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一粒麥子落在地上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的思想及其影響
顧敏耀

前言

每次看到李登輝前總統,總會想起我的阿公。

阿公生於大正 15 年(1926 年),與李前總統同樣畢業於淡水中學,同樣都


當過日本兵(阿公就讀於陸軍兵器學校,才剛要畢業,就已經「玉音放送了」)。

他與畢業於臺中高女的阿嬤雖然挺臺灣的政治立場大致相同,不過偶而仍會
鬥嘴爭辯。

在那年選舉臺灣省長的時候,阿嬤堅決的要投給陳定南,阿公則坦白的說:
「我就是有『李登輝情結』,他是我的『先輩』(せんぱい),他支持誰,我的票
就投給誰。」

每次報紙上有李前總統的新聞,他總是仔細的讀過一遍又一遍。有一次,我
在臺北偶然看到路邊有「李登輝之友會」在擺攤義賣,立刻買了一頂繡著這六個
字的帽子回家送給他。阿公笑得合不攏嘴,這頂也變成他後來出外最常戴的帽子。

我從很久以前就一直想要多認識瞭解李前總統,透過許多相關書籍的閱讀以
及時序的推移,他的面貌似乎越來越清晰,影響越來越明顯,身影越來越巨大而
崇高。

就如同美國歷史學家勒文(Lawrence Levine)於其《不可預測的過去》所指
出的:「我們對歷史和過往的詮釋會隨著未來的變化而改變。當這類的變化發生
時,我們總是會發現一些過去被忽略或誤判的想法和事實。換句話說,我們必須
用不同的透視鏡來檢視過去,而且假使我們用對方法的話,我們將會發現過去並
未看出的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訊息」1,在此時此刻,深入探究李前總統的思想
體系及其價值,恰如其時。

李登輝前總統在臺灣甚至在全球都是具有高度知名度的人物,然而,在進入
探討其思想體系之前,或可對其重要經歷作一簡單回顧,亦有助於我們瞭解其思
想之形成與發展2:

1
柯義耕,《台灣政治家李登輝》(台北:前衛出版社,2008),頁 326。
2
以下生平參考井尻秀憲,《李登輝的實踐哲學》(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10),頁 318-330。

1
他在大正 12 年(1923 年)生於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今新北市三芝區),
先後就讀於汐止公學校、南港公學校、三芝公學校、淡水公學校、高等科、淡水
中學以及臺北高等學校,1943 年畢業之後負笈日本,就讀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部
農林經濟學科。

終戰之後,1946 年返臺就讀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1949 年畢業,留校任教。


1952 年前往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農業經濟,學成之後返臺擔任公職並於臺
大任教,1965 年再度赴美,在康乃爾大學攻讀農經學,1968 年順利獲得博士學
位,返臺擔任農復會技正兼任臺大教授。

爾後深獲蔣經國總統賞識,歷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農復會顧問、臺北市長、
臺灣省主席、副總統,1988 年在蔣經國突然過世之際,依法接任總統職務,1990
年順利當選第八任總統,1996 年當選首屆民選總統,直到 2000 年卸任。

在他任職臺灣總統的 12 年期間,大力推動民主改革,奠定可長可久的穩固
制度,贏得國內外一致讚揚,被譽為「民主先生」。卸任之後,依舊關心臺灣民
主發展,曾推動創立臺灣團結聯盟、群策會、李登輝學校等,目前對於臺灣仍持
續發揮影響力。

由李前總統的生平經歷可以發現,他在 1945 年終戰之前,二十餘年都處於


日本統治之中,受過完整的日本教育,返臺短期就讀臺大期間,對於中國式的教
育內容亦有所瞭解,後來又在美國頂尖大學就讀,親自接受民主自由先進國家的
學術洗禮。

他本身又十分喜好閱讀,精通日文、英文、中文,對於哲學、文學、歷史、
繪畫、音樂等各種領域也都有涉獵,在「民主先生」之外,更被稱為「哲人政治
家」,思想內容十分廣博與深刻,要對他的思想進行探究分析並非易事。以下分
別從日本、歐美、中國以及臺灣各方面進行論述。

對日本思想的借鑑

李前總統在中學時期就開始閱讀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的著作,深受「自我
克制」觀念的影響,「清晨擔任勞動服務,來鍛鍊克己心,在瀑布下打坐,以便
進入無我的境界」3,其時,這是佛教在釋迦牟尼創立的「原始佛教」階段,就
十分重視的修練功夫,正如《佛遺教經》所說:「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
等當好制心。……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
精進,折伏汝心」,這對於他在日後面對各種變局或誘惑時,都能夠保持堅定之
意志,殆亦有正面之效益。

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亦深受李前總統的心儀與肯定,從中體悟到「一個

3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
,頁 39。

2
人如果不能抱著必死決心,就不可能完成任務。換言之,唯有徹底追求『死』的
意義與價值,才能開創光輝燦爛的『生』,抵達生命最高境界的彼岸」4、
「《武士
道》提到的『躬行』,指覺得正當、合乎公義的事情立刻加以實踐,簡單講就是
言行一致。確實,我個人平時完全遵循這樣的信念。比如,發現周遭許多人言行
不當,就會忍不住地加以指責,根本沒辦法視而不見」5,這些其實非常優良的
傳統精神價值,在戰後的日本也不受到重視,在臺灣的老一輩日語世代當中卻仍
然普遍的被親身實踐著。

還有一本,
「《出家人及其與弟子》中親鸞和尚所說『萬事皆好』的境界,使
我深受感動,所以非常喜歡親鸞和尚」6,日本佛教比之中國與臺灣的佛教,確
實,有時候反倒有一種自然清新的真實人性色彩。

此外,記載許多日本神話傳說的《古事記》、清少納言的《枕草子》
、紫式部
的《源氏物語》、記載平家與源家兩氏征戰歷史的《平家物語》等具有經典性的
日本古典文學作品亦為李前總統所熟讀7。

現當代文學方面,夏目漱石是他十分喜歡的作家,包括《道草》
、《我是貓》、
《從此以後》、
《門》
、《心》
、《三四郎》等作品都熟讀過數次8,其中特別喜歡《三
四郎》
,「夏目漱石在這本書中創造出一個膽小、不諳世故的鄉間少年,來到東京
帝大讀書的故事。甚至直到 2001 年,李登輝仍然能夠記得三四郎從熊本到東京
途中與一個陌生女子度過一夜,三四郎在大學圖書館中絕望地探險,以及在小說
世界中許多值得懷念的場景,一些令人振奮和驚懼的種種情節」9。還有, 「當時
高等學校學生都愛讀阿部次郎的《三太郎日記》,其中描寫每個人努力以自己的
方式過生活,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鳴」10。

我曾讀過一本《1001 本死前必讀的書》(“1001 Books You Must Read Before


You Die”),其中收錄的日本文學作品比中國文學作品多出甚多,日本文學的重
要性與藝術成就也廣受西方人的肯定。

日本作為亞洲唯一出現過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與大江健三郎)
的國家,臺灣的語文教育內容當中,應該有相當的篇幅作為介紹,學生應該也要
有機會像李前總統這樣,廣泛閱讀優秀的日本文學作品,從中體會人生的意義與
價值,不要只是在中國的古文八大家之類的文言文當中打滾。

除了李前總統直接提及的那些書籍之外,其實有一些日本歷史敘述與文化傳
統也在不知不覺之間影響著他。
4
李登輝,《「武士道」解題》(台北:前衛出版社,2004)
,頁 74。
5
井尻秀憲,《李登輝的實踐哲學》,頁 37。
6
李登輝、小林善紀,《李登輝學校的教誨》 (台北:先覺出版公司,2001),頁 64。
7
蔡石山,《李登輝與台灣的國家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頁 72。
8
蔡石山,《李登輝與台灣的國家認同》,頁 72-73。
9
蔡石山,《李登輝與台灣的國家認同》,頁 73。
10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頁 40。

3
例如,他在 1988 年繼任總統之初,韜光養晦,甚至是「有意的壓抑與屈從」

11
「忍耐與蟄伏」 ,謹慎的審時度勢,等到情勢允許了,才逐步推動民主改革,
這樣的處事原則,就讓人聯想到日本戰國時期三位武將的知名典故:

織田信長是「杜鵑若不啼,就殺掉牠」(鳴かぬなら 殺してしまえ ホトト


ギス)。

豐臣秀吉是「杜鵑若不啼,就想辦法讓牠啼」
(鳴かぬなら 鳴かせてみせよ
う ホトトギス」

徳川家康是:
「杜鵑若不啼,就等牠啼」
(鳴かぬなら 鳴くまで待とう ホト
トギス」。

李前總統看來是吸收了德川家康的處事智慧,處事圓融,不隨意顯露鋒芒
(日本諺語其實也有一句:「有實力的老鷹,爪子會隱藏起來」12),積極的累積
能量,等待時機到來,事實證明他也獲得了最終的成功。

政論家司馬文武對於李前總統透過掌握中國國民黨的權力中樞以推動改革
之過程,亦有生動的譬喻:「李登輝對國民黨,就像日本劍道對太極拳,思考邏
輯和反應模式完全不同,國民黨大老對劍道毫無所知,對李登輝無法防備,等到
發現他出招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了」13,其實,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李登輝
也以類似的戰鬥方式與其格鬥,屢獲勝仗,成功的維護了臺灣的國家利益。

對歐美思想的吸收

除了借鑑了日本的思想與文化之外,李前總統也透過日文翻譯而閱讀了非常
多的歐美著作。除了英國作家勞倫斯所寫的《阿拉伯的勞倫斯》以及科學家愛因
斯坦的《物理學的誕生》之外,
「我也愛讀湯瑪斯‧卡萊爾的《衣裳哲學》,以及
德國『狂飆時代』歌德的《浮士德》
、《少年維特的煩惱》等,而在俄羅斯革命前
夕的黑暗社會中,致力追求光明的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白癡》等作品,也都是我
主要的精神食糧」14。

其中,卡萊爾(Thomas Carlyle)的《衣裳哲學》(或譯為《衣服哲學》)是
李前總統屢屢提及影響他十分深遠的著作, 「《衣服哲學》出版於一八三三年,是
一部虛構的自傳,描述作者努力瞭解實相的經過,但同時也宣稱『實相』是不可
能被掌握的。我們可以說,李登輝就是書中那個裁縫,因為他一方面很清楚自己
內在的使命,另一方面卻也不斷的更換外在的服裝以迎接他所面對的威脅和挑

11
鄒景雯,《李登輝給年輕人的十堂課》(台北:四方書城公司,2006),頁 58。
12
日文原文為:「能ある鷹は爪を隠す」。
13
鄒景雯,《李登輝給年輕人的十堂課》,頁 13-14。
14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頁 41。

4
戰」15,李前總統自己則詮釋說:「卡萊爾所謂的『永遠的否定』,就像多伊菲爾
斯德勒克教授說的,是一種靈魂與人類魂魄的蛻變過程,不是講道理就可理解的」
16
,其實,卡萊爾該書所探討的正是「我」的本質。

這正是古今哲學家與宗教家所思考的重要議題——「認識你自己」,相傳這
是刻在希臘阿波羅神廟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李前總統正是
透過「完全的否定」而過渡到「完全的肯定」,將小我的生命與大我的公益結合
起來,「人生,並不是為自己而活的,也是為社會、為整個人類而活的」17 ,亦
即漢語所說的「大公無私」,日語所說的「奉公滅私」(ほうこうめっし)。

李前總統非但透過日語著作來吸收歐美的思想結晶,還親自負笈美國深造,
深刻體認自由民主的精髓,以及美國歷史對於臺灣所提供的參考價值——正如同
臺灣的移民大多數來自中國,美國人民也大多數來自英國,但是,美國為什麼能
夠從英國的殖民地當中獨立建國?當時開國的華盛頓等人是怎麼辦到的呢?臺
灣應該如何學習呢?想必李前總統當時對此亦有一番思考與規劃。

後來他擔任總統期間,果然透過修憲等實際行動,在臺灣確實建立起一套可
長可久、根基穩固的民主制度,人民受益至今,正如美籍學者柯義耕所說:「最
能夠拿來與李登輝相提並論的還是喬治‧華盛頓。他們兩人都被視為民主之父,
不僅為他們各自的國家奠定了百年的基業,同時也是政治和文化上的創新者」18。

西方世界受到基督教的影響既深且遠,李前總統尋尋覓覓反覆思考生命意義
與價值很長一段時間,終於也成為虔誠的基督徒,他自述信教的過程:「我做基
督徒不是因為出身於基督徒家庭,也不是被迫才去相信的,都是為了個人的生
活、自己的心情去追求的」19,李前總統透過個人的理性思辯的歷程,才找到的
最後歸宿,而上帝成為其心靈支柱之後,在臺灣民主改革的路途上,他更加自信
的往前昂首闊步走去。

對中國思想的批判

對照這陣子臺灣當政者與對岸的中國政權不約而同的回頭去擁抱儒教思
想,李前總統早在數年之前,對於中國的傳統思想就進行了委婉的批判:「中國
人一向以擁有悠久的歷史而自傲。然而不容否認的是,中國長期處於封建體制之
下,傳統文化受到扭曲,也使社會產生了許多積習難改的弊病」20。

他所欣賞的是胡適、魯迅、郭沫若等中國學者對於那些宛如醬缸一般的封建

15
柯義耕,《台灣政治家李登輝》,頁 94。
16
李登輝,《「武士道」解題》,頁 66。
17
李登輝,《跨世代對話:李總統與青年談「肯定的人生觀」》 (台北:中央日報,1998)
,頁 96。
18
柯義耕,《台灣政治家李登輝》,頁 324。
19
張炎憲主編,《李登輝總統訪談錄(三) :信仰與哲學》
(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8)
,頁 25。
20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頁 42。

5
思想的嚴正抨擊,「這些批判中國傳統社會弊病的論著,在知識青年群中,引起
很大的迴響。當時才二十幾歲的我,也曾經詳加研讀這些書,並深加思索中國文
化的問題」21。回想我在青少年階段,只顧著要死背教科書,對此絲毫沒有警覺,
要到上了研究所之後,閱讀莊萬壽、李筱峰等具有新思想的學者之著作,才茅塞
頓開,對於先前在填鴨式教育之下,宛如井底之蛙一般的眼界,實在感到非常汗
顏。

李前總統能夠在青年時期就站在全球性與近代化的高度,清楚分辨東西方文
明的優劣而沒有受到傳統漢文化的迷惑;但是,臺灣目前仍有不少青年學子身陷
其中而不自知,對於儒教典籍與傳統文獻當中違反全球普世價值的部分也毫無所
悉而全部囫圇吞棗的背誦起來,這當然與日治與戰後教育方式與內容的不同有
關,終戰之後似乎反而走上了回頭路。

李前總統對於中國醬缸文化的不滿、質疑與批評,讓人想到日本在推動明治
維新當時,重要的思想革命推動者福澤諭吉(1835~1901)也特別撰寫了一本《勸
學》,書中對於儒教的陳腐之處也毫不留情的以文明開化的思想進行抨擊。

日本透過明治維新在各個層面都能夠順利的除舊佈新,使國家擺脫包袱而成
為亞洲最現代化的國家,其中在思想與觀念上的革新應該是最為重要的,李前總
統亦有此認知:
「我積極倡導『心靈改革』,就是希望從人心的改造做起,讓我們
的社會走出舊有的框架,用心的思維,面對新的時代,並激發出新的活力」22。

對臺灣土地人民的深情

李前總統本身融會貫通了東西方的思想與文明,更重要的是飽含著對臺灣土
地人民的深情。

蔣政權流亡到臺灣之後,因為只把這邊當作「反攻的跳板」
、「復興的基地」,
一味的要把臺灣給「去日本化,再中國化」
,並未真正站在臺灣人民的立場思考,
反而比日本政府更具有「殖民」的色彩。

李前總統因為「生於斯,長於斯」,對於臺灣民眾的需求有深切的感受,自
然而然的具備著濃厚的「臺灣心」與「臺灣認同」
,他曾說:「所謂『認同臺灣』,
我想最重要的,是對於臺灣的愛。我經常提到,將來領導臺灣的人必須是非常愛
臺灣,而且是可以為了臺灣,不惜粉身碎骨來奮鬥的人」23。

司馬遼太郎曾經如此生動的形容李前總統:「他身高一八一公分而且沒有贅
肉,容貌特徵是下顎特別的發達,宛如用剛從山上砍伐下來的大樹,粗略的雕刻

21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頁 43。
22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頁 44。
23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頁 62。

6
了眼鼻似的,每當他笑起來的時候,便彷彿有股樹香撲面而來。」24

李前總統確實就像生長在臺灣大地的一株大樹,感受著大地的脈動,生命與
土地人民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為底下的人們遮風擋雨,也提供著甜美的果實。

這樣對於社會人群的大愛,除了成長背景的自然養成之外,李前總統也明顯
受到基督教的影響,他曾表示:「神的愛可以改變人的生命,所以,我把我的生
命託付給神,神要我怎麼樣,我就怎麼樣」 、
「我的從政理念是,如何把上帝的愛
轉達出去,用上帝給予的力量去實踐」、「『愛心』的出發點,必須要清潔純正,
無虧良心,真誠無偽。要愛心發生作用,產生力量,必須要見諸行為」25。

我不禁想起,在日本戰國時期,有一位文武兼備、品格高尚、廣受後世尊崇
的名將——直江兼續(1560~1620),他的頭盔上就嵌著一個大大的「愛」字,
標示其仁民愛物之人生目標與道德要求。李前總統則將這份「愛」,放在內心深
處,透過施政的實踐而讓人民清楚的感受到,亦即他在康乃爾大學的演講題目所
揭櫫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26。

長期方面,包括教育改革、司法改革、產業轉型、整頓基本建設以及農業的
永續發展等,施政的成效在現今已經逐漸呈顯;緊急措施方面則可在「九二一大
地震」當中看得出來。

地震發生當天,李前總統立即召開高層會議,分派任務,讓國軍在第一時間
就進駐災區,並且與救難團體攜手進行搶救,行事有條不紊,無家可歸的災民在
無助當中也逐漸獲得安全感。他在地震當天所寫下的日記是:「回到家已近午夜,
災區的殘破景象,災民的哀戚神情,仍歷歷在目。我虔敬的祈求上帝,賜我力量,
帶領國人走出哀痛,迎向未來」27,語氣誠懇殷切,令人動容。

結語:未來臺灣總統的理想條件

臺灣明年就要進行總統大選,做為未來臺灣總統應該有怎樣的條件呢?李前
總統曾在 1999 年提出「2000 年新總統的必備條件」
,他清楚的表示:
「未來的總
統,必須是能以『新臺灣人』為基礎,開創新時代的人」,並且進一步提出對於
全體國民的期許:「我希望臺灣同胞能珍惜臺灣歷史發展的成果,也能深切了解
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必用現在的價值觀,去臧否過去的作
為。而要用開闊的胸襟,接納歷史的事實,並從中體會歷史的智慧,找出順應時
勢的新作法。」28

24
司馬遼太郎,《台灣紀行》(台北:台灣東販公司,1995),頁 105。
25
蔡羊我編,《愛的推銷員——李登輝的心靈世界》 (台北:號角出版社,1990)
,頁 48-51。
26
李登輝,《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 ,頁 227。
27
李登輝,《921 大地震救災日記》(台北:允晨文化,2004),頁 15。
28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頁 272。

7
他在後來所撰寫的《最高領導者的條件》有更為明確清晰的論述,他將一位
理想中的國家領導者應該具備的條件分成三部分29:

第一、領導者所應具備的哲學思考。包括:支撐孤獨的信仰、可用來推動善
政的生死觀、運與命運、公義的精神、光明正大、權力與領袖魅力、傳統所帶來
的信念。

第二、帶動與強化組織的能力。包括:高人一等的領導能力、勇氣與心靈平
靜、面對危機的現場主義、決斷力、處理人事問題的要領、確立自我認同、愛國
心的涵養、菁英的養成。

第三、居上位者的行動準則。包括:言語誠懇、忍耐力、惻隱之情、具備宏
觀與遠見、構想力、發想的轉換、行動力與堅忍的意志、描繪願景的能力。

李前總統以個人的實務經驗出發,歸納出這些擔任國家領導者所應具備的重
要條件,除了可以作為領導者的修練心法之外,也是人民選擇領導者的重要標準,
其中每個項目都非常重要,若要一言以蔽之,其實就是「我不是我的我」(若用
日文則為「私とは私でない私」)

當一個領導人的「我」,已經扛起了全國施政的重責大任,也負擔著全國人
民的期望,他必須清楚的了解本身所應扮演的角色,雖然有時候會有戰術上的調
整,但是整體戰略則應非常明確,未來的目標與願景更要讓人民值得信賴。

這樣的領導者,整體思考都以全國社會大眾為基礎,似乎將「我」給消滅了,
但是最終他卻能夠藉由這樣的歷程,完成真正的「我」,也完成人民所付託的神
聖使命。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落在地裡死了,就結出許多
子粒來。」(《聖經‧約翰福音‧第 12 章‧第 24 節》)

李前總統現今已經將近九十高齡,仍舊為臺灣的未來在奮鬥,他所留給臺灣
的穩固民主根基以及精神資產也宛如一大片結實纍纍的麥田,或是「一本厚厚的
黃金存摺」30一般,讓臺灣人可以好好運用。

相信國人能夠以當家作主的氣魄,選出真正具有臺灣心、國際觀以及前瞻性
的優秀領導人,讓臺灣的未來可以更加美好。

我那以「李登輝粉絲」為榮的阿公,以及眾多臺灣人的先祖英靈們,亦將滿
意的在天上對我們點頭微笑。

29
李登輝,《最高領導者的條件》(台北:允晨文化,2009),頁 8-13。
30
老包, 〈發現黃金存摺〉
,黃文雄,
《哲人政治家:李登輝之「我」》 (台北:前衛出版社,2011),
頁 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