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DOI :

10.
160
11/
j.cnki .
j j wt .
200
7.0
2.0
04
张宏军: 西方外部性理论研究述评

西方外部性理论研究述评
张宏军
(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
530
03)

摘 要:对西方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的形成及演进过程进行了回溯‚阐释了西方经济学家对外部性的分类和计量的研究成
果‚在此基础上对外部性理论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外部性理论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评介。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外部性理论;述评
F0
中图分类号: 1
6 A
文献标识码: 1
文章编号:00
4-9
72X(2
007
)02-0
014-0
3

一、外部性理论的提出及演进 不经济概念及其含义。
外部性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 在西奇威克和马歇尔的开创性研究之后‚作为马歇尔的
的奠基者亨利·西奇威克‚他最初对外部性的认识‚体现在对 得意门徒、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提出了私人边际成本、社
穆勒“ 灯塔” 问题的继续探讨上。他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 会边际成本、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等概念‚并
“ 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情况下‚这一论断( 即
书中这样写道: 以此作为理论分析工具‚基本形成了静态技术外部性的基本
通过自由交换‚个人总能够为他所提供的劳务获得适当的报 理论。庇古认为‚由于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的
酬) 明显是错误的。首先‚某些公共设施‚由于它们的性质‚ 差异‚新古典经济学中认为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形成资源
实际上不可能由建造者或愿意购买的人所有。在西奇威克 的最优配置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是不可能的。在现实世界
这段话的表述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外部性‚但他己经认识 中‚私人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收益并非任何时候都等于社会
到在自由经济中‚个人并不是总能够为他所提供的劳务获得 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收益。庇古用灯塔、交通、污染等例子
适当的报酬‚这种“ 个人提供的劳务” 与“ 报酬” 之间差异‚正 来说明经济活动中经常存在的对第三者的经济影响‚即外部
是我们所研究的外部性。因此‚拉丰把西奇威克作为外部性 性。因此‚要依靠政府征税或补贴来解决经济活动中广泛存
问题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 庇 古 税” 成 为 政 府 干 预 经
在的外 部 性 问 题。在 庇 古 那 里‚
一般认为‚外部性的概念是马歇尔首次提出的。马歇尔 济、消除经济活动中外部性的有力措施。
8
在1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在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 1
928年‚阿温·杨在其著名论文《收益递增与经济进步》
经济运行时‚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马歇 中‚系统地阐述了动态的外部经济思想。1
952年‚鲍莫尔在
“ 我们可
尔在论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 工业组织” 时指出: 《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一书中对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问题、
把因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 帕累托效率与外部性、社会福利与外部性等问题作了较深入
类:
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 的考察。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二战以后‚外部性理论主要
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效率的经济。我们可 (1
沿着以下三条路径演进: ) 遵循庇古的研究思想‚对众多的
” 他得出结论:
称前者为外部经济‚后者为内部经济。 “ 第一‚ 外部不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问题包括交通拥挤
任何货物的总生产量之增加‚一般会增大这样一个代表性企 问题、石油和捕鱼区相互依赖的生产者的共同联营问题以及
业的规模‚因而就会增加它所有的内部经济;第二‚总生产量 日益受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2) 针对外部性( 尤其是外
的增加‚常会增加它所获得的外部经济‚因而使它能花费在 在不经济) 问题‚提出了众多的“ 内在化” 途径。除传统的政
” 实际上‚马歇
比例上较以前为少的劳动和代价来制造货物。 1
府干预方式外‚96
0年‚科斯提出了明晰产权的思路。(3) 沿
尔把企业内分工而带来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内部经济‚而把企 着马歇尔‚尤其是杨格关于规模经济( 动态的外部经济) 的思
业间分工而导致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外部经济。马歇尔虽然 路发展。1
970年‚齐普曼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规模的
没有提出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概念‚但从他对内部经济 外在经济与竞争均衡》一文‚再次继承了这一思想。1
986年‚
和外部经济的论述中‚可以从逻辑上推出内部不经济和外部 芝加哥大学罗默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收益递增与

2
收稿日期:00
6-1
2-1
0
作者简介:张宏军(1
969-) ‚男‚河南信阳人‚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
济学研究。
14
经济问题 2
007年第2期

长期增长》一文‚首次系统地建立了一个具有外部性效应的 5
∙帕累托相关的外部性和帕累托不相关的外部性。帕
竞争性动态均衡模型。总之‚在上述经济学家及其追随者的 累托相关的外部性和帕累托不相关的外部性的划分是由布
努力下‚外部性理论研究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热 9
坎南和斯塔布尔宾在162年提出的‚他们之所以对外部性
点。 进行这种区分‚是因为他们认为外部性的概念过于宽泛‚通
二、外部性的分类及量的测度 过外部性概念的细分可以使这个概念变得更加适用。他们
( 一) 外部性的分类 认为帕累托相关的外部性是指外部性效应的承受者在成本
1
∙技术外部性与货币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 -收益的激励下‚通过某种方法克服外部性‚而这一变化只
性的分类是瓦伊纳提出的。一般认为‚货币外部性是由价格 会使外部性承受者的状况变得更好‚而又不会使外部性实施
体系引起的‚并 不 影 响 资 源 配 置 达 到 帕 累 托 最 优 均 衡 的 性 者的境况变得更差;帕累托不相关的外部性则意味着外部性
质。瓦伊纳对外部性的这种区分‚其标准在于外部性是否对 效应的承受者在成本-收益的约束下‚并不愿意通过某种方
社会总产出这一真实变量具有影响‚即外部性是否会影响资 法去克服外部性‚因为这一变化不会使外部性承受者的状况
源配置的效率。货币外部性可以通过价格的变化得以体现‚ 变得更好‚反而可能使外部性实施者的境况变得更差。
对社会总产出这个真实变量不会造成影响;而技术外部性并 6
∙稳定的外部性与不稳定的外部性。2
0世纪8
0年代以
不能够通过价格信号得到反映‚在市场经济中‚影响资源分 前‚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外部性理论的研究绝大多数是稳定的
配的行为如果不能被价格机制所调节‚那么此行为将影响资 外部性。所谓稳定的外部性是指可以掌控的外部性‚人们可
源配置的效率‚或者说将影响社会总产出。 以通过各种协调方式‚使这种外部性内部化。1
978年‚格林
2
∙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正外部性即马歇尔提到的“ 外 伍德与英吉纳发表了《不稳定的外部影响、责任规则与资源
部经济” ‚负外部性即庇古提到的“ 外部不经济” 。正外部性 配置》一文‚分析了不稳定的外部性。他们的分析方法是这
就是一些人的生产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又无法向后者收费的 样的:假定一个厂商对另一个厂商的影响是任意的‚那么‚在
现象;负外部性就是一些人的生产使另一些人受损而前者无 这种情况下‚厂商就会遇到风险‚厂商在考虑最大化问题时‚
法补偿后者的现象。1
962年‚米德在《竞争状态下的外部经 就要把外部性的分担和对自己的风险态度都估计在内。于
济与不经济》一文中‚把外部性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 无偿 是‚
究竟采取协商方式来解决还是采取合并方式来解决‚这
的生产要素” 的作用‚即生产中的正外部性‚如苹果园和养蜂 取决于厂商对于风险的预期。
场的例子。其二是来自环境对于企业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 二) 外部性量的测度
他举例说:假设 A 是小麦生产者‚
B 是林场‚则如果 B 的产量 外部性计量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技术性问题‚尤其是环境
增加‚将导致雨水增加‚转而促进 A 的产量增加‚这样‚林场 问题的外部性计量。从研究内容来看‚外部性的计量研究主
的生产要素的边际纯产值就大于它的边际私人纯产值‚即产 要包括外部费用和环境费用、外部效益和环境效益、环境质
生了正环境外部性。 量的经济价值、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和度量等问题。从
3
∙生产的外 部 性 与 消 费 的 外 部 性。2
0世 纪 7
0年 代 以 研究方法来看‚西方经济学家基本上都是采用成本-收益分
后‚关于外部性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展至消费领域。黄有光认 析及帕累托标准来测度外部性的量的大小。
为‚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 非市场 下面从“ 环境污染问题” 这个经典案例入手对西方经济
性的” 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一个事 学家关于外部性问题的计量研究加以演绎和推算。假设一
实‚
即经济效果传播到市场机制之外‚并改变了接受效果的 家造纸厂位于河流上游地段‚它在进行造纸生产的同时也将
厂商的生产和由其操纵的投入之间的技术关系。外部性有 生产的废水排放到河流中去‚因而河水资源是作为造纸生产
两个标志:一是它们伴随生产或消费活动而产生;二是它们 中一种不花钱的投入。现假定该企业处于一个完全自由竞
或者是积极的影响‚或是消极的影响‚二者必居其一。从正 争的市场中‚其生产的产品数量不能影响该产品的市场均衡
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生产的外部性与消费的外部性两种分类 价格‚那么造纸厂商的边际私人费用( MPC) 就表示它为多生
出发‚可以把外部性分成四种类型:正生产外部性;负生产外 产一单位的产品所占用的额外资源的成本‚而下游居民为了
部性;正消费外部性;负消费外部性。 改善水源质量‚对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成本则不包含在其中。
4
∙公共外部性与私人外部性。在外部性的分类研究中‚ 显然‚造纸厂真正的实际成本也就是边际社会费用( MSC) ‚不
鲍莫尔和奥肯把外部性分为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公 仅包括厂商的边际私人费用( MPC) ‚而且也包括给社会带来
共外部性也称为不可耗竭的外部性‚即这种外部性具有公共 的污水 处 理 的 成 本 即 边 际 外 部 费 用( MEC) 。如 图 1 所 示‚
物品的某些特征‚如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当存在这种公共 MSC 曲线高于 MPC 曲线‚其差额就为边际外部费用( MEC) 。
外部性时‚试图通过外部性的实施者和外部性的接受者之间 MPC 曲线与 MSC 曲线之间在各已知产出数量水平
换句话说‚
的谈判来解决外部性往往是十分困难的。私人外部性也称 上的垂直距离就是生产该单位产品的边际外部费用( MEC) 。
为可耗竭的 外 部 性‚即 这 种 外 部 性 具 有 私 人 物 品 的 某 些 特 厂商的供给曲线S =MPC ‚
S 与需求曲线 D 交于 A 点‚此时造
征‚如竞争性和排它性。对于这种私人外部性‚通过谈判解 纸厂产量为 Q1‚价格为P1‚低于 MSC 曲线上的B 点‚就是说‚
决通常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当厂商的产量为 Q1‚价格为P1‚即当它的私人边际费用 MPC
15
张宏军: 西方外部性理论研究述评

=P1时‚它形成的外部费用( 线段 AC 的长度) 却由社会承担 两个方面‚都应该予以关注与重视。因为若不对产生正外部


了‚价格P1没有反映出外部费用( AC 的长度) 。而社会的最 性的经济主体给予经济补偿‚久而久之‚就会使这类经济主
优产量 Q2是由 D 与 MSC 的交点 B 决定的‚其产量 Q2小于 体减少供给‚从而损害社会利益或群体利益。因此‚对产生
Q1‚相应的价格 P2大于 P1‚这意味着外部性导致生产过度‚ 正外部性的经济主体补偿问题的研究应是今后外部性理论
价格偏低‚转嫁了外部费用从而给社会带来了损失。在图1 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ABC 的面 积 即 是 由 于 外 部 性 的 存 在 而 导 致 的 效 率 损
中‚ 3
∙从外部性理论的研究方法及范围来看‚以产权理论为
失。 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在外部性理论的研
究中得到了 广 泛 应 用‚这 不 仅 拓 宽 了 外 部 性 理 论 的 研 究 范
围‚同时也为 环 境 政 策 的 具 体 应 用 提 供 了 强 有 力 的 理 论 依
据。目前‚产权理论在环境经济问题中的应用‚是通过产权
界定、产权安排、产权经营和交易来提高环境这一特殊商品
的生产和使用效率‚进而对排污费交易市场等特殊市场交易
场所进行制度设计。今后一段时间里‚在外部性理论和环境
经济学领域‚还需要对以下与产权理论有关的问题进行深入
研究:关于市场机制与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关于环境经济
政策与手段的经济评价;关于在特定的经济体制下各行为主
体的环境行为的实证及理论分析;持续发展的制度结构;环
三、简评
境权益均衡及制度结构等。
1
∙从外部性理论的演进过程来看‚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外
4
∙从外部性理论研究趋势来看‚外部性理论逐渐与现代
部性理论的修正与深化‚直至运用这一理论去解决经济生活
经济学的其他理论相结合并不断向其他学科渗透。现代经
中的重大问题‚其理论纷争日益凸显。“ 政府干预为主” 还是
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博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边际分
“ 市场调节为主” 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界争论不休的两大问题‚
析、均衡分析、制度分析等理论和方法都在以外部性研究为
在讨论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矫正时‚新古典主义的“ 庇古税” 方
基础与核心的环境经济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
案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明晰产权进而引进排污费交
一些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也陆续涌现。2
用‚ 0世纪9
0年代
易理论之间的论争折射了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这两大学术
以来‚对外部性理论及环境经济学交叉性及跨学科研究的特
思潮的碰撞与交锋。由于科斯对外部性的复杂性认识和估
征也愈加明显‚它与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
计不足‚因而使其提出的在产权清晰条件下‚通过当事人的
资源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性愈来
谈判就能很好地解决外部性的观点‚有一定的偏颇。从现实
愈强。例如‚对生态税的研究就将是外部性理论研究和属于
看‚经济主体之间成功进行协商、谈判‚合理解决外部性问题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范围的税收与税制政策设计结合在一起‚
的实例还不多见‚这说明通过经济主体进行谈判、协商‚解决
探讨税收在资源与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不仅如此‚外部性理
外部性问题的能力和作用并不像科斯想象的那样是无限的。
论研究还愈来愈体现出与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
科斯提出的通过明晰产权以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思路‚在简单
学相融合的寻求人文关怀的学术特征。
外部性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在外部性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则
5
∙从外部性及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方向来看‚无论是对
是有限甚至是不可能的‚被科斯所否定的政府解决外部性问
外部性概念本身的阐释‚还是对外部性矫正和内部化政策的
题的方法‚在进行利益的调节和安排方面仍有一定的存在价
探讨‚抑或是外部性计量问题的深化‚都是同环境与发展这
值。因此‚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有机组合‚应当是未来社
一主题紧密相联的。从近期许多文献来看‚对外部性理论的
会人们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研究已经与一国经济结构、经济增长与环境经济评价等可持
2
∙从外部性的计量研究上看‚在其数理化、精确化的理
续发展问题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国家经济体系要向着对
论升华的过程中‚西方经济学家一直没有对产生正外部性的
环境无害或有利的方向转变和发展‚变粗放型为集约型‚但
经济主体给予经济补偿问题作深入的研究。无论是庇古的
是这种转变不是盲目和自发的‚必须由环境经济学理论作出
外部性理论还是科斯的外部性理论‚集中研究的是对产生负
指导。环境经济学理论可以指出非持续的经济体系存在的
外部性的经济主体如何采取措施‚以使其减少负外部性。但
缺陷并指出改变的途径‚其中‚首要的是制定出对经济体系
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经济主体‚是否对其进行经济补偿‚如何
的可持续性作出判断的指标体系‚并应用于现实分析。从这
进行经济补偿则研究不够。科斯认为‚经济理论的研究应主
一点来看‚作为环境经济学研究核心的外部性理论确实为可
要解决经济效率的问题‚而不是经济公平的问题‚解决负外
持续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部性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而正外部性的问题只能解决经
济的公平。因此‚对正外部性的补偿问题就被排除在他们的
( 责任编辑:戎爱萍)
研究之外。实际上‚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经济主体给予经济补
偿‚
与对产生负外部性的经济主体进行惩罚‚是一个事情的
1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