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2

專題報告

2013– 08

台灣鋼鐵業的挑戰與機會

中華民國 102 年 12 月
財團法人中技社(CTCI Foundation) 於 1959 年 10 月 12 日創設,以「引
進科技新知,培育科技人才,協助國內外經濟建設及增進我國生產事業之生產能
力為宗旨」。初期著力於石化廠之設計與監建,1979 年轉投資成立中鼎工程,
承續工程業務;本社則回歸公益法人機制,朝向裨益產業發展之觸媒研究、污染
防治與清潔生產、節能、及環保技術服務與專業諮詢。2006 年本社因應社會環
境變遷的需求,在環境與能源業務方面轉型為智庫的型態,藉由專題研究、研討
會、論壇、座談會等,以及發行相關推廣刊物與科技新知叢書,朝知識創新服務
的里程碑邁進,建構資訊交流與政策研議的平台;協助公共政策之規劃研擬,間
接促成產業之升級,達成環保節能與經濟繁榮兼籌並顧之目標。
本著創社初衷,為求對我們所處的環境能有更深的貢獻以及協助產業發
展,對國內前瞻性與急迫性的能源、環境及經濟議題邀集國內外專家進行研究探
討,為廣為周知,提供讀者參考,特發行此專題報告。
本專題報告係由本社召開「台灣鋼鐵業的挑戰與機會」系列座談會,集結
共十二位作者引言及與談之寶貴資料,分別是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黃正忠總
經理、中鋼保全公司徐建民董事長、財團法人社會企業公約基金會馬凱創辦人、
中鋼公司業務部門陳明漢助理副總、成功大學環工系所張祖恩教授、中鋼公司
環保處張簡國禎處長、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陳家榮教授、中鋼公司能源環境
室張西龍助理副總、成功大學材料工程學系黃文星教授、中鋼公司鋼鐵研究發
展處黃議興處長、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伏和中執行長、中鋼公司工業工程處
鄭英洲處長,最後由顧洋教授進行總結,撰寫結論與建議,極具參考價值。

發 行 人:潘文炎
主 編:林志森、顧 洋
執行編輯:鄒 倫、陳潔儀、鍾侑靜、潘惠萍
發 行 者:財團法人中技社
地址 / 106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 97 號 8 樓
電話 / 886-2-2704-9805
傳真 / 886-2-2705-5044
網址 / www.ctci.org.tw
本社專題報告內容已同步發行於網站中,歡迎下載參考
ISBN:978-986-90284-2-4
目錄

前 言 1

第一章 鋼鐵對社會的價值與功能 3
黃正忠總經理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徐建民董事長 中鋼保全公司

第二章 鋼鐵對經濟發展與就業之貢獻與角色 19
2-1 從社會企業觀點
馬 凱創辦人 財團法人社會企業公約基金會
2-2 從產業觀點
陳明漢助理副總 中鋼公司業務部門

第三章 鋼鐵業在環境績效與資源生產力之提昇策略 39
張祖恩教授 成功大學環工系所
張簡國禎處長 中鋼公司環保處

第四章 鋼鐵業因應氣候變遷的目標及策略 75
陳家榮教授 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張西龍助理副總 中鋼公司能源環境室

第五章 鋼鐵業的技術創新與綠色鋼材 119


黃文星教授 成功大學材料工程學系
黃議興處長 中鋼公司鋼鐵研究發展處

第六章 鋼鐵業的挑戰與展望 147


伏和中執行長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鄭英洲處長 中鋼公司工業工程處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65


顧 洋教授 台灣科技大學化工學系
財團法人中技社

2013-08

前言

《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的作者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言"鋼鐵
不僅是文明的產品,也是文明擴張的利器",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鋼鐵息息相關,
從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隨著社會的進步進展到現階段的鋼鐵冶鍊、不鏽鋼
材,到今年﹙2013年﹚9月中鋼公司與成功大學共同啟動的產學大聯盟對次世
代鋼研發,舉凡建築與工程鋼材、運輸交通設施及工具、機械設備、家電製品、
電子通訊到國防設備,小至金屬手工具、螺絲螺帽等,都是鋼鐵的應用範疇,
應證了鋼鐵的應用性、廣泛性及重要性,也證明了鋼鐵是不容易被取代的材料。

台灣鋼鐵行業認為以鋼鐵業作為基礎工業是重要的,以鋼鐵業年產量、產
值、就業及下游相關產業而言,對經濟發展貢獻良多,亦是社會與就業的支撐,
對國內是非常有貢獻及具有價值。

但民眾對鋼鐵製品和鋼鐵產業卻有不同的看法,認同前者的應用性與重要
性,對於後者則多認為是高能耗、高污染、不環保的產業。但是台灣現今的鋼
鐵工業和民眾過去印象已大不同,尤其近三十年來鋼鐵業早已不再是高能耗,
其能源使用亦降低頗多,緣此,今年度本社特與台灣區鋼鐵公會合作,共同規
劃針對台灣鋼鐵業,系列性的安排六個主題,包括社會、經濟、環境績效、氣
候變遷、創新技術與綠色鋼材、及未來展望等層面,邀請熟悉國內鋼鐵發展之
專家學者及鋼鐵產業界代表聚焦討論、進行探討,以客觀、中立、開放的態度
重新審視台灣目前的鋼鐵業,提出鋼鐵產業現況發展及面臨的問題,找出鋼鐵
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創造經濟、環境及社會面向三贏的局面。

綜上,鋼鐵產業除本身持續投入於最先進的可行冶鍊技術外,也應思考鋼
鐵產業結構因應台灣社會的環境改變、環保法規趨嚴等關鍵因素做調整。對於
向社會大眾溝通,鋼鐵業應以一般民眾較易於了解之方式持續地雙向對話,澄
清外界對鋼鐵業的誤解,提供一般民眾對鋼鐵產業有比較完整及正面的瞭解。
同時以社會大眾的觀點思考,台灣社會對鋼鐵業的期望是什麼,且提出鋼鐵業

1
必須存在台灣的理由。深切期望台灣鋼鐵業能夠比現在更好、更具競爭力、能
與台灣一起成長,共同邁向永續的發展。

2
第一章
第一章 鋼鐵對社會的價值與功能
黃正忠、
黃正忠、徐建民
摘 要

鋼鐵業為工業之母,在社會、經濟及生活等各層面上,皆扮演重要角色,是推動
人類整體發展的重要產業。爾今世界經濟在面臨能資源短缺、氣候變遷與金融海嘯的
持續衝擊下,要能走出泥沼,必須轉型邁向綠色與低碳經濟,轉型過程中鋼鐵業更是
不可或缺的要角。本篇由鋼鐵業發展的背景及歷史談起,針對其於日常生活上之應用、
對永續發展之貢獻等做概要介紹,亦解析鋼鐵業對於世界邁向綠色與低碳經濟之關鍵
角色,檢視未來鋼鐵業發展可能面臨之挑戰與機會,以收鑑往知來之效。鋼鐵業對永
續社會的價值與功能極為重要,故本篇也同時提出建議,促進及提高社會大眾對鋼鐵
產業的認同。

一、鋼鐵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石
鋼鐵是全球不可或缺的一項基本工業材料,它構成我們生活上各個方面的基礎,
它之所以能被廣量的運用主要是因為其本身材質強度及韌性大、延展性好且其成形性
及多功能性使它在能被運用在各種使用用途上。並且,鋼鐵也可適用於在各種環境中,
包括在極端冷、熱、乾旱和潮濕的氣候下。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全球對於鋼鐵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根據世界鋼鐵協會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2012 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全球鋼鐵的產量在 2012 年已達到
15.48 億噸。全球每年生產的鋼,近 50%在中國生產與應用。隨著拉丁美洲、亞洲及
非洲的發展,全球鋼的產量仍會持續增高,這些地區的鋼 60%主要應用於新的基礎建
設。

圖 1-1、人類社會發展與鋼鐵產量的關係【1】

3
(一
一) 鋼鐵業發展之歷史背景【
鋼鐵業發展之歷史背景【1】

鋼鐵業由 19 世紀的工業革命在歐洲和北美開始崛起。然而,煉鋼這項技術早自
從我們的祖先開始開採冶煉鐵就已逐漸發展(圖 1-2)。鐵器時代的工匠在偶然的情況
下發現當鐵礦長時間置放於木炭爐中將增加其材質品質,若加上反覆加熱、折疊和敲
打,則能更進一步提升其品質與價值。古代工匠了解到鋼的性能遠優於鐵,便利用其
卓越的品質製成工具,刀具和武器等,如中國和印度自古就已熟練於鋼鐵製作。

早期鋼鐵的需求主要來自於戰爭,然而,早期鋼鐵製作過程仍非常耗時而昂貴,
直到十九世紀時期,英國和歐洲大陸才逐漸出現較具規模的鋼鐵製造加工業。然而到
十九世紀前半時期,鋼鐵的產量與品質仍受到相當的限制,直到十九世紀中葉,新技
術的出現才使大規模生產鋼鐵成為可能。

其中,英國發明家亨利·柏塞麥(Henry Bessemer)在 1856 年發展了「柏塞麥煉鋼


法」
,利用強風吹鐵除碳的冶煉方法化鐵成鋼,讓鋼鐵能以快速及廉價的方式大量生
產並徹底改變了冶金業。直至二十及二十一世紀,在新興技術的發展與多項基礎設施
的興建之下,各行各業對於新材料的研發和需求也愈來愈大。為因應此一挑戰,世界
各地的鋼鐵製造商皆致力於開發鋼鐵材料各式可能之功能。如今,鋼鐵已成為各種產
業及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之一。

圖 1-2、鋼鐵發展歷史之年表【2】

4
(二
二) 現代社會與生活對鋼鐵需求

鋼鐵業對人類現代社會影響可分為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2, 3, 4】
,概述
如下。

1. 食的方面

人類使用於食物烹調的器皿多為不銹鋼或低碳鋼所製,取其高溫強度及熱傳導好、
不易生銹、於高溫下不易形成毒性物質等特性,而被廣泛使用在家庭及商用廚房用具
中。此外,鋼鐵亦可用於罐裝容器製作,如在低碳鋼結構上鍍一層不易生銹的馬口鐵,
增加器具使用壽命。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統計,世界每年生產近 2,000 億鋼罐食品。
鋼罐食品不僅安全且易於保存食品營養價值,由於罐裝食品不須冷藏,也因此能節約
能源,此外,透過空罐回收亦可減低對環境的影響。

2. 衣的方面

從耕種及開採棉花之農業用機械,乃至於衣物製造用之機器及安全物品等,多為
不銹鋼或低碳鋼所製,取其結構性好、不易生銹並不易形成毒性物質等特性。由於鋼
鐵製造的機器機械及安全物品穩定性高且能長久運作,成為多數製造商採用材料的首
選。

3. 住的方面

人類在住的方面廣泛使用鋼鐵產品或副產品,包含超高鋼結構、鋼結構、鋼筋、
各種電能設備、電器鋼片及爐石水泥等,摩天大樓也因鋼材而得以從平地起,住宅與
營建是今日鋼材的最大消耗部門,約佔全球產量的 50%。由於鋼鐵兼具經濟性、多樣
性及強度、韌性、耐磨性等特質,而成為現代住宅不可或缺的建材。

4. 行的方面

人類在運輸移動上,亦大量使用鋼鐵相關產品,如汽車車體、摩托車、軌道車輛、
輪船、手扶梯、電動機、爐石道路等,亦是看重鋼鐵之經濟性、多樣性及強度、韌性、
耐磨等特性。另一方面,由於現今汽車由近 50%至 60%的鋼鐵合成,而鋼鐵業與汽
車業合作製造較輕車體,以兼顧安全,節能及低碳排放量,可看出鋼鐵對於人類行的
方面亦有顯著之貢獻。

5. 育樂方面

在育樂相關製品上,由於鋼鐵具結構穩固、安全性高且成本較低等特性,亦成為
被廣泛利用的製造材質,舉凡個人電腦、運動器材、娛樂設施、奧運館及周邊設施等,
皆大量運用鋼鐵作為構成材料。舉例而言,一台普通的電腦大約由 25%的鋼材製成,
以 2010 年數據來看,全球共售出超過 3.2 億台個人電腦,鋼鐵於人類育樂及工作的
重要性可見一斑。

(三
三) 鋼鐵用於社會與生活的分佈

儘管鋼鐵開始大規模生產至今僅 150 年餘,鋼鐵已成為現代社會與生活的首選材


質,並促進各式現代社會基礎設施及必要科技的發展,舉凡橋梁、船舶、火車、捷運、

5
建築、電子用品、醫療用品等,都大量使用到鋼鐵,可說是促進社會進步不可或缺且
極為重要的材料。此外鋼製的設備表面,特別容易清洗與消毒,所以用於手術檯及料
理台,有助衛生與健康。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對全球鋼鐵總產量及用途統計資料,社會與生活中的種種建設
佔了鋼鐵總產量的 51.2%。用於汽車及其他運輸業的鋼鐵共佔總產量的 16.8%,其餘
產量則用於機械 14.5%,金屬產品 12.5%,電子設備 3.0%以及家電 2.0%,如圖 1-3
所示。由此可看出鋼鐵的用途跨及各種產業,它已成為人類社會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材料,在國家經濟發展與推動上佔有相當的地位。

圖 1-3、鋼鐵用於社會與生活的分佈【5】

二、鋼鐵業對
鋼鐵業對世界發展之重要性
世界發展之重要性的
之重要性的關鍵訊息
關鍵訊息

鋼鐵業可分為一貫作業煉鋼與電弧爐煉鋼,前者盡量提高廢鋼的用量,後者則完
全以廢鋼來煉鋼。承如前述,鋼鐵對現代生活的影響已無所不在,爾今全球經濟發展
面臨受資源限制與受碳限制的挑戰,必須向綠色與低碳經濟轉型,因此整體社會必須
更正確認識鋼鐵業對世界發展之重要性的關鍵訊息,如圖 1-4 所示,概述如下。

6
的最佳解答

圖 1-4、鋼鐵業對世界發展之重要性的關鍵訊息【1】

一) 鋼鐵業是世界經濟的主要推動者
(一 鋼鐵業是世界經濟的主要推動者

鋼鐵為世界上許多工業的原料,並影響人類生活的許多層面,從各樣的建築物至
餐桌上的器具都有鋼鐵的蹤影,其生產與應用亦對世界經濟發展提供重要貢獻。鋼鐵
起源於 19 世紀歐洲的工業革命時代,當時英國蘊藏豐富的煤與鐵,帶動了工業革命,
並逐漸由英國發展至法國、德國及荷蘭等地,至 1886 年,美國鋼鐵產量超越英國,
此後獨霸全球的鋼鐵工業超過半個世紀,並逐漸轉移重心至日本,以及後續的中國及
印度等國。鋼鐵工業的興起為世界在交通、軍事及建築帶來顯著的改變,其中迅速便
捷的交通造成空間距離縮短,使全球逐漸邁向地球村的時代,亦帶動各方經濟的發展。
例如運用鋼材在創新貨輪設計上的應用,使得大宗物資及初級能源的海運,航行更加
安全,在抗腐與破浪效果更好的效益下,充分支援了全球化所需的資源流通。

鋼鐵是現今世界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在建築、交通、食物、供應水、能源生成、
各項工具甚至於醫療上,都可見到鋼鐵應用的蹤影。舉例來說,社會發展需要鋼鐵以
建構新的道路、建築及橋梁,也需要用鋼鐵來架設天然氣、水及下水道的管道,並建
構工廠、機器或其它所需器具。一旦基礎建設完成,GDP 值也持續成長,同時鋼鐵
可進一步提供都市化發展所需物資,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而在近年永續發展思維之
下,目前鋼鐵業逐漸朝綠色產業發展面向前進,成為促進綠色經濟發展之重要產業。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之研究指出,世界人均鋼鐵用量穩定地由 2001 年的 150 公斤


上升到 2011 年的 215 公斤,這也代表鋼鐵業仍持續蓬勃發展;另一方面,目前鋼鐵
業直接聘用人數約達 200 萬人,間接之承包商聘用人數也約達 200 萬、以及約 400
萬人的支援人力;若再考量其餘關聯產業(汽車、建築、交通、電力及機械產品等),
則鋼鐵業聘用的相關人力約在 5,000 萬人上下。以台灣而言,目前鋼鐵業直接聘用人

7
數約達 31,859 人,間接之承包商聘用人數約達 18,374 人,其支援人力及其餘關聯產
業的相關人力則可達 12 萬人以上(鋼鐵公會及主計處統計至 2012/09/30 止,不包括外
勞)。

(二
二) 鋼鐵是
鋼鐵是符合永續發展的產品

為順應此潮流,世界各鋼鐵公司皆對其發展議題有長遠及深入的計畫,於經濟、
環境、社會等面向各有其不同的政策,但所有的目標皆指向永續發展。鋼鐵業相信永
續發展除在於協助滿足現階段人類生活之所需外,也必須確保下個世代也能擁有相同
的生活品質。

鋼是太陽能、潮汐與風力等再生能源設備的主要材料。鋼可以回收再製與再利用,
因此使用壽命可長達 150 年,而且 97%的副產品都可以再利用。

鋼鐵產業在支援發展低碳能源、低碳生產、低碳交通、低碳建築與低碳消費上,
扮演了極為重要角色。永續的綠色未來世界中鋼絕對不可或缺,目前已在廣泛應用在
輕量高效的汽車、再生能源設施、新型高效發電廠、智慧電網、智能運輸設施及綠色
智能建築等。沒有鋼鐵產業的在煉鋼製成與鋼材上的創新,低碳經濟無以為繼。

以汽車業為例,鋼鐵材料的回收幾乎已達 90%以上,然未來車種如電動車,所需
要超高強度、輕質、低生命週期衝擊的高等強度鋼材,便需要鋼鐵業的投入,才能有
助顯著提升汽車性能暨降低其碳足跡。使用先進的高強度鋼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AHSS)做成車體結構,較傳統鋼可減少 35%的重量,更輕卻更堅固,也大幅降
低排碳量。

世界鋼鐵協會於其發行之「2012 年度永續鋼鐵-政策與指標」中,指出其會員
皆對其相關政策做出承諾,如表 1-1 所示。

此外,近年來鋼鐵業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CSR),亦愈發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舉凡造橋鋪路、興建港口與醫院、捐贈鋼材並協助災後重建等,都可見到鋼鐵產業身
影,如我國中鋼公司即認養高雄捷運接駁公車,以協助落實低碳城市節能減碳績效;
國內遭逢天災劇變時,除率先響應物資捐贈,也以實際建設協助地方恢復正常機能,
如 2010 年凡那比颱風過境後,中鋼公司即捐贈新發大橋予公路總局,以協助地方交
通恢復安全便捷的運作。另一方面,鋼鐵業亦參與辦理藝文及教育活動,除辦理各式
教育訓練及相關研討會以提升整體競爭力外,亦贊助各式藝文、人文活動,並為青少
年及兒童辦理夏令營、工廠參觀等,一方面盡到回饋社會義務,更可拉近鋼鐵業與社
會及人們之間的距離。

8
表 1-1、鋼鐵業永續發展政策【1】

聚焦項目 永續發展承諾
為利害關係人 以有效率及經濟永續的方式營運鋼鐵事業,以滿足顧客需求及
1
創造價值 確保滿意度,同時為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
環境保護 在鋼鐵的生命週期中,藉由增進資源及能源使用的效率,將生
2
態效益最佳化。同時推廣回收、再利用及重複利用
3 安全與健康 促進鋼鐵業雇員的福利,並為其提供安全及健康的工作環境
4 地方社區 透過促進和尊重人與社區的結合以展現社會責任
5 道德標準 以高道德標準對待員工、顧客、供應商及相關組織
利害關係人 藉由結合利害關係人及獨立第三方,透過有效率的對話以促進
6
結合 鋼鐵業對於永續發展的承諾
透明揭露 分享鋼鐵業對於永續發展的知識及技能。以開放的態度及有效
7
行動幫助鋼鐵公司、組織及供應鏈執行相關的永續作業
同時,世界鋼鐵協會亦持續揭露永續發展相關指標及數據,如表 1-2 所示【1】 ,
並且藉由擴大提供數據的國家及業者數量,致力於更真實的數據呈現,其中 2011 年
度的提供數據的國家/業者已較 2010 年度時增加近 10%,顯示鋼鐵業於永續之議題具
有相當向心力,不吝於揭露本身數據,更能表現鋼鐵業邁向永續的努力及決心相當國
際化及全球性,互相輔助成長,期望為地球村帶來更多的進步。

此外,全球為因應氣候變遷及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莫不大力推廣再生能源發展,
如德國、英國、澳洲、南韓等國,皆訂立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我國政府也表示將全力
發展再生能源,推動台灣邁入綠色能源新世紀,而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如風力、太陽
能、地熱等)及相關輸配電設備,皆需使用大量鋼材。至於其他行業永續產品的推出、
工業化、量產等,皆脫離不了以鋼鐵為原料的關連性。

9
表 1-2、鋼鐵業永續發展指標【1】
指標 單位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環境永續性
1 溫室氣體排放【 6】 * 噸 CO /噸粗鑄鋼
2 1.8 1.8 1.8 1.8 1.8
2 能源強度 GJ/噸粗鑄鋼 20.8 20.8 20.1 20.7 20.7
3 原料效率 副產品再利用比率% 97.9 98.0 97.9 97.7 94.4

環境管理系統(EMS) 在 EMS 註冊下的員工


4
及承包商比率% 85.1 86.6 89.0 88.5 89.9

社會永續性
5 工傷事故頻率 事故/百萬工時 4.5 3.1 2.5 2.3 1.9
6 員工訓練 訓練天數/員工數 11.1 8.0 8.5 6.7 7.7
經濟永續性
7 新製程及產品投資 占獲利比率% 7.9 8.3 10.2 8.8 8.3

經濟價值分配 十億 USD 323.8 308.3 470.7 477.0 617.9


8
占獲利比率% 83.0 68.2 92.3 91.7 93.1
* 註:此處計算基準為廢鋼添加比佔粗鋼產量 30%以下之鋼廠納入計算,由於包含一貫式煉
鋼及電弧爐煉鋼等不同製程,故此處數值僅能提供概略參考,無法作為不同煉鋼製程
溫室氣體排放之比較基準。

除了製造永續產品外,鋼鐵的 100%可回收性使它成為最永續的原料。在 150 年


前製造的鋼鐵可完全於今日回收重新製成新產品並作為新用途,且對於品質沒有任何
影響;如以部門別計,全球建築業及汽車業的回收率近 85%,機具業近 90%,電機
及電子業近 50%。同時,在過去 30 年來,每製造一噸鋼鐵所需的能源已減少近 50%。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統計,在 2008 年時廢鋼的回收重量至少達 4.75 億噸,比其他可
回收料加起來還多(包括紙、塑膠、玻璃、鋁、銅、鉛等)【7】 。

鋼鐵的高回收率其來有自,原因如下:

1. 所有的鋼鐵皆可回收,且不需要特別分類。

2. 鋼鐵回收沒有限制,所有的鋼鐵產品在回收後可以再製成可回收的產品,且對於
其品質沒有任何影響。

3. 以回收的鋼鐵所製成的再製品,與新製的鋼鐵產品相較,其製程可以減少相當多
的珍貴能源,例如煤、天然氣、石油與水。

4. 相較於其他材料,鋼鐵可以被磁鐵吸引,故回收作業較為容易。以包裝材為例,

每回收一噸的鐵,可以減少【8】
-1.5 噸的鐵礦 -0.5 噸的燃煤
-40%製程中所使用的水 -提煉鋼鐵時所需要的 75%能源
-1.28 噸的固體廢棄物 -86%的空氣污染排放
-80%的二氧化碳排放 -76%的水污染

10
由以上可以發現,鋼鐵業的興盛帶給人類更好的生活品質,且對於環境的正面遠
遠高於我們的想像。因資源有限,回收行業預計將在 2020 年將成為主流產業,然鋼
鐵的回收由來已久,如圖 1-5 所示【9】
,在 2000 年前,均已達 60%,到 2008 年開始
躍升至 80%。廢鋼鐵的回收、再利用及再製,也是鋼鐵產業中,上中下游必須同步整
合與創新的一環,同時還必須配合政府政策與全體社會的參與和支持。從表 1-3 中亦
可看出【10】 ,鋼材的回收與各應用產業的生產者責任與回收處理系統息息相關,易
言之,鋼鐵產業是循環型社會中重要的一環,與各主要產業邁向綠色成長的關聯性高,
要朝更環保、高效與低碳的方向創新,並兼顧回收為社會帶來的價值,必須重視工業
界與政府及公民社會的夥伴關係。

圖 1-5、1988-2010 全球鋼鐵回收率【9】

表 1-3、鋼鐵業各項主要市場產品鋼材的回收率【10】
市場 估算值)
2007 ( 目標)
2050 (
營建 85% 90%
車輛 85% 95%
機器 90% 95%
電器 50% 75%
容器 69% 75%
總計 83% 90%

(三
三) 鋼鐵是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產品
鋼鐵是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產品

如同前述,一個人從出生開始至人生旅途經歷中,無論日常生活基本的食、衣、
住、行、育樂、甚至整個社會的醫療保健、水資源及能源傳送、糧食生產等方面,每
人每天的生活都一定會接觸到鋼鐵製成的產品。

11
1. 鐵路:
鐵路:鐵路建設除了減少運輸貨物及上下班通勤造成的能源消耗與污染排放,新
的冶煉技術製造壽命更長的鐵道、減低維護成本,同時提供更具有安全性的運輸,
對於環境亦更加友善。

2. 建築:
建築:綠建築是各國對於現今建築業者共同的目標,鋼構結構能夠使綠建築的架
構更穩固,結合新的技術所需使用的鋼材更輕、更少,卻仍能作為重要的支撐。

3. 運輸工具:
運輸工具:更輕、更堅固的車體可以減少燃料的耗用,亦增加行路的安全性。現
今的鋼鐵技術已可製造較從前減輕 30%重量的車體,同時亦滿足最高等級的安全
評估。

4. 包裝材:
包裝材:包裝材對於環境影響造成的衝擊日趨重大,減少並使用可回收的包裝材
是國際趨勢。而以鋼鐵作為包裝材的回收率在歐洲相當高,帶動回收業者的興榮,
進而使回收率更加提高。

5. 能源與動力:
能源與動力:鋼鐵可用於多樣化的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潮汐能、風能等
結構用途,利用現今的鋼鐵業技術可促進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而利用現今
鋼鐵技術亦可提昇電力生產、傳送及使用的電機效能。

由於鋼鐵表面衛生、穩定且易於清潔,因此許多精密醫學儀器、醫療器材、藥廠
產藥設施、安全設備、醫院建築及內部醫療設施,乃至於運輸乾淨飲水之管道都由鋼
。此外,鋼鐵更涉及社會所需水資源的收集與分配,如取水、淨化及輸送
鐵製成【3】
等過程所需設施,多以鋼鐵製成,也是人人都能取得乾淨用水的關鍵要素之一。最後,
人類的糧食也是靠著鋼鐵製成的農業機械來達到大量耕種及生產供應,以因應全球人
口持續上升的情況。

(四
四) 鋼鐵是安全
鋼鐵是安全、
安全、創新而循序漸進的產品

鋼鐵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推手、綠色永續發展的重要產業,更是保障人們安全的重
要材料,在歷經長久演進及改善之後,鋼鐵已逐漸朝向安全且創新之目標邁進,分述
如下:

1. 改善人類生活安全

鋼鐵材料具較佳強度、耐久度及安全度等特性,小至螺釘及機械零件,大至汽車
車體及建築物鋼筋等,不僅大幅改善人類生活品質,其材料特性無論作為支持或結構
主體,都發揮了其優異材料性質,近年來美、日等國均積極投入高性能鋼材的研發,
並已實際應用於橋梁、高層建築工程及耐震、防火等特性之上。

由於高性能鋼材可具有穩定的材料強度,良好的銲接性能,較大的延展性與相對
韌性特性,及良好的抗蝕性等,大幅提升鋼材用途、便利性與經濟性,皆為使得高性
能鋼材研究在近年來得以大力發展的主要因素【11】
。另一方面,鋼鐵在性質上具備
最寬廣的調變範圍,以強度為例,目前最軟的鋼材降伏強度可低到 100MPa,用於鋼
結構的吸震元件,主要即是利用其柔軟容易塑性變形的特性,來吸收地震所帶給鋼結
構的震動能量,並保護主結構的安全,而強度最高的鋼材已達 4000MPa,用於輪胎
的鋼絲,以提升汽車輪胎的耐用性及安全性能【12】,可見鋼鐵不但廣泛運用於運輸
及建築等用途,更大大提升了人類生活的安全程度。

12
2. 創新產品與技術研發

近年來,鋼鐵產業因應永續發展思維潮流積極研發及擴大產製各類高附加價值的
綠色產品,並致力發展清潔生產技術;據世界鋼鐵協會統計,近五年全球鋼鐵業投入
創新產品及技術研發金額平均達總收益 8.7%【12】 。中鋼公司亦於 2011 年邀集了 32
家廠商、4 個學研單位,總計投入 6.43 億元研發經費,預計每年將產生 176.1 億元的
直接效益,而 2012 年總研發金費更增加至 14 億元(來自中鋼成本處),顯見鋼鐵業對
於技術創新及綠色發展的重視程度。

以綠色鋼品為例,1937 年建造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耗用鋼鐵量為 83,000 噸,若


使用近年研發之輕型鋼鐵,鋼鐵耗用量則僅為原來一半;而使用新型鋼鐵的汽車則可
減少 35% 的重量,對提升節能減排有顯著貢獻,如世界鋼鐵協會結合國際主要鋼廠
共同研發之「未來鋼鐵汽車計畫(FSV, Future Steel Vehicle)」
,即為透過材料性能提升
來滿足汽車業所要求的汽車燃油效率,以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安全性能及降
低維護成本等目標。

綠色鋼品除可提高能源效率外,並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年限和降低環境負荷,達到
節能減碳和保護環境的綠色目標。另一方面,鋼鐵業亦致力於降低製程污染、提升能
源效率等製程技術之發展,目前歐美及日本等國生產鋼品能耗量已降至 1975 年 50%
以下,如圖 1-6 所示【1】
,而世界鋼鐵協會亦推動二氧化碳突破計畫(CO2 Breakthrough
Program),鼓勵各鋼鐵廠發展製程減碳技術,並提供交流平台,截至 2009 年為止,
該計畫發展出之新減量技術已達 100 種以上。平均而言,生產每噸鋼會排放 1.9 公噸
的 CO2,依據國際能源總署的數據,鋼鐵工業的排碳量目前佔全球 CO2 的 4-5%(全球
的 ICT 產業的排放則佔 2%)。過去 30 年,製造一噸鋼所需的能源,已降低了 50%。

圖 1-6、歐美及日本每噸粗鋼生產耗能變化【1】

13
(五
五) 生命週期評估(LCA)是新時代的
生命週期評估 是新時代的最佳
是新時代的最佳解答
最佳解答

隨著地球人口爆炸及生活水準提昇,對於自然能資源消耗速度及環境污染程度,
是過往所不能比擬的;然而,如何有效降低能資源消耗速度並保護環境,進而成為循
環型經濟體,已成為新時代之重要議題。在此狀況下,人們察覺應對產品設計及消費
行為對產品整體環境表現及使用效率之影響進行全面評估。在用於評估材料及消費產
品的環境、經濟和社會表現(包括其對氣候變化和自然資源的影響)的工具和方法中,
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提供一種全面性的分析方法,將產品在生
產、使用和報廢等所有階段的潛在影響都予以考慮。

1. 鋼鐵業產品之生命週期考量

世界鋼鐵協會自 1995 年起即開始通過各地會員公司,針對 14 種產品收集鋼鐵的


生命週期清單分析資料(Life Cycle Inventory, LCI)資料。開展此類分析工作的關鍵,乃
是意識到生命週期方法是評估產品對環境影響的最佳途徑,也是幫助社會在選材及其
經濟性方面作出明智決定的最佳方法。

(1)生命週期評估考慮鋼鐵製造、鋼鐵加工、使用與維修、回收與棄置、設計與觀念
五個階段。此種想法引導至立即的環境績效。

(2)除了 CO2 之外,生命週期評估的其他衝擊還包括能資源節約及減少酸雨等等。

(3)生命週期評估是安裝容易、成本有效、並產生有利於材料決策及產品設計的新方
法。

(4)生命週期評估是未來所必須。

2. 鋼鐵產品生命週期評估之具體效益

藉由 LCI 所獲取的資料,可評估各階段能源用量及生態效益衝擊所造成之潛在
影響並構成完整之 LCA,瞭解在其整個生命週期內所投入產出的各項資訊,以提供
業者及利害相關者作為永續經營之參考,重要具體效益如:

(1)盤查污染熱點,研擬有效的減污策略:經由鋼鐵產品 LCA 之數據可發現不同產


品各階段排放污染熱點並非一定集中於煉鋼製程,業者可依據盤查數據進而研擬
各階段適用之污染減量策略。

(2)揭露全生命週期數據,提升價值鏈減碳效益:依 LCA 盤查之資料顯示,若汽車


使用高強度鋼材(AHSS, Advanced High-Strength Steel)能降低重量,增加防撞性,
且每 10%減重減少油耗 1.9~8.2%。以 5 人座家庭房車為例,使用 AHSS 可減重
達 9%,因而降低 5.1%能耗及 5.7%之溫室氣體排放量,如圖 1-7 所示【13】 ,總
生命週期中每部車共計減量 2.2 噸 CO2,削減量比生產汽車用鋼過程所產生的
CO2 還多。

14
圖 1-7、汽車使用高強度鋼材與傳統鋼材之差異【13】

在能資源逐漸缺乏的時代,鋼鐵不僅有高強度、耐久性與磁性,有較長的使用壽
命,且可無限次 100%回收使用。未來應善用更宏觀的生命週期評估,持續朝向對環
境有利的產品設計,使鋼材成為發展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C2C)可循環的重要
材料,並運用其可生生不息的特性,讓鋼鐵成為永續發展中最重要之產品,成為解決
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關鍵材料。

目前我國鋼鐵業正朝向單位鋼價值要提升、而對能源的需求與環境的衝擊要減低
的方向發展,這些議題正好是中鋼與成功大學向國科會提出的鋼鐵產業大聯盟所要研
發的議題,包括三項:次世代鋼(化學組成不變,性能提升 1 倍,壽命增加 1 倍,能
源需求減半,廢棄物減半)、次世代製程(符合次世代鋼之製程)及次世代鋼鐵製品
的創新應用(一般鋼種提升為高品位鋼種,包括電動車的高強度鐵板及離岸風機的高
強度、高耐蝕的鋼品)。

三、促進認同鋼鐵業在綠色經濟中對社會的價值與功能
面臨 2050 年暖化 2℃的壓力,為了避險及永續發展,國家與社會向低碳與綠色
經濟轉型的發展已是時勢所趨。轉型的方向要能掌握商機,提升社會的生活品質,續
創國家與企業的競爭優勢,同時又要能夠使用更低資源與能源,產生更大效能與更低
的環境衝擊,那麼清淨技術 (cleantech) 的發展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如圖 1-8 所示
【14】

即使在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期間,全球清淨技術專利權數量仍不斷在快速成長。專利
擁有企業之分布也顯示日本、德國、美國與韓國獨占鰲頭,正符合這些國家近年積極
推動綠色成長的國家政策。

積極發展清淨技術的企業,鎖定的行業也正與上述發展低碳能源、低碳生產、低
碳交通、低碳建築與低碳消費上息息相關。因此,鋼鐵業的永續性,不僅必要、更是
綠色經濟的根本命脈。鋼鐵產業的永續發展,必須被社會了解、認同、支持與鼓勵。

15
圖 1-8、全球清淨技術專利權數量與專利所屬之企業之分布【14】

既是如此,促進社會認同的倡議活動,便成為資訊傳播與發揮影響力的主要管道,
建立社會共識很重要,驅動台灣各界推進綠色成長更重要。韓國的國家發展目標,在
2020 年前要成為全球 7 大綠色領先引擎之一,2050 年則成為全球 5 大綠色領先引擎
之一。面對日愈嚴苛的國際競爭,鋼鐵業既是國家綠色成長的根本,就不可能完全由
國外進口,這樣等於未來國家發展的命脈控制在別人手裡,非國家永續發展長遠之計。
倘若因為有汙染、能耗與溫室氣體排放的爭議,就排擠本土的鋼鐵公司,恐是因噎廢
食的不智之舉。反之應該就鋼鐵業的效率、資源生產力、污染預防、能源與氣候等關
鍵議題,尋求策略性與整合性的因應政策與行動方案,同時也要透過誠信透明與溝通,
驅動社會能夠認同與支持現代鋼鐵業的創新行動,鋼鐵業必須義無反顧組織性地投入
與社會大眾的溝通,並在倡議上建立更緊密的產業間以及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

要促進認同我國鋼鐵業在綠色經濟中對社會的價值與功能,除了鋼鐵業本身必須
不斷在營運精進、技術升級與產品創新上汲汲營營,展現優異的環境績效外,與各界
誠摯及長期的溝通,更是必要的關鍵的領域。以下建議提供鋼鐵業及各界參考:

1. 舉辦創新應用的論壇:產業公會與業界及政府合作,持續舉辦鋼鐵在低碳城市建
舉辦創新應用的論壇
設與永續產品創新應用的論壇。

2. 獎勵永續鋼鐵的研究:鼓勵業界與學術界合作,透過研發論文獎,持續鼓勵更多
獎勵永續鋼鐵的研究
研究生投入永續鋼鐵的研究。

3. 舉辦鋼鐵與綠色經濟國際論壇:世界各地發展低碳城市的國家不勝枚舉,區域型
舉辦鋼鐵與綠色經濟國際論壇
與全球型的鋼鐵組織在永續鋼鐵上也有許多倡議,因此在台灣定期舉辦鐵與綠色
經濟國際交流論壇,提升各界的視野。

4. 建構與提升我國鋼鐵回收再利用產業:鋼鐵為循環型社會的重要物資之一,建構
建構與提升我國鋼鐵回收再利用產業
一個形象更好、與上中下游整合及技術提升的回收產業,必須有政府經濟部聯合
環保署的政策及技術輔導,我國已有完整的資源回收體系,但是主要與鋼鐵產業

16
關聯性高之產業(如電子、汽車、家電、營建等行業),產品的綠色設計與資源回收、
處裡費率等連結的驅動設計不強,目前尚無法發揮有效帶動我國有突破性的產業
綠色創新,故仍有許多可著墨的空間。

5. 鋼鐵業持續精進永續指標
鋼鐵業持續精進永續指標:任何廣宣都比不過產業本身不斷地精進與蛻變,企業
業持續精進永續指標
經營能量化績效,就能做目標管理。所以各型鋼鐵公司都應該要在本業的企業社
會責任(CSR)與永續發展實踐上,從回應污染預防、環境管理、清潔生產、提升資
源生產力、到低碳足跡、透明揭露永續績效等,運用國際鋼鐵業的永續指標,知
己知彼,到積極發展綠色鋼材,強化紮實誠信的綠色行銷等,達到自然轉型與提
升的境界。

6. 與多元利害關係人更開放的溝通及議合:社會的認知不可能一夕改變,系統性與
與多元利害關係人更開放的溝通及議合
多元利害關係人間的溝通,就算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是也是一項沒有捷
徑的工作,要能破冰,只能靠鋼鐵產業持續無悔的誠意。

四、結語

鋼鐵業自 19 世紀開始於短短 150 年間逐步帶動了人類整體社會發展。舉凡在工


業、農業、運輸、建築、各項基礎設施、醫療、能源等領域,鋼鐵皆佔有舉足輕重的
地位,故鋼鐵對社會、民生、經濟及基礎建設的重要性與戰略價值不可磨滅。鋼鐵業
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石,在產業供應鏈中為基礎性的關鍵材料,我國地狹人稠,為謀
求國民最大福祉,穩定提供物美價廉之各種鋼材,提升整體產業之競爭力,對國家發
展及社會有正向的貢獻。

本文依據鋼鐵業的發展背景與國內外研究資訊,解析鋼鐵業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
關鍵角色。鋼鐵業是世界經濟的主要推動者,鋼鐵產品在生活中無所不在,而且可以
是永續型及循環型的產品,拜科技之賜,鋼鐵業不僅安全,在正在進行革命性的創新,
同時透過生命週期評估,為綠色與低碳經濟提供新時代最佳的新材料整合性解方。

隨著全球減碳趨勢之發展,積極因應的國家大都已訂定國家發展目標,全球須在
2020-2050 間於低碳能源供應、低碳生產、低碳交通、低碳建築及低碳消費上,有革
命性的突破,世界才有機會走向人們想要的可持續的未來。從此角度來看,無論在效
率提升與革命性創新上,鋼鐵產業都已經開始邁向高科技產業之路。

放眼未來,由於低碳經濟為全球大勢所趨,所以所驅動的綠色產業與成長,已成
為未來鋼鐵業發展的焦點。可預見鋼鐵業將透過這些關鍵角色面臨永續發展的挑戰與
機會,未來鋼鐵業不僅須持續提升資源生產力,促進人類社會之發展,更須誠信透明,
與各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透過更為廣泛的溝通,促進社會大眾認同鋼鐵業在綠色經
濟中對社會的價值與功能。

17
五、參考文獻
1. Sustainable Steel: At the core of a green economy,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2012.
2. The white book of steel,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2012.
3. Steel and You: Sustainable Solutions for Life,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http://www.textcetra.eu/d/SteelandYou.pdf, 2013.
4.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http://www.worldsteel.org/media-centre/key-facts/3.html,
January 2013.
5.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http://worldsteel.org/.
6. CO2 Emissions Data Collection User Guide Version 6,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7.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http://www.worldsteel.org/dms/internetDocumentList/fact-sheets/Fact-sheet_3Rs/docu
ment/Fact%20sheet_3Rs.pdf
8. Steel Can Recycling Information Bureau (SCRIB),
http://www.scrib.org.uk/recycling_steel/why_recycle_steel.asp
9. Steel Recycling Institute
10. The three Rs of sustainable steel,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March 2010.
11. 潘吉齡,林新華,余志鵬及林政億,「高性能鋼材應用於建築結構之研究」 ,中華
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 68 期增刊(技術專刊)」55~70 頁,2009 年 6 月。
12. 王錫欽, 「鋼鐵材料-節能減廢又環保」 ,鑛冶第五十三卷第二期,2009 年 6 月。
13. 吳致呈、陳俊達,綠色鋼材在生命週期之減碳效益,永續產業發展季刊第 61 期。
14. State of Green Business 2013, GreenBiz.com, 2013.

18
第二章 鋼鐵對台灣經濟發展與就業之貢獻與
鋼鐵對台灣經濟發展與就業之貢獻與角色
之貢獻與角色
馬 凱

2-1 從社會企業觀點

一、前言
台灣經濟發展若謂與鋼鐵業之發展息息相關,乃至相依相生,殆非妄言。事實上,
台灣經濟起飛乃至高速發展之黃金時代,早自 1960 年代即發其端。當時台灣領先全
球開發中國家,首先走向出口導向發展策略,以加工出口業帶動經濟以兩位數成長,
直到 1980 年代後期方因其他開發中國家群起效尤而被迫轉向。

在此近 30 年之長的時間裡,不僅經濟成長率平均高達 9%,創造全新世界記錄,


而且到 1980 年之前,所得分配平均度同步提升,為前此各國所未見,而締造史無前
例之經濟奇蹟。

以加工出口業為主導之出口導向發展策略,讓台灣脫離農業經濟,進入工業時
代,但不論輕、重工業,鋼鐵皆不可或缺,而一貫煉鋼之大鋼廠,直到 1970 年代十
大建設期間才建立,在此前十餘年,鋼鐵需求幾乎完全仰賴自國外進口廢船加以拆解
取得,甚至造就台灣「拆船王國」之盛名。

到 1977 年中鋼第一階段建廠完成後,鋼鐵不論產量、品質、種類都大獲提升,
成為台灣工業升級發展之重要支柱,台灣的工業結構才得臻完整。

然而,不論拆船、直接進口或國內自行煉鋼,本身固然創造了若干就業機會,也
幫助其上、下游產業成長發展,向來被當作鋼鐵業對經濟發展與就業之貢獻。不過,
自產鋼鐵,直接、間接雇用大量人員,購買相關產業產品與勞務,其對經濟發展與就
業之貢獻,相對於進口而言,自屬較高。一般論述鋼鐵業的貢獻,也傾向於就自產鋼
鐵之相關數字為準。若更精確而論,則應將鋼鐵業本身不論自產抑或進口之貢獻,與
國內使用鋼鐵及其產品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一切產業對經濟發展與就業之貢獻切割
為二,相互對比,以考慮在各種可行性之下的最適情況,才不致故步自封、本位主義,
反而對鋼鐵之重要貢獻產生偏見。

因此,本文會先就鋼鐵自產與進口之間的相互利害有所闡釋,辨明究竟鋼鐵業存
在於台灣、由國內自產之利弊得失如何,再進一步討論,國內鋼鐵供給之最佳模式,
以及鋼鐵業提升對經濟發展與就業的貢獻,應進行那些調整。

19
二、台灣究竟是否需要鋼鐵業
(一
一) 鋼鐵業之重要
鋼鐵業之重要性與貢獻
重要性與貢獻

論及鋼鐵業的重要性,最常強調的,就是鋼鐵業的生產對總體經濟產值的貢獻,
以及其相關行業雇用的人員,占全體就業之比重。就前者而言,2011 年鋼鐵業產值
達 1.481 兆,屬各大產業之首,而雇用人數也高達 6.85 萬人;且此二者在 2005 年至
2011 年之間,其成長率均為各產業之冠,對台灣經濟發展之重要性,自不待言。

除此之外,鋼鐵業向前及向後關聯程度甚高,2004 年僅次於化學材料業,到 2006


年排名雖有後退,仍高居第四位。故若將鋼鐵業產值與主要下游產業產值併計,到
2011 年其總產值高達 3.275 兆。

(二
二) 鋼鐵業之重要性與鋼鐵在
鋼鐵業之重要性與鋼鐵在台灣生產之必要性

台灣鋼鐵業在 1977 年中鋼一貫煉鋼廠建廠完成後,方才突飛猛進,因而在 1975


至 1984 年 10 年之間,其平均年成長率高達 63%。在此之前,台灣基本上靠進口國外
廢船拆解取得所需鋼材,鋼鐵業產值遠不能與其後相比,年成長率也不足掛齒。

由此,我們不免揣思,鋼鐵固然重要,但鋼鐵是否必須國內自產,方能對整體
經濟有所貢獻,則尚待斟酌。事實上,2011 年鋼鐵產值 1.481 兆之中,出口 0.351 兆,
逾 24%,進口更達 0.384 兆,逾 27%,到 2013 年,第一季進口鋼板所占比重達 36%。
出口代表有四分之一以上國內生產的鋼鐵並未對其他產業有所貢獻;而大量進口鋼材
則顯示,國外生產之鋼材在國內市場已有高度代替性。

然而,鋼鐵生產固然有助於國內整體經濟發展,也雇用為數可觀的國內勞動力;
但任何生產都需要仰賴資金、人才、土地、勞力及公共設施,因而,國內鋼鐵業所占
用的重要國內資源,如果轉釋出來,供其他產業所用,同樣的資金由資本密集度較低
之產業運用,有可能創造出更高的產值,尤其雇用的人數會遠高於鋼鐵業。

順此邏輯思索,則前述鋼鐵業對經濟及就業之貢獻,不但無法確認,而且如果
資源挪用於其他產業創造出更大的產值及更多之工作機會,則發展鋼鐵業之貢獻可能
非正值而為負值。

其次,鋼鐵業最為人詬病之處,即在於對環境的衝擊。鋼鐵生產所排放的廢棄
物,包括廢氣、廢水以及其他有毒的廢棄物等,歷來都是環保人士關注的重點,如果
處理不善,對生活環境及土壤、空氣、水等重要資源都會有所損害,甚至造成難以彌
補之傷害。

除此之外,鋼鐵業向來被視為能源消耗之負面樣板,在 97%以上之能源都必須
仰賴進口,尤其核能發電為千夫所指的台灣,高耗能產業就如同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石化業在此撻伐之下,在台灣已逐漸無立足之地,鋼鐵業也背負同樣原罪,所面對的
壓力必日益增大。

就此而言,如果將鋼鐵生產排除在國境之外,完全仰賴於進口,則上述對空氣、
水、土壤的污染,及有毒廢棄物之危害,都可以完全消除;則國內鋼鐵業的貢獻,從
此一角度觀之,也是負面而非正面的。
20
當鋼鐵業被進口所取代,上述下游相關產業的產值及就業,理論上應該不致受
到太大影響。自產與進口之間的主要差別,首先是運輸成本;自國外進口鋼材,要付
出額外的運費,可能使相關產業生產成本提高而造成不利影響。但由於國內能源與鐵
礦均無法自給,仍須仰賴進口,由於原料及燃料體積產量遠高於成品,相對而言,運
輸成本更高,除非本國生產效率優於進口國,兩者相抵,進口鋼材之運輸成本可能會
相形更低。

此外,進口鋼材是否符合相關產業的需求,也是不能忽視的考量。這包括幾個
方面:如品質之高低、種類之齊全、交貨之便捷及服務之良窳。就 2013 年進口值占
總產值近 30%,而且鋼板更高達 36%而言,上述種種考量可能並非難以解決的問題。
即使其中一部分難愜人意,可就此部分仍自行生產,則前述的負面影響仍然可消除泰
半。

總結上述各點,鋼鐵業固然重要,但並不足以構成國內自產鋼鐵的堅強理由。

三、鋼鐵業存在的理由
鋼鐵業存在的理由

經過以上的思索,要為鋼鐵業的生存舉出堅強的理由,顯然必須別闢蹊徑。

頭一個可以論斷的理由是:台灣的鋼鐵業無可取代。如果台灣鋼鐵業與其他國家
的生產者,在本質上、運作模式上、環境衛生上,完全可以相提並論,無過人之處,
甚至在若干方面反而更加遜色,則基於以上產量、就業及成本方面的探討,台灣即無
自設鋼鐵業之必要,儘可以進口鋼鐵替代。但我們可以舉出以下幾項台灣鋼鐵業無可
取代的事實:

(一) 就中鋼與中龍等一貫煉鋼廠而言,在環保與生態永續等方面表現極為突出,許
多指標超越世界同業,執全球牛耳。例如中鋼為全球唯一達到 100%回收、零固
化掩埋的鋼廠;中鋼與中龍製程用水回收率分別達到 98.3%及 97.59%,中龍之
單位粗鋼用水量、放流水量及 COD、SOX 排放量均名列前茅,中鋼則在單位粗
鋼 SOX 排放量之外,也多與各國最先進鋼廠在伯仲之間,遠高於目前進口鋼鐵
之生產廠商;足以證明中鋼、中龍兩大鋼鐵龍頭廠是進口鋼品無可替代的生產
者。當然,如果中鋼、中龍可再接再厲,將各項指標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皆能
達到他人無法超越的水準,則有完全充分的理由繼續在台灣生產,因為對於地
球環境與生態而言,他們的生產,使全球鋼鐵業之衝擊及破壞可以降低。

不過,這仍屬消極的作為。如果台灣的鋼鐵業不僅都能追隨中鋼、中龍的腳步,
成為環保的模範生,而且更進一步,積極地追求綠色生產、行銷與一切有益於
環境及生態的行動,則鋼鐵業會有更堅強的理由立足台灣,服務全世界。

事實上,鋼鐵由於可以完全回收,比諸其他材料,如塑膠製品、水泥製品、木
材等,是最為環保且有利生態永續的基本材料,如果在生產、銷售、利用及回
收上,可以達到更高的環境友善度,鋼鐵的確可以成為最環保的材料之一;考
慮到在其整個生命週期中所耗用的能源、水以及其他排放物質,鋼鐵的環境成

21
本亦可能降到極低水準,而使鋼鐵業成為低能耗、低污染的產業,與一般的批
判、撻伐大相逕庭。

因此,如果以中鋼為例,一方面降低能耗、水耗及廢棄物排放,一方面全力投
入綠化及美化,而且盡力宣揚鋼鐵作為環保產品之特質,即能一舉達成上述境
界。更具體地說,中鋼或可定出一個努力目標,將中鋼所在的小港區透過綠化、
美化及鋼鐵用品的大量使用,建設成為鋼鐵花園城市。以中鋼綠化的經驗與成
就,這並非難事,但卻可大力扭轉國人,乃至世人對鋼鐵業的醜化刻板印象。

(二) 儘管許多鋼鐵產品可以進口,顯示其品質與國產品相當,成本有足夠競爭力;
而且,正在協商中的兩岸貨品貿易協議若順利簽訂,可能於年底前 200 餘鋼鐵
製品可免關稅自對岸進口,使其價格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因而進口之比重也有
可能上升到總產量之四成、甚至一半。此即顯示,就國內平均的需求而言,已
有相當大的一部份並非必須使用國內鋼鐵業產品不可。

但從另一面看,這也代表還有一部分或更多的鋼鐵需求,不是進口所能取代。
如果關稅障礙去除也無法改變此一事實,即證明國內鋼鐵業在此方面之不可取
代性。細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各項:

1. 這些產品在品質上、規格上、時間配合上、乃至價格上,必有國外生產者無法
配合之處,因而使國內鋼鐵業無法被取代。

2. 如果國內廠商無法自給,國外掌握優勢或壟斷能力的供應者即可能獅子大開
口,要求高昂的價格,乃至根本拒絕供貨,以打擊非此不可的國內上、下游業
者。因而動態觀之,國內業者也不容被取代。基於此一考量,主管機關亦須善
謀對策,以免進口品以種種手段強迫國內產品退出市場。

(三) 國內鋼鐵業還有另一個理由不容被取代,那就是在環保、相對競爭力等優勢條
件之外,企業的價值還表現於若干重要面向上,如:

1. 企業的員工是否在幸福的環境中工作,這對鋼鐵業尤為重要;因身為重工業,
又常與高溫共處,鋼鐵業的員工可能比其他行業面對更高的風險與更為不適的
工作環境,在相對落後的國家或區域如對岸,情況可能較其他國家遠為嚴重。
即使在先進國家,其工安要求比較嚴格,但員工的工作氣氛、人性化管理、身
心的安適方面,仍可能受到忽視。

台灣像中鋼公司,除高度重視工作安全外,對員工的工作氛圍、自我肯定、身
心照顧等方面,如果其成效高於國外同業,則即使其他方面條件近似,在幸福
企業方面的特別成就,亦足以令這樣的鋼鐵業鶴立雞群,不容為國外同業所取
代。

2. 一個企業在追求獲利、發展等重大目標,以及善盡其地球公民責任,努力從事
綠色行動,並竭力讓工作環境舒適安全之外,仍有許多重要責任必須完成。其
中之一,就是誠實的要求,一方面努力管制品質,使產品在生產與銷售過程中,
22
完全達到承諾的條件;一方面在資訊上,不加操縱,正確呈現,沒有任何欺瞞。
這兩者皆能達到,則不僅不會供應所謂的「黑心商品」,而且可以博取客戶及社
會大眾之信賴。這樣的鋼鐵業在任何一個國家存在,都有其不容忽視的價值,
如果國外競爭者無以超越,或竟遙遙落後,當然無法取代。

3. 鋼鐵業因其資本密集度高,在任何國家都是規模相對大的企業,在市場中握有
較大影響力。在 2008 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對資本主義的撻伐日盛,其中最受詬
病之處,即在於財富日趨集中,少數人剝削多數人,而大企業正是最主要的施
力工具。

國內的中鋼、中龍等,由於公股為主,價格並未偏高,暴利並不存在,但國外
大鋼鐵公司相對而言,可能獲利較豐,甚至攫取暴利,即難免上述罪名。

猶有進者,台灣慈悲精神特別濃烈,一般百姓不論貧富,都樂於拿出部分資源
與有所欠缺者分享。許多台灣企業也因其主導者的慈悲為懷,願意拿出可觀的
資源扶持弱勢者。 國內鋼鐵業也常迫於政治壓力,而從事敦親睦鄰工作;但若
更積極主動對弱勢個人、群體、社區伸出援手,發揮慈悲精神,在面對客戶以
及合作夥伴時,努力與人為善,尋求雙方互利,達到慈悲的更高境界,則這樣
的企業在國外更罕有其匹,當然非他人可輕易取代。

總之,國內鋼鐵業之中,已有部分廠商或者在環保方面迥出群倫,或者其產品
不可或缺,或其生產銷售可抗衡外國競爭者威脅,均令其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另外,在做為幸福企業、誠實企業、慈悲企業等方面,有些還有可資肯定的表
現,有些則具備充分潛力足可出類拔萃;若能達到可觀的水準,成為足資範式
之典型,非國外同業可望其項背,則不僅非他人可以取代,而且會成為台灣與
國人的驕傲,深以有如此企業為榮。

就此而言,若干國內廠商距上述境界並不太遠,但仍有規模較小業者相去甚遙。
而對國外進口日趨激烈之競爭,國內鋼鐵業已有從事國家認證,藉以區隔市場、
排除劣等品之議。如果綜上述分析,除品質外,在綠色、誠實、幸福、慈悲等
方面也能有所區隔,不僅可理直氣壯抵禦進口競爭,而且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服
國人,台灣鋼鐵業在全球屬不可取代的廠商,留之尚恐不及,怎會猜疑排斥、
亟欲去之而後快?

四、結語

鋼鐵業對台灣乃至全球經濟的貢獻都不待贅言,尤其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之中,
由於從本世紀前開始,台灣即選擇以加工出口型產業為主導,進而向中、上游資本密
集產業發展,對鋼鐵業之倚重更甚於一般開發中國家。近年來,地球環境受到嚴重破
壞,許多重要資源已進入不可逆的倒數階段,由於鋼鐵本身幾乎百分之百可以回收再
利用,乃是最環保的材料,因而對經濟乃至地球永續之貢獻較以往更加重要。

23
然而對鋼鐵之倚重以及鋼鐵本身做為最環保的材料二者,固然為國內鋼鐵業者所
津津樂道,卻忽略一重要事實,即鋼鐵之利用與鋼鐵之生產二者並不等同;非自產鋼
鐵的國家亦可藉進口他國鋼鐵而支撐對鋼鐵的需求,廣泛使用此一環保材料。

但鋼鐵本身固可稱為環保材料,生產鋼鐵的過程卻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與水,並排
放大量廢氣、廢熱及廢棄物,與許多其他產業相較,被視為高耗能、環境不友善產業。
近年來國內環保意識高漲,尤其地方首長為爭取民意支持乃至求取補償經費,高耗
能、環境不友善產業乃成為眾矢之的;石化業在一片抗議浪潮下節節敗退,竟至無立
足之處,即為明證。兔死狐烹,鋼鐵業見此前車之鑑,自需戒慎恐懼,深恐成為下一
個犧牲品,近來對環保議題之關切與努力,當可視為努力自保之道。

由此觀之,不斷強調鋼鐵之重要及其為環保材料其實文不對題,對於國內鋼鐵業
的生存發展幾無助益。問題的重點乃在鋼鐵業高能耗與環境不友善的原罪當如何消弭
化解,甚至進而轉為支持鋼鐵業在國內大力發展的重要助力。

一般對產業的貢獻之衡量,往往著眼於其投資與生產對國內經濟成長及就業的貢
獻。就成長而言,鋼鐵業的貢獻不可謂不高,但就業的貢獻,由於鋼鐵業的資本密集
度相對偏高,能夠創造的工作機會比一般產業相對偏少。

不過,鋼鐵業的上述貢獻仍來自對資本、人力、土地等資源的佔用,若上述資源
不投入鋼鐵生產,將為其他產業所用,如果這些產業同樣對經濟成長有所貢獻,創造
工作機會較鋼鐵業為多,則相關論證即完全失去其立足點,並不足以佐證鋼鐵業在國
內生產之必要性,甚或進一步否定國內設立鋼鐵廠之合理性。

惜乎迄今為止,幾乎一切為國內鋼鐵業辯護的論點,實不出以上兩個角度;因而
儘管言者諄諄,自以為理由極其充分,甚至不解在此論證下反對鋼鐵業的聲勢不減反
升,鋼鐵業在國內的處境與遭遇的阻力未曾稍減,反而與日俱增。

因此,真正面對反對者的主要訴求而全盤加以扭轉的對策,即應捨棄以上二者為
主的論述,別求蹊徑。

首先,最重要的理由,當為國內鋼鐵業在國際同業中對能源、水資源、環境等方
面的相對高效率。如前所述,鋼鐵本身既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國內不自產,必然
取之他國;但若進口的來源本身在能源消耗、水資源使用、環境防治上的能力與成效
遠遠落後,則台灣將生產鋼鐵的任務交付於彼,除了以鄰為壑之譏外,站在地球環境
的維護、能源與水資源的有效利用上,此舉反而造成莫大損害。反之,若在國內生產
能達到最低環保損害,最高能源與水資源使用效率,將為台灣對全球環境的重要貢獻。

衡諸國內若干重要鋼鐵生產者在國際評比上出類拔萃、名列前茅的能源與環保績
效,以及諸多進口國本身相形見絀的表現,即可站在世界一體的立場,理直氣壯地反
駁,鋼鐵應在我國生產。

事實上,依照目前已公布的各項數據,以中鋼、中龍為首的若干大型國內鋼鐵公
司在廢氣的處理控制上績效令人矚目,水資源之回收不僅勝過許多先進國家,與國內
多數其他產業的廠商相比,亦毫不遜色。廢棄物減量亦達極高比例;總體而言,其環
境友善程度,絕對可謂對全球環境保護有高於競爭國家廠商的貢獻,使其存在於台灣
獲得堅強的支持理由。
24
至於能源消耗之多寡,由於鋼鐵業目標顯著,規模龐大,且煉鋼設施必經高溫進
行生產活動,乃形成關注焦點。然而國內許多產業的較小廠商甚至食品業者,同樣靠
高溫處理原材料,要比較能耗高低,必須不論何種產業、規模大小,都應就其每單位
產值之能耗,一視同仁地客觀衡量。若能取得準確統計數字,主要鋼廠的能耗未必較
高。但由於大眾關切的重點有異,又欠缺此方面的精確統計,而使樹大招風的鋼廠飽
受抨擊。

除此之外,企業對整個社會的貢獻,卻不限於產值、就業、經濟成長等事項,而
廠商對社會的衝擊,也常發生在更切近之處,如黑心廠商以假、毒商品謀財害命,血
汗工廠以不人道、不人性之工作環境與工作方式荼毒員工身心等等,皆應取為判定一
廠商是否應存身於台灣的重要依據。

如果國內鋼鐵業廠商可以善待員工如其家人,構成幸福的工作環境;盡力生產高
品質產品,如實提供客戶正確訊息,使其國外競爭者遠遠落於其後,將使這些廠商立
足於台灣的理由無人可以撼動。今天包括中鋼在內的若干廠商已在上述諸方面多方努
力,成果可觀;而且除極力符合相關法規之外,更努力使廠區內外高度綠化、美化,
在維護地球環境方面著力甚深。如果能更細緻而周全的在慈悲、幸福、綠色、誠實方
面追求最高境界,則不難在全球鋼鐵同業中,擁有無法取代的地位;而且國內社會大
眾也會由此另眼相看,使反對的阻力進一步轉化為助力。

25
26
第二章 鋼鐵對經濟發展與就業的貢獻與角色
陳明漢

2-2 從產業觀點

一、前言
鋼鐵的耐久性可讓其重覆使用,節省天然資源;鋼鐵的多功能性和回收帶來了無
數的創新應用,從產品生命週期的角度來看,提供節約,效益超過生產造成的影響,
其強度、可回收、可用性及多功能性的組合讓鋼鐵在材料界獨一無二。

鋼鐵是運輸系統、基礎設施、建設、製造業、農業、水和能源供應的中心;鋼鐵
是綠色經濟體系的核心(生產再生能源-太陽能、潮汐能和風能的主要材料),與經濟成
長和環境責任緊密連結。

鋼鐵是歷史悠久、應用廣泛的工業材料(2010 年鋼鐵是應用領域最深廣的工程材
料,占所有材料 26.5%),鋼鐵業向來被視為國力的象徵,素有「工業之母」美譽,
先進國家皆投入大量資源精進鋼鐵製程與技術。臺灣鋼鐵業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發展進
程,長期以來持續升級、轉型,產業結構、鋼品質量及生產技術皆有重大進展,不僅
於國際鋼鐵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也帶動鋼鐵下游製品蓬勃發展,對臺灣經濟與就業有
重大的貢獻。

二、鋼鐵需求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當經濟發展以農業經濟為主時期,人民生活但求溫飽,鋼鐵需求成長緩慢。當人
均 GDP 突破 1,000 美元,經濟開始高速成長,正式進入工業經濟時代,鋼鐵需求也
加速成長,達成小康社會。當經濟成長以技術創新為主,逐漸邁入知識經濟時代,鋼
鐵需求的強度降低。

由鋼鐵需求與經濟發展迴歸分析顯示,當經濟成長 2%,鋼鐵需求衰退 5%;經


濟成長 3%,鋼鐵需求零成長;經濟成長 6%,鋼鐵需求約成長 10%。

由全球鋼鐵業版圖變遷及全球粗鋼生產歷史變化趨勢可知,鋼鐵業最早由歐洲發
跡,以英國為代表,1950 年代美國興起,1980 年代轉至日本,2000 年代中國大陸成
為鋼鐵強國,印度可能是下一個中國大陸。

三、臺灣鋼鐵業與經濟發展歷程
鋼鐵業與經濟發展歷程
臺灣四分之三的土地是山地,60% 的面積為森林所覆蓋,開採不易,加以考量
環境保護,森林資源僅低度開發。耕地僅占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亞熱帶氣候相當適
27
合農作物種植,稻米一年可以多收,蔬果的產量也相當豐富,惟 2011 年農業生產僅
占國內生產毛額(GDP) 的 1.8%,工業與服務業產業呈高度發展。

臺灣生產煤、石灰石、大理石、白雲石與天然氣等礦產,但蘊藏量並不豐富。目
前台灣 99% 的能源必須仰賴進口,快速工業化過程中所需的原物料也需大量進口。

過去 60 餘年來,在民間與政府的共同努力,並搭配適宜的經濟發展策略之下,
經濟快速成長,物價水準穩定,所得分配平均,創造出舉世稱譽的「臺灣經驗」 。每
人 GDP 由 1952 年的 213 美元,至 2012 年增達 20,378 美元;GDP 規模由 17.11 億
美元,增至 4,740.89 億美元;貿易總額由 3.03 億美元增至 5,718.38 億美元,2012
年為全球第 18 大貿易國。

1967 年臺灣粗鋼生產 44 萬噸,2012 年成長為 2,066 萬噸;消費量由 82 萬噸,


成長為 2,151 萬噸。

臺灣鋼鐵業與經濟發展約略可分為五個階段,分述如下:

(一
一) 萌芽階段(
萌芽階段(1953 年~1974 年)

1950 年代,經濟安定與糧食生產為施政首要目標。為此,政府積極利用美援促
進經濟發展,並採用關稅與進口管制等措施扶植國內工業;實施土地改革,以鼓勵糧
食生產,安定糧食價格,並維持社會安定;同時,發展勞力密集型進口替代產業,以
降低對進口的依賴,減少外匯需求。此一時期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達 8.4%。

1960 年代,發展重點轉而為發展勞動密集之出口導向產業,以利用臺灣低廉的
勞力,並拓展國際市場。為此,政府積極改革外匯與租稅制度,制定「獎勵投資條例」 ,
並於 1966 年設立臺灣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在全球經濟蓬勃發展的帶動下,臺灣出口
快速增加,逐漸成為經濟成長的發動機。此一時期,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達 9.3 %。

1970 年代,政府積極推動「十大建設」 ,除充實鐵路、機場、港口、電力等基礎


建設外,並積極發展石化、鋼鐵等進口中間財替代產業與資本密集產業,1974 年爆
發第一次石油危機。1970~1974 年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達 9.7%。

臺灣光復前,鋼鐵年產量不足 3 萬噸,1953 年政府推動第一期臺灣經濟建設四


年計畫,工業發展開始起步,1956 年唐榮鐵工廠售予韓國鋼筋 200 噸,首創光復後
鋼品外銷紀錄,1965 年政府頒布「獎勵進口舊船加工輔導辦法」 ,臺灣鋼鐵業獲得廉
價廢鋼原料,加以需求誘發,刺激拆船業、電爐廠、單軋業興起,尤其單軋業最多,
1970 年,軋鋼廠總數 243 家,單軋業即占 85%,主要產品為焊接鋼管、鋼筋、盤元、
棒鋼與角鐵等一般建築用鋼,當時,臺灣經濟起飛,國內輕工業初具規模,然鋼鐵業
生產之一般建築用鋼無法支撐工業發展需求,且大部分工業用鋼鐵材料僅能自國外進
口。

1960 年,臺灣鋼材出口占生產為 22.9%,鋼材進口占消費為 38.2%,1969 年,


出口占生產下降至 17.2%,進口占消費下降至 32.6%,出口與進口遞減。1960~1969
年,鋼材產量平均年成長率 17.9%,鋼材消費量平均年成長率 17.7%,此一時期,消
費量持續高於產量。

28
1970 年,臺灣鋼材出口占生產為 29.9%,鋼材進口占消費為 41%,1974 年出口
占生產下降至 13.1%,進口占消費提高至 56.6%。出口遞減,進口遞增,1970~1974
年鋼材產量平均年成長率 2.5%,鋼材消費平均年成長率 16.8%。

1974 年國內鋼鐵業(冶煉及鑄造業、軋延及擠型、鋼鐵伸線業)僱用員工人數達
27.5 千人,下游行業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 8.7 千人,金屬製品製造業(手工具、模具、
金屬結構、彈簧、螺絲螺帽及容器等)達 60.9 千人,電力設備製造業(電線電纜、家電、
電扇等)達 97.8 千人,機械設備製造業 68.4 千人,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 18.5 千人,營
造業 144.9 千人。

(二
二) 蛻變階段(
蛻變階段(1975 年~1984 年)

1979 年爆發第二次石油危機,1980 年代早期,在成功的外貿政策推動下,臺


灣貿易順差不斷擴大,總體經濟失衡日益嚴重。為此,政府採取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
作為經濟發展新主軸,希望透過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導正各項失衡問題。同時,臺
灣也開始運用豐沛的資金,發展電子、資訊與機械等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此一時期,
臺灣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達 9%。

1974 年政府推動十大建設,其中一貫作業煉鋼廠計畫,奠定臺灣工業穩固根基。
中鋼第一階段建廠及第二階段擴建工程分別於 1977 年及 1982 年完工投產,改變臺灣
鋼鐵業產業結構,由傳統拆船、單軋及電爐煉鋼,發展為高爐、轉爐、軋鋼之一貫作
業煉鋼,鋼鐵品質與數量有重大突破,產品範圍亦由條線類擴大至平板類,同時,經
濟成長、公共工程投資與建設亦使拆船、單軋及電爐煉鋼業持續成長。1977 年起,
為了避免國外鋼廠刻意打擊我國鋼鐵工業、穩定國內鋼鐵下游產業料源以及早日減輕
政府財政負擔,中鋼獲得經濟部同意,將鋼板、盤元及棒鋼列入「勸導內購」範圍,
1982 年再將熱、冷軋鋼品列入「勸導內購」範圍,即凡是中鋼產品的材質、規格、
品質、交期能符合客戶需求者,請其直接向中鋼採購;而無法產製或不能準時交貨者,
均同意其進口。

1975~1984 年,鋼鐵上游材料品質佳、價格合理、供應充足,帶動下游再加工產
業崛起,國內鋼品生產量與消費年平均成長率分別達 19.4%與 13.7%。1975 年,臺灣
鋼材出口占生產為 17.3%,鋼材進口占消費為 42%,1984 年出口占生產提高至 28.6%,
進口占消費下降至 22.1%。出口遞增,進口遞減,1983 年我國鋼材出口量首度超過進
口,由進口鋼材替代轉為直接出口鋼材。平板類占鋼材生產由 1975 年之 6.1%提高至
1984 年之 45.4%,平板類占鋼材出口也由 1975 年之 15.8%提高至 47%。

1984 年,國內鋼鐵業僱用員工人數達 56.3 千人,1975~1984 年,年平均僱用員


工人數成長率高達 8.2%,下游行業僱用員工人數以營造業最多,達 315.8 千人,年平
均僱用員工人數成長率則以金屬製品製造業最高達 11.3%。

1981~1984 年國內鋼鐵業產值(冶煉及鑄造業、軋延及擠型,不含鋼鐵伸線業)由
635 億元增至 1,526 億元,年平均成長率高達 34%,1984 年營造業生產總額高達 2,750
億元,居鋼鐵相關行業之冠。

29
(三
三) 成長階段(
成長階段(1985 年~1994 年)

工資上漲雖導致勞力密集產業外移,但憑藉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以及分工完整
的產業群聚,資訊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台灣工業順利轉型、升級,由過去的「雨傘王
國」、
「玩具王國」蛻變成「資訊王國」。此一時期,臺灣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 8.2%。

此時期,臺灣經濟持續成長,致新臺幣升值,加上勞基法施行、環保意識抬頭、
勞工運動興起,不利拆船業生存,原依賴拆船原料軋製鋼筋的單軋廠改以進口鋼胚代
替,而部分勞力密集鋼鐵業者,紛紛外移海外投資。國內鋼廠則致力製程改善,生產
鍍鋅鋼片、彩色鋼片、馬口鐵皮及電磁鋼片等高附加價值產品;特殊鋼工業也在此一
時期快速發展。1987 年起 7 月 31 日終止「勸導內購」措施,8 月 1 日起,全面開放
進口。自此,我國鋼鐵市場成為一自由競爭之市場。1988 年中鋼第三階段擴建工程
完工,臺灣鋼材供應更加充裕,鋼鐵產業結構已臻完整。

1985~1994 年間,國內鋼材生產量年平均成長率為 12%,消費量年平均成長率則


達 14.3%,生產量年平均成長率低於消費量,出口占生產比率由 28%降至 24%,進口
占消費比率由 22.5%增至 25%,1986 年起,生產量低於消費量,進口量也高於出口
量。此時期最大特色在於直接出口量增加,而國內鋼鐵消費大多來自下游業者再加工
後外銷。

1994 年鋼鐵業僱用員工人數達 71.2 千人,1985~1994 年年平均僱用員工人數成


長率高達 2.4%,機械設備製造業年平均僱用員工人數成長率最高,達 6.8%。

1985~1994 年國內鋼鐵業產值由 1,447 億元增至 3,343 億元,年平均成長率高達


9.8%,營造業生產總額高達 1 兆元,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生產總額高達 5,166
億元居次,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年平均成長率最高,達 15.9%。

四) 擴張階段(
(四 擴張階段(1995 年~2004 年)

1997 年亞洲發生金融風暴,2000 年起政府揭櫫「知識化、永續化、公義化」三


大理念,全力投資人才、研發創新、運籌通路與生活環境外,亦發展半導體、影像顯
示、生物科技及數位內容等產業,以提升產業創新能力與國民生活品質;2001 年全
球資訊產業泡沫化及美國 911 恐怖攻擊事件,2002 年 1 月 1 日臺灣正式成為 WTO
的會員國,逐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經貿體制,重新定位臺灣經濟的核心優勢,2003 年
SARS 疫情蔓延。此時期,臺灣年平均經濟成長率 4.4%。

此時期臺灣鋼品種類完備,各鋼廠首重產能擴充。1995 年中鋼第 6 次公開釋股,


依法改制為民營公司,1997 年中鋼第四階段擴建工程完工投產後,下游用鋼產業更
加蓬勃發展,粗鋼、線材、H 型鋼、厚板、熱冷軋鋼捲、電磁鋼片、熱浸鍍鋅鋼捲、
電氣鍍鋅鋼捲,以及不銹鋼熱軋、冷軋鋼捲、棒線等產能持續成長,由於國內市場已
趨飽和,因而轉向外銷,去化過剩產能,2004 年起,國內鋼品進口關稅調降至零,
臺灣成為鋼鐵競爭激烈的市場。

1995~2004 年國內鋼材生產量年平均成長率為 4.9%,消費量年平均成長率 1.1%,


消費量年平均成長率低於生產量,出口占生產比率由 17.6%提高至 34.6%,進口占消
費比率由 29.7%降至 21.9%,1998 年起,生產量高於消費量。
30
2004 年鋼鐵業僱用員工人數達 57.4 千人,1995~2004 年平均僱用員工人數成長
率-2.1%,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不受石油價格狂飆之影響,年平均僱用員工
人數成長率最高達 4%。

1995~2004 年國內鋼鐵業產值由 3,891 億元增至 9,873 億元,2004 年鋼鐵業產值


僅次於營造業,產值年平均成長率最高,達 10.9%。

(五
五) 成熟階段(
成熟階段(2005 年~2011 年)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政府積極推動基礎建設、產業再造、招商引資與全球連
結,透過「消費」 、
「投資」與「出口」三引擎帶動經濟成長潛能。推動產業再造,發
展六大新興產業、四項新興智慧型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提出「黃金十年 國家願
景」計畫。此時期,臺灣年平均經濟成長率 4.1%。

因一般品級鋼品供過於求,臺灣鋼鐵生產乃由量的擴充,轉入質的提升。中鋼積
極發展高附加價值鋼品,並協助子公司中龍進行擴建計畫,以充分供應臺灣鋼鐵產業
升級用鋼需求,2010 年,中龍二期一階擴建及熱軋工場相繼完工,2013 年,中龍二
期二階擴建完工。2010 年臺灣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自 2011
年起臺灣出口至中國大陸鋼品可獲得關稅調降優惠,但也將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

2005~2011 年國內鋼材生產量年平均成長率為-0.3%,消費量平均成長率-1.6%,
消費量年平均負成長率大於生產量,出口占生產比率由 35.4%提高至 39.9%,進口占
消費比率由 19.6%降至 18.9%,出口依存度逐漸提高,進口占消費量比則下降。

2011 年國內鋼鐵業僱用員工人數達 68.9 千人,2005~2011 年平均僱用員工人數


成長率達 2.5%,年平均僱用員工人數成長率最高。

2005~2011 年鋼鐵業產值由 1 兆元增至 1.48 兆元,2011 年鋼鐵業產值居鋼鐵相


關行業之冠,產值年平均成長率也排第 1。

臺灣鋼鐵業發展過程大致呈現四種特性,即 1.進口替代→加工外銷→出口導向;
2.拆船軋料加工→電爐→高爐煉鋼;3.條鋼類→平板類生產;4.碳鋼→特殊鋼→合金
鋼生產。這種發展過程充份反應鋼鐵工業為支應經濟發展所產生的變化。

四、臺灣鋼鐵業面面觀
臺灣鋼鐵業面面觀

(一
一) 產業結構完整

臺灣鋼鐵業結構發展完備,擁有完整上、中、下游體系,上游粗鋼可分為電爐
廠及高爐廠,廠商集中度高。中游單軋廠與裁剪業者則以購買鋼胚或熱軋產品,加工
成各類冷軋產品或長條類產品。下游產業包括營建(2012 年用鋼量占 43.2%)、運輸工
、金屬製品(螺絲、手工具、小五金,占
具(汽車、機車、自行車、船舶,占 3.6%)
、產業機械加電氣及電子機械(家電、馬達、個人電腦、電子零件,占 2.6%)
39.4%)

31
等,產業集中度不高,多為中小企業,並且在中國大陸的成本優勢下,紛紛前往設廠,
致臺灣內需成長趨緩。

90 年代,中鋼開發各種高品級鋼材,取代進口,充分供應國內下游,造就台灣
成為螺絲帽、腳踏車、機車、汽車零組件、電腦機殼、馬達、手工具、電吊扇…等王
國,使台灣製品揚威國際。

鋼 板 鋼結構、
鋼結構、造船、
造船、
石油管線、
石油管線、機械
扁鋼胚
高爐廠 汽車、
汽車、油管、
油管、
熱軋鋼捲
鐵礦
鐵礦 貨櫃、
貨櫃、冷軋原料
煤炭 高爐煉鐵
煤炭
石灰石 轉爐煉鋼 冷軋鋼捲
冷軋鋼捲 汽車、
汽車、建材
鍍面鋼捲
鍍面鋼捲 3C及
3C及IT產業
IT產業
大/小
鋼胚 棒 鋼 汽車、
汽車、手工具、
手工具、
電爐廠 線 材 扣件、
扣件、鋼線鋼纜
廢 鋼 鋼胚
電爐煉鋼 小大/小 鋼 筋
鋼胚 建 築

型 鋼 建築結構、
建築結構、
機械結構

【煉鋼業】
煉鋼業】 【軋鋼業】
鋼業】 【鋼鐵加工業】
產品為扁鋼胚及 產品為鋼板、
產品為鋼板、熱軋 包括汽車、
包括汽車、家電、
家電、機
小鋼胚,
小鋼胚,合稱為粗 、冷軋、
冷軋、鍍面、
鍍面、鋼 械及IT
械及IT等終端產品產
IT等終端產品產
鋼。 筋等,
筋等,合稱為鋼材 業,附加價值高。
附加價值高。

圖 2-1、臺灣鋼鐵業關聯圖

32
表 2-1、2012 年臺灣鋼鐵下游業及單軋業產值及就業人數

產業 產值(
產值(百萬元)
百萬元) 員工(
員工(人) 鋼材成本比重
鋼構業 48,362 10,800 65%
造船業 60,831 6,000 以上
30%
機械業(註 1) 960,000 207,482 15%
螺絲業 123,722 32,749 45%
手工具業 61,400 8,569 27%
銲條業 4,070 1,010 65%
鋼線鋼纜業 41,700 2,850 70%
單軋業 401,200 17,069 80~85%
製管業 23,400 2,368 80~85%
鋼捲裁剪業 41,598 5,217 85~90%
車輛業(註 2) 615,951 123,724 60~70%
合計 1,582,279 247,445
註 1:機械業的金屬成型工具機,鋼板占成本 50~60%,一般機械鋼材原料占投入成本約 15%。
註 2:汽車使用鋼鐵材料重量比。
資料來源 :中鋼

(二
二) 臺灣鋼鐵業產值與對經濟貢獻度提升

2011 年鋼鐵業(不含下游加工)產值 1.48 兆元,約占臺灣製造業生產總額 8.6%,


約占臺灣國內生產總額 4.3%;鋼鐵業出口總值 117 億美元,約占臺灣出口總值之 3.8%,
進口總值 128 億美元,約占臺灣進口總值之 4.6%。鋼鐵業自給率提升,協助下游出
口,對臺灣經濟貢獻卓著。

33
表 2-2、鋼鐵業國家經濟指標

1981 1991 2001 2011

所有產業 45,299 109,152 204,956 340,627

國內生產 製造業 24,663 52,370 86,044 171,732


總額 鋼鐵業 635 2,504 4,546 14,810
(億元)
億元) 占產業比(
占產業比(%) 1.4 2.3 2.2 4.3
占製造業比(
占製造業比(%) 2.6 4.8 5.3 8.6
出口總值
出口 鋼鐵業
227 766 1,263 3,083

(億美元)
億美元) 3 8 35 117
占出口比(
占出口比(%) 1.3 1 2.8 3.8
進口總值
進口 鋼鐵業
212 631 1,080 2,814

(億美元)
億美元) 9 42 32 128
占進口比(
占進口比(%) 4.2 6.7 2.9 4.6
資料來源 :
1. 國內生產總額 -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鋼鐵業產值 - 經濟部經濟統計資訊網。
2. 進出口總值及鋼鐵業進出口 - 財政部財政統計資訊網, 1981 年鋼鐵業進出口 - 中鋼鋼鐵月
報。

(三
三) 總關聯程度高

鋼鐵業向前及向後關聯程度(合稱總關聯程度)均大於全體產業之平均值,鋼鐵業
不僅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亦為配合其他產業發展不可缺少的產業,為致力經濟發
展所必須推動的關鍵性產業。依主計總處產業關聯統計分析,1996 年、1999 年、2001
年及 2004 年,臺灣鋼鐵業總關聯程度皆僅次於化工原料,2006 年,鋼鐵業總關聯程
度低於化學材料、其他金屬及石油及煤製品,居第 4,臺灣邁入已開發國家,經濟低
度成長,產業發展以服務業與高科技產業為主,鋼鐵消費低度成長,鋼鐵總關聯程度
下降。

(四
四) 臺灣鋼鐵產銷概況

臺灣鋼鐵業除中鋼早期由政府扶植成立外,其餘皆由業者因應經濟及市場演變
而自主發展成目前規模,1998 年起,臺灣鋼材已成為淨出口,近年來,台灣鋼材自
給率進一步提升,支撐下游拓展國際市場。

34
表 2-3、2012 年臺灣鋼鐵工業產銷概況表 (單位:千噸)

生產量 進口量 出口量 消費量 自給率 出口依存度


鋼軌、型鋼 1,607 126 335 1,398 115% 21%

鋼筋 5,779 4 53 5,730 101% 1%

棒線 3,327 335 361 3,301 101% 11%

厚板 1,106 301 188 1,219 91% 17%

熱軋鋼捲 4,713 1,151 3,184 2,680 176% 68%

冷軋鋼捲 3,419 319 2,479 1,259 272% 73%

鍍面鋼捲 3,128 526 2,707 947 330% 87%

鋼管 1,181 154 276 1,059 112% 23%

合金鋼 44 474 182 336 13% 414%

合計 24,304 3,390 9,765 17,929 136% 40%


資料來源:臺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
註: 1.型鋼含不銹鋼型鋼、 U 型鋼、角鋼及其他型鋼
2. 棒線、熱軋及冷軋鋼捲含碳鋼及不銹鋼
3. 鋼管含有縫及無縫鋼管
4. 鍍面鋼捲含鍍錫、鍍鉻、熱浸鍍鋅、鍍鋁鋅、電氣鍍鋅、電磁鋼片及彩色鋼片

(五
五) 臺灣鋼鐵主要下游產業對經濟成長貢獻

鋼鐵主要下游業產值、外銷值及僱用人數逐年攀高,促進就業與經濟成長。

表 2-4、鋼鐵下游業產值及外銷值 (單位:億元)
1981 1991 2001 2011
金屬結構及建築組件 81(0.4) 311(5) 323(4) 525(13)
螺絲螺帽 75(63) 204(176) 525(432) 977(806)
金屬手工具 200(126) 403(271) 482(317) 618(418)
家電 304(156) 779(312) 523(165) 423(80)
機車自行車及其零件 422(136) 1193(531) 944(450) 1841(985)
汽車及其零件 672(121) 2260(320) 2791(478) 4834(1036)
機械設備製造 671(316) 2269(889) 3916(1784) 8719(4156)
合計 2425(918) 7419(2504) 9504(3630) 17937(7494)
鋼鐵製品外銷值 - - 1146 2209
鋼鐵製品進口值 - - 212 451
註:括弧表外銷值
資料來源:經濟部經濟統計資訊網,財政部貿易統計查詢網
35
表 2-5、鋼鐵下游業僱用人數 (單位:千人)
1997 2004 2010
金屬結構及建築組件 45 33 38
螺絲螺帽 20 21 26
金屬手工具 29 31 32
家電 28 15 13
機車自行車及其零件 47 43 46
汽車及其零件 74 84 87
機械設備製造 155 171 191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資訊網

五、臺灣鋼鐵業當前面臨的問題
(一
一) 區域經濟合作衝擊臺灣鋼鐵出口

區域經濟協定盛行,中、日、韓都與貿易夥伴國簽有 FTA,臺灣僅與中國大陸
完成 ECFA 早收清單,經貿逐漸被邊緣化。出口須支付較高關稅,對臺灣鋼鐵出口已
造成貿易障礙。

韓-歐與韓-美 FTA 生效,臺灣螺絲螺帽、手工具、 汽車鈑金件、機械..等鋼鐵下


游製品輸往歐美,因關稅高於韓國影響出口競爭力;鋼材因歐美進口零關稅不受影
響。

東協為台灣鋼材亞洲三大出口市場之一,中日韓分別與東協簽有 FTA,關稅差異
對臺灣鋼材出口東協造成巨大壓力。

二) 貿易保護主義衝擊臺灣鋼鐵出口
(二

國際經濟成長放慢,造成全球鋼鐵原本就供給過剩的現象更加嚴重。面對鋼鐵
產業不景氣,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各國經常以反傾銷作為阻斷進口手段,有的國家
則以提高進口關稅或實施進口認證的方式築起貿易壁壘,保護該國鋼鐵產業。

國際間不公平競爭與貿易紛爭迭起;近年來臺灣被控傾銷的案件將近 10 件,已
嚴重衝擊出口導向的臺灣鋼鐵產業。

(三
三) ECFA 鋼鐵業受益不如預期

平板碳鋼列入 ECFA 早收項目,但受惠項目有限,加上大陸產能過剩,當地市場


競爭激烈,鋼價過低不利臺灣鋼材出口。2012 年大陸鋼材早收項目關稅已降為零,
但臺灣鋼材出口大陸卻衰退 16.9%,自大陸進口則負成長 8.5%。
36
臺灣鋼材進口全面零關稅,大陸除早收項目外,有 3~8%關稅。以海關稅號 11
碼計算,大陸鋼材零關稅項目僅 34 個,而大陸享臺灣零關稅項目約 200 個;兩岸鋼
材互享優惠的規模不對等。

臺灣對大陸部份鋼材進口有管制,未來 ECFA 貨品貿易協商,對大陸的鋼材進口


管制可能全面取消,低價大陸鋼材,將有進一步衝擊國內市場秩序之虞。

(四
四) 低價進口貨擾亂國內市場

金融海嘯以來,全球超級寬鬆金融環境造就超低利率,帶動原物料商品投機炒
作風潮,鋼鐵業首當其衝,面臨原料成本大漲小跌,鋼鐵價格大跌小漲的嚴峻情勢,
全球鋼廠普遍陷入微利的經營困境。亞洲鋼廠紛紛擴大出口紓解產能過剩的壓力。臺
灣零關稅高度自由化進口市場,成為外貨傾洩對象。

中印日等劣質低價鋼板與熱浸鍍鋅鋼品,近年來持續大量湧入,尤其,2013 年
上半年鋼板進口貨市占率已達 31%,不但嚴重破壞臺灣鋼鐵市場產銷秩序,且可能危
害公共工程建設品質。

五) 面對困境,
(五 面對困境,中鋼自立自強

面對艱困國際鋼鐵環境,中鋼三大方向努力﹕

1. 降低成本

(1)開發料源,提升自給率,降低原料成本波動風險。

(2)發揮集團採購綜效,降低採購成本,以科學方法創造最低成本生產效益。

2. 鞏固國內市場

(1)建立環境保護管理系統,研發引進綠色低碳製程;開發特殊不銹鋼、鈦合金、
鎳合金、工模具鋼、核能用鋼等特殊材料及高品級電磁鋼捲、高強度汽車及造
船用鋼、無鉻塗膜等綠色及策略性產品。協助下游強化出口競爭力,加強取代
進口,提高國內市占率。

(2)建立進口監視預警系統,推動鋼品 CNS 國家品質認證,實施反傾銷提告,進一


步杜絕不公平競爭。

3. 拓展海外市場

(1)海外設廠,全球通路佈局,貼近市場、貼近客戶,提升中鋼上游產品去化能量。

(2)與政府及鋼鐵公會合作,突破區域經濟貿易障礙。

2012 年 , 中 鋼 首 度 參 與 素 有 國 際 企 業 社 會 責 任 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奧運賽美譽之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 DJSI)
評比,便入選為「DJSI 亞太」及「DJSI 新興市場」企業,成為全國首度鋼鐵業入選
的企業。2013 年,中鋼更以優異的成績,獲選為「DJSI - World」及「DJSI - Emerging
37
Markets」企業,全球鋼鐵業則僅有三家入選道瓊世界永續指數,中鋼並被列為產業
領袖(Industry Leader),顯示中鋼在永續經營的成果已達國際標竿廠之頂級水準。

六、結語
鋼鐵業產能經多年來不斷擴充發展,已由量的擴充轉為質的提升,在全球鋼鐵業
占有一席之地。臺灣鋼鐵業自給率高,鋼材供應穩定,鋼鐵下游加工業較不易受國際
鋼材價格波動或供給短缺影響。在質優價穩及料源充足下,促進國內下游加工業之蓬
勃發展。臺灣鋼鐵業結構完整,總關聯程度高,鋼鐵進出口總值持續擴大,對臺灣經
濟在不同發展階段,都有積極的貢獻。

臺灣鋼鐵業成熟,加上下游產業外移,國內需求成長趨緩,產能過剩現象日漸突
出,外銷依存度上升至 40%。國內進口零關稅,出口比重高,產業對外在環境變化敏
感,經常面對進口貨低價競爭威脅。ECFA 早收效益不如預期,後續貨品貿易協商全
面開放大陸鋼材進口,將面臨大陸低價競爭威脅。近年來,區域經濟整合臺灣被邊緣
化,加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已影響臺灣鋼鐵業出口競爭動能。煤鐵煉鋼原料價
格波動大,全球鋼鐵業面臨原料成本無法轉嫁與激烈的國際競爭壓力,營運異常艱
困。

中鋼強化經營效率,致力於煤鐵原料布局,降低原料波動風險,拓展出口市場,
開發新興市場,海外設生產基地及增設通路,同時建構更完善、緊密的國內供應體系,
減輕內外在環境衝擊。甚至以反傾銷控訴撤告的犧牲,配合政府推動 FTA 貿易協定,
減輕區域經濟整合對臺灣貿易的障礙。積極研發及供應高附加價值鋼材,協助下游升
級、提升國際競爭力。此外,重視節能減碳,積極進行環保減廢工作;重視員工成長
及工作環境安全,為臺灣開創更友善的永續經營環境。

38
第三章 鋼鐵業在環境績效與資源生產力之提昇策略
張祖恩、
張祖恩、張簡國禎

一、前言
鋼鐵由於其優異的材料特性,如材質強度及韌性大、延展性好、結構性佳等,在
人類近代發展中被大量且廣泛地使用,截至目前為止,也尚未有其他材料可全面替代
鋼鐵。然而,鋼鐵製程亦存在高能耗、高污染、低創新等特性,如何在現今永續發展
思潮下,轉為低能耗、低污染、高創新的綠色發展模式,已成為全球鋼鐵業的發展趨
勢。另一方面,近年鋼鐵市場亦出現原物料成本上揚、需求疲軟、產能過剩等問題,
驅使鋼鐵業進入微利時代,加上環境法規日趨嚴格,如何在面臨資源、環境及能源巨
大壓力下,提升環境效益與資源利用效率,運用綠色生產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並
降低成本,也是現今鋼鐵業面臨最重要的挑戰之一。

近年,國際鋼鐵相關組織積極發展可提升鋼鐵業環境績效及資源運用效率之策略
與行動,如亞太清潔發展與氣候夥伴計畫(The Asia-Pacific 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的主要任務包含空氣污染、節能、溫室氣體減量及資源循
環等面向,其下的鋼鐵工作小組在行動計畫中指出鋼鐵業應專注於(1)提升製程與
原料品質; (2)能源與物質循環及再利用,以及(3)降低廢棄物與污染排放,以達
成排放減量與節約能源的目標。該行動計畫亦調查成員國在引進清潔技術所遭遇的阻
礙,包含資金可取得程度、成本、智慧財產權未受保護、法規衝突、缺乏專業人才與
研發能力、以及原料品質等,顯示鋼鐵生產技術的提升,必須仰賴多項社會、經濟與
政策面向的配合。

鋼鐵業為工業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其產業關連性廣泛,能帶
動上下游與相關產業發展,因此鋼鐵產業在環保理念的整體落實上可說是佔有相當份
量。然而,鋼鐵產業近期的景氣起伏不定,使得提升環境績效及能源生產效率增加許
多難度。由於我國鋼鐵產業近年受到供過於求,產品消化問題之影響,導致競爭激烈,
無法獲利,使經營環境加速惡化,而鋼鐵部分下游產業持續外移、國內公共工程進度
遲緩等,也使得大部分國內鋼鐵業者經營獲利情形持續不佳。除此之外,我國鋼鐵業
亦面臨各項環境法規及加嚴標準,使其必須更加注意自身環境績效及能源生產效率,
以達到政府要求。整體而言,我國鋼鐵業需克服原料掌控不易、無法建構完整的價值
鏈及經營條件不佳等之環境,因此,若能提高能資源運用效率,則可降低成本及經營
風險,並同時滿足政府、社會等利害相關者的要求。

本文首先由鋼鐵業重要環境指標與台灣鋼鐵業比較談起,以世界鋼鐵協會(World
Steel Association, WSA)永續指標中的環境指標為基礎,比對國內鋼鐵業在各項環境
指標中的表現,並檢視國際鋼鐵業永續發展策略,作為我國鋼鐵業永續發展策略之參
考,並於最後提出對台灣鋼鐵業未未來發展的建議與期許。此外,本篇亦從鋼鐵業角
度探討環境績效及資源生產力之績效現況與提升策略,期作為我國鋼鐵業經營發展之
參考。
39
二、鋼鐵業重要環境指標
WSA 於 2003 年針對鋼鐵業永續發展提出數項重要指標,涵蓋環境面、社會面及
經濟面,作為鋼鐵業永續發展績效的衡量指標。至 2012 年為止,WSA 已收集來自其
會員、非會員公司及協會等 100 多家組織提出之績效量化數據,涵蓋總粗鋼產量為
6.76 億噸,約占全球粗鋼產量的 45%,年收入達 6,659 億美元,並收集國際鋼鐵業及
相關組織提供之各項資料,計算各年度平均值作為績效指標之參考。其中,環境面永
續發展指標包含溫室氣體排放、能源密集度、原物料效率及環境管理系統等四項(表
3-1),以下針對這四項指標進行說明。

表 3-1、鋼鐵業永續發展環境指標

指標 單位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1 溫室氣體排放 噸 CO /噸粗鋼
2 1.8 1.8 1.8 1.8 1.8

2 能源密集度 GJ/噸粗鋼 20.8 20.8 20.1 20.7 20.7

3 物質效率 副產品再利用比率% 97.9 98.0 97.9 97.7 94.4

環境管理系統 在具已認證 EMS 之生產


(EMS) 處工作之員工及約聘人
員占比%
4 85.1 86.6 89.0 88.5 89.9

資料來源:WSA, Sustainable Steel Policy and Indicators 2012


(一
一) 溫室氣體排放

WSA 調查煉鋼及製造中間產品產生之 CO2 排放,再除以粗鋼產量,即得排放強


度。由表一可得知國際鋼鐵業近幾年於溫室氣體排放指標上,並無顯著進步,顯示近
年國際鋼鐵業雖致力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但所獲成果有限。

我國鋼鐵業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由 1991 年的 1.03 噸 CO2/噸粗鋼增加為 2007 年的


1.36 噸 CO2/噸粗鋼,表現雖優於 WSA 指標,但仍呈現上升趨勢。由表 3-2 可知,一
貫式煉鋼廠排放強度變化趨於上升,而電弧爐煉鋼廠數量較多,且技術與設備更新進
度不一,排放強度高低落差較大,若僅以排放強度最高值為依據,則可看出電弧爐鋼
廠之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雖於 2004~2007 呈些許下降,但 2008 年則又再次上升,顯示
並無明顯改善情形。

表 3-2、一貫作業與電弧爐煉鋼廠二氧化碳排放強度
噸 CO /噸粗鋼
2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一貫作業煉鋼廠 2.067 2.181 2.086 2.089 2.131

電爐煉鋼廠 0.445~0.583 0.404~0.557 0.418~0.554 0.415~0.552 0.420~0.606

資料來源:環科公司、中鋼公司
40
(二
二) 能源密集度

WSA 能源強度計算方式為煉鋼及中間產品製造所消耗的總能源量除以產品量,
由表一可得知,國際上鋼鐵業能源密集度除 2009 年顯著降低外,2011 年能源密集度
僅較 2007 降低約 0.5%。2007 年我國粗鋼單位耗能約為 13.0 GJ/t,優於世界平均(圖
,然而,若由國內鋼鐵業能源消耗狀況(如表 3-3)來看,能源消耗量於 2011 年
3-1)
較 2007 年上升 9.59%,而產量則增加 9.57%,顯示我國鋼鐵業能源密集度並無顯著
提升。

表 3-3、我國鋼鐵業能源消耗統計 (單位:10 仟卡)


煤及煤產品 原油及石油 天然氣 電力 熱能 合計
2007 1,340,797 540,674 206,323 1,223,840 1,857 3,313,491

2008 1,335,177 432,910 203,258 1,170,665 244 3,142,254

2009 1,220,888 379,648 164,496 1,001,479 4,231 2,770,742

2010 1,505,915 419,828 209,197 1,281,286 5,547 3,421,773

2011 1,660,029 381,333 239,584 1,345,072 5,348 3,631,366

資料來源:能源局、能源平衡表

圖 3-1、世界鋼鐵業能源密集度
(資料來源:Enerdata database 2009, World Steel Statistics)

41
(三
三) 物質效率

WSA 對物質效率定義為和煉鋼相關的物質未被送至永久廢棄、掩埋或焚化的比
例由表一可得知國際鋼鐵業物質效率除 2011 年降至 94.4%外,其餘年分(2007~2010
年)皆維持在 97.7%以上。

依據循環經濟概念,鋼鐵業可將其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轉變為「資源-產品-再生
資源」之循環型產業鏈。以一貫式鋼廠中鋼公司為例,其製程副產品包括煤焦油、粗
輕高爐石轉氧化鐵粉及脫硫渣等。除脫硫渣及部分水淬高爐石為外售予國內其他業者
外,其餘都經過關係企業加工後供應化學、營建、土木、電機及民生等產業使用(表
,並於 2001 年 7 月達「零固化掩埋」目標,22.6%廢棄物於廠內回收,其他 77.4%
3-4)
則為廠外回收。

表 3-4、中鋼公司 2012 年廢棄物能資源化推動成效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2012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13

在電弧爐煉鋼部分,台灣計有 19 家電弧爐煉鋼廠使用廢鐵、廢鋼、合金鐵為原
料,在煉鋼生產過程中,產生含有高濃度金屬粉塵廢氣,經收集所形成之「煉鋼集塵
灰」於 2011 年達 31 萬公噸。電弧爐煉鋼集塵灰屬我國有害事業廢棄物,其顆粒微細,
內含鐵、鋅、錳、鉛、鉻、銅、鎳、鎘等多種重金屬,且大多數煉鋼集塵灰皆超出毒
性溶出標準,若不經妥善處理而隨意丟棄將會對環境造成很大之污染,因此全世界皆
對其制定嚴格管理辦法以管制其處理過程及流向。

42
近年集塵灰處理方式以再利用及委託共同處理為大宗,一般碳鋼鋼鐵冶煉廠產生
之集塵灰處理方式大多委由台灣區電弧爐煉鋼業廢棄物共同處理機構-台灣鋼聯(股)
公司資源回收處理,惟鋼聯公司之處理量仍不足完全消化國內之產出量,故國內待處
理之集塵灰仍僅能暫存於電弧爐煉鋼廠內,顯現國內集塵灰去化處理之窘迫。電弧爐
煉鋼另一重要廢棄物為電弧爐渣,其處理方式以再利用為主,而貯存量雖有下降趨勢,
但截至 2011 年止貯存量仍超過 22 萬噸,顯示電弧爐渣與集塵灰相同,都面臨無法有
效消耗及處理之情況。

目前我國法規雖允許業者以事業廢棄物再利用名義將電弧爐渣做為道路級配、建
材、回填等再利用用途,但由於電弧爐煉鋼原料來自成份複雜的廢鐵、廢五金、甚至
含放射性的廢料,因此,經濟部在 2011 年 9 月 16 日修正「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
種類及管理方式」,規定電弧爐煉鋼爐碴(石)不得使用於農業用地,且須經製造加
工安定化程序,方可作為水泥原料、水泥製品原料、瀝青混凝土粒料原料、非結構性
混凝土粒料原料或鋪面工程之基層或底層級配粒料原料用途。

(四
四) 環境管理系統

環 境 管 理 系 統 指 標 為 計 算 在 具 已 認 證 環 境 管 理 系 統 ( 如 ISO-14001 、 EU
Eco-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 等)生產處之雇員及約聘人員占總雇員之比例,由
表一可看出國際鋼鐵業於此項指標呈現逐年上升之趨勢,至 2011 年已近 90%。國內
鋼鐵廠(一貫式及電弧爐)採行之環境管理系統以 ISO-14001 為主,已建置 ISO 14001
之鋼鐵廠包含中鋼、中龍、燁聯、東和、豐興、華新麗華(鹽水廠)、榮剛等,初步
估計於已認證之環境管理系統生產處工作的員工占總數之 80%以上。然而,由於資訊
取得不易,此一數值僅為概估。另外,除中鋼、中龍等較大鋼鐵廠每年定期產出 CSR
報告,可供檢視環境管理系統實際運作狀況,對於其餘鋼鐵廠是否落實執行環境管理
系統,也仍需評估。

三、國內鋼鐵業環境績效現況
國內鋼鐵業環境績效現況
我國鋼鐵業以中鋼規模最大,並長期致力於環保工作,其子公司中龍亦同樣重視
環保,兩間公司合計粗鋼產能達 1,600 萬噸以上,約占我國總粗鋼產量 60%以上,具
相當代表性,且二公司每年出版之企業社會報告書中對於其環境績效有清楚揭露,其
他鋼鐵業則多未出版 CSR,資訊難以取得,因此本報告績效現況多以中鋼及中龍資
料作為參考。

(一
一) 環境政策、
環境政策、目標、
目標、與達成規劃

中鋼公司在能源環境之願景為「持續節能環保及價值創新,成為得信賴的綠色
鋼鐵企業」,其理念包含績效指標提升至國際頂級水準、善用內外部能資源、加速推
展最佳可行技術與再生能源應用、研發綠色產品及投入綠色事業等四大面向,並以「兩
低(低碳、低污染)一高(高價值)」為目標(表 3-5)
,不斷追求綠色成長,以達到
綠色製程、綠色產品及綠色事業之成果。

43
表 3-5、中鋼「兩低一高」目標內容
低碳  <1.97 噸 CO e/噸粗鋼
2

 製程副產物維持零廢棄
目標 低污染  廢水排放極小化
2020  空污達到國際頂級水準
提升製程副產物資源化產值
高價值

 能源整合產值>50 億元/年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中龍公司環境政策則包含愛惜資源、貫徹守法、風險評估及預防、強化訓練與建
立溝通、以及持續改善提升績效等五大方向,以成為值得信賴之綠色永續鋼鐵企業為
目標。

(二
二) 污染排放現況
1. 空氣污染現況
燒結工場作業為煉鋼製程中主要空氣污染物排放源之一,環保署為強化燒結工場
空氣污染管制,於 101 年修正「鋼鐵業燒結工場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加嚴粒狀污
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排放標準,預估業界必須投入 60 億台幣的空氣污染改善
經費,以因應新修訂標準之實施。
中鋼近五年空氣污染物排放狀況如圖 3-2,可看出其總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趨勢,
減量努力已逐漸顯露成效;在排放強度上,中鋼於 2012 年生產每公噸鋼胚所排放的
粒狀污染物為 0.375 公斤,硫氧化物(SOx)為 1.086 公斤,氮氧化物(NOx)則為
0.979 公斤。表六則為中龍 2007~2011 年空氣污染物之排放情形,由於中龍在 2007-2009
年僅有電爐與 H 型鋼廠產線,2010 年 2 月開始啟用第一座高爐、煉焦、燒結、轉爐
等一貫化作業鋼廠產線,故 2010 年後排放量顯著增加(表 3-6 及表 3-7) 。

圖 3-2、2008~2012 年中鋼空氣污染物之排放情形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44
表 3-6、2007~2011 年中龍空氣污染物排放情形

資料來源:中龍公司 CSR

表 3-7、中龍電爐與高爐製程空污排放

項目 電爐製程 一貫化作業煉鋼製程(高爐製程)
SOx(公噸/年) 220 963
NOx(公噸/年) 280 1,082
粒狀物(公噸/年) 56 559
資料來源:中龍公司 CSR

2. 水污染現況

2009 年全國能源會議要求能源密集產業發展應進行政策環評,其中鋼鐵工業應
將土壤、地下水污染納入環境影響評估。鋼鐵行業是耗水大戶,年用水量占全國工業
用水總量的 6.6%,因此國內鋼鐵業均對用水管理有許多關注。以中鋼為例,其 2012
年放流水(不含暴雨逕流廢水)排放量為 14,680,000 m3,較 2011 年減少 3.4%;排放
水質化學需氧量 (COD) 為 43.7mg/L,較 2011 年降低 17.6%;懸浮固體
(SS)
為 6.1mg/L,
較 2011 年降低 32.9%;放流水中各項重金屬含量極少,遠優於放流水標準(圖 3-3) ,
且較承受水體 60 米大排之上游水質為佳。而中龍 2011 年放流水全年排放量為 256 萬
立方米,單位產品放流水量為 0.77 立方米/噸鋼胚,COD 為 20.6mg/L,SS 為 5.4 mg/L,
亦遠優於放流水標準(圖 3-3) ,且各項重金屬含量極少。

45
中鋼 中龍

圖 3-3、中鋼與中龍放流水品質與法規標準之比較 (資料來源:中鋼、中龍公司 CSR)

3. 毒化物現況

我國環保署公告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共計有 303 種,中鋼於 2012 年運作的毒化


物共計 15 種,其中僅有兩種屬於大量運作,一是煉焦產生的副品輕油(含 70~85%
苯) ,為中鋼公司自行產製,年產約 6 萬噸,全數由其子公司中碳公司加工後出售;
其二是三氧化鉻,係購入後用於鋼片表面塗覆量,此兩種毒化物用量如表 3-8 所示;
其餘毒性物質均僅小量用於研發單位,低於大量運作基準。而中龍運作的毒化物共計
4 種,僅有副產品輕油(含 75~85%苯)屬大量運作,其年產約 1.5 萬噸,亦全數由
中碳公司加工後出售。

表 3-8、中鋼苯(輕油)及三氧化鉻毒化物用量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4. 副產品及廢棄物現況
副產品及廢棄物現況

鋼鐵業製程伴隨產生為數不少的各項製程副產品及廢棄物,以中鋼為例,其副產
品包括煤焦油、粗輕油、高爐石、轉爐石、氧化鐵粉及脫硫渣等,除脫硫渣及一部分
水淬爐石外售給國內業者外,其餘都經過關係企業資源化加工後供應化學、營建、土
木、電機及民生產業使用,於 2001 年 7 月即已達到「零固化掩埋」里程碑。在有害
廢棄物部分,除來自軋鋼製程之廢鉛外,其餘化學品大都來自化驗室,數量甚微。其
中廢鉛委由合法廠家資源化,廢化學品則委託台灣地區合格廠商處理(表 3-9)。表
3-10 為中鋼公司近三年副產物及有害廢棄物產量。

46
表 3-9、中鋼歷年委外處理之有害廢棄物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表 3-10、中鋼公司副產物及有害廢棄物產量
種類 2010 2011 2012

製程副產物產生量(
製程副產物產生量(萬噸-濕基)
濕基) 573.8 640.2 603.0

有害廢棄物產生量(
有害廢棄物產生量(公噸)
公噸) 0.859 14.02 0.84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中龍公司於 2011 年產出之製程副產品共 140 萬公噸,主要亦透過外售或回收再
利用等方式減少廢棄物產量(表 3-11) 。在事業廢棄物部分,則利用資源回收轉運站
進行分類與管理,圖 3-4 為中龍內部之事業廢棄物種類,表 3-12 則為中龍資源回收
站 2010~2011 年處理之資源回收物數量。
表 3-11、中龍公司 2011 年副產物產量及用途

資料來源:中龍公司 CSR
47
圖 3-4、中龍事業廢棄物種類 (資料來源:中龍公司 CSR)

表 3-12、中龍 2010~2011 年資源回收物數量

資料來源:中龍公司 CSR
(三
三) 水資源與原物料耗用

由於國內鋼鐵業以中鋼及中龍規模最大,且鋼鐵業製程較為完整,故以中鋼及
中龍能資源投入情形做為鋼鐵業能資源投入情形之推估(圖 3-5 及圖 3-6)
。2012 年
48
中鋼共生產鋼胚 9,142,751 公噸,主要原料包含煤(6,854,642 公噸)、鐵礦及球結礦
(13,869,296 公噸)
、石料(3,075,966 公噸)等;其自發電比率則為 52.1%。在水資
源耗用上,一貫式煉鋼製程需使用大量原水作為冷卻、除鏽、潤滑、洗塵及環保等用
途,而中鋼每日耗用之原水量已由 2003 年 16.7 萬噸降為 2012 年 12.4 萬噸,製程回
收率則達 98.3%,由表 3-13 可見製程用水回收率逐年增高,而單位鋼胚生產之用水
量則逐年下降,顯示其水資源管理已頗有成效。

中龍公司 2011 年生產電爐鋼胚 95.3 萬噸、轉爐鋼胚 235.3 萬噸,主要原料包含


煤(1,852,056 公噸)
、鐵礦與球結礦(3,913,630 公噸)
、石料(966,634 公噸)及廢鋼
(994,388 公噸)等;其自發電比率則為 55.7%。在水資源耗用上,2011 年每日自來
水用量約為 3.2 萬噸,製程用水回收率達 97.59 %,由圖 3-7 可看出中龍在 2010 至 2011
年水資源使用有顯著改善。

圖 3-5、中鋼 2012 年能資源投入情形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49
圖 3-6、中龍能資源投入情形 (資料來源:中龍公司 CSR)
表 3-13、中鋼公司近五年製程用水情形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圖 3-7、中龍公司 2010 至 2011 年製程用水情形 (資料來源:中龍公司 CSR)


50
(四
四) 環境會計統計結果

環境會計為一資訊系統,旨在傳遞企業環境保護活動相關資訊給利害相關人,
作為利害相關人做決策與判斷時之參考。以中鋼為例,至 2012 年止各類環保設施投
資累計達新台 504 億元,總支出金額、各項目占比及支出用途如圖 3-8、圖 3-9 及圖
3-10,可見其致力於環保不遺餘力。

圖 3-8、中鋼環保投資金額(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圖 3-9、中鋼環保投資項目(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圖 3-10、中鋼能源環保投資支出用途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51
中龍多年來亦致力於環境污染防治設備、綠化環境等措施,至 2011 年環保投資
費用累計金額約 136 億元。表 3-14 為中龍 2007~2011 年環保投資費用。此外,其 2011
年環保設備操作維護費用約 5.35 億元,而 2007~2011 年植栽綠化支出費用約 0.67 億
元。

表 3-14、中龍 2007~2011 環保投資金額

資料來源:中龍公司 CSR

(五
五) 績效現況小結

我國鋼鐵業環境績效現況由台灣鋼鐵業龍頭中鋼本身來看,近幾年來已完成四
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並已達成許多環境績效,於污染物管制上,在空氣污染防制、
水污染防治及毒化物和廢棄物管制上皆有許多發展,但由於鋼鐵業空污排放量較大,
在空污防制上投入最多努力,未來則期待可有更多的發展。由環境會計統計結果上,
可看出兩廠皆十分投入於環保事項之落實。而中龍相較於中鋼,在水資源的利用策略
上略顯不足,未來尚有努力空間。

四、國內外鋼鐵公司環境績效比較
比較我國中鋼及中龍公司與國外主要鋼鐵公司在各項環境績效表現(表 3-15) ,
由於各鋼鐵公司在製程及數據統計邊界上並無統一,如中龍、Nippon Steel 及 POSCO
等包含電爐製程,而 ArcelorMittal 則包含採礦階段,故此處數字僅能供粗略比較。在
空氣污染物排放部分,中鋼公司除在 SOx 排放強度尚有努力空間,其餘項目表現則
與各先進鋼廠相當;而中龍公司則在各項空氣污染物排放強度都達國際頂級水準。

52
表 3-15、國際主要鋼鐵公司環境績效比較
公司 中鋼 中龍 寶鋼
環境績效指標 JFE Nippon Steel POSCO Thyseen Krupp ArcelorMittal

單位粗鋼 Par.排放量(
排放量(kg/t-CS) 0.375
電爐:0.06
轉爐:0.24
0.5 - - 0.11
(註 )
0.522 10 -

空氣 單位粗鋼 SOx 排放量( 排放量(kg/t-CS) 電爐:0.23 (註 ) (註 ) (註 )


1.086 0.31 0.393 1 0.653 2 0.73 1.612 10 1.88
轉爐:0.41

單位粗鋼 NOx 排放量( 排放量(kg/t-CS) 0.979


電爐:0.29
轉爐:0.46
1.63
(註 )
0.825 1
(註 )
1.207 2 1.06
(註 )
1.287 10 1.22

單位粗鋼 VOC 排放量( 排放量(kg/t-CS) 0.072 0.081 - -


(註 )
0.015 3 -
(註 )
0.081 10 -

單位粗鋼用水量(
單位粗鋼用水量(m /t-CS)
3
4.96 3.49 4.2
(註 6) - - 3.63 - 24.7
(註 11)

製程用水回收率(
製程用水回收率(%) 98.3 97.59 - 93.9 水的循環率 90% - - -
水 單位粗鋼放流水量(
單位粗鋼放流水量(m /t-CS) 3
1.61 0.77 - - - 1.6 - -
單位粗鋼 COD 排放量( 排放量(g/t-CS) 70.2
(註 4) (註 )
15.95 5
(註 )
25.96 6
(註 )
43.42 8 33.6
(註 )
12.8 7 - -
SS(mg/L) 6.1 5.4 - - - - - -

廢棄 單位粗鋼廢棄物產出量(
單位粗鋼廢棄物產出量(kg/t-CS) - - -
(註 )
726 9 - -
659.5 660.1
Recycling Rate(%)
(註 )
物 最終處分量(
最終處分量(萬 ton)
100
0


98.82

99.7
3.8
99.9
21
98.4 9

- 86(reuse)
6%

53
公司 中鋼 中龍 寶鋼
環境績效指標 JFE Nippon Steel POSCO Thyseen Krupp ArcelorMittal

2012
統計年月 2012 2011 Water 為 2011 2011 2011 2011.10-2012.09 2012
2011 年
中鋼
1. 2012
寶鋼能源環 Thyseen Krupp
綱站
Corporate

資料來源 CSR CSR 保指標交換 2011 CSR 2011 CSR 2011 CSR
responsibility

備註 2. 2009 CSR
Sustanibility
專區
2012 summary
report
3. 2011 CSR

粗鋼量(
粗鋼量(萬噸)
萬噸) 95.3(電爐) 2011 年: 1,190

235.3(轉爐)
914.3
2,664
2,690 3,063 3,733 (2011-2012 年報) 8,823

製程簡述 轉爐 電爐+轉爐 電爐+轉爐 電爐+轉爐 電爐+轉爐 採礦+電爐+


轉爐
資料來源:自行整理

註 1 :依 JFE 2011 年 CSR SOx,NOx 年排放量分別為 3.7×106Nm3/y 、 10.8×106Nm3/y ,單位粗鋼排放換算如下:


SOx : 3.7×106Nm3/y×103L/Nm3÷22.4L/mole×64 g/mole× 10-3 Kg/g ÷2690×104 ton/year=0.393 ( kg/t-CS )
NOx : 10.8×106Nm3/y×103L/Nm3÷22.4L/mole×46 g/mole× 10-3 Kg/g ÷2690×104 ton/year=0.8245 ( kg/t-CS )
註 2 :依新日鐵 2011 年 CSR SOx,NOx 年排放量分別為 7×106Nm3/y、 18×106Nm3/y ,單位粗鋼排放換算如下:
SOx : 7×106Nm3/y×103L/Nm3÷22.4L/mole×64 g/mole× 10-3 Kg/g ÷3063×104 ton/year=0.6529 ( kg/t-CS )
NOx : 18×106Nm3/y×103L/Nm3÷22.4L/mole×46 g/mole× 10-3 Kg/g ÷3063×104 ton/year=1.2068 ( kg/t-CS )
註 3 :依新日鐵 2011 年 CSR VOC 年排放量為 449Ton/year ,單位粗鋼排放換算如下:
449Ton/year×103Kg/ton÷3063×104ton/Year=0.0146588 ( kg/t-CS )
54
註 4 :中鋼 2012 年 COD 排放濃度為 43.7mg/L , 單位粗鋼 COD 排放換算如下:
43.7mg/L×10-3g/mg× ( 1468×104m3/Year×103L/m3 ) ÷9,142,751ton/Year=70.166 ( g/t-CS )
註 5 :中龍 2011 年 COD 排放濃度為 20.6mg/L , 單位粗鋼 COD 排放換算如下:
20.6mg/L×10-3g/mg× ( 256×104m3/Year×103L/m3 ) ÷3305802ton/Year=15.95 ( g/t-CS )
註 6:依寶鋼 2011CSR,其 2011 年單位粗鋼耗新水為 2009 年的 98.38%,2009 年 CSR 單位粗鋼耗新水為 4.27t/t-CS,故 2011 年單位粗鋼耗新水為 4.2t/t-CS;
另 2011 年單位粗鋼 COD 排放為 2009 年的 83.74%,2009 年 CSR 單位粗鋼 COD 排放為 31g/t-CS,故 2011 年單位粗鋼粗鋼 COD 排放為 25.96g/t-CS。
註 7 :依 POSCO 2011 年 CSR COD 年排放平均濃度 8mg/L ,單位粗鋼 COD 排放換算如下:(排放濃度*單位粗鋼放流水量)
8mg/L×10-3g/mg×103L/m3× ( 1.6 m3/t-CS ) =12.8 ( g/t-CS )
註 8 依照 JFE 2011 年 CSR , COD 排放量為 3.2 噸 / 天,單位粗鋼排放換算如下:
3.2ton/day×106g/ton×365 day /2,690× ( 104ton/year ) =43.42 ( g/t-CS )
註 9 :依 POSCO 2011 年 Pohang 及 Gwangyang 的副產物產出量為 27.09 百萬噸,其單位粗鋼廢棄物產生量估算如下:
單位粗鋼廢棄物產出量: 2709 萬噸 ×1000kg/ 噸 ÷3733 萬噸 CS=725.7 ( kg/t-CS )
註 10 :依 Thyseen Krupp 綱站 Sustanibility 專區, 其 Par. 、 SOx 、 NOx 、 VOC 的年排放量分別為 6,210 ton 、 19,190 ton 、 15,320 ton 及 960 ton ,其單位
粗鋼排放量分別換算如下:
單位粗鋼 Par. 排放量: 6,210 ton/year×103 Kg/ton÷1190×104 ton/year=0.52185 ( kg/t-CS )
單位粗鋼 SOx 排放量: 19,190 ton/year×103 Kg/ton÷1190×104 ton/year=1.6126 ( kg/t-CS )
單位粗鋼 NOx 排放量: 15,320 ton/year×103 Kg/ton÷1190×104 ton/year=1.2874 ( kg/t-CS )
單位粗鋼 VOC 排放量: 960 ton/year×103 Kg/ton÷1190×104 ton/year=0.08067 ( kg/t-CS )
註 11 :由於 ArcelorMittal 旗下作業場所遍布多個國家(包含礦場),單位粗鋼用水受當地基礎設施,法規及水費等影響,變動幅度很大,故以平均值
作為比較基準並不適當。

55
在耗水量部分,中鋼公司除製程用水回收率達 98.3%,已達國際水準外,在其他
項目如單位粗鋼用水量、單位粗鋼 COD 排放量等,則仍有努力空間;而中龍公司則
不管在單位粗鋼用水量、製程水回收率、單位粗鋼放流水量及單位粗鋼 COD 排放量
上,都有不錯表現,在國際上名列前茅。

在廢棄物處理部分,中鋼公司為唯一達到 100%回收零固化掩埋之鋼廠,成效斐
然。值得注意的是在資訊揭露程度上,中鋼公司為列入比較之鋼鐵公司中揭露項目最
為完整之公司,顯見其在資訊透明化的推動上已有相當成效,有利於與利害相關者溝
通及合作,並可針對不足之處持續改進。

五、國際鋼鐵永續發展策略
國際鋼鐵業因應永續發展思維,近年提出多項提升環境績效與資源生產力之重要
策略,詳述如下。

(一
一) 減少空污排放,
減少空污排放,改善空氣品質

鋼鐵業在製程中產生大量 NOx、SOx、煤灰及粉塵等物質,對於周邊空氣品質造
成巨大影響,因此,如何減少空氣污染物的排放使衝擊降到最低,一直是鋼鐵業致力
解決的問題。如日本鋼鐵業早期便開發出了爐氣的脫硫、脫氮技術,以及低 NOx 化
之燃燒裝置與各種集塵設施,使廢氣的排放達到清淨化。

我國鋼鐵業主要空氣污染物排放變化趨勢如圖 3-11,可看出每生產一噸鋼鐵所產
生之 SOx 及 NOx 排放量呈下降趨勢,而總懸浮顆粒物(TSP)及 PM10 則呈些微上
升。環保署已於 2012 年 6 月修訂鋼鐵業燒結工場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上修粒狀污
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排放標準值,預估業界必須投入 60 億台幣的空氣污染改
善經費,以因應新修訂標準之實施。

圖 3-11、我國鋼鐵業主要空氣污染物排放趨勢
資料來源:整理自環保署, TEDS 資料庫,空氣污染物
(
排放量清冊更新管理及空氣品質折耗量推估計畫, 2007)
56
(二
二)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由於鋼鐵業高耗能特性,在製程中亦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國際鋼鐵業近
年益發重視能源效率提升及製程改善,以降低其溫室氣體排放。以日本為例,其轉爐
鋼能源效率已為世界頂級(圖 3-12)
,為進一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日本鐵鋼連盟
提出鋼鐵業因應全球暖化策略(鉄鋼業の地球温暖化対策)及自發行動策略,包含持
續降低能源消耗量、加強鋼鐵產品及副產物對社會節能之貢獻、開發革新技術,包含
高爐氣中 CO2 回收技術及利用煉焦爐氣中的氫氣還原鐵礦。

圖 3-12、各國轉爐鋼能源效率
資料來源:小田潤一郎、秋元圭吾( NPO 法人国際環境経済研究所)
(
,日本鉄鋼業、世界で最も優れたエネルギー効率を維持, 2012 年 )
(三
三) 廢水排放與水資源管理

鋼鐵製程需大量的水用於冷卻,冷卻水由於不直接與產品接觸,故可直接回收
並送回取水來源,而不會對其水質有影響,在淡水資源較少地區,亦可考量以海水取
代。此外,水亦作為清洗用途,而此部分廢水則必須進行淨化處理。WSA 並指出現
今已有許多鋼廠達到零廢水排放,或水資源回收率達 93-97.5%。

我國中鋼公司 2012 年製程水回收率已達 98.3%,中龍公司於 2011 年製程水回收


率亦達 97.59%;電弧爐煉鋼則僅有東和鋼鐵於 2007 年第二期擴建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中提出其用水回收率為 97.11%。綜觀現有數據,國內鋼鐵業在製程水回收上雖有良
好績效,但相關資料仍不足,需進一步提升鋼鐵業用水資料收集與管理工作。

四) 副產物資源化
(四

一貫化作業鋼廠是一個資源密集同時又伴隨著大量副產物產生的產業,所以「資
源循環再利用」
(resourcerecycling)的推動是鋼廠達成永續發展所不可或缺之重要一

57
環。目前東亞已有不少的先進鋼廠達成 98%以上之副產物再利用率,因而成功減少了
資源的耗用及降低廢棄物最終處置的數量;除此之外,一貫作業鋼廠亦可藉由製程特
性協助回收外界的廢棄物或副產物,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

日本於 2009 年來自鋼鐵業的產業廢棄物為 24,898 萬噸,約占全日本產業廢棄物


的 6.4%。由於日本主要煉鋼原料如鐵礦石、煤礦等為 100%進口,在原物料價格高漲
的現在,為提升國際競爭力,日本鋼鐵業開始朝向「零廢棄物排放」目標邁進,希望
進一步提升資源生產力。新日鐵公司年粗鋼產量於 2010 年為 3,299 萬噸,副產物產
量為 1,992 萬噸,而廢棄物最終處置量僅 29 萬噸。

我國中鋼公司每噸粗鋼產出的 573.8 噸製程殘餘物皆已 100%回收再利用,且自


2001 年即達成「零廢棄」的目標,主要藉由公司內部資源管理及外部區域資源整合
等方式,且 2009 年之資源鏈結量達 565 萬噸,產值近 9 億元。然而,在我國電弧爐
副產物資源化進展上,則如前所述,仍有努力空間。

(五
五) 提高鋼鐵回收率,
提高鋼鐵回收率,以降低能資源耗用

再利用是達成永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 WSA 統計,1975 至 2005 年生產每噸


粗鋼的平均能耗降低了約 50%,原因之一即在於增加回收鋼製產品和優質回收鋼。鋼
鐵回收可節省大量原材料及能源,利用一噸廢鋼即可節約逾 1,400 公斤鐵礦石、400
公斤煤和 55 公斤石灰石。世界鋼鐵協會已估計出高鋼含量產品的回收率,並訂出 2050
年目標回收率(表 3-16)。

國內對於廢鐵、廢鋼經由電弧爐熔煉再生利用,也就是鐵金屬資源再生利用的系
統運作已非常完善。我國廢鋼主要來源是一般家庭廢鋼,如家電、自行車、廚具等經
由拾荒交由中盤商收購,各中盤商再交區域大盤商,煉鋼廠則只向大盤廢鐵商收購;
工廠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料及不良品等;拆廠、拆屋後的廢棄鋼筋、報廢船舶、機
器或汽機車等廢鋼。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國內收集的廢鋼內含雜質普遍較多,品質較
劣於進口貨,因此國內業也採用進口廢鋼,因此,除提高廢鋼回收率外,加強廢鋼品
質監測及管理也是重要一環。

表 3-16、鋼鐵工業回收率

項目 2007 年(估計值)
估計值) 2050 年(目標值)
目標值)
建築 85% 90%
汽車 85% 95%
機械 90% 95%
器具 50% 75%
容器 69% 75%
合計 83% 90%
資料來源: WSA, The three Rs of sustainable steel, 2009
58
(六
六) 以高性能鋼鐵材料協助解決人類永續發展問題

鋼鐵材料廣泛運用於人類建築、運輸、機械等領域,藉由高性能鋼材的開發,
提升鋼材的耐熱、耐腐蝕、強度、輕量化等性質,將可協助人類因應環境變遷、永續
發展等議題。例如以高機能鋼材所製造的高效率無方向性電磁板,可提高油電混合車
馬力及達到輕量化目標;另一例為利用可適用於高濕度、水蒸汽氧化及高腐蝕性環境
的強化鋼材,可開發出超超臨界發電設備,可提升發電效率並降低煤炭用量。除此之
外,以高耐震、耐海嘯的鋼材運用於橋樑、建築、避難設施等建設,亦為人類加強災
害應變及氣候變遷調適之重要手段。

我國中鋼公司近年持續研發及擴大產製各類高附加價值的鋼品以滿足客戶需求,
並已在汽車、機電建築橋樑和造船用鋼上,開發出許多高附加價值具環保特性的綠色
產品(表 3-17)
。除了可協助客戶進行產品的輕量化,提高能源效率外並延長使用年
限和降低環境負荷,達到節能減碳和保護環境的綠色目標。此外,太陽能及風力發電
等產業也需使用相當多綠色鋼品,達到加成的節能減碳成果。2012 年中鋼公司綠色
鋼品的訂單量為 196 萬公噸,可創造外部減碳效益 366.2 萬公噸/年。未來除建議可
持續發掘潛在研發及合作對象,擴大綠色鋼品環境效益外,由於台灣與日本地理環境
類似,同處於多地震且具海嘯風險地帶,建議也可與國土及都市開發相關單位合作,
運用高性能鋼材為台灣打造更加安全的居住環境。

表 3-17、中鋼綠色鋼品減碳潛力

綠色鋼品種類 生命週期減碳潛力 生命週期 每噸鋼材每年減碳潛力


(公噸 CO2e/公噸鋼材)
公噸鋼材) (年) (公噸 CO e/公噸鋼材)
公噸鋼材)
2

高強度鋼 3.1 10 0.31


電磁鋼(
電磁鋼(低能耗鋼)
低能耗鋼) 300 20 15
省製程鋼 0.3 1 0.30
耐蝕鋼 3.92 300 0.013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2012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2013

(七
七) 研發突破性煉鐵煉鋼技術,
研發突破性煉鐵煉鋼技術,大幅降低生產鋼鐵之溫室氣體排放

現今鋼鐵製程技術已臻成熟,由圖 3-13 可看出在施行最佳可行技術(Best


available technology, BAT)情況下,多數已開發國家鋼鐵業減量潛力有限,若要大幅
降低製程溫室氣體排放,則必須透過突破性技術的研發及實行。目前突破性鋼鐵製程
技術研發方向主要包含 1. 煤炭減量 2. 氫氣還原技術 3. 電漿與電解等技術 4. 生
質及 5. 碳捕捉與封存(圖 3-14) 。

59
圖 3-13、鋼鐵業 BAT 減量潛力(2005 年)
( 資料來源: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08)

圖 3-14、突破性鋼鐵製程技術
(資料來源: www.ulcos.org)
為提升新技術應用與推廣效益,WSA 成立了突破性煉鋼技術交流論壇,提供各
國家和地區能夠分享突破性煉鋼技術研發專案相關資訊的平台,如歐盟和歐洲鋼鐵行
業的超低碳鋼鐵技術 ULCOS、日本的 COURSE50、美國鋼鐵行業和美國能源部合作
研發資訊、韓國 POSCO 煉鐵技術等。中鋼公司現亦參與 CO2 突破性技術研究(表
3-18),未來建議除持續改善現有研發結果外,亦可視國際最新技術研發成果考量技
術交流、合作及應用之可能性,以進一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60
表 3-18、中鋼公司突破性技術研發現況
種類 內容
工業爐低二氧 已完成重油富氧燃燒結合廢氣再循環(FGR)之實驗,在設備未更改且燃燒器可承受
化碳排放之 下,實際燃燒器出口之氧氣濃度約達 34%,CO 出口濃度則由 14.7% 提高至 61.1%,
提高氧氣濃度會增加燃燒強度,但入 FGR 後會降低燃燒溫度,因此將在未來實際應用
2

燃燒技術建立 上,針對 FGR 和富氧比例進行最佳配比調整。


中鋼已在三號高爐建立一套能力 100 kg/天的二氧化碳捕獲先導工場,捕捉效率可達
CCS 95%以上,能耗為 5.6GJ/噸 CO ,後續將探討降低捕碳能耗。未來計畫於 2014 年建
立 30 噸/年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示範場。
2

生物固碳與循環利用不僅是人類封存化石燃料所釋放之二氧的一種方式,也是減輕對
生物固碳 化石燃料依賴的長久之計。中鋼已建立一套處理量達 9 噸藻水之立體養殖微煙氣固碳
示範系統,及開發螺旋藻養殖操作技術。目前的能力可達到每年公頃 170 公噸的量,
後續將持續改善養藻技術,並探討自動化養殖與收藻的最適操作方式。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2012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2013

六、鋼鐵業環境績效提升策略
鋼鐵業近年對提升環境績效不遺餘力,擬定了多項相關策略,一方面提升企業環
境保護之表現,提升企業形象並降低經營風險,另一方面也增加企業面對未來環境變
遷之彈性。以下簡述我國鋼鐵業在環境績效提升策略規劃與執行現況。

一) 落實環境管理系統
(一
我國鋼鐵業龍頭之中鋼及中龍公司已引進 ISO 14001 及 ISO 50001 作為廠內環境
及能源管理系統,以中鋼為例,其於 1997 年即通過 ISO 14001 驗證及核可登錄,並
且每年定期接受外部稽核,確保環境管理系統執行成效;同時,中鋼亦於 2011 年 2
月導入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於當年 12 月順利通過 BSI 英國標準協會第三者外
部驗證,成為國內鋼鐵業第一家通過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驗證的公司,並預計每
年可被驗證的節能量約 5 萬公秉油當量,減少 12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相當於 323
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碳吸附量,成果相當豐碩。

二) 採用最佳可行技術
(二 最佳可行技術(BAT)
採用最佳可行技術( )
,建立競爭標竿
BAT 即考量能源、環境及經濟之衝擊後,污染源由既存技術及經濟可行之污染
減量技術中,所採取最有效的污染排放減量技術。鋼鐵業多屬大型排放源,故採用最
佳可行技術降低污染排放有其必要。在實際規劃上,須考量整體生產流程,從原料開
採階段的污染預防到製程階段的污染防治,依製程產生的污染和技術經濟適宜性,確
定最佳可行技術之組合,並建立近、中長程的節能減碳路徑圖,透過最佳可行技術引
進最新污染控制技術、能源開發應用及區域能資源整合的擴大等,提昇環境績效以達
到國際頂級鋼廠水準。目前,國內鋼鐵業在其製程中已鑑別數項最佳可行技術(表
,而表 3-20 則為中國鋼廠研究資料中鋼鐵業最佳可行技術項目內容之列舉,可
3-19)
做為我國鋼鐵業之參考。
61
表 3-19、我國鋼鐵業最佳可行技術列舉

實施製程 最佳可行技術
 焦炭乾式淬火(CDQ – Coke Dry Quenching)
煉焦  煤炭濕度控制(CMC – Coal Moisture Control)

燒結 燒結廢熱回收
(Sinter Cooler Waste Heat Recovery)
 高爐氣頂壓回收發電(TRT)
高爐  熱風爐廢熱回收
 高爐噴煤(PCI)
 連鑄(Continuous Casting)
煉鋼  轉爐氣顯熱回收

軋鋼 熱進爐( Hot Charging )→直接軋延( Direct


Rolling )→封盒退火(Strip Casting)

公用設施 低熱值燃氣複循環發電(BFG C/C)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表 3-20、中國鋼鐵業最佳可行技術列舉
分類 最佳可行技術 中國鋼廠技術指標 技術適用性
廢氣餘熱回收技術 蒸汽回收量≥50KG /噸鋼,蒸汽壓 轉爐廢氣和電爐廢氣餘熱
力 0.8〜1.6MPa。 回收
熱進爐溫度≥400℃,熱進爐比率
製造 連鑄熱進爐技術 ≥50%,可節能約 35%,提高成材 連鑄與軋鋼製程佈局銜接
過程 率 0.5%〜1.5%,縮短生產週期 緊密的鋼鐵生產企業
30%以上。
廢鋼分揀預處理技術 盡量避免含氯源物質和放射性物 電爐煉鋼之廢鋼分別揀預
質的廢鋼入爐。 處理
除塵技術 除塵效率>99.9%,外排廢氣粒狀 80 噸及以上規模的轉爐一
空氣 (顆粒物) 物濃度≤為 20mg/m 轉爐氣回收量
3
次集塵和轉爐氣淨化回收。
污染 為 80〜140 立方米/噸鋼。
轉爐擋火門封閉+袋式除塵 除塵效率>99.9%,外排廢氣粒狀 轉爐二次集塵
器(顆粒物) 物濃度≤為 20mg/m 3

混凝沉澱法廢水處理技術 水循環率≥95%,排水 SS≤50mg / 轉爐氣洗滌廢水處理


水 (轉爐氣洗滌廢水) L 時。
污染 化學除油法廢水處理技術 水溫≤40℃,出水 SS≤20 毫克/ L, 煉鋼回收水水質無特殊要
(連鑄廢水) 石油類≤10mg / L 時。 求的連鑄廢水處理
預處理 滾筒法 粒度<15 毫米鋼渣約佔總量的 97 煉鋼過程流動性好的碳鋼
技術 (鋼渣) %,鋼渣中的游離鈣含量的 3%〜 鋼渣的預處理
固體 10%。
廢棄 綜合利用 鋼渣再選技術 尾渣中金屬鐵含量<2% 煉鋼鋼渣中廢鋼鐵回收
物 技術 (鋼渣)
熱壓塊法(電爐粉塵) 粉塵中含鉛≤0.1%,鋅≤0.2% 鉛,鋅含量低的電爐集塵灰
綜合利用
資料來源:環境保護技術檔,鋼鐵行業煉鋼工藝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
62
(三
三) 空氣污染防制

中鋼於 1995 年成立環境監測中心,針對廠內固定污染源實施連續監測及定期檢


測,並以周界五個空氣品質監測系統與兩個看板連續監測及顯示廠區周遭空氣品質。
至 2012 年止,中鋼廠區煙囪總數共 306 支,其中 29 支設置連續監測系統,監控傳統
污染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粒狀物)的排放濃度及總量,其中 25 支與高雄市環
保局即時連線,接受市政府的監督。過去 18 年中鋼在此方面的改善趨勢如圖 3-15 所
示(以民國 81 年為基準) 。此外,中鋼近年管制臭氧層消耗物質亦有相當成效,其歷
年使用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圖 3-16) 。

圖 3-15、中鋼 1995~2012 年空氣污染物之排放情形 (資料來源:中鋼節能環保主題網頁)

圖 3-16、2008~2012 年中鋼臭氧消耗物質使用量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63
中鋼公司空污主要防制措施包括提高低氮低硫之無煙煤用量、燃煤鍋爐使用低氮
低硫環保煤、三號燒結增設尾氣循環系統及提高燃煤鍋爐脫硝效率等,詳細說明如表
3-21。

表 3-21、中鋼公司空污防制策略

空污防制策略 策略內容
減少 PM 排放
2.5 料堆設置防塵網減少原生性 PM 2.5

設置 de-Sox 和 de-Nox 減少 PM 前驅物


2.5

空氣品質監測站增設 PM2.5 測定
減少粒狀物排放 料堆設置防塵網
減少 SO 排放
X 燒結工場脫硫,鍋爐脫硫
減少 NO 排放 鍋爐脫硝、燒結脫硝
X

減少 VOC 排放 生化廢水處理廠曝氣池加蓋、抽氣及活性碳處理、設置 RTO


減少戴奧辛排放 資源回收工廠加裝活性碳噴裝設備
增建處理固雜料旋轉床處理設備,降低燒結工廠固雜料回收量
降低臭味 分析盤查製程臭味來源與化學成分
生化廢水處理廠曝氣池加蓋及抽氣活性碳脫臭處理
設置傅立葉轉換光譜儀(FTIR)
管制臭氧層消耗物質 整合空調系統、強化設備保養、自行研發高效率機組、改用零潛
勢環保冷媒及回收冷媒重複利用
降低異常排放 推動硬體設施改善、加強自主管控及環境觀察,並對人為疏失給
予懲處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在溫室氣體管理上,中鋼歷年來均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及減量計畫,並主動
揭露溫室氣體管理資訊,目前已完成 2006~2012 年溫室氣體盤查外部查證工作,並將
結果提供給利害關係人參考。且中鋼除將盤查結果登錄於國家溫室氣體登陸平台,亦
參與國際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的問卷填寫,公開企業溫室氣
體排放量,以及處理氣候相關之投資風險和機會的因應策略報告,並於 2012 年獲台
灣地區揭露分數最高分,成效顯著。

中龍於 2010 年成立環境監測中心,至 2011 年,廠區煙囪總數共 48 支,其中 6


支設置連續監測系統,監控傳統污染物的排放濃度及總量。其空污防制對策除使用自
產低污染燃氣及天然氣為燃料,並裝置污染防制設備外,另於動力工場、煉焦工場、
燒結工場及電弧爐設備裝置煙道自動監測系統,隨時掌握污染排放情形,並加強操作
管理,減少異常排放之產生,除依法對廠內固定源排氣實施連續監測或定期檢測外,
持續監控周界空氣品質,以供了解並減緩公司運作對周邊環境之影響。

64
(四
四) 水污染防治

中鋼公司水污染防治策略為強化既有設備之運轉管理和增建備用機組、增加操
作彈性及提升放流水水質為主軸,並加強全公司 92 個雨水排放口之監控管理,避免
管線滲漏或作業異常導致未雨排放,以提昇雨水排放口管理績效。2012 年已完成生
化廢水場增設臭氧設備工程、工業廢水系統容量提升、冷軋及生化廢水增設薄膜生物
反應器處理系統等改善案,對於改善放流水水質與降低排放水量有相當之助益。此外,
中鋼已於其廢水處理廠設置處理容量達 7.96 萬立方米/日的廢水處理設施,可將製程
廢水處理至放流水標準後再排放至大海,亦針對煤及鐵等原料區之逕流廢水設置逕流
廢水收集池及處理場,將大雨產生的逕流廢水處理至符合放流水標準後再排放,有效
降低逕流廢水污染,並於 2012 年將現有的冷軋廢水場及生化廢水場,各增設一套薄
膜生物反應器處理系統,以確保廢水場之排放水 COD 濃度都能符合排放標準。

中龍在水污染防治上,已設計處理總容量達 18,240 m3/日之處理設施,並於廢水


處理過程中完成臭氧三級處理設備,由於臭氧無毒性殘留,可作為對環境友善之氧化
劑,除可加強分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外,亦可有效改善廢水色度,大幅改善放流水水
質。針對煤、鐵等原料區之逕流廢水則設置 2.5 萬噸之逕流廢水收集池,將大雨產生
之逕流廢水收集至廢水處理場處理後再排放,有效降低逕流廢水之污染量。

(五
五) 毒化物管理與減量

中鋼及中龍於運作前皆依法取得毒化物之許可證、登記文件及核可文件,並定
期向環保署申報運作量及釋放量。達大量運作基準者,每年在運作場所舉辦毒災防救
演習。此外,中鋼加入高雄市毒災聯防體系,中龍則加入台中港西碼頭區全國性毒性
化學物質聯防組織,以強化毒災防救應變能力。兩公司在產品品質皆符合國內外之環
保法規,並可提供安全資料表(SDS)及有害物質化學成分證明書,以保證安全性。
此外,亦密切注意並確實遵守歐盟禁用危害物質指令。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對六價鉻的
使用限制日趨嚴格,而中鋼已成功研發無鉻型電磁鋼片絕緣塗料,對於提升下游廠商
在歐盟市場的品質及競爭力有很大助益。

(六
六) 減輕生命週期之環境衝擊

鋼鐵產品生產階段排放較高,近年各鋼鐵業亦已擬定多項策略已降低其製程對
環境之衝擊,然而,由於鋼材應用廣泛,提升鋼材性能可大幅降低製品環境負荷,除
了可協助客戶進行產品的輕量化並提高能源效率外,亦可延長使用年限,達到節能減
碳和保護環境的綠色目標。中鋼近年來已在汽車、機電、建築橋樑及造船用鋼上,開
發出許多高附加價值並具環保特性的綠色產品(表 3-22)
,於 2012 年訂單量為 196
萬公噸,可創造外部減碳效益 366.2 萬公噸/年。

65
表 3-22、綠色鋼品節能減碳效力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此外,藉由開發且擴大綠色鋼品與副產物的供應,並帶動綠色供應鏈發展,亦可
降低鋼鐵產品生命週期之環境衝擊。由於鋼鐵業為工業發展的基礎,其產業關連性廣
泛,同時能帶動上下游與相關產業之發展,因此加強開發並擴大綠色鋼品與副產物的
供應,是帶動綠色供應鏈的重要環節。近年來,中鋼高品級及新產品的訂單逐漸增加,
已由 2006 年的 15.88%提升到 2011 年的 38.65%。此外,中鋼亦積極建立鋼鐵產品的
碳足跡資訊,作為鋼鐵製品在消費者使用及下游加工階段的外部減碳效益評估參考。
目前中鋼已有約 20 類鋼鐵產品碳足跡通過外部查證,圖 3-17 為中鋼主要產品碳足跡
資訊,其碳排放範圍為 2.3~3.3kg CO2e。

圖 3-17、中鋼碳足跡產品排放資訊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66
此外,中鋼亦積極參與國際研究,研究更新穎之技術以更進一步減少其製程與產
品於生命週期中產生之環境衝擊。目前中鋼主要研究計畫包括二氧化碳突破計畫、未
來鋼鐵汽車計畫及生物固碳等三項。其中,二氧化碳突破計畫為國際鋼鐵同業對節能
減碳共同提出的產業別倡議,目標在降低煉鐵製程中 30%~70%的二氧化碳排放;而
未來鋼鐵汽車之計畫標的則為研發可於 2015~2020 年應用之電動車車體結構,透過鋼
鐵材料性能的提升來滿足汽車燃油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安全性能等,並降
低生命週期整體衝擊;生物固碳則是封存化石燃料所釋放二氧化碳的一種方式,並可
減輕對化石燃料之依賴,目前中鋼於其高爐熱風爐煙囪旁已設置一套立體養殖微藻煙
氣固碳系統,以確認煙道捕捉 CO2 之經濟性並進一步研發 CO2 捕捉及生物封存技術。

七、鋼鐵業資源生產力提升策略
(一
一) 區域能資源整合

區域能資源整合為性質相異的產業在能資源使用上互通有無並互相利用,如自
家工廠排放的餘氣,可以回收利用;汽電共生,產生電力及蒸汽,除自用還可以提供
給附近的工廠使用;同一工業區的工廠餘氣、廢水都可以再生使用,且一貫化鋼鐵作
業生產過程中使用大量的天然原料與初級能源,在引進煤鐵原料冶煉過程中產生許多
可燃性氣體,這些氣體即可回收再利用。中鋼在 1993 年即開始在高雄臨海工業區設
計能資源整合網絡(圖 3-18)
,將中鋼廢熱及多餘產能的蒸汽、氧氣、氮氣…等供應
給鄰近石化學業及下游鋼鐵使用,用戶可關閉效率較低且排碳高的既有設施、或免去
效率較低的新投資,不僅能大幅減少燃料、人力及環境負荷等,亦可顯著降低成本並
提升競爭力,達到互蒙其利的效果。經過 20 年的發展,目前區域能源整合產值已達
每年 34 億元,外售蒸汽產生之外部 CO2 減量效益達 57.4 萬公噸(圖 3-19)
。而在資
源鏈結上,中鋼亦已與 19 家廠商合作,完成建構以中鋼為核心的產業生態化鏈結網
絡,主要資源化鏈結以高爐水淬爐石、轉爐石、礦泥、廢油、鋅渣、廢酸、廢耐火材
,可有效提升資源運用效率、增進資源再生並降低廢棄
等事業廢棄物為主(圖 3-20)
物處理量等,並達到永續發展之目標。

圖 3-18、中鋼公司區域能源鏈結現況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67
圖 3-19、中鋼公司蒸汽鏈結 CO 2 外部減量效益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圖 3-20、中鋼公司區域資源鏈結現況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中龍公司亦積極發展區域能資源整合計畫,除積極與台肥、中石化、國光與味丹
公司洽談台中港南填方區進行小規模能源鏈結投資計畫,並預期於 2016 年達成本計
畫目標(圖 3-21)外,亦推動煉焦副產品、爐石類資源鏈結及廢耐火材等項目資源鏈
結,期達成雙贏目標。
68
圖 3-21、中龍區域能資源整合計畫 (資料來源:中龍公司 CSR)
(二
二) 資源再利用

中鋼公司可說是世界鋼鐵資源再利用典範,對於鋼鐵製程中的副產物產出進行
再資源化,種類包括高爐石、轉爐石、脫硫渣、集塵灰、礦泥、銹皮、廢耐火材、營
建棄土及石灰泥餅等,種類繁多(表 3-23),且在製程副產物的減量、廠內回收及廠
外資源化皆已達世界領先地位,在 2001 年已達到全面零固化掩埋,為世界上極少數
達成的鋼廠之一。表 3-24 為中鋼副產物於廠內外資源化利用之情形。

表 3-23、中鋼副產物產量及特性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69
表 3-24、中鋼副產物資源化內容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另一方面,由於鋼鐵可多次重覆利用,鋼鐵業亦運用廢鋼作為再生原料,以有效
降低資源需求。以中龍為例,在其外購廢鋼於使用原料之比例上,於高爐製程為 4.26%,
於電爐製程則為 66.29%(圖 3-22)

圖 3-22、中龍再生原料使用情形 (資料來源:中龍公司 CSR)


70
(三
三) 減少原料損耗與污染

鋼鐵業原料在堆置時,易因風吹逸散及暴雨沖刷造成原料的損耗,此外,原料
堆受暴雨沖刷後之逕流也帶來水污染,因此,中鋼針對此一問題提出兩種因應措施,
其一為建造原料堆置廠房,將原料移至室內,避免風吹及暴雨的情形,另一項為針對
暴雨沖刷後的雨水進行沉澱及處理,將原料由雨水逕流中分離,除可降低水污染外,
亦可回收逕流中的原料成分,降低原料的浪費。

(四
四) 水資源管理、
水資源管理、節水及廢水回收利用

鋼鐵業煉鋼製程需大量使用原水作為冷卻、除銹、潤滑、洗塵及環保等用途,
以中鋼為例,每日用水量約 30 萬噸,過去由水庫取得之用水量約 14 萬噸,但中鋼多
年來實施用水管理及多層次再利用工作,目前其用水回收率已可達 98%。此外,中鋼
亦推動多項工程以降低原水耗用及開發水源(表 3-25)
。此外,中鋼亦致力於水足跡
調查,藉以瞭解企業及供應鏈用水現況並控管水資源相關風險,目前中鋼已成功取得
第一熱軋鋼產品水足跡查證聲明書,為國內鋼鐵產品的首份水足跡資訊揭露,圖 3-23
為中鋼進行水足跡所調查之內部水資源使用情形。

表 3-25、中鋼公司近兩年節水工程案例
項目 說明
改善回收水水質 完成廢水純化廠逆滲透( RO)濃水再利用工程,改善回收水 SS 濃度偏高及臭
味問題,增加現場用戶單位回收使用意願,可減少原水耗用量約 5,500 m /日。 3

將工業放流水經超濾(UF)及 RO 膜去除水中大部分懸浮微粒及離子物,再經
過離子交換系統,產出 9000m3/日的除礦水及 4500m /日的 RO 水,2012 年將
3

RO 水升級為除礦水,合計產出高壓鍋爐用的除礦水共 13,500m /日,供中鋼動


回收放流廢水 力工場鍋爐水使用。未來將視除礦水需求,擴充設備,以總回收量
3

18,000~
21,000m /日為中程目標,此計畫除了降低放流水量,也能降低原水的使用量,
3

達到減排之目的。
於廠內廣設廠房屋頂雨水收集回收設施,總集雨面積達 18.7 萬平方公尺,2012
雨水回收 年雨水回收量約 29.5 萬噸,平均每天約 800 公噸的回收雨水,可減少對自來水
的需求。
用水合理化 建立網路管理平台,進行全公司的用水資料統計、節水方案的管理及技術交流,
以強化全員節水理念。
朝公辦民營的模式來努力,以鳳山溪污水廠為示範推動標的,每日 4.5~5 萬噸
都市污水回收 再生水的規模,用於中鋼冷卻水塔的補充水,2012 年 12 月開始進行小型模廠
再生利用 試驗,測試數據將做為未來實廠化設計參考,整個計畫案預計於 2015 年 12 月
完工。
中鋼目前亦積極推動於南星自由貿易港區設置海水淡化廠計劃,產製之除礦水
海水淡化 可送回中鋼、中油等鄰近工廠使用,計畫產水量為 5 萬噸/日,用於鍋爐或製程
用水,現正進行可行性評估中。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71
圖 3-23、中鋼水資源內部使用情形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中龍則在 2011 年完成許多節水案例,包括熱軋直接冷卻水回收、轉爐洗塵水回


收與型鋼胚連鑄直接冷卻水回收等三項,每日節水總量達 1,400 立方米,並於廠內建
置廠房屋頂雨水回收設施。目前中龍正積極推動放流水回收至電爐型鋼生產製程,可
同時減少水資源耗用,並降低放流水排放量。

八、對台灣鋼鐵業之期許
(一
一) 環境友善

台灣鋼鐵業近幾十年來於環境績效上已有所提升,包含空污、水資源再利用、
能源效率提升、副產品資源化等。為進一步提升台灣鋼鐵業環境友善程度,應持續進
行鋼鐵廠的設備與技術升級投資,改善各類環境績效,並訂立確實環境績效目標,朝
向世界頂尖水準邁進。另一方面,也可建立在地化合作機制,如與都市結合發展更有
效率的廢塑膠、廢鐵等回收機制,並結合綠色物流管理、綠色運輸等概念,帶動所在
地環境保護及綠色發展。

(二
二) 資源零廢棄

目前國內中鋼公司已達資源零廢棄目標,且積極推動區域能資源整合鏈結,藉
由中間產品及廢棄物資源化過程,達成降低能源耗用、溫室氣體排放及提升產值之目
標。然而,我國電弧爐煉鋼所產生之集塵灰及爐渣等廢棄物,仍面臨國內處理容量不
足之窘境,且國內民眾及環保團體對於煉鋼工業廢棄物之再利用仍抱懷疑態度,且再
利用檢測標準及相關法規建置亦尚待強化。未來,建議鋼鐵業持續研發降低資源投入
72
及廢棄物產出之技術,並針對工業廢棄物再利用之技術細節進行深入研究及討論,以
協助相關法規及標準的研擬,同時,也需加強與民眾及環保團體之溝通與合作,共同
達成資源零廢棄之目標。

(三
三) 資訊透明化
資訊透明化

現階段國內鋼鐵業僅中鋼及中龍公司定期出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公開公司
各項環境指標相關資訊,而電弧爐相關數據則較為缺乏且不透明,以致無法確實檢視
其環境績效及資源生產力等各項指標表現,除難以訂立明確改善目標外,資訊不透明
亦可能增加利害相關者之不信任感,長期來看也將增加企業經營風險。未來建議我國
建立鋼鐵業環境及資源生產力等指標資訊公開相關規範,並鼓勵鋼鐵業定時公開相關
資訊,作為績效目標達成狀況之參考資訊,以強化我國鋼鐵業競爭力之提升成效。

(四
四) 支持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須兼顧經濟、環境及社會三方面共同發展與成長,除持續於環境面進
行改善外,包含突破性製程技術研發及擴大應用、空污及水污防治等,也需持續提升
產品價值、加強綠色鋼品研發與應用推廣等,並進一步與社會發展結合,如提供耐氣
候變遷災害之鋼材、參與都市規劃、協助提升人民對綠色鋼鐵之認知與認同、加強與
同業、政府及國際間多方交流合作等,以期在符合永續精神下,達到長遠經營與發展
之目標。

73
74
第四章 鋼鐵業因應氣候變遷的目標與策略
陳家榮、
陳家榮、張西龍

一、前言
氣候變遷已是當今人類面臨最嚴重的問題之一,世界經濟論壇於「2013 年全球
風險報告(Global Risks Report 2013)」中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以及其所造成的災害損
失分別列為十年內全球面臨風險之第三及第五位。此外,各國政府、產業也積極研擬
溫室氣體減緩(mitigation)及調適(adaptation)策略,希冀將全球暖化帶來的衝擊與傷害
在可能的範圍內降到最低。我國在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全球比例 1.0%,全球排
名第 22 位,雖因我國特殊國際地位而無法參與國際氣候變遷談判及簽訂京都議定
書,但我國溫室氣體排放影響的程度不低於議定書所規範的其他國家,故應更積極參
與及落實節能減碳之承諾。
鋼鐵業為工業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其產業關連性廣泛,能帶
動上下游與相關產業發展,由於其製程原物料及燃料耗用密集度高且排放大量溫室氣
體,故在因應全球暖化挑戰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氣候變遷對鋼鐵業在
原物料供應、能源及水資源配置、法規要求、國際競爭力等,也帶來諸多衝擊與影響。
本篇內容即在探討鋼鐵業在節能減碳與氣候風險因應之現況及發展策略,並提出相關
建議,作為國內鋼鐵業克服氣候變遷挑戰之參考。

二、國際氣候變遷議題發展現況與趨勢
(一
一) 國際氣候變遷談判進展
為減緩氣候變遷問題,聯合國於 1992 年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並於 1997 年簽訂京都
議 定 書, 設 定世 界各國 之 溫室 氣 體減 量目標 , 同時 建 立清 潔發展 機 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簡稱 CDM) 、共同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簡稱 JI)及
排放交易(Emission Trading,簡稱 ET)等三種彈性機制,協助落後國家擴展低碳技
術,並提升其溫室氣體管理能力。UNFCCC 每年定期舉辦締約國大會(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暨京都議定書大會(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serving as the
Meeting of the Parties to the Kyoto Protocol, CMP),邀集所有締約國共同討論並產出相
關決議。
整理近幾年來 COP 會議在國際氣候變遷談判之重要進展包含:

1. COP16
2010 年在墨西哥召開的 COP16 會議達成了坎昆協議,明確提出務必要確保《京
都議定書》在 2012 年結束的第一承諾期與之後的第二承諾期之間不會出現空窗,同
時重申已開發國家應該在對抗氣候變遷上繼續積極付出,並要求這些國家到 2020 年
在 1990 年基礎上絕對減量 25%-40%,同時須對開發中國家提出必要的協助。坎昆協
議雖然沒有簽訂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減量協議,但已是近年來氣候談判少有的進展。
75
2. COP17
2011 年的 COP17 會議成立德班平台(Durban Platform),作為建構新氣候公約之準
備。新氣候公約應於 2015 年前完成、並於 2020 年開始生效,以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
模式,使開發中與已開發國家受其拘束。

3. COP18
2012 年 COP18 提出「杜哈氣候途徑」(Doha Climate Gateway),重要決議包括確
認京都議定書延長至 2020 年、確認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 GCF)由已開發
國家於 2020 年募得每年至少 1 千億美元之承諾、希望 2015 年前草擬新全球方案,並
於 2020 年起取代京都議定書等。
4. 新市場機制
透過京都議定書之下的清潔發展機制(CDM),已開發國家可以在發展中國家投資
減碳計畫,進而取得減量額度來抵換本國的減量目標,以低成本的方式減碳,並協助
發展中國家發展低碳所需能力。目前的 CDM 可說是毀譽參半,一方面造就了蓬勃的
碳市場,促進了資金跟技術的流動,但也因為計畫審核過程過於冗長,再加上多數資
金過度集中在中、印、巴西等國,導致低度開發國家並未從中受益,而飽受批評。隨
著《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在 2012 年末結束,聯合國核發的 CER 由於供過於求,
使得市場幾近瓦解,所以未來 CDM 將何去何從,以及未來「市場」在減碳工作中的
定位,將是未來各方關注重要議題之一。

(二
二) 各國氣候變遷政策
各國氣候變遷政策簡介
氣候變遷政策簡介
各國針對氣候變遷減緩而提出的政策工具及策略強度不均,但基本概念相差不
遠,針對排放源減緩政策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強制排放源參與、另一種則是鼓勵排
放源參與(表 4-1)。強制機制又可分為強制規定和財務誘因機制。強制規定如設定排
放標準、電廠的再生能源占比、能源效率等,違反者有相對應處罰機制。
表 4-1、溫室氣體減量主要政策工具
政策手段
( 控管及法規工具) 經濟手段 稅制手段 輔導與自願性手段
告知性
告知性
規範性(Normative) (Informative) (經濟與市場工具) ( 財政工具)
 再生能源配比標  節能標章  總量管制與排放交  碳稅  自願性節能減碳方案
準(RPS)  電力公司協 易機制  稅賦減免  自願性減量目標
 廢能回收 助用戶節電  抵換方案(offset  補助、獎  自願性碳抵換、碳中和
 生質能利用 管理方案 programs) 勵、融資  自願性取得認證
 建物節能規章  碳揭露
 車輛排放標準  輔導
檢視各國溫室氣體相關政策(表 4-2),可看出除美國外,各國多以溫室氣體專法
作為上位之管理政策,且減碳政策面向涵蓋工業、能源、住商、交通及農業等部門,
較具全面性。由於鋼鐵業為能源密集產業,營運成本受能源政策及價格衝擊較大,故
歐盟、英國、澳洲等國都有提供鋼鐵業相關補助、稅費減免、免費核配額度等措施,
以避免產業受溫室氣體管制及能源價格上升衝擊過大,導致喪失國際競爭力。考量我
國之國際地位與工業發展歷程,參考韓國之減碳目標與措施應是較符合聯合國精神的
作法。
76
表 4-2、各國溫室氣體政策整理
國家目標
國家目標 主要法案及措施 鋼鐵業相關配套措施
美 2020 年達成低於 2005 清空法:溫室氣體強制申報、車輛溫室氣體排放標
國 年排放水平之 17%  準與再生燃料標準、新設電廠排放標準
加州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機制
及 2050 年排放 氣候變遷計畫:包括氣候變遷捐(CCL)、氣候變  對達成減量目標者提
英 2020
CCA
遷協議(CCA)、排放交易方案(ETS)、碳信託 供最高 65%之 CCL 減免
國 量較 1990 年分別減
少至少 34%及 80%  (Carbon Trust)等  鋼鐵冶煉製程用煤、焦炭及
歐盟 EU-ETS 天然氣為 CCL 免稅項目
 將「環境保護目標」列入憲政體制,並導入生態稅
德 2020 年及 2050 年較 制,對汽油、電力及瓦斯消費徵稅
1990 年分別減少 35%  制訂「再生能源行動法」,促進再生能源新技術發
國 及 80% 展
 歐盟 EU-ETS
 以歐盟排放交易指令於 2005 年成立歐盟 ETS
歐 2020 年排放量減至比  氣候能源包裹方案:目標為 2020 年前排放量減至比 
1990 年少 20%;再生能源占比 20%;化石燃料消
第三期排放交易制度按照
標竿值提供鋼鐵業 100%免
盟 1990 年少 20% 耗量減少 20%,並延續第三階段 ETS,允許排放額 費核配額度
度之拍賣提高至 40%以上(電力業則為 100%)
 於 2016~2017 可額外獲得
潔淨能源法案(Clean Energy Act 2011):包含碳價制  10%免費額度註 2

澳 2050 年達到低於 2000 度、能源技術研發、維護產業競爭與就業、協助家 碳價時期可獲得 94.5%免




洲 年排放水平之 80% 庭因應碳價制度、能源效率提升及排放減量等五大  鋼鐵轉變計畫提供鋼鐵業 費核配額度 2註

面向,然目前碳價制度面臨取消 四年共 3 億澳幣法規因應


補助
 地球温暖化対策基本法:包含排放交易制度、再生
2020 年達到低於 1990 能源躉購和稅制合理化三大措施主軸
日 2030 年達到低於5-9%、 
年排放水平之 自願減量及排放交易制度,提供達減量目標的經團
連企業設備補助。其餘則以 J-CDM(大企業提供中小
本 20%、2050 年達到低 企業資金或技術)及 J-VER(中小企業或農林業實施
於 80%註 1
排放減量)等方式作為計劃型自願減量機制
 東京都 GHG 減量義務及排放交易制度
 「低碳綠色成長基本法」:立法重點係促進綠色成  2015 年總量管制後,對鋼
長及實現低碳社會
韓 2020 年減少 BAU 之  自願性減量方案:透過政府直接提供獎勵金驅使減 鐵業提供 度
100%免費核配額

國 30% 量專案執行者參與誘因,並以固定價格收購減量額  自願減量協議提供資金及



 預計於 2015 年實施強制性的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 租稅協助
 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減量目標為國內 2015 年生
產總值能耗下降至 0.869 噸標準煤(較 2010 年下降
中 2020 達到低於 2005 年 16%);訂定各行業別節能減排之量化目標,強調優
排放密集度
國 (CO /GDP)之 40-45%  化產業結構、推動能效提升與加強污染物排放管制
2013 年於北京、重慶、上海、深圳、天津等五個城
市,以及廣東、湖北等兩個省分建立碳交易的示範
2

地區
註 1 : 日 本 因 核 能 發 電 量 降 低 , 將 於 2013 年 底 重 新 修 正 其 減 量 目 標 。
註 2: 為 原 碳 價 制 度 下 之 配 套 措 施 。
資料來源:本報告整理
77
(三
三) 國際鋼鐵業因應氣候變遷措施

本部分彙整國際各大鋼鐵公會對氣候變遷因應所提出之策略如下。

1. 美國鋼鐵協會(American
美國鋼鐵協會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 AISI)

由 於 美 國 國 會 已 逐 漸 將 焦 點 由 建 立 總 量 管 制 與 交 易 機 制 (cap-and-trade
mechanisms)轉移到能源相關的立法,如參議院在 2011 年積極促進替代能源技術和能
源效率相關的立法,其他國會議題則包含清潔能源標準(Clean Energy Standard)和
支持低碳能源和工業生產突破性技術相關之研究和發展等,故 AISI 建議美國國會應
制定市場導向的能源政策,全面促進美國國內的能源發展、激勵工業能源效率的提
高,同時支持產業去開發突破性的技術,其重點包含:

(1)利用美國國內石油、天然氣、核能和淨煤(clean coal)資源以建立充裕及價格合
理的能源供應,並充分運用這些資源朝國家能源獨立策略向前邁進。值得強調
的是,美國近期發展的頁岩氣將可成為一種策略資源,幫助推動經濟復甦,而
頁岩氣鑽探的環保法規應發揮其資源最大的潛在好處,同時達到對環境影響的
平衡。

(2)在短期內將現有的工業設施達到能源效率最大化,政府應積極促進工業設施運
用廢熱和氣體副產物生產電力,同時也應促進熱電聯產(Combined Heat and
Power – CHP)的發展。電力產業和其工業用客戶之間的關係,也應建立於兼顧
投資、能源及環境之最大效益之上。

(3)政策應包括所有清潔能源,如核能、天然氣、水電和淨煤的碳捕獲和封存
(CCS)
,以及促進再生能源的發電量提升,如風力和太陽能,且大型製造業電
力用戶不應需過度地承擔額外再生能源發電相關的成本。

(4)鋼鐵及其他高能耗的製造商已經從能源效率的角度做出很大的進步,為了進一
步降低能源強度和大幅度減少排放,需仰賴突破性技術開發,然而,這項工作
也必須靠成本分攤、稅收優惠,以及有利的折舊時間表(depreciation schedules)
來達到此目標。

AISI 更進一步指出,政策制定者必須意識到氣候變遷是全球性的問題,因此解
決方法也必須建立在一個全球性的基礎上,且美國的能源和氣候政策必須考慮到其國
際競爭力,以及考量減排成本將如何改變市場上的競爭平衡。AISI 並表示,美國清
潔空氣法(Clean Air Act)下環保署監管的溫室氣體固定污染源可能會損害美國國內製
造業的競爭力,並將美國本身的排放量和工作轉移到無管制的國家。其原因為清潔空
氣法的法規目的並不是為了尋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制定的,它以本地化方法監管和
執法並無視經濟競爭的影響,是不適用於溫室氣體管制方案。

因此,AISI 強調美國國會應對於環境監管發展活動發展與倡議持續進行監督,
並且應包含以下幾點:

1 檢查 EPA 和政府機構的監管及法規對於就業和產業競爭力之影響。
2 重視聯邦和州兩層級的法規之成本及效益分析。

78

3 允許行業能充分參與環保局和政府環保機構的監管制定和實施流程以提升透
明度。

4 延遲或防制對美國工業競爭力不利且無考量國際方向的法規。

2. 歐洲鋼鐵聯盟(Eurofer)
歐洲鋼鐵聯盟

歐洲鋼鐵聯盟在氣候變遷及能源政策上亦有許多建言,EUROFER 認為不論是歐
盟或是一個國家的政策與措施應滿足以下要求,才有效協助鋼鐵業進一步提高其能源
效率(Energy efficiency):
(1)環境目標的制定需符合經濟考量。
(2)不應該損害行業的競爭力。
(3)不應該設限行業之擴展、出產產量、或其它有附加價值之發展。
(4)應提供行業或個別公司一些彈性,讓他們在以市場為基礎的環境下能採用最適合
自身的方案選擇。
(5)應考慮行業在過去朝邁向高能源效率已有之成就。
(6)需考慮因國情不同,面臨狀況亦不同。

EUROFER 進一步認為能源稅對於鋼鐵業並無任何明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量
效果,而只會使成本提高,且它會造成投資及提高能源效率的相關研發資金減少,甚
至增加鋼鐵生產轉移到非歐盟以及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國家的機率。

EUROFER 支持運用較有彈性的機制來達到“京都議定書”所制定的目標,支持
政府以有彈性的手段來幫助企業運用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共 同 減 量 (Join Implementation) 和 排 放 交 易 (Emission Trading) 達 到 減 排 目 標 。
EUROFER 認為初始分配的排放限額系統是相當重要的,歐盟鋼鐵業在全球競爭力必
須是一個關鍵的考慮因素。

同時,EUROFER 早在 2007 年時即對於歐盟實施的「排放交易方案」(Emission


Trading Scheme 簡稱 ETS) 提出改善建言。由於「總量管制與交易」(Cap-and-trade)
缺乏對運用提升效率來達到減排產業之獎勵機制,也無法對行業裡表現最差業者做出
適當懲罰,且沒有考量不同行業的獨特性,也無法評估哪一行業或哪一工廠實際上有
做到每生產單位之減排。僅靠著對排放量制定上限將會影響歐洲鋼鐵業的競爭力,進
而迫使企業轉移到歐洲以外的地方生產。因此 EUROFER 建議在 2012 年後,歐盟應
專門針對鋼鐵行業制定一個強制性的碳排放交易計劃,並且鼓勵歐盟採用「基線與信
用額度」(Baseline-and-credits)系統1。此一系統是針對個別行業中各廠的相對表現,
且有潛力成為全球個別行業一致可運用的系統,在不破壞經濟活動及鼓勵創新科技發
展的前提下達到全球減碳目標。此外,對於歐盟建議在 ETS 第三期(phase III-
2013-2020 年)保留一些減排配額(Allowances)使碳價維持在一定程度以刺激綠色產業

1
資料來源:Platts“Eurofer proposes "baseline and credits" CO2 system for Kyoto”, 2007/06/26
https://www.steelbb.com/?PageID=157&article_id=32495
79
之投資,EUROFER 表示排放配額為市場機制,ETS 不應以人為控制去提高碳價,因
為那將使產業耗費更多,並且更難達到 2020 年的減碳目標。

3. 世界鋼鐵協會(WSA)
世界鋼鐵協會

而世界鋼鐵協會在其發表對於氣候變遷的立場文件中同樣指出,政府和鋼鐵業之
間的夥伴關係是減少碳排放的關鍵,並提出以下重點:

(1)WSA 認為各國政府需要在國家和區域層面積極與鋼鐵業和鋼鐵業客戶將鋼鐵產
品的收集和回收做到最大化。

(2)政府需要使用生命週期的方法來考量、制定法規和標準,例如國內家電、汽機車,
建築等的能源效率。

(3)鋼鐵行業不可能只靠自身資金來做長期的研究和開發新技術來減排,因此,這必
須要在與政府為夥伴關係的前提下得到政府方面的財政貢獻。

WSA 也提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全球性的解決方案。鋼
鐵業內人士認為所有的鋼鐵企業和所有主要鋼鐵生產國家都要積極朝低碳社會來努
力是非常重要的。並且,政府和企業之間需要積極和持續的溝通、對話。鋼鐵是碳排
放最密集且競爭激烈的行業之一,政府政策必須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以確保任
何一個地區的鋼鐵企業都放不處於競爭劣勢。

由以上各國鋼鐵協會對於氣候變遷及相關政策的言論,可顯見碳排放量大的鋼鐵
業自身對氣候變遷影響的積極關注,不僅更加重視氣候變遷議題,更提出許多實際建
言及改善。

三、國內能源環境政策及重要議題
國內能源環境政策及重要議題
(一
一) 我國氣候變遷相關政策進展
我國氣候變遷相關政策進展

1. 國家政策方向

2008 年,行政院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以揭示我國「能源、環保與經濟」


三贏為政策目標,分別為潔淨(發展潔淨能源)、穩定(確保能源供應穩定)、效率(提高
能源效率等政策)達成我國二氧化碳減量之目標。2009 年則依總統指示成立「行政院
節能減碳推動會」 ,確認「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 ,十大標竿方案內容,以期達成未來
8 年每年提高能源效率 2%以上,使能源密集度於 2015 年較 2005 年下降 20% 以上,
且全國碳排放量,於 2020 年回到 2005 年排放量,於 2025 年回到 2000 年排放量的目
標。

2. 節能減碳四法

我國在氣候變遷相關政策上的推動十分積極(如圖 4-1),環保署於 2006 年起即開


始制訂「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為我國溫室氣體管理作業開啟法制作業階段,亦
為我國節能減碳四法中最先被提出者。該草案於 2007 年 6 月提送立法院審議,歷經
多次朝野協商作業,於 2008 年 12 月 31 日完成逐條審議,初步奠定我國溫室氣體管
80
理架構,這段期間亦完成施行細則草案及多項子法草案之研訂,並為下階段法制作業
奠定良好基礎。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採原則性、階段性逐期加嚴規範,並
參考國際發展經驗及國內現有情況,納入可採用之行政管制措施(效能標準、總量管
制、排放交易等),依據目前訂定溫室氣體減量法案相關國家之經驗,法案之實施需
跨部會擬定計畫並結合民間力量共同來推動,漸進調整建構國家減量能力與體質,方
能達到預期效益。惟立法院對於減量目標是否入法、效能標準、總量管制等作法仍無
法取得共識,故遲遲未完成立法。

圖 4-1、國內外氣候變遷相關政策議程(資料來源:環科公司(2012))

節能減碳四法除「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外,尚包括「能源管理法」 、
「再生能
源發展條例」 、及「能源稅條例(草案)」
,其中前二者已完成修訂與公布,而「能源稅
條例(草案)」考慮我國經濟成長現況及對產業衝擊較大,目前並未完成立法。

綜觀我國節能減碳四法,由於各法案由不同部會各自訂定(表 4-3),可能產生管
制或稅費徵收對象重疊與競合等缺點,且節能減碳四法管制範疇並未包括農業及廢棄
物部門之排放,顯然尚有不足;此外節能減碳四法之上,並無足以整合四法或納入國
家減碳承諾之基本法,恐將造成無法兼顧產業競爭力、各部會各自為政、重複管制或
疏漏之情形,唯有各項減碳法律充分整合、協調,才能協助國家以最小的代價達成適
當的減碳目標。

81
表 4-3、節能減碳四法之關聯
法規種類 負責部會 管制範疇 職責
1 能源管理法 經濟部 大小排放源 降低能源使用的 CO 排放2

2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同上 同上 降低能源生產的 CO 排放2

3 溫室氣體減量法 環保署 大排放源(大生產端) 降低大生產端的 CO 排放2

4 能源稅/碳稅 財政部 電+小排放源(消費端) 降低消費端的 CO 排放


2

3.空氣污染防制法
空氣污染防制法
由於溫減法遲遲尚未通過,環保署於 2012 年 5 月 9 日將溫室氣體公告為空氣污
染物,並規劃以空污法達到溫室氣體三階段管制,分別為強制申報溫室氣體排放量
(2013)、排放標準管制和交易(2014 年訂出排放標準及 2015 年開徵空污費)及總量管制
(時間未定),此舉與溫減法(草案)三階段管制方式相似(圖 4-2)。目前已展開我國溫室
氣體強制申報推動作業,並研議以排放標準及空污費等法條管制之可能性(表 4-4)。

圖 4-2、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與空污法管制架構(資料來源:環科公司)

表 4-4、溫室氣體納入空污法可能管制措施之法源依據
法源依據 可推動之管制措施
固定污染源排放標準 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排放標準
(第 20 條) 地方主管機關可以訂定地方加嚴標準
移動污染源排放標準 交通工具排放空氣污染物,應符合排放標準。
(第 34 條)
排放量申報 依據特定對象公告強制申報規範
(第 21 條)
許可管制 推動許可制度
(第 24、25 條)
空污費 得開徵空污費
(第 16~19 條)
同一公私場所,有數排放相同空氣污染物之固定污染源者,
污染泡管制 得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改善其排放空氣污染物總
(第 27 條) 量及濃度,經審查核准後,其個別污染源之排放,得不受依
第二十條所定排放標準之限制。
資 料 來 源 : 環 科 公 司 (2012)
82
然而,溫室氣體與傳統空污物之性質有顯著差異,以空污法進行管制除不符國際
以專法管制潮流外,由於空污法管制繁複且與一般溫室氣體管制項目差異甚大,可能
造成總量管制與交易無法完全適用等問題,並與能源管理法及能源稅條例產生競合。
考量我國整體環境及經濟永續發展,仍應以推動溫減法為主要政策方向。

4. 自願減量機制推動機制
自願減量機制推動機制

在推動減量管理作業方面,環保署已於 2010 年 9 月發布「溫室氣體先期專案暨


抵換專案推動原則」(簡稱推動原則),據以建置專案及額度審議、追蹤機制,建置完
整之管理系統,又於 2012 年 7 月修正發布,以提升整體執行作業之適切性與完備性。
另外,同步於 2011 年 6 月 3 日公告鋼鐵業、水泥業、電力業、半導體業及薄膜電晶
體液晶顯示器業等五行業別之公告排放強度,以作為先期專案減量成效之認定依據。

(二
二) 鋼鐵工業政策評估說明書

我國鋼鐵工業政策評估項目以政府政策環評作業規範所建議的評估項目為基
礎,參考國內鋼鐵設施個案環評報告彙整結果,以及國際相關研究訂定,針對環境之
涵容能力、自然生態及景觀、國民健康或安全、自然資源之利用、水資源體系及其用
途、文化資產、國際環境規範、社會經濟等 8 項細項加以評估,其評估方向以環境面
向為主。評估項目之界定以兼顧永續鋼鐵工業政策之願景、鋼鐵工業於永續相關績效
指標、鋼鐵製程之環境衝擊,以及一般產業政策目標為主。在環境面向上,以空氣、
水體、廢棄物、自然生態棲地、有害有毒物質、工安、礦產資源、土地利用、水資源、
氣候變遷公約、巴賽爾公約等項目。以下針對鋼鐵政策環評與氣候變遷相關之內容進
行分析,以我國鋼鐵現況、風險及策略進行概述。

1. 鋼鐵工業環境影響現況

鋼鐵工業為能源密集產業,對環境的影響尤為急劇,在此列舉鋼鐵業能源耗用及
溫室氣體排放現況,以瞭解政策制定之背景。鋼鐵工業為能源密集產業,能源耗用量
於 1990~2005 年呈現持續成長狀態,2006 年起因產能未有擴增,能源耗用穩定。在
能源使用量方面,主要以煤產品(煤炭、高爐氣、轉爐氣)及電力為主(表 4-5)。而鋼鐵
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由 1991 年排放 11,399 千公噸,至 2006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
至 27,387 千公噸,增加 140%二氧化碳排放量,佔當年國內燃料燃燒二氧化碳總排放
量 10.3%。鋼鐵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隨鋼鐵產量變動而有所增減,計算鋼鐵工業二氧
化碳排放強度發現,其值由 1991 年每公噸粗鋼排放 1.03 公噸二氧化碳,至 2007 年
每公噸粗鋼排放 1.36 公噸二氧化碳,每公噸粗鋼增加 32%二氧化碳排放量,國內鋼
鐵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呈現增加之趨勢(圖 4-3)。

83
表 4-5、歷年鋼鐵工業能源消費(原始格式)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煤及煤產品
(公秉油當量)
806,267 841,488 1,373,830 1,383,945 1,482,949 1,489,755 1,483,508
原油及石油
(公秉油當量)
516,022 785,649 813,830 645,341 661,633 587,663 467,730
天然氣(公噸) 15 59,936 129,370 155,599 171,693 173,705 171,134
電力(千度) 5,343,125 7,508,480 11,732,525 13,030,868 13,830,046 1,4230,650 13,612,377
購電(千度) 3,811,427 5,108,581 8,449,171 9,893,128 10,797,823 10,995,570 10,830,546
汽電共生(千度) 1,531,698 2,399,899 3,283,354 3,137,740 3,032,223 3,235,080 2,781,831
資 料 來 源 : 能 源 局 (2008) , 能 源 平 衡 表

圖 4-3、鋼鐵產量與二氧化碳排放量
資 料 來 源 : 工 研 院 能 環 所 (2007) ; 金 屬 工 業 研 究 發 展 中 心

2. 策略規劃

鋼鐵工業屬能源密集產業,為減輕產業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溫室氣體問題,政府
應規劃減量策略,提供適當政策工具,鼓勵產業參與溫室氣體減量工作。環評政策參
酌國際間主要國家溫室氣體減量方案及國內現行減量方案,建議產業溫室氣體減量策
略如下:

(1)逐年降低碳排放密集度

1 目標:推動鋼鐵產業逐年降低碳排放密集度,協助工業局落實 2025 年製造業



碳排放密集度下降 30%之目標。


2 做法:
A.持續追蹤鋼鐵產業重點廠商碳排放密集度變化情形。
B.輔導碳排放密集度增高的廠商提出並落實年度改善計畫。

84
(2)擴大產業自願性減量協議

1 目標:擴大自願減量協議參與規模,強化產業節能減量宣導與輔導。


2 做法:
A.推動廠商加強推動節約能源,透過鋼鐵公會促使各廠商研擬自發性減量
目標方案及改善標準。
B.規劃獎勵與補助機制,提供適當經濟誘因,以鼓勵廠商投入溫室氣體減
量相關工作。
C.協助廠商取得溫室氣體減量額度,確保廠商先期減量績效。

(3)扶植節能減碳服務產業

1 目標:扶植節能服務產業,協助鋼鐵產業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工作。


2 做法:
A.整合工業局內減碳相關計劃及專業人才,成立製造業節能減碳服務團,
提供鋼鐵產業節能減碳技術諮詢及診斷輔導。
B.訂 定 節 能 服 務 產 業 (ESCO)產 業 管 理 規 範 及 建 立 節 能 績 效 保 證 量 測 與 驗
證機制,提供節能技術服務之循環基金與財務激勵,促進 ESCO 產業系
統整合。
(4)推動綠色供應鍊

1 目標:建立鋼鐵產業綠色生產供應鍊,減少國際環保公約對鋼鐵業衝擊。


2 做法:
A.因應相關國際環保公約,將「綠色設計管制系統」觀念導入產品的開發
設計之中,減少產品於廢棄時對環境的影響與衝擊。
B.協助鋼鐵產業進行綠色設計、綠色採購,並輔導成立綠色設計聯盟,與
綠色產品採購網,建立綠色供應鏈,提昇產業競爭力。
(5)加強產業清潔生產及能源效率

1 目標:節約資源投入與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以減少環境污染。


2 做法:
A.藉 由 各 項 輔 導 機 制 推 動 工 業 減 廢 與 清 潔 生 產 , 以 協 助 廠 商 落 實 污 染 預
防、能資源有效利用及因應國際環保指令,進而提升產業競爭。
B.建置鋼鐵製程最佳可行技術資料庫,規範產業重大投資案應採能源使用
效率最佳之製程。

3. 推動減量

為能符合永續能源政策綱領所訂定之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詳加規劃溫室氣體減量
策略為主要因應項目,該評估報告在假設 2025 年國內粗鋼缺口達 515 萬噸情境下,
以「供需平衡」為主軸,並考量能源政策、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等面向規劃替代方案
選項,包含:

85
 基本方案:以完全進口因應鋼鐵供需缺口。且不考慮鋼廠汰舊換新。
基本方案

 方案一:粗鋼供需缺口完全自產(鋼廠汰舊換新或大型化、引進最佳技術)
方案一
 方案二:粗鋼供需缺口之自產/進口比例為
方案二 70/30(鋼廠汰舊換新或大型化、引進最佳
技術、部分進口補足缺口)。
 方案三:粗鋼供需缺口完全進口
方案三 (鋼廠汰舊換新或大型化、引進最佳技術、進口鋼胚、
鋼材,補足缺口)。

根據評估結果顯示,鋼鐵工業直接與間接之溫室氣體排放量於 2025 年時,方案


一、方案二、方案三之增幅,分別為 36%、33%、27%;若與基本方案相較,方案一
在 2025 年時,在產量增加 24%的情形下,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幅可控制至 1%。,而
方案二更可在產量增加 18%時,削減約 1%的排放量,方案三則在總產量不變的狀況
下,削減 6%之排放。

(三
三)近期重要能環議題探討
近期重要能環議題探討

1. 民生及工業電價合理性分析

工業電價較民生電價為低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為工業用電採高壓輸送,以中鋼
為例,所購入之電力為 161 KV,需投資巨額建造 4~5 道變電站以將電壓降至可使用
之 460V 或 110V,其中電力損耗也由中鋼自行吸收;其二為工業用戶電力購買量大,
可顯著降低台電管理成本。然而,工業電價雖較民生電價為低,但由於工業需額外負
擔變電設備及電力損失支出,等於變相增加電價支出。

此外,比較各國工業電價及民生電價之比值如圖 4-4,我國較其他主要競爭國如
日、韓等相比皆為高,顯示我國工業與民生電價差距較大,換言之,我國工業相對上
支付之電費成本較高。因此,在推動工業電價合理化時,應參考我國產業特性及鄰近
競爭國家現況,否則將不利於我國工業對外競爭。

圖 4-4、各國工業電價/民生電價比值
資 料 來 源 : 整 理 自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www.eia.gov/countries/prices/electricity_households.cfm 及
http://www.eia.gov/countries/prices/electricity_industry.cfm

86
2. 國內電力供應

目前我國有 3 座運轉中的核能電廠,發電占比於 2011 年為 19%,其正常除役時


程介於 2018 至 2025 年間,此外,尚有興建中之核四廠,惟僅能在確認安全無虞條件
下方能運轉;然而,我國 2015 年前將無大型燃煤火力機組完工運轉,且 104 年前大
林及林口電廠兩部發電機組將退休,因此,依據台電公司負載預測資料顯示,我國短
期內備用容量率將有偏低之情形2。在此情形下,我國工業恐將面臨供電短缺、斷電、
電價調升之風險。

以德國為例,核電廠關閉造成電力供給吃緊,並推升電價加速上漲,據當地鋼廠
表示,目前電價已為 2000 年 3 倍3,而德國最大的鋼鐵廠 ThyssenKrupp 則預估由於
高漲的電價導致鋼廠關閉或外移,將導致減少五千個工作機會4;日本暫停核電運轉
後,其國家從 2010 年的 6.6 兆日元的貿易順差於 2011 年首度造成 2.6 兆日元逆差,
並在 2012 年擴大到 6.9 兆日元,2013 年 1 至 2 月更達到 1.2 兆日圓,主要原因即為
大量進口天然氣與石油替代核能發電,且同期電價也上漲 10%-20%5,據另一研究指
出,日本在實施無核電政策之下,其 2030 年 GDP 將可能減少 8~45 兆日圓6。雖目前
日本因安倍首相實行寬鬆貨幣政策,而致使 GDP 向上修正,但其未來長期走向仍有
待觀察。若未來我國電力供給如預測出現不足情形時,將產生電費增加、供電不穩或
斷電等情形,而耗電量較大的產業如鋼鐵業恐將首當其衝,而我國是否能有效運用各
項政策抵銷無核電帶來之負面衝擊,亦仍有相當大的變因。

3. 頁岩氣開發對鋼鐵業影響

由於 OECD 國家之天然氣價格高於煉焦煤,所有 OECD 高爐廠均使用煉焦煤加


工製成之焦炭作為鐵礦石之還原劑。而在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幾乎所有當地鋼廠偏
好採用較便宜的天然氣作為還原劑。近年來在美國和加拿大出現了頁岩氣革命,發展
大規模商業化頁岩氣開採技術,並逐漸地改變了全球鋼鐵業的競賽,促使擁有頁岩氣
的美國,開始調整鋼鐵的生產流程。以目前和可預見的天然氣價格推估,在美國生產
DRI 的成本至少比廢鋼價格便宜 100 美元/噸,甚至比傳統高爐所生產的生鐵價格更
低。知名鋼鐵研究機構 Laplace Conseil 認為,北美洲以頁岩氣為還原劑的 DRI 製程
將是一項成功的技術,它估計在 2020 年之前,北美大約有一半的高爐/轉爐設備鋼廠
將關閉,被頁岩氣 DRI 製程所取代,此外,隨著頁岩氣的經濟開採,美國鋼鐵業將

2
中技社(2013),台灣能源及電力業之挑戰與機會
3
中國日報(2012 年 3 月 6 日),德國廢核的代價:工廠關閉與外移潮
(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int/chinesedaily/20120326/05253261483.html)
4
Forbes (2012), Germany -- Insane Or Just Plain Stupid?
http://www.forbes.com/sites/jamesconca/2012/08/31/germany-insane-or-just-plain-stupid/
5
經濟部核能議題問答集(http://twenergy.org.tw/Faq/faq_more?id=68)
6
The Asahi Shimbun, Phasing out nuclear power could reduce Japan's GDP by 7%, 2012/06/30
http://ajw.asahi.com/article/0311disaster/fukushima/AJ201206300053
87
擁有便宜電力,配合廢鋼大國的優勢,未來 5~10 年內可望成為低生產成本國,可能
扭轉為淨出口國7。

然而,Laplace Conseil 認為,在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地,高爐/轉爐流程仍將是首


選,因為當地許多鋼廠是非常現代化和高效率的,且廢鋼、天然氣的取得較為困難,
電價也高於在其它 OECD 會員國。同時,日本 Kobe Steel 之 Midrex 公司預測,未來
2012~2017 年,全球直接還原鐵(DRI,Direct Reduction Iron)產量,將成長超過 2 倍以
上;而由於全球天然氣產量、碳排放減量壓力持續增加,促使一貫作業鋼鐵廠亦轉向
生產熱壓塊(HBI,Hot Briquetted Iron,為 DRI 的一種形式)。因此,預估至 2025~2030
年間,全球直接還原鐵年產量將超過 2 億公噸,為目前產量(2012 年為 7,402 萬噸)之
近 3 倍。由於 DRI 主要產地為擁有豐富鐵礦或天然氣資源之國家,而近年來,美國
由於頁岩氣產量大幅增加,中國亦有意開採頁岩氣,其對全球直接還原鐵產量之影
響,值得密切注意8。

由此可見,頁岩氣開採技術將對我國鋼鐵業出口競爭產生相當影響,須及早研擬
因應措施,如前往頁岩氣產地設廠,完成直接還原鐵製造後,再運回國內繼續生產、
或持續推動鋼鐵業高值化、分散市場,避免美國鋼材進口減少對我國鋼鐵業的衝擊 5。

4. 以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做為比較基準並不恰當

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均常引用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指標,說明台灣面臨之氣候變
遷壓力,做為政策制定及推動依據,然而,使用人均排放量指標並不恰當,原因如下:

(1)CO2 排放之衝擊影響範圍為全球,而非地區性,換言之,即使台灣停止排放溫室
氣體,人均排放量降為零,若其他地方持續排放,全球暖化對台灣所造成的衝擊
也不會因而減緩。

(2)當一地居住人口較多時,其人均排放量自然較低,但氣候變遷衝擊並不會因而減
輕,一般來說,人口較密集處其氣候變遷衝擊潛勢反而較高。

(3)氣候變遷減緩應兼顧經濟發展,而各國及各城市均會各自發展出其最適合當地的
產業,在國家整體的發展上都占有不同的地位與功能,不宜將人均排放量偏高歸
責於工業,而應考量如何在成本有效及最低成本前提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工業發展雖會造成人均排放量上升,但同時也會促進減碳技術的發展,政府部門
應妥善利用工業發展的優勢,與工業部門合作推動住商、交通、農業、電力等部門與
政府本身實施減碳,才能有效減緩氣候變遷。

四、國內外鋼鐵業碳排放績效比較
鋼鐵業主要分為一貫式煉鋼製程及電弧爐煉鋼製程,由於二者從原物料到製程差
異甚大,以下分別闡述二者於國內外節能減碳績效,做為雙方業者之參酌。

7
陳建任(2013),頁岩氣革命對鋼鐵業的影響,金屬中心
8
摘自 worldsteel Daily News
88
(一
一) 一貫式煉鋼

世界鋼鐵協會(worldsteel)統計鋼廠每噸粗鋼溫室氣體排放量結果如圖 4-5,由於
國際上許多鋼廠製程同時包含轉爐及電爐製程(如 POSCO、新日鐵住金、及我國中龍
等),為方便統計,worldsteel 將外購廢鋼 30%以下者歸入高-轉爐製程。由於使用外
購廢鋼做為原料並不計算溫室氣體排放,故為有效降低 CO2 排放之策略,據估計外
購廢鋼用量增加 1%約可降低 CO2 排放強度 0.9%。然而,中鋼 2010 年外購廢鋼僅
3.2%,遠小於 worldsteel 統計中值 15%,原因在於中鋼產品主要為較高品級的鋼材,
而外購廢鋼品質不一,無法符合高品級鋼材所要求的成分配比,且我國工業化歷時較
短,國內尚未累積足夠廢鋼,廢鋼多從國外進口,成本較高,故廢鋼用量較低。因此,
雖然中鋼 2010 年排放強度實績值為 2.257tCO2/t 粗鋼,但若將廢鋼用量校正為
worldsteel 統計中值 15%,則排放強度排名即可進入國際前 15%之內,顯示其製程效
率已達國際先進水準。而中龍廢鋼用量較高且製程較短,其排放強度可達 1.77 tCO2/t
粗鋼,於國際名列前茅。

此外,worldsteel 自 2007 年起即推動所屬會員廠參與「溫室氣體排放資訊收集計


畫(CO2 Emissions Data Collecting Programme)」,而中鋼公司自 2007 年起連續 5 年主
動提報溫室氣體排放資訊,於 2013.04.09 獲 worldsteel 頒發「氣候行動星級會員認
證」,為我國唯一獲得這項認證的鋼鐵企業。

世界鋼鐵協會亦針對 83 家會員永續報告進行評估,評估項目包含四大類型共 35
項標準,包含報告可信度、溝通有效度及品質、完整度、績效揭露程度等,中鋼公司
之永續報告在評比中脫穎而出,名列 worldsteel 會員第二名,屬領導者(leader)等級,
可見中鋼公司在推動永續發展上,已獲國際肯定。

圖 4-5、國際一貫式鋼廠排放強度
註 : worldsteel 統 計 將 外 購 廢 鋼 占 30% 以 下 者 歸 於「 轉 爐 鋼 製 程 」。 中 鋼 2010 年 外 購 廢 鋼 僅
3.2% , CO 2 排 放 強 度 實 績 為 2.257 tCO 2 /tCS , 經 校 正 外 購 廢 鋼 至 中 值 15% 後 之 CO 2 排 放
強 度 為 1.998 , 屬 Top 15% 之 內 。
資料來源:worldsteel 2011 年 12 月出版之 CO2 Data Collection 2010 Report,依 worldsteel 統計模式之 83
家鋼廠(佔全球轉爐鋼產量 33%,大陸鋼廠未提供資料)實績統計。

89
另一方面,中鋼歷年均填報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問卷,該
計畫主要訴求是希望提高企業在碳管理方面的透明度,包括對於氣候變遷在法規與實
質風險上的鑑別與因應,以降低企業營運風險與成本,並可進一步將各種風險轉為商
機,以提高企業經營之永續性,是企業永續經營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於 CDP 公布
2012 年亞州地區(不含日本)之碳揭露計畫報告中,台灣共有 17 家知名上市公司參加,
並由中鋼取得台灣地區揭露分數最高分,顯示中鋼公司在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因應之
資訊揭露及公開上,受到國際機構高度肯定。

此外,中鋼於 2012 年獲選為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


DJSI)之「道瓊亞太指數(DJSI-Asia Pacific)」之企業,成為全國首家以基礎資源類
(Supersector of Basic Resources)入選之企業,更於 2013 年獲獲選為道瓊永續指數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 DJSI)之「DJSI 世界(DJSI - World)」及「DJSI 新興市場
(DJSI - Emerging Markets)」之企業,並名列 DJSI – World 鋼鐵業的產業領袖(Industry
Leader)。所謂道瓊永續指數成立於 1999 年,係由美國道瓊公司、歐洲 STOXX 公司
與瑞士蘇黎士永續資產管理公司(SAM, Sustainable Asset Management)共同推出,
為全球首家評估標竿企業之社會與環境責任指數,也是現今國際間主要的企業社會責
任評比工具之一。中鋼公司的獲選顯示國際間對中鋼在永續經營面向的績效有著極大
之肯定與讚賞。

中鋼歷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則如圖 4-6,其 2012 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較 2011 年增


加,主要原因乃是 2012 年景氣反轉,導致鋼胚產量降低所致。此外,近年由於下游
軋鋼及鍍面產線用電增加、外售能源逐年上升及環保設施增加,導致外購電逐年上
升,中鋼間接排放量占比也由 2006 年的 4.8%逐年上升至 2012 年的 5.83%。為達成
減量目標,中鋼現已持續推動各項減量計畫,詳述於 5.2 節。

圖 4-6、中鋼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
90
(二
二)電弧爐煉鋼
電弧爐煉鋼

我國電弧爐煉鋼溫室氣體排放相關資料較為欠缺,且其計算邊界與 worldsteel 之
方法學有所不同 ,故此處僅能提供概略比較結果。根據 worldsteel 對其 79 個會員廠
調查結果,2007 年平均加權 CO2 排放強度為 0.8 噸 CO2e/噸粗鋼,2010 年則為 0.65
噸 CO2e/噸粗鋼,且前 15%門檻為 0.35 噸 CO2e/噸粗鋼,而我國電弧爐排放強度僅有
至 2006 年的調查資料,其數值介於 0.342~0.976 噸 CO2e/噸粗鋼 (圖 4-7),顯示我國
電弧爐業者排放強度表現差異甚大,且資料收集與掌握仍極度不足,僅東和鋼鐵於環
評書件中提及其桃園新廠排放強度為 0.499 噸 CO2e/噸粗鋼,排名約位於前 15%。與
worldsteel 資料相比,我國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較低之電弧爐廠已接近世界標竿,但部
分排放強度較高的廠商則仍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

圖 4-7、電弧爐鋼廠排放強度
資料來源: worldsteel (2007)、綠色生產力基金會(2007),鋼鐵冶煉業
溫室氣體排放標竿值計畫、東和鋼鐵(2008),東和鋼鐵公司
辦理桃園廠遷廠及工業區報編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五、台灣鋼鐵業節能減碳策略發展現況
(一
一) 鋼鐵公會策略規劃

台灣鋼鐵公會下設置環安衛委員會,目前由中鋼公司張西龍助理副總擔任主
委,推動台灣鋼鐵業環保、衛生等相關工作。該會下設置三個工作小組,分別為:

 法規小組:負責工安、能源與環保相關法規之增修訂對鋼鐵業之影響分析,因應策略
法規小組
與爭取合理待遇。
 技術小組:負責工安、能源與環保最佳可行技術之蒐集、分析、整理與應用評估建議。
技術小組
 實務推動小組:負責專案計畫規劃與推動。
實務推動小組
91
台灣鋼鐵公會 2013 年度工作計畫方案涵蓋能源稅、溫減法、最佳可行技術、爐
渣資源化利用等(表 4-6),可見國內鋼鐵業在節能減碳相關議題之重視。

表 4-6、鋼鐵公會環安衛委員會 102 年度工作計畫方案


計畫方案 辦理單位 說 明
1.爭取冶金煤、PCI 煤、燒結用無煙煤及焦炭免稅。2.稅率不高於競
能源稅議題 法規小組 爭對手國。3.整合現有稅制,並規劃適當配套。
溫減法議題 法規小組 1.爭取與國際接軌。2.兼顧減碳及產業競爭力。
1.總量管制—爭取不要實施。2.溫室氣體管理—密切注意最新發展
空污法議題 法規小組 動態。3.反對以空污法對溫室氣體進行任何實質管制。4.PM2.5 管
制—密切注意最新發展動態。
1.逕流廢水排放標準(草案)合理化。2.鋼鐵業放流水標準—密切注意
水污法議題 法規小組 最新發展動態。
廢清法與資再法 法規小組 1.資源循環利用法(草案)合理化。2.電弧爐碴公告再利用管理方式修
兩法合一議題 正(爭取刪除不得與土壤直接接觸等不利爐碴再利用字句)。
1.土壤污染管制標準鉻管制方式修正(爭取三價鉻/六價鉻分別管制
土水法議題 法規小組 或僅管制六價鉻)。2.土污費徵收合理化(爭取不得高於 6 元/噸鋼
胚)。
節能減排最佳可行技 技術小組 分單軋、電爐、高爐製程。(包括戴奧辛、氮氧化物、廢水處理等)。
術(BAT)
汞排放控制技術 技術小組 分電爐、高爐製程。
戴奧辛排放控制技術 技術小組 分電爐、高爐製程。
臭味排放監控技術 技術小組 分單軋、電爐、高爐製程。
PM2.5 排放監控技術 技術小組 分單軋、電爐、高爐製程。
爐渣資源化利用技術 技術小組 分電爐、高爐製程。
生命週期評估 技術小組 分單軋、電爐、高爐製程。
碳足跡分析 技術小組 分單軋、電爐、高爐製程。
與中技社合辦 6 場次鋼 實務推動 1.主題:社會與生活。2.主題:經濟與就業。3.主題:環保與資源
鐵業挑戰與未來發展 小組 循環。4.主題: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5.主題:技術創新與綠色鋼
座談會 材。6.主題:挑戰與未來發展。
1.執行「煉鋼爐石資源化技術平台之規劃與建構計畫」 。2.參與環保
煉鋼爐碴資源利用 實務推動 署資源物填海造島(陸)之座談會、公聽會、論壇與政策環評,將煉
小組 鋼爐渣納入可用資源物範圍,以行成政策及早執行。3.爐碴利用納
入公共工程施工綱要規範之規劃,促使公共工程大量使用。
電爐集塵灰妥善 實務推動 1.每季調查電爐集塵灰處理量與累積堆存量。2.追蹤評估 105 年底
資源化處理 小組 完成暫存之電爐集塵灰處理之可行性。
資料來源:台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第 19 屆工業安全衛生暨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資料

二) 一貫式煉鋼
(二

國內一貫式煉鋼廠以中鋼為代表,中鋼在能源環境領域之願景為「持續節能環
保及價值創新,成為值得信賴的綠色鋼鐵企業」 ,其理念包含績效指標提升至國際頂
級水準、善用內外部能資源、加速推展最佳可行技術與再生能源應用、研發綠色產品
及投入綠色事業等四大面向,並以「兩低(低碳、低污染)一高(高價值)」為目標(表 4-7)。

92
中鋼節能減碳略包含內部減量、外部減量及生活方式改變等多元面向,分別表現
於綠色製程、綠色產品、綠色夥伴、綠色事業與成長、及綠色生活等五大自我要求面
向,並積極進行碳權經營以因應減碳法規需求。彙整其節能減碳管理成效與未來方向
如表 4-8,各項節能減碳策略則詳述如後。

表 4-7、中鋼「兩低一高」目標內容
低碳  <1.97 噸 CO e/噸粗鋼
製程副產物維持零廢棄
2

2020 低污染  廢水排放極小化
目標  空污達到國際頂級水準
高價值  提升製程副產物資源化產值
 能源整合產值>50 億元/年
資料來源:中鋼

表 4-8、中鋼節能減碳管理成效與未來方向

發展方向與目標 現階段執行成果 未來努力作為


持續開發高品級、高強度鋼材,以 201 2 年中鋼高品級及新產品的訂單 持續開發高品級、高強度鋼
協助降低下游用鋼產業及鋼鐵製品 為 44.30%;電磁鋼片及熱軋捲已通 材。
的碳足跡。 過碳足跡認證。
持續引進先進的污染防制及節能設 因 2012 年經濟不景氣,鋼鐵產量減
施,降低生產每噸鋼品所排放的空 少,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較 2011 年稍 持續引進先進的污染防制及
氣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以 增,為 2.331 公噸/噸鋼胚。 節能設施。
達到國際頂級水準為目標。
2012 年單位鋼胚能耗為 5,719 百萬
2013 年為單位鋼胚能源耗用≦
5,920 佰萬卡/公噸鋼胚,硫氧化物
卡,較 2011 年增加 182 百萬卡。硫
持續推動節能減碳。
氧化物排放強度
排放強度減量 10%以上的目標。 較 2011 年減量 11%。 1.086 公斤/噸鋼胚,

中鋼共設置太陽光電系統 517.24
kWp,2011~2012 年累計發電 557,882
發展及應用低碳及無碳能源技術, 度電,共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
包括生質能、太陽能、燃料電池等,公斤;建立一套藻水之立體養殖微藻 341,424
持續發展 生質能、太陽能、
並配合政府政策研發碳捕捉及封存 煙氣固碳示範系統,及開發螺旋藻養 燃料電池等低碳(無碳)能源。
技術。 殖操作技術,目前的固碳能力可達到
每年每公頃 170 公噸。發展離岸風電。
協助臨海工業區內工廠及集團公司 企以中鋼為核心的產業生態網共 19 家
業,建立資源化鏈結,並利用「區 持續提升臨海工業區內工廠
提升環保節能績效,以降低整個供 域能整合」互通能源使用,以提高整 及集團公司環保節能績效。
應鏈的環境負荷。 體能源效率。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2012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13

93
1. 綠色製程

(1)長期減碳規劃

中鋼除每年持續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以了解自身排放狀況外,已訂定內部減碳
目標為 2020 年每噸粗鋼排放量低於 1.97 噸 CO2e 及對應減碳路線(圖 4-8),做為企業
長期綠色規劃之依據。中鋼公司主要藉由製程改善(包含採用 BAT 及研發突破性技術)
達成內部減量目標,並以綠色產品開發、區域能資源整合等方式達成外部減碳,並以
碳權經營彌補不足之缺口。

圖 4-8、中鋼公司減碳路徑圖

(2)節能對策

中鋼雖然土地面積狹小,自開工以來即積極引進最佳可行的節能減碳技術。2012
年生產每噸鋼胚的能耗為 5,719 百萬卡,雖較 2011 年增加 182 百萬卡,但仍小於設
定目標之 5,920 百萬卡。單位鋼胚能耗略為升高主要原因為景氣不佳,產量下修調整,
及廢熱回收設備停機改造等因素,致單位粗鋼耗能增加。為進一步降低能耗,中鋼積
極推動各項節能專案,並於 2012 年共完成 147 項節能專案,節能 383,754 百萬千卡,
並減少 11.7 萬噸 CO2e 排放。此外,也極力推動間接能源節約措施,包含改善照明、
推動綠色運輸、建置智慧電網等,彙整如表 4-9。

94
表 4-9、中鋼 2012 年推動之間接能源節約措施
項目 說明
持續改善並更換高功率燈具等,將 167 盞路燈由 400W 鈉燈更換為 150W 陶瓷複金
改善照明 屬燈具,每年可節省 15.2 萬度電,溫室氣體減量約 81.7 公噸 CO e。2

為改善中鋼運通石料船靠泊卸載石料時,以柴油引擎發電供給船舶用電所產生之空
污問題。中鋼成立岸電推動小組評估「以岸電供應泊船用電」,供電給石料船。每年
可減量 4,008 公噸 CO e,約減用 1,535.63 公秉柴油/年,SOx 減量 12.4 公噸/年,NOx
減量 12.1 公噸/年。
2

執行花蓮石料場以鐵路運輸取代公路運輸之溫室氣體抵換專案,並委託 DNV 公司執


綠色運輸 行確證作業,預計每年取得 CO 減量額度 4,615 噸。
2

大型化裝車計畫:提高派載大型車裝車計劃量比例,以滿足大型車輛運作為優先,
估計 2012 年實施車輛大型化裝載約可減少 CO 排放 45,440 公噸/年。
2

回頭車作業:藉由中鋼與中龍公司的派車統一作業,有效整合自中鋼運至中北部交
貨車源,回頭順道將中龍鋼品運交南部客戶,降低車行空車回程頻率,統計 2012 年
約為 5,503 車次,約可減少 CO 排放 22,287 公噸/年。
2

建置智慧電網 於中鋼熱軋工場建置智慧電表,配合離峰及半尖峰時段調整生產作業,可降低外購
電費 0.5%,可節省 2,500 萬元/年。
鋼品 RFID 檢放 開發鋼品 RFID 檢放合一系統,並完成公司五大出貨站 RFID 系統的建置,成為全球
第一家成功建置 RFID 出貨系統之鋼鐵廠,所累積創造效益達新台幣 4.2 億元;每年
合一系統 節省 24,000 公升的油耗,以及每年減少 1,800 噸的 CO 排放量。
2

中鋼自行研發動態爐壓控制與爐氛含氧控制技術,成功應用於熱軋線加熱爐,自動
加熱爐節能 調控各爐區空燃比,有效降低加熱爐能耗、鋼胚銹損與 NOx 排放,每年可產生 3,265
萬元之效益。
提升加熱爐效率 重新設計鋼胚加熱曲線、設備改造及降低輻射熱損失,以降低小鋼胚加熱成本,年
效益達 894 萬元。
中鋼自行研發加熱爐鋼胚溫度歷程量測實驗與數值熱傳分析,建立 Off-line 胚溫模
建立高品級電磁鋼胚 擬程式,並針對鋼胚加熱歷史數據進行分析,成功確認高品級電磁鋼胚不熱裂之允
最適加熱曲線 許溫差,進而建立高品級電磁鋼種升溫模式,較原模式減少 20 分鐘的在爐時間,年
效益約為 105 萬元。

(3)採用節能減碳最佳可行技術(BAT)

藉由引進製程最佳可行技術,可協助鋼鐵業有效降低製程能耗及溫室氣體排放
量。目前鋼鐵業採用之最佳可行技術包含能源效率提升、燃料替代等。中鋼公司參考
2007 年 APPCDC 之 BAT 報告、2012 年歐盟 IPPC 指令 BAT 準則、及 2010 年美國環
保署報告,已針對原物料處理、煉鐵、煉鋼、軋鋼、公用等一貫作業鋼鐵製程完成編
撰 BAT 技術手冊(表 4-10),並將之列入設計標準,且與 ISO14000 能源使用管理規定
連結列入公司管理系統。另 BAT 有其時間性,須適時更新。中鋼公司除定期追蹤檢
討各製程落實應用 BAT 情形外,更透過專案小組更新 BAT 資料庫,檢視及修正各單
位 BAT 應用狀況與時程,積極推動落實應用 BAT。
95
表 4-10、一貫煉鋼節能減碳最佳可行技術
實施製程 最佳可行技術
 焦炭乾式淬火(CDQ – Coke Dry Quenching)
煉焦  煤炭濕度控制(CMC – Coal Moisture Control)
 燒結廢熱回收(Sinter Cooler Waste Heat Recovery)
燒結  燒結工場以生質煤取代細焦炭與無煙煤
 高爐氣頂壓回收發電(TRT)
 熱風爐廢熱回收
高爐  高爐噴煤(PCI)
 高爐爐頂高爐氣回收系統
 以生質煤替代 PCI 煤(評估中)
 連續鑄造(Continuous Casting)
煉鋼  轉爐氣顯熱回收
蓄熱式預熱裝置
 薄鋼胚連鑄連軋製程
 熱進爐( Hot Charging )
 直接軋延( Direct Rolling )
軋鋼  加熱爐汽化冷卻
加熱爐採用蓄熱式燃燒器
 富氧燃燒
 馬達採用 VVVF(可變風量、可變頻率)控制
 低熱值燃氣複循環發電(BFG C/C)
公用設施  動力工場改用生質煤
 區域能源整合
其他  利用都市生質廢棄物等以厭氧消化設備生產 bio-gas 並取代焦爐氣,以降低 NG 需求量
以木質廢棄物高溫氣化或液化產生之 syngas 及生質油取代汽柴油(研發中)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2011),一貫作業鋼鐵廠節能減排最佳可行技術手冊

(4)突破性技術研發

由於鋼鐵製程技術已臻成熟,即使採用最佳可行技術,多數已開發國家減量潛
力仍有限,若要大幅降低製程溫室氣體排放,則必須透過突破性技術的研發及實行。
目前突破性鋼鐵製程技術研發方向主要包含 1.煤炭減量、2.氫氣還原技術、3.電漿與
電解等技術、4.生質、及 5.碳捕捉與封存。為提升新技術應用與推廣效益,worldsteel
成立突破性煉鋼技術交流論壇,提供分享突破性煉鋼技術研發專案相關資訊的平台,
如歐盟和歐洲鋼鐵行業的超低碳鋼鐵技術 ULCOS、日本的 COURSE50、美國鋼鐵行
業和美國能源部合作研發資訊、韓國 POSCO 煉鐵技術等(表 4-11)。

96
表 4-11、Worldsteel 主要 CO2 突破計畫
計畫 參與者 目的 目前最佳產出
1. 增進能源效率 1.以氫還原懸浮濃縮氧化鐵
美國能源部、工業科
美國鋼鐵機構 技辦公室與 AISI 形 2. 提升北美鋼鐵工業的競爭力 (Suspension hydrogen
(AISI)-技術路線
成的公家與私人機 3. 改善環境。但鋼鐵業必須償還 concentrate)
reduction of iron oxide
圖計畫 構夥伴關係 聯邦分攤的費用。 2.熔態氧化物電解法(Molten
oxide electrolysis)
本架構包含六個計畫:1. 熱燒結
預先還原與熱回收(Pre-reduction
以阿摩尼亞溶液吸收 CO (CO
and heat recovery of hot sinter) 2.
2 2

solution) 3. 利用生質礦渣復育
absorption using ammonia
POSCO, RIST,
海洋環境(Bio-slag utilization for 1.(CO以阿摩尼亞溶液吸收 CO 2

POSCO CO 突破 POSTECH (皆為


POSLAB, absorption2 using
架構 environments) 4. 以焦爐氣及廢
2 the restoration of marine
POSCO 擁有或資助 2. 貧碳製程(Carbon-lean
ammonia solution)

的研究機構) 棄物製造氫氣(Hydrogen FINEX process)


wastes) 5. 以富含氫氣的合成氣
production using COG and

體還原鐵礦(Iron ore reduction


6. 貧碳製程(Carbon-lean FINEX
using hydrogen-enriched syngas)

process)
1.全球暖化漸緩的情境模擬
(Scenario-making for global

發展創新科技以解決地球環境 分離、捕捉及封存
warming mitigation)

日本 COURSE50 鐵鋼連盟及日本經
濟、貿易與工業部 問題,包含研發計畫、公共關係
2. CO2

活動並提倡工業/機構合作
(CO2 separation, capture and

以植物固碳及有效利用
storage)
3.
(CO2 fixation by plants and
its effective use)
高爐頂氣回收伴隨
1. CCS

歐盟超低二氧化 歐盟所有主要鋼鐵 合作研發倡議以研究大幅降低


(Top Gas Recycling Blast

碳煉鋼(Ultra-Low 公司、能源及工程合 鋼鐵製程 CO 排放。包含氣候變 進階熔融製程伴隨


Furnace with CCS)
2. CCS
作夥伴、研究機構及 遷下過程科學、工程、經濟及預 2

進階直接氧化伴隨
(HISARNA with CCS)
大學。同時受歐洲議 測相關研究。
Carbon dioxide
Steelmaking, 3. CCS
ULCOS) 會支持。 (Advanced Direct Reduction

電解
with CCS)
4. (Electrolysis)
資料來源:worldsteel, Breaking through the technology barriers, 2009

97
中鋼公司現亦參與 CO2 突破性技術研究(表 4-12),未來除持續改善現有研發結果外,
亦將視國際最新技術研發成果考量技術交流、合作及實際應用之可能性,以進一步降低溫
室氣體排放量。

表 4-12、中鋼公司突破性技術研發現況
種類 內容
工業爐低二氧已完成重油富氧燃燒結合廢氣再循環(FGR)之實驗,在設備未更改且燃燒器可承受
化碳排放之燃下,實際燃燒器出口之氧氣濃度約達 34%,CO 出口濃度則由 14.7% 提高至 61.1%,
提高氧氣濃度會增加燃燒強度,但入 FGR 後會降低燃燒溫度,因此將在未來實際應用
2

燒技術建立 上,針對 FGR 和富氧比例進行最佳配比調整。


中鋼已在三號高爐建立一套能力 100 kg/天的二氧化碳捕獲先導工場,捕捉效率可達
CCS 95%以上,能耗為 5.6GJ/噸 CO ,後續將探討降低捕碳能耗。未來計畫於 2014 年建
立 30 噸/年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示範場。
2

生物固碳與循環利用不僅是人類封存化石燃料所釋放之二氧化碳的一種方式,也是減
生物固碳 輕對化石燃料依賴的長久之計。中鋼已建立一套處理量達 9 噸藻水之立體養殖微煙氣
固碳示範系統,及開發螺旋藻養殖操作技術。目前的能力可達到每年公頃 170 公噸的
量,後續將持續改善養藻技術,並探討自動化養殖與收藻的最適操作方式。
投資成立新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轉爐氣、高爐氣等經生物反應轉換為乙醇,
自產燃氣 以製造生質汽油。預計於 2015 年完成自產燃氣優質化利用技術規劃與合作,建置年產
轉換為乙醇 30 噸乙醇示範廠,並評估轉爐氣產製乙醇之投資可行性。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2012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13

2. 綠色產品

鋼鐵材料廣泛應用於人類生活之中,由於其使用量大、使用期限長,若能發展具
高附加價值及環保特性的綠色鋼品,從生命週期角度來看,將可產生可觀的溫室氣體
減量效益。以中鋼公司為例,其近年已在汽車、機電、建築橋梁和造船用鋼上,開發
出許多綠色鋼品(表 4-13),除可協助客戶進行產品輕量化及提高能源效率外,也可延
長產品使用年限並降低環境負荷。以高品級電磁鋼(50CS290)為例,其可使馬達效率
提升 2.89%,而一般馬達使用壽命長達 20 年至 50 年,以 20 年生命週期每天操作 8
小時評估,可減少 CO2 排放達 8,617 公斤。一台 3 馬力泛用型馬達約需使用 20 公斤
電磁鋼,以 10 萬噸高品級電磁鋼產量及 70%沖壓使用率計算,可生產 350 萬台 3 馬
力高效率馬達,其生命週期共計能減少 3,016 萬噸 CO2 排放,平均每年減碳 151 萬
噸。整理中鋼主要綠色鋼品之外部減碳潛力如表 4-14。

98
表 4-13、中鋼綠色鋼品
種類 說明
無鍛免調質鋼 省略熱處理製程,降低成本 10%~15%,可使用於汽車零組件並達節能減碳目標
車用高強度熱浸 可強化汽車車身結構安全,減輕車體重量
鍍鋅雙向鋼片
耐火鋼材 可提升建築結構抗高溫能力,促進建築物安全,並減少防火被覆,使鋼構建物更
美觀,並減少裝潢材料使用
高強度建築用鋼 應用於高樓層鋼結構建築時,可降低能耗 25%以上,減少 GHG 排放 40%以上,
且可提高建築物的安全性
高強度船用鋼板 使船艦符合減重、安全及省能源的規格
可減少馬達升溫,降低馬達重量,節省材料,並提高馬達效率,因此廣泛被應用
高磁通低鐵損 於電動車、壓縮機等之製造。研究顯示台灣地區所有馬達能校若能提升 1%,每
高規電磁鋼片 年約可節省 10 億度用電,減碳效益達 63 萬公噸。中鋼現已可供應鐵損值僅
2.1W/kg 之高品級電磁鋼片,對電機用品節能有極大助益。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2012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13

表 4-14、綠色鋼品節能減碳效力9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2012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13

3. 綠色夥伴

除藉由製程改善、再生能源及新能源運用等方式,降低鋼鐵業溫室氣體排放外,
亦可透過區域能源整合、節能鋼材及節能服務等方式,將鋼鐵業節能減碳績效擴散至
鄰近及中下游產業,並對台灣溫室氣體減量產生顯著貢獻。

區域能源整合為性質相異的產業在能源使用上互通有無、以提高整體能源效率的
一種模式。由於一貫式作業煉鋼製程產生可燃性氣體(焦爐氣、高爐氣、轉爐氣)及
高溫廢熱,此外,由於鋼鐵產業特性為熱能需求低,電能需求高,若裝設汽電共生設

9
中鋼綠色鋼品外部減碳效益以生命週期評估方法進行嚴謹計算,除協同研究機構(如工研院、大同
及金屬中心等)進行評估外,也已取得 20 類產品碳足跡外部查證聲明書。
99
備,並將多餘蒸汽售給鄰近熱能需求較高的工廠,如石化、造紙、紡織及染整、製糖
等產業,可有效解決單一工廠難以將熱電做最有效率之整合與利用的缺點,且由於能
源用戶可關閉效率較低而排碳較高的既有設施或免除新增投資,使得區域能源整合不
僅能節能減排,也能顯著降低成本並達到互蒙其利之效。以中鋼公司為例,其於 1993
年即開始在高雄臨海工業區設計能資源整合網絡,將中鋼廢熱及多餘產能的蒸汽、氧
氣、氮氣…等供應給鄰近石化學業及下游鋼鐵使用(圖 4-9),經過 20 年的發展,目前
區域能源整合產值已達每年 34 億元,外售蒸汽產生之外部 CO2 減量效益達 57.4 萬公
噸(圖 4-10)。另一方面,中龍公司亦積極規劃與台肥、中石化、國光與味丹公司於台
中港南填方區進行小規模能源鏈結投資計畫,預期 2016 年可達成初步能源整合鏈結
目標。

圖 4-9、中鋼公司區域能源鏈結現況(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圖 4-10、中鋼公司蒸汽鏈結 CO2 外部減量效益(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100
此外,近年企業日益重視社會責任,藉由提供節能相關服務予其他產業或社會大
眾,除可提升企業形象,亦可協助其達成節能減碳目標,而中鋼集團亦於 2007 年響
應能源局號召,成立「中鋼集團企業節能服務團」 ,透過垂直整合、橫向聯繫的方式,
提升集團節能成效並對客戶提供服務。2012 年中鋼節能服務團配合工研院至中龍、
東和、唐榮、正新、裕隆、海光小港廠、大林發電廠等,進行能源查核與服務,同時
配合中運節能,完成原料碼頭船舶接岸電設置。另外,廠外節能服務於 2012 年共完
成金酒公司及官田鋼廠二家,共提出 45 項建言,預估節能潛力換算每年可減少 1,398
噸 CO2e(表 4-15)。

表 4-15、中鋼公司近三年節能減碳服務團成效

年度 合作廠家 提出建言數 節能換算減碳潛力


99 7 家中、下游鋼鐵客戶 93 8,799 噸/年

 能源查核與服務:海光嘉興廠
100  節能服務:鴻立鋼鐵、志聯工業 39 5,448 噸/年
 其他:配合中運節能,參加碼頭船舶接岸電可行性探討

 能源查核與服務:中龍、東和、唐榮、正新、裕隆、海
光小港廠、大林發電廠等 噸/年
 節能服務:金酒公司、官田鋼廠
101 45 1,398
 其他:配合中運節能,完成原料碼頭船舶接岸電設置

資料來源:彙整自中鋼公司 2010-2012 年度 CSR

4. 綠色事業

低碳經濟為全球大勢所趨,其所帶動的綠色產業與綠色成長,也將成為未來國際
競爭的焦點。中鋼除了持續對政府提供相關資料與建議,也將以其過去累積的經驗與
基礎,積極投入前瞻而具發展潛力的低碳事業,以具體降低中鋼之排碳實績並建立新
能源及再生能源相關技術(表 4-9)。另一方面,為提高成本有效性並提升競爭力,中
鋼在互蒙其利的原則下與國內外企業進行綠色產業的策略合作並擇優投入,逐步擴大
在綠色成長上的根基,目前接洽對象包括國內電機電子業、國際鋼鐵同業、新能源產
業及地方政府等。

中鋼公司現階段已鑑別出數項具發展潛力之綠色事業,包含:

(1)中低溫熱回收系統

由於中鋼公司在高溫廢熱回收上已頗有成效,現階段則更進一步發展中低溫熱
回收系統,包含熱電發電(Thermoelectric power module)及有機朗肯循環(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二種(表 4-16)。目前此二種技術尚處研發試驗階段,未來若能成
功擴展至商業尺度應用,除可降低中鋼能源使用成本外,亦可擴大應用至其他相關領
域,對我國綠色產業發展提供顯著貢獻。

101
表 4-16、中鋼中低溫熱回收技術發展現況
技術說明 技術示意圖 發展情形

熱電發電:以熱電材
料(二極體)將熱能直 已完成 200W 示範
接轉變換為電能,取 模組安裝於熱軋工
代傳統熱能→動能→ 場加熱爐
電能轉換方式,降低
轉換過程中能量損失

有機朗肯循環:以有 已完成 10 KW ORC


機低汽化熱液體取代 Pilot Demo Unit 安
水,降低汽化熱需求 裝於動力一場#4 鍋
及能量損失 爐

(2)生質能開發

中鋼生質能開發整體規劃如圖 4-11 所示,未來若能全數完成開發及應用,將可


大幅降低製程溫室氣體排放。目前利用油棕果短纖產製生質煤工程案已進入 Pilot 廠
製造階段,其發展之生質物快速裂解產油技術已建置完成 30kg/h 級裂解產油示範系
統。此外,中鋼亦發展利用廢木材產油,作為試燒之生質乳化油製備原料相關技術。

102
圖 4-11、中鋼生質能開發整體規劃

(3)建置太陽光電系統
中鋼已完成設置 517.24 kWp 太陽能光電設備,2011~2012 年累計發電 557,882 度
電,共可減少排放 341 公噸 CO2e。
(4)自產燃氣高值化利用
中鋼自產燃氣高值化利用整體規劃如圖 4-12。目前中鋼已與國內相關廠家及外商
合作設置商談利用中鋼轉爐氣中的一氧化碳產製乙醇及其他高價值學品合作案,及以
生質物纖維素酒精的合作案,預計於 2013 年底完成示範工廠安裝。

圖 4-12、中鋼自產燃氣高值化利用整體規劃
103
(5)發展離岸風電

中鋼積極開拓離岸風電事業,初期規劃與目標如圖 4-13。目前中鋼已與相關產業
成立台灣風力發展協會計畫爭取全球知名風電業者的技術移轉,落實海上風電國產化
願景。

圖 4-13、中鋼離岸風電規劃與目標

(6)氫能應用技術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是一種利用固態陶瓷材料做


為電解質的燃料電池技術。中鋼規劃於 2013 年底建置 1kW 級 SOFC 發電系統,並預
計於 2015 年底完成 150MW SOFC 發電之可行性評估。由於 SOFC 具有高效率、適
用燃料多樣化與不需使用貴金屬做催化劑等優點,且運轉時的高溫也可應用於增加發
電效率或熱源供應。小型裝置可用於家用熱電系統,中型裝置可做為醫院、旅館的分
散式電源,大型裝置則可做為發電廠等,應用範圍及市場極廣10,未來中鋼若能完成
商業尺度研發,將可為我國新能源市場帶來極大的發展空間。

(7)厭氧消化

中鋼規劃發展廚餘厭氧消化設備處理廚餘、有機廢棄物等,其氣體副產物可導入
中鋼 COG 燃氣系統;固體廢棄物可做為土壤改良劑(生質土)使用,而液體副產物(液
肥)則可提供鄰近之農民或高雄市工務局做為公園及綠地之施肥來源(圖 4-14)。預估每
日生質廢棄物處理量為 150 噸,可達最佳沼氣生產量約為 18,000m3/日,節能減碳效
益則為 0.8 萬噸/年。

10
經濟部能源局(2011),能源報導-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國際現況分析。
104
圖 4-14、中鋼厭氧消化計畫

5. 綠色生活

因應政府推動「黃金十年 國家願景」中「願景五:永續環境-推動低碳樂活家園,
提倡節能省水綠生活」,中鋼自主推動國內首家企業員工綠色生活計畫,期藉由推動
中鋼員工力行綠色生活,落實企業節能減碳行動,以達成「低碳綠色企業」之目標。
中鋼綠色生活推動內容共分五大項(圖 4-15)。由於項目眾多,僅針對較具代表性者進
行說明。

圖 4-15、中鋼綠色生活推動項目

105
(1)樂活生活-低碳生活紀錄器
中鋼雖持續推動企業溫室氣體盤查及減量,但對於企業員工而言,雖然認同公
司推行節能減碳的必要性,然而對於生活中的排碳量從何而來,以及如何達到最大的
減碳成效,普遍缺乏系統化的認知。援此,中鋼發展「低碳生活紀錄器」(圖 4-16)做
為幫助員工養成低碳生活習慣的網路平台,使用雲端資料處理方式儲存每個人的低碳
日記,涵蓋一天之中在通勤、飲食及出差等上班過程的碳排放量,並提供居家低碳生
活管理計算服務,未來也希望能由"中鋼"發光,向高雄市與全臺灣推廣「聰明減碳、
自我管理」的低碳生活。

圖 4-16、中鋼低碳生活紀錄器

(2)鋼鐵森林-綠美化與生態保育
中鋼推動鋼鐵森林成效如圖 4-17。以廠區綠美化為例,中鋼引進專業技術,以
喬木、灌木及草皮質被方式進行搭配,豐富生態及林相。目前中鋼廠內總綠化面積達
48 公頃,相當於二座大安森林公園面積,每年約可吸收 3,314 噸二氧化碳11,同時也
於廠內營造了生物多樣化的環境,經中鋼賞鳥社調查結果,既有哺乳動物 2 種、兩棲
爬蟲動物 5 種、昆蟲類 32 種及鳥類 78 種,對於改善小港地區生態相當有幫助。此外,
也積極與地方進行綠美化合作,如於高雄都會公園舉辦「植樹減碳愛地球」活動;協
助明義國小、鳳林國中、小港國小及小港國中進行校園綠美化,並認養高雄市中山四
路綠帶植栽及美化等。

圖 4-17、中鋼鋼鐵森林推動成效

11
中鋼委 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對綠化減碳效益之評估報告
106
(3)綠色企業-補助大眾捷運系統

中鋼公司配合高雄市政府企業認養方案,認養紅 2 線接駁公車及小港捷運站到
臨海和林園工業區的接駁公車,增加大眾運輸的便捷性,並鼓勵工業區的上班族和附
近居民搭乘捷運,落實低碳城市的節能減碳績效。中鋼並捐建 R3 小港轉運站,希望
提供高雄市民更便利的候車服務。

此外,為鼓勵員工搭乘高雄捷運通勤,中鋼配合高捷推出企業幸福卡,並補助
員工部分費用,2012 年共辦理 9,333 張,提小港供捷運站至公司免費接駁共 77,748
人次,對節能減碳也有實質效益。

(4)產業加值-建立產品碳足跡認證

近年來,消費品的碳足跡漸受關注,低碳消費的風潮將帶動上游供應端的低碳
生產。中鋼除了積極建立鋼鐵產品的碳足跡資訊之外,也運用生命週期的理念評估鋼
鐵製品在消費者使用及下游加工階段的外部減碳效益,包括馬達用的電磁片,汽車用
的高強度鋼片,建築用的耐岡及節省下游製成的鋼品等。中鋼 20 類鋼鐵產品碳足跡
已通過立恩威國際驗證公司(DNV)外部查證(圖 4-18),使碳足跡資訊更具公信力,滿
足下游客戶對中鋼碳足跡資訊之需求。

圖 4-18、中鋼產品碳足跡

(5)分享及推廣行動計畫-低碳教育推動及生態城市

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推動環境教育與服務偏鄉弱勢學童,中鋼集團教育基金
會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攜手打造「環境教育巡迴車」(圖 4-19),其中由中鋼提供車
輛與營運經費,而針對巡迴需求之可攜式教具,則由科工館進行設計與製作。環境教
育迴車 2011 年 3 月開始規劃,初期將以偏鄉學校為優先巡迴對象;於 2012 年 3 月首
航高雄市六龜區六龜國小。

107
圖 4-19、中鋼低碳教育巡迴車及教具製作

另一方面,「生態城市」的發展是國際潮流,也是我國中央及地方政府近年來的
一項施政重點。為協助推展生態城市的相關工作,如捐贈 8,500 輛接駁自行車,方便
高雄市民搭乘捷運,提高捷運載運量、推廣智慧電網在工業區應用等。

6. 碳權管理

中鋼集團全力發展各項節能減碳措施,希冀能降低其排放量並達到減碳目標,僅
在法規減碳需求超出中鋼減碳最佳可達範圍時,才會將碳權經營納為選項。因應中鋼
新增產線,溫室氣體排放增量之抵減需求,及中龍公司所面臨之龐大環評減量要求,
自 2014 及 2020 年起每年減量額度需求分別達 137 萬噸及 153 萬噸以上,目前中鋼公
司已提出約 900 萬公噸的先期專案碳權申請,及預計將提出約 70 萬公噸/年的抵換專
案碳權申請,以符合中鋼及中龍公司之碳權需求。為了解碳權供需情形以利妥善管
理,中鋼根據初步資訊繪製中鋼-中龍碳權供需平衡圖如圖 4-20 所示,為因應 2024
年後碳權不足之情形,中鋼目前正考量規劃廠內溫室氣體減量誘因機制,以盡力延緩
碳權缺口出現時間,其可能選項包含:

 廠內碳交易機制:參考韓國浦項鋼鐵(POSCO)規劃,設定廠內各部門減量目標,並以
廠內碳交易機制
部門間碳交易作為達成目標的彈性機制。

 廠內碳補助機制:對提出減量計畫之部門,以一定價格計算其減量所能夠產生之效
廠內碳補助機制
益,作為提供予該部門之碳補助,以提升其減量計畫之經濟誘因。

此外,中鋼除將持續以各項機制推動廠內減碳以降低需求、並尋求國內碳權做為
供給外,也將視環保署規劃引進國際 CDM 減量額度 CERs,做為中鋼集團碳權經營
之選項。

108
圖 4-20、中鋼-中龍碳權供需平衡圖
(三
三) 電弧爐

我國電弧爐業者由於規模相對較小,其節能減碳作法以參與工業局「產業公會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推動輔導計畫」為主,包含溫室氣體盤查及自願減量績效提報等兩
大項目。整理其 93-100 年度自願減量績效如圖 4-21,鋼鐵業整體減量成效達到約 110
萬噸/年,而電爐業之減量績效亦達到約 49 萬噸/年,與國內電爐廠每年總溫室氣體排
放量約 500 萬噸上下相比,減量約達 10%,相當優異。
此外,國內電弧爐業者常用減量措施則整理如表 4-17,可看出業者選擇之減碳措
施歸類上具有三種特性:(1)投資金額低,(2)節能經濟效益高,及(3)減碳額度高三大
類,回收年限則多數為 3 年以下,可作為電弧爐業節能減碳策略規劃之重要參考資訊。

圖 4-21、我國鋼鐵業 93-100 年度自願減量績效

109
表 4-17、我國電弧爐業者常用減量措施
節能項目&減量措施 投資金額 節能效益(千元) 回收 CO 減量
(千元) 年數 (公噸)
2

投資金額低:
投資金額低:投資金額達 500 千元以下,
千元以下,且至少三家業者採用此類方法進行減量
且至少三家業者採用此類方法進行減量
馬達 1.更換高效率馬達
改善 2.馬達改變頻控制 3~700 18~2,200 0.2~8 5~550

照明 1.2.換裝節能燈具
改善 3.照明定時控制
照明開關由全廠式改為區域式
2~180 3~1,000 0.5~2 1~270

1.採用無動力式屋頂排風扇
風扇 2.風扇轉速控制
改善 3.風扇材質修繕 300~1,200 180~630 1~7 70~200

節能效益高:
節能效益高:節能效益達 5,000 千元以上,
千元以上,且至少三家業者採用此類方法進行減量
採用低碳 預熱器、電弧爐燃料由低硫鍋爐用 6,000~99,000 9,000~110,000 0.4~2 2,900~20,600
燃料 油改為天然氣
設備 泵浦改善與更換
改善 2,600~48,000 2,600~104,000 0.4~2 1,700~6,000
設備 加熱爐汰換
改善 1,500~3,000 7,000~17,000 0.6~5 800~3,000

設備 1.2.提高加熱爐爐溫
管理 3.加熱爐爐內鋼胚間隙管理
依成品尺寸改善加熱爐作業標準
100~1,400 10,000~27,000 1 年以下 2,600~4,000

減碳額度高:
減碳額度高:CO 減量績效達 2,500 公噸,
2 公噸,且至少三家業者採用此類方法進行減量
採用低碳 預熱器、電弧爐燃料由低硫鍋爐用 6,000~99,000 9,000~110,000 0.4~2 2,900~20,600
燃料 油改為天然氣
熱回收 廢熱回收再利用 4,500~619,000 4,300~332,000 0.6~5 4,500~48,000
設備 1.鍋爐爐體更新 0.7~3 3,800~24,000
改善 2.熱交換器更新 16,000~82,000 16,000~57,000

資料來源: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2012),產業公會溫室氣體自 願減量推動輔導第二次工作會議簡報

此外,參考美國 EPA 於 2012 年發表鋼鐵業最佳可行技術文件,彙整電弧爐 BAT


如表 4-18,可作為我國電弧爐進一步發展最佳可行技術之參考。由於多數技術涉及製
程大幅改造,建議我國電弧爐廠於大修、製程設備更新、或新建廠時可參考應用。

110
表 4-18、電弧爐最佳可行技術
項目 性質 回收 項目 性質 回收
年數 年數
電弧爐 鑄造
製程控制改善 EX 0.5 高效鑄造澆桶/中間包加熱 EX 1.3
可調整馬達驅動器 EX 2~3 近終形鑄造-薄板胚(thin slab) C, EX 3.3
(adjustable speed drives)
超高效率變壓器 C, EX 2.5 近終形鑄造-薄帶(strip) C
底部攪拌/底吹氣 C, EE, N 0.2 熱軋
泡沫渣作業(foamy slag) C, EX 4.2 適當預熱溫度 EX
氧燃燒嘴(Oxy-fuel burner) C, EX 0.9 避免再加熱爐超載 EX
燃料氣後燃燒技術 C, EX 熱軋機傳動裝置能效提升 EX 5.9
(Post combustion of the fuel gases)
直流電弧爐 C, N 扁鋼熱軋機製程控制 EX 1.2

廢鋼預熱-隧道式爐(連鑄) C, EE, S
自蓄熱式燒嘴(Recuperative and C, EX 1.8
regenerative burners )
廢鋼預熱及後燃燒技術 無焰燒嘴(flameless burner)
-豎式電弧爐
C, EE, N, S C, EX

高校耐火材(engineered refractory) 熔爐保溫 C, EX 31

氣密操作 P
步進樑式加熱爐 C, N
(Walking beam furnace)
連續電弧豎爐(contiarc furnace) 控制風扇的氧氣濃度及/
C, N, S
或可變速馬達 C, P

烟塵監控 C, EX 4.3 熱回收至產品 C


既有電弧爐偏心爐底出鋼
(Eccentric bottom tapping on C, N, S 6.8 廢熱回收(冷卻水) C, P >50
existing furnace)
直流雙殼電弧爐及廢鋼預熱(DC C, EE, N 3.5 一般
twin-shell with scrap preheating)

一般
預防性維修 EX 能源監控與管理系統 EX 0.9

狀 花費 或該
1. C: 依工廠 況會影響 及/ 有設
技術於所 用性施之實 升 率並
;EE: 可提 能源效 降低 GHG 排放,
但 增加 他污染
可能 其 被廣泛用 許多既存設
物排放;EX: 已 於 施;N:只適用 設於新 施;P: 未 技術, 成熟
別 仍處
於鋼鐵業 中 或試 階段 只適用 特殊 設備設定或型號
於研發及/ 行 ;S: 於 的
2.此外,回收年數大於 3 年者可能不被認為經濟上可行(AISI, 2011)
資料來源:US EPA(2012), Availabl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111
六、鋼鐵業氣候變遷調適策略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第四份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干
擾自然正常的碳循環,造成難以復原的海洋酸化並伴隨海洋物種滅絕的危機,且已有
數據證實大氣溫度上升,引發冰層減少、海平面上升、北半球覆雪面積降低等問題,
同時極端氣候異常事件(如旱災、洪水)出現頻率也將上升。而行政院經建會曾針對氣
候變遷對台灣產業及能源部門的衝擊進行分析(表 4-19),鋼鐵業主要受衝擊面向包含
能源供給、原物料供應、水資源供給、水災等;其中,能源及原物料供給屬於上游供
應鏈範疇,需以長期規劃因應;故中鋼目前主要以水資源及水災風險規劃因應措施,
以此呼應行政院經建會鑑別結果及內政部長李鴻源在國土規劃政策上亦將水資源管
理及水災因應列為首要目標之作法。

表 4-19、氣候變遷對台灣產業及能源部門的衝擊
部門別 壓力來源-氣候現象 衝擊項目 狀態
 高溫,都市熱島效應
能源成本與供應量 供應鏈結構與區位
 極端氣候引發的洪澇、旱
水資源供給調度量 
工廠生產區位的移動
原物料投入成本與數量 
製造業  災、山崩、土石流 就業機會

高淹水潛勢區或暴潮溢 土地成本與特性 生活型態與消費型態對
淹防護區的淹水頻率與  生產區域配置型態 
需求的影響
強度 生產成本結構 土地使用法規制度
產業競爭力 
 能源成本  氣候相關的營建技術與
 建材成本 法規
 建築物結構強度  重要公共設施及維生管
 極端氣候引發的洪澇、旱  基盤設施如道路、軌道、機 線的設施設置及防護標
營建業 災、山崩、土石流 場、港埠、橋梁及水利工程 準
之運作與維護  住商區位、土地使用型態
 公共預算規模、結構 與強度、聚落型態
 民間投資項目、金額  終端使用者福祉
 平均負載與尖峰負載的
變動
 服務品質標準 (穩定度、
 高溫,都市熱島效應  輸配電路、電訊線路、油氣 可靠度)
公用  極端氣候引發的洪澇、旱 煉製、輸送管線之興建、操  創造低碳及無碳能源技
事業  設施區位位於高淹水潛  作、維修
災、山崩、土石流
結構強度
術、設備、資金及市場需

勢或暴潮溢淹防區  控制系統  調度規則與法規
 相關器具設備的供需產
業機會
 終端使用者福祉
 自然災害保險產品項目
服務業  極端氣候引發的洪澇、旱
災、山崩、土石流  投資風險及保費計算方式與
 不動產價值
 理賠額度及災損金額
項目
資料來源:行 政院經建會(2010),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及行動計劃

112
中鋼公司每年皆參與碳揭露(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問卷填報,對於氣候變遷
可能帶來的法規、物理及聲譽風險與對應之機會皆已完成鑑別(表 4-20),並已依鑑別
結果規劃具體因應策略,包含水資源管理與開發、災害因應與調適、加強與城市及價
值鏈合作等三大面向,說明如下。

表 4-20、中鋼公司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
風險 機會
項目 潛在衝擊 項目 衝擊 潛在機會 衝擊
程度 程度
燃料/ 刺激中鋼投資本土新能源及再
碳稅 增加營運成本 能源稅 中-高 生能源,減輕對進口化石燃料 低-中
依賴
總量管制 增加營運成本 高 總量管制 降低新設廠數量,緩和本土競 中-高
與交易
法規 產品排放 與交易 爭
風險 標準 增加營運成本 中-高 產品排放
標準
高能效綠色鋼品需求與市場增
加 中-高
空污限制(電 增加營運成本 高 產品標章 增加高效率產品需求及銷售 中
廠排放標準) 與標準
強制申報 增加營運成本 低 自願協議 以自願減量專案獲取額度並降 低-中
低營運成本
增加產品/ 洪水與颱風造成公共設施毀損 中
極端降雨及 服務需求 並增加鋼材需求
物理 乾旱頻率 減少 /中斷產能 高 降低營運 颱風增加造成生質廢棄(如浮
風險 改變 成本 木等)增加,可用於生產生質燃 低-中
料供應企業需求
極端溫度 增加營運成本 低-中 增加產品 / 高溫增加鋼鐵腐蝕及產品維修 低-中
頻率改變 服務需求 需求用量
中鋼投入減碳與調適並獲得良
聲譽 氣候變遷資 增加社會面不利因素
(如政府或民眾接收 低-中
增加產品/ 好聲譽,日益增加的氣候認知 低-中
風險 訊與溝通 片面或錯誤資訊) 服務需求 將促使客戶尋求已獲氣候相關
認證的產品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2013 年 CDP 填報資料
(一
一) 水資源管理與開發
中鋼公司已鑑別水資源短缺為未來氣候變遷風險首要風險之一,由於鋼鐵業煉鋼
製程需大量使用原水作為冷卻、除銹、潤滑、洗塵及環保等用途,因此,鋼鐵業應積
極研擬未來氣候變遷可能帶來水資源短缺的相關因應措施,以避免遭受過大衝擊。由
圖 4-22 可看出我國鋼鐵業單位粗鋼用水量近年呈穩定下降狀況,而在製程水回收率
部分,如中鋼達 98.3%、中龍達 97.6%、東和鋼鐵達 97.1%等,皆有不錯表現,顯示
國內鋼鐵業者已日益重視水資源管理,惟電弧爐業者中除東和鋼鐵外,其餘業者並無
公開資料,故無法進行更細部的評估。
除藉由多層次水利用、廢水回收、用水合理化等方式以減少用水需求外,中鋼另
規劃推動多項措施將單一水源轉變為多元化水源(圖 4-23 及表 4-21),包含推動海水淡
化、都市污水回收(圖 4-24)及東港溪增量供水等。因海水淡化及都市污水回收可提供
穩定、可靠的水源,能有效降低用水短缺對生產營運之風險。
113
圖 4-22、1991~2007 年基本金屬工業公噸粗鋼用水量
資料來源:經濟部 水利署,歷年工業用水量統計資料: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圖 4-23、多元水源開發規劃-以中鋼為例

表 4-21、中鋼公司水資源管理工程案例
類別 項目 說明
完成 廢水純化廠逆滲透(RO)濃水再利用工程,改善回收水 SS 濃度偏高及臭味問
改善回收水水質 題,增加現場用戶單位回收使用意願,可減少原水耗用量約 5,500 m /日。 3

將工業放流水經超濾(UF)及 RO 膜去除水中大部分懸浮微粒及離子物,再經過離
污水回收
水質改善 回收放流廢水 級子交換系 統,產出 9000m /日的除礦水及 4500m /日的 RO 水,2012 年將 RO 水升
3 3

為除礦水,合計產出高壓鍋爐用的除礦水共 13,500m /日,供中鋼動力工場鍋爐


3

水使用。未來將視除礦水需求,擴充設備,以總回收量 18,000~21,000m /日為中 3

程目標,此計畫除了降低放流水量,也能降低原水的使用量,達到減排之目的。
於廠內廣設廠房屋頂雨水收集回收設施,總集雨面積達 18.7 萬平方公尺,2012 年
雨水回收 雨水回收量約 29.5 萬噸,平均每天約 800 公噸的回收雨水,可減少對自來水的需
求。
都市污水回收 生朝水公辦的規民營模,的模式來

努力,以鳳山溪污水廠為示範推動標的,每日 4.5~5 萬噸再
於中鋼冷卻水塔的補充水,2012 年 12 月開始進行小型 模廠試驗,
新水源 再生利用 測試數據將做為未來實廠化設計參考,整個計畫案預計於 2016 年完工。
開發 中鋼目前亦積極推動於南星自由貿易港區設置海水淡化廠計劃,產製之除礦水可
海水淡化 送回中鋼、中油等鄰近工廠使用,計畫產水量為 5 萬噸/日,用於鍋爐或製程用水,
現正進行可行性評估中。
南水局辦理「穩定南部地區供水計畫」,積極開發大高雄地區水資源,目前正調查
東港溪增量供水 東港溪取水潛能(預計至 103 年 6 月完成),若水量確認充足,將規劃提高東港溪水
源取水量,並供應至臨海工業區,以提高工業及民生供水備援能力。
立網路管理平台,進行全公司的用水資料統計、節水方案的管理及技術交流,
用水管理 用水合理化 建以強化全員節 水 理念。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CSR

114
圖 4-24、高雄市都市污水回收再生利用設備

(二
二) 災害因應與調適

1. 水災風險降低

由於中鋼所在之小港工業區位於沿海地區,未來可能遭受水平面上升、海水倒灌
等衝擊,故已對廠區重要設施進行高程調查及水災潛勢評估,並規劃將位於低窪易受
水災影響之重要設備,於後續大修時逐步遷移到高處,以減少水災之風險。

2. 確保供電安全

中鋼 2012 年自發電比率為 52.1%,並維持發電量一定比例做為緊急備用電力,


遇極端氣候災害導致台電斷電時,供電系統會在極短時間內自行切換為僅提供重要設
備持續運轉,可大幅降低天災導致斷電時對生產之衝擊。

(三
三) 加強與城市及價值鏈合作

由於鋼鐵材料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且我國地狹人稠,主要鋼鐵廠多數位置鄰
近都市,若能加強鋼廠與都市在氣候變遷調適領域之合作,除可提升企業形象並帶來
更多商業機會,也能使鋼鐵廠與都市間關係更為緊密,為雙贏之作法。如日本即積極
發展將高耐震、耐海嘯的鋼材運用於橋樑、建築、避難設施等建設,作為加強災害應
變及氣候變遷調適之重要手段(圖 4-25)。而我國中鋼公司也已展開與高雄市建立合作
關係,如協助推廣生態城市發展(包含廢水及廢棄物淨化處理與循環利用、推廣智慧
電網於工業區應用等)、認養高雄捷運接駁車及補助大眾捷運系統等,未來建議也可
與國土規劃及都市開發相關單位合作,運用高性能鋼材為台灣打造具氣候變遷彈性之
都會區。

另一方面,氣候變遷風險影響層面不僅包含單一工廠或產業,企業必須對所在地
區、上下游價值鏈、市場需求及法規等面向所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體性的探討,並由垂
直及水平等多方向擴展產業對於氣候變遷風險的了解程度,以發展更為靈活的應變策
略。故建議也可進一步與政府、價值鏈、學術研究單位及 NGO 等建立更為緊密的溝
通管道,如共同發展氣候變遷調適之因應策略或聯盟,或主動開發氣候資訊平台與建
立多元交流管道,並積極參與國內與國際交流活動,鼓勵組織內、外部多元合作,藉

115
由與利害相關者建立良好合作關係及溝通管道,協助國內鋼鐵及相關產業發展整合、
有系統、完整且全方位的氣候變遷調適長期路線規劃與執行方針。

圖 4-25、鋼鐵材料協助都市因應災難
資料來源:JFE, 「安全 ・安心な街づくりに向けて」~JFEの震災復興支援パンフレット~

七、結語
鋼鐵業在社會與國家發展扮演了重要角色,更是我國推動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的
關鍵產業之一。本篇彙整國內外氣候變遷相關政策及趨勢,並考量鋼鐵業在經濟、能
源、環境等產業特性,建構我國鋼鐵業因應氣候變遷策略的方式,涵蓋內部及外部減
量措施,包含能源效率提升、高碳燃料替代、改善物質流管理、引進碳捕捉及碳封存
技術、推動廢棄物再利用、後端應用之減量成效、節約能源輔導、增進碳權管理與經
營能力等;此外,氣候變遷影響尺度及範圍較大,包含法規政策、經濟發展、產業經
營、社會溝通等,都是思考氣候變遷因應策略的重要考量因素。為提升鋼鐵業節能減
碳成效以避免可能之碳足跡貿易障礙,並降低未來可能的氣候風險與衝擊,協助鋼鐵
業達成永續發展目標,茲將國內鋼鐵業可參採之因應策略歸納如下:

(一
一) 掌握國內外溫室氣體法規進展,
掌握國內外溫室氣體法規進展,並加強與各界之溝通與合作

國際上已有許多國家對溫室氣體採取管制措施。由於鋼鐵業為國家基本產業之
一,為避免被管制鋼鐵廠外移並造成碳洩漏風險,多數國家對鋼鐵業提供額外保障,
確保鋼鐵業不會因溫室氣體管制遭受過大衝擊。建議國內鋼鐵業應持續關注國內外相
關法規訂定方向與進展,除建立碳權經營及管理能力外,也持續與中央主管機關、地
方政府及社會大眾進行溝通,確保三方資訊流通性與正確性,以合作及雙贏模式達成
我國經濟、社會及環境兼顧之永續發展目標。

116
(二
二) 持續提升鋼鐵業內外部節能減碳及資訊揭露績效

中鋼、中龍在節能減碳相關投資及績效展現上,皆屬國際水準,且仍持續以 BAT、
突破性技術、綠色高品級鋼品研發、節能減碳技術交流等方式改善其能效及溫室氣體
排放強度;而電弧爐鋼廠由於資訊揭露不足,無法評估或展現其節能減碳成效,為較
為可惜之處。未來建議可參考 worldsteel 作法建立國內鋼鐵業資訊揭露相關標準,做
為我國鋼鐵業節能減碳績效評估參考及改善策略訂定基礎。

(三
三) 加強產業間縱向與橫向合作,
加強產業間縱向與橫向合作,並與城市及
並與城市及利害相關者建立良好關係

鋼鐵業與產業關聯性極高,若能加強鋼鐵同業與下游公司合作,共同就氣候變遷
情境下可能之產品供應、市場需求、技術研發等方向進行交流,可協助鋼鐵業以更為
靈活及有效之方式,全方位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與衝擊。另一方面,都市型綠
色鋼廠的發展已成為國際潮流,若能與城市政府、居民及 NGO 等建立良好合作模式
及溝通管道,除可改善企業形象,且利於鋼鐵業對於永續發展相關措施的推動及執行。

(四
四) 瞭解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
瞭解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並規劃因應策略

氣候變遷對鋼鐵業影響層面廣泛,從原料供應、能資源配置、市場需求、法規
制定等,都可能對鋼鐵業的經營與成本產生相當程度的衝擊與影響,若能掌握鋼鐵業
可能面臨的風險、發生機率及影響程度,鑑別出未來可能因應而生之機會,並針對具
投資潛力的綠色新事業,透過技術交流合作及商業模式建立來奠定基礎,以綠色事業
帶領綠色經濟前進,將可協助鋼鐵業達成永續發展之目標。

117
118
第五章 鋼鐵業的技術創新與綠色鋼材
黃文星、
黃文星、黃議興

一、前言
勞倫斯·薩默斯(L.H. Summers)說過:曾經,我們以莊稼的收成、煉鋼的技術來
衡量社會進步的程度,現在,我們正逐步過渡到以知識的開發和應用程度來衡量社
會進步[1]。2007 年,台灣人均 GDP 達到 1.7 萬美元[2],依據邁克爾.波特(M.E. Porter)
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3],台灣全球競爭力之驅動因素已從效率驅動(Efficiency-driven)
模式轉變為以創新和成熟因素(Innovation and Sophistication factors)為導向的創新驅
動(Innovation-driven)模式;隨著對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深入認識,以綠色創造力
為核心的環境驅動模式已甚囂塵上;生態競爭,即適應環保要求的綠色產品以及由
此延伸出來的綠色企業的競爭已經逐漸成為現代市場競爭的重要內容和手段,保護
環境及限制排放的各種全球性公約也愈加嚴苛,這些限制污染和排放政策的執行,
已經或即將對產業結構產生极其重要的影響。對企業而言,也只有注重環保要求和
永續發展的產品和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才更具競爭力,企業的競爭已從過去的
“TQCS”(Time/Quality/Cost/Service) 的 競 爭 轉 變 為 “TQCSEK”
(Time/Quality/Cost/Service/Environment/Knowledge)全方位的競爭。
鋼鐵素有“工業糧食”之稱,鋼鐵材料是用量最大的基礎性、結構性、功能性
的材料,在滿足國民經濟諸方面要求中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4]。然而,鋼鐵行業
屬於能源密集型和碳排放密集型(鋼鐵行業 CO2 排放量約占全球總排放量的 4-5%[5])
行業,在過去的 30 年間,鋼鐵行業通過技術和管理革新,噸鋼能耗已縮減 50%[6],
這也使得利用現有技術繼續改進能效的空間非常有限,在現今發展綠色經濟的社會
要求之下,開發並推廣突破性的鋼鐵生產技術,已成為全球鋼鐵業的發展趨勢。另
一方面,肇始於美國的金融危機深刻影響了世界經濟格局,世界經濟持續低位徘
徊,也使得鋼鐵行業成為該輪金融危機衝擊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鋼鐵行業已進入
微利時代,依靠低品級、大眾鋼種佔領市場而維持高額盈利的格局不再延續,加之
對環境保護的要求日益嚴苛,鋼鐵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也承受着前所未
有的壓力。
本文將圍繞鋼鐵業節能減碳這一目標,綜合分析國際鋼鐵業界之鋼鐵生產技術
和產品發展趨勢,以期透過技術創新與綠色鋼材為突破口,為台灣鋼鐵業永續發展
提供參考。此外,本文同時介紹台灣鋼鐵業的重大舉措—產學大聯盟前瞻產學合作
計畫(產學大聯盟)之『次世代鋼及其綠色製程與產品創新應用產學合作計畫』的內
容,以及其將對台灣鋼鐵業之影響分析。

二、綠色鋼材
鋼鐵材料價格低廉(價格僅為鋁的 1/5,鎂的 1/6,鈦的 1/20),且其性能具有非
常寬廣的可調性;以強度為例,目前實用強度最低的鋼材,降伏強度可低至
100MPa(例如利用低降伏強度高塑性變形來吸收地震給鋼結構帶來的震動能量的吸
震鋼材),強度最高的鋼材其降伏強度達到 4000MPa(例如提升汽車輪胎耐用安全性
119
的輪胎鋼絲),雖然如此,現有鋼材各種性能指標與理論值之間仍有極大的差距,見
表 5-1 所示;因此鋼鐵材料的性能在技術層面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鋼是鐵基合金,
根據性能要求,鋼中可以加入不同量的多種化學元素。鋼種不但取決於這些化學成
分,而且取決於各種納米或亞納米級的顯微組織,這些顯微組織對鋼的性能產生很
大的影響,為進一步開發新鋼種提供了很大空間。在環境層面,現代鋼鐵廠的運營
與物理學設定的限度相當接近。先進技術既能最大化生產效率,又能最小化二氧化
碳排放量。因此,發展進一步提高鋼材性能的創新技術及綠色生產技術,將是現代
鋼廠亟需面對的問題。
表 5-1、鋼鐵材料性質的追求目標

理論最高值 目前實用最高值 開發中產品目標值 冶金對策


降伏強度 G/2π=34000MPa 合金強化,
(G:剪力模數) 冷加工強化
4000MPa 5000MPa

r value {110}<001>rm=5.1 2.5 3.0 {111}織構


n value 1 0.25 0.30 晶粒細化
磁通密度 <100>1.15Tesla 1.9(GOES)
1.76(NOES)
2.0(GOES)
1.8(NOES)
{110}織構

楊氏係數 E111=2.73×10 MPa 2.2×10 MPa


5 5 5
2.4×10 MPa {111}織構

(一
一) 鋼鐵是綠色節能材料
由於鋼鐵使用壽命長,能無限次回收再生,永續循環使用,透過宏觀的生命週
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已驗證使用鋼鐵是可達成外部減碳的效益,鋼
鐵是真正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關鍵材料,有關鋼鐵在環保節能之作為,分述如
下:
1. 鋼鐵是綠能產業的基石
世界對能源的需求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發展的推動與日俱增。與此同時,氣
候變化問題需要永續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隨著能源需求量的增長,風能已被視為
未來重要的發電能源之一(見圖 5-1),風能的裝機容量正在迅速增長(見圖 5-2)。風
力渦輪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顯著低於全球平均電力行業的單位排放量,有數
據顯示,20 年中三兆瓦的風渦輪產生的能量比其生產和維護過程中使用的能量要多
出 80 倍[7]。這有助於緩解人類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從風能發電機的風能、機艙、塔架和基礎的各個部分均需要使用鋼材,建造一
個風力渦輪所用的材料中,平均 80%都是鋼鐵。而提高風能的利用效率,採用高塔
架大直徑的葉片及高效馬達,是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實現這些需要進一步開發高強
度高性能的鋼材。以風能輪轂的高度為例,輪轂高度從 11 米升高到 77 米,發電量
將提升 300 倍,因此高強度耐蝕海洋鋼的開發將發揮重要作用。

120
圖 5-1、離岸風電[8]

600 [GW] [%] 25

18.7% 20
500
14.1% 14.4% 13.9% 13.4% 15
12.89%
400 10.8% 14.0% 12.6%
10
10.2%
8.90%
300 5

0
200
-5
100
-11.6% -10

0 -15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累積裝機容量[GW] 282.6 322.4 367.7 418.7 474.9 536.13
累積裝機容量增長率[%] 18.70 14.20 14.00 13.90 13.40 12.89
年裝機容量[GW] 44.8 39.6 45.3 51 56.2 61.2
年裝機容量增長率[%] 10.80 -11.60 14.40 12.60 10.20 8.90

圖 5-2、2012-2017 年全球風電裝機量預測[9]

2. 鋼鐵是永續使用的材料
鋼鐵具有強度高、耐久及易著磁等特性,因此易篩選,可無限次地 100%回收
使用,故鋼鐵有最長的生命週期。而且鋼材不因回收再生而劣化性質,主要是因冶
煉溫度高,密度大,可磁選,使得再生過程中雜質容易清除。另外,鋼鐵具有完備
的回收再生體系,尤其廢汽車回收率高達 97%,2006 年全球回收廢鋼達 4.59 億噸,
相當於減少 8.27 億噸 CO2 排放。目前廢鋼佔鐵源達 37%,累積回收再生量已接近
200 億噸。未來鋼鐵產品將持續朝對環境有利的方向設計,使鋼鐵材料達到永續循
環利用的境界,讓鋼鐵成為「用越多越環保」的材料。
121
3. 擴大使用鋼鐵材料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工業或民生用品對環境的衝擊,須考量其生命週期所產生之整體影響,由分析
可知生產鋼品時所需的能耗僅占產品生命週期總能耗之極小部份,且鋼鐵產品在應
用過程所節省的能源可能遠超過鋼品在產製過程所耗用的能源。高機能性鋼材的開
發更降低了使用與棄置階段對環境之衝擊,與其他材料相比,更具降低溫室氣體排
放的優勢。
考量汽車生命週期的 CO2 總排放量,使用階段占了 80%以上。1994 年美國鋼
鐵協會倡議,由國際鋼鐵協會(ISI)成立了超輕量車身(Ultra Light Steel Auto Closure:
ULSAC)與超輕量車體(Ultra Light Steel Auto Body: ULSAB)的專案研究計畫[10],集
結全球 18 個國家共 35 家鋼鐵公司的力量,開發車體與車身減重 25%以上的汽車結
構設計、鋼材加工與組裝技術。該計畫在 2001 年完成時,其概念車(ULSAB-AVC)
使用超過 60%強塑積低於 20GP%的先進高強度鋼(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s:
AHSS),成功的達成減重目標,同時滿足更高的安全標準。基於 ULSAB 計畫的成
功 , 基 於 能 源 價 格 飆 升 的 衝 擊 和 全 球 暖 化 危 機 , 國 際 鋼 鐵 協 會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WSA)下屬的世界汽車用鋼聯盟(World Auto Steel: WAS)從 2007 年開始
啟動未來鋼質汽車(Future Steel Vehicle: FSV)計畫,該計畫聚焦在 2015 年-2020 年生
產汽車的解決方案。該計畫以鋼質車身結構設計為重點,將車身質量減低至 188Kg,
將整個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將近 70%[11]。與 ULSAB-AVC 相較,FSV
的車身使用的軟鋼減至 3%以下,大幅降雙相鋼的使用(75%→30%),提高相變誘發
塑性(TRIP)鋼的使用(10%),以及採用雙晶誘發塑性(TWIP)鋼、多相(CP)鋼和熱壓成
形(HF)鋼,其使用量高達 23%。圖 5-3 為未來鋼質汽車效果圖。
圖 5-4 示出了汽車使用鋁材和高強度鋼生命週期 CO2 排放量之比較。文獻計算
顯示,汽車每使用 1 公斤 AHSS,整個生命週期中將減排 8 公斤溫室氣體(二氧化碳
當量),意味著汽車在整個生命週期中減排 5.7%。
再以應用於風力發電的鋼材為例,3MW 風力發電機運轉 20 年,所產生之總電
能為其生命週期所耗能源的 80 倍。而鋼材應用於建物及橋樑之平均生命週期可達
40-100 年,甚至更長;鋼材經過鍍鋅之後更具耐腐蝕性,可延長鋼構生命週期達 377
年;混凝土(RC)構造建築生命週期 CO2 排放量為鋼構建築之 1.4 倍,鋼構建築除具
有使用壽命長、輕量化、回收性佳及減少水泥使用量之優勢,並可減緩砂石開採對
河川之破壞。確實印證鋼鐵是「用越多越環保」的材料。

圖 5-3、未來鋼質汽車
122
鋁材
高強度鋼

CO2

2.6%

累 廢車再生


製造期 使用期

行駛距離
圖 5-4、以 LCA 來評估汽車整個生命週期 GHG 排放量→鋼比鋁減排 2.6%

(二
二) 綠色鋼材發展趨勢
1. 日本
日本是世界鋼鐵強國,為因應全球氣候暖化問題,亦積極的研發高性能綠色鋼
材以應用於汽車、家電、電力、建築,及造船等領域(表 5-2)以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根據統計,日本在 2007 年於汽車、造船、變壓器、發電鍋爐,及火車等五大領域,
因採用 447 萬噸高性能鋼材,而達到 812 萬噸 CO2 減量效果(圖 5-5),約佔日本全
國 CO2 排放量的 0.6%。使用高性能鋼材達到溫室氣體減量效果主要是來自於鋼材
用量的減少(薄型化),及製品使用時之省能源(輕量化或高效率化)等兩項,預計 2010
年日本將因使用高功能性鋼材而少用 14 億加侖的原油,約相當於減少 1,500 萬噸
CO2 的排放(圖 5-6)。
表 5-2、日本鋼鐵業綠色鋼材發展策略
應用領域 汽車 家電、電機 電力、能源 建築(橋樑) 船舶
發展趨勢 輕量化、提高安全性 馬達效率提升 變壓器效率提升 施工效率提升 輕量化
產品發展 高強度 衝擊吸 高強度 高效率高機能 方向性電 非晶質 高強韌結構用 船用高張
策略 汽車用 收高張 棒鋼線
鋼 力鋼板 材 電磁鋼片 磁鋼片 合金 鋼板 力鋼板
發電用
鍋爐 船舶
112 變壓器 電聯車
132
63
9
CO2減量
812萬噸
萬噸

汽車
496

圖 5-5、2007 年日本因使用高性能鋼材達到 CO2 減量之效果統計

123
200
高機械能化省能源=
高機械能化省能源=鋼材少生產省能源+
鋼材少生產省能源+製品使用省能源 5.5

CO2)
KI)
0 0
萬油 -200 鋼材少 噸萬
原算 -400 生產省
能源
-5.5

(100

-11
換 -800 放排
量 製品使
(

-477 -16.5
費消 -600 -647
-565
用省能

CO2
-22
源 -1000 算
能 -980
-27.5

年 年 年 潛在量
-1200 -33
1990 2000 2010
圖 5-6、日本使用高性能綠色鋼材於節能減廢之預期效益
2.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產鋼國和鋼材消費市場,其未來動向對台灣鋼鐵業發展
有着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應環境和經濟影響,中國大陸在 2011 年發布了《鋼鐵工
,在未來 5 年內,重點發展的鋼品如表 5-3 所示:
業“十二五(2011-2015)”發展規劃》
表 5-3、中國大陸鋼鐵業“十二五(2011-2015)”期間鋼材發展策略[12]
應用行業 主要鋼品
適應減量化用鋼趨勢,升級熱軋螺紋鋼標準,重點發展 400 MPa 及以上高強度螺紋
建築業 鋼筋、抗震鋼筋、高強度線材(硬線);在鋼結構建築領域重點推廣高強度、抗震、耐
火耐候鋼板和 H 型鋼的應用。
機械 重點發展高強度、低合金中厚板和高強度棒材,提高鋼材產品品質穩定性。
行業
常 造船業 重點發展油船用高品質耐蝕船板、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用低溫壓力容器板和
規 高強度船板。
鋼 汽車業 重點發展 700MPa 及以上高強度汽車大樑板,780MPa~1500MPa 高強度汽車板,高
材 強、超高強簾線鋼等產品。提高產品表面品質和品質穩定性。
重點發展高強度、薄規格家電鋼板,提高板材表面品質、平整度,推廣使用鈍化或
家電業 耐指紋膜處理的鍍鋁鋅鋼板、熱鍍鋅無鉻鈍化板、無鉻彩塗板、電磁鋼環保塗層板
等綠色環保用材。
電力業 重點發展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用大口徑耐熱、耐高壓管,核電機組用高性能
鐵素體和沃氏田體不銹鋼、錳鎳鉬類合金鋼管,低鐵損、高磁感矽鋼,非晶帶材。
高鐵等重大裝備用高品質軸承鋼、車軸鋼、車輪、彈簧鋼,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用耐
熱鋼,高檔不銹鋼,汽車等製造業用高檔齒輪鋼,高拋光性能、高耐蝕性能工模具
鋼,特種耐腐蝕油井管,航空航太零部件用特殊鋼,高檔數控機床用特殊鋼,核電
特 機組用特殊鋼,工程機械用高強度高硬度合金結構鋼,高溫合金及特種合金材料,
殊 特種合金鋼管、銀亮材、精密冷帶等深加工產品。
鋼 核電不銹鋼、核島壓力容器鋼板、核電發電機轉子鍛件合金鋼、核電蒸發器傳熱管
新產品 用鋼生產技術;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蒸汽管、過熱器、再熱器用鋼,高中壓電轉子用
新材料 鋼生產技術;超純肥粒體不銹鋼、高氮控氮沃氏田體不銹鋼、超級沃氏田體耐蝕不
銹鋼生產技術;油船用高品質耐蝕船板、特種耐腐蝕油井管生產技術;高強高韌汽
車用鋼、高品質軸承鋼、齒輪鋼等生產技術。
124
3. 中國鋼鐵公司
中鋼綠色鋼材是以具備外部節能減碳效益,及不含有害物質為主要發展方向,
後者包括使用無鉻塗料的 EG、CG、ES 等塗膜產品,前者包括高強度汽車、船舶、
建築結構用鋼、與高功能性電磁鋼片等鋼材,可精減加工製程的免調質、免鉛浴退
火鋼材,以及可延長使用壽命的耐候、耐蝕、耐磨及鍍面鋼材等。以下針對高強度
汽車用鋼、電磁鋼片、和結構用鋼之發展現況分冸說明:
(1)高強度汽車用鋼
高強度汽車用鋼
汽車的燃耗是當今石油消耗以及 GHG 排放的主要貢獻者,其分別佔全球油耗
量及 GHG 排放量之 52%及 19%,隨著石油枯竭及環保意識的高漲,如何降低汽車
燃耗以及 GHG 的排放量,已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汽車減重 10%,可減少 6%燃油
消耗,使用厚度減薄的高強度鋼製造車體可降低車重而不減損車體安全性。中鋼量
產 DP590、DP780、DP980 的系列先進高強度汽車用鋼,強度達傳統軟鋼的 3.5 倍
以上,並具備良好的衝壓成形性與點銲性,已成功應用於輕量車體。不僅在汽車使
用階段減少油耗,且因車體鋼料使用量降低,也因而減低鋼料生產階段的 GHG 排
放。
(2)電磁鋼片
電磁鋼片
電磁鋼片主要應用於馬達和變壓器,電磁鋼片的鐵損值對於電機產品的效率影
響極大。依能源局的統計分析,台灣一年總用電量有 2,200 多億度,其中馬達就耗
用了 50%,因此馬達效率每提升 1%,台灣一年的用電量即可節省 10 億度,減少
CO2 排放 63 萬噸。中鋼在電磁鋼片的研發方面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也創造出相
當亮麗的成績,中鋼目前已能量產鐵損低達 2.0W/kg 的產品,損耗只有一般品級的
30%,對於提升馬達的電能效率有極大的貢獻。依能源局的規劃,國內如全面採用
高效率馬達,預估可因此每年省電 66 億度,相當於 1.7 座林口火力發電廠的發電量,
每年可因此減少 420 萬噸 CO2 之排放,相當於台灣 CO2 排放總量之 1.5%,中鋼所
開發的系列高品級電磁鋼片,將是促成此項節能政策落實推動的有利支柱。
(3)結構用鋼
結構用鋼
鋼結構之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鋼筋混泥土少約 20%,且耗能亦較低,可說是典型
的綠色建築。另外,由於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頻繁,建築物需具備較
佳之抗震能力,而鋼結構之耐震性比鋼筋水泥優異也是其優勢。惟台灣每年約 4,000
億的公共工程當中,僅 20%採用鋼結構,而房屋建築物也僅有 12%是採用鋼結構,
鋼結構使用比率和鄰近同處於地震帶的日本比較起來明顯偏低,因此推廣鋼結構建
築,是兼顧環保和安全之一項重要工作。在結構用鋼之發展方面,中鋼近年來利用
加速冷卻技術開發出 SM570 高強韌性結構用鋼板,已成功應用於台北 101 及台北
機場捷運雙子星大樓等超高大樓,未來將進一步開發抗挫曲能力更佳之鋼材,以提
升結構之耐震性。
中鋼已發展的主要綠色鋼材如表 5-4,中鋼綠色鋼品已普遍應用在汽車、機電、
建築橋梁和造船用途上,除協助客戶進行產品輕量化及提高能源效率外,也可延長
產品使用年限並降低環境負荷。以高品級電磁鋼 50CS290 為例,其可使馬達效率提
升 2.89%,而一般馬達使用壽命長達 20 年至 50 年,以 20 年生命週期每天操作 8

125
小時評估,可減少 CO2 排放達 8,617 公斤。一台 3 馬力泛用型馬達約需使用 20 公
斤電磁鋼,以 10 萬噸高品級電磁鋼產量及 70%沖壓使用率計算,可生產 350 萬台 3
馬力高效率馬達,其生命週期共計能減少 3,016 萬噸 CO2 排放,平均每年減碳 151
萬噸。中鋼主要綠色鋼品比率及外部減碳效益未來成長趨勢如圖 5-7 所示。

表 5-4、中鋼綠色鋼材
種類 說明
熱鍛免調質鋼 省略熱處理製程,降低成本10%~15%,可使用於汽車零組件並達節能
減碳目標
汽車用高強度熱浸鍍鋅 可強化汽車車身結構安全,減輕車體重量
鋼片
耐火鋼材 可提升建築結構抗高溫能力,促進建築物安全,並減少防火被覆,使
鋼構建物更美觀,並減少裝潢材料使用
高強度建築用鋼 應用於高樓層鋼結構建築時,可降低能耗25%以上,減少GHG排放40%
以上,且可提高建築物的安全性
高強度船用鋼板 使船艦符合減重、安全及省能源的規格
高磁通低鐵損電磁鋼片 可減少馬達升溫,降低馬達重量,節省材料,並提高馬達效率,因此
廣泛被應用於電動車、壓縮機等之製造

30 800

600
外外外外外/ 萬萬

20.42% 19.44%
綠綠綠綠綠綠/ %

23.94% 24.83%
20
21.33%
408.19 554.86 583.74
366.24
18.23% 400 487.10
17.12%

10 341.38 363.12
200
綠綠綠綠綠綠- 實實 實實實實實
綠綠綠綠綠綠- 預預 預預實實實
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0
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年年
2011
年年
圖 5-7、中鋼綠色鋼品比率及外部減碳效益成長趨勢

三、現代鋼鐵
現代鋼鐵工
鋼鐵工業的技術創新
業的技術創新
台灣鋼鐵工業發展歷程從 50 年代的廢鐵煉鋼、拆船軋鋼,70 年代一貫作業高
爐煉鋼與電弧爐煉鋼,80 年代進入技術成熟期,上、中、下游鋼鐵產業體系亦形成,
而在 90 年代達到鋼鐵相關產業之高峰,此一過程奠定了今天台灣鋼鐵工業之基礎。
然而,在面臨資源、能源、環境及就業等經濟、社會的巨大壓力之下,發展先進之

126
創新技術,打造綠色鋼廠和生產綠色鋼材已成為台灣鋼鐵行業永續發展的新型動
力。
綠色鋼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降低鋼廠自身碳排放):其一,發展
創新技術優化鋼鐵生產製程,在熱力學規律之限度內最大程度改善現有鋼鐵生產製
程的能源利用率;其二,發展廢鋼回收再加工技術(若每年有 4.5 億噸熱軋鋼利用純
廢鋼而不是新材料製造,將減少碳排放約 6.34 億噸[13]);其三,探索更低碳排放的
能源,例如利用可持續生長的生物質能源縮短碳的循環週期,實現 CO2 零排放;第
四,以管理促效益,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實現鋼鐵生產的高效化。
綠色鋼材:在現有技術基礎上進行突破式創新,進一步提升鋼材使用性能,發
展綠色鋼材。鋼鐵在化學成分和奈米及亞奈米級微觀結構的多樣性,使得其屬性範
圍相當廣泛,也使其具有相當大的餘地繼續開發新型、創新性、輕量和高強度的鋼
材。以汽車用鋼為例,2008 年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 G)開發的 Mercedes-Benz
C-Class 汽車的車身使用了超過 70%的高強度鋼,每輛車整個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可減少 CO2 排放達 9 噸[14]。

(一
一) 技術創新
自上個世紀初經濟學家約瑟夫·阿羅斯·熊彼特(J.A. Schumpeter)首次提出“技
術創新”這一概念以來,各國學者通過其在經濟和社會演變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進
行不同的定義。然而,從技術創新對企業的發展所扮演的角色來看,創新是企業的
生命,也是企業永續發展的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在過去,企業的 R&D 策略一般
以自主創新和引進模仿等方式進行。然而隨著技術發展日趨複雜,跨行業、跨領域
的技術創新活動對單一企業而言已不可獨立完成,另一方面,隨著競爭的日趨激
勵,國家之間的技術壁壘效應已成為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障礙,引進先進
技術的難度逐漸增加。因此通過結合產、官、學、研、用等外部資源,以合作創新
的方式進行技術研發,這對缺乏資金、技術及人才的中小型企業而言將更具重要意
義。表 5-5 列出了各種技術創新模式之特點,圖 5-8 示出了不同企業創新模式選擇
依據。
台灣鋼鐵產能已趨飽和,產品結構進一步的調整將驅使企業在強化自身研發創
新能力之外,以開放合作的姿態借鑒先進國家和企業之創新體系,並透過創新體系
機制的調整與改善,整合內部及外部之技術和人力資源,提升對市場需求的掌握
度,實現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目標。

127
表 5-5、技術創新模式之特點
技術創新類 優點 缺點 適用範圍

自主創新 有利於建立自己的 研發投資大,週期 技術研發能力強,經濟實力強,
核心能力和優勢 長,風險大 或掌握了獨特技術的壟斷權
模仿創新 風險小,週期短, 技術上處於被動地 與先進技術有差距,技術、經濟
投資少 位,競爭力弱 實力較弱,但有一定開發能力
減少開發投資,縮 不能獨佔技術,合作 開發難度大,投資大,風險大的
合作創新 短開發週期,分散 方有時形成競爭對 技術領域,合作條件好的企業
風險 手
處於競爭主動地 往往要付出很大代 往往掌握了某種技術優勢,具備
進攻型 位,可能爭取新的 價,風險大 向已佔領的技術和市場陣地進攻
領地 的能力
防衛型 風險小,代價小 住住處於競爭的被 技術、市場地位較高,且穩固的
動地位 企業
風險較小,投資較 處於競爭劣勢地 有較強的消化吸收能力,有一定
跟隨模仿型 少,若實施得當也 位,市場份額一般較 開發能力
可超過領先者 領先者小

企 強 引進型技術創新模式 聯合型技術創新模式 進攻型技術創新模式




察 較
強 引進型技術創新模式 聯合型技術創新模式 進攻型技術創新模式

場 漸進型技術創新模式 模仿型技術創新模式 防禦型技術創新模式

力 弱 漸進型技術創新模式 漸進型技術創新模式
模仿型技術創新模式 防禦型技術創新模式
弱 較強 強
企業 R&D 能力
圖 5-8、企業技術創新模式的選擇

(二
二) 創新技術
在即將到來的綠色產業競爭環境下,鋼鐵行業的必由之路必將是圍繞節能減碳
和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這兩個角度,發展先進之綠色鋼廠和綠色產品才可以贏的市
場競爭的主動權,各國針對綠色鋼廠及綠色產品的研究也正在逐步展開,下面將就
現今最新技術簡略分述如下:
1. 固雜料及低品位礦石利用技術
台灣為資源缺乏型地區,鋼鐵企業所需礦石和“燃”料 100%依賴進口,一方
面,鐵礦石及煤等原、燃料的定價權掌握在主要出口國手中,高品位礦石及燃料產
量日漸萎縮,價格趨升;另一方面,隨著對環境保護之要求日益提升,鋼廠自產之
固雜料的綠色應用也日趨提升,開發固雜料及低品位礦石的綜合利用技術在目前已
成為研究熱點。
128
固雜料 (含鐵 塵泥 )是 鋼鐵工業 種類最 多、 成分最雜 的固雜 料, 其含鐵量
TFe=30%-70%,其產量一般為鋼產量的 8%-12%,因此構建固雜料(含鐵塵泥)處置
與回收利用技術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於鋼鐵企業的固廢資源利用、清潔生產和節
能減碳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示範作用。表 5-6 示出了鋼鐵業固雜料企業內部利
用的途徑及其優缺點。以中鋼為例,在分析現今先進之煉鐵技術,選擇以轉底爐
(Rotary Hearth Furnace: RHF)煉鐵製程為研究重點。此製程不僅可直接使用低品位粉
鐵礦和非冶金煤,亦適用於雜質含量高之鋼鐵廠固雜料資源化回收。同時,該製程
亦可使用具碳中和效應之生質煤來取代化石煤,提供煉鐵所需之燃料和還原劑,而
可大幅低熱鐵水生產之 CO2 排放強度,預期可減少至高爐煉鐵之 50%。

表 5-6、固雜料(含鐵塵泥)企業內部利用途徑及其優缺點

處置方法 適合處理的
含鐵塵泥 優點 缺點
燒結塵泥; 能利用現有燒結機設備,處理塵泥 收集和運輸過程中污染環境,增加
配料困難,不僅降低混合料的均勻
燒結處理 瓦斯灰
轉爐塵泥
(泥)
品質多且量大,企業無需大量額外
投資,還可以配入一定量低品位粉 度,還降低燒結礦品質產量,此外
軋鋼塵泥 塵。 有害元素鋅、鉛、鉀和鈉迴圈富集,
對高爐生產帶來危害。
燒結塵泥 能利用現有豎爐或鏈篦機回轉 處理量有限,粒度較粗的粉塵無法
球團處理 球團除塵灰
轉爐污泥
窯,無需大量投入,能配入粒度極
細的粉塵,用於轉爐、煉鋼的冷卻 處理,有害元素富集,對高爐生產
軋鋼鐵皮 劑。 帶來危害。
能處理所有的含鐵塵泥,有效利用
塵泥中的碳,脫除塵泥中的鋅、 需要專門的直接還原設備,初期投
直接還原 所有的含鐵 鉛、鉀和鈉等有害元素,同時回收 資大,生產的金屬化球團或海綿鐵
處理 塵泥 鋅等元素,降低鋼鐵聯合企業的鋅 需要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和合適的金
及鹼金屬負荷,改善高爐爐料結 屬化率。
構。
軋鋼鐵皮 充分利用粉塵中的 FeO 和 CaO, 對低品位粉塵、高碳、高鹼金屬粉
煉鋼處理 燒結塵泥 代替部分造渣劑和冷卻劑,對粉塵 塵等難以利用,加入過程中二次粉
電爐除塵灰 強度要求不高,降低成本。 塵產生量大,作業環境惡劣。

2. 减碳突破技術
减碳突破技術
為實現將鐵礦石中鐵還原出來,方法一:利用碳(或 CO)作為還原劑將鐵氧化
物中的鐵還原出來;方法二:利用氫作為還原劑將鐵氧化物中的鐵還原出來;方法
三:通過電解的方式進行分離。第一種方法是當前鋼鐵冶煉所採用的主要方法,但
由於碳(或 CO)與氧結合之終極產物 CO2 是地球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如何提升煉
鐵過程中碳的利用效率和方式則成為研究重點;而後兩種分離鐵與氧的方法並不直
接產生 CO2,但受限於氫氣和電能的來源,目前仍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因此,為
實現鋼鐵生產製程降低碳排放的目標,國際上圍繞煉鐵過程碳氧反應、CO2 的收集
和儲存、氫還原鐵、電解鐵技術均相繼成為研究熱點,以期實現鋼鐵生產減碳的目
標(見表 5-7)。
129
表 5-7、各國重要減碳計畫[15]
計畫 參與者 目的 最優成果
DOE/AISI 共同聯合活動旨在: (1)
AISI 和美國 提高能源效率;(2)提高北美鋼鐵業 (1) 氧化鐵精礦氫氣還原中
AISI-CO 突
破計畫(美國) 能 源 部 (Doe) 的競爭力;(3)改善環境。不同其他 斷法;(2)熔態氧化物電解
2

工業技術局 活動的是,鋼鐵行業的活動需要償 法
還聯邦分擔的費用
旨在尋找減少鋼鐵行業二氧化碳排
放量以及使用適應氣候變化的煉鋼
副產品的新解決方案。總框架包括
POSCO\RIST\ 六個項目:(1)熱燒結的預還原與餘
突破框架 POSLAB\POS 熱回收;(2)使用氨溶液吸收二氧化
POSCO-CO 2
使用氨溶液吸收二氧化
(1)
(韓國)
碳;(2)低碳 FINEX 工藝
TECH
碳; (3) 利用生物渣泥修復海洋環
境;(4)COG 和廢品制氫;(5)使用富
氫合成氣煉鐵;(6)低碳 FINEX 工藝
(1)制定減緩全球氣候變暖
日本鋼鐵聯盟 旨在開發創新技術幫助解決全球環 的方案;(2)二氧化碳的分
(JISF)、日本經 境問題。包括研發項目、公共關係 離、收集及儲存;(3)利用
(日本)
COURSE 50*
濟產業省 活動及促進工業/研究院的合作 植物固定二氧化碳及有效
利用二氧化碳
所有主要歐盟 (1)高爐頂氣高效回收;(2)
鋼鐵公司、能 合作性研發方案,以研究如何在煉 高爐頂氣回收與二氧化碳
源工程合作夥 鋼過程中大量減排二氧化碳。包括 收集和儲存 (CO Capture
伴、研究院及 氣候變化中的過程工程科學、工 and Storage : CCS) ; (3)
2

(歐盟)
ULCOS**
高等院校。另 程、經濟及預測研究 ISARNA 項目與 CCS;(4)
獲得歐洲委員 高級 CCS 直接減排技術;
會的支持 (5)電解技術
注: *COURSE 50: CO 2 Ultimate Reduction in Steelmaking Process by Innovative Technology
for Cool Earth 50
**ULCOS: Ultra-low Carbon Dioxide (CO 2 ) Steelmaking

(1)非高爐煉鐵技術
非高爐煉鐵技術
上個世紀 90 年代以來,永續發展對環境要求越來越高,為發展無需鐵礦石造
塊又不使用昂貴的冶金焦炭,既能生產高質量鐵水又無環境污染的理想煉鐵製程,
不同國家的冶金學者提出了數十種非高爐煉鐵的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
Fe2O3+3C=2C+3CO △H1700=455.6kJ/mol (1)
3CO+3/2O2=3CO2 △H1700= -840.2kJ/mol (2)
Fe2O3+3C+3/2O2=2Fe+3CO2 △H1700= -384.6kJ/mol (3)

單純從碳氧反應的角度來看(不考慮熱需求),理論最低碳耗為 213kg/THM (54%


直接還原,46%的間接還原。圖 5-9 比較了不同煉鐵方法間接還原與直接還原比例
分析圖),圖 10 示出了不同煉鐵方法最低碳耗潛力圖。而從還原反應的熱需求角度
來考慮,鐵氧化物的全部還原都依靠 C→CO2 的熱量來完成,且生成的 CO 完全燃
燒成 CO2 所生成的熱量滿足系統熱平衡條件,這樣可達到理論上的最低碳耗 321Kg/
THM。從圖 5-9 和圖 5-10 中可以看出,在綜合考慮熱需求和碳需求,將來能夠取
得優勢的新煉鐵法,必然是那些能夠採取免焦炭,免燒結或球團礦,能使一、二次
130
反應予以還原最大化,且低汙染,低成本的製程;如能設計出符合還原原理的流程
並克服耐火材料瓶頸,新還原煉鐵法會很有展望[16]。

圖 5-9、 各新煉鐵法的間接、直接還原比例分析圖

800 768
ROMELT 0% , 353 kg, IN BATH
DIOS 20% , 292 kg, IN BATH COREX
700 HISMELT 22% , 286 kg, IN BATH 665
CCF 30% , 262 kg, IN BATH
600 Minimum 理理理理理
46% , 213 kg, FINEX

率 高高
562
BF 67% , 420 kg,

煉500
TECHNORED 80% , 562 kg, IN BED
C

FINEX 90% , 665 kg, IN BED TECHNORED

煉400 COREX 90% , 665 kg, IN BED 420


煉 353 高高
煉300 292 286

煉 ROMELT 262

煉200 DIOS 213


HISMELT
CCF
理理理理理
10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間間間間間%
圖 5-10、不考量熱需求,各煉鐵法最低耗 C 率潛力圖(kg/THM)

(2)氫還原煉鐵技術
氫還原煉鐵技術
相較於用碳作為還原劑來還原鐵氧化物中的鐵,氫與氧反應的產物是 H2O,不
會產生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 GHG),與此同時,與 CO 相比,H2 分子尺寸更小,
131
其擴散進鐵礦石之速度是 CO 的 5 倍,其還原速度更快。然而,氫氣的來源受到限
制,另一方面,氫氣還原鐵礦石的過程是吸熱反應,如何實現氫氣穩定之來源的條
件下,滿足氫氣還原鐵礦石之熱需求,是氫還原煉鐵技術的核心研究內容。
當前一貫作業系統中,煉焦製程中所產生大量焦爐煤氣中氫含量約為
55%-64%,而焦爐煤氣中 20%-25%的甲烷氣體亦可裂解為 H2 和 CO,重整後的焦爐
煤氣中的含氫量將達到 70%,CO 的含量為 30%。日本 COURSE 50 計畫中,即採
用向高爐的不同溫度區供應不同氫含量之煤氣來減少 CO2 的排放(見圖 5-11),考慮
到氫還原反應是吸熱反應,則需要更高性能的煤參與反應。他們通過高性能粘結劑
(High Performance Caking Additive: HPC)來混合高性能煤與焦炭改善焦炭的強度和
反應性能。

圖 5-11、高爐富氫還原鐵礦石[17]

(3)電解鐵技術
電解鐵技術
電解提取金屬氧化物中之金屬,已利用在鋁、鎂、鋰、納和稀土等金屬的生產
中。單從電解過程來看,其產物是純金屬和氧氣,因此對環境沒有任何影響。在
AISI 和 DOE 的資助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了實驗室規模的熔融鐵氧化物電解實驗
(Molten Oxide Electrolysis: MOE),其研究思路:將鐵氧化物加熱到熔融態(1600℃左
右),選用不同的無碳惰性陽極並通電電解,結果驗證了該種方法在理論上具備可行
性。此外,由歐盟 ULCOS 計畫資助之電解鐵礦石法(Ulcowin&Ulcolysis),則是將
鐵氧化物粒子加入特殊配方之低溫(110℃)NaOH 鹼性電解液中,再通電電解,鐵將
在陰極沉澱(見圖 5-12)。不論 MOE 還是 Ulcowin&Ulcolysis 方法,如果解決了電能
的無碳化,將會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132
圖 5-12、電解鐵礦石(Ulcowin&Ulcolysis)

3. 關鍵製程技術
關鍵製程技術
1989 年美國 Nucor 公司採用 SMS 開發的 CSP 作業線在全球首先開展了薄鋼坯
連鑄-連軋作業線的工業化生產,引起了國際鋼鐵業界的關注,至 2008 年底,全球
共建設了 65 條薄鋼坯連鑄連軋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到 1.1 億噸。由於其投資少,
生產流程緊湊,加上鑄坯獨特的熱歷史過程,且其在獲得鋼材特殊性能方面和節能
方面所具備的獨特優勢,為實現高性能鋼材的減量化生產提供了重要途徑。經過近
20 年的發展來看,該製程在生產熱軋薄規格(例如 2mm)的產品具有強度高的優勢,
且在冷軋無方向電磁鋼片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薄帶連鑄技術是冶金及材料製程領域的另一項前沿技術,其發展將會對現今冶
金工業中薄型鋼材的生產過程帶來革命性變化。與連鑄連軋製程相比,噸鋼能耗節
省達 800kJ,CO2 排放量降低 85%,NOx 降低 90%,SO2 降低 70%,同時有效抑制
C、Cu、S、P 等元素在鋼材基體中的偏析。另外,其顯微組織均質晶細,且具有遺
傳性,沿帶厚成份偏析很小。這對高合金材料的生產十分有益,特別是在難以軋製
的高合金薄帶鋼生產方面有著巨大發展潛力(例如目前國外在開發的 TWIP 鋼、
INVAR 合金、肥粒體不銹鋼、鎂合金帶、高矽鋼等),其代表性技術見表 5-8 所示。

表 5-8、薄帶連鑄代表技術

技術名稱 輥徑 輥寬 鋼包 鑄速 帶厚
(mm) (mm) (t) (m.min-1) (mm )
DSC(新日鐵) 1200 1330 60 20-130 1.6-5.0
EUROSTRIP(AST) 1500 800 60 100 2.0-5.0
浦項)
Postrip( 1200 1300 110 30-130 2.0-6.0
EUROSTRIP(蒂森克虜伯) 1500 1450 90 15-140 1.5-4.5
CASTRIP(紐柯) 500 2000 110 15-140 1.5-4.5
BAOSTRIP®(寶鋼) 800 1350 20 110 2.0-5.0

133
以德國 ThyssenKrupp 鋼廠為例,其連鑄技術之發展見圖 5-13 所示,從圖 5-13
中可以看出,相較於傳統連鑄連軋及薄鋼坯連鑄連軋,薄帶連鑄製程更短。

傳 連連、熱連熱 約
統 連
技 250 mm 1.5-25 mm

250mm
術 製製製製
中中中中
薄薄薄連連連熱 薄

62 mm 0.8-9 mm 坯

62 mm

製程階段 鑄
創 中間儲備
新 薄薄連連 約
技 坯

1.5-3 mm 連

3 mm
鑄薄
製程階段 鋼
中間儲備
薄薄連連 鑄帶

8 -20 mm
( 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8-20
mm 連
精精
圖 5-13、德國 ThyssenKrupp 鋼廠連鑄技術發展

4. 鋼組織調控技術
提高鋼材的強韌性對節約材料,降低成本,增加鋼材在使用過程中的可靠性和
延長服役壽命均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對鋼材而言,高強度和高韌性二者通常並不能
兼得,通過對材料強韌化機理深入分析,掌握材料強韌化現象的物理本質,是合理
運用和發展材料強韌化方法從而挖掘材料性能潛力的基礎。對強度而言,由於材料
中存在的各種缺陷,導致其理論強度與實際測試強度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因而提高
材料強度的途徑:其一,完全消除內部的差排和其他缺陷,使其強度接近理論強度
(例如无差排高强度金属晶須);其二,則是在材料中引入大量的缺陷(例如加工硬
化、固溶強化、細晶強化、麻田散鐵強化、沉澱強化等)來阻礙差排運動。後者也是
目前金屬強化的主要途徑,綜合利用各種強化手段可使材料的實際強度接近理論強
度。而韌性是材料形變和斷裂過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在外界條件不變之條件時,
只有通過改善材料之成分和組織結構(例如晶粒細化、鋼純淨化、組織球化及複相化)
來提升材料韌性。強韌化問題的主要著眼點在於材料的性能,但是性能是由組織決
定的。因此如何對鋼組織進行調控成為發展綠色鋼材極其重要的研究方向。
(1)細晶技術
細晶技術
晶粒細化可同時提高鋼的強度和韌性,是超級鋼研發重點方向。60~70 年代的
熱機械處理技術(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s: TMCP)利用微合金元素對
不同熱加工階段再結晶、相變及晶粒長大的作用,通過對軋延製程及軋後冷卻的控
制,實現鋼的組織細化。如含鈮、鈦等微量合金元素的低合金鋼,通過 TMCP 技術
可以使肥粒體晶粒尺寸達到 5µm。80 年代中期,Yada 等在試驗室研究 C-Mn 鋼的
134
晶粒細化工作時,採用在 Ar3 溫度附近大形變軋製使肥粒體晶粒細化到 3µm 以下,
並提出了“應變誘導相變”(Strain Induced Transformation)的概念。90 年代初期,
P.D.Hodgson 等對 Si-Mn 鋼採用熱扭轉方法在 Ar3 溫度附近變形得到接近 1µm 的細
晶鐵素體,到 90 年中期他們利用單機架軋機使熱軋鋼帶表面得到 0.5~1µm 超細晶
粒,提出了“應變誘導相變軋製”(Strain-induced Transformation Rolling)製程。進入 21
世紀,鋼鐵材料的組織超細化研究進入了一個繁榮階段,為了在低碳低合金鋼中追
求晶粒尺寸小於 1µm 的組織,日本學者採用較低溫度下的大塑性變形製程,如等通
道 轉 角 擠 壓 (Equal Cross-section Angular Pressing) 、 累 積 疊 軋 (Accumulative
Rolling-Bonding)或多向軋製等方法,使鋼的組織達到微米、亞微米尺寸;在韓國,
通過對鋼鐵材料變形過程中 1µm 超細晶組織的形成過程和影響因素的研究,提出了
“應變誘導動態相變”(Strain Induced Dynamic Transformation)理論觀點。中國“新一代
鋼鐵材料重大基礎研究”計畫針對不同強度級別和顯微組織類型,進行了 5 種超細
化方法研究,對於肥粒體+波萊體的碳素鋼或低合金鋼,採用強力軋製和形變誘導
(強化)肥粒體相變(Deformation Induced (Enhanced) Ferrite Transformation)技術;在薄
鋼坯連鑄連軋現代冶金工藝流程下,採用第二相的奈米化控制;對具有低碳變韌體
或針狀肥粒體的微合金鋼采用形變誘導析出(Deformation Induced Precipitation)和中
溫相變控制;對調質處理的合金結構鋼,應用新的合金設計以提高介面強度,增加
氫陷阱和二次硬化路線,快速超細晶熱處理等綜合技術;發展無碳化物變韌體/麻田
散體組織和富碳殘餘沃氏田體薄膜以使中低溫回火結構鋼具有更優良的強韌性。
雖然晶粒細化可達到提高鋼的強度,然而,超細晶化後的鋼材並非所有使用性
能都能提高,已有研究發現晶粒尺寸達亞微米或更超細化後,晶界面積增大,佩奇
-霍爾 (Petch-Hall)關係發生變化。與此同時,要將上述實驗室研究結果應用到工業
實際,並達到相同之效果,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實際生產的冶金思路則可遵循上
述的研究理論進行製程優化。
(2)鋼液介在物處理技術
鋼液介在物處理技術
鋼中存在的非金屬介在物,如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的存在破壞了鋼基體
的連續性,從而影響鋼的性能。然而,非金屬介在物的幾何學、力學、化學、物理
學的因素不同,對鋼品質的影響程度也呈現較大的差異。而鋼中介在物與鋼中[O]、
[S]、[N]等非金屬元素的含量密切相關,控制這些非金屬元素的含量成為提高鋼的
強度和韌性的重要方法之一,現今先進鋼廠通過冶煉(渣的控制)並結合各種物理手
段(攪拌、真空)等方式,Σ(S+P+N+O+H)可小於 60ppm,甚至達到 30 ppm。然而,
介在物在高溫下的反應是一個動態平衡,因此並不可能達到完全去除,充分利用鋼
中客觀存在的細小的介在物來提高鋼的性能,即氧化物冶金技術已成為當前研究的
熱點問題之一。
氧化物冶金技術的核心思路即是通過對介在物的種類和分佈進行控制,利用其
作為誘發針狀肥粒體(Acicular Ferrite: AF)的形核核心,或者利用這些介在物作為硫
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的形核核心,並進一步利用這些硫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誘
發 AF 形核,達到分割晶粒、細化組織的目的,另一方面,這些分佈在晶界的細小
介在物也將達到釘扎晶界的作用,使的鋼在軋延、熱處理或後續焊接過程中細化晶
粒之作用。此外,在連續退火過程中,這些介在物也可成為 Fe3C 的形核核心達到
降低鋼基體游離碳的作用。

135
(3)相變誘導塑性及雙晶誘導塑性
相變誘導塑性及雙晶誘導塑性
早在上個世紀初,A. Sauveur 就曾報導鐵在相變時對流變的抗力減小的現象,
隨後的研究也證實了:金屬及合金在相變過程中塑性增加,在低於母相屈服強度下
會產生塑性變形,這即是相變誘導塑性(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TRIP)。然
而,鋼中各種組織中僅沃氏田體會發生相變,因此,如何保持鋼材中一定量的沃氏
田體成為利用 TRIP 效應開發高塑性鋼之關鍵。早期的方法採用在鋼中添加大量沃
氏田體穩定元素,但由於合金含量大大增加將增加鋼的成本,在 90 年代以來控溫
技術的發展為精確控制鋼的冷卻路徑提供了平台,利用先進之控溫技術可在降低合
金用量的前提下保證鋼材在常溫下具有更高比例的沃氏田體,從而使得鋼材在二次
加工過程中利用沃氏田體相向麻田散體轉變過程中的加工硬化來提高鋼的塑性和
強度。
1880 年,R. Hadfield 提出大多數沃氏田體鋼層錯能處於中低範圍,趨向形成大
範圍的堆疊層錯、雙晶以及平面差排結構。雙晶誘導塑性(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 :
TWIP)即是利用材料在受到外部應力發生形變過程中誘發雙晶,從而提高材料強度
和塑性增長。其主要機理在於,當材料變形過程中變形最大部分誘發雙晶,雙晶界
阻止了該區滑移的進行從而導致差排塞積,局部強度提高,難以繼續變形,導致變
形向其他應變較低區轉移,從而推遲了頸縮的形成,極大提高了伸長率。另外,拉
伸後的沃氏田體晶粒內包含了大量的形變雙晶。粗大的透鏡狀形變雙晶從沃氏田體
晶界處向晶內貫穿,分割沃氏田體晶粒。接著,更細小的形變雙晶呈交織狀分佈於
沃氏田體晶粒內。實質上,分割晶粒後的雙晶起到了亞晶界的作用,阻礙了差排的
滑移而達到加工硬化的作用,使得 TWIP 在變形後獲得了非常高的抗拉強度。由於
雙晶與沃氏田體基體的共格作用,高的介面能不利於裂紋的擴展而使宏觀表現為斷
後伸長率與均勻伸長率的提高。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論是應用 TRIP 效應還是 TWIP 效應來提升鋼之性能,
其關鍵均在於如何以最經濟的手段獲得常溫下高比例之沃氏田體相,現今溫控技術
的不斷發展,精確控制鋼的冷卻路徑成為可能,因此,應用先進之熱處理理念,即
可達成既提高鋼的強度又提升鋼的韌性之目的。

(三
三) 中鋼於國內鋼鐵業的技術創新-推動用鋼產業升級
中鋼於國內鋼鐵業的技術創新 推動用鋼產業升級
除了鋼廠自身的產品與製程發展外,中鋼深刻的體會在自由化及全球化的浪潮
下,競爭的本質已從單純的個別企業競爭,變成較複雜的產業生態體系(Business
Eco-system)的競爭,做為產業龍頭的卓越企業,必須肩負改造產業生態體系的責
任。就鋼鐵產業而言,面對到大陸低成本製造的強烈威脅,使得國內產業外移日益
嚴重,加上面對原物料上漲及升級技術瓶頸等問題,造成國內鋼鐵市場流失,可說
是處境嚴峻,因此中鋼乃自 95 年起,藉由推動“研發聯盟”的方式,來協助國內
用鋼產業升級,透過技術研發、協同創新、策略投資、通路建構、自創品牌等,提
升鋼鐵產業整體之競爭力。
中鋼是先透過產業分析,鑑別出待開發的高值終端產品與待培育之關鍵核心技
術,再與下游的用鋼產業合作,結合產、官、學、研等單位一起共同籌組“研發聯
盟”,將原本分散的研發能量匯集起來,聚焦在迫切、重要的技術發展上。透過研
136
發聯盟可強化上下游供應鏈的夥伴關係,提昇「售前服務」的強度,如藉由與下游
廠商建立先期參與(Early Vendor Involvement: EVI)的合作模式,於產品的設計階
段,即能提供選料、用料的量身訂做服務,以創造設計導入(Design-in)甚至規範導
入(Spec-in)的機會。以下舉兩個案例說明推動用鋼產業升級所獲致的成效,第一個
案例是汽車鈑件模具數位化技術。
傳統汽車副廠鈑件用模具開發,為了量測所擬開發鈑件的尺寸與形狀資料,需
先製作石膏與樹脂模,然後再以量具進行接觸式量測,而石膏模與樹脂模在翻製過
程中之收縮與變形常導致量測誤差增大,因此必須花費很長的時間進行後續的試模
與修模,以微調汽車鈑件的形狀與尺寸,造成模具製作時間變長且成本增加,影響
鈑件的生產與交期。為了改善上述的問題,中鋼協助汽車 AM 研發聯盟廠商開發及
導入照相量測、CAD 模面造型設計、CAE 成形分析,及 3D 實體模具設計等數位化
量測技術,除省略了傳統接觸式量測需先製作石膏與樹脂模的繁瑣程序,及減少對
環境的污染外,並可大幅縮短量測時間,及提高量測的尺寸精度。鈑件模具數位化
技術的成功建立,使模具製程省略石膏與樹脂模,及減少試模與修模次數,且汽車
鈑件模具開發時間更大幅由原來的 8 個月縮短為 4 個月,明顯降低鈑件開發成本及
提昇產品的競爭。
第二個案例是協助大同公司開發 2250KW 大型工業馬達,台灣馬達產業之技術
過去一直倚賴日本,缺乏基礎研究,對於馬達分析與設計技術無法自主發展。馬達
研發聯盟整合國內電機領域學研界專家,建立高效能馬達產品開發所需之磁路分析
及散熱技術。以大同公司發展的 2250KW 大型工業馬達為例,中鋼除了提供 50CS350
高品級電磁鋼片及結構與支撐材料外,並委託學研界專家進行馬達振動、電磁分
析、結構與支撐、及熱流與溫升等,會顯著影響馬達性能的基礎理論分析電腦模擬,
作為馬達設計的依據,使馬達效率得以大幅提升,成功開發此項高級精品。此項產
品值得一提之處,除了重量減輕 30%之外,運轉效率亦由 94%提升至 96%,節能減
廢的效果相當顯著,也因此榮獲國家精品獎的殊榮。
中鋼推動研發聯盟工作迄今,已在螺絲螺帽、汽車、馬達、鋼結構與手工具等
產業,及軸承鋼、晶圓切割線等特殊應用產品,共籌組 16 個研發聯盟及執行 13 個
業界科專計畫,提出 38 件合作研究計畫案,建立 36 項共通的核心技術,除創造約
達新台幣 505 億元的產值與效益外,更成功協助國內用鋼產業轉型升級,提昇產品
附加價值,使鋼鐵產業繼半導體及 LCD 之後,成為國內第三項的兆元產業。

四、台灣鋼鐵業的挑戰與發展
台灣的鋼鐵產業在中龍完成擴建後,其用鋼量已趨飽和,已沒有再增加產能的
空間,因此台灣鋼鐵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是要生產更多的鋼鐵,而是要從鋼鐵中
產出更多的價值。對中鋼而言,即是未來須朝著精緻鋼廠的方向努力,把 2,000 萬
噸的產品都作得很有特色,很有競爭力,因此必需投入更多的創新研發,建立先進
的產品冶金及煉軋鋼製程技術,及應用這些技術生產先進高級鋼,再結合高端的二
三次加工製程技術予以有效應用,開發高值終端精品。除了可提昇產業的競爭力及
產值外,高值終端精品的應用,例如電動車的高效率馬達,亦可達到節能減碳,創
造環境改善的效益,使中鋼產品成為可提供生活改善解決方案的綠色鋼材。
137
中鋼公司在新產品的開發策略,是以「品質、品級、品種三品併進」為目標,
兼顧產品的性質、感質與環質,進行策略產品的登峰造極與價值倍增型新品類產品
之開發。中鋼挑選了台灣產業需求最多,且中鋼具有發展優勢的八項產品,列為我
們的重點發展的策略產品,包括先進高強度汽車用鋼、高功能電磁鋼片、高功能橋
粱用鋼、高強度船板/海洋結構用鋼、超高強度管線用鋼、碳素工具鋼、高性能軸承
鋼及晶圓切割線等產品開發,且以登上規格最高頂峰,進而創造優於規格的極致產
品為努力目標,以優化產品組合,創造人無我有的差異化優勢,發揮關鍵少數作用
之效益。有關產品登峰造極的部分,茲舉二個案例說明。
第一個案例是電磁鋼片的開發,圖 5-14 所示為電磁鋼片的產品特性分佈圖,其
縱座標是磁通密度,橫座標是鐵損,磁通密度越高,馬達體積可越小,鐵損越低,
馬達能耗越小,冷氣機能夠小而冷小而省就是使用高磁通低鐵損的電磁鋼片。目前
中鋼已成功量產規格最高等級的 50CS230 與 35CS210 電磁鋼,達成產品的登峰,
接下來將朝 50CS210 與 35CS190“超規格”,以及往更高磁通與厚度為 0.15mm 的
更薄產品發展。此外也會透過中鋼所主導的馬達研發聯盟開發電動車馬達、伺服馬
達、風力發電馬達,為登峰造極的電磁鋼片創造馬達產業發展及節能減碳之社會效
益。

圖 5-14、電磁鋼片的產品特性分佈圖

第二個案例是汽車用鋼,圖 5-15 所示為汽車用鋼的產品特性分布圖,此圖的縱


座標是伸長率,代表鋼材加工成形的能力,橫座標是強度,強度越高,板厚可越薄,
汽車即可減重省油。從這個分布圖可看到,強度升高所產生之副作用即是成形性降
低,所謂先進高強度鋼則是在同樣的強度下,具有比較高的成形性。中鋼目前除了
DP1180Y 正於現場進行量產試製之外,所有系列的規格產品均已完成開發。預估在
今年完成登峰目標之後,將持續研發具有比 AHSS 更高成形性能的第二及第三世代
的 AHSS,這些將是未來電動車發展的關鍵性材料。

138
除開發性質登峰造極、價值倍增的優質鋼材外,如何結合先進的二三次加工製
程技術,來產出高值終端產品以獲得最佳的應用,例如以高強度汽車用鋼結合管件
液壓成形技術來製造車體以減輕車重,達到 CO2 減排效果等,亦是中鋼成為精緻鋼
廠的努力方向之一,這部份的工作包括兩項主軸,分冸是持續推動用鋼產業升級,
以及開拓綠色鋼材之綠色應用。

圖 5-15、汽車用鋼的產品特性分布圖

雖然藉由“研發聯盟”的推動,已成功協助下游廠商轉型升級,與創造差異化
的競爭優勢,並獲得良好成效。但台灣上游金屬原料帶動之金屬相關應用產值為 3.8
倍,與美國、日本、韓國的 10.2、7.0 及 5.5 倍相較,台灣金屬產業鏈的產值效益仍
然偏低,具高值化發展空間。因此,在提升台灣鋼鐵產業的生態體系及產業環境方
面,中鋼已借鏡台積電大同盟的理念與做法,著手推動“產業大同盟”,中鋼將透
過所建立的工程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及研發聯盟等,結合產學研用,打造一個開
放創新平台,以蓄積豐厚的智財能量,並將其導入產業應用,做為支援客戶產品與
技術發展之推動引擎。此外,中鋼亦將重新檢視 21 個用鋼產業,尋找具關鍵的中
心廠,以“產業大同盟”模式進行強強聯結,達成建構產業聚落,促進三鏈優化的
目標。現階段中鋼正積極推動的工作,主要為 BLCD 馬達產業聚落及汽車鋼片熱沖
壓產業鏈的建構。
在開拓綠色鋼材之綠色應用方面,主要是發揮鋼材所擁有的巨大外部減碳效
益,以近期政府積極推動的風力發電政策為例,說明如下:一具 3MW 的風力發電
機(生命週期 20 年),其建造所使用的綠色鋼鐵佔總重的 80%,包括高強度鋼所作的
塔架,及電磁鋼片所作的發電機等。由 LCA 的分析顯示,風力發電機生命週期總
產出能源約為製造過程所耗能源的 80 倍,一部 3MW 風機的生命週期減碳效益約 8
萬噸,此為綠色鋼材綠色應用之典型案例,可產生用越多省越多,用越多越環保的
效益。而頃於 7 月 23 日獲得國科會與經濟部核准,由中鋼與成大合作提出之「次
世代鋼及其綠色製程與產品創新應用」產學大聯盟計畫,即以“大型離岸風機”為
應用載具之一,藉由研發大型離岸風機所需次世代鋼材及先進用鋼技術,協助國內
用鋼產業掌握前瞻發展的機會,以提升上下游產業整體的競爭力,該計畫將由中鋼

139
規劃的 15 個研究專題,引導學界規劃 24 個分項計畫,以達成次世代鋼的產品及應
用技術開發目標,為用鋼產業打造高附加價值產業群聚發展所需的環境。

五、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產學大聯盟
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 產學大聯盟)—
產學大聯盟 —次世代鋼及其綠色製程與產
品創新應用
為引導學界研發能量投入產業界,協助產業升級,國科會、經濟部聯合推出“產
學大聯盟前瞻產學合作計畫(產學大聯盟)”。鋼鐵業龍頭中鋼公司積極回應,秉承
加值創新、永續發展、善盡產業及社會責任的理念,與國立成功大學、國立台灣大
學、國立中山大學等八所院校組成的學界聯盟聯合提出為期五年,總研發金額 7.25
億台幣的『次世代鋼及其綠色製程與產品創新應用產學合作』(產學大聯盟)研究計
畫。「次世代鋼」大聯盟研發規劃是以“前瞻產業發展機會,研發需求的次世代鋼
材與先進用鋼技術,以促進整體上下游鋼鐵產業升級發展”為主軸;以“先進節能
汽車、離岸風電與海洋結構”為開發載具,以“鋼材開發、煉軋鋼製程技術、創新
應用”為研究領域,依據超越日、韓、中、美主要競爭對手近五年之專利為訴求進
行核心技術的專利佈局,藉由六個研究團隊,40 餘名教授、120 餘名研究人員的分
工合作(見圖 5-16 產學大聯盟分工架構),運用先進的實驗裝備,開展合金優化設計、
介在物定量控制,微組織的精密控制等鋼鐵產品與製程的前瞻技術培育,以及先進
二、三次加工應用技術研發。程序上是由中鋼決定研發之次世代鋼材、製程、與終
端產品,中鋼與學校合作解構出需學研單位承接培育之基礎與核心技術,未來將由
中鋼整合學研單位以及中鋼自行完成之研發成果,構成完整的產業落實應用方案。
整個過程可說是"起始於企業,落實於產業,學研單位擔任基礎與核心技術研發之
中間骨幹"。

圖 5-16、產學大聯盟分工架構

140
(一
一) 產學大聯盟之理念和目標
產學大聯盟以“新型能源汽車用鋼、海洋及石化業用鋼”的開發為載具,以
“次世代鋼材料設計,次世代綠色製程,次世代鋼鐵產品創新應用”這三個領域緊
密相關的六大核心技術的研發為重心,以“鋼材性能翻一番、使用壽命翻一番、環
保減排效能翻一番、產業競爭力翻一番”的「次世代鋼」為前瞻目標(見圖 5-17),
進行宏觀的戰略規劃。
「次世代鋼」的研發理念包含了“Next-generation Steel”、“Next-generation
Process”、“Next-generation Application”及“Better Environment”等四個內涵,
其基本理念是利用先進的冶金及煉軋鋼技術來生產優質鋼材,同時結合先進的二三
次加工製程技術,來產出高值終端精品的應用,例如電動車之高效率馬達,可達到
節能減碳及環境改善的效益,除創造優質之環境效益,提供生活改善之解決方案,
並創造優質生活之社會效益。

圖 5-17、產學大聯盟前瞻目標

例如以高強度汽車用鋼來製造車體可減輕車重,達到 CO2 減排效果;以高品級


電磁鋼片來製造馬達可降低鐵損(發熱),馬達可省電 2%以上,全台一年即可省電
20 億度,減少 126 萬噸溫室氣體的排放,這些都可以達到環保節能,進而創造人類
優質生活的目的。
Next-generation steel 開發高值終端精品,除了提昇產業的競爭力提升產值外,
高值終端精品的應用,可達到節能減碳及環境改善的效益,除創造優質之環境效
益,提供生活改善之解決方案,並創造優質生活之社會效益。

141
1. 次世代鋼鐵產品(Next-generation
次世代鋼鐵產品 Steel)—
—性能翻一番
具體目標為中鋼策略產品規格的登峰造極及開發價值倍增型產品,以達成高應
用性能、高技術涵量、高產業關聯、高獲利潛能的“四高指標”。以汽車用鋼的「強
塑積」性能指標為例,其不僅包括材料強度以及產品加工延展性的綜合性能,更是
汽車輕量化所需要的關鍵技術,如圖 5-17(a)所示,規劃 5 年內由 15GPa%提高至
40GPa%。另以圖 5-17(b)離岸風電系統之海洋用鋼的耐蝕壽命為例,設定其壽命翻
一番的目標:由 102 年的使用年限 20 年提升到 106 年的 40 年。
2. 次世代製程(Next-generation
次世代製程 Process)—
—節能減排翻一番
高精密及高清淨的冶煉軋延技術是開發高附加價值的「次世代鋼」之關鍵製程
技術,低碳煉鐵及煉鋼則是因應環保節能要求,可大幅降低 CO2 的排放強度之關鍵
技術。圖 5-17(c)是中鋼規劃減少年碳排量的目標,預計在 102 年可減少 180 萬噸碳
排放,106 年更將達成減少 500 萬噸碳排的高規格目標,以碳交易稅每噸 10 美元的
保守估算,更可帶來一年新台幣 15 億元的外加效益!
3.次世代應用
次世代應用(Next-generation
次世代應用 Application)—
—附加價值翻一番
用鋼產業高值化是中鋼協助鋼鐵產業升級提出的解決方案,高品級鋼結合先進
二、三次加工技術的開發,可以幫助鋼鐵上、下游產業產品高值化的發展。圖 5-17(d)
是中鋼生產高品級鋼的比例,在 101 年雖已經達到 45%,產值約有 1,096 億,為加
速產品結構的轉型,規劃高品級鋼的生產比例將由 102 年的 47%提高到 106 年的
52%,為全球平均值的三倍,每年增加高品級鋼 200 萬噸,附加價值增加 60 億元,
產品附加價值也會以 101 年為基底,在 102 年增加 247 億元,再於 106 年翻一番增
加達 513 億元,並將高品級鋼的產值推升到 1,610 億元。
「次世代鋼」大聯盟計畫的目標不僅是將鋼材性能翻一番,高值化後的產值更
是翻一番,保守估算之直接及外溢有形效益達 1,600 億以上,投資效益為總研發經
費 7.25 億之 200 倍!另一方面,希望藉由提供優質的鋼材以及先進的二、三次加工
技術,帶動相關產業的升級轉型與高值化發展,將關聯產業產值推升至 4.9 兆元,
並提升附加價值 1,200 億元,及促進國內就業人數達 10 萬人。此外,汽車輕量化用
鋼、馬達低鐵損電磁鋼片的應用以及綠色低碳生產製程的開發,也將為向綠色永續
社會發展做出顯著的貢獻。

(二
二) 產學大聯盟之技術路線和
產學大聯盟之技術路線和技術架構
技術路線和技術架構
產學大聯盟研發『次世代鋼』以前瞻綠色產業“先進節能電動車”產業用鋼(汽
車車體用鋼和電磁鋼)和“離岸風電與海洋結構”產業用鋼(耐蝕海洋用鋼和電磁鋼)
為載具,依據『次世代』鋼的性能要求,以開發高附加值鋼品的核心基礎理論為計
畫研究核心,在現有技術基礎上,開發和應用前瞻理論並結合先進的實驗方法分析
鋼品清淨度/純度、成分均勻性、介在物形態、晶粒大小及相組成與鋼品性能之間的
關係,設計產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與開發具有國際前瞻性的先進鋼品;以鋼品製程
節能減碳為核心,開發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鋼鐵冶煉製程;研發以更低成本獲取高
性能鋼鐵初加工製品的製程技術;以先進節能汽車及大型離岸風機用鋼為標的,以
鋼鐵製品深加工核心技術及鋼鐵產品拓展應用之關聯技術的開發為根本,實現次世
代鋼品的創新應用(見圖 5-18 產學大聯盟技術路線)。
142
載具 高品級 鋼品 綠色製 二三次 創新應用
(功能規格要求)
功能規格要求) 鋼要求 設計 程開發 加工技 核心技術
術要求 開發
圖 5-18、產學大聯盟技術路線

依據產學大聯盟的整體技術路線,圍繞次世代鋼及其綠色製程與產品創新應用
這一主軸,研究內容涵蓋次世代鋼材料設計、次世代綠色製程、及次世代鋼鐵產品
創新應用三大研究領域,並進一步區分為次世代超高功能性綠色鋼材開發技術、先
進鋼鐵組織控制前瞻技術、超級鋼及其綠色低碳冶煉製程技術、超高強度鋼之精密
軋延技術、先進節能電動車系統設計與應用技術、大型離岸風機結構設計及其應用
技術等六大核心技術,在六大核心基礎上,中鋼規劃 15 個研究專題,引導學界規
劃 24 個分項計畫,以達成次世代鋼的產品及應用技術開發目標。(見表 5-9 產學大
聯盟技術架構;圖 5-19 產學大聯盟技術關聯圖;圖 5-20 先進節能汽車技術關聯圖;
圖 5-21 離岸風電與海洋結構技術關聯圖)。

表 5-9、產學大聯盟技術架構
主軸 領域 核心技術 研究計畫
次世代超高功 PT01:次世代冷軋先進高強度鋼材的組織與性質研究
次 世 能性綠色鋼材 PT02:次世代先進高強度鋼熱浸鍍鋅介面與合金化反應研究
代 鋼 開發技術 PT03:次世代電磁鋼片集合組織演化與磁性模擬分析研究
材料 PT04:次世代熱軋複合奈米析出物強化型低碳低合金鋼組織與
設 計 先進高鐵組織 性質研究
領域 控制前瞻技術 PT05:次世代超高強度熱衝壓鋼材表面鍍層研究
次世 PT06:次世代超高強度海洋用鋼材研究
PS01:碳熱還原煉鐵製程技術建立
代鋼 超級鋼及其綠 PS02:低碳煉鋼製程技術開發
及其 次 世 色低碳冶煉製 PS03:渣與鋼液脫磷脫硫研究
綠色 代 綠 程技術 PS04:氧化物冶金製程技術開發
製程 色製 PS05:鋼胚凝固與組織控制技術開發
程領 PS06:熱軋薄板軋延控制技術
與產 域 超高強度鋼之 PS07:極薄電磁鋼片軋延與退火技術
品創 精密軋延技術 PS08:大型離岸風機用鋼軋延製程開發
PS09:高合金軋延技術開發
新應 AP01:先進高張力鋼板之汽車結構開發與模具設計技術之建立
用 先進高強度鋼管液壓成形技術建立
次 世 先進節能電動 AP02:
代 鋼 車系統設計與 AP03:超高強度鋼板熱沖壓成形技術建立
鐵 產 應用技術 AP07:車輛輕量化之鈑金成形和模具設計開發
品創 AP08:新型伺服沖床於電磁鋼片製程之品質提升研究
新應 AP09:高性能電動車動力馬達之設計研究
用 領 大型離岸風機 AP04:離岸風機支承基礎結構勁度及變形反應研究
域 結構設計及其 AP05:離岸風機支承基礎結構安全監測與分析模式
應用技術 AP06:高強度扣件成形及模具設計技術建立
143
圖 5-19、產學大聯盟技術關聯(黑體字:學界計畫,紅體字:中鋼研究課題,
*6:六個分項計畫)

圖 5-20、先進節能汽車技術關聯圖(黑色代表學界執行的各項計畫,紅色代表中鋼
公司的研究課題,綠色代表學界與中鋼會共同執行的分項計畫/研究課題)

144
圖 5-21、離岸風電與海洋結構技術關聯圖(黑色代表學界執行的各項計畫,紅色代
表中鋼公司的研究課題,綠色代表學界與中鋼會共同執行的分項計畫/研究
課題)

六、結語
現今科學昌明的年代,輕薄短小的價值凌駕到厚重長大之上,鋼鐵在社會大眾
心中的地位已不如往昔,然而從基本面來評估比較各種材料的應用價值時,仍可發
現“鋼鐵依然是人造材料中最璀璨的鑽石”。就實用性及經濟性而言,鋼鐵材料具
有其他工程材料所無法比擬的優點,即使在當今最受世人關注的氣候變遷、節能減
碳、環境保護等的綠色議題上,鋼鐵材料不但不會因此訴求而受到應用上的限制,
它更是當今人類因應氣候變遷追求節能減碳最可依賴的材料。台灣鋼鐵需求進入飽
和期,鋼鐵產業未來的發展,需要從量增走向值升。保持台灣鋼鐵產業旺盛生命力
之最佳途徑即開發更多低成本的高附加價值產品,雖然無法再生產更多的鋼鐵,但
可從鋼鐵中產生更多的價值。
綠能電動汽車及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為台灣鋼鐵業價值增長提供了新的契
機。產學大聯盟在開發之次世代鋼品設計、次世代綠色製程、次世代鋼品創新應用
三個領域上的六大核心技術將為節能、減碳(如碳熱還原等)、減廢之環境要求提供
技術支撐,提升台灣鋼鐵產業之競爭力。籍由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產學大聯盟),
整合台灣產、官、學、研各界資源,進一步推動用鋼產業升級及產業高值化。

145
[1] 傅蘊德,中國鋼鐵企業集成技術創新戰略探討-以包鋼集團為例>碩士學位論文,2006 年,內
蒙古科技大學
[2] 行政院主計處

[4] 黃文星, 付建勛編撰, “鋼鐵冶煉之二次精煉與氧化物冶金”, 合記圖書出版社, 2012 年 1 月


[3] M.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1991.

[5] “Steel's Contribution to a Low Carbon Future- World steel position paper”: 2013
[6] “World Steel in Figures 2013”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2013

中國海洋工程網
[7] http://www.windpower.org/
[8] /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9] GWEC(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 Global Wind Report Annual market update 2012(2013 年4
月)

[10] “UltraLight Steel Auto Body Final Report” American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 1998

工業和資訊化部印發 鋼鐵工業 十二五 發展規劃


[11] “Steel solutions in the green economy-Future Steel Vehicle”2013
[12] “ “ ” ”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4303771.html
[13] “The Three Rs of Sustainable Steel” Worldsteel Association 2013
[14] “Advanced steel applications help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Worldsteel Association 2013

陳秉詮 煉鐵製程的節能減碳 科學發展 年 月 期


[15]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16] “ ” 2013 6 , 486 20-24
[17] http://www.jisf.or.jp/course50/index_en.html

146
第六章 鋼鐵業的挑戰與展望
鋼鐵業的挑戰與展望
伏和中、
伏和中、鄭英洲

一、前言
1950 年代台灣鋼鐵工業開始發展,配合著國家經濟建設發展進程,長久以來持
續升級、轉型,使得產業結構、鋼材品質及生產技術皆有重大的發展,對台灣經濟與
就業有重大的貢獻。然而隨著產業發展轉向服務業與高科技產業為主,鋼鐵消費的成
長動能趨緩。此外,環保法規的要求提高、煉鋼原料取得不易且成本高漲、鋼品貿易
自由化與貿易保護主義等問題的深化,均使得國內鋼鐵業的挑戰有增無減。
本文將從鋼鐵產銷、煉鋼原料、能源及環保、鋼鐵貿易及下游用鋼產業發展等構
面,探討目前台灣鋼鐵業面臨的挑戰,分析未來產業發展趨勢,並探討我國鋼鐵業的
可能因應策略與做法。

二、台灣鋼鐵業的挑戰
台灣鋼鐵業的挑戰
歸納台灣鋼鐵業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

(一
一) 鋼鐵產能過剩
因鋼鐵冶煉設備的建設時間很長,鋼鐵產能的投產存在滯後性。景氣大好時一
窩蜂的投資,完工時卻碰上金融危機與景氣蕭條,造成目前產能的嚴重過剩。此外,
中國大陸鋼材的需求年增率,由連年兩位數的高成長,逐漸趨緩,即將進入成熟期的
零成長。而印度等後進國家的對鋼材的需求,還無法銜接上這部高速成長的列車,全
球鋼鐵業需求成長明顯趨緩,這也是造成產能過剩不易消解的原因,全球粗鋼供需如
【表 6-1】所示。
表 6-1、全球主要地區粗鋼產能及成品鋼材表面消費
單位:百萬噸
年份 2008 2011 2014(F)

國別 產能 表面消費量 產能 表面消費量 產能 表面消費量


歐盟 27 國 249 183.5 250 154.4 250 138
北美 154.5 130.5 159.2 121.7 164.4 136
中南美洲 60.7 43.9 67.1 45.7 75.9 51
獨立國協 140.5 50 144.1 54.7 156.2 61
非洲 31.1 24.3 35 24.9 40.3 30
中東 23.3 45.6 44.2 49.5 57.1 53
亞洲 990.2 703.7 1,211.6 904.2 1,316 976.6
(中國) 665 446.9 815 634.3 875 721
(日本) 129.8 78 132.4 64.1 133.6 63
(印度) 64.7 51.4 96.5 69.8 128.2 78
全球合計 1,700.9 1,218.6 1,963.6 1,395.3 2,130.9 1,523
資料來源:OECD、WSA/中鋼公司整理
147
除了全球各地出現粗鋼產能過剩的情況之外,台灣也同樣面臨產能利用率下降的
窘境。中龍鋼鐵的第一、第二號高爐分別於 2009 年、2013 年點火量產,國內外需求
卻未出現同步成長,致使國內煉鋼產能無法發揮,產能利用率明顯下滑。中龍高爐的
量產,為國內鋼鐵產業發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但如何善用新增產能,滿足國內下游
用鋼產業的需求,並導引國內工業結構加速轉型升級,帶動經濟持續成長發展,成為
一項大的挑戰。

(二
二) 煉鋼原料成本高漲
煉鋼原料成本高漲
鋼鐵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料包括鐵礦石、煤、石灰石及廢鋼。煉鋼原料的成本約
占鋼鐵業的總產值的 80%,鋼鐵業每年需要超過 30 億噸的相關原料,可見鋼鐵業對
對煉鋼原料的依賴。目前鋼鐵業面臨的煉鋼原料問題主要有三:其一是確保原料的可
取得性、其二是解決高品質原料越來越少的問題、第三為鋼鐵產業鏈的利潤被上游原
料供應商把持。
煉鋼原料並不存在在稀缺性,大多數煉鋼原料的地下儲藏量很充足,以目前的開
採速度,可確保數十年供應無虞。但採礦活動越來越困難,主要原因包括:1.礦區和
需求方之間的距離拉長、2.許多礦區位在氣候極端惡劣的地方、3.礦場的基礎設施缺
少或薄弱、4.礦場所在地往往是政治不穩定地區、5.探得的礦藏位置越來越深、6.礦
藏所含的成分更加複雜、7.申請探勘或開採許可的時間拉長、8.缺乏訓練有素的工作
人員,供應商交貨時間長等瓶頸。上述困難都會增加礦場的開採成本,或提高鋼廠的
冶煉成本。
1990 年代全球鐵礦等煉鋼原料價格低迷,產業經歷大規模整併,採礦業投資意
願低落。2000 年代中國大陸鋼鐵業進入成長期,需求快速成長,煉鋼原料供給吃緊;
加上大陸鐵礦開採成本偏高、全球煉鋼原料由少數廠商把持等因素,造成原料價格居
高不下。
目前整個鋼鐵產業鏈的利潤,多數為礦場拿去,鋼鐵業者幾乎淪為為礦場打工的
境地。
【圖 6-1】為鋼鐵業價值鏈的利潤分布。1995 年鐵礦場的利潤總和僅占 8%、2011
年增加到 46%,熱軋鋼捲的利潤占比,則由 81%降到 26%。1998~2011 年間,在整個
鋼鐵價值鏈中,利潤明顯由鋼廠轉移到礦場手中。

圖 6-1、鋼鐵業價值鏈的利潤分布
資料來源: McKinsey & Company、第 74 次 OECD 鋼鐵委員會
148
(三
三) 能源與環保議題的挑戰
能源與環保議題的挑戰

儘管鋼鐵材料幾乎可完全回收再利用,為物美價廉的綠色環保材料,也是經濟
發展的重要支助產業,但卻也被歸類為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過去鋼鐵業在提高能
源效率和環保工作上取得重大的進展。例如:在 OECD 國家,噸鋼的能源消耗量已
經比 1975 年減半。但未來在提高能源效率、減少空污及溫室氣體排放、爐渣及集塵
灰處理等問題上,仍面臨嚴峻挑戰。鋼鐵業面臨的能源與環保議題的挑戰主要包括:

1. 溫室氣體減量的挑戰
溫室氣體減量的挑戰

京都議定書已經生效,製鐵、煉鋼過程中,產生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問題,受
到國際環保公約規範,持續衝擊國內鋼鐵產業生存空間及投資計畫。國內廠商投資建
廠經常遭受抗爭,被一般人認為高污染、高耗能之鋼鐵產業設廠更為不易。

2012 年,鋼鐵業消耗了全球 5%左右的一次能源,鋼鐵業主要耗用的一次能源為


煤炭,約消費了全球 11%的煤炭。最後鋼鐵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總量的
7%。其中高爐/轉爐流程生產了總粗鋼產量的 71%,但消費的能源占鋼鐵業總消耗量
的 82%、產出的二氧化碳占了 88%。

2005 年京都議定書生效後,我政府亦已訂定國家二氧化碳減量目標,鋼鐵的溫
室氣體排放,受到國內外環保法規的規範,持續衝擊國內鋼鐵產業生存空間。

2. 電價上漲
電價上漲與能源稅可能開徵
上漲與能源稅可能開徵的挑戰
與能源稅可能開徵的挑戰

國家能源政策對鋼鐵業的發展有重要影響,隨著汽油、天然氣及電力價格逐年調
漲,廠商的營運成本持續墊高。102 年 10 月油電雙漲,工業、中大型商業用電價格
漲幅為 10.4%至 12.2%,影響鋼鐵業的營運。國內電爐廠目前仍享有離峰電價之優惠,
而能源稅的課征仍在研議當中,若該兩項有利因素消失,國內電爐廠的經營成本將大
幅提高。

根據台灣鋼鐵公會委託專業評估試算,如果核四未來不商轉,且核一、核二及核
三除役,估計 2026 年起,整體鋼鐵業生產成本將增加 125 至 155 億元。即使核四商
轉,且核一、二及三廠除役,每年成本也將增加 77 至 100 億元。目前鋼鐵業已進入
微利時代,些微的成本增加,對鋼鐵業經營均是沉重的負擔。

3. 頁岩氣革命對國內
頁岩氣革命對國內鋼鐵業
國內鋼鐵業的挑戰
鋼鐵業的挑戰

近年來在美國和加拿大出現了頁岩氣革命,逐漸地改變了全球鋼鐵業的競賽,促
使擁有頁岩氣的美國,開始調整鋼鐵的生產流程。知名鋼鐵研究機構 Laplace Conseil
推估,在美國生產直接還原鐵(DRI)的成本至少比廢鋼價格便宜 100 美元/噸,甚至比
傳統高爐所生產的生鐵價格更低。

Laplace Conseil 認為,隨著頁岩氣的經濟開採,美國鋼鐵業將擁有便宜電力,配


合廢鋼大國的優勢,未來 5~10 年內可望成為低生產成本國,可能扭轉為淨出口國。
此一發展,長期可能對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市場的鋼鐵出口國與廠商造成壓力。美國市
場約占我國鋼材總出口量的 10%,未來應持續關注此一趨勢發展。

149
(四
四) 鋼鐵貿易之挑戰
貿易之挑戰

由於鋼鐵需求不振、產能過剩、競爭加劇,各國之間的反傾銷、反補貼、非關
稅措施(如:限制進口許可)、技術貿易壁壘等問題的爭執,近來有增加的趨勢。此外,
雙邊/多邊的自由貿易協定如雨後春筍般出現,FTA 協定一刀兩刃、有得有失的特性,
讓人又愛又怕。目前各國鋼鐵相關貿易的挑戰,包括:

1. 兩岸 ECFA 協議對國內鋼鐵業的挑戰
協議對國內鋼鐵業的挑戰

2004 年起台灣已實施鋼材進口零關稅,惟對部分大陸鋼材進口,仍有進口設限。
兩岸已簽署 ECFA 協議,目前貨品貿易協定正進行談判中,有關解除中國大陸鋼品進
口限制的項目與進度,最牽動國內鋼鐵業者的敏感神經。

中國大陸鋼鐵產業規模明顯大於台灣,以 2012 年為例,中國大陸粗鋼產量 7.17


億公噸,占全球的 46.3%;為台灣 2,066 萬公噸的 34.7 倍;中國大陸鋼材出口量 5,560
萬公噸,為台灣進口量 374 萬公噸的 14.9 倍,大陸僅需出口一小部份的鋼材,即可
淹沒台灣市場。兩岸鋼鐵產業規模的差距,加上大陸鋼品出口退稅政策形同以內銷補
貼外銷,均讓業者擔心。

2. 各國間貿易摩擦的挑戰
各國間貿易摩擦的挑戰

以目前全球鋼鐵業的狀況來看,發生貿易摩擦新危機的可能性已經增加。原因是
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已來到前所未有的高水準,並可能進一步惡化。而全球鋼鐵需求僅
微幅成長,之前發生過的貿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如政府補貼和其他對鋼鐵業的援助措
施等)並未解決。

此外,近年來亦新出現一些新的潛在貿易摩擦來源,與 2003 年之前的原因有所


不同,例如:鋼鐵業的非關稅障礙的措施增加(如相關標準法規與出口限制)、對煉鋼
原料的出口限制相當普遍、某些國家的國營鋼廠比例有所增加等。全球鋼鐵業存在一
些非關稅措施(如限制進口許可)及技術性貿易壁壘(如鋼鐵產品的認證要求)。2012 年
新的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數量有所增加,應為產業不景氣,各國間的競爭加劇所致。

3. 主要對手國簽訂雙邊/多邊的自由貿易協定
主要對手國簽訂雙邊 多邊的自由貿易協定的挑戰
多邊的自由貿易協定的挑戰

對毛利率普遍偏低的鋼鐵產品來說,各國稅率的差距將影響鋼廠在區域經濟市場
的競爭力。我鋼鐵業的主要競爭對手國-日韓等國,持續完成與東協、印度、美、歐
盟等國的自由貿易協定洽簽,造成我國與日、韓等競爭對手國在這些市場占有率的我
消彼長,對我廠商造成不利影響。

以韓國與印度簽署之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CEPA)為例,該協議對 85%韓國進
口貨品立即取銷或分階段逐步調降進口關稅;而日本與印度也已簽署經濟夥伴協定
(EPA),於 10 年內日印雙邊貿易總額 94%的商品和服務關稅將被取消。經由上述協
定,日本、韓國輸往印度熱軋、冷軋、鍍鋅及電磁鋼品的關稅,已於 2009 年的 5%
降至目前 2.5%,並將於 2017 年前降至零關稅;反觀臺灣輸往印度的熱軋、冷軋產品,
卻由 2009 年 5%提升為目前 7.5%。此點大大影響臺灣鋼鐵業的競爭力,不利產業的
發展。

150
(五
五) 用鋼需求的挑戰

台灣曾是許多鋼鐵製品產業的出口王國,例如:自行車、螺絲螺帽、手工具、
雨傘、吊扇、小五金、金屬傢俱、烤漆鋼板等等。但隨著國內的人力、土地、能源等
成本的提高,及新興工業國的崛起,迫使廠商必須升級轉型或是外移至較低生產成本
國家。目前鋼鐵需求端的主要挑戰包括:

1. 國內用鋼需求飽和
國內用鋼需求飽和,
飽和,內需成長動能不足

【圖 6-2】為台灣鋼材的主要流向與趨勢,圖中顯示,我國製造業用鋼、營造業
用鋼的需求已呈現飽和,未來勢必需仰賴出口,來去化過剩產能。由於國內需求停滯,
我國業者多積極前往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布局。
萬公噸
( )
1,500

1,200
976.5
974.8
900
910.2
874.4

600
營建用條鋼消費 674.2

製造業用鋼消費
669.5
300
出口鋼材
0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2
2011

圖 6-2、台灣鋼材的主要流向與趨勢
資料來源:台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金屬中心整理
2. 用鋼需求改變

營建業是最大的鋼材消費部門,大約佔全球總鋼材消費的 50%。運輸工具業(汽
車、卡車、航空、造船、鐵路)是第二大用鋼部門,大約佔 16%。機械業和金屬製品
業分占三、四名,各消耗約 14%的鋼鐵,最後是家用器械、電機設備,各約占 3%的
消費。隨著鋼鐵材料性能的提升,鋼鐵製品的單位鋼材使用量緩步減少(如高強度汽
車鋼板、高強度鋼筋與型鋼),是造成鋼鐵需求成長的趨緩的另一個原因。

此外,隨著產業的升級轉型,國內的鋼材消費結構也在改變。政府持續推動工具
機、運輸工具、金屬製品等傳統產業產品的高值化,並發展光電、綠能設備、智慧型
機器人等新興產業,預估將增加少量多樣化的高品級鋼材需求。國內鋼鐵上游能否提
供新興產業所需的高品級鋼材;國內鋼鐵下游新興產業能否能成長壯大,帶動國內鋼
鐵需求,亦存在很大變數。

151
3. 我國鋼鐵材料的高值化過程的挑戰
我國鋼鐵材料的高值化過程的挑戰

目前我國鋼鐵材料的高值化過程中,主要面臨的問題相當複雜。包括:創新材料
研發費用高且耗時,廠商研發風險高;國內市場小,應用市場需求薄弱,經濟規模效
益不足;下游應用產業長期以代工為主,缺乏材料自主決定能力;新鮮人投入金屬產
業意願低,人才面臨斷層危機;長期使用國外材料,對改用國產材料信賴度不足,以
及國外材料廠的殺價競爭;材料廠無法提供後續加工製程參數、協同產品認證等服
務,國產化材料應用意願低;新開發材料品質或價格較不具競爭力等問題。

此外,中國大陸對屬於越高品級、高附加價值的鋼品,越享有越高的出口退稅率,
以鼓勵內地鋼鐵業朝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這對同樣以生產高品級鋼材為主,推動產
業高值化的台灣鋼鐵業,形成不公平競爭與威脅。

三、鋼鐵業的未來發展
鋼鐵業的未來發展
鋼鐵業未來的可能發展方向,歸納如下:

(一
一) 產能過剩問題的未來發展

儘管過去十年的鋼鐵業黃金期已過,而鋼鐵業正面臨上述多項挑戰。但從鋼鐵
業幾千年長遠歷史來看,在地球上也很難找到比鋼鐵材料更物美價廉的結構材料,鋼
鐵產業的成長動力並不會消失。鋼鐵仍然是一種重要的材料選項,讓鋼鐵需求前景不
看淡的特性包括:

1. 鋼鐵是可永續發展的綠色資源
鋼鐵是最可再循環利用的材料,100%可回收再利用。汽車 100%的鋼材可回
收、鋼鐵包裝材料有 64%回收、1 噸鋼材在其整個生命週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水
泥少 3 成,鋁和塑料是鋼鐵的 3~4 倍。

2. 鋼鐵業持續進行產品與市場的開發
持續創新的鋼鐵產品,可支持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潮汐等)產業的發展。

3. 全球基礎建設需求持續成長
全球各地建築均廣泛應用鋼材(Sears 大樓用了 7.6 萬噸鋼材、泰晤士河水閘及
橋樑用了 4.6 萬噸鋼材);此外,開發中國家對低建造成本的住房有高需求。

4. 鋼材消費量與人均所得密切相關,
鋼材消費量與人均所得密切相關,人類改善生活的欲望持續
鋼鐵用於包裝、農業、汽車、家電等,幾乎涵蓋我們的所有生活、

5. 缺少具威脅的替代材料
鋼材的高強度和多功能性,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長遠來看,全球鋼鐵需求仍處於相對穩定的成長,鋼鐵產業的成長動力並沒有消
失。加上全球鋼廠持續整合,有助於鋼鐵產業結構的優化、產品品質的提升及成本的
降低,這些供需因素都將支持全球鋼鐵產業持續朝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
152
但未來仍需密切觀察產能過剩問題,畢竟目前全球鋼鐵業的產能過剩,是過去以
來最嚴重的。一般認為,以目前鋼鐵業產能過剩的嚴重程度、需求成長趨緩的情況判
斷,在 2020 年之前,鋼鐵業嚴重產能過剩的問題仍將持續。OECD 鋼鐵委員會認為,
目前鋼鐵業的經營困境,產能過剩是主要成因之一。此一問題在金融危機之後,由於
需求成長減緩,問題更加惡化。未來中長期,它都會是對鋼鐵業生存有重大影響的課
題,除非未來想出對策,有能力全面解決鋼鐵業產能過剩問題。所幸,近期大陸為防
治大氣污染,出臺相關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的計畫與實施細則,或將有效削減大陸
的鋼鐵產能。各界並期待未來鋼鐵業供過於求的局面,也許可出現實質性的改善。

按照公布細則的要求,2017 年之前,大陸河北周邊的 4 個省市,將淘汰粗鋼產


能近 9,000 萬噸,約占目前大陸 10 億噸粗鋼產能的 9%,粗鋼產能利用率將從目前的
77%,提升近 10 個百分點,產能利用率提升明顯。然而,以過去大陸多次執行淘汰
落後產能的效果來看,仍有很多人對此一政策存有疑慮,擔心執行不力,產能未能如
期削減。

此外,OECD 鋼鐵委員會亦相當重視產能過剩問題,該委員會決定繼續深入對產
能過剩問題進行研究與探討,並研擬相關的解決方案建議。

(二
二) 煉鋼原料與成本的未來發展
煉鋼原料與成本的未來發展

目前煉鋼原料的發展趨勢,由需求面與供給面分別說明如下:

1. 在需求面的主要趨勢有

(1)大陸粗鋼生產成長動能放緩,將減緩對煉鋼原料的需求。但由於大陸鐵礦品位不
高,隨著鐵礦石價格的下滑,中國大陸對國外的鐵礦資源依賴程度將越來越高,
進口礦石將逐步替代本國高價鐵礦的占有率。

(2)巴西、印度等國的煉焦煤自產不足,若這些國家進入粗鋼生產的高成長階段,其
煉焦煤的進口需求將快速大幅增加。

(3)供應商寡頭壟斷的情況持續。

(4)可用的鐵礦石和煉焦煤品質變差。

2. 在供給面的主要趨勢有

(1)2013~2017 年間,有許多的煉鋼原料新增產能推出,鐵礦的新增產能,主要來自
於巴西與澳洲,並有一些來自於非洲與南美的新進入者。

(2)OECD 鋼鐵委員會預估,2015 年鐵礦石可能轉為供過於求。而煉焦煤的新增產


能,主要來自於澳洲、蒙古、哥倫比亞及莫三比克。

(3)預估 2014 年煉焦煤可能開始呈現供過於求。

(三
三) 能源與環保議題的展望

鋼鐵生產過程會大量耗用能源,屬能源密集型產業,如何確保能源的有效使用,
如何將煉鋼過程中的能源回收再利用,一直是鋼鐵業所努力的目標。【圖 6-3】為
153
1960-2011 年鋼鐵業能源密集度趨勢及未來可能發展情境。圖中顯示,鋼鐵業在提高
能源效率上有長足進步,但以現有之最佳可行技術,節能效率再提升的空間已相當有
限。

圖 6-3、鋼鐵業能源密集度趨勢及未來可能發展情境
資料來源:WSA, UNIDO, IEA /本會議
減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對鋼鐵業至關重要。在技術上,持續節能減碳是
可行的,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現代化改造,執行起來難度甚高。例如目前鋼
鐵大廠 Arcelor Mittal、Corus、ThyssenKrupp 正積極研發 ULCOS,但目前 ULCOS 是
否可以成功尚不清楚,很多的技術和經濟不確定性在增加,即使研發出來,設備的自
然汰舊換新,也要花上幾十年。而碳的捕捉和儲存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是解決方案或是死胡同呢?畢竟該技術不會讓二氧化碳消失。又如碳的捕捉和
再利用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Reuse, CCR)未來的發展如何,也充滿了變數。

目前鋼鐵業推動的節能、減碳做法,主要包括:
1. 持續提升既有鋼廠的能源使用效率、
2. 以廢鋼/電爐流程取代高爐/轉爐流程、
3. 以天然氣取代煉焦煤、
4. 碳捕捉與儲存等中長期選項。

另外,電弧爐利用回收廢鋼進行鋼材生產,是鋼鐵業最有效且成熟的節能減碳技
術。但問題是--是否有價格便宜、數量充足、好品質的廢鋼供電爐廠使用。過去 50
年,廢鋼收集是隨著廢鋼的需求而成長,目前歐洲、美國兩地的廢鋼儲藏量,都已經
達 30 億公噸左右。但由於廢鋼的品質遞減,優質鋼材不能以電爐流程來生產與滿足,
仍須仰賴碳排放量相對較高的電爐/轉爐流程來供應。

154
近期興起的頁岩氣革命,則為電爐煉鋼,創造一個全新競爭路徑。它提供一個電
爐廠可與高爐廠在高品級鋼材領域競爭的可能方向,並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煉焦煤
是傳統的高爐流程的還原劑;天然氣可替代煤炭,以直接還原法生產直接還原鐵。上
述兩個流程的能源效率是相似的,但以天然氣為還原劑可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顯著降
低。過去 DRI 主要在天然氣蘊藏豐富的 OPEC 國家生產,北美隨著頁岩氣開始大量
開採,目前美國正在考慮興建的 DRI 計畫就有 10 個。評估 DRI/ EAF 流成的整體成
本和品質優勢,Laplace Conseil 估計,未來 15 年內北美地區將有一半的高爐/轉爐將
被 DRI/ EAF 取代。

除了鋼鐵本業的節能減碳發展之外,未來鋼鐵業仍將是持續共同與下游進行節約
能源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利用新研發鋼材,以降低能源消耗或開發新能源的例子包括:
1. 利用更加耐高溫的鋼材,興建火力發電廠/設備,以提高發電的能源效率。
2. 利用腐蝕鋼材,興建陸上和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替代石化燃料。
3. 生產更高效率的電磁鋼片,使變壓器、馬達的效率提高,節約用電。
4. 開發更高強度的汽車鋼板、雷射拼焊鋼板,減輕車輛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5. 在家用和工業用途中,整合供熱和發電,節約用電與能源。

(四
四) 鋼品貿易問題展望

未來台灣鋼鐵業面臨的主要貿易問題,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各國間的貿易摩擦可能持續增加

產能過剩與需求成長趨緩的階段,可能導致各國間的貿易摩擦增加。1970 年代
中末期、1980 年代及 1996~2003 年間,為全球鋼鐵貿易摩擦較為激烈的階段,其典
型的特徵為:(1)產能過剩、需求不振;(2)出口鋼材大量增加,泛濫成災;(3)出口鋼
品紛紛以低於合理價格方式出口;(4)部分國家以各種補貼手段,促進出口,導致反
傾銷等貿易救濟措施的擴散;(5)各國間的貿易摩擦結果,導致了全球鋼鐵貿易量的
縮減與封閉;(6)可能讓鋼鐵價格、鋼廠利潤下滑。

2. 成本競爭優勢的消長,
成本競爭優勢的消長,可能導致貿易態勢的改變

北美地區一直是全球主要的鋼材淨進口市場,進口產品經常對當地的鋼價與廠商
獲利造成壓力。但 Laplace Conseil 認為,隨著頁岩氣的經濟開採,北美鋼鐵業將擁有
便宜的電力,配合廢鋼儲量豐富的優勢、廉價直接還原鐵的即將量產,未來 5~10 年
內,當地可望成為低生產成本國,可能扭轉為鋼鐵產品淨出口國。未來若北美鋼鐵市
場逐漸可以自給自足,中東及亞洲新興市場持續進行進口替代,則獨立國協、日本及
中國大陸等鋼材出口大國,如何去化生產過剩的鋼材將成問題,未來國際鋼鐵貿易市
場的競爭,可能更加激烈。

3. 其他貿易情勢的發展

2013 年 12 月世界貿易組織首度達成全球貿易協議,讓 WTO 推動的多邊貿易體


制、消除全球貿易障礙的行動,起死回生。這對 FTA 洽簽比較少的台灣,形成有效
的激勵,或可避免持續陷入被邊緣化的貿易困境。

155
4. 不公平競爭

此外,某些國家利用補貼、操縱匯率、煉鋼原材料的邊境措施(指對煉鋼原料課
徵出口關稅、實施出口配額或是其他進口限制措施,一般稱之為邊境措施)、國營鋼
鐵企業扭曲市場等,均可能導致不公平競爭行為,加劇各國間的貿易衝突。

(五
五) 用鋼產業需求展望

展望未來,影響用鋼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

1. 鋼鐵替代材料的發展
鋼鐵替代材料的發展

例如鋁合金在汽車的應用持續成長、食品與飲料業採用塑膠的包裝材、木結構住
宅、鋼筋混凝土建築的普及性等。

2. 在氣候變化政策方面

溫室氣體減量法等政策,可能對汽車及能源產業帶來重大衝擊,為達成燃油效率
目標,汽車業可能導入更輕的材料,如鋁合金及碳纖維。但也可能促進鋼鐵業的技術
進步。預估綠色環保車的銷售,在 2020 年之前,將由現在的 2%,提高到 20%。預
估 2011~2035 年這 25 年間,全球能源生產將增加 1/ 3,這段期間,全球投資的能源
相關基礎建設將達 38 兆美元(按 2010 年價格和匯率),且有 2/3 投資在 OECD 以外國
家。其中,非水力發電類的可再生能源(主要為風能和太陽能),這些再生能源產業的
用鋼密集度,顯著高於現有的核能或火力等發電方式。這類再生能源的比重,將由
2009 年的 3%,提高到 2035 年的 15%以上。

3. 人口變化方面

2011 年全球人口為 69 億人,預計 2021 年將達到 77 億人。全球經濟的發展是公


平的,新增的人口也需要用到等量的商品和服務,鋼材消費同步增加。然而,人口的
發展趨勢,不同國家的趨勢顯著不同。而若是處於人口下降的地區,其營建業的影響
可能比製造業更大。

4. 消費形態方面

民間部門消費組成的變化,驅動了鋼鐵的需求變化。由於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與
繁榮,過去只求溫飽的型態改變,汽車、住房等需求快速提升,帶動了鋼鐵需求的成
長。【圖 6-4】為 2010 年主要國家人均所得與私人車輛密集度的分布圖,隨著新興國
家所得的提高,車輛擁有量也將不斷攀升。

156
圖 6-4、主要國家人均所得與私人車輛密集度分布
資料來源:Oxford Economics, JD Power

四、台灣鋼鐵業的因應策略與做法
針對台灣鋼鐵業面臨的挑戰、鋼鐵產業未來發展趨勢,整理出台灣鋼鐵業可能的
因應策略與做法:

一) 因應鋼鐵產能過剩
(一 因應鋼鐵產能過剩的策略與做法
鋼鐵產能過剩的策略與做法

1. 今(2013)年元月 15 日環保署第 228 次環評大會決議,未來國內將不增加新


的鋼鐵冶煉廠(已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者除外),國內鋼鐵冶煉業將以汰舊
換新為主,不增加新廠。汰舊換新則在不增加污染量、用水量,及配合當
地污染改善與減量的情況下進行。若國內粗鋼供應仍有不足,則以進口鋼
胚(成品)為原則。

2. 在全球鋼鐵產能持續過剩、新興經濟體仍大量進行投資的情況下,國內業
者新增設軋鋼、鍍塗等產能的計畫時須謹慎,也應思考計畫投資的產線,
如何與新興經濟體進行差異化競爭。在擴充產能時,必須確認新增產能在
未來很長的一段時期,會有持續的競爭力,必須知道將來的市場在哪裡。
基於補貼與進口保護的產能擴充,將很難保有長期的競爭力。

3. 全球鋼廠持續合併的腳步與淘汰落後產能,將有助於鋼鐵業結構的優化,
讓全球鋼鐵產業朝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國內鋼鐵業者也應思考,如何
優化自身結構,提升經營績效。策略聯盟、合併重組均是可以思考的做法。

157
(二
二) 煉鋼原料面的因應
煉鋼原料面的因應策略與做法
面的因應策略與做法

目前全球主要鋼廠的煤、鐵礦自給率如【表 6-2】所示,主要鋼廠皆以設定更高
的煉鋼原料自給率目標,提升未來自主料源比率為經營策略。

表 6-2、主要鋼廠煤、鐵礦自給率
鋼廠 中鋼
原料自給率 POSCO ArcelorMittal NSSMC

鐵礦 34% 50% 25% 11.6%


煤礦 36% 64% 20% 1.9%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中鋼公司已經成立料源開發處,積極進行上游礦源布局,以擴大海外礦源投資或
策略聯盟,提高原料自給率。現階段已取得包括澳洲 Sonoma 煤礦 5%股權,巴西
Namisa 鐵礦 1%股權、與韓日共同投資澳洲 Roy Hill 鐵礦,獲取鐵礦保證提運量 138
萬噸及與 POSCO 共同投資加拿大 AMMC 球結礦,中鋼每年可獲 100 萬噸球結礦等。
規劃 2015 年鐵/煤礦自給率由 11.6%/1.9%(平均 8.5%)拉高至 30%。

鋼鐵業應對煉鋼原料問題的其它做法還包括:

1. 提高國內廢鋼供應
提高國內廢鋼供應的穩定
供應的穩定

許多過去依靠國外低價原料的經濟體,近來紛紛採取新的策略,提高自身的供應
來源。台灣不產鐵礦石與煉焦煤,供應受制於人,無法奢言供應穩定。但台灣每年自
產廢鋼量已達 500~600 萬公噸,雖仍有不足,但若能加強廢鋼資源的分類與回收,對
原料的自給,仍將有所助益。

2. 增加低品級煉鋼原料的使用

由於煉鋼原料的大量使用與開採,高品質的煉鋼原料數量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
貴。在製程技術方面,應研發增加使用低品級煉鋼原料的技術、提高廢料再利用率的
技術。

3. 審慎研擬煉鋼原料的採購與投資策略
審慎研擬煉鋼原料的採購與投資策略

由於中國大陸粗鋼生產的成長動能鈍化,加上煉焦煤與鐵礦產能的大量開出,過
去 10 年來煉鋼原料的價格上揚,將隨著產能的增加,出現新的價格模式,並已在引
導煉鋼原料價格由上漲轉為下跌趨勢(註:仍須搭配其他煉鋼原料價格、鋼鐵供需等
趨勢決定)。此外,中國大陸廢鋼累積量越來越高,加上頁岩氣革命可能帶動未來直
接還原鐵的大量產出、印度崛起可能帶動煉焦煤的進口等趨勢,均會影響未來煉鋼原
料的供需變化,相關採購與礦場投資策略,必須相當審慎。

158
(三
三) 能源與環保問
能源與環保問題的因應
題的因應策略與做法
因應策略與做法

京都議定書、哥本哈根協議等國際協議,則具體列出達成的減碳目標。我國政
府議訂定 2025 年回到 2000 年排放量的減碳目標。但二氧化碳排放問題是全球性問
題,需要全球鋼鐵業共同的努力。

2011 年 3 月中鋼成立能源環境事務推動辦公室,綜合規劃處理能源環境相關事
務。一方面藉由創新製程、節約能源等達到內部減量,一方面透過區域能源整合及開
發綠色產品達成外部減量。目前中鋼公司累計至 2012 年的環保投資金額約 NT 500
億,近 3 年平均 25 億/年,環保績效有顯著效果,如 2011 年空汙排放 SOX、NOX,
比 1995 年降低 50~60%,已接近世界一流水準;能源耗用比 1979 年降低 20%。
【表
6-3】為中鋼公司的長期節能減碳規劃及目標。

表 6-3、中鋼公司的長期節能減碳規劃及目標:兩低一高
低碳  噸 二氧化碳 e/噸粗鋼
<1.97
 製程副產品維持零廢棄
目標 低汙染  廢水排放極小化
2020
 空汙達到國際頂級水準
高價值  提升製程副產物資源化產值
 能源整合產值>50 億/年
資料來源:2012 中鋼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鋼鐵業應對能源與環保問題的因應策略與做法包括:

1. 鋼鐵業因應氣候變化的基本措施

目前鋼鐵業因應氣候變化的基本措施,即為「綠色製程」
、「綠色產品」
、「綠色解

決方案」

2. 鋼鐵業的減碳措施,
鋼鐵業的減碳措施,必須各國共同行動

OECD 鋼鐵委員會認為,各國鋼鐵業必須在減碳時間表、技術移轉與推動基金等
議題上,達成合作,方能有助於減少「碳洩漏」的風險。而且必須是所有主要產鋼國
都要納入,包括:中國大陸、歐盟、美國、日本、印度、巴西、俄羅斯、韓國等。只
在某些地區限制碳排放,而非所有地區進行管制,將造成競爭的扭曲。鋼鐵貿易會根
據最小機會成本而調整,不進行管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開發中國家(註:其單位噸鋼排
放量通常較已開發國家高),所生產的產品,會取代已開發國家鋼材,反而不利於全
球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目標的達成。

3. 節能減碳措施的合理化

現有之最佳可行技術,其節能效率再提升的空間已相當有限。未來我國鋼鐵業的
減碳發展政策,可參考全球趨勢與模式來擬定,主要包括:能源效率提升、二氧化碳
排放量交易、制定相關法規與許可、最佳可得技術(BAT)的擴散、標竿學習,並移轉
給開發中國家、能源管理系統的建置等。

159
最近歐盟鋼鐵業制定了一項行動方案,該行動方案建議,在制定能源、氣候、資
源和能源效率的政策時,應該考慮到鋼鐵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包括:
(1)希望對各成員國的可再生能源的計劃,提供一個長期供應合約的競爭力評估的指
引。
(2)分析能源價格和成本的組成和驅動因子,並探討終端客戶的電價及其組成(如能
源組合、關稅-tariffs、稅-tax、捐-levies 等)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差異。
(3)分析歐盟溫室氣體交易體系(ETS)對電價的影響,針對 2030 年氣候政策的情境
下,點出特定產業的碳洩漏風險,並探討必要採取的措施。
(4)將特定鋼鐵鍛件加入視為碳洩漏的部門清單。
(5)考慮 ETS 收入專款專用在 RDI(研究、發展及創新)、EII(能源密集產業 Energy
Intensive Industries)項目。
(6)請歐盟各會員國評估該國措施對能源價格的影響(如稅收、產能、電網稅捐及關
稅等)。

4. 借鑒國際能源總署的能源技術發展藍圖
2008 年 7 月的北海道 G8 領袖會議提出,
『G8 發起國際倡議,希望藉由國際能源
總署的協助,發展創新技術的產業發展藍圖,並與既有和新的夥伴開展合作,包括:
碳的捕捉和儲存(CCS)及其他先進技術』 。應北海道 G8 峰會要求,國際能源總署開始
編寫更詳細有關推動能源技術創新關鍵的發展藍圖,以實現 2050 年將二氧化碳排放
量減少一半,其中包括鋼鐵業減排技術。目前 IEA 正針對鋼鐵業撰寫產業發展藍圖,
或可成為全球鋼鐵業在能源環保議題上的合作指引。

(四
四) 鋼品貿易問題的因應策略與做法
鋼品貿易問題的因應策略與做法
鋼鐵業為基礎產業,須以維持內需發展為原則,尋求上下游垂直整合、群聚效
能。但在國內鋼品市場胃納有限下,未來除滿足內需外,亦須重視外銷市場的經營。
以中鋼公司為例,其將擴展全球及海外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與永續經營作為既
定策略,冀盼能在東協鋼鐵市場積極建立穩固的灘頭堡。海外事業投資以「新亞計畫」
為推動主軸,對新興亞洲國家越南、印度、泰國、印尼等國展開全面佈局,在海外設
置銷售據點及裁剪中心,以即時掌握市場與客戶脈動。目前中鋼公司的海外投資佈局
如【表 6-4】所示。
表 6-4、中鋼海外各地區佈局
地區 裁剪中心 銷售據點 生產廠 代表處
中國 5 2 1 0
東南亞 6 2 2 2
印度 1 1 1 1
義大利 1 0 0 0
墨西哥 0 0 0 1
日本 0 1 0 1
總計 13 6 4 5
資料來源:中鋼公司
160
面對全球鋼鐵產能過剩造成的競爭加劇,各國之間的反傾銷、反補貼、非關稅措
施(如:限制進口許可)、技術貿易壁壘等問題的爭執不斷,未來我國鋼鐵業應對鋼鐵
貿易問題的策略與做法包括:

1. 爭取公平的貿易競爭環境:我鋼品主要出口競爭對手-日本、韓國等,陸續與東協、
印度簽署之全面相關雙邊協定(FTA/ECA)。由於日、韓已與東協、印度簽署相關協
定,而臺灣尚未簽署,將衝擊台灣鋼鐵業的出口競爭力,不利產業的發展。行政
院已將簽署 FTA/ECA 列為我國對外經貿政策之一,並責成經濟部主政推動。政府
應積極推動與貿易夥伴國簽署 FTA/ECA 之政策,並強化與貿易夥伴之經貿關係,
拓展我國經貿空間。

2. 針對撤除中國大陸鋼品進口管制進度,加強研析可能利弊,持續與國內鋼鐵相關
業者溝通,掌握需求,避免產業遭受的衝擊。持續強化與大陸鋼鐵業進行資訊與
對話溝通,適時反映問題,防止不公平貿易行為發生。並完善鋼材規格及品質認
證制度,強化低品級進口鋼材的管理。

3. 除了積極洽簽貿易協定之外,亦應遵循 WTO 的貿易規則,善盡 WTO 會員的義務,


並爭取應有的權利,確保鋼品與煉鋼原料的貿易上的公平待遇。並在 WTO 的貿易
規則下,從預防和救濟的立場,強化打擊不公平貿易的措施,確保鋼品與下游製
品的公平競爭環境。

4. 我政府可配合歐、美等主要貿易國,支持重要的貿易自由化政策,有效確保市場
准入(如:自由貿易區、外交和法律解決煉鋼原料及鋼材的貿易障礙、互惠的政府
採購),及公平貿易競爭(如:強化反補貼貿易防衛指令、重新考慮在當前的
WTO-plus 增加貿易防衛指令)等政策。

5. 為掌握新興市場日益成長的鋼鐵需求,全球主要鋼廠紛紛前往設立據點,不斷尋
找新的業務機會。我業者需採需策略,貼近市場,快速回應客戶需求。並加強售
前售後服務,建立長期穩固策略夥伴關係。

6. 其它鋼鐵貿易相關策略:(1)平衡國內市場供需,透過三角貿易模式,機動靈活調
整銷售機制,發展委託代工方式協助下游國際接單;(2)用電子商務,強化上下游
企業關聯性,提升整體競爭力;(3)擴大海外據點,掌握台商/華商全球運籌、國際
分工之運作模式,積極逐步建立全球行銷網路,分散出口市場等。

(五
五) 滿足用鋼產業需求
滿足用鋼產業需求的策略與措施
用鋼產業需求的策略與措施

因應國內鋼鐵需求趨於飽和、產業持續升級轉型的需求,台灣鋼鐵業的發展不
宜再從量的觀點來考量營運策略,必須往質的方面發展。考慮發展鋼鐵產業上、中、
下游之合作策略聯盟,每個鋼鐵廠須連結中下游體系及其產品,採取 Design-in 之售
前服務,以鞏固產業上下游供應鏈伙伴關係。透過成立研發聯盟的運作方式,加速下
游新興產業所需之各項產品與相關應用技術之開發,以降低進口需求威脅,達成全面
提升台灣鋼鐵上中下游整體國際競爭力的目標。
161
台灣用鋼產業以中小企業居多,技術研發資源及能力不足,必須結合產官學研的
力量,協助產業成立研發聯盟,促使企業轉型升級,強化企業深層競爭力。應對用鋼
產業的需求,未來我國鋼鐵業的產品發展策略與做法主要包括:

1. 持續推動以鋼鐵材料上游大廠為主導廠的合作

持續進行產業價值鏈缺口分析,推動成立產業價值鏈研發聯盟,促進上、中、下
游廠商合作,研發新技術與高值化產品,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研發與合作對象,除
過去著重的汽車、金屬製品、馬達等產業之外,營建用鋼、新興產業用鋼、甚至是出
口鋼材,均應進行產業價值鏈缺口分析,探討可能的合作方向。

2. 掌握綠能產業的商機

頁岩氣革命帶動石油與天然氣產業的蓬勃發展,對鋼鐵業也相當有利。相關管件
產品是發展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必不可少的材料,包括:勘探、生產、傳輸都必須仰賴
管件。而因為便宜天然氣,美國的化工、玻璃、水泥、化肥等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
可能增加投資,帶動用鋼需求,國內鋼鐵業者或可從中尋找發展機會。而風力發電、
潮汐發電、太陽能車等綠能產業,對各種鋼材的需求亦具有相當大的潛力。

3. 鼓勵研究發展與
勵研究發展與創新
究發展與創新

參考先進國家鼓勵鋼鐵業研究發展與創新的策略與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項,(1)
建立新清潔技術、能源效率技術的示範計畫和試點計畫;(2)探索可以培育鋼鐵原材
料價值鏈創新的所有選項,包括資源回收業;(3)鋼鐵業 RDI 計畫(研究、發展及創新)
經費專款專用;(4)鋼鐵產業群聚創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在確保符合最佳可行技
術(BAT)、工業排放指令要求的基礎上,考慮對鋼鐵研發計畫提供長期融資。

五、結論
21 世紀的前十年,是全球鋼鐵業的黃金十年。但隨著鋼鐵需求成長動能的趨緩、
粗鋼產能的嚴重過剩,全球鋼鐵業的獲利普遍下滑。而中國大陸鋼鐵業的快速發展,
也讓各國明顯感受到此一大國崛起的壓力。

此外,鋼鐵業也面臨了煉鋼原料、能源環保、鋼品貿易、用鋼產業需求轉變等相
關議題的挑戰。本文僅是拋磚引玉,面對此一產業情勢的發展,實需各方賢達,群策
群力,擘劃前瞻務實的產業發展政策與企業經營策略,方能竟台灣鋼鐵產業永續發展
之功。

162
參考文獻
「鋼鐵材料─節能減廢又環保」
1. 王錫欽(2009), ,礦冶,第五十三卷,第二期,53-57
頁。
2. 蔡潔娃(2011),台灣鋼鐵工業政策規劃(下),經濟部技術處 ITIS 產業評析。
3. 中國鋼鐵公司(2012),中鋼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4. 中國鋼鐵公司(2012),中鋼經營報告。
5. 何存正等(2012),2012 台灣鋼鐵,台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台北市。
6. 陳建任(2012),
「黃金十年之後,再論我國鋼鐵產業的挑戰與前途」 ,金屬中心,高
雄市。
7. 經濟部工業局(2012),鋼鐵工業政策評估說明書初稿。
8. 台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網站,http://www.tsiia.org.tw/Frontend/StatisticMagzine.aspx。
9. 財政部貿易統計資料,
http://web02.mof.gov.tw/njswww/WebProxy.aspx?sys=100&funid=defjspt2。
10.公開資訊觀測站網站,http://mops.twse.com.tw/mops/web/index。
11.經濟部能源局網站,http://web3.moeaboe.gov.tw/ECW/populace/home/Home.aspx。
12.經濟部統計處網站,http://www.moea.gov.tw/Mns/dos/home/Home.aspx。
13.OECD Steel Committee,OECD 鋼鐵委員會會議資料,
http://www.oecd.org/sti/ind/steel.htm。
14.Steelnet,http://www.steelnet.com.tw/。
15.World Steel Association (WSA),http://www.worldsteel.org/。

163
164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顧洋

鋼鐵業的發展在社會、經濟及生活等各層面上,皆佔有重要基礎地位。我國鋼鐵
工業自 1950 年代開始發展,配合著國家經濟建設發展進程,長久以來持續升級、轉
型,使得產業結構、鋼材品質及生產技術皆有重大的發展,對台灣經濟與就業有重大
的貢獻。然而隨著二十年來我國產業發展結構的調整,鋼鐵相關產品國內消費的成長
動能也趨緩。此外,環保法規的要求提高、煉鋼原料取得不易且成本高漲、金融海嘯
持續衝擊、貿易自由化與貿易保護主義等問題的深化,均使得國內鋼鐵業發展的挑戰
有增無減。

為調和各界對於鋼鐵業發展的看法,提升我國鋼鐵業的營運效率,降低鋼鐵業對
我國環境資源的衝擊,進而維持鋼鐵業的永續經營,本座談會針對鋼鐵業的各種面
向,特別邀請產學各界專家學者歷經六次會議廣泛討論,檢視未來鋼鐵業發展可能面
臨之挑戰與機會,並提出下列結論與建議事項。

一、因應國際間鋼鐵業者共同面對產能過剩、過份投資的情況下,國內相關業者投資
新增產能計畫時須謹慎,應積極尋找相對優勢並持續掌握,以保持競爭力。而全
球主要鋼廠加速合併腳步與淘汰落後產能,國內鋼鐵業者也應加強互動與溝通,
思考策略聯盟、合併重組、生產調度、國外投資等策略,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
經營績效。

二、由於國際間近年煉鋼原料價格高漲,目前全球主要鋼廠皆採取提升未來自主料源
比率之經營策略,設定更高的煉鋼原料(主要包括煤、鐵礦)等自給率目標。我國
缺乏鐵礦石與煉焦煤之礦藏,因此煉鋼原料供應受制,不易維持供應穩定。建議
國內相關業者應審慎研擬煉鋼原料的採購與投資策略,並提高國內自產及國外廢
鋼供應的穩定以及增加低品級煉鋼原料的使用,將有助於原料的供給。

三、雖然鋼鐵材料幾乎可完全回收再利用,但其製程階段對環境的衝擊與能源的消耗
仍待解決。為因應國際間節能減碳之趨勢、頁岩氣的經濟開採、以及我國電價上
漲與能源稅可能開徵等因素之挑戰,應參考國際鋼鐵業對環境與能源於相關管制
之發展趨勢及進程,擬定未來我國鋼鐵業推動節能減碳相關措施,包括:能源效
率之提升、資源循環再利用、最佳可行技術(BAT)之應用、相關法規與標準之制
定、溫室氣體排放交易、能源管理系統之建置、標竿學習等。

四、由於鋼鐵需求不振、產能過剩,各國之間有關反傾銷、反補貼、非關稅措施、技
術貿易壁壘等問題的爭執日漸增加。加以我國鋼鐵業的主要競爭國-日韓等國,
持續完成與東協、印度、美、歐盟等國的自由貿易協定洽簽,造成我國在這些市
場占有率下降。而兩岸 ECFA 協議(尤其是貨貿協議)對國內鋼鐵業的挑戰,更值

165
得關注。建議應加強國際交流,可減少貿易摩擦,甚至互相合作共創雙贏;並可
考慮採用非價格性競爭方式(如認證)維持台灣鋼鐵市場。

五、我國鋼鐵業之主要貢獻為其對下游鋼鐵製品產業之支持,我國曾是許多鋼鐵製品
產業的出口王國,例如:自行車、螺絲螺帽、手工具等,但隨著鋼鐵製品產業升
級轉型或是外移,造成國內鋼材消費市場結構的改變。我國近年來持續推動傳統
產業產品的高值化,以及發展光電、綠能設備、智慧型機器人等新興產業,預估
將增加少量多樣化的高品級鋼材需求。因應國內產業持續升級轉型的需求,我國
鋼鐵業的發展宜自鋼鐵材料品質方面考量營運策略。

六、我國鋼鐵材料的高值化過程中,主要面臨的問題相當複雜,包括:廠商研發創新
材料風險高;國內市場經濟規模不足;下游產業缺乏材料自主決定能力;研發人
才面臨斷層;國外廠商競爭;無法提供鋼鐵材料後續加工製程參數及協同產品認
證等服務等。建議參考先進國家之策略,包括:推動新鋼鐵材料、清潔技術、能
源效率技術的研發及示範計畫;並全面探討可以提升鋼鐵材料價值鏈的各種策略
選項(含資源回收等)之可執行性。

一些與鋼鐵業營運發展相關的重要課題,包括:原料及能源價格變動、製程節能
技術發展、溫室氣體管制、國際鋼品市場調整等,都成為我國鋼鐵業未來轉型發展的
重要考量,對政府與鋼鐵業而言都是極為複雜而艱鉅的挑戰。未來幾年將是我國鋼鐵
業營運轉型發展的關鍵時刻,承認過去、認清現況與展望未來,期待我國鋼鐵產業能
相互合作,共同面對的挑戰與機會,持續提供我國民生及產業所需之優質鋼鐵產品。

166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臺灣鋼鐵業的挑戰與機會/黃正忠等作.
-- 初版. -- 臺北市:中技社,民 102.12
166 面 ; 21×29.7 公分--
ISBN 978-986-90284-2-4 (平裝)

1.鋼鐵工業 2.文集 3.臺灣

486.207 102027802
使用再生紙印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