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医学与哲学2019年5月第40卷第9期总第620期

道德韧性:道德创伤中的承接要素
易 黎① 武润哲① 肖楚兰① 常运立②

摘要:以道德创伤为出发点考察道德韧性概念,超越传统文献中的“能力”定义,通过系统梳理现有对韧性概念的产生和发
展的研究,以及道德韧性的特质及表现等内容,认为道德韧性本质上是大脑对道德创伤事件能动地、良好地应答处置的反
映,道德韧性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个体的道德创伤过程中"道德韧性”与“韧性整体”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通过
整体和解构两大层次、解构分析的三个主要分支(心理、道德、社会),协同承接道德创伤的发生#
关键词:道德韧性,道德创伤,韧性整体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002-0772(2019)09 —0032-03
DOI:10. 12014/j. issn. 1002-0772. 2019. 09. 08
Moral Resilience: The Inheritance Element of Moral Injury YI Li, WU Run-zhe % XIAO Chu-lan % et al.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Navy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433 % China
Abs ra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injur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moral resilience. Through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anifestations of moral resilience% the authors argue that as a brain's active and good response to moral
injuryeven7s%7hemoralresilienceisformeds7epbys7ep.In7heprocessofindividualmoralinjury%"moralresilience"and
"in7egralresilience"areno7onlyrelaivelyindependen7bu7alsocloselyrela7ed.Through7he7wolevelsofin7egraionand
deconstruction and three main branches of deconstruction analysis (psychology % morality and society) % moral injury can be
synergisicalyinheried.
Key Words: moral resilience% moral injury % integral resilience

在道德创伤研究领域内 ,道德韧性与创伤事件几乎 [5] &虽然研究者 于心理和精神医学领域 ,但研究


有着相同的地位'1—2( %即在人对道德创伤事件应答过程 果 丰富,形成了 大部分学者所认知的“韧
中,道德韧性是起主要作用的“保护系统”。国外学者虽 ”概念&汉语 解释为“物体柔软坚实、不易
然对这种 议,但一 道 (或“韧性整 破裂的性质+ 持久的精神,坚 的意
体”)单纯视为“逆境中仍保持 取的能力这一 志”6(&为了 与道 支 区分,强调
显然不能完全解释 的作用,而国内对道德韧性 相互联系的整体 时称其为“韧性整体”。

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所以,有必要对道 在“能力” —-些文献在解 释时用 “toughness”'〕、“invulnera-


ble”5、“invincible”7 惯用的词语与之 区
这一认识基础 、完善和 &
分&心理 是 对 整体研究的主要、点。
1韧性与道德韧
此外,从社会学、伦理学角度对 有所认识&在其
1.1
他领域,如自然生态、社会 、制度管理领域,韧性一
1.1.1韧性概念的形成
有 应用对“韧性整体”这一 ,准确地说
(resilience)— 指(身心)快速恢复的能力、
有统一定义,国外学者一' 解释为"在 中健
适应力4 &早在20世纪70年代,—些具有 思维
康成长、动态发展塑造的 ”&
的心理学家和精 学家将这一单 然地应用于医
1.1.2 的
学和哲学领域 ,以解释在研究中发现的强大适应 I
在 面主要分为道德韧性、关系韧
(受试者没有产生预想中的创伤),希 此指 预治
性「9—10(、心理韧性三个分支旧&
(1) 道 :国外基于道德创伤研究背景% 苗
"基金项目#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ZX061);
述为“确保必要时 在符合 立 ”,虽然没有明
2016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g面上资助项目(2016M592210)
指岀,但道 在结果评判之外存在对 的价值
① 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 上海 200433
② 海军军医大学政教室 上海 200433 % 有这一性质&由此与 I、

作者简介:易黎(1996 —),男,本科生,研究方向:医学伦理学( 克制和压抑加以区别⑷&然而,道德创伤的易感性和情


通讯作者:常运立(1980—%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道德健 析, 需借助于心理学 7 &
康与道德创伤(E-mail: qqyxllxh# 163. com (2) 关系 :侧重于群体的相互关系、信任和投入
32 Medicine and Philosophy,May 2019 , Vo l . 40 ,No.9 ,Tota l No.620
fg韧性:fg创伤(的j要素一易 l等
医学#$" 2019 年 5 &' 40 (' 9 期*' 620 期

的 ' (。社会关系往往根据情 调整,创 果 尚未达成共识, 主要有:关系重塑;明确道


为“因忽视自己社会角色 体关系造成困扰”,不 责任意识;引导受创者处理复杂、模棱两可甚至相互
产生直接危害行为,但道德评判标准的 预会使 冲突的道德情景8&
受创者的创伤形式向心理 和道德创伤转化。 1.2.2 对道 的完
(3) 心理 :主要有结果 义、过程 义和品 一方面,道 是在 整体特 的 &道
质 义三个角度[11]&并认识到某些事 然 从 和 整体既判然有别又 联系& 整体
理学角度予以解释和接受 ,但事件造成的不良伦理道 的特质在道 面同 &在事件作
德影响 存在,仍可造成道德创伤。心理创伤一旦发 若创伤的道 度在 度内,结果趋向于 塑
生会立即造成心理活动和行为异常,如应激 引起传 造;突破 度则表现为 造成创伤'—8。
统意义上的 ,故认为心理 的启动优先于道德韧 创伤产生的具体过程可以是急性突 是多环
。而道德创伤一般是慢性过程8 & 序渐进&在对事件的结果评 :自身行为的失
(4) 韧性整体: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和作用的方式与 控、 受、迷茫是创伤的基本症状,一般的身心症状
身 应机制有一 关系& 然涵盖了各分支韧 常伴随存在&从群体角度 ,受创者常常表现岀
,但由于 整体并非简单加和关系,故当创伤事件 为准则的伤害行为&在本质研 ,身 应
度对 整体 成 时,对韧性整体不进 是共同的基础和 3 &这种以中枢活动为主导的
各领域解 析& 机制',—8,也体现了韧性的客观性 、普遍性(而非个体
整体、心理 、关系 、道 ,其定义 特有) 度的个体 ,从这方面也就 解
大多采取“the ability to... ”的 &在实 翎 释童年和青春期是形成的重要阶段 & 此,道德韧性
中 完全割裂,但又有各的特点&在“韧性整体”统 本质上是大脑对道德创伤事 动地、良好地应答处置
领下,各分支韧性的地位相同& 的反映&
1.1.3现有韧性分析的不足之处 一方面,道 的形成是 与 的结
对 的认识虽然已较为丰富,但仅 在这 果&各分支 是韧性整体(身 应能力)在各领域
一 会产生 混淆和 。例如,对特定的人在某 特化的表现而非 整体的“倒影”,落实到具体领
一时 ,如果 ,那么事件是否构成创 域要与该领域 要求相磨合&道 形成的基本
,韧性应该 事件造成的结果&但实际 步骤可总结为四点:(1)基础准备:以青少年时期之前
创伤的程度和呈现形 化,甚至单 整体的 有的认知 、性格为基础;(2)领域接触:在早期道
, 创伤事件所造成的是道德创伤、心理疾 实践中认同道德领域的一些 和准则,此时新接触
、社会关系破裂的哪种或哪几种。结果的 与形 的规则几乎不表现约束 ,而是 形成早期的个人
的 证统一,这显然不是 义基础上的韧 道德评判标准+3)领域特化:个人简单的评判标准与所
机制所能解释的&学者应 (resilience)^词所 接触、经历的较复杂道德事件相互冲击,最终形成思想
要表达的 于 义范畴& 证统一的认识,这一过程可受到社会、集体、其他重
1.2 道 要人物的影响+4)完善统一:最终,道 对 整
道德创 机制中,道 道德情感为基 体 完善,以形成完整的人生观、t 、价值观,明
础,与道 知相互影响,从而与道 度共同 (衡 人生目标或人生定位是稳定的道 和 整体
)道德事件产生的结果道 在道德创伤过程 基本确立的标志&
中 接和 & 2道德韧 道德创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1.2.1 对道 的现有 识 道 创 的 为 道
道 岀的必要性在于道德情景转换产生的 韧性的具体机制&
、独特的 在道 教 面,Rush - ,在 整体这一 ,当 整体能够承受
ton'〕做岀深 析指岀:与一般学习和模拟 同, 创伤事件时,不会发生 形式的创伤&对事件的提炼、
道 教育建 要求思辨和真正触动心灵的教育 析和处理 识为主, 到强化和塑造。在
引导&相关研究表明:知识水平、 、冒险精神、 此过程中, 的个体 塑造的表现 化
、处理 的 是道 的重要构成成分 如, 生存捕获动物、对袭击者的保
道 的个体所表现岀的主要特质包括:自我调节 括 规定的正面交锋,无论是从人的本能角
与分析 、对道 敏锐察觉的 、强大的自控 度 是集体意志角度,一 为是正当合理的 为,
和组 、敢作敢为 乐 的品质&然 会对 造成 创伤,甚至不会引起,也不值得引
而,对于“何为最有效的道德韧性教育”,现有的研究也 兵或长官的注意和思考&在应对恐怖分子的案例中,当

Medicine and Philosophy,May 2019 , Vo l . 40 ,No.9 ,Tota l No. 620 33


道德韧性:道德创伤中的承接要素—
—易黎等
医学与哲学2019年5月第40卷第9期总第620期

人 辜 为人质时,狙击手、突 成功实施 辜生命”作为道德余孽继续造成创伤&道德韧性的具体


精准打击,没有造成无辜人 亡时,虽然 产 机制,见图1&
生短暂的犹豫、震 思想波动,但从道德创伤角度,没
有突破 整体限度,事件对 有塑造 ,巩固了伦
理道 知、心理承受 和团 合 &
,当 整体 在第一时 予创伤事件合
理解读时(已经突破 整体的 ,但不一定造成创
"就会对人的心灵产生触动并引发思考&这是对事
的解 析:拆分出道德主线、社会关系 理解读
板 别寻求解释&创伤事件造成的结果是 的,
之间存在相互转化 。例如,当 严 级命令反
造成 亡时,遵守命令的正 和结果的 F
图1道德韧性及相关概念在道德创伤中作用机制示意图
、失 形成对比& 当 担 关键 3
时,各种冲突会更加 ,既有由于焦虑、紧张、担 道 是道德创伤发生机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
死亡而产生的心理冲突,又有由于内疚、 产生 对其深入的 有利于对道德创伤发生机 深
的伦理冲突,且由于个体 ,不同个体在不同性质 的理解,将道 本质 本本地展现出来&而
事件冲击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创伤形式& 对道 的研 应当 在原有的基础 深
中,当某一分支 足够强大时, “代偿一 化探究,如道 视角的 、更高效的 建设
恢复”阶段。以道德创伤为例,解构出的未 到解释 、道 建设对道德创 预防意义的发
的不道 为板块,进入道 面产生 ,但借 &同时,对其本质的解释 大大加快道德创伤的研
助 大的某一分支 的代偿,虽然会出现一 程&
过性、暂时性症状(如情绪的波动、与他人发生争执),但 文献
同时道 塑造和均衡发展。或者认为,不道德 [1(杨放,常运立•道德创伤:军事医学伦理新概念[J(.医学与哲学,

为板 过社会关系(如官兵之间命令与服从关系 ) 2015,36(11A) # —14.


[2(肖楚兰,杨 放,常运立•道德创伤的发生机制探析[J(.中国医学伦
调整或情绪 , 发 转化、释 E
理学,2018,31(2):151 — 158.
造成创伤&此过程的圆 束以症状 消失为标志,
[( HOWE A,SMAJDOR A,STOCKL A.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但 在塑造过程内,创伤的阈值会有一定程度的降 of resilience and its relevance to medical training C J(. Med Edu,
低,人暂时处于敏 受攻击阶段& 2012,46(4):349 — 356.
当事 超整体和各分支 度,构成创伤事件 [4( 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S(.王玉章,赵翠莲,邹晓玲,译.
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696.
时,则渐渐 “失代偿一创伤”阶段。虽然 支韧
[5( LUTHAR S S,CICCHETTI D,BECKER B. The construct of resil-
面 到部分缓解,但仍然 &此时,各种因
ience:Acriticalevaluationandguidelinesforfuturework [J(0Child
会调动 寻求解决,各分支 相互 增 Development,2010,71(3) : 543 — 562.
&这一过程存在巨大个体 。具体到道德创伤 [6(《现代汉语大词典》编委会.现代汉语大词典:S(.上海:汉语大词典

领域,则是在道德情景转换之前的隐性创伤阶段 ,依托 出版社,20001996.


[7( WRIGHT M O%MASTEN A S0ResilienceProcessesin Development
于特定道德情 时不表现外在创伤症状& 创伤
[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227 —238.
连接不同道德情景转化时的创伤过程&若不加以 [8( RUSHTON C H. Cultivating Moral Resilience[J(. Am J Nurs, 2017,
干预,不会 造成创伤的结果(可发生在情景转换 117(2) :S11 — S15.
后"例如,在误伤平民、儿童的道德创伤经典案例中 , [9( JUDITH V J. Challenges to Connection[R(. Wellesley, MA: Jean

然道 面事 果是完全错误的,但严 照 ' Baker Miller Training Institute at the Wellesley Centers for
Women 1993.
计划和上级指 ,甚至有利于 效率的
[10( KECK M, SAKDAPOLRAK P. What is Social Resilience? Lessons
'
2(,此时创伤事 被解 析# 亡部分 Learned and Ways Forward]J(. Erdkunde,2013,67(3) :5 —19.
助于“军人 从命令为天职”或“是,长官!”(Yes [1(李海垒•心理 研究综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Sir!)的关系 时得到解释,甚至心理上的焦虑情 版,2006,51(3):149 — 152.
[12(鲍 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
绪 、道 的迷茫困 助强大的关系 时
社,2011:132.
到缓解&然而,对伤害无辜生命的部 然在道德韧
收稿日期:2"19 —"1 —"3
度之外,在 环境下虽然不会突显出来,但当士
修回日期:2"19 —"2 —28 (责任编辑:杨 阳)
退伍,解除绝对服从约束,回归和平生活后,“伤害无
34 Medicine and Philosophy,May 2019,Vol . 40,No. 9,Total No. 620

You might also like