近现代通行的以西方历史为基础,特
别是根植于欧洲历史的国际关系有着极大的差异。清帝国同样也是中国历史上这种独特的
国家建构模式的延续。伴随着十九世纪以来的中国领土近代转型,特别是 1840 年以来伴随
着西方在政治、经济、外交、贸易等方面的多重压力,持续数个世纪之久的天下国家体制
面临着艰难的转型。不仅仅是中国,东亚诸国都被迫依照西方“民族国家”的建构模式,
对自己的国家形态、国际关系等进行重新建构,进而融入到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中国
也开启了关键时期的艰难转型,而这其中十分关键的便是取得或进一步巩固对于“藩属”
的直接统治权进而得以确立国家边界与国内、国际主权融入国际关系体系中去。
其二,清帝国的独特国家结构是“五族共和”产生的直接诱因。“由于清是以满族入
主中原,当统治者汉化得越深的时候,容易产生文化上的自卑心理。汉族传统的‘尊王攘
夷’、‘内中国而外夷狄’等思想,使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无法排遣的自卑感。” ④这也
导致了满清统治者心理认知和制度设计均体现出独特设计。“‘新清史’家们重新发现了
同时作为‘一个内亚的’和‘一个中国的’帝国的清朝。” ⑤清帝国进行国家建构过程中
刻意区分了汉人占主体的内地与“满”、“蒙”、“回”、“藏”等占主体的边疆地区,
在清代地图绘制时会特意在中国(China)与中华帝国(Chinese Empire)间,内地十八行省
与藩部间画出明显的界线。 ⑥通过汉化以维系清帝国对内地汉人的统治,是历史中国传统
皇帝统治制度的延续;另一方面对以“满”“蒙”“回”“藏”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盟
友,选择通婚、宗教等方式拉拢边疆民族上层精英并通过建立隔绝汉人,并通过严禁移
民、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承德避暑山庄会盟、拒绝汉化等,建立起直接的内亚联盟。清帝
国统治者希望通过这样的制度设计尽可能保持帝国的稳定,维持自身较小民族对于较大民
族的征服统治。这一制度设计是卓有成效的,内亚联盟属性的草原帝国首领与传统中原王
朝的汉人皇帝身份并行,并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在清帝国独特国家结构中,族群主权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8 年,1598-1601 页。

James A. Mill ward, “Coming onto the Map:Western Regions Geography and Cartographic
Nomenclature in the Making of Chinese Empire in Xinjiang”, Late Imperial China ,Vol.20, no. 2
(December 1999) ,pp.61—98.

李治亭:《论清代边疆问题与国家“大一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1 年第 1 期,第 7 页。

李治亭:《清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年,第 264 页。

沈卫荣:《大元史与新清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年,第 94 页。

参看 Lionel Pincus and Princess Firyal Map Division,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1863). Map of Asia, showing gt. political divisions, and also the various routes of travel between
London & India, China & Japan, &c. Retrieved from
https://digitalcollections.nypl.org/items/510d47e2-0881-a3d9-e040-e00a18064a99
(ethnic sovereignty)⑦占据这帝国的独特地位。所谓族群主权,大致可从两个方面理解:其
一,清帝国模糊的主权意识下,主权归属于各个族群即“满”“蒙”“回”“藏”“汉”
五大子民,五大族群的主权共同构成了清帝国建国的主权基础。为获取五大子民的主权,
清帝国统治者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或直接统治或建立联盟,目的均是为了获取主权,五
大族群让渡了主权的同时客观上成为了清帝国的一部分。其二,所谓主权大致可分为以下
三个方面:“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和防止侵略的自卫权。” ②上文提到五大子民
将族群主权让渡给清帝国,主权被让渡,但如果清帝国不复存在,在族群主权的理论下主
权将重新归属五大子民,而“满”“蒙”“回”“藏”“汉”五大子民除代表一定的族群
外,也各自代表着清帝国的部分疆域。“《中华民国约法》第 3 条规定‘中华民国之领
土,依从前帝国所有之疆域’。” ③这是“五族共和”的用意之一。五族客观上拥有直接
行使主权的地理空间,具备以单一民族组建“民族国家”的条件。中华民国作为法理上清
帝国的继承者,“表现出民国政治领导人对清帝国政治遗产的全盘接收。” ④其建国的重
要基础:“主权”,需要从“五大子民”中获取。面对主权这一核心问题,取得政权后的
革命党与北京政府都需要考虑如何获取完整主权,加之蒙古、西藏明显的分裂倾向,采用
“五族共和”的政治宣传与统合手段,为主权获取寻求法理依据是值得肯定的。但正是这
样的制度设计,导致面临“民族主义”冲击与复杂国际国内形势等因素交织的“中华民
国”,为了继承清帝国的遗产、维持领土的相对完整,因此中国的政治精英们(主要是东
部)作出与原本革命派设想不同,考虑到“五 大子民”存在的客观实际,且与“民族主
义”相悖的回答:“今日中国之土地,乃合五族之土地为其土地;今日中国之人民,乃合
五族人民为其人民,而同集于一统治权之下,以成为一国者”⑤。
其三,立宪派是“五族共和”直接的思想来源。正如前文对于“五族共和”研究的总
结,“五族共和”直接的思想来源便是以梁启超、杨度等为代表的立宪派精英。在十九、
二十世纪之交,被归属为“保皇”“立宪”“革命”等阵营的精英在彼此争辩中,对于未
来中国疆域转型与民族构成形成的设想逐渐清晰。其主要讨论两个核心问题:何以中国?
何以继承历史上的中国?围绕两大核心问题,精英的观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从“民族
主义”角度出发,强调“汉族”构成中国,“汉族”生活的土地即为中国。要继承的是明
代的中国,是汉人的中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目标是恢复汉人的中华,以革命派
倡导反满革命为代表,“20 世纪初叶,排满革命论潮席卷全国之时,作为汉族之始祖的黄
帝备受瞩目,大放异彩。” ⑥另一类从国家国族角度出发,强调维持目前的中国格局,希
望依靠皇帝的共主地位完成对整个清帝国内外中国的继承,对境内多个民族进行整合同
化。“‘汉族为首, 满次之, 蒙、回、藏又次之’, 但同为中国国民, 即汉、满、蒙、
回、藏之土地不可失其一部, 汉、满、蒙、回、藏之人民不可失其一种, 必使土地如
故, 人民如故, 统治权如故”。 ⑦二十世纪初期革命派对“满”“蒙”“回”“藏”等
藩部的态度呈现出随意为之、机会主义的特点,章太炎就曾提出所谓“一司二郡三荒服”
的观点,“若三荒服而去其一,余二者固未必自离,若三荒服而一切同化于吾,则民族主


参看 Mark C.Elliott ,The Manchu Wa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李浩培,王贵国主编:《中华法学大辞典·国际法学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6 年,第 689 页。

夏新华、胡旭晟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 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471 页。

陈谦平主编:《西藏百年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年,第 1 页

杨度:《金铁主义说》,刘晴波编:《杨度集》,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第 301
页。

石川祯浩:《20 世纪初年中国留日学生“黄帝”之再造—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论》,
《清史研究》2005 年第 4 期,第 56 页。

杨度:《金铁主义说》,第 304 页。
义所行渐广。” ⑧即:不主动争取,若谋求独立则听之任之。“满”“蒙”“回”“藏”
等藩部希望并入“中华民国”也可允许,若要独立也悉听尊便。只要把握住汉人便把握住
了中国。而立宪派的观点截然不同,因其对于近现代中国转型的预设便是需要整合境内各
族,尽可能维持皇帝的地位与清帝国的疆域,对于“满”“蒙”“回”“藏”等藩部给予
同“汉人”一样的重视,强调共同建国,最大程度继承清帝国的遗产,认为以此才可顺利
完成转型。“夫我中国国情与欧美不同, 各国虽亦种族复杂……非如我国五族各自分据一
方, 而种族与土地有连带分占之形实者也。” ②以后人角度视之,可能会责备革命派的鼠
目寸光,但需知当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何为中国?何以历史上的中国?在国家观念、民
族观念都尚未建立的前提下,不同的选择只是出于不同的预设与目标并无高下之分。中国
近现代疆域转型,正是处于由相对主权向绝对主权过渡的阶段。“在这条疆界之外,中国
丧失的主要是封建相对主权。在这条疆界之内,中国获得的则是近代绝对主权。” ③为尽
可能建立绝对主权而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相对主权也是转型中不可避免的。对于“满”
“蒙”“回”“藏”等藩部的正确处理方法是在中国近现代疆域转型中逐渐探索的,因此
无论是基于何种方案都值得我们充分思考。
其四,妥协的产物。辛亥革命是妥协的结果,关于辛亥革命具体过程及妥协表现的研
究汗牛充栋,此处仅围绕与“五族共和”有关的方面展开。“从南北议和的过程中可以看
出, 双方虽然在政权问题上反复争斗,但对于‘五族共和’的原则,双方并无疑义,相反
‘五族共和’成为南北均加以认同的立国原则, 成为政治妥协的一个重要砝码和基
石。”④追求五族的和谐,尽可能联合五族的实践由清末新政始,清末新政所提出的种种
政策、新疆建省等既是清帝国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上的自救,也客观上开启了五族统合
的历史进程,“五族共和”的提出与宣传可视为这一进程的延续。其次,作为清帝国的统
治民族“满族”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已不再具备如元末“蒙古”直接回到草原的客观
条件,为争取权益,尽可能在新国家中保持原有的资源与地位,也是“满”“蒙”“回”
“藏”的联盟惯性考虑,担忧出现“排满”的局面,正如其在退位诏书中所强调的那样:
“总期人民安堵, 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 为一大中华民国。”坚持
各族群间的平等地位与和谐关系,强调民国主权来自各个族群。另外作为新国家建立者的
革命党,出于使革命尽可能以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的目的,在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局势
下,不得不做出与其原本设想不同的抉择。 其原有以“排满革命”为基础建立由汉人主
政,以内地十八行省为主的“民族国家”的设想已不再现实 。为尽可能对抗帝国主义势
力,维持新生国家的稳定而不得不接受“五族共和”,组建成与其设想的“民族国家”相
悖的“中华民国”,进而得以继承清帝国人口领土等遗产,但出于革命党的信仰与追求,
虽接受了“五大子民”的族群主权话语,但又为其加入了“共和”话语。“共和”话语与
“五大子民”相结合而组成“五族共和”,足见“五族共和”的妥协特征。因社会发展程
度不同等多种原因,“满”“蒙”“回”“藏”等边疆民族在当时对于“共和”的理解有
限,边疆民族更多是出于对清帝国历史惯性与继承关系的认同。武昌起义后不久,外蒙古
哲布尊丹巴就表示“蒙古原为清廷之巨属,而非中国之巨属,今清社既覆,蒙古与中国之
关系,当然断绝”。“五族共和”由“五族”与“共和”所构成,与有较长历史与较深认
同的“五族”不同,不同族群对于“共和”的认识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也因革命派或立宪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 2 卷,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0 年,第 740 页。

吴宗慈:《中华民国宪法史》,法律出版社,2013 年,第 852—854 页。

刘晓原:《边疆中国》,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 9 页。

彭武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之建构——以“五族共和”为
中心》,《民族研究》2009 年第 3 期,第 78 页。
派均认为“认定汉族在文化和政治上比边疆民族更加优越和先进。” ①作为政治口号“五
族共和”的实践与制度落实十分有限,“五族共和”久而不见“共和”。
其五,反思“民族自决”的帝国主义话语。前文已经提到五族不仅代表着族群,更是
一定领土主权的代表,“满”“蒙”“回”“藏”等更是处于中国重要的边疆区域。“深
刻的边疆危机, 使国人产生了忧患的意识与想象”,②帝国主义以边疆为据点威胁革命党
人视为中国的十八行省本部。若丧失某一区域毫无疑问将对于新生的“中华民国”的国家
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看作是一道保卫中国不受来自西边和北边的外国列强侵略、 威胁
的堤防’。 一旦失去,‘中国内地就会完全暴露在外国列强的面前’, 直接面临被瓜分的
危险。”③为维持国家安全,同时也是为暗含希望与列强所宣传的“民族自决”的话语相
对抗,保护新生的中华民国,新生的民国领导者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边疆的问题,“五族共
和”既是历史形成的,同样也受到时代的局势的影响。“五族共和”与“民族独立”“民
族自决”的话语体系形成鲜明对峙,民国的政治精英不断的通过强调“五族共和”,尽可
能拉拢“满”“蒙”“回”“藏”精英,更是为了“满”“蒙”“回”“藏”背后所代表
的事关中华民国安全的领土,维持法理与事实上中华民国存在的意义。
其六,在野者与当权者的取向。中华民国建制前,革命党人的主要目的是取得政权,
最突出的对立面便是满清政府。“辛亥革命之前革命党人对汉人主政的追求, 远比对清帝
国疆域和民族人口继承的愿望强烈得多。” ④因此革命党人产生先取得政权,再考虑国家
建构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在野者永远优先考虑取得政权,取得国家超过建构国家,不
是目光狭隘,而是因所处地位不同、任务优先不同的自然选择,这是作为在野者的必然。
当革命党人成为当权者,原有的对立面满清政府已然消失,为进一步的国家建设,原有狭
隘的民族主义思想需要改变。同时因满清政府的消失,其在全球化中的败局需要当权者解
决。为解决这一难题,保持政权,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因此追求五族的统合,
将原有民族主义的目标由中国之内转向中国之外,既是从在野者到当权者角色转变下的选
择,也是出于维持国家、民众而人为创造出“敌人”的举措。产生“在 1911 年革命前,
‘五族君宪’与排满革命的汉民族主义处于对立两极”。⑤这样的认识也不足为奇了。
此外,关于“五族共和”思想的渊源,仍有不少其他看法。例如黄兴涛强调:“找
‘五族共和’论在辛亥革命之前的直接源头,必须考虑革命派的有关思想渊源,同时更应
该考虑革命派在武昌起义后与立宪派的思想互动因素。” ⑥强调重视革命派的思想,武昌
起义后革命派思想变动自有其独到之处。黄氏在书中所言:“杨度当时毕竟只是个‘君主
立宪’主义者,他主张的是‘五族君宪’,明确反对的正是‘五族共和’,强调的乃是
‘共和’革命必将导致列强瓜分、五族分裂的可怕后果。” ⑦似乎忽略了那些利用“五族
共和”的政治精英真正希望“五族共和”发挥的作用:对抗“民族自决”话语,法理上继
承清帝国遗产,谋求的是边疆领土问题。至于“共和”更多是妥协的产物,立宪派认为:


刘晓原:《边疆中国》,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 39 页。

张春海:《“五族共和”:政治话语与法律实践》,《南开史学》2021 年第 2 期,第 115
页。

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系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235 页。

刘晓原:《边疆中国》,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 32 页。

汪晖:《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 载章永乐《旧邦新造 1911~1917·代序》(第二
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1 页。

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第 71 页。

杨昂:《清帝〈逊位诏书〉在中华民族统一上的法律意义》,《环球法律评论》2011 年
第 5 期,转引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 71 页。
“美国黑民的无权状态会成为中华民国以同样非人道的方式对待边疆民族的先例。” ①革
命党许诺:“在蒙、藏、回的程度提升之前,可按美国例,先将其置于共和国边缘的新地
地位。” ②无论立宪派或革命派,就其表述,“共和”在“五族共和”中恐怕只是目标,
甚至是陪衬罢了。通过比较“五族君宪”与“共和”的差异,进而挖掘“五族共和”的思
想源流,似乎有会错时人意的风险。
综合而言,“五族共和”的理路与语境是复杂多变的。在欧洲民族主义冲击下,因历
史中国独特的国家建构模式与直接继承者清帝国的国家建构特点,转型中的政治精英们需
要对民族主义思想由外而内篡改利用。在针对中国未来道路的争论中,立宪派提出国家国
族主义取向的观点,以多族群统合为前提建立新国家,继承清帝国法统。在那场骤然发生
又以妥协收场的革命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危急,革命党人准备不足,突然由在野
者转为当权者。新的当权者放弃了原有的民族主义主张进而与立宪派等合流推动了“五族
共和”的出炉,在中国近现代疆域转型与民族构成形成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二、“五族共和”的处境及其悖论
“五族共和”的源流是复杂的,其实际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复杂且值得探析的。
“五族共和”本身便是悖论。就其理论层面而言:作为“民族主义”冲击下的产物却突破
了民族主义以单一民族为主要表现的特征。在其内部更暗含与其希望被发挥作用的悖论,
即:“五族共和”是以五族为基础,五族各有其族群主权,可以选择目前让渡族群主权而
建立民国,自然也可以收回族群主权以单一民族建国。而“五族共和”产生之初便是为了
继承清帝国的遗产,通过维系五族,进而谋求五域统一于中华民国内部;为消解“民族自
决”理论而针锋相对提出的“五族共和”,内部暗含对于“民族自决”的法理支撑。就其
实践层面而言:“五族共和”也呈现出外在政治宣传话语与内在政治具体实践相悖的特
点。“五族共和”被多大程度上接受?其提出者是否将其投入实践?“五族共和”口号下
“满”“蒙”“回”“藏”为代表的边疆地区真实情况如何?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明确,更
好地观察转型中的抉择。
首先,“五族共和”作为政治宣传话语的角色是毋庸置疑的,其传播度更是显著。这
一宣传口号何以获得如此高的传播度?作为政治宣传话语是如何被宣传的?其宣传手段大
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通过重要文件进行确认。孙中山宣誓就任大总统的文件与
清帝退位诏书中均使用并强调了“五族共和”。1912 年 1 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时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
一。”③满清统治者其在退位诏书中强调:“总期人民安堵, 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
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在与各国交涉过程中也多次以“五族共和”作为中华
民国领土主权的法理依据。在中英关于西藏独立的西拉姆会议召开时,时人有电文:“西
藏固中国之领土,年来与川边构怨,譬犹兄弟阋墙,自应由兄弟解决,万不能任他人从旁
干预。吾国苟有一息生气,所有划界会议,应从根本否认。此约一签,终古难复,大好河
山,一笔断送。凡属五族,谁不解体!” ④通过重要文件为“五族共和”成为政府宣传话
语,进而进入民众心中打下坚实基础。其二,精英人士的反复宣传。孙中山本人对于“五
族共和”的态度十分暧昧,应当说孙中山对“五族共和”的基本态度是否定的,但他多次
公开演讲明确提及“五族共和”,大力宣传下为“五族共和”走入民心提供帮助。1912


杨度:《金铁主义说》,《杨度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第 375 页。

中国史学会主编:《南北代表会议问答速记录:第二次会议录,十一月初一日》,《中
国近代史革命丛刊: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8 卷,第 86 页。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 2 卷, 第 2 页。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0 年版,
第 2 卷,第 651 页。
年, 他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告:“国家之本, 在于人民。合汉、满、
蒙、回、藏诸地为一国, 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 是曰民族之统一。”①
在《谒明太祖陵文》中, 孙中山号召“五大民族,一体无猜” ②。《五族国民合进会启》
中,他又指出:“我五族国民原同宗共祖之人,同一血统,所谓父子兄弟之亲也” ③“合
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 合一炉以冶之, 成为一大民族” ④。这样的多次使用并大力宣传
使得后人误解了孙中山对“五族共和”的真实想法,将其视为“五族共和”的首创者、坚
定的维护者。作为北京政府的代表,袁世凯在处理边疆问题与“满”“蒙”“回”“藏”
为代表的边疆地区精英的接触中,多次提出要维护“五族共和” :“俾五大民族同臻荣
利”⑤1911 年 12 月 27 日,袁世凯在致北方各督抚各府州县电文中说:“我中华民国,不
论满、汉、蒙、回、藏何种民族,均由专制朝廷之臣仆,一跃而为共和平等之人民,实我
中华无上之光荣,亦世界罕闻之盛举。” ⑥边疆地区的政治精英如班禅、达赖、蒙古王公
等也多次表明支持“五族共和”。蒙古王公就曾表示:“数百年来,汉、蒙久成一家……
共和新主,五族一家。我们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护民国” ⑦,地方精英公开
对于“五族共和”的赞同态度可见一斑。若仅从政治精英的正式发言文件中考察,我们甚
至可以得出“五族共和”可以说是获得了中华民国上下的一致认同。
但“五族共和”真如其被宣传一般被举国认同并被投入实践吗?实际上,五族共和的
现实处境是颇为尴尬的,并呈现出内外背反的特点。其一从中华民国众多宪法的角度观察
“五族共和”,“细读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到《共同纲领》一系列宪法及宪法性文
件,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惑:作为当时最响亮政治口号的“五族共和”何以未进入这些
文本?” ⑧ 。“五族共和”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等文件中没有出
现。作为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要人物孙中山对于宪法,最为重视的便是美国宪
法,对于美国宪法中所体现的“民族主义”大加赞赏,强调“美国底民族主义,乃积极底民
族主义”。⑨而美国宪法中关于民族的表述,据孙中山个人观察:“要知美利坚底新民族 ,
乃合英、荷、法、德种人同化于美成底名词”。 ⑩即美国宪法中对于民族的规定是强调合
诸民族而同化之,与“五族共和”强调主权在族的说法存在着显著差异。《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中多次出现:“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等
表述。结合孙中山本人对于美国宪法的赞赏,特别是宪法中“民族主义”的肯定,我们不
难看出至少在《临时约法》起草过程中,相关政治精英已经注意到“五族共和”的问题,
而使用“中华人民”、“国民”等概念超越五族,意图建立“国族”的想法十分明显。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 2 卷, 第 2 页。

孙中山:《谒明太祖陵文》,《孙中山全集》第 2 卷, 第 96 页。

黄彦、李伯新:《孙中山藏档选编》, 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 第 398 页。

黄彦、李伯新:《孙中山藏档选编》, 第 400 页。

袁世凯:《临时大总统誓词》,骆宝善、刘路生主编:《袁世凯全集》卷十九,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年,第 626 页。

袁世凯:《致北方各督抚各府州县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
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第二辑,第 762 页。

内蒙古高校中国北疆史研究基地 、内蒙古图书馆编:《劝告序伦文》、《劝告外蒙古
盟文》,《西盟会议始末记、西盟游记、侦蒙记、征蒙战事详记》,呼和浩特:远方出版
社,2007 年,第 41—45 页。

张春海:《“五族共和”:政治话语与法律实践》,《南开史学》2021 年第 2 期,第
116 页。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 2 卷, 第 472
页。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 2 卷, 第 472
页。
“五族共和”因其内里所强调的民族自决而被政治精英们所警惕,进而采取模糊化“五
族”,强调以“国族”“中华人民”等为核心出发组织宪法表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弭
“五族共和”的影响。前文所提到的清帝国独特国家结构也在中华民国宪法性的重要法律
中被刻意隐藏改写。“五族共和”体现到制度方面,主权应当在族。但最能体现出其特征
的议员分配却体现出主权在民的特征。《中华民国约法》第 1 条的规定为:“中华民国,
由中华人民组织之”,同样体现出主权在民而非在族的原则。通过此例可以明显看出政治
精英对于“五族共和”的真实态度,但也因“五族共和”是作为统合手段存在,为尽可能
拉拢广大少数民族精英而不能直接对“五 族共和”进行否定,因此会有如学者常安在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变迁》中对于宪法强调“五族共和”的误读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二孙中山对于“五族共和”的真实态度一直较为稳定,呈现出质疑与否定的基本态
度。以本文讨论的辛亥革命期间为例,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言书》中明确表示
“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
一。”依照《宣言书》的重要程度及孙中山如此明确的表述,我们似乎可以得到孙中山最
少是在就任大总统时是支持“五族共和”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孙中山在武昌起义爆发
前久居海外为革命募款,对国内革命局势影响力有限,作为“五族共和”代表的五色旗,
早在武昌光复的次日,起义领导人就议决:“改政体为五族共和”;“国旗为五色。”①五色
旗的产生也代表着革命党内部派系力量的变化,“终于使江浙一带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
旗’取代武汉军政府象征 18 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温
和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渐渐取得了能够左右整个革命形势的地位。” ②“五色旗”取
代原有的“十八星旗”与革命重心转到江浙,大量温和革命派、立宪派人物进入革命党内
部进而取得革命的实际控制权有关。面对国内局势与革命现状,刚刚回国的孙中山为取得
信任,在革命中的一系列行为进而谋求革命领导权顺应“大势”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
应提醒我们“历史痕迹”不一定就可以作为“历史证据”来佐证孙中山对于“五族共和”
的真实想法。因此孙中山在《宣言书》中所反映出的对于“五族共和”的肯定,其真实想
法是值得商榷的。孙中山本人在民国建立后迅速下野,尽管还有 1912 年下半年在《在张家
口各界欢迎会的演说》、《在太原各界欢迎会的演说》 ③ 等演讲仍多次提及“五族共
和”。值得注意的是,其一,孙氏当时仍对参与领导民国心存想法,袁世凯也对其采用拉
拢政策。其二,演讲都在北方进行,且多在观众有满、蒙、回、藏等族代表时才使用“五
族共和”。据村田雄二郎的考察:“仅有 1912 年 9 月 1 日举行的《在北京蒙藏统一政治改
良会欢迎会的演讲》例外”。 ④孙中山对于“五族共和”的真实态度可以被演讲内容所证
明吗?政治家是具有充分主动性的,在其返回南方,特别是 1919 年后的论述中明确表示:
“未能真正独立组成一完全汉族的国家,实在是我们汉族莫大的羞耻,这就是本党的民族
主义没有成功。” ⑤比较其在取得政权前的“反满革命”宣传与发动二次革命后“国族主
义”的主张,我们不难理解孙中山对于“五族共和”的真实想法。在当时政治精英的心目
中“五族共和”的真正关键的在于其背后所代表的清帝国疆域 ,作为继承者的“中华民
国”为尽可能维持国家统一,不得不仓促作出使用“五族共和”的抉择。
其三,实践出真知,“五族共和”在实践中未能发挥多少实际作用:蒙古在辛亥革命


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上海:上海书店,1982 年,第 130 页。

张永:《“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
的建国模式转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2 期,第 110 页。

据《孙中山全集》第 2 卷整理。

村田雄二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广东社会科学》2004 年
第 5 期,第 122 页。

孙中山:《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五卷,第 389 页。
后迅速独立,以活佛哲布尊丹巴和杭达多尔济亲王为首的外蒙古王公,在库伦借口“蒙古
原为清巨属,而非中国之巨属,今清社既覆,蒙古与中国之关系,当然断绝”,宣布独
立,自称“大蒙古国”。既反对民国,又漠视“五族共和”。“五族共和”难以真正走进
“满”“蒙”“回”“藏”为代表的边疆地区。民国初期边疆地区的实际无不表现出“五
族共和”似乎仅取得了宣传作用,而其实际发挥的作用有限,非但未能使得“满”“蒙”
“回”“藏”等一心向国,反而引起了误解:西南苗裔便质疑所谓五族究竟包含中国哪些
部族。在中国近现代疆域转型的关键阶段,“五族共和”在实践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又发
挥了多少?是否存在着东部的政治精英自己安慰与认同的成分呢?一战结束后,威尔逊关
于民族自决的思想被提出,中国面临着西方思想的二次冲击。“五族共和”在国共两党的
政治表述中迅速消失,面对共产国际为代表的意识形态阵营的冲击,国内政党关于民族主
义的表述迅速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后的思想也限于文本,根本上仍是“党”的产物,是受
“党”的影响,被“党”创造,又被“党”所抛弃的典型代表。刘晓原认为:“文件中各
民族的自决权和自由联合,是采自共产国际的语言。对国共两党来说,这些语句在当时唯
一的实际意义是获取莫斯科对中国革命政党的认可。”“在两党以后的历史中,这些语句
从未超出宣传上的意义,在实践中带来的只有尴尬。”①
“五族共和”促进民国政府对于清帝国法统、领土、人口的继承。以少数民族为主体
的边疆地区原本不为革命党人所看重,其对于藩部呈现机会主义的态度,将其视为可有可
无的部分,革命党内部主张直接继承明代的说法也屡见不鲜。“认同一个以中华民国为政
治依托、经济文化上融合日深的现代大民族共同体,已然成了一种时代的需要和现实的取
向。”②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以民族主义为代表的西方话语体系进入近代中国,中国社会
一方面由外而内,对其加以吸收利用,“篡改利用”同样屡见不鲜。欧洲“民族国家”是
以单一民族组成国家为显著特征的,这一点在“民族主义”进入中国后迅速找到了民族的
土壤肆意生长。列强鼓动下,民族主义情绪率先爆发于最受压迫的民族——汉:武昌起义
后提出要建立以“铁血十八星旗”为代表的以单一民族——汉为主体的汉人民族国家,后
续军政府所发布的公告也体现出鲜明的汉人独立建国色彩。以中华民国军统领黎元洪名义
发布的《中华民国军第十三章檄告天下文》改写了 1907 年 《民报》 增刊 《天讨》 上
章太炎撰写的 《讨满洲檄》, 以一直以来 “联合” 压制汉人的满、 蒙、 回、 藏四族
为敌——— “又尔蒙回藏,受我华之卵育者二百余年……不怀报德, 反为寇仇……尔若
忘我汉德……军政府将大选将士, 深入尔阻, 犁尔庭, 扫尔闾, 绝尔种族。” ③凸显
出鲜明的独立建国色彩。其后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区均出现一定的独立趋向,甚至延续
至今。这与“五族共和”自身的悖论显然是脱不开关系的。从现实角度关照历史,可以帮
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五族共和”。
“五族共和”在新生民国的处境无疑是尴尬的,虽然其价值与贡献不应被忽视,同样
也应透过“五族共和”奇特的内外背反态,重视对于疆域转型与民族形成的探索。区分政
治宣传与实际实践,摒弃对于中国疆域领土“自古以来”的荒谬说法,从历史角度严谨考
察,思考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这一复杂历史进程。
三、学界对“五族共和”的回响


刘晓原:《边疆中国》,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 39 页。

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第 77 页。

杨铎、熊秉坤等著,阳海清、孙式礼、张德英编:《辛亥革命稀见史料汇编》,北京:
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7 年,第 630 页。
“有一代之变,即有一代救变之学。” ①清末以来的中国历史书写伴随着“种族”与
“国族”的纠缠。“种族”意识的历史书写主要表现为“汉族史”书写。中国历史书写中
以“汉族”为中心的历史书写源远流长,就整个中国历史来看一直延续,特别是外族入主
中原的阶段,“种族意识”觉醒更是明显。清末伴随着惨痛现实为配合反满革命推翻满清
统治进而建立民国,以章太炎、刘师培为代表的革命派知识分子以“种族意识”为核心书
写构建中国历史,希望唤起民众革命热情。与此相对“国族”意识的历史书写由以立宪派
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杨度等为代表而推动,作为“五族共和”思想的直接来源,对
“五族共和”影响下的历史书写影响深远。“种族”与“国族”意识纠缠下的清末历史书
写向来为学者所关注 ②,而作为中华民国早期的建国原则,“五族共和”同样在民国学术
界引发回响。
“五族共和”首先对历史书写主体的学者们的思想产生冲击。原本偏向“排满”的国
粹派代表人物邓实、黄节、胡朴庵等在上海创办《民国报》。该报创刊的 1911 年 11 月 21
日中宣布报刊宗旨为“建立共和政府;以汉族主治, 同化满、蒙、回、藏, 合五大民族而为
一大国民” ③等六条,由原本主张“排满”到鼓吹同化五大民族,虽有“汉族主治”的说
法但其由“反满”到“合五大民族”的变化也十分明显,“五族共和”使得作为历史书写
主体的学者们的思想发生变化。这其中更具代表性的是汉族史写作的积极实践者,传统上
被认为具有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在 1903 年重订的《馗书》中他表露出
鲜明的“种族”倾向,直言“一切以种类为断” ④,此时章太炎对于中国历史书写的主张
可以说已经突破了学术本位的约束而呈现出激进民族主义的面向。但在辛亥革命结束后的
短短几年在《齐物论释》 ⑤中章太炎针对种族差异提出:“俗有都野,野者,自安其陋;
都者,得意于娴。两不相仿,乃为平等”。 ⑥由“一切以种类为断”到“两不相仿,乃为
平等”,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已然发生了变化,这其中固然有佛学思想影响,章氏本人
对于政治的热情下降等原因,但“五族共和”思想的提出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认同是
否也是章氏思想变化的重要因素?
伴随着“五族共和”思想得到广泛地传播,大量含有“五族共和”的书籍文章出版,
“1912—1928 年间出版的图书中,含有‘五族共和’的共计 226 本,涵盖政治、历史地
理、教育、文学、法律、语言文字、经济、综合类图书等多个门类。” ⑦这其中不乏受到


邓实:《明末四先生学说》《国粹学报(分类合订本)》,1906 年第 2 卷第 1 期,第 59
页。

如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 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北
京:商务印书馆,2015 年;《国族、种群意识纠结下的<新史学>—兼谈历史书写主体问题
对清末新史学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 3 期;刘超:
《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清末民国时期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复旦大学历史系,2003 年;朱文哲:《清末民初共时意识下的“近世”书写》,《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1 年第 5 期;李孝迁:《梁启超早期新史学思想考源》,《史
学月刊》2007 年第 3 期;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广西
民族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沈松桥:《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
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7 年第 28 期;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等。

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 711 页。

章太炎:《馗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第 3 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
第 170 页。

包括初本和定本两个版本系统,初本作于 1908 至 1911 年之间,最初刊印于 1912 年;定
本作于 1915 年初至 1916 年初之间,最初刊印于 1919 年。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第 6 册,第 64 页。

徐彤彤:《“五族共和”的传播及社会反应(1912—1928)》,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
范大学历史系,2020 年,第 23 页。
“五族共和”思想影响的史学书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历史教科书。国家教育作为
国家治理的重要路径,作为国家教育内容承载者的教科书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中华民国
政府建立之初便十分重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希望借助历史教科书灌输国家意识形态,宣
传“五族共和”思想。民国初建,政府即颁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提出:“凡各种教科
书,务合乎共和国民国宗旨。”并宣布原清末教育改革后由清政府颁布的历史教科书“一
律禁用”①。民国政府如此重视国家教育的政治属性,作为民国建国原则的“五族共和”
自然渗透进教科书的表述中, 并对官方颁定教科书中 有关中国历史的历史书写产生影
响。1912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针对各民族关系在《中外各族关
系中》明确提出:“五族共和,平等自由之幸福,汉族与满蒙回藏共享焉。” ②1913 年由
商务印书馆出版赵玉森《(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一书中列举了汉、蒙古、东胡、突厥、
唐古特和苗等中国的六大族群,强调这六族间:“中国人种,自有史以来,即以种种之关系,
及种种之组织,联合而为一伟大国民之团体。” ③虽与“满、蒙、回、藏、汉”的表述略有
不同,但族群联合进而组成国家的中国古代史历史书写模式,显而易见是受到了“五族共
和”的影响。而在 1914 年出版的教科书中表述更为明确直接点出:“本书以五族共和为
纲,故于满蒙回藏四族之肇兴与进化及其势力分合等 ,皆搜求靡遗,以符现世;其与汉族接触
冲突之处,亦一律平等,绝无轩桎,藉联五族之感情,而融洽一气。”④伴随着民国的逐渐稳
固,作为其建国原则的“五族共和”占据了至少是教科书中的中华民族历史的叙事中心。
在“五族共和”思想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中华民族一元论”在民国初年的历史书
写中重新焕发了生机。1914 年完成,1917 年正式出版的《中华六族同胞考说》一书,据黄
兴涛考察便是一部“详细考述了中国历代各种史书的有关记载 , 专门论证中国汉、满、
蒙、回、藏、苗六族间的同胞关系”的“颇具历史价值的著作” ⑤,并有针对性地添加了
苗族,在“五族共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不仅作者在书中直言“冀览此书者恍然于
汉、满、蒙、回、藏、苗论远源为同种, 论近源为同族, 而慨然动同胞之感”,同时在书
前所印制的教育部批文也点明其对于中华民族历史书写与构建的意义:“详绎该书, 其宗旨
在融洽感情, 化除畛域, 提出人种学问题, 为科学的研究。详加考辨, 具见经营。” ⑥为
充分论证“五族共和”的合理性,在学者与政府当局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古代民族起源问
题中,“中华民族一元论”成为了重要历史书写原则。作为受政府当局影响最为直接,且
“五族共和”被接受程度较深的教科书叙述中同样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一元论”的重新崛
起。1914 年中华书局的《(新制)本国史》认为:“汉满蒙回藏五族,同为黄种,其先同出于
一原,皆由西而迻于东。年远地隔遂相睽异。以今考之,皆由帕米尔高原,而蕃衍于黄河流域
者,羲农黄帝之一支,汉族也。由卫藏入川陕者,人皇氏之一支,其后为氐为羌,藏族也。由新
疆之北入蒙古地者,为荤粥,其后为匈奴、突厥者,回族之祖先也。其在东北之地者,有息慎,
迻移当在荤粥前,其后为东胡、契丹,满蒙二族之祖也。五族中,惟汉族得地最优,文化特著,
而他族不及焉。” ⑦1922 年的《(新著)本国史》中,赵玉森更是直接点明:“中国各民族
出于一源,实为一体而不可分割。”并进一步论述道:“现在全国的人民,因为移植地点不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人民出版社,1987 年,第
167 页。

潘武编:《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12 年,第 241—242
页。

赵玉森:《(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13 年,第 2—3 页。

钟毓龙:《(新制)本国史教本》第 1 册,中华书局 1914 年,第 1 页。

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
系》,《浙江社会科学》2002 年第 1 期,第 135 页。

夏德渥:《中华六族同胞考说》自序, 1917 年湖北第一监狱石印,转引自黄兴涛:《现
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第 136 页。

钟毓龙:《(新制)本国史教本》第 1 册,北京:中华书局,1914 年,第 5 页。
同,有汉满蒙回藏苗六大族的区别。但是读历史的人,须知虽有六族的名称,却如同一家的兄
弟,真个是瓜瓞绵绵,异常的繁盛,差不多要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你想合四万万的同
胞,结成这伟大的团体,不是最光荣最幸福的么?” ①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过程中,众多
历史学教科书的贡献不应被忽视,而直接影响了其历史书写的“五族共和”思想虽然面临
着内外背反的尴尬处境,但其理论贡献也不应被忽略。
学者们不仅受到了“五族共和”思想的影响,而且更进一步主动反思“五族共和”,
更远早于孙中山等政治家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对于“五族共和”的否定。早在 1913 年
“五族共和”提出不久,当年出版的《庸言》第 1 卷中刊载的吴贯因的《五族同化论》一
文,在文章开头便直接点出:“自共和告成,合五族为一家,享同等之权利,我四万万
人,亦可以仅存国民之名称,而不复有种族之界限矣。” ②旗帜鲜明地提出“不复有种族
之界限”而强调“种族虽多不足以为国家病,道在能使之融合而已” ③所谓“民族同化”
的观点,结合国内状况指出“库伦之独立,西藏之叛乱,宗族党人出没于各地”“不知所
谓汉、满、蒙、回、藏云者,多属地理之名词,或宗教之名词,而非种族之名词也”是国
内某些不赞成国家统一行地区独立之实的不法分子所造成,这其中固然有这些不法分子的
个人选择也因“五族共和”思想存在悖论,并结合国际情况“如瑞士,就有日耳曼人和法
兰西人两个种族;法国有五个主要种族,他们是开耳脱人、巴斯克人、窝伦人、意大利人
和条顿人;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民族之复杂,殆如合百川以成大海,其种族之数之
多更不能杦举焉” ④ 论证:“由上观之,汉、满、蒙、回、藏五族,其初固非单纯之种
族,而实由混合而成之民族也”。既然若干小民族可以分别“混合而成”汉、满、蒙、
回、藏五大民族,那么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也可以“混合而成”一个更大的民族,
况今日国体改为共和,五族人民负担平等之义务,亦享受平等之权利,既已无所偏重,以
启种族之猜嫌,自可消灭鸿沟,以使种族之同化,则合五族而成一更大之民族,当非不可
能之事也” ⑤可以说在学理层面上令人信服地论证了民族同化的优势与必要性。在文章最
后 更 是 提 出 “ 今 后 全 国 之 人 民 , 不 应 有 五 族 之 称 , 而 当 通 称 为 中 国 民 族 (Chinese
nation)”⑥。学者们的反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除吴贯因外,
还有常乃德的《十九世纪以来国家主义在学理上之发展》、吴文藻的《民族与国家》、化
周的《国民的特质与国家的命运》等发表在《醒狮》周报的文章,均大肆鼓吹“大中华
民”或是“五族同化”。据郑大华考察“他们所讲的‘五族同化’的实质,并非五族融
合,而是以汉族来同化其他四族,亦即所谓“汉化”⑦,这种民族观终究没有脱离大汉族
主义思想的影响。
李大钊的思想在当时的民国显得鹤立鸡群,其同样察觉到“五族共和”的不妥之处,
提出“今犹有所遗憾者,共和建立之初,尚有五族之称耳。”⑧1917 年 2 月,发表在《甲寅》
杂志的《新中华民族主义》中提出当今最为重要的问题“乃民族之问题”。“或同一国内
之各种民族有崩离之势,或殊异国中之同一民族有联系之情”敏锐察觉到了民族主义带来的
民族撕裂与冲突,并提出已成为我国“其最大之隐忧”。针对“吾国历史相沿最久,积亚洲
由来之多数民族冶融而成此中华民族,畛域不分、血统全泯也久矣,此实吾民族高远博大之

赵玉森:《(新著)本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 年,第 2—3 页。

吴贯因:《建言:通论二:五族同化论》,《庸言》1913 年第 7 期,第 3 页。

吴贯因:《建言:通论二:五族同化论》,《庸言》1913 年第 7 期,第 3 页。

吴贯因:《建言:通论二:五族同化论》,《庸言》1913 年第 7 期,第 5 页。

吴贯因:《建言:通论二:五族同化论》,《庸言》1913 年第 8 期,第 7 页。

吴贯因:《建言:通论二:五族同化论》,《庸言》1913 年第 8 期,第 10 页。

郑大华:《论 20 世纪 20 年代国家主义者的“大中华民族”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 8 期,第 6 页。

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李大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301
—303 页。
精神有以铸成之也。”李大钊在此文中点出了当前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即民族问题,并结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局势提出:现在最重要的“乃民族之问题” ① 。并突破了所谓
“民族同化”的观点而指出“民族精神”的铸造,这也是其“新中华民族主义”的新意所
在,不仅于此更将“中华民族”与“民族复兴”相联系,提出“当以中华国家之再造,中华
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 ②据郑师渠分析乃是“中国各族人民对于多民族统一的‘中华
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与执着追求”“中华民族实现由自在转变为自觉的鲜明标志”③
。同样不言而喻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来源,可以说正是在广大学者的主观能动
性下,原有的“五族共和”思想完成了进化,在“五族共和”思想进化的基础上,“中华
民族共同体”思想呼之欲出。
四、结语
“五族共和”产生后便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作为转型时期中国精英们的共同抉
择,中华民国重要建国原则的“五族共和”是“政治正确”的,更是占据了道德高地的。
“由于它占领了道德高地,还会对不在政治核心圈的普通人形成灌输效应。一旦这种政治
话语成为一种普遍观念,就会产生无与伦比的力量。” ④因此虽然因其自身的悖论,其实
际实践效果有限,但在理论、思想等领域仍影响深远,在当时即起到“把民族那既短又紧
的皮肤撑大到足以覆盖帝国庞大的身躯的手段。” ⑤为转型期的中国完成转型提供理论支
持。在其政治上被“放弃”后,仍然发挥着对学术界持久的影响,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
体思想”的直接思想来源之一。
作为政治统合手段存在的“五族共和”在政治实践中发挥作用有限,却在理论思想领
域产生深远影响。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中国近现代疆域转型与民族形成转型中,还有许多与
“五族共和”类似的抉择,片面简单地使用“自古以来”、“历史上”等话语解释这一进
程,进而试图理解现代中国无疑是荒谬的。“五族共和”等转型中的抉择,值得重新放到
转型的历史进程中,跳脱出原本的政治话语,重新估量抉择们的影响与价值。


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李大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301
—303 页。

李大钊:《大亚细亚主义》,《李大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540 页。

郑师渠:《中华民族实现由自在转向自觉的鲜明标志——论李大钊的<新中华民族主义
>》,《史学史研究》2020 年第 4 期,第 19 页。

张春海:《“五族共和”:政治话语与法律实践》,《南开史学》,2021 年第 2 期,第
117 页。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年,第 127 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