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高一下冊學習重點

第一單元 學習重點

精講 第一課:《我愛這土地》艾青
一、基礎性學習
1. 文學常識積累:
【課文主旨】
《我愛這土地》寫於 1938 年 11 月 17 日,初刊於同年 12 月出版的《十日文萃》雜誌。當時日
本全面侵華,武漢失守,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猖狂踐踏。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
滿懷着對家鄉、土地、民族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寫下了這首深沉憂鬱而又慷慨激昂的詩。
詩人以鳥喻人,即使喉嚨嘶啞,甚至死亡,也要為祖國歌唱,也要葬身於這片土地,詩中表達
了作者深沉而熱烈的愛國之情。

【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
,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中國現代詩人。曾任《人民文學》副主編,
1985 年獲得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勛章。代表作有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

詩集《向太陽》 《北方》等。

作者經歷:
他五歲以前被寄養在同村的一個貧苦農家,18 歲考入西湖藝術學院繪畫系,翌年去法國留學,
兩年後回國。因參加“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活動而被捕入獄。在監獄中,艾青失去了繪畫的條
件,於是開始“借詩思考、回憶、控訴、抗議”,寫下了成名作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 ,並
第一次以“艾青”署名。該詩抒發了對撫養他的保姆——大堰河的深深熱愛和無盡懷念。1937 年
盧溝橋事變後,其詩歌開始多描寫國家民族的苦難、悲痛與反抗,具有凝重、深厚而大氣的風格。

2. 語言知識積累:
【寫作手法】
象徵手法。

【修辭手法】
比喻:假如我是一隻鳥。
排比: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這永遠洶湧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
的風。
設問:為甚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錯別字】
“撕啞”應為“嘶啞”。
【詞語運用】
心酸:指內心悲痛。
辛酸:比喻悲苦,傷心。
偶爾:着眼於數量,指次數少,有時跟“經常”相對。
偶然:着眼於意外,從一般事理或規律上看,事情的發生是意外的,跟“必然”相對。
妄自尊大:形容人狂妄地誇大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輕視別人。
夜郎自大:比喻驕傲無知的膚淺、自負或自大行為。

二、發展性學習
1.【閱讀與鑑賞】
1. 詩中揭示主旨的詩句及當中的情感
句子:為甚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情感:表現詩人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祖國的眷戀和熱愛。

2. 詩中的意象及情感
鳥:飽受磨難,拼盡全力用整個生命去歌唱,生命耗盡後便投身進土地的懷抱,與牠所摯愛的
土地融為一體。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將自身融進大地,隱含了一種願為祖國犧牲自
我,獻出一切的決心。

土地:象徵着繁衍、養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

河流、風:象徵着中國人民不屈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徵着充滿生機和希望的抗日革命根據地。

它們象徵了祖國人民遭受的苦難與災害,以及人民不屈的鬥爭和對未來的美好希望與堅定信心。
詩歌表現了詩人所經歷的坎坷、辛酸,和詩人對祖國人民和土地深沉的愛。

3. 詩中的結構及內容的聯繫
詩中兩節都飽含詩人對祖國無盡的熱愛。第一節是對愛土地主題的抒情鋪陳描述,第二節是感
情的昇華,讓讀者更強烈地感受到這種情感的真摯和熱烈。

三、拓展性學習
1. 小詩補寫:仿照上下節完成《寄祖國》一詩。
(學生習作導學案任務四)

2. 拓展閱讀:《趺倒》牧也
(學生習作練習題:題 5)
精講 第二課:《這就是我的生活》巴勃羅‧聶魯達
一、基礎性學習
1. 文學常識積累:參照書、《學生習作》導學案(任務二)
【寫作背景】
 1960 年 4 月 12 日,正是古巴革命勝利 1 年零 3 個月之時,聶魯達在航行中完成了詩集《英
雄事業的讚歌》。他在《英雄事業的讚歌》序言中重申了他的詩歌主張:要寫有益於公眾利
益的詩。他希望能有所作為,為自己肩負着這種責任而感到自豪,並認為這樣的詩人才是真
正的詩人。
 這首詩收錄在詩集《英雄事業的讚歌》中,這本詩集“是獻給古巴的解放者──菲德爾‧卡
斯特羅、他的同志們和全體古巴人民的,是獻給為擺脫來自北方的威脅、為爭取自由而戰的
波多黎各和加勒比人民的”。

【課文主旨】
《這就是我的生活》一詩寫於古巴革命取得勝利之後,表達了作者對於自己和生活的認識,亦表
達了作為詩人的使命和責任:來自人民、為人民歌唱。在詩人眼中,詩歌既是讚歌,也是鞭撻,
這首詩正是詩人內心信仰的莊嚴宣示。

【作者簡介】
 巴勃羅·聶魯達(1904—1973),智利當代詩人、外交家。
 其詩歌主要有兩個主題,一是政治,二是愛情。
 代表作有詩集《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 本名為內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爾托。
 16 歲時用“巴勃羅·聶魯達”作為筆名。“巴勃羅”是希伯萊語,意為“講述美好的事情”;
“聶魯達”則直接來自捷克作家揚·聶魯達,這位捷克作家關注社會底層,畢生為捷克人民代
言。
 13 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 年出版第一部詩集《黃昏》
,1924 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
首絕望的歌》 ,自此登上智利詩壇。他的詩歌既繼承了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吸收了智利
民族詩歌的特點。
 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很感興趣,一生曾三次到過中國。1928 年,他作為外交官赴緬甸上任時,
曾到中國,給宋慶齡頒發列寧國際和平獎,此行中,他還見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人,與
他們進行了友好的交流。
 1971 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背景】
聶魯達出生於鐵路工人家庭,自幼喪母,在社會和家庭中都曾備受輕視和欺辱,因而在他幼小的
心靈中,早就埋下了同情弱者、反對強暴的種子。他上學讀書時靠別人周濟維持生活,這一段艱
苦的生活經歷增強了他的階級意識。正如詩人在 1949 年回答阿根廷記者時所說:“我們必須創造
出一個嶄新的世界──它很少發生悲劇,它是幸福的。為此目的,作家必須成為那浩浩蕩蕩的戰
鬥大軍中的一名普通士兵,他必須向前進軍,決不動搖。”作為政治詩人,聶魯達首先是位戰士,
所以他的詩歌如此響亮,猶如戰場上的號角。
2. 語言知識積累:
【寫作手法】
對比、烘托、聯想。

【修辭手法】
對比、象徵:有人對我說:你屬於陰影,也許是這樣,不過我正走向光明。
(陰影、光明象徵過去、未來,對比鮮明)

【錯別字】
“慪心瀝血”應為“嘔心瀝血”;
“陰蔽”應為“蔭蔽”;
“甜密”應為“甜蜜”。

【詞語運用】
不可估量:指不可以估計,形容數量大或程度重,估量表示估計,推算、計算。
原汁原味:比喻事物本來的,沒有受到外來影響的風格、特性等。
山高水長:意為像山一樣高聳,如水一般長流。原比喻人的風範或聲譽像高山一樣永遠存在,後
比喻恩德深厚。
義憤填膺:指胸中充滿了正義的憤恨,形容十分憤怒。

【用語得體】
玉成:敬辭,促成。
忝列門下:謙辭,有愧於。
秦晉之好:結成婚姻。
令尊:敬辭,他人的父親。

二、發展性學習
1.【閱讀與鑑賞】(《學生習作》導學案:任務二、任務三)
1. 詩人生活的特徵
詩人的生活中有“詩歌”,有“責任”,有“苦痛”,更有“使命”。

2. 詩中揭示主旨的詩句及當中的情感
句子:我來自人民,我為人民歌唱:我的詩是讚歌,也是鞭撻。
情感:體會詩人對自身責任的反思,表達了作者作為詩人的使命和責任。

3. 詩中“我”字的寫作效果
說明“我”既是普通大眾中的一員,又是大眾的發聲者。體現了詩人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內心需
要充分宣泄、激蕩不已的激情以及為人民歌唱、與人民團結在一起的決心。
4. 詩中最後一句“因為他們教我認識了永恆”的意義
永恆,意謂“永遠不變”。
詩人在與人民共同的生活中認識到自己的責任與使命的永恆,並願意付出自己的一生來實踐;
詩人在理解了受苦的人的苦痛後,認識到要永遠將詩歌作為武器,來讚頌美好或鞭撻醜惡和人
民一道走出陰影、走向光明;
詩人正是遭受了與人民一樣的苦痛,認識到只有生活在大眾之中,而非書卷堆裏,自己的事業
和追求才算永恆的。

三、拓展性學習
1. 比較閱讀:體會詩歌在抒情方式上的差異。
《太陽禮讚》郭沫若
(學生習作導學案任務四)

2. 概括訊息:用 35 個字內寫出主要內容。
(學生習作練習題:題 5)

3. 小詩補寫:仿照相應句子,要求想像合理、表意連貫、用詞優美。
(學生習作練習題:題 6)

4. 拓展閱讀:《我願意是急流……》裴多菲
(學生習作練習題:題 7)
精講 第三課:《我用殘損的手掌》戴望舒
一、基礎性學習
1. 文學常識積累:參照書
【課文主旨】
1942 年,由於日本的侵佔,中國四分五裂,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詩人在獄中寫下《我用殘損
的手掌》一詩,想像用殘損的手掌撫摸祖國大地,在苦難中依然相信光明,懷抱希望。
“殘損的手掌”既是寫實,也是詩人堅貞不屈意志的寫照。詩歌一方面從實處着筆,描寫淪陷區
的陰暗,表達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注,另一方面抒寫抗日革命根據地的明麗,側重於寫意,對象
徵着“永恆的中國”的土地,發出深情的讚美和歌頌。

【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1950)
,原名戴朝安,筆名戴夢鷗、江思等,浙江杭州人。現代派象徵主義詩人、
翻譯家。代表作有詩歌《雨巷》、詩集《我底記憶》。第一本詩集《我底記憶》出版,其中收錄的
《雨巷》優美、哀怨、惆悵、朦朧、富有音樂美,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戴望舒因此被稱為“雨
巷詩人”。

【作者經歷】
1923 年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1925 年轉入震旦大學法文班。
1926 年同施蟄存、杜衡創辦《瓔珞》旬刊,在期刊上發表處女詩作《凝淚出門》。
1928 年與施蟄存、杜衡、馮雪峯一起創辦《文學工廠》。
1938 年春,戴望舒在香港主編《星島日報·星島》副刊,1941 年底被捕入獄。在獄中寫下了《獄
中題壁》 《我用殘損的手掌》《心願》 《等等》等詩篇,抒發了視死如歸的豪情和對祖國、人民的熱
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戴望舒在新聞總署從事編譯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戴望舒在創作
的同時,還翻譯了大量詩歌和 30 餘部外國文學作品。

2. 語言知識積累
【寫作手法】
巧用對比,突出感情。

【修辭手法】
明喻:1.堤上繁花如錦障。
(將“繁花”比喻成“錦障”,形容家鄉百花盛開的美好圖景。)
2.像戀人的柔髮,嬰孩手中乳。
(以戀人、母子的親密關係為喻體,把詩人對“這一角”的温柔感情描寫得細緻動人、情
真意切。)
3.因為只有那裏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
(形象地描繪出能夠把握自己命運的新生活。)

借喻:1.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廣大的土地”比喻整個中國。)
暗喻:1.因為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
(“太陽”和“春天”比喻抗日革命根據地欣欣向榮和勃勃生機的景象。)

隠喻:1.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
(比喻詩人的思想、聯想和情感。)

對比、擬人: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禾草是那麼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蒿;嶺南的荔枝
花寂寞地憔悴。
(淪陷區的今昔對比,突出了江南大地現在的破敗。)

二、發展性學習
1.【閱讀與鑑賞】(《學生習作》導學案:任務二、任務三)
1. 理解“殘損的手掌”在詩中具體是指詩人在牢獄中受損的肢體,又指被戰爭侵害而傷痕纍纍
的心靈。踓然肢體和心靈都備受折磨,但詩人的愛國熱情並末熄滅,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殘
損的手掌”也可象徵中國和中國人民在戰爭中遭到凌辱、損害而血跡斑斑的狀態,但與此同時,
光明和希望依然存在。

2. 理解詩歌的抒情線索
詩人用“無形的手掌”撫摸中國地圖時的想像為抒情線索。
“無形的手掌”指的是詩人的思緒、聯想、心理和情感,而“撫摸”則是詩人思緒和聯想的展
開,心理和情感的流動。

3. 詩人在詩中的情感起伏變化
詩人先是痛苦憂傷,轉而熱切期盼,表達了對淪陷區遭受苦痛創傷的憂憤和對抗日革命根據
地的深切期盼。

4. 詩歌前後兩部分的感情色彩和描寫手法
從感情色彩上說,詩歌前半部分是消極的、冷色調的,後半部分是積極的、暖色調的。
前後兩部分形成明顯的對比。前半部分,作者想像用手掌觸摸地圖上的淪陷區,這裏只有“灰
燼”“血和泥”,呈現一片淒涼景象。後半部分,詩人觸摸到“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暗示
着未受到侵略的抗日革命根據地。
本詩運用前後對比的手法,使詩人的感情傾向更加鮮明,表現出對抗日革命根據地的深情嚮往,
對祖國光明未來的熱切盼望。

5. 詩中的意象
“長白山的雪峯”“黃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嶺南的荔枝花”,這些意象都是共同代表了
祖國大地;
“殘損的手掌”,既是詩人的真實寫照,也是表達了詩人身陷囹圄的身心苦痛,更代表着祖國
領土和中華民族靈魂慘遭戰爭蹂躪的現狀;
“手指霑了血和灰,手掌黏了陰暗”,表現祖國在戰爭重創之下屍骸滿地、滿目瘡痍的面額,
而且控訴了侵略者的殘忍行徑,暗示祖國領土的淪陷和人民遭受的苦難;
“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暗示着未受到侵略的抗日革命根據地。
三、拓展性學習
1. 課後閱讀:
《金黃的稻束》鄭敏
(學生習作導學案任務四)

2. 拓展閱讀:《爐中煤》郭沬若
(學生習作練習題:題 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