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8

学校代码: 10286

分类号: H195.4
密 级:
U D C: 37.01
学 号: 163288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研究
(学位论文形式:应用研究)

研究生姓名: 陈 姗 姗
导 师 姓 名: 邵 文 实

申请学位类别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东 南大学

专业名称 汉语国际教育 论文答辩日期 2019 年 5 月 18 日

研究方向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学位授予日期 20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李开 评 阅 人 古敬恒

刘英

2019 年 5 月 24 日
硕 士学位 论文

《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研究

专业名称:汉语国际教育

研究生姓名: 陈姗姗

导师姓名: 邵文实
ENGLISH TITLE OF MASTER THESIS

A Thesis Submitted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For the Academic Degree of Master of Education

BY
CHEN Shan-shan

Supervised by
SHAO Wen-shi

School of Humanities

Southeast University
March. 2019
摘要

摘要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蓬勃发展,汉语国际教育界对教材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市场

上的对外汉语教材多种多样却良莠不齐,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课型的汉语教学需求,教材的
编写和修订仍需与时俱进。给广大汉语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优质教材,也是汉语国际教育界
一直努力的方向之一。
《汉语教程》是北京语言大学推出的对外汉语系列的教材,因其在国内外有着较为广泛
的受众,且教材在对外汉语教育界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代表性,所以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教材

样本。因现如今多数研究集中在《汉语教程》某一册的具体知识点或是将其与其他认可度较
高的教材做比较研究,割裂了教材的整体性也忽略了教材汉字教学的重要性。本论文旨在对
《汉语教程》系列教材的汉字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上做出对
《汉语教程》有益的探索,以此期望能够对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本篇论文的大致内容如下:对教材《汉语教程》
(第 3 版)汉字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主要涉及教材中生字词、笔画笔顺、汉字形音义教学以及练习题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留学生
和教师对此教材的使用感受,并根据汉字教学的方法和原则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分
析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最后归纳这套教材汉字教学这部分的优缺点。
针对《汉语教程》这套教材的不足之处,补充具体的汉字教学方面的编写建议并探索适宜的
汉字教学方式。

关键词:汉字教学;《汉语教程》
;教学方法;教材编写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the demand for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mmun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manding.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Chinese textbooks on the marke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nese teaching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textbooks, the preparation and revision of

textbooks still need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Providing quality textbooks to Chinese learners
and educators is also one of the directions that the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mmunity has
been working hard.
Hanyu Jiaocheng is a textbook for the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eries launched by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cause it has a wide aud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have a certain popularity and representativenes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t is a sample of teaching materials worth studying. 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series of Hanyu Jiaocheng. I hope to
make useful explorations in the prepar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help the actual teaching work.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thesis is to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cont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Hanyu Jiaocheng (3rd Edition), combin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practice to summari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set of textbooks,
and improve the preparation of the teaching part of Chinese textbooks. Explore suitable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Because most of the research nowadays focuses on the specific knowledge points

of a certain volume of Hanyu Jiaocheng or compares it with other highly recognized textbooks. The
integrity of the textbook is also neglected, and the importa nce of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in
textbooks is neglected.
Key words: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Hanyu Jiaocheng; teaching method; Textbook writing

II
目录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依据....................................................................................................................................................................1
一、理论意义 .....................................................................................................................................................................1
二、实践意义 .....................................................................................................................................................................2
第二节 研究现状....................................................................................................................................................................4
一、对外汉语教材的汉字教学研究 .............................................................................................................................4
二、
《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研究 ...............................................................................................................................8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9
一、研究范围 .....................................................................................................................................................................9
二、研究方法 .....................................................................................................................................................................9

第一章 《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内容及分析 ................................................................................................................ 11

第一节 《汉语教程》简介及其汉字概况 .................................................................................................................... 11


一、
《汉语教程》简介 .................................................................................................................................................. 11
二、汉字选择及分布..................................................................................................................................................... 12
三、汉字字量及字序..................................................................................................................................................... 12
第二节 《汉语教程》的汉字知识教学及分析 ........................................................................................................... 14
一、汉字教学中的形义分析 ....................................................................................................................................... 14
二、部件教学的应用..................................................................................................................................................... 14
三、笔画、笔顺教学情况............................................................................................................................................ 15
第三节 《汉语教程》的汉字练习及分析 .................................................................................................................... 16
一、汉字练习的结构、题型与内容 .......................................................................................................................... 16
二、
《汉语教程》汉字练习的分析 ............................................................................................................................ 17

第二章 《汉语教程》使用者对其汉字教学的反馈 ....................................................................................................... 20

第一节 问卷调查及访谈情况 .......................................................................................................................................... 20


一、留学生对《汉语教程》的看法的问卷调查.................................................................................................... 20
二、教师关于《汉语教程》汉字教学效果的观点 ............................................................................................... 27
第二节 《汉语教程》汉字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 28
一、
《汉语教程》汉字教学的优点 ............................................................................................................................ 28
二、
《汉语教程》汉字教学的不足 ............................................................................................................................ 29

第三章 《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设计.............................................................................................................................. 30

第一节 《汉语教程》汉字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30


一、教学设计遵循的教学思想 ................................................................................................................................... 30
二、教学设计遵循的教学原则 ................................................................................................................................... 30
I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 汉字教学设计举隅及教学实况记录................................................................................................................ 31
一、教学设计所选课文 ................................................................................................................................................ 31
二、汉字教学设计 ......................................................................................................................................................... 32
三、教学实况记录 ......................................................................................................................................................... 33
第三节 教学效果与教学反思 .......................................................................................................................................... 35
一、教学效果分析 ......................................................................................................................................................... 35
二、教学收获与反思..................................................................................................................................................... 35

第四章 对《汉语教程》汉字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37

第一节 对《汉语教程》汉字内容编排的思考和建议 .............................................................................................. 37


一、对《汉语教程》汉字内容编排的建议............................................................................................................. 37
二、对《汉语教程》汉字习题编写的建议............................................................................................................. 38
第二节 对《汉语教程》汉字教学实践方法的思考和建议 ..................................................................................... 40
一、
“语文并进”和“认写同步” ............................................................................................................................ 41
二、
“先语后文”与“认写分流” ............................................................................................................................ 42

结语 .............................................................................................................................................................................................. 44

参考文献 ..................................................................................................................................................................................... 45

附录 1 ........................................................................................................................................................................................... 48

《汉语教程》第一、二册生字表.................................................................................................................................... 48

附录 2 ........................................................................................................................................................................................... 54

教师关于《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 ................................................................................................ 54

附录 3 ........................................................................................................................................................................................... 55

留学生对《汉语教程》的看法的问卷调查 .................................................................................................................. 55

致谢 .............................................................................................................................................................................................. 60

II
绪论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理论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形成到现在不过几十年,
时间不算太长,学科基础还比较薄弱,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深厚。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较于其他
学科而言,可谓称得上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那么学者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及特征等

学科理论方面出现分歧是在所难免的,毕竟理论还不算太成熟,有待继续发展。哪怕学科理
论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也会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产生其他新的分歧。所以,对理论展开不
”[1]针对对外汉语教学,
同角度和维度的讨论甚至是争论,其实是有利于一门学科的良性发展。
学界会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教学理念,由此产生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需要不断地实验
以验证其科学性。而对教材的分析与探讨,既是根据已有的理论来分析其优缺点,也是在实

际的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探索新的理论设想。目前的研究现状,对外汉语教
育领域中有很多需要被关注和研究的内容,本篇论文以汉字教学这个环节作为具体探究和分
析的对象。汉字教学就其重要性而言,属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一
直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对外汉语教育界,不管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领域,还是在教学理论或
模式的探索中,汉字教学始终具备很高的关注度。并且学者们的研究目的很明确,即期望研

究成果能够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帮助学习者们更好地习得汉字。又因对外汉语教材的
建设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助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发展,提供教学质量上的保障,所以研
究教材的汉字教学十分必要。
汉字始终是学生们进行汉语学习和教师们进行汉语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环节,在对
外汉语教学中必然占有着比较特殊的位置。汉语教学和学习大体而言都不会只是口语的教和

学,不论它是作为第一语言教学还是第二语言教学,能听和能说远不能满足汉语教学的需要,
这也是掌握率极低的汉字教学模式,究其因也是由汉字自身的部分特点决定的。汉字教学离
不开书面语的教和学,书面语教学必然依托语言的书写系统,掌握好作为书写符号的汉字才
算是汉语教学的成效所在。寻求汉字教学的突破口,从而使汉语书面语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因为汉语有着鲜明的特色,不同于其他很多语言,汉语的书写符号是汉字这种非拼音文字。

所以要想掌握好汉语这门语言,必须学好汉字。那么,突破汉字教学这一难关就成为了对外

[1]吕必松.《语言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前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汉语教学的一项艰巨而又很重要的任务。
虽然汉字教学的重要性一直都是不言而喻,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但
现实情况却是,与其他汉语要素相比,它从理论研究到实际教学都一直处于滞后状态。为了
改变这一不合理局面,突破汉字教学这一瓶颈,除了在实际的教学和研究中注重加强对汉字
教学的各个环节的精准把握之外,还需要澄清对汉字的误解或者说是缓解学习者们对汉字学

习的一个畏难情绪,并且在汉语习得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一种理性且科学的汉字观。我们认为
汉字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又因为字母本身也称得上是一个系统。只是区别在于,汉字
它代表着古典文字的阶段,而字母却属于字母文字的阶段。不过要知道它们可不是相互割裂
地独立存在,而是属于一个系统内的两个不同阶段。这算是对汉字一个科学的新认知,而这
个新认知是每一个汉字学习者首先需要建立的理念。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概念的影响带来的

变化是很大的,对汉字新的科学认知帮助确定了正确的汉字观之后,汉字教学具体涉及的学
习内容就需要我们一步步添砖加瓦。
在对外汉语具体的教学中,面对教材中涉及的汉字教学这部分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究竟需不需要采用笔画、笔顺教学以及这部分教学所占的比重是多少;或者说该不该强调汉
字的部首教学并且以汉字的部件教学为主要的汉字教学方式;又或者说更加注重汉字的整字

结构,按照由易到难即由汉字的独体字到合体字的整字教学方式等。以上提及的这些具体的
汉字教学内容和方法都需要相对应的理论来支撑,而理论的获得必须建立在大量的教学实验
上,只有确切的实验数据证明了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才能依据此编出较为适用的好教材。
综上可得,汉字教学的研究既需要对教材编写内容分析,也离不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
索。如何让一个没有汉语基础的外国学生又好又快地掌握汉语和汉字的学习,这是从事对外

汉语教学工作者们一直都在为之努力的目标。

二、实践意义

据笔者查阅文献以及实际的课堂观察发现,目前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中,课堂上对汉字

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汉字教学多为教学中的从属部分,甚至被忽略,这也绝非夸大事
实。一些教师迫于教学计划和进度的压力,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要求不过是能够对汉字进行正
确的发音以及可以辨认出汉字,从而方便他们开展之后的词汇教学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但是
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们如果仅仅只是掌握了汉字的读音和能够辨认
不同的汉字,是远不足以达到学生应用汉语进行学习生活和交际的要求。教材的内容选自生

活中的素材,但和实际生活中面对的一切使用汉语的情况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有时候,

2
绪论

一旦脱离了教材这一文本,学生们在汉字的具体识别和记忆上面临不少的困难,尤其在汉字
字量大、形近字和同音字很多的情况下。学生们不仅不能流畅地通过汉字这一书写符号来获
取信息,在汉字的书写上,面临的困难可谓更大。这里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安排中,给
予汉字教学足够地重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最大可能的让学生们掌握汉字的字形、字音和字
义方面的知识,更好地满足学生们对汉字习得的需求。那么,在教材的编写上面,我们不得

不完善汉字教学这部分的内容。由此可知,教材这方面的内容编排任重道远。
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教学理论的支持,而这些理论不是凭空产生,需
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分析归纳。鉴于对外汉语教学本身自带的实践属性,这就表示对其领域的
任何内容的研究都有实践需求和价值。汉字教学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突破汉字难关是业内人士的共识之一。加强汉字教学研究,加强对汉语国际教材的汉字研究

和汉字教学模式的探索,寻找切实可行且高效实用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应该是所有对外汉语
教育事业从业者和参与者的共同愿望和目标。
汉字难学是一个世界性命题。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它的实际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
体现在汉字教学。汉字教学的特点以及习得效率的高低,不仅关乎到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和生
活,也关系到汉语实现国际化的水平和程度。[ 2]曾有学者提出,既然汉字这么难掌握,对教

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比较难掌握的部分,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教留学生汉语的过程中,只使
用拼音教学而不教汉字?很显然,就实际情况而言,汉语教学任何一环节企图避开汉字这个
难点都是行不通的。一个最重要也最现实的原因就是目前乃至今后,汉字仍然是我们国家纪
录汉语的符号,这是可预见且改变不了的事实。留学生要想在中国的高校里学习好各种专业
而又没掌握中国的汉字,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就算是带有其他目的的汉语学习者,绕开汉字

这一中国现实的教育国情也是行不通的。由此可见,汉字教学对于帮助各专业的留学生或者
其他汉语学习者始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论文选择研究的教材是《汉语教程》(第 3 版),与其他初级阶段的汉语教材相比,它
不仅经历了版本的不断更新,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供国外汉语学习者使用。它强大生命力的
背后,离不开每次修订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一部教材的存续,需要能有效地指导教学实

践,也需要教学实践的结果帮助其不断查缺补漏,实现教材的不断优化。
总的来说,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国内基本一致的理念就是:汉字要教、要学,而
且要教好、学好,要会认读书写,学以致用。尤其对于汉语初学者而言,这不仅为了满足汉
语学习者在目的语环境下生活、工作的需要,也为其进一步提升语言水平打下一定基础。

[2]李泉.关于“汉字难学”问题的思考[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3.
3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对外汉语教材的汉字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这部分内容开始被重视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也就是在
这一时期,有部分学者指出汉字和汉语不仅有着大家共知的联系,且具有极其深层次的关系:
汉字作为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也是一个最小的交汇点,是语音、语法、文字这三个
[3]
单位的最小交汇点。 即使汉字具备如此重要的地位,但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初期,汉字教

学还是逃不了一度被忽视的尴尬境地。我们看一些国内外知名的汉语教材(如《实用汉语课
本》《汉语教程》等),它在编排过程中均采用随文识字、语文一体的模式来设计汉字教学部
分,汉字教学的内容不是教材最为重要也不是最为出彩的地方,而且这些汉字教学的内容一
般而言都是不成系统的、分散的,这就决定了这类教材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无法很好地满足
汉语习得者在汉字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4]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殊性,体现在学习者对汉字字形的感知几乎为零,而对字形
的感知也是汉字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汉字它自身具有很强的系
统性。[5]随着研究的推进,学者们认为应当以字形教学作为切人点,注重解析汉字的结构。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追求汉字内部的规律,特别是停留在汉字字形的教学,
这其实是不能够完全实现汉字教学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的宗旨。所以,面对这样的教学现实,

有学者提出汉字本体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关注汉字内部的系统,
而是对汉字的外部系统同样予以重视,与此同时,对汉字的运用层面也不能忽视。这样看来,
汉字教学的内容自然而然就被划分成了内部、外部和应用这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包含的汉
字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形一音—义”
(内部系统)、
“字一词一句”
(外部系统)和“识一写
一用”(应用系统)。[6]

在对汉字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不再只是满足于对汉字内在规律的探索,而是将研
究的着眼点放在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上,并且坚持抛弃顾此失彼的研究角度,认为强调任何一
个系统都会造成不平衡的发展局面,为了不给其中一方造成困难和限制,以全面的观点去认
识汉语和汉字这两种符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综合的考量。汉字教学除了对汉字本体

[3]徐通锵.中西语言学的结合应以字的研究为基础[J].语言文字应用,1998(01):7-9.
[4 ] 田 艳 .国 际汉 字教 材编 写的 创新 与探 索 —— 基于 对《 体验 汉字 》系 列教 材的 分析 与思 考 [J]. 汉语 国际 传播 研
究,2015(01):64-75+195.
[5]万业馨.从汉字研究到汉字教学——认识汉字符号体系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7(01):5-15+2.
[6 ] 田 艳 .国 际汉 字教 材编 写的 创新 与探 索 —— 基于 对《 体验 汉字 》系 列教 材的 分析 与思 考 [J]. 汉语 国际 传播 研
究,2015(01):64-75+195.
4
绪论

内容和规律的一个发掘,还要考虑为汉语教学服务,那些脱离汉语教学而完全独立的汉字教
学是走不远的。[ 7]此外,有研究者认为,汉字教学的系统性固然很重要,但也应将汉字的系
统性与实用性两者进行一个协调。[ 8]汉字教学之所以复杂难把握,在于其不是简单的识字教
学,而是以学生的汉语能力作为一个依托的汉字教学,同时又是以汉字教学为一个重要核心
的汉语教学。汉字教材的编写不仅要照顾汉语教学的内容还应该对汉字教学有一个较为细致

的把握:包括遵从汉字的构形规律、词的使用频率高低以及句法结构知识完整性的原则。
汉字教学在对汉字内在规律的探索和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教学研究中,也探讨出两种主要
的教学模式:一个是“语文并进”的教学模式,相对应的是“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受这
两种教学模式的启发与影响,市面流通的对外汉语教材在编写上也主要分为“语文一体”和
“语文分开”两大类。何为“语文一体”?简单而言就是指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上,教材的

语言材料是用文字来书写。那么“语文分开”呢?其实就是指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上把“文
字”和“语言”分开,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这就需要编写专门教文字的教材和专门教语言
[9]
的教材。
目前来看,针对汉字教学这一领域的研究,既有对汉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
也有对汉字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对象的研究。汉字教学的覆盖面十分广,甚至对汉字教学中多

媒体的运用也进行相应的研究,寻求实现好的教学效果。纵观汉字教学研究的这些具体内容,
其中要属对汉字教学方法的研究频数最高,而以汉字自身因素对汉字习得的影响这方面的研
究进行的最为充分。至于其他方面的研究,显得有点不平衡且不足够。对汉字教学法的研究
通常是以实验作为支撑,有实际数据加持的研究愈发科学化。不过汉字教学横向研究比较多,
因多种因素的限制致使汉字教学的纵向研究开展起来有难度。鉴于此不合理、不均衡的现状,

对汉字教学的研究是必要的,且选择合适的角度很关键。现阶段,面对汉字教学研究的一些
不足之处甚至是空白点,应当结合已有的教学理论,以教学实践为依托,促进教材编写和教
学方法的发展,从而实现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语文并进”的教学模式
“语文并进”这一汉字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汉字教学过程中,将“语”和“文”同步进行,

实现一边教“语言”一边教“文字”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认为“汉字”包含在“汉语”
,那么也应当不用划分汉字教学,只有汉语教学。[10]
中,所以不需要区分“汉语”和“汉字”
但是在实际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它将听说与读

[7]万业馨.从汉字研究到汉字教学——认识汉字符号体系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7(01):5-15+2.
[8]赵宏,姜苹.对外汉字教学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6):150-152.
[9]张圆圆.近五年对外汉字教学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10):21-23.
[10]张朋朋.语文分开、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J].汉字文化,2007(01):64-68.
5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写、语言与文字同步进行,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毫无重点。该教学模式下,不仅不能按照汉
字自身的结构规律来进行汉字教学,而且汉字“听与说”方面的训练也会受到影响。对外汉
语教学中的教学对象是非汉字圈的学习者,他们没有汉语学习的背景,在接受汉字“听说”
方面的练习的同时还要在兼顾汉字的书写规则,其中的困难程度不言而喻。
2.“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

“语文分进”这一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教授“文字”
和“语言”,也就说将“文字教学”和“语言教学”分开进行。[11]经过实验证明这种教学模式
对非汉字圈的学习者而言是具备一定的优势的,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提升汉字能力,主要表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语素义分解及组合、形音义的联结、声旁和形旁的分辨利用。鉴于“语
文分进”教学模式有以上优势,进而推测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习者的汉字能力提升有着较为

显著的影响。另外,一些学者通过对“语文并进”和“语文分进”进行一个对比试验,结合
实验结果分析,不管是对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方面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汉语读写能力方面
的培养,“语文分进”这种教学模式都是优于“语文并进”这种教学模式。
汉字教学中,笔顺教学、部件教学及形声字教学是主要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对于没有
汉语基础的留学生而言,汉字学习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除去他们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汉字

本身的难认、难写亦使其有很大的畏难情绪。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使用教学方法,
帮助留学生高效地掌握汉字、习得汉语,是广大教师和研究者的目标所在。目前的研究,一
致肯定了笔顺教学、部件教学和形声字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且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这些
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汉字教学的发展。
1.笔顺教学法

汉字教学,不仅有汉字的认读教学,还有汉字的书写教学,通常情况下汉字的书写教学
要从汉字的笔画教起。学生只有学好了“一笔一划”才能对这些笔画加以架构,完成汉字的
整体书写。笔画作为汉字的书写元素,学生们只有先掌握好笔画,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汉
字的部件教学和整字教学。王汉卫认为在汉字教学中,汉字的笔画是十分重要的,并将汉字
的笔画总结为十九种基础笔画。同时,他认为这十九种基础笔画占据了汉字笔画的 97.4%,

表明其综合价值十分高。就重要性而言,这些基础笔画不仅是汉字的笔形基础也是汉字生成
脉络的基础,所以掌握好这十九种笔画,对于汉字书写的学习或许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黄金城对于汉字笔画的观点如下:他将笔画进行重新设置,把笔画分为三大类,共计九种,
合称为“九笔画”。这三类笔画分别是尖形笔画:
“钩”、
“提”、“撇”、
“捺”;点形笔画,又称

[11]张朋朋.语文分开、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J].汉字文化,2007(01):64-68.
[12]王汉卫,苏印霞.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笔画[J].世界汉语教学,2012,26(02):266-275.
6
绪论

水滴形笔画:“点”;线性笔画:“横”、“竖”、“弯”、“斜”。[13]苏印霞、王汉卫等人提出应当
对现在的笔画系统进行一个简化:笔画系统内的笔画总数至少可以由当前的三十二个简化为
二十五个,减轻教学的负担,在不引起汉字重新认读的情况下。汉字笔画系统的简化,不仅
方便了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记忆汉字,对以汉语为非母语者的学习者来说更是如此。[14]
2.部件教学法

很多学者认为汉字教学中应当以部件教学为一个重点。以中高级阶段的汉字教学为例,
在汉字教学中加入部件教学,对部件进行拆分和组合,要求对汉字部件的学习尽快地从末级
部件进入一级部件,并且在此基础上也应该尽快地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取代汉字部件来进行汉
字结构的教学。落实到对外汉语教学具体的汉字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通过改换汉字的
偏旁、增减汉字的偏旁部首或者是以自行搭配等组合方式进行汉字的教学。赵雅思认为汉字

教学中,通过对部件的拆分和组合,以部件教学法的形式能为汉字教学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
途径。此外,在提高学生们的汉字识记能力以及汉字释读能力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了中国的
汉字文化,这样不仅使汉字教学成为一个学习汉字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
一个有效载体。 [15]李运富也指出:
“字根以及字根的组合方式才是汉字教学的重点。”[16]他在
这里提到的字根就是指汉字的部件。学者们认为汉字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然要

重视部件教学。所谓的部件教学,其教学理念就是以汉字的部件为中心,发挥部件联系汉字
笔画和整字的桥梁功能。
3.形声字教学法
形声字教学法的重点是学习汉字中的形声字。形声字,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汉字由表示
字音的声符和表示字义类属的形符组成的。将形声字教学法单独拎出来的原因就在于现行汉

字中,形声字的数量比重最大:在甲级字中形声字一共有 440 个,占全数的 55%。因此,汉


字教学中对形声字的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形声字的教学操作起来也并非易事。因为
形声字有着字音难辨、数量多、结构复杂等特点,这又成为外国学生学习汉字的一大障碍。
面对形声字这既重要又难学的情况,教师在汉字教学中如果想搞好形声字教学,就需要抓住
形声字的组合规律,同时还要抓住汉字读音的演变规律,使教学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13]黄金城.海外汉字教学呼唤改革创新 ——探寻“汉字难”的破解之道[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版),2014,12(06):17-23.
[14]苏印霞,王汉卫.现代汉字笔画系统简化刍议[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4(01):28-32+85.
[15]赵雅思,岳静.对外汉语教学中部件教学法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4):65-66.
[16]李运富.汉字的特点与对外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4,28(03):356-367.
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发展,不仅掀起了汉语学习的热潮,也带动了汉字教学这部分

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汉字对于非汉字圈的学习者而言,它的难写和难记造成汉字难学的局面。
所以,汉字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瓶颈。教材作为教学输入的重要工具之
一,也是教学理论的一个载体,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而言自然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对外汉语
教学这一学科的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汉字教材不断涌现,针对汉字教材的研究也引发了很多
学者的思考。
《汉语教程》是为来华留学的汉语学习者编写的一套综合汉语教材。1999 年出

版,2006 年再版,2016 年修订第三版。本论文选择的教材为《汉语教程》第三版。《汉语教


程》作为通用型教材,其主要的体例为:前两册的体例大致是语文、生词、注释、语音和语
法、练习;第三册的体例是课文、生词、注释、词语用法、练习。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教材供对外汉字教学使用。一类教材是独立、专门的汉字
教材,另一类是汉字附在词汇与课文及语法之后的教材。本人选择分析的教材《汉语教程》

属于前者。总体来说,在对外汉字教学中,这两类教材实际上都有所欠缺,不够完美。前一类
教材的编写,包括《汉语教程》在内,因为要顾及的东西太多,尤其重视教材的交际性和实
用性,自然就因为缺乏对汉字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的重视,导致汉字教学成为词汇教学和语法
教学的附属品。后一类教材的编写虽然照顾了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却因为将汉字作为一
个独立体,忽视了汉字教学与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的关联性。由此可见,一部教材的编写既要

实现与词汇、语法的顺利衔接,又要符合对外汉字教学的规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
汉字技能训练而言,初级阶段的综合课教材,包括《汉语教程》在内,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中,
应当注意增加包括汉字认读、书写、组词造句、形体辨析等内容在内的编排。[17]
《汉语教程》汉字教学内容中,涉及两个方面的汉字知识内容的教学:一个是音节和级
字的关系,另一个就是写汉字。其中写汉字是重点,在这一部分的教学里,全部是按照汉字

的笔顺来书写汉字,所以主要教授的汉字知识就是汉字的笔顺。至于音节与汉字的关系这方
面的汉字知识,只出现在教材的第一册上的第一课。其具体内容为: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
每个音节都可以写成一个或者若干个汉字。《汉语教程》对于每课的生字,教材均未给出对汉
字的具体识记要求。比起综合教材的《汉语教程》,同系列的《汉语阅读教程》,在更大程度
上承担了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18]

《汉语教程》中的汉字教学,选取的汉字与每课的生词有着密切的练习,属于生词的组

[17]刘雪梅.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中汉字教学内容的考察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5.
[18]钟翠芸. 与初级综合教材相配套的对外汉字教学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1.
8
绪论

成部分,而这些生词又全部来自于教材中的课文。至于书写汉字的部分,
《汉语教程》采取的
是在练习题中按汉字的具体笔顺来书写汉字,而且每个汉字的书写都规范地放在田字格内。
但它没有汉字笔画教学这一内容,也没有对汉字的笔顺进行一个明确的说明。另外,
《汉语教
程》的汉字教学内容并没有对汉字的结构进行讲解和教学,所以部件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是
缺失的。

鉴于此套教材的权威性以及版本的不断更新,学界从未停止对其编写内容的研究与分析,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会发现,从这套教材问世以来,包括后来修订的第二版、第三版,人们
对它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汉语国际教育教材事业的发展。研究者不仅关注
这套教材中英语注释问题、语法项目、练习题设置和各类词汇的研究,也将其与其他同类型
教材做对比研究,或者研究它与其配套教材的配合度,甚至会给教材做一个编写汉字练习本

的设想。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围

教学研究的范围一定不是局限于对教学载体——教材内容的研究,也不仅要包括课程教
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教材编写理论与实践,还应当包括语言测试理论与汉语考试

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19]本论文对教材的汉字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材内容的
编写以及具体课堂实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探讨。需要提醒的是,教材中的汉字教学分析除了
对汉字的本体进行研究之外,还应该注意对以下内容进行探讨:汉字与词的关系,
“语”和“文”
的关系,听说与读写关系,汉语教材与汉字教材的配套关系。本论文对《汉语教程》的汉字
教学分析主要集中在教材字词的选取、笔画笔顺教学、形音义教学和练习题设置这几大部分。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兴起,国内外学者对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研究已经历经了相当长的

一个时间跨度,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
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对象。有关汉字教学的探讨,特别是汉字教学实践与汉字教材编写的探
讨虽然仍有很多尚待验证的理论模式,但依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以,对这些专家和学者

[19]孙德金.《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
9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研究课题及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借鉴,应该会对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现状做一个补
充或者启发。本文在研究方面主要是通过对已有资料和资源的一个有目的地性的检索,经过
查阅、分类和梳理,归纳相关的理论重点,结合对《汉语教程》
(第三版)教材的分析,通过
自身的不断内化,最终实现对《汉语教程》(第三版)汉字教学的理论研究。
2.系统分析法

现如今,汉字教学的研究早已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牵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
程。教学活动中,汉字自身的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成效归因的多重性,都决定了汉字教学研
究及取得实际教学实践成果的艰巨性。因此,在分析一套教材的汉字教学时,不仅涉及教材
编写的科学性,更与学习者的能动性、教学工作者的指导性等密切相关。这就需要结合教学
实践的实施,并主动发散思维,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汉字教学问题,以系统分析的方

法来指导汉字教学问题的研究。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作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各项研究。问卷结果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也是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检验成果的有效途径。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整理分析这套
教材的使用者与学习者的意见、建议,结合相关理论与实践,补充完成对《汉语教程》汉字

内容编写的优缺点的分析,期望能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使其汉字教学方面的内容
更加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从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习得以及汉语事
业的发展。

10
第一章《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内容及分析

第一章 《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内容及分析

第一节 《汉语教程》简介及其汉字概况

一、《汉语教程》简介

《汉语教程》是为来华留学的汉语学习者编写的一套综合汉语教材,适用于零起点的初
级汉语水平学习者。
《汉语教程》共三册,每册含上、下两分册,由杨寄洲编著,北京语言大
学出版社于 1999 年初版,2006 年再版,2016 年三版。二十年来,《汉语教程》一直被国内外

很多教学单位选作教材供非以中文为母语的学习者使用。
《汉语教程》的指导思想是对零起点的一年级学生,以语言要素教学为基础,包括语音、
词汇、语法、汉字等语言要素。教师依据教材进行课堂展示和讲练,帮助学生们逐步提高听
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并培养他们使用汉语来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它也一直秉持着“好教、
好学、好用”的理念,根据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修订至目前第三版。最新版以新的词汇和

内容替换教材中已经过时的部分,并对某些板块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甚至新增配套的《同
步学习指导》,以便更好地指导学习者学习、使用这套教材。[20]《汉语教程》(第三版)全册
内容概要如下表所示:
表 2.1《汉语教程》(第三版)全部内容概要

册数
第一、二册 第三册
内容

共 50 课;以实用会话为主,部分叙述性短 共 26 课;以记叙文为主,多反映中国当
课文
文 代社会生活小故事

生词 共 1600 多个生词 约 1400 个生词

语音阶段:语音知识介绍 解释课文里的难点(词组、短语、文化背
注释
语法句型阶段:小的语言点和文化背景知识 景知识)

语音、语法(前
用 10 课集中语音教学,练习里设置语音练 每课选五六个重点词语讲解其用法;近义
两册)
;词语用
习项目;语法安排有章可循,由易到难 词语用法对比
法(第 3 册)

练习 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交际性练习 新增“连句成段、情景表达、综合填空”

[20]《汉语教程》(第 3 版)出版[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6(03):18.
11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汉语教程》第一册和第二册,在具体的目录前都有一个“前言”和“体例说明”,
“前
言”主要介绍了教材的修订原则、适用对象、课时要求和指导思想。
“体例说明”介绍教材每
课大致由“课文、生词、注释、语音语法和练习”这几部分组成并加以简单说明。这些都能
够帮助教师更好更快地理解教材的大致情况从而进行教学规划。在第三册中,将“体例说明”
改为“致教师”并占据好几页的内容加以细致说明。这部分包括了之前“体例说明”的内容,

着重描写了练习题的各个题型以及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几点建议:词语、课文的讲练和写
的建议,旨在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开口说汉语,以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二、汉字选择及分布

《汉语教程》全书共三册,第一、二册每课均设有写汉字这一练习,要求学生掌握这些
汉字的书写。
《汉语教程》全册的每一课都有生词表,但是每一课编排的生词量不定。不管是
生字还是生词,均来自课文内容。研究《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应当了解此套教材收录了
哪些汉字,汉字的总数量是多少,汉字在每课、每册的分布情况、针对汉字教学的练习题设
置以及汉字出现的顺序是否符合汉字教学的认知规律等。

关于《汉语教程》所选取的汉字及词汇,经整理发现各级词汇量的控制情况:
《教程》三
册共收甲级词汇 990 个,乙级词 827 个,总计 1817 个。初级词汇是这套教材词汇的主体部分,
随着学习的深入,教材中的词汇表里其他级别的词汇以及超纲词汇增多。教材汉字的选择基
本参考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且每课汉字量虽分布不同但大体上随着汉语水平的提升而循序增
加。此外,这套教材有一定的汉字重现率,尤其体现在后期的学习中仍需不断地回顾之前学

过的字词。
《汉语教程》汉字的覆盖率基本能够符合初级教材对汉字教学的要求。但是因为编
排不是依据汉字的理据性,毕竟不是专门的汉字教材,所以汉字的分布大体上有章可循,却
又不够系统。

三、汉字字量及字序

首先,总结《汉语教程》第一、二册练习题中的生字表包含了哪些汉字以及出现的顺序。
《汉语教程》前两册生字表的汉字数量总计 701 个,具体数量分布如下图所示:
表 2.2 《汉语教程》生字表的汉字数量

《汉语教程》 上册 下册 总计

第一册 195 个(15 课) 144 个(10 课) 339 个

第二册 187 个(12 课) 175 个(13 课) 362 个

12
第一章《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内容及分析

《汉语教程》全册的每一课都有生词表供学生学习,但只有前两册设有生字表,并以在
田字格中写汉字的形式出现,培养初级阶段学生的汉字书写良好习惯。
《汉语教程》生字表中
汉字出现的顺序详情请参考附录一。教材前两册共 50 课,每课的生字输入量约为 14 个。这
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生字表里的汉字是对此课汉字书写内容的一个强调,学生们需要掌握

的汉字量应当包括每课生词表里涉及到的汉字。
《汉语教程》第一、二册生词量共 1600 多个,第三册生词量约 1400 个,全册生词量共
计 3000 多个。第一、二册共 50 课的内容,每课的生词量约为 32 个,第三册共 26 课内容,
每课生词量约为 54 个。这些符合学习汉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每次学习需要掌握的
汉字量也在学生的合理承受范围内。但因为这套教材是综合型教材,汉字编写顺序的先后根

据每课课文内容而定,这就说明汉字的输入量并没有完全兼顾汉字习得规律。比如:每课的
汉字以及课与课之间的汉字都是有易有难,体现了一定的字序,但远远不够。
根据《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常用汉语词语表所对应的每一级的词汇量如下表所
示:
表 2.3 常用汉语词语表对应的 HSK 词汇量

一级 150 个

二级 300 个(较上一级新增 150 个)

三级 600 个(较上一级新增 300 个)

四级 1200 个(较上一级新增 600 个)

五级 2500 个(较上一级新增 1300 个)

六级 5000 个(较上一级新增 2500 个)

单从词汇量这一角度来考量,习得《汉语教程》全册之后,如果留学生对教材掌握得很
好,能够顺利通过 HSK5 级考试,至少通过 HSK 四级是不成问题。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观察,
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教程》前两册之后,能使留学生轻松通过 HSK 四级考试的前提是必须保
证一定量的课时学习。

13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 《汉语教程》的汉字知识教学及分析

一、汉字教学中的形义分析

汉字教学中,形、音、义三个因素是每个汉字都具备的特点,而且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
字。外国学生刚接触汉字学习时,除了要学会辨认汉字本身的字形的结构,还要在此基础上
建立字形和字音及字义之间的联系,将三者统一起来。由此看来,汉字之所以难记难学,就
在于汉字的认记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有研究表明,形、音、义三个方面,字形的掌

握是初学汉字的主要难点所在。
根据《汉语教程》的体例说明和每课的内容来看,这套教材总体上算是兼顾了部分的字
形、字音、字义,但具体到每一课的实际教学中,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汉字教学中的形义分
析,不仅要求教材编写时有目的地予以重视,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强调和
练习,二者需要相互配合,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可能导致汉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鉴于《汉语教程》应用于汉语教学中的综合课或精读课,加上课文、语法知识任务的繁
重以及课时的限定,实际教学中,除去讲解课文、语法及练习题,教师很难有很多时间就所
学的生字词进行详细的形义讲解。《汉语教程》中的汉字教学知识,仅限于汉字注音、语法、
用法和练习等。它的配套教材《汉语阅读教程》在汉字的形义分析上,侧重更多。每课都有
生字表以及相对应的词和词组,尤其是在练习中,多强调汉字的笔画书写、部件的辨析以及

汉字组词能力的训练。

二、部件教学的应用

汉字教学中,汉字的基本构字单位是部件。部件在字形的书写上,介于汉字笔画和汉字
整字之间。所以部件既小于或者等于整字,又大于或者等于笔画。 [21]现代汉字研究的一个重

要内容就是部件教学,在汉字教学中部件的切分以及部件的标准化需要被重视。这不仅和汉
字教学关系密切,也关乎汉字的正确应用。[22]在汉字中,部件组合成的汉字被称为合体字,
因为是不同部件的组合,因此具有层次性。
《汉语教程》全套教材,随着学习的深入,独体字
的学习逐渐减少,合体字的习得逐渐增多,这是符合汉字的学习规律。
部件教学的重要性还在于其有构字能力,它的构字能力的强弱是通过它构字数的多少来

衡量的。何为部件的构字能力(又称“部件的构字数”)?即指一个部件在全部“等级汉字”

[21]孙德金.对外汉字教学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2]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4
第一章《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内容及分析

中的构字数量。所以掌握好这些构字能力强即构字数量多的部件是十分有利于汉字教学的。
研究表明,所有构字能力强的部件在甲级字和乙级字中几乎都已经出现,尤其是在甲级字中,
已经涉及大约 95%构字能力强的部件。这对于外国学生而言,汉字的习得应该以部件教学为
依托。
《汉语教程》作为初级阶段的汉语教材,收录的汉字多为甲级词汇和乙级词汇,也就是

构字能力很强的部件基本都会涉及。这里就需要在汉字学习初期,尤其是对零基础的留学生
而言,基础部件以及成字部件的的学习和书写需要不断地强化,养成表意文字的书写情况。
对部件的记忆和归纳也会为以后复杂字体的出现减低学习难度。

三、笔画、笔顺教学情况

笔画是组成现代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23]现代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我们可以将汉字
的结构单位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层次:汉字笔画、汉字部件、整字。大多数字都是由一个以上
的笔画组成,掌握现代汉字的笔画是掌握部件和整字的基础。汉字书写有严格的笔顺,即笔
画书写顺序。汉字形体的静态呈现是笔画, 与静态的笔画不同,笔顺是汉字形体的一个动态

展示。
《汉语教程》中生字表以田字格的方式出现,且有汉字笔画及笔顺的书写步骤,是对学
生学习正确书写汉字的一个强调。笔顺只是汉字书写的准确与否以及速度的快慢的一个验证,
而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布局不仅验证汉字形体的正确和美观与否,它同时也是对汉字形体的一
个辨识。《汉语教程》教材中的一些汉字就证明了以上观点。比如:教材中“土”和“士”、
“干”和“于”、“帅”和“师”、“洒”和“酒”、“夏”和“复”、“晴”和“睛”等汉字之间

的偏误。汉字教学中,由于一些字或偏旁具有很强的构字能力,看起来好像只是这些字或偏
旁的书写偏误,但其实这些偏误可能会导致一大片错字,比如:
“日”和“目”、
“贝”和“见”、
“辶”和“廴”,“冫”和“氵”、“乌”和“鸟”、“礻”和“衤”这些字或偏旁之间的偏误。
笔画教学被看成是汉字字形教学乃至整个汉字教学的基础。我们为什么教笔画和笔顺?
教笔画、笔顺是为了让学生写出来的汉字既正确又美观,欣赏汉字之美,享受写字之乐。但

问题是在汉字教学中怎么教笔画和笔顺。汉字书写的教学并不是无章可循,而是应该遵从以
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教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向书写笔画;二是教学生正确的汉字书写顺序;
三是以字带笔,即以具体的汉字学习带动笔画和笔顺的巩固与复习。结合第一点教学原则,
在实际的汉字教学中,有些学生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汉字,但书写汉字时还是从右往左写横、
从下往上写竖,这明显是不符合汉字书写规范,也是由笔画教学的缺失造成的。另外,我们

[23]孙德金.对外汉字教学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5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什么要求汉字的书写过程要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因为汉字的笔画、笔顺是伴随着汉字字
体的演变发展而形成的,是有着内在的科学道理的。笔画的书写及其顺序,基本要遵从以下
两个事实原则:一是汉字向心书写的省力原则,它决定了每个笔画和整字的下笔在远、抬笔
在近;二是两点之间直线最近的省时原则,它决定了相邻两个汉字中,前一个汉字的最后一
笔在右下,后一个汉字的第一笔在左上。根据这省力又省时的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两个基本

事实,就很难快速且准确地书写出正确又美观的汉字。最后,我们的汉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
在写字的过程中,掌握并熟悉笔画书写的技能和规则,也应该培养学生们写字的乐趣,让他
们体会汉字的美感,增强汉字书写和汉语学习的自信心。以上这些原则,都需要教师在教授
《汉语教程》这套教材时有意识地去提醒和训练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意识。
另外,在实际的汉字教学中经常会面临一个问题:该不该纠正学生的书写偏误。总体说

来,学生的书写偏误应当被纠正,但需要把握好纠正的时机。如果学生的书写汉字过程违反
向心省力原则和两点之间直线最近的省时原则,那么都应该予以纠正。但除了汉字书写过程
规范与否以外,衡量学生的还有汉字的书写是否正确与美观。在不违反上述原则的基础上,
纠正学生多笔少笔的汉字书写、张冠李戴的汉字错误或者系统性的书写错误;容忍学生书写
歪七扭八的汉字。并在随后的汉字教学中予以提醒,让其加强汉字书写练习,引导学生逐步

写出正确、美观的汉字,这其实跟纠正学生语音、句法错误的原则是一致的。
《汉语教程》教
材中,有关于笔画、笔顺的练习,不过强度不够,而且还需要教师引导和强调。

第三节 《汉语教程》的汉字练习及分析

一、汉字练习的结构、题型与内容

《汉语教程》这套教材上的练习题设置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所以根据学

生汉语水平的提升,教材里练习题题型也有所丰富,具体题型如下表所示:
表 2.4 《汉语教程》练习题的题型

练习题
全部题型
汉语教程

语音;替换;选词填空;给动词加适当宾语;看图说话;

组句;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改错句;将 A、B 两部分


第一册
连成一个句子;按例句做练习;把词语填入句中适当位置;

完成会话;交际会话;读后复述;写汉字。

16
第一章《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内容及分析

练习题
全部题型
汉语教程

语音;替换;选词填空;画线组句;把词语填入句中适当

位置;问答题;完成句子;按例句做练习;完成会话;根

第二册 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改错句;选择正确答案;下列情景

怎么说;交际会话;读后复述;阅读理解;综合填空;写

汉字。

语音;词语;选词填空;给词语选择正确的位置;完成下
第三册
列成语并造句;完成句子;完成会话;连句成段;改错句;

情景表达;综合填空;交际会话。

从表格中的具体题型来看,这套教材的练习题兼顾了学习汉语所需要掌握的“语音、词

汇、语法和汉字”。根据语言习得的不同阶段,练习题的题型重点都有所侧重。《汉语教程》
全册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语音阶段练习题型注重认读、辨音辨调、完成会话等;到
了语法阶段,练习题题型更加丰富,选词填空、完成句子、改错句等题型考察学生对所学的
语法知识点的掌握;学习到短文阶段时,练习题题型又增加了情景表达、连句成段、综合填
空等训练。[24]教材的练习题设置有利于完成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目标,具备一定的科学性。

并且,通过梳理《汉语教程》这套教材的练习题题型就会发现,所有的题型中,有属于教材
的主干题型,即是相对固定、贯穿教材始终的练习形式。这些都有利于加强学生练习的熟识
度以及适应性。
《汉语教程》教材的练习题总体上是对教材内容和知识点的一个复现训练。根据教学实
践情况,每课的练习题完成与讲解一般都能控制在此课教学内容的一半时间。练习题的题量

是合适的,但是全部练习题的有效性还有待实验加以证明。

二、《汉语教程》汉字练习的分析

教材中的汉字教学一大重点就是教材练习题的合理设置。教材的练习设计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教材编写者的思想和观念。教材练习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编写者自身对练习的认识以及
练习题型的设计,其中对练习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练习在教材中的位置、出现的方式以及所占
内容的比例等。在谈到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编写时,有学者认为练习是对外汉语教材重要的组

[24]郭会娜. 《汉语教程》与《博雅汉语》(初)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
1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成部分,且并不是“非主体的、辅助性”的环节,练习的好坏对教学效果和教材质量有着最
直接的影响。以往的汉字教材尽管也重视汉字的练习,但是在练习数量或者练习方式上还是
不够丰富、略显单一。这表明教材编写中的练习部分仍需大力探索,实现其教学作用,帮助
学习者巩固知识、提升兴趣。[25]
对一套教材的练习题分析,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些练习的科学性。从宏观上来看,

《汉语教程》中的练习题是不是符合留学生汉语习得规律,帮助他们在不同的汉语水平阶段
通过练习掌握了汉语知识并能予以灵活运用。从具体的课堂实践出发,应该关注练习题具体
到每一课的合适程度,比如题量、题型是否合适,练习题的排列顺序是否科学,对汉字听说
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否均衡,以及练习题选取的问题材料是否符合实际交际的目的语环境。
教材中练习题的编写也是评价一部教材的重要标准之一。练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能

够使学生夯实基础,也能够帮助教师检测学生们对语言点的掌握程度,并依此来调整教学的
侧重点。鉴于练习题的这些作用,练习题的设置如何做到检测教学效果而又不浪费学习者的
时间且能保持一定的趣味性,是相当考究编写者的汉字教学功力。对《汉语教程》练习题全
部题型,笔者从言语技能和交际能力这两个方面作出分析:这套教材的练习题在编写上是否
兼顾了汉字的听说读写及各类题型的比重,侧重是否合理;教材练习题的表达材料是否对照

现实生活中交际目的、交际对象及交际场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课本学习材料与实际交谈环
境是否有出入,是否“不接地气”。
评价练习题的好坏当然少不了对练习题效果的检测:学生在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时的正确
率是多少,以及学生在每次考试测验的出错率如何。部分研究发现,教学中关于语音、词汇
的练习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和对教材的把握程

度。教材练习题的编写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实际教学和指导能够帮助提高练习的有效
性。所以,笔者在之后的章节中也将对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进行讨论。
教材虽然不是专门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但是要想掌握好一门语言,肯定得摄入该语言
的文化知识。
《汉语教程》作为初级阶段的汉语教材,教材的综合性较强,加之随文识字的编
排理念,练习题的内容基本和课文的主题相关。
《汉语教程》的课文主题多涉及学生的日常生

活交际会遇到的情况。通过梳理,
《汉语教程》课文的话题内容主要有:日常生活、教育学习、
中国国情、文化习俗、教育学习、地理旅游、爱情婚姻、人生哲学、自然科技。因为话题所
占的课文比重不同,导致对应的练习题内容在中国文化这个部分占的比重很少,而留学生对
中国文化是相当感兴趣的,所以练习题可以增加对这部分内容的涉及,不做深入探讨,旨在
练习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面以及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5]田艳,陈磊.对汉语教材结构体系中练习设置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03):28-35.
18
第一章《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内容及分析

对《汉语教程》练习题的分析离不开具体的课堂实践情况的记录与总结。根据笔者使用
这套教材前两册的教学情况来看,练习题的编写主要有以下优点和不足之处:
表 2.5 《汉语教程》练习题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缺点

1.就每课内容而言,练习题的题量和比例分 1.关于汉字的书写以及汉字本身知识的训练

布合适,保证学生每天的练习量。 不够且词汇练习方式过于单一。

2.练习题的题型符合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 2.练习题中汉字的覆盖率远远不及初等阶段

诉求,且主干题型的有效性不错。 汉字量的要求。

3. 兼顾模仿性练习和理解性练习。且练习题 3.部分练习题与实际交际场景有出入。

对语法知识的训练符合大纲要求。 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练习的内容欠缺。

4.练习题内容涉及广泛且兼顾汉字的听说读

写能力

19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汉语教程》使用者对其汉字教学的反馈

第一节 问卷调查及访谈情况

一、留学生对《汉语教程》的看法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共为 41 份。问卷的总数虽然不多,但受访者涉及泰国、日本、印
度尼西亚、印度、尼泊尔、也门、赞比亚、尼日利亚、意大利、越南、俄罗斯、韩国、巴基
斯坦、苏丹等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下将具体展示并分析受访留学生关

于问卷中针对《汉语教程》这套教材汉字教学内容方面问题的回答情况。

图 3.1 受访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受访学生的汉语水平不一。尤其根据收回问卷中的问答题情况最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汉语
水平,汉语水平高的留学生会选择用汉语直接作答,而汉语水平低的留学生回答填空题的方

式是用英文作答,这也反映了汉字的书写教学任务艰巨,留学生对汉字的掌握需要的时间维
度也将很长。
根据调查结果,留学生眼中这套教材练习题与 HSK 试题之间的难度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 3.1 《汉语教程》练习题与 HSK 试题之间的难度关系

教材
HSK1 HSK2 HSK3 HSK4 HSK5 HSK6
HSK

《汉语教程》1 39.02% 29.27% 14.63% 17.07%

《汉语教程》2 29.27% 26.83% 39.02% 4.88%

《汉语教程》3 31.71% 36.59% 31.71%

20
第二章《汉语教程》使用者对其汉字教学的反馈

由图表可知,将近 70%的留学生认为《汉语教程》第一册的难度在 HSK3 级以下,也有


部分留学生认为《汉语教程》第一册的难度已经和 HSK4 级差不多。
《汉语教程》第二册的难
度被超过 95%的留学生认为难度不高于 HSK4 级,但仍有很小一部分的留学生认为《汉语教
程》第二册的难度已经和 HSK5 级持平。
《汉语教程》第三册的难度调查情况与笔者预期的出
入很大,在之后的回访中,就此询问了部分受访者,他们表示他们仅仅学习了《汉语教程》

前两册便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对于未学习过的第三册也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加以猜测。
所以第三册的难度调查数据不够准确,按照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
《汉语教程》第三册的难度
是 HSK5 级且部分难度达到 HSK6 级的水平。就此项问题的调查说明留学生对同一本教材因
为自身学习时间投入的差异以及习得汉语的速度不一而有不同的学习感受,虽然汉语习得的
效果有差别,但是《汉语教程》这套教材每一册具体的难度还是能够把握。

留学生通过学习这套教材所认识的词汇量以及实际能够写出的词汇量情况如下表:
表 3.2 留学生掌握词汇量的情况

词汇量
认识的词汇量 能准确书写的词汇量
人数比

500 以下 21.95% 41.46%

500—1000 36.59% 43.9%

1001—1500 24.39% 9.76%

超过 1500 17.07% 4.88%

由图表我们不难发现,留学生对汉字的认知能力远高于汉字的书写能力。
《汉语教程》前

两册的词汇量习得为 1600 多个,第三册词汇量约为 1400 个。加上 HSK 四级要求掌握的词汇


量是 1200 个,所以可以看出留学生们书写这套教材词汇量在 1000 以下的超过 80%,说明留
学生接受的汉字教学不够均衡,也表明经过这套教材的学习,留学生们通过 HSK4 级和 HSK5
级的几率是很大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笔画、笔顺教学和对汉字字形、字音、字义讲解的重视情况如下

图所示。

21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3.2 教师对笔画、笔顺教学的重视情况

图 3.3 教师对汉字字形、字义、字音讲解的重视情况

由上图可知,教师在使用《汉语教程》这套教材的时候,注重对留学生进行汉语笔画、
笔顺的讲解以及对汉字字形、字音、字义的强调。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笔者使用《汉语教
程》这套教材辅导留学生课堂实践的一年里发现,很多留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汉字的笔画、
笔顺教学,在他们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都显示这一点。书写汉字过程中,笔画的偏误千
奇百怪,尤其是笔顺教学,更是没有笔顺这个意识,但是很多留学生书写过程中最后呈现的

汉字又是对的,所以教师也只好不多加干涉。关于汉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留学生们对汉
字的字音掌握的是相对好的,更是习惯注音这一快速做笔记的方式。通常情况下,教师是不
会过多讲解汉字字义,学生们在高强度的汉语学习情况下,也不会追根溯源,只是习惯于重
复的仿写,希望通过书写加强对汉字的记忆。教师会通过强调汉字字形以及字形之间的对比
来帮助留学生学习,但是汉字形近字太多,留学生很容易忽视这些细微的差别,这就导致教

师会根据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留学生书写偏误来加以及时纠正。
22
第二章《汉语教程》使用者对其汉字教学的反馈

留学生写错汉字的原因以及遇上不认识的汉字如何该处理,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3.3 留学生写错汉字的原因及处理生字的方式

写错汉字的原因 人数比 如何处理不认识的汉字 人数比

数量多,记不住 78.05% 自己用电子工具查 95.12%

笔画难写 41.46% 问老师或同学 41.46%

同音字多 24,39% 不管它 2.44%

其他 14.63% 其他 0%

写错汉字的原因里,留学生有如下补充:一是对于非以汉语作为母语的留学生而言,汉
字十分令人困扰,这就讲到了他们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二是在学习过
程中,老师只机械地教我们汉字怎么书写,却没有告诉我们所学的汉字是怎么造成的以及它

的故事是什么。从表格反映的情况来看,留学生们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将自己写错汉字的原
因多归结于汉字庞大的基数以及复杂是笔画数。另外汉字同音字及形近字也对留学生造成困
扰。当留学生在预习或者做练习的过程中,遇见不认识的汉字,最先想到的解决办法是用电
子工具进行查询,或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向老师寻求帮助。当然,学习任何语言都和学
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关,还是会有极少数留学生选择忽视不认识的汉字,寄希望于教师的主

动灌输。
老师教授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以及纠正学生写错字的情况调查如下表所示:
表 3.4 教师教授汉字的方法及纠正学生错字的频率

老师带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 人数比 老师纠正学生错别字的频率 人数比

学习书上的课文 58.54% 总是 80.49%

听写单词 78.05% 经常 19.51%

讲解书上的练习 53.66% 偶尔 0%

其他 14.63% 从不 0%

在老师带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中,留学生做了如下的补充:部分留学生讲到他们的老

师会讲解汉字的起源,或者通过汉语拼音及英文注释来帮助他们学习汉字,甚至有些老师会
借助音乐等活动来促进他们的汉语学习,有些也会让留学生去和中国人实际交流来提高汉语
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有留学生明确表示老师在汉字教学过程中,过多解释每个汉字的方式
及背后的故事,导致学生对汉字的印象是只记住了汉字就像图片一样,可实际书写却很困难,

23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以他们对汉字的教学法不太满意。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初级汉语教材的把握,还是以传统的训练式练习为主。教师
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强对留学生汉字习得量的输入以及调动留学生书写汉字的积极性。
以及鉴于留学生是初次接触汉语学习,培养留学生正确的汉字观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可控
的范围内都会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这不仅帮助留学生加强对汉字正确书写的记忆,更

是为了留学生在接触更多汉字之后能够不加以混淆,为后续的汉字学习构建良好基础。
针对这套教材中出现的练习题,有哪些题型是重要的,在留学生眼中是必要的,表明这
些题型的效果很好。

图 3.4 留学生眼中《汉语教程》练习题题型的效果

从上表的情况来看,留学生们对《汉语教程》这套教材练习题的题型总体上认可度还是
可以的。留学生对教材练习题认可度最高的题型是改错句。的确,
《汉语教程》注重对语法知
识的讲解,改错句又是对每一课所学语法点的一个强调练习,针对性很强,能有效帮助留学

生加深对语法点实际运用的理解。像完成句子、阅读理解、选词填空、写汉字等题型,属于
留学生们认为比较重要的题型,说明这些练习题的有效性比较好且让留学生练习的能动性提
升。这些题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留学生通过汉语水平考试十分有帮助。
在留学生眼中,教材与老师哪个更重要的对比情况及理由说明如下:

24
第二章《汉语教程》使用者对其汉字教学的反馈

图 3.5 留学生眼中教材与教师的重要性

过半留学生认为相比于教材,好老师更重要,他们给出了以下几点理由:好教材远远不

够,若没有老师的指导,他们无法正确掌握教材;好老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很难的问题
简单化,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汉语;老师在他们的汉字发音和书写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及
纠正作用,能给予他们很多有效的建议;好老师可以通过实际教学,帮助留学生弄明白汉语
和英语之间的许多句法区别;好老师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哪怕教材不够好,
好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能不局限于教材,给学生补充很多有用的汉语知识。部分留学生认为

好教材更重要,其原因是他们认为好教材给他们提供了好的学习指南,但他们对目前所用的
一些学习资料不太满意,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汉语教材来帮助他们学习。一些留学生认为好老
师和好教材一样重要,好教材需要搭配好老师才起作用,通过教材提供的内容和练习,辅以
老师的讲解与帮助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汉语;加之好教材内容清楚、准确且不复杂,好老师
又兼具耐心和有效的教学法,让留学生更容易记住所学的内容。

综上所述,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既看重教材的质量,更看重老师的作用。这也给
我们广大的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提个醒:要做到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包括理论知识的
储备和教学经验的总结,不要仅仅止步于眼前所取得的成绩,要不断地探索适合留学生学习
汉语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留学生解决学习汉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多数留学生认为汉语中语音、词汇、语法及汉字这四部分里当属汉字这部分最难。

图 3.6 留学生眼中语音、词汇、语法及汉字的难度情况
25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少数留学生认为汉语语音最难的原因是有些发音在他们的母语里是没有的,导致他们发
音困难,也总是记不住这些汉语特有的发音。部分留学生认为汉语语法是最难的,主要原因
是受母语迁移以及英语翻译的影响。例如,泰国留学生说他自己在汉语习得过程中总是忍不
住使用泰语的语法。更多的留学生是受英语语法的影响,对于汉语初学者来说,他们习惯于

中英文之间的翻译来学习汉语,但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语法有很多不同,这就导致他们产生很
多汉语语法的错误。超过五分之一的留学生将词汇视为他们汉语学习中最大的难点,在他们
眼中,汉语的词汇是最基础的部分,只有掌握了词汇之后才能正确使用及书写。词汇不仅十
分重要而且数量庞大,加之同音词、多义词很多,书写的笔画又特别难,所以用词准确、书
写正确是特别难的一件事。超半数留学生视汉字为他们学习汉语过程中最难的部分。理由不

外乎以下几点:汉字数量太多,笔画特别难写难记;汉字太复杂,有些字写法不同可意义相
同,有些字相像但意义又区别很大,总是混淆它们的用法;即便是学过的汉字,如果不经常
书写就会忘记。
留学生对《汉语教程》这套教材的满意度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 3.7 留学生对《汉语教程》的满意度

问卷中要求留学生以百分制对这套教材打分,分越高表示越满意。经计算留学生对这套

教材满意度的平均分是 67.51,可见留学生对这套教材有一定的满意度,也表示这套教材有提
升的空间。笔者随机询问了部分留学生对《汉语教程》打分多少的依据,他们的打分依据其
实就是问卷最后问答题的答案,即留学生对《汉语教程》优缺点的评价以及和其他汉语教材
的对比得出的。
以留学生即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套教材,根据他们的使用经验来评价这套教材的优缺点,

具体内容整理如下表所示:
26
第二章《汉语教程》使用者对其汉字教学的反馈

表 3.5 《汉语教程》的优、缺点

教材 优点 缺点

语法、词汇、练习较多,能很快 缺少期中复习单元,内容单一且难度梯度

用汉语表达和交流 大,未重视写字难题

适用于初学者,可用于日程生活 无法满足日常生活交流,例如未涉及微信点

《汉语教程》 交际 餐和淘宝购物等网上支付行为

内容广泛,锻炼各项汉语能力 词句复现率很低,学生容易遗忘

有英文注释、图片、语音等帮助
部分词汇生活中用不上,英文释义不准确
理解学习

留学生们根据他们的汉语学习经历,推荐了除《汉语教程》之外他们认为不错的汉语学
习教材。这些教材包括《发展汉语》、
《新实用汉语》、
《体验汉语》、
《科技汉语》、
《博雅汉语》
等,其中《发展汉语》和《博雅汉语》被推荐的次数最多。我们可以看到,一部教材的好坏,
学习者经过自身的学习体验,是最有发言权的,毕竟教材就是为了学习者能掌握需要学习的
内容。

二、教师关于《汉语教程》汉字教学效果的观点

在了解了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教程》的一些看法之后,我们继续来看教师是如何看待这
套教材的。为此,我对使用过这套教材教学的部分教师进行采访,提问关于这套教材汉字教
学效果的一些问题,具体情况整理如下表所示:
表 3.6 教师对《汉语教程》的评价

教师
A B C
观点

刚开始的汉字有点多;部 字量符合 HSK 考察范围;字


字量及字序 字量合适;字序稍难
分汉字稍难 序未从易到难

分解及组合 汉字题 很有 部分题型很有用,但是趣


练习题 不系统,学生依葫芦画瓢
用,但题型不够丰富 味性不够

多次巩固仍记不住;总混 生词、语法讲解耗时,顾 如何把汉字课上得不枯燥;


最大难点
淆形近字、音近字 不上汉字书写 学生的难处在于汉字字量大

2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师
A B C
观点

借助图片;偏旁部首分 综合课不常讲汉字知识;运
汉字教学法 偏旁回忆法;部件回忆法
类;形近字比较 用汉字笔顺动图供学生练习

检验习得效果 听写;对话;阅读 听写 组词造句

有些太难的汉字没必要掌
可以增加单元练习供学 应该更系统,可配套专门的
意见及补充 握;增加课外词汇补充,
生们复习巩固 汉字练习本
会认无需会写

第二节 《汉语教程》汉字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一、《汉语教程》汉字教学的优点

《汉语教程》作为通用型的综合课教材,是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中最具影响力的教材之
一。二十年来,依旧秉持“好教、好学、好用”的优点,不断修订,淘汰过时的内容、修正
印刷中的失误之处,在教材的具体的编排上,听取使用者的反馈,每一版都比前一版有所优

化,比如第三版较第二版:生字表上的少量生字出现的顺序有所调整,并且在每课每页的页
眉处新增这一课的课文标题,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找到所学内容,也方便老师的教学;书本
末尾的词汇表英文注释的完善也是一大进步。
《汉语教程》除了本身编订之初较为科学的体例,
能够不断修订、更新也是其保持生命力所在。尤其是《汉语阅读教程》的配套使用,大大加
强对汉字的练习强度,可谓相互补充。在练习汉字方面,练习题的内容照顾了课文、词汇和

语法的学习,能有效帮助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以及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的汉字知识。
《汉语教程》这套教材在汉字教学方面有以下优点可供其他教材学习的地方:这套教材
属于随文识字型教材,每课都有单独的话题内容,基本涵盖了初级汉语学习者生活中会遇到
的交际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将《汉语教程》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现
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在汉字语音方面的安排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且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对课

文不进行注音,让学生摆脱对拼音的过度依赖,逐渐加强对汉字的认知和书写。教材在汉字
和词汇的选取上,科学保证每课的学习量,且符合常用字表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们较好地
通过汉语水平考试。本教材关于语法知识点的讲解时细致且把握好难度的大小和循序渐进,
是教材的亮点所在。

28
第二章《汉语教程》使用者对其汉字教学的反馈

二、《汉语教程》汉字教学的不足

《汉语教程》能被各大高校选为供汉语零基础的留学生使用,在于它在教材市场上属于

优质教材,这也和编者们根据众人的反馈意见加以不断修订息息相关,教材的完善是没有止
境的。《汉语教程》(第 3 版)较于旧版肯定各项内容有所完善。但是在面世这十几年来,根
据使用者的体验,它仍有以下不足的地方:教材中汉字字量和词汇量是适当的,但是字序并
没有兼顾汉字习得的顺序规律,使得学生在最开始书写笔画较多的汉字时学习汉语的自信心
受挫。教材虽然在写汉字的练习题中,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笔顺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但是它

缺乏对汉字具体的笔画知识讲解以及部件等构形知识的补充。当然,在初级教材中,
《汉语教
程》语法知识部分的确是教材的亮点,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鉴于学
生是汉语零基础的外国学生,语法点本就是相对复杂且枯燥的一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
情绪,总是抱怨语法知识太难,规则太多,不能准确应用。加上语法点是根据课文顺序习得
的,有些关联性很强的语法点被强行分开,且教材没有设置单元总结或者语法点知识汇总讲

解,割裂了学习内容,无形间又加重了学生们学习的负担。练习题的缺点在于对汉字教学的
重视度不够,学生们只知道依葫芦画瓢式的机械模仿,很容易就因为趣味性的缺失而降低对
汉语的学习热情。

29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设计

第一节 《汉语教程》汉字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教学设计遵循的教学思想

关于汉字教学的教学思想,关于汉字教学在教学中总体安排的位置,学界有以下探讨:
1.“先语后文”;2.“语文并进”;3.拼音汉字交叉出现;4.听说和读写分别设课。对汉字教学
的步骤也有以下的教学经验总结:1.先教基本笔画;2.从基本笔画到独体字;3.分析合体字,

化繁为简;4.把字和词的教学结合起来。[ 26]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主要有两大教学目标:一是
汉字数量的积累,二是汉字构形知识的积累,外加基本了解汉字内在的表音、表义规律。所
以在具体的汉字教学设计中,应当注意这些汉字知识的输入。
《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思想主要是“随文识字”,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同时,又配套进行
强化训练。
《汉语教程》配套教材《汉语阅读教程》和《汉语听力教程》分别对汉字的读写和

听说进行针对性的强化练习。
《汉语教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学设计的重点也有所调
整:语音阶段重视语音的学习,语法阶段强调语法练习,短文阶段重视成段表达的培养。教
学设计总是紧跟教材编写内容以及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汉语教程》教学思想重在以培养学生
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综合性和交际性都比较强,所以它的汉字教学设计必须要考虑全面,
均有所涉及。

二、教学设计遵循的教学原则

刘珣先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一书,将对外汉字教学的原则归纳为以下五
条:1.“语”和“文”需要先分离再结合,学习初期时汉字应该按照自身规律教学;2.强化汉

字教学,并结合“字”与“词”的教学;3.通过汉字的表意、表音功能来识记汉字,把握汉
字的构成规律及其基本理论;4.按汉字笔画、汉字部件及整字这三个层次,并从汉字笔画、
汉字笔顺、汉字部件、汉字间架结构这四个方面来进行汉字教学;5.重视汉字间的对比,巩
固复习,并通过书写来识记汉字。[27]《汉语教程》作为一本综合型的初级汉语教材,教材内
容与课时限制导致在实际的汉字教学中无法兼顾所有的原则。

《汉语教程》属于“随文识字”型教材,教学设计一般都是“语”
“文”相结合,在学习

[26]孙德金.对外汉字教学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7]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30
第三章《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设计

课文前听写复习学过的字词并学习生字词,强化汉字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也做到了“字”
“词”教学相结合,但并不能完全按照汉字自身规律独自教学,这是由教材本身的定位决定
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汉字的表音和表意功能,具体表现在课件的准备中会兼顾汉字
拼音和汉字的书写。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正确书写汉字以及通过对比等形式,加
强对汉字的识记。但是关于汉字的笔画、部件等相关知识的教学,
《汉语教程》配套的教材《汉

语阅读教程》里提及的更多,所以《汉语教程》这方面的知识专门拎出来讲解的比较少。
《汉
语教程》注重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也会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做到真正的
参与课堂。总的来说,
《汉语教程》教学设计的重点还是在教材的课文和语法点知识的讲解以
及教材练习题的训练。课堂上对学生汉字的输入量远大于汉字书写的训练。

第二节 汉字教学设计举隅及教学实况记录

一、教学设计所选课文

教学设计所选的课文是《汉语教程 1》第二十课《祝你生日快乐》,课文原文如下:

(一)你哪一年大学毕业
A:你哪一年大学毕业?

B:明年,你呢?
A:我后年。你今年多大?
B:我二十二岁。
A:你属狗?
B:对,我属狗。你属什么?

A:我属猪。

(二)祝你生日快乐
A: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B:我的生日是十月十八号,正好是星期六。

A:是吗?你打算怎么过?
B:我准备举行一个生日晚会。你也来参加,好吗?
A:什么时间举行?
B:星期六晚上七点。
31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在哪儿?
B:就在我的房间。
A:好。我一定去。祝你生日快乐!
B:谢谢!

二、汉字教学设计

《汉语教程》是初级综合课的汉语教材,所承担的不仅仅是汉字教学。笔者根据所研究
的方向,在教学设计中,只针对汉字教学这部分内容加以详细说明。具体的汉字教学设计如
下:

课文名称:《汉语教程》第一册第二十课《祝你生日快乐》。
教学对象:留学生 30 人,零基础班。
汉字教学内容:
1.生词的认读、书写
时间、年、月、号、点(钟)、去年、今年、明年、后年、岁;狗、猪、生日、晚会;毕

业、属、打算、过、准备、举行、参加、祝;正好、就、一定、多;多大、快乐。
生日晚会、过生日、祝你生日快乐;准备晚会、举行晚会、参加晚会;正好是星期六、
正好是我的生日;属狗、属猪、属马。
2.对十二生肖汉字知识进行一个文化拓展。
3.对生字词的偏旁部首进行简单归类梳理。

4.重视课文内容及交际会话的场景练习,综合培养学生的汉字意识。
5.指导练习题中写汉字的部分,尤其注意笔画和笔顺的规范。
生词的学习是汉字教学一个重点内容,注意强调生词的认读和书写,结合词的词性对所
学的词加以补充:一方面对词的词性进行归纳讲解,在原词的基础上进行组词造句;另一方
面在词的书写上,注意拆分结构以及笔画和笔顺的讲解,带动学生进行即时书写。

汉字教学重点:掌握汉字的认读和书写;对常用部首有基础性了解;汉字笔画、笔顺等
知识的学习
汉字教学难点:生词中涉及的汉字的全部笔画,
“狗、猪、就、号、晚会、参加”等词中
部分笔画很容易产生偏误,以及培养学生的笔顺意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词
性、汉字文化知识的讲解要做到化抽象为具象,考验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配合度。

教具:多媒体视频及音频、生词卡片等。

32
第三章《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设计

三、教学实况记录

教学实况记录的是教材这一课中全部的教学内容,笔者同样根据研究的方向,只对汉字

教学这部分做细节性的介绍,关于教材上其他内容的讲解均一笔带过,不做深入探讨。课堂
具体流程如下:
教学时间:2018 年 12 月 18 日 14:00—17:25
教学地点: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纪忠楼 510 教室。
教学对象:零基础班的综合课
表 4.1 课堂教学流程

步骤 用时 内容

出勤考察 3 分钟 点名,记录学生出席情况

听写第 19 课的单词“好看、光临、一点儿、长、短、

深、浅、可以、当然、胖、瘦、种、打折”
。利用课间
听写单词 6 分钟
休息时间批改出学生的听写成绩,尽快了解学生们在汉

字识记和书写方面的偏误。

1、“有点儿”和“一点儿”的用法

复习前课 9 分钟 2、读人民币

3、“我可以…吗?”和“可以…吗?”

1、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表和课文。主要是结合 PPT

对生词和课文先做一个读音的梳理,并教授学生们具体

的汉字笔顺、笔画以及词性大致归类和组词造句的能

力。另外,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中国文化知识进行生动讲

述,带动学生对这部分汉字知识的学习。

2、就课文内容设问,学生作答。主要考察学生的汉字
学习新课 117 分钟
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生词的正确用

法。

3、穿插讲解语法知识并举例句。有意引导学生灵活运

用学过的汉字知识,帮助学生不断复习。

4、对教材注释和语音部分进行解释和强调。让学生多

加练习汉字的读音,并且不要忽视教材中的注释内容。

课间休息 25 分钟 三次课间休息的总时间

33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步骤 用时 内容

老师带领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并布置家庭作业。在课后

练习题的讲解中,除了对汉字字音、语法知识和交际能
课后练习题 45 分钟
力方面进行训练,特意要求学生注意严格按照
“写汉字”

这题中的笔顺来练习书写汉字。

教师的表现如下:从课堂教学的整体范围来看,教师在教授这套教材时,既注重复习巩
固学过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掌握,讲述新课的内容,也时刻不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课堂具体
实践中,教师会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参与度,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并积极给学生反馈,不吝鼓
励和赞美,学生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讲解生词表时,课件 PPT 上会有汉字的笔画在田字格

中展示,形象又直观。讲述到课文中涉及的中国文化中关于属相的知识时,插入英文台词的
《中国十二生肖的传说》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文化知识。介绍一些具象的单
词会配上图片加以说明。带领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时,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带动学生们共同
完成练习题。当然教师的课件上也有不严谨的地方,表现在拼音注音时“ɡ”的书写上,将“ɡ”
写为“g”。

学生的表现如下:就课堂表现而言,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紧跟教师的节奏复习旧课、学习
新课。纵观学生的课堂实践情况,从宏观上来说,学生们听、说、读的技能一直被锻炼,但
是写的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教师对课文内容的设问,培养了学生们的阅读
理解能力;让学生们即刻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旨在训练学生对中文的记忆力。部分学生会根
据课件 PPT 上展示的内容做中英文结合的笔记。从汉字教学的角度来分析,学生们在汉字学

习方面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生词的学习上,学生多表现为跟读以及随着教师的
引导进行组词造句,但是学生对词的词性以及多媒体课件中的笔画、笔顺教学的关注度不够。
另外,在教师总结汉字的部首训练时,学生基本能指认出相同部首,却在已学过的汉字中依
然分不清一些形近字和它们的正确读音。其次,在汉字知识的习得中,面对图文并茂的课件
以及音频和视频的辅助,学生们表现出对中国十二生肖文化的极大热情,积极回答教师的问

题并自己加以拓展,甚至会出现学生间的聊天模式,教师若不能及时把握好课堂节奏,特别
容易影响课程的进度。再者,学生们面对老师对其书写汉字的要求,主要还是自顾自地仿写,
无意接受汉字笔顺的严格训练,且不太在意汉字的书写规范和美感。最后,学生们的课堂表
现既受教师对其关注度的影响,也受周围同学学习状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回答问题的积极
性和主动做笔记的自觉性上。

34
第三章《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设计

第三节 教学效果与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分析

笔者对此次课堂汉字教学的效果做了如下分析:在生词学习这一块儿,教师的带读有很
好的示范作用,通过对词的归纳以及拓展,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发展了学生的汉字认读能力;
另外,对学生汉字书写的指导和纠正也能较好地使学生写出正确的汉字。但是教师对笔顺和
笔画的讲解,学生的接受度不同,讲得太深,学生无法理解且易心理焦虑,而且课堂上又无

法为此占用过多时间。具体到每一个生词,学生基本能够根据课本的注音加以朗读,但是在
书写方面,带有曲折的笔画是学生难以准确书写的地方,哪怕是机械地模仿有时候也会出现
偏误。至于部件的拆分和部首的讲解,有时候学生们会有学习任务加重的担忧。好的教学效
果必然能够全方位发展学生的汉字能力,既包括学生的汉字认读能力,也包括汉字书写能力。
学生的汉字认读能力优于书写能力,在教学效果上也基本差不多。一方面是课本中汉字基本

都有拼音帮助学生认读,另一方面汉字的书写需要调动学生动手书写的积极性。汉字教学过
程中,课堂效果最好的是通过多媒体对十二生肖汉字知识进行的拓展,学生们参与度和求知
欲都很高,也愿意分享自己国家的生肖故事。练习题中关于汉字教学的内容不是特别多,加
之前面用时超时,后面学生们操练的时间不够,教学效果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二、教学收获与反思

汉字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不仅依托一本好的教材,更依赖于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学生
的实际情况设计并操作好每一课的课堂实践。而任何一门课的教师,包括汉语教师在内,他
们的素质主要由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思想心理素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根据已完成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笔者对《汉语教程》汉字教学效果的提升有以下思

考:1.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当在保证教材内容完整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汉语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设计等相关课件的展示,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及书写,都不应出现错误而误导学生。
2.教师传授知识,不仅仅是机械地灌输,应当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初级阶段
的学生更需要被鼓励、被肯定以强化汉语学习的信心和热情。3.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有自己
的分析和见解,结合经验固然可行,但不该盲从教材的权威,教材的编排上很多知识都需要

教师来有意识引导,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一带而过,尤其是汉字教学方面,教师需时刻提醒及
检验。4.教师需不忘时刻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拓宽知识面,并具备相当的耐心和热情来满
足去解答学生们可能出现的任何困惑。5.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是固定的,教师可以积累自身的
35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学经验,养成良好的课堂记录习惯,为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提供自己的建议。

36
第四章《汉语教程》汉字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第四章 对《汉语教程》汉字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节 对《汉语教程》汉字内容编排的思考和建议

教材的编写理念关乎一套教材全部内容的设置以及教材定位的走向。在编写汉字教材的
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这套教材汉字教学的编写理念是什么,怎么处理教材里汉字与汉语的关
系,怎么定位教材中汉字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又怎么让教材体现学习者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等等。只有这样,编出来的教材才会体例清晰、方便教学。而且教师能够将一本教材使用好

必然要对教材编写理念先加以了解。教师只有正确把握了教材的编写理念,才能在之后的实
际教学操作中贯彻好教材的编写理念并实现教材编写理念的初衷。

一、对《汉语教程》汉字内容编排的建议

笔者将汉字教学的内容理解为以下三个系统:即“形一音一义(内部系统)
”、“字—词一
句(外部系统)
”和“识一写一用(应用系统)
”。笔者认为,编写面面俱到的教材不现实也没
特色,一部好的教材总是有针对性的,必然是有所兼顾、有所取舍以及有所侧重。
《汉语教程》
作为一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教材,在汉字教学内容这一块,必须要给零基础的学生打
好汉语学习的基础。

以《汉语教程》最新版即第三版为研究对象,教材编写的全部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 5.1 《汉语教程》编写内容概况

内容
《汉语教程》全册
结构

语音 练习(第 1 册)

课本体例 课文 生词 注释 语法

练习(第 2、3 册)

呈现汉字 带注音(第 1 册)

课文形式 无注音(第 2、3 册)

注释:文下方注,添加例句(全册)

语法点说明:汉英结合
语法出现形式
例句出现形式:汉语

3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内容
《汉语教程》全册
结构

语音替换 选词填空 完成句子 改错句 完成会话 交际会话 连


练习题形式
句成段 阅读理解 情景表达 写汉字

《汉语教程》这套教材,过分强调儿化音,导致儿化音泛化。比如“面条儿”等,留学
生会认为“面条”是错误的。诸如此类的刻板印象带来的问题还有很多,应当加以修正或剔
除。关于对《汉语教程》编写的建议除了前文已经提到的各界的建议,还包括以下部分:不
管是汉字练习本的额外编写,还是汉字识记图片、卡片的印刷,都是具体可行的操作。对练
习题型的删减和增加,也应当是结合几本优秀初级教材之特色。在《汉语教程》字量和字序

的编排上以及笔画笔顺和部件的教学上,加以强化的系统性编排,编写工作仍需大量时间和
实验结果佐证。
《汉语教程》每一册都是由独立的每一课组成,课与课之间也是独立的话题课文。课文
内容的有效性体现其是否是生活化、时代化或是文化性的普及。增补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鲜话
题与内容,缩小课本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感,提升学生对教材的认可度和兴趣度。

《汉语教程》每册都编排词汇表方便学生学习查阅,但仅仅根据字母的顺序来排列,并
没有对词汇进行具体的等级的划分。这里可以参考其他初级教材,如《博雅汉语》的做法,
划分词汇等级。对于超纲词汇进行一个梳理,只做识记的要求,减低学生的畏难情绪和学习
压力。

二、对《汉语教程》汉字习题编写的建议

对外汉语界,对于教材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一本好的教材总是需要时间来检验。另外也
有学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存在“有关教材研究的文章倒是不算少,可是真正有深度、有
新意的理论探讨之作不够多[28]”的问题。鉴于此研究现状的不合理之处,赵金铭先生提到:

我们对一部教材的评价,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内容是否有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以及趣味
性,还应该着力探索更加系统化的研究。我们对于已经存在的理论系统,应进行更为深层次
的探索与讨论,以达成共识。[29]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评价一本教材中的练习题编写内容。
这就要求练习题的编写不仅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还应该朝着系统化的方

[28]李泉.近 20 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2(03):100-106.
[29]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03):4-19.

38
第四章《汉语教程》汉字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向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汉语教程》的汉字练习题编写应当兼顾这些编写要求。
统计分析发现,
《汉语教程》每一册的课后练习题形式大致相同,根据难度的提升适时增
减部分题型。
《汉语教程》全册的练习题题型如下:语音、替换、完成句子、选词填空、改错
句、连句成段、完成会话、交际会话、阅读理解、情景表达、写汉字。通过对《汉语教程》
这些练习题题型的整理发现:练习题的题型固定且基本是依赖教学内容设置,这就导致习题

的灵活性不够;基本都是文字题,题型以训练型为主,趣味性缺乏;一些练习的话题场景已
经过时,学生们的交际兴趣很难被调动起来;练习题在汉字书写这一环节关注度不够,导致
学生们书写汉字的积极性不高;练习题的系统性也只是停留在题型的稳定上,究其原因也是
因为教材没有完全照顾汉字本身的系统性。
针对以上出现的不足之处,
《汉语教程》的练习题编写可以以此为方向加以改进。一部好

的教材一定是善于吸纳其他教材的优秀部分。
《汉语教程》可以在原有题型的基础上,适量减
少重复题型的题量,增加新的题型。交际话题的设置应当在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使话题
最大限度贴近现实,实现交际话题的生活化。受教材页数和课数的限制,
《汉语教程》可以在
原有的教材基础上,配套编写汉字练习本供学生们练习使用。学习任何语言,强化练习都是
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教材应当提供这种契机。

另外,鉴于在中国高校学习的各专业的留学生基本都有需通过汉语水平等级考试(HSK)
的毕业要求,教材的练习题编写可适当借鉴 HSK 试题。比如,《汉语教程》重视课文和语法
点的学习,练习题的题型可增加排序题,训练学习者的关联词正确用法,通过不断梳理语境
中的逻辑关系进而掌握语法点、提升汉语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
再者,
《汉语教程》重视交际会话即汉语表达能力,无形间削弱了教材对学生写作能力的

培养。纵观 HSK 考试的要求,仅仅认识汉字是不够的,正确而有效率的汉字书写和写作能力


也作为重要考察对象。HSK 试题由听力、阅读、写作三个部分组成,且要求每个部分都合格
才算通过。笔者在给留学生模拟 HSK 考试真题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听力和阅读部分都能
以较高分通过,但是写作部分要么来不及书写,要么写作能力较差,究其原因,都是平时的
汉字书写练习和写作练习不足,除了作文能力较差,甚至还出现汉字誊写这种简单的错误。

所以教材练习题的编写也应该对这个部分的内容加强重视,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另外,练习题的评价标准在于其有效性,即通过此练习题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何为学习
效果?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巩固了汉字知识,比如听写;掌握运用汉字的基本技巧,比如
对课文内容的提问等;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比如中华文化的涉及等。另外,好的练习题必
定是有明确的目的、合适的题量、适当的编排顺序、兼顾课内课外的内容。综合以上内容,

并结合《汉语教程》现有的练习题题型,笔者有如下设想补充:根据汉字的形音义特点,可
39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以添加近义词、反义词等练习;在教材的单元或附表总结学过的多音字;除了修改病句的练
习,根据留学生常见偏误总结,也可加入修改错别字的练习,甚至可以通过汉字接龙等有趣
的题型和文化小故事的补充来扩大留学生的汉语知识面,增加留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热情。

第二节 对《汉语教程》汉字教学实践方法的思考和建议

教学安排确定了以后,课堂实践中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关键点。对非

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而言,汉语的学习需要通过有效的课上学习和自觉的课下复习才能很好
地掌握。根据《国际汉语教学汉字教学方法与技巧》一书,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方
法归纳为以下十五种[30]:1.辨析法 2.系联法 3.归类法 4.拆合法 5.以旧带新法 6.发散识记法 7.
数笔画法 8.联网记汉字 9.填空法 10.听写法 11.改错法 12.临摹法 13.回忆默写法 14.字族文识字
法 15.猜字谜法。经过笔者对《汉语教程》这套教材内容的分析,认为这套教材汉字教学部分,

可以参考以上的教学实践方法,以达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赢局面。
但是,从宏观上来说,汉字教学实践中,争议最大的是“先语后文”和“语文并进”这
两种教学模式到底孰优孰劣,北京语言大学为此还进行过实验。可事实上,
“先语后文”和“语
文并进”不存在实质上的冲突。从各种争执的焦点来看,这两者只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步骤的
不同罢了。从教学理念上来说,应该是语文同步,从具体的教学步骤上看,则是先语后文。

对外汉语教育界普遍接受“汉字难”的观点,不仅是外国学生,相当部分的老师也认同
这一观点。汉字难学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汉字本身的客观特点以及教学设计等主观因素的共
同影响。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地分析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还需要重视汉字教学的大纲。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能反映教师树立的汉字“大纲意识”。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实践中,汉字教学大纲、汉字规范标准或者汉字表都是教师进行汉

字教学的一个参照。如何利用好这些参照物,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应当把握好
汉字的理据性、层次性和规范性。重视汉字的理据性是因为汉字的形体总是带有一定的意义
信息,所以汉字教学应当落实到汉字构形的理据性上。在实际的汉字教学中不仅要强化汉字
构词系统的分析,也要加强汉字形义关系的分析。把握好汉字的层次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既要选择好入门阶段的汉字,也要控制好学生们在不同学习阶段的汉字学习数量。这样

才能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汉字教学基本原则。此外,汉字教学不得不重视高频汉字的
习得,以及构字能力强的部件的学习。重视汉字的规范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依

[30]别红樱.黄柏林.王蕾.国际汉语教学汉字教学方法与技巧[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5.

40
第四章《汉语教程》汉字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据汉字教学大纲、汉字规范标准和汉字表来进行教学设计和讲解。汉字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
程度上在于教学选字是否合理以及讲解汉字的方法是否科学。教师在汉字教学中,能够做到
以上三点,并且注重引导学生系统、理性地掌握汉字,有意识、有方向地帮助化解“汉字难”
这个尴尬的局面,才能实现汉字教学不断科学化的水平。
教师要重视汉语学习者的汉字书写速度的训练,保障学习者汉字书写速度具有重要现实

意义,尤其对于那些需要通过汉语等级考试的留学生而言,面对会做的题目,提高汉字书写
速度能极大地帮助留学生提高考试通过率。教师在汉字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写汉字的
意识。笔者在辅导留学生 HSK 考试时,发现学生对试卷中连词造句这题,依赖于以标序号的
简单方式来代替书写。问他们为什么不将正确的句子写下来,得到的答复是反正可以选择机
考,电脑上输入更简单。可在实际操作中你会发现,即便是照抄题目中的汉字有些学生依旧

会写错,不管是笔误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归是书写汉字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为了缓解汉字难学这一局面,帮助外国学生在汉字教学中能较好较快地掌握汉字,我国
一些学者在汉字教学活动安排中做过各式各样的探索。这些探索围绕的中心问题是:在对外
汉语整个教学过程中,汉字教学应该被安排在何种位置,什么时候进行汉字教学能取得最佳
效果,以及如何平衡好口语学习和文字学习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出现了两种不同

意见之间的博弈:其一是“语文并进”和“认写同步”相匹配,其二是“先语后文”和“认
写分流”的组合。

一、“语文并进”和“认写同步”

教学安排上的“语文并进”,必然会形成“语文一体”这样的教学体系。这样的教学体系
下,语言学习与汉字学习、听说训练和读写训练都是同步进行的,也就是学生们学说什么话
相对应地教写什么汉字。
《汉语教程》的编写所体现的就是这种思想。教材在语音阶段,先教
学生汉字的基础笔画以及笔画数较少、构字能力很强的字素(构字部件,多数是独体字),让
学生们从学习汉语的语法和课文内容开始,一边进行汉语的听说训练,一边要求能够认写汉

字。这样的安排有以下合理处:既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每课定量地学十几个汉字,循序渐
进地练习积累,又把听说读写当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就学习的全过程而言,汉字量分布
较为均匀,无形间也就分散了难点。但是,此方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汉字的选取以及出现
的顺序完全依据课文的内容,导致汉字教学无法严格地按照汉字本身先独体后合体、先简单
后复杂的系统。以《汉语教程》为例,在教材第一册第五课里,要求学生掌握“谢”这个汉

字,这是从学汉语的语言需要考虑的。但是“寸”作为“谢”的构字部件之一,应当是在“谢”

41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之前习得。现实情况是,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求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高频字词必须予以重
点关注。
“认写同步”强调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把汉字的认读训练和汉字书写训练同步进行,这就
要求学生们既要会认又需会写所学习的汉字。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汉字的时间大多耗费在汉字
书写上面。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先语后文”与“认写分流”

所谓“先语后文”,是指先进行口语(听说)教学,后进行汉字(读写)教学,把口语和
汉字教学分开。在“语文分开”的模式下,汉字教学按照“先识后写”、“多识少写”、“字不

离词句”的原则相对独立地进行。初级阶段的汉字教材是面向零基础的外国学生,所以教材
的编写,应该贯彻 “分阶段”学习和“识写分开”的原则。[31]在这种实践方法的影响下,优
势明显,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达到各自授课的效果:口语方面,不受汉字阻碍时学生们学起
来更容易且快速;汉字学习方面,实行集中识字的方法,这样的识字教学可以快速地提升学
生们的词汇量和汉语阅读的能力。

“认写分流”,就是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汉字认读和书写分步走。在汉字学习过程中,强调
先认读汉字后书写汉字,汉字的认读练习多于汉字的书写练习,会认读的汉字量要大于会书写
的汉字量。[32]在基础阶段的汉字学习过程中,的确有助于分散汉字学习难点,且有效提高学
生的汉字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教学方式的成本太高。既要考虑留学
生是否是汉字文化圈,还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周期,很难调和。所以一定时期内的“认写分流”

是可取的,但是长期的汉语教学中,汉字的习得必然要求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初期既
要注重汉字书写习惯的培养,也要保证学生不受汉字难学这一心理的困扰。
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无论是选择“语文并进”或是“先语后文”的教学方法,都有这
样那样的优缺点。汉字教学应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出发,在所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探索。这也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不断学习积累的能力,以热情的态度在对外汉语教

学事业中积极摸索切实有效、具有规律性的新方法和新模式来满足外国学生不断高涨的“汉
语热”,从而提升汉语的影响力。
其实不管是“语文并进”还是“先语后文”,这两种模式都是对汉语教学的一种有益探索,
二者不存在实质性的冲突,只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步骤的区别。从教学理念上说,应该是“与

[31]冯凌宇.略论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的若干问题[J].长江学术,2010(01):132-137.
[32]江新.“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汉字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7(02):91-97+4.
42
第四章《汉语教程》汉字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语文并进”,从具体的教学步骤上来看,则是“先语后文”。[33]“认写同步”或者“认写分流”
的目的也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不少学者也一直致力于根据二语习得的规
律来进行相应的实验,希望通过实验数据来总结归纳出一条普适且高效的教学模式以推动对
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33]施正宇.关于对外汉字教学一些问题的思考[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3(03):3-19.
43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语

大量的实践表明:缺乏汉字基础的留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与自己熟悉的英文字母近似的
汉语拼音,而往往排斥学习汉字,但汉语拼音只不过是学习汉语的“拐杖”,汉语学习者不学
习汉字就等于文盲。[34]汉字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之《汉语教程》这套教材有着较强的
影响力,此篇论文的研究有充分的实践意义。经过笔者对《汉语教程》
(第 3 版)全册汉字教

学的分析发现,这套教材的确有它自己的优势:词汇的选取、每课的词汇量以及合理范围内
呈有序递增的趋势、语法点的安排等,都有较强的科学性。但是它仍有改进的空间:尤其在
汉字教学这方面不仅要关注汉字字量,也要兼顾好汉字字序,顺应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教学心
理;教材在汉字笔画笔顺、形音义教学等方面应加大编写的力度,更加系统化;汉字练习题
题型在保持满意度高的题型之外应有所拓展,配套一本汉字练习本能有效帮助留学生强化汉

字书写及汉字的准确运用。希望笔者对《汉语教程》优缺点的分析以及对教材使用者体验的
调查,总结出的《汉语教程》汉字教学的编写建议能够对之后的教材修订有参考作用。但鉴
于笔者经验尚浅、调查对象的基数范围不够大、以及提出的编写建议还有待时间加以证明,
论文尚有不成熟之处。在之后的学术生活及教学实践中,笔者将继续对此加以研究和实验,
期望通过大家坚持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研究,能使对外汉语教育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局面。

[34]冯凌宇.略论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的若干问题[J].长江学术,2010(01):132-137.
4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杨寄洲.汉语教程(第 3 版)[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6.
[2]杨寄洲.汉语教程(第 2 版)[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3]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8.

[4]别红樱.黄柏林.王蕾.国际汉语教学汉字教学方法与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社,2015.
[5]王秀荣.国际汉语汉字与汉字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孙德金.《对外汉字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7]黄伟嘉、敖群.汉字部首例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8]张朋朋.—种新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模式——兼论教材的编写.载张朋朋著《文字论》[M].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
[9]李恩江.汉字结构解析[M].安徽:黄山书社,2006.
[10]赵金铭.对外汉字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1]吕必松.《语言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前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2]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13]施正宇.汉字津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期刊论文类:

[1]付彦白.《汉字认读助学手册》出版[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9(01):12.
[2]施正宇.关于对外汉字教学一些问题的思考[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3(03):3-19.
[3]齐威.“字本位”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J].艺术科技,2017,30(07):353+385.
[4]张圆圆.近五年对外汉字教学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10):21-23.
[5] 张 爱 仙 . 近 20 年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中 汉 字 教 学 的 回 顾 与 展 望 [J]. 北 方 文 学 ( 下

旬),2017(06):134-136.
[6]李薇.浅析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06):105-107.
[7]李雪弘. 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内汉字教学优化策略初探[D].广州大学,2017.
[8]毕莹.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策略探析[J].文学教育(下),2017(02):113.

45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苏鹏.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16(10):155-159+166.
[10]田艳.国际汉字教材编写的创新与探索——基于对《体验汉字》系列教材的分析与思考[J].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5(01):64-75+195.
[11]《汉语教程》(第 3 版)出版[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6(03):18.
[12]徐瑞.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7):156-157.

[13]王涵熔. 《汉语教程》(修)形近字教学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14]张传音.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研究综述[D].华中科技大学,2015.
[15]刘雪梅.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中汉字教学内容的考察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5.
[16]黄金城.海外汉字教学呼唤改革创新——探寻“汉字难”的破解之道[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12(06):17-23.

[17]李运富.汉字的特点与对外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4,28(03):356-367.
[18]高程.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05):28-29.
[19] 田 艳 , 陈 磊 . 对 汉 语 教 材 结 构 体 系 中 练 习 设 置 的 分 析 与 思 考 [J]. 语 言 教 学 与 研
究,2014(03):28-35.
[20]刘京平. 对外汉语教材汉字教学编写部分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1]尹艺璇. 汉字偏旁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4.
[22]苏印霞,王汉卫.现代汉字笔画系统简化刍议[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4(01):28-32+85.
[23]李泉.关于“汉字难学”问题的思考[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3(01):93-109+219-220.
[24]盛继艳.对外汉字教学中笔顺规范化的层次性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3(01):125-130.
[25]杨诗硕. 精读课框架下的汉字教学设计[D].暨南大学,2012.

[26]赵雅思,岳静.对外汉语教学中部件教学法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4):65-66.
[27]郭会娜. 《汉语教程》与《博雅汉语》(初)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8]王汉卫,苏印霞.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笔画[J].世界汉语教学,2012,26(02):266-275.
[29]汪东宪. 对外汉语精读教材中汉字教学内容研究[D].吉林大学,2011.
[30]王攀.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J].华西语文学刊,2011(02):246-249+256.

[31]钟翠芸. 与初级综合教材相配套的对外汉字教学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1.
[32]冯凌宇.略论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的若干问题[J].长江学术,2010(01):132-137.
[33]张雯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初探[D].复旦大学,2009.
[34]赵宏,姜苹.对外汉字教学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6):150-152.
[35]江新.“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汉字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7(02):91-97+4.

[36]张熙昌.论形声字声旁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02):21-28.
46
参考文献

[37]张朋朋.语文分开、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J].汉字文化,2007(01):64-68.
[38]万业馨.从汉字研究到汉字教学——认识汉字符号体系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
学,2007(01):5-15+2.
[39]张珑舰. 《汉语教程》与《新实用汉语课本》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
[40]李大遂.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01):13-21.

[41]张朋朋.谈“字本位”的内涵[J].汉字文化,2005(04):9-12.
[42] 李 泉 . 近 20 年 对 外 汉 语 教 材 编 写 和 研 究 的 基 本 情 况 述 评 [J]. 语 言 文 字 应
用,2002(03):100-106.
[43]朱志平.汉字构形学说与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04):35-41.
[44]赵果,江新.什么样的汉字学习策略最有效?——对基础阶段留学生的一次调查研究[J].语言

文字应用,2002(02):79-85.
[45]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03):4-19.
[46]徐通锵.中西语言学的结合应以字的研究为基础[J].语言文字应用,1998(01):7-9.
[47]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03):51-56+64.
[48]张旺熹.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谈对外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0(02):112-120.

4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1

《汉语教程》第一、二册生字表

汉语教程第一册(上)
第 1 课《你好》
一、八、五、不、大、口、白、女、你、好、马

第 2 课《汉语不太难》
太、汉、语、吗、妈、爸、很、忙、他、她、难

第 3 课《明天见》
六、七、九、学、去、北、京、对、明、天、见、银、行

第 4 课《你去哪儿》
今、二、三、四、关、星、期、几、回、校、我、那、哪

第 5 课《这是王老师》

十、工、作、日、是、这、进、老、师、身、体、谢

第 6 课《我学习汉语》
人、问、叫、名、字、国、中、文、习、发、音、朋、友、书

第 7 课《你吃什么》
个、午、子、米、头、要、吃、饭、些、包、面、条、喝、酒

第 8 课《苹果一斤多少钱》
元、毛、分、斤、多、少、还(hai)、买、卖、吧、两、别、给、找

第 9 课《我换人民币》

48
附录 1

上、下、午、小、百、千、万、美、民、先、生、客、气

第 10 课《他住哪儿》
住、办、公、室、在、家、呢、知、道、电、话、号、手、机

第 11 课《我们都是留学生》
介、绍、位、欢、迎、留、也、都、和、们、长(zhang)、起、没

第 12 课《你在哪儿学习汉语》
言、怎、么、样、法、比、觉、得、听、说、读、写、同、屋

第 13 课《这是不是中药》
有、词、雨、伞、衣、服、重、轻、新、旧、本、件、红、笔

第 14 课《你的车是新的还是旧的》

经、理、刚、近、开、点、儿、杯、自、车、色、蓝

第 15 课《你家有几口人》
只(三声)
、夫、片、外、司、全、医、院、姐、哥、弟、看、做

汉语教程第一册(下)
第 16 课《你常去图书馆吗》
安、常、跟、走、超、市、练、网、借、时、候、查、视

第 17 课《他在做什么呢》

舍、正、录、教、乐(yue)、事、想、坐、挤、门、课、合、力、化

第 18 课《我去超市买东西》
飞、火、用、代、表、团、参、观、当、顺、便、替、拿、帮

第 19 课《可以试试吗》
49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又、可、以、试、羽、然、适、短、种(三声)
、贵、宜、深、浅、肥

第 20 课《祝你生日快乐》
年、月、岁、祝、快、过、定、毕、业、举、出、打、准、备、加

第 21 课《我们明天七点一刻出发》
早、半、床、洗、澡、操、场、锻、炼、睡、节、山、级、前

第 22 课《我打算请老师教我京剧》
己、爱、非、特、让、谈、喜、剧、感、兴、趣、画、派、余

第 23 课《学校里边有银行吗》
从、到、直、里、左、右、南、边、间(一声)
、足、球、远、近、灯、往、路

第 24 课《我想学太极拳》

会、次、极、能、舒、再、报、懂、请、始、终、病、意、思

第 25 课《她学得很好》
为(四声)
、步、平、坚、持、错、认、真、运、动、跑、看、才、目、愿、因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
第 1 课《田芳去哪儿了》
喂、饿、忘、托、响、接、队、考、陪、输、赢、赛、踢、贺

第 2 课《玛丽哭了》
拉、肚、厉、害、鱼、肉、检、消、牛、哭、炎、结、跳、药

第 3 课《我吃了早饭就来了》
光、交、通、河、租、房、赶、周、围、环、境、乱、层、楼、虽、站

50
附录 1

第 4 课《我都做对了》
干(四声)
、完、页、成、故、笑、念、句、题、糟、糕、答、考、绩、熟

第 5 课《我来了两个多月了》
原、延、功、活、游、泳、惯、效、果、处(四声)、失、必、须、散(三声)、钟、血、

第 6 课《我比你更喜欢音乐》
变、迷、古、高、最、曲(三声)
、城、漂(四声)
、亮、流、增、更(四声)、温、暖、
度、首

第七课《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
春、季、夏、秋、冬、冷、热、刮、风、夜、而、且、历、史、改、放

第 8 课《冬天快要到了》

叶、区、水、冰、未、雪、着(zhao)、急、坏、停、该、迟、尤、其、母、亲、靠、婚

第 9 课《快上来吧,要开车了》
辛、苦、麻、烦、送、展、览、向、座、注、约、求、清、楚、声、使

第 10 课《我听过钢琴协奏曲《黄河》

摸、按、摩、针、灸、细、烤、第、餐、糖、钢、琴、耳、奏

第 11 课《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
导、需、组、织、收、利、铁、由、鼻、眼、量(四声)
、互、相、助

第 12 课《我的护照你找到了没有》
护、照、签、证、袋、丢、程、承、狂、精、神、算、贴、暂、营、辞、棒

汉语教程第二册(下)

第 13 课《我的眼镜儿摔坏了》
51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之、引、闭、油、虚、选、镜、摔、碰、造、掉、遵、守、规、则、保

第 14 课《钥匙忘拔下来了》
各、挑、除、抽、另、纸、累、困、修、提、爬、钥、匙、却、插、拔、肯

第 15 课《会议厅的门开着呢》
扛、伙、厅、挂、摆、副、摄、穿、裙、讲、娘、郎、帅、双

第 16 课《前边开过来一辆空车》
富、棵、越、扮、盖、搬、随、甜、圣、诞、装、饰

第 17 课《把“福”字倒着贴在门上》
联、置、诉、管、份、擦、圆、板、窗、祥、旺、幸、福

第 18 课《请把护照和机票给我》

卡、带、扳、掏、票、暗、登、续、牌、硬、凉、洒

第 19 课《我的腿被自行车撞伤了》
被、似、骨、紧、伤、腿、街、偷、骗、浪、费、遇、傻、罚、戒

第 20 课《我看得懂,但是听不懂》
猜、脸、社、性、格、艺、术、满、担、估、计、羡、慕

第 21 课《山这么高,你爬得上去吗》
无、怕、心、喘、恐、争、胜、危、险、积、底、背(四声)
、纠

第 22 课《我想起来了》
应(四声)
、待(一声)
、资、邀、际、播、址、搞、基、础、继

第 23 课《寒假你打算去哪儿旅行》

丁、兵、俗、渴、辣、醋、零、线、雕、划、船、甲、数(四声)
、族
52
附录 1

第 24 课《有困难找警察》
松、竹、梅、图、寒、扶、抱、伸、鞋、脚

第 25 课《吉利的数字》

吉、吹、申、伟、简、单、连、领、现、笨、胡、辈、哈、情、谊

53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2

教师关于《汉语教程》的汉字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

1.请问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多长时间了?

2.您认为教材中的汉字字量及字序是否合适?谈谈您的看法。

3.根据您的教学实践,这套教材中设置的练习题汉字教学效果如何?

4.在您看来,老师教授汉字和学生习得汉字所遇到的最大难处分别是什么?

5.你认为有哪些好的汉字教学方法可供您课堂上使用?

6.您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使用哪些方法来检验学生们的汉语习得效果?

7.对于这套教材的汉字教学情况,您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8.针对此教材存在的不足之处,您会推荐什么教材予以补充?

54
附录 3

附录 3

留学生对《汉语教程》的看法的问卷调查

各位亲爱的留学生朋友,你们好!我是东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生,这是我毕
业论文的一份调查问卷,主要是想了解留学生对《汉语教程》这套教材的一些看法。此问卷
数据只用于本人毕业论文设计,请您真实填写此问卷,本人保证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谢
谢您的帮助。

Hello, dear friends. I am a master student majoring in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in Southeast University. This i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my graduation thesis. It is
mainly focus on these questions to know foreign students’ views about this set of textbooks named
Hanyu Jiaocheng . This questionnaire data is only used for my graduation thesis. I promise I will
never disclose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 really appreciate for your help.

您的基本信息 your information


性别 gender:□男 male □女 female

年龄 age: 国籍 nationality: 学校 school:


汉 语 水 平 Chinese level : □ HSK1 □ HSK2 □ HSK3 □ HSK4 □ HSK5 □ HSK6

1. 通过学习这套教材,你认为你的词汇量大概有多少?
By learning this set of materials, how much do you think your vocabulary is?

□500 以下( Below 500) □500~1000 (Between 500 and 1000)

□1001~1500( Between 1001 and 1500)□超过 1500 (More than 1500)

55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通过对这套教材的学习,你能够准确书写的单词大概有多少个?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set of textbooks, how many words can you accurately write?

□500 以下( Below 500) □500~1000 (Between 500 and 1000)

□1001~1500 (Between 1001 and 1500)□超过 1500 ( More than 1500)

3. 你怎么看这套教材上的练习题与 HSK 试题的难度关系?


How do you see the difficult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ercises in this set of textbooks and the
HSK questions?

《汉语教程》第一册 HanyuJiaocheng One


□HSK1 □HSK 2 □HSK 3 □HSK 4
《汉语教程》第二册 HanyuJiaocheng Two
□HSK 2 □HSK 3 □HSK 4 □HSK 5
《汉语教程》第三册 HanyuJiaocheng Three

□HSK3 □HSK 4 □HSK 5 □HSK 6

4.你觉得书上的哪些练习题是必要的?(可多选)
What exercise questions do you think are necessary in the book? (Multiple choice.)

□语音 phonetics □改错句 correct the sentences

□替换 substitution exercises □完成句子 complete the sentences

□完成会话 complete the dialogues □写汉字 write the characters

□交际会话 communication □阅读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连句成段 rearrange the sentences into paragraphs □情景表达 language and context

□选词填空 choose the right words to fill in the blanks

5. 你的老师是否重视汉字的笔顺、笔画教学?
Does the teacher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oke order and stroke teach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很重视 ,经常强调 Pay great attention and frequently emphasize

□不太重视,很少讲解 Pay less attention and rarely explain

□不重视 Don't pay attention

56
附录 3

6. 老师是否重视汉字字义、字音、字形的讲解?以及你是否能掌握?
Does the teacher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pronunciation, and font?

And can you master it?

□重视;能掌握 Emphasize and Can master

□不重视;能掌握 Not paying attention and Can master

□重视;不能掌握 Emphasize and Can't master

□不重视;不能掌握 Not paying attention and Can't master

7. 当你写错汉字的时候,老师会立刻纠正你吗?
When you write the wrong Chinese characters, will the teacher correct you immediately?
□总是 always □经常 often □偶尔 seldom □从不 never

8. 你认为你写错汉字的原因是什么?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reason why you write the wrong Chinese characters?

□汉字数量太多,记不住 There are too many Chinese characters, I can't remember.

□汉字笔画太难写 Chinese strokes are too difficult to write.

□同音字太多 Too many homophones

□其他(可用英语作答) Others (please write it out. Available in Englis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老师让你们学习汉字的方法有哪些?
What are the methods for teachers to let you learn Chinese characters?

□学习书上的课文 Learning the text on the book

□听写单词 Dictating the words

□讲解书上的练习 Explaining the exercises on the book

□其他(请举例,可用英语作答)Other (please give an example. Available in Englis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当你遇到不认识的汉字会怎么做?
What do you do when you encounter Chinese characters you don't know?

□自己用手机或电脑等工具查 Use your mobile phone or computer to check

□问老师或同学 Ask your teacher or classmate

□不管它 Regardless of it

□其他(请举例,可用英语作答)Others (please give an example. Available in Englis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根据你学习汉语的经验,你认为好教材和好老师哪个更重要?说明你的理由。
(可用英语
作答)
According to your experience in learning Chinese, do you think that goo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good teachers are more important? Explain your reasons. (Available in English)

□好教材 good textbook □好老师 good teacher □一样重要 same

理由 reaso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学习汉语过程中,你认为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哪个部分最难?为什么?(可

用英语作答)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Chinese, which part of the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grammar, and
Chinese characters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difficult? why? (Available in English)

□语音 phonetics □词汇 vocabulary □语法 grammar □汉字 characters

为什么 why: _____

13. 对《汉语教程》这套教材汉字教学的满意情况
Satisfaction with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textbooks of HanyuJiaocheng
zero high
0__ 10__ 20___ 30___40___ 50_ 60 70 80 90 100

请用具体数字表达您的满意度(Please express your satisfaction with specific numbers .)( )

14. 根据你的学习体验,你认为这套教材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可用英文作答)

58
附录 3

According to your learning experience, wha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o you think this set
of materials has? (Available in English)

优点 advantag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 disadvantag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请推荐几本你认为很好的汉语教材。
Please recommend a few Chinese textbooks that you think are good.

59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写到这里,研究生求学阶段也已进入尾声。三年的求学生活转瞬即逝,回首来时路,时
常问自己:是否依旧初心不改,是否对学术生活多了一份理解,是否积累了专业知识和教学
实习经验。很幸运,遇到了人文学院的老师们、同专业的同学们以及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
朋友,为我的读研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也很感激,这一路遇见的所有酸甜苦辣,每一份经
历都是宝贵的财富。这些闪闪发光的日子终将成为幸福生活的一部分,激励自己在今后的人

生中更加热爱生活与理想。
非常幸运能够成为邵文实老师的学生。邵老师不仅是一位好导师,也是生活中和蔼可亲
的长辈。三年来,邵老师会在学术上督促我,指导我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给予我很多宝贵的
意见,总是耐心地给我解疑答惑。同时,邵老师也不忘在生活中给予我关心和爱护,教导我
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对人生的规划。邵老师,是良师也是益友,更是值得尊敬的长辈。在与

邵老师的这三年相处中,她对学术那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我终身学习,给学生尽心尽责的关
爱让我倍感温暖。
需要感谢的人有很多,感谢在完成这篇论文过程中给予帮助的每一位朋友。最需要感谢
的是自己的家人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给我最坚强的后盾,让自己专注学业,摒除一切后顾之
忧。时光荏苒,生活不易,人生总会面临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愿自己始终不忘初心,戒骄戒

躁,努力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6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